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环评师】
无私奉献为国献身的诗句篇一
《描写无私奉献的诗句》
描写无私奉献的诗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无私奉献为国献身的诗句篇二
《初中语文无私奉献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9、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锄禾》)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9、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锄禾》)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9、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锄禾》)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9、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锄禾》)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9、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锄禾》)
无私奉献为国献身的诗句篇三
《八(上)古诗鉴赏》
八(上)古诗鉴赏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参考: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2)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
参考:后两句由现实转入梦境,诗人渴望为国效力,但壮志难酬,只能在梦中重现当年骑马驰骋的场景,豪壮而又悲怆。“风吹雨”三字照应了诗题。
(3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这首诗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自然而巧妙。
2、《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2)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
参考:这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
参考:这两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风飘絮”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则是诗人一生沉浮的政治生涯的写照。
(4)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
参考:这两句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巧妙新奇。
(5)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将叙事和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表现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2)赏析“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或:这两句为何回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参考:这两句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情不受时空的限制和阻隔,气象阔大,志趣高远,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3)这首诗与以往的送别诗有何不同?
参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流露了诗人的什么思想?
参考:并不认为自己一无用处,仍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
(2)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
参考:这两句以新奇的比喻(“落红”比喻自己离开官场)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3)这首诗歌的表达方式
一二两句叙事、抒情;三四两句议论、抒情
(4)这首诗歌中流露了诗人的哪些心境?
离别的忧伤,积极的人生态度(回归的愉悦)
5、《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参考:这首诗主要描写望山所见所感,以简劲的语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2)全诗是如何扣住“望”字来写了?
参考:诗中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望”字着笔。首联写远望中泰山的山势,颔联写近望中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颈联写凝望之景,尾联是想像中的俯视。
(3)赏析“钟”“割”二字。
参考:“钟”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表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昏晓”用夸张手法表现泰山的高峻绵长。
(4)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
参考: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还有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富有象征性和启发性。
(5)这首诗给人的启示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
6、《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
(2)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衔接非常自然。
(3)这首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春水、早莺、乱花、浅草 生机盎然
(4)诗人是如何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如: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争暖树”“啄春泥”既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又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整个画面生动有趣;“几处”“谁家”体现早春飞鸟不多的特点。又如:颈联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渐欲”写出野花渐开渐多的变化;“没马蹄”既写出了草浅,也体现出当时的人喜爱在西湖边骑马游春的风俗。
7、《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2)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
参考:这两句以写景的形式议论,使得抽象的哲理有了具体生动的感受,“浮云”既是写实,也是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不畏”二字,道出了“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春望》赏析
一、填空
1、全诗描写京城破败荒凉景色,反映了战乱频繁,山河破损,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感情。
2、巧借景物抒发诗人情感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借诗人自身形象来抒发愁思之重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思考:
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国都破残、城郭荒芜的萧条景象,蕴含了无限悲痛及忧国忧民的情感。
2、分析前四句诗人“望”的视角有何变化?
前四句统领在一个“望”中,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3、结合末句,像描绘诗人形象,并分析借此表达的思想情感。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4、体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抒情方式和含义。
采用比拟的手法,说花也因感作时事而溅泪,鸟也因痛恨离别而惊啼,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视物,故物亦生情,以物之情写人情,既委婉曲折,又沉浑其势。
三、联想积累: 忧国忧民的诗句:死去原知„„但悲不见九州同,僵卧孤村„„ 情景交融的诗句:“乱花„„”“日暮乡关„„”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己久的愤激心情。
3、三四句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运用向秀和王质两人的典故,抒发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4、最后两句点明酬赠之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5、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慨。他不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这两句诗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含义(哲理)。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或新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等。
3、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吊古伤今,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中,“聚”、“怒”很生动,请你写出自己的分析。 一“聚”字,写出了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赋予众多的山峦以生命和意志,许多的峰峦仿佛从不同的方向奔来,拱卫潼关,充满了灵动之感。另一“怒”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不仅凸显出水流的湍急,更赋予它生命和感情。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突出了其吊古伤今的悲愤之情。
3、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的深沉含义?
历史上的王朝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逃不过这其间的灾殃和苦难:为了新的王朝之兴盛,百姓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夸示功业,兴建宫殿,百姓们的金钱与劳力均被剥削;王朝混乱灭亡,烽烟战祸不断,百姓们的性命更是不保。无论兴、亡,百姓们的苦难,又岂是区区笔墨所能道尽!
