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 环评师 |

【www.guakaob.com--环评师】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篇一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赏析》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刘长卿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注解1、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鹦鹉洲。2、楚客:指到此的旅人。夏口古属楚国境。3、孤城:指汉阳城,城后有山。4、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译文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赏析��这首诗仍然是遭贬后抚景感怀之作。诗意与前一首诗相同,借怜贾谊贬谪长沙,以喻自己的遭贬谪。全诗以写景为主,但处处切题,以“汀洲”切鹦鹉洲,以“汉口”切夏口,以“孤城”切岳阳。最后即景生情,抒发被贬南巴的感慨,揭示出向元中丞寄诗的意图。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篇二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龙源期刊网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作者:刘长卿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3年第05期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唐朝诗人刘长卿具体的生卒年月和生平我们已无确考,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一生是处于盛唐向中唐过渡的时期。据仅有的资料显示,刘长卿“清才冠世,颇凌浮俗”,因为性情刚强,多次得罪权贵,故一生宦海沉浮,终不得志。这首七律是诗人刘长卿感怀伤世之作,作于唐肃宗至德年间。首联“汀州”照应诗题当中的“鹦鹉洲”,在长江之中,正对黄鹤矶。前一句写汀州之景,是日,风平浪静,江天浩渺;后一句即景抒情,眼前之景触发了客居楚地的诗人刘长卿的“相思”之情。这一联通过描写江上浪、烟来寄托诗人对友人——“源中丞”的思念之情。颔联亦写景,景中含情。“夕阳”显示时间已晚,“斜渡鸟”写宿鸟归飞,暗寓诗人孤旅漂泊,倍感凄苦;友人身处岳阳,一在湖之北,一处湖之南,中间洞庭“秋水远连天”,秋水辽阔,地域遥远,诗人因此只能遥寄相思。颈联继续写眼前景,“孤城”“独树”,孤立的城池背靠山岭,江岸边一棵秋树独屹,这两句情景交融,写尽诗人的孤独之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夜泊江边,怎奈城中传来一阵悲凉的号角之声。最后一联,诗人借“贾谊上书”心忧汉室,为西汉文帝献计献策,却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一史事,来宽慰同样被贬于岳阳的友人源中丞。诗人被贬南巴,友人谪于岳阳,“同是天涯沦落人”,彼此间,自然是惺惺相惜。整首诗作语言圆熟,笔调苍凉,意境开阔。是诗人刘长卿遭贬后触景感怀之作,体现了他诗作的主要特色。 ——林卫国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篇三
《20—D3诗词小看台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xiugai》

尽物之形态 穷物之情感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赏析

山东阳谷二中高中语文教研组 齐鲁 邮编:252300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①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②。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鄂岳转运留后任内所作。

②“贾谊”二句:贾谊曾多次上书汉文帝,评论时政,触犯“人主”被贬为长沙太傅。

【推荐理由】本诗写景抒情,情与景浑然交融,其“象”与“意”的完美结合,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各抒己见】

老师:同学们读后,认为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

学生甲:我觉得这是一首遭贬后写的即景抒怀之作。

老师:说的好。那么,诗人是怎样通过这首诗来抒发情感的呢?

学生甲:主要是借助于一些意象,间接地抒发了自己遭贬后的悲愤之情。

老师:其他同学,谁能具体地解释一下呢?

学生乙:本诗主要是借助于秋水、夕阳、孤舟、独树、孤城、夜色等意象,突出表现了旅途中的凄凉氛围,从而寄寓自己内心深处的抑郁和愤慨之情。

学生丙:以首句为例。当时,风平浪静,天色晴朗。无浪无烟,景象自然开阔,作者也得以远远地眺望岳阳城。眺望之余,不免又想起身在彼方的朋友。

学生甲:第二句中虽写江景开阔,但作者的相思之情却犹有过之。诗人用江水衬托相思之情,情感的潮流与江水接为一片,可以说是浑融无间。

学生乙:(似有所悟)。“汉口夕阳斜度鸟”,这句明写风光,暗写自己的心境。夕阳下的水鸟在天边飞舞,牵引着作者的目光也到处飞翔。此时,作者心想,自己若能生出双翼的话,就可以很快飞到岳阳去。可惜,作者并不是可以自由回翔的鸟儿,所以这个晚上还是要孤零零一个人度过。„„

老师:大家的回答都很好。诗歌中诗人的抒情并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借助于一群颇具惨淡迷离、凄苦色调的“意象”,创造了清冷萧疏的意境,含蓄地抒发自己遭贬后的悲愤之情。读之,无不令人为诗人的不幸遭遇深感压抑与惆怅。在这首诗歌中,同学们认为哪几个字用得很富有神韵?

