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造价员考试】
智慧诗词篇一
《古诗词中的言语智慧》
古诗词中的言语智慧
【内容摘要】古诗词含有丰富的言语智慧,其表现形式多姿多彩,如言简义丰、想象丰富、富有情趣、情感真挚、思想深邃、美感强烈。古诗词教学要从古诗词中汲取言语智慧,并最终能够创生自己的言语智慧。具体的方法是在品析词句中,汲取言语智慧;在情境交互中,感悟言语智慧;在多读多诵中,积累言语智慧;在变式运用中,创生言语智慧。言语智慧要通过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的自我构建。学生构建言语智慧的过程,也是他们的生命不断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古诗词 言语智慧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特别是经过了历史长河大浪淘沙后遗留下来的经典古诗词,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不仅闪烁着灿烂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和超人智慧。在小学进行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古诗词中的言语智慧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大多数教师只是满足于背诵,更遑论通过汲取古诗词中的言语智慧,来怡情养性,培养高尚情操。
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古诗词言语智慧的特征
言语智慧就是在“语言符号”和“思想情意”之间的辨析力和创造力,是形式智慧和内容智慧的完美融合。中华古诗词的本色特征是“以言语营造意境、以意境表达情意”,其言语智慧又有着自身的特征,那就是:形式和内容的文质彬彬、情意和形象的完美融合。这种特征具体表现为——
1、“删繁就简三秋树”——言简意丰
古诗词篇幅精悍短小,语言凝练含蓄,讲究炼字炼句炼意,往往有意省略了起关联作用的字词,注重貌离神合,使诗歌呈现出明显的跳跃现象。读者阅读时,常常借助诗词中鲜明生动的形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补充或扩展内容。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虽然只有10个字,但是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它表现了两个场景:一是慈爱的母亲一针一线地为将要远离的儿子缝制着衣服;二是出门在外的孩子穿着母亲缝制的衣服,走在天涯海角。“游子”两字,把空间转移到外面的世界,和家里的“慈母”形成强烈的情感冲突,表现了母子两人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这两句,仿佛是即将背井离乡的孩子在默默地注视着母亲的动作,内心翻腾着母子分离的痛苦。
2、“黄河之水天上来”——想象奇丽
陆机《文赋》曰:“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丰富的想象是诗歌的灵魂,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叙事抒情,诗人总是把自己深切的感受和激昂的情绪,借助灵动的联想和想象,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汪洋恣肆,锻造了不少瑰丽神奇的形象。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措词极度夸张,想象雄伟奇丽,感情奔放,气势飞扬,令人飘飘欲仙,忘记了现实的处境。先是用“飞流直下”表现瀑布速度之快;再用“三千尺”极言瀑布之高,势不可挡。然后一个“疑”字,使人忘乎所以,在现实与想象之间徘徊不定。诗人在对壮丽的自然奇景的描绘中,同时也展现出他开阔的胸襟和昂扬的气概。
3、“横看成岭侧成峰”——富有情趣
古诗词往往在只言片语之间就能对事物的情趣作惟妙惟肖的表现,意趣横生,形神兼备。如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一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乡村孩子的顽皮活泼、率性而为的质朴可爱形象,跃然纸上。再如刘禹锡的《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恰当,色调淡雅,把壮阔不凡的洞庭山水收于方寸之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举重若轻,高旷清超,自然淡泊,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
4、“万里此情同皎洁”——情感真挚
文贵有情,情贵真挚。 克罗齐在《美学》中曾说过:“凡是艺术就是抒情的,都是情感的史诗和剧诗”。无真情无以为诗,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直接产物。他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忧国忧民,感时恨别,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或飘逸潇洒。那些用真情写下的诗句,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仍感人肺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杜甫的忧国忧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王维的朋友情深。而那一句普普通通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百年来,又引得多少游子热泪飞溅?
5、“青冥浩荡不见底”——思想深邃
《虞书》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古诗词中闪烁着中华优秀传统的思想光芒。或爱国爱民,渴望建功立业;或惜时劝学,感叹盛年难再。或追求道德修养,或感悟人生哲理,不一而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了观察事物的生活哲理。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言,又时时提醒我们当珍惜少年的美好时光。这些丰富的人文内涵,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成长。
6、“映日荷花别样红”——美感强烈
艾德加·爱伦·坡说:“文字的诗可以简单解说为美的有韵律的创造。”古诗词就具有十分丰富的美学内容,它融合了意境美、音韵美、哲理美、建筑美等多种美学元素,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如王维的《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陆游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佳句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份美好的情感,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二、“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从古诗词中吸收言语智慧的策略
言语智慧的习得和生成,不是简单的背诵积累。所有外部的言语智慧必须经由主体内部的构建过程。这个构建过程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记忆、内化、表现的过程。没有理解,就不会有感悟。没有感悟,记忆只能算是死记硬背,无法把外部的言语智慧内化成自己的言语智慧,表现就更无从谈起。尽管对于古诗词的言语智慧的感悟,不能一步到位和一劳永逸——因为它是可以跟随时间慢慢发酵、不断回味的,但是,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最初的记诵、吸收是以最初的理解、感悟为前提的。所以,仍然需要帮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吸收古诗词的言语智慧。
1、 “嫩蕊商量细细开”——在品析词句中,汲取言语智慧
古人写诗,非常注重炼字炼句炼意。字炼得好,不仅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还可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并体会其弦外之音,味外之旨。杜甫等人的表白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言简义丰、灵动跳跃、意趣无穷是古诗词
的言语特点,往往只一字而境界全出,甚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马空《诗品·含蓄》)这就需要我们细细地品析。一般来说,以下几类词语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一是修饰性的词语,往往蕴含了作者特定的思想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 秋思》,曲中的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马是“瘦”的。这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营造了一个萧条、荒凉的秋日环境,秋思的阴冷气氛渐渐弥漫开来。二是意蕴深刻的动词,它们常常借助各类修辞手法,表现丰富的内容,特别灵动。如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燃”字,既写出了花的色彩,又暗喻了花似火燃烧一样旺盛。三是情感性的词语,这类词语情感外露,常常是诗歌主题所在。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的“日暮客愁新”中的“愁”字。其他还有许许多多,举不胜举。但是它们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回味无穷,浮想联翩。也许一句当中没有好字,但是从炼意来看,仍然是好句子。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整首诗在幽幽远远的《折杨柳》的笛声中,唤起了故园情思,读之余音袅袅,挥之不去。所以,我们还应该从炼意的整体高度来品味诗句。品析的方法是通过比较、联想、想象、感悟等手段,品味其用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比如著名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可否把这个“闹”字换成别的词,如“浓”、“盛”、“火”等字?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闹”字兼具无数字的意思,不但表达了花开繁盛、花开火红的意思,还可以让人联想到各种声音,仿佛“无数蜜蜂、蝴蝶在歌唱、在舞蹈”。