4、已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一份心力。
辞官南归的心情。
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赋予落花生命和情感,花儿凋零后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它还要回到养育它的泥土中去,化为春天的土壤。为养护来年新开的花朵尽自己一份力量。诗人以落花自比,辞官还乡就好像花朵凋零,但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为一代新人成长出力。今天,我们常用这句诗来表达无私奉献(为了美好事物而敢于献身)的精神。
5、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词的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一、二句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早晨醒来时听到了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三至五句每句写一事: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
2、赏析:沙场秋点兵秋天的苍茫大漠,辽阔无边,黄沙飞扬,军容整齐,肃穆威严,战鼓隆隆,战马嘶鸣。将军身披战袍,豪气满怀,正在检阅军队,指挥战斗。整个画面给人豪壮肃杀的景象,其中一个“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一种肃杀的气氛。
3、词人虽白发苍苍,但仍然眷恋疆场,愿意为国杀敌立功的理想可以从两个细节中看出,这两个细节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或者说:挑灯看剑,梦回连营。)
4、表现战斗激烈而又顺利的诗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直接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里的“天下事”指的是:北伐金人,统一国家。
5、赏析:可怜白发生 “可怜白发生”这五个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作者由梦境返回现实,情绪一落千丈,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
6、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从题材上看:写的是军营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 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从语言风格上看:语言豪放、壮美而不“纤巧”。
6、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无私奉献为国献身的诗句篇四
《古 诗 词 阅 读 题》
古 诗 词 阅 读 题
一、 己 亥 杂 诗 龚自珍(清)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浩 荡 离 愁 白 日 斜 , 吟 鞭 东 指 即 天 涯 。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 化 作 春 泥 更 护 花 。
2、这首诗前两句中的 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3、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4、 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
又是什么?
5、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
6、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画面。并谈谈你对
这句诗的理解。
答案:1、略 2、“浩荡离愁(离愁) 3、诗中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
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4、诗人想舍的当朝者
的黑暗和腐朽,不想舍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5、寄托了诗人虽然
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表现了作者自我牺牲
的爱国热忱和奉献精神。 6、一片片飞花离开故枝纷纷坠落,在那一丛丛花树
下堆砌起来,化作红粉香泥,养护新苗新花。
诗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发誓:我们这片落花啊,绝不是无情物。花落归根,最
后化作春泥了,还要去滋润未来的花,去孕育未来的五彩缤纷的春天。表明自己
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今天用此来赞颂牺牲自己,培养新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
的精神。
二、 钱 塘 湖 春 行 白居易(唐)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孤 山 寺 北 贾 亭 西 , 水 面 初 平 云 脚 低 。
几 处 早 莺 争 暖 树 , 谁 家 新 燕 啄 春 泥 。
乱 花 渐 欲 迷 人 眼 , 浅 草 才 能 没 马 蹄 。
最 爱 湖 东 行 不 足 , 绿 杨 阴 里 白 沙 堤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最 爱 湖 东 行 不 足
3.《钱塘湖春行》描绘了钱塘湖春天怎样的景象?
4.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
5.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6、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7.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不够 3。春水初涨、莺飞燕舞、春花渐开、春草初萌的早
春景象。
4.“几处”“谁家”,使读者意识到不是处处早莺争暖,不是家家燕子衔泥,描绘了
钱塘湖的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5.“渐欲”“才能”是极有
分寸的, 乱花仅处于渐欲迷眼的阶段,马蹄踏过的还是初生的春草,描绘了钱塘
湖的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6.“水面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
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
“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
勃的感觉。 7.本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3、 望 岳 杜甫(唐)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岱 宗 夫 如 何 , 齐 鲁 青 未 了 。
造 化 钟 神 秀 , 阴 阳 割 昏 晓 。
荡 胸 生 层 云 ,决 眦 入 归 鸟 。
会 当 凌 绝 顶 , 一 览 众 山 小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 造 化 钟 神 秀 (2) 会 当 凌 绝 顶
3、翻译下列句子。
会 当 凌 绝 顶 , 一 览 众 山 小 。
4.赏析句子:
(1)赏析“造化钟神秀”中“钟”字的表达效果。
(2)赏析“阴阳割昏晓”中“割”的表达作用。
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两句诗表现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6、尾联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和气概?
7、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钟:聚集。 会当:终当,终要。 3.将来我一定要登上峰
巅,俯首一览,众山匍匐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4.“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
情感,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5. 表现
了泰山神奇秀丽,高达雄伟的特点。6.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和登上绝顶、俯视一切的气概。 7.诗歌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
神奇秀丽的景色,也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杨 花 落 尽 子 规 啼 ,
闻 道 龙 标 过 五 溪 。
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 ,
随 风 直 到 夜 郎 西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赏析句子: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左迁:贬官。 与:给。 3.(1)漂泊之感,离别之情。
(2)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
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4.本诗是一首写给好友王昌
龄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关切之情。
5、江 城 子 密 州 出 猎 苏 轼(宋)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老 夫 聊 发 少 年 狂 ,左 牵 黄 ,右 擎 苍 . 锦 帽 貂 裘 , 千 骑 卷 平
冈 。 为 报 倾城 随 太 守 ,亲 射 虎 , 看 孙 郎 。
酒 酣 胸 胆 尚 开 张 , 鬓 微 霜 , 又 何 妨 ! 持 节 云 中 , 何 日 遣
冯 唐 ? 会 挽雕 弓 如 满 月 ,西 北 望 ,射 天 狼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老 夫 聊 发 少 年 狂 (2)会 挽 雕 弓 如 满 月
3、翻译下列句子。
(1)老 夫 聊 发 少 年 狂 ,左 牵 黄 ,右 擎 苍 .
