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的别名

| 安全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安全师考试】

浅论浅析5种来源不同木香差异
木香的别名(一)

【关键词】 中药饮片;木香;来源;现代研究 常见以木香为名之药品较多,如木香、川木香、土木香、红木香、白木香,它们虽然来源不同,但因名称相似,且均为理气药,故常见一些医师相互替代,或一些药师不加区别地调配,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有鉴于此,笔者对上述5种木香药材的来源、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作一分析比较,为临床正确使用提供参考。

1 木香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功能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临床主要用于胃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等[1]。又名广木香、云木香。 1 来源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称木香“一名蜜香,生永昌”,永昌指今云南保山地区,为木香原产地,“因其香气如蜜也”,故别称蜜香。《唐本草》载:“此有二种,当以昆仑来者为佳,西胡来者不善。”苏颂曰:“今惟广州泊上来,他无所出。根窠大类茄子,叶似羊蹄而长大,亦有叶如山药而根大开紫花者„„以其形如枯骨,味苦粘牙者为良。”从昆仑及广州泊上来者为广木香,与现今所用木香基本相符。近50年来,我国已经在云南丽江地区对木香进行引种栽培,而且获得成功,故药用木香应以国产云木香为正品。 2 现代研究

2.1 成分

主要含0.3%~3%的挥发油,油中含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二氢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单紫杉烯等多种成分,另含木香碱、有机酸、豆甾醇等。

2.2 药理作用

木香挥发油有较强的抑制链球菌、金黄色及白色葡萄球菌生长的作用;木香煎剂对许兰氏黄癣菌等10种真菌有抑制作用。木香及其提取物具有升压作用,而其所含生物碱、内酯碱、去内酯挥发油则有降压作用。此外,其水提液挥发油、总生物碱及二氢木香内酯等对离体及在体小肠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碱、组胺与氯化钡引起的回肠痉挛;对支气管平滑肌亦有解痉作用。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烃内酯均有强利胆作用。

2.3 毒理研究

①急性毒性:大鼠的腹腔注射LD50总内酯为300 mg/kg,二氢木香内酯为200 mg/kg;总生物碱小鼠静脉注射的最大耐受量为100 mg/kg,大鼠为90 mg/kg。②慢性毒性:木香挥

发油混入大鼠饲料中,每日服量为1.77 mg/kg(雄性)与2.17 mg/kg(雌性),连续给药90 d,结果对大鼠的生长、血常规与血尿素氮均无影响,主要脏器的病理检查亦未见异常。 2 土木香

土木香为菊科植物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干燥的根,功能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临床主要用于胸肋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肋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等[1]。常用别名有青木香、祁木香、藏木香、玛奴(藏名)。

2.1 来源

始载于苏颂《本草图经》的木香条下:“伪蜀王昶苑中亦常种之,云苗高三四尺,叶长八九寸,皱软而有毛,开黄花,恐亦是土木香种也。”[10]唐慎微《证类本草》也有此记载。历史上,河北安国(古祁州)曾大量种植,故称祁木香,亦可以青木香名,或以土木香名,在北方代木香用[11]。“土木香”作为正名最早是在1949年以后,1959年收载于《中药志》:“土木香,本品为常用中草药。商品为菊科植物土木香的根。”198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始有收载,为土木香(藏木香)来源品种之一[10]。蒙医所用的藏木香(玛奴)即为此种[12]。2005年版《药典》以土木香取代已取消药用标准的马兜铃科青木香。

2.2 现代研究

2.2.1 成分

主要含菊糖约40%、挥发油1%~3%。油中主要成分为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二氢土木香内酯、二氢异土木香内酯、土木香酸、土木香醇,还含有达玛二烯醇乙酸酯、豆甾醇等。

2.2.2 药理作用

①祛虫:挥发油中土木香内酯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与山道年类似,对猪、狗、猫寄生虫均有驱虫作用,其效果较山道年为优,且毒性较低。异土木香内酯、二氢土木香内酯的药理作用均与山道年相似。异土木香内酯有很强的抗原虫作用,0.24~7.8 μg/mL浓度对痢疾阿米巴和阴道毛滴虫有效。②抗菌:体外实验土木香内酯浓度在0.1 μg/mL时对结核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口服对感染有人型结核杆菌的豚鼠能延迟发病;还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异土木香内酯对须癣毛菌、大小孢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表皮癣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35 μg/mL,对须发癣菌为25 μg/mL,对尖发癣菌为15 μg/mL。豚鼠感染须发癣菌后,用1.5%本品油膏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异土木香还有很强的抗结核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作用。此外,土木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与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③对平滑肌的作用:能抑制离体兔肠,降低小肠过高的运动及分泌功能;对离体子宫高浓度有

