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身手对联

| 结构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结构师考试】

对联
试身手对联(一)

对联,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对”,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联”就是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上下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或说明一个问题,或表现一件事物,或阐明一个道理。具体说来,上下联句法要一致。所谓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表现在停顿上,就是上联有几个停顿、下联也必须相同,还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种叫做严对或工对,另一种相对而言叫做宽对,它不拘平仄不求工仗。 具体要求:

1. 上下联字数相等。如 扫千年旧习,下联也必须五个字 树一代新风

2. 上下联同一位置词语的词性相同

3. 上下联同一位置词语的结构相同,即主谓监控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对联的特征。

1、字数相等2、词性相对3、结构相同4、平仄相合5、语义相关

学对对联歌诀: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在议和会议正式开始前,有一列强代表向中方代表发起了挑战:对联是贵国的传统艺术,我今出一上联,若你方能对上,说明本该如此(能对上没什么了不起);若你方不能对上,更说明本该如此(意含该败)。

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我方有一代表拍案而起,掷笔接对:

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学生听候,啧啧称赞,互相耳语)

生讲故事:财主给妈做寿(无才饭桶生搬硬套,让人哭笑不得,令人喷饭)

天增日月妈增寿

春满乾坤爹满门

(教后:学生乐了,笑了。)

(七)、实战演练

请按下列要求对联(相关中考题):

2、上联:西游众僧降妖除魔匡扶正义取真谛三国英雄斗智斗勇计满天下留青史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3、上联:三尺讲台迎冬夏

下联:一盒粉笔绘春秋 两寸笔头耕未来 十年寒窗渡春秋 半支残烛度春秋 七龄童子解春秋 两袖清风写春秋一腔热血送春秋 一片丹心系祖国 八方桃李送春秋一块黑板抒春秋

明确了对联的上述特点之后,我们可以使用拆合法来既快又准地对出下联。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如2007年江苏扬州市中考题:对偶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下联。(注: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扬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 平山堂下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就可用此法来应对,“平山堂下花似锦”就可拆为“平山堂——下——花似锦”三段分别对之。提示中已告诉我们“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它显然是地点名词,这样可以迅速地对出“瘦西湖——史公祠——琼花观——雷锋塔”等等一大串;“下”是个方位名词,我们可以对出“畔——上——边——下”;“花似锦”是个主谓结构,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我们可以对出“柳如烟——烟如雾——花似海——草如茵”等等。这样我们便可轻而易举的从中选出“瘦西湖——畔——柳如烟”“琼花观——边——花似海”“雷锋塔——下——草如茵”等好对。

原来只要掌握了技巧,对联题是如此简单。下面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精选了部分对联题,让同学们来一试身手。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文学社开展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2013

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

下联:1:满园书香育英才。示例2:一片真情报恩师

春花秋月,绿柳鸣禽,沧海大漠,名山大川„„自然中的美景令人陶醉,幽美、壮丽的风光激发我们无限灵感。请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山清水秀风光好 下联:

为宣传“世界环境日”,班级召开“建绿色家园,享美好自然”主题班会,设置了属对环节。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青山外早莺争树

铺垫与伏笔的区别

铺垫:顾名思义是用来衬托、引出下面主题的。好比说你要形容冬天冷,你不直接说冷,而可以通过描叙冬天里万物萧索,一点一点、步步达到目的。

伏笔:强调的是上文对下文的暗示、交待,有伏必有应。好比你在上文里埋了颗雷,下文说到雷爆炸了,如果上文没提埋雷,直接说雷爆炸了---这不很奇怪?

两者都带有暗示的意味,也都是行文的手法。铺垫“层层递进”、修饰烘托主题的效果的意味更浓些;而伏笔单指“线索”,使上下文有呼应,读者读来不会有突兀的感觉。

铺垫: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再如,王周生的作品《这不是一颗流星》开头写“我”和孩子在体育馆看戏熊,熊的出现,孩子异常激动,“我”奇怪,读者也好奇:孩子见了熟悉的熊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呢?接着孩子希望熊死,更是使人大吃一惊,“我”对孩子的训斥使孩子感到委屈,才吐露了深埋在孩子内心深处的隐情:要给阿婆做熊皮手套。读者这时才恍然大悟,为孩子纯朴天真的心灵由衷地激动。“熊”这个物件,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绝妙的铺垫。

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动竹凳” 、“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 ,原来,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对联题解
试身手对联(二)

对联题解(九年级备课资料)

(一)

一、命题趋势分斩:

