褝语 宋代诗学术语的禅学语源

| 环评师 |

【www.guakaob.com--环评师】

褝语篇一
《宋代诗学术语的禅学语源》

宋代诗学术语的禅学语源

随着北宋中叶后禅悦之风的盛行,文化整合思潮的出现,宋代士大夫观照世界的审美眼光大为改变,传统的主要受儒家、道家影响的文论话语已不能完全传达他们的审美观念。同时,由于宋诗创作中佛教的思想资源、语言材料及表达方式的不断渗入,特别是宋人受参禅启示而对诗歌文本的重新认识,使得很多传统文论话语在解释新的文学现象时都未免显得方枘圆凿。宋代诗学极需要与“法眼”相对应的一套新的文论话语,来填补传统文论话语的不足,于是大量的禅宗术语被引进诗学,形成了宋诗学“以禅喻诗”的鲜明特色。下面仅就宋诗论中常见的禅宗术语的原始出处、理论内涵以及与禅门宗派的关系,试作一一说明。

1. 反常合道。惠洪《冷斋夜话》卷五《柳诗有奇趣》条引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这是评价柳宗元的《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去掉结尾两句,这首诗的“奇趣”在哪里呢?试为解释之:烟消日出本当为渔翁形象出现之时,却曰“不见人”,此乃“反常”;然而,青山绿水中传来欸乃摇橹之声,暗示渔翁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此乃“合道”。这种解释是否正确另可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反常合道”这一术语在诗论中的首次出现。《易·屯》象曰:“十年乃字,反常。”谓女子十年乃孕违反常道。《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曰:“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经”即“常”义。又《易·系辞下》曰:“巽以行权。”韩康伯注:“权,反经而合道。”古人认为道之至当不变者为经,反经合道为权。尽管“反常合道”的思想出现很早,但作为固定的语言搭配或术语,它却常常出现在禅宗语录中,如《汝州叶县广教省禅师语录》:“问:‘如何是论顿不留朕迹?’师云:‘日午打三更,石人侧耳听。’云:‘如何是语渐返常而合道?’师云:‘问处分明,觌面相呈。’”1[1]又《舒州法华山举和尚语要》:“上堂云:‘语渐也,返常合道;论顿也,不留朕迹。直饶论其顿,返其常,是抑而为之。’”2[2] 而“论顿”、“语渐”两句,最早当出自唐释飞锡所作南阳慧忠国师碑文3[3]。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九《唐均州武当山慧忠传》也称其“论顿也不留朕迹,语渐也返常合道”。可见“返(反)常合道”是禅宗最常见的话头之一。苏轼借此宗门语来说明诗歌的创作原则。“反常合道”就是超乎常规,合乎常理。诗歌不同于历史、哲学著作之处,就在于它的虚构性、想象性以及非逻辑性,表面上似乎违背生活常规,而实质上更深刻地体现出人的存在的真实。尤其是诗歌的语言,常采用一种“矛盾语言”,更是在自相矛盾的叙述中呈现出一种“形而上的真实”。在这一点上,禅宗语言和诗歌语言有很多共通之处,如前引叶县归省禅师的“日午打三更,石人侧耳听”就是典型的矛盾语言。可见“反常合道”这一宗门语引进诗论,有得于宋人对诗歌与禅宗本质的新认识。 1[1] 《古尊宿语录》卷二三《汝州叶县广教省禅师语录》。

2[2] 同上卷二六《舒州法华山举和尚语要》。

3[3] 日本无著道忠撰《禅林句集辨苗》“返常合道”条引《祖庭事苑》卷一《国忠师碑文》曰:“论顿也,不留朕迹;语渐也,返常合道。”见《《禅语辞书类聚》第1册第261页,日本花园大学禅文化研究所印行。按:据《宋高僧传》卷九,《慧忠国师碑文》为释飞锡所撰。

2. 句中有眼。黄庭坚诗云:“拾遗句中有眼,彭泽意在无弦。”任渊注云:“谓老杜之诗,眼在句中,如彭泽之琴,意在弦外。”4[4] 可见,句中之眼相当于弦外之意。黄氏亦用来评书法:“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耳。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5[5]“余尝评书云: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直须具此眼者,乃能知之。”6[6]“余尝评书: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至如右军书,如《涅槃经》说,伊字具三眼也。”7[7] 所谓“眼”,即“正法眼藏”,是禅宗教外别传的要义。本来,依禅宗祖训,“眼”是外于文字言句的。但到了晚唐五代禅宗五家兴起之后,使用新的农禅话语“宗门语”成为教外别传正法眼藏的主要途径。因而,禅宗的要义精髓虽外于经教的文字言句,但可以蕴藏于特殊的宗门语句之中。临济义玄禅师云:“一句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8[8] “三玄”、“三要”即相当于句中之“眼”。法眼文益禅师说得更明白,他在《宗门十规论》中要求在对答中“须语带宗眼,机锋酬对,各不相辜”9[9]。所谓“语带宗眼”,与黄庭坚的“句中有眼”显然是一个意思。圆悟克勤禅师的《碧岩录》卷三第二十五则《莲花峰拈拄杖》云:“不妨句中有眼,言外有意。”其思路更与黄庭坚诗“拾遗句中有眼,彭泽意在无弦”如出一辙。禅宗的“正法眼藏”要体现在语词中,有如诗歌和书法的韵味要体现在句法中和笔法中。惠洪《冷斋夜话》》卷五《句中眼》条载山谷评荆公、东坡诗曰:“此皆谓之句中眼,学者不知此妙,韵终不胜。”正足见“句中眼”和“韵”的关系。黄庭坚把禅家“句中有眼”之说引入诗歌批评,在诗学上有重要意义。此前中国诗论因受庄子言意观影响,普遍主张“意在言外”,认为诗歌的特殊意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而放弃对诗歌语言艺术的探究。而“句中有眼”之说提供了从语言的选择与安排角度来揭示诗歌意味的奥秘的可能。事实上,黄庭坚的学生范温作《潜溪诗眼》就是从句法分析入手寻求诗韵的最佳尝试。自黄庭坚以后,江西诗派诗人以及其他宋诗人言及“句中眼”者甚多,几乎视为作诗的不传之秘。虽然后来不少人郢书燕说,理解为句中精彩的字眼,但仍保持了从文字形式中求韵味的精神。总之,“句中有眼”之说由于最符合“文字禅”和“以文字为诗”的风尚,因此在宋代诗坛有广泛传播的良好基础。

3. 点铁成金。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云:“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10[10] 这一术语来自禅宗典籍。它原是道教炼丹术,但禅宗却用来譬喻学人经过禅师的一言点化而开悟。如下列数则:“问:‘环4[4] 《山谷诗集注》卷一六《赠高子勉四首》其四。

5[5] 《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九《自评元祐间字》。

6[6] 同上卷二八《跋法帖》。

7[7] 同上《题绛本法帖》。

8[8] 《古尊宿语录》卷四《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9[9] 《宗门十规论·对答不观时节兼无宗眼第四》。

10[10] 《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九。

丹一颗,点铁成金;妙理一言,点凡成圣。请师点。’师云:‘不点。’”11[11] “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点凡成圣。请师一点。’师曰:‘还知齐云点金成铁么?’”12[12] “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学人上来,请师一点。’师曰:‘不点。’”13[13] 黄氏所云“点铁成金”,主要指借用前人已使用过的语言材料,运用自己的构思重新组织锻炼,使之化腐朽为神奇。关于它的理论价值,我曾借用英美新批评派的“语境” (context) 和符号学的“互文” (intertext) 加以阐释14[14],兹不赘述。范温《潜溪诗眼》则从另一个角度借用这一术语:“句法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这一比喻似更与禅籍用法吻合,是说一句诗靠最贴切、最新奇或含义最丰富的一字(相当于“至理一言”)的选择使用,从而化平庸为警策。宋人后来使用“点铁成金”这一术语,大抵不出黄、范这两种用法的范围。

