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虚笔记》

| 结构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结构师考试】

务虚笔记 解读
《务虚笔记》 第一篇

《务虚笔记》

内容解读:

1、结构 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即体会到由人与人的“差别”产生的孤独感时,他便在“写作之夜”出生了;而这种孤独感将伴随着他的一生直至死亡。这种个体化的残缺,激励着一个人去寻找爱情,与另一个心魂结合的欲望;然而人还面临这社会化的残缺,即他人对自我的威胁和束缚,于是在爱情的途中个体受到了阻碍。圆满的爱情成了一个永恒的梦想,这也证明了孤独的绝对。死亡,或许才是孤独的隐退,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通过自杀来摆脱孤独,而是要正视生的意义:正视生命的残缺和孤独的绝对,不断追寻永恒的爱情。(李海音)

2、主题 孤独作为本书主要探讨的主题,它揭示了人的根本处境。西方很多心理学家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即人的根本处境是孤独,其中弗洛姆最为典型。由于人都是孤独的,所以要逃避孤独。 史铁生认为通过爱情可以逃避孤独,他认为孤独是人的残缺,这种残缺也可以分为个人残缺和社会残缺。个人的残缺可以通过爱情找到另一个心魂与之结合而逃避孤独;社会残缺主要是指他者的存在对自己的威胁,类似于萨特《他人即地狱》探讨的主题。同时,在《务虚笔记》中,人寻找爱情受阻,不能完成爱情,作者继而探讨了关于爱情问题:什么是真实的爱情?爱情和性的区别?然而,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只是展示生命的可能性。书中不断提到的“门”就是人生的处境,就是不同的可能。

3、布局 从《写作之夜》开始,作者认为真实性存在于自己内心。因此,写作之夜也是关于心魂的探讨。之后出现的孤独、爱情等都是对心魂的探讨。在谈到每个人的出生时,作者认为一个人意识到孤独,意识到死亡,意识到威胁,才算真正的出生,于是在《生日》这一章,可以看到很多的生日。

主要议题:

1、出生

(1)发展心理学——自我中心论的破除 史铁生认为出生是记忆的开始。出生通常具有两个层面:一是人开始有记忆;一是人开始构建独立世界观。后一种是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观,即人在成长的第三阶段破除自我中心论。在此之前,人的世界观一直是自我中心论的。破除自我中心论之后,他能判断别人看到的和他自己看到的不一样。这也就是第六章中史铁生所描述的出生。 另外,在史铁生这本书中,出生也就意味着人意识到孤独感的降临,他意识到自己与别人存在差别。书中的小孩多是在九岁十岁出生,从心理学角度讲,九岁之前的孩子还是自我中心论,没有我与世界的差别感,一切发生的都是理所当然的,无法意识到外界对自我的威胁。孩子在九岁十岁的时候产生孤独感的存在,感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别,他人的存在对自我是一种威胁,从而产生羞耻感,也就是一种诞生。此外,出生并非一蹴而就,在《生日》这一章可以看到,“我”有很多生日。在《我的奶奶的星星》中,通过树在刮风意识到自我的诞生,通过天空是蓝色的意识到自我的诞生„„然而“我”最终降生是被小孩孤立在人群之外,即孤独感的诞生标志着一个人的开始。

当然,出生只是并非一元论的观点,它也可能是对应写作之夜关于意识的讨论。孤独感的出生也可能是为了小说行文叙述需要。《务虚笔记》在广义上可以理解成教育小说,类似于德国的成长小说,因此,在开始必然伴随挫折,伴随进入环境,伴随其他角色的进入等功能元素。 出生也可以联系个人经历,它可以随意虚构,并不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而只是写作者感受,从作家的自身体验出发。因此,在《务虚笔记》中,小孩集中在九岁十岁出生可能只是想要表达之后成长中的差别。

【《务虚笔记》】

(2)生死观 这本书最重要的是理解作者怎么看待生死,也即生死观的问题。史铁生认为人生有三大困境:人必死而人不愿死;人需要理解而人是孤独的,但人之间无法沟通;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

