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淡的说说

| 环评师 |

【www.guakaob.com--环评师】

心淡的说说篇一
《心淡如菊》

《心淡如菊》禅师说:“心随镜是凡夫,境随心是圣贤”禅师又说:心随境则悦,境随心则烦。”而我则说:“心随境是茫然,境随心是心坚”心若坦然,生活坦然。生活中难免有许多磕磕碰碰,琐琐碎碎,但是请不要被这些“杂境”所负累,所掌控。心态坦然,生活才能更加坦荡无阻。话及豪迈超脱的人生,让我想到了充满浪漫色彩的李白,诗仙在坎坷的一生中充满了不顺,但他从不怀疑自己的旷世才华,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还。”对生活充满了乐观情怀,计时在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夜城羽处末唐衰世的杜甫,纵然一生都在荒凉末世中逃亡,呗苦难所逼迫,但他仍然发出了“会当棱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词,让人感叹谵语群山之巅的杜甫,身子是如此潇洒,心胸是如此豁达。可叹两位大唐器材,戒备世俗洪流所堙没,但谁又能评论两位的可悲,两位诗人用其坦荡豁达的心态吟诵了一篇篇不朽的文章,为大唐史册又添了几分别样的神气与厚重。心若淡然,生活安然。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各种诱惑,各种杂乱总是在扰乱你不安的心,但是在这纷扰的世界中,请保持一份淡然心态,目空凡是苏流,只为一份安然生活。忆及安然平淡的人生,让我想到了充满传奇的华盛顿,为国率军苦战八年,赢得胜利之后,却又作出了如他辉煌成绩般令人惊叹的决定,自己卸甲归田,回到了自己向往的平淡生活。花生多在任职期间,忠诚效劳,分文不取,廉洁奉公,堪称楷模。华盛顿对金钱名利的淡然让人赞叹,而他对生活的淡然心态更让人嗟叹。与此相反,中国的高官若有华盛顿的这份淡然心态,殊不知中国或提前几个五年计划作为美国国父,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其淡然的人格风范也将是一切政治家永远的楷模。人生就是一拥沧桑的洗礼,每天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境遇。要深知自己所处的境地,更要怀揣一份平淡如菊的心境,找到自己的前路,做好自己未来的路。

心淡的说说篇二
《优美个性说说大全个性说说》

优美个性说说大全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3.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4.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5.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6.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7.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8.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9.孤星碎,残梦断,素衣寒。镜中颜,月下瘦,隔帘盼,盼来了满腹的心酸。总想躲开关于你的那些记忆,回归最终的平静,让心淡从 10.容。然,转首的瞬间,你遗忘了千年的柔情,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伤;千盏的醉意,都醉不尽此生万卷忧愁。卷里卷外,字字刻心 11.,只有一首歌唱着一个不变的,淡入心底。 12.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3.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14.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15.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过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

16.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7.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18.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19.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0.一段不被接受的,需要的不是,而是时间,一段可以用来遗忘的时间。一颗被深深伤了的心,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明白。 21.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2.当全世界都要我放弃的时候,我还是期待有人轻语一声:“再试一次。” 2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5.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26.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7.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8.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29.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30.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31.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 32.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33.醉相忘,何当缠眷;堪怜寂夜,疏影话凄凉。千年缘识,今生情惆;载不动,许多愁,欲语泪先流。在不老的夜里,串起你温润的片 34.言碎语,折叠成唐宋,铺衬今夜的文字。一种情缘只能遥寄梦里,而我,化成梦里的蝴蝶,在瘦长的月光中等待黎明的瞬刻,共舞。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35.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6.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37.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38.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39.孤单是枕畔梦影,寂寞是窗前明月。当你从梦中走来,我已看不到你的笑颜。我们如此相遇,又如此错过,我们如此相爱,又如此相隔。孤单,是因为我们总是搭错车,寂寞,是因为我们总是坐过站。 40.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41.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42.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43.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44.尘缘飞花,人去楼空,梦里花落为谁痛?顾眸流盼,几许痴缠。把自己揉入了轮回里,忆起,在曾相逢的梦里;别离,在泪眼迷朦的 45.花落间;心碎,在指尖的苍白中;淡落,在亘古的残梦中。在夜莺凄凉的叹息里,让片片细腻的柔情,哽咽失语在暗夜的诗句里。任 46.凭一腔绵婉的相思,飘散在风中;任一泓温暖的细雨,吻遍朱唇上的幽凉;任清冷的月光,映刻在眸间,悠悠飘香。 47.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48.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49.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50.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51.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52.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53.更夜,白纱凝霜,梦萦千回,寒雾浓烟里,凋零了满帘的落

花。满攒的相思,纷飞了忧酸的情话。相聚,别离,恍然一梦。似风,似霜,似梦。滴落在磐石上的一颗泪,衍生了曾经的伤痕。或许,离别只是今生的远行,而三生三世的温柔,却是我今世痴痴眷眷,无悔无怨。 54.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55.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56.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57.时光让彼此之间已渐行渐远。所谓的刻骨铭心只是红尘往事中一缕轻烟。所谓的一生一世,只是搁置在心灵深处的一个空白。所谓的文字,只是行走一处记载。终有一天,全部会化为乌有。 58,炒股软件ztx.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59.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60.此生,我循着古老的传说,在时光的隧道里,为你飘洒着枯萎的花瓣。在今生短暂的缠绵里,把最美的回忆,串成悠扬婉转的旋律, 61.只为祭奠花盛时,最绚丽的相逢。而我,只不过是被遗忘在---亘古的残梦。 62.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6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64.阳光暖暖地照,花儿在梦里飘落。魂断泪滴知多少?回望前尘,飞花似雨,斑驳了记忆。缘聚时爱了,缘散时走了,缘尽时痛了,缘灭时忘了。多少诺言挥散在风中,多少伤痛深埋心底。