古诗词之美,美在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所谓“意境”就是由若干意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审美空间,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特征。情景相生而又契合无间就形成了“意境”。每一种意境都必须兼具“情趣”和“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抒情主体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事物想融合而成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克罗齐在《美学》里说:“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 (转引自朱光潜《诗论》61页,北京出版社2005.6)
由于古诗词的根本特征是“以言语营造意境、以意境表达情意”, 所以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必须透过字词的表面意思,深刻体会其“言外之意”。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言语再造意象,激发想象力,努力重构诗歌的意境。借助媒体创设情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直接的艺术画面。但是,光是一个画面还是远远不够的,仍然需要反复诵读、领悟、再创作等教学手段,才能领会诗歌的意境。如《江雪》的意境,除了直接呈现冰天雪地的画面外,还可以配上沉重而不失超脱、愤激而不失从容的背景音乐。但是,最终仍然需要借助语言文字来深刻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情境中,通过朗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学生说到了这是一个“冰天雪地”,是一个“冷酷的世界”,是一个“孤独的世界”。还有同学则认为这是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是一个“孤芳自赏的世界”。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深刻领悟到诗中的环境不只是简单的自然环境描写,还是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描写,也是作者被贬官之后心境的映照。也许诗歌的原来意境永远只属于作者个人,但是读者仍然可以对诗歌的意境进行个性的构建——这也是个性化阅读的意义所在。
3、“胸藏万汇凭吞吐”——在多读多诵中,积累言语智慧 2、“海上明月共潮生”——在情境交互中,感悟言语智慧
布鲁姆说:“经验是智慧之母”。没有积累,就没有经验。《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诗词并非都是可以解说的,倒是都适宜于反复吟诵的。常常是在反复的吟诵中,越品越有韵味。所以,多读多诵,是积累古诗词言语智慧的一个重要方法。
古诗词的背诵积累,在感悟的基础上转向鉴赏积累之后,还可以讲究一些策略,使积累更加有效。
从单一积累转向整体积累 上文说到,古诗词的言语智慧,是形式和内容的文质彬彬、情意和形象的完美融合,因此,我们在积累古诗词的言语智慧的过程中,不能囫囵吞枣,不能只记住这些诗句的言语材料,而对材料所蕴含的情意和形象都视而不见。正确的做法就是要从单一积累语言材料,转向“材料”、“意象”和“情意”的整体积累。举例来说,当我们在背诵“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时候,头脑当中不能仅仅是几个生硬冰冷的汉字,还应该浮现一幅幅鲜明的图画:淅淅的小雨、青青的客舍、柔柔的柳条、绵绵的朋友,心中同时涌起一份惜别之情。
从随意积累走向主题积累 在通常的积累中,学生是很随意的,碰到什么就积累什么。这样的效率是比较低下的。应该从随意积累转向主题积累。主题积累的好处,就是各个内容之间可以相互启发,互相诠释,共同构建 。这是因为主题积累提供了丰富的例子,多角度地展现了同一个主题在不同的语境下的表现。这些例子之间可以相互诠释,给学生多方面的启发,从而能够建立起“这个”主题的言语库,包括材料、情意、形象和它们的形式。我把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诗歌,按照内容分成“四季如画”、“乡愁似水”、“离情别绪”、“人生放歌”等十二个专题,每个专题前设计了导语,如“四季如画”这一专题的导语是“四季是一本精美的画册,风悄悄地翻阅着。绿柳中飘拂出黄鹂的歌声,蓝天上炫耀着白鹭的舞姿。看看这些春华秋实和夏雨冬雪,它们怎样触动诗人的心弦,弹奏出一首首动人的乐章?”这个专题中,又按四季顺序,把相近内容的诗歌排列在一起,一共安排了20首诗歌。这样一整理,诗歌就显得很有系统,对学生帮助很大。
4、“吐出新诗字字香”——在变式运用中,创生言语智慧
积累就是为了运用,只有积极运用,才能促进言语智慧的进一步内化,才能创生自己的言语智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指导运用的方法,创造运用的平台。为了适应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需要,通常要对积累的言语材料进行适当的加工,有的可以截取一段,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截取“接天莲叶”; 有的可以压缩句子,如“春来江水绿如蓝”压缩为“春水如蓝”;有的可以扩展词语,如“春风花草香”扩展为“春风送暖、花草飘香”。 有的可以组合词语,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句,把“泥融”和“沙暖”组合为四字格的词语“泥融沙暖”。
对于古诗词中的言语智慧的运用,具体的方法有:
引用其诗句 如果碰上和原诗相同的或者类似的语境,则可以直接引用原来的诗句来表情达意,如:“我站在这样的瀑布前,不禁想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运用。
运用其意象 由于诗歌创造了丰富的意象,他们在表情达意中具有特殊的效果,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意象来表达新的意思。如:“忧伤是什么呢?是梧桐细雨的点点滴滴吗?是江枫渔火的隐隐约约吗?它有着紫丁香一样的色彩吗?或者还有像萤火虫在夜空里飞过的声音吗?”这
里就直接运用了“梧桐细雨”和“江枫渔火”的意象来表达忧伤的情感。
仿造其意境 古诗词中创造的意境常常是天衣无缝的。我们也可以用白话文模仿古诗词的创造方法,创造我们自己的抒情意境。下面这段话就是模仿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而写的:“而在田野上,小路边,性急的小草也已经探出了尖细尖细的脑袋,稀稀疏疏的,远远看去像一层浅绿色的淡淡的雾气,或者一片一片,或者只有那么一丝一缕。可当你过去想和她们牵手相依时,她们却一个一个都害羞地渐渐躲开了,一直到全都不见。但是,你回首遥望,顽皮的她们又隐隐约约地浮现在原来的地方,仿佛跟你捉着迷藏。”
活用其诗意 在实际的表达中,真正和原来的语境完全相同的情况是少之又少的。即便是可以直接引用,总给人以生硬和突兀之感。但是,我们可以把古诗词的意思进行引申、比喻,使表达的空间更为广阔,这样运用起来就非常灵活了。这样的使用方法虽然有时会破坏原来诗句的情意,甚至完全颠覆,但是,只要运用得当,表达效果会令人耳目一新。如:“‘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胖嘟嘟的这次数学考试还是失利了。一大半的应用题沦陷在老师鲜红的大叉下,就是简简单单的填空和计算题,也是满目疮痍。胖嘟嘟看着桌上的试卷,惊呆得忘了坐下。”这段文字中运用了陆游的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的却是胖嘟嘟在考试失利后的心情,很有幽默感,符合胖嘟嘟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而原诗中的对沦陷区老百姓的同情等思想感情在这段文字中已经荡然无存。
言语智慧,是一种对言语的心灵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它需要丰富的情感来滋养,需要神奇的想象来振拔,需要厚重的文化积淀来丰满,还需要求异创新的思想来打磨。它是一种实践性的智慧,既要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慢慢生长,自我构建,也需要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慢慢生长,自我构建。学习古诗词的言语智慧,不仅仅是学习言语的问题,正如李海林教授所说:“同时也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语言中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也就是作为人类心声的语言对个体的心灵的认同。”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
社.2001.7
2、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3、 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6
4、 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2
5、 夏成焘等.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6
智慧诗词篇二
《佛教诗词智慧》