出生的问题涉及到对作者生死问题解读。众多生日是因为每个人到世界上来是偶然的,是偶在的。而无数人的偶然才带来必然,具体到哪一天的日子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年龄的设置只是想说明在这个时候人有了自我意识,“我”对世界对他人开始产生区别性的看法。自我同一不能形成意识,有区别才有意识,从而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史铁生的写作更多的是生命体验,是残缺体验。他认为人就是两个残缺:身体残缺和精神残缺,他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残缺。因为残缺,人们才追求圆满,从而在追求圆满的过程中探讨人生意义。例如他自己残缺,他却喜欢健全,喜欢百米跑的刘易斯。在追求的过程追求对人生的超越,即是人生的意义。《务虚笔记》中务的“虚”即是诸如生命、生死在内的一些形而上的追求。史铁生不断根据自己探索人应该怎样活着。

2、爱情 史铁生在第二章《残缺与爱情》中提出:残缺与爱情是生命的两个密码,而在这本书中,大部分的爱情都是失败的。爱情是追求圆满的表现,但在史铁生笔下却没有爱情,爱情是残缺的对立面。爱情存在,但无法追求到,就像人追求生却必死的困境一样。史铁生的作品中曾经描述的新婚夫妇以及金婚的家庭,其各说各话,无法交流沟通,在情感上隔阂否定了追求的爱情。文中的F和妻子,也只不过是同床异梦。长篇小说是作者之前好多作品的集中表达,例如在中篇小说《命若琴弦》中,老瞎子弹断第1000根琴弦眼睛却可以复明。追求达到的时候,生命也就终结。史铁生认为人必须循着不可达到的目标,人的不断追求就是生命的意义,爱情也是如此。爱情值是为了证明孤独的绝对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能因为爱情的困难而否定爱情存在,爱情的问题就是爱情本身。史铁生认为世界上大部分东西都是永恒的悖论:我们无法讨论无,我们用有来讨论无;我们无法讨论死,我们以生来讨论死;我们无法讨论爱情,我们以孤独来证明爱情„„永恒的距离才能引导永恒的追寻,永恒孤独的现实才能承载永恒爱情的理想。在爱的路途上,永远的不是孤独也不是距离而是祈祷。爱情和残疾是生命的密码,而爱情本身由于孤独也是残疾的,经过不断的否定与否定,最后形成对爱情的欲望和追求,因此,逐渐靠近爱情的过程也是爱情本身一部分。 在《我的丁一之旅》中,史铁生将爱情讨论得更加透彻。他认为人之所以追求爱情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得人们永远无法沟通。这种隔阂和差别即是人之间的缺陷,它促使人去追求爱情。同时他也谈到了两个互相爱着的人出现的问题,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完全

坦诚后会向对方要求同样的权利,爱情演变为占有欲和控制欲。因此,史铁生对爱情的悲观不仅在于他认为人找不到爱情,还有在找到爱情之后怎样把爱情维持下去。 在《我的丁一之旅》中,秦汉因为对爱情失望而投身宗教,把爱扩大到所有人的爱。(上帝之所以爱世人是因为爱一个人太无望,有木有!!(∩_∩)~~)用发生论的观点来看,孤独感是一直存在主线,宗教和爱情的是一种救赎,包括权利、艺术等都是救赎的一种方式。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认为,人意识到自身的孤独后就想要与外界建立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爱情,也可以是其他艺术创作等。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选择爱情作为工具,表达生命是残缺的,人生是无聊的。爱情是逃避孤独的一种途径。

3、O的死亡

小说开始写到了O和Z 争吵以及O自杀,并以此引出小说的其他人物,又在结尾处对O死因的进行猜测,猜测主要分三个层次:

【《务虚笔记》】

(1)T&N认为,O对Z失望。T认为O对Z的人格失望,因为Z把母亲称为女仆;N认为O对Z行为失望,Z可能有婚外恋等;

