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资料员】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资料篇一:《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资料(现答案)
《咏雪》
1
2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
翻译: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
4.兄女曰:”
翻译: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6
翻译:(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1.
舍弃友..
2.
3.
4.客问元方:通“否” )翻译:违约的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家不在?”
5.答曰:
翻译:陈元方回答说:”
6.友人便怒曰:”
翻译:客人便发怒说道:”
7
.元方曰:”
翻译: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
8.
9.
《世说新语》阅读训练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南朝宋 )(朝代)人(
刘义庆 )(填姓名)组织编写的。
2、解释下列加框词语的意思。
不久,一会儿 ) 差不多可以相比 )
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 不再等候就走了 ) 通“否” ) ⑹与人期行,(
丢下,舍弃 中午 ) 没有礼貌
) 拉元方 )
家庭聚会 ) 子侄辈 )
3、《咏雪》中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答:“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
说不好。)
4、《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答:“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5、“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答:◆用“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而用“撒盐”喻好。◆用“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可用来喻“飞雪”的喻体还有如:鹅毛、蒲公英子等。另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夏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6、《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答:◆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对粗俗的客“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可以理解为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可以理解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
7、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答: 元方,语言和行为 )
8、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答:守信用、讲礼貌。 )
10、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答:“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
11、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答: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
12、“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答: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
13、这件事究竟是谁的不是?你能不能简单地复述一下前因后果?
(答:是友人的不对;友人跟陈太丘相约出行,友人迟到,陈太丘就先走了,友人后来到了,就怒骂陈太丘不等他,陈元方对此进行了驳斥,友人感到很惭愧。)
14.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则故事的大意。
答:(1)《咏雪》:(无奕女咏雪的佳句博得谢太傅的赞赏 )
(2)《陈太丘与友期》:(元方将父亲的友人驳斥得理屈词穷 )
15.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1)友人惭,下车引之。( 惭愧 )(2)元方入门不顾。( 轻视 )
16.《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答: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友人——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 )
17.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得到什么启示。(答:做人要明礼、守信;为人要不卑不亢,敢于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等。 )
1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答: 寒雪日 )、地点( 内集 )人物( 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 讲论文义 )等要素。
19.《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资料篇二:世说新语两则复习题
《世说新语》两则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一、咏雪1、重点字词解释
(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子侄辈。(3)讲论文义:谈论诗文。(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紧。
(6)欣然:高兴地。 (7)差:大致,差不多。 (8)拟: 相比。 (9)未若:比不上。 (10)因:凭借。
2、 课文翻译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重点内容
(1)文章开头第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
(2)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热闹的家庭气氛。
(3)文章结尾交待谢道韫身份的作用是:暗示作者赏识她的才气。
(4)本文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柳絮咏雪的才能。
(5) A《咏雪》中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B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C你还知道有哪些咏雪的名句?
A、 “撒盐空中”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撒盐时的情形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或“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因为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B、a大雪像一片片洁白的羽毛,纷纷扬扬地飘落到地上。 b美丽的雪花像一朵朵洁白的蒲公英,,满天飞舞。 c美妙的雪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C、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二、陈太丘与友期1、重点字词解释
(1)期行:相约同行。 (2)期:约定。(3)至:到。(4)去:离开。(5)乃:才。(6)戏:玩耍。 (7)不:通“否”。
(8)委:丢下,舍弃。(9)引:拉。(10)顾:回头看。(11)君:对对方的尊称,可译为“您”。(12)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可译为“我的父亲”。(13)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可译为“您的父亲”。
2、课文翻译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友人便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骂道:“真不是人!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重点内容
(1)陈元方两次回答的话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第一次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第二次不卑不亢、据理反驳。
(2) 陈元方认为友人的“不对”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用原文回答?两个方面: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B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自己概括: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3) 友人“下车引之”的原因是什么? 友人听了元方的话感到惭愧。
(4) 陈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不失礼:因为元方年仅七岁,他个性率真,还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并且友人犯错在先,对小孩不应求全责备。(或失礼:友人知错就改,元方应原谅他,但元方却置之不理,对长辈不敬。)
(5)这则小故事一共写了哪几个人,任选其中你喜欢的一个,写出他的性格特征。A陈太丘:正直守信。B友人:无信、无礼、无义,但能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C陈元方:聪明机智、落落大方、明白事理、个性率真。
(6) 这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8) 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记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的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方正。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资料篇三:世说新语两则_练习题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
咏 雪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编著的《 》一文。
2、解释加点的字词。 ......
