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二级建造师】
二级笔译 准备时间篇一:二级笔译备考方案
[原创]二级笔译备考方案(2009年1月18日更新)
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北京周报》夹页若干。主要是《政府工作报告》 : 《二级口笔译大纲》《二级笔译综合能力》《二级笔译实务》 《中式英语之鉴》(汉英)
《中国翻译》双月刊(了解翻译动态J以及一些重点汉英主流词汇的翻译)
《英语世界》(英汉汉英对比泛读)若干及《英语世界》精华本两册;
Ecomomist过刊(2009年本人将订阅全年)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英)
《译艺谭》《英汉名篇名译》(英汉)
《名作精译》(翻译练习)两册;《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英语惯用法词典》(习语和惯用法) 词典若干。(名单见专文《学习翻译如何选择词典》)
具体方法
统一修改译文一次,力求精益求精; :每天翻译英语 汉语 各一篇 坚持落在纸上,并不断润色,每周
大纲词汇和《综合能力》的学习要经常查词典,扩大“翻译词汇”(本人定义为“可以信手拿来用以写作和汉英翻译的词汇和表达);研读教材时以批判的方式阅读并批注,汉英翻译师从庄教授(见其翻译教材和本网站的《翻译漫谈〉20篇)和李长栓老师;英汉翻译自悟,主要参考《译艺谭》和《英汉名篇名译》; 历年考题和评分标准以及其他翻译标准要经常贯彻执行,力争译文质量过关,在此基础上提高速度,此所谓“又好又快”的翻译态度。
补充要点:1,硬性标准是每天英译汉1000词,汉译英1000词;大纲词汇100个(参照三本英语词典:朗文 麦林韦伯斯特大学和 韦伯斯特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名作精译》两册作为翻译材料;另外翻一些《中国翻译》上带有评注的习作。
2 《英汉名篇名译》 《译艺谭》反复研读,并据此不断调整自存书目;
3 每单月末买《中国翻译》和《英语世界》,平时刊物研读2001年至今的《中国翻译》中翻译技巧及翻译实践部分,并批注; 《英语世界》精华本和《散文佳作108篇》作为英汉汉英译文对比阅读材料;
4 用汪福祥老师的英语习语翻译书解决惯用法翻译问题(另见《英语惯用法词典》(葛传槼);并由此掌握习语的构成方法;
5 秉承李长栓老师提倡的简明英语原则,实践“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深邃的思想”之原则,力争把最恰当的词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SWIFT);
答网友之疑问:
是的,工作量是不小,昨晚上看了一个晚上没休息,就是把所有的(包括六本词典)都过一遍,所谓“过一遍”,就是知道该如何下手。 我的基础是专八词汇表的13,000个过了三遍了(认知水平),背过老俞的词根词缀(2001年春节一次,2004年一次,最近一次,每次五遍),阅读过很多china daily ,economist. 零八年当然要工作的,零九年也是;我的意思是:大家学习翻译不只是为了应付一个三级或者二级证书吧?如果是,你就连证书都很难拿到的,如果不是,好的,往下看吧:
王佐良老师和那些已经号称是一级翻译以上译者的差别在于,王佐良是英国文学翻译的剑客,而那些有十年以上翻译经验的名译者是通好几门的侠客; 我们和侠客的差别是什么?是我们的动作太慢,甚至连招式都不标准,所以我们要做好两件事:一个是练好招式(虽然还是是“花架子”),也就是基本的翻译观,再明白点说,就是知道我们该做什么,而不是对翻译太恐惧或者把翻译看的太简单,这如同没谈过恋爱的人去问永远到底有多远一样可笑,因为处在幸福婚姻中的人一样无法回答你;
再说动作,这个说起来比较简单,我们要“做”,光是会说在爱情上是“花言巧语”(肯定有一天要穿帮的啊),在武功上是看着九阴真经而不练,当然武功稀松,在翻译上,就是只是看这些书而不做翻译练习(劝大家做个负责的人,不要盲目去接翻译活儿,要有足够的实践后再去接触翻译工作,这是对翻译负责,更是对你自己负责!面子是人给的,脸可是自己丢的!共勉!!)
于是问题就简单了。 一个就是要知道看些什么,背些什么一个就是做翻译练习和研读好的译文。 说一下来论坛的准备考二级的人,首先找一下自己需要的东西再发问,请不要问过于大的问题、过于open的问题。那些问题没有人能回答你,很多事情,是*你自己的!!报这个考试,量力而行!不要会说几句漂亮的日常会话就觉得自己是译霸了,也不要阅读理解没障碍就叫嚣着“英汉翻译没问题,汉英差一些”等谬论,更不要做一些机构的托儿,大家想想这考证经济要养活多少人?何苦去做那个分母呢?踏踏实实地去学习英语,学习汉语,找一些经典的好书配合工具书好好去翻译,找一些好的口译磁带去听,就这么简单的事情,相信大家能做好,学习也罢,从事翻译也罢,有一点点天分,主要的是*努力,那些十天突破某某的怪论是不攻自破的,他要有那个本事,还有时间来这里晃荡?他早去参加吉尼斯记录的录制节目去了,瞧,多棒的记忆力啊!! 大家应该有辨别能力,盲目地获取信息,若今后从事翻译工作也是很危险的,个中缘由,大家去体会吧!
今天翻译了《中国翻译》2008年第一期上的韩素音翻译奖的参赛文,难度不小,正艰苦地翻译着呢,争取一周内定稿,(*^__^*) 嘻嘻……(3月9日)
3月21日,雨。 近日进展较慢,这次说一下关于“与时俱进”的问题。大量泛读报纸(不到十分必要时决不要查词典!): 为了跟上时代,同时又不费太多时间,每周买几次CHINA DAILY,偶尔买几本ECONOMIST,即可。《参考消息》的作用是:译自英语报刊杂志的文章可以作为我汉英翻译的翻译标准、一些专有名词表达以此为准(比如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其未当选前有好多刊物译为“萨尔科齐”)、相关新闻可与CHINA DAILY比对。
4月3日:关于如何准备词汇(应该形成自己的词汇表达笔记)
关于大纲,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8000词汇应付二级显然是不够的,大纲明确说明8000个以上,但“以上”到什么程度,却没有说,但从单词个数来看,其实8000若全是你的积极词汇,倒也罢了,这也正是我要说的问题,如下: 我们大多数人对词汇的认知停留在条件反射似的英汉对应水平,也就是看到culture马上就文化、看到civilization马上就文明,相信大家明白我的意思,老生常谈的说法是两种语言很难找到一一对应的词汇,即便是一些看似完全对应的专有名词,严谨意义上来说也并非一一对应,这也是一些蔬菜水果昆虫经常要标注拉丁文拼法的原因所在,应该有个标准的;可是翻译则不然,词汇没有一一对应,但我们却不能因此不记词汇.
