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 质量工程师 |

【www.guakaob.com--质量工程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实施方案
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第一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为加强我院住院医生规范化管理,加强实用人才培养,提高临床住院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住院医生规范化管理培训计划:

一、培训总论

凡本科和专科医学院毕业生均需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成住院医师五年两阶段培养计划(包括第一阶段的三年轮科培养,第二阶段的两年定向培养),如未参加第一阶段住院医生培训,将不安排该医生转科为第二阶段定向培训;如未参加第二阶段住院医生培训,将影响该医生的晋升、进修及继续再升造。

二、培训原则

理论学习与实践,以实践为主;实践与能力培养,以能力培养为主;理论学习方式,以业务自学为主;培养全过程,重视医德医风培养。

三、住院医师制度、规范化培养考核内容

1.政治思想、医疗道德考核:授予50学分,每年下半年度12月份考评一次,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核:(1)病人满意调查5分/次;(2)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5分/次。考核分数在80分以上均结合,未达到不给分。

2.临床专业技能

(1)医疗文书书写质量

①病历检查:授予60学分,在住院医生进入临床轮科1年内,不定期抽查每位10份病历,每份病历6分,达甲级病历者得分,未达到不得分。

②医疗文书其他记录书写质量:授予60学分,住院医生进入临床科室第一轮科时间内,完成主任医师查房记录5份,每份记录授予2分,书写内容合格者得分;住院医生进行临床科室第二轮轮科时间内,需完成临床病例讨论记录、会诊讨论记录各5份,每份记录授予2分,书写内容合格者得分;会诊讨论记录各5分,每份记录授予2分,书写内容合格者得分;住院医生进入临床科室

抢救记录、死亡抢救记录、死亡讨论记录5份,每份记录授予2分,书写内容合格者得分。以上各种记录由医政科组织住院医生考评小组考核。

③基本常规医疗操作:授予30学分,住院医生的在进入临床科室轮科的3年时间内,需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胸穿、腹穿、腰穿等。基本常规医疗操作,并将胸穿、腹穿、腰穿、骨穿、导尿等5项基本操作、对每项操作5例病人的操作过程进行书面描述,每例病人操作描述授予1.2分,描述内容合格得分。

如未完成以上指标,书面写明原因交至医政科,操作书面描述由医政科组织住院医生考评小组考评。

住院医生所完成的医疗书及基本常规操作描述均以临床实际病人为对象,不得虚构。每份医疗文书、描述中均需注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位、入院时间。

3.实践技能考试:授予100分,第一阶段考核项目。每半年考核1次,前4次每次授分15分,后2次每次授分20分,考核合格得分。考核由医政科组织实施,考核内容包括“三基”、专科知识、临床实践等。

4.医学理论考试:授予100分学分,第一阶段考核项目。每季度考核1次,其中10次每次授8分,另2次每次,理论考核成绩达85分以上者得分。考核由科教科组织实施。考核内容包括公共、专业知识“三基”等内容。

5.由医院科教科组织的每周周二、周四的业务知识讲座或每周五的远程教育中心讲座,每听一课获0.5学分,每年不得少于10学分。

6.其他:

①带教质量:授予25学分,每年考评1次,考评合格得5分。

②综述质量:授予12学分,第三年需完成综述1篇,经医院住院医师考评小组考核合格得分。

③论文质量:授予13学分,第五年需完成论文一篇,如已在市级以上医学杂志刊登者得分,未刊登论文经医院专家考评小组考评,合格者得分。

四、轮科培训

1.凡新分配至我院的临床住院医生,均须完成3年的轮科培训计划,住院医生按计划轮科,必须凭由医政科开出的“转科入科通知单”到临床科室轮科。

2.每轮转科的出科前一周内住院医生需完成转科自我小结,小结内容包括基础及专业理论学习情况,诊治疾病的能力、基本操作的掌握、病史书写、服务态度、思想及医德医风、工作作风等。完成转科自我小结及科评语交医政科后领取下一轮转科入院通知单,进行下一轮转科。

3.每轮转科的最后一周内,轮科的住院医生将转科自我小结及科评语交医政科后领取下一轮转科入院通知单,进行下一轮转科。

在住院医师培养阶段,我们希望每一位住院医师努力学习,勤奋上进,认真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一名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类别 教育培训 制定日期 1998年12月