学生丁:“孤”“寒”“独”等几个形容词用得富有神韵。这几个词暗寓了刘长卿自己遭迁谪后的

悲苦命运。

学生己:诗中的“斜”字用得也极为传神,它极尽鸟儿随意飞翔的情态,也暗写出诗人此时的愿望,即希望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快速飞到岳阳去。

老师: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分析,都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这也足以说明大家已经具备了诗歌鉴赏的一般性常识。大家还需要注意的是一首诗有时有多个意象,但不是诗中每一事物都能成为意象。现在我结合这首诗歌给大家详细地解释一下。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也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比如诗歌中的“秋水、夕阳、孤舟、独树、夜色”这些意象都可以说都是冷落、凄清,或者是孤独、悲伤的象征。而正是这一连串的意象所构成的深秋时节的荒凉的景象,蕴含着诗人生平遭遇不幸的无限感慨。

学生甲:老师,听了您的讲解,我们明白了:阅读古代诗词时,在准确找出诗歌中所选取的意象后,我们就要认真地去体会这些物象的特征。因为了解了这些物象的特征,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歌中所寄托的思想情感。

老师:其实,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就像王夫之说的那样:“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有很多传统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因此,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并积累一些意象,抓取“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其人文意义。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篇四
《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江苏省盐城市2015

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及答案

(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用兵致胜的 ▲ 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 ▲ ,不攻自下。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 ▲ ,错误正与此相同。

A.要诀 望风披靡 要害 B.秘诀 望风披靡 时弊

C.要诀 所向无敌 时弊 D.秘诀 所向无敌 要害

2.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再别康桥》)

B.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珍珠似的白沫 (闻一多《死水》)

C.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代人》)

D.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舒婷《致橡树》)

3.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

A.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D.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穴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能在史上留名的诗人吗?‚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 ▲ 。

A.辛弃疾是集宋词艺术之大成,才成为一代名家的

B.辛弃疾是历经时代风雨洗礼,才成为一代名家的

C.集北宋南宋词成就之大成,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D.积北宋南宋300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5.右图为《读者》的两个徽标图案。下列对图案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是(3分)

A.图案蕴含了《读者》杂志愿像辛勤的蜜蜂采蜜一样,采集天下的

美文佳作奉献给读者的寓意。

B.图案蕴含了读者就像一只只蜜蜂,不断从《读者》中撷取人生智

慧和精神营养去酿造甜蜜生活的寓意。

C.图案①属于传统的静态设计风格,唤起人的怀旧感;图案②采用

动漫风格,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更能吸引年轻人。

1

D.图案①采用静态的对称设计,富有装饰性;图案②采用不对称的设计,更具有动态感。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也。译颇有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周武帝时,译时丧妻,帝命译尚梁安固公主。及帝亲总万机,以为御正下大夫,俄转太子宫尹。..

时太子多失德,内史中大夫鸟丸轨每劝帝废太子而立秦王,由是太子恒不自安。其后诏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乃阴谓译曰:‚秦王,上爱子也,鸟丸轨,上信臣也。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译曰:‚愿殿下勉著仁孝,无失子道而已。勿为他.

虑。‛太子然之。既破贼,译以功最,赐爵开国子,邑三百户。后坐亵狎皇太子,帝大怒,除名为民,太子复召之,译戏狎如初。因言于太子曰:‚殿下何时可得据天下?‛太子悦而益昵之。及帝崩,太子嗣位,是为宣帝。译颇专权,时帝幸东京,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坐是复除名为民。刘昉数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 .

初,高祖①与译有同学之旧,译叉素知高祖相表有奇,倾心相结。及高祖为大冢宰,总百揆,以译兼领天官都府司会,总六府事。出入卧内,言无不从,赏赐玉帛不可胜计,每出入,以甲士从,俄而进位上柱国,恕以十死。

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赃货狼籍。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丛。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译犹坐厅事,无所关预。译惧,顿首求解职,高祖宽谕之,.

接以恩礼。及上受禅,以上柱国公归第,赏赐丰厚。译自以被疏,阴呼道士章醮②..