不仅要记,而且要记得深刻、记得全面、记得有方法;所谓深刻,当然是要对词汇的几个主要方面如词典意义、搭配、感情色彩等等多些了解,这也是查词典要认真阅读词典并且追根溯源一查到底直至水落石出的学习方法值得提倡的原因所在,呵呵,有些绕口;
所谓全面,就是其相关的搭配、同义词反义词,特殊用法等等,不一而足;
而所谓有方法,我是想说,如何做到上述但又别太耗费时间。
大纲的作用只是告诉你这些词要掌握,但无法告诉你还要掌握哪些词,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大纲作为一个蓝本,用一个中型的词典(最好是英英或者双解)对照着看,但不建议背词典,可择其要者读之即可;这就是8000词的问题;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词汇笔记,大纲固然不全(我以为和专家们意见不一致以及大纲编制仓促且未曾再次修订以及大家对翻译词汇的理解有关系),我们能做的就是形成自己的词汇库,在翻译时在阅读时再看其他书甚至在自己想到一些好的成语想翻译而不得要领从其他词典查到时,我们都可以记下来,因人而异了。而且,8000之外更重要的是由基本词汇组成的各种表达,短语句子等等,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了。 但浏览这个不完美的大纲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只要心中明白你别把它当成圣经就行了,希望不久的将来有谁能编出一本适合翻译者的词汇笔记来。
附录:比较好的词汇书,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仲伟和主编的《汉英分类口译词典〉(不是很厚,出版三年了,算是全面);
《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2004年版(北外吴冰主编,外研版。每课的词汇和课后关于同义词、搭配的讲解,尤其是搭配,很有参考价值)
《实用英语口译教程〉(译林出版社)此书比吴冰的书全面,是汉英口译的好书,时间略早。建议配合新版《政府工作报告〉,与时俱进哦!
实际上,笔译自然是口译的基础,这没有问题,不过本人名字是“从笔译到口译”,而且目前还没到口译,哈哈,所以所发表的口译言论,希望大家斟酌哦!欢迎批评的声音,谢谢。
5月1日,最近买了陈文伯的《译艺〉,正在翻译中。
进度:5月17日。感叹每天时间过得太快,不够用啊!用在翻译上的时间明显减少,近来未看任何新书,复习翻译过的内容,只买了一期《中国翻译》2008年第2期。其他杂志报纸基本没看,看了两期最近的TIME。由于在备考9月的CPA,能看一些翻译,我就很满意了,毕竟还要工作,还要写一些稿子,分身无术啊!时闻5 .12地震,心情极其低落,生命脆弱啊,生当有所作为!想起“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看到了温总理的不容易,想到“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对于我们这些还算可以称作有志青年的人,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扪心自问,我们的能力如何呢?在这样的危机中,我们除了捐一点钱,献一点血,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其实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比如我们要抓紧时间提高自己,很简单的道理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做好了,那么全国人民自然就好了,我们组成了这样一个让我们骄傲的大中华啊!!加油吧,我们没有权利浪费时间。与大家共勉。
5月31日:过去的都已经成为历史,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在,走向未来。 近日忙于《会计英语》,翻译进行得比较少,九月考完注册会计师后才会认真看翻译教材吧!毕竟注册会计师考试也不容易。
9月15日,终于开始恢复6月以前的生活,和翻译作斗争,呵呵。
9月24日,买了谷约的《挑战翻译》和《GRE词汇精选》。一本《傲慢与偏见》,读了半本,喜欢奥斯汀的简明英语。重新开始认真学英语,也开始认识到背熟一些段落的必要性。
11月4日,又买了一堆ECONOMIST。阅读中......
12月22日,更新了一下存书,看了一下半年前的翻译习作。最近开始狂背一些汉英固定表达了。本文也将陆续修改。删除无关内容,增强可读性。
12 月27日 《英语世界》新刊出版,纸张变好了。
1月18日: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束,我考的是教育学,发挥一般,应该在340左右。但愿今年分数都不是很高。 休息了几天,读了读一些买而未看的报章杂志。今天开始重新梳理大纲词汇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春节不回家,在小屋和几本辞典过春节了。
二级笔译 准备时间篇二:如何准备笔译二级考试
1.三笔是大三的考试,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都可以考虑在大三时经受三笔的锻炼。
2. 三笔的对象主要是非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应该以二笔为最终目标。
3.非英语专业:大一过4级,大二过6级,大三大四过三笔,增加简历含金量就够了,不必考虑二笔。
4.英语专业:大二过专4,大四过专8,毕业争取考上研究生。大三是空挡,可以用3笔督促自己学习;但专8证书高过3笔,所以可以在大四毕业后争取考2笔。学历证书永远大于社会证书,所以硕士比2笔重要。
5.三笔难度:上午综合两小时-词汇、语法、阅读、完形,难度4-6级之间,无听力考试。下午实务三小时-英译汉1篇,60分;汉译英1篇,40分,可带两本大字典。我对三笔总难度的定位是非专业5级。
6. 二笔难度:上午综合两小时-词汇、语法、阅读、完形,难度是专8减去听力。下午实务三小时-英译汉2篇,60分;汉译英2篇,40分,可带两本大字典,与三笔实务难度无区别,只是量大,要求速度更快。我对二笔总难度的定位是专业8级上下。
7.决定考试了,先买真题,三级和二级都有各自的真题汇编,收录了2003年12月,2004年5月和11月,2005年5月共4套真题。自己做后三套的综合部分,因为03年那题有点过时了。综合部分都是客观题,然后对答案。三套平均分在80分以上,可以半年后考;70-80之间,可以一年后考;60-70之间,一年半后;60以下,准备时间需要更长。
8.所谓准备,是准备实务部分,因为大部分缺少翻译的实际经验,也就是翻译的小时积累不够。综合差,也要通过练实务带动,光做综合题也没用。所以,人事部的综合练习册可以不买。
9.接下来是买书。
10.三级和二级都有实务教材,各两本,一本叫《指定教材》,一本叫《辅导教材》,先练指定,后练辅导。《指定》文章更长,难度更大,但选材与考试接近;《辅导》短些,简单些,但与考试的联系稍远。
11.买字典。水平很高的同学,字典大小不是太大的问题,最好用双解,唯一的问题是双解收词在8万左右,缺少更细致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汉英字典例句少或者过时。水平一般的同学,在字典选择上需要更认真,经过几届学生的反馈,最好的是《英汉大词典》二版,上海译文,228元;《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外研社,99元。
12.每周2-3次,可以按照实务考试的模式,按照3个小时的时间,放好两本字典,准备好签字笔,在几张A4纸上练习。这是绝对模拟考试的练习。做完后和答案比照。
13.英译汉求意思大体正确,用词不必拘泥于细枝末节,理解重于表达。汉译英力争在句子结构和用词方面和答案尽量接近,尤其避免主谓不一致,动词时态错和名词的冠词错误。
14.对于与答案差异较大又不明白为什么的同学,可以考虑上培训班,让老师带一带。可以依照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翻译的实际经验和技巧。
15. 如果一周做两套实务题,半年可以做50套以上了,至少有了150小时以上的积累了。这样就有了考试的基础。让考试成为你的第51套练习,写起来就顺畅多了。翻译的核心是有目的的练,是以语篇为单位,考双语转换,不靠死记硬背。
二级笔译 准备时间篇三:译之灵翻译培训:CATTI二级笔译备考经验
译之灵翻译培训:CATTI二级笔译备考经验
2014年5月,我参加了英语catti二级笔译考试,有幸通过,译之灵翻译培训老师让我写一份考试心得,我就与大家分享一点备考经验吧。
一、综合能力部分
大家都知道这个考试有两门,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对大多数同学来说,综合能力没有太大的难度,跟四六级的题型差不多,只要多做几套题,自己注意词汇的积累,一般都没太大问题。笔译课程安排也主要是实务,但是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光顾着实务考很高,综合能力差1分也不行!