题目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修订日期 2010年3月20日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传统的一次性医学教育观念逐渐被阶段性终身教育观念所代替, 终身教育包括三个性质完全不同又互相联接的阶段,即医学院校基本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

毕业后医学教育,由住院医师培训和研究生教育两部分组成。住院医师阶段,是临床医学人才在知识、技能、服务态度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培养,并逐步趋于成熟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时期。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尽管在学校教育中已经过了临床教学阶段,但实际医疗工作能力仍很缺乏,毕业后必须经过系统的临床实践,把学校获得的知 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 根据卫生部1993年2月下发的卫教发(1993)第1号文件“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及浙江省卫生厅浙卫(1997)55号关于印发《浙江省中高级卫技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暂行方案》和《浙江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宁波市第二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使我院的住院医师培训逐步走向规范化,以提高我院医疗质量和医学科学水平。

一、内科

第一阶段:(2年)

为二级学科基础培训,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打好内科临床工作基础。要求能准确询问、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并能做好实习医师带教工作。

轮转科室:内科18个月(包括选轮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肿瘤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监护室2个月,医技科4个月(心电图、脑电图、B超室、放射科等)。

各轮转科室具体要求如下:

1.普内科18个月

(l)正确询问病史,全面规范体检,正确书写内科完整病历(30份)、人院录,病程录及出院录,正确地向上级医师汇报病史、病程演变和初步诊疗意见。

(2)初步熟悉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3)遵守科室值班制度,深入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处理。

(4)逐步掌握常用的诊疗技术如胸穿、腰穷、腹穿、骨穿、淋巴结穿刺、EKG检查等技术操作及禁忌症、适应症。

(5)能逐步熟悉内科系统常见病及下列内科急症疾病的诊治及抢救。如消化道出血、咯血、昏迷、休克、心衰、肝衰、呼衰、肾衰、脑水肿、急性中毒及DIC等。

(6)能逐步掌握下列疾病的诊断和救诊原则:哮喘持续状态、大咯血、急性肺水肿、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心肌梗塞、高血压危象、常见各种心律失常(室上速、室速、快室率房颤、室扑、室颤、二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危象、脑血管意外、癫痫持续状态、常见中毒、常见水、电介质失衡和休克(心源性、低血容量性、感染性、过敏性休克等)等急诊。

(7)结合病例,通读实用内科学、症状鉴别诊断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中华内科杂志等书刊,写1-2篇读书报告。

2.神经内科(2个月)

(1)熟练掌握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及腰穿,参加神经内科急诊工作。

(2)了解神经内科基础知识及诊疗常规,及神经内科常用的临床检验、x光片、cT、脑电图、脑血管造影等特殊检查的临床意义。

(3)初步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解剖定位、诊断。

(4)能独立处理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

(5)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初步了解小脑延髓池穿蒯等诊冶工作。

(6)通读中枢神经大体解剖及《临床神经病》中常见神经系统疾病,阅读5-6篇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有关文献。

3.呼吸科(2个月)

(1)了解结核病及其他呼吸系疾病的诊疗常规,了解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及其理论基础,

(2)初步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特殊检查的基础知识,包括呼吸功能的检查,血气分析、纤维 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上意义。

(3)对呼吸系统特别是肺结核、肺炎症、肺肿瘤的x片有一定的了解。(读20 - 50张示教片)。

(4)参加并初步掌握自发性气胸、大咯血、呼吸衰竭的抡救工作。

(5)阅读结核病学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文献5-6篇。

4.内科监护室(2个月)

(1)熟悉内科重症病人生理功能的改变,包括呼吸、循环及肝肾功能的改变,水电介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

(2)初步掌握常用监测技术的适应征、操作技能及其临床应用。

(3)初步掌握呼吸治疗(包括氧治疗、机械通气等)和循环支持治疗的适应征、基本方法

以及常用急救药物的应用。

(4)参加管理重症病人5-8例,并按时完成病历书写记录。

5.医技科室(4个月)

