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资料员】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长城和运河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3.理解“人间奇迹”,知道在课文中的所指,知道课文外的一些我国奇迹。 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等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事物形象。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长城和运河的课件,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课件显示诗歌:上下五千年,古迹遍神州。兴起乘银河,俯足游长龙。你们知道“银河、长龙”是指我们祖国的哪两处名胜古迹吗?
2.运用课件,相机出示有关图片,展示长城和运河的挂图,让学生通过直观感 受更详细地了解我们民族的两大奇迹。
揭题:〈〈长城和运河〉〉,生齐读课题。【长城和运河】
3.说说你所知道的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4.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笔下的长城和运河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初读指导、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不读破词、破句。
(2)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作者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这样看?
(3)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4)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曲折蜿蜒”中有两个多音字,一个“曲”字,一个“折”字,特别是“折”还有she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注意指导学生读好介音母及多音字“曲”“折”“行”。
(3)理解有关词语。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4)齐读出示的生词。【长城和运河】
(5)指导书写生字。
(6)交流问题:作者驾驶着飞机在蓝天俯瞰长城和运河。因为只有( ),才能( )。
三、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
2、比较句子: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3、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看插图或动画体会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 这里为 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种种修辞手法,一一复习、巩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修辞手法和运用。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 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1、指名读, 生评议。
12、齐读。
四、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 学生自学后讨论。(诗歌的每一部分都写了奇迹的名称和特点, 然后抒发对奇迹的赞美之情,最后点明奇迹的创造者)
五、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精读课文 理解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长城和运河】
(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
万里长城动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 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6)朗读全文
(7)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
1、学写一段话:完成课文后练习四,根据提供的词语,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2、仿写一段诗。
着重从两方面提示学生:一是写什么,可这样设问: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还创造了许多像长城、运河一样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你也想用诗来赞颂它吗?(如:京九铁路)二是怎么写。可以仿写,一、二、七、八行与课本一样,即: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 ,
北起 ,南到 ,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或祖先)。
3 、片段练习: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长城和运河的资料
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它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的。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评论长城时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美国前总统尼 克松在参观丁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所以说,长城作为人类历史的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 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京杭大运河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长 城 和 运 河 的 资 料
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它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的。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评论长城时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美国前总统尼 克松在参观丁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所以说,长城作为人类历史的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 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京杭大运河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三(1)班《长城和运河》仿写精彩片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649744.html
上一篇:七年级数学暑假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