佛弯弯曲曲一张弓,两支令箭插腰中。旁人问我名和姓,我是佛教老祖宗。两支令箭指的是两种智慧一是根本智,又叫实相智,又叫般若智慧。二是后德智,又叫方便智。佛与一般的凡夫不一样,是因为他多了两种智慧。自性三宝: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佛之三不能1、众生渡不尽2、无缘不可渡3、定业不可转天雨虽阔,从来不润无根之草。《日日观音》悲伤的时候,有欢笑的表情。欢笑的时候,有悲伤的挂念。贫穷的时候,有富贵的自尊。富贵的时候,有贫穷的谦逊。慈悲的时候,有发怒的认真。发怒的时候,有慈悲的心肠。拥有的时候,有喜舍的个性。喜舍的时候,有拥有的感受。礼拜观音,称颂观音,学习菩萨,慈悲的精神。效法菩萨,喜舍四无量心,做个日日观音。狐在深山苦修行,阿明打猎伤其身。带回家中供玩赏,夫人馋嘴索其命。孤仙惨死九泉下,孤魂飘零八百春。凄风苦雨孤无助,满腔怨恨满腔忿。今朝复仇附人体,害得安宁不安宁。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要以智慧为正信的眼目。过去本是修行人,常诵此经净其心。只因一时迷了性,追逐色尘背道行。历尽世间沧桑事,方觉刃密伤舌根。今将圣经重拾起,不觉眼帘热泪滚。今将圣经重拾起,方觉佛陀是至亲。奖杯捧在手,心静无喜忧。耕耘渡生事,何论功成就。成败乃对待,行者不执求。取舍皆不得,娑婆逍遥游。《留》留一点慈悲的种子,让世人享用和平的果实。留几句爱语的和风,让人间充满尊重的温煦。春痴痴,种子探头笑。草要要,和风指柳枝,人间因留而美丽。水清清,信仰润心窝。云悠悠,言行如云柔,人间因留而美丽。留一分善美的信仰,让世人获致得渡的因缘。留无限,欢喜的言行,让后人心生深远的怀念。信有三1、信有实 三宝真实的有 深信西方极乐世界真实的有。2、信有德 佛、法、僧三宝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3、信有能 通过精勤用功的学修佛法也可以成就三宝所成就的无量无边的功德。粥来饭去莫把光阴遮面目,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文殊菩萨心咒嗡 阿(Ra)马扎那 谛谛谛谛谛念完三十万遍,成佛。根本智方便智若人静坐一须臾(yu),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终归化为尘,一念清净成正觉。一须臾,就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它的功德胜过你拿千金万金。去造像恒河沙那么多个佛塔的功德,为什么呢?宝塔
终归化为尘。梵呗清静音《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共成佛道。要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要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要以智慧为正信的眼目。要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智慧诗词篇三
《从诗词中品读韬略智慧》
从诗词中品读韬略智慧
——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诗言志”,出自儒家经典《尚书·舜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以咏,律和声。”千百年来,这成为了我国诗歌的主要理论和优秀传统。毛泽东诗词经天地,泣鬼神,撼人心,因为它有着无与伦比的宏伟之志,有着充斥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从韶山冲到中南海,慢慢七十余年的诗歌创作历程,伟人毛泽东的政治韬略、人生追求、哲学理念和奋斗历程充溢其中,与黄钟大吕共鸣,同山川日月并辉,不断衍发时代激越的回声。毛泽东是诗人,是伟人,同时也是一位幻想家与美学家,他的诗词集哲理与美学于一体,刚劲有力,让人回味无穷。
少年毛泽东的城府智慧在其诗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他后来的成功。“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表明了毛泽东追求真理的凌云壮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独立橘子洲头,顺水而望,想到滚滚北上的湘江似革命洪流之不可挡,毛泽东不觉涌出坚韧刚毅的革命英雄气概。由抒情而言志,伟人愿置身冲破黑暗,走向主宰民族发展的革命洪流中,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兵民是战争胜利之本,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抒发了诗人在征战过程中战胜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展示了中国革命广阔的发展前景,这里诗人豪雄的气质生发出豪雄的气魄与气概,生发出精神强势和语言强势。“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回眸整个长征岁月,没有毛泽东的军事智慧,长征的历史以至整个中国革命的历史就是改写。
毛泽东的诗词里也体现了其过人的治国智慧,表达了“救苍生”、“济黎民”的理想。“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意思是说红军为什么不能抽倚天之剑,将一片皆白的昆仑山裁为三截,从而造福于人类,诗人面对深刻的民族危机,深思治国之策。
常年的战火硝烟没有褪去毛泽东的真性情,他对于亲情、友情、爱情倍加珍惜,并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该诗回顾了罗荣桓将军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生,也回味了诗人与将军戎马一生的伟大友谊。
毛泽东诗词豪放大气,想象浪漫,文采华美,以万里蓝天为背景,以千朵祥
云为舞台者比比皆是,形象生动,气势磅礴,成为了后辈人学习的典范。诗词中充满了革命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即使在逆境中也处之泰然,是教育人为人处世的瑰宝。毛泽东勇于挑战,善于应战的个性使他在面对逆境时压力越大,反抗越强。
作为跨越时空的历史沉淀和人格化的象征,中国人无法淡化毛泽东留下的印迹和影响。对毛泽东的诗词,如果读懂了它,似乎便读懂了中国的过去,并加深对现在和未来的理解;如果读懂了它,便读懂了这片古老土地上堆积的沧海桑田,和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
风风雨雨这么多年过去了,新中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新时代的我们不应该忘记老一辈革命家的嘱托,还应该继续学习其精髓,达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效果。光辉九十年,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数革命先辈下,带领这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走向世界民族先进之林。
智慧诗词篇四
《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
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
时间:2007年11月24日
地点:越秀区图书馆
主讲人:暨南大学党委书记 蒋述卓教授
主办: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承办:广东省人文学会、羊城晚报
【蒋述卓】首先感谢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以及《羊城晚报》提供了这么一个论坛,给我和大家一个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各位听众,这么热心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今天的演讲基于我这两年在《羊城晚报》开的《诗词小札》专栏,这个栏目一共写了120篇诗词鉴赏短文,最近已结集准备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估计年底可以与读者见面。我在本书的序言里说到我写《诗词小札》的初衷,就是想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和传播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我的《诗词小札》的写作方法与前辈刘逸生先生的《唐诗小札》的写作方法稍微有些不同,刘逸生先生对古典诗词本身的美学韵味揭示得非常深刻,而我则更偏重于以现代视角去领悟和解读古典诗词的内涵,着重探讨中国古典诗词当中的生命精神和它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智慧,并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诗词,同时也对诗词当中的中国文学意象有所揭示。当年刘逸生先生的《唐诗小札》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我读大学的时候,每天吃完晚饭,与同学们在校园里一边散步一边背唐诗,手上拿的就是刘逸生先生的《唐诗小札》。前年《羊城晚报》找到我,希望我能在该报开一个类似刘先生那样的诗词鉴赏专栏,开始我还有一点犹豫,因为想到本人承担的教学和党政工作繁重,开专栏每个星期都要写一篇,压力比较大,后来尝试着写了几篇,竟写出了乐趣,也就一直写下来了。但是要在一千来字的有限篇幅里把一首诗词讲透,就好比是戴着镣铐跳舞,想跳好的确要动很多脑筋 ,要查看很多资料,还要选择恰当的角度切入 ,还真是不容易,但是在《羊晚》编辑部和热心读者的支持下总算坚持下来了。今天在这里我把写作的心得与大家作一个交流,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将来把它进一步修改好。
我今天讲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理论的东西我不想讲得太多,我还是想讲得通俗化一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可以从古典诗词的鉴赏中得到一种真实的感受,或者说零距离的接触。
中国古典诗词所表现出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是最充实的,它们二者相互融合又相互映衬。生命精神中透露出哲学智慧,而哲学智慧反过来又充实了生命精神,从而构成了中国的诗性智慧,也就是说诗歌的思和哲学的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诗思里贯穿着生命意识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等等。古典诗词之所以为那么多人所喜爱,就因为它确确实实体现出了古人的生命感,并且能够历经千古一直流传到如今,让我们读来还能感受到一种生命激情,似乎觉得唐人、宋人离我们并不遥远,这就是因为古人与我们在精神上是相通的,这是文化血脉上的一脉相承,是在生命感受上的相通。
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理解。
第一, 生命悲情、生命激情和生命抗争。
诗起源于哪里?《礼记》的《乐记》和最早的《尚书》都谈到过,诗来自于生命的冲动,诗是心灵被感荡的产物,尤其是在有着生命的悲情、冲突、抗争的时候,诗就产生出来了。
马克思讲过“痛苦出诗人”,其实有悲愤、有不平就要发泄,这是中国古典诗词最主要的一种起源。钟嵘的《诗品》就讲到:“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歌发于中而形于外,内心有感受,有冲动,就有了诗。生命的悲情很重要,古人感觉到生命的可贵,时间的可贵,就要去追寻生命的价值,就要寄托自己的生命精神,所以很多诗都是从古人的生命悲情开始的,具体来说是从对时间的思考开始的。