(i)放射科:了解X光片的读片程序方法。1个月内阅读250张示教片;要求对常见肺部炎症、H;h-结核、胸膜疾病、心脏疾病、肺肿瘤、消化道疾病、有关骨骼的X光片。

(2)心电图:能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初步掌握心电图知识,能识别常见心律失常、房室 肥大、低£f瑾钾、洋地黄中毒、心肌梗塞等常见心电图形。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打出30-50份 心电图诊断报告。

(3)超声室:初步了鼹对肝、胆、胰、肾等常见病的B超诊断,了解心脏常见病的B型超声诊断;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书写30-50份报告;阅读超声专业书籍及有关文献。

【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4)脑电图:了解正常脑电图图形及颅内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病的脑电图图形,在上 级医师指导下书写20 - 30份报告,阅读脑电图专业书籍及有关文献。

第二阶段:(3年)

第二阶段为专业培训阶段,在进一步巩固前两年轮转的基础上,侧重专科培训。培训目的是住院医师通过培训,进一步巩固内科各专科知识,并学习三级学科专著,熟练掌握专科常见病的各项理论和诊疗技术,能完成专科病区高年住院医师工作,能承担院内会诊,能带教实习医师查房,达到内科主治医师水平及能承担某个专业(如心脏、呼吸、消化、肾病、血液、神经、内分泌、急诊内科等三级学科)的高年住院医师工作。

各专业学科临床实践要求如下:

1.神经内科

(l)掌握神经内科基础知识及理论。

(2)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能独立诊断和处理神经内科门诊、急诊常见病。

(3)了解神经内科的新进展。

(4)能正确掌握神经内科检查方法及腰穿,掌握神经内科常用的临床检验、X光片、CT、 脑电图、脑血管造影等特殊检查的临床意义。

(5)参加神经内科的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低年住院医师的带教工作。

(6)结合临床实践,撰写病案分析、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等。

2.呼吸内科

(1)掌握呼吸经内科基础知识及理论。

(2)掌握呼吸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能独立诊断和处理呼吸经内科门诊、急诊常见病。

(3)了解呼吸经内科的新进展。

(4)能正确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特殊检查的基本技能,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活检、常规肺功能测定、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气管插管等。

(5)参加呼吸内科的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低年住院医师的带教工作。

(6)结合临床实践,撰写病案分析、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等。

3.心内科

【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l)掌握心内科基础知识及理论。

(2)掌握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能独立诊断和处理心内科门诊、急诊常见病。

【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3)了解心内科的新进展。

(4)能正确掌握食管电生理检查、心包穿刺术、电复律、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测定、心电图运动试验的基本技能。【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5)参加一定的教学工作,如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低年住院医师的带教。

(6:结合临床实践,撰写病案分析、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等。

4.消化内科

(1)掌握消化内科基础知识与理论。

(2)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能独立诊断和处理消化内科门诊、急诊常见病。

(3)了解消化内科的新进展。

(4)能正确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其他原因,引起黄疸的常见疾病,消化性溃疡的特殊临床表现,肝硬化的多种并发症及消化器官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正确掌握胃镜检查方 法。

(5)参加消化内科的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低年住院医师的带教工作。

(6)结合临床实践,撰写病案分析、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等。

5.血液病

(l)掌握血液病专业基础知识与理论。

(2)掌握血液病专业常见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能独立诊断和处理血液病专业门诊、急诊常见病。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第三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大我院临床人才培养力度,逐步提升我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现制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一、目标

为了加强医院人才建设,重点规范与提高新入院从事中医

的住院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通过参加全面、规范、系统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其具备如下能力: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熟悉本学科、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3、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

4、基本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二、培训对象

1、新入院的无工作经验的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医疗工作人员。

2、从外单位调入的或有工作经验的住院医师,需参加相应水平考核,并根据成绩纳入不同的培训阶段。

三、具体培训实施方案

规范化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三年,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轮转参加本学科各主要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旨在扩大临床知识面,强化临床技能和急救处理能力,第一年每月进行一次相关临床知识的授课培训,为下一阶段进行专科医师培训做好准备;第二阶段为两年,在本科室进行专科医师培养,成为低年资的专科医师,为专

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内、外科住院医师进院先把内、外科大类分好,具体科室不定进行轮转,第一阶段培养结束再进入第二阶段进行专科培养。

四、培训考核

住院医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是由该科室主任主持,按照培训要求,对住院医师进行考核,并在培训档案上做好记录。专科培训考核由本专科科室主任负责,同时做好记录。