心淡的说说篇三
《莲,湖心淡去的少女》

心淡的说说篇四
《莲,湖心淡去的少女》

莲,湖心淡去的少女

作者:邹旭川

来源:《视野》2010年第10期

总在追求一种心境,在清淡中忘却尘事。

喜欢一个人走着,没有目的,没有依托,一切都随着脚步。微风里,月光下,沿着泥泞的小路,一双泥泞的脚。

遇见她,仅仅只是意外。杂草纷飞的尽头,她,忧郁着,雪色的身子泛起的是淡色的红。 在等着,她,在等着什么?戏着水,婴儿柔嫩的手心戏水的样子,好不可爱。

多想沏盏清茶,在这茶色一般的水岸,看着茶水一般的你。可我明白,一时间不会有太多完美,你既在这儿,何又奢望太多。

看着,不由得脑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了。定下神,是你,全是你,空白的全是你紧拥的花瓣,一片紧抱着一片,每片都是妈妈的孩子。有些线条,零落的轻轻地荡着,宛若风中穿白褶裙的少女,淡然而不失妖娆。

水是你的颜色。都说水与女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你,感情是水做的。想碰你,可担心一沾手你就会化,化得水一个颜色,就没了。那样,我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只得看着,远远地看着,水中出浴,水中淡去的你。

有一些忘了,游走是不可以停足的,既为你破了规矩,多停停又何妨。不见了,一丝杂念就让你在眼皮底下丢了。一湖缠缠的叶,叫我怎得找你。都怪你,怎生得那水般剔透,叫眼拙的我,在哪儿找你。

早说过,一时不会有太多完美。走了,若一滴清水,一不留神,便溶了脚下的湖里,化了另一滴水。

来了,雨。闲碎地落着,夹着满天的尘。你很聪明,知道你的身体容不得半分污垢,所以雨之前,你走了,躲到了水下。

等等吧,你会再来的,就在这雨后,直觉告我的,直觉总那么叫人相信。

湿了,湿透了,本只有汗腥的衣。不冷,这个季节不属于寒冷,只因,白褶裙不属于冬季。不知是不是绝对了些,可这么想的,心里的话语是憋不住的,哪怕很想藏着。

叶留了些雨珠,在手上来回摇着,戏弄着。它是在报复,报复雨珠吓走了水纹里漂着的她。有些过分,虽带着尘,可毕竟是尘灰自己附上去的,雨珠是无辜的。

脚边惊起了一层层水雾,轻轻绕着带刺的荷杆。

有些模糊了,眼前的一切不那么清晰了,就连泥泞的小路也见不着了。算了,就让这升起的雾,洗洗我这尘封的眼。

雨好像是停了,湖面是静了下来。雾还没散,还停在眼里,是不想让我见她刚出水的样子,哪管我是如此的想。用自己的眼,记下她刚出水的那一瞬,可是,雾俨然不许。

什么时候才散,这种充满希翼的等待是很慢长的。她是怎么出来,又是怎样将白褶裙披上?她,那水做的少女,怎么就一个谜团,让我无法度清。

赖不住了,恨不得一把扯开眼里的迷雾,可是不行,自己不能在她的面前显得如此粗鲁。她,毕竟是水做的,需优雅地对待。

散了,终于散了。

找了许久,她不在,真的不在,见不到了。不要见她出水的样子了,现在,只要能见见她,就行了。

小路来了,那泥泞的小路,带我回家的。

不甘心,远了,得回回头。出来了,她出来了,随着风,捎了个微笑给我,然后就没了。 再见,我还会来的,湖心淡去的少女。

(段凌丽摘自《小品文选刊》)

心淡的说说篇五
《远离烦恼的秘密:心淡人自乐》

遠離煩惱的秘密:心淡人自樂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經常為自己的欲望無法得到滿足而煩惱。雖然他們很想擺脫煩惱,卻找不到煩惱的真正根源在哪里。如果向他們詢問生氣或者不快樂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下面的理由:老闆太刻薄,所交的朋友對自己不忠誠,孩子太不爭氣而沒有進入名校,以及老公或家長太過吝嗇給的零用錢太少等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把個人的得失看得很重,而且都認為自己的煩惱完全來自於他人的錯誤,卻沒有人去真正反省自己的任何缺點或過失。

對於一般人來講,在欲望面前都非常脆弱,很難抵擋住人世間的各種誘惑。然而,人對金錢或物質的欲望一旦無休止的膨脹起來,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心性。人的欲望是永遠沒有止境的,一個人如果不能看透生命的本質,至死也離不開欲望,一生也擺脫不了煩惱,因為命運往往在滿足了一個人的欲望的同時,又塞給他一個更難滿足的新的欲望。只有那些走上了返本歸真之路的修煉人,才能徹底的放下名利之心,永遠脫離人世間的煩惱。

相傳在唐朝時期,肅宗皇帝為心中的各種煩惱所困,逐拜南陽的慧忠禪師為“國師”,希望他能為自己排憂解難。

有一天,肅宗問禪師:“朕如何才能得到佛法?”慧忠回答說:“佛在自己心中,他人無法給予!陛下看到殿外空中的那一片彩雲了嗎?能不能讓侍衛把它摘下來放在大殿裏?”肅宗無奈的答道:“當然不能!”慧忠又感歎的說:“世人求佛,有的人為了讓佛祖保佑求得功名;有的人為了求財富、求富壽;有的人為了擺脫心靈的責問,真正為了修佛而求佛的能有幾個?”

肅宗聽後又問禪師:“怎樣才能擁有佛的法身?”慧忠答道:“欲望讓陛下有這樣的想法!不思靜修把生命浪費在這種無意義的空想上,幾十年醉死夢生下來之後,到頭來不過是腐屍與白骸而已,何苦呢?”“哦!如何能不煩惱不憂愁呢?”