(2)L&WR认为,O是对恋情的依恋,O不再爱Z,但是由于她对这段爱情有着强烈的依赖感而不能承认,如果没有这段爱情,生命也就终结了。在这种矛盾中,O要么承认爱情失去,要么灵魂失去依托,最终都将走向自我毁灭

(3)C&W认为,O的平等观在与Z独特的爱情不平等中不自洽,从而走向了毁灭 邓晓芒认为这三种观点是逐次向上的体验。第一种是对个人的失望,书中的N认为对个人的失望不至于使O走向毁灭,因为她之前有过对WR失望,而且对个人的失望可以通过离婚解决;第二种是对爱情的失望,但爱本身是一种希望,不至于让O这个主体性非常强的人走向死亡;第三种是自己内心理念的冲突,O的爱构成了对她自己秉持的平等观念的冲击,只能通过死亡来实现自己坚持的平等的观点。

死是对生的价值的毁灭。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个体的,他人不能替代,也不能重死。不能再有体验。每个人都有对生命执着,O执着于爱,当其他行为无法证明她执着的爱时,她追求的东西也就不存在了。O对爱本身绝望,追求的东西变得没有意义了。O用准备的鱼片自杀,是一个长期的谋划过程。人的死不是一天发生的,比如顾城、海子等,他们追求的完美世界幻灭时,生的绝望必然导致死。

读《务虚笔记》的笔记
《务虚笔记》 第二篇

【《务虚笔记》】

虚者,虚无也,务虚者,思考虚无也,关心虚无也。务虚与务实相对,与灵魂、精神、形而上、本质相关。周国平曾说过史铁生是当代最有灵魂的作家,他的这部半自传体长篇小说就是以小说的形式呈现的思考人生和人类的笔记,写的是生命的故事,是人类的故事,是一部当代中国人的灵魂史。

在经历了一场马拉松式的阅读历程后,我已感到筋疲力尽,或许是因为在阅读中经历了太多对心灵的叩问和对灵魂的洗礼,或许是直面自己内心深处后的恐慌和不安,让我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语和空白期,但我仍愿意再次生活在那种对话之中,它的吸引力让我甘愿迷失其中。

史铁生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人很多,每个人的世界其实又很小,一个小小的世界大约只在务实之际有所相关,一旦务虚,便有可能老死难相理解。”的确,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走在大街上的我们,一个欢颜笑语的我们,一个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的我们,没有人知道我们年年岁岁、时时刻刻在想些什么,我们也极少向人提起我们遥远的梦想和黑夜中的思念。而这些,正是这些,构成了我们生命的血肉、温度和魂魄。当然,这些东西对别人来讲没有任何意义,但却是我们的人生的终极意义所在。《务虚笔记》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这些人生背后的人生,那些隐讳而无法绕过、困扰我们一生的问题排山倒海一般地向我们袭来,让我们在深深的夜色里或在明媚的晨曦中沉浸在这些千古难解的问题里思索、寻找。

米兰•昆德拉认为小说大致分为三种,叙事的小说,描绘的小说和思索的小说,在最后一种小说里叙事者即思索的人,整个叙事都服从这种思索。史铁生的小说显然属于这种。在阅读过程中有时觉得作者在像上帝一样悲悯地俯瞰人间,在一些符号化的人名和模糊的时空中间自娱自乐地玩一个命运的游戏,而这个游戏的背景就是作者心中的当代人悖论化的生存困境。【《务虚笔记》】

“我”的悖论

【《务虚笔记》】

史铁生在带领我们进入“我”的“写作之夜”的最初,就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悖论:“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这句话可以转化成一个语言悖论:“下面这句话是对的,上面这句话是错的”。

这个看似短暂的“写作之夜”,被“回忆”与“印象”拉得如此之长,小说中的所有人物——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政治家WR以及所有与他们有关的人物——全都只存在于“我”的印象之中。“写作之夜,空间和时间的真实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印象”,写作之夜的书写实际上是对印象的书写,也是对“我”的书写。作者说,“我经常甚至每时每刻,都像一个临终时清醒的老人,发现一切昨天都在眼前消逝了,很多记忆都逃出了大脑,但它们变成印象却全都住进了我的心灵。记忆早已黯然失色,印象才是鲜活的生命”。史铁生正是在意识到“我”的悖论和“解释学循环”的同时,又勇敢地投入到这个循环中,将自己一层层地剖裂开来。

