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忘筌造句

| 环评师 |

【www.guakaob.com--环评师】

得鱼忘筌造句篇一
《字形》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1.(重庆)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嗔怪 博弈 清澈见底 鞭辟入里

B.夜宵 边陲 涣然冰释 稳操胜券

C.遒劲 晋升 搬师回朝 返璞归真

D.诀窍 蓬松 不谋而合 崭露头角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形近字、同音字。C项:班师回朝。

2.(浙江)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

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摘自作文评语)

B、贷款金额为叁拾肆万元,月底结算。/暂收定金伍佰元,余额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

付清。(摘自单据合同)

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不是忙到脚不沾地,是忙到

脚没空儿粘地。(摘自教室板报)

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领衔浙江,独占鳌头。/创意至上,虚位以待,

欢迎报名。(摘自招牌广告)

【答案】D

【解析】原文看不清楚,依据文本稿推断。A笔法娴熟;B、会计《规范》第五十二条具体规定:“汉

3.(天津)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坐落 松弛 协奏曲 融会贯通

B. 扫描 恢谐 天然气 振耳欲聋

C. 搏弈 巨擘 殊不知 毋庸置疑

D. 竞标 临摹 吓马威 门庭若市

【答案】A

【解析】B项中诙谐,震耳欲聋;C项中博弈;D项中下马威

4.(山东)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签署 发贴子 雍容华贵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 端详 螺丝钉 额手称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 惊诧 震慑力 眼花瞭乱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 延袭 扫描仪 不屈不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答案】B

【解析】发帖子,眼花缭乱,沿袭

5.(江西)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渲染 侯补 霎时 不落言筌

B.端详 肄业 坐镇 怨天尤人

C.国萃 吞噬 神采 要言不烦

D.蛊惑 钟磬 亲睐 惹是生非

【答案】B

【解析】A项侯补应为候补;C项国萃应为国粹;D项亲睐应为青睐。

6.(江苏) 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 归根结底 旁征博引 莫衷一是 舐犊情深

B. 察言观色 胜卷在握 美轮美奂 醍醐灌顶

C. 孺子可教 随遇而安 铩羽而归 相形见拙

D. 运筹帷幄 励精图治 刻不容缓 沧海桑田

【答案】A

【解析】B、胜券在握,C相形见绌,D励精图治

7.(湖北)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平添 骁勇 秣马厉兵 路遥知马力

B.描摹 肖像 白璧微瑕 信誉值千金

C.披览 缕析 远见灼识 细嚼出滋味[

D.迁徙 熏淘 不翼而飞 海阔凭鱼跃

【答案】A、B(本题答案为A,但据本题现有图片版本,B项无错误)

【解析】C项远见卓识,D项熏陶

8.(北京)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 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 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

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 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来源

:Zxxk.Com]

1.(2010年新泰月考)下列各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摇拽 丽姝淑女 钿头银篦 桴止响腾

B.肖像 孺慕之思 踏罡步斗 煞费心机

C.桥礅 器宇轩昂 山青水秀 木鱼钲钹

D.宣泄 震耳欲聋 挑肥捡瘦 醍醐灌顶

解析:A项“拽”改为“曳”;C项“礅”:改为“墩”、“青”改为“清”;D项“捡”改为“拣”。 答案:B

2.(2009年淄博模拟)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辨析 真功夫 稗官野史 英雄辈出

B.喝采 暴发户 明火执杖 销声匿迹

C.陷阱 坐标系 不胫而走 得陇望蜀

D.募捐 明信片 振聋发聩 金榜题名

解析:B项,采—彩,杖—仗。

答案:B

3.(2009年临沂二模)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组是 ( )

A.邦交 妥帖 平心而论 解铃还须系铃人

B.影碟 辚选 名门望族 横挑鼻子竖挑眼

C.销假 蝉联 不假思索 一年之季在于春

D.凋敝 嬗变 毋用置疑 多行不义必自毙

解析:B项“辚选”中的“辚”应为“遴”;C项“一年之季在于春”中的“季”应为“计”;D项“毋用置疑”中的“用”应为“庸”。

答案:A

4.(2009年潍坊一模)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动迁 水蒸汽 日臻完善 纨绔习气

B.低俗 堰塞湖 孤掌难鸣 习焉不察

C.讣告 活菩萨 眉弄眼多 多难兴帮

D.腰斩 护身符 祸起萧墙 奖腋后进

解析:A项中“汽”应为“气”;C项“帮”应为“邦”;D项中“腋”应为“掖”。

答案:B

5.(2010年山东育才中学月考)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装璜 惊蛰 趋之若骛 萎靡不振

B.寒暄 凑合 食不果腹 谈笑风生

C.赝品 脉博 走头无路 有志者事竞成

D.针贬 陷阱 声名鹊起 口惠而实不至

解析:A项装潢,趋之若鹜;B项全对;C项脉搏,走投无路,有志者事竟成;D项针砭。答案:A

6.(2009年天津河西区调查)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镂刻 青一色 匪夷所思 莫明其妙

B.攻讦 开场白 作壁上观 钟灵毓秀

C.遏制 西洋景 皇天厚土 聊胜于无

D.木讷 故纸堆 首善之区 往开一面

解析:A项“青一色”的“青”应为“清”,“莫明其妙”的“明”应为“名”;C项“皇天厚土”的“厚”应为“后”;D项“往开一面”的“往”应为“网”。

答案:B

7.(2009年太原调研)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羞赧 以德报怨 绊脚石 磨刀不误砍柴功

B.阑珊 名门望族 名信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

C.盅惑 韬光养晦 泊来品 宰相肚里能撑船

D.辐射 好高骛远 白内障 拿着鸡毛当令箭

解析:A项,功—工;B项,第二个名—明;C项,盅—蛊,泊—舶。

答案:D

8.(2009年宣城调研)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惘然 遣责 杀一儆百 世外桃源

B.纰漏 起讫 惹是生非 韦编三绝

C.海涵 辑拿 众口铄金 文采蜚然

D.副刊 融资 风雨如讳 自命不凡

解析:A项谴责;C项缉拿,文采斐然;D项风雨如晦。

答案:B

9.(2009年天津河北区二模)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沉湎 恶梦 出其不意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B.坐落 影碟 美轮美奂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C.精粹 糅合 融会贯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针砭 脉搏 不胫而走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解析:A项为“噩梦”;B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D项“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答案:C

10.(2009年天津南开区调查)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肄业 福祉 切搓 绵里藏针 出奇制胜

B.传颂 坐镇 宣泄 晶莹剔透 功亏一篑

C.汗腺 通谍 涨幅 一如既往 以德报怨

D.挑唆 洽谈 豢养 声名鹊起 开源截流

解析:A项“切搓”应为“切磋”;C项“通谍”应为“通牒”;D项“开源截流”应为“开源节流”。

答案:B

11.(2010年安庆四校联考)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刚健 抄近路 甘拜下风 大快朵颐

B.脉搏 大拇指 出奇不意 不记其数

C.凋蔽 口头禅 蛛丝蚂迹 如愿以偿

D.按装 拌脚石 吉人天相 平添烦恼

解析:B项出其不意,不计其数;C项凋敝,蛛丝马迹;D项安装,绊脚石。

答案:A

12.(2009年湖北八市调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赈灾 良辰美景 名噪一时 迅雷不及掩耳

B.坐阵 开门揖盗 甘拜下风 出淤泥而不染

C.沉湎 大坝和拢 徇情枉法 不费吹灰之力

D.隐秘 质疑问难 形销骨立 喜怒不行于色

.解析:B项坐阵—坐镇;C项大坝和拢—大坝合龙;D项喜怒不行于色—喜怒不形于色。答案:A

13.(2009年湖北八校联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貌和神离 奋发图强 好高骛远 知人论事

B.泾渭分明 计日程功 两全齐美 曲指可数

C.墨守成规 轻歌曼舞 黔驴技穷 针砭时弊

D.开源节流 迫不急待 淋漓尽至 人才辈出

解析:A项和—合,事—世;B项齐—其,曲—屈;D项急—及,至—致。

答案:C

14.(2009年黄冈质检)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无上光荣 仗义执言 波澜壮阔 气势磅礴

B.故步自封 鸠占鹊巢 委屈求全 融汇贯通

C.人才汇萃 针贬时弊 一愁莫展 老羞成怒

D.无庸置疑 脱颍而出 不径而走 纷至踏来

解析:A项全对;B项屈—曲,汇—会;C项汇—荟,贬—砭,愁—筹;D项颍—颖,径—胫,踏—沓。

答案:B

15.(2009年黄冈模拟)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跋扈 惘然若失 了了无几 一言以蔽之

B.昏厥 老态龙钟 转瞬即逝 学富五车,材高八斗

C.睿智 沧海一粟 风烛残年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椭圆 淹没无闻 沽名钓誉 万变不离其宗

解析:A项“了了”应为“寥寥”;B项“材”应为“才”;D项“淹没”应为“湮没”。

答案:C

16.(2009年贛州摸底)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载至2月10日,全国整治互连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办公室已关闭严重违法违规网站1911家。

B.打官腔在本质上不过是地方官员对手中权利的一种炫耀,以及对肩上责任的一种敷衍。

C.此人原来是冯玉祥将军,赵望云当场为他画了像,二人一见如故,义气相投,结为忘年之交。

D.哈勃空间望远镜捕捉到的这张照片中的美轮美奂的五彩“丝带”是一次超新星爆发时形成的。 解析:A项“互连网”应为“互联网”;B项“权利”应为“权力”;C项“义气相投”应为“意气相投”。

答案:D

17.(2009年台州调研)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火箭三巨头“集体沉沦”,让所有人都大跌眼睛,阿泰斯特面对媒体,公开批评麦迪防守不力,将更衣室的矛盾抖了出来,但姚明否认了“内讧”的传闻。

B.他正告我说:“这笔交易对你我都有利,你我都是一样的人,只是被人驱使、身不由己的过河卒子。何必要两败俱伤,为什么不可以两全齐美呢?”

