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楼对联

| 环评师 |

【www.guakaob.com--环评师】

戏楼对联篇一
《戏曲舞台对联》

戏曲舞台对联 戏里春秋

戏里有千秋盛事尽道封侯拜相得功禄 剧中无百年恩怨都言才子佳人赐良缘

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人间戏剧唱做念打生死演绎红白花, 戏剧人间风霜雨雪上下求索真善美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一举二三元不读四书五经登金殿 六音七八调延长九收十放渡银河

观者莫笑悲欢离合确是生活真实写照 演者莫痴欣喜怒骂无非艺术虚假登台

演戏人声腔入调座中男女才顷耳 上场者技艺超群台下翁孙比仰头

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看自取两便;说好就好,就歹就歹,好歹只演三天。戏台上谈古论今假意明知,汝偏落泪,尘世中名缠利锁甜言好听,你要当心

台上莫漫夸,

纵作到厚爵高官,得意无非俄倾事,眼前何足算,

且看他抛盔弃甲,下场还是普通人。 稀有官腔越调慷慨奔放,

独特真声假音激越悠扬

帝王将相假富贵,

才子佳人配夫妻。

喜笑怒骂天下事,

愁哭哀乐人间情.

生旦净末丑 五行八做演世间百态,

喜怒哀乐忧 一咏三叹唱千古风流!

一捧雪二度梅三堂会审四进士,

五台山前搬和尚, 六月霜七星庙八件棉衣九莲灯,

十王庙里换人头。

誉满石家庄地区的获鹿胜利丝弦剧团,

戏班主平山红(艺名)真名封善亭,

有一次去元氏县唱戏,

第一天平山红问点什么戏,

当地负责人说,照戏台上对联安排,

唱五天五夜十本戏。

原来戏楼两边楹柱上贴着一副对联: 一捧雪二度梅三堂会审四进士,

五台山前搬和尚, 六月霜七星庙八件棉衣九莲灯,

十王庙里换人头。 班主平山红见了,一笑知之,

就依戏楼对联唱了下去。

空印盒白罗衫劈山救母纪阳关 下河东金沙滩文王访贤闹书院

四郎探母二进宫火烧战船借东风, 三打金枝骂金殿吴晗杀妻牧羊圏

戏楼对联篇二
《对联有什么特点》

对联有什么特点? 对联有什么特点? 一、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贴在右侧的称为上联,贴在左侧的称为下联,贴在上方的称为横 批,也称横额,内容是横着书写的。横批对于春联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为四个字,也有五、六个字 的。横批的意思要与上下联相配合,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些对联对于横批,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对联 的上联和下联没有一定的字数限制,少的只有二言、三言,多的有几十、几百言的长联,由几个分句组成, 不管怎样, 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如常见的一副春联: “又是一年春草绿, 依旧十里杏花红。 ”1925 年,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要革命的靠拢来;不革命的走开去。”反映农村改革成就的春联:“除旧岁家中 储粮十担;迎新春银行存款千元。”横批“有吃有穿”。每联上下联字数都相等。 二、讲究对仗工整; 对联的对仗除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外,还要求句法相似。句法相似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句式相当,词类 相同,结构相应。 句式相当,指上联如果是四、三句式,下联也必须是四、三句式;如果上联是二、四句式;则下联也必 须是二、四句式。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四三句式,即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是二四句式,即 三、讲究平仄 对联的平仄,与旧体诗律诗的颔联颈联的要求基本上一致。强调平仄,是为了使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 有音律和谐美。对联的平仄要求平对仄,仄对平。也可以“一三五不论”(即句中第一、第三、第五等处于 单数位置的字可以放宽要求),但是要“二四六分明”(即处于句中第二、第四、第六等双数位置的字必须 严格按平仄要求)。所谓平仄,古代的“平”指的是平声,“仄”指的是上声、去声和入声。现代的平仄是指按 普通话的读音来分的,一、二声(即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三、四声(即上声和去声)为仄声。如鲁迅先 生写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此联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联讲究平仄,读起来音韵铿锵,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 要讲究平仄,就必然要求上下联词性相同的地方不能同字。因为如果同字了,就必然会破坏平仄相对的 规则。例如有一副旧社会戏楼对联: 四、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 从内容上看,每一副对联都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特殊情况例外,如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无情对。 对联上下联的意义相同、相近、并互相补充、深化的,叫

正对;上下联意义相反、相对,内容上互相映衬、 互相对照的,叫反对。 其他回答 共 3 条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 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 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 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二)内容相关 对联,之所以称其为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 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即成败笔。比如: “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再如晚清年间,云南某地农民对地主豪绅愤慨时而作的一副春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上联是因,下联是果,可见它们内部的联系是很缜密的。再请看梁启超和张之洞属对一联: 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怀古咏物,以物言志等等,在立意上象意通气,开合得当,要借助比兴手法,放得 开,收得拢。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请看顾宪成书院门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意在写景,下联却独在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则上联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了,一句“声 声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联的“事事关心”则是作者的立意初衷。 新天新地新人新事新气象 春雨春风春花春月春色美 前四点乃是分说,末尾“新气象”、“春色美”乃是总说。这是先分后总的例联。究竟什么是平仄?平仄,古代汉语中平、上、去、入四声的简称。平仄相对的要求,是为了使对联读起来,节奏分明, 声调和谐,起伏跌宕,抑扬有致,形成一种音乐美。要使平仄运用得好,首先要了解“四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对四声的 划分略有不同。古代汉语的四声(旧四声),分为“平声”,简称“平”;“上声”、“去声”、“入声”,三声简称“仄”。古代汉语的平声,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古汉语的上声、去声与现代汉语的“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是一 致的;古代汉语的入声,在现代汉语中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入声字被归入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见表旧四声平 声 – 阴平 ′ 阳平 (第二声)上声、去声