真实与想象

真实就是确实发生过的事情,而想象则是真实在我们头脑中重新加工后的产物,似乎很好区分,然而作者在第一章中就颠覆了我们的常识。他说,“我生于一九五四年一月四日,这是一个传说,不过是一个传说”,因为“一九五四年一月四日对我而言是一片空白,是零,是完全的虚无,是我从虚无醒来听到的一个传说”,“在还没有你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存在了很久”,这不过是在有了我之后我所听到的一个传说。那究竟什么应该算我们的生日呢,也许是第一次问爸爸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也许是某天意识到自己是个女孩子,也许是第一次有了死亡的概念,总之每个人都有那个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认识到自己是宇宙万物中间一个独特的个体,那才是我们被感知的时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出生与存在,就是我们自己的意识对这个世界探知的过程。书中说,“忘记或者从未觉察的事等于未发生”,作者意在强调不在我们精神世界里的事情,就是不存在,于是精神世界才是真正的存在。

偶然与必然

在作者的记忆中反复出现一个场景,九岁男孩到小巷深处一个美丽幽静的房中找一个美丽的女孩,如果这个男孩在离去时弯身去捡一件从衣袋掉落的玩具,由于在同样的经历中稍慢了一步,听见了那句“你怎么

把外面的野孩子带进来”,他就是日后的画家Z,一个充满幻想又时刻提防现实的人。如果他没有听见或者听见了不在乎,那他就是诗人L,一个永远活在美丽梦中的人。对原始条件的极端敏感性,使“我看到那荒谬故事中一条少年的来路,却同时看到从中走来的两个人。”

周国平说过:“命运的一个最不可思议的特点就是,一方面,它好像是纯粹的偶然性,另一方面,这纯粹的偶然性却成了个人不可违抗的必然性。”命运意味着个人在人世间的全部祸福,却被上帝漫不经心地决定了,可上帝就是上帝,他永远不会给你解释,他操纵着人类的命运,就像安排一部剧中的角色。于是就有一个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那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只好凭偶然,没有道理。或许是年轻时残疾的遭遇使史铁生对命运有着更深的认识,他承认命运的偶然性,但并不消极认命,而是努力去解读命运。我清楚地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知命运的力量之强大,而与之对话,领悟它的深意”。他的眼光不止局限在个人的命运,而是努力观照整个人类的命运,通过写作使自己有了像上帝一样主宰人类命运的机会,使自己能够站在更高处看透这一切,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好运设计》费尽心思要设计一个好运,但推论到最后,“如果为了使你幸福,我们不仅得给你小痛苦,还得给你大痛苦,不仅得给你一时的痛苦,还得给你永远的痛苦。”

上帝的这个谜语就像所有没有谜底的谜语一样,谜面一出,谜底即现;己猜不破,无人可为其破;一俟猜破,必恍然知其未破。

差别与平等

某个冬天的晚上,历史教师O在家备课,课题是这样的,历史是由谁创造的?教科书给出了三种观点,英雄创造了历史,奴隶创造了历史,英雄和努力共同创造了历史。唯第二种被肯定,对此,画家Z看出了其中的荒唐与滑稽。他认为奴隶根本不存在提出这些问题的能力,各种各样的历史观都只能有英雄来圈定【《务虚笔记》】

并宣布,英雄把奖杯颁给了奴隶,自己却拿走了光荣,那奖杯的含金量再高也只是从英雄手里拿来的奖赏。所以,平等不过是英雄忽悠奴隶的口号,颁发的奖杯不过是英雄安慰奴隶的手段。当奴隶满足于英雄的奖赏时,便是“暂时坐稳了的英雄的时代”,当奴隶对现状不满,想要更多的奖杯时便是“想做英雄而不得的时代”。但不论哪个时代,奴隶永远是奴隶,差别永远存在。