抑制作用,低浓度则有兴奋作用。④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土木香内酯对离体蛙心低浓度时有兴奋作用,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使心脏停止于舒张期。蛙后肢及兔耳血管灌流时,低浓度有轻微扩张作用,高浓度则有收缩作用。⑤降血糖作用:给家兔口服或皮下注射土木香内酯可降低血糖,抑制食物性高血糖。⑥保肝作用:土木香提取物对CCl4中毒和扑热息痛肝损伤的保肝效果较好。⑦近年来还发现土木香内酯类成分有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和抗结核分枝杆菌等作用[13]。

2.2.3 毒理研究

土木香内酯对蛙、小鼠及家兔的毒性表现为自发性及反射性活动麻痹,随后呼吸停止而死亡,心脏还短时间保持搏动。土木香苦素对鱼、小鼠的作用类似印防己毒素类毒物[14]。土木香含毒性很强的蛋白质,人过量服用可发生四肢疼痛、吐泻、眩晕和皮疹[14]。 3 川木香

川木香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Franch.) Ling或灰毛川木香【木香的别名】

Vladimiria souliei(Franch.) Ling var.cinerea Ling的干燥根,功能行气止痛。临床主要用于脘腹胀痛、肠鸣腹泻、里急后重、两胁不舒、肝胆疼痛等[1]。

3.1 来源

川木香长期以来在我国有些地区作木香使用[15]。《药物出产辨》在木香条目“有产四川,名川木香,味清轻。”1963年版《药典》收载有川木香,以后各版《药典》也有收载。1977年版以后《药典》还将灰毛川木香同作川木香收载[12]。川木香主产四川西部,市场上曾将药材整条者称铁杆木香,有纵槽成半圆柱状者称槽子木香,代木香应用也较长,但二药来源不同,功效也有差异。川木香擅长行气止痛,而木香见长于健脾消食。《药典》也是作为两种药物分别收载,故临床应鉴别使用。

3.2 现代研究

3.2.1 成分

其根含挥发油0.33%,主要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其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较高,并且二者的药理活性比较明显[16]。

3.2.2 药理作用

其醋酸乙酯提取物可以作为川木香抑制胃溃疡形成的有效部位[17]。其水提液、挥发油对大鼠离体小肠有轻度兴奋作用,对乙酰胆碱、组胺与氯化钡所致肠痉挛有阻滞作用[18]。水提物、醇提物、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对大鼠有很强的利胆作用[16]。二氢去氢木

香内酯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好的解痉作用;同时还具有抗菌、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糖等作用[19]。

4 红木香

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 longe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的根或根皮,功效行气调中、祛风通络、活血消肿,临床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毒性肝炎、痛经、跌打损伤等[20]。

4.1 来源

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红木香一名广福藤,又名紫金皮„„”《植物名实图考》所记载紫金皮和内风消二药,形态和所画图与红木香亦相似,故可认为,上述二书中所载之红木香、紫金皮和内风消系同一植物。《本草纲目拾遗》和浙江《药材学》称其为“紫金皮”

[21],《名实图考》称其为“内风消”。

4.2 现代研究

4.2.1 成分

含挥发油1.6%及非挥发油、木脂素。其果实含挥发油、有机酸、蛋白质、脂肪油、黏液质、果胶等[20]。

4.2.2 药理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杆菌、炭疽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0]。

5 白木香

白木香为药物沉香的原植物名称,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 Gilg含有树脂的心材[1]。功效行气止痛、降逆止呕、温肾纳气,临床主要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以及腹胀胃痛和食欲不振、前列腺疾病、尿道综合征、肛瘘术后癃闭等。

5.1 来源

始载于唐《本草拾遗》:“蜜香生交州。大树,节如沉香。”《本草纲目拾遗》云:“产琼者名土伽南,状如油速,剖之香特酷烈。”