肅宗皇帝退而求次的問道。慧忠爽朗的回答說:“不煩惱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一心向佛,也決不會自認是清靜佛身,仍然經常自我反省。只有煩惱的人才整日想擺脫煩惱。修行的過程是心地明朗的過程,無法讓別人替代。放棄自身的欲望,放棄一切想得到的東西,其實你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

由此看來,即使是貴為皇帝,雖然他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也仍然還有很多滿足不了的欲望。那麼作為無權無勢的平民百姓來講,如果不懂得主動放棄,他的欲望可能會更多。有欲望而不能滿足必然心生煩惱,那將是無法解脫的。心淡人自樂,懂得了這個簡單的道理,就能遠離煩惱,度過一個自由自在的人生。

第 1 頁 共 1 頁

心淡的说说篇六
《简单,是一种境界_第五辑 简单是一种心淡如菊的生活方式》

这个世界,美誉如指尖的薄暖,浮名若云影的轻凉,即便会绚丽,但似烟花,难以长久。只有"一生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子"的生活,才是人生至境,如水扬清波,如风过疏林。每一个日子看起来都很清淡,但却是心头的日子,潜着香、藏着甜,是自己真正活过的每一天。

简单的生活,并不是让人们过着清苦贫困的生活,而应该是现代人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需求。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生活选择,是一种表现出真正的自我,生活目标和生活意义明确的生活,是一种追求健康、丰富、平凡、和谐的心境,是一种让自然沐浴身心,在动与静之间寻求平衡的方式。

虚名是无谓的追逐

唐代著名道士吴筠有言:"虚名久为累,使我辞逸域。"我们的累,很多时候是因为追逐那些无谓的虚名浮利。

如果一个人热衷于虚名的追求,那么他对于影响的关注就远远胜于事物的本身,终究会应了那句 "图虚名,得实祸"的老话。虚名,终究是一个晃人眼的光环,一时耀眼却无法触摸,又何必为了一个没有实质意义的"虚头彩"而沉陷为名誉的奴隶?把"虚名拨向身之外",无论浮华劳碌,都保持一种恬淡悠然的心境;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中,生活才会慢慢散发出如菊般的幽香。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这个社会中,鲜花和掌声就成为了成功的附属品。而这些不切实际的荣誉的确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然而,当我们幻想着手捧花环、万人簇拥的时候,又可曾想到,没有辛勤的汗水,再怎么追捧吹嘘,也不可能换来丰收的果实。

美国文化精神领袖爱默生曾告诫年轻人,幻想成功、追求名誉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精神。他说:"当一个人年轻时,谁没有空想过?谁没有幻想过?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标志。但是,我的青年朋友们,请记住,人总归是要长大的。天地如此广阔,世界如此美好,等待你们的不仅仅是需要一对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双踏踏实实的脚!"

一位自称是诗歌爱好者的乡下小伙子特意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爱默生,说明自己从小就开始诗歌创作,只因地处偏远,一直得不到大师的指点,因仰慕爱默生的大名而千里迢迢前来求教。

爱默生看到这位青年虽然出身贫寒,却谈吐优雅、气度不凡,便热情地招待了他。老少两位诗人谈得非常融洽,其间青年把自己的几页诗稿递给爱默生。一阵沉默后,爱默生认定这位乡下小伙子在文学上将会大有作为,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而大力提携他。

果然,爱默生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并希望小伙子能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于是,老少两位诗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青年诗人的信一写就长达几页,大谈文学,辞藻华丽,激情洋溢。这让爱默生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这位青年。青年诗人很快就在文坛中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但此后,这位青年再也没有给爱默生寄来诗稿,而信却越写越长。奇思异想层出不穷,言语中开始以著名诗人自居,语气也越来越傲慢。爱默生开始感到了不安,凭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发现这位年轻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通信一直在继续,可爱默生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转变成了一个倾听者。

后来,在一次秋天的文学聚会上,老少两位诗人又一次相遇了。爱默生询问年轻人为何不再寄诗稿了。

"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青年诗人自信地答道。

"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

"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小打小闹是毫无意义的。"

"你认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闹吗?"

"是的,我是个大诗人,我必须写大作品。"

至此,爱默生有些惋惜,又有些无奈,只说了一句"我希望能尽早读到你的大作"便没再理会年轻人。

青年诗人完全没有听出爱默生的无奈,而是很自傲地说:"谢谢,我已经完成了一部,很快就会公之于世。"

在那次文学聚会上,这位被爱默生所欣赏的青年诗人大出风头。他逢人便侃侃而谈,锋芒逼人。虽然谁也没有拜读过他所谓的大作品,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位年轻人必成大器,否则,他怎么会得到大作家爱默生如此的赏识呢?

但事实是,在那年的初冬,爱默生收到了这个青年诗人的最后一封信,终于承认了之前畅想的所谓大作品,完全就是子虚乌有之事。他在信中写道:"很久以来,我一直都渴望成为一个大作家,周围所有的人也都认为我是一个有才华、有前途的人,当然我自己也一度是这么认为的。我曾经写过一些诗,并有幸获得了阁下您的赞赏,我深感荣幸。使我深感苦恼的是,自此以后,我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了。不知为什么,每当面对稿纸时,我的脑中便一片空白。我认为自己是个大诗人,必须写出大作品。在想象中,我感觉自己和历史上的大诗人是并驾齐驱的,包括尊贵的阁下您。在现实中,我对自己深感鄙弃,因为我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再也写不出作品了。"

从那以后,爱默生就再也没有得到过这位青年的任何消息。

青年诗人为了满足虚荣心,一味苦苦地追求大诗人的头衔,却又不想脚踏实地地付诸努力,终究一事无成。可见,虚名只是一种无畏的追逐,它不但不可能把我们向成功的道路上指引,反而会让人堕入歧途。

诚然,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被颂扬的。那种如沐春风的幻觉让我们越来越不切实际地

希望自己被拍成电影,画成油画,夹进书里,裱在先进典型的框里,千古流芳。但是,浮生一梦,须臾而逝;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的过客。每个人离去的时候,生前身后的名声都将随即飘落。

每每想到居里夫人将英国皇家学会奖章作为玩具拿给孩子时,都不免感慨。她在面对法国授予的骑士十字勋章时,毅然谢绝地说:"我不要这块小铜牌,只需要一个实验室。"的确,虚名就像是玩具,只是供我们一时消遣之游乐。所有的虚名都无法替代求真务实的拥有。

不要再等"虚名白尽人头"的时候才痛心于那些光环、泡沫的破碎。悠长岁月,纵有琐事烦俗,纵有劳碌奔波,也都应保持一颗淡然之心,简简单单地直面所有的来临和结束,闲看庭前,漫观天外。看淡虚名,一些更实在的东西才能被我们把握。

阴谋真的很无聊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过:"要阳谋,不要阴谋。"阳谋"随势而动",为达目的而策动在前,虽然赤裸却也光明磊落;而阴谋则是伤人于无形,多端诡计、阴风阵阵,险恶之心无以复加。

阴谋往往潜藏在心底,惴匿于手中。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小刀,不轻易示人却有着无可比拟的力量。然而从古至今,阴谋的脾性脉络就难以捉摸,能导演得了开头的人,却都未必能把握住结局。到头来,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一部《红楼梦》,留下了古今几许辛酸泪,又引发了来往多少慨叹词?金羹银匙、和谐温馨的表面下潜藏的算计与阴谋,在我们细细读来时,便一一裸露。

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贾雨村开始,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与驱使下的阴谋之网便铺开了。贾雨村全然不顾甄士隐当年对他的恩情,抛弃了做人的基本道德与良知,胡乱地断了一桩冤案。到头来,乐善好施的甄老爷沦落到"一无所有"的境地,连老丈人封肃(风俗)也冷言冷语。当一首《好了歌》唱起时,又怎能不让人慨叹人情中的算计、世态里的阴谋?

