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 资料员 |

【www.guakaob.com--资料员】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篇一: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 第一课、《藤野先生》

字词积累:

1、绯红(fēi hïng):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艳丽的深红。

2、标致(biāo zhi):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的标致的面孔。

3、落第(luî d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又指考试不及格。

4、不逊(bú xùn):没有礼貌;骄傲;蛮横:出言~。

5、诘责(jiã zã):诘问谴责。

6、托辞(tuō cí):找借口;推辞的话。

7、油光可鉴(yïu guāng kě jiàn):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原指镜子,这里作动词,照镜子。

8、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î):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节奏分明,和谐悦耳。

9、深恶痛疾(shēn wù tîng jí):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文学常识:

1、《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此文集题目的意思是回忆往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被毛主席评价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我们还学过与本文出自同一本书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

2、文体:回忆性散文。 3、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明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暗线。 中心思想:

《藤野先生》一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 第二课、《我的母亲》

字词积累:

文绉绉(zhōu ); 责罚(zã fá); 质问(zhì wân); 广漠(guǎng mî); 宽恕(kuān shù); 绰号(chuî ); 庶祖母(shù ); 吹笙(shēng );

摹画(mï ); 眼翳(yì ); 舔去(tiǎn );

1、管束(guǎn shù):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2、气量(qì liàng):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3、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4、侮辱(wǚ ):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文学常识:

1、《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作者:胡适,字适之,原名胡洪骍,安徽绩溪人,学者,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的积极倡导者,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他一生主要倡导白话文。

2、文体:散文。

中心思想:

《我的母亲》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的爱子之情和优秀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 第三课、《我的第一本书》

字词积累:

1、幽默(yōu mî):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2、凄惨(qī cǎn):凄凉悲惨 凄惨的情景。

3、奥秘(ào mì):深奥而神秘:大自然奥秘无穷。

4、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 qù):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文学常识:

1、《我的第一本书》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下)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现代

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著有诗集《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华南虎》。

2、文体:散文。

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 第四课、《列夫·托尔斯泰》

字词积累:

1、黝黑(yǒu hēi):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

2、滞留(zhì liú):停滞;停留。

3、愚钝(yú dùn):愚笨迟钝,反应迟慢。

4、器宇(qì yǔ):人的外表;风度。

5、禁锢(jìn gù):关押,监禁。

6、轩昂(xuān áng):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7、犀利(xī lì):锋刃坚固锐利,也形容言辞、目光等尖锐明快。

8、侏儒(zhū rú):身材异常短小者;矮子。

9、酒肆(jiǔ sì):就是酒馆的意思。

10、尴尬(gān gà):神色、态度不自然。

11、粗制滥造(cū zhì làn zào):泛指工作草率马虎、不负责任。

12、藏污纳垢(cáng wū nà gîu):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13、郁郁寡欢(yù yù guǎ huān):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

14、鹤立鸡群(hâ lì jī qún):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

出。

15、正襟危坐(zhâng jīn wēi zuî):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16、颔首低眉(hàn shǒu dī mãi):形容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17、诚惶诚恐(chãng huáng chãng kǒng):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

子。

18、无可置疑(wú kě zhì yí):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19、黯然失色(àn rán shī sâ):后多比喻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

彩,远远不如从前。

20、广袤无垠(guǎng mào wú yín):形容极其宽广,好像无边无际。

文学常识:

1、(1)《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以人物传记著称,著有《巴尔扎克传》《罗曼·罗兰传》等,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伟大的

悲剧》。世界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获过诺贝尔奖。

(2)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列宁评价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鲁迅评价他为“19世纪俄国的巨人”。

(3)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美术三杰。

(4)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著名作家。作品有小说《白夜》《罪与罚》《白痴》《卡

拉马佐夫兄弟》。

2、文体:人物传记。

中心思想:

本文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远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 第五课、《再塑生命》

字词积累:

1、搓捻(cuō niǎn):将线、纸等搓成的条状物。

2、期盼(qī pàn):期待;盼望。

3、繁衍(fán yǎn):繁殖衍生;逐渐增多或增广。

4、迁徙(qiān xǐ):迁移,从一处搬到另一处。

5、觅食(mì shí):指鸟兽到处搜寻食物吃。

6、油然而生(yïu rán ãr shēng):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7、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8、美不胜收(měi bù shâng shōu):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来不及欣赏。

9、繁花似锦(fán huā sì jǐn):形容美好的景色和事物。

10、风云突变(fēng yún tū biàn):风和云一下子变了模样, 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

巨大变化。

11、不可名状(bù kě míng zhuàng):不能用言语说出或叫出,比喻不能够用言语来

形容。

12、落英缤纷(luî yīng bīn fēn):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13、冥思遐想(míng sī xiá xiǎng):深沉、悠远地思索或想像。

14、期期艾艾(qī qī ài ài):形容口吃的人吐词重复,说话不流利。 常来形容人

口吃。

文学常识:

1、《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并完成数十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日记》、《走出黑暗》、《老师》。

2、文体:人物传记。

中心思想:

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学习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篇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字词、文学常识、综合性学习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字词、文学常识、综合性学习复习资料

一、字词:

1.《藤野先生》:绯 ((fēi)红 不逊 (xùn ) 诘(jié)责 油光可鉴( jiàn) 抑(yì).....扬顿挫 深恶(wù) 痛疾 驿(yì)站 瞥(piē)见 畸(jī)形 匿(nì)名 杳(yǎo).......无消息 宛(wǎn)如 教诲 (huì) 发髻(jì) 芦荟(huì) 解剖(pōu) 喝(hè)......彩

2.《我的母亲》: 眼翳(yì) 宽恕(shù) 文绉绉(zhōuzhōu) 野蛮(mán) .....遂(suì)叫 穈(méi)先生 掷(zhì)铜钱 嬉(xī)戏 庶(shù).....祖母 佃(diàn)户 吹笙(shēng) 舔(tiǎn)舌头 锡(x....ī)茶壶 廿(niàn)一夜 .3.※《我的第一本书》:掺(chān)和 马鬃(zōng) 磨磨蹭蹭(câng)(câng) ....背脊(jǐ) 驮(tuï)灯狮子 挎(kuà)着篮子 枉(wǎng)读 ....4.《列夫·托尔斯泰》:髭(zī) 长髯(rán) 黝(yǒu)黑 一绺(liǔ ) 鬈(quá....n)发 粗糙(cāo) 轩(xuān)昂 颔(hàn)首 酒肆(sì) 藏污纳垢(gîu) .....尴尬(gān gà )锃(zâng)亮 甲胄(zhîu) 戳(chuō) 粲(càn)然 剑鞘(qià.......o) 广袤(mào) 禁锢(gù) 粗制滥(làn)造 黯(àn)然失色 ....5.※《再塑生命》:搓(cuō)捻(niǎn) 绽(zhān)开 譬(pì)如 繁衍(yǎn) 觅......(mì)食 栖(qī)息 小憩(qì)枝桠(yā) 期期艾艾(ài) (huǎng)恍然大......悟 冥(míng)思遐(xiá)想 困惑(huî) 穿梭 (suō) 迁徙(xǐ) 花团锦簇(c......ù)