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在于人有理性的思考。动物也会感受到时间,植物也有时间,但它们不会思考。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人们对于季节的感受非常敏感,故中国有二十四节气。人会思考时间,时间的难以挽留就预示着人生的难以长存。尤其是想有所作为的人思考时间,更会感觉到事业未成而时光难在,悲情就出现了。曹操就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那样的感叹。为什么啊?日子过得太快,人就象早上的露珠一样,太阳一晒就没有了。
时间飞快,人生也把握不住,这个时候他感觉到大业未成,故而慷慨激昂横槊赋诗,呼唤英雄的归来,以期帮助他事业成功,这就有了一种生命的追求。
另外就是悲秋。从宋玉开始到屈原、曹丕,再到杜甫,悲秋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还有伤春,也是对时间的感受。伤春是宋词里写得最多的,辛弃疾“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就是从时间流逝中感受到人生短暂的悲剧。我们的哲学大师孔子,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抒发了对时间的感慨,面对流水哗哗而去,他感叹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就饱含了生命的悲情。人们对时间的无法把握,于是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在这个时候也就要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了。
对于春夏秋冬时序的更替,古人往往从一种悲的角度去体会,从而充满了一种时间的焦虑感,像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里面就有悲伤感。个体对于时间的伤感,也是个体生命的一种觉醒,并由此进入到对于历史的思考。所以对于时间的感伤和人生的感悟,往往是跟历史结合在一起的。
唐代有许多诗是这样写的,比如说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大家可能很熟悉,它首先是从花写起,因为春天的花开花落引起对于时间的思考,到最后进入到历史层面的思考。“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后来《红楼梦》里林黛玉“葬花吟”也有这种感叹,“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也就是从此袭用而来的。“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为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你看,这就有了哲学的思考了,从生命的思考开始进入到哲学。年年岁岁花是一样的,但是岁岁年年人却不同,这就是有了物是人非之感,有了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讲得更有悲情,“但看古人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是一种凄凉之景,就有了历史的感伤。
在一些古典诗词里,这种伤春悲秋之感往往是跟历史的纵深感、沧桑感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才有了苏东坡在“故垒西边,人道是,三过周郎赤壁”的地方,发出了“早生华发”之叹。面对着古战场,感慨时间的飞逝,觉得人生太短暂了,在很多时候,这种生命的感慨和愁绪,升华为历史的忧伤。这在咏史诗中最为明显。“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这个愁是什么愁啊?就是因伤时而引发出来的生命之愁和历史之愁。因此,咏史诗也就与感叹时空的变化连在了一起。如刘禹锡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
常百姓家。”由时间的伤感转入对空间的悲叹,从而使诗获得了一种深远的空间结构。它不再是感叹现实,而是把它延伸到了历史,延伸到了远古的空间。古人的生命感受,由此而得到了一种拓展。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写到“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当见到昔日古战场英雄早无踪影,只有几枝芦苇在寒风当中摇曳的时候,一种生命的悲情由此而起。
到了明清还有人继续着对时间的咏叹。我最欣赏的是张惠言的一首词《水调歌头》,表达出对时间与生命的感受,他说,“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词人写到斜阳,写到东风吹来,枫叶几度变红又几度返青,就有了一种沧桑感。“千古意,君知否?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我最欣赏的还是这几句,“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我觉得非常具有生命感。一夜之间新芽绿遍,雨中红透,这是草青花开的景象,这时候似乎天地所有的景色都进入到他的房子里,也就是进入到他的胸怀之中。这种纳天地宇宙于心中的胸怀,实际上是对自然生命的尊重,诗里充满了一种生机和宇宙意识,诗人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天地宇宙之中,在时间的感悟当中来把握天地空间,这就有了一种更高远的思考。
像蒋捷的诗词也写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很简单啊,不过是写出一种自然景象,但是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之中却包含着很深刻的生命悲情。
从伤时进入到咏史,往往是对生命精神的一种把握。由此而来的就是伤离别,因为时间不驻无法把握,人生短暂也很难挽留,所以朋友相聚就显得非常重要。但亲朋之间往往是别多会少,因此于离别时刻也就有了一种生命的悲叹。
另外,就是对远游而思归的歌咏。在外地做官经商,或者出去拜师会友,不断的游荡也会产生诸多的客居感。古人就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是从大处看人生,看时间,充满空幻感。所以客游他乡,就引发了对生命的追问。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有一种人生的沧桑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对故乡产生了陌生感。这个时候家乡在自己的生命当中是一种精神家园,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家,更多的是自己的精神寄托。
由此而起,就有了人在他乡的生命感悟。像白居易写的“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所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马戴写的“落叶他乡树,
寒灯独夜人”,黄叶代表时间的流逝,灯下自处是孤独,白头是人生的短暂,意象对比非常强烈,衬出的是人生的悲叹。对此,黄庭坚更有感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他把人生的感悟放在诗词里头写出来,确确实实令人感动。“桃李春风一杯酒”是写他当年顺利的时候,春风得意,朋友聚会在一起,但是流落江湖一下就是十年而过,朋友再聚已不可能。由夜雨之灯、江湖之灯而联想起人生际遇的艰难曲折,同样流露出人生的一种空幻感和沧桑感。
由思乡而起,就有了“杏花春雨江南”这种意象,它几乎成为了古代知识分子心中的精神家园,尤其是南方人到了北方,或者是在打仗的时候,一想到杏花春雨江南就有了一种宁静、安宁、幸福的感受。所以韦庄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到了对江南女子的难以忘怀,这也成为后来的文学意象,垆边的江南女子跟杏花、春雨、江南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生命的美感贯穿其中。正是在人生的漂泊当中,故乡才变得如此令人难以忘怀,才有如此强烈的魅力。
因此,伤时、伤史和伤离别、伤故乡,都是会相互牵连的,并引发出一种生命的悲情。
当然还有哀悼生命,进入到这种层次时,就更可以见出生命的悲感了。尤其是在汉代的时候,人口死伤得太多,长寿者很少。《古诗十九首》里就写到“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看到死者、见到坟墓,更感觉到存者的可亲,更感觉到生命的格外可贵,并由此进入到对历史的追问和人生的思考。像王羲之的《兰亭序》,本来雅集是欢乐,但是他却由此而生出了许多感慨,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一种生命悲情油然而起。苏东坡《前赤壁赋》也是继承这样的传统来写的,“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由人生的短暂进入到深刻的历史和时间的思考。
古人在生命艰难、仕进受阻的时候,生命激情更为旺盛,往往体现出一种生命的抗争精神,也体现出一种哲学智慧。像鲍照写的《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他有才能但是没有出路,这个时候要抗争,要挑战,“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李白的《行
智慧诗词篇五
《充满诗意和智慧的古诗词课堂 - 佛山市中小学新课程课例选辑》
充满诗意和智慧的古诗词课堂
——《长相思》教学反思
南海实验小学 黄思韵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人教版语文第九册的课文。“山一程,水一程”,将士们的艰难跋涉,一路走来只有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将士们醒来也只剩长相思。本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在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苦愁闷。在教学的过程,也引起了笔者的反思。
(一)严谨地定位教材
本词描写了将士们在边塞军旅因为风雪声而睡不着,引起了将士们的思乡情绪,因为故园是温暖的,宁静的,是没有风雪声的。然而,此词跟许多讲边塞生活的诗词不一样,它主要讲述了纳兰性德在康熙二十一年早春,随御驾东巡,去往山海关外的盛京——沈阳的事情。它少了许多战争悲壮的色彩,语言显得婉约清新。然而,笔者在初次备课和查阅网络上相关教学设计时,教师和学生都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纳兰性德在守卫边疆,准备在战场上杀敌,那么这个古诗词的课堂格调就变得悲壮而哄烈。实际上,本词的格调应该是哀思、幽怨,因为年轻的纳兰性德既肩负这保护皇帝的重任,又在为自己的仕途而努力,所以,他必须离乡别井。
古诗词承载着中华很多年的文化,需要我们教师细细地去琢磨文字,推敲文字。所以,对于本课的教学,给笔者一个启发,那严谨地对待教材,细细地推敲文字。
(二)充满诗意的古诗词课堂
