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环评师】
秦观乡思乡愁的诗句篇一
《思乡的古诗词》
思乡的古诗词
1、除 夜 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 家 【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3、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9、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2、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3、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4、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15、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16、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17、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18、 乡思 【唐】薛涛
1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19、登逍遥楼【宋之问】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20、渭上思归【孟郊】
独访千里信,回临千里河。家在吴楚乡,泪寄柀δ喜ā?br>
21、吐蕃别馆月夜 【吕温】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22、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23、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4、赠吴之山【王间 】
城拆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风凉;看君已做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25客中夜生【袁凯】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26、静夜思 【李 白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8、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29、秋风引【刘禹锡 】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30、长相思 【纳兰性德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1、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2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3、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4.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5.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6、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37、戎昱《长安秋夕》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2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38、孟郊《秋夜长安病后作》
秋中帝里经旬雨,晴后蝉声更不闻。牢落闲庭新病起,故乡南去雁成群。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
39、杜甫《春江夕望》
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
40、白居易《江楼闻砧》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41、柳宗元《零陵早春》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42、刘禹锡《南中书来》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惟秋?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
43、韩愈《宿龙宫滩》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只是说故乡。 44、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4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46、《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47、《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48、《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49、《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50、、《滞雨》【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51、《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52、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53、重别周尚书 【庾信 南北朝】
阳关万里路,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54、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55、《渭水思秦川》 【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澭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5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
57、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58、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59、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60、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61、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62、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63、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64、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65、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浣溪沙】北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
无边丝雨细如4
秦观乡思乡愁的诗句篇二
《思乡诗前10首阅读整理》
思乡诗整理目录
1.思乡诗主要分游子思乡和征人思乡两类。表达游子思乡怀亲的名作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张籍的《秋思》(2004年全国卷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等都是表达久戍边关的征人思乡之作。
2.明月高悬的夜晚最能勾起游子和征人的思乡之情,所以思乡诗标题常含“夜”或“月”字,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思乡诗标题还常有寒食、重阳、冬至、除夕等古代节日名,如王安石的《壬辰寒食》。
3.思乡诗常运用从对方与自己入笔的虚实结合手法,虚景和实景相互渲染烘托,从而突出思亲怀人主旨。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前两句实写重阳节来临自己思亲怀人之情,后两句从对方入笔虚写,设想家乡兄弟们此时此刻登高、插茱萸、饮黄酒、想念远离家乡的自己等活动,全诗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兄弟们的深挚思念之情。高适的《除夜作》和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都运用了从对方入笔的虚写手法。
4.明月、杨柳、鸿雁、杜鹃(子规)、宿鸟等都是思乡诗中常见意象。月亮是思乡诗中最常见的意象,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益的《从军北征》中“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折杨柳》曲寓有惜别怀远之意,听后会激荡起蕴藏心中的乡思,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语义双关,既指曲名《折杨柳》,又含离别意,自然唤起人们心底思乡之情。大雁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之景常牵动游子的乡思,如赵嘏的《寒塘》中“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杜鹃鸟声声“不如归去”的凄厉鸣叫,最易勾引起游子归思,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游子见到黄昏时归巢的乌鸦等“宿鸟”,就会油然而生思乡之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边关将士思乡诗中,孤城、塞鸿、胡笳、羌笛等意象常与月亮、黄昏结合在一起,通过视听双重感受抒写幽怨乡愁,意境雄浑深远,情感深沉含蓄,如耿讳的《塞上曲》中“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
