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名句

| 造价员考试 |

【www.guakaob.com--造价员考试】

李清照的词名句篇一
《浅谈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

2007年12月第29卷 专辑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Dec.2007

Vol129 Specialsec.

浅谈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

汪小玲,李 翩

(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摘 要:李清照的词总体风格婉约清丽,流转如珠,音韵谐美,同时又于婉约中兼具豪放,时代激流中的变化与发展。本文从口语、炼字、叠字、关键词:李清照; 诗词; 炼字; 叠字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识码:A:-(--02

  :然,概括性强,,。下面从语言的角度谈谈李清照作品的一些特色。

二、李清照的词作也讲究炼字

有如以下一首:“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

()难,西风留旧寒。”《菩萨蛮》

一、李清照词的语言之所以清新自然,与她巧用口语入词有很大关系

如她的词《孤雁儿》中写道:“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这首词大概在建炎某一年的春天,梅蕊初绽,作者睹物思人写下的。词中的“说不尽,无佳思”、“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全系口语,以之入词能以俗为雅,又符合音律。其中“人间天上”一语,写尽了寻寻觅觅之情;“没个人堪寄”,写尽了怅然若失之感。全词至此,戛然而止,而一曲哀音犹自盘旋在人们的心上。

再如她的《南歌子》中的两句“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旧时天气旧时衣”,这是一句极寻常的口语,唯有身历沧桑之变者才能领会其中所包含的许多内容,许多感情。“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句的“旧家时”也就是“旧时”。秋凉天气如旧,金翠罗衣如旧,穿这罗衣的人也是由从前生活过来的旧人,只有人的“情怀”不似旧时了!读到这句,我们似乎可以听见词人长长的叹息声。这两句连用三个“旧时”,正如前人评刘辰翁《宝鼎现》词所谓的“反反覆覆字字悲咽”,言其“不似旧家时”之处,确乎感人至深。

宋张瑞义《贵耳集》卷上举李清照的《永遇乐》为例,谓“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以寻常言语入词是易安词的一大特点,一大长处。正如前人所谓的“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邹祇谟《远志斋词衷》

依词中所写的乡思推断,这首词很可能是写于南渡以后的最初几年。词的起首二句寓有漂零异地之感。“炉烟”下着一“直”字,形象更为鲜明,似乎室内空气完全静止了,香烟垂直上升,纹丝不动。这让我想起了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云“大漠孤烟直”,以壮阔的飞漠烘托孤烟,其直似在目前。再如温庭筠的《菩萨蛮》云“深处麝烟长”,则以幽深的内室映衬麝烟,其长亦可想见。此处则以窗外的雪花作室内香烟的背景,益见词心之细。虽然三者各不相同,但就其描写气氛之静而言,则是异曲而同工。三四句中的“明”字和“轻”字从字面上看似乎很愉快,可是它为什么会给人以哀愁的感觉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前面所铺叙的环境气氛和这两个字的限制性。在雁断云残、雪落烟升的凄清气氛中,人物的情绪自然不会欢畅;而烛底的凤钗即使明,也只能是闪烁着微光;凤钗上的人胜即使轻,也只能是颤巍巍的晃动。这样的意象自然是令人不欢的。从小小的凤钗和人胜上透露出心灵的信息,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这是填词家的高妙之处。

三、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除了巧用口语、炼字炼句外,还表现在叠字的运用上

最具代表性的还是那首《声声慢》。词的开始连下十四个叠字,委婉曲折,透露出她那凄切的心情和孤独的处境。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漂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

收稿日期:2007-11-24

作者简介:汪小玲(1978-),女,安徽怀宁人,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

140

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此外,李清照的词讲究音律,音韵和谐,这使我们读起来不仅琅琅上口,还能体味到作品更深一层的意蕴。

婉约派的词风。她的词自成一家之风,被后人誉为“易安体”。所著《词论》一文,就阐述了自己对词世的流变及其艺术方法的看法和主张。由于她一生经历比晏几道、秦观等更艰苦曲折,加以她对艺术的力求专精和在文艺上的多方面才能,词的成就也超过了他们。她后期的词有时还兼有豪放派之长,使她能够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的影响也较大。

清代著名词评家陈廷焯说:“宋闺秀词自以易安为冠。”

()卷六)确实如此,李清照的大多数词都写得蕴《白雨斋词话》

四、李清照词的独特之处还表现在朴实的白描手法

有如以下一首:“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细。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