当O问Z:“世界上有没有平等的爱?”Z说:“没有!如果有平等的爱,你为什么放弃你的前夫而选择我?”就是Z的这句话让O的对世间平等的信仰彻底崩溃,对爱和对生命意义的彻底绝望使O最后走向了死亡。可现实确实如此,你爱这个不爱那个,就是因为这个与那个有区别,这个居于差别的强端,那个居于差别的弱端。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生存本能,但一方面渴望自己居于差别的强端,另一方面又幻想着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有的只是机会的相对平等。差别是绝对的,平等是相对的;差别是无限的,平等是有限的;差别是必须的,而平等却是人人渴求的。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关于自我与世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认为他人永远是对本体自由的一种限制和约束,而史铁生则认为自我与世界是一种相依为命的关系,他曾写道:“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我的位置;我爱着她,爱着你,其实只是借助你们实现了我的爱欲”,借助世界才能实现自我,同样没有一个个不同的自我,也就没有世界。“我们从未在没有别人的地方看见自己,就像我们从未在没有距离的地方走过路”。

关于孤独。孤独是一种感觉,孤单是一种状态。草原上的一只鹿是孤单的,人群中的一个人是孤独的。孤单是被排除出群体,孤独却是心魂中的无人理解。“孤独不是在空茫而寒冷的大海上只身漂流,而是在人群中,在美好生活展开的地方——没有你的位置”。日本哲学家三木清在《论孤独》中写道:“人们为了逃避孤独而离开人群,走向自然或者过独居的生活。”可是,一个孤独的人,有一颗不同于他人的灵魂,又怎么会没有和普通人一样对于人间温暖的需要。和别人混在一起时,他们往往向往孤独,而孤独时,他们又

向往看到他们的同类。但是如果有一天世上许多同样孤独的人发现了他的孤独,于是争着要和他做朋友,他困惑了:他们是因为我的孤独而深信我是他们的朋友,而我有了这么多朋友就不再孤独,那我还有资格做他们的朋友吗?

关于欲望。史铁生将人生概括为八个字——人生有限,欲望无边。他还说:“人实现欲望的能力远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其间是一个永恒的距离。”是啊,你整天忙忙碌碌,只是为了使自己吃好点穿好点。当你经过一番苦苦挣扎之后,这个欲望终于实现了,可更多更大的欲望又会接二连三地涌出来,永不停止:可不可以让自己的房子再宽敞些?可不可以让自己拥有一辆小轿车?可不可以让自己出国旅游,体验一下精神享受……于是,人的真正名字叫做欲望。

关于差别,欲望和平等。在《务虚笔记》的结尾,作者借医生F之口说出了这三者的关系,“是差别推动了欲望,是欲望不息地去寻找平等,这样上帝就造就了一个永恒的轮回,或者,这永动的轮回使“我”诞生”。

关于叛徒和英雄。Z的叔叔和他的恋人在葵花林里被敌人包围,为了掩护恋人突围,Z的叔叔的恋人毅然决然地选择吸引敌人的注意,让Z的叔叔成功逃脱,而自己却被捕。如果她被敌人折磨致死,那她就能成为英雄,可她偏偏在坚持了很久后选择成为了“叛徒”。释放后她回到原地,在葵花叶上写下“我是叛徒,你不要再等”。在此后的日子里,她的男友革命成功成了干部,而她却年年岁岁遭受批判,在“叛徒”的标签下,过着低贱的生活。晚年的她在葵花叶上又写下一句话:“我罪孽深重,但从未怀疑当初的信仰。”当某些人轻易地放弃当初的信仰坦然地投奔下一种生活的时候,只剩下一个往日的“叛徒”在葵花林里默默坚守当初的信仰,年年岁岁,日日夜夜,在为当年的怯懦而赎罪,落入精神痛苦而万劫不复。因此小说写道:“一个叛徒的耻辱,不过是众多叛徒的替身,不过是众多英雄自保的计谋。”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54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