综合能力的词汇和四六级的词汇还有所不同。我在备考的时候主要就是做了官方指定教材上的几套题,每套题做完把做错的题和不认识的单词摘出来,抄在笔记本上,之后就是反复看笔记本上的内容了。当然平时多看看英文原版杂志,无论对实务还是对综合词汇的扩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译之灵翻译培训笔译课堂
二、笔译实务部分
实务是大家比较头疼的地方。翻译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种,实务考得就是大家这种真正干活的能力。要想做好翻译,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这个基础怎么打,就要靠多阅读。语言习惯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的一种文化传统,说什么样的话,或者用什么样的表达,都是约定俗称的。我们如果看惯了外国人的文章,熟悉了他们的思维模式,翻译时自然会用一些比较地道的表达,传神地表达中文的含义,而不仅仅是逐字逐句的对照翻译。
我在备考的时候听了老师的建议,主要看了《经济学人》的文章,而且主要看了有关中国或亚洲的文章,并自己翻译了几篇。虽然翻译的内容没有出现在考试中,但是有许多类似的表达方式,见多了,自己就知道如何表达更雅致。比如,“Anna,Professor in Cambridge, bought a house last year(自己编的例子)”,翻译成“安娜是剑桥大学的一名教授,她去年买了座房子”就比“剑桥大学的一名教授安娜(或剑桥大学的一名叫安娜的教授)去年买了座房子”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即中文以短句为主。这样的表达在国外文章里很常见,在
去年考试中关于乔布斯夫人的那段文章里出现了好几次。所以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自己亲自翻译一下,因为大家一看都很明白句子的意思,但当你亲自下笔成文的时候,会发现写出来的话总是很拗口,带着很浓的翻译腔。
要想通过考试,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也要注意一定的考试技巧。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英汉、汉英各两篇,大家往往前量篇花的时间长,到汉英就有点匆忙了。好多同学纠结考试带哪本词典合适,其实上去根本没那么多时间翻字典,生词肯定有,而且不只一个,但很多词当你查完之后会发现跟你自己猜想的意思差不多,如果每个词都去查的话,肯定做不完,没答完题,相当于没有完成翻译任务,当然不能称之为合格的翻译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安排好时间,流出足够的时间给汉英,汉英翻译如果能写出地道的英文表达,必能体现答题者的语言功底,通过考试自然也不是难事。
这次考试有幸通过,离不开译之灵翻译培训老师的辛苦栽培。唐义均老师的课生动活泼,有关中英语体差异以及翻译技巧很受用。特别感谢!最后,祝所有参加考试的同学都能顺利通过!
二级笔译 准备时间篇四:catti二级笔译字典&备考
CATTI 考试中推荐使用的词典:英汉词典:复旦大学陆谷孙《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汉英词典:吴景荣和程镇球主编《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社出版)《英汉大词典》二版,上海译文,228元;《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外研社,99元备考:把教材看了一遍,就是自己翻一遍再对照他给的译文,看差在哪里,然后就是做了那两本题,一本真题,一本全真模拟,然后整理一下错的,差不多这样就够了,平时就多看看英文杂志什么的。每周2-3次,可以按照实务考试的模式,按照3个小时的时间,放好两本字典,准备好签字笔,在几张A4纸上练习。这是绝对模拟考试的练习。做完后和答案比照。英译汉求意思大体正确,用词不必拘泥于细枝末节,理解重于表达。汉译英力争在句子结构和用词方面和答案尽量接近,尤其避免主谓不一致,动词时态错和名词的冠词错误。如果一周做两套实务题,半年可以做50套以上了,至少有了150小时以上的积累了。这样就有了考试的基础。让考试成为你的第51套练习,写起来就顺畅多了。翻译的核心是有目的的练,是以语篇为单位,考双语转换,不靠死记硬背。在校考生需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备考 从近几年的翻译资格考试报考人员来看,有1/3的考生都是在校大学生,一般说来,他们缺乏翻译工作所需的实践经验,如何弥补这个不足,成为摆在大学生报考翻译资格考试的首要问题。 对此,有关专家给出建议,首先,大学生要重视翻译考试大纲,根据考纲要求和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从考生人数最多的英语翻译考试来说,在笔译的英译中练习时,可以在互联网上阅读国外书刊、报纸等材料,少而精,但需注意选材面要广,政治、外交、法律、贸易、科技、工业、农业等文体都要有所涉及,然后选一小段,根据自己所学的翻译技巧动手翻译。翻译后可找业界水平较高的老师、专家或外籍人士帮助核对、润色,对照高手的用词、句子结构、译法等,进行分析,找出差距,系统总结,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吸收别人的好的译文,积累翻译经验。中译英方面,专家建议考生可以找一些国内出版的外宣材料、中国出版的报刊、书籍,一般是反映中国国情、大政方针和改革开放成果的材料。练习笔译,一定要阅读大量中、英文素材,不光是阅读Time、Newsweek,听BBC、VOA、CBS、ABC等,更应多阅读中文材料。 口译方面,和笔译一样,希望考生能扩大知识面,同时重视中文。建议考生通过现场录音、人机交
流的形式来加强口译训练,注意语音、语调、语速。另外不要忽略在口译说中文时,一定要说标准普通话。 报考方面,专家建议大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参加三级笔译或口译考试,研究生可以参加二级笔译或口译考试。
二级笔译 准备时间篇五:二级笔译备考:如何备考人事部翻译资格考试
二级笔译备考:如何备考人事部翻译资格考试
一先要熟悉题型。
综合能力考试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词汇和语法,要求考生掌握词的含义,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区别。语法部分,检查考生分析句子的能力。第二部分是阅读,有 50 道选择题。第三部分是完形填空,是一篇短文 20 个空,每个空只能填一个单词。在实务考试中,分为外翻中和中翻外两个部分。二级和三级不同的是,有必译题和选译题。选译题二选一照顾到了专业性,一篇涉及到文科方面,一道题涉及到理科方面,考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
二根据考试题型安排复习。
1 、把扩大词汇量与注重对词汇的掌握结合起来。
综合能力检验的是对词汇量和对单词掌握的程度,就是会不会用词。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具备比较扎实的语法知识是翻译的基础,没有大的词汇量根本没有办法顺利完成翻译。考试前,应该如何准备才能在短期内,让词汇量有较明显的提高呢?翻译资格考试注重实用,以考核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