以祈福助,其婢奏译厌蛊左道。译叉与母别居,为宪司所劾,由是除名。 .

开皇十一年,以疾卒官,时年五十二。

(选自《隋书•列传第三》,有删节)

【注】①高祖:指睛文帝。②章睡:道教的一种祈祷形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帝亲总万机 总:统管

B.愿殿下勉著仁孝 勉:努力

C.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 营:经营

D.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 敕:告诫

7.下列“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以为御正下大夫 B.高祖宽谕之,接以恩礼

C.以上柱国公归第 D.阴呼道士章醮以祈福助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3分)

(2)刘昉数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3分)

(3)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放。(4分)

9.根据文意概述宣帝恩宠郑译最重要的原因。(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2

唐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乌,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注】源中丞当时被贬岳阳。

(1)首联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

(2)颔联描写景色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运用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夙兴夜寐, ▲ 。(《诗经•氓》)

(2)顺风而呼, ▲ ,而闻者彰。(苟子《劝学》)

(3) ▲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5) ▲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 ▲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8) ▲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桑吉奈尔的灯塔

(法)都德

三年前的许多美妙的不眠之夜,我住在桑吉奈尔的灯塔上。在那里,在科西嘉的海岸边,阿雅克修海湾的入口处。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座荒野的红色岛屿,灯塔位于岛的一个尖角上,另一个尖角上有热那亚式古塔,古塔里住着一只鹰。海水边有一座杂草丛生的荒弃的检疫站;然后便是沟壑,丛林,高大的岩石,几只野山羊,鬃毛在风中摇曳的科西嘉小马;在岛的高处,是灯塔房,海鸟在它四周盘旋,塔上的多面体大灯光芒四射……这便是桑吉奈尔岛。

三个守塔人,都是矮个子,胡子满腮,面孔棕褐色,皮肤皱裂,都穿着厚羊毛上衣,但神态和性情却不同。他们都是善良、朴实、天真的人,对我这个客人殷勤备至!对他们来说,日子是那么漫长,回陆地时是那么快乐,在灯塔上三十天就可回陆地十天,这是规定;但到了冬天或气候恶劣时,就没规章可循了。刮风起浪了,桑吉奈尔白浪滔天,守塔人两三个月被困在灯塔上,有时还会陷入更可怕的境况。 ‚先生,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吃晚饭时,老巴托利对我说道,‚五年前,就在我们现在坐的桌子上……那个冬天的晚上,灯塔上只有我和谢戈……我们吃着晚餐,非常平静,突然,我的伙伴停止吃东西,用奇怪的目光看了看我,然后‘扑通’一声倒在桌子上,手臂向前伸直,我摇着他:‘喂!谢戈,谢戈!’,他死了!我是多么震惊啊。我愣愣地,对着尸体发抖,过了一阵,我突然想到‘灯塔!’我登上灯塔,把灯点亮。夜幕降临……先生,那是怎样的夜晚啊!大海的声音跟平常不一样。我每时每刻都好像听见有人在楼梯上喊我的名字。天刚蒙蒙亮,我将死去的伙 3

伴抱到他的床上,在他身上盖了一床被单,做完祈祷后,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可怜的老巴托利讲着,前额涌出冷汗,以后,我们常一边晚餐,一边交谈,灯塔,大海,海难,科西嘉海盗……之后,太阳平西,第一个值夜班人点亮小灯,带上烟斗,水壶,一部厚厚的红递的普鲁塔克写的岱列传》,前往塔的高处。片刻,整个灯塔就响起了哗哗啦啦的链条声,滑轮声和上了发条的大钟的钟摆声。 这时,我跑到房子外面,坐在阳台上。

夕阳落到很低的地方,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水里沉下去,把整个天边都拖在它身后。海风习习,海岛变成了紫色。天空中,一只大乌沉重地飞过,这是城堡的鹰回来了……渐渐地,雾霭从海面上升起来。……突然,我的头颁上空射出大量柔和的灯光,灯塔上的灯已经点燃。