⑴内集( ) ⑵儿女( ) ⑶俄而( ) ⑷欣然( ) ⑸差可拟( ) ⑹未若( ) ⑺因风起( ) ⑻即公大兄无奕女( )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 ② ③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文中“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的家庭气氛。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 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
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
6、对 “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7、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
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
9、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
词: 、
句:⑴
⑵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⑴与友期行( ) ⑵太丘舍去( ) ⑶去后乃至( ) ⑷尊君在不( )( ) ⑸待君久不至( ) ⑹相委而去( ) ⑺家君( ) ⑻下车引之( ) ⑼元方入门不顾( )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 ②
③
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 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 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
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
4、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
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
6.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从而课文想告诉我们 的道理。
参考答案: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子侄辈)(不久,一会儿)(急)(高兴地)(差不多可以相比)(不如,比不上)(顺着,随着,趁着)(是)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4、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欢快、轻松、融洽 5、 C 6、D 7、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8、(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9、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参考答案:
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子侄辈)(不久,一会儿)(急)(高兴地)(差不多可以相比)(不如,比不上)(顺着,随着,趁着)(是)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4、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欢快、轻松、融洽 5、 C 6、D 7、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8、(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9、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五、1、(约定)(离开)(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 (您)(丢下)(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拉)(回头看)2、①、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②、“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先走了。”③、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3、不守信用, 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知错能改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 4、无信 无礼,“信”“礼”的重要性 5、肯定: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否定: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6、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王冕四岁画画 曹植七岁做诗 甘罗十二岁做宰相 岳柱八岁指瑕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资料篇四:世说新语两则 练习资料总结
《世说新语》两则
咏 雪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刘义庆 编著的《世说新语》一文。
2、解释加点的字词。 ......
⑴内集(家庭聚会) ⑵儿女(子侄辈) ⑶俄而(不久,一会儿) ⑷欣然(高兴地) ⑸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⑹未若(不如,比不上) ⑺因风起( 凭借 ) ⑻即公大兄无奕女 (是)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②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文中“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欢快、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
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 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
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
6、对 “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7、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9、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 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
句:⑴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⑴与友期行( 约定 ) ⑵太丘舍去( 离开 ) ⑶去后乃至( 才 ) ⑷尊君在不(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 通“否” ) ⑸待君久不至( 您 ) ⑹相委而去( 丢下 ) ⑺家君( 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 ⑻下车引之( 拉 ) ⑼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 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② “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先走了。”
③ 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元方入门不顾”。
4、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从而课文想告诉我们 “
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肯定: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 否定: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
6、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
答: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资料篇五:七上:《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要点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背诵课文:(略)
三、句读停顿: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⑤陈太丘与友/期行
⑥君与家君/期日中
⑦元方/入门不顾
四、字词解释:
1、通假字:
“不”通“否”(尊君在不)
2、一词多义:
①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人名)
下车引之(代词,他,代元方)
②而:俄而雪骤(与时间词连用,不译)
相委而去(表承接)
3、古今异义: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子侄辈(古);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今)。
②太丘舍去:离开(古);到(今)。
五、翻译课文:
⑴ 撒盐空中差可拟。
⑵ 未若柳絮因风起。
⑶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⑷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六、内容理解: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点拨:融洽欢快轻松。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点拨: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3、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4、《陈太丘与友人期》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也即文章的主旨。
七、人物形象:
1、文中对谢道韫的评价如何?
点拨:聪明有才学。
2、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点拨: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点拨: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八、课外拓展: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⑤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2、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点拨:敬词:陛下、令尊、足下、令郎、麾下
谦词:敝人、卑职、寡人、老朽
3、列举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点拨: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冕四岁能作画;曹植七岁能做诗;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资料篇六:世说新语两则复习
《世说新语》两则 世说新语简介
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一书。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武帝时袭封临川王。官至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释译文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2)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3)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 不久,一会儿 )(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5)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6)内集:家庭聚会。
(7)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9)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0)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古今异义
1:儿女 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今义:指子女
2:因 古义:趁,乘,凭借 今义:因为
3:文义 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
文言文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2.倒装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白雪纷纷似所何)
3.判断句: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便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刚刚到。儿子元方当时才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陈太丘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时,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更没有礼貌的事。”朋友感到十分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就径直走入家门。
字词解释
元方:即,字元方,陈寔的长子。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长,长官。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
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戏:玩耍,游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
家君:家父,谦词,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顾:回头看。
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这年(那时)。
非:不是。
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 而,表示修饰。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惭:感到惭愧。
礼:礼貌。
不: “不”通“否”,语气词,无意
已去:已经 离开。
哉:助词,语气词,并无实际意义。
曰:说
则 :就是
信(则是无信):信用
古今异义词
1.去 古意:离开 今意:到、往
2.委 古意:丢 下、舍弃 今意:委屈、委托
3.顾 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
通假字
1、尊君在不 “不”通“否” 读 fou(三声)表示否定。相当于“吗?” 词类活用
1、 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问题
1、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