我们知道,对联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最能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况且拟写一副对联,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因此,这种题目是倍受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中的对联题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2007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更是把这一传统的命题方式推向了极致,不但命题形式灵活,而且还与时事结合起来,使得这一传统的题目更焕发了时代的特色。

二、考场一线报道:

从阅卷老师这边来看,却发现这种题目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这虽不是一类新型的题目,但大多数考生却在“阴沟”里翻了船,还有的甚至“颗粒无收”。纵观他们失分的情况,主要是对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和主要特点并没有掌握住。如2007年福州市的一题:

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上联:商贸繁荣两塔擎天光禹域

下联:口口口口三山载福毓榕城

A.人杰地灵B.四季如春C.人文鼎盛 D.海西明珠

按理说,这一题很简单,只要稍微有点对联知识,就能轻而易举地选出正确的答

案C.可是同学们的答题并不容乐观,据统计.只有40%的同学选了C,而另外60%的同学与这题的分数失之交臂,想一想是很痛心的啊!其实,这一题也很好做,它考查的主要是对联的“结构相应”的知识,同学们看一下上联中的“商贸繁荣”四个字,商贸怎么样呢?它是繁荣的。“商贸”是名词,“繁荣”是形容词,是用来陈述“商贸”怎么样的,显然这两者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它是一个主谓短语。上联的前半部分是一个主谓短语,下联相应的部分也应是一个主谓短语,因此,我们只要从四个选项中选一个主谓短语即可,经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A项是并列短语,D项是偏正短语,都不符合要求,可以率先把这两项给予淘汰,现在只有B、c两项了,这两项都是主谓短语,最终来选哪一项呢?这时我们可以用对联要“内容相关”这一知识点为依据,上联中的“商贸繁荣”是与社会人文有关的,这样我们又可以轻松淘汰B项,那剩下只有c项为正确答案了。

再如2007年吉林课改卷:长白山是东北名山.其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月景如“静影沉璧”,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急流是“素湍绿潭”,其实天池之美亦毫不逊色。请根据所给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出下联.表现天池之美。

上联:长白山林壑尤美

下联:——

这一题下联所写的内容在题目中已明确要求,既是要表现“天池之美”,还要化用古诗名句。上联中的前三个字是“长白山”,是偏正词组,后四个字是“林壑尤美”是主谓词组,我们在答题时根据上联的词性和句法结构,结合对联的特点,不难对出下联。示例:

①天池水浮光跃金②天池水波澜不惊。

又如温州非课改区:

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很多考生在做这样的题目时不知从何下手了.出现了很多不应有的错误,那

么删改对联应怎么删呢?其实我们根据对联的特点也很容易做出这样的题目,我们先看这副对联的上联的前半旬,这是一个四字的主谓短语,后半句是一个七字的动宾短语.明确了上联的特点之后,我们可以轻松地把下联中的上半句删成“心田似海”,下半句删成“纳百川亦可容他”。

纵观2007年全国各地的对联题和考生的答题情况,都在启示我们,决不能对这一“旧题”掉以轻心,要切实掌握住对联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并适当的予以训练,这样才能答好这类题型。

三:解题技巧点拨:

1.明其特点【试身手对联】

我们在做题之前,首先要明确对联的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有些同学之所以在这一题上失分,很多原因就是不知道对联的特点。请想:连对联有什么特点都不知道,能对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吗?

对联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数相等。对联可长可短。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作对时,首先要考虑这一点。

(2)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稍长的对联,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如2007年四川安岳卷给出的一副不符合要求的下联。上联是: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下联是: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让考生对不合适的下联作出修改,我们从句式上就可很快发现“深情怀旧周树人”与“吴敬梓冷眼观世”句式不对照,只要稍一调整“周树人深情怀旧”就与上联句式一致了。

(3)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中上联“大漠” “孤烟”是名词,对下联的“长河” “落日”,上联的“直”是形容词与下联的形容词“圆”相对。

(4)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以此类推。即他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如“大漠”与“长河”,“孤烟”与“落日”都是偏正结构。再如名对“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联的“山穷水尽”与下联的“柳暗花明”都是并列结构。

(5)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绝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上例中的福州市中考题,你会不会发现很简单?上联“商贸繁荣”是一个主谓结构,而四个备选项中只有B.四季如春c.人文鼎盛两项是主谓结构,这样可以把AD排除了。然后再按内容相关的特点,上联说的是“社会”,而下联也应如此,所以又排除了 B.那理所当然的只有C是正确的了。

【试身手对联】

2.使用拆合法。

明确了对联的上述特点之后,我们可以使用拆合法来既快又准地对出下联。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如2007年江苏扬州市:对偶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构成对偶的下一句。(注: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扬

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个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3分) 平山堂下花似锦. 。