整个岛屿都笼罩在黑暗之中,但宽阔的海面上却闪着明亮的灯光,我也在黑夜里消失了,从刚才我头顶上一闪而过的强烈光线下消失了……

我摸索着上了小铁梯,铁梯在脚下颤动,我终于到了塔顶。这里,灯火明亮。一盏有六根灯芯的大型卡索灯,灯芯在多面内壁中慢慢转动。我也坐到灯下面,守塔人旁边,他正高声朗读《列传羚,以防睡着了……外面是茫茫黑夜,无底深渊。海风从小阳台上呼啸而过,像个疯子一样。灯塔嘎吱直响,大海狂呼怒吼,半夜时分,守塔人站起身,最后瞥了一眼灯芯,我们下去了。在楼梯上碰上第二位值班人揉着眼睛上楼;第一位守塔人把水壶和《列传》交给他。尔后,我们走进底层的那间屋子,里面塞满了链条、大钟摆、锡壶和缆绳。守塔人借助小灯的微弱灯光,在一大本总是开着的灯塔记事簿上,写着:‚午夜。海浪很高。暴风雨。海上有船。‛

(选自《磨坊书简>,有删改)

12.概括小说第一段内容,并说明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13.第三段写老巴托利讲了一个故事,说明其叙述的特点。(4分)

14.赏析小说结尾处画线句的妙处。(4分)

15.小说的题目为“桑吉奈尔的灯塔”,请结合全文探究题目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俗境:生命的简单重复与“瞎浪漫”

王蒙

①大多数人难于碰到特别的逆境和顺境,更多是一种俗境:工作不好不坏,专业过得去但不出色,客观环境一般化,身体、心情、收入、地位、处境都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②这样的日子过得平常、平淡、平凡、平静、平和。这样的平常状态很容易被清高的、胸怀大志的人们视为庸俗。这样的生活有着太多的重复,太少的新鲜感、浪漫和刺激。静极思动,人们长期处在相对平静的生活中也会突然憋气起来,坐起火来。

③我在年轻时最怕的也是庸俗,写作的一个目的就是对抗庸俗:我甚至认为,许多知识分子之选择-革命,不是像工农群众那样是由于饥饿和压迫,而是由于想拒绝庸俗。后来我明白了,庸俗银难说是一种职业,一种客观环境,一种政治的特殊产物。商人是庸俗的吗?和平生活是庸俗的吗?英雄主义的政治与大众化的政治,究竟哪个更庸俗呢?画家、明星、外交官、飞行员、水兵和船长这些浪漫的工 4

作中都有庸俗者。另一方面滥用庸俗这个说法,孤芳自赏,如王小波说的只会瞎浪漫,则只能败坏正常与正当的人生。

④庸俗不庸俗主要还是一个境界问题,一个文化素养、趣味问题。与其袁哀地酸酸地悲叹或咒骂旁人的庸俗,不如自己多读书、多学习,提高品味,扩大眼界,同时理直气壮地在正常情势下过正常的生活。如今流行一句话,叫‚大雅若俗,大洋若土‛。真正的雅并不拒绝至少不对大众、一般、快餐、时尚、传媒、蓝领痛心痰首。真正的雅或洋并不会致力于表示自己的与俗对立,特立独行。只有旧俄作家笔下的乡村地主,才会留下十余年前在彼得堡听戏的戏票,时不时地向人炫耀自己的不俗。

⑤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俗来剪裁一切,排斥一切高尚高雅,或者使世俗向低俗再向恶俗方面发展。还有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是自己已经俗得可以了,偏偏以高雅自居,张口闭口都是旁人的庸俗。例如喜爱吃喝,绝非大恶,毋宁说那也是人生乐趣的一部分。因贪吃贪杯而挥霍、而钻营、而丧失尊严、而丑态毕露那就是低俗了,而进一步用大吃大喝为手段结交坏人,共谋犯罪,那就不仅是恶俗而是罪恶了。而如果是自己吃完了立刻抨击吃喝呢?

⑥提出一个比较易行的建议: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吧,不论你的工作是干什么的,你总可以读点名著,看点名画,听听音乐戏曲,赏赏名山大川,用人类的文化祖国的文化丰富一下自己的局促的生活吧,用艺术与自然的美丽来补充一下抚慰一下自己平凡的日子与难免有时感到寂寞的灵魂吧,这比自恋自迷强得多啦。

(摘自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五>,有删改)

16.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标题中“瞎浪漫”的主要表现。(6分)

17.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18.作者在文中对“俗境”人生表达了哪些看法?请加以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乡村小伙子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工作多年。问他想家吗,他说当然啦!有人说:距离产生美。他说,距离产生距离,每次好不容易回趟家,都要费很多周折才能消除距离。

5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篇五
《1 语文-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

201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

2015-08-29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逮(dài)捕 发酵(jiào) 档(dǎng)案 片言只(zhī)语 ....

