《冷血》中描写人物样貌的句子。

| 高一 |

【www.guakaob.com--高一】

《冷血》中描写人物样貌的句子。篇一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涂到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

案答到答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是《红楼梦》里唯一的成功女性

在一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大悲剧里,也会有成功女性吗?有的,老祖宗贾母便是。

界定什么是成功女性,通行的衡量指标是有事业、有家庭、有尊敬。贾母兼备一切成功女性内

在和外部的条件,才貌双全,更兼福慧双修。虽然贾母出场时已是个富贵尊荣的老太太,但就遗传

学的观点看,有宝玉和黛玉这样品貌的孙子、外孙女,样貌可以推想也不差,至少是耐看型的。她

品位高雅,很有生活情趣,爱听琴,讲究赏月之道,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比小资还小资;

她的音乐审美趣味,是“铺排在藕香榭的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在潇湘馆发表的窗纱配色理

论,更显示了她在家庭装修方面的艺术天分。她的见识和修养,固然是有优越的家世撑着,但活得

粗砺的女富人女强人还少吗?她在细节上的婉转心思,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作为领导者的贾母,“当

日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她还来得呢”。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稳坐

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

遥想贾母一生,必定历经风浪,在鼎盛期的贾府管理层,在数十年媳妇熬成婆的过程里,在大

家族的勾心斗角中,她积累了比凤姐更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见识过更宏大壮阔的世面,具备了更

丰富有效的理家之才和治家之威。60年里她经历了太多,这些阅历让她洞悉人生,所以她会有一种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通达。

但千万别忘了她还有睁着的一只眼。表面上不亲庶务自得其乐的贾母,在关键时刻明锐果决、

凛然不可犯,看看她在贾赦谋娶鸳鸯一节时的发飙,就会明白,她一把手的位置和与之相应的警觉,

从来没有放弃过。大观园下人聚赌,贾母听说,极为重视,不但问得邢夫人、凤姐等“都默无所答”,

并且直接表态“这事岂可轻恕”,不容置辩。该严刑峻法的时候,她是决不手软的。贾母禁毒一段,

是她一把手之道的集中体现,不使霹雳手段,不见菩萨心肠。

贾母的管理理念相当先进,知人善任,抓大放小,适时退居二线,在一切场合力挺主事新人凤

姐,既能放权享受,又能统领全局。她还善于带队伍,她调理的丫鬟,遍布大观园各房,紫鹃晴雯

辈,从相貌到资质到才干,哪个不令人称羡? 作为女性管理者,贾母有一些柔性的管理方式,她怜

贫惜老,优礼刘姥姥,宽待犯错的小道童,女性基本的善良和同情心,贯穿贾母的为人处事。

真正让贾母超越所有红楼女性的,最终还是时机。宝钗堪有贾母的资质,却没有运气像她那样

生逢其时。贾氏家族的成长期成就了贾母这样一位成功女性,此后,当投身的事业整体滑坡时,即

使个人潜质再优秀再肯付出,也只是勉强挣命罢了。

1.下列表述,不属于《红楼梦》中贾母作为成功女性条件的一项是( )

A. 贾母才貌双全,福慧双修。品位高雅,很有生活情趣。又处于贾氏家族的成长期,具有良好的成

功机遇。

B. 贾母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稳坐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有事业,有家

庭,有尊重。

C. 贾母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见识过更为宏大壮阔的世面,洞悉人生,具备了更丰富有效的理家之

才和治家之威。

D. 贾母管理理念相当先进,知人善任,抓大放小,进退适时。又运用一些柔性的管理方式怜贫惜老,

宽待下人。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人们界定成功女性的标准看,贾母兼备一切成功女性内在和外部的条件,是《红楼梦》中的成

功女性。

B.贾母的见识和修养,不仅仅源自她优越的家世,更多地来自她在平时生活细节上的婉转心思。

C.当王熙凤走上贾府后院的统治地位时,贾母的身份已经发生了转变,权利的重心已经旁移。

D.贾母除了具有女性基本的善良和同情心之外,更有明锐果决的一面,该严刑峻法的时候,她从不

手软。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简明的文字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运用设问形式,提出问题,醒人耳目,吸引读者。

B.在文中,作者把贾母和凤姐进行比较,是为了表现贾母比凤姐更具有理家之才和治家之威。

C.作者认为贾母善于带队伍,她调理的紫鹃、晴雯等丫鬟从相貌到资质到才干,无不令人称羡,所

以遍布大观园。

D.作者认为宝钗具有贾母的资质,却生不逢时,即使宝钗再优秀再肯付出,也不可能像贾母一样成

为成功女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

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章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

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

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

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

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注],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

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

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

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

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 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属:连缀、作文章 .

B.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 秀才:才学优异 ..

C.孝文帝说之,超迁 超迁:破格提拔 ..

D.冯敬之属尽害之 害:陷害 .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谊才华出众的一项是( )

①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②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③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④其说皆自

贾生发之 ⑤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⑥为赋以吊屈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

一度被破格提拔。

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嫉妒,诽谤他年

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

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

详细地说明鬼神形成的情状。

D.贾谊多次上奏书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

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2)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3)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

鹧鸪天 宋•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8.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5分)

9. 这首词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

(3)寒衣处处催刀尺, 。

(4)画图省识春风面, 。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此情可待成追忆, 。

(7)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9)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告 别

崔砚君

一个人如果能见到对自己的吊唁或追悼那该多快慰啊!魏贤踏着月光回家的时候这么想。

10分钟以前,在铁道边,他遇上了本村的全福,并叫了他一声。那小子惊诧而恐惧的神态使魏

贤感到惊奇!全福战战兢兢地说了句:“你不是死了吗?家里正闹呢。”就匆匆攀上了火车,留给他

一个比活见鬼更害怕的眼神。“我活着,你怕什么?”魏贤颇不以为然。

他是半月以前同丝织厂的采购员出差,在千里之外的异乡遭遇了洪水,他们都被卷进旋涡,冲

散了。采购员水性好,无疑是逃生了,回来为他报了丧。然而他并没有死,两个船夫救了他。

家里正怎样闹呢?媳妇和孩子们哭死哭活?可能。朋友、同事,会用沉痛的哀悼和隆重的葬礼

告慰死者的。来的人很多,挤满了屋子、院子。院子虽然宽绰,摆花圈要占去很大一片地方。这使

他感到欣慰。尽管他当民兵连长的时候违反过政策,他还是有威望的。如今他成了社办企业的负责

人,交际面大了,人们对待他的死也还会尽心的。全福说“家里正闹呢”,恐怕是少说了一个“热”字,这小子有点“二百五”,像他爹。他爹太倔了。那年自己带着民兵要刨他家房后面的槐树,老头子急