考生在掌握好基本的词汇同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固定搭配的词汇、俚语或成语,和在特定场合或在专业领域里有着不同解释的词汇。首先,可以对于词汇应先有一个大致的分类,比如,旅游类的专业词汇、政治时事方面的专业词汇等等。第二,还可以结合平时总结出来的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作一个归类,这样复习起词汇来就更有针对性。第三,背单词合理的时间是自己
的零碎时间,不是整块时间。应该理智地制定目标,我们的目的是在短期内 “ 识词 ” ,即把它熟悉到见到头脑中能反映出意思的程度,在今后使用中不断重复出现,就能牢记在心了,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就能掌握并运用好一个生词。 我觉得背单词要用 “ 多管齐下 ” 的方法,首先要嘴巴去读,第二手要写,第三脑子要想。把这三个方面都要做好。如果是简单的背单词,今天背一百,明天再背一百,背到一定时候就会发现脑子里还是一片生词。翻译考试是要求考生有一定数量的词汇量(三级在 8000 左右、二级在 10000 左右),但也是强调掌握词汇的质量,也就是说不仅要认识,还要能正确地使用。因此,词汇是要背,要经常复习,通过阅读和做一些翻译练习来不断地掌握词的含义和用法。在学新的单词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把已掌握的单词弄扎实了。 2 、重点的重点:
阅读练习阅读是翻译资格考试中的重点之重点,考试综合能力阅读部分对于词汇量和阅读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日常阅读练习时,要默读文章两到三遍,速度可以稍微快些,以了解文章的内容为主,遇到陌生的短语和生词尽量不要翻看课后的单词注解或查字典,要学会从上下文的联系来掌握他们的含义。这样的能力对学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在将来翻译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看不懂或听不懂的情况,在没有老师可以请教、没有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当时的情景运用猜测的方法解决问题。另外,经过动脑筋猜测这一过程,再去记忆文章后单词短语,往往印象更深,花的时间更少。 考生们有必要运用一些阅读技巧,避免重复阅读,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翻译资格考试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考试中的阅读短文来自英语国家的报刊、书籍,涉及政治、外交、贸易、科技、工业、农业等,因此考生
平时的阅读范围也就要广泛。考生在复习阶段可以多熟悉这几类的新闻报道内容,对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阅读中,选材要结合考试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太简单,也不能超出自己的水平太多;还要注意对文章进行分段,总结段义,结合注释,精读文章。
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之后,就可以从对文章进行细致地研读了,一方面要吃透句型结构、词语的搭配、固定短语在句子中的用法,另一方面也不要忘了结合上下文反复体会每一句乃至每一段的含义。我在精读难度较大的文章时,碰到难以理解的句子就常常回溯到句子所在段落的开头,琢磨上文与此句的关系,有时也会继续读下去,从下文中找到理解此句的线索。如果能够坚持以上下文作为学习的支柱,将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也就增强了。当然,做到这点的前提是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否则也无法从上下文里找线索了。
我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考生还要阅读一些中文资料,丰富和扩大知识面,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中文词汇量和表达水平,为外翻中做准备。
精读文章的同时,应该做点短语翻译、介词填空、短文填空,这对巩固语法知识、提高知识运用水平很有帮助。这样的练习题很多,可以从专业八级考试用书、外文出版社出的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用书里也有不少的练习题。通过这些练习,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词的用法和考试技巧的了解,也可以提高考试的速度和准确度。
准备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题时,也需要将以前试题的相应题目逐一分析、总结。对于完形填空来说,可以总结一下哪些语法结构和搭配常在试题中出现,这些结构和搭配出现在试题里的时候,上下文一般会出现什么语言标志
等等。完形填空更多地是考语感,考的是对文章理解的程度和准确度、考的是对一些介词和连词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3 、翻译实务部分
笔译考试考的是实用性和实际的翻译能力,所以在笔译实务选材上,英译中方面更多的是选自英语国家的原文,更集中在英美人士写的文章。中译英一般来自中国的报刊、书籍发表的原文,大家准备的时候有所侧重,尤其是要注意掌握关于中国情况的基本知识、一些从中文翻译介绍给国外、世界的其他国家人看的报刊、杂志方面的材料。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以往一些对翻译的错误理解 , 很多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少或根本就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翻译训练 , 更缺乏对翻译基本要求、过程以及翻译标准等一些常识的基本了解 , 因此在考前复习一筹莫展 , 无从下手,考试中也不知道如何是达到要求。任何事情都有其内在的规律 , 翻译也不例外。
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的变化,绝对不是字对字的简单又机械的对上就可以了,而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之间的转换。这个考试就是考考生对翻译的理解和具体的翻译过程中的两门语言间的处理能力。翻译实际上是一个转换人思维的过程,翻译出来是英文,就应该用英文去思考,绝对不能用汉语去思考。
用汉语思考出来的句子肯定是受母语干扰的,经常想一想英美人会怎么说,翻译出来的句子才到位。这说起来是几句话,但要做到,非下苦功夫不可,需要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语感,没有大量和广博的阅读,是不可能做好翻译的,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都需要平时的积累。一个词,一个句子的积