我们就可用此法来应对,“平山堂下花似锦”就可拆为“平山堂——下——花似锦”三段分别对之。提示中已给我们提示了“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显然是地点名词.这样可以迅速地对出“瘦西湖——史公祠——琼花观——雷峰塔”等等一大串;“下”是个方位名词,我们可以对出“畔——上--边——下”:“花似锦”是个主谓结构,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我们可以对出“柳如烟——烟如雾——花似海——草如茵”等等。这样我们便可轻而易举的从中选出“瘦西湖——畔——柳如烟” “琼花观——边——花似海” “雷峰塔——下——草如茵”等绝妙好对。

看了上文的技巧之后,同学们可能会有如梦方醒的感觉,原来只要掌握了技巧,对联题是如此的好对。下面从全国各地的试题中精选一部分,让同学们来一试身手。

四、考前热身训练

1.我们在紧张的备战中考之时,很多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也在不怕苦不怕累的加紧训练。为国争光。这时你的一个同学出了一幅上联:奥运健儿逞英豪。下联他一时怎么也想不好了,请你帮他写出下联。

2.下面是薄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方格中填写恰当的成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___________三干越甲可吞吴

3.眼看就要毕业了,你的同学李明和张华想为你们班级撰写一副对联作为留念,他们想好的上联是“尊师爱生风尚美”,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下联了,这时他们请你来帮忙,你能帮助他们对出下联吗?

4.“兢兢业业育桃李勤勤恳恳做园丁”这副对联是讴歌教师的,请你仿照这副对联,再写一幅讴歌教师的对联。

5.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学海无涯勤可渡

下联:书山高达万仞有志方能可攀5.书山万仞志能攀

6.阅读下面的一则新闻,按要求写对联。

【法新社雅典8月27日电】在8月27日进行的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中,中国的刘翔旋风般地取得了胜利.从而重新划定了男子短跑赛场的“势力范围”。 刘翔.这个21岁的上海大学生,成为第一个登上奥林匹克男子110米栏的中国人.并因此被载入史册。决赛中。从始至终一路领先的刘翔将对手拉下了2米多,这种差距在奥运水平的此类比赛中是很少见的。历史上,田径赛场上的短跑项目——100米、110米跨栏和200米——始终是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的势力范围。但在今天的110米栏决赛中。刘翔既战胜了非洲裔选手特拉梅尔(美国籍),又击败了非洲——加勒比裔选手加西亚(古巴籍).从而打破了他们对短跑项目的垄断,让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这一向来被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视为“独有领地”的项目中占得了一席之地。让所有中国人和亚洲人为之骄傲.刘翔目前已把目光投、向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想在自己家门口卫冕成功。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似乎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1)请用对联的形式概括上述新闻的主要内容。上联已给出。

上联:飞跨栏强手如云【试身手对联】

下联:

(2)请你想象2008北京奥运会的盛况,以“刘翔雅典夺冠”为上联,再写一幅下联。

参考答案:

1.中国英雄树国威。2.卧薪尝胆3.勤学苦练气象新4.示例:人梯巧搭登攀路心血勤浇栋梁材 为人师表诲而不倦替国树才教必有方5.书山万仞志能攀6.示例(1)破纪录刘翔冠军(2)王楠北京摘金

(二)考对联题答题方法探微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对子一直是学习的重要内容。练习对对子能够从中学到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一些方法,也是语感培养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近一两年来,它频频出现在中、高考试题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相信它会在今后的中、高考中继续呈上升态势,广大考生应引起高度重视。【试身手对联】

怎样快速、准确、有效地解答对联题呢?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

一、依据上下联关系来拟联。

对联从类型上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正对,是指上下两联的意思相近或相同,互为关联,互为补充。

如“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2007年兰州市)反对,是指上下两联意思相反或相对。如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2007年兰州市)刘勰《文心雕龙•丽词》中有“反对为优”的说法。人们一般把对的好的“反对”称为“上品”。串对相对难度大一些,中考题中很少出现,这里不再举例。 根据上下联的关系,对同一道题目,可模仿创新,正对;可拟向思维,反对;也可探源头,析因果,串对。答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自身实际,选好思考角度,确定作答内容。

如2007年山东威海市考题下联:“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从上下句互为关系和补充关系的角度,可以对出上联: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有)别,(或相貌语言,东西南北各不同)。

2005年辽宁省沈阳市课改实验区的考题上联为“三尺讲台迎冬夏”,从上下旬互为关系和补充关系的角度,可以对出“一腔热血写春秋”.还可以对出“两鬓霜花送春秋”、“满园桃李笑春秋”等。还如2005年山东省的中考试题.上联为:“品美文若饮甘露”,可以“读书”对出“读好书如沐春风”等。