、入声 ˇ 上 (第三声) 仄声 ‵ 去 (第四声)新四声 (第一声) 平声简言之,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第一、二声为平声;第三、四声为仄声(新四声)。判别声调平仄遵循“双轨制”,但旧四声、 新四声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为旧四声,当仄声用。平仄声律是诗词对联可 知律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平仄,就没有诗词对联。所以,创作时,一定要学会调平仄,这是基本功,不是可有可无的。 例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平仄规律在对联的实际应用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平仄相间,即当句内容的平声 和仄声间隔交替出现,不能一句话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若平声用“—”表示,仄声用“|”,可平可仄用“+”表示,即— — | |— — | 或 | | — — | | —,否则就“失替”,也叫“串声”。 第二,平仄相对,即对句相应位置的字平声和仄声相反对立,在相同位置上的字,上联为平声,下联就是仄声;上联 是仄声,下联就是平声,即 — | — | | — | — — | — | | —如:春回大地满园绿;恩惠苍生寰宇欢(罗甸二中初二(1)何景先)。 否则就“失对”,又叫“串调”。“串声”、“串调”均为对仗之大忌。一般情况下,上联最末一字(句脚)必须是仄声,下联 最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 竹 | 送 — 清 — 溪 | 月 松 —摇 —古 |谷 |风 —上联“月”为仄声,下联“风”为平声。 但有时,上下联相同的位置上,有个别字不是平仄声相对,这是根据七言律诗平仄规律的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 明”而沿袭的,以便灵活一些。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指一般情况下,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管,但第二、四、 六字必须平仄相对。运用于下列句式(以五、七言联为例): 仄 | 平 — 仄 | 平 — 平 — 仄 | | 平 — 仄 仄 | 平 —但在下列句式中不适用,否则犯“三仄尾”、“三平尾”之忌,也称“三连脚”。 — | — | | — — | | —若不论则为 — | | — — | | — | — (三仄尾) (三平尾)杯 腹中 内含 孕太 乾极 坤— |— | |— —|| —“含”与“孕”平仄调换就不行。 七言联适用于下列句式: — | — | | — | — — | — |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但在下列句式中也不适用: | | — | — | — | | |— —— —上联若第三、五字为“|”,即出现孤平又为三仄尾;下联若第五字为“—”,出现三平尾。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 为峰。“天”与“我”平仄不能调换,“无”不能改为“|”声字。因此,“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说法只适用于“—仄尾”、“—平尾” 联句;不适用于“二仄尾”、“二平尾”联句。关于孤平及其拗救:所谓孤平,是律诗中的一种犯忌,即仄平脚的诗句,五言第 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字,否则末尾五个字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就是孤平。 — 春 — 风 | 惠 | 我 — 般 — 般 | 顺 节 —气 |喜 |人 —岁 |岁 |丰 —下联是仄平脚句式,除句脚“丰”字是平声外,末尾五个字中只有“人”是平声字,这就是孤平,“孤”即“独”之意。孤平是 律诗之大忌,对联也应避免。若犯了孤平怎么救呢?本句自救。如田园铺锦舒人眼;商海弄潮启众心。下联除“心”是平声外, 只有“潮”是平声,犯了孤平。不合平仄,犯了孤平的句子称为拗句,采取补救的办法叫拗救。拗救的方法很简单,本句自救。 将“启”改为“开”就行了。避免犯孤平的口诀为末尾五字有连平。 关于马蹄韵之说,首先弄清楚什么叫马蹄韵?象马走路一样,每个脚印踏两次,即— — | | — — | |这种韵脚叫 马蹄韵。关于失替,失对: | 大 人 — | 地 间 — — | |春 色 艳 喜 事 多 | | —上联第二、四字“地”与“色”均为“仄”声,左右失替。上联“色”字与下联“事”字均为仄声,上下失对。因此,在一句中不能 失替,一联中不能失对。 关于合掌:词义相同或相近则称为合掌。词义相同等于重复,读起来没有新意,自然了无情趣,因为两只手掌合在一 起,变成一个巴掌,对称也就荡然无存了。 九 四 州 海 飘 起 瑞 宏 雪 图其中“九州”与“四海”未拓展,属于合掌,应将“四海”改为“百业”。因此,在对创作中应避忌三点:①合掌;②不规则重 字;③上联三仄尾、下联三平尾。 关于平仄宽严问题:平仄在句中要相替,联中要相对,但要做到每个字都相替、相对,即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该严 须严,该宽则宽。 1、有三个关键处从严 ①上联仄收,下联平收;②词组末尾平仄要严;③长联句脚平仄要严。如沫阳水绿绕青山;罗悃山青环寨村(罗甸二 中初三(3)班廖芝婷)。一小树林茂;二中花卉欣(罗甸二中初二(3)班敖文叶)。 2、有四种情况放宽 ①词组中的平仄可放宽:含成语、新词语、外来词语等。 对 牛 弹 琴 、 愚 公 移 山共 产 党、 社 会 主 义、 精 神 文 明。 ②末尾三连脚,平仄可放宽; 发 展 就 是 硬 道 理 ; 廉 洁 堪 称 好 作 风 。 ③趣巧联、妙联平仄可放宽: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苏轼)。 跑马灯,灯跑马,灯熄马停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 ④人们交口相传的对联平仄可放宽: 板凳要坐

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3、有三个观点值得注意: ①群众观点:在技艺上要总结、发展、普及;②发展观点:继承与发展;③时代观点:手机、电脑、非典、粉丝、禽 流感等新词语要利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关于调平仄的三种格式 1、按音步调平仄: 语句的平仄结构以两字(两个音节)或一字(一个音节)为一个节奏,节奏点在每个节奏的第一字或第二字,以此安 排平仄重复交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两字为一节叫音步,用“。”表示。其中第二字节平仄不能错。有仄起平收,平起仄起。 第一字即:奇数字音步可不论 ↑ + — + | ↓ 第二字即:偶数字音步重点必论 ↑ + | + — + | — + — || 紫 黄 —| 燕 茑— 歌 颂— 春 政| 晓 ; 廉 。 ——||2、按语意调平仄: 语句的语流节律按二字而节的常规节奏安排。在其与句法结构的语意节拍不一致时,平仄结构是不变的,可根据联 文表达需求、作者态度表现与诵读需要组织或划分为相应的语意点顿句式,或依节奏或依意顿,只用一种方式上下联要一致。 | — |与 有 肝 胆 人 共 事 ; 从 无 字 句 处 读 书 。 — | —语意节奏是: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节奏点的字是:与—人—事; 从—处—书。 平仄为 | — — | | ; — 。3、上联不论,下联工对:上联只管按意思说去,不拘平仄,下联要与之严格工对。 | | — — — — |雾 里 看 花 说 房 价 ; 水 中 捞 月 谋 特 权 。 + — + | | | —在对联创作中运用平仄规律,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不因词害义的前提下,上下联的句脚(最后一个字),应尽量做到上仄下平。天赐灵湖,幅幅美景天铸就;地书华 章,张张图画地生成(彭贤伦题罗甸县烈士陵园长廊联)。 (2)长联中,分句停顿的字,平仄应当交替、相对。 一般情况下,1—11 字为短联,12—20 字为中联,20—29 字为长联,30—60 字为中长联,60—100 以上为特长联。 (3)上下联相对的每个音节上停顿的字,以及相对的每一个分句停顿的字,平仄应当对立。如生似高山仰日月;逝如流 水汇江湖(沙先贵题罗甸烈士陵园大门联)。 (4)对联上下联的句脚,原则是以“上仄下平”为好,但,如果因内容限定,不好做到的话,也可以不拘平仄,不能因词、 因声而害义。 (5)对联中有些特殊的字词对偶,可以不拘平仄,主要是同字相对、专用名词相对、文言虚词相对,用字技巧奇险的字 相对可以不拘平仄(正如《红楼梦》里林黛玉对香菱谈诗时所讲的“如果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立是使得的”)。近日人潮沸 腾;