古诗词本身的语言就很美。它的美表现在文字的本身、意境、情感和空白上。例如,从“山一程,水一程”,简单的六个字,在我们的脑海里,马上呈现将士们攀越无数座山,跨越无数条河,在行军的旅途中艰难跋涉的画面。因为语言有整体美,它不需要我们把它支离破碎,只需要我们用敏感而丰富的心灵去触摸它,感悟它。佛山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王耀平先生说:“语文教学的要旨不在研究,不在分析,而在于触摸语言。”诗意的古诗词课堂,应该让学生感悟语言。 第一,通过情景创设感悟语言。本教学设计了三个情景“风雪碎梦——梦回故园——塞外荒凉”。笔者让学生转换身份,代入角色,把自己就当成是纳兰
性德,走进预先设计的情景中,学生感受到在边疆的塞外只有风雪声,而在故园有美好温馨的声音,在情景的对比中,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离愁别绪。最残酷的是,两个情景对比完,笔者又一次把沉醉在美梦中的学生拉回到现实中去,让他再一次感受风雪声的凌烈,把学生的思绪推上了一次高峰。诗意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情景中流连。
第二,通过对比感悟语言。本次可以在“塞外——故园”“风雪声——欢乐声”两个切入口进行对比。这样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不同的感受。在边疆塞外,看到的是一片荒凉和孤寂的景象,听到是风雪呼啸的声音;在故园,看到是一片温馨、祥和、自然的画面,听到的是动听美好的声音。所以,王耀平先生在《触摸语言》一文中说道:“只有依靠触摸——用眼耳口手触摸,用心灵触摸,在触摸中,让读者的心灵敏感而丰富,让敏感而丰富的心灵更进一步地参悟语言之美,境界之美。”本次,通过对比,学生在听觉和视觉想象中感悟语言。
第三,通过朗读感悟语言。朗读不是机械的读书,朗读应该有整体美,情感美和递进美。教师在本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多次朗读,有在情景中朗读,有学生和教师的合作性朗读,有教师递进式的导读,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与诗人平等对话。
第四,通过填补空白感悟语言。语言本身就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等特点,它留给读者的空白空间是很大的。笔者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填补空白,让学生在脑海里面对《长相思》的不完全型,根据自己的知识架构,得以完整。笔者抓住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身在征途,却心在故园”,让学生感悟语言留下的矛盾空白,让学生去理解,去感悟。
本次教学,让笔者最深刻的感受,那就是语言是浮雕的,是音乐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用心去体会。
(三)充满智慧的古诗词课堂
诗词不但需要我们去感悟,还需要我们去思考。文本留给我们一个矛盾点,那就是诗人“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共同去理解诗人的内心茅盾,共同地与诗人平等对话。同时,因为有这样的一个矛盾点,我们内心必然就会问“可不可以不去”,我们内心的好奇,让我们去解读诗人的
一生,因为他是康熙的一等侍卫,在他的身上既肩负这保护皇帝的任务,又有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为了国家,为了仕途,他必须离乡别井,所以,一些又显得十分的无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诗人离愁别绪。那么,这样的课堂,给学生的思考就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充满思考的。所以,充满智慧的古诗词课堂,需要我们去深挖文本,让学生走进文本中区。
(四)教师与文本的融合
我是一个刚上讲台一年年轻的教师,在课堂的驾驭上,在对文本和教学语言的把握上还有很多需要去提高的。一堂自然而充满灵性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那么还需要教师无论从教学的设计,教学语言,课堂驾驭,个人气质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和文本融合,让学走进自然和谐的课堂上去。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充满生命离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致力继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教师课堂的驾驭能力,做到更好地文本的有效融合。
古诗词的课堂是充满诗意和智慧,我们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更富有味道,更耐人寻味。本次教学录像课能够顺利的完成,笔者重新感谢师傅黎绮妮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南海实小五年级备课组全力的支持和配合,让一个稚嫩的年轻教师更加成熟地站在这个讲台上。
智慧诗词篇六
《从古典诗词中汲取从政智慧》
从古典诗词中汲取从政智慧
杨中良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15日 05 版)
在崇尚德行的传统文化里,“学习”不仅是为了增强本领,更重要的是修身律己、涵养品德,实现内在人格的完满与升华
优秀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语约意丰,其思想意蕴和智慧光芒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政者,常常品读,如同与智者对话,启思益智,能得为官从政之真谛;又似与圣贤同行,修身养性,方入为国为民之境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古典诗词中,“学习”是一以贯之的主题词。“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强调为官者应该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保持“已到凌云仍虚心”的胸怀,培养“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行动自觉,读书不辍,日知其所无,才能成就高远的境界、开阔的胸襟、通达的学识、敏捷的思维,做人为官自能不坠俗途,不落窠臼,树立起“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形象。
中国的古典智慧,更加突出“学习”的实践性特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放翁这句诗流传千古,用脍炙人口的韵律,将学习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表现得深刻而又生动。“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的空谈干部终将被时代抛弃,新时期的领导者既要有“腹中贮书一万卷”的底气,又要有“于无字句处读书”的智慧。既读破万卷书,又认识现实问题与矛盾,才能笔下能出千言、胸中亦有良策,才能“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当然,在崇尚德行的传统文化里,“学习”不仅是为了增强本领,更重要的是修身律己、涵养品德,实现内在人格的完满与升华。“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
利”。为官之德首在清廉,做到“清风两袖朝天去”,才能“免得闾阎话短长”。唐人诗云:“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虑于微、防于小、杜于渐,时时慎微、处处慎独、在在慎己,从而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我自岿然不动”的风骨。
“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保持清廉,也要涵养良好的家风、纯洁“朋友圈”。领会“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的智慧,养成“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的操守,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才能避免“祸起萧墙”。古人云,“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权相交,权尽则弃。努力多交“益友”、倾心去交“诤友”,才能受益终生。
品读古典诗词,最难捉摸的是境界,最可贵的也是境界。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一贬黄州,再贬惠州,最后贬到了“鸟飞犹是半年程”的儋州,但是他超越了人生的得失与荣辱,“盛衰哀乐两须臾”,“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并不是宣扬“人生如朝露”的虚无主义哲学,而是以洒脱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其实,不论面临何种环境,只要始终坚持把自己放在为人民服务的位置上,不为进退滋扰,不为宠辱失态,始终以“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心态履职尽责,面对诱惑才能百毒不侵,面对名利才能淡然处之,面对责任才能挺身而出。
(作者为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智慧诗词篇七
《古诗文总结》
古诗文活动总结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是艺术精品,民族瑰宝,也是中文化的精髓。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影响深远。 一、认识、坚定信念,为古诗文诵读提供原动力 教育核心价值是铸人铸魂,铸什么样人,铸什么样的魂以及怎样铸人、铸魂是我们必须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把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广大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以中华诗词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构成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我们用来铸人铸魂的重要教育资源。基于此,我们对开展古诗文诵读所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形成以下认识。