了,扒光了膀子搂着槐树骂街,骂他这个民兵连长是土匪。他叫人把老头子捆起来,挨村批斗。想

到这些,魏贤突然感到心上压了块石头,这些人是要痛恨我的呀!听到我的死讯,怕是高兴坏了。

村里很静,地上铺满了树和房的阴影,月亮显得高远了。他推开家门,院落里的情景,使他想

到已经开过了追悼会。他有点惋惜,在门口站了一会,缓缓地向深处走去。他这才看到了一盏油灯,一些花圈摆在摇曳着的油灯前面,为他默哀。倏地,他看到了自己——摆在桌上、披着黑纱、夹在

镜框里的一张照片。似乎刮来一阵凉风,他觉得有些冷,打了个寒颤。顷刻间他想到了许多事情,

生与死,善与恶,过去与现在……他的脸,他的流通着血液、交织着神经的脸抽搐了几下,从心底

发出一声叹息。

北屋里嘤嘤的哭泣声,是她媳妇;东屋里小声争吵,是他的3个孩子。北屋里似乎挤着不少妇

女,不断有人说话。“想开点吧,哭也哭不活啦!”“是啊,孩子们都大了,能不管你?再说还有乡亲

们,有什么事你找我……”女人们的声音,声音好熟,又有点陌生。东屋里似乎人更多,大家七嘴八

舌的。突然,有人捶了一下桌子,接着爆发了一声吼叫:“不商量商量怎么抚养你妈,就想着分财产,像什么话!”是全福他爹!这种声音和气势与当年搂着槐树骂街的时候一样,现在听来却使他震颤,

使他惶恐。

他没有勇气走进屋去,站在自己的“遗像”前面,悄悄地流下了眼泪,仿佛同过去的自己告别……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节)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全福并没有说错话,他话里的那个“闹”字,与魏贤理解的“热闹”的“闹”,并非一个意思。

B.魏贤回到家里时错过了开追悼会的时间,他觉得有点惋惜,是因为他很想看到一个隆重的葬礼,以此获得内心的安慰和满足,这说明他心里有些阴暗。

C.小说着力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主要人物——自私的魏贤与善良的全福爹,目的就是告诫人们,活着要与人为善,不能与人为敌,否则死了也不得安宁。

D.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主要人物不少,有魏贤、全福、全福爹、魏贤媳妇和儿子、乡亲们等,作者对他们进行了生动地描写,使人物具体可感。

E.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通过日常的琐事,表现人性中的善良,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

(2). 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魏贤这一人物形象。(5分)

(3). 小说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着墨不多,但不可或缺,请分析理由。(6分)

(4).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不少成功之处,请从情节的设计和人物的塑造方法两个角度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究。(8分)

五.语言表达与运用(16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华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

B.由山东和内蒙古联合培养的运动员韩刚,不仅为内蒙古代表团夺得了本届全运会的首枚金牌,也因为双记分制度使山东分到半块金牌,可谓一举两得。 ....

C.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

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D.今年6月27目,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不仅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有爱情的美好,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诚实守信、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而且充满了时尚文化元素,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B.“余额宝”是由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全新的余额增值服务,这类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与利率没有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存款差价有莫大关系。

C.俄罗斯外交部网站在3月28日公布的消息中指出,联合国大会在前一天通过的确认克里米亚公投无效的决议无效,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稳定乌克兰局势。

D.父母对孩子监护管理的缺失是造成青少年流浪乞讨的根本原因。所以,能否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是解决青少年流浪乞讨问题的重要途径。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般来说,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终身都不会经受“千钧一发”式的考验。 , , , , 。 ,却也击中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让我们知道,即使在浮躁、功利、戾气深重的社会环境里,依然有一大批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高尚的品格。

①这样的考验机会越少越好

②因为它要么意味着遭遇天灾

《冷血》中描写人物样貌的句子。篇二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语文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考生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它位置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8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翻开这学期的语文书,你可以领略人物风采,如在悲苦中“ōu歌快乐”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你可以回味童年趣

事,和鲁迅一起在无限趣味的百草园zì情游戏;你可以欣赏建筑艺术,登上苍莽深suì的钟山南麓zhān仰巍巍中山陵;……这样异彩纷呈的语文世界,怎能不让我们心驰神往?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第五届中国·兴化千岛菜花旅游节的主题为:相约美丽兴化,共赏千岛菜花。

B.荡秋千、扫墓、踏青、放风筝……等都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

C.我们关心的问题是这次主题班会将由谁来主持?

D.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我的第二个理想,是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 ....

B. 海南岛的黎族关于椰子的传说和这个达摩眼皮变成茶树的神话,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

C.法国前预算部长最终承认拥有秘密海外账户,引发政坛轩然大波。 ....

D.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2分)

(1)曲径通幽处, ▲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2) ▲ ,可笑不自量。

(3)桃李不言, ▲ 。

(4) ▲ ,鲜克有终。

(5)读书百遍, ▲ 。

(6)宋初, ▲ ,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赵普》)

(7) ▲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到三味书屋》鲁迅)

(8)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 ▲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

(9)在这四年里, ▲ , ▲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一面》阿累)

(10) 杜甫《登岳阳楼》中既是实写,又寓想像,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句子是 ▲ , ▲ 。

5. 名著阅读(7分)

早晨,汤姆一觉醒来,迷迷糊糊不知身在何方。他坐起来,揉揉眼,向周围看了看。很快他想了起来。

此时正值凉爽的、灰蒙蒙的黎明时分,林子里一片静谧,给一种甜蜜的安息与和平的气氛围扰着。树叶儿一

动也不动,没有任何声音打扰大自然的酣眠。露珠儿还逗留在树叶和草叶上。一层白色的灰烬盖在那堆火上,

一缕淡淡的烟直飘向天空。而乔和哈克都还睡得正香。

(1)这段文字选自 《 ▲ 》 ,作者是美国的著名作家 ▲ 。(2分)

(2)这段文字中汤姆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地方? (3分)

(3) 请说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汤姆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少年鲁迅在性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6.综合性学习。(11分)

“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正日益为更多人所接受。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选择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校团委将要举办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你将要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材料一】,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的意义。(3分)

【材料一】校团委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方式”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

答: ▲

(2)阅读【材料二】,概括出你对“低碳生活”的理解。(2分)

【材料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l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坐汽车减少l700克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体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答:“低碳生活”的关键是 ▲ 和 ▲ 。

(3)作为本次活动的小记者,就“低碳生活”这一主题,分别采访了市长、校长和同学,你设计的问题分别是什么?(请分条陈述) (3分)

采访市长: ▲

采访校长: ▲

采访同学: ▲

(4)你的邻居王叔叔认为现在人们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应该更舒适地享受生活,没有必要“低碳生活”,你将怎样进行劝说 ? (3分)

二、阅读理解(共52分)

(一)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7分)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赵师秀(1170~1219) 南宋诗人。

(1) 这首诗所写的是什么季节?你从诗中那些词语看出?(2分)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的前两句所写之景。(3分)

(3)“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的“敲”字,写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二)阅读《与诸弟书》,完成8—12题。(14分)

与诸弟书(节选)

清·曾国藩①

诸位贤弟足下: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

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③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④,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

【注】①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②审:清楚,明白。③洎(jì):至,到。④骤几:很快成功。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诸弟在家读书( ▲ ) ⑵虽懒惰如故( ▲ ) ..