累。经过多年的磨练和积累,才能悟出来什么是翻译,怎么样才是个好的译文,才能使自己的译文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来体会和掌握一些英译汉过程中经常采用的翻译技巧 , 更应注意细心地体会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 , 总结其中的翻译规律,同时要特别注意考试的目的和要求。但要切记,考试不是唯一的目的,掌握翻译的要求、翻译的标准和基本的方法、具备了翻译的能力才是根本目的。
外语和中文之间的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 , 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扎实的外语基础,同样也要求汉语的水平要高。内容和风格上要忠实原文,要 “ 信 ” ,无论中译英还是英译中,首先要传达意思,外译中最后是给中国人看的,中文表达要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外翻中的稿件,正确理解原文不言而喻是非常重要的,理解是基础,作不好英译中的首要问题是对原文理解不透,英语文章同样也有它的背景知识和背后的深层意思,这往往是中国人很难吃透和把握好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你对背景知识是否了解,是否做了研究、分析,有的时候还要阅读一些有关的书籍和文章来更好地把握原文作者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对原文作者要有更多的了解。第二是在表达上要流畅。在充分理解了原文及其有关的背景的基础上,原文意思的掌表达就是关键了。 如果原文是一篇很美的散文,如果翻译中文水平不高,译文就会成为一杯白开水。翻译过来的汉语常常有一种外语的味道,很别扭,需要润色,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表达如同写一篇汉语作文!要在基本忠实原文的风格和文化、历史背景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来表达所理解的语义。 因此 , 考生在复习时也应该注意训练自己的汉语的学习和汉语表达
二级笔译 准备时间篇六:一位同时通过二级口、笔译的同传的备考经验和行业建议
关于二级翻译考试准备的问题,很多朋友问到,我在这里一并作答,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有一本好的《汉英词典》,推荐外研社最新的那本大字典,我当年买的时候好像是99元,这笔投资还是值得的,最好有一本好的《英汉词典》,外研社或者朗文的都不错,而且平时要习惯用。虽然有金山词霸和网络,但是考试的时候是用字典的。
我自己主要准备的是笔译,因为口译我做得多,不是很担心。关键是我做的翻译时政部分比较少,所以主要加强了时政方面。我当时有一份Beijing Weekly,里面有当年的政府白皮书。我看中文部分,然后翻译成英文,然后和标准译文对比。关键要看的,一个是官方的一些固定说法,特别是一些比较虚的动词,例如“规范”“统筹”“凝聚”“反映”“体现” 等。笔译的时候可以查字典,可是口译的时候一定要很快反应这些虚的动词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就是熟悉中国各大部委、各级政府官员的名称,例如国家主席、总理、部长、国务院、人大、政协等等。
如果笔记不好,应该准备口译笔记。这主要靠自己练习积累。250字的summary应该
1、不能出现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2、明确体现题目中逻辑顺序,比如:说了几个论点,几个论点各自主要的论据是什么,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3、语句要通顺
4、尽量用原文中的重点词语,例如“integrity”等等
至于具体的口译实务,可以听国家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翻译,能做到那个水平基本上能过关了。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新闻发布会的翻译很好。除了总理和主席的新闻发布会,大部分其他发布会翻译的水平都很一般,因为很多部委原本好的翻译都出来和我们一起做自由职业了。不过只要有机会,我还是会听新闻发布会的翻译,特别是最近地震,发布会特别多。翻译是学无止境的,听别人翻译的时候,总能听到某个地方觉得别人比自己翻译得好,只有这样才能够进步。
关于翻译培训班,我没有参加过,不好评论。但是我和搭档们的一致意见是,翻译绝对是实践性课程而不是理论性课程,靠的不是培训,更多的是生活工作的逐步磨砺和锻炼。
同时我要警告那些对二级考试寄予太大希望的人。即便北外高翻班的很多毕业生也都不做同传。一部分原因是各人的职业志向,一部分也和个人的能力有关。同传需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知道,翻译永远是被人挑错的行业,被人挑了错,没有借口没有理由,错了就是错了,虽然你可以反驳说,那么短的时间我怎么知道某个人名前面的那个字不识他的姓名,而是某个非洲国家对酋长的称呼,而且开会之前你们也没有给我资料准备?这样的争论毫无意义,所以我们从来不争论,对于同传来说,客户每天付给你极高的价钱,有理由要求十全十美的翻译。
同时,千万不要以为有了某个翻译证书、上了某个同传班、参加了某个同传培训就有客户找上门了。同传都是在行业中浸淫多年,靠口碑获得稳定客户之后,才转为自由职业的。虽然同传的收入的确很高,但是能够爬到这个金字塔上的人,是兼具了毅力、天赋、知识、能力还有机遇的人。我不同意很多毕业生一毕业就把同传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不找工作,只是一心一意地去考试,这样做得不偿失。最好的办法是找
一份与翻译有关的工作,实践2-3
年以后,确定自己适合翻译并且有这方面的天赋之后,再通过进修向这个方面发展。不然面对昂贵的培训费用,我觉得金钱和时间上都会得不偿失。二级考试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绝对不是敲门砖,大家要抱有现实的态度。
现在媒体把同传渲染得神乎其神。同传的确是收入很高,但是其中的辛苦是绝大部分人都体会不到的,职业的枯燥,长时间的奔波和出差,永远是新话题的会议,永远操着各种口音的人和挑剔的客户„„这也使得很多同传在做一段时间翻译以后开始转行的原因。
二级笔译 准备时间篇七:二级笔译经验
总有网友让我谈一谈备考二级翻译考试的经验,我一直推说忙而没有写这篇文章,真正的原因是畏难,因为这篇文章很难写好。在我暂别这个论坛之前,我还是尝试着写写备考的经历和一些经验,希望对今后参加翻译考试的网友有所帮助。
我本科的专业并非英语,但本专业的课程不多,空闲时间不少,没事就学英语,纯粹是兴趣使然,后来慢慢接触到了翻译。在校期间,我只是偶尔旁听过一些翻译课程,并没有系统地学过,主要还是*自学,多做练习,遇有问题就向有经验的老师请益,因此本科时还算打了点基础。需要说明的是,我自学翻译的主要方法就是“对照法”,将原文和较好的译文对照着看,这是个笨办法,但在我看来却最为有效。谈到翻译教材或辅导书,虽然见到一本买一本,慢慢也攒了几十本,但却没有通读过一本,因为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实践高于理论,而书中的有些内容在实践中总是派不上用场,还不如多做些练习提高得快些。