4. 夺胎。“夺胎”这一词最早引进诗论时是和“换骨”分用而且含义有区别的。惠洪《冷斋夜话》卷一《换骨夺胎法》云:“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换骨”是指借鉴前人的构思,而换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骨”用以喻语言。宋无名氏《诗宪》也认为:“换骨者,意同而语异也。”15[15] “夺胎”是指透彻领会前人的构思(窥入其意)而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发挥,追求意境的深化与思想的开拓。正如《诗宪》所说:“夺胎者,因人之意,触类而长之。”本来,“夺胎”和“换骨”的原始意义《冷斋夜话》与《诗宪》已表达得很清楚了,但学术界对这两个术语的解释仍歧说纷纭。问题的关键是对“夺胎”一词辞源义的理解。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黄庭坚(或惠洪)的“夺胎法”借用的是道教术语,即谓脱去凡胎而换成仙骨,以喻师法前人而不露痕迹,并能创新。但这种解释必须把“夺胎”与“换骨”二词连接起来,而且必须把“夺”通于“脱”,这样就很难和《冷斋夜话》的解释扣合。台湾学者黄景进意识到这一点,猜测道:“惠洪《冷斋夜话》介绍山谷教法,有所谓‘换骨、夺胎’的名称。就其名称而言,颇值得怀疑。因为道家原称‘脱胎换骨’,且只是指一件事,即脱去凡胎,换成仙骨。惠洪是当时著名的禅师,可能将道教胎息之说加以改造,将它分指两件事,应非山谷原意。”16[16] 黄景进注意到“换骨、夺胎”指两件事,与道教“脱胎换骨”指一件事不同,但他却未能进一步从辞源上分析二者的区别,却反而怀疑是惠洪改造道教胎息之说。然而,在惠洪所有的著述中,我们很难找到修习道教胎息法的内证。相反,无论是黄庭坚还是惠洪,都对道教学说不感兴趣,这一点和苏轼不同。显然,黄庭坚和惠洪的禅学修养使我们有理由认为“夺胎”一词出自佛教。日本曹山释元恭禅师《俗语解》即有“夺胎”一词,解云: 11[11] 《祖堂集》卷一三《招庆和尚》。

12[12] 《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杭州龙华寺灵照禅师》。

13[13] 《五灯会元》卷七《翠岩令参禅师》。

14[14] 见笔者《宋代诗学通论》第182—183页,巴蜀书社,1997年。

15[15] 《诗宪》,《宋诗话辑佚》本。

16[16] 黄景进《韩驹诗论》,《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期第294页,台湾丽文文化公司,1996年。

夺胎 夺他人所托之胎也。按,象海印这样的人托生,本来应当为男子,然倘若

于迁化之日出生,因无结胎之时日,亦恐会暂夺女子所托之胎也。又,依十二因缘之 次第,三为识,四为名色,五为六入,此三者皆胎内之位也。识者乃托生之一念也, 名色之位则六根尚未具也,六入之位则六根具足,然后出生也。朱家之子六根既具, 因已成女身之故,海印夺其一分之识,则转成女子矣。17[17]

佛教有死后托生于母胎而转生的说法,而“夺胎”是指夺取他人所托之胎而转生。《五灯会元》卷一七《黄龙悟新禅师》:“师因王正言问:‘尝闻三缘和合而生,又闻即死即生,何故有夺胎而生者?某甚疑之。’师曰:‘如正言作漕使,随所住处即居其位,还疑否?’王曰:‘不疑。’师曰:‘复何疑也?’王于言下领解。”佛教虽然主张三缘和合而生,死即是生,但仍承认人的生命须寄存于具体的肉体形式之中,这就须托胎而生。而高僧在迁化(死亡)的同时就出生,因为没有形成胎儿的足够时间,只得夺他人所托之胎而转生,甚至不得已如海印禅师那样夺女子所托之胎而转生为女子。那么,何以证明诗歌创作的“夺胎法”取喻于此呢?我们知道,凡是比喻,须得喻旨与喻依有对应之处。在《冷斋夜话》里,“夺胎”是喻依,“窥入其意而形容之”是喻旨。如果“夺胎”作“脱胎”讲,那么显然喻依和喻旨之间扞格难通,因为无论如何,“脱”字是无法与“窥入”对应的,更不能引申出“师法”之义。倘若讲成“脱去凡胎,换成仙骨”,那么“胎”就是指自己的“意”,而非前人的“意”,也与这条诗法的内容相矛盾。换言之,如果以道教术语来解释,“夺胎”与“窥入其意而形容之”之间很难建立比喻关系。而以佛教术语“夺胎”来解释,一切矛盾就迎刃而解,喻旨喻依合若符契。诗文创作借鉴前人的构思而创新,正如高僧借他人所托之胎而转生。“胎”不是自己的凡胎,而是他人寄托的母胎,喻前人的诗意。“夺胎”是“夺其一分之识”,即窥入前人的诗意;在充分利用前人诗意的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新作品,正如在夺取他人胚胎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转生。据《五灯会元》卷一二《定慧超信禅师》,海印为汾阳善昭禅师第三世法孙,黄庭坚和惠洪均为汾阳善昭第五世法孙,而前面所举与王正言问答的黄龙悟新禅师,是黄庭坚的同门法友,黄氏也曾向他问及生死问题。可以说,海印夺胎而生是黄庭坚和惠洪非常熟悉之事,“夺胎而生”也是他们非常熟悉的术语。所以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夺胎法”是以禅喻诗的产物。至于宋以后的诗话谓之“脱胎换骨”,那已是传释的走形,而非黄庭坚或惠洪的本意。

5. 换骨。宋诗论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换骨”之说。当今学者往往混为一谈,不可不辨。一种“换骨”即惠洪转述黄庭坚之语,是指一条具体的作诗方法:“不易其意而造其语。”17[17] 《禅语辞书类聚》第1册第205页,日本花园大学禅文化研究所印行。此条日文材料由刘长东同学翻译,特此感谢。按:海印即超信禅师,为临济宗琅琊慧觉禅师法嗣,约卒于宋神宗时期。其夺胎而为朱家女子之事,见释道谦编《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大正藏》第四十七卷;又见释明河《补续高僧传》卷八《宋江州归宗宣禅师》附《海印》,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佛藏要籍选刊》本第十三册。

称为“换骨法”。另一种即陈师道所谓“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18[18],是指学诗的艺术修养过程,通过艰苦的研习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陈师道的“换骨”说取喻于道教的换凡骨为仙骨,是毫无疑义的。而惠洪的“换骨法”并无修炼之意,取喻很可能来自禅典。《祖堂集》卷二《第二十九祖慧可禅师》载:“又经八载,忽于静夜见一神人,而谓光曰:‘光欲受果,何于此住,不南往乎?而近于道。’本名曰光,光因见神现,故号为神光。至于第二夜,忽然头痛如裂,其师欲为炙之,空中有声报云:‘且莫且莫,此是换骨,非常痛焉。’师即便止。遂说前事见神之由,以白宝静。宝静曰:‘必是吉祥也,汝顶变矣,非昔首焉。’”此事也见于《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禅籍记载。惠洪不仅在《冷斋夜话》中转述山谷之语,而且在他自己的诗集中也实践过这一诗法:

古诗云:“芦花白兼蓼花红,一日秋江惨淡中。两个鹭鸶相对立,几人唤作水屏

风?”然其理可取,而其词鄙野。余为改之,曰“换骨法”:“芦花蓼花能白红,数 曲秋江惨淡中。好是飞来双白鹭,为谁妆点水屏风?”19[19]

修改后的诗保留了原诗的构思和主要意象,而改变了句法结构并置换了一两处动词,“立”换为“飞”、“唤作”换为“妆点”。“理”还是原来之“理”,而“词”高雅了许多,今非昔比。惠洪的“换骨法”并无一个修炼等待“时至”的过程,与慧可的换骨有相似之处,鉴于惠洪的禅师身份,我们有理由认为“换骨法”正是取喻于此。在宋代,两种“换骨”说都很流行。喻作诗修养的“换骨”,如曾几云:“学诗如参禅,慎勿参死句。„„又如学仙子,辛苦终不遇。忽然毛骨换,政用口诀故。”20[20]陆游云:“六十馀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21[21] 姜特立云:“每叹学诗如学仙,未能换骨谩成篇。”22[22] 曾季貍云:“后山论诗说换骨,东湖论诗说中的,东莱论诗说活法,子苍论诗说饱参;入处虽不同,然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悟入不可。”23[23] 喻换用词语的“换骨”,如葛立方云:“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之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24[24] 18[18] 陈师道《后山集》卷二《次韵答秦少章》,《四部备要》本。

19[19] 《石门文字禅》卷一六。

20[20] 曾几《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作诗寄之》,《前贤小集拾遗》卷四,《南宋群贤小集》本。 21[21] 陆游《剑南诗稿》卷五一《夜吟》其二,汲古阁本。

22[22] 姜特立《梅山续稿》卷四《和赵太中觅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23] 曾季貍《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