二、命题预测
思乡诗一般都具有借景抒情特点。分析情感、分析手法和品析炼字是考查思乡诗的三类主流题型。借景抒情是命题核心点,思想情感是命题热点。
三、技法点拨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分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解析】鉴赏思乡诗首先从思乡诗标题和意象判定是不是思乡诗。《邯郸冬至夜思家》中“思家”已直接点明是思乡诗。其次,从分析意象意境、抓情感关键词、联系时代背景等方面把握思想情感,答题时要用到“日暮思归、望月怀远、羁旅愁思、久戍思乡、思乡念亲”等表达思想情感类术语。《邯郸冬至夜思家》第二句中“抱膝”二字生动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抱膝孤坐的“影”和“身”互相陪伴,形影相吊,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最后,分析作者表达思乡之情所运用的手法,答题时要用到“触景生情、托物传情、因梦寄情、对方入手、虚实烘托”等表达技巧类术语。《邯郸冬至夜思家》后两句运用从对方写起的手法,作者想象故乡亲人在这个冬至深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自己,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把深挚的“思家”之情抒发得更委婉含蓄。
1、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
1. 逾:更加。
2. 欲:好像。
3. 燃:燃烧。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赏析】
《绝句·江碧鸟逾白》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训练: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3.这首诗的景和情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江、鸟、山、花,碧绿、洁白、青葱、红火
2.“欲”字妙在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显得摇曳多姿。
3.以乐景写哀情(以乐写哀),用艳丽灿烂的春光反衬羁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深厚,别有韵致。
2、别老母
黄景仁(清)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①搴帏:揭开室内的帷幕,这是诗人出门的动作。②河梁:是指河上的桥,它在古诗中常用来指代送别之地,源于李陵的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作者: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武进(今江苏常州)人。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17岁补博士弟子员,但从此屡应乡试均未得中。公元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黄景仁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公元1775年(乾隆四十年)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33岁时,游西安,为陕西巡抚毕沅所推重,援例为县丞,未补官而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其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
【赏析】
诗人幼年丧父,居家贫寒,常年奔渡在外。偶然归家,不过小聚几日,为了生计,不得不作别老母,离家远行。一个风雪之夜,诗人强忍离愁别绪,看了一眼白发散乱,泪眼干枯的老母,顿时愁情如潮、悲痛难忍,一首催人泪下的七绝《别老母》,从心中喷涌而出。本诗描写的是诗人远行他乡、离别母亲时,所见到的让他刻骨铭心的场景。“搴帏拜母河梁去”一句,写出了诗人辞乡别母的行为,围绕诗的题目下笔,并以“辜”“别“去”等表示动态的词,含蓄表示自己告别慈母的过程以及渐离渐远时难以言喻的感伤。接下来的几句,.写出了诗人回头时,见到的老母亲的举止以及由此生发的感想。“白发愁看泪眼枯”,回头看去,倚门而立的老母亲,花白的头发分外醒目的映在眼前,她那哭干了泪水的眼
睛正忧虑地注视着自己。在这句诗中,诗人心中那种对母亲不忍道别、但又不得不离去时的负疚不安,全都从他这回头一望的动作中流露了出来。“惨惨柴门风雪夜”一句是诗人渐渐远去,而又再一次回头时所见的景象:那满头白发的老母亲仍然孤独地倚在柴门上,在渐渐暗下来的夜色中,任风雪吹打。“惨惨”一词承接上句,恬画出了母亲的内心的痛楚以及脸上的表情,同时又为后面的“柴门风雪夜”营造出一种令人感到惨然的环境气氛。诗的最后一句“此时有子不如无”,是诗人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为了生活,自己不仅无法让年迈的老母亲安享温暖幸福,还将她独自留在了风雪中的柴门前,这样的儿子岂不是不如没有?短短七个字,既揭示了老母心中难以名状的哀怨和悲怆,也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和伤痛。字字如锤,敲击着读者的心,令人不忍卒读。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以真情动人。全诗虽只有短短的句,但却将与母亲分别时忧愁、无奈、痛苦与感伤,活灵活现的传达了出来,使人回肠荡气,极受感动。其次,这首诗还运用了白描手法,将生活中的场景,鲜明的再现了出来,自然、真实,却动人心魄,增添了诗句感人的力量。
训练:
1.“白发愁看泪眼枯”一句中最为传神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2.诗歌以“此时有子不如无”作结,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
1.“枯”字。这个字生动地写出了老母亲那哭干了泪水的眼睛正忧虑地注视着自己。依恋母亲之情,愧为人子之心,都从“枯”字流露出来。
2.“此时有子不如无”,是一句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的真情告白。这短短的七个字,既揭示了老母亲心中难以名状的哀怨和悲怆,也十分真切地抒写出了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和伤痛。
3、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①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
②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③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④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作者: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赏析】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 ,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 ,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 ,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 ,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
秦观乡思乡愁的诗句篇三
《古代思乡诗》
秦观乡思乡愁的诗句篇四
《思乡古诗名句集锦》
思乡古诗名句集锦
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0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3.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0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0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0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8.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19.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欧阳修
20.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
21.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韦庄
2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
23.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
24.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 ——张先