戏楼对联篇三
《关于长城的对联》

关于长城的对联

玉门关联

无边睛雪天山出

不断风云地极来

注:(1)玉门关,汉长城重要关隘,在甘肃敦煌市西北90公里的汉长城线上,是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相传和阗玉经此输入中原,故名。

(2)天山,即指祁连山。

南庭北庭幕已空

阳关玉关门不闭

(洪亮吉诗句摘联)

注:(1)洪亮吉,字雅存,号北江,清阳湖人,乾隆进士。

(2)此联摘录洪亮吉《自乌兰乌素至安济海雪皆盈丈十余日不见寸土因纵笔作》一诗中二句。

(3)南庭,指南匈奴的王庭,泛指南匈奴及其故地。它的位置,据《新唐书·突厥传下》记载:“由焉耆西北七日行得南庭,北八日行得北庭。”

(4)北庭,汉代北匈奴所据之地为北庭。

阳关长亭联

悲欢聚散一杯酒

西北东南万里程

注:阳关,汉长城重要关隘,在敦煌市西70公里的古董滩上,因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敦煌鸣沙山、鸣山寺联

沙自几时鸣惊雷但有蜇龙起

池犹亘古在出水还期天马来

景是仙鸾描出画

形为天马负来图

注:鸣沙山,在甘肃省敦煌市南6公里,北麓有月牙泉。登山俯瞰,沙丘林立,清泉荡漾,从山顶下滑,沙砾随人体下堕,鸣声不绝于耳,故称鸣沙山,山上有鸣山寺。

嘉峪关联

二崤虎口夸天险

九折羊肠确地雄

注: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稍偏西,嘉峪关市西约7公里。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虏大将军冯胜奉明太祖朱元璋御旨,在祁连山与黑山之间的嘉峪塬上建嘉峪关,土城周长726米,有关无楼,以后又逐渐建了大小楼阁十余座,雕梁画栋,五彩缤纷,雄伟壮观,成为明代万里长城的重关,号称“天下雄关”。

磨砖砌就鱼磷瓦

五彩装成碧玉楼

注: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嘉峪关内城修建竣工,负责这项工程的肃州卫嘉峪关承信校尉王镇立一碑,题为“嘉峪关碣记”。记载了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秋八月到次年春二月肃州兵备道副使李端澄(河南武陟人,进士)重建关城和东西二楼暨官厅、夷厂、仓库等情况。碣右侧刻七言诗一首,这是其中的两句。

嘉峪关戏楼对联

离合悲欢演往事

愚贤忠佞认当场

注:嘉峪关戏楼,在嘉峪关外城,明代有戏楼,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五月重建,对联砖雕在戏台两侧。

嘉峪关·魏炳蔚题

时雨助王师直教万里昆仑争迎马迹

春风怀帝力且喜十年帷幄重握刀环

注:此联原悬挂在嘉峪关戏台前台的木格上,现悬挂于重建之关帝庙内。

洪亮吉诗句摘联

嘉峪关前夕雾收

布隆吉后晓星浮

注:(1)布隆吉,今甘肃省安西县境内,清代曾置柳沟卫于此。

(2)此联摘自洪亮吉《行抵伊犁追忆遭中闻见率赋六首》中头两句。

林则徐题联

桐荫睡鹤观调息

雪夜图蕉得画禅

注:1842年10月19日林则徐在流放新疆途中来到肃州(今甘肃酒泉),此间偶遇与他同在嘉庆年间考中进士的云州,故友重逢,书赠这副对联。对联右上方题“云州四兄大人同年清鉴”,右下方题“少穆弟林则徐”。此联现存于嘉峪关。

酒泉市酒泉亭左宗棠对联

中圣人之清,有如此水

取醉翁之意,以名吾亭

注:(1)左宗棠(公元1812--1885年),湖南湘阴人,字季高,一字朴存,举人出身,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任陕甘总督,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

年)到达肃州。

(2)中圣人,古代对酒的隐称。曹魏时,曹操禁酒甚严。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尚书郎徐邈私饮沉醉,对人称中圣人,犹言清酒。

苏武山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鞲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注:(1)苏武,字子卿,汉武帝天汉初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被匈奴拘留,逼其投降。苏武以民族气节为重,威武不屈,被匈奴主罚为牧工,在汉长城内外牧羊,留下了许多传说。

(2)苏武庙,在长城线上的民勤县东南的苏武山上。相传苏武曾牧羊于此,后人在此立祠纪念,明清两朝又有增建,改名苏武庙,庙殿中塑有苏武像。

萧关城楼对联

峰高华岳三千丈

险据秦关百二重

注:(1)萧关,古关名,故址在明“九边”重镇之一的固原东南,是古代关中去塞北的交通要冲,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今关楼已不存。

(2)峰,指固原境内的六盘山。

(3)华岳,指西岳华山。

(4)秦关,即河南灵宝县的函谷关。

(5)百二重,一百二十重。

宣大以蔽京师

偏头以蔽全晋

注:(1)偏关,位于山西省偏关县,东连鸭角山,西逼黄河,形势十分险要。因其地东高西低,所以又叫偏头关。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89年)始建土械,并置偏头所,太原镇总兵驻地。