()此词通过寒食时节景物形象探寻一位少女秋千。”《浣溪沙》

藉而不绮靡,妍婉而不纤巧;流畅不失于浅易,怨抑不陷于颓唐,继承并发展了婉约派的词风,对后来的词人如辛弃疾、姜夔等影响很大。清代王士禛概括说:“。我们从,位”:

① 这三句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

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王士禛认为范句虽为李句所自出,而李句“特工”。两相对比,范句比较平实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艺术效果;李句则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

的感春情思,从而表达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的作品。本篇全用白描。、、幽怨凄恻,但她的词作中也有豪放的一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她的

(天接云涛连晓雾)。它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那首《渔家傲》

李清照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道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近人梁启超评曰:“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

(集》中语。”《艺蘅馆词选》乙卷)真是一语破的,指出了此词豪

参考文献:

[1] 张雪莉.人工天巧妙绝千古-浅谈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J].学语文,2002,(03).[2] 杜玉荣,杜启昌,赵葆英.浅谈李清照词的创作特色[J].河北大

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6).[3]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

社,1988.[4] 白寿彝.中国通史12[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5]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6] 上缰村民.宋词三百首[M].梁海明,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7]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2.[8] 刘允声.历代诗词佳句鉴赏[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9] 刘拥军.李清照秦观词选[M].成都:巴蜀书社,1984.

[10]于天文.李清照词选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放的特色。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才人,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不少的奇词佳句,让我们在品读的同时,不禁要佩服这位女词人的卓越才华。像《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蝶恋花》中的“柳眼梅腮”;《念奴娇》中的“宠柳娇花”;《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剪梅》中的“此情

①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无论是口语,还是是

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可

(王士禛《)谓“人工天巧,可称绝唱。”花草蒙拾》

在词史上,李清照继柳永、秦观、周邦彦之后进一步拓展了

AnAnalysisofLanguageCharacteristicsofLiQing2zhao’sCi

WANGXiao2ling

(ChineseSchool,GuangxiNormalUniversity,Nannin530001,Guangxi,China)

Abstract:TheoverallstyleofLiQing2zhao’sCiissimpleandbeautifulwithpassinglikethebeadandthehar2monicphonology;simultaneouslyisuninhibitedandgraceful,reflectstheturbulentcurrent’schangeanddevelopmentinthetime.ThisarticlehasanalyzedthelanguagecharacteristicaboutLiQing2zhao’sCifromseveralaspects:thespokenlanguage,polishingcharacter,overlappingcharacter,simpleandstraightforwardstyleofwritingandsoon.

KeyWords:LiQing2zhao; language; thespokenlanguage; polishingcharacter; overlappingcharacter;

 simpleandstraightforwardstyleofwriting

141

李清照的词名句篇二
《唐诗宋词名句》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李清照作品评述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

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上书

第一卷:五言古诗】

张九龄:感遇·其一

张九龄:感遇·其二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春思

杜甫:望岳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佳人

杜甫:梦李白·其一

杜甫:梦李白·其二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送别

王维:青溪

王维:渭川田家

王维:西施咏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东郊

韦应物:送杨氏女

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李商隐:韩碑

高适:燕歌行·并序

【第四卷:七言乐府】

李颀:古从军行

王维:洛阳女儿行

王维:老将行

王维:桃源行

沈期:杂诗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王湾:次北固山下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李白:赠孟浩然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送友人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杜甫:春望

杜甫:月夜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李清照的词名句篇三
《李清照的名句》

李清照的名句

1、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2、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3、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6、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7、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8、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9、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10、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11、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12、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1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6、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7、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8、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19、眼波才动被人猜。

20、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21、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

22、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2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4、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25、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26、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27、多少事,欲说还休。

28、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9、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30、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31、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32、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33、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34、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6、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7、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38、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0、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41、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43、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4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5、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46、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47、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48、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49、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50、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51、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52、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53、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54、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55、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56、笑语檀郎,今夜纱橱秋箪凉。

5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8、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5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抒情诗词名句

豪放诗词名句

豪放派诗词

李清照的词名句篇四
《李清照的诗词的艺术特色》

报名号:1078

姓名:吴中义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吴中义

内容摘要:

几百年来,李清照一直广受人们的关注,主要是她在诗词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李清照的词格调高雅清丽,情感浓烈真挚,个性鲜明突出,语言通俗清新。她擅长借助日常细微的生活细节,传达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她善于摄取富有特征性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人物的内在感情;善于汲取、琢炼新鲜活泼的民间口语、俚语,形成晓畅雅致的语言风格,读之令人回味无穷。她的诗词讲求格律,给人以音乐的美感。他的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也因此成为一代“婉约词崇”。 “《云韵集》卷十云:两宋妇人能词不少者,无出其右矣。”

