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环评师】
瀑布声音很好听 改为比喻句篇一
《瀑布》
《瀑布》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瀑布》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1单元“清清的水”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诗歌,它按照观察顺序,由远及近,从声到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叹之情。
学情分析: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加之二年级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有限,因此,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更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欣赏瀑布,也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的阅读。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认识8个生字,会正确书写5个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录音机、学生自制生字卡。
一、听课文录音,激发兴趣。
学生边听课文录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欣赏了这么美的诗你一定想自己试着读一读吧!请你自由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①圈出课后的生字宝宝。
②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
2、学情反馈。
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平时是怎么把一篇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有时句子一下子读不通怎么办?(全班交流)
3、师:为了展示你最佳的读书效果,把自己读得最好的一小节读给同桌听。
三、自主识字。
1、学生再读课文,想办法记住圈出的生字。
2、游戏:摘果子(出示贴有生字卡片的果树图)。上台摘果子的同学读准字音后,台下的同学迅速举起卡片跟读。台上的同学将果子贴于树下表示果子熟了。
3、请和你的字卡说说悄悄话,说出自己精彩的发现。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4、这些生字宝宝把自己的朋友给丢了,请你在课文里帮它们找找。(学习词语:比喻、仰望、伟大)
5、在解决生字的基础上读课文。
四、学习写字。
1、师:在课文里还藏着几个生字宝宝呢,只要你会写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出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
2、师:你们能写好吗?
(出示会写字)松、丈、屏、脚、座、尘
指名认读,齐读,扩词。
3、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要求会写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笔顺。
丑字美容:教师故意将字写得不规范,指名上台纠正。
4、 小结书写要点:
“丈”字提醒那一捺要写得舒展一些,整个字才立得住脚。
“脚”字中间的“去”一定要正,整个字才能写好看。 “尘”字第一笔为“竖”。
6、游戏:“写字接龙”(指名上台写“脚”字,每人写一笔)。
7、 学生描红、书写。
8、优秀书写作品展示。
五、再读课文,感知大意,不懂的内容用“?”标上。
〔板书设计〕
瀑 布
瀑 叠 滩 般 喻 衬 屏 雾
松 丈 脚 座 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
文。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
伟、壮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赞美瀑布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
秀丽的河山,受到美的感染。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诗歌语言的美,体会瀑布的雄伟与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 师引入:
1、 孩子们刚才唱的这首歌真好听,李老师想起了这首歌
的词作者——叶圣陶,(出示叶圣陶图片)这就是叶圣陶爷爷,他是著名的教育家、作家,他为孩子们创作了许多经典童话作品,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他写的诗歌《瀑布》。(师板书课题,提醒“瀑”字的写法)
2、 师:瀑布是河水在奔流的过程中遇到悬崖峭壁,垂直
跌落而形成的,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欣赏欣赏瀑布的美景。(播放瀑布视频)
3、 看完后,你想说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过渡:和孩子们一样,叶圣陶爷爷也看到了这么美丽的瀑布,那他是怎样描写的呢?(翻书74页)
瀑布声音很好听 改为比喻句篇二
《瀑布比喻句课件》
瀑布声音很好听 改为比喻句篇三
《语文S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 第二课:瀑布》
瀑布声音很好听 改为比喻句篇四
《瀑布比喻句课件》
瀑布声音很好听 改为比喻句篇五
《第6课 瀑布》
瀑布声音很好听 改为比喻句篇六
《小学语文三年级11瀑布》
11 瀑布
教学目标:
1. 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3个生字。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生动地描写景物的。
3. 感受瀑布景色的壮丽,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认识生字3个。
2. 理解诗中的比喻句,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生动地描写景物的。
3. 感受到瀑布景色的壮丽,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语言训练点:
句式训练,是模仿句子表达形式的一种读写训练。各式各样而又大量的句式训练,是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熟练掌握句子、运用语言规律的必要途径。《瀑布》一课的课后练习就是让学生能仿照例题,进行句式的转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有关瀑布的图片,或放映幻灯、录像片)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这样的景
色吗?