24[24] 《韵语阳秋》卷二。

褝语篇二
《佛之禅语语录》

佛之禅语语录

1 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佛颜长笑 笑世间可笑之人。 2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4 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

5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 念妄心才动,即具世间诸苦。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一念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

7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8 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9 悟是空 空是悟 无悟无空亦是空 有云 大悲无泪 大笑无声 大悟无言 或曰 不可说 不可说

10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11 一切皆为虚幻。

12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3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4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5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褝语篇三
《禅宗语录》

1、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追求了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是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也苦了你自己。 6、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多少人生? 7、学佛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8、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不会听到是非。 9、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10、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11、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12、随时都要认命,因为你是人。13、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14、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 15、当你快乐时你要知道,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也要知道,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16、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17、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18、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19、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你一定会后悔的事情上。20、你什么时候真正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了。21、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22、学佛第一念,永远不要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到众生的过错,就污染了你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23、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24、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看到的都是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25、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26、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27、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28、不要一直对人家不满,应该检讨的是自己。不满人家,是苦了自己。29、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不要太自卑。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所以你也不要太狂妄。30、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31、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看什么都很顺。32、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日子比较好过些。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会很痛苦。所以不如多学会包容忍受才是。33、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蠢。34、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35、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36、一个人如果不

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37、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38、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所以请你口下留情。39、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是没有用的。40、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缺乏智慧。41、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42、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43、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44、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45、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感情没有公式,没有原则,也没有道理可循。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46、用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47、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48、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49、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50、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烦恼?51、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52、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53、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54、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没有脚。55、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56、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哪一样是你的。57、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且看看前世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有多少?58、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59、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和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60、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61、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62、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63、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会比较少一点后悔。6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就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65、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66、世间的人

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67、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68、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端正的人。6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70、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71、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72、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73、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74、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75、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76、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77、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78、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79、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80、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81、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82、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83、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84、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85、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86、人本来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只要他有向善的心,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87、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88、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89、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90、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91、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92、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93、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94、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95、广结善缘,不要伤害任何人。96、沈默是给诽谤最好的答复。97、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98、拥有一颗

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99、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100.世界是公平的,因为它对每个人都不公平。

褝语篇四
《一百八十一条经典禅语语录》

101: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02: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103: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 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104: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05: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106: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07: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08: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09: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110: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11: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12: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113: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114: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15: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16: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17: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118: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119: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120: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一二四、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一二五、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一二六、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一二七、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一二八、要克服对si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si去的观念。 一二九、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一三0、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一三一、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si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si别是必然的。

一三二、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一三三、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一三四、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一三五、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一三六、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一三七、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一三八、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一三九、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一四0、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四一、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一四二、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一四三、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一四四、坏孩子,父母总是比较操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一四五、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一四六、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一四七、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si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一四八、人家怕你,并不是一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一种辱。

一四九、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一五0、不要刻

一五六、看轻别人很容易,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

一五七、萻i嘧畲蟮拇砦螅谟诓桓页械Jト说男摹?

一五八、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一五九、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一六0、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一五一、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一五二、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一五三、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学会随缘放下,否则就会?便秘。

李阳:影响人生的一百条格言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6.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7.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8.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0.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1.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4.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15.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17.“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19.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0.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21.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4.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25.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6.“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8.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31.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2.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34.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35.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6.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38.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39.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0.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41.情生智隔。

42.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4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44.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45.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46.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47.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48.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49.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50.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51.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52.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53.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54.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55.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56.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5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58.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59.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60.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61.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62.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63.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6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65.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

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人生最可恶的是淫乱。

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进。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念佛。

66.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实造于心,祸福为人招,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

67.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68.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69.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70.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71.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72.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73.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

74.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75.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jian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褝语篇五
《禅宗语录》

三祖僧璨大师

信心铭曰: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惟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惟须息见。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原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净,正信调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延促,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江西道一禅师

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惟心。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汝受吾教。听吾偈曰。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僧问。如何修道。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曰云何即得达道。师云。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更若向外驰求。转疏转远。但尽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无量劫来。凡夫妄想。谄曲邪伪。我慢贡高。合为一体。故经云。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时惟法起。灭时惟法灭。此法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前念后念中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摄一切法。如百千异流同归大海。都名海水。住于一味。即摄众味。住于大海。即混诸流。如人在大海中浴。即用一切水。所以声闻悟迷。凡夫迷悟。声闻不知圣心。本无地位因果阶级。心量妄想。修因证果。住其空定。八万劫二万劫。虽即已悟却迷。诸菩萨观。如地狱苦。沉空滞寂。不见佛性。若是上根众生。忽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于阶级地位。顿悟本性。故经云。凡夫有反覆心。而声闻无也。对迷说悟。本既无迷。悟亦不立。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常在法性

三昧中。著衣吃饭。言谈只对。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不解返源。随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种种业。若能一念返照。全体圣心。汝等诸人。各达自心。莫记吾语。纵饶说得河沙道理。其心亦不增。总说不得。其心亦不减。说得亦是汝心。说不得亦是汝心。乃至分身放光。现十八变。不如还我死灰来。淋过死灰无力。喻声闻妄修因证果。未淋过死灰有力。喻菩萨道业纯熟。诸恶不染。若说如来权教三藏。河沙劫说不可尽。犹如钩锁亦不断绝。若悟圣心。总无余事。久立珍重 一日示众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故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云何言心地法门。云何言无尽灯。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故经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名等义等。一切诸法皆等。纯一无杂。若于教门中得。随时自在。建立法界。尽是法界。若立真如。尽是真如。若立理。一切法尽是理。若立事。一切(应有法字)尽是事。举一千从。事理无差。尽是妙用。更无别理。皆由心之回转。譬如月影有若干。真月无若干。诸源水有若干。水性无若干。森罗万象有若干。虚空无若干。说道理有若干。无碍慧无若干。种种成立。皆由一心也。建立亦得。扫荡亦得。尽是妙用。妙用尽是自家。非离真而有立处。立处即真。尽是自家体。若不然者。更是何人。一切法皆是佛法。诸法即是解脱。解脱者即是真如。诸法不出于真如。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议用。不待时节。经云。在在处处。则为有佛。佛是能仁。有智慧。善机情。能破一切众生疑网。出离有无等缚。凡圣情尽。人法俱空。转无等轮。超于数量。所作无碍。事理双通。如天起云。忽有还无。不留踪迹。犹如画水成文。不生不灭。是大寂灭。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号净法身。体无增减。能大能小。能方能圆。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滔滔运用不立根苗。不尽有为。

不住无为。有为是无为之用。无为是有为之依。不住于依。故云如空无所依。心生灭义。心真如义。心真如者。喻如明镜照像。镜喻于心。像喻于法。若心取法。即涉外因。即是生灭义。不取于法。即是真如义。声闻耳闻佛性。菩萨眼见佛性。了达无二。名平等性。性无有异。用则不同。在迷为识。在悟为智。顺理为悟。顺事为迷。迷则迷自本心。悟则悟自本性。一悟永悟。不复更迷。如日出时不合于暗。智慧日出。不与烦恼暗俱。了心境界。妄想即除。妄想既除。即是无生。法性本有。有不假修。禅不属坐。坐即有著。若见此理。真正合道。随缘度日。坐起相随。戒行增薰。积于净业。但能如是。何虑不通。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但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过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善恶是非俱不运用。亦不爱一法。亦不舍一法。名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恶空有垢净有为无为世出世间福德智慧之所拘系。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情。尽不能系缚。处处自在。名为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 问对一切境。如何得心如木石去。师曰。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著。作若干种解会。起若干种知见。生若干种爱畏。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自己一念妄想颠倒取相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一一诸法当处寂灭。当处道场。又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来不是凡。不是圣。不是垢净。亦非空有。