二、文学常识:

1.《藤野先生》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我国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著有散文诗集《____________》,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篇小说代表作《______________》,第一篇白话文小说《______________》。我们还学过与本文出自同一本书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母亲》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学者,著有《____________》,他一生主要倡导 白话文。

3.列夫·托尔斯泰,________国作家,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列宁评价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鲁迅评价他为“19世纪俄国的巨人”。米开朗琪罗,_____________国_家、_____建筑______师和诗人。陀思妥耶夫斯基,________国著名作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再塑生命》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国作家,1964年获___总统自由____勋章,自幼因病成为_____盲聋哑______人,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并完成数十部作品。

三、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

实践活动:

1. 请写出2个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并写出作者。

《游子吟》(诗歌)——孟郊 《献给母亲的诗》(诗歌)——刘廷蔚 《母亲》(小说)——高尔基 《我的母亲》(散文)——胡适

2. 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

(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 母爱

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3)、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3、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俗语。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4、写出有关母爱的古诗一句。

5、请写出冰心的《繁星·春水》中有关母爱的诗句(2句)

课后练习:

l 、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写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提示: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且语言组织流畅,有可行性即可)

活动名称:“唱响母爱!”或“母爱的声音在我们身边回响!”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

3、创建一个学生与父母的沟通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心理氛围;

4、从父母之爱中汲取力量,冲刺人生的第一个目标。

班会形式:表演、讲述、讨论

活动准备:1、第一大组的学生每人寻找一首诗以表现母爱为主题的诗词或歌曲,并用毛笔写在八开的纸上。歌曲可以现场演唱。2、第二大组的学生搜集整理新闻媒体报道的或自己听说到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3、第三大组寻找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有关介绍或图片(活动前布展在教室)。4、第四大组搜集与母亲有关的成语、格言、俗语、谚语等。5、邀请家长代表与会。6、准备几首反映母爱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懂你》、《感恩的心》。7、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活动过程:

1、播放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到音乐的高潮部分约三分钟后主持人出场。2.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3.朗诵有关歌颂母亲的诗词。4.讲述关于母爱的故事。5.讨论:作为子女我们应如何对待父母。6.代表发言(演讲)。7.班主任总结。8.合唱一首歌颂母亲的歌。班会结束

2、每年五月份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母亲是子女成长的摇篮,是博爱的象征。请你想想你所知道的关于母爱的诗歌、格言、俗语。

(1)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2)母亲呵!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3)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篇三: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字词听写题:

倦怠dài 翡fěi翠 恹恹yān 楠nán木 奇崛jué 枯瘠jí 骨gū朵 迸bèng溅jiàn 丰腴yú 盎àng然 虬qiú枝 秀颀qí 伫zhù立 陌mò头 贪婪lán 凡几jī 飞沫mò 锤chuí炼 婆娑suō 鄙bǐ视 皓hào齿 犀xī利 伶líng仃 锈xiù彩 凝níng望

盘虬卧龙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 无足轻重

全神贯注 纵横决荡 旁逸斜出 妙手偶得 无边无垠 不折不挠

破口大笑 仙露琼浆 察颜观色

诗歌默写题:

1、《闻雁》中直抒胸臆,抒发了深浓的思乡之情的句子: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2、《池鹤》中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子: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3、《池鹤》中写出了鹤的外形特征的句子: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4、《池鹤》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

句子: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5、《池鹤》中写出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6、《池鹤》中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7、《迎燕》中表明了主人身份的句子是: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8、《迎燕》中写出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9、《迎燕》中写出了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0、《迎燕》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文言文阅读题:《马说》唐朝 韩愈

1、《马说》的体裁是我国文言文中的一种议论文体“说”,它一般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2、本文主要写作方法是托物寓意。

3、《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4、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

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一句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

7、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食马者是指: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8、食马者的愚蠢无知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9、根据文意,正确对待千里马的方法是知人善任。

10、《马说》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抨击了当时的“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选文的第三段,我觉得作者主张对于像“千里马”那样的人才,要合理使用,正确对待,充分理解。 “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

11、《马说》一文的标点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结束。我的意见是用问号是表示引起大家的思考;用句号是表示这种现象是事实普遍存在的。

12、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渴望自己能得到当政者的赏识、任用;希望统治者不要埋没、摧残人才(或要识别、任用人才)

1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14、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一句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5、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6、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请写出四条带有马字的成语。万马奔腾 马到成功 一马平川 老马识途 车水马龙 马不停蹄

17、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的作用是统领全篇,在全文论述中起中心论点的作用。新课标第一网

18、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往往遭受到“辱于奴隶人……不以千里称”的命运。

19、“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通其意”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

20、选段中“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实际上是讽刺了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篇四: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 绯(fēi)红 标志biāo zhì 落第 luîdì 不逊.xùn:谦逊 诘jié责:质问并责备。 托辞:借口 油光可鉴.jiàn:照 抑yì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wù痛疾 物以希为贵 芦荟huì 匿.nì名:隐藏

2 眼翳yì 责罚 管束 气量 广漠 宽恕shù 质问 文绉绉zhōu

3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4 黝yǒu黑 滞zhì留 愚钝dùn 犀xī利 禁锢gù:束缚,限制。 侏儒zhūrú 酒肆sì 尴尬gān gà 炽chì热 器宇:气概,风度。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gîu 郁郁寡欢 无可置疑 黯àn然失色

鹤立鸡群: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jīn危坐: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颔hàn首低眉: 低着头显得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mào无垠:广阔无边。

5 搓cuō捻 企盼 繁衍yǎn 迁徙xǐ 觅mì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cù 美不胜收 繁花似锦 风云突变

不可名状 落英缤纷 冥míng思遐xiá想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1、《藤野先生》

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被收在《朝花夕拾》里

本文分层依据:第一部分:在东京 第二部分:在仙台 第 三部分:离开仙台后

(第一部分)。

⒈“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无非”,“只不过”的意思,表露了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引出下文的描写

⒉“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实在标致极了”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

标致,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讥讽和轻视。

⒊这篇文章既然重点写藤野先生,从文章内容上看,写清国留学生的所作所为;日本“爱国青年”的所作所为,似乎与藤野先生无大关系,认真思考,这些内容与叙写藤野先生有何关系?

