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环评师】
表达了忧愁的古诗篇一
《看古人是如何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忧伤情感的》
看古人是如何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忧伤情感的。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表达了忧愁的古诗篇二
《古诗表达方式》
表达了忧愁的古诗篇三
《古典诗词中表现“愁”的》
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愁的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唐〃沈
如筠《闺怨二首》)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唐〃张若虚)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唐〃王维)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唐〃王维)
相思岭上相思泪,不到三声合断肠
(唐〃常建)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李白)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唐〃李白)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
相识,何事入罗帷(唐〃李白)
此曲有意无人传,原随春风寄燕然
(唐〃李白)
相思长相思,相思无限极。相思苦
相思,相思损容色(唐〃陈羽)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唐〃张籍)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唐〃白居易)
情知梦无益,非梦见何期(唐〃元
稹)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唐〃李商隐)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唐〃李尚隐)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唐〃李商隐)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唐〃鱼玄机)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
边月,没人知。(唐〃韦庄)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五
代后蜀〃顾?)
城上高楼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
千里伴君行(宋〃张先)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
识归舟(宋〃柳永)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宋〃晏殊)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宋〃晏殊)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
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朱淑珍)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
照彩云归(宋〃晏几道)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汉〃张衡)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无
名氏)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
相思,下言久离别(汉〃无名氏)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三国
魏〃徐斡)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晋〃《子
夜歌》)
劳思复劳望,相见不相知(唐〃卢
照邻)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唐〃张
九龄)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
九龄)
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唐〃李
峤)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
表达了忧愁的古诗篇四
《古诗词中的愁》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忺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黄鹤楼 崔颢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竹枝词 刘禹锡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天飞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试谈古诗词中写愁艺术
中国古典诗歌有“以悲为美”、“以愁为工”的悠久传统。家国的不幸、民族的灾难、个人的遭遇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愁”也就成为诗人笔下恒定的感情浪潮。可是,抽象模糊的“愁”如何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呢?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大诗人们开创了许多独有的艺术天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艺术借鉴。
一、把“愁”写得有长度
“愁”本来是没有长度的,可是诗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无限悲苦,常常赋予“愁”以长度。在这方面,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李白。他在《秋浦歌》中写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三千丈”,初看确实让人难以理解,白发缘何会有三千丈呢?读到下一句“缘愁似个长”,便豁然开朗,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那么反过来说,“愁”有多大?“愁”又有多深?看“三千丈的白发”即可知矣。作者故意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内心愁绪的深重,显得真实可感,可谓前无古人。后来李白在《金陵酒肆留别》中写道:“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又把“愁”比成绵绵不尽的东流之水,放眼望去,满江愁绪,无尽离情,使“愁”跳出白
发的纤细,走向了长江的壮阔,把“愁”的长度写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致后世甚至再也没有哪位诗人敢用长度来写无尽的“愁绪”了。
二、把“愁”写得有重量
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道:“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处于国破家亡、流落他乡的境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内心的愁苦、满腔的愁绪不能排解。虽然“也拟泛青舟”,但“双溪的蚱蜢舟”却难以承载得动她的“许多愁”。李清照把“愁”放到了船上,董解元在《西厢记诸宫调》中却把“愁”从船上移到了马背上:“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不动。”而王实甫在《西厢记》则又把有重量的愁移到了车上:“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在词人笔下,“愁”像一块有重量的巨石从水上转移到了陆地,从马上转移到车上,船载不动,马驮不动,车载不起。