5.2 现代研究

5.2.1 成分

主要含有倍半萜、对甲氧基苄基丙酮、氢化桂皮酸和对甲氧及氢化桂皮酸等化合物和茴香酸,倍半萜类化合物有沉香醇、沉香、沉香呋喃等,挥发油含量约0.8%,其中酸性成分0.02%,酚性成分0.012%。

5.2.2 药理作用

①解痉作用:其水煎剂能抑制离体豚鼠回肠的自主收缩,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性收缩,对肠平滑肌呈现解痉作用。②镇静作用:苯提物小鼠灌胃能明显延长环己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14]。③抗组胺作用:1×10-4浓度的沉香醇提物可增加离体豚鼠气管的抗组胺作用。④抗心肌缺血:可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作用,增强小鼠耐缺氧作用。

5.2.3 毒理

有报道称沉香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22]。

6 结语【木香的别名】

有“木香”之名的中药,虽然名称相近,但来源不同,都属于理气药,有行气之功,但其功效、成分、药理作用各有不同,不能相互代替,临床应甄别使用。

木香种植技术
木香的别名(二)

木香种植技术

【概述】

别名:云木香、广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

(AucklandialappaDecne.)的根经干燥后供药用。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等功效。治胸腹胀痛,呕吐,腹泻,痢疾,里急后重等症。

木香主要生长栽培区域:主产于云南省丽江、大理、保山等地,故称云木香。

【植物形态】

木香是多年生草本。茎高0.6~2m。主根粗壮,圆柱形,直径4~8cm,长30~60cm,有支根。外皮深褐色,常纵裂,具特异香气。茎直立,粗壮,疏被短柔毛。基生叶具长柄,叶大,呈三角形或心形,先端极尖,叶基近。fl,形或截形,通常基部下延直达叶柄基部,成不规则分裂的翅状;叶缘微波状或凹波缘,并具有硬缘毛;叶片两面均有毛,网状脉。茎生叶互生,与基生叶相似。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单一或数个生于花茎顶端。总花梗短的几乎无梗.总苞钟状,苞片革质,先端长锐尖如刺;花托上着生多数管状两性花;

花冠管状,先端5列,裂片浅褐色;雄蕊5枚,与裂片互生;雌蕊1枚,子房下位;椭圆形,顶端截平状,周围着生分离的白色冠毛。瘦果楔形,长约1cm,具棱,先端平截,冠毛羽状,褐黄色,果熟时果顶有花柱基部残留,基部有菱形的着生面。花期6~7月,果期7~8月(图29)。

【生物学特性】

木香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冷,在北方山东地区可以安全越冬。木香是深根植物,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优。盐碱地、黏土、涝洼地不宜栽培。不可重茬,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宜。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木香根入土很深,喜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圈肥1.5万~2万千克,捣细撒于地内,深翻30~45cm,耙细整平,做90cm宽的平畦或60cm宽15cm高的小高畦,挖好排水沟,以备雨季排水。如地干旱,则先灌水浇透,待水渗下后,地稍干松时再播种。

【木香的别名】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播种前将种子浸入30℃温水中,搅拌后稍停,除去秕粒和杂质,将饱满的种子捞出稍晾,即可播种。播种期:春播在“清明”前后,秋播在“立秋”到“处暑”之间。当年新种子成熟后采下,稍晾,去净杂质秕粒即可播种,不需水浸。用当年新种子秋播,比将种子贮存起来于翌年春播为好。播时在整好的畦田内,按行距30cm;开3cm左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地撒于沟内;覆土耧平,稍加镇压。春播的墒情适宜,约10天左右出苗,秋播的5~7天出苗。每亩用种量1~1.5kg。

3.田间管理

(1)间作遮荫:春播的在畦埂上间种玉米;秋播的整好畦后先在畦边即播种玉米或大豆,待播种木香时,间作物已长大,既能起到荫蔽作用,又能增加收入。

(2)浇水与松土:幼苗出土前,根据气候情况,旱时适当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土后,旱则浇水。幼苗期不宜中耕,以免压苗或伤根。苗高6cm时,间去过密的弱

苗;如表土板结,可用三齿钩轻轻进行划锄。苗高9cm左右,按株距20cm定苗。缺苗时补苗,带土移栽,切勿伤根。补苗后及时浇水,以利成活。雨后或浇水后,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地内无杂草。“入伏”后,在早晨或傍晚浇井水降温,中午不可浇水。雨季注意排涝,地内不可积水,防止烂根。