毕业后我从事的工作与翻译无关,但英语学习也没间断。2005年春天,我决定参加年末的二级笔译考试。先买了本大纲,看了看样题,拟定了备考方案。由于有专业八级的底子,综合能力考试不成问题,关键是实务考试。备考过程中我坚持勤动手的原则,每天英译汉和汉译英各做一段,真正动笔写,丝毫不马虎。备考过程中切忌光看不练,即只看各种教材而不练习,这样的考生几乎没有通过的希望。翻译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在实际练习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各种问题。教材的例子往往比较典型,但弄懂这些例子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就不会遇到新问题,没有哪本教材是万能的。必须要勤于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和总结。教材中的例子是别人咀嚼后的现成品,考生一定要学会自己去咀嚼,这个步骤断不能省。此外,练习中要动笔写,不能做视译。在平时训练中就要以考试的真实状况训练自己。口说和笔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过程,往往觉得看懂了,能翻译,但落到纸上的译文却不一定能令人满意。汉语是否通顺,英语是否准确,书法是否整齐,卷面是否干净,这都在考察平时是否动笔。
关于资料,我备考二笔时没有购买指定教材,而是自己根据大纲和样题准备了一些,简要介绍如下: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及其英译本
2.《中国翻译》编辑部编的《名作精译》(青岛出版社)
3.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本
5.网上搜索的我国领导人讲话及其英译本
6.《时代》和《经济学家》等外刊若干
7.《英语世界》和《英语学习》若干
8.《中式英语之鉴》(外研社出版)
需要指出的是,资料不贵多而贵精,时间有限,因此必须要找到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资料并好好利用。由于我在备考开始之时已经掌握了翻译的基本技巧,所以备考过程中主要以练习为手段,侧重扩大阅读面和提高双语水平。我看的这些书不一定适合所有备考者。如果是刚刚接触翻译的网友,我还是建议找几本翻译教材读一读。至于能力培养,就是要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大家可参看我写的《英译汉重在理解汉译英重在表达》一文。二笔考试无固定范围,指定教材也就是个参考,千万不可以此为据,猜题目、背译文等方法就更不足取了。
2005年11月的考试我顺利通过,但分数很低,由此我也猜测到评判标准之严格,同时也认识到唯有严格的评判标准方能保证证书的含金量。
2006年1月份我开始准备二级口译考试,由于过了二笔,底气很足,轻敌之念遂生,以为二口不过如此。5月一考,大败而归,综合能力虽然勉强通过,但实务仅得50分。失败原因小结如下:第一,听力不过关。考口译,八成是考听力。虽然我有专八的听力底子,但那是做选择题,听懂个大概也能勾对ABCD.口译考试却丝毫不能马虎,漏听或错听一点,全句的分就没了。第二,笔记不过关。交替传译的测试内容之一就是笔记,而我在备考中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结果在实战中记得一塌糊涂。知道成绩后,痛定思痛,端正态度,认真备考11月的考试。主要方法如下:第一,加大听力训练强度,不求数量,但求质量。即不在乎每天听多少,而是每天听懂多少。我经常一个晚上只练习一段10分钟的材料,一个词一个词地抠。虽然进度慢,但收效很好。第二,学着记笔记。推荐林超伦先生《实战口译》一书,书中对如何做笔记有相当详细的讲解。第三,精读教材。王燕老师主编的这本二口实务教材非常好,讲解透彻,我在第二次备考中细细阅读了几遍,收获很大。
关于资料,仍是简要介绍如下:
1.梅德明主编的《汉英/英汉口译实践》和《新汉英/英汉口译实践》四本书。这四本书是上海高口的辅导书,但也可用来备考二口,因为该套书内容广泛,所选材料也比较新。
2.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音频。记者会译员均来自外交部翻译室,水平之高,足可借鉴。记者会内容广泛,不排除考试中会涉及到相关内容。
3.林超伦的《实战口译》。
4.政经词汇,这需要慢慢积累,没有哪本书是“一本全”。
第二次考口译,顺利通过,兴奋之余也很冷静,就是刚入门而已,要走的路仍很漫长。
几句题外话:
第一,近日适逢5月份考试成绩公布,有怨气的考生不少。我还是劝没通过的考生先查找自身原因,不要怨天尤人。这个考试已举办三年,难度和评分标准渐趋稳定。第二,我已开始准备同传考试,故今后很少再来这个论坛,大家如有问题,尽可到我的博客上留言,我尽量回答。最后,希望参加翻译考试的网友都能顺利过关。
补充内容:
(一)选用哪本英汉词典?
按CATTI考试规定,笔译考试考生可携带纸质英汉词典和汉英词典各一本参加考试。关于英汉词典,我推荐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英汉大词典》是我国首部独立研编的综合性英汉词典,兼具百科全书的性质。这部“中国制造”的词典1991年出版后即成为联合国编译人员使用的主要英汉工具书,被誉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双语词典之一”。出版16年来,《英汉大词典》的影响已难以估量。截止2005年,《英汉大词典》已累计发行36万册,迭次获奖。2007年4月,《英汉大词典(第二版)》出版。新版除对旧版中的软硬伤勘误纠错外,更着重于更新专有名词和术语的信息,增补英语新词、新义、新用法。新版收录约22万词条,其中增2万余条新词新义,设附录13种。
我于2001年购得《英汉大词典》(第一版),六年来日日请益,获益良多。在备考二级笔译的八个月中,这本词典更是须臾不可离手。2005年12月我带着这本词典走进了二级笔译考试的考场。偶尔遇见的几个生词都没有逃出这本词典的范围。后来者是幸福的,因为你们可以带着《英汉大词典》(第二版)走进考场。
对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的学生而言,这本词典是一位良师。当然,请千万不要为了一时之需而购买这本词典,因为带着平时使用的词典考试最顺手。我吁请大家在平时学习中也能勤于查阅,定有所得。
(二)选用哪本汉英词典?
关于汉英词典,我推荐吴景荣和程镇球二位先生主编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词典由商务印书馆于世纪之交隆重推出,是我国迄今为止篇幅最大、收词最全、内容最新的一部大型汉英词典。本词典在我国著名英语专家、《汉英词典》主编吴景荣教授和外交部英语专家程镇球先生的主持下,由十多位活跃在当今英语界的专家教授通力合作、呕心沥血十余年编纂而成。值得一提的是,王燕老师也参与了本词典的编写工作。
该词典收词广泛,全书条目近十二万,为我国同类词典之冠,注意收录政治、经济、文化、金融、高科技等方面的流行新词(含港、台词语),并提供各领域重要的专有名词及其背景简释,具有百科功能。释义准确,译文精当,所有词条和例证均经汉语和英语专家审定。