⑶未尝一日间断( ▲ ) ⑷俱须带在身边( ▲ ) ..

9.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 )(2分)

予 自 立 课 程 甚 多。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

B.而此三事者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C.虽行船走路 虽多忌刻 ..

D.将终身行之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2分)

▲ ⑵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黄鹤楼》)(2分)

1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16题。(11分)

①影壁,是立于传统建筑大门里或者大门外的一堵装饰性墙壁。由于出入大门的人们都会与这堵墙壁打上一个照面,因此影壁又称“照壁”;又因为它曾经是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肃敬”之墙,也曾被称为“萧墙”。 作为附属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影壁出现早、式样多,成为普通民居、皇家宫苑、庙宇道观等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

②在陕西省的西周一建筑遗址中,有一座影壁残迹,东西长 240厘米,残高20厘米,这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

的影壁。这说明至迟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影壁。从材质上说,影壁可以分为砖影壁、石影壁、琉璃影壁和木影..

壁等几种,样式也随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样貌。

③在中国传统建筑史上,影壁之所以能够固化为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人们的不同需要。

④从务实的角度说,中国传统建筑一贯讲究内敛性、私密性与防御性的建筑原则:“家,

居也”,“户,防也”。以传统民居——四合院为例,其特点是,院落四面皆有墙壁,墙壁之上不设窗子,家人的活动均在院墙内进行,仅有日启夜闭的大门与外面相通。如果大门开启,门外的行人很容易窥探到庭院内的活动,因此,影壁便担纲起了防人窥探、以别内外的务实之用。除此之外,在寒冷的冬季,影壁还能阻断院外的大风,御抵院外的寒气。

⑤从审美角度讲,影壁又有借门外之地界定建筑空间、突出门庭气势、传递美好期盼的作用。官署、庙观大门

前设有影壁,则愈显森严、肃穆。典型者如北京紫禁城宁寿宫前的九龙壁,它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总

长29.4米,总高3.5米,巨大的壁身上装饰有九条巨龙。九条巨龙姿态各异,盘身展爪,既华贵又威严,把皇家的气派彰显得淋漓尽致。居民建筑的影壁也不例外,在水磨青砖砌成的墙面上,或装点以吉祥花卉,或雕饰以“福”、“寿”、“鸿喜”、“纳福吉祥”、“开门见喜”等吉祥字样,在营造居所祥和氛围的同时,也充满了美好的寄寓。

13. 从全文看,说一说文章②③两段不能互换位置的理由。(2分)

14.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15.简析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能否去掉,并作简要分析。(3分)

这说明至迟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影壁。 ..

16. 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说乔家大院“百寿图”影壁印证了文章中的什么内容,为什么?(3分)

【材料】

乔家大院大门正对面的影壁中心是1.9米见方的砖面,上有精工雕刻的“百寿图”,一百个寿字无一雷同,每个寿字各具形态,有百种象征意义,可谓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集大成。百寿图照壁顶上刻有万字拐“万字不到头”,与下面百寿图结合在一起。影壁两旁是一副对联,上联“损人欲以复天理”,下联“蓄道德而能文章”,上面的横额“履和”①。 这幅对联一语道出乔家的经商理念。

【注】①[履]履行。[和]和谐、和睦、和气。

(四)阅读《谈读书》,回答17-19题。(6分)

①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

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②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

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③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

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打。似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节选自朱光潜《谈读书》)

17. 这篇文章围绕“读书”首先论述了“ ① ”(用原文回答);接着论述了 ②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8.第②段举富兰克林和孙中山的例子作用是什么?(2分)

19.请结合第③段,谈谈在中学时代养成读书习惯的意义。(2分)

(五)阅读《野姜花》,回答20-23题。(14分)

①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

②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显得韵味深长。

③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月,仅剩野姜花的兴谢在每年的秋天让人神伤。后来我住在木栅山上,就在屋后不远处有一个荒废的小屋,春天里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飞展。我常在那颓落的墙脚独坐,一坐便是一个下午,感觉到秋天的心情可以用两句诗来形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④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

⑤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

⑥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起那束水仙,说:“没想到你这么有心!”

⑦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长辈,这位老妇年轻时曾有过美丽辉煌的时光,我走进巷子时突然灵机一动,折回花店买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我说:“青春长久。”竟把她动得眼中含泪,她说:“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送我玫瑰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有人送我玫瑰。”说完她就轻轻啜泣起来,我几乎在这种心情中看岁月蹑足如猫步,无声悄然走过,隔了两星期我去看她,那些玫瑰犹未谢尽,原来她把玫瑰连着花瓶冰在冰箱里,想要捉住青春的最后,看得让人心疼。

⑧每天上班的时候,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时常有一些卖玉兰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妇人,他们将四朵玉兰花串成一串,车子经过时就敲着你的车窗说:“先生,买一串香的玉兰花。”使得我每天买一串玉兰花成为习惯,我喜欢那样的感觉——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

⑨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东部的东澳乡旅行,有一位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山地小男孩卖着他从山上采回来的野百合,那些开在深山里的百合花显得特别小巧,还放散着淡淡的香气。我买了所有的野百合,坐在窗口,看着远方海的湛蓝及眼前百合的洁白,感慨万千。

⑩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魁力。

(作者:林清玄)

20.作者认为人们买野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分)

21.第四段“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3分) ▲

22.下列句子极富表现力,请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作简要赏析。(3分)

(1)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

(2)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就像远远的一条尾巴,还跟随着。

23.文中第五段写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具体指哪些经验?请分点简要概括。除了买花,生活中还有很多小事,也让我们有类似的感受,请举出你所经历的一个事例,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6分) ▲

《冷血》中描写人物样貌的句子。篇三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语文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臵上。

3.考生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臵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它位臵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8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翻开这学期的语文书,你可以领略人物风采,如在悲苦中“ōu歌快乐”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你可以回味童年趣事,

和鲁迅一起在无限趣味的百草园zì情游戏;你可以欣赏建筑艺术,登上苍莽深suì的钟山南麓zhān仰巍巍中山陵;„„这样异彩纷呈的语文世界,怎能不让我们心驰神往?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第五届中国·兴化千岛菜花旅游节的主题为:相约美丽兴化,共赏千岛菜花。

B.荡秋千、扫墓、踏青、放风筝„„等都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

C.我们关心的问题是这次主题班会将由谁来主持?