(3)追肥:春播的,“立秋”以后,每亩以腐熟的豆饼50kg与厩肥1500kg混匀,并拌入适量农药,在行间开浅沟施人,随即锄一遍地,以土盖肥,地旱时浇水。秋播的,当年不需追肥,封冻前在植株旁盖土杂肥6~9cm,既防寒,又能增加肥力;第二年春天解冻后清理畦面,旱则浇水,经常中耕除草。“立秋”前后追一次圈肥,每亩2000~2500kg,并加施尿素10kg与圈肥拌匀,撤于根旁;松土盖肥,地旱时浇水。7~8月间结合中耕除草,将枯黄的老叶用剪刀从茎部分次剪掉4~5片,以利通风透光。剪下的叶子运出地外烧毁,防止传染病害。

(4)摘除花蕾:木香播种第一年一般不开花,第二年抽苔开花,除留种者外,将花苔割去,减少养分消耗。

(5)防治病虫害

1)叶斑病:5月下旬发生,叶片边缘出现黑点,逐渐蔓延,使整个叶片变黑而枯死。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数次,如遇雨,则雨后再喷。

2)根腐病:多因高温积水引起。防治方法:选择地下水位低以及排水良好的土地,炎热夏季的雨后,浇井水降温;田间作业避免机械损伤。

3)虫害:云木香虫害较多,地下害虫有蛴螬,蝼蛄和地老虎咬食根部,发现后用敌百虫毒饵诱杀。金龟子在幼苗期,专吃幼芽和叶子,防治方法:用切小的青菜拌敌百虫诱杀,或于地周围撒敌百虫粉;蚜虫、红蜘蛛夏季干旱时发生;菜青虫、造桥虫专吃叶子,可用乐果乳剂或敌敌畏、马拉硫磷等农药防治。根蛆、钻心虫为害根部,防治方法:参见北沙参、黄芪。

4.选育良种

二年生的木香,在开花时,选择健壮植株,留中间1~2个大的花头,将多余的花头摘去,使养分集中,结的种子饱满,

常 见 中 药 别 名 一 览 表
木香的别名(三)

常 见 中 药 别 名 一 览 表(一)

(2009-06-29 15:23:33)