从应考的角度说,带入考场的词典当然是越大越好。但这本词典的好处不仅仅是“大”,更重要的优点是例句丰富,这对考生大有裨益。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坊间汉英词典比较多。这本词典我用得比较勤,感觉比较顺手,但推荐这本词典仅是我的一家之言,供大家备考时参考。
二级笔译 准备时间篇八:英语专业二级笔译的个人经验
我本科的专业并非英语,但本专业的课程不多,空闲时间不少,没事就学英语,纯粹是兴趣使然,后来慢慢接触到了翻译。在校期间,我只是偶尔旁听过一些翻译课程,并没有系统地学过,主要还是*自学,多做练习,遇有问题就向有经验的老师请益,因此本科时还算打了点基础。需要说明的是,我自学翻译的主要方法就是“对照法”,将原文和较好的译文对照着看,这是个笨办法,但在我看来却最为有效。谈到翻译教材或辅导书,虽然见到一本买一本,慢慢也攒了几十本,但却没有通读过一本,因为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实践高于理论,而书中的有些内容在实践中总是派不上用场,还不如多做些练习提高得快些。
毕业后我从事的工作与翻译无关,但英语学习也没间断。2005年春天,我决定参加年末的二级笔译考试。先买了本大纲,看了看样题,拟定了备考方案。由于有专业八级的底子,综合能力考试不成问题,关键是实务考试。备考过程中我坚持勤动手的原则,每天英译汉和汉译英各做一段,真正动笔写,丝毫不马虎。备考过程中切忌光看不练,即只看各种教材而不练习,这样的考生几乎没有通过的希望。翻译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在实际练习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各种问题。教材的例子往往比较典型,但弄懂这些例子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就不会遇到新问题,没有哪本教材是万能的。必须要勤于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和总结。教材中的例子是别人咀嚼后的现成品,考生一定要学会自己去咀嚼,这个步骤断不能省。此外,练习中要动笔写,不能做视译。在平时训练中就要以考试的真实状况训练自己。口说和笔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过程,往往觉得看懂了,能翻译,但落到纸上的译文却不一定能令人满意。汉语是否通顺,英语是否准确,书法是否整齐,卷面是否干净,这都在考察平时是否动笔。
关于资料,我备考二笔时没有购买指定教材,而是自己根据大纲和样题准备了一些,简要介绍如下: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及其英译本
2.《中国翻译》编辑部编的《名作精译》(青岛出版社)
3.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本
5.网上搜索的我国领导人讲话及其英译本
6.《时代》和《经济学家》等外刊若干
7.《英语世界》和《英语学习》若干
8.《中式英语之鉴》(外研社出版)
需要指出的是,资料不贵多而贵精,时间有限,因此必须要找到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资
料并好好利用。由于我在备考开始之时已经掌握了翻译的基本技巧,所以备考过程中主要以练习为手段,侧重扩大阅读面和提高双语水平。我看的这些书不一定适合所有备考者。如果是刚刚接触翻译的网友,我还是建议找几本翻译教材读一读。至于能力培养,就是要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大家可参看我写的《英译汉重在理解汉译英重在表达》一文。二笔考试无固定范围,指定教材也就是个参考,千万不可以此为据,猜题目、背译文等方法就更不足取了。
2005年11月的考试我顺利通过,但分数很低,由此我也猜测到评判标准之严格,同时也认识到唯有严格的评判标准方能保证证书的含金量。
2006年1月份我开始准备二级口译考试,由于过了二笔,底气很足,轻敌之念遂生,以为二口不过如此。5月一考,大败而归,综合能力虽然勉强通过,但实务仅得50分。失败原因小结如下:第一,听力不过关。考口译,八成是考听力。虽然我有专八的听力底子,但那是做选择题,听懂个大概也能勾对ABCD。口译考试却丝毫不能马虎,漏听或错听一点,全句的分就没了。第二,笔记不过关。交替传译的测试内容之一就是笔记,而我在备考中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结果在实战中记得一塌糊涂。知道成绩后,痛定思痛,端正态度,认真备考11月的考试。主要方法如下:第一,加大听力训练强度,不求数量,但求质量。即不在乎每天听多少,而是每天听懂多少。我经常一个晚上只练习一段10分钟的材料,一个词一个词地抠。虽然进度慢,但收效很好。第二,学着记笔记。推荐林超伦先生《实战口译》一书,书中对如何做笔记有相当详细的讲解。第三,精读教材。王燕老师主编的这本二口实务教材非常好,讲解透彻,我在第二次备考中细细阅读了几遍,收获很大。
关于资料,仍是简要介绍如下:
1.梅德明主编的《汉英/英汉口译实践》和《新汉英/英汉口译实践》四本书。这四本书是上海高口的辅导书,但也可用来备考二口,因为该套书内容广泛,所选材料也比较新。
2.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音频。记者会译员均来自外交部翻译室,水平之高,足可借鉴。记者会内容广泛,不排除考试中会涉及到相关内容。
3.林超伦的《实战口译》。
4.政经词汇,这需要慢慢积累,没有哪本书是“一本全”。
第二次考口译,顺利通过,兴奋之余也很冷静,就是刚入门而已,要走的路仍很漫长。 几句题外话:
第一,近日适逢5月份考试成绩公布,有怨气的考生不少。我还是劝没通过的考生先查找自身原因,不要怨天尤人。这个考试已举办三年,难度和评分标准渐趋稳定。第二,我已
开始准备同传考试,故今后很少再来这个论坛,大家如有问题,尽可到我的博客上留言,我尽量回答。最后,希望参加翻译考试的网友都能顺利过关。
红衫书生逍遥客
二〇〇七年七月十二日
补充内容:
(一)选用哪本英汉词典?
按CATTI考试规定,笔译考试考生可携带纸质英汉词典和汉英词典各一本参加考试。关于英汉词典,我推荐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英汉大词典》是我国首部独立研编的综合性英汉词典,兼具百科全书的性质。这部“中国制造”的词典1991年出版后即成为联合国编译人员使用的主要英汉工具书,被誉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双语词典之一”。出版16年来,《英汉大词典》的影响已难以估量。截止2005年,《英汉大词典》已累计发行36万册,迭次获奖。2007年4月,《英汉大词典(第二版)》出版。新版除对旧版中的软硬伤勘误纠错外,更着重于更新专有名词和术语的信息,增补英语新词、新义、新用法。新版收录约22万词条,其中增2万余条新词新义,设附录13种。 我于2001年购得《英汉大词典》(第一版),六年来日日请益,获益良多。在备考二级笔译的八个月中,这本词典更是须臾不可离手。2005年12月我带着这本词典走进了二级笔译考试的考场。偶尔遇见的几个生词都没有逃出这本词典的范围。后来者是幸福的,因为你们可以带着《英汉大词典》(第二版)走进考场。
对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的学生而言,这本词典是一位良师。当然,请千万不要为了一时之需而购买这本词典,因为带着平时使用的词典考试最顺手。我吁请大家在平时学习中也能勤于查阅,定有所得。
(二)选用哪本汉英词典?