25.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26.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周邦彦
27.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28.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
29. 马上离魂衣上泪,真自个、供憔悴。 ——程垓
30.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
31. 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 ——刘基
32. 离人无语消魂,细雨斜风掩门。 ——杨慎
33.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
34. 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柳永
35.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36.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苏轼
37.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白居易
38.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39.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4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4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甬
42.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43.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44.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
45. 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46.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47.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48.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49.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
50.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51.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
52.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53.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怀。 ——白居易
5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
55.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56. 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
57.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8.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59.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
60.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
61. 同来玩月人何处?风景依然似去年。 ——赵嘏
6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63. 天长地久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64. 几时杯重把,昨夜明月行。 ——杜甫
65.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杜甫
66.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
67. 家在万里云外,有沙鸥相识。 ——陆游
68.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69. 身居异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刘细君
70.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71.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王实甫
72.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73.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
74.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温庭筠
75.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白居易
76.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
77.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韦庄
78. 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处再逢君! ——韦庄
79.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曹雪芹
80.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袁凯
81.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
82. 我思君处君思我。 ——苏轼
83.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复
84.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李煜
85. 直道相思了无道,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
86.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
87.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
88.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范仲淹
89.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白居易
90. 苍茫去乡回,无事不伤情。 ——吴敬梓
91. 泪中为写相思字,写到相思泪转多。 ——蒲松龄
92. 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 ——孔尚任
93.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94. 日日思君君不见,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
95.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崔颢
96.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崔颢
97.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
98.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
99. 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柳永
100.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101. 静忆家人皆万里,独看帘月三更。 ——张问陶
102.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苏轼
103.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李煜
104. 故园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李煜
105.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
106.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崔涂
107.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
108.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贾至
109. 明鉴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杜牧
110.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
111.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温庭筠