明确:作者写清国留学生和日本“爱国青年”,是在写与藤野相识、相交、相别的社会背景。 第二部分

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能以公正心来对待弱国学生,而且给以极大的惯性和帮助

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

“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

2.“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反语的修辞,表达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极度的愤慨之情。“他们”

指:日本爱国青年

3.“‘万岁!’都拍掌欢呼起来。”4.“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肯定。酒醉:表达了对愚昧麻木的人的痛恨

5.“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刺耳”是因为这一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表现了作者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6.“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句中“那时那地”分别指“仙台学医时”和“讲堂里”,“我的意见”是“学医救国”,“意见变化”指“弃医从文”。

7、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

对国民不觉悟感到巨大的悲哀,对他们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无比痛恨。

8、鲁迅对中国人的态度:哀其不辛,怒其不争

9、日暮里:勾起了鲁迅家国之愁思

10、水户:这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

11、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鲁迅作为弱国子民的辛酸,也是他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12、所以„„当然„„:用来强调,作者有意以反语的方式揭示“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

13、„„虽然„„:倒装转折复句,强调了藤野先生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伟大。

1⒋作者在仙台不仅感受到了同学和老师对他的关心,也遇到了两件对他刺激极大的事,这两件事是什么?它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写了“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既用写匿名信者的卑劣行为来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又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岐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的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上述两件事,尤其是后一件事情是鲁迅决心离开仙台,弃医学文的根本原因。同时,也给下文写与藤野先生的惜别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

1“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一句中,“似乎”“良心发现”“增加勇气”“正人君子”“深恶痛疾”该如何理解?

明确:“似乎”表明事实并未真的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强烈地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良心发现”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触动。

“增加勇气”是指作者在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迫害时,一旦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时,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

“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深恶痛疾”是“最厌恶最痛恨”的意思。

2、竟:饱含了对先生的歉意和自责

第二课

第二课 我的母亲 胡适 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青少年时期,母亲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赞美了母亲优秀的品格。

本文分层:

一、(1-4) 我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

二、(5-12)母亲对我的管教

三、(13) 母亲对我的影响

1、本文写了哪几件关于母亲的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答:本文一共写了7件关于母亲的事。

1)母亲叫“我”起床训导,催“我”上学——严格督促

2)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打骂“我”——保护“我”的自尊心,教子有方

3)“我”说轻薄的话,受到母亲重重责罚——对“我”要求严格

4)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爱子情深

5)母亲处理大哥欠下的债务——宽容,温和,仁慈 6)母亲处理两个嫂子之间的矛盾——宽容,温和,忍让

7)母亲受到五叔的侮辱,要五叔当众认错,讨回公道——有刚气

〖归纳小结〗 1、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是一个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的人;她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

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怀念、感激、敬爱之情

3、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前三段表明,作者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与文末相呼应。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母亲对我的影响不单体现在对“我”的“言教”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我的“身教”上。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在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分寸感。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一点儿”则是作者实事求是、自谦的体现。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注释:1选自《胡适自传》。胡适(1891-1962),字适之,原名胡洪骍,安徽绩溪人,学者。著有《尝试集》《胡适文存》

第三课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七月诗派)

爸爸对我的关心,同学之间的友谊

人生道路上的第一课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上学的乐趣

快乐和梦幻:1跟小动物在一起(人和狗之间的默契和情趣)

2跟父亲相处(父子之情)

3同学朋友之情

1、父亲摸摸我头上的“马鬃”: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听到儿子取得好成绩的欣慰

2、父亲深深叹着气:一方面对儿子的做法表示赞同,也为乔元贞家的贫困表示同情

3、通过读“第一本书”的故事,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

理解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4、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作者在文中说的“人不能忘本”,“本”指的是什么?

枉,白白的,无价值的,无意义的。作者的第一本书,不仅表明他走进求知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书中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在苦难中抗争的心路历程。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

人不能忘本:双关,字面意思指书本,更是指人生成长过程中最有价值、最基础最初的东西。

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感情是复杂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父亲:知书识理,关心孩子的学业,温和善良,理解孩子,乐于助人,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 第四课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本文结构:一(1-5)托翁的外貌特征(比喻和夸张联用,使得画面气韵生动,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多用抑笔)

二(6-9)托翁非同寻常的眼睛(高度赞美)

段落大意:

1须发特征 2脸部轮廓结构 3面容表情

4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5拜访者对他的外貌表示失望

6犀利的目光 7富有感情 8眼睛的威力

9缺少幸福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目光犀利深刻,有深刻的洞察力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夸张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观察力

第五课 再塑生命 海伦·凯勒 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

再塑生命: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2让“我”回到了自然,理解自然

3教“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他很高兴得想吻我:1以真情回报海伦的送花举动

2借此机会让海伦感悟、理解什么是“爱”,唤醒海伦的爱

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生动形象地比喻,艺术性地解释了爱

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不仅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而且将爱的含义跟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篇五: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第一单元复习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第一单元复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溃"( )退 (2)"歼"( )灭 (3)"芜"( )湖

(4)"荻"( )港 (5)"诸"( )县 (6)锐不可"当"( )

(7)箱"箧"( ) (8)惊"骇"( ) (9)"脏"( )物

(10)晨"曦"( ) (11)劫"掠"( ) (12)"瞥"( )见

(13)"提"( )防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砾________ 烁________ 窖________ 窑________ 谬________

戮_______ 拂________ 沸________ 截________ 载________

憧________ 幢_______ 缭________ 潦________

悼________ 绰________

3.解词并解释加点字

(1)锐不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击"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业"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疲力"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永"垂"不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荡然无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眼花缭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杀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荒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冲破敌镇 江阴要塞 B.纷纷溃退 锐不可当

C.横渡长江 豪无斗志 D.都很懈气 英勇善战

5.下列语句中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B“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河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C 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等„„,另外还有

臭锶。

D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一个学问家常常要评判和_____过去学者的传说,这样才能产生更新更完

善的说。

(2)这次政府工作会议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办民办实事等重要工作作了

___

(3)把英语对话融入唱歌中,这种_____的教学方法颇受同学们的欢迎。

A.修改 布置 新颖 B.修正 部署 新颖

C.修正 布置 新鲜 D.修改 部署 新鲜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青年们认识到,脚踏实地、勤奋认真是做人之本;顺应时代、刻苦实践

是成才之本。

B.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便于服用的原则,改革了工艺、处方的剂

型。

C.由于思想水平不高,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限制,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

D.他们还利用课余时间编写了不少资料,供全校同学复习时参考。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ˉˉˉˉ

B.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大名鼎鼎,各种流派不

板举。

ˉˉˉˉ

C.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新鲜活泼、姹紫嫣红的素材,我们应该能够写出好文

章。

ˉˉˉˉ

D.节日的东大街,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ˉˉˉˉ

9.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纳粹(cuì) 杀戮(lù)

B.蜿蜒(wānyán)恍惚(huǎng hu)

C.荒谬(nìu) 肃穆(mù)

D.同胞(pāo) 赤裸裸(luǒ)