(2)紫塞,据(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名紫塞”。

(3)京师,指明大都北京。

(4)晋,山西省的简称。

恒山南关北岳行宫对联

峻岳镇幽燕,近翊黄图,风雨永昭和会

灵山钟毕昴,遥连紫塞,阴阳迭起贞元

注:(1)恒山,北岳,主峰在山西浑源县东南,长城在附近折向西南。

(2)毕昴(mao),二十八宿之二星。

古北口联

地扼襟喉通朔漠

天留锁钥枕雄关

注:(1)古北口,在北京密云县东北部。地势险要,自古是华北平原通往内蒙古草原的要道。

(2)朔漠,指内蒙古草原。

(3)雄关,这里指山海关。

居庸关联

雄关积翠倚苕荛

碧树经霜叶未凋

重关深锁白云收

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曙色晴明,残星几点雁横塞

晨曦初朗,斜月孤伶门上关

戏楼对联篇四
《对联》

戏楼对联篇五
《寺院对联大全》

寺院对联大全(2011-05-17 22:33:20)转载标签: 寺院对联大全寺院对联大全文化 分类: 佛学 寺院对联大全

佛教对联集锦 云门寺

上联:白云景里传心处 下联:流水声中选佛场

竹是无心树 莲如有脚花 *西方竹叶千年翠 南海莲花九品香 *一苇渡江,达源溯六祖

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河南少林寺面壁洞] *南海慈航,渡来北楚

西方法雨,洒遍东山[湖北大冶大洪山寺,祀如来、观音] *净土莲开,一花一佛一世界

牟尼珠现,三摩三藐三菩提[台湾台中慈善寺] *清华真佛地

庄严古洞天[安徽九华山华严洞] *岐分相映流乃一

山不在高佛有灵[台湾台北县岐山岩,祀清水祖师] *金山挂月窥禅径

沙鸟听经恋法门[福建安溪龙门镇金沙岩] *修德种因法身圆妙

水清月现玉盖尊严[台湾彰化修水岩] *山静尘清,水参如是观

天高云浮,月喻本来心[河北承德水月庵] *龙井茂青松,群沾法雨

泉岩生翠竹,普荫慈云[台湾台中龙泉岩] *紫气东来,海上犹传天乐近

云霞西涌,人间长见法轮新[台湾台中紫云岩] *湖畔显灵,大士婆心,济拔三途苦

山前圣景,莲瓣九品,广渡诸有情[台湾云林湖山岩] *六根未净,六欲未除,听此间暮鼓晨钟,说方便法

也不是真,也不是假,愿天下痴男怨女,作如是观[湖北孝感六也茶楼戏楼] *大大肚能容万物

微微笑看破群生[天王殿] *处处无非菩提海

山山尽是普陀崖[甘肃天水罗汉堂] *祥云蔼蔼来南海

甘露湛湛润炎方[澎湖马公镇观音亭] *见见见,非见非见,见非见

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湖北房县凤凰山观音洞]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福州西禅寺] *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

六六玄峰,翠耸光连万壑云[河南少林寺西坊] *芸芸众生,善善恶恶一杯土

茫茫大地,真真假假总成空[河南水城普明寺] *妙手空空,一弹流水一弹月 余音袅袅,半入江风半入云 *念念弥陀佛,佛教观佛观自佛 心心极乐天,天命酬天酬性天 *里面清清净净,安安闲闲,无非妙谛 到头囫囫囵囵,活活泼泼,便是如来

*斋鱼敲落碧湖月,觉觉觉觉,先觉后觉,无非觉觉 法钟撞破麓峰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总是空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色色空空,妙相同参成佛国 三藐三菩提,三乘三觉悟,生生世世,法轮有幸现金身

*运法眼看得分分明明,这个该如何,那个该如何,到头来无可如何,绝世慈悲都如梦

把灵心养的活活泼泼,动机亦在此,静机亦在此,立脚处全然在此,自家智慧便通神

*碧水映诸天,色即空,空即色 云龛崇宝地,来如见,见如来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风声水声钟鼓声,声声入妙 月色山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音即是观,观我观人观世界 士何称大,大经大法大慈悲 *人道贵道禽道兽道,道道相传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生生不已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 *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迷则不觉,觉则不迷,好从大圆镜中照出本来面目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却自真如界里证明无上菩提 *似洞非洞,适成仙洞

有门无门,是为佛门[浙江青田石门洞] *佛云:不可说,不可说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四川峨眉山息心所] *善哉善哉,即非善法 如是如是,故名如来 *印不即离间,是相非相 悟最澄明处,内空外空 *天道人道圣道,谓之大道 善缘结缘福缘,佛之妙缘 *十方善,十方缘,十方结果

走马西来欲到天

复 2楼

同修道,同修德,同修成仙

*修清净,养自性,果然自在 守清规,说清话,真是清闲

 回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浙江萧山观音寺] *消释三幡欲界**无** 宣扬诸部大乘上乘最上乘 *泓寺泓庙泓佛堂,世界无二 石山石洞石佛像,天下第一 *心即佛,佛即心,须要认清脚跟 色是空,空是色,莫教妄起念头 *在在自心观自在,自观观自在

来来如意见如来,如见见如来 *寿无量,法无边,无是无非无烦恼 人有缘,度有难,有因有果有菩提 *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大叩大鸣,小叩小鸣,普觉梦中之梦 一声一佛,千声千佛,遥闻天外有天 *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以无

戏楼对联篇六
《佛教对联集锦》

佛教对联集萃

竹是无心树

莲如有脚花

*西方竹叶千年翠

南海莲花九品香

*一苇渡江,达源溯六祖

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河南少林寺面壁洞]

*南海慈航,渡来北楚

西方法雨,洒遍东山[湖北大冶大洪山寺,祀如来、观音] *净土莲开,一花一佛一世界

牟尼珠现,三摩三藐三菩提[台湾台中慈善寺]

*清华真佛地

庄严古洞天[安徽九华山华严洞](汗„„上联刚看到时还以为是清华大学„„)

*岐分相映流乃一

山不在高佛有灵[台湾台北县岐山岩,祀清水祖师](斗胆问一句:清水祖师是谁?)

*金山挂月窥禅径

沙鸟听经恋法门[福建安溪龙门镇金沙岩](金沙„„恩,沙沙的头发确是金色的)

*修德种因法身圆妙

水清月现玉盖尊严[台湾彰化修水岩]

*山静尘清,水参如是观

天高云浮,月喻本来心[河北承德水月庵]

*龙井茂青松,群沾法雨

泉岩生翠竹,普荫慈云[台湾台中龙泉岩]

*紫气东来,海上犹传天乐近

云霞西涌,人间长见法轮新[台湾台中紫云岩]

*湖畔显灵,大士婆心,济拔三途苦

山前圣景,莲瓣九品,广渡诸有情[台湾云林湖山岩]

*六根未净,六欲未除,听此间暮鼓晨钟,说方便法

也不是真,也不是假,愿天下痴男怨女,作如是观[湖北孝感六也茶楼戏楼]

*大大肚能容万物

微微笑看破群生[天王殿]

*处处无非菩提海

山山尽是普陀崖[甘肃天水罗汉堂]

*祥云蔼蔼来南海

甘露湛湛润炎方[澎湖马公镇观音亭]

*见见见,非见非见,见非见

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湖北房县凤凰山观音洞]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福州西禅寺]

*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

六六玄峰,翠耸光连万壑云[河南少林寺西坊]

*芸芸众生,善善恶恶一杯土

茫茫大地,真真假假总成空[河南水城普明寺]

*妙手空空,一弹流水一弹月

余音袅袅,半入江风半入云

*念念弥陀佛,佛教观佛观自佛

心心极乐天,天命酬天酬性天

*里面清清净净,安安闲闲,无非妙谛

到头囫囫囵囵,活活泼泼,便是如来

*斋鱼敲落碧湖月,觉觉觉觉,先觉后觉,无非觉觉

法钟撞破麓峰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总是空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色色空空,妙相同参成佛国 三藐三菩提,三乘三觉悟,生生世世,法轮有幸现金身