D.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我的第二个理想,是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 ....

B. 海南岛的黎族关于椰子的传说和这个达摩眼皮变成茶树的神话,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

C.法国前预算部长最终承认拥有秘密海外账户,引发政坛轩然大波。 ....

D.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2分)

(1)曲径通幽处, ▲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2) ▲ ,可笑不自量。

(3)桃李不言, ▲ 。

(4) ▲ ,鲜克有终。

(5)读书百遍, ▲ 。

(6)宋初, ▲ ,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赵普》)

(7) ▲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到三味书屋》鲁迅)

(8)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 ▲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

(9)在这四年里, ▲ , ▲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一面》阿累)

(10) 杜甫《登岳阳楼》中既是实写,又寓想像,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句子是 ▲ , ▲ 。

5. 名著阅读(7分)

早晨,汤姆一觉醒来,迷迷糊糊不知身在何方。他坐起来,揉揉眼,向周围看了看。很快他想了起来。此时正

值凉爽的、灰蒙蒙的黎明时分,林子里一片静谧,给一种甜蜜的安息与和平的气氛围扰着。树叶儿一动也不动,没

有任何声音打扰大自然的酣眠。露珠儿还逗留在树叶和草叶上。一层白色的灰烬盖在那堆火上,一缕淡淡的烟直飘

向天空。而乔和哈克都还睡得正香。

(1)这段文字选自 《 ▲ 》 ,作者是美国的著名作家 ▲ 。(2分)

(2)这段文字中汤姆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地方? (3分)

(3) 请说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汤姆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少年鲁迅在性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6.综合性学习。(11分)

“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正日益为更多人所接受。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选择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校团委将要举办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你将要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材料一】,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的意义。(3分)

【材料一】校团委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方式”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

答: ▲

(2)阅读【材料二】,概括出你对“低碳生活”的理解。(2分)

【材料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l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坐汽车减少l700克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体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答:“低碳生活”的关键是 ▲ 和 ▲ 。

(3)作为本次活动的小记者,就“低碳生活”这一主题,分别采访了市长、校长和同学,你设计的问题分别是什么?(请分条陈述) (3分)

采访市长: ▲

采访校长: ▲

采访同学: ▲

(4)你的邻居王叔叔认为现在人们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应该更舒适地享受生活,没有必要“低碳生活”,你将怎样进行劝说 ? (3分)

二、阅读理解(共52分) (一)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7分)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赵师秀(1170~1219) 南宋诗人。

(1) 这首诗所写的是什么季节?你从诗中那些词语看出?(2分)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的前两句所写之景。(3分)

(3)“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的“敲”字,写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二)阅读《与诸弟书》,完成8—12题。(14分)

与诸弟书(节选)

清〃曾国藩①

诸位贤弟足下: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③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④,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

【注】①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②审:清楚,明白。③洎(jì):至,到。④骤几:很快成功。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诸弟在家读书( ▲ ) ⑵虽懒惰如故( ▲ ) ..

⑶未尝一日间断( ▲ ) ⑷俱须带在身边( ▲ ) ..

9.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 )(2分)

予 自 立 课 程 甚 多。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

B.而此三事者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C.虽行船走路 虽多忌刻 ..

D.将终身行之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2分)

▲ ⑵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黄鹤楼》)(2分)

1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16题。(11分)

①影壁,是立于传统建筑大门里或者大门外的一堵装饰性墙壁。由于出入大门的人们都会与这堵墙壁打上一个照面,因此影壁又称“照壁”;又因为它曾经是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肃敬”之墙,也曾被称为“萧墙”。 作为附属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影壁出现早、式样多,成为普通民居、皇家宫苑、庙宇道观等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

②在陕西省的西周一建筑遗址中,有一座影壁残迹,东西长 240厘米,残高20厘米,这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影壁。这说明至迟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影壁。从材质上说,影壁可以分为砖影壁、石影壁、琉璃影壁和木影壁等几种,..

样式也随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样貌。

③在中国传统建筑史上,影壁之所以能够固化为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人们的不同需要。

④从务实的角度说,中国传统建筑一贯讲究内敛性、私密性与防御性的建筑原则:“家,

居也”,“户,防也”。以传统民居——四合院为例,其特点是,院落四面皆有墙壁,墙壁之上不设窗子,家人的活动均在院墙内进行,仅有日启夜闭的大门与外面相通。如果大门开启,门外的行人很容易窥探到庭院内的活动,因此,影壁便担纲起了防人窥探、以别内外的务实之用。除此之外,在寒冷的冬季,影壁还能阻断院外的大风,御抵院外的寒气。

⑤从审美角度讲,影壁又有借门外之地界定建筑空间、突出门庭气势、传递美好期盼的作用。官署、庙观大门前设有影壁,则愈显森严、肃穆。典型者如北京紫禁城宁寿宫前的九龙壁,它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总长29.4米,总高3.5米,巨大的壁身上装饰有九条巨龙。九条巨龙姿态各异,盘身展爪,既华贵又威严,把皇家的气派彰显得淋漓尽致。居民建筑的影壁也不例外,在水磨青砖砌成的墙面上,或装点以吉祥花卉,或雕饰以“福”、“寿”、“鸿喜”、“纳福吉祥”、“开门见喜”等吉祥字样,在营造居所祥和氛围的同时,也充满了美好的寄寓。

13. 从全文看,说一说文章②③两段不能互换位置的理由。(2分)

14.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15.简析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能否去掉,并作简要分析。(3分)

这说明至迟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影壁。 ..

16. 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说乔家大院“百寿图”影壁印证了文章中的什么内容,为什么?(3分)

【材料】

乔家大院大门正对面的影壁中心是1.9米见方的砖面,上有精工雕刻的“百寿图”,一百个寿字无一雷同,每个寿字各具形态,有百种象征意义,可谓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集大成。百寿图照壁顶上刻有万字拐“万字不到头”,与下面百寿图结合在一起。影壁两旁是一副对联,上联“损人欲以复天理”,下联“蓄道德而能文章”,上面的横额“履和”①。 这幅对联一语道出乔家的经商理念。

【注】①[履]履行。[和]和谐、和睦、和气。

(四)阅读《谈读书》,回答17-19题。(6分)

①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②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③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打。似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节选自朱光潜《谈读书》)

17. 这篇文章围绕“读书”首先论述了“ ① ”(用原文回答);接着论述了 ②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8.第②段举富兰克林和孙中山的例子作用是什么?(2分)

19.请结合第③段,谈谈在中学时代养成读书习惯的意义。(2分)

(五)阅读《野姜花》,回答20-23题。(14分)

①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

②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显得韵味深长。

③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月,仅剩野姜花的兴谢在每年的秋天让人神伤。后来我住在木栅山上,就在屋后不远处有一个荒废的小屋,春天里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飞展。我常在那颓落的墙脚独坐,一坐便是一个下午,感觉到秋天的心情可以用两句诗来形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④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

⑤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

⑥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起那束水仙,说:“没想到你这么有心!”