10.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时时处处都要保证自己和身边的人的安全工作

B.江泽民同志到过的永常村,是广西“红色之旅”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和革命教育。

C.右龙山山峡谷自认风景区的许多沟峡谷沟壑,至今还保持着神奇的原

始风貌。

D.经过我们三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

1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偷袭(xí) 手臂(bâi ) 珍藏(cáng)

B.附近(fǔ) 埋葬(zàng) 掩护(yǎn)

C.间歇(jiàn)地窖(jiào)匍匐(pú)

D.瓦砾(lì) 腋窝(yâ) 僵硬(yâng)

12.下列句子的空缺出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_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

A.耸立 闪耀 淹没 闪烁 B.耸立 闪烁 埋没 闪耀

C.矗立 闪耀 埋没 闪烁 D.矗立 闪烁 埋没 闪耀

13.在括号内填写引号的作用

引号的作用:A.引用 B.特殊含义 C.强调

(1)世世代代的“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音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 )

(2)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者,从世界许多地区应在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

文学”( )

(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

( )

14.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他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 ),看着中秋的gāo liáng( )

晒米。

(2)发烧的手浸( )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他随手就yǎo( )了

一把pō( )在脸上。

(3)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 )着,日本人的水shì( )真不错。

(4)这是莫种令人惊hài(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i

( )中依依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 )见的欧洲文明的jiǎn( )影。

(5)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liáo( )乱的洞府,其

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做名园。

15.请用下列词语组词

(1)结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富丽堂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填空:

(1)新闻也叫_________,是报纸、广播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它_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_________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2)一条新闻,通常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五部分。

(3)从表达方式上看,新闻一般以_____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做些_________,

还可穿插适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4)《芦花荡》是_________(作者)的著名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_________

的岁月里。在充满诗情画意的_________里,一个干瘦的老头子,他整天自如的穿梭着,他让_________感到快乐,让_________感到胆寒。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热血,忧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_________。

(5)雨果,_____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

《九三年》等。伏尔泰,法国_________家,著作有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等。

17.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殷( )切 殷( )红 殷( )勤 朱( )殷

A.yīn B.yǎn

(2)当( )选 妥当( ) 当( )面 恰当( )

B.dāng B.dàng

18.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阻"遏"_______ (2)锐不可"当"_______ (3)寒"噤"______

(4)"疟"子_______ (5)荒"谬"________ (6)"荼"毒生灵_______

19.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yōu_____闲 (2)jiān____利 (3)yāng____告

(4)fú_____晓 (5)瓦lì _____ (6)地jiào____

20.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字短语,请将其中书写有误的字改正过来。

A.荡然无存 丰功伟绩 转弯末角 ( )

B.张皇失措 月明风青 按兵不动 ( )

C.血雨腥风 出奇不意 名副其实 ( )

D.富丽堂皇 铸剑为梨 眼花缭乱 ( )

2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队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抵挡) 兴高采烈(神采) 大相径庭(相差很远)

B.岌岌可危(高耸的样子) 矢志不移(坚持) 千载万世(年)

C.永垂不朽(腐朽) 奋不顾身(回头) 可歌可泣(应该)

D.震耳欲聋(震动) 惊心动魄(精神) 荷枪实弹(背或扛)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有些人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不认真做过一件事。

B.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C.美英联军真是别有用心,发动的第二次海湾战争令人叫绝。

D.青年人要勇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尤人

23.下列所用修饰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在所有江淮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比喻)

B.自己平日夸下海口,这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反问)

C.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无修辞)

D.为谁而战?为全国人民。(设问)

24.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扼要地揭示核心内容;主题是新闻

的驱赶,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说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只结婚花烛,点在

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

成的情谊。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的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侵

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25.填空。

(1)《长歌行》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哲理寄遇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

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是所表达的这里即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

(2)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6.请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一下问题。

(1)写出2个关于战争的成语:马革裹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战争有关的完整的一句古代诗词。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上开了一个故事会,同学们讲了王小二、张自忠、赵一曼、杨靖宇、

牡丹江八女兵、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的故事,下面请你结合他们的事迹用最精炼的语言(30字以内)评价其中一位。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结合对《水浒传》的阅读回答问题:

“《水浒传》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知道投降派。”这

是___对《水浒传》的评价

28.下面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强的动人事迹进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ˉˉˉˉ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ˉˉˉˉ

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ˉˉˉˉ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ˉˉˉˉ

29.填空:

(1)《蜡烛》是一篇 _______,赞美了__________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

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情感。

(2)《朝花夕拾》是_________1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___(体裁)集,共

10 篇。最初在__________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__________,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

30.理解句式的特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成下面句子。

希望是如此的神奇,能让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就没有力量能够摧毁在我们心中的希望。

31.用最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分子的总说局(不超过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点画的美。古人曾形容“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让人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二是用墨的美,书法用墨讲究枯、湿、浓、淡、轻、重,这让书法作品有了节奏与韵律的变化。三是结构的美。汉字笔画之间的穿插、组合、伸缩、呼应、千变万化,给书法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32.综合性学习。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和平永驻呢?

问题: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战争出英雄,你崇拜的英雄是那些人?他们有哪些感人的事迹?举出两个例子说给大家听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篇六: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字词听写题

倦怠dài 翡fěi翠 恹恹yān 楠nán木 奇崛juã

枯瘠jí 骨gū朵 迸bâng溅jiàn 丰腴yú 盎àng然

虬qiú枝 秀颀qí 伫zhù立 陌mò头 贪婪lán

凡几jī 飞沫mò 锤chuí炼 婆娑suō 鄙bǐ视

皓hào齿 犀xī利 伶líng仃 锈xiù彩 凝níng望

盘虬卧龙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 无足轻重

全神贯注 纵横决荡 旁逸斜出 妙手偶得 无边无垠 不折不挠

破口大笑 仙露琼浆 察颜观色

诗歌默写题:

1、《闻雁》中直抒胸臆,抒发了深浓的思乡之情的句子: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2、《池鹤》中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子: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3、《池鹤》中写出了鹤的外形特征的句子: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4、《池鹤》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5、《池鹤》中写出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6、《池鹤》中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7、《迎燕》中表明了主人身份的句子是: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8、《迎燕》中写出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9、《迎燕》中写出了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0、《迎燕》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文言文阅读题:《马说》唐朝 韩愈

1、《马说》的体裁是我国文言文中的一种议论文体“说”,它一般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2、本文主要写作方法是托物寓意。

3、《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

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4、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一句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

7、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食马者是指: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8、食马者的愚蠢无知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9、根据文意,正确对待千里马的方法是知人善任。

10、《马说》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抨击了当时的“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选文的第三段,我觉得作者主张对于像“千里马”那样的人才,要合理使用,正确对待,充分理解。 “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

11、《马说》一文的标点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结束。我的意见是用问号是表示引起大家的思考;用句号是表示这种现象是事实普遍存在的。