五、组织管理

1、成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有院长任组长,医务科、人事科、科教科共同参与管理。日常具体工作由医务科全面负责。

2、科主任作为住院医师培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要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完成好住院医师培养工作。

3、为了保证带教质量,每位指导老师每次最多带教两名医生。

4、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根据“知识宽、基本厚”的要求,注重医德培养,强调三基训练,先宽后专,循序渐进,加强临床实践,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制度中注意:①培训——考核——晋升相结合,以利于调动培训的积极性;②实行以实践为主、技能为主,自学为主,业余为主的在岗培训,以利于改变轻实践的倾向;③知识结构力求合理,注重医疗、医学科研相结合,以打好扎实的基础。

南康市中医院

二○一二年六月

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第四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一、 目标

为了加强医院人才建设,重点规范与提高新入院的从事临床医师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通过参加全面、规范、系统的临床住院医师培训,使其在完成全科和专科医师的培训项目后,能够达到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主治医师的水平,具体要求如下: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熟悉本学科、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3、 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4、 基本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包括病例分析、综述等)。

二、 培训对象

1、新入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院临床医疗工作人员。

2、新入院的从事医院临床医疗工作人员,若无工作经验,直接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若有部分工作经验者,需参加相应水平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分别纳入不同的住院医师培训阶段。

3、外单位调入的住院医师,需参加相应水平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分别纳入不同的住院医师培训阶段。

三、 培养规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三年为第一阶段,主要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轮转,旨在扩大临床知识面,强化临床技能和急救处理能力,为下一阶段进行专科医师培训作好准备;后二至五年为第二阶段,在三级学科进行专科医师培养,成为低年资的专科医师,为专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1、 培训安排

(1)医学院校本科毕业进入我院的住院医师,从开始临床工作的第一年即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阶段培训

(2)外单位调入的住院医师,必须先参加由学校组织的临床技能综合考核,通过考核确定其已经实际达到的临床技能水平程度,再安排其进入相应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

2、 轮转方案

临床内、外科住院医师进院先把内、外科大类分好,具体科室不定进行轮转,第一阶段培养结束再进入第二阶段进行专科培养,其余科室如儿科、妇产科、超声科、放射科、五官科、眼科等科室则一开始就按照专科医师培养要求进行相应的轮转培养。

3、 培训要求

A. 综合素质要求

(1) 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2)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优良的医德医风

(3)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4) 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5) 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B. 基本理论及临床技能要求

第一阶段培训按照《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执行。第二阶段专科医师培养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执行。

四、培训考核

1、 日常考核

(1)住院医师工作日、假期安排:临床住院医师的工作日每年应为240天。因事假、病假及其它事由耽搁的工作日,需在次年内补足。假期应在本年内根据情况酌情予以安排。

(2)请假2天以下(含2天)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指导教师和培训基地主任签字后生效,并在考核表上予以登记。2天以上者,还需要由医务科签字后生效。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医院超过3天者,培训基地应尽快报告医务科;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医院超过5天者,视情节及原因给予包括终止培训等处罚。

(3)住院医师每天应当将当天完成的工作内容如实填写在培训工作量化登记表上,由指导教师(逐项)签字,培训基地兼职管理人员每月审核,并将结果汇总,培训基地主任审核签字后报送医务处。

2、 轮转考核

当住院医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时,由该培训基地主任主持,按照培训实施细则要求,对住院医师进行考核,并在培训档案上做好记录。

3、 年度考核

第一阶段培训期间的年度考核每年由医务科聘请医学院系统或系统外专家对住院医师按照医学院规范化培训细则的内容组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逐年计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

第二阶段专科医师培训期间的年度考核由培训基地主任组织科室相关带教导师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组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逐年计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

五、组织管理

1、 医院成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领导小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日常具体工作由医务科全面负责。

2、科主任作为科室住院医师培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要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医院已将此项工作列入科主任考核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完成不好的科室除扣发科主任奖金外,情节严重者将取消其作为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资格。