*运法眼看得分分明明,这个该如何,那个该如何,到头来无可如何,绝世慈悲都如梦

把灵心养的活活泼泼,动机亦在此,静机亦在此,立脚处全然在此,自家智慧便通神

*碧水映诸天,色即空,空即色

云龛崇宝地,来如见,见如来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风声水声钟鼓声,声声入妙

月色山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音即是观,观我观人观世界

士何称大,大经大法大慈悲

*人道贵道禽道兽道,道道相传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生生不已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

*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迷则不觉,觉则不迷,好从大圆镜中照出本来面目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却自真如界里证明无上菩提 *似洞非洞,适成仙洞

有门无门,是为佛门[浙江青田石门洞] *佛云:不可说,不可说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四川峨眉山息心所] *善哉善哉,即非善法

如是如是,故名如来

*印不即离间,是相非相

悟最澄明处,内空外空

*天道人道圣道,谓之大道

善缘结缘福缘,佛之妙缘

*十方善,十方缘,十方结果

同修道,同修德,同修成仙

*修清净,养自性,果然自在

守清规,说清话,真是清闲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浙江萧山观音寺] *消释三幡欲界色界无色界

宣扬诸部大乘上乘最上乘

*泓寺泓庙泓佛堂,世界无二

石山石洞石佛像,天下第一

*心即佛,佛即心,须要认清脚跟

色是空,空是色,莫教妄起念头

*在在自心观自在,自观观自在

来来如意见如来,如见见如来

*寿无量,法无边,无是无非无烦恼 人有缘,度有难,有因有果有菩提 *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大叩大鸣,小叩小鸣,普觉梦中之梦 一声一佛,千声千佛,遥闻天外有天 *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以无为法

戏楼对联篇七
《戏楼寻踪说》

戏楼寻踪说“川剧”

林永蔚

戏曲是中华传统优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的“川剧”更是与巴渝文化大系血肉相连,密不可分。透析“川剧”前世今生的方方面面,对于认识巴渝文化是不无裨益的。

“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

我家祖上几代人都爱看戏,所以我从小也就镀上了戏瘾。当时除了寄情于舞台上“生旦净未丑”的抑扬褒贬,悲欢离合外,对戏楼两侧常有的这付楹联也是体会犹深。

一、二圣轶事 戏楼寻踪

笔者祖上由湖广迁来巴县二圣乡(现重庆巴南区二圣镇),二圣乡以神庙“二圣殿”得名。作为家乡人,自然对二圣殿戏楼情有独钟。

二圣过去是南川到巴县城路旁的一个“幺店子” 。晚清时代,随着对外商贸的发展,这里逐渐形成集镇,“二圣殿” 香火日盛,一些富户大姓也与日俱增。

听老人说,早在庚子年后,二圣场的“绅粮”们就酝酿着要集资修建戏楼。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戏楼终于建成,这年恰又逢二圣籍“乡董”黄襄国六十大寿(后为宣统二年县参议)。知县段荣嘉素来礼贤三老,早传谕要亲临黄府致贺。黄氏家人和一些地方贤达听说后,认为这是光耀门楣的大喜事,于是提前三个月就派人去延请渝中戏班名伶来乡,借机让“二圣殿” 也风光风光。

清代巴县各场镇或过街楼口,或庙宇殿堂,甚至大户豪门里都

修得有戏楼,但二圣戏楼在周围场镇中比起算是上乘之作。戏楼造型独特,全木穿逗,中间是主楼,正台两旁分别有一耳楼。楼台飞翘的四角上分别塑着四只螯鱼。房顶正中央有一个大肚罗汉,顺着檐脊下来,一边还有一个文官木雕。

戏楼建在坎边,看台就是与舞台基本平行的大庙山门石梯,因此,看戏的人不用抬头;而舞台的台面边沿,装饰了雕刻着一排戏剧人物的彩绘木雕。

夏历乙已年八月十二日是黄襄国老先生寿诞正酒,戏班提前二天就从朝天门乘船经木洞到了二圣,头一天午后申时刚过,张灯结彩的戏楼上就响起了闹台锣鼓。

相传这次来二圣演戏楼开光贺寿戏的是“戏圣”康芷林带班、贾培芝、唐荫甫、曹黑娃、傅三乾等川中名伶阵容济济,尽皆粉墨登场,让乡民们大开了眼界。开锣后免不了唱几出诸如《跳加官》、《庆升平》、《麻姑上寿》、《醉八仙》等应景吉利的喜庆戏。旧时乡里演戏是敞开看不收票的,主人家请了戏班,巴心不得台下观众越多越吉利。堂会大都是演通宵,乡里人一年累到头,几无文化活动,难得有这机会凑热闹、看稀奇,那些个童叟妇姑,硬是兴致勃勃,聚精会神地过足了戏瘾,直看到鸡呜五更,朝霞满天。

二圣戏楼这场开光贺寿戏足足演了三天,依次演了《哪吒闹海》、《蟠桃会》和一些“列国、三国”戏,其中“戏圣”康芷林“传枪”、“ 踢开慧眼” 等绝技让乡里人叹为观止,直到几十年后,许多老人说起都还兴味盎然。

以前巴县乡镇戏楼演出的大多是川剧,这是那时社会底层地方自治中的一项公益文化活动。早期的演出团队大都是由当地的地主乡绅、袍哥大爷、外地同乡会会首等斥资,从外请来的江湖班子,老百姓免费看戏。戏楼演戏的时间除富户旺族红白喜事外,避开农

忙季节,主要集中在正月、腊月,或者清明、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

宋元时期,各地歌舞唱曲场地大都在“勾栏书院”。 戏楼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产物,明代中期,勾栏衰败,戏楼开始成为城乡演戏的固定场所。

巴渝地区的戏楼敞开三面,一面留作后台,舞台台面空间简单,但外延空间较大,许多戏楼的空间处理具有空灵通透的特点。戏楼建筑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建筑特征,其中的广场、厅堂、厢房、回廊等都可以融入观演空间。以《易经》为据,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北是正位,南为下位。历代娼优均被社会视为“下九流”,所以主戏楼建筑都是避开正位而建造,大多坐南朝北,或居东向西。由于建造年代和地形等因素,在处理方式上也有不同。戏楼在建筑上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的细部装饰,且不说戏台前立柱上的对联,单是建筑上屋脊、壁柱、梁枋、门窗、屏风及其它细小构件上运用的雕刻、彩绘、装饰等都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其装饰内容丰富多彩,彩绘多运用青绿彩、土朱单彩,雕刻则有浮雕、透雕等,这些都和彩绘结合,甚至贴金,洒银,无不追求一种鲜艳夺目的整体效果。