12、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渴望自己能得到当政者的赏识、任用;希望统治者不要埋没、摧残人才(或要识别、任用人才)

1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14、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一句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5、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6、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请写出四条带有马字的成语。万马奔腾 马到成功 一马平川 老马识途 车水马龙 马不停蹄

17、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的作用是统领全篇,在全文论述中起中心论点的作用。新课标第一网

18、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往往遭受到“辱于奴隶人„„不以千里称”的命运。

19、“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通其意”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

20、选段中“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实际上是讽刺了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篇七: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复习题(含答案)[1]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篇八: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PPT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篇九: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分单元每课知识点归纳及文学常识[1] 2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系统复习资料

一、字、词篇

第一单元

锐不可当(düng)

绥(suí)靖(jìng) 鄂(â) 豫(yù) 阻遏(â)芜湖(wú)疟子(yàozi) 寒噤(jìn) 蹿(cuün) 仄(zâ)歪(wüi)

张皇(huáng)失措

尖利 能耐 央告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梭(suō)机

飒飒(sü) 竹篙(güo) 泅(qiú)着 拂(fú)晓 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jū)躬(gōng) 颤(chàn)巍巍(wýi) 匍匐(pú fú) 箱箧(qiâ) 瞥(piý)见赃物 制裁 荡然无存 劫掠(jiã lûâ) 纳粹(cuì) 肃穆 荒谬(miù)

第二单元

谋(mïu)死 鼹(yǎn)鼠 切切(qiâ)察察(chá) 絮(xù)说 橘(jú)子

震悚(sǒng) 掷(zhì) 懿(yì) 骇(hài) 掳(lǔ) 疮(chuüng)疤(bü) 诘(jiã)问 惧惮(jù dàn) 粗拙(zhuō) 画舫(fǎng) 渴慕(mù) 疏懒 霹(pÿ)雳(lì) 孤孀(shuüng)

差(chüi)使 交卸(xiâ) 狼籍(jí) 浦(pǔ)口 簌簌(sù) 踌躇(chïu chú) 典质 惨

淡 赋闲 勾留 迂(yū) 蹒(pán)跚(shün) 拭(shì)擦 颓(tuí)唐 触目伤怀 琐屑 情郁(yù)于中 举箸(zhù) 凹凼(dàng) 尴(gün)尬 (gà) 涎(xián)水 唿嗒(hū) 烦躁 揩(küi) 微不足道 砌(qì)缝 撬(qiào) 硌(gâ) 模(mú)样 大庭广众 杨绛(jiàng) 惶(huáng)恐 塌(tü)败 默存 伛(yǔ) 翳(yì) 滞(zhì)笨 愧(kuì)怍(zuî)

攥(zuàn) 荒僻(pì) 取缔(dì) 骷髅(kū lïu) 克扣 接济(jì)

唏(xÿ)嘘(xū) 稀罕 噩(â)耗 呵斥(hý chì) 焦灼(zhuï)

伎(jì)俩(liǎng) 颠(diün)沛(pâi) 吊(diào)唁(yàn) 文绉绉(zhōu)

长途跋涉(bá shâ)

穷愁潦(liáo)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nuî) 生死祸福

第三单元

郦(lì)道元 匀称(chân) 佥(qiün) 惟妙惟肖(xiào) 雄跨 雄姿 残损 古朴 推崇

巧妙绝伦 刹(chà)那 驻(zhù)足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美感 史诗 轩(xuün)榭(xiâ) 胸中有丘壑(hâ) 嶙(lín)峋(xún) 广漆(qÿ) 败笔 镂空(lōu) 蔷薇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zhàng) 斗拱额枋(füng) 藻井 御(yù)道 磬(qìng) 鎏(liú)金 雍(yōng)正 攒(zǎn) 鳖(biý)头 琉璃 蟠(pán)龙 中轴线 金銮殿 天井 伧(cüng)俗 得体 屏风 纳凉 帷幕 缓冲 造型 雅俗之分

第四单元

竺(zhú)可桢(zhýn) 孕育 翩(piün)然 销声匿(nì)迹 风雪载(zài)途 农谚 榆叶 连翘衰草连天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蟾蜍 鄞(yín) 囊(náng) 克隆 繁衍 胚胎 鳞片

脊(jǐ)椎 (zhuÿ) 两栖(qÿ) 相安无事 鸟臀(tún)目 恐龙 铱(yÿ) 潮汐

褶(zhþ)皱(zhîu) 核磁共振 遗骸(hái) 劫难(nàn) 致密 追溯(sù) 天衣无缝 物种 归咎(jiù) 藩(fün)篱 啸 (xiào)聚山林 失衡 栖(qÿ)息 监控 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潜(qián)意识 过滤 顷(qǐng)刻 面颊(jiá) 喷嚏(tì) 激荡

嘈(cáo)杂 唠唠(láo)叨叨(düo) 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

第五单元

浔(xún) 落英 豁(huî)然开朗 俨(yǎn)然 阡(qiün)陌(mî)交通 垂髫(tiáo) 叹惋(wǎn) 诣(yì) 铭(míng) 馨(xÿn) 鸿儒 白丁 蕃(fün) 淤(yū)泥

濯(zhuï)清涟(lián)而不妖不蔓不枝 亵(xiâ)玩 噫(yÿ) 隐逸(yì)

罔(wǎng)不因势象形 贻(yí) 黍(shǔ) 箬(ruî)篷 糁(sǎn) 髯(rán) 诎(qū) 倚(yǐ) 船楫(jí) 壬(rãn)戌(xū) 篆(zhuàn) 修狭(xiá) 和睦(mù) 大同

第六单元

晨曦(xÿ) 溯(sù) 素湍(tuün) 飞漱(shù) 五色交辉 夕日欲颓(tuí) 沉鳞竞跃

藻荇(xìng) 沃日 艨(mãng)艟(chōng) 泅(qiú) 鲸(jÿng)波万韧 溯(sù)迎而上

腾(tãng)身百变 僦(jiù)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更(gýng)定

二、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学常识

1、《新闻两则》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毛泽东。 新闻: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孙犁与赵树理、周立波、柳青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

3、《蜡烛》选自《阅读和欣赏》。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1959-1971年发表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列宁奖金。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代表作《台湾轶事》,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6、《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最高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7、《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8、《台阶》选自小说集《台阶》。作者李森祥。代表作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

9、《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翻译有《堂·吉诃德》、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 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作品 小说《围城》

10、《信客》选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2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22.《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3.《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5.《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

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14.《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5。《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的词首开豪放之先河。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

16.《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字公瑾,宋代湖州人。

17.《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18. 《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作者王维,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是盛唐极负盛名的诗人,画家。

19. 《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其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20.《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世。