112.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李商隐
113. 莫向樽前须尽醉,与君俱是异乡人。 ——韦庄
114. 最怜霜月怀人夜,鸿雁声中独倚楼。 ——恽格
115. 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胡适
116.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晏几道
117.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欧阳修
118.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 119.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120.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文天祥
121. 苍茫去乡国,无事不伤情。 ——吴敬梓
122.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123.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 124.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
125.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
126.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秦观乡思乡愁的诗句篇五
《思乡及送别诗歌鉴赏》
诗词分类鉴赏——思乡诗
游子思乡情怀产生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思乡诗词在中国古代诗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影响也甚为深远,究其游子思乡情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血缘亲情意识和地缘乡土观念造成的离乡不易、亲情难舍;空间的转移带来的文化失落;现实生活的不顺和挫折造成的情感回归三个方面。
(一) 游子思乡情怀的产生首先源于离家不易、亲情难舍的桑梓之情、乡土观念以及落叶归根的思想。
中国古代由于交通闭塞,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再逢难期,使那些外出求学、赶考、赴任、行游、出征的游子不免产生强烈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的思归和怀乡的悲伤情绪。另外,中国的宗法制度使一直安于乡土的中国人产生了重血缘、重乡土的社会心理,从而使那些离乡的游子无论走多远,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根在故土的深刻的乡土观念。这种渗透于中国民众骨子里的深厚的血缘亲情意识和地缘乡土观念,极其深刻地影响并左右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对亲人、故土的怀念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作者的心头,也不无广泛地上体现在历代的诗词作品中。如《诗经·小雅·采薇》中表现男女之思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表达思妇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益缓”;隋朝的薛道衡《人日思归》中“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汉乐府民歌·悲愤》中“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柳永的《安公子》中有“万水千山迷远近,思乡关何处?”;《八声甘州》中“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渺,归思难收”及其在《归朝欢》中所抒发的“一望相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等等都体现了诗人、词人对故土、亲人、朋友的眷恋和怀念。
(二) 游资的羁旅行役造成的空间的转换,文化的异位以及由此产生的本土文化的失落感。
对于那些外出行游的诗人来说,当把自己从一个极其熟悉的环境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作者那种亲切、热烈的乡土感就会因一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与这种陌生的一样的文化产生矛盾。从而导致游子在心理上产生对新环境的排斥和抵触,进而产生无依无靠、漂浮不定的浮萍之感。也就是诗人的情感一时不能找到很好的寄托,而导致某种情感和精神上的失落。
反应这类的诗词有唐朝王建的《十五日夜望月中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司空图的《漫书五首》“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词人柳永的《八声甘州》中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五花休。”;《少年游》中“夕阳闲淡秋光老”等等,这些均源于诗人、词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乡的情怀。在此,那些异乡风物,在游子看来却是“良辰好景虚设”。 (三) 思乡情怀的产生还源于诗词人现实生活的不顺和挫折,人生理想的破灭和追求的失落。
在现实的生活中,诗人、词人为了维护正常的家庭生活,自愿或不自愿地去出使、宦游、从军、考试、经商等,其中他们并不能坦然地在精神和心理上接受和认同这种羁旅行役。当他们宦游不顺、科考落第、或是建功立业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或是官场遭到排挤、打击时,就会对自己已有的人生追求、价值意义产生不同程度的质疑和否定,转而寻求对故乡的怀念,遂产生回归家园的
念头,希望以此得到精神上的抚慰。这时故乡就成了游子们的避风港。,是摆脱不如意现实,寻求精神回归的理想的归宿。
能体现这种情感的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甫的《绝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柳永的《迷神引》中“旧赏轻抛,到此成宦游。觉客程劳,年光晚”;其《满江红》“宦游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等等,可以说不胜枚举。
思乡诗词的情感分类
中国古代丰富的思乡诗词道出了游子们对对故乡、亲人的执着、热烈而殷切的思念,由此它也成为中国文化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把这些诗词如果按情感的不同,大体可以分成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怀乡、 贬谪思乡等,但这其中不免还有感情的交叉。 (一) 羁旅愁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中国古代的行游、赴任、经商等诸如此类的诗人、词人在艰辛的旅途中往往遭受漂泊的苦闷,为此,他们经常借助于诗词来寄托这种天涯旅思的惆怅。
例如,这类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将诗人出门在外时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通过水乡秋夜之景抒发了作者孤清寂寥的乡愁乡思。又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及张可久的《清江引·秋怀》“西风住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李白的“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张九龄的《西江夜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都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游子浓郁的乡思、乡情、乡愁。 (二) 边关思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对于那些从军、行役、边关征战的人来说,常年在外的征战生活使这种乡思之情油然而生,而这些诗人多又是有着非同寻常的军旅生涯,这类诗人比较典型的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等等,反映这种情调的诗词有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将边关诗人立功未果,归家不能的苦闷形象地刻画了出来。李益的《从军征》“碛里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细品言而不尽的乡思已尽在其中,又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刘长卿的《代边将有怀》“疲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这种感而不伤、忧而不戚的思乡之情便也含在其中。 (三) 思亲念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人们因长期漂泊于外,客居他乡,不免由异乡风物生发恋乡思亲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高度概括有极其自然地表达了年轻诗人旅居在外对温暖的家庭和可爱的亲人的刻骨怀念【1】孟郊的《旧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作者将魂魄和信笺一并寄思念中的亲人,情深意切。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
第 1 页 共 9 页