2、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
答: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发展:
故事的高潮:
故事的结局:
3、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
对:① ②
错:
4、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答案
1、陈元方、友人;陈元方:不卑不亢、倔强任性;友人:误时无礼、错而能改。
2、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结局:友人惭而致歉。
3、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
05厦门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①尊君在不? ②诺,期返而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相委而去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
19.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21.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7.① fǒu ② shí (2分,各1分)
18.①约定 ②丢下,舍弃 ③才 ④害怕,担心(4分,各1分)
19.C (2分)
20.(4分,各2分)
①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②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21.(4分)答题要点: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 基本看法1分,结合文段适当展开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 例如: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补充说明]若出现:赞同做人是该守信,但对吴起的守信事例有所质疑者,可给2分。若出现:脱离文段内容泛泛而谈的,有扣守信者,最多给2分;没扣守信者不给分。
2008江汉油田、仙桃市、潜江市
文言文比较阅读(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亻及 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 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及 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亻及 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参考答案:
10.A 11.C 12.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13.(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对话描写;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资料篇七:10《世说新语》两则复习提纲
《咏雪》复习提纲
一、文学常识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轶事,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二、基础知识
1、重点字词
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趁着;顺着 )(“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 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大 )(欣然:高兴的样子) 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儿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内集:家庭聚会。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2、古今异义
儿女 古义: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今义:自己亲生的儿子与女儿
未若柳絮因风 因 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
3、课文翻译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就是谢太傅的大哥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课文理解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仅供参考)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四、拓展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陈太丘与友期》复习提纲
一、文学常识
文章记述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二、基础知识
1、重点字词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会,约定时间。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至:到。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丢下,舍弃;去,离开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戏:玩耍,游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放弃,抛弃。 惭:惭愧。
引:拉,这里指表示友好的动作。
顾:回头看。
信:诚信,信用。
礼:礼貌。
不:通假字,不,通“否”,意为否。
2、课文翻译
陈太丘跟朋友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嬉戏。朋友就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答道:“我爸爸等您很久,而您没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做的事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但是元方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这个朋友。[1]
三、课文理解
1、对于故事结尾,你如何看待?
观点一:不失礼因为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责备;而且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绝于千里之外。 观点二:失礼因为友人当时以觉惭愧,要下车表示友好,既然他能知错就改,我们也应当宽宏大量。
2、 主题归纳(多角度思考)
通过文章对这两个人的描写,以及对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元方:明事理、懂礼仪;
友人: 不守信用、不懂礼貌 知错能改
事情本身:启示我们做人就要有有诚信,讲礼仪。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资料篇八:《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知识点
《咏雪》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原八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本文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二、注音:
讲论(lùn) 雪骤(zhòu) 差(chà)可拟
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三、解释词语: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儿女:对子侄辈的统称。
(4)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
(5)俄而: 不久,一会儿
(6)骤:急速
(7)欣然:高兴的样子
(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
(9)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 )
(10)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1)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四、翻译句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不久,雪下得更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五、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六、问题探究: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参考答案: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参考答案: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参考答案: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4、有人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描写雪景比“柳絮”一句更贴切,请为他谈谈理由? 参考答案:认为“撒盐”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5、假设你也参与了谢太傅一家对雪的讨论,请仿照文中句式再写出一两句。 例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参考答案:梨花飘落差可拟。未若鹅毛风中舞。
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陈太丘与友期》复习资料
一、注音:
尊君在不(fǒu) 非人哉(zāi)
二、解释词语:
(1)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行,出行。)
(3)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4)至:到
(5)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6)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7)时年:这年(那时)。
(8)戏:玩耍,游戏。
(9)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
(11)君: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
(12)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3)信:诚信,讲信用。
(14)礼:礼貌。
(15)惭:感到惭愧。
(16)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17)顾:回头看。
三、翻译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四、默写:
元方曰:“ , , ; , 。” 友人惭,下车引之, 。
五、问题探究: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言辞粗鲁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元方入门不顾”。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对话描写。
2、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参考答案: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3、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
参考答案: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副得对方无言可答。
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5、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参考答案:元方聪敏过人、率真方正、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我觉得元方的做法值得赞赏: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或者我觉得元方的做法不太好: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
6、你还知道类似谢道韫、陈元方这样机智聪颖的少年吗?
参考答案: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
7、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资料篇九:《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资料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做为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便得到历史文士阶层的喜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刘义庆也因为此书而名垂千古。全书原8卷,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名士的言谈轶事及传闻,以短篇为主,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封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曾任荆州刺史、江州刺史。《宋书·刘道规传》说他“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他便英年早逝,死于建康(今南京),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注:刘义庆是《世说新语》的编者,并不为作者)
二、学习要求
1、能背诵并默写课文,(其中特别注意文中的生僻字的书写,如:俄而雪骤、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即、无奕女,凝、非人哉)
2、准确掌握课文重点字字词的解释,以句子为单位,熟背课文的注释及内容解析。
《咏雪》复习纲要
一、《咏雪》简介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以一次家庭聚会为背景,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太傅组织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表现了少女谢道韫以柳絮咏雪的才能,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二、基础知识
1、重点字词
撒盐空中差(chà)可拟(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 ..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趁着;顺着 )(“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
讲论文义(讲:讲解 )(论:讨论 )(文义:诗文) ....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 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大 )(欣然:高兴的样子) ..