早期戏楼上的歌舞杂技表演场门作用较为单一,只是登场、退

场。有故事的杂剧产生后它的作用就扩大了,名称也复杂起来。

宋代苏轼说戏楼是“搬演古人事,出入鬼门道。”“鬼门道”就

是“上下场门”,也称“古道门”、“古门”、“古道”。上下场门有时间和空间的意义,随剧情的展开而变化。上下场门上挂锦缎绣花门帘,与大帐呼应,称“门帘台账”,也叫“守旧”。上场门绣“出将”,下场门绣“入相”。

巴县戏楼种类繁多,清季以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样式、特点、建造规模。从最原始的演出场所,到庙宇乐楼、瓦市

勾栏、宅第府邸、会馆戏楼、酒楼茶楼、戏园及近代改良剧场和众多的流动戏台,不一而足,蔚为大观。一座座戏楼如同一座座博物馆,记录着川戏的兴衰沉浮,是往日辉煌演剧活动的凝固华章,是当年风光占尽,舞台人生的无言诉说,当然也是古代能工巧匠尽展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

“戏楼” 是我们先人的喜乐教化之所,形态各异的戏楼提供了巴渝川剧的演出空间,形成了我们特有的戏楼文化。

巴歌渝舞从来极盛,文化艺术自古发达,早有“本是风流地” 的美誉。在老巴县境内渝中以外的集市中,除二圣场外,白市、走马、龙隐、木洞、鱼洞、丰盛、界石等地的戏楼都十分可观。总之,大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几乎都建有或大或小、或今或古、或繁或简的戏楼。

上世纪初,重庆开埠至陪都时代,城中戏楼渐至衍变成天天上演的“戏院”。巴渝人叫戏院为“戏园子”,此时戏楼从公益演出走向商业化,好多班子一天早、午、晚三场都排满了剧目,竟自成为城市文化娱乐业的中心。民国年间重庆城内有大小戏院十余家,著名的戏院如章华戏院、又新戏院、得胜戏院、一川戏院、更生戏院等。上述戏院主要是唱川戏,后来建成的国泰大戏院、抗建堂始以演话剧为主,那又别是一番风光了。

二、戏曲教化 川剧滥觞

竖看历史,礼乐教化一直是我国历朝历代上至朝庭显贵、下至

士绅百姓特别推崇的重要驭人之术。

中国戏曲曾被文人雅士们称作"高台教化",它作为礼乐教化的

基本载体,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戏曲具有寓教于

乐、雅俗共赏、劝善惩恶的特点,起到劝人为善、化民成俗的社会功能,戏曲中宣讲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成为了古代民众生活的核心价值观。

教化是一个熏陶、浸渍的过程,是启发人的善心,诱使人们的内心行为趋于道德化。古代的教化思想影响了后世的道德教育,也影响着戏曲的教化思想。戏曲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资源,如《柴市节》剧中的“忠”、《清风亭》剧中的“孝”、《御碑亭》剧中的“节”、《四杰村》剧中的“义”等主旨思想,有助于变革社会风俗、稳定社会秩序,从中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通过各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形式,历代统治者将教化思想潜移默化的渗入民众的心灵深处。明清以后的许多剧目在传统的道德教化中举足轻重,扮演了自己独特的角色。古代戏曲教化的思想、方式等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对当前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亦蕴含着巨大的社会能动性。

川剧是中国戏曲百花园里的一枝艳丽奇葩,巴县是重要的川剧发祥和繁盛之地。

川剧有“三气”、“六特性”。“三气”即“人气、仙气、猴气”;“六特性”就是剧目的丰富性、剧本的文学性、表演的精湛性、声腔的多样性、锣鼓的独创性、特技的人物性。它与川酒、川菜并列为“三大川粹”。

从川剧的唱做念打中,透析出了巴渝人的坚忍与乐观,辛辣与圆转,其丰富的感情与极其个性化的艺术特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了巴山渝水间透析出的千古神韵。

川剧的历史仅仅才两百年余年。它的形成,植根于巴地传统神

戏楼对联篇八
《对联新论1》

对联新论

一、 对联的概念:

简单地说,对联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写成的两句(段)话。

1、所谓规则就是指联律,现在通行的是中国楹联学会发布的《联律通则》,该通则2007年6月1日试行,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2、话:至少包括合理的结构、完整的意思两个方面。

二、 对联的分类:

有很多种分类方法(见附录),我个人分为三类

1、格律联:也叫正统联。就是严格按照联律创作的对联。

2、谐趣联:也叫机巧联、游戏联。侧重于语法、修辞等技巧创作的对联。

3、通俗联:也叫民间联、民俗联。主要是指民间流行的用语婚丧嫁娶等实用对对联。这些联违律的现象比较多,但量很大。

其实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用途分:

(1)喜庆类:春联、节日联、婚嫁联、寿诞联、乔迁联;

(2)哀挽类:致挽联、自挽联、墓祠联;

(3)装饰类:风景联、名胜联、寺庙联、官署联、宅第联;

(4)行业联:酒馆联、药店联、理发店联、戏台联、会馆联;等等

(5)文苑类:治学联、书斋联、自勉联、言志联、题赠联;

(6)其它类:讽刺联、戏谑联、谜语联、应答联、巧对联、应征联。

三、对联的规则:

我归纳为六个字,即字、词、句、音、义、节

1、字:就是字数相等,《联律通则》叫“字句对等”。

个别不等,如: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谐趣联)

2、词:就是词性相当,《联律通则》叫“词性对品”。

同类相对,实严虚宽。

实词对实词(名动形数量代),虚词对虚词(副介连助叹象)。

3、句:就是结构相称,《联律通则》叫“结构对应”。

(1)词组结构(并列、偏正、动宾、主谓、的字结构、所字结构、动补结构等)、(2)句子成分(主谓宾补定状)。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山水画情暖万家。

浅论句子成分在对联结构中的应用

经常有这样一些对联,表面上看起来很工,但仔细一分析结构,问题很大。如下面这副联:

松竹梅岁寒三友;

山水画情暖万家。

乍从表面看起来,这副联无论从词性、平仄、节奏、结构等都很工。但如果划分一下句子成分,问题就看出来了。

松竹梅 岁 寒 三友;

(主) (定) (宾) 山水画 情 暖 万家。

(定) (主) (谓) (宾)

上联省略了谓语,下联的主语多了定语。这样上下联的结构就无法对应了,成了上联的主语对下联的定语、上联的定语对下联的主语和谓语。而且上联三个并列主语,下联一个主语,形成了中心词的少对多。 类似的对联还有:

洪涌涛声远; .