处话凄凉。”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王维的《杂诗(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时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写漂泊在外的人对家中妻子的怀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寄托了作者对洛阳亲人的一片深情。
(四) 贬谪思乡。古代正直之人从政,很多都因种种原因而被贬官甚或出京,至偏远之地为官。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落泊与背井离乡的愁思相交叠,便生出无限的感慨与哀叹。杜牧的《初冬夜饮》云:“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公元842年,杜牧遭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而外放黄州,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于是,诗的首句诗人便以西汉淮阳汲黯自比,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的遭遇。“客袖”句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形影自伤,愤悱无告,更觉寂寞悲凉。第三句忽又插入写景独具匠心,诗人独斟独饮,并未能释忧解愁,于是罢酒辍饮,凭栏而立,但见朔风阵阵,暮雪纷纷,那阶下积雪如堆簇之洁白梨花。似纯写景,实则生情,寓情于景。诗人本已孤凄不堪,茫茫夜雪则更加深了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身在何处!“明年谁此凭栏杆?”一反问,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
古代思乡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在中国古代的思乡诗词中,有许多比较常见的意象,它们大多有着比较固定的内涵。这些意象的运用无疑赋予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感。经常出现的意象有鸿雁、月、杜鹃、浮萍等等。下面就几个典型的意象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一) 鸿雁
鸿雁是游子思乡怀亲情感和羁旅伤感的一个常见意象。鸿雁的南迁北飞往往牵动游子的感情。如隋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王建的《江南杂诗二首》“潇湘回雁多,月夜思故乡。”;欧阳修的《戏答元缜》“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杜甫的《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李商隐的《离思》“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等。 (二) 杜鹃
杜鹃又名谢豹、子规、杜宇、布谷,因其叫声犹“不如归去”,因而在古诗词中它长充当一个劝人回乡的人格化角色。如柳永的《安公子》中“刚断肠,若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在离情正苦,归期无定的游子听来,杜宇声声,似乎也在劝他归去,愈觉不能忍受乡思之苦。【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啼叫,又引起了诗人对萧瑟悲凉之景的别离伤感之情。贺铸的《忆秦娥》“梨花雪不胜魂断,杜鹃啼血。”中杜鹃啼血令人倍加乡思,伤心欲绝。又如秦观的《踏莎行》“可堪故关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都以杜鹃的哀鸣寄托游子哀怨凄婉的思乡之情。 (三) 月
古之诗人多以“故乡明月”或是“中秋圆月”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他们往往对月思亲,望月多引离愁别绪。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有南唐李煜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等等都是借月寄托乡思、乡愁、乡情的典范。 (四) 浮萍
浮萍最重要的的特点就是漂浮不定,这也正似羁旅行役的游子。所以多为诗人、词人所引用。如柳永的《归朝欢》中就有“浪萍风梗诚何益”的句子,还有他在《夜半月》中也写道“浪萍难驻”的描写。以此表达漂泊不定的无根感和回归家园的意愿。
当然,古代思乡诗词中的比较常见的意象还有很多,但这些无疑都从不同的角度寄托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乡愁、乡情。
古代思乡诗第二讲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乡思类诗词的鉴赏上,要抓住这类诗词的特有景象。
(1)首先要抓住篇中的“月”。因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诗人们移情于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的感情,并以之象征人世间的聚散。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中那皎洁的月亮将清辉洒满庭院,一片白茫茫的,很自然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故园、故人之思自然蕴含其中。后两句转为写“秋思”,这个“秋思”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故园、故人、情人都可以包含其中。十五的月亮照在庭院,也照在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正“举头望明月”,在这团圆之夜,我的家人,是否也和我一样,都在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结尾一句很有讲究,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今夜我的“秋思”最为深长,但在表现形式上却采用了“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句式。这种既非自问,也非问人,更非反问,充满伤感的话语,把读者带进了月明人远,思悠怨长的境界中去,显得意韵深邃,回味无穷。尤其是一个“落”字,化虚为实,新颖妥贴,掷地有声,不同凡响。
又如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罗邺的“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顾况的“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卢纶的“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都是用“月”抒发乡思的名句。 练习: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问:“„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诗中的残月对表现乡思之情起到何种作用?请作简要的分析。”
分析:诗中的残月和该联中其他五个景物的描写共同构成一幅画面,极富羁旅行役的色彩,并联系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即可作出正确的回答:“诗中的残月既衬托出诗人羁旅天涯的孤苦伶仃的形象,又和„鸡声‟等景物的描写共同熔铸出浓烈的乡思之情。”
(2)其次要抓住篇中的“雁”。秋去春来的候鸟鸿雁,和月亮一样,也是触动诗人们乡思的重要媒介,因而在乡思类诗词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
第 2 页 共 9 页
杜牧《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诗人写早雁惊飞,四散逃难,将咏早雁和咏逃避战乱,背井离乡的人民切合在了一起。再写早雁南飞经过首都长安上空的情景,衬托出逃难的早雁孤飞时的悲凉情怀,加上“数声”悲啼,更显出境界之凄凉,情景妙合无垠。又写了诗人对鸿雁的深情叮瞩,同情它们惊飞离散,也怜悯它们有家难归,还为它们的将来做了打算,真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可以说整个乡思之情都笼罩在“雁”中。 而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韦应物的“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刘禹锡的“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白居易的“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李益的“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等等,都是以“雁”达乡思的典范之作。 练习:陈均《九江闻雁》
“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问:“„一声新雁‟和„九江秋‟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是否合情?为什么?请作简要的分析。” 分析:可把这一句改造为一个复句:正因为有了“一声新雁”,所以人们才觉得“九江秋”来了。对于远离故乡的人来说,闻雁而思乡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然后就能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一声新雁‟和„九江秋‟构成因果关系,看似很不合情,却是顺理成章,因为大雁南飞代表了秋天的到来,而这新雁一声最能触动人的乡思。”