三、把“愁”写得有形态
唐代李商隐在《代赠二首》(其一)中从形态上对“愁”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里的“芭蕉”是蕉心未展的蕉叶,这里的“丁香”是成结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和煦的春风,哀
愁无限。作者以“芭蕉”比情人,以“丁香”喻自己,通过比兴手法展现了二人不能与对方相会的愁苦。此处的“愁”具有了芭蕉之形,丁香之态,可谓含蓄跌宕,真实感人。和此诗用和煦的春风反衬丁香之“愁”不同的是,南唐中主李璟在《摊破浣溪沙》中则用迷濛的细雨正衬丁香之“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描写方法不同,却都形态具体可感,愁绪动人。
如果说李商隐和李璟还有心情用“丁香”之花来喻愁的话,那么南唐李后主则使“愁”的形态表现得更为直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间欢》)。千缕万绪的愁思像一团乱麻,盘绕纠缠,使人望而生愁。到了宋代,秦观在《浣溪纱》中写道:“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诗人一反常人习惯,将细微的景物与幽渺的愁情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写得新颖别致,被梁启超称为“奇语”(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奇就奇在,它不写愁如雨丝,却说丝雨如愁,如雨丝般的闲愁,让人有一种梦幻般的愁境之感。
四、把“愁”写得有数量
南唐后主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以“一江水”喻“愁”,又在“东流水”的基础上衬以“春”字,写出了愁丝如水般汪
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江水般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同是以水喻愁,宋代词人秦观则更进一步,直接以
“东流之水”的归宿“海”来喻“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词人由季节的更替想到自己的遭际,仿佛无边的残花败柳皆成了愁,眼前的愁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比李煜的以“春水喻愁”更胜一筹。
而当一种无边的“闲愁”涌上北宋贺铸的心头,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失落感时,“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便把那种“闲愁”的数量借助“一川”“满城”和“梅子黄时雨”巧妙地表现出来,仿佛使人看到在梅子成熟季节,烟雨迷濛,原野上野草无边,满城飞絮飘洒,同样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五、把“愁”写得富有人性
秦观在《满庭芳》中写道:“谩道愁须滞酒,酒未醒,愁已先回。”词人本想借酒浇愁,可谁知酒还未醒,“愁”早已经回到词人身边,把“愁”写得活灵活现、人性十足。张先在《天仙子》中写道:“《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这种说法似乎和秦观的词对立,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赋予“愁”以人性,像人一样具有感情。
表达了忧愁的古诗篇五
《古诗表达技巧(正式)》
表达了忧愁的古诗篇六
《浅论古诗词中的“愁”111》
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论古诗词中的“愁”
作者:刘攀
学校:濮阳广播电视大学
学号:
指导老师:任百丽 职称:副教授
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浅论古诗词中的“愁”
刘攀
2014年5月
摘要:在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反映离愁别绪的文学作品,古代的文人墨客们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咏愁叹怨之情。这些文坛前辈们或以实物喻愁,或借愁绪凭空发愁,他们运用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写作手法,写出了愁之深,写出了愁之长。文人墨客们之所以多愁善感,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无非有三,或因个人情绪使然,或因自然环境影响,或受社会背景所致。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各位文人愁绪的不同表达方式,并结合具体诗词句子分析了愁绪产生的具体原因,最后部分提出了这些文学作品对现代文学的借鉴意义,并指出了继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关键词:唐诗 宋词 愁绪 个人情愫 自然环境 社会背景
在中国古诗词中, “愁”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不知是古代文人大都多愁善感, 还是多愁善感之人才进行文学创作,中国古诗词中反映离愁别绪的文学作品多如繁星。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 出自北门, 忧心殷殷(《邶风·北门》),再到南北朝时期的:自挂东南枝(《孔雀东南飞》),再到愁情几乎成泛滥之势的唐诗宋词元曲,最后到近现代诗歌,反映愁绪之情的文学作品可信手拈来。由此可见, 文人墨客咏愁叹怨之情由来已久。“愁”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绪,要将其表达出来、表达清楚实属不易,因为它不能感知: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既听不到又闻不了;既没有具体形状,又没有相应重量;既没
有颜色,又没有味道。但在古诗词中,先前的文人们用心可谓独具,其表达可谓妙笔生花,古代文人墨客或通过“水”、船”、“月”等实物喻愁,或通过自己的愁绪凭空表达愁绪之情,运用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写作手法,写出了愁之深,写出了愁之长,把“愁”进行了具体化、形象化,使读者更能够直观的理解所要表达的愁绪,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形容“愁”的名句。
一.古诗词愁绪的表现形式
(一)以实物寓愁
“水”“月”、“雨”、“船”等实物在反映离愁别绪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稳居前列,似乎中国古人都有看水兴叹、驭船载愁、望月思愁得习惯。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即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它形象地将愁进行了量化,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像江水一样连绵不绝、无穷无尽的愁思。此处的水可以是江水,也可以是泪水,还可以是酒水。以水喻愁的还有很多,如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的《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范仲淹的“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等名句。