⑦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长辈,这位老妇年轻时曾有过美丽辉煌的时光,我走进巷子时突然灵机一动,折回花店买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我说:“青春长久。”竟把她动得眼中含泪,她说:“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送我玫瑰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有人送我玫瑰。”说完她就轻轻啜泣起来,我几乎在这种心情中看岁月蹑足如猫步,无声悄然走过,隔了两星期我去看她,那些玫瑰犹未谢尽,原来她把玫瑰连着花瓶冰在冰箱里,想要捉住青春的最后,看得让人心疼。

⑧每天上班的时候,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时常有一些卖玉兰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妇人,他们将四朵玉兰花串成一串,车子经过时就敲着你的车窗说:“先生,买一串香的玉兰花。”使得我每天买一串玉兰花成为习惯,我喜欢那样的感觉——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

⑨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东部的东澳乡旅行,有一位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山地小男孩卖着他从山上采回来的野百合,那些开在深山里的百合花显得特别小巧,还放散着淡淡的香气。我买了所有的野百合,坐在窗口,看着远方海的湛蓝及眼前百合的洁白,感慨万千。

⑩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魁力。

(作者:林清玄)

20.作者认为人们买野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分)

21.第四段“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3分) ▲

22.下列句子极富表现力,请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作简要赏析。(3分)

(1)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

(2)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就像远远的一条尾巴,还跟随着。

23.文中第五段写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具体指哪些经验?请分点简要概括。除了买花,生活中还有很多小事,也让我们有类似的感受,请举出你所经历的一个事例,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6分)

三、作文(60分)

24. 聆,听也。聆听,指专注地听。我们聆听鸟儿的轻吟,松涛的欢唱,高山流水的雅韵……聆听是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聆听父母的忠告,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劝慰……聆听是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融汇。

请以“聆听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冷血》中描写人物样貌的句子。篇四
《2015-2016学年安徽省淮南市示范高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2015-2016学年安徽省淮南市示范高中五校高

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包括各种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手工制作,以及所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作为积存下来的活态的文化遗产,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与当下的结合。就其内容与属性而言,不总如英语中这一词汇所指,是一种“落后”的“遗留物”。相反,较之以物质或文字形式保存的经典文化,其自然圆融的哲学智慧与道德魅力,从某种程度上更具人性涵养的功能,更能牵动普通人的情思,从而达成不令而行、化成天下的目的。

我国近年来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保护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但由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力量的强势作用,对这部分文化的保护与发扬仍存在许多未尽如人意的地方,其根植底层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固有特性还未得到更充分的发扬与光大。那种滤干具体的环境与氛围、一味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做提纯式的孤立处置的做法,掩盖剥夺了这种文化与普通人实有的日常经验的相关性。结果,许多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走不进今人的生活,今人也无从成为其自觉的传播者与践行者。因此如何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为原则,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原生态的自然样貌,并将其融入今人的生活,实在是当务之急。

在科学认识价值、艺术审美价值方面,需要专家通过认真的研究,提供给人具体可操作的知识与方法。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完成,通常借助于对文化的习熟与遵守。在古代,是通过祭祀、祈禳和节庆等活动的温习,获得濡染与熏陶,然后养成对家国的认同,对礼仪的归服。今天,这种价值还在,只不过在与当下的互动中,它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奥运会祥云小屋中的传统技艺演示,北京寻常街巷里人们所体现的礼貌与亲善,正根基于这种文化。所以,只要我们完整认识与准确把握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因地制宜,切境入情,坚持不懈地做传承与推展的工作,就一定能让更多的人自觉地乐意照着实行,从而延续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生命。

当然,还需要从其它方面作努力。如有必要探究将原来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托公共政策的社会管理与行业管理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探究从原来静态的保护与研究,转向最大程度地吸引公众参与,使之既有传播热心,又有从理念到方法的创新热情,并从中发展出对人生合理的知识、对生命优雅的态度;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行动计划与规程,然后将之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

(摘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是各种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手工制作以及所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的总称。

B.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既是历史产物又是历史与当下的结合,是一种积存下来的活态的文化遗产。

C.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在内容与属性方面并非是一种“落后”的“遗留物”。

D.自然圆融的哲学智慧与道德魅力是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独具的特性。

2.本文认为保护与推展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要进行研究与努力,不属于此方面的是( ) (3分)

A.专家要通过认真研究,提供给人具体可操作的知识与方法。

B.探究将原来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托公共政策的社会管理与行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C.在习熟与遵守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前提下,使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D.从原来静态的保护与研究,转向最大程度地吸引公众参与。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与经典文化相比,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更具有人性涵养的功能,更能牵动普通人的情思。

B.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种提纯式孤立处置的研究方法是不科学的。

C.由于今人无法成为传播者与践行者,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D.只要我们充分认识与准确把握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就能做好传承工作,并延续其生命。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簿。改宣德州司侯。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

正大初,迁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諠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县民素贤

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既而拜监察御史,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尚书右丞颜盏石鲁与佃民争田,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执政者忌之。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事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诸生,东平严实每加礼焉。岁丙午,世祖在潜邸受王印,首传旨谕特立曰:“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今年几七十,研究圣经,宜锡嘉名,以光潜德,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锡嘉名,今复谕意。”癸丑,特立卒,年七十五。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

(节选自《元史·张特立传》)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遂过将军家 过:路过

B.以近族得减死论 论:辨别

C.后期如军法 如:按照

D.已锡嘉名 锡:赏赐

5.以下句子全都表明张特立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3分)

①其子匿他舍,捕得之 ②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

③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 ④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

⑤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⑥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特立做事很讲究策略,先稳住五将军,再命人暗中搜查,于是,把将军绑起来关进监狱。

B.东帅纥石烈牙兀諠向来对读书人不尊敬,故意刁难张特立,令他在三日之内备足军粮器械。

C.由于张特立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贵,致使白撒到金世宗那里告状,他因此解官回到了家乡。

D.晚年,张特立隐居田园,朝代变换也始终如一,被元世祖封为“中庸先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

(2)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

(二)古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第8~9题。(8分)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8.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传统节日时独自滞留他乡的孤苦之情。这个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_。(2分)

9.结合一、二句,分析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情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庄子《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以色彩变化的方式描写秋天的山水美景对偶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八月骄阳

汪曾祺

张百顺年轻时拉过洋车,后来卖了多年烤白薯。德胜门豁口内外没有吃过张百顺的烤白薯的人不多。后来取缔了小商小贩,许多做小买卖的都改了行,张百顺托人谋了个事由儿,到太平湖公园来看门。一晃,十来年了。

每天到园子里来遛早的,都是熟人。

来得最早的是刘宝利。他是个唱戏的。剧团演开了革命现代戏,台上没有他的活儿,领导动员他提前退了休。

跟他差不多时候进园子遛弯的叫顾止庵,早年教私塾,后来给人抄书,抄稿子,代写家信。解放后,又添了一项业务:代写检讨。后来搁了笔。每天就是遛遛弯儿。

这天他进了太平湖,公园看门的张百顺正在湖边淘洗螺蛳。

“顾先生,您说这文化大革命,它是怎么一回子事?”