(3)其三要抓住篇中的“柳”,这一点在“赠别诗词鉴赏”里已经论及,不再赘述。 (二)抓住篇中的梦境描写,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古人有诗云:“梦境原虚幻,情真幻亦真。” 记梦必须写景,这样,抒发乡思之情就有了依托;梦境往往是奇特的, 而情奇就不会使人觉得怪。乡思的愿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而在梦中却很容易实现,“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武元衡《春兴》
戎昱《旅次寄湖南张郎中》“寒江近户慢流声,竹影当窗月乱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等,都是用记梦来抒发乡思之情的佳作,可以做个比较鉴赏,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练习:顾况《听角思归》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 就诗中作者怎样运用记梦来表达乡思之情做简要的分析。”
分析:解答前应先考虑诗中哪些地方是记梦,哪些地方是写梦醒之后的景象,再和诗题中“思归”情结联系起来分析,就不难做出这样的回答:“诗人描写梦中的故园已经荒废,说明离家已久,思情更切,长夜漫漫,梦魂颠倒,梦醒时分更觉断肠,继续入梦已不可能,起看残月,顾影徘徊,复听晓角,更是悲从中来。”
(三)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也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
杜甫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战火连年不断之时,人民是多么盼望得到家中亲人的信息,因此,诗人认为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万金”,这一千古名句不但抒发了杜甫对亲人的殷切思念之情,而且把国恨家愁抒发得淋漓尽致,把忧国忧之民之情表达得十分充分。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在写家信时深感乡思情切,柔情万种,“一行书信千行泪”,说不完,写不尽,其间充满了深厚丰富的感情和难以完全表达的矛盾,又似乎有点“书被催成墨未浓”的意味,到带信人要出发了,仍然担心漏掉了什么,觉得还有没写完的,又开封想再添上些,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这一细节写得非常细腻,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却韵味犹浓。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所以《唐诗别裁》认为这首诗“亦复人人胸臆语,与„马上相逢无纸笔‟一首同妙。”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更是推崇备至,以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
而白居易的“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在写法上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以“雁传尺素”来表达,也别有一番滋味。为了加深认识, 练习:岑参《逢入京使》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中的第三句写春风吹梦,第四句写梦逐春风,那和煦的春风仿佛正在为天涯漂泊者带来故乡春天的信息,圆了牵肠挂肚的乡思梦,飘飘荡荡,越大山,跨大河,回到了故乡。梦中的春风是那么的多情,又那么善解人意,似乎成了诗人回乡的引路者。这样,无形的梦境就变成了有形的现实,抽象的乡思就被形象化了,这里用的是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
司空图《华下》“故园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问:“诗人出塞路上逢入京使者,想给亲人捎封信,但却苦于没有纸和笔,只好请他带个平安口信。诗人真的连纸笔都没有吗?这样表达妙在哪里?请从语言和风格上作简要的分析。”
分析:诗人说没有纸笔只是个漂亮的借口,而诗人出塞的目的自然是投笔从戎,豪情满怀,想立功边疆,封妻荫子,对故乡和亲人虽有思念之情,但并不太强烈,因此不知从何说起,倒不如不写更好些。然后即可作出以下正确的回答:“诗人并非没有纸笔,这样写显得更为含蓄。从语言上看,
第 3 页 共 9 页
诗人用的是“人人胸臆语”,朴素自然,不假雕饰,极平凡而极亲切感人;从风格上看,表现出诗人豪迈的胸襟。”
(四) 把乡思之情放在节日这一特殊日子里写,可以表达得更为强烈,这也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
王维有千古传诵且富有哲理的名句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是家人团聚的好日子,自然也是身在异乡的天涯羁旅最想家的时候,王维的一个“倍”字道出了为什么诗人们喜欢把写乡思诗词的背景放在节日的奥妙。 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在新桃即将换旧符的除夕夜,诗人羁旅天涯,独自一人呆在旅馆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连唯一的一盏油灯也变得冷嗖嗖的,遥想家乡亲人们在灯火通明的大厅上欢聚一堂,自己又怎能睡得着呢?孤独寂寞的清凉之感油然而生。第三句诗人采用“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的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人,而说家人思己,把深挚的乡思之情表达得更为婉曲含蓄,其手法与杜甫的名篇《月夜》如出一辙。最后诗人还引发出明朝“霜鬓”还将增添几缕的无尽感慨,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倘若这首绝句不是放在除夕夜来表现,其效果则要大打折扣。
还有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自听。把酒看花看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白居易《邯郸至除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刘长卿的《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等,都是这类诗词中的顶尖佳什,理应熟悉。
练习:崔涂《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问:“尾联在诗中的作用上什么?诗人把乡思之情放在除夕夜来写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分析:尾联往往有篇末点题的作用,再抓住“每逢佳节倍思亲”,自能得出正确答案:“尾联起点题、点眼的作用。表达了岭夜除夕,诗人正在飘泊之中;明日新年,家家喜庆团圆,而自己又那堪如此飘泊,这就把因飘泊而引发出乡思之苦更推进了一层。”
(五)懂得在构思上采用“以超极表至极”的手法,是深入领悟乡思诗词的一大关键。 什么叫做“以超极表至极”呢?说简单一点,就是诗人把所要表达的感情推到了极点之后,并不就此打住,而是又往前推进了一步,超过了极点。哲学家认为,真理向前迈进了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而写诗抒情超过极限,可能有悖常规,但因其有特殊的道理,却形成“反常合道”的妙趣。
刘皂《旅次书朔方》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上故乡。” 谈谈纯乡思诗词在运用此法的特点。
诗人十年旅居并州,乡思之情强烈到了极点,然而,回乡的愿望不但不能实现,却“无端更渡桑干水”,离家乡越来越远,其思乡之情则超出了极限,无奈之中只好把并州姑且当作自己的家乡。诗人想回乡却南辕北辙,则情何以堪。至此,乡思之情得到超强的表现,既微妙而又真实,所以成为不朽的名篇。 而李白的《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则显得深藏不露,人的故乡只有一个,即使有第二故乡之说,两三个也已经是极限了,而诗中处处是故乡之说则远远超出了极限,实属荒诞;但因为在醉乡之中,此说又颇为合理。而一旦酒醒后,其思乡之愁则肯定更为强烈,其所谓“举杯销愁愁更愁”者也。 练习:李觏《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问:“这首绝句在构思上采用什么方法?并说说此法的妙处。”
分析:极远的天涯尚可望到,而故乡却望不到,可见故乡比天涯更遥远;诗人恨极故乡被碧山所阻隔,而碧山又被暮云所遮,可见望乡之难超过了极点。能这样理解即可,至于懂不懂得“以超极表至极”,倒在其次,做过这道题后也就会了。其答案曰“在构思上采用“以超极表至极”的手法。运用此法可以使所要表达的乡思之情变得最为强烈,达到超越极限的地步。”
乡思诗词鉴赏还有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必须掌握,如用写声来表达,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第 4 页 共 9 页
诗词分类鉴赏——送别诗
柳永在《雨霖铃》中的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矣!”“送别”是古代文人在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一种题材。实至今天,送别诗仍是高中常考常新的诗歌鉴赏题材。
一、送别诗中常见题目
送别诗题目中往往有“赠、别、送”之类字眼。如:《赠汪伦》、《别董大》、《别舍弟宗一》、《送元二使安西》、《送魏万之京》等。就送别时诗人作为主客对象而言,送别诗可分为送别、留别(留赠送行者)两类。
二、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送别诗常用意象植物:柳、浮萍、孤蓬 动物:杜鹃、鸿雁 送别场所:南浦、长亭、灞陵 送别环境:酒、流水、夕阳、月、春草、