C.咱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礼仪之邦,自古就有尽地主之谊的优秀传统。孔老夫子也谆谆教导我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要我们快乐地接待朋友,尽心尽力。

D.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心灵震憾:一心为民的,人民感动;鞠躬尽瘁的,感动人民;兴邦旺国的,彪炳千秋。时刻把人民的疾苦挂在心上,人民群众的感动是由衷的。

解析:A项睛—镜;B项齐—其;D项憾—撼 。

答案:C

18.(2009年绍兴调测)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杨维祯人称“文妖”,其文章遣词造句及风格均有些怪异,这从《游分湖记》中即可略见一般,这就增加了后人阅读的难度。

B.从来不想参与这场关于巴蒂的论战,本以为事情已经过去,无须再提起,可一看到这样的言论再次出现,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C.某些人丧失了客观认识历史、理性思考现实的能力,以至于在涉及国家主权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陷入了一个混乱而又难以自拨的怪圈。

D.眼下,无论是专业的评论期刊还是非专业的媒体书评,吹捧多、批评少,颠倒黑白,文过饰非,是文学批评被人诟病的又一顽症。

解析:A项“略见一般”中的“般”应为“斑”;B项“如梗在喉”中的“梗”应为“鲠”,C项“难以自拨”中的“拨”应为“拔”。

答案:D

能力提升

19.(2010年鄂州摸底)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国萃 引车卖浆 义愤填膺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B.晦涩 漉漉饥肠 得鱼忘筌 仰之弥高,钻之弥艰

C.诅咒 斩钉截铁 风烛残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瀚藻 细支末节 宛然可见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解析:A项萃—粹;B项漉漉—辘辘,艰—坚;D项瀚—翰,支—枝。

答案:C

20.(2009年荆州质检)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切磋 照相馆 前倨后恭 功亏一篑

B.诀窍 捅漏子 佶屈聱牙 莞尔而笑

C.宣泄 跑龙套 春风殆荡 厉兵秣马

D.驰骋 顶梁柱 振聋发聩 奴颜卑膝

解析:B项“漏”应为“娄”; C项“殆”应为“骀”; D项“卑”应为“婢”。

答案:A

21.(2009年天门六校联考)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惯例 老皇历 墨守成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安详 协奏曲 面面具到 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C.学籍 洽谈会 风弛电掣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D.彩票 唱双簧 针贬时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解析:B项具—俱,复—覆;C项弛—驰,符—副;D项贬—砭。

答案:A

22.(2009年武汉调研)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照相 煤炭 渡难关 大材小用 筚路蓝缕

B.神采 熨帖 暴发户 出奇致胜 感恩戴德

C.摩挲 销毁 金刚钻 喋喋不休 雍荣华贵

D.歉收 蓝图 副食品 貌和神离 背道而驰

解析:B项“出奇致胜”中的“致”应为“制”;C项“雍荣华贵”中的“荣”应为“容”;D项“貌和神离”中的“和”应为“合”。

答案:A

23.(2009年武汉模拟)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秀外慧中 和衣而卧 毁家纾难 受治于人

B.相形见绌 循私舞弊 珠联璧合 闲情逸致

C.秉笔疾书 责无旁贷 文恬武嬉 寡廉鲜耻

D.首屈一指 额手称庆 事必恭亲 席不暇暖

解析:A项治—制;B项循—徇;D项恭—躬。

答案:C

24.(2009年武汉调研)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急流勇退 唇枪舌剑 直抒胸意 摩拳擦掌

B.推崇备至 清风明月 死心塌地 韬光养晦

C.寻章择句 革故鼎新 卓尔不群 闻风丧胆

D.登峰造极 开源节流 刎颈之交 敬忠报国

解析:A项意—臆;C项择—摘;D项敬—尽或精。

答案:B 

25.(2009年武汉黄坡区联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变本加利 伶牙利齿 再接再励 雷励风行

B.陪礼道歉 人才倍出 既往开来 众口烁金

C.咸与维新 既往不究 心喜若狂 仗义执言

D.形迹可疑 大事渲染 文恬武嬉 精简机构

解析:A项利—厉,利—俐,励—厉,励—厉;B项陪—赔,倍—辈,既—继,烁—铄;C项究—咎,心—欣。

答案:D

26.(2009年江西八校联考)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

A.翔实 煞风景 秀外惠中 终南捷径 异曲同工

B.缘份 名信片 永葆青春 开源截流 以身作则

C.白晰 显相管 班师回朝 民生凋敝 各行其是

D.坐镇 白内瘴 首曲一指 仗义执言 兵荒马乱

解析:A项全部正确;B项缘分、明信片、开源节流;C项白皙、显像管;D项白内障、首屈一指。 答案:B

27.(2009年开封一模)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推诿 凑和 数典望祖 不修边辐

B.倾刻 桎梏 戮力同心 有侍无恐

C.赡养 贸然 忧柔寡断 潜移默化

D.砧板 殆误 英雄倍出 斧底抽薪

解析:A项和—合,望—忘,辐—幅;B项倾—顷,侍—恃;C项忧—优;D项殆—贻,倍—辈,斧—釜。

答案:C

28.(2009年北京东城区综合)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反响/不同反响 生意兴隆/望文生意 不耻下问/君子不齿 

B.抱怨/以德抱怨 皮肤瘙痒/隔靴瘙痒 度过节日/共渡难关 

C.已往/长此以往 三足鼎立/鼎立相助 风声鹤唳/风声水起 

D.自立/自力更生 共商国是/国事访问 耽误工夫/中国功夫

解析:A项不同凡响,望文生义;B项以德报怨,隔靴搔痒;C项鼎力相助,风生水起。

得鱼忘筌造句篇二
《高三复习课堂词语》

1汀tīng

基本字义

水边平地,小洲。 Eg.~洲。绿~。~线(海岸被海水侵蚀而成的线状痕迹)。

2忾 kài

基本字义

愤怒,愤恨。

Eg.同仇敌~(大家一致痛恨敌人)。

3怙hù

基本字义

依靠,仗恃。

Eg.~势。~乱(乘祸乱之际谋取私利)。 ~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过不悛(坚持错误不改)

~恃(亦为父母的代称)怙、恃二字,分言之,父曰怙,母曰恃„合言之,父母通谓之怙。——《正字通》 eg.六岁失怙恃,不为兄嫂所容。——《聊斋志异·珠儿》

4坼châ

基本字义

裂开。

Eg. 干~。~裂。天旱地~。

5栉zhì

基本字义

1. 梳子和篦子的总称,喻像梳齿那样密集排列着:~比。

2. 梳头:~发。~沐(“沐”,洗脸)。栉风沐雨 以风梳头,以雨洗发,形容不避风雨,奔波劳碌

3. 剔除:“~垢爬痒”: 去脏抓痒。比喻清除邪恶。

6悭:1、吝啬。 如:

得鱼忘筌造句篇三
《语基》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精湛/绽裂 绮丽/涟漪 吭声/引吭高歌B.拓本/鞭挞 依偎/煨汤 露宿/原形毕露C.讥诮/蹊跷 癖好/譬如 渐染/循序渐进D.情愫/塑料 渎职/疑窦 强劲/强词夺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杂糅 影碟机 绿草如荫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B.宣泄 协奏曲 张皇失措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C.掣肘 亲和力 两全齐美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D.纹身 黄粱梦 螳臂挡车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NBA新赛季对一直以来争议较大的“走步”规则作出调整——即NBA球员在行进、停止、传球或投篮之前允许持球走两步。B.忽然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是对“坦然”做了最好的诠释吗?C.“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是英国政治学家洛克17世纪留下的一句物权名言。换句话说,就是私有财产和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D.久经沙场的奥巴马,心中早有一杆秤,提问精彩与否?能不能挑起他的兴奋神经?从他的用词便可窥知。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被贬黄州,流放岭南,一次一次的打击不但没有击垮苏东坡,而且使他更加乐观、更加旷达、更加圆融地对待人生与世界。B.临朐早在明代就有种植大葱的习俗,“如言山东菜,菜菜不离葱”“大葱蘸酱,越吃越壮”等谚语至今流传,临朐人对葱寄寓着特殊的情感。C.趴在8号位的黄大爷打枪的姿势显得特别专业,在打枪的几秒钟内,他目不交睫地盯着目标,丝毫不理会别人的叫好声。D.近日,中国人寿合肥分公司邀请风水师促销,引起广泛关注,秉持理性科学精神的现代金融企业做出如此荒诞之事,简直是匪夷所思。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B.苏州河淤泥疏浚工程正式全线启动,显示了上海市政府部门彻底治理苏州河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打造东方“莱茵河”的决心。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D.2010年的国产大片《孔子》《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空缺部分。(6分)(1)古代诗文有许多描

写水天景象意境生动的名句,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青青兮欲雨,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 ”;苏轼《赤壁赋》“ ,水光接天”。(2)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3) ,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仰不愧于天, 。(《孟子•尽心上》)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A.zhàn/zhàn,qǐ/yī,kēng/háng。B.tà/tà,wēi/wēi,lù/lù。C.jī/qī,pǐ/pǐ,jiān/jiàn。D.sù/sù,dú/dòu,qiánɡ/qiǎnɡ)2.B(A“绿草如荫”应写作“绿草如茵”;C“两全齐美”应写作“两全其美”;D“纹身”应写作“文身”)3.B(A“即”与破折号重复;C引号后逗号去掉,引号内加句号;D整个句子没有问的语气,两个问号改为逗号)4.D(A把“而且”改为“反而”;B把“寄寓”改为“寄予”;C目不交睫:完全没有闭眼睡觉。形容繁忙操劳或思虑难眠。D、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5.A(B项,搭配不当,“治理……问题”;C项,中途易辙、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D项,成分残缺,“呈现”后残缺了宾语中心词。)15.(1)水澹澹兮生烟 暮霭沉沉楚天阔 白露横江(2)川泽纡其骇瞩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俯不怍于人五. 语言文字运用(24分)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遒(qiú)劲 讹(é)诈 汗涔(cún)涔 高屋建瓴(lín)B.迤(yǐ)逦 停泊(pō) 香港仔(zǎi) 差(chā)强人意C.诚笃(dǔ) 相勖(xù) 股份(fèn)制 力能扛(kāng)鼎D.磋(cuō)商 舵(duò)手 火辣(là)辣 得鱼忘筌(quán)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法国总统萨科齐对中国政府的多次强烈反对置若罔闻,执意在波兰港口城市格但斯克与达赖喇嘛会见。B.我们不需要污染了的GDP,这种只保当前不保长远、只管数量不保质量的“保增长”,在国内外都有付出惨痛代价的先例,现在绝不能重蹈覆辙。C.在适应性教育中,大胆怀疑等思想和行为往往被视为出格;但在培养创造性时就必须开禁,否则创造教育就是叶公好龙。D.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局,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快走吧。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扶贫工作组的同志经常到农村了解情况,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B. 因涉嫌“机要

费案”和洗钱案,台湾前地区领导人陈水扁被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羁押。C.北京市建立和完善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统筹解决好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D.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我们要和自己民族政见不一致的国家进行对话与沟通,增进了解,互相学习。15.D。A项“涔”读cén,“瓴”读líng ;B项“泊”读bó;C项“扛”读gāng。16.D。 D项“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不合语境。17.C。A项搭配不当,把“的足迹”去掉,或把“踏遍”改为“遍布”;B项语序不当,将“前”字移到“领导”的前面; D项在“自己”前加“与”或“跟”。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副增长 融会贯通 擘画(bò) 越俎代庖(páo)B.独角戏 绵里藏针 讣告(fù) 一哄而散(hòng)C.座上宾 轻歌曼舞 馄饨(dùn) 大腹便便(pián)D.编者按 严惩不怠 唱和(hè) 吹毛求疵(cī)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①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三孔”,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的文化 以及极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②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员 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很迫切。③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 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A.积聚 引见 里程 B.积聚 引荐 历程C.积淀 引荐 历程 D.积淀 引见 里程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B.要读懂陌生文言文,应先粗读文章,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事件,(几件事、事件之间的联系)涉及的人物,(几个人,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作者对人物与事件是怎样的态度,做到心里有数,对于不理解的词暂且先不作深究。C.它从哪里来呀?那歌声。在这么漫长的严酷之后,鸟儿们会这么快就复生?它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D.去年7月印发的被称为“中国未来10年教育蓝图”的教育规划纲要,就已将“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写入其中。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时下商业竟争愈演愈烈,实力强弱固然是决定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但调查市场,调整结构也是出奇制胜