B.榫(sǔn)头 舌苔(tāi) 攒(cuán)射 宁缺毋滥(wù) ....

C.咯(kǎ)血 剽(piáo)窃 供(gōng)销 浑身解(xiâ)数 ....

D.忸怩(ní) 打烊(yàng) 贮(z hù)存 北门锁钥(yuâ)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要想骨骼健康,就得补钙”,这已是深入人心的观念,很多人也把补钙,应该作为 一生的计划,殊不知,一味地补钙并不代表可以让骨骼吸收钙、留住钙。

②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

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 ,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③在香港,旺角弥敦道27号全线恢复行车。不过入夜后,在弥敦道附近的豉油街与西洋菜南街交界,再有大批示威者 ,警员到场维持秩序。

A、贯串 颠扑不破 聚积 B、贯穿 牢不可破 聚积

C、贯穿 颠扑不破 聚集 D、贯串 牢不可破 聚集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 到则披草而坐。 披,披散。 .

B.日月忽其不淹兮。 淹,淹没。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危险。..

C.顾自民国肇造。 肇,初始。 与扃牖而居。 扃,关闭。 ..

D.特以为智穷罪极。特,特别。 列坐其次。 次,次序。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之不惑,可知矣。 ..

B.扣舷而歌之 源不深而望流之源 ..

C.敛赀财以送其行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臣死且不避 ..

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A.无乃尔是过与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吾属今为之虏矣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孙 武 苏洵

①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

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 ..

②《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兵之雄乎!其书论奇权密机,出.

入神鬼,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及。以是而揣其为人,必谓有应敌无穷之才。不知武用兵乃不能必克,与书所言远甚。

③吴王阖庐之入郢也,武为将军。及秦楚交败其兵,越王入践其国,外祸内患,一旦迭发,吴王奔走,自救不暇。武殊无一谋以弭斯乱。若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凡有三焉。《九..

地》曰:“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

不威之甚。其失一也。《作战》曰: “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且武以九年.

冬伐楚,至十年秋始还,可谓久暴矣。越人能无乘间入国乎!其失二也。又曰: “杀敌者,怒也。”今武纵子胥、伯嚭鞭平王尸,复一夫之私忿以激怒敌,此司马戍、子西、子期所以.

必死仇吴也。勾践不颓旧冢①而吴服,田单谲燕掘墓而齐奋,知谋与武远矣。武不达此,其.

失三也。

④然则始吴能以入郢,乃因胥、嚭、唐、蔡之怒,及乘楚之不仁,武之功盖亦鲜耳。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况区区祖其故智余论者而能将乎! .

⑤且吴起与武,一体之人也,皆著书言兵,世称之曰“孙吴”。然而吴起之言兵也,轻法制,草略无所统纪,不若武之书词约而意尽,天下之兵说皆归其中。 .

⑥然吴起始用于鲁,破齐;及入魏,又能制秦兵;入楚,楚复霸。而武之所为反如是,书之不足信也,固矣。 .

(选自《权书》,有删改)

【注】旧冢:这里指吴王的祖坟。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武殊无一谋以弭斯乱 弭:消除 .

B.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 交:交战 .

C.况区区祖其故智余论者而能将乎 祖:效法 .

D.草略无所统纪 略:简略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 B.兵家举以为师 ..

勾践不颓旧冢而吴服 若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 ..

C.其失一也 D.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 ..

杀敌者,怒也 书之不足信也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4分)

(2)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4分)

9.第③段中,苏洵分条列出孙武的“三失”,表明了他对孙武怎样的看法?请用一句话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唐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注】源中丞当时被贬岳阳。

(1) 首联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

(2) 颔联描写景色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运用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 ____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 。 (荀子《劝学》)

(3)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 _ ! (屈原《离骚》)

(4)白头搔更短,________ __________。(杜甫《春望》)

(5)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 __ 。 (杜甫《登高》)

(6)斯是陋室,________ 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7)巴东三峡巫峡长, 。 (郦道元《三峡》)

(8)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 。 (岳飞《满江红》)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长冬麦语