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 时间意象:秋 、黄昏、月夜、清晨; 其他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酒等。
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等。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长亭送别,从而使得长亭这一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与送别有关的作品中。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杨柳。“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秋、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秋、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冷清的季节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除了上述意象外,送别诗还常用:酒、春草、寒蝉、兰舟、古道、西风、画角、鹧鸪、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寒鸦等。
三、送别诗的常见情感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柳永的《雨霖铃》等。
送别诗中也有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的作品。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一洗送别的伤感之情、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则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 还有借别抒怀之作。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抒发的不仅有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更有诗人因参加“永
贞革新”而被贬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正是这
种情感的集中体现。
四、思想内容
(1)依依不舍的留念、离愁别恨
如直接书写离情别意的诗歌:李白《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和赞颂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重在对友人的劝勉)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阔胸怀和坚强性格。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第二句“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体贴入微的宽慰 还以上面那首诗为例。诗人在第二句中流露伤感之意后,在后面三联中感情基调立即有了变化,作者宽慰朋友,这次离别只是客中之别,只要彼此心相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不就好像近邻一样吗?这首诗极尽宽慰之意,成为温暧孤独的心灵鸡汤。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因朋友“西出阳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的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前途艰险的担忧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的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征帆一叶该停泊在哪里呢?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5、坦陈心志的告白
有的送别诗往往借别明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在送别感伤之外另辟蹊径,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可谓一箭双雕。 6、积极奋发的勉励
鉴赏诗歌,一定要能知人论世,初盛唐的诗人在诗歌中总是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精神。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一诗写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这种情绪只是轻轻带过,诗人随即把这种怅惘化为为国效力的责任。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作者勉励友人建功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全诗一气呵成,充满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 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与一般送别诗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向潇湘,自己则北向长安。诗的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看起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实际上在朴直的话语中,表现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第 5 页 共 9 页
秦观乡思乡愁的诗句篇六
《教材(乡愁诗)》
第一章
乡愁诗的起源与发展
乡愁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古至今,文人骚客无不歌咏故乡、表达乡愁,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台湾乡愁诗歌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本文将通过阐述乡愁这一心理和文化现象,联系中国古代的乡愁,重点论述台湾乡愁诗中的家国意识。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君已作天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这些千古流传的诗篇佳句,之所以能被劳动人民世代相传而经久不衰,就是因为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乡愁。
一个人自从 “呱呱”落地,降临人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生养自己的亲人和乡土,从此便对故乡产生了特殊的情缘。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出外打拼,“他乡遇故知”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这种乡愁情结不会随着广袤的空间、悠久的时间而褪色,它是没有年轮的树,是游子心头永远的情结。
乡愁,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情感,根源于人的空间流放和心灵的漂泊而形成的回归心态。乡,即家乡,乃人的出生之地,是游子依恋的圣地;愁,即愁绪,乃人类千百年来对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孜孜不倦追求的附产物。从心理上看,乡愁是游子对生活故地依恋向往而不得返回的惆怅失落情怀。从哲学上看,乡愁是对精神家园的寻觅和期待。从文化层面看,乡愁是对文化的认同,是家国意识的体现。故乡故土是温暖的, 乡愁是对家园的认同和肯定, 是归宿和安宁。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在孤独时总是希望得到“亲和力”的依靠, 而这亲和力来自“家园”, 它包括昔日的生存环境、大自然、家庭、亲戚朋友和传统的精神文化等。可以说, 人类从离开了大森林的时候起, 便开始了对“家园”思念。 古往今来, 不论民族、地域如何, 以思亲怀乡为基本内容的乡愁诗歌总是绵延不绝。每个时代的乡愁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体现了各自的时代特征。 我国早在日出而作,日落也难以得息,几乎没有人身自由的春秋时代就产生了一些表现戌边士卒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歌谣。如《诗经》中就记录了很多关
于描写乡愁的诗歌,感情真挚,思乡单纯朴素,如《诗经·邺风》中《旎丘》的“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褒如充耳。”写的是一名从军农夫,登高怀乡,眷恋亲人的情感。《幽风·东山》写道“我祖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豢。我东日归,我心西悲。”表现的是对造成他离乡不归的战争及统治者的愤恨,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戌边士卒对亲人家园的怀念。[1]因此,即使是在先秦时期,“爱国”的观念尚未普遍确立的情况下,热爱故乡、眷恋家园已形成鲜明的主题和久唱不衰的咏叹调。