(2)酒 酣 胸 胆 尚 开 张 , 鬓 微 霜 , 又 何 妨 !
4、解释下列句子用典的含义。
(1)亲射虎,看孙郎”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西北望,射天狼。
5、句子理解。
(1)试对“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句话作简要赏析。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心态?
6、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太守形象?
7、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 骑 卷 平 冈 ”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8、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姑且、暂且;定将。 3、(1)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
狂,左手牵扯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2)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
豪壮。 4、(1)写出了作者以孙权自比,所具有的那份少年狂气。(2)写出
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3)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
为国立功的决心。 5、(1)形象地写出了太守出猎的雄姿、壮观的场面以及
高昂的情绪。
(2)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
为国立功的心志。
6、虽然年老、但仍希望报效国家、为国建功立业的太守形象。 7、太守率领
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8、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但
仍希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6、天 净 沙 ? 秋 思 马致远(元)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
夕 阳 西 下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3、诗歌在充满萧瑟秋景的气氛中,为何要写“小桥流水人家”?
4、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思想的感情?
5.简析该曲在写法上的一个特点。
1、略。 2、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
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
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
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 3、答:小桥、流水、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
和对家庭的思念。反衬作者人生的苍悲,表达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却不能实现的
痛苦。4、这是一篇抒情作品,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
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愁绪。5、答:示例一: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通
过选取九种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
愁苦之情。
示例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处于动态的“流水”与处于静态的“小桥”“人家”
相互映衬,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让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加悲凉。
7、酬 乐 天 扬 州 初 逢 席 上 见 赠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 ,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
怀 旧 空 吟 闻 笛 赋 ,到 乡 翻 似 烂柯 人 。
沉 舟 侧 畔 千 帆 过 ,病 树 前 头 万 木 春 。
今 日 听 君 歌 一 曲 ,暂 凭 杯 酒 长 精 神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暂凭杯酒长精神
3、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作者用了两个典故。请分别说
说作者用这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4、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
一幅画面。
5、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说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
前头万木春”的理解?
思想感情: 蕴含哲理:
6、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略。 2、(1)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2)增长、振作。 3、“怀旧空
吟闻笛赋”句借向秀对嵇康的怀念表达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
翻似烂柯人”句借晋人王质的故事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表达
了诗人被贬23年后回来的恍若隔世、生疏惆怅的感受。
无私奉献为国献身的诗句篇五
《诗歌赏析与大学生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
诗歌赏析与大学生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
孙 晨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摘 要:文学作品对影响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诗歌作为一种优美而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大学生非常爱读。可以利用诗歌所蕴含的无私奉献精神,教育大学生从中国优秀的诗歌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关键词:诗歌赏析;无私奉献;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08)06-0140-04
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对金钱的占有,不是对享乐的贪求,也不是对名利的追逐,而是对社会的贡献。歌德说过:“你若要珍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应该给世界创造价值。”[1](26)爱因斯坦说:“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1](26)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要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居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你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2](777)诸葛亮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所以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盛赞的高风亮节,也正是因为它显现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确实,一个只为自己活着的人,他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他活着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他活着也等于死了。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没有了这个‘我’,那他就无法生存了。他的前面一片黑暗,只有利己主义和注定的悲哀。”[2](802)
在当今商品化的大潮中,如果抵御不了物质的诱惑,很容易迷失人生的价值,走向一味追求金钱和享乐的利己主义的悲哀道路。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大学生作为我们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应当树立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就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而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一种具体体现。
一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效途径。所谓“以理服人”,是以平等的态度,正确的道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循循善诱,互动交流。真理只有一个,只有正确的道理才能征服人心,只有善于引导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所谓“以情
收稿日期:2008-07-29
作者简介:孙 晨(1944-),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D/2006/01/001)阶段性成果 -140-
过感情的交流,给人以熏陶和激发。在深情和感动中使心灵得到净化,得到提升。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曾经写到:“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养。老实说,是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这种工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3](206)