对手的重要手段。B.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绝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藩篱,从而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C.如果把这些现有的曲艺概念奉为清规戒律来规范和约束现实中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曲艺艺术,就会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D.《密战》尝试大幅度引入科技元素,这既与当今时代保密防谍工作高科技和信息化特色相结合,又呈现了令观众焕然一新的现代化荧屏景观。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段经过有关部门整治,瓜渚湖上那些存在不安全隐患的无证乌篷船消失了,但最近由于气温上升,这些非法营运船又冒出来了。B.半年多来,稀土又成了中美之间一个新的交锋点,无论美国媒体和贸易官员都死盯着中国有关稀土储备和管理的政策不放。C.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D.事实上,互联网的绝对自由已经危害到所有国家的社会秩序,所以才会出现很多国家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为互联网管理立法的事情。l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 ,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投我以桃, 。(《诗经•大雅•抑》)(4) ,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其曲弥高, 。(宋玉《对楚王问》)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5分,每小题3分)1.B(A.副——负 C.dùn——tun D.怠——贷)2.C(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积聚:积累。引见: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引荐:推荐。“历程”指经历的过程。“里程”指发展的过程。)3.D(A“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B括号应放在逗号前;C应改为“它从哪里来呀,那歌声?”)4.B(A项,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后面不能带宾语。B项,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用在此处恰当。C项,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与语境不符,此处应用“金科玉律”。D项,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面貌。此处应改为“耳目一新”。)5.D(A“不安全

隐患”说法不合逻辑,应改为“安全隐患”或“不安全因素”。B“无论……和”搭配不当,应把“和”改为“还是”。C“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有歧义。)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仗义执言 出奇不意 谥号(shì)间不容发(jiān)B.融会贯通 莫衷一是 糟粕(bó)猝不及防(cù)C.良辰美景 风靡一时 档案(dàng)自怨自艾(yì)D.山青水秀 大是大非 盥洗(kuǎn)舐犊情深(shì)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全民造句运动”产生了不少新鲜的语体。2010年7月,几客体问世,10月,羊羔体出现,年底,有了葛优体、“见与不见体”。今年伊始,丹丹体又纷至沓来。B.重庆的夜景享誉四海,每当夜幕降临,两江四岸灯火辉煌,令人叹为观止。 C.我们这些即将高中毕业的中学生,正值豆苹年华,要为“五个重庆”建设奉献青春与热血。D.作为NBA最有价值球员的科比在这场比赛中却不在状态,进攻和防守都差强人意,让人一头雾水。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在今年春季的“森林重庆”建设中,长江沿岸要植树造林130万亩,“这是一场硬仗,”市委书记薄熙来说,“但我们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B.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更是一份惦念,更是一份牵挂。 C.据新华网报道,随着日本核电站放射性污染从陆地、空中扩散至海洋,《核辐射应急救治与防护培训班》于3月23日在北京急救医疗中心开班。 D.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在电脑上聊QQ,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也许是由于狭窄弯曲的加查峡谷把顺谷而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断然截住,翻过布达拉山,放眼一望,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①村庄和小镇散落其间,到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东一堆西一堆的沙丘散布在宽阔的河谷里,如同一个个令人头疼却又无奈的脓包。③很多村子里还保留了许多刷了白灰的土坯老房子,低矮而狭小,简洁而朴素,一如“西藏”在人心里的印象。④一块块田地铺在河谷里,田埂上高大的柳树一排排纵横林立,为这些珍贵脆弱的耕地防风扩沙。⑤山上的灌木更少了,山坡上薄薄地覆盖着一层干黄的草皮。⑥宗教建筑已经遍地皆是了,不经意间寺庙的鲜艳红墙就鹤立鸡群般从灰白、低矮的藏式民居里

得鱼忘筌造句篇四
《人教版必修五基础复习》

一、默写 1 ,知来者之可追。

2、 ,风飘飘而吹衣。

3、策扶老以流憩,。

4、景翳翳以将入, 。

5、 ,亦崎岖而经丘。

6、层峦耸翠, ; ,下临无地。

7、闾阎扑地, ; ,青雀黄龙之 。

8、老当 , ; , 。

9、祖母刘悯臣孤弱,。

10、 ,晚有儿息。

11、 ,愿乞终养。

12、 实所共鉴。愿陛下 愚诚 。

13、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14、,;雁阵惊寒,。

15、东 已逝 , 非晚。 (失之东隅, )

16、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17、内无 , ,形影相吊。

18、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

1

19、鹏之徙于南冥也, , 。

20、画栋朝飞南浦云 , 。闲云潭影日悠悠, 。

21、 ,洞庭波兮木叶下。

22、无边落木萧萧下,。

二、注音

赍.发 投奔.

央浼. 搠.倒

游说. 谗.言

踹.水 碧溪岨.

强横.. 强.迫

潦.水 睇眄..

决.起 舂.粮

没镞. 岑.寂

灼灼.. 寒砧.

三、字形

玷辱 喝彩

迤逦.. 酒馔. 髭.须 庇.佑 恁.地 天理昭.然 掇.将(开) 朔.风肐.察 提.防 憎.恶 胆怯. 削.铅笔 怂恿.. 撮.合 讥诮. 降.服辖.制 吃荤. 兴.奋 蘸.酒 洞穴. 擂.鼓 鹳.河 泅.水 氽.水傩.神 悖.时 埋.怨 锣鼓喧阗. 镂.空 拮据. 怏怏..不乐 泊.船 糍粑.. 自给. 熟稔. 窈窕.. 棹.孤舟 出岫. 棨戟 懿.范 胜饯.彭蠡. 叨.陪 帝阍. 逸兴遄.飞 凫渚.. 弱冠. 命途多舛. 抟.扶摇抢.榆枋 蓬蒿.. 匹.配 泠.然 险衅. 供.养 洗.马 希冀. 锱铢必较.蕴藉. 付梓. 词藻. 清沁.肺腑 下乘. 尺牍. 不即.不离 亭皋.窸窣.. 迢迢.. 伏侍不暇 尴尬 因噎废食 沽酒 碎琼乱玉 怀揣 妨碍2 走卒

拽门 素不相识 交头接耳 鬼鬼祟祟 差遣 遣词造句 消遣 唉声叹气 战战兢兢 通宵 没精打采 兴高采烈 涨红脸 安然无恙 滑稽 噩梦 安分乐生 笑眯眯 朦朦胧胧 世外桃源 干燥 嗤笑 抿嘴 歇憩 熹微 壶觞 遐观 盘桓 沟壑 眄庭柯 影翳翳 俊采星驰 胜友如云 高朋满座 层峦耸翠 重霄 九霄 宵夜 钟鸣鼎食 天高地迥 萍水相逢 桑榆非晚 穷且益坚 涸辙之鲋 晦朔 门衰祚薄 陨首 陨星 殒身 人命危浅 皇天后土 郡县 凝练(炼) 斟酌索然无味 鲁莽 平添 点铁成金 学富五车 自鸣得意 唯陈言之务去 大叶 推陈出新 箭镞 妥当 杀青 寒砧 干燥 疏朗 得鱼忘筌

3 蓬蒿 斩截 粗枝

得鱼忘筌造句篇五
《文章千古事》

文章千古事

——漫话记叙文写作

孔庆东

唐朝有个诗歌爱好者,人称老杜。一辈子混得不大好,但是心气儿很高。由于安史之乱,颠沛流离了许多时,却庆幸自己“生常免租戍,名不隶征伐。”其实他不过在工部当过一阵国家公务员,享受了些个福利待遇,于是就咬定牙根吃秤砣,赤胆报国。他居住的茅屋透风漏雨,冻得夜里睡不着,心里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老杜不过是个封建社会中层官僚,究竟靠着什么精神支柱使自己活得如此苦中作乐,如此境界超迈,如此鲁迅雷锋焦裕禄呢?有句诗透露了这个奥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人生是短暂的,穷达是相对的。但文章是可以跨越时空、指向永恒的。中国古人很早就识破了这个玄机,所以孔子可以视富贵如浮云,司马迁可以忍辱而偷生。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会流动在自己的文章里,千古奔涌。魏文帝曹丕一语道白了这个真谛:“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把文章视为“不朽”之路,这使得中国早早就成为了文章大国。中国人把生命中最精华的部分贯注到了文章里。从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从微言大义,到草蛇灰线,中国的文章群星璀璨,气象万千。仅以记叙类文章来说,无论写人还是记事,无论志怪还是列传,都穷精极微,言深旨远。用道家的话说,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用儒家的话说,则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国记叙文之妙,要举例子,那是恒河沙数。随便先举个鲁迅的《范爱农》吧。这篇文章若放到古代,那就是《范爱农列传》。鲁迅是写列传的高手,最有名的是阿Q列传、孔乙己列传、祥林嫂列传等。不过那几个传主均非历史真人,属于先生凭空杜撰的,因此现在叫小说,一般不再跟“记叙文”一块混事儿。不过咱们心里要明白,“小说”本来也是“散文”,虽然分出去单过了,可爹妈还是要认。按照中国的老规矩,天下的文章只有两种:散文和韵文。不讲究韵律之文,便是散文。散文里写人记事的,叫记叙文。小说不过是“虚构的记叙文”而已。当然,韵文里也有“虚构的记叙文”,但那不叫小说,人们给另外起了些个名,叫“叙事诗”,叫“弹词”,叫“大鼓书”什么的。所以,咱们不要被咱们自己发明的种种名目给迷惑了。孔夫子当年在“驷马难追”驾校给学生们上“赶车技术”专业课的时候说:“咱们车老板儿的眼睛,要风吹不昏,沙打不迷呀!”(电影《青松岭》台词)赶大车如此,看文章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 所以说,《范爱农》跟《孔乙己》,在“文理”上是相通的。你说历史上没孔乙己这么个人,可是你又对这个形象终生难忘,那不就等于有这么个人吗?你说范爱农是个历史上的真人,可也许哪天出来几个专家一考证,说范爱农本属虚构,而孔乙己倒确有其人。那又如何解释呢? 其实无论真实还是虚构,我们都是依靠各种“叙述”来判断的。叙述学的道理很复杂,我们不在这里展开探讨。咱只说一点:小说跟记叙文一样,都蕴涵着和遵循着叙述学的普遍规律。我们觉得是虚构的叙述文字,就叫小说,反之就叫记叙文。倘若遇到不容易判断是否虚构的,或者虚虚实实比例模糊的,搞不准七实三虚还是七虚三实的,往往就可以脚踩两只船,或曰小说,或曰散文。比如鲁迅的《一件小事》,有记叙、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又是第一人称,写得老实巴交的,跟鲁迅的个人生活也吻合,那就可以看成散文。但叫它小说也未尝不可,因为有人物、有情节、有场面,而且文章本身无法证明实有其事,第一人称也是近代以来小说家的惯用伎俩,特别是鲁迅自己把它编入号称“小说集”的《呐喊》,所以很多教科书都视之为小说。

再说《范爱农》,查鲁迅生平和中国近代史,确实有这么一位老兄,大体事迹基本可靠,鲁迅又把它编入号称“回忆散文集”的《朝花夕拾》,那么应该归属散文无疑了。可是文章里的“回忆”颇有“艺术加工”之嫌,这个古怪而孤独的范大哥,不免令人联想到鲁迅的小说人物吕纬甫、魏连殳之流,刻划手段何其相似啊。另外,范大哥在文中称呼作者“老迅”,这分明是不合实情的,因为那时的周树人先生还没有发明“鲁迅”这个笔名,范爱农只可能叫他“老周”、“豫才兄”或者“周老大”、“周扒皮”什么的,绝不可能未卜先知地叫出《狂人日记》作者的昵称来。所以说,百分之百真实的散文是没有的,百分之百真实的回忆也是没有的。真不真,关键要看诚不诚。古人强调“诚于中而形于外”,内心真诚了,虚构出来的东西也流芳千古,内心不诚实,句句大实话也一样面目可憎,用鲁迅评论某部小说的话说:其诞生就是死亡。

小孩子爱听寓言不爱听社会新闻。寓言虽然是虚构的,却能够直接刺透人生的真实,社会新闻是“写实”的,却往往遮蔽掉生活的本质。成年人跟小孩儿相反,自以为理性了、成熟了,看不起寓言,喜欢看社会新闻,以为里边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儿,其实恰恰是不自觉地逃避了生活的真实,把浮嚣的浪花当成全部的大海了。 可见,《范爱农》这样的文章,里边有几分真实、几分虚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那份“修辞立其诚”的写作态度。《范爱农》写得好,写得栩栩如生、感人肺腑,这不就是作者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么?能够让你所喜爱之人的名字深入人心、长久流传,这便是最大的真诚了。古人说最大的孝顺不是听父母话、养父母老,而是“扬名显亲,光宗耀祖”,而一切道德功业都是依靠文章得以传承的,那文章岂不就是“千古事”么?