到了秦汉封建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封建制度对普通人活动范围的限制减少,使人群的大范围流动成为可能,乡愁就跟随封建文人士大夫的步履从异乡再到异乡。这些封建的文人士大夫,他们在写出自己去国怀家的乡愁的同时,也在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社会现实的影响下,以乡愁之作体现出下层人民离乡背井,颠沛流离的思乡情结。羁旅行役,忧国思乡,迁客情怀都成为这一时期吟唱的主题。汉末以来,乡愁情怀多以游子的心理娓娓道出,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葡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去者日以疏,生者日以亲。„„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阎里,欲归道无因”,“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炜。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还归。”[2]反复咏叹的,均是弥漫游子身心的思乡望乡之愁。
再到中国封建社会鼎盛的唐宋时期,随着科举的产生,许多有知识的人走出这家门,他们或求学在外,或为晋身仕途而四处奔走,或为官一方不得还乡,或仕途失意而不得志,或是看破功名而游历于名山大川之间。然而无论身处何地,他乡的情景事物总能引起游子更多思乡的愁绪。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有名的乡愁诗歌。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白日放歌须纵洒,青春作伴好还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2]这一时期的乡愁诗歌,虽然在艺术上达到了很到的境界,但国家意识较少,仍然表现的是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我们在追溯中华民族恋家思乡这一情结的起源时,可以发现,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这类心系故园、重土恋家的诗歌便数不胜数。而且由于时代的不同,每个历史时期的乡愁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和重点。从春秋世代的质朴
诉说,发展到汉魏六朝的慷慨悲歌,再经唐宋文人的艺术表达,最后到清末民初的政治呐喊,这些表达乡愁之作的诗歌形成了历代绵延不断的悲怆呻吟。这种对故土家园的呻吟,唱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唱遍了塞北江南、长城内外,唱过了五代十国、隋唐两宋,唱过了金元明清。直到现代,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许多台湾乡愁诗人苦恋着的断肠之曲。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可谓是家喻户晓,唱出了一代台湾人的家国梦: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人在这首诗中将个人的悲欢离合与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融合在一起进行了表现寄寓了台湾赤子绵长的思乡爱国之情和希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全诗四小节按照“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的时空顺序来抒写。在广远的时空中诗人又提炼了四个特征鲜明的物象即邮票、船票和海峡用以来表达诗人恋国思乡的思绪。这些思绪的对应物表达出了漂泊、隔离、绝望和望而不能归的离愁别恨。诗作的焦距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放大感情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加深。通过明晰的时空流程变化组成了一曲倾诉不尽的“乡愁”。诗中所抒发的“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的感情之浪一个推一个最后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句作结而诗人思乡念国的感情如瀑飞流而下无法抑制。 从短短的四节诗里使我们了解到诗人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所经历的忧患。诗人极其炼概括了自己独特的又带有普遍意义的生活体验并包含了无数有家不能归的海外赤子不尽的乡国之思。这极其自然地将个人的情感与渴望民族统一想融合深深地表达了亿万炎黄子孙的期盼。 从形式上看《乡愁》是一首自由体诗但每节都采用三、十、四、五字数均衡对称的句式从外形看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中“乡愁”、“在这外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再加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在同一位置上的巧妙运用使得全诗低回往复如怨如诉恰似一支哀婉的乐曲撩人情思。诗歌具有了和音乐美和节奏美。
本诗抒写思乡愁绪,体现了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每个阶段的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这首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第二章
乡愁诗赏析
乡愁剪不断,理还乱;相思丝丝缕缕,点点滴滴;追忆当时惘然,事后茫然;怀念相逢相知,历久弥新;痴情始不乱,终不弃,坚贞守望。凡此种种,均成为文人墨客吟咏讴歌的永恒主题。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真可谓草长莺飞山水绿,触目风光尽乡愁。
妇孺皆知的思乡诗当属李白的《静夜思》。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写尽了乡愁。而“望月”也成了思乡作品的经典意象。只有天才诗人才能写出天籁之作!李白对乡愁理解得最浪漫。
杜甫诗“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又看过,何日是归年?”则运用以乐写哀的手法,在令人目迷神离的美景中,引不起丝毫的游赏兴致,反勾起岁月荏苒、归期遥遥、漂泊逆旅之感伤。杜甫对乡愁诠释得最伤感。
其实独在异乡、远离亲友,生活的不适、习俗的差异、旅途的艰困,恰恰为思乡提供了最好的酵母,也是思乡情绪发酵的最佳坏境。
于是便有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王维对乡愁设想得最自然。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梦里不知身是客”“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李煜对乡愁体悟得最形象。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踏莎行》)秦观对乡愁拿捏得最素雅。
“秋风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肠断故山归未得,借人篱落种黄花。”(《九日呈真直院》)叶绍翁对乡愁描述得最真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岑参对乡愁安排得最动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孟郊对乡愁铺排得最温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对乡愁感喟得最旷达。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在,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郑风》)《诗经》对乡愁渲染得最痴情。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梦江南》)温庭筠对乡愁剖析得最香软。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对乡愁慨叹得最痛彻。
繁华落尽,往事往景历历在目。可堪回首?思乡关,愁难尽,水长流,梦难断,归心似箭。离愁别恨寄孤雁,月婵娟,情缠绵,巍巍高楼阻隔,相见不如怀念。追忆似水年华,叫我如何不想她。
秦观乡思乡愁的诗句篇七
《羁旅乡思诗鉴赏》
秦观乡思乡愁的诗句篇八
《乡愁 余光中》
秦观乡思乡愁的诗句篇九
《与思乡有关的诗词》
与“思乡”有关的诗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逢入京使》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
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五代·李煜《清平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虞美人》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宋·李清照《武陵春》
羁马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陶渊明《旧园田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此夜曲中闻杨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唐·岑参《逢入京使》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明·夏完淳《别云间》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渔家傲》
与“爱情”有关诗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52104.html
上一篇:形容房屋布局的古风句子
下一篇:极度伤心欲绝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