三、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每课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一 新闻两则 毛泽东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从中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战况,战线。)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3、新闻常识: 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②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实的事实表现了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4、①时间: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2日

②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③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④原因:解放全中国 ⑤经过:三路大军渡江情况 ⑥结果:顺利渡过长江

5、①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②地点:南阳

③人物:中原我军

④原因:我军胜利的攻势下 ⑤经过:我军击败蒋军,建立了七个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

⑥结果:敌人节节败退,我军几乎解放全南阳。

二、芦花荡 孙犁

1、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孙犁的“白洋淀故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孙犁:小说家,散文家,其清新的文风被称为“荷花淀派”。

2、老头子:外貌描写,行动、语言等描写。

3、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精干坚韧,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爱憎分明,爱国,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核心)。

4、写景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精神世界,加强抒情韵味。

5、重点:①景物描写 ②人物性格:爱国抗日,自尊自信,爱憎分明,智勇双全。

三 蜡烛 西蒙诺夫

1、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

2、主题: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赞美了跨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深情和战斗的友谊。

3、感动的原因:①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②环境很危险,炮火连天 ③点在坟头的蜡烛有特殊意义 ④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4、记叙的线索:

炮火 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国人的疯狂,突出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5、黑色大围巾 表示了沉痛哀悼的感情,写出了老妇人给予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6、老妇人的动作 爬 跪 说明了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表达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

7、红烛 象征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8、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四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雨果的态度、立场: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2、课文结构:

1-4段 赞美圆明园 5-10 段 谴责侵略者

3、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反语)

五 亲爱的爸爸妈妈

1、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于虚无》等。

2、凄风。苦雨。天昏。地暗。(渲染氛围,无限悲哀)

3、悲哀:残酷的历史使人悲哀。

4、美丽:人民不忘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死者。

5、真实:眼前所见一切。

6、荒缪:47年前纳粹认为种族有优劣之分,已优等民族自居,要消灭劣等民族。

7、迪桑卡的诗(对德国法西斯暴行的最深刻的控诉)

8、明赫白:真诚的忏悔

9、日本人:自私的狡辩

10、结尾处,引用死者遗言目的: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个瞬间,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

11、启示:勿忘历史,以史为鉴,吸取教训,珍爱和平,远离战争。(主题)

第二单元

六 阿长与《山海经》

1、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

2、本文围绕阿长写了:①阿长称呼的由来②“大”字睡相③元旦的古怪仪式④买《山海经》★⑤一些繁琐的道

理⑥讲“长毛”的故事★

3、阿长:①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的人②一个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③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

间文化的载体(如吉利文化,避讳修辞,珍惜劳动成果,讲究形象)

4、描写阿长:外貌、语言、行动、神态。

5、“我”的心理:对阿长的隔膜和轻视。

6、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记叙线索的。

七 背影

1、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1898-1948),字佩玄,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2、主要事件:父子浦口送别。

3、本文抒发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

4、背影的四处描写:

①开门见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氛围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②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③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父子分别)

④呼应开头,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不能自已。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5、父亲的外貌描写:穿戴→照应开头所写家境;与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

6、“我”用自己的情感烘托父亲的背影,我的情感:激动,感激,感动,心疼,愧疚„„

7、流泪:

徐州奔丧——悲哀之泪

望父买橘——感动之泪

父子分手——惆怅之泪

别后思父——伤心之泪

8、线索:背影(重点:望父买橘和车站分别。)

八 台阶

1、选自小说集《台阶》。

2、旧台阶(1-6)

三级 青石板 地位低

新台阶(18-29)

九级 水泥 地位高

3、父亲的性格:倔强,勤劳,坚强,俭朴,谦卑

4、作者对父亲的感情混杂了敬仰,赞叹和同情。

九 老王

1、选自《杨绛散文》杨绛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 译有《堂吉柯德》

2、镶嵌:比喻,夸张,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

3、强笑:准确而含蓄,透露了老王自己变成这个样子,还送东西感谢我们,心里又说不出的辛酸和感激。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个社会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去帮助不幸者,关注他

们的命运,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作者之所以“愧怍”因为作者作为幸运者对老王的关心还不够。

5、生活情况:①职业,谋生手段 ②生理缺陷,谋生的困难 ③居住条件差

6、交往的事:①带送冰块 ②送钱先生上医院不收钱 ③临死前送香油和鸡蛋

7、老王: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孤苦伶仃。

8、“前任”:大词小用,用词简洁之至,且又风趣。

9、杨绛全家有人道主义思想,有平等观念。

十 信客

1、选自《秋雨散文》。信客,乡村过去没有邮局,对外通信往来主要靠从事这种特殊职业的人。

2、余秋雨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秋雨散文》《千年一叹》《文明的碎片》。

余秋雨的写作风格:典雅,质朴,畅达

3、本文写了信客从业缘起,信客生涯,转业之后

4、信客生涯:①新老信客谈从业之苦(总领) ②工作繁忙 ③传递噩耗,料理后事,送遗物 ④代写书信

5、本文概括地写了信客在谋生者死后当代理人,具体地写了一次遭诬陷的事

6、信客:诚实无私,任劳任怨,克尽职守,待人宽容,善良厚道,通达世理

7、老信客 略写 暗线写老信客一生命运 赞赏和同情

8、 年轻信客 详写 明线写年轻信客生涯 赞颂和褒扬

第三单元

1、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3、说明方法及作用:①下定义:揭示„„的本质特征②分类别:条理清楚,界限分明③举例子:具体、真切给

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④作比较:突出„„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⑤打比方:生动形象 ⑥列数字:准确说明⑦引用:使说明内容更充实。⑧作诠释⑨画图表⑩摹状貌

十一 中国石拱桥

1、第一段中心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逻辑顺序: ①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②具体介绍两座桥

③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原因,取得的成就

3、赵州桥(逻辑顺序):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用列数字、打比方、引用、做诠释等说明方法)

4、特点:①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像一张弓。②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

③大拱有28到拱圈拼成 ④形式优美

5、卢沟桥说明方法:列数字,引用,举例子,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

6、写卢沟桥的结构: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

十二 桥之美 (说明性小品)

1、画之美:①画面要有点、线、面构成②和周围景物既对照又不失和谐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篇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届八年级(上)提纲第一单元

一、 掌握字词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浣. 夔. 滟.. 狭. 玲.珑 调. 袅. 斑斓. 眩.目 参.差. 谛. 娴. 瞬. 橹. 摇曳. 篙.颠簸. 深湛. 恬.雅 眸 哈hǎ 达 安谧 肃穆 潸 脍炙 缥缈 巉. 砭. 烙. 喧嚣. 倏.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群山万hâ(壑) níng(凝)望 古hâ(褐)苍苍 yǒng(涌)动 guǐ(轨)迹 勾lâ(勒) cuǐ(璀)càn(璨) wēi(逶)yí(迤) shān(潸)然 cāng(沧)sāng(桑) wěi(娓)娓动听 gōu(篝)火 容光huàn(焕)发 分道扬biāo(镳) 重峦叠zhàng(嶂) hâ(赫)然

(三)解释下列词语,而后解释词语中加点的字词

浣妆:梳洗打扮。 玲珑:精巧细致。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斑斓:颜色错杂灿烂。 眩目:耀眼 晶莹:光亮透明。 相看两不厌:相互之间怎么看也不够。语出李白《坐敬亭山》厌:满足 .