“您问我?——这谁知道。”

“这红卫兵,呼啦——全起来了,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他们怎么有这么大的权?谁给他们的权?”

刘宝利来了。

“昨儿,我可瞧了一场热闹!”

“什么热闹?”

“烧行头。嗬!堆成一座小山哪!大红官衣、青褶子,这没什么!帅盔、八面威、相貂、驸马套……这也没有什么!大蟒大靠,苏绣平金,都是新的,太可惜了!这值多少钱哪!一把火,全烧啦!火苗儿蹿起老高。烧煳了的碎绸子片飞得哪儿哪儿都是。”

“唉!”

“火边上还围了一圈人,都是文艺界的头头脑脑。有跪着的,有撅着的。有的挂着牌子,有的脊背贴了一张大纸,写着字。都是满头大汗。您想想:这么热的天,又烤着大火,能不出汗吗?一群红卫兵,攥着宽皮带,挨着个抽他们。劈头盖脸!有的,一皮带下去,登时,脑袋就开了,血就下来了。——皮带上带着大铜头子哪!

“唉!”

这工夫,园门口进来一个人。六十七八岁,戴着眼镜,一身干干净净的藏青制服,自家纳的千层底布鞋,拄着一根角把棕竹手杖。这人见了顾止庵,略略点了点头,往后面走去了。这人眼神有点直勾勾的,脸上气色也不大好。这人走到靠近后湖的一张长椅旁边,坐下来,望着湖水。

顾止庵说:“茶也喝透了,咱们也该散了。”

张百顺把螺蛳送回家。回来,那个人还在长椅上坐着,望着湖水。

柳树上知了叫得非常欢势。天越热,它们叫得越欢。赛着叫。整个太平湖全归了它们了。 张百顺回家吃了中午饭。回来,那个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粉蝶儿、黄蝴蝶乱飞。忽上,忽下。忽起,忽落。黄蝴蝶,白蝴蝶。白蝴蝶,黄蝴蝶…… 天黑了。张百顺要回家了。那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蛐蛐、油葫芦叫成一片。还有金铃子。野茉莉散发着一阵一阵的清香。一条大鱼跃出了水面,歘(xū)的一声,又没到水里。星星出来了。

第二天天一亮,刘宝利到太平湖练功。发现有人投湖啦!他叫了两个打鱼的人,把尸首捞了上来,放在湖边草地上。这工夫,顾止庵和张百顺也赶了过来。

《冷血》中描写人物样貌的句子。篇五
《单元综合检测(六)》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单元综合检测(六)

第六单元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绝 ( ) 飞漱( ) 藻荇( ) 倍穹( ) ...

京尹( ) 僦赁( ) 相公( ) 荒秽( ) ....

答案:yǎn shù xìnɡ qiónɡ yǐn lìn xiànɡ huì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B.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C.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D.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解析】选C。“苍”应为“沧”。

3.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2分)( )

A.沿溯阻绝:沿着 良多趣味:很,实在 晓雾将歇:消散 ...

B.怀民亦未寝:睡觉 但少闲人:但是 沃日:用水淋洗 ...

C.百物皆倍穹常时:高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

D.长河落日圆:长长的河 四时俱备:四季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

【解析】选C。A项中“沿”应译为顺流而下;B项中“但”应译为只是;D项中“长河”指黄河。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4)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呢!

5.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1~3处)(3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答案:(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6.下列相关的文学常识连线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三峡》——《水经注疏》——郦道元——北魏

B.《答谢中书书》——《陶庵梦忆》——张岱——明末清初

C.《观潮》——《武林旧事》——周密——宋代

D.《使至塞上》——五言律诗——王维——唐代

【解析】选B。《答谢中书书》应为《湖心亭看雪》。

7.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湖心亭看雪》一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瘦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B.《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

C.《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远的意味。

D.《观潮》一文只有两百多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

【解析】选A。《湖心亭看雪》写的是杭州西湖,不是扬州瘦西湖。

8.根据提示,默写出相关句子。(3分)

(1)《三峡》中写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心亭看雪》中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的《使至塞上》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2)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9.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_____。(1分)

【解析】回答此题,要抓住重点词语,抓诗眼,找出能表达作者心情的关键词即可。

答案:怜

10.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岸的山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诗人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1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至于夏水襄陵 襄:___________ .

(2)林寒涧肃 肃:___________ .

(3)属引凄异 属:___________ .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___________ .

答案:(1)上 (2)寂静 (3)连接 (4)快

1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15.填空。(2分)

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答案: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16.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3分)

_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答案(示例):(1)山险水急三峡景 (2)山峻水清三峡美

1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是日更定矣 是:_____________ .

(2)与余舟一芥 芥:_____________ .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_____________ .

(4)是金陵人,客此 客:

_____________ .

《冷血》中描写人物样貌的句子。篇六
《故都的秋》

《冷血》中描写人物样貌的句子。篇七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浏览题

一、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2.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3.作者曾被贬为永州司马,连续写下八篇山水游记,合称为“永州八记”,本文是第四篇。 4.体裁,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

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

二、 单字解释

篁竹..(丛生的竹子) 如鸣珮环..(玉质装饰物) 水尤清冽(格外)(清凉) 卷.石底以出(翻卷) 为坻.(水中高地)为屿.(小岛)为嵁.(高低不平的岩石)青树翠蔓..(翠绿的藤蔓) 蒙络摇缀(遮掩缠绕,摇动下垂) 参差披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可.百许.

头(大约)(来)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游动)日光下澈.(照)影布.石上(映)怡然..

(呆呆的样子) 俶尔..(忽然) 翕忽..(迅速) () ()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深远)以其境过清.

(凄清)记.之而去(记述)隶.

而从者(跟随) 三、 按要求用原文回答

1.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2.

3. 4. 5. 6. 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7. 8. 9 10.本文主旨句(点睛之笔):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 常见题型总结归纳 1. 第一段用何手法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答:(1)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写了篁竹、水声、小潭和岸边的青树、翠蔓。 (2)隔、闻、伐、取、见 (3)作用: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 其境过清”做铺垫,表现了作者探幽访奇的情趣。 2. 描写小石潭底石头的句子?有何作用? 答:(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交代了小石潭得名的由来,侧面衬托潭水的清澈,写出小石潭的罕见奇特。 3. 赏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答:短小的语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画面感,从颜色、样貌、动态等角度将小石潭周围环境的清幽美好生动传神地描写出来。 4. 第二段描写了潭中哪些景物的哪些特点?用的什么手法?