其实,《红楼梦》里的算计与阴谋,上至皇族、下至奴仆,几乎已经无处不在:元春在皇宫的突然死去,死得万般蹊跷,死得莫名其妙,死得惊心动魄,贾府的根基从此便彻底动摇;至于善于算计之人,姨娘队伍里有赵姨娘等,姐妹们中有薛宝钗等,丫鬟群中有袭人等。好一张算计与阴谋的大网!

而表现得最为充分的,某过于"阴谋家"王熙凤了。她的出场随着黛玉而来。林黛玉进贾府第一次与府中上下见面时,王熙凤就对她热情千丈、百般关怀,连连说不要想家,缺什么东西就问她要,丫鬟老婆子们不好了也要告诉她。一个活脱脱的热心大方、体贴入微的好姐姐!可是,单纯的黛玉哪里知道王熙凤说这些话的真正目的:从一开始就向这个新来者亮出自己的身份,表明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暗示其不能得罪自己;另外,自然也免不了讨了贾母的欢心。

此后,一张无边无际的阴谋网被王熙凤彻底拉开:谋设相思局,她用心歹毒,害死了贾瑞;弄权铁槛寺,她两面三刀,谋财害命;搬取尤二姐,她脸甜心苦,毒如蛇蝎,百般折磨尤二姐,直至逼其自尽。凡此种种,王熙凤可以说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最后,只有"昏惨惨似灯将尽"的终了,盖一生被"聪明"所累啊!

阴谋让人费尽心思,预先设计并导演,劳神伤身,却把控不了结局。但人们往往又趋之若鹜,欲罢不能。以"阴谋论"著称西方的马基雅维利,将阴谋论的精华--《君主论》献给了皇帝,以期辅佐于权术。可他自己却陷入了黑暗的政治泥淖中,一生在用阴谋讨好两方而无果的尴尬中摇摆。最终因抑郁成疾,年仅58岁便饮恨离世。我国的厚黑学鼻祖李宗吾在论及"厚黑"时理论成套,自己却经常吃学生的亏。如此,阴谋论登峰造极的集大成者都无法掌控阴谋的走向,何况于平凡之人如我们?

阴谋犹如一头被圈养的困兽,在饲养者送餐时,它或者频频示意,或者认为饲养者的手臂是在与自己争夺果腹的食粮--然后,毫不犹豫地咬断。一个人一旦把自己交给了阴谋,就等于把成败交给了运气那乖张的胃口,没有人能够精细地把握阴谋的走向和脾气。一个发动阴谋的人在启动"思想"的一刹那,就早已沦为另外一场阴谋最稳妥的猎物。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的刘俊卿,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一样,都是出生在清末民国初,一个社会动荡、民族积弱、军阀割据、列强侵略的旧中国。他起初也是热情上进、渴望被尊重、渴望得到幸福的年轻人,他热烈地爱恋着少女一贞,他心疼父亲和妹妹。

然而最终,他却走上了一条堕落不归路。他上师范并不是因为有着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胸怀,而仅仅是因为上不起法律学堂;他的作弊导致了学生身份的结束,沦为汤芗茗的走狗。汤垮台后,又加入黑社会继续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

他至死也不明白,为何付出诸多,却从来不曾得回一丝一毫的成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付出的努力都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灾难,砸在自己的头上。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可眼看我努力的就要到手了,老天就总是偏让我差那么一步......"

这是因为,当他把自己的心交给了黑暗,交给了阴谋的时候,也就注定了他要被黑暗与阴谋所俘获,成为它们的奴隶,而再也无法掌控光明的命运。当他放弃了尊严和正义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走入了另外一个无底的深渊。

人算不如天算,再完美的阴谋也会有致命的纰漏。纵使真的能"脸厚如城墙,心黑如煤炭,厚而无形,黑而无色",练就了传说中厚黑的最高境界,就真的能荣获成功,体会快乐吗?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机关算尽也未必就能胜出。只是,我们一旦走进阴谋的迷宫,就注定了会被一个更大的漩涡拖进环环相扣的算计中。如此,便再没有光明,再没有心安。

所以,只有保有一颗单纯的内心,才能看到单纯而明亮的世界,体会到淡然中的美丽,收获简约中的欢愉。

自己的路,自己走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如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就无关紧要;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我是对的,也没有什么用。"

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决定我们的路怎么走。对于谣言,只要心中知道自己在走什么样的路,便没有人可以减损我们前进的动力。浊者自浊,清者自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谣言自然便不能伤害到我们。毁誉不改其守,抑扬不更其志;内心淡然而定,任雨打风吹,自若向前。

世间的骂有两种:一是所骂之文属实,一是骂的内容虚假。如果说的是真的,那还有什么可嗔恨的呢?如果说的是假的,造假之人自得其骂,同我们没有一点关系,我们又为什么要嗔恨呢?

面对闲言议论、诋损毁谤,既然他人有心制造,我们又何必自行上前惹得一身尘杂?越是安然平静,不被搅动的水,越容易得到沉淀。所谓清者自清,胸襟使然。

狄仁杰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著名的宰相。他对流言蜚语的泰然处之,被后世广为传颂。

狄仁杰办事公平,执法严明,在当地有着广受称赞的美誉。武则天因此而把当时还是豫州刺史的狄仁杰调回京城,并升任宰相。

但武则天还是想再有意考察一下狄仁杰,便在一次上朝后留住了他。武则天故意告诉狄仁杰:"你在豫州任职时,政绩的确突出,名声也很是清明,所以我任命你为宰相。但是回京后,我却听见有人说你不好。"

狄仁杰只是简单应和了一声,毫不在意。

武则天不禁追问:"你不想知道说你坏话的人是谁吗?"