二、根据对联特点。力求工整完美。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对仗。这是对联形式上的主要特点,对联从语言、声调、内容、字数上都要求相对。对联的对仗.与格律诗大体相同。从词语上讲,基本上是上联用什么词,下联也要用什么词。如歌颂老师的一副对联:一根教鞭系人间忧乐;两颊霜鬓凝天下春秋。

上联的数词“一”对下联的数词“两”;量词“根”对“颊”;名词“教鞭”对“霜鬓”;动词“系”对“凝”;处所名词“人间”对“天下”;名词“忧乐”对“春秋”。

但在实际作对联时,对仗的限制并不十分严格,可以灵活运用,这就是所谓的宽对。如北京梁家园看云楼联:“槛外远山排闼绕,楼前积水当湖看”就是一例。其中“远”与“积”,“排闼”与“当湖”都是不对仗的。

对 联
试身手对联(三)

对 联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能力目标: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德育目标:从民族语言的特有形式对联感受华夏文明,从而进

一步培养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学会拟写对联。

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合作交流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就是对联,今天我们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并学会写简单的对联。

二、对联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臵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臵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三、中考对联试题题型

(一)、对接式

【例如】把下面歌颂教师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三尺讲台【育桃李】【开创千秋伟业】

下联:一只粉笔【写春秋】【培养四有新人】

1、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之句式工整,语言凝练。 文明礼仪【贵】在养成

公民道德【重】在实践

2、东塔,是邵阳市内的一处名胜。沿塔内阶梯步步而上,至高处观景口,可俯瞰市区全景。在这座古塔之上,刻有一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知识补全下联。

上联:挺胸流盼层层远 下联:昂首攀登【步步高(或节节高)】

(二)、修改式

【例如】:收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周树人深情怀旧】

3、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做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

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暖日融泥万木春 上下联结构不对应,应将下联调整为【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4、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字数不相等,再考虑到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的因素,可把上联删改成【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三)、联想式

【例如】:写出下面对联所赞颂的名人

⑴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⑵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5、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每副对联所赞颂的人

物、

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诸葛亮】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三顾茅庐】 (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李白】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

【铁杵磨成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第二课时

巩固练习:

1、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2、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醉翁亭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3、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时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4、近日,一张“强拆出的空中楼阁”照片在网上引发关注。四川××市主城区黄金地段一栋7层住宅楼,因为顶楼一户人家不肯搬迁,所以开发商将楼下5层楼梯用挖掘机拆掉。看了此图,请你根据上联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大楼有恨,难承拆底斯痛;

下联: 。 【小民无辜,才受望天这苦。】

【试身手对联】

5、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拟写恰当的下联。

上联:品美文如饮甘露

下联: 【赏名画如沐春风。】

6、阅读下列对联,说说这些对联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所。

⑴店满春风春满座,门盈喜气喜盈门。(餐馆)

⑵巧成千家服,温暖万人心。(裁缝店)

⑶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

7、唐诗云:“自是子猷偏爱竹,虚心高节雪霜中。”竹子正因为有虚心、高节和耐寒的品性,才让人喜爱。秦大伟同学有感而发,写下了“虚心促上进”的句子,请你以此为上联,续写下联。(要求:下联以“高节”或“耐寒”开头,宽对即可。)

上联:虚心捉上进

下联:

示例一:高节显傲骨 示例二:高节展风采 示例三:高节见人心 示例四:高节赢尊重 示倒五:高节远名利 示例六:耐寒知高洁 示倒七:耐寒得成功 示例八:耐寒见品性 示例九:耐寒战挫折

8、名胜古迹的对联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文化名人(第④联写一人即可)。

①允矣斯文,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

大哉夫子,合诗书易礼春秋集大成。

注:„允矣‟对啊,恰当啊。(孔子)

②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诸葛亮)

③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④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苏轼(洵、辙))

中考对联题训练

【典型例题】

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解析 下联是个主谓结构,停顿格式4/4/4/3。前四字是两个名词构成的,“疾恶如仇”为成语,“杀富济贫”是由两个动词并列构成的。最后三字为动宾结构。下联也应符合这些要求,可拟为“西游师徒从善如流相邀除魔应天道”。

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解析 两联都应围绕赞颂老师默默奉献这个中心。上联停顿为4/3。“三尺讲台”为偏正短语,“三尺”是数量词,“讲台”是名词,“迎冬夏”是动宾结构,宾语是表示季节的词。下联可对“一支粉笔写春秋”或“两鬓染霜送(谱)春秋”或“满园桃李笑春秋”。