3、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要求每个培训基地都成立专门的住院医师培训核心小组,由科主任作为第一负责人,配备培训基地兼职管理人员,同时推荐几位主治以上职称,工作责任心强,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带教经验的医师作为指导老师具体负责该项工作,为了保证带教质量,每位指导老师每次最多带教两名医生。为了提高指导老师的工作积极性,给予一定的带教津贴,做到责权利的统一,带教效果好的,在以后的职称评聘中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效果不好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或取消其带教资格。

4、 成立专家考核小组,聘请院内专家担任住院医师技能考核专家,对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进

行不定期的考核。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第五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试行)

一、目标

为了加强医院人才建设,重点规范与提高新入院的从事临床医师工作人员 的专业技术能力,通过参加全面、规范、系统的临床住院医师培训,能够达到 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 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熟悉本学科、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 解本专业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3、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 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疑难病症。

二、培训对象

1、新入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院临床医疗工作人员。 2、新入院的研究生从事医院临床医疗工作人员,若无工作经验,直接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若有部分工作经验者,需参加相应水平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分别纳入不同的培训阶段。 3、外单位调入的住院医师,需参加相应水平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分别纳 入不同的住院医师培训阶段。

三、培养规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为 2 年,主要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轮转,旨在 扩大临床知识面,强化临床技能和急救处理能力。

1、 培训安排

(1)医学院校本科毕业进入我院的住院医师,从开始临床工作的第一年即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阶段培训 (2)五年制毕业直升硕士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进院后纳入住院医师第二年的培养 (3)外单位调入的住院医师,必须参加临床技能综合考核,通过考核确定 其已经实际达到的临床技能水平程度,再安排其进入相应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阶段。

2、 轮转方案

临床内、外科住院医师进院先把内、 外科大类分好, 轮转包括医技科室 (MRI、 放射 CT、超声、心电图)和相关专业科室

3、培训要求综合素质要求

(1)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2)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优良的医德医风 (3)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4)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依法行医,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 (5)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培训考核

1、日常考核 住院医师日常管理为所在轮转科室及医务科、科教科,每月考勤由所在科室带教老师签字、主任审核后送科教科。 2、轮转考核住院医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时,由该科主任主持,按照培训实施细则要求, 对住院医师进行考核,并认真填写培训档案。 3、年度考核 培训期间的年度考核每年由科教科对住院医师按照规范化培训细则的内容 组织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计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 4、

阶段考核 培训结束后,参加由科教科组织的阶段考核。5、考核 (1) 本科毕业生完成第一年培训任务经考核合格者, 应参加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生毕业者应当年参加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考试不合格者 将相应延长培训时间。 (2) 完成第一年培训并考试(考核)全部合格者,方能进入第二年的培训, 不合格者不能进入第二年的培训。

(3)完成第二年培训并考试(考核)合格者,视为培训合格。 (4) 未按规定完成轮转培训的医生将延长相应的轮转培训时间。 6、培训期间待遇 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期间,享受在职职工待遇,每月日常考核合格者, 发放该月全额奖金,当月考核不合格者,根据实际情况扣发当月奖金。

五、组织管理

1、医院成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领导小组,由医疗、人事院领导任组长, 医务科科长、人事科科长、科教科科长任副组长共同参与管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日常 具体工作由科教科全面负责。 2、 科主任作为科室住院医师培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要重视和支持 这项工作,医院已将此项工作列入科主任考核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完成不好的科室除扣发科主任奖金外,情节严重者将取消其作为临床带教的资格。 3、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 要求每个科室都成立专门的住院医师培训核心小组, 由科主任作为第一负责人,同时推荐几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工作责任心强, 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带教经验的医师作为指导老师具体负责该项工作,为了保证 带教质量,每位指导老师每次最多带教两名医生。为了提高指导老师的工作积 极性,给予一定的带教津贴,

做到责权利的统一,带教效果好的,在以后的职称评聘中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效果不好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或取消其带 教资格。 4、成立专家考核小组,对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进行不定期的考核。第一年:考核内容以临床基本功为主,包括病史质量、体格检查,理论知识考核(参照规范化培训要求) 考核时间:每年 6 月份(医院组织考核) 考核对象:完成第一年培训者及直接进入第二年培训者。 第二年:考核内容以技能考核为主,包括病例分析、读片、心电图、心肺复苏等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考核时间:每年 6 月份(医院组织考核), 考核对象:完成第二年培训者。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62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