以月喻愁的,莫过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篇虽无一个愁字,但是大家读过这首诗之后,仿佛看到了一个惆怅的诗人,举着酒杯,时而望着明月,时而低头沉思,而作者低头沉思的对象正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思念故乡而不得归,作者怎能不愁。正所谓“千里明月寄相思”,此处相思之对象是故乡也好,是情人也罢,所有相思之意仿佛只能寄托于明月,希望明月代为传达给故乡的亲人,传达给自己的情人,以表明自己的思念之情。
以雨喻愁的,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十分,阴云不开,伴随着沥沥拉拉的小雨,听着点点的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诗人感到了无比的单调乏味,看着身边空无一人,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孤独之感,此时诗人的愁绪便应运而生,黄昏时分的凄风苦雨为诗人的生命悲凉提供了广阔的抒情空间,诗人借助对周围景物的描写,将自己内心的愁绪表达的淋漓尽致。
以船喻愁的,最为著名的要说李清照《武陵春》中:“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船也能载愁,我们不得不叹服古人想象力之丰富。
李清照的创新,在于“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它本身可以因人而异,具有不同的重量,以致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另外,还有以其他实物喻愁的,如在贺铸《青玉案》中:“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人便将愁化作了烟草、化作了柳絮、化作了时下的梅雨。
(二)以愁绪凭空发愁
李清照《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两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愁”、怨”、“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以实写虚是古人常用一种方法,此种写法更能形象表现主观的情感,为增其可感性,词人通常采用夸张性的比喻,目的无非是渲染情绪。但细细品味李清照的词,此处的作者真是愁吗,笔者不以为然,大家可以仔细看看上面得词,其中描述的愁是“闲愁”,闲出来的愁能是愁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不是愁还强说愁,着实有点无病呻吟之意。 把无病呻吟式样的愁写的淋漓尽致的是辛弃疾《丑奴儿》一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作者通过描写人生的不同阶段对愁的不同理解,形象的说出了愁的真正内涵:少年时期,无忧无虑,为了哗众取宠也好,为了诗词创作也罢,原本没有愁思却强说愁。而到了中老年,到了真正懂得愁滋味的时候,让他说愁他也不说了,为什么?因为此时的人已懂得了隐忍,懂得了含蓄,懂得了默默承受。
闲愁词不同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诗歌,而“只有那些既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又不乏伤生忧世之心的词人,才可能撇开现实的纷华喧嚣,把感情的触角伸到心理意识的深处,使人类心灵中常存永在的一份悲哀得以表现出来。因为这种愁绪是以人生的缺憾为基础,它与现实的联系更为渺茫潜隐,在人性心理结构中属于更深的层次”。纵观古代诗词作者,擅写闲愁一般处于太平盛世,或身居要职,或生活比较安逸。总之一句话:只有拥有富贵优越的生活才能写出闲愁的情绪,如果生活负担超级重,天天为生计担心,抑或天天忧国忧民,这样的词只能是真愁。
二.古诗词中愁绪产生的原因。
(一)诗词作者的个人情绪所致
相思之愁,最著名的写相思恋情的“愁”词,就是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还被后人改编成了歌曲,使其在此后也成为经典。再如晏殊《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本是为了表达情人之间的相思之意,意思是想人想的都瘦了,连衣服也显得宽松了,后来这句词被现代学子引用为学习的一种境界,意思是对学习也应该有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一种态度,宁可多掉几斤肉,也要有个好成绩。
思乡之愁,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清秋时节,花落水流,皓月当空,让远在他乡的游子惦念自己的故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自己的故乡在哪里啊,望着江上的渺渺波烟,作者陷入了无限的愁绪之中。柳咏的“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为了不让自己思乡的愁绪迸发,作者竟连等高望远的活动都不做了,以防登高之时看到远处,使其联想,诱发思乡之愁情。
离别之愁,欧阳修《踏莎行》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一句,反映了人虽离, 但情不断, 愁越深, 诗人之情让读者也吁唏不已。白居易“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思恋之情让人日夜难眠, 靠着楼边思念那远处的情人, 好似那悠悠的流水, 好像永远没有尽头, 这幅画面完全被深深的相思之愁所渲染。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借劝酒之举动表达了作者对送别之人深厚的友情:就送到这里吧,往前走就出关了,出关之前让我来再给你斟这最后一杯酒,往西出了阳关恐怕就没有故人给你接风洗尘了。这首诗采取叙述的方法,全句全是写实,看似平淡无华,但细细读来却能由衷的感受到两位深交已久的朋友,在离别之前那种依依惜别之情。
(二)诗词创作时的自然环境所致
由季节引起的愁绪,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天气转凉,秋风萧瑟,草木枯黄,万物肃杀,有一种悲凉的气氛,所以中国古典诗词中就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悲秋情怀,诗人常借满目苍凉的秋色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抒离别之苦、思乡之情。 曹丕《燕歌行》中“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人感到了雄伟的大自然对渺小的人类的压迫,强大的压迫感使得作者恍有人生迟暮的感觉,从而感叹生命在大自然面前的
表达了忧愁的古诗篇七
《古典诗词愁情的表现形式》
2009.01文学教育
丁海鹏
古典诗词愁情的表现形式
愁,既看不见摸不着,又听不到嗅不了;既无形体,又无重量;既无颜色,又无味道,要把它写出,实非易事。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呕心沥血,用生花妙笔别具匠心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把抽象难言的愁情写得具体生动,形象鲜明,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法。
一、以夕阳(黄昏)显愁自《诗经·君子于役》中思妇在日落黄昏之时看到归圈的牛羊和归巢的鸡,进而想到在外服役的丈夫以来,夕阳(黄昏)意象就多被诗人采用,以抒游子思妇的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
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上述都是借夕阳来映衬、烘托、渲染游子思妇相思却不得相见的伤痛愁情。
二、以流水、大海喻愁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古034