一、例题分析例如: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上联:商贸繁荣 两塔擎天光禹域 下联: □□□□三山载福毓榕城 A.人杰地灵 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

D.海西明珠

按理说,这一题很简单,只要稍微有点对联知识,就能轻而易举地选出正确的答案C。可是同学们的答题并不容乐观,据统计,只有40%的同学选了C,而另外60%的同学与这题的分数失之交臂。

这些情况在启示我们,决不能对这一“旧题”掉以轻心,要切实掌握住对联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并适当的予以训练,这种题目还是很好做的。

二、解题技巧点拨

1.明其特点

我们在做题之前,首先要明确对联的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有些同学只所以在这一题上失分,很多原因就是不知道对联的特点。试想,连对联有什么特点都不知道,能对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吗?

对联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字数相等。对联可长可短。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作对时,首先要考虑这一点。

(2)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稍长的对联,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如湖北咸宁市中考题给出的一副不符合要求的上

中考考场对联
试身手对联(四)

上联:壮志写春秋学海无涯直挂云帆探胜景;
下联:湖湘多才俊今朝有我敢凌绝顶傲群伦。
上联:摘星高远志,挑战艰难志高远;
下联:应考平常心,发挥极致心平常。
上联:英雄出少年扬鞭策马河山万里建功业;
下联:才俊满郡园挥毫泼墨青春十载展宏图。
上联:学海泛舟五千年华夏英才书奇志;
下联:蟾宫折桂三十载潇湘学子写华章。中考考场对联
上联:下笔千言凝湘水十里;
下联:出门一笑待桂子三秋。
上联:细研七科争佳绩;
下联:勤磨一剑展雄风。
上联:数载寒窗多少风雨多少汗水喜看今朝结硕果;
下联:几度春秋无限憧憬无限希冀期盼明天成大器。
上联:十年磨剑白刃生寒涔汗泪;
下联:今昔纵毫冰心着意写春秋。
上联:十年寒窗书山攀绝顶胸藏万卷成大器;
下联:三百俊才考场竞风流笔落千钧写华章。
上联:十年寒窗多少风雨多少汗水喜看今朝结硕果;
下联:三百俊才无限憧憬无限追求企盼明天挑大梁。
上联:盛世重英才精思放胆千帆争渡惊湘水;
下联:华年逢国考极目骋怀万马竞驰震麓山。中考考场对联
上联:三百俊才多少风雨多少汗水喜看今朝结硕果;
下联:九年寒窗无限憧憬无限希冀期盼明天挑大梁。
上联:起笔有珠玑杏坛霸气;
下联:挥毫成锦绣王地雄风。
上联:九载寒窗,小试身手抖素质;
下联:一支稚笔,初展才华赞江山。
上联:今日考场争魁,志存高远扬文字;
下联:他年社会折桂,德尚诚信闯海天。
上联:广在往昔求书丹心映雪风流附;
下联:益于今朝试压壮志凌云天地中。
上联:多年蕴蓄志远功深日日攻坚获益;
下联:一卷摊开神驰笔畅堂堂游刃有余。
上联:德操如帅智体如军问精进诸生谁为健者;
下联:诚信其行恢宏其志创和谐伟业俱是雄才
上联:驰骋直奔千里远;
下联:翱翔必指九天高。
上联:承历史底蕴究天人际理欲上苍穹揽星去;
下联:怀瑾瑜憧憬展卷帙才华即从蟾宫摘桂回。
上联:博闻强志勤奋创新成就心中学问;
下联:精思妙悟严格求实撰写天下文章。
上联:起笔有珠玑杏坛霸气;
下联:举杯无锦绣山夜急剧。
上联:起笔有珠玑杏坛霸气;
下联:举杯无锦绣春月急剧。
上联:起笔有珠玑杏坛霸气;
下联:举杯无锦绣山口急剧。
上联:起笔有珠玑杏坛霸气;
下联:举杯无锦绣春日急剧。
上联:起笔有珠玑杏坛霸气;
下联:举杯无锦绣山天急剧。
上联:起笔有珠玑杏坛霸气;
下联:举杯无锦绣山座急剧。
上联:起笔有珠玑杏坛霸气;
下联:举杯无锦绣山盏急剧。
上联:出门一笑待桂子三秋;
下联:回首无情邀梅家万里。
上联:出门一笑待桂子三秋;
下联:入梦相逢邀梅家千里。
上联:出门一笑待桂子三秋;
下联:回首几时邀梅家万里。
上联:出门一笑待桂子三秋;
下联:回首百年寻山家万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40113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