关键词: 俚语 含蓄美 婉约词崇 易安体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她的词作,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神韵,被当世及后世以“体”名之,称为“易安体”。她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她的词被推为“压倒须眉”、“词采第一”、“婉约词宗”,受到古今读者的称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探讨它的艺术特色,对我们继承文学遗产,繁荣文学创作,有很大裨益。

词史上大量的作品都是写柔情密意,离愁别恨,相思苦衷。李清照作为大词家,她的大多数作品亦是如此的,千古流传的李清照词的主要内容正是离别相思和晚年愁苦。但是作为抒情圣手的李清照,写来与前人迥然有别,自出新意。在艺术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首先,李清照善于摄取富有特征性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人物的内在感情。《萍洲可谈》说:“李清照多移艺,词尤婉丽,往往出人意表。”所谓“出人意表”,就是指她善于捕捉形象,描写心理,能用轻巧新颖的手法写出别人难以写出的情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就是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个性。粗心的卷帘侍女对花的命运不关心,对风雨打打击后的海棠的变化无所察觉,当女主人询问时,便随口回答:“海棠依旧。”但是女主人惜花如命,即使在睡梦中也在为海棠忧虑,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侍女,海棠花如何?对侍女的回答很不满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既十分自然妥贴地表现了女主人对花草细心爱护惋惜焦灼的心情,也是对粗心大意的侍女的轻微责备。

人物的外在动作是他的思想感情与心理的反映,因此,李清照词的抒情手段更多的是表现抒情主人公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动作。如《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这首词上片写暖风解冻,叶芽舒展。春天来临的信息,使敏感的女词人情思荡漾,因而发出“酒意诗情谁与共”的慨叹,表现了词人与丈夫离别独居的愁苦。下片连写三项动作:斜奇支 山 枕、、剪弄灯花、初试夹衫。穿上金缕线缝的春衣,更勾起为谁悦容的相

思之苦;因愁绪满怀,诗人无心赏花观柳,所以闷闷躺下,但是辗转反侧,竟磨损了钗头凤;最后词人怕浓愁入睡做恶梦,因此索性起床剪灯把玩。旧传人们以灯花为喜事的预兆,所以通过剪灯花这一动作,不仅表现了闺妇情意缠绵和受离愁煎熬的痛苦,还有刻画了思妇盼望亲人归来喜事临门的心理,“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煎灯花弄”被前人誉为“入神之句”。词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把心灵深处的愁苦,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使读者能慢慢咀嚼,领略词人为离愁别苦的心境。这种以动作表现心理的写法,虽不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动作与情感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整个作品的感情更加生动可感,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曹植《美女篇》中“盛年处房室,夜中起长叹”,写出了一个得不到佳偶的美女。两者相比,李清照词形象的鲜明性和刻画感情的细腻性远胜曹植的《美女篇》。

用表情表现感情活动的,如《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描摹女词人与初婚未久的丈夫分别,独居思念之苦。前人已指出句子是脱胎于范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但是与前人相比,李词在艺术上确是向前发展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不仅写得工整,语言极为自然,而且“才下”与“却上”相连,将相思无计消除的心理状态表现得逼真极了。

李清照不仅善于具体地运用了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来抒情,而且还善于创造生动鲜明的形象来揭示蕴藏的内心世界,表达感情。如《醉花阴》:

这首词,不仅一再渲染重阳之夜的思乡活动,而且抓住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消瘦这一特点,创造了“人比黄花瘦”这一形象,一个“瘦”字含有多少相思和幽怨!作者在这里以物比人,寄幽细凄清之情于菊花的清高雅致的清瘦形象与词人的风度形象和谐一致,塑造了词人黯然神伤的憔悴形象。让读者联想到“瘦可怜,袅娜细腰的美人倩姿。”这一全新形象塑造,生动地表现了抒情女主人销魂荡魄的相思之苦。

又如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中所塑造的凝眸楼头望归舟的思妇形象,“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处。凝眸处,从今更添,一段新愁。”女主人的痴情委婉