鲁迅善于为虚构人物作传,也善于为真实人物作传。除了范爱农,他写的韦素园、章太炎、刘和珍、柔石、藤野先生、长妈妈,不也“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么?郭沫若先生评价蒲松龄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我们可以借用这句话说,鲁迅先生是“写亲写友高鬼一筹”。 中国现当代作家里写人的高手,大概能组成一个加强排。汪曾祺在这个排里,至少可以当个副班长。不过汪曾祺分不清自己写的是小说还是散文,人家说是什么他就表示同意,散文集小说集都编得有点乱——从孔子到鲁迅,高手都是这样的。比如他写的《故乡人》,你要非说是小说,也没人跟你抬杠。好比买千里马,能够日跑千里就得了,你非得计较是黑是黄是公是母,也没人拦着,你自己尽管研究着。也有一路好心的学者,给这种文章单起了一名,叫“散文化小说”。北大的小说理论专家马振方先生认为:“散文化小说,是小说园林中一座精致的小洋房。”这个比喻十分精彩。我们应该从“精致”二字入手,去体会、去品鉴。忘了名目去看文,再忘了文去看人,最后人文俱忘,得到一片光明澄澈的心,这才是语文的高尚境界。禅宗所谓“过

河拆桥”,庄子所谓“得鱼忘筌”也。

想把一个人物写好,方法有很多。但是挖空心思去琢磨“方法”,又不一定能够写好。鲁迅和汪曾祺都不是先设计好了“方法”才去写作的,他们首先是“要写”,然后才是“会写”。鲁迅说“吟罢低眉无写处”,老舍自称“写家”,他们是何其看重那个“写”啊。如果我们对于笔下的东西没有“要写”的心情,那种种“方法”恐怕都无用武之地,最后恐怕采用的方法都是“挤牙膏”。老杜迫切地要写一写“石壕吏”,于是拿起笔来就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侯方域真挚地要写一写“李香君”,于是开篇便说:“李姬者,名香„„”但是你说他们没有“方法”么?当然是有的,如同我们走路和吃饭,似乎是不用动脑的自然动作,但其中自有大方法在,而且是“炉火纯青”的方法。西方人看中国人使用筷子,觉得神奇高超,仔细研究其使用方法,编成《中国魔棍之操作基本原理及实用技巧》出版。古代有个很崇尚“与国际接轨”的青年学者,跑到赵国首都去学习走路,由于太注意“方法”,把腿学残了,后来就改行卖拐了。 心中有东西要写,才能避免没话找话,无病呻吟。“要写”好比一盏明灯,把你所写的那间屋子照得亮堂堂的,下边具体“怎么写”,就不难纲举目张了。现在的人写文章,经常不是自己“要写”,而是别人“要”自己“写”。例如老师命题的作文,领导布置的报告,给单位起草的计划,请太太审查的检讨„„因为心中不大爱写,就往往在“方法”上开动脑筋,结果很容易导致文风恶化,“良心大大的坏啦”。社会上某些怪招迭出的作文辅导班,更是在歪门邪道上发挥了推波助澜的效用。20分钟就写出一篇妙笔生花的奇文,这样的“快餐学生”长大后真正有成就有德行的,笔者既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其实古往今来的好文章,多是平铺直叙的。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很平实吧?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很朴素吧?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段祺瑞政府使卫兵用步枪大刀,在国务院门前包围虐杀徒手请愿,意在援助外交之青年男女,至数百人之多。”有啥说啥吧?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堂堂正正吧?

目的明确、充满自信的好文章,根本用不着在写法上故弄玄虚。巴金先生多次强调自己是“无技巧”作家。“写作目的”明确了,“写作方法”往往会随之涌来,水到渠成。你看司马迁写了那么些列传,体例、方法都差不多,却不使人因为“雷同”而感到厌烦,这里的关键在于他知道为什么要写,他要让笔下的人物随着文字“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他把一些反抗正统秩序的“自掌正义”之士写入《游侠列传》,这本身就是惊世骇俗之举。至于具体写法,如同评书里常说的,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朱家的材料少,就简略些;郭解的材料多,就详尽些。关键是通过这些“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的游侠,写出了“缓急,人之所时有也”这个重大的人生命题。当法律不能保护个人的时候,当正义遭受摧毁的时候,当世道善恶不明的时候,如何拯救我们的灵魂,一部《史记》深深触及了这个千古疑问,因此它才超越了一般的“帝王家谱”,成为历史著作中的翘楚。写记叙文者经常担心自己会把文章写成“流水帐”,其实形式上的流水帐不一定是缺点,或许还可能是“大巧若拙”的一种表现,真正值得担心的是思想上的流水帐。鼓吹那些用华丽的辞藻、跳跃的文句、刁钻的视角写出来的毫无思

想冲击力的时装模特式的所谓“美文”,其为害恐怕是相当深远的。 记事跟写人的道理差不多。写人要写灵魂,记事要记本质。“本质”是个哲学词儿,纠缠起来说不清,那咱们换个说法,就是你想通过记叙那件事情干点啥?过去的长篇小说,前面的“内容提要”都写着“通过”什么什么表达了什么什么,歌颂了谁谁,鞭挞了谁谁,显示出了啥啥啥„„看多了比较烦,后来就都不这样写了,都改成花里胡哨的一堆格言警句,勾引人先买回家去再喊上当。其实回想一下,以前那种写法老老实实,有一说一,道出了记事的“本质”。 比如5分钟内发生的一件事,可以写成多长的文章?十个字可以,百字可以,千字可以,万字也可以,甚至一百万字也可以!如果你不抓住“本质”,你就可以无穷地分解那5分钟,一直写到地老天荒。有个大学生上午在宿舍睡懒觉,班主任去找他,他说:“我数十个数就起来。”于是他数着:“1,2,3„„7,8,9,9.1,9.2,9.21,9.22,9.221„„”他可以随时结束,也可以永远数下去,因为0到10之间存在着无穷多个点。事件也是这样,任何“一件事”都包含着“无数件事”。在事件的迷宫里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那你就会变成个没头的苍蝇,所以说,“路线是个纲”啊。你看看《三国演义》前半部写了多少年间的事情,后半部写了多少年间的事情,你就会明白,记事的能力,其实也是我们驾驭世界的能力。曹丕同学讲的“经国之大业”,一点不夸张啊。《勾践灭吴》,那八位美女献给吴国太宰嚭的部分,写成个十六集连续剧没问题吧?但是作者没那么低级趣味,他要表达的是什么?他要表达的不是“勾践灭吴过程中的轶闻趣事”,而是“勾践通过采取哪些得力措施”最终“遂灭吴”,进而启示读者“吴何以灭,越何以兴”。所以你看作者删繁就简,只写了几个方面,喀喀喀,数了不到十个数,勾践就起来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奇怪萧红《一条铁路的完成》的写法了。文章里几乎没铁路什么事,连个扳道岔的都没写。写的是帝国主义要在中国修铁路,学生游行抗议,而最后铁路还是修成了。萧红是个没学过什么正规写作“方法”的文学天才,她脑子里想写一个茅盾先生《子夜》、《春蚕》那般宏伟的大题目——帝国主义的铁路是吸取我们被压迫民族膏血的大针管啊,但奔涌到她眼前的却都是自己跟同学们一起游行的画面。于是,她不虚矫,不拔高,津津有味地把当年的游行经过娓娓道来——她直面自己的真实记忆。真实的画面组合好了,事件的“意义”也就喷薄而出了。记叙文不用把观点直接写出来,但记叙文跟议论文一样,是要有观点的,尚书《泰誓》和《齐桓公伐楚盟屈完》都是有观点的,这是许多写作者都没有注意的吧。 不但记叙文是有观点的,我们的每一句话都是有观点的。“今天下午有零星小雪”和“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都是有观点的,这些道理比较深了,有兴趣以后咱再聊。这里顺便说到鲁迅先生的《萧红作〈生死场〉序》,序言可以写成很多种文体,一般只要跟所序之书有关系即可。鲁迅这篇序言饱含着对年青的文学新人萧红的一片真情,“我的心现在却好像古井中水,不生微波,麻木的写了以上那些字。这正是奴隶的心!——但是,如果还是扰乱了读者的心呢?那么,我们还决不是奴才。”这是普通的“记叙”么?怎样理解此中的“观点”呢?顺便再读读萧红的《祖父死了的时候》,就知道萧红也是真情之人。真情的文章,即使罗里罗嗦,笔法乱成了“百花错拳”,也仍然好看。文章千古事,得益于千古有真情也。

像郁达夫,像朱自清,像冯至,也都是真情之人。但是他们的记叙文有时候沉湎于事件的褶皱里,似乎暂时忘记了“本质”,有的人喜欢,也有的人遗憾。比如毛泽东说过朱自清的文章好是好,就是“不神气”,毛泽东喜欢鲁迅的文章,说是“很神气”。毛泽东说的那个“神气”是什么意思,大家去体悟体悟吧。

当代作家都是从小学开始正规学习过作文“方法”的,很多还是大学中文系毕业,像王蒙啊、贾平凹啊、金庸啊,还被请到大学里当教授、当文学院长,所以平均的写作技巧比现代作家要高。但是技巧高的作品却不一定能够成为经典,正像枪法好、杀敌多的士兵不一定被当作英雄。什么样的记叙文能够成为经典?论讲究技巧的有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论不讲究技巧的有夏衍的《包身工》,还有半讲究半不讲究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它们的共同点何在?鲁迅先生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恐怕是一切作文和做人的“警世恒言”。什么获奖文章,什么满分作文,什么状元妙文,都不要盲目崇拜,树为好文章的标准。那么我们当代人如何超越时代局限,继承中国优良记叙文的传统呢? 功夫恐怕在作文之外。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曾国藩也对此话很重视。周恩来说:“外事无小事。”写文章其实也相当于“出门”,因为文章要见很多人;也相当于“外事”,因为涉及思想交流。如果把写人记事提高到这个层次来理解,就不难激发出自己的真情,写小人物如写帝王将相,记小事件如记天下兴亡,字字句句皆成世界,妙法自在其中矣。 遥想我们中国记叙文的祖师,盲左腐迁,都是“发愤著述”,谁关注他们学过什么写作方法。古人早都看破,他们不过是“一肚皮不合时宜”而已。从孔子到鲁迅,他们有一腔真情要对千古诉说,千古也因了他们而绚烂多姿。说到了今天,作者们尚未尽兴。不要紧,中国的路还正长,“中华民族”这篇宏文,还有待孩儿们继续写下去也。写得好不好,历史自有“寸心知”的。