答:游鱼----自由自在;潭水----清澈见底。用的特写镜头。 5. 第二段描写游鱼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又说鱼儿“似与游者相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情怀? 答:动静结合和正面描写,再加上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乐而忘忧的情怀,

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快乐的生活的向往。 6. 第二段中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答:潭水清澈见底。作者通过游鱼、阳光、影子等具体景物侧面描写潭水。 7.“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有何作用?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水中游鱼的自由自在的形神姿态,侧面衬托潭水的清澈见底。

8.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抓住了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什么作用? 答:抓住了小溪的蜿蜒曲折和两岸的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错的特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蜿蜒前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

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9.“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此句写出潭水源头的神秘莫测,结合作者当时受贬谪的处境来理解,作者可能有何寄寓? 答:作者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面对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的潭的源头,渺茫和遥

远。

10.“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是文章的主旨句和点睛之笔。不仅概括了小潭幽深冷寂的气氛,也表达了作者孤凄

悲凉的心境。

11.作者初发现小石潭时,先写“心乐之”,久坐潭上,又感觉“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先写“乐”是初见小石潭的心情,“乐”是忧的另一种形式。作者是借游历山水寄托自己被贬谪的抑郁情怀。初见时的乐是暂时的解脱。 1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乐一忧如何理解? 答: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孤凄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可以说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13.作者最终因“其境过清”而悄然离去,你认为“清”的含义应怎样理解? 答:“清”即“凄清”,一方面描写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气氛,一方面表达作者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从中体会到的是封建社会中不得志的文人的痛苦心情。 14.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答:按照游览的顺序,即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抓住小石潭幽静的特点。作者的整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15.文章主旨: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清幽宁静的环境,着力渲染了幽深冷寂的气氛,表达了作者被贬永州司马时孤凄悲凉的心境。 16.本文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冷血》中描写人物样貌的句子。篇八
《语段作用分析》

《冷血》中描写人物样貌的句子。篇九
《附加题练习20120910》

附 加 题 小练 习 (第五次)

(满分40分,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先生,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节选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20.范仲淹的谥号是什么?《岳阳楼记》中最能体现他高尚情操的两句话是什么?(3分)

答: ,

21.文中所说的“先生”指谁?(1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老人与海》是英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主人公桑提亚哥的形象成功地表现了“人可以被消灭,

但却不能被打败”这一崇高的主题。

B.《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8个人物,前后30年间复杂的纠葛,写出旧家庭的悲剧和罪恶,

反映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命运。

C.《女神》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自由民主思潮照亮夜空的时代,体现了积极进取、

乐观向上的“五四”时代精神。

D.《欧也妮·葛朗台》中,当葛朗台看到查理给欧也妮的梳妆匣时,“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纵”

“扑”二字将他的贪婪活化到纸上。

E.《家》中的主人公觉新遇事总是采用“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虽深爱丫头鸣凤,却最终屈从

父辈用拈阄为他定的亲事,匆匆完婚。

23.简答题(10分)

(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

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5分)

答: (2)“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

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哪对青年男女的前世今生?请作简要概括。(5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冯骥才表示,全世界都正在经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巨大转变,但这两种文明之间的联系却在很大程度上被人类所忽视、淡忘。“我担心将来中国人会在自己的城市里迷路,因为每个城市的样貌都一样,所有文化旧址都被房地产开发商的推土机铲平,不论哪个城市,满眼全是现代建筑。所有的胡同、街道,现在全是开发商的楼盘。”冯骥才说。

在他看来,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尊严,巴黎的古典文化气息之所以被保护得好,正是因为雨果在1832年3月1日发表的文章《向拆房者宣战》中,直白激烈地抨击当时法国政府对于老建筑的拆除是对国家的摧毁,是野蛮的行为。冯骥才说:“我们要站在明天的角度看今天,我们要想想能为后代留下什么,做些什么。”

目前冯骥才等内地众多文人正在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地、地毯式地收集。“我们要抢救中国文化。”他表示内地人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没有兴趣是个很大的问题,他在山东看到学习传统年画的女孩是不会说中文的日本人。江浙一带极具价值的年画、雕刻、古董被人肆意售卖,通过走私和腐败的路径卖出境外。“我在香港的荷里活道发现大量从内地流出的珍贵古董,我在这里要呼吁内地收藏家们把这些文化宝物一件一件买回去。”冯骥才说。

郑培凯则从旁补充道:“最重要的还是把走私、腐败这条线给彻底掐断,并且提高普通民众及政府对文化遗产的重视,这都是我们中华儿女自己的瑰宝。”还有法国人在广西贵阳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持续不断地将当地的少数民族服饰运回法国,并放言“以后中国人要看少数民族服饰只能去法国”。“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当地政府才开始文化保护”,冯骥才颇为无奈地感叹。

(节选自《深圳特区报》2010.7.26)

24.关于文化保护,冯骥才指出了哪几方面的问题?请逐一归纳。(5分)

答: 25.“我们要站在明天的角度看今天,我们要想想能为后代留下什么,做些什么。”体现了冯骥才怎

样的文化保护观?(2分)

答: 26.从文中看,当前应从哪些方面做好文化保护工作?(8分)

答:

附 加 题 小练 习 (第六次)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

词曲者,古乐府之未造也,.唐人为之最工者,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者以为不可复加.及眉山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浩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吏,柳氏为舆台矣。

-------胡寅《酒边词序》

1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20.简答题。(4分)

(1)眉山苏氏是指_____ ___,文中出现的词派名称是____ __。(2分)

(2)请用自己的话说明作者对柳词的评价。(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名著阅读题(15分)

2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和千里走单骑,都给曹操留下深刻的映像,所以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英武,派张辽劝说关羽归降。

B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采用了„日记体‟形式,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封建社会叛逆者„狂人‟的形象。

C 《边城》中的翠翠听说团总女儿与二老联姻,唱出“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这样的歌,借此来捍卫自己的爱情。

D 贯穿《老人与海》全篇的体形庞大的马林鱼,与独孤的老人,飘零的船只形成对比,衬托出它的征服者——老人躯干中所蕴含的力量。

E 嗜钱如命是葛朗台的最大特点,他指挥全家一切,青请自安排一天的伙食,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都不行,他的财富就是极端的吝啬积累起来的。

22.概述王熙凤对三次进荣国府的刘姥姥的不同态度,并据此概括其为人特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试概述觉慧与封建家庭决裂的缘由。(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花大姐

汪曾祺

1瓢虫款款地落下来,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六;收拢硬翅,严丝合缝。瓢○

虫就是做得最精致的昆虫。

②“做”的?谁做的?

○3上帝。

○4上帝?

○5上帝做了一些小玩意儿,送给他的小外孙女儿玩儿。

○6上帝的外孙女儿?