狄仁杰正色道:"人家说我的不好,如果确实是我的过错,我愿意改正;如果陛下已经弄清楚不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幸运。至于是谁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我不想知道,这样大家可以相处得更好些。"

对狄仁杰的气量和胸襟,武则天多少也有些耳闻,但亲耳听到这样的话,还是不禁钦佩他的政治家风度。狄仁杰因此而更加得到赏识和敬重,被尊称为"国老"。

问心无愧的人无须为自己洗刷。狄仁杰的处世之道,可资借鉴。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别人对自己的闲言碎语,但从另一方面而言,毁谤又像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一个人的境界。一个人要战胜闲言与毁谤,可以不必采取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态度,不卑不亢、问心无愧反倒说明内心的笃定。"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古今中外有很多人都是深谙其中之道的。

国外的竞选向来都是在众说纷纭中角逐上下。施瓦辛格也没能避免"被故事化"的遭遇,在竞选州长的时候,他受到了各种谣言的中伤。

可施瓦辛格对此却无动于衷,不急不躁,没有流露出丝毫想去理会或回应那些无聊责难的倾向。

没想到,这一举动反而更加让他在选民中受到欢迎,他的人格魅力为他赢得了更多的信赖和支持,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心淡的说说篇七
《道言浅近说》

《道言浅近说》全文

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内丹工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学道甚难,而传道亦不易。传道者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而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光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归中起”,即真神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念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

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工夫者。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

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诚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心淡的说说篇八
《张三丰全集道言浅近说》

张三丰全集

道言浅近说(附:三丰先生辑说)

(一)①

失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二)

内丹功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三)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②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力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四)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足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浦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跃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中也。

(五)

心上于脐下曰疑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杰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六)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七)

学道甚难,传道亦不易。传道右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八)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关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规中起",即真神、即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意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九)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十)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勤鄂,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十一)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础!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十二)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十三)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十四)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末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十五)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十六)

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只此便如人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十七)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十八)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十九)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二十一)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二十二)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二十三)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二十四)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二十五)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二十六)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诚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二十七)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二十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三十)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

(三十一)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三十二)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注释:

①本条与下列各条的顺序号皆点校者所加,以便称引。

②一:原缺,从抄本补。

附:三丰先生辑说

先生曰:"空青洞天向多有仙真来游,留下丹诀去者,此亦度人觉世之心也。山中人何必另寻瑶草、别采仙花,只此是救命符、延年药也。今特节录存之,以公好道之士。"

白紫清《凋息诀》云:夫调息有法度,有器用,有火候,三者有参伍错综之妙用,须知之熟,思之稔,下手自砉然而解。调息火候:有摄取之息。必要能虚能谦,精方入鼎,所谓缩地法也;有采取之息,神要不动不摇,药自就范,所谓拿云手也;有交媾之息,须要六极大定,片念不生;有进火之息。以意逼之,所谓起巽风。运坤火是也;有退符之息。以神敛之,所谓归其根、复其命是也;有卯酉沐浴之息,乃柔字而已。诸般调息,与法度、器用宜参看。调之者,调度得其宜也。

紫清翁《玄关决》云:玄关者,求玄之关道、玄妙之机关也。有体有用。何谓体?寂然不动。何谓用?感而遂通。不动有时候。神气交嫡之初,纟因 纟因 缊缊,浑浑沦沦,是为一关,所谓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神气交媾之际,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是又一关,所谓无声无臭、天内无外是也;及至静极生动,而用乃出焉,混混续续。兀兀腾腾,真气从规中起,是又一关。所谓念头起处为玄牝是也;念头起处,醉而复苏,有一个灵觉,当下觉悟,是又一关,所谓时至神知是也;此时以灵觉为用,如线抽傀儡,机动气流,微微逼过尾闾,是叉一关,所谓斡转魁罡运斗构,正此时也;沐浴卯门又一关;飞上泥丸又一关;归根复命。沐浴酉户又一关;大休歇、大清静,空空忘忘,还于至静又一关。玄关之体用如此,千经万论皆在是也。

紫清翁《炉鼎诀》云:《四百宇》宜熟玩"此窍非凡窍"一首,道尽鼎器之妙。"此窍"二字,分内外两个看。"非凡"者,赞词也。乾坤合之为外窍,神气藏于其中为内窍。神气交而坎离生,坎离交而元精产。此精不是寻常精,乃是白虎首经至宝也,得之者立登仙界。此就还丹言。若小丹所用,则试与人言曰:"此窍非凡窍,阴阳共合成。名为二气穴,内有真阳生。"可晓然矣。仙家有三秘:火候、药物、炉鼎,此诗尽炉鼎之妙矣。

紫清翁《动几论》云,孔子曰:"几者动之微"。又曰:"夫乾,其动也直"。孟子以直养,是以微动之直,养而至大,塞乎天地之间也。直,刚气也,即乾爻之一也,即初九也,即颜子得一之一也。直与一一也,动在人之窍中,十二时皆有。总要静以存之,方能动以察之耳。无味之中寻有味,无事之中寻有事,其在

斯乎?