山横草木深。 ..

万水千山随意美; ..

百花四季按时开。 .

四季三农张笑脸; .

千行百业乐开心。 ..

(注:上面联中加点的为主语中心词。)

综合起来看,这些对联的结构方面的毛病:

一是句子成分错位,即上下联的相同的句子成分不在同一位置上,从而形成结构的不相应。

二是中心词少对多,即上下联相同的句子成分中,中心词的数量不相同。这类毛病最常见,多表现为并列词组对偏正词组,往往形成多主语(或宾语)对单主语(或宾语)。

笔者以为,对联是语言艺术,上下联首先是意思完整的两句话,既然是话,就要符合语法,就要有相应的句子成分,只有句子成分相同了,对联结构才算是真正对应了。所以,建议在对联评审和时使用划分句子

成分的方法,更有助于判断对联是不是结构真的对应。在结构对应的基础上再来进行词性、平仄、节奏等其它方面评判和斟酌。

4、音:就是平仄相谐,《联律通则》叫“平仄对立”。

同句相间,上下相对。分新旧(古今)。平分阴阳,入派四声。提倡用新声(一二三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旧声知道就行。

对联平仄规则与禁忌

平仄是对联创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则之一,也是对联所有规则中分的最细、运用起来也最复杂的规则。说它复杂,是除了大家知道的古四声和今四声两种体制并存外,还有汉语音法中复杂多变以及对联学中每字每词每节每句及其相互之间的具体要求与禁忌。

笔者看过许多介绍对联的文章,对平仄的介绍均比较简单,对每项细则的要求与禁忌说的也比较散,为了方便学习和掌握,现把它们归纳如下,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教。

一、 平仄标准:

1、 规则:实行双轨制,即传统的四声和现代汉语普通话新声,要求

在同一对联中二择其一。

2、 禁忌:新旧声混用。

二、 尾字平仄:

1、 规则:仄起平落,即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这既是

写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判断上下联的主要标准。

2、 禁忌:(1)同声收尾;

(2)三仄尾(上联),三仄平(下联)。

三、单边平仄:

1、规则:平仄相间,按音步递换安排交替,依节奏循“马蹄韵”。

2、禁忌:(1)孤平、孤仄;

(2)复句联(或叫多句联)忌同声落脚。

四、双边平仄:

1、规则:平仄相对,即上下联同一位置上字词的平仄相反。

2、禁忌:同音相对。

五、特殊规则:

1、轻声字:纳入平声。

2、变音:现代汉语口语中有种独特的变音现象(主要是“一、七、八、不”四个字),但我以为做对联时应按照原音而不按变音,理由有二:

(1)现代汉语词典中未列入;(2)对联一般为书面语,应遵从书面语法而不是口语语法。

2、不计平仄:领字衬字、词头词尾词缀、副助连介叹象等虚词。

3、趣联游戏联:平仄可放宽。

综上所述,笔者把对联平仄规则简单归纳为:

同句相间,对句相反,实词求严,虚词可宽。

5、义:就是内容相关,《联律通则》叫“形对意联”。

对联,就是又“对”又“联”。相近、相反、递进(流水对)。原则是近而不同,远而不离。(同叫合掌,离叫无情。)

6、节:就是节奏相应,《联律通则》叫“节律对拍”。

格律节奏(诗联)和语流节奏(散文联),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五七言安律诗节奏即可。四六八言按语流较多。主要看节奏点,即最后一个字。

三、 对联的长度:

1、正经联: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我以为最少为四字,多则十几个字。太短叫字词(不叫联),太长叫词赋(对联就是以短小精悍才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五、七言为主,四、九、十一言为辅。

2、春联:适宜悬挂,根据需要而定,但一般不宜太长。

四、 对联的禁忌:

1、合掌:就是上下联在相同位置上的词意思完全一致。如:千秋——万代,千家——万户

2、不规则重字:规则不规则就是看它对称不对称。关于重字有两种观点:

关于“不规则重字”之我见

看了《中国楹联报》2015年第11期三版大家对“不规则重字”的讨论,受益良多。关于何为“重字”,基本观点分为两类:一个是以河北张福音先生为代表的“形义皆同才为重字”,一个是以广东黄维善先生为代表的“形同就是重字”。本人倾向于黄先生的观点,理由如下:

一、在汉语中,形同即被认为是同一个字,形同音不同的叫多音字,形同义不同的叫多义字。也就是说,它们与本字都算同一个字,否则就没有了多音多义字之说。

二、对联不光是文字艺术,也是视觉艺术,就是说对联写出来是给大家看的,因此对联就要求有它的外在形象美。不管是音不同还是义不同,如果同一个字形不规则地出现,都会影响对联的外在形象美。

三、汉字那么多,换一个多好,干嘛非要在一副短短的对联中纠结于一两个多音多义字,而强己所难呢!

3、尾三仄与尾三平:有争议

4、新旧(古今)声混用:

5、尾字上平下仄:有争议

关于对联尾字平仄的一点异见

滦南 刘增才

对联创作中有一条规则叫“上联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尾字必须是平声”。中国楹联学会颁布的《联律通则》里也有“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之规定。平常人们也把对联尾字平仄来作为判断上下联的标准。

然而,笔者以为此条未必非用“必须”来规定,理由是:

戏楼对联篇九
《对联》

竹是无心树

莲如有脚花

*西方竹叶千年翠

南海莲花九品香

*一苇渡江,达源溯六祖

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河南少林寺面壁洞]

*南海慈航,渡来北楚

西方法雨,洒遍东山[湖北大冶大洪山寺,祀如来、观音]

*净土莲开,一花一佛一世界

牟尼珠现,三摩三藐三菩提[台湾台中慈善寺]

*清华真佛地

庄严古洞天[安徽九华山华严洞

*岐分相映流乃一

山不在高佛有灵[台湾台北县岐山岩,祀清水祖师]

*金山挂月窥禅径

沙鸟听经恋法门[福建安溪龙门镇金沙岩]

*修德种因法身圆妙

水清月现玉盖尊严[台湾彰化修水岩]

*山静尘清,水参如是观

天高云浮,月喻本来心[河北承德水月庵]

*龙井茂青松,群沾法雨

泉岩生翠竹,普荫慈云[台湾台中龙泉岩]

*紫气东来,海上犹传天乐近

云霞西涌,人间长见法轮新[台湾台中紫云岩]

*湖畔显灵,大士婆心,济拔三途苦

山前圣景,莲瓣九品,广渡诸有情[台湾云林湖山岩]

*六根未净,六欲未除,听此间暮鼓晨钟,说方便法

也不是真,也不是假,愿天下痴男怨女,作如是观[湖北孝感六也茶楼戏楼] *大大肚能容万物

微微笑看破群生[天王殿]