孤寂深沉都从这一生动的形象中表现出来。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景物往往涂上感情的色彩。“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作者不正面说我与山水亲,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的强烈感情赋予山水,使景物人格化,物我得到了更好的融合。这与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的佳句相似,都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现自然景物的美丽和诗人热爱自然的感情,物我交融,主客观统一,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李清照还善于化虚为实,将心灵深处抽象的无形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例如抒发愁情时,她把它写得有长度:“从今更添一段新愁”;有浓度:“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有形体:“柔肠一寸愁千缕”;有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用准确的语言,将愁进行生动的描写,就使得人类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了。

李清照还特别善于使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画面,传达感情,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真切自然。如《临江仙》,这首词写客居的寂寞。柳梢梅萼的春天的消息,亦徒增“人客建康城”的感慨,当年感月吟风,而今老去寂寞,甚至试灯和踏雪也无心情。下片直抒衷肠,却形象自然,读之潸然泪下。

铺叙也是李清照经常运用的手法。慢词确实需要铺叙,但慢词的铺叙应该有丰富的形象,才能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感情。李清照的慢词,便具有这种特点。如咏白菊的《多丽》篇就是大量用典和铺叙手法写成的典型。铺叙和抒情融为一体,是十分成功的佳作,词中这样描写白菊:“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这也不像,那也不像,白菊花像什么呢?噢,原来像屈原,像陶渊明。词人用博喻的手法来描写白菊花,而且在逐个否定中给以掘深。屈平、陶令之比新颖别致,词人不从外表比,而且从内在气质上把白菊与隐逸的高士划上等号,并寄托了词人的爱好和情操。其它诸如《声声慢》、

《永遇乐》等这些代表李清照艺术风格的著名长调,也都采用 铺叙的手法。以铺叙的手法刻画抒情主人公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动作,以达到抒情的目的,重在叙写抒情人物,这就是李清照词的铺叙的特点。

总之,作为一个抒情大家,李清照创造性地运用了多样化的抒情手段来抒发描绘感情,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词讲求格律,必须具有音乐美。其语言是很难驾驭的,李清照却以惊人的才华,驾轻就熟地创造明白如话,清新流畅的诗歌语言,在宋词中别具一格,大放异彩。

李清照词从字面上看并不深奥,绝无晦涩难懂之嫌,大多数还是浅显的,但由于词人的精心选择、提炼,使这些语言通俗而雅致,常见而新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词人吸收了民间新鲜活泼的口语。如: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侧难留。(《凤凰台上忆吹箫》)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奇。(《孤雁儿》)

这些常话犹如说话,表面看来平淡无奇,可是蕴含深厚。大胆地把“也侧”、“没个人”、“不许“等等这些在当时看来粗俗的字眼写进词里,以浅俗之言,发清新之意。创造性地把正统文人鄙视的民间口语运用到词作中,达到了推陈出新,化俗为雅的目的。其语言似拙实巧,情味隽永。因此,人们称李清照是词的本色行当第一。

其次,李清照词的语言锤炼而不见痕迹,工妙却出于自然。李清照的词明白如话,决不是直接口语所能达到的。是经过精心加工提炼的。锤炼而不见痕迹的典型的例子,首推《声声慢》一词中叠字的运用。在一首词中运用了这么多叠字,而又全无斧凿的痕迹,不禁令人叹止,所以引起前人的一致赞美。有的称许“《声声慢》一词顿挫凄绝,二阕十余个叠字,而气机流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为词家叠字之法。”

李清照词锤炼语言也表现在用典上,李词中不少语言是从前人的诗词中变化而来

李清照的词名句篇五
《李清照的名诗名句》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

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她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掺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盏三杯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想更多的了解她,买一本她的专辑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掺戚戚。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词名句篇六
《浅谈李清照的十大经典名句》

浅谈李清照的十大经典名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英雄永远是英雄,不会因为任何不利的条件而改变。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五陵春》

时过境迁,万事皆休,想说还没说呢,眼泪就流下来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彷徨、无助、寂寞、无聊、无望。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

与其作无可奈何的怀乡之想,不如依旧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不要辜负了这眼前盛开的菊花。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梦令》 岁月无情,自然依旧春来秋往,相思的苦令人无限忧伤,相思苦一种,闲愁的是俩人。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我的愁苦相思重啊,小船都载不动。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相思的苦是没法排遣的,绉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愁闷的思绪又涌上了心头。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西风吹卷起珠帘,是一个面容瘦削不堪的我。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蝉在鸣叫,看到绿绿的树叶中小小的花朵,唉,花无百日红,叶有一时绿啊。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近来我这样消瘦,并不是因为喝了过量的酒,也不是因为悲秋,而是相思的人儿瘦。