陆潜虚者,明嘉靖间回翁度之。其《论调息法》云:如何是勿忘?曰:守自然。如何是勿助?曰,顺自然。如何守?曰:依息。如何顺?曰,平息。依息则息能通矣,平息则息能匀矣。问,守与顺是二乎?是一乎?曰,知所以守,则知顺之矣;知所以顺,则知守之矣。是二是一,原是不错。由博返约,惟在凝神,切勿用意,如用意,则非真意。真意从静中生,鸿檬初判,无有染着,乃克用之。故要死过来乃知生,不知生亦不知死,生死是动静深机。

潜虚翁《又论调息法》云:凡调息以引息者,只要凝神入气穴。神在气穴中,默注阴跃,不交而自交,不接而自接,所谓隔体神交理最详,古仙已言之确矣。所谓离形交气,别有口传也。所谓男不宽衣;女不解带,敬如神明,爱如父母,皆此凝神聚气而已,故曰道归自然。《参同》曰,"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此之谓也。

潜虚翁《三论调息法》云:今夫水与水合,火与火合,风与风合,云与云合,常理也。调息者以气合气,何待强为?只要凝神入气穴,神光下照阴跃脉,不期而会者,一气之感通,自然而然也。屯封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咸卦曰:"止而悦,男下女,是以亨。"《易》于交接之道,盖已言之的矣。但调息之法,有法功,有器用,丹道始终不离。

先生曰,"吾与涵虚子谈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之道,涵虚曰:据先生言,是皆刀圭妙用耳。他曰见涵虚作《戊已二土篇》,深合元意,爱录而传之。学人欲了长生,舍此不能通神也。"

涵虚曰,《悟真篇》云,"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只缘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此四句诗,极尽和合丹头之妙。盖以火中生木汞,水皿产金铅,木火金水,含四象于坎离之间,此时离中有己,坎中有戊,二土为媒,四象可合也。或谓真意属土,土有戊已,得非有二意乎?曰:似也,然非也。名为意则一,号为土则二,以一意分作两意。乃有二土之可名,始有内外之可别,然必知动知静焉。原夫戊土者,外药也,阴里真阳也。以动为主,故取坎之期,惟侦其动,知动者意也,即以知动之时为一土;己土者,内药也,阳里真阴也,以静为主,故填离之后,致养于静,知静者意也,即以知静之时为一土。此一意分为两意,而可名为二土者也。又以两意合为一意,斯无二土之可拘,并尤内外之可执,然必能动能敝焉。原夫己上者,内丹也,亦可变为戊土,以离日而映坎月,种铅得铅,只见戊而不见己,静能入乎动也;戊土者,外丹也,亦可化为己土,以坎阳而补离阴,种汞得汞,只见己而不见戊,动能并乎静也。此两意合为一意,而不拘为二土者也。然则彼此怀真土,亦各怀其一土乎?亦共怀其一土乎?聪明活泼人自了然也。金丹返还之道,非此真意不行。匪惟和合四象,并能驱使四象,何也?盖以木中藏火,投之水乡而火发,木载金升,汞去复来,火得金而为返也;水里生金,烹以大功而水沸,金随木上,铅去复回,金得火而为还也。金火返还之术,即是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人欲大丹成就,舍此真意奚由哉?紫阳曰:"赤龙黑虎各西东。四象交加戊已中。"陶仙谓"龙从火出,青龙变为赤龙;虎向水生,白虎更名黑虎。"只这"龙虎赤黑"四字。已具四象。交加者,攒簇也。愚按作丹之士。欲使四象攒簇,必令五行棚辕,其所们,戊已中"者,不是离中、坎中。乃是中宫、中央也。东西间隔,刀土仑之,二物变为四象,四象团入一村,一村聚会五行。五行聚而丹乃结,故下二句曰:"复垢自兹能应用,金丹谁道不成功!复垢应用,十月火符也。进火于复,退符于垢,运用抽添,自然中度,金丹乃可成矣。丹家以"戊己”为"刀"、"二土"为"圭"者,结字肖形,正示人以打合之意。但二土为圭,人所共知;戊己为刀,人所鲜知者。潜虚云:"有一士人会意而解勹①己字、丿②戊字。前无所本,似为得之。"涵虚云:非无本也。琴谱以数字攒一字,一字取一画,合左右投弹之法,备见于一字之中,此即以琴谱为本者也。勹者已之头,丿者戊之旁,戊己,以"刀圭"两字合之,盖望人将离己坎戊之二土合为一处也。仙家隐语,往往如是。

①原注:音捏。

②原注:音撇。

CopyRight(C)2000, Enwei Group. E-Business Div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恩威集团 电子商务部 站点维护:恩威集团 电子商务部

心淡的说说篇九
《练习五4》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心淡的说说篇十
《广东省深圳市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15.4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拱手/供述 揭榜/劫难 强行/强制

B.湛蓝/斟酌 憋闷/别扭 量力/量刑

C.杠杆/内讧 舐犊/伺机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D.精粹/猝然 稽查/畸形 冠冕堂皇/张冠李戴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羊年的春节,派发微信红包成为让老百姓大快人心的问候新方式。诚然,互联网红包的走俏和盛行捕捉到了大众的心理与趣味,却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传统节庆的味道,模糊了传统红包那份真挚祝福、祝愿的内涵,使得人与人之间多了小屏幕上的互动,少了现实中的交流。其实,任何一种新民俗若不能稳固亲情,恐怕只会昙花一现。

A.大快人心 B.诚然 C.冲淡 D.昙花一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影响下,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以上,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不仅将经济增长动力引擎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会提高亚洲资本的利用效率及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水平。

C.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继续围绕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在推选出“最美乡村教师”的同时,特别增设一个团队奖,授予那些积极参与志愿支教的大学生团队。

D.李光耀是深谙东西方文化的政治家,他将东方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现代的法制、民主思想融合,创立了别具一格的新加坡发展模式。

4.在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去年刚一胜利,不用说是想回来的。

②然而我终于回来了。

③飞机过北平城上时,那棋盘似的房屋,那点缀着的绿树,那紫禁城,那一片黄琉璃瓦,在晚秋的夕阳里,真美。

④可是这一年来的情形使我回来的心淡了,想象中的北平,物价像潮水一般涨,整个的北平也像在潮水里晃荡着。

⑤回到北平来,回到原来服务的学校里,好些老工友见了面用道地的北平话道:“您回来啦!”是的,回来啦。

⑥在飞机上看北平市,我还是第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看使我联带的想起北平的多少老好处,我忘怀一切,重新爱起北平来了。

A.①②⑥⑤④③ B.⑤①④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④③②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小题。

杨时字中立,南剑①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书赴告同学者。至是,

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关西张载尝著《西铭》,二程深推服之,时疑其近于兼爱,与其师颐辨论往复,始豁然无疑。

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张舜民在谏垣,荐之,得荆州教授。时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召为秘书郎,迁著作郎。