*处处无非菩提海

山山尽是普陀崖[甘肃天水罗汉堂]

*祥云蔼蔼来南海

甘露湛湛润炎方[澎湖马公镇观音亭]

*见见见,非见非见,见非见

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湖北房县凤凰山观音洞]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福州西禅寺]

*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

六六玄峰,翠耸光连万壑云[河南少林寺西坊]

*芸芸众生,善善恶恶一杯土

茫茫大地,真真假假总成空[河南水城普明寺]

*妙手空空,一弹流水一弹月

余音袅袅,半入江风半入云

*念念弥陀佛,佛教观佛观自佛

心心极乐天,天命酬天酬性天

*里面清清净净,安安闲闲,无非妙谛

到头囫囫囵囵,活活泼泼,便是如来

*斋鱼敲落碧湖月,觉觉觉觉,先觉后觉,无非觉觉

法钟撞破麓峰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总是空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色色空空,妙相同参成佛国

三藐三菩提,三乘三觉悟,生生世世,法轮有幸现金身

*运法眼看得分分明明,这个该如何,那个该如何,到头来无可如何,绝世慈悲都如梦

把灵心养的活活泼泼,动机亦在此,静机亦在此,立脚处全然在此,自家智慧便通神

*碧水映诸天,色即空,空即色

云龛崇宝地,来如见,见如来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风声水声钟鼓声,声声入妙

月色山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音即是观,观我观人观世界

士何称大,大经大法大慈悲

*人道贵道禽道兽道,道道相传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生生不已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

*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迷则不觉,觉则不迷,好从大圆镜中照出本来面目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却自真如界里证明无上菩提

*似洞非洞,适成仙洞

有门无门,是为佛门[浙江青田石门洞]

*佛云:不可说,不可说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四川峨眉山息心所]

*善哉善哉,即非善法

如是如是,故名如来

*印不即离间,是相非相

悟最澄明处,内空外空

*天道人道圣道,谓之大道

善缘结缘福缘,佛之妙缘

*十方善,十方缘,十方结果

同修道,同修德,同修成仙

*修清净,养自性,果然自在

守清规,说清话,真是清闲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浙江萧山观音寺]

*消释三幡欲界色界无色界

宣扬诸部大乘上乘最上乘

*泓寺泓庙泓佛堂,世界无二

石山石洞石佛像,天下第一

*心即佛,佛即心,须要认清脚跟

色是空,空是色,莫教妄起念头

*在在自心观自在,自观观自在

来来如意见如来,如见见如来

*寿无量,法无边,无是无非无烦恼

人有缘,度有难,有因有果有菩提

*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大叩大鸣,小叩小鸣,普觉梦中之梦

一声一佛,千声千佛,遥闻天外有天

*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以无为法

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都作如是现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

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成都文殊院大雄宝殿联)

*百千日月,百千须弥,卢不出莲花瓣里

八万天人,八万贤圣,众同游香水海中

*菩提会菩提,具大神通,忽现千般千眼

自在观自在,是真佛力,总有慈念慈悲

*乐境大殊苦境,苦境易离,乐境早寻离苦境

善心即是天心,天心难合,善心常在合天心

*不生不灭,不垢净,不增减,度十方苦是名诸佛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离一切相方见如来

*佛地有声传,无非鸟声泉声、风声雨声,声声证寂

禅门无色相,只有山色月色、树色云色,色色悟空

*教本同源,遍大千世尊,无非要人以慈以孝以敬

试则不贰,愿恒河沙众,各自供养而父而母而师

*山即是空,水即是空,花花草草亦即是空,到此恍然空诸所有]

天不可说,地不可说,人人物物都不可说,既然如此说个什么

*花即是禅,鸟即是禅,山耶云耶亦即是禅,钟磬声中随你自寻禅意去 男可成佛,女可成佛,老者少者都可成佛,松杉影里何人不抱佛心来

出一切音声说法

现无边色相度人(题诸佛菩萨)

身心不动入三昧

真妄皆空证一如(题诸圣众)

月不住空莲处水

鹿归于野鸟离笼(题诸圣众)

觉行圆满得无漏

信毁普观度有缘(题三世诸佛)

内脱身心,外遗世界

上求佛果,下化众生(题诸圣众)

由烦恼中,得真自在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题三世诸佛)

悲心浇灌众生大地

法眼洞明诸佛真源(题诸菩萨)

彼岸先登,终成正等妙圆觉

法*轮常转,大发慈悲喜舍心(题诸圣众)

此身易坏似泥船,疾行真实道

三界无安犹火宅,诚发出离心(题诸阿罗汉)

就尘垢坐金刚道场,灭心行解甚深秘密,幻变真常本贯通,大悲不可称量,周流三界施甘露

于世间证究竟涅盘,离言语转微妙法轮,菩提方便皆圆满,极果无从思议,超越时空济众生(题三世诸佛)

大日心光遍照

如来法雨普施(题嵌大日如来)

真心自在施无畏

妙法圆通度有情(题观世音菩萨)

以同体慈悲,遍洒忧愁泪

念众生平等,常怀恭敬心(题常啼菩萨与常不轻菩萨)

因地精修,庄严依正叹观止

果门普摄,无上觉行堪绝伦(题阿弥陀佛)

现世医王,拔除苦毒妙施药

东方教主,化导顽愚普做师(题嵌药师佛)

含藏一切善根,愿力宏深空地狱

成熟众生胜果,悲心广大遍荒田(题地藏菩萨)

驾慈航,发悲心,劝迷途者回头靠岸

以正智,说妙法,为见道人指路传灯(题释迦牟尼佛)

侧耳听潮,入定尽闻,五蕴皆空观自在

寻声救苦,驾航度厄,十方无碍显神通(题观世音菩萨)

安住梵行严宝刹

普施法雨泽群萌(题僧宝)

凡间圣果佛心妙

浊世清流教泽长(题释迦牟尼,兼题嵌佛教)

闻声皈佛成僧宝

证果远尘入法门(题乔陈如等五比丘,兼题佛法僧三宝)

方丈容大千世界

维摩入不二法门(题维摩诘)

真入空门,维摩不说

深明大义,童子无言(题不说菩萨和无言童子,兼题离言真如)

一心求出苦轮海

全力阐扬净土门(题昙鸾)

闲云野鹤翩翩去

万水千山得得来(题贯休)

空布袋不容一物

大肚皮能忍万难(题契此)

举止疏狂常在定

形容猥琐不沾尘(题道济)

迹绝巢空何处去

水连天碧届时归(题道济)

大振禅林,门开风气

广施法雨,誉满江湖(题希迁、道一)

无树非台何惹尘,慧根悟道

明心见性秘传法,能者得之(题嵌慧能)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5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