亦非善恶。与诸染法相应。名人天二乘界。若垢净心尽。不住系缚。不住解脱。无一切有为无为缚脱心量。处于生死。其心自在。毕竟不与诸妄虚幻尘劳蕴界生死诸入和合。迥然无寄。一切不拘。去留无碍。往来生死。如门开相似。夫学道人。若遇种种苦乐称意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名闻利养衣食。不贪功德利益。不为世间诸法之所滞碍。无亲无爱。苦乐平怀。粗衣遮寒。粝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聋。稍有相应分。若于心中广学知解。求福求智。皆是生死。于理无益。却被知解境风之所漂溺。还归生死海里。佛是无求人。求之即乖。理是无求理。求之即失。若著无求。复同于有求。若著无为。复同于有为。故经云。不取于法。不取非法。不取非非法。又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果所缚。不被有漏所拘。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以无著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亦云应病与药 问如今受戒。身口清净。已具诸善。得解脱否。师曰。少分解脱。未得心解脱。亦未得一切处解脱。曰如何是心解脱及一切处解脱。师曰。不求佛法僧。乃至不求福智知解。垢净情尽。亦不守此无求为是。亦不住尽处。亦不欣天堂畏地狱。缚脱无碍。即身心及一切处皆名解脱。汝莫言少分戒身口意净便以为了。不知河沙戒定慧门。无漏解脱。都未涉一毫在。努力向前。须猛究取。莫待耳聋眼暗面皱发白。老苦及身。悲爱缠绵。眼中流泪。心里慞惶。一无所据。不知去处。到恁么时节。整理手脚不得也。纵有福智名闻利养。都不相救。为心眼未开。唯念诸境。不知返照。复不见佛道。一生所有善恶业缘悉现于前。或欣或怖。六道五蕴俱时现前。尽敷严好。舍宅舟船车舆。光明显赫。皆从自心贪爱所现。一切恶境。皆变成殊胜之境。但随贪爱重处。业识所引。随著受生。都无自由分。龙畜良贱亦总未定。问如何得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香象渡

褝语篇六
《禅心语录(100条)》

禅心语录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茁壮。――香海禅心

1. 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性格有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界的灾难祸害基本上都是由手脚完好,心灵残缺之人造成。――贤崇

2. 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一个人的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咱们一起把内心中的局限修正过来,达到无量,无限,圆满无碍的境界。

3. 凡夫众生一辈子只做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当我做错事时,我就诚恳地向对方说:“我真的错了。”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4. 母亲是为儿女辛苦一辈子的人,是默默付出从不问回报的人,是病了累了也不愿麻烦儿女的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上最悲伤的莫过于此。劝诫天下所有儿女,从现在起,多陪陪父母,推掉那些可有可无的应酬。因为朋友失去可以再交,而父母只有唯一。――贤崇摘自读者《母亲》

5. “你不要浪费了这次经济危机!”奥巴马的政治顾问对他如此说。因为,在美国历史上,每一次危机都会造就一位伟大的总统。(你也由此成就伟大人生)

6. 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7. 淡泊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和胸怀,是历尽人生坎坷之后提炼出来的豁达和感悟。

8. 快乐的秘诀: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去喜欢自己做的事。

9. 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10. 行动未必带来快乐,但不行动就一定不快乐。

11. 同样是人心,有的能装下大海,有的只能装下一己之悲欢。

12. 如果能让夫妻,情人,朋友的角色三位一体,婚姻关系必定活力十足,无畏时间的侵蚀与危机的考验。—国学大师钱钟书总结自己婚姻的心得

13. 英国作家所言美满婚姻的心态:1。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2。我娶了她几十年来,从未后悔.娶她。3.也从未想要娶别的女人。

14. 我做研究的准则无外乎四点:倾听异己;质疑问题;敢当傻瓜;简化,再简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

15. 母亲像口井,默默地流淌,默默地养育着我们。当岁月夺走她的青春活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她枯哀之前用心去呵护她守护她。。。。在我心里母爱之井永远流淌。

16. 一句民间谚语:“一个人的事业,总是在流言中伤里成功,而在沉默漠然中消亡。

17. 学习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享福消福,福尽苦来。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18. 一个人的孤单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有了伴侣之后的那份孤单。把自己的妻子当成女王,他就是国王;把自己的妻子当成侍女,他就是仆人。

19. 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者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成功者总能在每个问题中找到答案,失败者总能在每个答案中挑出问题。

20. 幸福与智慧有这样的区别:认为自己最幸福的人,实际上是最幸福的。而认为自己最聪明的人,则往往最愚蠢。

21. 《四十二章经》:欲念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真正的快乐和恒久的幸福是来源于心灵的。依赖外物所获取的快乐都不长久,比如金钱肉欲

22. 把自己的妻子当成女王,他就是国王;把自己的妻子当成侍女,他就是仆人。

23.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油炸类,腌制类,加工类肉食,饼干类,汽水可乐,方便类,罐头,话梅蜜饯,冷冻甜品,烧烤类。

24. 欣赏生活智慧人生,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珍惜生活中碰到的每一个人,用欣赏喜悦感激理解悲悯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中的每一天。贤崇听Tom.Peters

25. 处逆境随恶缘无嗔恚业障尽消,随顺境处善缘无贪痴福慧全现。心静生慧行善生福,纯净纯善可矣。――净空法师

26. 古人云:“静以修身,简以养德。”静能生慧,静能安神,静能致远,静能超然。大道至简,大音稀声。简单做事,简单思考,简单为人,一生简单。

27. 企业理财箴言:诚信第一。你值得很多人信任和有很多人值得你信赖是两笔巨大的财富。――香海禅寺贤崇与你同在

28. 不要拼命地为了赚钱去工作,要学会让金钱拼命地为你去赚钱。科学合理地消费就等于收入的增加。

29. 理财格言:借钱不一定是坏事。一个不会借钱的人一定不是投资理财的高手。只要通过借钱能赚更多的钱,不管付出多少利息都是对的。

30. 佛家禅语: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31. 成功者用眼光超越他人;用人品感动他人;用改变影响他人;用状态燃烧他人;用行动带动他人;用坚持赢得他人;从而赢得与众不同的未来。

32. 最强的人,分散精力于太多事物,最后将一事无成。最弱的人,聚其精力于单一事物,最后将有所作为。

33. 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有能力不干什么。――康德。

34.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尤须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香海禅心

35. 什么是最大的痛苦?有人说是饥饿,有人说是情爱,其实最大的烦恼痛苦是欲望。人生活在欲望里,欲海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欲海里没顶。所以我们应该以智化情,以行善法欲而离烦恼。

36. 有人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在我们心里。佛前的灯不必刻意的去点,要紧的是点燃我们的心灯。

37. 在西方哲人的眼中,失败是有意趣的,它送来两份厚礼:经验和阅历。两者正是构成智慧的重要条件。

38. 真正大格局的人从不在乎别人的承认和赞美,甘心平凡的往往是不平凡的人;刻意表现自己不平凡的正是在宣扬自己的平凡。大气象者不在意别人的诽谤。

39. 我们追求执著时,就等于走入死胡同去寻找出路一样了不可得;反之放下执著,放下担心,如同步入开阔无垠的草坪,任你奔驰与遨游。

40. 爱是给予自由和快乐,恨是自私及占有。爱是无私,是付出,是礼物,是人间真美。它不是交易,没有恐惧及怨恨。让我们把爱心打开吧!别去索取

41. 对成道的人来说,每样东西都很美。对未成道的人来讲,每样东西都很丑。对一个未成道的人来讲有两点:比较丑比较不丑两类,没有美存在,因心丑感觉

不到美。

42. 心好像一扇厚重的城堡之门,没有外面的锁,只有里面的闩。别人在外面怎么使劲踹,都不如里面自己轻轻一拨。

43. 永远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你自己,因为喜欢你的人不需要,而不喜欢你的人不会相信

44. 你想知道一个人内心缺少什么,只要看他炫耀什么。你想知道一个人自卑什么,只要看他掩饰什么。

45. 在我心中没有你我,只有喜乐与自在。在我心中没有身份与贵贱,只有人性与人生。在我心中没有物我之分,只有生命的存在与消失。

46. 修习慈爱以降伏嗔怒,慈爱是无条件地给人以欢乐的心量。修习悲心以降伏残忍,悲心是不求回报的替人脱苦的愿力。修习欢喜心以降伏怨恨,这是看到别人成功和幸福而产生的同体喜悦。修习舍心以降伏偏执,舍心是对一切人和物平等与广博的看待。这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习。

47. 爱的家人!不要让贪心,嗔恨,绝望,焦虑,挂碍的火焰,把你们吞噬,清楚地体会一切法的无常性和互依性,以免成为由感官和觉知所形成的生死巨轮中的奴隶。

48. 你我相识即有缘,面带笑容结人缘;布施欢喜种善缘,你对我错相惜缘;损我逆我消孽缘,生老病死了尘缘;果报好坏皆因缘,慈悲惜舍修佛缘。

49. 慈悲不是一个定点,而是让感情不断地升华;慈悲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让爱心不断地扩散;做一个把快乐给于别人的幸福王子,而不要去做一个乞求的愚人。