李纲之罢,太学生伏阙②上书,乞留纲,军民集□数十万,朝廷欲防禁之。吴敏乞用

时以靖太学,时得召对,言:“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钦宗曰:“无逾于卿。”遂以时兼国子祭酒。

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陛对言:“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以典学为务。”除兼侍读。连章丐外,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已而告老,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卒年八十三,谥文靖。 时在东郡,□交皆天下士,先达陈瓘、邹浩皆以师礼事时。暨渡江,东南学者推时为程氏正宗。晚居谏省,仅九十日,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凡绍兴初崇尚元祐学术,而朱熹、张栻之学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时。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

【注】①南剑:今属福建省。②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程深推服之 推:推行

B.杜门不仕者十年 杜:阻塞,关闭

C.先达陈瓘、邹浩皆以师礼事时 事:侍奉

D.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 切:切合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而□书赴告同学者

②军民集□数十万

③时在东郡,□交皆天下士

A.①于 ②然 ③所 B.①以 ②然 ③则

C.①于 ②者 ③则 D.①以 ②者 ③所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

B.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

C.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

D.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时用心于经史,他弃官不做,到颍昌拜程颐为师,师生相处很是快乐。

B.杨时任浏阳、余杭、萧山等地的地方官,都有好的政绩,民众对他始终不忘。

C.杨时任州县官职从不寻求闻达显贵,各地士大夫都乐意和他交游,称他龟山先生。

D.杨时对李纲被免引发的太学生伏阙事件的 处理方式,获得钦宗皇帝的赞赏。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3分)

②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4分)

(2)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吾道东矣”的佳话,思想家程颢望着自己学生杨时远去的背影又说出“吾道南矣”的名言。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程颢说这句话的心情和根据。(3分)

10.阅读下面诗作,然后回答问题。(7分)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①

鲁迅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②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③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④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⑤

【注释】①此诗写于1933年。②首联是说,暴君钱镠虽死,但今日杭州却如钱王仍在般黑暗,连忠臣伍子胥也无处安身。登假:旧称帝王的死亡。③平楚:树木连成一片,像平地一样。楚,丛木。憎:使„„厌恶。健翮:矫健的翅膀,借指雄鹰之类的鸟。岑:小而高的山。④颈联是说,岳飞的墓和林逋的寓所都被冷落,一片荒凉。意谓文化环境恶劣。⑤尾联是说,不如留在环境宽松一些的上海。

(1)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最喜欢这首诗,尤其喜欢颔联。请你先说说颔联文字的大意,然后分析鲁迅在这一联诗句中所推崇的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4分)

(2)这首诗运用了钱王、伍相、将军岳、梅鹤林等典故。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谈谈用典的作用。(3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终有所成的他在登顶泰山之际,忽然想起荀子关于高山与风雨的论述:“_______,_______。”顿悟了它所描绘的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人生价值

(台湾)贾馥茗

有人称人的价值为生命价值,是人所追求的本身价值,可以说是个人价值。这种价值的特性,一是必须依个人的行为表现或作为而定;二是要有持久而一致的表现历程。虽然单一行为也可做价值判断,但若这个行为不足为终生的定凭时,便不能执一而定。故而就一个人在求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历程中,从开始探察,选择,决定,到终身奉行,是一段长久的时间。

人之所以要追求本身的价值,可能是想在茫茫人海中,为自己定一个位置;也就是要在茫茫大地上,为自己找一个立足点。有了这样一个位置或立足点,可以在意识中确定自己的存在。

其次是从人的力争上游之先天倾向来说,或者从人的自卑心理来说,有一种期望超拔的愿望。超拔是向上的,高出于一个层次,“上”和“高”如同“优”或“好”,含着尊贵和重要,有值得欣羡和追求的意义,这种价值的命义也就在这里。一个人要出人头地做人上人,无论所指的出人头地之处或在人之上是什么,这个意向就在决定自己的价值。所谓英雄、豪杰、忠臣、义士、圣、贤、才、哲都在这个方向之中。这些人之为价值典范是因为得到了一般人的推崇和尊敬,在崇敬中所含的便是价值。 由此可以了解人生价值必须从个人出发,因为每个人都可有自己的表现,而所表现的是否有价值却不同。更重要的是,倘若一个人只单独存在(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则是否还会出现人的价值,可能大有疑问。所以人的价值判断有群体因素或社会条件。因为人的价值即使不用数量衡量,也有品质的比较,所谓优、高、好都要在比较之下显示出来,何况还有相对的劣、低和坏对照。

这种自求超拔的意向也代表人不以自己当前的状况为满足而生——当前的状况只指本身状况,特别指所能为的,即是要做多些,做好些。这个意向使人类走向进步之路,纵然只有少数人成就不凡,却带动了全体人类的进步。

由此多数哲学家认为,有价值的人,是以全人类的福祉为目的,致自己毕生力量、孜孜矻矻①、全力以赴的人,也就是历史所讴歌的人。在这个定义之下的有价值的人,可以看出其人生历程相当辛苦,然则其辛苦之本身受益的是什么?答案只有人生的意义;其个人价值不在个人享受,如果是享受,则

必然是精神的。由此可以确定人生价值在于精神方面,与物质和身体的享乐全然无关。哲学家们相信(也可能是经验证明),有意义的人生才有价值;有这样的生活才会快乐和幸福。这是要靠个人自行体验的。

再次,人之追求人生价值,可能和人的生命有限有关。西方哲学家和宗教家对不朽或永生讨论得相当多,但都从生命着眼。人早就从自然中学到,生命是一个有期限的历程,个体生命从生到死是必然的。可是人对自己生命之有限似乎并不甘心。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等都提出了灵魂不死之说。这种说法也可视为人对自己不免于死的自慰之辞。宗教之往生或转世说也有相同的作用。

比较起来,儒家似乎深明生 死之理,接受了有生必有死的事实,所以把努力都放在现世,只求尽一己之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负起自己生而为人的责任,以造福天下后世为职志。且以贯彻今古的历史使命来建立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的生命建立了意义,其不朽和永生决定于自己的作为,自己可以控制,也能够改变。