梁启超还认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3](207)而在文学这个法宝中,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法宝。诗歌以抒情为主,在“以情感人”上它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诗国,历来重视“诗教”。《诗经·毛诗序》中说:“是故正得失,动天地,感神鬼,莫近于诗。”[4](63)在中国璀璨的诗歌长河中,有不少思想高尚,格调高远的诗篇。它们表现了为国为民的坚定信念,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像化雨的春风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哺育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献身理想,献身事业,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仁人志士,构成“中国的脊梁”。[5](118)这些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教材。发挥这些优秀诗歌在启迪思想、陶冶情操,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通过诗歌教学,诗歌鉴赏培养高尚的情操是十分重要的。
梁启超曾以亲身经历谈到他读孔尚任的杂剧《桃花扇》所受到的激励和影响:
那《沉江》一出,写清兵破了扬州,史可法从围城里跑出,要到南京,听见福王已经投降,哀痛到极,迸出来几句话:“抛下俺断蓬船,撇下俺无家犬!呼天叫地千百遍,归无路进又难前!……累死英雄,到此日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唱完了这一段,就跳下水里死了。跟着有一位志士赶来,已经救他不及,便唱道:“……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这几段,我小时候读他,不知淌了几多眼泪。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对于满清的革命思想,最少也有一部分受这类文学的影响。他感人最深处,是一个个字,都带着鲜红的血呕出来。
[3](212)
响人的思想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影响更是不能低估的。正如16世纪英国诗人锡德尼所说:“诗人的怡情妙手确是比任何别的技艺更能有效地吸引心灵。……由于德行是一切人间学问的目的所在,所以诗,由于它在传授德行方面是最通俗的,在吸引人向往德行方面是无与伦比的,确是最卓越的工作中的最卓越的人。”[6](240)据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充分利用诗教这种形式,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繁荣、自由和解放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外敌的侵略,各族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战斗。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主义诗篇表现了千百爱国志士为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它们是民族文化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载驰》一诗就塑造了一位具有爱国热情和坚强性格的妇女——许穆夫人的形象。许穆夫人是卫国国君卫懿公的小女儿,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狄人破灭,卫懿公战死,卫国遗民在漕邑安顿下来,许穆夫人的兄长卫文公即位。许穆夫人听说国破父亡,急忙从许国奔赴漕邑吊唁,并计划向大国求援抗狄复国。但是,她奔赴国难的行动受到许国君臣的反对和阻挠。许穆夫人顶住重重压力,坚定地实施复国行动。后来,齐国响应了许穆夫人的呼吁,派兵援救,赶走狄人,卫国复兴。这首诗表现了许穆夫人热爱故国、复兴故国的深情和决心,以及对阻挠她行动的许国大夫的愤懑。
许穆夫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以自己的安逸而忘记祖国的危难。在许国君臣的一片反对声中,不顾一切地急赴国难,以实际行动助祖国复兴。这种爱国的热忱、坚毅勇敢的行动,表现了一种高尚的品格,具有感人的力量。这样的诗句介绍给我们的学生吟诵、学习,同样能起到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一生都在为祖国(楚国)的富强和独立而奔走,而奋斗。他坚持改革,主张联合六国共摈强秦,与对秦采取妥协投降政策的旧贵族腐朽势力展开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他屡遭群小的诬陷、排挤和迫害,数次被放逐。在长期流放中,他时刻心忧人民,不
-141-
理想的忧愤感情,揭露、指斥了群小违法乱纪、壅君误国之罪,最后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九歌》中的《国殇》,是一首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诗篇: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卫国壮士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表现了这些为国捐躯者英勇献身的豪迈气概。
这些震撼人心的诗篇对大学生情感的陶冶,培养他们以爱国为荣、无私奉献的荣辱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
忠勇报国的壮士之所以成为历代不少诗歌着力刻画,着力歌颂的对象,是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公而忘私,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品德。建安时期著名诗人曹植的《白马篇》就描写和赞颂了这样一位壮士的形象: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侠。少小侠侠侠,扬侠侠侠侠。侠侠侠侠弓,侠侠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的同样是忠勇献身的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英雄品格中,为国为民,赴汤蹈火,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是一个重要内涵。汉代名将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铮铮誓言,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岳飞《满江红》表现了抗敌卫国的激烈壮志;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表示了至死不变的抗清决心。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取之。”彰显了无私无畏,磊落坦荡的胸怀。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道出了为民族解放,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伟大抱负和情怀。
文天祥在元都燕京的牢中还曾创作了光耀千古的《正气歌》。诗中列举并赞扬了“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先贤: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侠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诗中的这位壮士不仅武艺高强,久经沙场,而且忠勇爱国,肝胆照人。当国家遭到外敌的侵略,他割舍一切私情私利,离别父母、妻子、儿女,义无反顾地为国赴难。这是何等令人赞叹的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情怀。“视死忽如归”一句,更是掷地有声,是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面对危难,面对牺牲时的共同心声。
阮籍的《咏怀》(三十九)也写了一位临难受命、舍生忘死,争战沙场的壮士,与曹植的《白马篇》可谓异工同曲:
壮士何慷慨,志欲吞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侠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侠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142-
文天祥所列举的这些历史人物,或坚持真理和正义,舍生忘死,坚贞不屈;或宁折不弯,杀身成仁,气贯长虹;或鞠躬尽瘁,公而忘私,光耀日月。在他们身上无不体现着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和气节。正是这种奉献,使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名垂青史。读着这些诗篇,沉浸在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境界中,大学生一定会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感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诗歌是我们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必须汲取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四
在中国历代诗歌中,有不少托物咏志诗。这些诗借物以寓性情。在对“物”的描写中,寄寓了诗人的思想情操、理想追求和人生哲理。
屈原的《桔颂》就是一首咏物的杰作。特别是其中的这些诗句:“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歌颂了桔树志趣坚定,心胸开阔,谦和谨慎,至诚无私,没有庸俗的追求,不随波逐流的美德。
和《咏煤炭》,将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高尚品德的典型概括。且看《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中国古典诗歌中以石灰象征人格的高洁是很少见的。诗中首先着眼于石灰历经磨难“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写出了不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严酷考验,始终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死亡不足惧的品格。一句“粉骨碎身”更是写出了石灰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清白”则是石灰高风亮节的集中概括。《石灰吟》是于谦心理意向的象征,表现了诗人的人生观。