转载▼

标签: 杂谈

根及根茎类

1. 人参 棒槌 山参 园参 别直 神草 人衔

2. 党参 潞党参 辽党参 西党参 川党参黄参 狮头参

3. 北沙参海沙参辽沙 银条参 北条参莱阳参 野香菜根

4. 玄参元参 乌元参 黑参 角参 浙元参 重抬 正马 玄台 玄

5. 太子参 童参 四叶参 米参 孩儿参

【木香的别名】

6. 明党参明党 闽党参 山萝卜山花根 土洋参 粉沙参 金鸡爪 百丈光

7. 丹参 紫丹参 红丹参 血参赤参 红根 川丹参 野丹参

8. 南沙参泡参 四叶沙参 大沙参 空沙参 桔参 羊奶婆 苦心

9. 苦参 野槐根 地槐 地参 川参苦骨 地骨

10. 珠子参 钮子七 扣子七 疙瘩七 土三七 珠儿参

11. 手掌参 掌参 佛手参 手儿参 阴阳参

12. 三七 山漆 田七 参三七 旱三七 金不换

13. 当归 秦归 西归 岷归 云归 小面归 干归

14. 地黄 生地 熟地 淮地黄

15. 地榆 山枣参

16. 黄芪 棉芪 北芪 蒙芪 口芪 黄耆戴椹 百本 王孙 箭芪 羊肉

17. 红芪 川芪 晋芪 西芪 红耆

18 红景天 索罗玛布

18. 黄连 味连 川连 鸡爪黄连 雅连 峨眉连 风尾连 云连 野连 王连

19. 黄芩 条芩子芩 枯芩 山茶根 空肠 腐肠 内虚 黄文

20. 麦冬 麦门冬 苏冬 寸冬 沿阶草不死药 禹余粮

21. 川芎 芎穹 抚穹 小叶川芎

22. 川乌 乌头 川乌头

23. 川贝母 川贝 京川贝

24. 浙贝母 象贝 大贝 元宝贝 珠贝

25. 伊贝母 生贝 西贝 伊母

26. 平贝母 平贝 坪贝

27. 白术 浙术 平术 于术 种术 冬术 生晒术 漂术

28. 白芍 芍药 杭白芍 东白芍 亳白芍 川白芍

29. 白芷 香白芷 芳香苻篱

30. 白前 鹅管白前 空白前 水白前 软白前

31. 白薇 龙胆白薇 实白薇 硬白薇 山白薇 白马尾白幕

32. 白头翁 翁草 老和尚头 犄角花 羊胡子花野丈人

33. 白芨 明白芨 白鸡 白及

34. 白蔹 山地瓜兔核 猫儿卵 野红薯

35. 白首乌 山东首乌

36. 延胡索 玄胡 元胡

37. 牛膝 牛夕 淮牛夕 怀牛膝 山苋菜 对接草

38. 川牛膝 拐膝 肉牛膝 大牛膝 天全牛膝

39. 山药 怀山药 淮山 菜山药 山薯

40. 山豆根 广豆根 苦豆根41. 山奈 三奈 沙姜 山辣

42. 山茱萸 山萸肉 肉枣 枣皮 药枣

43. 山楂 红果子 棠俅子

44. 山慈姑 朱姑 毛慈姑

45. 水半夏 戟叶半夏

46. 泽泻 建泽泻 水泻 如意菜 及泻天鹅蛋 天秃 禹孙

47. 天麻 明天麻 赤箭 定风草 鸡屎天麻

48. 天冬 天门冬 明天冬 大天冬

49. 天花粉 栝蒌根 花粉 栝楼根 瓜楼根

50. 天南星 南星 白南星 由跋 蛇苞谷 山包米

51. 附子 附片 淡附片 天雄 侧子 刁附

52. 木香云木香 广木香 南木香 老木香 新木香 印木 密香

53. 郁金 玉金 玉京 益金 莪苓马述

54. 半夏 旱半夏 三叶半夏 麻芋子 三步跳

55. 桔梗 苦桔梗 甜桔梗 梗草大药 白药 利如 卢如

56. 前胡 信前胡 粉前胡

57. 柴胡北柴胡 硬柴胡 南柴胡 软柴胡 红柴胡 香柴胡 春柴胡 竹叶柴胡 茹草山菜 柴草 芸蒿

58. 银柴胡 银胡 沙参儿 牛肚根 白根子

59. 香附 香附子 莎草根 莎草疙瘩 三棱草根雀头香

60. 龙胆 龙胆草 胆草根 苦胆草 山龙胆 水龙胆

61. 远志 远志筒 小草根细草 小鸡腿 棘菀

62. 玉竹 葳晟 地节 尾参 玉参

63. 紫苑 软紫菀 甜紫菀 辨紫 广紫 青苑返魂草 小辨

64. 羌活 川羌 西羌 蚕羌 大头羌 黑药

65. 独活 香独活 肉独活 川独活 资丘独活 大活 玉活独摇草 长生草

66. 防风关防风 东防风口防风 青防风 风肉铜芸 回草 屏风 白韭

67. 胡黄连 胡连假黄连 割狐露择

68. 赤芍 赤芍药 木芍药红芍药

69. 巴戟天 巴戟 巴戟肉 鸡肠风 兔仔藤

70. 苍术 茅苍术 南苍术 北苍术 山苍术 津苍术 矛术 赤术 枪头菜 山刺儿菜山精 仙术

71. 知母 毛知母肉知母 京知母 肥知母 蒜瓣子草 羊胡子根

72. 黄精 白及黄精 玉竹黄精 鸡头黄精 鸡头参老虎姜