军》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刘禹锡《竹枝词》限似侬愁。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李白《横江词》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
“相恨不知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三、以山喻愁
山的雄浑高大给人一种沉重感,愁也如山一般沉甸甸地压在人的心上。向子湮在《水龙吟》里说“愁山万叠,鬓丝千缕”,愁正像重峦叠嶂的山使人喘不过气来。元代吕止庵《怀古》里说“人生最苦别离,柳丝柔肠,山敛愁眉”,给山赋予愁情,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凄苦。
四、以酒写愁
酒能使人想象丰富,能使人不变,人的愁情如绵远无比的流水汩汩滔滔,更如深遂无尽的大海不可估量。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
暂时忘却痛苦,因而诗人常常借酒销愁、借酒抒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的诗句表达了志不得伸的苦闷。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借酒表达深厚的惜别之情。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李清照借酒将那故国来风急?
之思羁旅之愁丧夫之痛写得凄苦感人。
五、以秋显愁
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天气转凉,秋风萧瑟,草木枯黄,万物肃杀,有一种悲凉的气氛,所以中国古典诗词中就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悲秋情怀,诗人常借满目苍凉的秋色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抒离别之苦、思乡之情。
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人感到了无限的自然对有限的人生的压迫,顿生人生迟暮之感,从而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
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漂泊的生命竟然是如此的悲壮而沉重。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苦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有一种难言的伤痛。
徐再思《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以秋日的意三更归梦三更后。象诉说离情。
六、以月、雨、雁、柳等自然界的景物来比拟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表现对历史的浩叹和对往事的追思。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追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伤感。李煜在《虞美人》中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李煜眼中,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
月,连接古今,连接异地,游子思妇,彻夜难眠,唯有天上的明月相伴,此时,月亮的清冷跟游子思妇的孤寂揉和到一块。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宋·张耒《自海至楚》:“愁如夜月常随客,身似飞鸿不记”家。
历时弥久,阴云不开,诗人常用雨来表现其孤独感、幻灭感,因雨而生的愁苦,常常意味着、伴随着空间阻隔和路途断绝,凄风苦雨为诗人的生命悲凉提供了广阔的抒情空间。
“日长巴峡雨蒙蒙,又说归舟路未通。”戎昱《云安阻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温庭筠《咸阳值雨》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这种情景每每牵动游子思妇的思乡怀人之情,因此诗人常借雁寄寓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沈如筠《闺怨》:“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晏殊《清平乐》:“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柳”者,“留”也,古人巧借谐音,以抒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唐·郑谷《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在自然界的各种景物中,塞满天地的春草,飘忽不定的杨花,遇秋先陨的梧桐,叫声凄切的杜鹃和猿等众多物象都成了古代诗人们喻愁、写愁的对象。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乌夜啼》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七、以丝喻愁
丝,剪不断,理还乱,千头
体愁
文学教育2009.01
万绪,就像是一张诗人织就而成的愁网。
唐·司空图《灯花》:“几时金雁传归信,剪断香魂一缕愁。”
清·严元照《忆秦娥》:“故乡迢递空相忆,深闺一片愁如”织。
八、用愁眉、愁肠来直接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宋祁《好事近》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李煜《清平乐》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韦庄《冬夜》肠一寸苗。
九、把愁写成具体可感的物把抽象的愁具体化,是古人写愁最为高妙之处。李白“白发《秋浦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歌》),“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让愁显得绵长。白居易《长恨歌》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愁有了颜色,有了声音。李清照《武陵春》中所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使愁变得沉重异常。王实甫《西厢记》里“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即便是那土和泥,也有一些土气息,泥滋味”,使愁变得有了味道,可以咀嚼。李清照“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又使愁变得说不尽、道不明,但伸手可及、触目便是。
愁是古典诗词不朽的主题,古代文人墨客用生花妙笔匠心独运抒写愁情,为我们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是一份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细细品味。
丁海鹏,教师,现居甘肃西和。
035
表达了忧愁的古诗篇八
《古诗词解释》
黑体《观沧海》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想象日月的运行,银河星光的灿烂,它们都好像从大海里
出来。表现了大海表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志向。
《钱塘湖春行》
¡°几处¡±两句体现早春特点的词语有¡°早莺¡±¡°新
燕¡±¡°浅草¡±。¡°乱花¡±两句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景象,记叙了诗人在湖边骑马春行的情景。
本诗手法: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景物的喜爱