一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香港文化大师南怀谨先生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论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亡国是可怕的,但只要文化还在,就可以复国。”
中华古诗文是中华文化重要载体,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我们有责任,通过开展古诗文诵读,让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世代相传,为走向振兴的中华民族积蓄源源不断的智慧和持久的发展动力。
二是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开展古诗文诵读,就是要从小养成孩子传统美德,做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的下一代。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格的养成,奠基在童年,及早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趁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古诗文,而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品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精神状态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实施古诗文诵读,是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和培养民族精神有效途径。
三是实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新课程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奠基。古诗文诵读克服了传统阅读的价值功利化,内容狭窄化,操作课堂化,效果表面化的倾向,远离学科考试内容, 以提升文化素质为主要目的,为语文教改提供启示,具有借鉴价值。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让我们的老师感悟到,我们的教育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唯一活动,应当让学生有丰富的多方面智力活动。诵读古诗文让孩子感受前贤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精神家园,同时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得到更好发展。
二、建章立制、落实载体、丰富形式、真抓实干
近年来,我校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特色化办学和实施素质教育有效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我们的做法是:
(一)坚持四个结合
1、坚持与课改结合,探索校本课程建设之路
新课改为我们实施古诗文诵读提供了自由空间,我校坚持以诵读为校本特色课程,每周四课时。每天的诗文诵读与名曲欣赏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形成“朝听名曲晚读诗”的课程特色,也形成一道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
2、与特色办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 我们办学定位为“科学与人文并重,经典与时尚同行”在营造人文校园方面,我们坚持以古诗文诵读为抓手, 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先后开展赛诗会,在“经典诗文共欣赏,你方咏罢我登场”的阵阵声浪中,全校师生激情飞扬,师生同台,场面壮观。 为了配合古诗文诵读的宣传和氛围营造,我校的校报、班级板报都开辟了古诗文欣赏专栏,在走廊悬挂经典名句,让走进校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人小独特而浓郁的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3、坚持与教育科研相结合 我校以诵读中华古诗文为重要内容的营造书香校园是我们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书香班级”评比,古诗文“诵读之星”评比等,丰富了活动形式,活跃了校园文化,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实例,同时也让教育科研剥去神秘面纱,更加贴近教师,贴近了学生,贴近学校,为三位一体同步发展开创了崭新思路和现实途径。 · . 4、坚持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的道德教化功能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当前我们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个有理想追求的人,有生命精神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也就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有民族自豪感,有生命感,有诗意情愫的人。诵读古诗文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
(二)建立三项机制
1、活动保障机制,开展古诗文诵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长期坚持下去,必须有一系列保障措施,否则就可能流于表面化,表演化。为了将古诗文诵读落在实处,我们建立了六个保障机制。一是定时间,每周四课时纳入校本课时当中,从时间上于以保障;二是定人员,每堂课有专人负责,师生共读,从教学人员上予以保障;三是定内容,以省编读本为主,以自编读本为辅,杜绝诵读内容的随意性,从内容上于以保障; 四是提供经费,对付出劳动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助,充分肯定老师劳动价值,对表现好的班级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保护师生积极性;五是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为诵读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六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和环境营造,提高诵读活动效果。
2、总结交流机制。古诗文诵读,需要不断总结交流,从内容到形式需要不断改进,从而保持师生持久的兴趣,确保诵读效果。在交流方面我校坚持校内交流每学期一次,纳入教研活动计划之中。先后以召开家长座谈,问卷调查与专家对话等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改进古诗文诵读活动。
3、评价激励机制。古诗文诵读需要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措施激活师生内在热情, 以持久保持旺盛的兴趣,我校坚持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星星擂台”以对抗赛的方式,激发斗志;“每周之星”,以班级为单位评选推出本周出色的同学,树立典型,引导学生赶学标兵;以“班级星”、“年级星”、“校级星”三级评比的目标激励式,引导学生不断冲击新目标攀登新高峰;以“书香班级”评选,表彰优秀集体,鞭策落后的班级; 以文艺表演,演讲等方式给表现出色的同学以展示的舞台。对各种标兵和先进用校报,校园网对外发布宣传,当然更多的是诵读课堂,老师富有智慧的即时性评价。
(三)实施两个延伸
古诗诵读是项关系到社会家庭学校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在推行这项工程中,我们坚持以学校为中心,依托各方,内外联动,共同实施的做法,实施两个延伸。
一是向家庭延伸,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倡导亲子共读,家庭读书乐。激发出家长参与热情。通过校报及问卷,引发家长对古诗诵读的关注。力求带动一大批家长参与到对诵读活动的思考与研究中来。 。 二是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情感。据时分类,诵读古诗文。如老师们带领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塘。秋看红枫树,冬吟白雪歌。从“竹外桃花三两枝”到“毕竟西湖六月中”;从“霜叶红于二月花”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在轻松愉快氛围里,背过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宁静的冬。 (四)由读到写,读写并举。 通过诵读古诗文,不少学生萌动了动笔试写的激情。我们给予的充分的保护和科学引导。学校先后邀请诗词协会和铜陵学院专家,对孩子们进行了必要的鼓励和指导,扶持着一棵棵稚嫩诗歌园地幼苗破土而出。 激发了孩子诵读的兴趣和创造的热情。将古诗文诵读活动推向了一个更高层次。
总之,古诗文诵读是为学生注入中华文化源头活水,是为学生生命补充元气。从小让学生直面古诗文,诵读古诗文,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大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将义无返顾地把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铸人铸魂的功德事业坚持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开出花、结出果。
智慧诗词篇八
《诗歌朗诵,爱是智慧》
爱是智慧
为了我们的家园里有开不完的玫瑰,
为了让那些空中的鸟儿自由地飞翔,
我们愿用自身的神智,去启迪孩子智慧的心扉。
在操场上,我们和孩子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在教室里,我们让孩子们围在身边,听拔萝卜的故事。
悦耳的琴声从教室里传了出来,忧美的歌声在上空回旋。
顽皮的男孩摇响手中的铃鼓,
活泼的女孩学着跳起欢快的舞蹈。
在这个洁白无瑕的世界里,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美妙,充满了神奇。 爱更是无怨无悔。
常有人问:当幼儿教师好吗?