得鱼忘筌造句篇六
《成语 全》

2010语文会考成语解释

【爱不释手】释:放下,爱:喜爱, 喜爱到不能放手的地步,

【爱屋及乌】意思喜爱那个人连带地爱护停留在房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连对与

他有关系的人或物也喜欢。

【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安分守己】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也比喻保持自身的规矩。

【安民告示】安定人心的布告。现多用来比喻政府或机关团体等在做某事之前,把有关

内容、要求等先让人知道的通知。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

造句合乎规范。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黯然失色】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本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比

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远远不如从前。

【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点。

【百无聊赖】依赖,指生活或感情上的依托。精神上没有依托,形容非常无聊。

【百折不饶】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鞭长莫及】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标新立异】biāo xīn lì yì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博古通今】bï gǔ tōng jīn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别出心裁】biã chū xīn cái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并行不悖】bìng xíng bù bâi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博闻强识】bï wãn qiáng zhì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不寒而栗】bù hán ãr lì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不即不离】bù jí bù lí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不经之谈】bù jīng zhī tán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绝如缕】bù juã rú lǚ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

【不可思议】bù kě sī yì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不落窠臼】bú luî kē jiù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才华横溢】cái huá hãng yì(多指文艺方面)才能出众。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残羹冷炙】cán gēng lěng zhì )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仓皇失措】cāng huáng shī cuî 急迫慌张,不知如何是好。仓皇:匆忙而慌张。措:措置。

【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藏污纳垢】cáng wū nà gîu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也可写作“藏垢纳污”。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个成语,八字连同可以,只用后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惊恐之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便紧张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败者的恐惧心理。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层出不穷】cãng chū bù qiïng比喻事物或言论接连出现。

【插科打诨】chā kē dǎ hùn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察言观色】chá yán guān sâ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理。

【姹紫嫣红】chà zǐ yān hïng形容各种花卉娇艳、美丽。 还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一齐开放,十分艳丽、好看。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差强人意】chā qiáng rãn yì大体上能使人满意。

【缠绵悱恻】chán mián fěi câ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畅所欲言】chàng suǒ yù yán痛痛快快地把心里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ã shã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叱咤风云】chì zhà fēng yún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宠辱不惊】chǒng rǔ bù jīng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出乎意料】chū hū yì liào 指出人意料。

【出类拔萃】chū lâi bá cuì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神入化 】chū shãn rù huà1、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3、超脱了神通达到了自由国度的境界

【处心积虑】chǔ xīn jī lǜ处心:存心。积虑:蓄谋很久;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川流不息】chuān liú bù xī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吹毛求疵】chuī máo qiú cī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唇枪舌剑】chún qiāng shã jiàn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

【从善如流】cïng shàn rú liú形容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粗枝大叶】cū zhī dà yâ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措手不及】cuî shǒu bù jí 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

【大刀阔斧】dà dāo kuî fǔ 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大功告成】dà gōng gào chãng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大庭广众】dà tíng guǎng zhîng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大言不惭】dà yán bù cán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大张旗鼓】 dà zhāng qí gǔ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也比喻公开。

【淡泊明志】dàn bï míng zhì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当仁不让】dāng rãn bù ràng 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这里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倒行逆施】dào xíng nì shī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道貌岸然】dào mào àn rán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道听途说】dào tīng tú shuō 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得天独厚】拼音dã tiān dú hîu独具特别优越的天然条件。泛指所处的环境具有的条件特别好。

【得心应手】dã xīn yìng shǒu心里怎么想,手上就能相应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做起事情来非常顺利。

【得鱼忘筌】dã yú wàng quán 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德才兼备】dã cái jiān bâi指同时兼有优秀的品德和才能。

【灯红酒绿】 dēng hïng jiǔ lǜ 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登峰造极】 dēng fēng zào jí 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褒义)。也比喻做坏事猖獗恶劣到极点(贬义)。

【点石成金】 diǎn shí chãng jīn 点石成金旧谓仙道点铁石而成黄金,今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也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掉以轻心】 diào yǐ qīng xīn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豆蔻年华】dîu kîu nián huá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虽然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年岁,但也有个大致的限度。

【独辟蹊径】dú pì xī jìng 辟:开辟。蹊径:途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

【独出心裁】 ( dú chū xīn cái ) 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ãn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耳濡目染】( ěr rú mù rǎn ) 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耳熟能详 】( ěr shú nãng xiáng ) 指听得烂熟,可以详尽复述出来。

【耳提面命】( ěr tí miàn mìng ) 褒义词耳提 : 1.谓恳切教导。 面命 : 1.当面告语。 2.当面任命。提着耳朵当面告诉他。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要求严格。

【耳闻目睹】ěr wãn mù dǔ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发人深省】fā rãn shēn xǐnɡ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翻云覆雨】fānyún-fùy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反躬自问】fǎn gōng zì wân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返璞归真】fǎn pú guī zhēn同“返朴归真”。谓还其原始的淳朴本真状态。这里引申为天真,淳朴。

【方兴未艾】fāng xīng wâi ài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放荡不羁】 fànɡ dànɡ bù jī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放浪形骸】fànɡ lànɡ xínɡ hái方从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沸反盈天】fâi fǎn yínɡ tiān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肺腑之言】fâi fǔ zhī yán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

【分道扬镳】fēn dào yáng biāo道:道路;镳:马嚼子;扬镳:驱马向前,分路而行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常用作纷来沓至,意思一样。用来形容接连不断纷杂而来。

【愤世嫉俗】fân shì jí sú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â 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风华正茂】fēng huá zhâng mào 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风移影动】fēng yí yǐng dîng形容树影随着风而动

【风烛残年】fēng zhú cán nián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峰回路转】fēng huí lù zhuǎn形容山势回环曲折,路也跟着转弯。但现今也有用这个成语形容事情出现转机。

【凤毛麟角】fâng máo lín jiǎo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才或宝物。

【奉公守法】fâng gōng shǒu fǎ奉公行事,遵守法令。

【浮想联翩】fú xiǎng lián piān指许许多多飘浮不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俯仰之间】fǔ yǎng zhī jiān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釜底抽薪】fǔ dǐ chōu xīn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甘之如饴】gān zhī rú yí感到象糖那样甜。指为了干某事,甘愿承受艰难、痛苦。比喻乐意过这种生活

【肝肠寸断】gān cháng cùn duàn ) 比喻伤心到极点。

【肝脑涂地】gān nǎo tú dì成语的原意是指死得凄惨,肝血脑浆涂抹满地。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后指牺牲的生命。

【感恩戴德】gǎn ēn dài dã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感同身受】gǎn tïng shēn shîu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

【刚愎自用】 gāng bì zì yîng ) 只凭自己主观意愿行事。倔强固执,自以为是。

【高谈阔论】①见地高超、范围广泛地谈论。②大发议论;漫无边际地谈论。含贬义。

【格格不入】gã gã bù rù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隔靴搔痒】gã xuē sāo yǎng隔着靴子挠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166页

【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各行其是】行:做,办;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勾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孤陋寡闻】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蛊惑人心】蛊惑:迷惑。指用欺骗引诱等手段迷惑人,搞乱人的思想。

【顾名思义】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顾影自怜】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呱呱坠地】形容婴儿出生或事物问世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光天化日】光天:最大的天,大白天;化日:生长万物的太阳。原形容太平盛世。后比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场合。

【含情脉脉】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寒来暑往】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沆瀣一气】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好高骛远】好:喜欢;骛:从事,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横槊赋诗】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怙恶不悛】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华而不实】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急于事功 指做事急于求成。

【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兼容并蓄】同“兼收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剑拔弩张】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揭竿而起】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竭诚待下】

【竭诚相待】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竭泽而渔】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筋疲力尽】筋:筋骨;疲:疲劳;尽:完。形容非常劳累

【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惊涛骇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兢兢业业】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得鱼忘筌造句篇七
《文言文的诵读教学》

 采众家之丝结语文之网留言簿首页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第六册 文言篇 白话篇 作文篇 知识篇 ?第二册?第一单元 ?1 改造我们的学习2 《物种起源》导言3* 神奇的极光4* 空间和时间旅行第二单元 ?5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6 为了忘却的记念7*读《伊索寓言》 8*米洛斯的维纳斯第三单元 ?9 黄鹂10咬文嚼字11* 我与地坛(节选)12* 《宽容》序言 第四单元 ?13谏太宗十思书 14滕王阁序 15* 师说16* 阿房宫赋怎样学习文言虚词第五单元 ?17六国论18游褒禅山记19* 伶官传序20* 石钟山记 词类活用第六单元 ?21项脊轩志22五人墓碑记23 登泰山记24*病梅馆记 文言常用句式 ?写 作 ?写出人物的个性体态语 写出事件的波澜采访 写出景物的特征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词语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学文言非诵读不可现在的中学文言文教学,跟解放前乃至解放初期相比,已有明显的不同,集中到一点,就是对译文的依赖和古汉语语法知识的大量渗入。这样来教文言文,课堂时间几乎全被教师占用,学生读得很少。当然不是人人如此,但据笔者所见所闻,这情形却也相当普遍。结果如何呢?只要看看现在二三十岁的人的文言阅读能力就知道了,新篇且不说,就是拿起学过的课文如《出师表》《六国论》之类,能读得正确、顺畅的也为数极少。这状况确实令人担忧。为此,我建议废止上述“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代之以诵读为主的方式,使学生在课上有充足的诵读时间,达到当堂基本成诵,课下再用少量时间加以巩固,以保证在中学六年期间能熟读背诵六七十篇课文,作为将来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基矗是否可行,要请同志们考虑。下面讲几个具体问题。一为什么文言文教学要以诵读为主?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培养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语感是人皆有之,只是有优劣强弱之分。最初的语感表现在辨声知意上,例如幼儿听大人说话,能辨声而又心知其意,即有了语感,但这是不完全的;待到经过千百次重复,逐渐熟悉了某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并能自由地按照这样的方式和习惯来进行表达,这才有了比较完全的语感。这一过程说明:语感首先来源于听,其次才是说。古人语云:置之齐则齐语,置之楚则楚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人们在“活”的语境中,之所以能较快地学好另一

种语言,首先是因为听得多的缘故。这不限于学方言,学任何一个语种都是如此。欧美的“口舌教学法”(audio-lingualapproach)和我国的外语广播教学,都极其重视听觉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首先听好,怎么能学好语言呢?这条规律对文言学习能不能起作用?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人们平时说话当然不用它,因而无从听到;既无从听到,也就不可能出现“活”的语境。从这一点看,上述规律似乎不起作用。但又是可以补救的,因为作为书面语体的文言有很强的可读性,张口一读听觉就跟着活动起来;十几个、几十个人齐声朗读,每天都读上一二十分钟,连语境也有了。这样读来读去,许多词、语、句、篇都成了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个部分,对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定能逐步熟悉起来。这并非现代人的发明,我们的古人早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得极其认真、勤苦,“书声琅琅”“口舌成疮”这些词语的出现就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的学生学得比现在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比较重视诵读。也许有人不同意上面的说法。在他们看来,文白对译和语法分析可使学生迅速了解文意,并掌握造句的规律,一通百通,这本身就包含着语感的培养,用不着加强诵读。这动机自然是好的,然而理论脱离实际,因为他们忽略了初学者的心态和接受能力。译几个难句固属必要,但通篇一句不落地译了出来,往往使初学者“得鱼忘筌”,把注意力倾注在译文上。而讲所谓“动宾倒置”“定语后置”“取消句子独立性”之类的规则,则无异于给刚学会唱歌的儿童讲曲式结构和共鸣原理一样,只能使初学者如坠五里雾中;因为所谓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具体语言现象中概括出来的,不熟悉具体语言现象,即使你讲得正确无误,学生也未必真正理解,更谈不上实际运用———老实说,要融会贯通上面那些术语,不仅需要几十篇文言文作基础,甚至还需要一点外文常识。这样来教文言文,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对培养语感非徒无益,反而有害。目前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情绪有增无已,不能说跟这种繁琐的教法无关。结论是:只有诵读才是培养语感的碓一正确途径。二用诵读为主的方式教文言文,要想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就必须有足够的诵读量。“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弃井也。”没有足够的诵读量,半途而废,这是多年来文言文教学上的一个很大的失误,应当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先说明一下:这