73. 续断 川断 万断 六汗 和尚头鼓锤草 黑老鸦 滋油菜接骨草 属折

74. 秦艽 左秦艽 大艽 辫子艽秦爪 萝卜艽

75. 升麻 绿升麻 黑升麻 关升麻 北升麻 西升麻 窟窿牙根 龙眼根

76. 何首乌 首乌 赤首乌 铁秤砣 小独根 地精 马肝石

77. 草乌 五毒根

78. 蒿本 西芎 香头 香蒿本地新 鬼卿

79. 葛根 粉葛 干葛 甘葛 甜葛鸡齐根

80. 莪术 温莪术 桂莪术 毛莪术 文术 绿姜

81. 板蓝根 北板蓝根 菘板蓝根 大板蓝根 靛蓝根 菘青根 大青根

82. 南板蓝根 蓝龙根 (四川) 马蓝根 土龙根 (湖南) 蓝靛

83. 山奈 三奈 沙姜 沙羌 三赖

84. 山慈姑 杜鹃兰别名毛慈姑 毛处姑

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别名冰球子 泥冰子

85. 射干汉射干 寸干 乌扇 金蝴蝶 凤翼 仙人掌 扁竹 草姜

86. 高良姜 良姜 小良姜 海良姜 蛮姜 海良姜

87. 干姜 白姜 北姜 炮姜均姜 甘姜 淡干姜 川姜

88. 姜皮 姜衣 生姜衣

89. 骨碎补 干毛姜 石岩姜 爬崖姜 猴姜 申姜

90. 石菖蒲 山菖蒲 岩菖蒲九节菖蒲 臭蒲 菖阳 水菖蒲 尧韭 水剑草

91. 百部 百部根 婆妇草 闹虱药 九丛根【木香的别名】

92. 百合 家百合 湖百合 野百合 杜百合

93. 铁脚威灵仙 威灵仙 杜灵仙

94. 铁杆威灵仙 铁灵仙 铁丝根

95. 甘遂 猫儿眼根 肿手花根 甘泽

96. 甘松 甘松香 香松 虾松

97. 甘草 甜草 密草 国老 粉草

【木香的别名】

98. 片姜黄 姜黄

99. 姜黄 广姜黄 子姜黄 黄僵 宝鼎香

100. 拳参 草河车 红蚤休 红重楼 紫参 虾参 猴儿七 刀剪药

101. 麻黄根 苦椿菜

102. 猫爪草 三散草 金华草

103. 紫草 紫草根 紫根 软紫草 西紫草 硬紫草 南紫草 老紫草 104. 九节菖蒲 寸菖蒲 京菖蒲 外菖蒲 节菖蒲 九节蒲 九节小菖蒲 105. 千年键 千年见 一包针 千棵针

106. 万年青 竹根七 铁扁担 白河车

107. 仙茅 仙毛 仙茅参 婆罗门参 地棕根 独脚丝矛根

97. 葵子 紫背天葵 千年老鼠屎 夏无踪

98 白附子 禹白附 牛奶白附 鸡心白附 独脚连

99 关白附 东北白附子 竹节白附

100 竹节参 竹漆 竹三七竹节三七 竹根七 峨三七 竹节人参 明七芋儿七 101 水菖蒲 白菖蒲 泥菖蒲 大菖蒲 臭菖蒲

102 四叶参 羊乳参 羊乳根 奶参 山海螺 江西参 白蟒肉 (东北) 103 重楼 七叶一支花 白蚤休 白草河车 独脚莲 七叶莲 重台 104 雪上一支蒿 一支蒿 三转半

105 徐长卿 寮刁竹 竹叶细辛 摇竹消 逍遥竹 鬼督邮

106 八角莲 鬼臼 一把伞 八角金盘 独叶一支花

107 人参芦 竹节参

108 入地金牛 两面针 上山虎 蔓椒

109 虎杖 九龙根大虫杖 酸杖 苦杖 斑杖 酸筒杆 黄药子

110 了哥王 九信菜 山棉皮 雀儿麻 山雁皮 111 三分三 大搜山虎 山茄子 山野烟 112 三棵针 刺黄连 刺黄柏

113 土贝母 土贝 草贝 地苦胆

114 土茯苓 冷饭团 仙遗粮 白余粮 饭团根 115 大戟 下马仙 龙虎草 膨胀草 天平一支香 116 大蓟 马蓟 虎蓟 野红花 大刺儿草 117 大黄 将军 川军 锦纹

118 大伸筋 牛尾菜

119 萆解 山田薯

120 光慈姑 山蛋

121 广防己 百解头

122 青木香 马兜铃根

123 了哥王 山棉皮

124 泽泻 天秃

125 岗梅 天星根

126 商陆 牛大黄

127 毛冬青 喉毒药 乌尾丁

128 金果榄金苦榄 地胆 苦胆 天鹅蛋 九莲子 129 金荞麦金锁银开 开金锁 荞麦三七 荞当归 130 肿节风观音茶 接骨木 九节茶 接骨莲 131 狗脊金毛狗脊 犬片 扶筋

132 贯众 贯节贯渠 魁也 贯中 贯仲 管中 133 茜草 茜根 血见愁 活血丹 红内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434769.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