李清照的词名句篇七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意象》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意象

摘要: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风格婉约清秀,具有强烈的女性风格特点。她的词作意象也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本文将从李清照词作中常用的几种意象出发,一个个剖析研究,总结出这些意象各自的意义和共同的内涵。与此同时,李清照词中的意象也随着词风的变化而改变,本文也将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李清照,词,意象,转变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章丘人。名列北宋“后四学士”,曾受苏轼的赏识。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她从小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受到良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教育。自幼便精通音律,尤其以词为擅长。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曾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重要的词论。主张词要典雅,强调词的音律性,并且善用白描手法,常以寻常语创新意,在两宋词坛独树一帜。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女作家,不但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清照词中既有春至秋归、山水之乐,也有闺阁心情、离情别绪,更有家难国殇、深愁大悲,几乎涵盖了其整个起落跌宕的人生历程,可是说是这个婉约词人的人生词史,因此意象表达的语言也非常的丰富。王国维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李清照的词中景的意象也都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心语。人的情感借不同的意象表达,情景交融,不可分离。在李清照现存的四十五首词中,尤其以“花”“酒”“雨”“帘”意象为最多,这些意象并不仅仅是单纯地意象,而是寄托了词人的思想感情。在南渡以后,李清照词中的核心意象也发生了转变。

一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

在李清照的词中,“花”是最主要的意象之一,这些“花”意象和词人自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隐喻和象征关系,表现了女词人对美与生命的追求与爱惜。同时 ,女词人喜欢将花意象与特定的时间、季节、气候、心境等联系在一起 ,表现了女性特有的心灵历程。她把感情完全地融注在花的世界中,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不是单纯地咏物抒情,而是已经上升为词人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寄托,达到人亦是花,花亦是人的境界。在不同的时期,花代表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1)误入藕花深处:这是李清照的少女时期,作为一位封建时期的贵族少

女,她的生活幸福快乐,无忧无虑,并且由于涉世较浅,词作风格也比较活泼开朗,充满青春活力。也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的关心与亲近及内心的纯洁。其中《如梦令》是最有代表性的写花的一首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小令选取傍晚归来时的一个特写镜头,十分生动地写出了全天游览的愉悦心情,可谓是以少胜多的绝妙佳什。”1在这首词中藕花的意象象征着她美好的青春年华,以及她对这美好生活的体验。这里的荷花与少女都是“清水芙蓉”,荷花的娇艳醉人与主人公的青春美丽相融在一起,真是人面荷花相映红,相得益彰。娇艳的荷花意象映衬着年轻词人娇艳的生命状态和如花的岁月,而在晚霞落日中自由翻飞的一川鸥鹭则是她自由生活和自由天性最完美的体现。

同时期再如有《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这是一首女词人郊游抒怀的词作。暮秋时节,万木摇落、红稀香少,但是女主人公并没有因此而伤感,而是发现了萧瑟秋景中“清露洗、苹花汀草”的清新景致,与荷叶衰败的景象抗衡。少女的欢欣,使得“莲子已成荷叶老”的深秋湖面也透露出勃勃生机。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结婚后与丈夫赵明诚伉俪情深的时候。这个时期李清照的词感情奔放,情感细腻,抚媚诚挚,深刻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大胆追逐的内心世界,也表达词人对爱情的坚贞。这个期间《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谓千古名句,以花喻人,比喻生动,想象新奇,备受后人推崇。这个比喻,不仅是因为帘外的黄花和帘内的美人相比情境和神态相似,十分具有创意。更因为人瘦胜似黄花瘦,黄花与人物我交融,更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离别思念之情的浓厚,把词的主旨表达的淋漓尽致,给人美不胜收之感。

再如此时期的《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里春花即是少妇,少妇即是春花,两个娇艳的艺术形象融成了一体。花映人,1引自《插图文学小丛书-李清照》毕宝魁著,1999年版,春风文艺出版社

人衬花,少妇与春花的形象交相增辉,出神入化地烘托了她那如花的美貌和娇憨的情态。她自信、活泼、俏皮,充满了少女春天般的热情。这是李清照最甜美的一首词。词以欣喜盈盈的轻灵笔触,精妙地刻画出一位初婚少女的美好情怀和细腻心理。花的意象是李清照对丈夫情意的表达,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孙崇恩在《李清照诗词选》中也对此词做了评析:全词写花也写人,写人也写花,人与花,花与人虚实相映。