宋殿儒

①寒烈的长冬里,很多人会赞美那枝“风中俏”的梅花,而我却常常透过梅香,想起家乡冬野里盛放春绿的麦子。

②麦子是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植物。秋风起,麦子播下地,残忍的秋风扫落叶过后,麦子长高了一截,面色也浓绿了一成。寒冬来临的时候,常常会伴着大雪和刺骨的寒风一股脑儿地来了,呼呼的寒风凛冽地喊叫着,河面上一层薄薄的白冰,世界万物好像在一瞬间就被肃杀成一把干尸,就连秋风中倔强着开花的菊儿也熬不过寒冬的惨烈和无情,死去了。而唯独麦子,仍然为这个世界坚守了一派浓绿,一汪春情。

③冬天不会放过你的倔强,它们用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大雪和冰冻来攻击你。它们在一夜之间会用厚厚的白雪覆盖你的头颅,妄想把你一下窒息,它们还妄想在窒息你的同时,又

把你身边的土壤冰冻成一块铁板——掐死你!可是,你面对如此残忍的杀生,却坦然微笑。你利用严冬给的厚厚白雪做了一床自己过冬的被子,把敌人的武器变成了自己的“武器”;你为了不被冻土“掐死”,就趁被冻住脖颈的时候,狠命地往大地深处扎根,用长长深深的根系去汲取大地深处的温暖,积蓄自身战斗的力量,把自己分蘖成三头六臂、成为不可战胜的壮士……

④春雷滚滚的那一阵子,冬天望着一竿子高、绿油油的你,常常会把最后一点失败的泪滴,滴在你胜利微笑着的田野里。那时候,农民们都能听你给无奈的冬天说声“拜拜……”。

⑤其实麦子是流浪过来的植物。它从异域寻寻觅觅才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家园,麦子最喜爱中国这块土地了。咱们中国人,喜爱它,它更喜爱咱中国人。大半个中国的人喜爱麦子,都依靠麦子生活,早在数千年前就和麦子结下了骨肉相通的情缘。

⑥父亲曾经说过,麦子的阳光就是夏日的成熟色,那无边的金色麦浪就是麦子为人类世界跳的一支阳光舞,它明媚、靓丽,芳香醉人……

⑦乡亲们都把麦子称作为“硬性嫩娃”。是说麦子看起来柔弱,而性子刚烈不屈,是乡亲们最离不开、最金贵的一个娃。乡亲们对待麦子,也是扑心扑肝的疼爱。他们愿意把最好的肥料上到麦田里,他们也舍得用汗水去浇灌麦子的一季旺盛。父亲说,只要你舍得流汗,把它按时种到大田里,它就决不会辜负了你的期望。给人结出白馍细面和幸福的日子……我们常常看见,父辈们的犁铧开处,就有麦浪滚滚,那就是麦子的品格——它其实也是农民们的汗水、泪水和希望凝固成的一个姿态。

⑧亲近麦子的人,不仅是品尝到麦香的时候才会想到它们,而是每时每刻会把麦子放入自己的脉动。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念叨自己的麦子:“不知道麦子长得好吗?”“今冬的雪多了,麦子又能丰收了哈……”“麦子也是咱不可忘怀的一个亲人……”他们在念想着麦子的一个个日子里,数点着自己对麦子情结的记忆。

(选自《 人民日报 》2015年02月23日 08 版 有删改)

12.文中第②段描写了麦子在寒冬的艰难处境,请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13.文章第④段表达了“冬天”和“麦子”各自怎样的心理?叙述上有怎样的特点?(6分)

14.简述第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15.结合全文,探究“长冬麦语”的丰富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8分)

长虫、草帽、细高挑

王小波

①现在各种哲学,甚至是文化人类学的观点,都浩浩荡荡杀入了文学的领域,作家都成了文化批评的对象。一种情形既然出现了,就必然有它的原因;再说,批评也是为了作家好。但我现在靠写作为生,见了这种情形,总觉得憋气。

②我家乡有句歇后语:长虫戴草帽,混充细高挑——老家人以为细高挑是种极美丽的身材,连长虫也来冒充。文化批评就是揭去作家头上的草帽,使他们暴露出爬行动物的本色。

所谓文学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文化——这是一种特殊的混沌,大家带着各种丑恶的心态生活在其中。这些心态总要流露出来,这种流露就是写作——假如这种指责是成立的,作家们就一点正经的都没有,是帮混混。我不敢说自己是作家,但若说文学事业的根基——写作,是这样一种东西,我还是不能同意。