○7对。上帝说:“给你!好看吗?”

○8“好看!”

○9上帝的外孙女?

○10对!

○11瓢虫是昆虫里面最漂亮的。 ○12北京人叫瓢虫为“花大姐”。好名字!13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黑色的小圆点。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 点。黑点叫○

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瓢虫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吃蚜虫的,是益虫;一类是吃马铃薯嫩叶的,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的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24.文章○2----○10语段语言表达有什么特色?为什么插叙这几段文字?(6分)

答: 25.为什么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 请结合全文具体说明。(4分)

答:

26.文章结尾画线句子有何妙处?(5分)

答:

附 加 题 小练 习 (第七次)

一. 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节选自苏轼《王定国诗集叙》)

1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昔 先 王 之 泽 衰 然 后 变 风 发 乎 情 虽 衰 而 未 竭 是 以 犹 止于 礼 义 以 为 贤 于 无 所 止 者 而 已 若 夫 发 于 情 止 于 忠 孝 者 其 诗 岂 可 同 日 而 语 哉

20.简答题。(4分)

(1)《国风》收录的主要是什么内容?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认为太史公论诗有何局限?他所说的“《诗》之正指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贾母知道,便留她住下。在大观园摆宴,王熙凤有意把她作女清客取笑以取悦贾母;这位饱经世故的老妇也甘心充当这一角色。

B.觉民是一个积极进步,逐渐上进的新青年,他的性格介于觉新和觉慧之间,他比觉新少了思想上的落后,又比觉慧多了遇事、抉择时的沉着和稳重。

C.《女神》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和《棠棣之花》。它们取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独具风韵,在中国开创了诗剧这种新形式。

D.《哈姆雷特》中写到四组误杀:哈姆雷特误杀波洛涅斯、丹麦国王误杀克劳迪斯的两位使者、克劳迪斯误杀王后、哈姆雷特误杀雷欧提斯。

E.《老人与海》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老人在第一条鲨鱼咬去了大约四十磅鱼肉后想:“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话道出了此书的主题。

22.在关羽失荆州死亡之后,孙权派使臣送一封信给曹操,在信中奉承曹操说:“臣孙权久知天命已归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将剿灭刘备,扫平两川,臣即率群下纳土归降矣。”孙权劝曹操废汉称帝的企图是什么?曹操对此有何反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单四嫂子是《呐喊》中哪一篇目的主人公?这是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冷血》中描写人物样貌的句子。篇十
《2012濠江区语文初中模拟考题》

2012年濠江区中考模拟考试试题

语 文

注意请将答案填于答卷上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2分

2四面边声连角起 范仲淹《渔家傲》2分

3庭下如积水空明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分

4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中深刻反映了农民艰苦劳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2分

5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4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

1读书时不可存心作者

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

3有 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4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删除因为

B.《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富春江两岸初秋的山光水色被誉为中国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把描绘的改为描绘了

C.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将一连串放到事情前

D.为了增强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了解诗歌的一些体裁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将十分改为非常

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描写你翻看自己的影集时的心理感受80个字以内6分

备选词语静谧 悠闲 沉湎 旁骛 冥思遐想 正襟危坐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西红柿中含有94左右的水分用来消暑解渴可与西瓜比美西红柿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大约相等于西瓜的10倍而且由于有有机酸的保护在贮藏和烹调过程中它所含的维生素C又不易遭到破坏人体利用率很高因此常吃西红柿对于预防坏血病过敏性紫癜感冒和促进伤口愈合都有重要的作用

西红柿中含有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清肠排毒减肥美容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在这些纤维被运送到大肠的过程中会吸收胆固醇胆汁酸脂肪等物质并将之随大便排出从而起到清肠排毒减肥美容功用

1西红柿含有对人体有好处的成分有 不超过15个字3分

2为什么说吃西红柿能减肥 不超过

25个字3分

二阅读57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8题

一14分

湖心亭看雪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是日更定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心不在焉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人声鼎沸 D更有痴似相公者 是日更定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8.舟子说的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你是如何理解这个痴字的4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接着就记叙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B.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C.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a name=baidusnap0></a><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渺茫的

深沉<a name=baidusnap1></a><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感慨</B>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D.文章用语简练朴素表达了作者淡淡的高洁情怀和淡淡的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二13分

读书易犯的几个傻

⑴读书让人聪明也让人犯傻

⑵纯粹的读书人不存在犯傻因为傻也是修得的正果之一大智大愚正是读书最高境界的两面本文所说的犯傻是专门针对我辈读了点书的人而言的

⑶读书易让人犯哪些傻呢

⑷前些天有位书友推荐《侯卫东官场笔记1-3》双休日我随着侯卫东这厮走进村官乡官县官群体之中随他去见识大千世界各式人等短短几十小时我不仅走进多面的官场多彩的世事还走进各路角色的内心世界半部小说这本书还没出完便让人阅历大增

⑸一个人看上10部官场小说对官场那一套也许比在官场里混了一辈子的人见得还多悟得还深看得还透但官场小说大多出自文人之手字里行间的气息难免让读者多有鄙夷和不屑

⑹见多识广可以自娱娱人鄙夷不屑却是情绪的毒药你鄙夷可有什么样的官场就有什么样的社会你还得在这社会里生活你不屑官场官场会在乎你读了点书的人最易犯的第一个傻便是把什么都看清了也把自己看得牢骚满腹傲气冲冲了牢骚是负面情绪牢骚太盛防肠断

读书读出铮铮傲骨是好事但读得傲气冲冲却是犯傻

⑺既然世事洞明了何不就势学学人情练达比白眼看鸡虫更有用的是慧眼识<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

⑻读书是人对书的占有也是书对人的占有<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就那么点精力就这么几十年读书多了打牌搓麻将与朋友一起聊天喝酒的时间便少纸上得来多了现实中得来就少想得多说得多了行为的能力就相对差读书人第二个最易犯的傻可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我劝读了点书的朋友一定不要太高看了自己说小的换个灯泡爬个梯书生不如工人说大的能成一番大事业的大多不是书生

⑼读书要入得去更要出得来书呆书呆呆就呆在钻进牛角尖里读而不化成了书奴书蠧两脚书橱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有点残酷但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镜花水月终虚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要让读书真正有用还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⑽读书让人思维缜密对语词的理解和表述会相对精准这种精准有双刃的意义读了点书的人第三个易犯的傻便是过敏小气

⑾读书让人胸中气象眼中世界会比一般人大可是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人们常常觉得读书人小气纠结呢这与读书人对词语的感觉敏锐表述精准有一定关系一般人听不出的语音毛病词语毛病你听出来了一般人听不出的潜台词弦外音你听出来了听出来就听出来了呗千万别较真读书写文章应追求细腻精准过日子嘛该模糊的地方就一定要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77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