(3)满地黄花堆积:在李清照晚期,不仅经历了丈夫去世,更经历了国家灭亡的剧痛,在这首《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花”亦可以代表女词人,女词人的生命形态就是“黄花”的生命形态,有悲夫巨痛,更有伤国大辱,化作委地的黄花而不可收拾。作者将愁付诸于菊花,对菊花倾诉呐喊,明此才可以知其心中跌宕、感其愁思万千,流露的是词人南渡后孤身飘零的凄惨与悲伤,体现的是在国破、家亡、夫死的生活境遇中词人残破的心灵和凄厉的哀愁。

再如此时期《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这首词写李清照在经历国破家亡的悲痛的感情。暮春的暴雨后,花被雨水打落,已化为尘土,词人睹物思人,心情十分悲痛,与花的形态也十分相似。

在李清照的词中,这些花都是清新脱俗,精致典雅的象征,更是是自己才华横溢、晓畅诗书、孤傲一世的象征,达到人花合一的境界。

二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

“在现存的李清照的四十多首作品中,有22首词与饮酒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李清照留存到现在的词作中,有50%与饮酒相关。” 2 由此可见,酒的意象对李清照的词是多么的重要。酒的意象也与李清照的人生息息相关。

(1)“浓睡不消残酒”:在李清照的少女时代,酒作为一种乐趣和雅兴,给她带来少女时代的浪漫情怀,表现她细腻敏感的情思。例如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在昨晚的一番狂饮后,宿酒未消,2引自《李清照词选》诸葛忆兵选注,2005年版,中华书局

看着海棠花的凋零,也不禁伤感起来,词人借酒把自己的多愁善感,惜春伤春的感情表达出来。

(2)“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以后,感情甚笃,相处十分融洽,但是由于赵明诚外出做官,李清照不得不忍受两地分居的思念之愁。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中,“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词人写闺中离别相思之苦,在面对丈夫远行前夕,她难以控制内心的情感,在情感的表达上格外激烈。一种无力回天的绝望情绪笼罩着整个词境。“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自己瘦了,原因在于丈夫离家日子久远,相思痛苦蓄积的厚重。醉酒悲秋只是表象,相思丈夫才是最深层次的原因。给人十分悲怆、惨痛的复杂感觉。

(3)“沉水卧时烧,香消久未消”:在李清照晚期经历家破人亡之后,酒成为她晚年抒发思念故国之情的的载体,成为她晚年不可离开的安慰,充溢着故土沦亡和思夫的悲痛,承载着浓浓爱国深情。在《菩萨蛮》中,“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久未消”,除了醉酒以外,只要是清醒时,故乡之思总是缠绕在缠绕心头,一刻不能解脱惜春爱美的明快与思乡思国的沉重,女词人不直接说愁,而是通过描写使愁变的具体可感,意蕴无穷,耐人寻味。酒醉的越深,越沉重,越说明愁之深。

晚年时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更可谓是名句,女词人本想借酒消愁,却未想到借酒消愁愁更愁。“淡酒”说明女词人晚年是如何的凄凉,内心是如何的凄苦。酒作为意象抒发了词人历经沧桑,饱经忧患的无限哀愁。

在李清照的词中,“酒”总是与“醉”相结合,没有醉就不能达到想要表达的效果。作者将一腔真情融入在酒中,让读者觉得身临其境,情浓意切。也从侧面说明了李清照具有丈夫气,与传统的女词人是不同的。

三李清照词中“雨”的意象

“雨”的意象在李清照的词中也是较为重要的意象,将清照的少妇情怀突显

得细腻自然, 后期又更多体现了她在历经坎坷后的愁苦和忧郁。

(1) 早期的李清照词中“雨”的意象主要表现为少妇细腻自然的情感,在《浣溪沙》中“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记叙了少妇闺中的一天,以细腻的笔调写出深闺舒适懒倦以及寂寞之感,特别这一句,以雨中寂寞的秋千作结,将写景,叙事,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少妇融入在淡雅春光的意境之中。

在另一篇《浣溪沙》中,“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这首词写女词人独居生活的感受,春色已深,春色将逝去,在这风雨之中,梨花恐怕也将要凋谢。“雨”的意象写出词人说不清楚的愁绪纠缠,让人在“无语”的情境中感受到淡淡的忧愁,寓情于景,更显示出词人孤独的心境。