50. 生是前世的造作,要去改进;老是无常的定律,要去接受;病是必然的现象,要去承担;死是神识的流转,要去面对。

51. 一念善心,佛陀看到了,菩萨看到了;一点恶意,魔鬼看到了,因果看到了。

52. 探究前世的宿命,不如把握眼前的善缘;追查来世的因果,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

53. 说得体的话,做得体的事,前者显示完善的头脑,后者显示完善的心灵。(葛拉·西安)

54. 争赢的赢得日反苦果,让人的自得极乐的佛国。

55.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诽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只要有一颗正大光明之心,就不怕别人诽谤,别人的诽谤反而能升华我们的人格精神。-贤崇

56. 做事要提起,我执的挂碍要放下,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世间万象都已尽善尽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上的完人,则是宇宙万物完美的顶峰。――香海寺箴言

57. 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58. 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59. 行亦禅,坐也禅,行住坐卧体安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安然。

60.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故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1. 命由己造,相(相貌)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62. 人生在世,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3. 一根火柴不够一毛钱,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但一根火柴可以烧毁一栋房子。一根火柴是什么东西呢?1.无法自我控制的情绪;2.不经理智判断的决策。

3.顽固不化的个性。4.狭隘无情的心胸。大家检查一下自己随身带几根火柴。香海寺箴言出自王永庆名言

64. 生活本来就是白开水,无色无味,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如何把它调得有滋有味。经验告诉我们,一学习,二用心,三平常心。

65. 智慧的具体体现是:高远的眼界及开阔的心量。眼界高远决定见识及思维长远。心量开阔对人间事物才有深刻的觉悟。

66. 古人曰: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有的人心中只有钱财名位,自私,我执及我见。做为一个企业家一定要有大格局,要能包容众多的不同及开阔的心量。

67. 六祖曰: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自性即我。人原本清净自在的本性。真我,佛性)

68. 佛曰: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逆风坌人,尘不污彼,还坌于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意为:一个居心叵测的恶人,想陷害正直的贤良,但最后害人不成反而害己。就如你送礼给人,人家没有接受,你要自己收回去。你毁谤侮辱别人,别人没有接受,就等于骂自己。

69. 佛曰:“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意为:名利的欲望太强烈如同跳入火坑;贪婪之心太强烈,如同沉入苦海,利欲高而备受煎熬。放下!淡然!

70. 每当有人夸你年轻的时候,你大致可以确信他发现你又老了。

71. 口袋里没钱,心里也没钱的人,不痛苦;口袋里没钱,心里却有钱的人,最痛苦;口袋里有钱,心里也有钱的人,最烦恼;口袋里有钱,心里却没钱的人,最幸福。

72. 知道事物应该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法国狄德罗)

73. 对一个人品质的判断,不仅取决于他所结交的人,还取决于他拒绝与什么人来往。

74. 储蓄友谊,学会放手,播种善良,懂得音乐,避开得不到之善和钟情之苦,学习承受,常怀感恩之心,热爱工作,勤于学习,享受运动(青年十件事)

75.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却是做了再说;人家是说了也不一定做,我却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76. 每个人都需要有信仰,无论你有无宗教背景或无神论者,信仰即是追求,促使人活下去的力量。生存是人类和所有生物在物质欲望上的本能。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为了继续存活下去而不断挣扎努力。信仰,则是人类在精神欲望上的本能。有时候,甚至能超越肉体物欲上的本能,驱使人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77. 自私的心看见的只是复杂,混沌,清澈而单纯的心灵才能感受到真理。因此,我们能以平常心看待事物,愿意牺牲自我,就没有无法克服的难题。

78. 有大心量者,方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才能成大事。

79. 心中黑暗的人,他的世界不会有光明;内心丑恶的人,他的世界不会有善良;心思多疑者,他的世界不会有真诚;心里傲慢者,他的世界不会有尊崇。

80. 作你爱做的事,并不意味着生活过得轻松,但绝对可以活得更精彩。

81. 改变自己是可行的,聪明的,当你试图改变别人时,你就会显得愚蠢,而且会自寻烦恼。

82. 若真想获得心灵平静,就必须懂得心存感激,如果你总说:“等我生活得好一点之后,我一定会去感激”那你就一辈子没希望了!

83. 你对生活状况及别人的行为要求越少,你就越容易快活的过日子。

84. 当你说:“我就是要做这件事,多困难我都不在乎”时,老天爷就会开始支持你

85. 不论你身在何处,你都不应该被困在原地,因为你是一个人,不是一棵树。

86.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很不开心,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人生目的。假如你也不知自己想要什么,不妨先找出最接近你理想的事,可以把那里做为起点。

87. 付出的时候不要期待任何回报,否则一个心老是牵挂着结果,反而很难有所收获。

88. 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老师,即使那些让你很厌烦的人也不例外,因为从他们身上,你可以知道人性的弱点。

89. 满招损,谦受益。谦让之心,有如宇宙中的天空,宽广而博大。有如大地上的海洋和山谷,宽容而深遂。好争之人,天将与之相争;谦和之人,天将与之相让。

90.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其共同特点: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做媚丗之态。

91. 日本京都大学佐藤幸治博士《禅》的报告有10种效果:1. 忍耐性的增强

2. 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3. 意志力的坚固4. 思维力的坚固5. 形成更圆满的人格6. 迅速的使头脑冷静7. 情绪的安定8。提高行为的效率和兴趣9. 使内体的种种疾病消失10. 达到开悟的境地。--慧海法师提供

92. 《大吉祥经十条修法》1. 不要亲近愚痴的朋友2. 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

3. 养成规律有序的作息4. 避免饮酒逸乐的应酬5. 对上恭谨对下慈爱6. 处世忍辱柔和且谦虚7. 不为毁誉褒损而动心8. 亲近寺庙并听闻佛法9. 思维五欲之乐不长久10. 时时正念及修习十善法.

93. 感情若是一厢情愿则难天长地久。财富若是巧取豪夺必有败坏之虞。名声若是哗众取宠终将遭人,地位若是坐享其成便会引起非议。(星云)

94. 对人――知感恩。对事――知尽心。对物――知珍惜。对己――知克制。

95.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乐。恨别人,痛苦的即是自己。

96.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远是亏本的,那就是发脾气。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老。

97. 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98. 一个人举心动念以自我为中心,无论做什么,最终都会成为凡夫心的增上缘,进而发展出,以名闻利养为中心的轮回结果。--济群法师

99. 不要羡慕别人的聪明才干,有其因才有其果。若不种因,徒羡其果也是枉

褝语篇七
《禅宗语录注解》

第201条 棒头取证,撤土撒沙;喝下承当,承虚接响;向上向下,转更颟顸1;说妙谈玄,和泥合水。这一片田地,分付2来多时也。平白欺人,尽大地撮3来,如粟米粒大。掉棒打月,佛祖凡圣拈向一边,总不依倚时如何?红霞穿碧海,百日绕须弥。(宋·圆悟克勤禅师江苏崇宁上堂)

【注释】

1〔颟顸(mān hān蛮憨)〕糊涂而马虎。

2〔分付〕交给、分别付与。

3〔撮(cuō搓)〕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

【提要】

棒头取证,撤土撒沙;喝下承当,承虚接响;向上向下,转更颟顸;说妙谈玄,和泥合水。这一片田地,交付来多时。平白无故欺人,尽大地聚起,如粟米粒大。掉棒打月,将佛祖凡圣拈向一边,总不依赖倚仗时如何?红霞穿碧海,百日绕须弥。

第209条

诣祖问道,祖曰︰“提刑1少年曾读小艳诗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提刑应喏喏,祖曰︰“且仔细。”

师适归,侍立次,问曰︰“闻和尚举小艳诗,提刑会否?”祖曰︰“他只认得声。”师曰︰“只要檀郎2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什麽却不是?”祖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栢树子?聻3!”师忽有省。遽出,见鸡飞上栏干,鼓翅而鸣。复自谓曰︰“此岂不是声?”遂袖香入室,通所得,呈偈曰︰“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祖曰︰“佛祖大事,非小根劣器所能造诣,吾助汝喜。”(《五灯严统》卷一九)