2. 板书课题,学习生字“瀑”
瀑:开火车读准音,并书空右半部分。
(学生读题后,由教师介绍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描写瀑布壮丽的景色的诗歌。)
二、初读课文。
1. 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开火车读课文,注意听清读的同学是否读准字音。
3. 学生字:喻、屏。注意两个字都是形声字。
4. 再读课文,说说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细读课文
1. 默读这首诗,想想作者分别从什么位置观察瀑布。
(远处、瀑布脚下)
2. 选择你喜欢的描写瀑布的一小节来读一读,告诉大家读了诗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些什么?想到什么?
3. 随机反馈。
第一节
(1)这一节是写瀑布的什么?(写瀑布的声音)。
(2)作者听到瀑布的声音是怎样的呢?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引读 还未看到瀑布,先听到它的声音,那声音既像„„又像„„
(3)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瀑布的声音,再次感受课文中所写的语句。
(4)同桌互读课文。
第二节
(1) 你对这小节中的哪个词语最感兴趣?(白银)
(2) 看看录象,想想“白银”有什么特点?诗中为什么把瀑布比做白银?
(3) 在绿色的山峦中间,一道银白色的瀑布流下,瀑布就更突出更显眼了,所
以诗句在“青山”和“白银”之间用了一个什么词?(衬着)
(4) 看图,吟诗句: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5) 这样的景象美吗?美到什么程度,诗中是怎样写的?(这般景象没法比
喻。)
(6)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句
第三节
(1)读第1句。作者看到的瀑布是什么样子,把瀑布比作什么?
①“屏”是什么?(“屏”是屏风,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一般用木头或竹子作框,蒙上绸子或布,有的单扇,有的多扇相连,可以折叠。) ② 作者把瀑布比做什么?(作者把瀑布比做珍珠的屏,珍珠做的屏闪闪发光,十分珍贵,使人感到真了不起。诗中说: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③ 作者为什么把瀑布比做珍珠的屏呢?(指导学生看录像,并进行想象。因为瀑布从上面冲下来,飞溅起无数小水珠,所以看上去像珍珠做的屏风。)
(2) 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边读边想象情景。
(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
(4) 这两句诗写作者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景象,从哪儿体会出来的?(作者是在瀑布跟前观察到的。从“脚下”、“仰望”可以看出来。)
(5) 仰望是什么意思?(做做动作)从其他不同角度看有什么词语吗?
4.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试着背诵。
四、完成课后练习,交流收集诗歌。
1.读一读例题,了解例题中改写句子的方法。
2.教师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提示:例句句式为——一座珍珠的屏 好伟大呀! 改为了好伟大呀,珠的屏!
【自我操练】
要求:照样子,改写句子。
今晚的演出真精彩啊!真精彩啊,今晚的演出!
2.扁鹊的医术真高超啊!真高超啊,扁鹊的医术!
3.真雄伟啊,万里长城!万里长城真雄伟啊!
4.真静啊,漓江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
3. 交流读过的写瀑布的诗歌。
板书设计:
声音
11、瀑布 色彩
珍珠的屏
如烟,如雾,如尘 一座珍
[有关训练材料]
1. 比一比,组词
仰( ) 屏( ) 浪( ) 瀑( ) 柳( ) 拼( ) 朗( ) 暴( )
2. 填空。
我听见瀑布的声音,既像( ),又像( );远望瀑布,千丈青山衬着(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它就像( )。
3. 收集一首其他写瀑布的诗歌,说说诗中描写的瀑布是怎样的。愿意的话,还可以来画一画。
瀑布声音很好听 改为比喻句篇七
《瀑布》
瀑 布
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句,了解全诗内容。
3.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有顺序观察的方法,体会作者用准确的词语描绘瀑布壮观的景象及比喻句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抒发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生自学生字、词,通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按要求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学生字、词。
(一)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1)读:自读课文;(2)画:画出文中生字、词;
(3)查: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中查找出本课的生字、词。
(4)找:根据词义,从字典中找出恰当的字义。
(5)填表:按表格中的要求分析生字。
2.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二)检查自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51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