里说的诵读,是熟读和背诵的合称。熟读者,拿着书边看边背,背不出就看几眼;而背诵则必须离开书本。过去的人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也是这种读法,真正能从头到尾背诵的大概只有两种人:过目成诵者和读死书的人。诵读量有多大才算足够呢?也拿《四书》作参照。过去读完《四书》就可以看懂一般作品,而《四书》的总字数在5万5千左右,减去重出的章节和无数个“子曰“××曰”,大约5万字出刚出头。这个诵读量对现今学生来说,多了一些,也没有必要,因为我们读的都是加标点的文章。根据现行中学课程设置、教材中文言文(含古代诗歌)的篇数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笔者认为总诵读量以3万至3万5千字为宜;熟读和背诵可以各占总量的一半,在基础较好的教学班也无妨“四六开”,即熟读占4/10,背诵占6/10。这是总体设想。下面分阶段叙述。先说初中阶段的诵读量。初中是文言文入门的准备阶段。《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这方面已作了明确的规定:基本课文中有文言文19篇(共5561字)、古代诗歌18篇(共1284字),这些,都应当熟读背诵。此外,考虑到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本和某些省市的自编课本都在基本课文之外,另选篇数不等的文言文和古代诗歌作补充,其中也不乏可熟读或背诵的篇、段,本阶段的诵读量可以定在7千至8千字之间。再说高中阶段的诵读量。高中是文言文的入门阶段。自民国初年废止读经开办新式学校以来,无不视高中为学习文言文的主要阶段;尽管各时期课本里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比例不同,但基本意图大体一致,都是以文言为主要学习内容,理由是,学生能否给文言阅读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学习成就。毫无疑问,从学生的学习经历来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高中的诵读量将大大增加,乃是势在必然。由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没有规定基本课文,现行教材又即将停止使用,这里只能根据正在编写的第一、二册新教材谈一点设想。这两册教材共选文言文24篇,分六个单元(另有与之配套的《自读课本》二册,也分六个单元,但选文多出一倍即48篇)。假定每单元平均1800字,则全学年课文总字数为10,800字,熟读背诵其中的85%左右,诵读量即在8至9千之间。这样到学年末,加上初中的诵读量,将达15至17万,超过了《论语》(约15,332字)的诵读量。第二、三学年学生的理科作业加重,但其诵读能力也有所增强,二者可以

相抵,也无妨照此计算。如此,中学六年的总诵量正好在31万至35万之间,可以跟《孟子》全书(约34,685字)匹敌了。目标是否过高呢?一点也不。按照新教材的课时设计,每学期64节(16周×4节)课中,文言教读占30节(现代文教读和写作及口语训练共占34节),每节只需诵读130至150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文言读本》在几个省市试教的结果已经证明,这决非高标准,例如《师说》456字,用25节即可基本成诵;《过秦论》893字,用4节可以熟读前两段(共385字),背诵后三段(508字),每节平均诵读量都在200字左右。关键在于要抓紧第一学年,要努力培养学生自觉诵读的习惯,并实行严格的检查。三诵读为主的教学方式,也可以给一个堂皇的名称:诵读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跟旧时代学塾的教读方式表面上有相似之处,然而实质全然不同:它不是单一的朗读训练,也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用诵读来带动其他的训练(如句、篇的训练等),最后达到自然成诵。采用这种教学法,应当遵循下面两条基本原则:第一、诵读和会意密切结合,以求疏通文义。谁都不否认,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无论读什么,其思维活动比平时要紧张一些,时时都在思索着文字所包含的意义,这就叫会意。在文言诵读中,这种状态表现得尤其明显,很值得重视,因为经过会意而后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所以,除了必要的讲解(如背景常识、个别难句等)而外,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学生记住某些现成的结论,而是因势利导,给学生创造会意的条件,使其思维活动有秩序地进行,并养成自觉会意的习惯。学生读文言文而能会意,是无庸置疑的。文言跟现代汉语同源而异流,同为主,异为次,此其一;其二,我们并非读经,课文里没有佶屈聱牙的句子,而又有标点,有注释,认真读读,至少也能读懂一小半。一小半懂得,就有了会意的基矗会意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心知其意而口不能言;二是知而能言,虽不中亦不远;三是言而能中,即所谓确解。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求得确解,但又要看到,由于时代隔阂、用语习惯不同等种种原因,句句求确解也很难办到,过去某些大注家尚且不免于望文生训,何况初学!所以,要求应当放宽,一篇之中,半数能确解;其余,或心知其意,或言而不中亦不远,均无不可,极个别语句(例如以学生现时的阅历难以理解的语句)甚至可以存疑。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它给学生留下了继续会意的余地,使其倾全力于诵读,在诵读中求解,在

诵读中感知文言的表达特点,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素材———从长远观点看,其效果比让学生借助完整的译文来了解文章大意要好得多。以上是就疏通文义说的。还有更高层次的会意—陶渊明式的会意,用他本人的话来解释,就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见《移居》)。这种欣赏性、探讨性的会意,学生一时自难办到,但又不能全然不顾,例如诗文中的警策、佳句,稍稍触及一下还是有好处的。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专文说明,这里姑且从略。第二、灵活运用记诵的三要素,以求自然成诵。记诵的三要素是:(1)口熟,就是通过反复朗读,像磁带一样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这种记诵凭靠的是对声音的直感,包括吐字、停顿、语气、语调等,背诵起来常常是不假思索的,如同幼儿背诵诗歌,因而带有不稳定性。(2)利用支撑点,就是在粗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首先记准若干关键语句包括名句、佳句、过渡句和段落的起结,用它们作为支撑点将全篇(段)贯穿起来。这种记诵已含有显著的理解记忆成分,但仍然不够,在连贯背诵中还可能出现某些“断层”。(3)掌握文章理路,即探索作者行文意图,特别是要弄清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这就纯属理解记忆了———到这一步,或者接近这一步,才能顺畅地背诵全篇(段)。以上三个要素尽管层次高低不同,其间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作用,任何一个都不容忽视。例如在背诵过程中出现的“断层”现象(背完一个语段后怎么也想不起下文的开头)和“越位”现象(越过一个语段去背下文),一般说来,都是由于不熟悉理路的缘故;但是,如果在一个语段之中出现断语残句或颠倒错位的现象,那原因恐怕就在口不熟或缺少支撑点了。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一篇已经成诵的课文,隔上一年半载不读,记忆也可能暂时“隐没”。这时,如果原来口熟,又有足够的支撑点,那么只需要再朗读一遍,温习一下文章的理路,就可以恢复记忆达到完整准确的程度;相反,如果原来口不甚熟,又缺少支撑点,即使读上三四遍,恐怕也未必能顺畅地背诵。三者之不可偏废,于此可见。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三者的综合运用表现为:开始注重口熟和利用支撑点;待到半熟之后,再着重利用文章的理路来达到连贯背诵。这是一般原则。在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教学班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例如在初中一年级或水平较低的教学班里,大抵应以口熟为主,以后逐年有所改变,到高中二年级,诵读能力

得鱼忘筌造句篇八
《2016届人教版 字音 单元测试》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测试---字音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诩(xǔ) 包扎(zhā) ..

矫揉造作(jiǎo) .

B.倾轧(yà) .

轻手蹑脚(niè) .

C.胜券(juàn) .

顺心遂意(suí) .

D.拙劣(zhuō) .强颜欢笑(qiǎnɡ) .媲美(bǐ) .间不容发(jiān) .模具(mú) .人心惶惶(huánɡ) .掣肘(zhǒu) .

飞来横祸(hènɡ) 匡正时弊(kuānɡ) ..

解析:A项,“扎”应读“zā”;B项,“媲”应读“pì”;C项, “券”应读“quàn”,“遂”应读“suì”。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谥号(shì) .

杯盘狼藉(jí) .

B.整饬(chì) .

含英咀华(jǔ) .

C.鞭挞(tà) .

并行不悖(bèi) .

D.鳜鱼(ɡuì) .休憩(xī) .风驰电掣(chè) .堤坝(dī) .垂涎三尺(yán) .广袤(mào) .集腋成裘(yè) .绯闻(fěi) .

称心如意(chèn) 一蹴而就(cù) ..

解析:A项,“憩”应读“qì”;B项,“涎”应读“xián”;D项,“绯”应读“fēi”。 答案:C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椽子(chuán) .

泥古不化(nì) .

B.登载(zǎi) .氛围(fēn) .言简意赅(ɡāi) .应届(yìnɡ) .

棱角分明(lénɡ) 数见不鲜(shù) ..

C.慰藉(jiè) .

戮力同心(lù) .

D.戕害(qiānɡ) .

踽踽独行(yǔ) .铜臭(chòu) .少不更事(ɡēnɡ) .煊赫(xuǎn) .悄然无声(qiǎo) .

解析:B项,“应”应读“yīnɡ”,“数”应读“shuò”;C项,“臭”应读“xiù”;D项,“煊”应读“xuān”,“踽”应读“jǔ”。

答案:A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埋怨(mán) .

飞扬跋扈(hù) .

B.蒙医(ménɡ) .押解(xiè) .翘首期盼(qiáo) .木讷(nà) .

为虎作伥(chānɡ) 咄咄逼人(duō) ..

C.着落(zhuó) .

拾级而上(shè) .

D.落魄(pò) .

无耻谰言(lán) .蛊惑(ɡǔ) .原形毕露(lòu) .要挟(xié) .趑趄不前(zī) .

解析:A项, “解”应读“jiè”;B项,“蒙”应读“měnɡ”,“讷”应读“nè”;C项,“露”应读“lù”。 答案:D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妍媸(yán) .

狡黠(xiá) .

B.阻塞(sè) .

缜密(zhěn) .

C.饮马(yìn) .

盥洗(ɡuàn) .

D.阻挠(náo) .

穿凿(záo) .棱角(línɡ) .囿于成见(yòu) .蓦然(mò) .惴惴不安(zhuì) .囤积(tún) .呱呱坠地(ɡuā) .梵文(fán) .怏怏不乐(yànɡ) .

解析:A项,“棱”应读“lénɡ”;C项 ,“呱”应读“ɡū”;D项,“梵”应读“fàn”。

答案:B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腈纶(jīnɡ) .

绰约(chuò) .

B.画帖(tiě) .

装帧(zhēnɡ) .

C.讴歌(ōu) .

编纂(zuǎn) .

D.矩形(jǔ) .

纤绳(qiàn) .症结(zhēnɡ) .弄巧成拙(zhuō) .轴心(zhóu) .岿然不动(kuī) .熟稔(rěn) .越俎代庖(bāo) .拾掇(zhuì) .长吁短叹(xū) .