《咏煤炭》是另一首表现于谦人生理想的佳作: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煤炭同样是一个蕴含丰富的意向。煤炭来自远古,蕴含着巨大的热力。它的燃烧会给大地带来温暖,给暗夜带来光明。诗中说它的前身是死去的铁石,但它造福人类的爱心却始终如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煤炭高尚品德的写照,也是诗人坚定的人生理想、人生态度的抒发。这首诗通过对煤炭品格的吟咏,高扬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人格,赞颂了为人类造福而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无论是石灰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还是煤炭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凝聚着高尚的思想品质和伟大的道德风范。在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历史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在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终身的共产主义战士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
福,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计名利,不讲报酬,默默奉献的普通群众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汶川大地震中,在义无反顾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身上,在支援灾区的无数志愿者身上,在灾区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身上,在无私无畏救助他人的灾区教师、学生、干部、群众身上,在慷慨解囊向灾区捐钱、捐物的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身上,我们也都可以看到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这是响彻古今,唱遍大地的无私奉献之歌。人生的意义在这种无私奉献中得到体现,人生的价值在这种无私奉献中得到升华。大学生应是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发扬广大者,让我们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美的诗歌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校园中唱响实现人生价值的无私奉献之歌!
参考文献:
[1]胡清等编.青春赠言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2]张念宏、徐永利等编.教师手册[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
[3]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A].沈阳: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6]锡德尼.为诗一辩.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7]李洪普、刘洪英.试析高等院校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7).
(责任编辑:郑宗荣)
On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elfless Dedication Spirit and Poem Appreciation
SUN Chen
(School of Literature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China)
Abstract: Literary works influence people’s thought. Poems, beautiful literary works with great passion, are preferred by university students. They will be well nourished by excellent Chinese poetry and their selfless dedication spirit can be cultivated through appreciation of poetry.
Key words: poem appreciation; unselfish devo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143-
无私奉献为国献身的诗句篇六
《古诗二首修改版》
无私奉献为国献身的诗句篇七
《中考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题
一、 己 亥 杂 诗 龚自珍(清)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浩 荡 离 愁 白 日 斜 , 吟 鞭 东 指 即 天 涯 。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 化 作 春 泥 更 护 花 。
2、这首诗前两句中的 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3、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4、 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5、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
6、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画面。并谈谈你对这句诗的
理解。
答案:1、略 2、“浩荡离愁(离愁) 3、诗中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
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4、诗人想舍的当朝者的黑暗和腐朽,不想舍
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5、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
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表现了作者自我牺牲的爱国热忱和奉献精神。 6、一片片飞花离
开故枝纷纷坠落,在那一丛丛花树下堆砌起来,化作红粉香泥,养护新苗新花。
诗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发誓:我们这片落花啊,绝不是无情物。花落归根,最后化作春泥
了,还要去滋润未来的花,去孕育未来的五彩缤纷的春天。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
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今天用此来赞颂牺牲自己,培养新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 钱 塘 湖 春 行 白居易(唐)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孤 山 寺 北 贾 亭 西 , 水 面 初 平 云 脚 低 。
几 处 早 莺 争 暖 树 , 谁 家 新 燕 啄 春 泥 。
乱 花 渐 欲 迷 人 眼 , 浅 草 才 能 没 马 蹄 。
最 爱 湖 东 行 不 足 , 绿 杨 阴 里 白 沙 堤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最 爱 湖 东 行 不 足
3.《钱塘湖春行》描绘了钱塘湖春天怎样的景象?
4.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
5.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6、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7.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不够 3。春水初涨、莺飞燕舞、春花渐开、春草初萌的早春景象。
4.“几处”“谁家”,使读者意识到不是处处早莺争暖,不是家家燕子衔泥,描绘了钱塘湖的
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5.“渐欲”“才能”是极有分寸的, 乱花仅处
于渐欲迷眼的阶段,马蹄踏过的还是初生的春草,描绘了钱塘湖的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
早春的喜爱之情。
6.“水面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莺是春的
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没马蹄”,草初生
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感觉。 7.本诗描写了
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三、 望 岳 杜甫(唐)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岱 宗 夫 如 何 , 齐 鲁 青 未 了 。
造 化 钟 神 秀 , 阴 阳 割 昏 晓 。
荡 胸 生 层 云 ,决 眦 入 归 鸟 。
会 当 凌 绝 顶 , 一 览 众 山 小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 造 化 钟 神 秀 (2) 会 当 凌 绝 顶
3、翻译下列句子。
会 当 凌 绝 顶 , 一 览 众 山 小 。
4.赏析句子:
(1)赏析“造化钟神秀”中“钟”字的表达效果。
(2)赏析“阴阳割昏晓”中“割”的表达作用。
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两句诗表现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6、尾联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和气概?