(2) 后期李清照词中的“雨”,由于经历过诸多磨难,再也不是少妇时期细腻情感的体现,而是心中愁苦的集中体现。《添字采桑子》中“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点滴霖霪不仅从音韵上造成连绵悄长的效果,而且有力地烘托了悲凉凄绝的气氛。这雨正是被赋予了离愁别恨的色彩。国破、家亡、夫死这三重灾难骤然降临到这位旷代才女的身上。她的心中充满了凄苦、忧伤与迷惘,而这种迷茫痛苦的心情伴随着这点点雨声却又倍加凄凉了。

再如《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细雨与“黄昏”“点点滴滴”联系,渲染愁情,如泣如诉。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苦悲以及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李清照中写“雨”的意象中,都是斜风细雨”、“黄昏疏雨”、“风骤雨疏”的小雨,而并没有瓢泼大雨,可能是因为小雨更能激发词人心中细腻的情感,更能表达女词人心中无穷无尽的愁。

四李清照词中帘的意象

作为一个深居闺中的女词人,帘在女词人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在李清照不同的时期帘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卷帘以及垂帘也都表达了女词人不同的心境。卷帘时心境明亮,垂帘时心境幽暗平静。在李清照现存的词作中,“帘”的意象达到13首,帘钩,卷帘,垂帘,垂帘,疏帘等等都是经常出现的意象。

(1)“卷帘”“疏帘”:这是在李清照早期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之一,这时的李清照虽然生活上偶有忧愁,丈夫离别,但是总体来说是幸福美满的,例如《如

李清照的词名句篇八
《李清照前期词》

李清照的词名句篇九
《李清照词》

《醉花阴》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教法建议

1、朗读;2、讨论;3、比较拓展;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

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吗?李清照! 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1、金石录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2、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是说

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

二、组织诵读

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三、切入提问

1、找出全诗的词眼——愁

“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

2、李清照表达的什么愁?从何处看出来?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即“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

3、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

把握表达手段:细节,形象,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进而品词句,品意境。

1

这是“一个人”的独守,是一个失眠女子的倾诉。

4、诗歌的情感价值探讨

李清照的“愁”为什么要如此“说出”? 讨论。

而当时社会封建礼教盛行,这样敏感的话题也是直露不得的。“闺怨诗”是中国诗歌的重要传统,文学史上很多著名的闺怨诗的作者都是男诗人。这个话题,封建语境下的妇女是不敢坦白的。而李清照作为女性能够直接坦白这样隐秘的内心情感,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要知道这是封建社会,而不是今天的现代语境,不是今天的改革开放的时代,所以我们从《醉花阴》委婉、含蓄的文字中看见了一个真诚、率真的李清照

5、背诵

在明确上述问题之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了,可以安排检查背诵,看学生是否能够背出,是否能够以声传情达意。

如果时间富裕,可以再播放视频朗诵。

5、处理“研讨与练习”

对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做一个当堂落实。对《醉花阴》的艺术表达作一个深入的讨论。适当讨论李清照如何表达她的“怨”,集中分析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方,人比黄花瘦。”具体落实到“诗歌的意象”分析上。但点到为止。因为仅仅这一首词就不必多说了。

抽象的“愁”通过意象的陈述,形象而生动,具体可感。具有感人的魅力。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之妙。也是我们对古典诗词鉴赏的重点。

可以就中国古典诗歌“人”与“花”的关系设计一个练习,看看学生的积累如何。要注意集中,不可散开。突出“花”的行色与人的情感的对应关系。诗意的表达都是具体形象的。

训练学生的想像与联想。并由此引入写作方法的借鉴,点拨之。

这个“瘦”字,可是全诗的诗眼。为何而瘦,因为诗人少妇强烈的寂寞和相思,相关的香炉里的瑞香也消损了身形,盛开的菊花也不丰腴。酒淡无味,黄昏暗淡,西风恼人。这是多么感人的深秋怀人境界啊。

板书:

“人面桃花相映红。”“芙蓉如面柳如眉。”“芙蓉向脸两边开。”

B、再次回到对《醉花阴》文学价值的提示上,北宋的美女我们肯定见不着了,但《醉花阴》却仍是鲜活的热血情感——李清照因此而不朽。

向下一课引导:李清照是一个只会“想丈夫”的家庭妇女吗?引出背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还是一个女子的婉约吗?这还是一个深闺少妇的爱情之怨吗?