③人与人有知识的差别,就连爱因斯坦都有求职业数学家帮忙的时候。看起来,作家们必须从反面理解这种差别:他要巴结的不仅是文艺批评家、理论家,还有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因为不管谁说出句话来,你听不懂,就只好撅屁股挨打,打你的人火气还特大。我总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头:假如挨两下能换来学问,也算挨得值,但就怕碰上蒙事、打几下便宜手的人。我知道一句话,估计除了德宏州的景颇人谁也听不懂:呜!阿靠!卡路来!似乎批评家要想知道意思也得让我打两下,但我没这么坏,不打人也肯把意思说出来:喂,大哥,上哪儿去呀?就凭一句别人听不懂的景颇话打人,我也未免太心黑了一点——那也没有凭几句哲学咒符打人黑。

④文化批评还不全是“呜阿靠卡路来”。它有很大的正面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鼓舞作家自爱、自强、自重。一种跨学科的统治一切的欲望,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可怎么偏偏是你遇上了这个鬼?俗话说,老太太买柿子,拣软的捏。但一枚柿子不能怪人家来捏你,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被捏。人与人不独有知识的差异,还有能力的差异——我的意思是说,写作一道,虽没有很深的学问,也远不是人人都会。作家可以在两个方面表现这种差异:其一是文体,傅雷、汝龙、王道乾,这些优秀翻译家都是文体大师。谁要想解构就去解好了,反正那样的文章你写不出来。其二是想象力,像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尤瑟娜尔的《东方奇观》,里面充满了天外飞龙般的想象力,这可是个硬指标,而且和哲学、人类学、社会学都不搭界。捏不动的硬柿子还有一些,比方说,马克〃吐温的幽默。在所有的柿子里,最硬的是莎翁,从文字到故事都无与伦比。我现在靠写作为生,也不敢期望过高,写到有几分像莎翁就行了。到那时谁想摘我的草帽,就让他摘好了:不摘草帽是个细高挑,摘了还是个细高挑……

16.当前对作家的文化批评中存在着哪些问题?请简要概括。(6分)

17.文章第三段末尾这段画线文字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

18.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

七、作文(70 分)

1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周国平说:有的人总是在寻找,凡到手的,都不是他要的。有的人从来不寻找,凡到手的,都是他要的。各有各的活法。究竟哪种好,只有天知道。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篇六
《盐城市2015届高三期中考试》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篇七
《2015届盐城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篇八
《盐城市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评讲》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篇九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大模块综合检测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大模块综合检测(一)

古诗鉴赏+文言文翻译+语言运用

时间:120分钟 满分:142分

(2014·河北衡水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韦庄①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

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

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注】 ①韦庄,唐末诗人,曾因战乱避祸于江南。盘豆驿,古驿站名,在今河南灵宝。

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前两联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依恋之情。(2分)②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前两联描写了盘豆驿周围清丽恬静的如画美景:滩头清波中鹭鸟静立,农人披着夕照在原上耕田。诗人描写这幅画面意在反衬自己对江南的思念依恋之深。(3分)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体味诗人情感的能力。诗人描述了一幅清丽恬静的画面,以乐景衬哀情,表达自己对江南的思念。

2.第三联为什么要描写“去雁”和“孤云”?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①借景抒情。描写消失在天际的南飞去雁和净空中产生的一点孤云,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漂泊孤独之感和其对江南的思念;(3分)②实现由景到情的过渡。第三联通过描写去雁和孤云使诗歌由前两联对盘豆驿周围美景的描写转入对江南思念和依恋之情的抒写。(3分)

示例二:①描写消失在天际的南飞去雁,含蓄地表达诗人对江南的思念;(2分)②净空中产生的一点孤云,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漂泊孤独之感;(2分)③借景抒情。实现由景到情的过渡。第三联通过描写去雁和孤云使诗歌由前两联对盘豆驿周围美景的描写转入对江南思念和依恋之情的抒写。(2分)

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情感的能力。“去雁”本就与离愁、怀乡相关,“孤云”又寓意孤独飘泊,这与作者的处境和心境相合,通过景物表达自己的漂泊之感和江南之思。

诗歌鉴赏:这是一首借景抒怀诗。诗人通过对盘豆驿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对江南的思念和依恋之情。前两联写景。诗人站在盘豆驿极目远望,周围清丽恬静的如画美景尽收眼底:滩头清波中鹭鸟静立,农人披着夕照在原上耕田。“极目”,指在驿馆后轩极目远望。“晴川”指晴天下的江面。“展画屏”,指当天天气晴好,川光如练,自此至彼,一望迤逦,如画屏初展。滩头鹭立,原上人耕,虽写极目所见,然言外之意鹭亦有占,人亦有耕,而自己独飘摇道途,不得休息。此景为下文的抒怀做铺垫。后两联抒怀。颈联诗人极写从雁未没、云