参差:不整齐,不一致。谛听:仔细听 如泣如诉:像是在诉说,又像是在小声哭泣。稳重形容声音柔细。娴熟:熟练。 面目一新:样子变了,呈现出新的气象来。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

璀璨:形容光彩鲜明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 摇曳:摇动 颠簸:上下震荡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恬雅:安静、文雅。眸子:指眼睛。 安谧:安静。

逶迤:形容道路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

油然而生:形容某种美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肃穆:严肃而恭敬。倏地:忽然,极快地。

毅然决然:形容意志坚决,毫不犹豫。毅然:毫不由于地 虚无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潸然:流泪的样子。沧桑: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沧海。形容变化很大。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天:天然自然。厚:优越。 超尘脱凡:超出尘世,脱离凡俗 ..

脍炙人口:味道鲜美可口。脍:细切的鱼。炙:烤肉 横空出世:形容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间 ..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 容光焕发:脸上放出光彩 摩天:触摸天空,形容很高。

浸淫:浸透。 烙印:比喻不容易磨灭的痕迹 喧嚣:声音大而杂乱。 风风火火:形容行动迅速。 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

二、 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一) 文体知识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记叙旅途中的见闻。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游踪、景观、情感是游记的三大基本要素。

由于作者立足点(又称观察点)不同,写景有两种不同的写法:。定点观察的特点是立足点固定不变,描写的景物可以变换,也可以不变换。这适用于一个相对稳定、静止的风景画面。移步换景的特点是立足点不断变化,描写的对象也不断变化的。这适用于表现不同空间位置的景物画面。

三、 课文篇章结构

(一)《巴东三峡》游踪:由宜昌到重庆,逆流而上游览三峡。

第一部分:(1)总写三峡的奇伟景象及作者的感受。

第二部分:(3-9)作者游三峡的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10) 游完三峡,总结全文。

文章以作者三次游历周庄的不同感觉为线索,描写了周庄在不同时令的不同景色特点。

第一部分:(1-3)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水中倒影:波动似绸。小河泛舟;富有诗意。井形河道:古镇为一体。

第二部分:(4-6)写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第一次:仲春,雨雾笼罩 水墨画 概写

第二次:冬天,刚下过雪 版画 略写

第三次:春夜,旅游节 仿佛进入梦境 详写

(三)《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到达青海湖。

第二部分(5-11)观赏青海湖。这部分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领略青海湖的神奇与美丽。

第一层(5)描绘如画卷一般的青海湖,写湖水醉人的蓝色。

第二层(6-8)写青海湖清新、幽美的环境。

第三层(9-11)写青海湖是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第三部分(12)离开青海湖。

1、弄清结构及游踪:本文通过描写纽约繁荣的景象,表现了纽约城的勃勃生机,也反映了纽约人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的现实。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纽约高楼林立,建筑雄伟,充满生机。

第二部分(3)作者面对纽约的现代文明,不禁想念祖国,而有无限慨叹。

第三部分(4-5) 描写纽约繁华喧嚣的现代文明和忙碌紧张的生活。

四、主题思想

1、《巴东三峡》:被誉为“山水画廊“的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作者详细地介绍了行船经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喜爱。本文有景有情,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游记。

2、《周庄水韵》: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描述了不同时令三次游览周庄的所见所感,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这座历经九百年的水乡古镇的美景及韵致抒写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周庄开放后的生机勃勃、周庄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同时也赞美了周庄人的开放意识。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本文运用优美的语言,写作者在青海湖的所见所感。从草滩、湖水、鸟、鱼等方面写了青海湖的景色之美,抒发了对青海湖的赞美,对美好大自然的神往,也流露出作者的感慨:希望人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4、《走进纽约》:本文描写了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繁荣景象。在这里,高楼林立,建筑雄伟,车水马龙,交通发达,生活节奏异常快速;声音嘈杂,灯光如昼,纽约充满着勃勃生机;同时纽约的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面对纽约,作者深深眷念祖国,为祖国的落后而忧心,希望她能早日发展壮大。

五、写作特点

(1)本篇游记是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描写景物,次序井然。

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另外,三峡景物很多,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选择最有特色的方面加以详述,全篇文章详略得当,次序井然。 (2)抓住景物特色,有详有略。

长江三峡,山势之高低、水势之急缓、景物之特色各不相同,作者介绍时言简意赅,抓住了要领。西陵峡四段,着重写山、水的特点;巫峡,则着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美丽,同时写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瞿塘峡,不仅介绍了山势与水势,而且侧重记叙了两岸的人文景观,丰富了山川景物的历史文化内涵

(3)本文采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

如描写巫峡江水之险,运用排比句:"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连用四个"险"字,写出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描写巫峡山的高峻,运用拟人手法:"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非常生动,将群山写活了。此外,用鸟"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烘托山峰的高峻。文中多处运用比喻,如"两旁的山,像刀剑削成似的",言其峻峭;写巫山云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言其变幻多姿。

(4)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谚语及自己的即景诗句,收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

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文化内涵和韵味。

1、文章开头安排特写镜头,独具匠心。

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是周庄,而是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随着这搅动的木橹,我们也不知不觉走进了这个世界。原来这个世界里还有这么多丰富的东西:桥、楼、树、云、鸟,还有那美丽的似彩绸一般的水面,真是让人浮想联翩,无限向往。达到了这个目的,作者才笔锋一转,告诉你这就是周庄,而且是富有诗意的周庄,于是牵引着你不断随他的文字探索。这种独特的开头方式安排得非常巧妙,也很有吸引力,值得我们学习。

2、文中写景语言清新优美,抒情性强。

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也像周庄水乡一般让人赏心悦目,"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古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小雨中,"飘动的雨雾"、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的古桥和屋脊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头带面纱的少女形象,朦胧、绰约、富有魅力。"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则使用通感的手法,将听觉和视觉融合起来,很形象,仿佛水声的热闹伸手可及。而且,比喻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水声比喻成"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水声仿佛也有"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用"江南丝竹"和"万般柔情"表现水声的轻婉、柔媚、悠扬。这些清新可人的语言不仅将当时的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同时也告诉我们作者对这些景色是多么喜爱,因为他的感情在这些抒情性的语言中已溢于言表。