我们能感觉到听力在下降,嗓音不再清脆,每天都很疲惫。
但当听到孩子们略带奶香的小脸蹭你的脸蛋说:“老师,我爱你”, 当孩子拉着你的衣襟,叫声“妈妈”满足的笑时,
当你因孩子调皮生气,孩子却抱住你的腿说:“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了。” 这时,似乎让我们寻找到了那份曾经遗失的童真和内心迸发出呵护这份童真的冲动。
我们无悔当一位幼儿教师,我们无怨工作的繁琐。
将你的手放我手心,让我带你去看世界,成为我们不变的夙愿。
幼教工作是平常的,宛如一首最平常的歌,
鹦鹉红冠彩翼,歌声中却始终没有自己在为孩子铸就的爱的港湾中。 然而飞在天空中的云雀虽小,歌声却响彻云霄。
我们甘愿做一只云雀,永远唱着平常而生动的歌。
有人说,生活是红色的,象火那样炽热。
有人说,生活是蓝色的,象天空那样湛蓝。
有人说,生活是紫色的,象玫瑰那样多姿,如梦幻一般浪漫。
然而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儿的?是红的?是蓝的?是紫的?
对,是五彩缤纷的。
在这个绚丽多姿的世界里,
有我们的歌儿,有我们的泪,有我们的笑,有我们的爱。
在这个多彩神奇的乐园中,用我们的心放飞爱的梦。
智慧诗词篇九
《诗词与人生》
诗禅一味
院系:建筑工程系 专业:工程造价 年级:2013级 班级:2班 学号:1313820233
摘要:禅诗即佛教诗歌,是指宣扬佛理或具禅意禅趣的诗.自从佛教在汉晋之际从印度传入,这类诗就应运而生.不但很多僧人写,许多崇佛的文人,包括许多名诗人也写,据粗略统计,其数量多达三万首之多,是我国古代是个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诗歌园地中又一席奇葩,许多优秀禅诗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关键词: 宗教 修行 习禅 诗人 参悟
诗歌主要用于抒情言志,是形象思维的国度,主要以情感性和形象性感人,影响社会人生.这样,诗歌这种语言形势变得到了禅宗的青睐.诗歌语言充斥于禅宗语录中,而使禅宗成了诗歌的王国.诗化的禅宗以其特有的内容和形式问世也就必然很快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得到诗人的喜爱,是禅宗几乎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佛教宗派.禅宗中顿悟,不重坐禅,主张平心是道,主张任缘任远,禅宗不断创新种种新奇独特的简单明快的修行方法,也都投合文人士大夫的所好,加快文人诗人和禅宗的结缘.这种结缘,造就了诗歌的规模和数量,在中国文化史上堪称大观. 禅宗是宗教,诗歌是文学,禅+诗=禅诗?问题并不如此简单.佛教在明帝永平十年由印度传入中国,依托释迦牟尼佛所演教法修行.修学佛法,觉悟成佛,佛教修行有种种方便,依世人根器法门众多.禅宗融合中国儒道文化,于六朝时来华僧人菩提达摩初创,到唐代有六组慧能发扬南禅.由唐宋到达鼎盛时期,形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景象,到明清仍有传承.近代当下社会禅宗仍然是信众极多,许多名人雅客都皈依佛门,以一种出事的淡然、空灵缓解社会的压力浮躁。世间法出世间法在佛教智慧中都有根据,许多在家居士持戒修善、儒释并举,即获得世间的种种善报又获得精神上及来世的快乐解脱。“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诗禅的相互渗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和提高。
千古禅灯,闪闪不灭。禅,包含着上古、中古两大文明的智慧与睿智。恒河之波静,黄河之波动,动静咸宜,相得益彰。中唐六祖慧能(公元638—713年)“见性成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利用比喻、象征、暗示的文字语言来说禅理,从而借助诗歌表现艺术去宣显佛理,达到了诗于禅的完美。《六祖坛经》是禅宗主张心学一派最具代表性的典籍。慧能也因此偈明心见性,得弘忍传予衣钵。慧能弘法禅净(净土宗)并举,《坛经》强调“见自性清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性,自成佛道”。一个修行者只要坚持修行十善,那么极乐世界便在眼前,只要行十善,自己所处的便是净土。我自己也是皈依弟子,世人都曾诵读佛经作为宣泄苦闷的方式,以逃避现实,企图忘却烦恼。或许,每部佛经真的就是一本哲学书,它们根植与痛苦心酸的土壤而开出的超脱飘逸的奇葩,看破红尘后的会心微笑,能够闲事登临名山祖刹,礼佛焚香,诵读经典,也能得到佛光的普照吧。
慧远(公元334—417年)祖师。东进高僧,与庐山结念佛社,即历史上有名之白莲社也。所谓白莲社者,在庐山般若台精舍,谢灵运凿池东林寺前,植白莲其中,遂因以为号焉。慕庐山之风来集者有僧有俗,皆避世遗荣,其中尤贤者十八人,世称“庐山十八贤”,由此因缘中国兴念佛之始。谢灵运为慧远弟子,陶渊明亦于慧远善。诸多名士常往来庐山,缔世外之交。
庐山东林杂诗
慧远祖师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此诗是化般若义理的代表作,慧远祖师认为,佛法之妙,含有无上精微之意。如自心能臻于无上之妙境,都同归于一极,而无等差。慧远祖师由身游而至神游,最终达到了悟般若性空的无上微妙真谛,使人豁然超悟,胜于儒家修身的“三益”之法。诗出高僧之手,脱落尘滓高风逸怀,自不待言,即是写景状物亦见其方外的本色。
话再转回庐山东林寺,至今犹存。现任方丈释大安适其道场弘法度众,秉承祖师遗风。以儒道思想阐发佛理,使人们内心参省。我在文中以祖师称之,因我也是净土宗念佛修行的在家弟子,能读诵参悟祖师之智慧备感亲切欢喜。持戒修行,念佛禅观,济世度人求生净土是吾辈至于当下修行纲要。今天的东林寺有世界上最庄严地佛像——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道场方便接纳众生求法,闲暇时间登庐山访东林,参悟佛道,求生极乐,念佛诵经,增长福慧,佛光加倍。
谢灵运(公元385—433年)是慧远弟子,且与庐山东林颇有渊源。这首《过瞿溪石室饭僧》是任永嘉太守时所作:
迎旭凌绝嶝,映泫归溆浦。
钻燧断山木,掩岸墐石户。
结架非丹甍,藉田资宿莽。
同游息心客,暧然若可睹。
清霄扬浮烟,空林响法鼓。
忘怀狎鸥鲦,摄生驯兕虎。
望岭眷灵鹫,延心念净土。
若乘四等观,永拔三界苦
全诗星空般若,意趣盎然跃然纸上;以动显静,以静的中道妙旨陈动,颇得动静如一。 诗中的瞿溪、石室山都在永嘉郡永宁县(今浙江温州)。饭僧,即是斋僧,施饭食与僧人。诗中的前六句,写诗人游山途中的所见所闻.他迎着朝阳,跨越陡峭的山间小径,渡过溪涧,映着活泼的流水,来到水滨.一路之上,但见山里人家,生活简朴而清苦.他们截断树木,钻木取火.房屋因随山势,建于水边高崖之下.房门简陋,用泥涂塞.他们的生活艰辛,全赖耕耘长满野草的荒地.这“钻燧”四句,描绘出了一个荒野深僻而又质朴的山居环境,烘托出一个去饰取素,返璞归真的氛围.诗文中的 “同游息心客”至 “摄生驯兕虎”六句,是描写僧人的修行与境界.诗中的“清霄扬浮烟,空林响法鼓”二句,既渲染了寺庙香火盛况和群僧礼佛的虔诚,而且也蕴含有即空即假,非空非假的的般若中道思想.诗人通过一虚一实,非虚非实的艺术手法,阐述了般若中道的思想,寓深奥佛理与自然景况之中,实为难能可贵的意境.诗中 “忘怀狎鸥鲦,摄生驯兕虎”二句,是赞美僧人慈悲为怀,有好生之德,能与禽兽和谐相处.全诗的最后四句,作者抒发了因饭僧而激发起的向往佛国之情.诗中 “灵鹫”山名,为印度释迦牟尼佛与弟子讲经说法之地. “净土”佛家所言的庄严清净的极乐世界.“若乘“二句是祈愿自己能获得佛家的般若智慧,弘扬佛性,观照色空的本性,斩断和超脱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和痛苦。进入成佛的境界。吾也有此愿,今世修行,摆脱轮回,求生净土。
禅的空明、澄澈,在于禅者的心情淡泊宁静自在随缘,远离世情,情系林泉 。看寒山
大师的悠闲与他禅心的高洁明净。
我向前溪照碧流 或向岩边坐磐石
心似孤云无所依 悠悠世事何须觅
“心似”句:《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说:我的心就像天上的白云那样,不胶结和依附于任何外物,自在空明。心无欲念,淡泊世情。其心境也定会空明、澄澈,不去追逐什么名誉地位,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也就用不着被悠悠事情所羁绊,得到自由与解放,可以说宠辱皆忘,物我两忘。寒山此时让我们发现:原来佛的境界、禅的境界。竟如此虚空澄净,不着一物!