未生前,直至雁已没,云亦生后,“冯轩尽日不回首”。借冯轩一直不回头来看消失在天际的南飞去雁和净空中产生的一点孤云,含蓄地表达诗人漂泊孤独之感和其对江南的思念;同时实现由景到情的过渡。“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即通过描写去雁和孤云使诗歌由前两联对盘豆驿周围美景的描写转入对江南思念和依恋之情的抒写,情思毕现,过渡自然。

(2014·河北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3~4题。(11分)

酷相思·两江代内

董元恺

帘卷帘垂朝复暮。断送落红无数。想杜鹃声里人何处。春山也、留君住。秋山也、留君住。

两峰三竺西泠渡。旧是同行路。纵叮咛燕子浑无据。春江也,随君去。秋江也、随君去。

3.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在落花片片、杜鹃声声、春山凝黛、春水流碧的暮春时节里,女主人公远眺怀人的安静而深沉的画面;(3分)刻画了一位多情善感,外表娴静而内心细腻丰富的女子形象。(2分)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境和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理解诗歌画面和概括人物形象,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如对“落红”“杜鹃声”以及人物的动作“帘卷帘垂”“断送落红”“想人何处”等句进行

合理想象后可总结得出答案。

4.明明词中的情景是暮春景色,何以要出现“秋山也、留君住”“秋江也、随君去”,这样带“秋”的字眼?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故意用季节的更迭表现思念的时间跨度,前两句朝朝暮暮的重复和落花的无数就已经蕴含了离别时日的绵长和思念的久远,从春到秋,从秋到春。(3分)尤其是秋江秋山如同春江春山的一“去”与一“往”,更强烈地表达了女主人公渴盼游人归来,春秋相守,年年相聚的情感。(3分)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中重要词句含意的能力。解答本题不仅要关照全诗的场景及主旨,而且还要思考语句场景对主旨表达的作用及效果。词作中的“秋山”“秋江”显然是想象中的场景,这种场景与女主人公的处境和情思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春”想到“秋”,又由“江”想到“山”,将思念之情由时间过渡到空间,再由空间过渡到时间,从而将其内心的思念之深、思念之切表现出来。

诗歌鉴赏:这是一首闺中少妇思念远行丈夫的词作。词人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将实景实情和想象的、回忆的情景结合起来,表达闺中少妇对远游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上阕开头一句是白描,描绘了花谢纷纷的暮春时节,女子思念心上人的实际画面,以及女子想象、回忆行人所到之处的山山水水的虚设画面,和下一句所见的花谢红落结合,刻画了一位因思念而见景伤情、思前想后、失魂落魄、牵肠挂肚的深情女子形象。春山、秋山代替女子要留住行人,以此表达女主人公内心的深沉情感。下阕依旧是

回忆过往,回想当初同行的情景,无法叮咛,干脆让绵绵江水跟着行人一同走,度过春秋。“留君住”“随君去”“燕子叮咛”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女子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外物,恨不得让那些路上的事物留住并伴随行人一同前行的强烈情感。“春江”“秋江”和上阕“春山”“秋山”一样,通过想象心上人到了何地、经过哪里的情形来表达女主人公无法释怀的情思。

(2014·河北名校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5~6题。(11分)

秋怀诗

王苹

秋声跋扈土垣东,促迫村庄万树红。

雁阵昏黄浮野水,虫吟惨淡讼酸风。

诸山未醒重阳酒,乱帙①平分一亩宫②。

细读农书闲把瓮,且将种菜论英雄③。

【注】 ①乱帙:多而杂的书籍。②宫:房屋。③曹操与刘备论英雄,曹操说天下只有自己和刘备是英雄,刘备听后担心曹操谋害他,便闭门在园中种菜。

5.从拟人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诗的前两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秋声“跋扈”、“促迫”、虫“讼”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2分)分别写出了秋声的嚣张、力度和悲凉,从而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秋风秋色的萧瑟惨淡。(3分)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和鉴赏诗歌修辞手法作用的能力。首联前句写秋声“跋扈”,将人的行为神态赋予客观外物,生动形象,表现秋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54419.html

    上一篇:描写喝酒

    下一篇:无情的话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