关于汉英词典,我推荐吴景荣和程镇球二位先生主编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词典由商务印书馆于世纪之交隆重推出,是我国迄今为止篇幅最大、收词最全、内容最新的一部大型汉英词典。本词典在我国着名英语专家、《汉英词典》主编吴景荣教授和外交部英语专家程镇球先生的主持下,由十多位活跃在当今英语界的专家教授通力合作、呕心沥血十余年编纂而成。值得一提的是,王燕老师也参与了本词典的编写工作。
该词典收词广泛,全书条目近十二万,为我国同类词典之冠,注意收录政治、经济、文
化、金融、高科技等方面的流行新词(含港、台词语),并提供各领域重要的专有名词及其背景简释,具有百科功能。释义准确,译文精当,所有词条和例证均经汉语和英语专家审定。 从应考的角度说,带入考场的词典当然是越大越好。但这本词典的好处不仅仅是“大”,更重要的优点是例句丰富,这对考生大有裨益。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坊间汉英词典比较多。这本词典我用得比较勤,感觉比较顺手,但推荐这本词典仅是我的一家之言,供大家备考时参考。
二级笔译 准备时间篇九:CATTI翻译二级笔译通过经验
CATTI翻译考试二级笔译经验谈我过了2011年下半年的CATTI翻译考试二级笔译,综合能力70多分,实务62分。现在就谈下个人的经验吧,但愿有人看,下载,我也赚点百度文库的分数。个人背景我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都是英语,现在是大学英语老师,自从工作以来两年内,每个月做兼职翻译笔译字数是3000字左右,主要是文化景点、展览翻译。英语、翻译是本人的爱好。考前准备考前也没怎么准备,因为正好要考GRE,所以狂背单词,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GRE考试的准备上了。但是发现背的这些单词偏难,是不常用的单词,到翻译考试也没有怎么用到。考前几个月,向以前的校友半价买了二手的翻译教材,有4本,外文出版社的笔译综合能力、试题及解析、笔译实务,外研社的二级笔译。结果也没有怎么阅读,就随便翻翻看了题型,就在考试前一个星期看了外文出版社的笔译实务,并在考试前两天背了背那本书法律翻译和商贸词汇和翻译的部分。结果到考场上也是没有用到。因为考试的时候不能用电子词典,更不用说电脑了,而且我自己书房里也没有大辞典,所以只好考前一个星期我去图书馆找词典以便能带到考场,但是工具书室里的大本的英汉,汉英词典不能外借,只好到社科书那个部找了一本大概像字典的词汇书,该书的前面半部分是英译汉,后半部分是汉译英,厚厚的,我觉得足够了。后来又赶紧在当当上买了一本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口笔译高频词汇词典。考试的感受综合能力考试的难度我觉得不高,考完了还剩下半个小时,所以我只好再慢慢的检查一遍,但是我觉得英语考试不像数学考试,考试者不会出现演算不细心,产生错误的情况,语法词汇题是靠语感的,如果不会,再多看几遍也无济于事。能检查的就是阅读题吧,阅读的文章再看看,看有什么文字遗漏掉没看。总的感觉是这个二级综合的难度跟我六年前的考过的八级差不多。下午的实务考试我也觉得比较简单,考后的感觉良好,觉得可能也会70分吧。后来成绩下来,才62分,看来评判比较严格吧。刚开始考实务,我怕时间不够,我拼命地快速地写字,写了一篇,自己看了,字迹潦草,难看,惨不忍睹,后悔自己没有练好字。后来我就放慢速度。英译汉的一个题目是关于野火种类和蔓延的情况,我觉得不是很难,但是难度还是有的,因为翻译出来的汉语通不通顺,文笔如何,自己一看就知道,有些地方我还去涂改了,看着卷面我真是汗颜,后来有个地方没怎么翻译正确,我怕影响卷面,我干脆放着不改了。幸好自己
也没有用插入号,或者长长的删除横线,所以总体来说也不是很糟糕。看来还是有打草
二级笔译 准备时间篇十:Catti翻译二级笔译通过经验
CATTI翻译考试二级笔译经验谈
我过了2011年下半年的CATTI翻译考试二级笔译,综合能力70多分,实务62分。现在就谈下个人的经验吧,但愿有人看,下载,我也赚点百度文库的分数。
个人背景
我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都是英语,现在是大学英语老师,自从工作以来两年内,每个月做兼职翻译笔译字数是3000字左右,主要是文化景点、展览翻译。英语、翻译是本人的爱好。
考前准备
考前也没怎么准备,因为正好要考GRE,所以狂背单词,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GRE考试的准备上了。但是发现背的这些单词偏难,是不常用的单词,到翻译考试也没有怎么用到。
考前几个月,向以前的校友半价买了二手的翻译教材,有4本,外文出版社的笔译综合能力、试题及解析、笔译实务,外研社的二级笔译。结果也没有怎么阅读,就随便翻翻看了题型,就在考试前一个星期看了外文出版社的笔译实务,并在考试前两天背了背那本书法律翻译和商贸词汇和翻译的部分。结果到考场上也是没有用到。
因为考试的时候不能用电子词典,更不用说电脑了,而且我自己书房里也没有大辞典,所以只好考前一个星期我去图书馆找词典以便能带到考场,但是工具书室里的大本的英汉,汉英词典不能外借,只好到社科书那个部找了一本大概像字典的词汇书,该书的前面半部分是英译汉,后半部分是汉译英,厚厚的,我觉得足够了。后来又赶紧在当当上买了一本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口笔译高频词汇词典。
考试的感受
综合能力考试的难度我觉得不高,考完了还剩下半个小时,所以我只好再慢慢的检查一遍,但是我觉得英语考试不像数学考试,考试者不会出现演算不细心,产生错误的情况,语法词汇题是靠语感的,如果不会,再多看几遍也无济于事。能检查的就是阅读题吧,阅读的文章再看看,看有什么文字遗漏掉没看。总的感觉是这个二级综合的难度跟我六年前的考过的八级差不多。
下午的实务考试我也觉得比较简单,考后的感觉良好,觉得可能也会70分吧。后来成绩下来,才62分,看来评判比较严格吧。刚开始考实务,我怕时间不够,我拼命地快速地写字,写了一篇,自己看了,字迹潦草,难看,惨不忍睹,后悔自己没有练好字。后来我就放慢速度。英译汉的一个题目是关于野火种类和蔓延的情况,我觉得不是很难,但是难度还是有的,因为翻译出来的汉语通不通顺,文笔如何,自己一看就知道,有些地方我还去涂改了,看着卷面我真是汗颜,后来有个地方没怎么翻译正确,我怕影响卷面,我干脆放着不改了。幸好自己也没有用插入号,或者长长的删除横线,所以总体来说也不是很糟糕。看来还是有打草
稿最好,或者下笔前就在脑子里想好句子,词序了。汉译英部分自己做得兴头很足,平时有看CCTV NEWS频道,也有看上海日报和中国日报或者用yahoo news搜索中国的新闻来解闷,所以觉得轻车熟路,词汇也不是很复杂,基本上不用词典都可以翻译出来,要查的、不是有把握的词汇大概有4个,后来写出来的英语自认为可以,虽然外国人看了不知是否会说是中国式英语。最后看时间也快结束了,所以又加快速度翻译,翻译完成后还有10分钟的时间吧。
考试是笔试,不是机试,我觉得这种考试方式落后了。听说澳大利亚的翻译考试是用电脑的。我想翻译考试要是能模仿实际工作的翻译方式就好了。用笔写翻译需要花费两个小时,如果用电脑翻译,查词方便,翻译时候结合机器翻译再修改,估计用一个小时就可以翻译完了。
考后的感觉
考后虽然感觉可以,但是听到同学考了一次没有考过,而且考的感觉就是拼命写写啊写,最后在考试结束前写完了。这个跟我考实务的感觉差不多,她没有过,所以我也是担心会不过。她说别的同学没有通过的,不是综合没过,就是实务没过。本来我认为的“综合能力差,没有过的话,实务一定也不能过”这个想法是错的。
现在想攻下二级口译,不过看了数据,这二级笔译通过率是10%左右,口译6%左右,看来口译考试前要好好训练了。
附录,参考文献
通过率:
2009上半年| 2009下半年 | 2010上半年 | 2010下半年
二笔 | 二口 | 二笔 | 二口 | 二笔 | 二口 | 二笔 | 二口
8.87 | 7.42 | 11.09 | 4.72 | 10.09 | 4.41 | 10.40 | 6.10
摘自杨英姿 [中国外文局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办公室]:《谈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的三个衔接》,《中国翻译》,2011年第3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20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