【注释】

1〔提刑〕提点刑狱公事。提刑官,是中国宋代特有的一种官职名称。

2〔檀郎〕女子对夫婿或所爱男子的尊称。

3〔聻nǐ〕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

【提要】

(部使者陈氏)前来礼谒五祖问道。法演禅师道:“提刑少年曾读小艳诗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提刑一听,唯应“喏喏”。 法演禅师道︰“且仔细。”克勤禅师正好归来,侍立于侧,听到这两句诗,问道:“闻和尚举小艳诗,提刑会否?”法演禅师道︰“他只认得声。” 克勤禅师问道︰“只要檀郎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什么却不是?”法演禅师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栢树子?聻!” 克勤禅师忽然省悟,连忙走出丈室,正好看见一只鸡飞上栏杆,鼓翅而鸣,于是自言自语道:“此岂不是声?” 而后克勤禅师便袖里笼着香,回到丈室,告知法演禅师刚才所得,呈偈曰:“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法演禅师道:“佛祖大事,非小根劣器所能造诣,吾助汝喜。”

第259条

慈明(慈明楚圆禅师(986~1039),汾阳善昭禅师之法嗣,俗姓李,全州(今广西境内)人。二十二岁出家,拜谒唐明智嵩,游方参于份阳善昭,随侍十二年,承受法印。与李遵勖有亲交。请住湖南潭州石霜山崇胜寺。五十四岁圆寂,谥“慈明大师”。宗风简古,机用越格,著有《牧童歌》,说得游戏三昧之妙趣。门下分出杨岐、黄龙二派。其在宋代禅宗史上有着深远影响。)曰︰“公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云‘放洞山三顿棒’,是有吃棒分,无吃棒分?”师曰︰“有吃棒分。”明色庄曰︰“从朝至暮,鹊噪鸦鸣,皆应吃棒。”明即端坐,受师炷香作礼。明复问︰“赵州道︰‘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也。’且那里是他勘破婆子处?”师汗下不能加答。次日又诣,明诟骂不已,师曰

︰“骂岂慈悲法施耶?”明曰︰“你作骂会那!”师于(原来是繁体)言下大悟。作颂曰︰“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雠1。”

呈慈明,明颔之,后开法同安。(《五灯严统》卷一七,《卍续藏》一三九.七四四页)) 摩尼在掌,随众色以分辉;宝月当空,逐千江而现影。诸仁者︰一问一答,一棒一喝,是光影;一明一暗,一擒一纵,是光影;山河大地是光影;日月星辰是光影,三世诸佛一大藏教,乃至诸大祖师,天下老和尚,门庭敲磕,千差万别,俱为光影。且道︰何者是珠,何者是月?若也,不识珠之与月,念言念句,认光认影,犹如入海算沙,磨砖作镜,希其数而欲其明,万不可得。岂不见道︰若也,广寻文义,犹如镜里求形;更乃息念观空,大似水中捉月。 有一人朝看《华严》暮看《般若》,昼夜精勤,无有暂暇。有一人不参禅不论义,把个破席日里睡。於(于)此二人,同到黄龙,一人有为,一人无为,安下那个即是?良久云︰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

【注释】

1〔雠chóu〕同仇,仇敌。

1〔摩尼〕梵语宝珠的译音。是指海底龙宫中出来的如意宝珠,奇世珍宝,庆严殊好,自然流露清光明,普照四方,能如自己意愿,变现出种种珍宝。

【提要】

慧南禅师前往参礼石霜慈明楚圆禅师。慈明禅师道:“公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云‘放洞山三顿棒’,是有吃棒分,无吃棒分?”黄龙慧南禅师道:“有吃棒分。”慈明禅师一听,神情严肃地说道:“从朝至暮,鹊噪鸦鸣,皆应吃棒。”慈明禅师端坐不动,慧南禅师焚香作礼。慈明禅师又问:“赵州道:‘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也。’且那里是他勘破婆子处?”慧南禅师汗下而不能回答。第二天,慧南禅师又请益。慈明禅师一见慧南禅师便诟骂不已。慧南禅师问道:

“骂岂慈悲法施邪?”慈明禅师道:“你作骂会那!”慧南禅师于言下大悟。作颂曰:“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雠。”

慈明禅师看后,点头印可。后来慧南禅师开法于同安(今江西永修的同安寺)。 摩尼在掌,随众色以分辉;宝月当空,逐千江而现影。诸仁者︰一问一答,一棒一喝,是光影;一明一暗,一擒一纵,是光影;山河大地是光影;日月星辰是光影,三世诸佛一大藏教,乃至诸大祖师,天下老和尚,门庭敲磕,千差万别,皆是光影。且道:何者是珠,何者是月?如此,不识珠之于月,念言念句,认光认影,犹如入海算沙,磨砖作镜,万不可得。岂不见道:如此,广寻文义,如在镜里求形;更又息念观空,大似水中捉月。

若有一人朝看《华严》暮看《般若》,昼夜精勤,没有片刻休憩;另一人不参禅不论义,把个破席在太阳下睡。此二人,同到黄龙,一人有为,一人无为,安下那个即是?良久云︰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

报恩法常禅师1

(?-1180)

第311条

此事楞严尝露布1,梅花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忘却来时路5,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注释】

1〔露布〕公布,揭示之意。 12语,迥然银汉横天宇。蝶梦南华3方栩栩,珽珽谁跨丰干4虎?而今 黄龙慧南禅师——晦堂祖心禅师——草堂善清禅师——万年法一禅师——报恩法常禅师

(此段为新增)法常,宋代僧。河南开封人,俗姓薛,乃丞相薛居正之后裔。宣和七年(公元1125),

依长沙之益阳华严轼公剃发,深慕大乘,然亦不排斥小教。一日,阅《首楞严经》而能义通法海,自此游历淮泗,放浪湖湘。后至天台山万年寺,参谒雪巢,一见即机语契会,雪巢乃命师掌理翰笺。其室唯一低榻,别无他物,一日,写一《渔父词》于室门示众,书毕,就榻收足而逝。生卒年不详。

2〔风瓯〕风铃。

3〔南华〕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颁布诏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简称“南华”。 4〔丰干〕唐丰干禅师,不知何许人,居天台山国清寺。翦发齐眉,布衣裘。人或问佛里,止答随时二字。常诵唱道歌,乘虎入松门,众僧惊畏。本寺府中,有苦行,曰,寒山、拾得,二人执焚,终日晤语,潜听者都不解,时谓风狂子,独与师相亲,一日寒山问:“古镜不磨,如何照烛?”师曰:“冰壶无影像,猿猴探水月。”曰:“此是不照烛也,更请师道。”师曰:“万德不将来,教我道什么?”一日师谓寒山拾得曰:“若与我游五台,即我同流,若不与我去,非我同流。”曰:“我不去?”师曰:“汝不是我同流。”寒山却问:“汝去五台作什么”师曰:“我去礼文殊。”曰:“汝不是我同流。”师寻独入五台巡礼,适逢一老翁,师问:“莫是文殊否?”曰:“岂有二文殊耶!”师作礼未起,忽然不见。遂游五顶,遍历岩阿,将三载,还南。适闾丘胤出牧丹丘,将议巾车,忽患头疼,医莫能愈。师造之曰:“贫道特来谒使君。”闾丘即告之病。师索净器,咒水喷之,病斯须差,闾丘异之,乞一言,示此去安危之兆。师曰:“到任记谒文殊普贤。”曰:“此二大士何在?”师曰:“天台国清寺,寒山拾得是也。”闾丘自后寻至山寺,问寺主丰干住处。主僧道翘曰:“丰干旧居,在经藏后,今阒无人矣。”复问寒山拾得今在何所?翘曰:“府中执役,”闾丘入丰干房,唯见虎迹,复问丰干在此国何行业?尧曰:“唯事舂彀供僧,闲则讽咏。”闾丘遂入厨,见寒山拾得,围炉语笑。闾丘即礼拜,二人连声咄叱,寺僧惊愕曰:“大官!何拜风狂汉耶!”寒山复执闾丘手,笑而言曰:“丰干饶舌。”自是寒山拾得,相携出松门,更不复入寺。师示寂于天台山。(《清凉山志》)

4〔忘却来时路〕寒山禅师有“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诗句。

万松行秀禅师2 2 洞山良价禅师——云居道膺禅师——同安道丕禅师——同安观志禅师——梁山缘观禅师——大阳警玄禅师——投子义青禅师——芙蓉道楷禅师——净因自觉禅师——普照一辨禅师——大明僧宝禅师——玉山僧

褝语篇八
《禅语录2》

501.忍之为德,乃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502.心之分别,能引诸业,聪明不能敌业力,富贵岂可免轮回。 503.金制的马鞍,并不能使劣马变为骏马。

