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的诗意

| 环评师 |

【www.guakaob.com--环评师】

登乐游原的诗意篇一
《登乐游原》

登乐游原的诗意篇二
小学古诗赏析3》

第三册

1山行

2清明

3江南春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池上

6凉州词

7回乡偶书(一)

8回乡偶书(二)

9赠刘景文

10赠汪伦

11杂诗

12登乐游原

13舟夜书所见

14十二月十五夜

15蚕妇

1.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约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生平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戒,给本

朝统治者敲了警钟。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斜:此字读xiá,伸向的意思。

6. 坐:因为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车儿停下,

霜染的枫叶红艳艳胜过二月的花。

2.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2.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

3.遥指:指向远处。

4.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之人尽是扫墓人,好一片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景象。

人生何必这样悲观?我倒游兴正浓。向路人借问哪里有酒家,哪里有人理睬我呢?只有远处的牧童善解人意,示意我酒家就在前面不远的杏花村。

杜牧所写的《清明》诗,深得„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儒家笔意。清明节是很奇怪的节日,既与“死”相连,又与“生”相系,把握清明节的这种独特环境,对《清明》一诗的理解至关重要。以心灵解唐诗最为精确,但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之恙。

3.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江南春”,词牌名。以“江南春”作为词牌的词现存只有寇准一首。这个词牌名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1、郭:外城。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

2、山郭:靠山的城墙。

3、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5、楼台:指寺庙。

【译诗】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芙蓉山主人:指作者投宿的人家。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宁乡青山桥镇。

(2)苍山:青山

(3)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犬吠:狗叫

(5)夜归:晚上归来

(6)贫:清贫

译文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觉得路途远,天气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贫困。柴门外忽然传来了狗叫的声音,夜晚,风刮雪下的我只好投宿。

作者简介

刘长卿(大约726~大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代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监察御史。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五卷入《全唐诗》。

5.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②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艇:轻便的船。

③ 白莲:白色的莲花。

④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⑤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⑥ 一道:一路。

⑦ 开:分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① 小娃:小男孩儿或小女孩。

《池上》情境图 6.回乡偶书(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登乐游原的诗意篇三
《《登乐游原》的表达意向解读》

《登乐游原》的表达意向解读

作者:柳金平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5年第02期

[摘 要]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一诗久负盛名。诗歌最后两句,千古传唱,一直以来对其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诗句的表达意向进行解读,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意。

[关键词]登乐游原 表达意向 好景不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6-018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登乐游原》。这首诗之所以能够传诵千古,就因为它蕴涵了深刻的哲理与永恒的魅力,而且其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后两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回味、引用这两句诗,也不知有多少人面对美好的夕阳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从字面上理解,这首诗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夕照画面:天色接近傍晚,感觉心情不好,于是就驱车登上古老的乐游原。站在高高的乐游原上,极目远眺,夕阳西下,晚霞似锦,绚丽的霞光染红了天空和大地,这一刻是如此的辉煌、壮丽、灿烂,却又如此的短暂。而黄昏来临,一切的辉煌、壮丽和灿烂都将归于黯淡……从客观现象上讲,这种美丽动人的夕照画面可以说司空见惯。每当黄昏来临,美好的夕阳会很快消失,这本来就是自然规律。这首诗,也许是诗人在如实地描写眼前之景,也许是诗人在动情地赞叹夕阳之美。然而,当我们带着人生的太多遗憾去读这首诗时,却别有一番“好景不长”的感觉。

不知道这首诗写于哪年哪月,但据我的推测,李商隐大概是写于晚年。不管诗人当时是怎么想的,但后人对《登乐游原》的表达意向却众说纷纭。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阳光、向往光明的美好情感;有人说,这首诗象征着唐王朝将近衰亡,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腐朽没落的悲愤;有人说,这首诗只是在描绘和赞美黄昏时的夕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不管怎么说,前两种说法只是现代人的观点,强加给古人实在有点牵强附会。至于第三种说法“描绘和赞美夕阳”“热爱大自然”,这种表层意义上的景色赞美对小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夕阳红最美”,这也许就是诗人创作《登乐游原》的原本意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是自然的寻常之景,但诗人却敏锐地捕捉到那一瞬间的独特感受,并通过平白、浅显的文字巧妙地表达出了“遗憾”之意,寓情于景,读来的确意味深长。这就是我们要解读的第四种说法,即将西下的夕阳,勾起了诗人对生命的无限依恋——人活一世,无论贫穷与富有、低贱与高贵,只有健康、平安、幸福、快乐,才是生命的永恒追求。回首过去光阴似箭,良辰美景早已远去;再看今朝人已暮年,岁月流逝却无可奈何。此时

此刻,望着眼前美丽的夕阳红,诗人是多么希望时光倒流、青春再来!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恋,也是诗人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再想想这首诗的第一句,其中“意不适”一词颇叫人玩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诗人的心情不悦、不快呢?据史料记载,李商隐处于国运将尽的晚唐时代,尽管他很有抱负,但在官场上却异常失意,所以他无法施展抱负,很不得志。这种伤感、郁闷的心情恰好是诗人“驱车登古原”的原因,同时也是他面对夕阳“感慨人生短暂”的心态写照。不管诗人当时的年龄是多大,不管他站在乐游原上是怎样的感受,也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心,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确实能感受到一种“好景不长”的伤感与遗憾。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品味人生,叫人不得不感怀往日的沧桑、感叹生命的珍贵、感悟人生的真谛……这样的解读自然就深化了诗作的表达意向,丰富了诗作的生命内涵。