解析:B项,“帖”应读“tiè”,“帧”应读“zhēn”;C项,“庖”应读“páo”;D项,“掇”应读“duo”。 答案:A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信笺(jiān) .

玷辱(diàn) .

B.商埠(bù) .

甬道(yǒnɡ) .

C.伫立(chù) .

游说(shuì) .

D.赝品(yàn) .

机械(xiè) .咀嚼(jué) .扑朔迷离(shuò) .看管(kàn) .所向披靡(mǐ) .宝刹(chà) .连篇累牍(dú) .谄媚(chǎn) .奴颜婢膝(bēi) .

解析:B项,“看”应读“kān”;C项,“伫”应读“zhù”;D项,“婢”应读“bì”。

答案:A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肖像(xiào) .

哺育(pǔ) .

B.喟叹(kuì) .

讥诮(qiào) .

C.迸发(bènɡ) .晌午(shǎnɡ) .流觞曲水(shānɡ) .打烊(yànɡ) .战战兢兢(jīnɡ) .谛听(tì) .

模样(mú) .

D.旋涡(wō) .

拮据(jù) .钟灵毓秀(yù) .冗长(rónɡ) .煽风点火(shān) .

解析:A项,“哺”应读“bǔ”;C项,“谛”应读“dì”;D项,“冗”应读“rǒnɡ”,“据”应读“jū”。 答案:B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瞭望(liào) .

拯救(zhěnɡ) .剖析(pāo) .海市蜃楼(shèn) .

B.粗犷(ɡuǎnɡ) 庇护(bì) ..

浅薄(báo) .

C.霉菌(jūn) .

鬼祟(suì) .

D.戳穿(chuō) .

估量(lianɡ) .含英咀华(jǔ) .殷红(yīn) .少不更事(ɡēnɡ) .广袤(mào) .卓有成效(zhuó) .

解析:A项 ,“剖”应读“pōu”;B项,“薄”应读“bó”;C项,“殷”应读“yān”。

答案:D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瘪三(biě) .

炮烙(páo) .

B.缫丝(sāo) .

挣揣(chuǎi) .

C.倜傥(tǎnɡ) .

讪笑(shàn) .

D.夙愿(sù) .

攻讦(jié) .脊梁(jǐ) .杀一儆百(jǐnɡ) .悭吝(jiān) .文韬武略(tāo) .蜷曲(juǎn) .人为刀俎(zǔ) .瞋目(chēn) .间不容发(jiān) .

解析:A项,“瘪”应读“biē”;B项,“悭”应读“qiān”,“揣”应读“chuài”;C项,“蜷”应读“quán”。

答案:D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倨傲(jù) .

瞥见(piē) .

B.标识(shí) .

隽永(juàn) .

C.浣纱(huàn) .

蕈菌(xùn) .

D.馄饨(dùn) .

睥睨(nì) .冻馁(tuǒ) .义愤填膺(yīnɡ) .裙裾(jū) .暴殄天物(liǎn) .蓊郁(wěnɡ) .猝不及防(cù) .房檩(lǐn) .宁缺毋滥(nínɡ) .

解析:A项,“馁”应读“něi”;B项,“殄”应读“tiǎn”;D项,“饨”应读“tun”,“宁”应读“nìnɡ”。 答案:C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纠葛(ɡé) .

勾当(ɡòu) .

B.噱头(xué) .

愤慨(kǎi) .

C.解送(jiè) .

针砭(biān) .悚然(sǒnɡ) .逸兴遄飞(tuān) .寒碜(chen) .光风霁月(jì) .杀戮(lù) .别出机杼(shū) .

D.诓骗(kuànɡ) 盘飧(sūn) ..

黝黑(yǒu) .荷枪实弹(hè) .

解析:A项,“遄”应读“chuán”;C项,“杼”应读“zhù”;D项,“诓”应读“kuānɡ”。 答案:B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攻讦/桀骜 垝垣/刽子手 体恤/六畜兴旺 ......

B.蝙蝠/竹鞭 ..

C.嗜好/吞噬 ..

D.档次/阻挡 ..

解析:D挚友/白炽灯 拮据/佶屈聱牙 ....璀璨/催眠曲 沉疴/百舸争流 ....腓骨/绯红色 茁壮/相形见绌 ....项,dànɡ/dǎnɡ,féi/fēi,zhuó/chù。A项,jié,ɡuǐ/ɡuì,xù/chù;B

得鱼忘筌造句篇九
《《说“木叶”》同步练习02》

《说“木叶”》同步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袅袅 吟唱 浦 橘徕 ......

皎皎 灼灼 亭皋 陇首 ......

柳恽 寒砧 戍 沈佺 ....

庚信 涔阳 言筌 歧路 ....

冉冉 翩翩 迢远 ...

招徕 劳徕 垂纶 ...

纶巾 节省 省亲 ...

2.识记掌握词语并用加点词语造句

袅袅:①形容烟气缭绕上升;②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③形容声音延长不断。 ..

灼灼:形容明亮。

冉冉:(毛、枝条等)柔软下垂。

翩翩:形容动作轻快。

萧萧:形容鸟叫声或风声等。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得鱼忘筌:《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筌是用宋捕鱼的,得了鱼,....

就忘掉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3.区别下列容易混淆词语并造句

熟能生巧 游刃有余

两个词语均有“熟练了就容易”之意,但是“熟能生巧”偏重在“生巧”,指掌握了技巧或窍门;“游刃有余”偏重在“有余”,指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熟能生巧: 游刃有余:

4.下列各组词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吟唱 渡河 欢度佳节 灼灼其华

B.橘徕 华滋 洗练 江平如练

C.涔阳 万应锭 彩色 丰富多采

D.浓阴 干燥 急躁 冉冉升起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2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先哲的睿智。

②营房各处欢腾热闹的情景,使他又激动起来,回想起白天参加国庆大典的场面。

③鲁迅的作品,即使是纯属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总能使我们有乐观、清醒的感觉,得到深刻的 。

A.流逝 闪烁 启发

B.流逝 闪耀 启示

C.流泻 闪烁 启示

D.流逝 闪耀 启发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

B.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条分缕析,教师过分的讲解,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且而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C.对于发生在校园的事情,同学们虽然耳熟能详,但因为缺乏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所以往往熟视无睹。

D.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做人”教育,这种教育目的转变上的进步,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 登到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抗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省能源做出了贡献。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人又称书生。这固然是个可以骄傲的名字,如说“一介书生”“书生本色”,都含有清高的意味。但是正因为清高,和现实脱了节,所以书生也是嘲讽的对象。人们常说“书呆子”“迂夫子”“腐儒”“学究”等, 。

“呆”“迂”“腐”“学究”都是 ,食而不化的读死书或死读书。总之,书生的被嘲笑是在他们对于书的过分的执着上;过分地执着书, 。

①嘲讽的都是书生②都是嘲讽书生的

③知古不知今,知书不知人 ④知书不知人,知古不知今 ⑤书就成了话柄了 ⑥书生就成了话柄了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9-11题

[中吕]卖花生·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9、首句“美人自刎乌江岸”是以

10、诗人选取了三则历史材料,有无辜者之死的个人悲剧,有战火熊熊的众生劫难,也有戍边无归的军人悲哀,虽然角度不同,却揭示了一个共同主旨: 。

11、整个作品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情调,“长叹”中包含着

参考答案

1.2.3.4略C(丰富多采一彩) 5.B(“流逝”是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多指时光、岁月的消逝;而“流泻”多指液体、光线等迅速地流出、射出、跑过,结合①中的“逝者如斯夫”,喻指的是时光,故可以排除C项。“闪烁”是指光亮动遥不定,忽明忽暗;“闪耀”另具光彩耀眼之意,结合语境营房的灯火,节日的气氛,岂能动摇不定,忽明忽暗,故可以排除A项。“启发”指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动词;“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名词。从词性角度,启不可以作宾语,从意义上启示比启发更深刻,故可排除D项) 6.D(A4“两端”是指“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冒6条分缕析”比喻有条有理,深入细致的分析C“耳熟能详’’是指所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地能详尽地说出的) 7.D(A多重否定不当U4“不管”改为“尽管”C不合逻辑,“仿造”的对象不是“伪劣产品”) 8.A 9.霸王别姬 楚汉 10. 连年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只是灾难痛苦 11.直抒胸臆 沉郁悲凉 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

得鱼忘筌造句篇十
《河北省唐山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试卷类型:A

唐山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

一、本试卷共8页,包括7道大题21道小题,共150分,其中前3道大题(10个小题)为选

择题。

二、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三、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做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四、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证券 蜷伏 甲醇 怙恶不悛 得鱼忘筌 .....

B.酗酒 自诩 旭日 嘘寒问暖 不恤人言 .....

C.纰漏 毗邻 譬如 匹夫之勇 筚路蓝缕 .....

D.不啻 鞭笞 踟躇 持之以恒 叱咤风云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细节是微小的,但见微知著,一座城市的品位、一座城市的气质、一座城市的风度、一座....

城市的文化,无不体现在细节中。

B.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酒店大堂的墙壁上贴....

满了写给酒店的感谢信。

C.张火丁音域宽厚,音色略带些凄迷,轻重缓急收放自如,抑扬顿挫一气呵成,行腔既一波三折,又珠圆玉润,听上去舒服极了。 ....

D.小虎队在春晚后台几乎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来也匆匆,去了匆匆,表演一结束就走人,.......

跑得比本山大叔还快。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我们经液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就是说为了改善民生。

B.本月3日和10日下午,参加“两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视察了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建的生态工业园。

C.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其主要成分仍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毒性物质。

D.西部证券因不符合券商上市的新规定,日前,上市申报材料已经被退回,其多年来上市的夙愿正变得遥遥无期。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的古文运动到宋代继续发展,其间出现了唐宋八大家,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B.《草叶集》、《叶甫盖尼·奥涅金》、《堂·吉诃德》、《玩偶之家》的作者分别是惠特曼、普希金、塞万提斯和易卜生。

C.曹禺,原名万家宝,是我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建国

后又创作了《胆剑篇》、《王昭君》等著名剧本。

D.绝句和律诗都是近体诗,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绝句每首四句,句中可用对仗,也可不用;律诗每首八句,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道德的科学解读 刘永

道德也许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但我们却能很快领会它。一名学龄前儿童知道不该在教室吃东西,因为老师说过这样的话。但如果老师说,可以把另一个学生从椅子上推下来,这个孩子会犹豫,他会说:“不行,老师不该这么说!”孩子拒绝学坏,即便某个权威人士支持坏行为。这就是道德和社会习俗的区别。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天生就能察觉这种区别。

当然,事实上,这个孩子有时会打人,也不会觉得这样做很坏,除非他被发现。大开杀戒的暴君也是如此。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马克·豪泽说:“不同人的道德判断力是相同的,但道德行为各式各样。”我们明白规则,但我们并不是总会遵守那些规则。

道德最深厚的基础是同情,即明白伤害自身的事物也会令别人有同样的感受。其他物种也拥有这项品质。俄罗斯灵长类动物学家纳迪娅·科茨是最早研究人类以外物种的认知能力的人之一。她在家里养了一只年幼的黑猩猩。当黑猩猩爬到房顶上时,为了让它下来,通常采用的策略是呼喊、斥责和拿出食物,但很少起作用。但如果科茨坐下来并假装在哭,黑猩猩会马上来到她身边。