504.菩萨见他人得利,不生忌心,常生欢喜,如是己亦得乐。 505.一枚硬币,放在眼睛前面,就遮住了所有的阳光。

506.无所住就是妙用,有所住就是烦恼。

507.世间事,无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

508.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多多鼓励,必定胜于大大责备。 509.因果是:下雨天不带伞,就一定会淋到雨。

510.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511.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才能得到自在。

512.高尚的布施,不在于财物的多寡,而在于高尚的布施心。 513.人类的解脱全赖个人对真理的自觉,并非顺从神的旨意,而得到解脱以为酬庸。

514.做人就要敦伦尽分地活在责任、义务中。

515.以平等心,过著没有欣厌取舍,没有祸福得失的生活。 516.权势等同枷锁,富贵有若浮云。

517.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行善得乐,为恶得苦。

518.正念就是没有执著和一尘不染的清净心。

519.胸量大,虚空装得,心胸窄,自己容不下。

520.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必太杂,切身日日用得著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

521.为学如初,成就有余。

522.求福莫过于斋戒布施。求寿莫过于不杀放生。求慧莫过于广学多闻。求安莫过于省禁是非。

523.凡事心存宽恕,而不吹毛求疵。

524.见人得利益起随喜同乐心而不眼红。

525.不可势利眼,不可狗眼看人低。

526.常赞美别人的长处,不背后说人的过错。

527.海之所以大,在于它是所有河流的最低处。

528.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微尘,人生在历史上只是一刹那。在短暂的时间中,应好好体会生命的美妙,而不是把光阴花在竞长短、争雌雄。

529.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530.愚者求师之过,智者从师之长。

531.圣人贤明于克念作圣,凡夫则是妄念作凡。

532.最大的立功就是拯救众生陷淤的心灵,使众生离苦得乐。 533.佛陀的伟大在使人从生命的根源上得到彻底的救度、解脱。 534.佛法不是纯理论,而是要切切实实的去做,才会相应。 535.千供养、万供养、脸上无嗔真供养。

536.时常反省及检点自己的心念,语言行为即可减少贪欲。 537.只要是好药,可以治病,用不著知道药方是谁配的,药是哪里来的。

538.佛说:「凡执著某一见解,而藐视其他见解为卑劣,智者叫

他做缠缚。」

539.战胜欲望才能称为自由人。

540.不后悔过去,不渴望未来,不自寻烦恼,把握现在脚踏实地,则身心健康。

541.掌握生活中的每一个动点,即能掌握你的人生。

542.不沉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543.世界间有三种人:

像刻在岩石上的字似的人—常常生气其怒气有如刻的字,长久不失。

像写在砂上的字似的人—虽常常生气其怒气像写在砂上的字很快就会消失。

像写在水上的字似的人—即使听到他人的恶口,不愉快的言语,亦不放在心里,和和气气,如同在水上写字即流失般。哪种人快活,自在?

544.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尽必昌。

545.法是渡河的木筏,而不是为人执取,负在背上用的。 546.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

547.真正限制妨碍、埋没自己的,永远只会是你自己。

548.人要拓展心胸包容一切,不与一切对立。

549.最伟大的事业,最需要坚定的心力,急,只会退步;执,

只会错误。

550.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伤害大于对受害者太多了。 551.人是自己的主宰,在他上面再没有更高级的生灵或力量,可以裁决他的命运。

552.工作必须自己去做,因为圣人只能教我们该走的路罢了。 553.佛陀舍弃有限,故赢得了生命的永恒。放下有限,才能赢得无限。

554.欲行平坦路,先令平其心。

555.见性之人在生活中,是既现实、又超越。

556.心污浊,其道不平,因而跌倒;心清净,其道平坦,因而安乐。

557.以污染心说话、身行,则苦就跟随其人,如车跟随挽车的牛一样。

558.若以善心说话、身行,则安乐随著其人,犹如影随形一般。 559.命由我作,福向己求。

560.千古文章源于高妙德行,所以有德者必有言。

561.学圣学贤,无所谓过早过晚老少之别,但能一念觉悟,众生即佛。

562.「千丈之堤,毁于一蚁之穴」,小事若不加以注意,往往是失败的启端。

563.上苍每天二十四小时的安排,对第一个人都是一样。 564.经过痛苦的洗礼,人往往更懂得谦让学习,更知道珍惜和

感激,更能领悟幸福与人生的真谛。

565.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有多少。

566.有痛苦的回忆,还不知悔改,即是愚痴。

567.要知道,小的过错并不伤及大的善行种源,就如一粒盐只能改变少量水的味道,但却不能改变恒河水的味道。

568.贪欲时时常会令人表现愚痴的行为。

569.贪欲如口渴喝了咸水。

570.贪欲其实很苦恼,凡夫迷惑颠倒误以为乐,智者深见其苦。 571.稠人广众之中,不可纵口议论,非惟惹祸,抑亦伤人。 572.论人之过,当原其心,不可徒泥于迹,取人之善,惟据其迹,不必深求其心。

573.道德是提升自己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574.不是天气热,是心火不熄。不是境不顺,是内心矛盾。 575.眼睛别老是睁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后哪一样是你的。 576.「无我」才能如实了知,诸事本末,「无我」方能确保不曲解人意。

578.要知道,食物就像药物,都是在情欲与贪欲之外,它并不是为了力量,也不为夸耀,或心智的扩充,它只是为支持你的身躯。

579.安分守己,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处世,及修行的根本。 580.人若沦为欲望的奴隶,便会丧失心灵的宁静。

581.我执薄者烦恼少,悟境深者喜悦多。

褝语篇九
《《慧律禅师语录精华全集》》

《慧律禅师语录精华全集》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只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

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6.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7.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8.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观念,不要使错误的观念落入我们生死的坑道里面,那是很危险的。

9.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0.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1.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2.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3.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4.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15.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6.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你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17.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8.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0.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21.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烦恼什么?

22.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23.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24.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痴。

25.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26.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27.心中仅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声音。

28.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9.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30.如果不是拿无言的诚恳和慈悲的香油,任何东西都无法将伤口的毒针拔掉。你为什么让自己对别人的恶念、忘恩、嫉妒、狡猾而感到气愤呢?争吵、轻蔑、处罚都不能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抹去这一切,反而善待他们,「善行」是让我们息怒的方法。

31.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32.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33.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4.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35.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36.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37.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3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39.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40.默默地关怀和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1.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42.有德自然香。

43.与其你去排斥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44.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45.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茁壮。

46.你要感谢指出你缺点的人。

47.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48.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49.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50.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51.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52.被人诽谤的时候,可以这样想:至尊的佛陀,当年也饱受诽谤呢,你算老几?

53.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54.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盗窃罪一样。

55.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56.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57.你认命比抱怨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58.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痴,而带来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59.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60.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地了解自己。

61.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62.唯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63.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64.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65.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66.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67.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68.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69.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70.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71.天地间之事,有甚多为你观察乃至梦想所不及者。

72.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

73.千金难买赤忱心。

74.我们的疲倦常常不是来自工作,而是来自忧虑、挫折与愤懑。

75.不要立志成功,应该要立志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76.一个人若种植信心,他会收获品德;一个人若种下骄傲的种籽,他必收获众判亲离的果子。

77.事情本身并不是非对即错,非黑即白,是我们的思维令它如此。

78.一件善行永不会枉费。种下善因,将得善果。

79.一件善事,正像一枝蜡烛,在这罪恶黑暗的世界上大放光辉。

80.每一件善行,都是引人至天堂的一级台阶。

81.果实的职务很尊贵,花朵的职务很甜美;可是让我坚守叶子的职务,谦逊地奉献浓荫吧!