我们必须承认,是否要追求人生价值取决于个人,而人各不同,在追求人生价值的人中,是否都得到了所求的价值,也结果不一。且在同一群人中,更有多数人不知道有人生价值,自然不会去追求。更多的人知道“价值”,但不是人生价值,因此他们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就不在本题讨论之中了。 (选自贾馥茗《教育的本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有删改)

【注】①矻矻(kū):勤勉不懈的样子。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一个人求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大概要经历一段长久的时间,只有这个行为成为终生的定凭,才可以说是具有生命价值。

B.社会上有些人成为价值典范是因为得到了一般人的推崇和尊敬,比如称之为英雄、豪杰、忠臣、义士等,这些推崇和尊敬就包含了人生价值。

C.人的价值在于品质的比较,因为优、好等都要在和劣、坏等比较之下,才能显示出来,这说明人的价值判断既要有群体因素,还要有社会条件。

D.人们不满足自己当前的状况,会不停地自我超拔,有所追求,最终使得人类能够走向进步之路。 E.人生价值在于精神方面,与物质和身体的享乐全然无关,因为中国哲学家认为有价值的人,是以全人类的福祉为目的而全力以赴的人。

13.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肯定的人生价值的一项是( )(3分)

A.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B.他人即地狱。 (萨特)

C.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 (柏 拉图)

D.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 (裴多菲)

14.比较西方哲学家和中国儒家对“人生价值与不朽”问题认识的本质区别。(4分)

15.从孔子、司马迁、钱学森、纳尔逊·曼德拉等人中任选其一,运用本文的观点,分析其实现人生价值的原因。(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黑色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牛虻就义①

(爱尔兰)伏尼契

星期三早晨,①太阳刚升起,他们就把他押到院子里来了。这时他的腿瘸得比往常格外显著,走起路来显然十分痛楚、艰难,身体很重地靠在军曹的臂膀上;但他脸上那种疲惫驯服的表情已经完全没有了。那些曾在空虚寂静之中将他压服了的幽灵似的恐怖,那些阴影世界的幻象和梦境,都已随着产生它们的黑夜一同消逝了。②太阳一旦放光,他的敌人一经当面鼓起他的战斗精神,他就什么都不怕了。 那奉命执行死刑的六名掮马枪的士兵,沿着布满常青藤的墙壁排了队。就是这百孔千疮正在坍塌的墙壁,那不幸的越狱的一晚,牛虻曾从那上面爬下来。六个士兵各人拿着一支枪,好容易熬住眼泪才排成了队。他们被派来枪毙牛虻,在他们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恐怖。牛虻和他那种尖刻的对答的才能,那种无穷无尽的狂笑,那种光明磊落的、能够感染人的勇气,曾经像阳光一般直透到他们的麻木而悲惨的生活中去;这样的一个人竟不得不死去,而且是死在他们的手里,那在他们说来,简直就等于去扑灭天上皎洁的明星了。

在院子里那棵硕大的无花果树下,他的坟墓在那儿等着他。那是昨天夜里由一些很不愿意的人用手掘成的;泪水曾经落在铁铲上。当他经过那儿,他向下望了一望,对那黑沉沉的土坑以及周围正在枯萎的野草微笑着;闻着那新翻泥土的香味,他深深吸了一口气。

简短的准备工作迅速完成了,牛虻自动站在指定的位置,只是微微转过头来,向③初升的朝阳那一片红黄交融的美景望了一会。他再一次提出不要蒙住眼睛的要求,那一脸挑战的神色,直逼得上校只有勉强答应。双方都忘记了这会使得士兵们十分难受。

他面对着士兵站着,脸上在微笑,马枪在士兵的手里不住地抖动。

“我已经完全准备好了。”他说。

上校向前跨了一步,也激动得有点颤抖了。他从来还没有发过执行死刑的口令。

“预备——瞄准——放!”

牛虻稍稍摇晃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平衡。一颗没有定准的子弹擦破了他的面颊,一滴滴血滴在他的白领结上。另外一枪打在他的膝盖上边。火药的烟雾消散之后,士兵望着他,看见他仍旧在微笑,用残缺的手抹去脸上的血。

“枪法坏透了呢,伙计们!”他说着;那响亮而清晰的声音,把那些可怜的士兵的目瞪口呆的窘态打断了。“再试一下看。”

士兵们发出一阵共同的呻吟。原先每个人都故意向旁边瞄准,暗中希望那致命的一弹不是从自己手里而是从旁人手里发出去的。现在呢,牛虻仍旧站在那儿,对他们微笑;他们只不过把行刑变成了屠宰,那可怕的一套又得从头做一遍。他们都吓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把枪口垂下来,无可奈何地听着军官狠声的咒骂和斥责,用麻木的惶恐的眼光瞠视着那个已被他们枪杀但又还没有死的人。

统领向他们的脸上挥着拳头,发狂似的嚷着,叫他们立正,举枪,赶快把事情结束。他也已跟他们一样完全丧失“士气”了,再也不敢去看那个可怕的形象老是那么站着、站着,不肯倒下去。等到牛虻对他说话,那嘲弄的声音使他吓了一跳,而且簌簌发抖。

“今天早晨你派的这一队人真不行,上校!让我来试试看,看能不能使他们搞得像样些。来吧,伙计们!把你们的家伙举高一点,向左边移一移。啊呀,朋友,你手里拿的是马枪不是油锅呀!都对准了吗?那么来吧!预备——瞄准——”

“放!”上校向前一冲,抢先发出了最后一声口令。要是竟让犯人发口令去枪毙自己,那还像什么话呢!

又一阵紊乱而无组织的排枪,随即那队士兵乱做一堆,大家簌簌发抖,睁着发狂似的眼睛瞪视前面。其中一个士兵甚至没有发射,把家伙往地下一扔,就蹲下去低声哼起来:“我可不行——我可不行!” 硝烟慢慢散了,漂浮到空中和④晨曦融成一片;他们看见牛虻已经倒下去了,可是也看出他仍旧没有死。最初一刹那间,士兵和军官们都呆呆站在那儿,好像变成了石像,眼睁睁注视着那可怕的东西在地上扭动、挣扎。然后医生和上校同时叫了一声,冲上前来。因为牛虻已经拖着一条腿跪起来,而且仍旧面对着士兵在发笑。

“又打歪了!试试——再来一下看,孩子们——看——看成不成„„”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5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