拾得,与寒山为有,同为唐朝僧人释门智者。这首《无题·无来无去本湛然》的禅理。 无来无去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天。
诗的第一句说,人过三界(欲、色、无色),并且能更上一层楼,从迷惑中超脱出来,那便达到了"涅槃“的境界。第二句人一旦超脱三界,不在轮回之中,也不在轮回之外,无去无来。第三句可以理解为,一滴水晶可以反映出佛的大千世界,佛的伟大光辉,不会被斑点或者某种缺失所掩盖、遮蔽。这便是悟道的最高境界,在此时,便觉的万物都是佛都是禅。有了此种心境,便会发现佛的洁白无瑕,澄清洁净以及禅的清净自性。禅的体悟,会使你忘却人间的烦恼,洗涤你内心的污垢,使你的心境变得纯净而自然。从而让你大彻大悟,从物外到物内,从世间到世外,超然无我,入与宁静淡泊,清凉美妙的禅境。
初中毕业时候,我的书法课老师送了我两幅字,一副隶书一副行草。其《听蜀僧濬弹琴》就是行草那副。诗仙太白,天生才华。此诗写的极其清新明快,开阖自然,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猗,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蜀僧西下峨眉峰,洒脱超凡,琴艺高超,挥手抚琴,如万壑松风,似爽钟清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使人听得回肠荡气,洗心滤性,不觉天色已晚,暮云四合.弹着洒脱,听者飘逸,琴声如泉三者相得益彰;高山流水,伯牙子期,得遇知音.一个天性不羁,如天马行空,喜欢无拘无束,自来自去;一个后天修道,清高脱俗,不惹人间烟火,般若灵根。
诗人于高僧,相互赏识,具是同道中人。观音菩萨莲花印《不空绢索经》云:所论一切法本无色运行,离诸染著,心不在内外,不在两间,内外两间亦不可得;本自清净,平等无二,舍无我心"。太白此诗,赏琴、赏静、赏僧、自赏,俊逸高缈,颇得禅宗"身世两相违,云间卧不飞"之净土宗本意。盖含乾坤,随波逐浪,事事物物,本真本空,一色一味,本位妙体;性质自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后人称之为诗佛,其诗光照天地,以色貌色,虚实相生,妙理一致。王维接受禅宗“多离妄执”的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修得“心静如空”(王维语)后,能“用心若镜、应而不藏”,“空故纳万境”才创作出来直觉体认之作:
鹿柴1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
返景入深林3,复照青苔上4。
空山的返景,深林的明月,其刻划的细致入微使这些景色意象有着自然原样般的真实,诗中没有情语理语的些微迹痕,完全是山水自然景色本真的呈现,都是无我之境。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著有《红楼梦》,我们切看一首“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曹雪芹以鲁智深出家,阐明禅意。执着于非法相仍是执着,舍却任何执着,才是彻悟自信的大丈夫。人生本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大道难求,这是因为在夜冷水寒的枯寂之境,求道无由,必须一念回心,将空寂之境抛却,归向晶莹圆满的自心,便会发现原来空船不空,万事遂缘,心境似日,随遇而安。
从古至今,学佛参禅的圣贤名士数不胜数。释迦智慧的魅力是不可思议的。清光绪年间的李叔同(律师弘一),堪称半世文人半世僧,近代的虚云、印光(净土宗)等众多的僧人放下万般,走向觉悟,广度众生之路。现代生活中,出家的人数渐少。但仍有不少人发愿出家修行,为众生积福修善。很多富商学习佛家智慧弘扬传统文化成为真正的儒商。明星、教授等都有因缘学佛,我也是皈依修行,真正的转变自己。践行佛陀的教法,在世间修行孝悌、诚信、十善,期望开悟,利益众生。来世成佛出离三界轮回。
诗词是思维与语言的火花,去品读背诵,让我感觉在提升灵魂的纯净,让我感受到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人生离不开诗词,生活的五味杂陈,人生的艰辛苦楚,需要诗词来抚平心澜。我爱看书,尤爱古籍。诗词歌赋都是细读易翻。小时候最爱的是那首孟郊的《游子吟》,“孝”是人性的光辉,是人类共同恪守的人生信仰;反哺跪乳若是自然天性,那样人的“冬温褥,夏凉席”更应体现身为人子对父母长辈的孝及感恩,爱父母之爱,弃父母之所恶。后来喜欢那种宁静悠远的诗,初中时候王维的“终南山”,陶渊明的“归田园居”,那些便在心里描绘田园生活的自在天真。
高中生活压力特大,反而更是去刻意释放自己,田园生活,禅诗幽静,但是更喜欢毛主席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气与志向,毛主席也很喜欢一首“枯树赋”,我也喜欢。真的有以为女词人让我感动,女词人却有男子气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的词随着她一生的经历多情多愁多感,她是才女亦是豪杰。许多的诗词凝结着人生的感悟,遗留着诗人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智慧,也给后人留下了财富。
孤独是一种境遇,那些特立独行的诗人参悟人生修行佛道,不也“乐不思蜀”。我也学佛,也在修行,也是一种孤独的存在,诗、禅、佛经、香盏,构成了我的思维境界,生活在压力与嘈杂的世间而有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自在。
如果说,禅佛是一片遥远陌生的土地,禅诗便是通向他的幽径;如果说,视野是一只神秘奇妙的宝匣,禅诗便是开启他的钥匙。
【1】 刘向阳:《禅诗三百首》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9年版
【2】 张卫国:《金刚经·坛经》崇文书局出版发行 2012年版
【3】 蒋心海:《半世文人半世僧·李叔同》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201
2年版
【4】 纯文 :《云木禅心虚云和尚诗偈选赏》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 2
012年版
【5】 陈淼 :《禅诗大智慧》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版
【6】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金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4年版
【7】 《禅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版
【8】 章太炎 梁启超 李叔同等:《国学大师说佛学》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发行 2009年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6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