7、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钟:聚集。 会当:终当,终要。 3.将来我一定要登上峰巅,俯首一
览,众山匍匐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4.“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把大自然写得
有情有义。“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5. 表现了泰山神奇秀丽,高达雄伟的
特点。6.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登上绝顶、俯视一切的气概。 7.诗歌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
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杨 花 落 尽 子 规 啼 ,
闻 道 龙 标 过 五 溪 。
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 ,
随 风 直 到 夜 郎 西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赏析句子: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请简要分析。
4、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左迁:贬官。 与:给。 3.(1)漂泊之感,离别之情。(2)拟人。明
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
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4.本诗是一首写给好友王昌龄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
关切之情。
五、江 城 子 密 州 出 猎 苏 轼(宋)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老 夫 聊 发 少 年 狂 ,左 牵 黄 ,右 擎 苍 . 锦 帽 貂 裘 , 千 骑 卷 平 冈 。 为 报
倾城 随 太 守 ,亲 射 虎 , 看 孙 郎 。
酒 酣 胸 胆 尚 开 张 , 鬓 微 霜 , 又 何 妨 ! 持 节 云 中 , 何 日 遣 冯 唐 ? 会
挽雕 弓 如 满 月 ,西 北 望 ,射 天 狼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老 夫 聊 发 少 年 狂 (2)会 挽 雕 弓 如 满 月
3、翻译下列句子。
(1)老 夫 聊 发 少 年 狂 ,左 牵 黄 ,右 擎 苍 .
(2)酒 酣 胸 胆 尚 开 张 , 鬓 微 霜 , 又 何 妨 !
4、解释下列句子用典的含义。
(1)亲射虎,看孙郎”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西北望,射天狼。
5、句子理解。
(1)试对“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句话作简要赏析。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6、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太守形象?
7、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 骑 卷 平 冈 ”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8、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姑且、暂且;定将。 3、(1)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扯
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2)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 4、(1)写出了作者
以孙权自比,所具有的那份少年狂气。(2)写出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3)
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 5、(1)形象地写出了太守出猎的
雄姿、壮观的场面以及高昂的情绪。
(2)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
的心志。
6、虽然年老、但仍希望报效国家、为国建功立业的太守形象。 7、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
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8、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希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
大抱负。
六、天 净 沙 .秋 思 马致远(元)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
夕 阳 西 下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怎样
的一幅画面。
3、诗歌在充满萧瑟秋景的气氛中,为何要写“小桥流水人家”?
4、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思想的感情?
5.简析该曲在写法上的一个特点。
1、略。 2、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
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
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 3、答:小
桥、流水、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反衬作者人生的苍悲,表达出
作者追求美好生活却不能实现的痛苦。4、这是一篇抒情作品,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生
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愁绪。5、答:示例一: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作者通过选取九种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
苦之情。
示例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处于动态的“流水”与处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互
映衬,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让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加悲凉。
七、酬 乐 天 扬 州 初 逢 席 上 见 赠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 ,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
怀 旧 空 吟 闻 笛 赋 ,到 乡 翻 似 烂柯 人 。
沉 舟 侧 畔 千 帆 过 ,病 树 前 头 万 木 春 。
今 日 听 君 歌 一 曲 ,暂 凭 杯 酒 长 精 神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暂凭杯酒长精神
3、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作者用了两个典故。请分别说说作者用
这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4、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5、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说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的理解?