82.没有一株树结果子是给自己用的。

83.钱总是在那里,只是口袋不同而已。

84.破天下之至巧以拙,驭天下之至纷以静。

85.实可御虚,拙可制巧。

86.为圣贤的妙法,只在一些仁心;为豪杰的妙法,只在一腔义气。

87.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88.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89.永远不要低估善行的力量。

90.只有不设想报酬,以愉悦的态度全力以赴,才能获得生命中最丰富、最伟大的回报。

91.我们无须逃避现代生活中的功利,但必须懂得开启自己的心性。我们也无须远离尘嚣,刻意追求宁静,但必须懂得调整自己,陶冶性情。

92.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93.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94.好的举止是由许多小的牺牲构成的。

95.和平比一块土地珍贵多了。

96.开路先锋引人瞩目,但是他们往往是最孤独和寂寞的。

97.以耐心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了天下之纷争。

98.第一次作善事,要靠努力来完成,而一再重复你的努力,「善行」就会变成一种好的习惯。

99.圣人的心,可以灵活变通,并能适当运用自己的心,来善待别人。

100.对有德者以德待之,对罪恶深重者,则视他们为不久即能改过自新的人。 101.无论你处理任何事情,若心存尊重他人的想法,是一件非常有帮助的事情。

102.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

103.我们无法祈求痛苦停止,但是必须祈求我们的心能够征服痛苦。 104.真正的名誉,在虚荣之外。

105.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106.我将努力采取行动,因为我确信我所做的事将使情况改观。

10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108.走路而摔跤,总比站着不动强些。

109.磨损耗尽总好过于荒废弃置。

110.找到自己的工作,乃是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111.只有意愿,没有行动,是无法前往天堂的。

112.每棵大树,都曾只是一粒种子。

113.光说不练就是「口头禅」,学以致用才是「行动禅」。

114.种植荆棘的人,不可能收获玫瑰。

115.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116.不要计算你过的日子,要使这些日子算数。

117.如果你尚未出发,便不要期待你的船到岸。

118.怠惰是诱惑的温床,疾病的摇篮,时间的挥霍者,福报的蚕食者。 119.睡眠,是坟墓的外厅。

120.触目所及,与万物为敌,是谓之凡夫。

121.没有自助精神的人,决不会受到上苍的保佑。

122.尽情行动,把空口白话留给别人说。

123.世界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全赖人们不安于现状;心满意足之人总是把自己关在旧框框之中。

124.创意总在认真工作时自然涌现。

125.当你闭上嘴巴,苍蝇就永远飞不进来;当你不开口的时候,恶业就不能对你造成威胁。

126.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卧室,患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监狱。

127.劳心可以使身体得到休息,劳力可以使精神得到休息。

128.先向别人伸出友善的手。让对方做那个对的人。这并不表示你就错了。 129.你越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你自己,你的内心就会越安宁。

130.令我们烦心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躲得了一头大象,可是却躲不了一只苍蝇。

131.放下一切执著,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课。

132.心灵像花园,如果不浇灌、不培植,就塞满垃圾和杂草。

133.一味的忙是不够的,问题是我们在忙些什么。

134.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少数人发表你自己的意见;接纳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自己的判断。

135.不要奢望自己能够讨好每个人。

136.老年人的外表掌握在自然的手里;老年人的心却掌握在自己手里。

137.[粗茶淡饭]与「锦衣玉食」最大的差别,只在当事人的「心态」而已。 138.如果你还能努力时,及时去做;如果你无能为力时,放下忧虑吧! 139.青春永驻的秘诀是什么呢?常存赤子之心。

140.你无法选择如何死去,何时离世,你只能决定此刻怎么去活。

141.自卑和自傲两者都同出于自我中心,在潜意识里都有害怕受伤的自卑感。

142.孝养父母不只是供给他们吃住,更重要的是维护他们精神生活的健康。 143.要得富贵福泽,天主张,由不得我。要做贤人君子,我主张,由不得天。 144.一个技术高明的木匠,毋须因未受到外行的赞美而伤心。

145.放大心胸看事,立定脚跟做人。

146.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得比较烦恼。 147.整天就是我执:我对,别人都不对。那样永远无法见到真理,要见到真理,要大无我的精神。

148.我们不能离开生灭法,另找一个不生不灭法,我们如果悟到空性,当下放下,我们就是不生不灭,就是佛。

149.如果你过份汲取一头母牛的奶,你所汲到的会是血,而不是奶。 150.在老鼠眼里,猫就是狮子。

15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152.真正的伟人,本身都很自谦,并不重视自己的殊荣。

153.人生就像是一匹马,你不驾驭牠,便要被牠驾驭。

154.真正的勇士是不打架的。

155.一台机器或许可以完成五十个普通人的工作,但没有任何一种机器可以完成一个超凡人物的工作。

156.自我克制是勇气的另一种形式。

157.我们的肉体可以被打败,但意志永远不屈服。

158.宁被嫉妒,不被怜悯。

159.有非常之胆识,始可从事非常之事业。

160.真正伟大的人,是由行动中使他人见识其不凡之处。

161.与他人共享成功的光荣,但要独自承担失败的责难。

162.一位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如何对待卑下的小人。

163. 伟大的人,其最大的特征是遭遇不幸或者处于逆境时,仍然能够忍耐到底。 164.仅是向传统挑战,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勇者;真正的勇者,要能提出比传统更好的方法。

165.时势不能造英雄,英雄可以造时势。

166.我们众生为什么跟佛会有隔阂?就是我慢。简单讲就是自己认为很行,所以不管善知识、佛陀现前都听不入耳。

167.不顾自己的身家名誉,而去维护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168.为自己时代竭尽全力的人,会永垂不朽。

169.我们众生为什么跟佛会有隔阂?就是我慢。简单讲就是自己认为很行,所以不管善知识、佛陀现前都听不入耳。

170.有勇气与力量,就可算是男子汉大丈夫了,但真正的勇者,则必须克服愤怒,并宽恕别人。

171.好运永远不会眷顾没有勇气的人。

172.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事有必然的。

173.我们愈有童心、爱心及感恩之心,则我们扭转命运的能力也愈强。 173.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灵魂,都是善与恶的交战地。

174.眼光短浅,行事只顾眼前的人,是力量最薄弱的人。

175.随时充实自己,你永远不知道机会何时降临。

176.我相信幸运,而且我发现:工作愈认真,运气就愈好。

177.幸运有时会在逆境中出现。

褝语篇十
《禅心语录》

心 录

嘯月(整理)

2013-2014 襌 语

1.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易不熄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之不辨真实。——《圆觉经》

2.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本无次第。--《圆觉经》

3.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它着地自成灰。--南怀瑾

4.当时只是平常事,过后思量倍有情。

5.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道家

6.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

7.剑树刀山为宝座,龙潭虎穴作禅床。

8.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不假修证;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坛经》

9.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白居易》

10.法身,报身,化身。

11.荆棘林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明末 憨山大师

12.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

13.宁可将身下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14.疑参,破定,执着,起用。---光厚和尚。

15.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龙树菩萨《中观论》

16.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泾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

而不周。——僧肇 《物不迁论》

17.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意根)、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识),为心物一元。此八识为开悟之至关要义。

18.浩浩三藏不可窮,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后来先做主公。——《八识规矩颂》

19.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犊返;风萧萧,雨飒飒,飘飘黄叶止儿啼。

20.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21.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问道颂》 唐.南台守安禅师

2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23.不移一步到西方,端坐西方在目前;顶后有光犹是幻,云生足下未为仙。——《悟真》 张紫阳

24.

25.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看取禅心静,莲花出水时。——释敬安禅师

26.心内观心觅本心,心心俱绝见真心,真心明彻通三界,外道邪魔不敢侵。——张紫阳

27.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苏轼(东坡居士)

28.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石韫玉

29.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袁牧

30.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慧能

31.若要人不死,先要死个人。

32.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靑。——明瓒禅师

33.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华严经》

34.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楞严经》

35.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楞严经》

36.不汝还兮更是谁,残红落满钓鱼矶;日斜风动无人扫,燕子啣将草際飞。——北宋天目文礼禅师

37.知见立知,即无名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楞严经》

38.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楞严经》

39.人心安定,天下太平。

40.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镜无心莫问禅。

41.七处征心,八还辩见。——《楞严经》

42.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证道歌》永嘉大师

43.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44.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张拙 唐末五代秀才

45.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

46.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南华经》 庄子

47.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

48. 人生何处无禅意,乾坤元始妙明心。——啸月

49.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50.一念普照沧桑世,莫问众生正与邪。——啸月

51.入定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入定观修上师尊,心中偏偏不显现。不曾意想爱人脸,清清楚楚现在前。——《不负如来不负卿》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52.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53.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灵源大道歌》曹文逸

54.夫妻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55.生因识有,灭从色除。——《楞严经》

56.重瞳帐下已知名,隆准军中亦漫行。半世行藏都是错,如何坛上会谈兵。——顾祖禹

57.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

58.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曾子

59.昨日梦说禅,如今禅说梦,梦时梦如今说底,说时说昨日梦底,昨日合眼梦,如今开眼梦,诸人总在梦中听,云门复说梦中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5192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