之情。
《次北固山下》
1.翻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将尽未尽时,太阳从海面上升起来,江上早春,旧年未
过新春已到。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态度,引出下文的思乡之情。
3. 本文抒发了诗人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本诗描绘了凄凉萧瑟
的深秋晚景图。
《龟虽寿》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
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1、诗人先以 ( )和( )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
(万事万物都不是永恒的。)
2、“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手法:
3、本诗先用比喻手法后直抒胸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表现
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奋斗不止豪迈气概)。
《过故人庄》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村子,村子外青山连绵不断。
打开窗子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闲聊农事。 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一起观
赏菊花的美丽。
1、“绿树”两句写出了( ),“开轩”两句写出了( ),本
诗充满了( )的情趣。
2、赏析“绿树”两句。手法+翻译+内容+情感(对农家生活环境
的喜爱之情)
3、“合”和“就”什么意思?
4、尾联蕴含诗人的情感: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对与世
无争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回归自然的情趣)。
黑体《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禅房掩映在花木中。
山光使鸟儿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一
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听见钟与磬的声音。
1、这首诗表现禅院幽静的特点,手法以动写静。
2、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3、山光两句赏析
4、你认为颈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赏析。
5、尾联句赏析。
黑体《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柳絮飘飘将尽,杜鹃鸟儿不住地在啼叫,
听说你遭贬将到龙标去,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思念之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
随风一直飘到龙标。
1、开头写¡°杨花和子规¡±的作用:点明暮春时令,渲染忧
伤悲凉的气氛。
2、 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或赏析¡°我寄¡±两句)。 译+拟人手法,表达诗人的忧愁和对朋友的关切。(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
黑体《夜雨寄北》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彻夜长谈;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1、首句,两个期字,一问一答,流露出诗人滞留他乡、
欲归不得的愁苦。
2、¡°巴山夜雨¡±连用,前一个是现在的夜雨,后一个是将
来回味的夜雨。这样时空交错,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离情¡±的代用语。
3、¡°秋¡±字点明季节,烘托了诗人欲归不得的愁苦心情。 黑体《泊秦淮》
烟汽和月光笼罩着秦淮河的秋水和江边的沙岸(互文) 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船家。
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
隔着江还唱着亡国的《玉树后庭花》。
1、写景的句子是,景物的特点:(朦胧、冷寂)。连用¡°
笼¡±突出了水边景色的朦胧、冷寂,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2、表达中心诗句是¡ª,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情感:对不顾
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的批判,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黑体《浣溪沙》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
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赏析:对仗工稳(对
比)(手法),春天的花儿随风飘落,我也无法留住这美好的春天。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里来。(内容)诗人伤春感时(内容概括),通过¡°花落去¡±和¡°燕归来¡±的比较,表达作者对年华流逝,好景不长的淡淡闲愁。(情感)
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
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虚无。景情理交融。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
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
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哲理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
黑体 ¡°赚¡±字有幽默感,即¡°骗¡±意,行人心目中下山
的容易与实际的艰难形成对比。
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
±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
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如梦令》追忆(一次十分有趣的郊游生活),三个场景
(醉归迷途、误入藕花、惊起鸥鹭)。
词人的形象(情感):活泼率真,热爱生活,有着深美的
内心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黑体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方塘的特点:平静、澄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水之清澈,是因
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
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表达了忧愁的古诗篇九
《古诗文形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48993.html
上一篇:让自己越来越优秀句子
下一篇:怎么溅辣椒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