思想感情: 蕴含哲理:
6、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略。 2、(1)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2)增长、振作。 3、“怀旧空吟闻笛赋”句
借向秀对嵇康的怀念表达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翻似烂柯人”句借晋人
王质的故事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表达了诗人被贬23年后回来的恍若隔
世、生疏惆怅的感受。
4、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
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5、思
想感情: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蕴含哲理:旧事物必
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
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八.使 至 塞 上 王维(唐)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单 车 欲 问 边,属 国 过 居 延。
征 蓬 出 汉 塞,归 雁 入 胡 天。
大 漠 孤 烟 直,长 河 落 日 圆。
萧 关 逢 候 骑,都 护 在 燕 然。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3、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
道,请你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4、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表达作用:句式整齐,朗朗上口。诗人以“蓬”、
“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
“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
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3、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
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 对仗工整,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开阔鲜明,
气势雄浑,具有画面美。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
无私奉献为国献身的诗句篇八
《诗歌赏析与大学生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
诗歌赏析与大学生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
作者:孙 晨
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对金钱的占有,不是对享乐的贪求,也不是对名利的追逐,而是对社会的贡献。歌德说过:“你若要珍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应该给世界创造价值。”[1](26)爱因斯坦说:“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1](26)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要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居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你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2](777)诸葛亮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所以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盛赞的高风亮节,也正是因为它显现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确实,一个只为自己活着的人,他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他活着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他活着也等于死了。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没有了这个‘我’,那他就无法生存了。他的前面一片黑暗,只有利己主义和注定的悲哀。”
[2](802)
在当今商品化的大潮中,如果抵御不了物质的诱惑,很容易迷失人生的价值,走向一味追求金钱和享乐的利己主义的悲哀道路。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大学生作为我们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应当树立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就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而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一种具体体现。
一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效途径。所谓“以理服人”,是以平等的态度,正确的道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循循善诱,互动交流。真理只有一个,只有正确的道理才能征服人心,只有善于引导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所谓“以情感人”,是要拨动心灵的琴弦,漾起感情的波澜,通过感情的交流,给人以熏陶和激发。在深情和感动中使心灵得到净化,得到提升。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曾经写到:“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养。老实说,是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这种工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3](206)
梁启超还认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
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3](207)而在文学这个法宝中,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法宝。诗歌以抒情为主,在“以情感人”上它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诗国,历来重视“诗教”。《诗经·毛诗序》中说:“是故正得失,动天地,感神鬼,莫近于诗。”[4](63)在中国璀璨的诗歌长河中,有不少思想高尚,格调高远的诗篇。它们表现了为国为民的坚定信念,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像化雨的春风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哺育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献身理想,献身事业,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仁人志士,构成“中国的脊梁”。[5](118)这些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教材。发挥这些优秀诗歌在启迪思想、陶冶情操,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通过诗歌教学,诗歌鉴赏培养高尚的情操是十分重要的。
梁启超曾以亲身经历谈到他读孔尚任的杂剧《桃花扇》所受到的激励和影响:
那《沉江》一出,写清兵破了扬州,史可法从围城里跑出,要到南京,听见福王已经投降,哀痛到极,迸出来几句话:“抛下俺断蓬船,撇下俺无家犬!呼天叫地千百遍,归无路进又难前!„„累死英雄,到此日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唱完了这一段,就跳下水里死了。跟着有一位志士赶来,已经救他不及,便唱道:“„„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这几段,我小时候读他,不知淌了几多眼泪。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对于满清的革命思想,最少也有一部分受这类文学的影响。他感人最深处,是一个个字,都带着鲜红的血呕出来。[3](212)
梁启超的这段话说明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在影响人的思想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影响更是不能低估的。正如16世纪英国诗人锡德尼所说:“诗人的怡情妙手确是比任何别的技艺更能有效地吸引心灵。„„由于德行是一切人间学问的目的所在,所以诗,由于它在传授德行方面是最通俗的,在吸引人向往德行方面是无与伦比的,确是最卓越的工作中的最卓越的人。”[6](240)据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充分利用诗教这种形式,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繁荣、自由和解放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外敌的侵略,各族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战斗。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主义诗篇表现了千百爱国志士为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它们是民族文化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载驰》一诗就塑造了一位具有爱国热情和坚强性格的妇女——许穆夫人的形象。许穆夫人是卫国国君卫懿公的小女儿,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狄人破灭,卫懿公战死,卫国遗民在漕邑安顿下来,许穆夫人的兄长卫文公即位。许穆夫人听说国破父亡,急忙从许国奔赴漕邑吊唁,并计划向大国求援抗狄复国。但是,她奔赴国难的行动受到许国君臣的反对和阻挠。许穆夫人顶住重重压力,坚定地实施复国行动。后来,齐国响应了许穆夫人的呼吁,派兵援救,赶走狄人,卫国复兴。这首诗表现了许穆夫人热爱故国、复兴故国的深情和决心,以及对阻挠她行动的许国大夫的愤懑。