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儿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
内集:家庭聚会。 ..
无奕女:(无奕之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
字无奕。
2、古今异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今义:自己亲生的儿子与女儿 ..
未若柳絮因风 因 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 .
3、课文翻译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就是谢太傅的大哥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课文理解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点拨: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四、课外拓展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⑤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陈太丘与友期》复习提纲
一、《陈太丘与友期》简介
《世说新语·方正》主要记载士族阶层的人及名士在言语、行动、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正直品质的故事。《陈太丘与友期》记述了太丘与友约行,友人失约却无礼发怒,陈元方驳斥友人的经过,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二、基础知识
1、重点字词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会,约定时间。行,出行。 ..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
至:到。 .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丢下,舍弃;去,离开 ..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
戏:玩耍,游戏。 .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 .
非:不是。 .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放弃,抛弃。 ..
友人惭:惭愧。 .
下车引之:拉,这里指表示友好的动作。 .
入门不顾:回头看。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诚信,信用。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礼貌。 .
2、课文翻译
陈太丘跟朋友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嬉戏。朋友就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答道:“我爸爸等您很久,而您没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做的事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但是元方没有回头看这个朋友。
三、课文理解
1、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言而无信,粗野蛮横,无礼,诚恳,知错就改
(点拨: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2、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进行驳斥,说明元方是怎样的人? 聪敏机智,直率正义,能言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点拨: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错误”不放。
4、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有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5、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
四、课外拓展:
1、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点拨:敬词如:陛下、令尊、足下、令郎、麾下; 谦词如:敝人、卑职、寡人、老朽)
2、列举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点拨: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冕四岁能作画;曹植七岁能做诗;甘罗十二岁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资料篇十:世说新语两则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世说新语》两则
一、生字读音。
陈寔(shí) 在不(fǒu)
谢道韫(yùn) 无奕女(yì) 王凝之(níng)
二、重点字词解释。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会)
2.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急速)
3。公欣然日(高兴的样子)
4.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大致;相比)
5.未若柳絮因风起(比不上)
6.太丘舍去(离开)
7.去后乃至(才)
8.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9.门外戏(玩耍)
10.与人期行(约定)
11.相委而去(舍弃)
12.友人惭(惭愧)
13.下车引之(拉)
14.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三、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四、古今异义。
1.下车引之 古义:拉 今义:领
2.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去
3.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等候所约的人,泛指等待或盼望
4.相委而去 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
五、重要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中考复习系列 文言文(八)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基础归纳:
1、本文选自《 》,这部书是由 (朝代) (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主要记述了从汉末到东晋之间士族、文人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风气和上层士大夫的精神面貌、生活情况等。鲁迅说可把它“看作一部名士的教
科书”。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内集 (2)讲论文义
(3)公欣然曰 (4)未若柳絮因风起
(5)差可拟 差 拟 (6)白雪纷纷何所似
3、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 。
(3)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 。
(4)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译文: 。
(5)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
二、理解、简答题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问: “寒雪”、“内集”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融洽、儒雅的家庭气氛;“欣然”“大笑”则更进一步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的家庭气氛;第二问:“儿女”还包括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现在的“儿女”则专指子女。
2、文章仅用一句话交代了咏雪的背景,这句话是:“ ”
3、《咏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召集人兼主讲人是: ,听众是: 。
4、谢太傅为什么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答: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5、两个咏雪的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试从文中找出依据。
答:“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依据:作者也没有明确评价,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6、“未若柳絮因风起”把冬雪比作柳絮,形象生动。你还能从古诗中找出一些咏雪的名句吗?
答:
。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一、基础归纳:
1、文学常识:《陈太丘与友期》被编入《世说新语》一书的“ ”一门,《世说新语》是六朝 小说的代表。
2、翻译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期 戏
译文:
。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信
译文:
。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 引 顾
译文: 。
二、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词语回答下列问题:
1、交待陈元方与来客对话背景的句子是:
说明不守信用的人是: 。
2、友人发怒的原因是: 。
3、对话的地点是: 。
4、故事的结尾是:
三、问题探究:《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第一问: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相当于今天的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指您父亲;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称。第二问:元方入门不顾不应为失礼。其一,全文主要写元方懂得为人之理,无信,无礼,是全篇核心,从反面说明信和礼的重要,其二,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我们不应该过于苛求。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初中语文第五册第29课)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2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