3、文中运用了不少生动而贴切的比喻,使所状之物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文中比喻之处很多,“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等,都用了生动形象又不乏淡雅清新的比喻将我们带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里,仿佛亲眼目睹了如此这般的一番景物,这是比喻的妙处,也可见作者的功底。

1、课文前后呼应,结构紧密。

课文标题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虽虚犹实,使读者感受到青海湖诱人的魅力。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使全文内容联系自然,结构显得紧密。课文开头写作者在前往青海湖途中"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憧憬。接着写原以为只会在梦境中出现的美好景物,现在却呈现在眼前,令作者惊喜交加。文中多次将现实联系梦境,如"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作者以美妙的梦境来烘托现实,表现出青海湖的幽美可爱。

2、语言优美柔和,含蓄深远,善用叠词。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梦一般的美景,文中有许多地方语言相当优美,读起来清凉爽口,沁人心脾。"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静。"、"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亮晶晶的眸子。"这些语言乍一读优美而不乏朴素,娴雅而又有生机,细细品味,则又韵味无穷,意义深远。

3、善用叠词也是作者语言的一大特色。"绿茵茵"、"黄灿灿"不仅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蓬勃生气的景象。"甜丝丝"、"凉爽爽"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有甜蜜之感。另外还有"水灵灵"、"亮晶晶"、"金灿灿"、"红艳艳"等,这些叠词点缀在文中,使语言显得活泼生动、富有灵气,使事物可爱、动人,同时也将意思表达得更加贴切。

1、 当使用短句,语言节奏急促,恰当地反映出纽约紧张的生活节奏。

作者旨在表现纽约紧张忙碌的现实生活,这只有用快节奏的语言来表现,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为了表现纽约城极度的喧嚣,作者使用了一连串短句。如“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紧张、急促,表现出纽约的嘈杂。再如用“路。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几字一顿,语句简洁,铿锵有力,气

势激越、昂奋,表现出纽约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发达。

2.文中多用排比句,具有较强的气势。

“好像全球五大洲将近二百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岳、一切岭、一切峰峦,都一齐汇拢到这儿来了!”连续四个“一切”,如此庞大的阵容将纽约如山的高楼尽情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切切实实体会到了纽约的大和繁华。“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仍然是沟壑,沟壑,沟壑。”这样的语言,气势迫促,汪洋恣肆,充分表现出纽约高楼大厦耸立如群山的雄伟场面。

3.文中大量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文中开头将纽约的高大建筑物与街道,比喻为高山与沟壑。但其与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相比,只似“一片蒿草”、“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与世贸中心大厦,则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比喻贴切而新颖。此外,将万里长风比做“透明的长天巨龙”,将地铁的哐当声比做“地震”,将汽车比喻为争先恐后奔驰的“甲虫”,等等,想像奇伟,意境雄浑,绘声绘色,将纽约的形象描绘得十分逼真,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

六、语言的积累

背诵<周庄水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一段文字。P8

七、重点句子的理解

A、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1.“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连用四个“险”字,有力地突现江水之险,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

2.“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出一两丈高的浪堆。”“冲”“卷”“怒吼”,足见江水之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生动地再现江水之险。

3.“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用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山的高峻、整齐,将群山写活了。

4.“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快刀切成似的”形象地写出山的峻峭。

5.“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像牛马,像虎豹”,形象地描摹出云的变幻多姿。 B、文中引用诗、民谚、典故,作用是_画龙点睛__,__渲染气氛__。

1.文中开头引用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了三峡一带 _险恶_、悲凉_的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

2.民谚“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表现了崆岭滩的__险恶、可怕_。前句运用_对比 手法,突出显现崆岭滩,后句中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其险恶可见,令人望而生畏。

3.引用杜甫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

4.作者的即景诗句“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用“江南味”“垂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

5.文中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突出了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1.“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古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小雨中,“飘动的雨雾”、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的古桥和屋脊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头带面纱的少女形象,朦胧、绰约、富有魅力。

2.“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则使用通感的手法,将听觉和视觉融合起来,很形象,仿佛水声的热闹伸手可及。而且,比喻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水声比喻成“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水声仿佛也有“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用“江南丝竹”和“万般柔情”表现水声的轻婉、柔媚、悠扬。

这些清新可人的语言不仅将当时的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同时也告诉我们作者对这些景色是多么喜爱,因为他的感情在这些抒情性的语言中已溢于言表。

3.“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等,都用了生动形象又不乏淡雅清新的比喻将我们带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里,仿佛亲眼目睹了如此这般的一番景物,这是比喻的妙处,也可见作者的功底。

1."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句中运用叠词"绿茵茵""黄灿灿",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象。

2."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句中连续运用比喻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生动贴切。玻璃是透明、极少杂质的,用"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来比喻涟漪,突出了它柔软顺滑、透明洁净的特点;小姑娘的眼睛是闪亮、富有生气的,用"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来比喻涟漪,写出了湖水富有动感、蓝得发亮的特点。同时运用叠词"水灵灵"写出了水面波动的情景,"蓝晶晶"恰当表现了湖水蓝得发亮的特点,使湖水显得更娇美可爱。

3."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运用排比写出了雨后的青海湖到处都是清新的空气。句中运用叠词"甜丝丝""凉爽爽"既摹写出了空气的性状,又表现出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的心理感受。

4."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句中"一群群""一层层"写出了鱼儿之多;"金灿灿""红艳艳"描绘出鱼的黄与红的色彩,鲜艳灿烂,光彩夺目。

5."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运用比喻,以"奔腾的骏马"比喻乌云,生动地表现出了乌云的动态美。

6."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将湖水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作对比,突出了湖水蓝得纯正、深沉。

7."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运用排比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1.“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运用短句表现出纽约

2.“路。直线。交*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有重叠的线,甚至,缠在一起的线。……”运用短句表现出纽约的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发达。几字一顿,语言简洁,铿锵有力,气势激越、昂奋。

明确:节奏急促,恰当地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3. “好象全球五大洲将近二百多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丘、一切岭、一切峰峦,都一齐汇拢到这儿来了!”

“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后移沟壑,仍然是沟壑,沟壑,沟壑。”

明确:叠词、叠句、排比句的运用加强了气势和力量。这样的语气,汪洋恣肆,充分表现出纽约的高楼大厦耸立如群的雄伟场面。气势迫促,令读者有透不过气来之感。

4. “它们是一片蒿草,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棵擎天的椰子树。它们是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高峻。)

5.“万里长风如透明的长天巨龙,正以七八十里的时速掠过,龙爪和龙鳞,碰撞着、撕扯着每个人的衣裳和头发,使每个人都狼狈得如同龙的掌中玩物,无法站稳。”(比喻,极力表现了纽约高处风速之快,风力之大。)

6.“登上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有如越过雪线,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虽不见白雪皑皑,气温却骤降,寒气砭骨。”运用了夸张手法,极言大厦之高。

八、重点段落阅读

(一)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27722.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