许穆夫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以自己的安逸而忘记祖国的危难。在许国君臣的一片反对声中,不顾一切地急赴国难,以实际行动助祖国复兴。这种爱国的热忱、坚毅勇敢的行动,表现了一种高尚的品格,具有感人的力量。这样的诗句介绍给我们的学生吟诵、学习,同样能起到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一生都在为祖国(楚国)的富强和独立而奔走,而奋斗。他坚持改革,主张联合六国共摈强秦,与对秦采取妥协投降政策的旧贵族腐朽势力展开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他屡遭群小的诬陷、排挤和迫害,数次被放逐。在长期流放中,他时刻心忧人民,不忘国事。他以诗歌抒发了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忧愤感情,揭露、指斥了群小违法乱纪、壅君误国之罪,最后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九歌》中的《国殇》,是一首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诗篇: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卫国壮士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表现了这些为国捐躯者英勇献身的豪迈气概。
这些震撼人心的诗篇对大学生情感的陶冶,培养他们以爱国为荣、无私奉献的荣辱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
忠勇报国的壮士之所以成为历代不少诗歌着力刻画,着力歌颂的对象,是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公而忘私,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品德。建安时期著名诗人曹植的《白马篇》就描写和赞颂了这样一位壮士的形象: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诗中的这位壮士不仅武艺高强,久经沙场,而且忠勇爱国,肝胆照人。当国家遭到外敌的侵略,他割舍一切私情私利,离别父母、妻子、儿女,义无反顾地为国赴难。这是何等令人赞叹的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情怀。“视死忽如归”一句,更是掷地有声,是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面对危难,面对牺牲时的共同心声。
阮籍的《咏怀》(三十九)也写了一位临难受命、舍生忘死,争战沙场的壮士,与曹植的《白马篇》可谓异工同曲:
壮士何慷慨,志欲吞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同样的慷慨赴难,同样的奋不顾身,阮籍歌颂的同样是忠勇献身的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英雄品格中,为国为民,赴汤蹈火,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是一个重要内涵。汉代名将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铮铮誓言,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岳飞《满江红》表现了抗敌卫国的激烈壮志;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表示了至死不变的抗清决心。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取之。”彰显了无私无畏,磊落坦荡的胸怀。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道出了为民族解放,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伟大抱负和情怀。
文天祥在元都燕京的牢中还曾创作了光耀千古的《正气歌》。诗中列举并赞扬了“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先贤: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文天祥所列举的这些历史人物,或坚持真理和正义,舍生忘死,坚贞不屈;或宁折不弯,杀身成仁,气贯长虹;或鞠躬尽瘁,公而忘私,光耀日月。在他们身上无不体现着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和气节。正是这种奉献,使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名垂青史。读着这些诗篇,沉浸在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境界中,大学生一定会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感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诗歌是我们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必须汲取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四
在中国历代诗歌中,有不少托物咏志诗。这些诗借物以寓性情。在对“物”的描写中,寄寓了诗人的思想情操、理想追求和人生哲理。
屈原的《桔颂》就是一首咏物的杰作。特别是其中的这些诗句:“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歌颂了桔树志趣坚定,心胸开阔,谦和谨慎,至诚无私,没有庸俗的追求,不随波逐流的美德。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有两首咏物诗:《石灰吟》和《咏煤炭》,将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高尚品德的典型概括。且看《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中国古典诗歌中以石灰象征人格的高洁是很少见的。诗中首先着眼于石灰历经磨难“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写出了不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严酷考验,始终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死亡不足惧的品格。一句“粉骨碎身”更是写出了石灰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清白”则是石灰高风亮节的集中概括。《石灰吟》是于谦心理意向的象征,表现了诗人的人生观。
《咏煤炭》是另一首表现于谦人生理想的佳作: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煤炭同样是一个蕴含丰富的意向。煤炭来自远古,蕴含着巨大的热力。它的燃烧会给大地带来温暖,给暗夜带来光明。诗中说它的前身是死去的铁石,但它造福人类的爱心却始终如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煤炭高尚品德的写照,也是诗人坚定的人生理想、
人生态度的抒发。这首诗通过对煤炭品格的吟咏,高扬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人格,赞颂了为人类造福而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无论是石灰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还是煤炭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凝聚着高尚的思想品质和伟大的道德风范。在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历史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在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终身的共产主义战士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在为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计名利,不讲报酬,默默奉献的普通群众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汶川大地震中,在义无反顾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身上,在支援灾区的无数志愿者身上,在灾区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身上,在无私无畏救助他人的灾区教师、学生、干部、群众身上,在慷慨解囊向灾区捐钱、捐物的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身上,我们也都可以看到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这是响彻古今,唱遍大地的无私奉献之歌。人生的意义在这种无私奉献中得到体现,人生的价值在这种无私奉献中得到升华。大学生应是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发扬广大者,让我们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美的诗歌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校园中唱响实现人生价值的无私奉献之歌!
参考文献:
[1]胡清等编.青春赠言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2]张念宏、徐永利等编.教师手册[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
[3]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A].沈阳: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6]锡德尼.为诗一辩.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7]李洪普、刘洪英.试析高等院校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7).
对于青少年来说,能够成为志愿者参与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奥运会是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欢聚一堂的体育盛会,志愿者在很短时间内能够体验世界多元文化,对于形成全球视野、跨文化视角是一次良好的机会;志愿者以自己的真诚和踏实的行动为奥运会服务,能够在奥林匹克盛典中得到精神的升华;举办奥运会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参与到这样庞大的工作系统中,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责任感、创新能力、沟通技巧、合作精神;奥运会也是青少年展示自我的舞台,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人格和能力将在其中得到检验。在悉尼奥运会结束以后,组委会的相关部门对志愿者进行的业务评价,成为志愿者的宝贵资历。
怎样才能成为奥运会志愿者
奥运会的志愿者应具有怎样的素质呢?一般来说,对他们有以下4方面的要求:
无私奉献为国献身的诗句篇九
《描写无私奉献的诗句》
描写无私奉献的诗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50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