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安全评价师】
篇一:《从潘岳的悼亡诗分析潘岳的情感》
从潘岳的《悼亡诗》(选一)分析潘岳的情感 潘岳是西晋太康年间著名的文学家,与当时著名文人张载、陆机、左思等齐名,文学史上并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潘岳的文采也在文学史上颇有名气,刘勰评价其作品曰:"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文心雕龙·体性篇》)因其文学成就斐然,钟嵘的《诗品》将潘岳列为上品十二人之一。尤其由潘岳所开创的"悼亡诗"一派,更是为中国文学史册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我们都知道潘岳以貌美而著称于世,不仅如此,他还趋炎附势,“望尘而拜”。但他的诗文,特别是悼念亡妻之作,却深情缠绵,赢得一致的赞赏。潘岳人格与文格的分裂,在魏晋时期的士人中颇具标本意义。
潘岳在《悼亡诗》中流露出沉重的哀凄,低徊哀婉,但他的深情还是遭到了一些批评家的批评,认为其诗“既哀且伤,甚有过之。”
史书称潘岳“性轻躁、趋世利”,然而他的悼亡诗却动人心弦。史书《潘岳传》论:“潘著哀词,贯人灵之情性”按照文如其人的标准,这样一个只图功名,攀附权势的小人怎么可能会有真性情,深感情?难道他的《悼亡诗》是哗众取宠,故作悲伤。其实潘岳也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受的教育也是传统的儒家教育,也曾用“吾一日三省吾身”的精神鼓励自己要勤勉工作。这样看来,潘岳为人上的瑕疵不是天生就有的,
而是其仕途不畅,多次挫折后,残酷的现实使他的人性扭曲变形造成的。潘岳曾八次调换官位,一次提升官阶,两次被撤职,一次被除名,一次是自己没有上任,三次被外放,而且他一直在六七品的小官位上徘徊。当然,这是由于潘岳生活的社会时代造成的,潘岳生活的汉末魏晋六朝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代。
当你不再怀着批评的态度看潘岳,你就会发现他的悼亡诗情感之深。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写诗人为妻子守丧一年之后,即将离家返回任所时的心情。开头四句,点明妻子去世已经一年。“私怀”四句,写诗人即将离家返回任所的心理活动。就个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来说,诗人十分愿意留在家中,可是有公务在身,朝廷不会依从,这个愿望是难以实现的。再说,人已死了,就是再继续留在家中,也是没有用。这里提出留与不留的矛盾。矛盾的解决办法是,勉强遵从朝廷之命,转变念头,返回原来任职的地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周惶忡惊惕。”写诗人就要离家返回任所,临行之前,触景生情,心中有说不出的悲哀和痛苦。看到住宅,自然想起亡妻,她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进入房间,自然忆起与爱妻共同生活的美好经历,悼亡诗,潘岳。
她的一举一动,使诗人永远铭记在心间。可是,在罗帐、屏风之间再也见不到爱妻的形影。见到的是墙上挂的亡妻的笔墨遗迹,婉媚依旧,余香未歇。眼前的情景,使诗人的神志恍恍忽忽,好像爱妻还活着,忽然想起她离开人世,心中不免有几分惊惧。这一段心理描写,十分细腻的表现了诗人思念亡妻的感情,真挚动人。这是全诗的最精彩的部分。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写诗人丧偶的孤独和悲哀。“一朝只”、“中路析”,写出诗人丧偶以后的孤独与凄凉。冬去春来,寒暑流易,爱妻去世,忽已逾周年。又是春风袭人之时,檐下晨霤点点滴滴,令人哀思,难以入眠。深沉的忧愁,难以消却,如同三春细雨,绵绵无休,盈积心头。要想使哀思衰减,只有效法庄周敲击瓦盆。庄周说,妻子刚死时,他很悲伤。后来想想,人本无生、无形,由无到有,又由有到无,正如四季循环,就不必要悲伤了。潘岳想效法庄周,以达观的态度消愁,殊不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悼亡诗,潘岳。
潘岳在《悼亡诗》里为他和妻子的爱情写下了一片美丽的哀愁。在洞察其生命蕴含之后,更令人为之痛惜和不舍了。藉由其“情洞悲苦”的文风,我们得以触碰到最柔软,但却也最真挚的心灵。
所以,从潘岳的《悼亡诗》我们可以知道潘岳是一个对
妻子有真实情感的人,他写这些诗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他的情感是真挚的,他趋炎附势的性格是由黑暗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篇二:《潘岳及其悼亡诗研究》
潘岳及其悼亡诗研究
潘岳(247—300),字安仁,祖籍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后徙居巩县。他是西晋太康年间著名的文学家,与当时著名文人张载、陆机、左思等齐名,文学史上并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潘岳的文采也在文学史上颇有名气,刘勰评价其作品曰:“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文心雕龙·体性篇》)因其文学成就斐然,钟嵘的《诗品》将潘岳列为上品十二人之一。尤其由潘岳所开创的“悼亡诗”一派,更是为中国文学史册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悼亡诗,潘岳。
一、绚丽而凄惨的人生
1.貌杰才俊,美男象征
千百年来,潘岳已成为诗词曲赋、成语典故、古今小说中美男子的象征。“貌比潘安”更是成为人们的形容男子貌美的俗语。潘岳之美,《晋书》如此叙述:“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潘岳少年貌美,风流倜傥,才貌俱佳。他常常一个人乘车出洛阳道游玩,路上的妇女爱他的容止,都手挽手围着他,一时传为美谈。悼亡诗,潘岳。
实际上,潘岳不仅貌美,才名在文学史上更是卓然。潘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军)、贾(谊)之俦也”(《晋书·潘岳传》)。他聪明辩慧,刘勰称其“轻敏”、“敏给”;他才华横溢,钟嵘赞曰“潘才如江”(《诗品·上》)。但是,经过历史长河的荡涤,为什么其貌名远超过其文名呢?
潘岳生活的汉末魏晋六朝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代,也是社会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和热情的时代,亦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文学的自觉和人的自觉”的年代,沉醉于人物的容貌、气质、肉体及精神的美,包括自然美与人格美同时被推崇,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崇尚美的时代。在频繁残酷的改朝换代中,一批批深具或深醉于“自然美与人格美”的名士被送上刑场——何晏、嵇康、二陆、张华、潘岳、郭璞、刘琨、谢灵运、范晔等当时第一流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均死于非命。
中国文化中的男性美,最初是崇尚壮伟的;魏晋之际,开始有了崇尚女性美的倾向,这种趋势到西晋发展为一种普遍的审美趣味。此时之美男,都是洁白秀丽的。潘岳作为男性美的符号,他所体现的那种唇红齿白的清秀、偏于柔美多愁的文才风流,既是个体的又是普遍的。河北大学蒋剑云教授认为,潘岳一生对妻子非常专情,夫妻感情极好。妻子死后他写的悼亡诗非常优秀,甚至开创了悼亡诗这个题材。爱情本是永久的话题,不朽的作品也促成了作者不朽的声名,这是他成为美男子象征的另一深层原因。
篇三:《悼亡诗大全》
1、<鹧鸪天>
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曦。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2、<离思·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悼亡诗大全。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悼亡诗三首·其一>
西晋·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悼亡诗大全。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4、<诗经·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5、<遣悲怀>
唐·元稹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拨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宅。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6、<为薛台悼亡>
唐·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7、<沈园二首>
宋·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8、<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清·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
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9、<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清·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
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已。
还怕两人俱薄命,
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10、<悼亡诗>
南朝·沈约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1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340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