引入下一课《声声慢》的预习,同样是在晚秋的季节里,看看“亡国”“飘零”“寡居”的李清照有了怎样的哀痛。这又是怎样的暮年的婉约。

2

《声声慢》

一、解题

慢 就是慢词表示长调,语气比较舒缓。

二、 出示学习目标:在诵读中体会语言、感受形象、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适当的语调吟读词作。

先同学自己吟读,(再次打开“二泉映月”音频做背景音乐),

评点(语速,语调,轻重缓急,韵律,感情),后然让同学评点。再让同学诵读。

四、分析鉴赏

1、用一个字来概括全词的感情基调。

词眼:愁(板书)。

2、知人论世,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

“半世漂泊感生平”

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前后期,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她作品的分水岭。 早年生活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善于音律,能诗能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感情深厚,家庭美满幸福。前期词风天真、活泼,抒写闺愁、闲愁、相思。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全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丈夫赵明诚在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词风还是比较婉约清丽。但是到了后期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后,词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沉郁凄怆。(《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名篇之一。是她在遭受一连串打击(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丢失殆尽),尝遍颠沛流离的苦痛后所作,历来人们公认是她的代表作。)

明确:国愁,家愁,情愁;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颠沛流离之苦。

社会意义:这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也是当时无数流离失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者的遭遇与痛苦是时代造成的

3、《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来表现“愁”的。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a、首先是她是用叠词,那种感情那种氛围更浓厚,可以让愁使人感觉更加丰富。她的寻觅、冷清、凄惨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有层次感。

因为她写《声声慢》的时候她的丈夫已经去世,所以说她一个人感到很孤独,开始寻觅。从生活常识来看,人在下列情况下才寻觅:一是我们的东西丢了,寻觅, 3

但一般不说“寻寻觅觅”;心中失落的时候,怅然若失就“寻寻觅觅”。那么李清照她在寻觅什么呢?她以前那段所有的美好时光,美好的日子。但最后找的结果只是冷冷清清。感觉到冷清之后,她自己内心的感受,就是非常凄惨。 寻寻觅觅明显是李清照的一个动作,冷冷清清。这里的冷清不仅描写环境,更暗示出内心的环境那么最后的“凄凄惨惨戚戚”纯粹是写心情或者说心理。 动作――环境――心理(板书)

恍惚――寂寞――悲伤(板书)

古人有时只是连用几个叠字,就有无限的妙处。比如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 如果要我们来写可能会是“很深的庭院”,或是深深的庭院。而这就是叠字的妙处。写作时要借鉴。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么理解啊?愁字写不完,愁字概括不了“我现在的心情”,愁啊,不尽的愁! 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这就是李清照无法言说,也说不尽的愁情。

B、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本文是借景抒情。

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雨 梧桐

选一意象,小组讨论:说说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假如你是李清照你看到这些景物你会想到些什么?

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柳永《雨霖铃》

——李清照《一剪梅》 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

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杜牧《清明》 ——李 煜《相见欢》 4

小结: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意象来抒情的。在此,李清照可谓大家。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柄青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读着它,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雁鸣,看得见梧桐落叶,昏黄孤灯。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的氛围,无疑,这是一种凄厉的美。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阅读《声声慢》和《一剪梅》两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同:明确:①风格上:都是婉约词,细腻婉转 ②节令上:秋天 ③情感上: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浸染词人愁情的景(意象)有何不同? ①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

花:《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菊花本是秋令之花,令人伤感,虽然满院盛开,可由于自己憔悴瘦损,也没有心情去摘花赏花。花向来喻女子,此处菊花愁损容颜,也指词人如今孤独寂寞,没有人欣赏、没有人守护,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花自飘零水自流” “红藕香残”从色彩上、气味上写出了荷花的清丽,即使飘零水上,仍是一幅轻盈雅致的图画。

雁:《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说“谁寄”,即是无人寄也。――相思之情。 《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雁”未必相识,却说是“旧时相识”,这里寄寓着作者两层感情:雁足传书为古诗词中常用之典,此指夫亡之痛;秋雁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总结:《声声慢》和《一剪梅》虽然都是李清照写愁的名篇,然而我们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两者“愁”的内涵是不同的。《一剪梅》是对丈夫的相思之愁、生离之愁,其时词人锦衣玉食,而士人游学游宦也是社会习俗,故这愁来得轻、浅,正如词人所言是“闲愁”;《声声慢》之愁绪却是沉重、哀痛乃至于凄厉的,这是融合了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泣血之作。由此也可看出李清照前后两期诗风的不同。

六、结尾: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词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5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6064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