豪泽认为,所有人都掌握了他所谓的道德语法,但正如不造句语法就毫无价值一样,除非有人教你如何运用是非观,否则它也毫无用处。

是我们周围的人教会了我们。不同群体的不同的道德规范,因文化而异。在何时应该帮助别人、何时不应该的问题上,各个群体的观念冲突很大。普遍原则是:帮助与家族关系密切的人、忽视与家族关系疏远的人。一部分原因在于,亲眼所见的困境比耳闻的更加真实。另一部分原因在于,从前,你所在部落的幸福安宁对你的生存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而敌对部落的幸福安宁则不是,甚至是威胁。 然而,无须由国家制定道德规范,群体也能发挥这种作用。维护群体道德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就是排斥某人。相对于食肉动物,人类是弱小、没有抵抗能力的,因此,免遭驱逐是很重要的。

迫使我们遵守道德规范的机制很多,为什么还会经常出现不道德行为呢?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20位健康志愿者的脑部进行扫描,观察他们看到合法和违法场景时的反应。与关注虚拟犯罪场景关系最密切的脑部活动发生在杏仁核,这个位于脑部深处的结构帮助我们将错误的行为和惩罚联系起来,其活跃程度随着犯罪场景的严重程度上下波动。幸运的是,绝大多数人从未像连环杀手那样严重违背道德,但我们的确会在程度不那么严重的事情上违背道德。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必须在家中、社区和工作场所行为规矩,而是必须对我们所属的群体以外的人予以同等的道德关怀。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节)

5.下列关于“道德”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一个概念,道德的含义很是抽象,也许难以进行简明扼要的清晰表述。

B.对人类而言,道德具有先天性,其是非观的运用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C.道德判断力并不是简单的转化为人的自觉行为,知与行常常是相互割裂的。

D.道德是一种社会性的规范,是作为协调人与人关系的准绳而发挥作用的。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任何人都具有大体相同的道德的判断力,但是日常道德表现却因人而异。

B.将心比心是人类乃至灵长类动物普遍拥有的品质,它构成了道德最为深厚的基础。

C.光凭道德自觉并不能约束个体行为,个体行为必须受到群体行为的制约。

D.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群体之间难有共同的道德原则。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理学家对孩子是非分辨能力的研究成果,可以证实“人之初,性本善”。

B.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在某种意义上说事关所在群体乃至国家的幸福安宁。

C.既然道德具有先天性,那么在此基础上会很容易引导全体公民做好事,并蔚然成风。

D.道德建设上的最大难题,是跳出所属群体的小圈子,给予全人类以博爱。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马伸,字时中,东平人。绍圣四年进士。不乐驰骛,每调官,未尝择便利。为成都郫县丞,守委受成都租。前受输者率以食色玩好蛊訹而败,伸请绝宿弊。民争先输,至沿途假寐以达旦,常平使者孙俟早行,怪问之,皆应曰:“今年马县丞受纳,不病我也。”俟荐于朝。

靖康初,孙傅以卓行荐召,御史中丞秦桧迎辟之,擢监察御史。及汴京陷,金人立张邦昌,集百官,环以兵胁之,俾推戴。众唯唯,伸独奋曰:“吾职谏争,忍坐视乎!”乃与御史吴给约秦桧共为议状,乞存赵氏,复嗣君位。会统制官吴革起义,募兵图复二帝,伸预其谋。邦昌既僣立,贼臣多从臾之,伸首具书请邦昌速迎奉元帅康王。同院无肯连名者,伸独持以往,而银台司视书不称臣,辞不受。伸投袂叱之曰:“吾今日不爱一死,正为此耳,尔欲吾称臣邪?”即缴申尚书省,以示邦昌。邦昌得书,气沮谋丧。

高宗即位,伸拜章以城陷不能救,主迁不能死,请就窜削。上知其有忠力于国,擢殿中侍御史,抚谕荆湖、广南,以诛邦昌及其党王时雍等。所过州县,诹察吏之贤否与民利疚,以次列上于朝。伸自湖、广将入奏黄潜善、汪伯彦不法凡十有七事,草疏已具。不报。伸又进疏:“潜善、伯彦别置亲兵一千人,请给居处,优于众兵。其务收军情如此。广市私恩,陛下隐忍不肯斥逐,涂炭遗民固已绝望,二圣还期在何时邪?臣每念此,不如无生。岁月如流,时几易失,望速罢潜善、伯彦政柄,别选贤者,共图大事。疏入,留中。

伸天资纯确,学问有原委,勇于为义,而所韫深厚,耻以自名。建炎初,右正言邓肃尝论朝士臣邦昌者,例贬二秩,伸不辨也。凡有建明,辄削其稿,人罕知之。居官,晨兴必整衣端坐,读《中庸》一遍,然后出涖事。每曰:“吾志在行道。以富贵为心,则为富贵所累;以妻子为念,则为妻子所夺,道不可行也。”故在广陵,行箧一担,图书半之。山东已扰,家尚留于郓。常称:“孔子言:‘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今日何日,沟壑乃吾死所也。”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四》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中丞秦桧迎辟之 辟:征召 .

B.环以兵胁之,俾推戴 俾:使,让 .

C.邦昌既僣立 僣:超越本分 .

D.广市私恩 市:买.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马伸“勇于为义”的一组是

(1)每调官,未尝择便利 (2)吾职谏争,忍坐视乎

(3)同院无肯连名者,伸独持以往 (4)例贬二秩,伸不辨也

(5)伸又进疏 (6)行箧一担,图书半之

A.(1)(3)(5) B.(2)(4)(6)

C.(2)(3)(5) D.(1)(4)(6)

10.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伸不喜欢投机钻营,他负责收取成都的赋税时,请求革除官场钟积久的弊端,顺应了民意,百姓争先输纳赋税。

B.金人立张邦昌为皇帝,众人唯唯诺诺,唯独马伸挺身而出,在和伪皇帝张邦昌的斗争中,马伸义正词严,毫不妥协。

C.马伸担任殿中侍御史,在附谕荆湖、广南时,考察官吏,问民疾苦,揭露黄潜善、汪伯彦不法行为,奏疏中所提的建议被皇帝采纳。

D.马伸天资淳朴刚强,勇于做忠义的事情,志向在于行道,常用孔子“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的话来砥砺自己的节操。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皆应曰:“今年马县丞受纳,不病我也。”俟荐于朝。

(2)以妻子为念,则为妻子所夺,道不可行也。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题目为“夜雨”,但全曲却无一个“雨”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雨”的?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曲子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3.(1)其志洁, ;其行廉, 。(司马迁《屈原列传》)

以赂秦之地, ,以事秦之心, ,并力西向,刚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天行健, 。(《周易》)

(2)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李清照《声声慢》)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王安石《游褒山记》)

他山之石, 。(《诗经·小雅·鹤鸣》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哈尼梯田 彭程

眼前铺展开了一个奇迹。

一个令人不由自主地屏气凝神的奇迹。在它面前,语言顿时黯然失色了,一切描绘都显得贫乏无力。

在云南高原的腹地,在哀牢山的南麓,在比遥远更遥远的地方,在高山之上的高山里,奇迹在尽情地袒露自己,仿佛一望无际的野花在淋漓恣肆地绽放。也许是因为它的僻远闭塞,才得以保留了这份本色和完整。它们美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最出色的想象力,至多也只能勉强抵达它的边缘。

这是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梯田。

短短的两天中,在多依树、老虎嘴和坝达景区,我们一行远方来客,一再感受着那种难言之美带来的撞击和撼动。请想象你站在某个高处,视野所及,四面八方、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尽是一望无际、层层叠叠的梯田。它们如同一排排海浪汹涌而来,然后瞬间突然静止、凝固,成为如今的模样。它们一层层地,由低处升到高处,由谷底爬到峰顶,充满在天地之间,让目光变作一道道往返收放的活动标尺,在俯瞰和仰视间丈量它的巨大和辽阔。往往一座山坡上,就有成千上万亩梯田。梯田随山势地形而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最大的足有数亩;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间也开田,最小的仅有簸箕那么大。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变幻莫测。梯田上面,有漫漫云海的覆盖,梯田旁边,是茫茫森林的掩映,端的是神奇瑰丽,莫可言状,让人惊叹。

哈尼梯田,是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与数十代哈尼人的智慧和勤劳通力合作的结果。这里位于哀牢山南部,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来自高山森林的山泉,源源不断地流淌。在漫长的岁月中,哈尼人垦殖了成千上万片梯田,同时将山上大大小小沟箐中流淌不断的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盈满,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 哈尼人开垦梯田,固然是为了种植,但他们的做法表明,他们决不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罔顾久远,贪婪攫取。他们的每一个行动,都考虑到了子孙后人的福祉,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呵护。这个民族信奉的是自然神,房前的一簇茂竹,屋后的一棵大树,在他们眼里都是有着灵性的。人的幸福,离不开神灵的佑护。所以他们在开垦梯田时,处处显示了虔敬和细心,照顾了山的走势,水的流向,为树木的伸展留出了空间,为鸟兽的进出安排了路径,也因而达成了人和自然万物的高度和谐。本来无生命的物体,当人以虔诚的爱心对待它们时,就会把情感注入进去,从而使得它们也仿佛具有了灵性。就像过去时代中有时被当作信物的手工艺品,一幅蜀锦或一块苏绣,被女主人怀着深情厚意,一针一线织就,爱如针脚般细密,才使得它们坚固而美丽,荡漾着无尽的韵致。

也是因为如此,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哈尼梯田,才这般仪态万方、楚楚动人。

日出时分的多依树,日落时分的老虎嘴,据称代表了哈尼梯田美的极致。因为住处遥远,我们错过了这两个时间,但即便如此,眼前所见也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了。观赏梯田最美的季节就是冬天,庄稼已经收获,视野里袒露无遗,可以充分凸显出梯田的婀娜曲折的轮廓。我们有幸在这个时节来到这里,目睹了它最动人的神韵。一级级蓄满了水的梯田,在阳光下熠熠闪烁,反射着银光,仿佛镶嵌在大地上的成千上万面镜子。

有道是既得陇复望蜀,虽然已经被盈满视野的大美深深迷醉,但潜意识中仍然有一些不满足。哈尼梯田的动人,在于丰富和变化。阴晴变幻,晦明更替,寒暑嬗变,梯田形相无穷,胜景无限。风景是若干元素的排列组合,季节,天气,植物,任何一项的变动,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整体形貌。一年四季,梯田皆有其独特的美质。夏天,秧苗青葱是一种风采,秋日,稻谷金黄又是一种韵致。遗憾的是,无缘目睹其他几个季节的迷人风景,只能在想象中加以描绘了。其实,不必说四季,即便是一天中,也有朝晖夕阴的变幻。在老虎嘴、多依树两个景点,尽管各只停留了一个来小时,但我们却已经充分体验到了这一点。明镜一样的水田,倒映着蓝天白云,明亮澄澈,但有时一大团云朵飘过,在地面某处投下了阴影,那里的梯田的水面便变成了银灰色,如未曾打磨过的铜镜。陪同游览的当地友人一脸陶醉地介绍说,清晨,梯田是玫瑰红色的,夕阳落山的时候,又是镀了金一般。正听着,忽然起风了,原本平整如砥的水面,顿时泛起无数涟漪,仿佛一幅幅揉皱了的丝绸。

有韵律,有节奏,有色彩,哈尼梯田具备了音乐、图画和雕塑的充足元素。色彩是直观的,而节奏和韵律,则体现在万千梯级的递进和迂曲之间,体现在彼此的唱和与应答之中。需要在你静默的凝视中,才会慢慢地浮现出来,升腾起来,应和着连绵的松涛声,或者近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5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