带着伤感与遗憾读读《登乐游原》吧!反复读读后两句,还真想等黄昏临近,亲赴高山之巅,面对美好的夕阳,真情地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再次感受这首诗的独有魅力。尽管这首诗语言浅显,但如将真切的人生感受蕴涵其中,则字字句句都闪耀着丰厚的生命内涵;尽管这首诗语言平白,但如将太多的人生遗憾融入其中,则字字句句都彰显着丰厚的语言张力。虽然这首诗只有四句,却浓缩了沉甸甸的人生沧桑,读来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虽然作者运用了平实的创作语言,却让人领略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丽。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登乐游原》的创作虽然时隔千年,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名句却唱响千年。它唤起了读者诸多的想象,勾起了读者许多的伤感,留给了读者太多的遗憾!这就是诗作的魅力所在。

当我们低吟起诗句,不断的感伤、感叹、感慨之时,也希望人间好景常在!

(责编 刘宇帆)

登乐游原的诗意篇四
《乐游原》

登乐游原的诗意篇五
《乐游原》

登乐游原的诗意篇六
《乐游原》

登乐游原的诗意篇七
《乐游原(熊)》

登乐游原的诗意篇八
《观沧海诗意 欣赏》

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说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

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 澹(dàn 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

星汉:银河。

幸:庆幸。

至:极。

幸甚至哉:真是幸运极了啊。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咏:歌吟

咏志:即表达心志。

志: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字词句基础知识

沧海

“沧海”一词,可泛指大海,因为海水苍色,一望无际,故称。如葛洪《抱朴子·穷达》:“井蛙之不知苍海”。苍海:即沧海,大海。

“沧海”又作东海的别称。本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沧海”指东海。《初学记》六解释道:“按东海之别有澥(xiè),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这里说的东海泛指我国东部海域,与今天特指浙江以东的海域“东海”不同。

澹澹

“澹澹”的本义是水波动的样子。本诗“水何澹澹”即用此义。还可以形容心神恬静的样子。如刘向《九叹·愍命》“情澹澹其若渊”。又可形容广漠。如杜牧《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澹澹:形容天空辽阔广漠。)

萧瑟

“萧瑟”,是联绵字,用作形容秋风的声音,出自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本诗“秋风萧瑟”用本义。又写作“萧飒”。

“萧瑟”又可用来形容寂寞凄凉。如杜甫《咏怀古迹》之一:“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灿烂

“灿烂”是叠韵联绵字,光彩耀眼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辞藻华美。本诗“星汉灿烂”,灿烂,光彩耀眼。张衡《思玄赋》“文章奂以灿烂兮”,灿烂:辞藻华美。又写作“粲烂”。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为配乐歌唱而加上的

诗词鉴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年二十举孝廉,征拜为议郎。先后起兵镇压黄巾军和讨伐董卓,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建都许昌。后消灭袁绍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208)进位丞相,后封魏王。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魏武帝。现存其创作的乐府诗20余首,较完整的散文40多篇。其诗内容深沉,气魄宏伟,慷慨悲壮,开启并代表了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的特色。

1.《观沧海》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2.关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袁行霈)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碣石”,据《汉书·地理志》载,在丽城(现在河北乐亭)西南,六朝时沉入海里。“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头两句起得很平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说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原来的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乐亭县的西南,面对着渤海。

3.关于“水何澹澹”六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当“多么”讲。“水何澹澹”,形容大海波澜壮阔,其中有惊讶,有赞美,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竦峙”,是高耸屹立的样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是登上山顶,我们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澜,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六句是正面铺写大海。其中真正写大海的只有两句。虽然字数不多,但作者着重抓住了海水的形态变化进行大笔勾画,写出了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水何澹澹”是写大海在无风情况下水波动荡的样子,而海水一遇到大风,就会立即掀起轩然大波。“洪波涌起”仅四字就逼真地展现出了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这句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写海。如果只写茫茫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水,即使写得再好,也会给人以枯寂之感,所以作者在描写大海时,又插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到,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我们试把这几句联起来吟诵一下,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茫茫苍苍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图画啊!

4.关于“日月之行”四句

面对这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合情合理的。

诗人丰富的想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星汉”就是天上的银河。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也是全诗的高潮。

5.《观沧海》景情结合的特点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前面已经表明,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这种抒情方式与其他古代许多写景诗的抒情方式有所不同。古代许多写景抒情诗是情景分写,或上文侧重写景,下文侧重写情。如荆轲《易水歌》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侧重写风水;下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壮士决死的感情。又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上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侧重写景,气魄也很大;而下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则侧重写情。《观沧海》完全是把情包含在景中的,寓情于景中。《观沧海》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毛泽东酝酿创作了他的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首词触景生情,壮歌抒怀,缅怀千古雄杰,追步雄豪诗风而又超越之。其中,“萧瑟秋风”一句是由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点化而来。

登乐游原的诗意篇九
《中国文化概论·第九章·第一节(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54841.html

    上一篇:文字说说控

    下一篇:怎么做才会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