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元的功效与作用

| 结构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结构师考试】

山香心理学知识点
山香元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篇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1.心理学 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绪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气质、性格、能力等。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巴甫洛夫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建立的条件反射

--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的的根本区别

(2)规律: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1)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反射的活动

(2)作用于人脑的客观现实的反应

(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历史背景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

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连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一般心理规律,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山香元的功效与作用】

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意识看成是若干有限元素的集合。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运用意识作用与功能的原理提高人类的活动效能,他们不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的目标与方法。

(3)、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格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4)、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华生。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

(5)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

称为第二势力,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冲动。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标志是: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

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

第二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

1.注意概述 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 (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

2.注意的分类

(1)无疑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引起条件:(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及其相对强度(2)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况

(2)有意注意:由预先目的、必须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维持条件:(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有意后注意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指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的知觉出的对象数目

影响因素: (1)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2)与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

(3)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经验和知识

2.注意的稳定性: 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征

影响因素: 注意对象的特点;有无坚定的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

注意的起伏(动摇):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的现象

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离开了当前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3。注意的分配: 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条件: (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时已经熟练(自动化)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经熟练(自动化)

(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4。注意的转移: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二.感觉与知觉

1.感觉 :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受阈限:能够引起人们感受的刺激范围

两者在数值上呈反比关系

(3)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偿;联觉:一种能够感觉建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红-热

2.知觉

概念: 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种类: (1)空间直觉----空间特征 eg形状、大小、深度、方位

(2)时间知觉----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顺序性

(3)运动知觉----空间位置移动

----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客观因素(1)刺激物的绝对强度(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3)对象的活动性

(4)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主观因素(1)知觉有无无目的性(2)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3)个人的需要、动机、情趣、定势、与情绪状态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统一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观察: 含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型、敏锐性

观察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性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观察、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

(3)加强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汇报观察成果,提高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3.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1)实物直观 (2)模像直观(3)言语直观

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参与直观过程

三.记忆 1.记忆概述 概念: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品质:(1)敏捷性----速度和效率特征,首先明确识记的目的性,其次集中注意

(2)持久性----保持特征,首先善于把实际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3)准确性----正确和精确特征,首先认真的识记,其次相似的材料经常比较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去分开

(4)准备性----提取和应用特征

2.记忆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 识记 概念 记忆的第一个基本环节,具有选择性

分类 (1)据有无目的性 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

(2)材料性质和实际方法 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

影响因素 (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 (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

(3)活动任务属性(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2)保持与遗忘 保持的概念:已获得的知识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

遗忘: (1)概念 :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规律: (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显示了遗忘的进程不均衡以及“先快后慢”的特点。 影响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的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6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进程。

防止遗忘方法-- 复习:

(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 回忆或再认

回忆 概念: 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

再认 概念: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3.记忆系统

瞬时记忆 概念: 当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特点: 时间极短;容量较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

编码: ○1图像记忆----主要形式 ○2声像记忆

存储: 时间约为1秒

短时记忆 概念: 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度 特点: 时间短;容量有限,2-9个;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

编码: ○1听觉编码--主要 ○2视觉编码

存储----复述(有效方法) 机械复述;精细复述

长时记忆 概念: 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特点: 容量无限;保持时间长久

编码: 意义编码--主要 意义编码分类: 表象编码;语义编码

存储: 原则上是分类处理

4.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山香版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山香元的功效与作用 第二篇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1.心理学 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绪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气质、性格、能力等。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巴甫洛夫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建立的条件反射

--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的的根本区别

(2)规律: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1)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反射的活动

(2)作用于人脑的客观现实的反应

(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历史背景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 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

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 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连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 一般心理规律,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

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意识看成是若干有限元素的集合。机能主 心理学家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运用意识作用与功能的原理提高人类的活动效能,他们不 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的目标与方法。

(3)、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格 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4)、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华生。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关系。

【山香元的功效与作用】

(5)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

称为第二势力,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 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冲动。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 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标志是: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

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

第二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

1.注意概述 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 (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

2.注意的分类

(1)无疑注意: 没有预定的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引起条件: (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及其相对强度(2)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况

(2)有意注意: 由预先目的、必须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维持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组织活动

(3)对兴趣的依从性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有意后注意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指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的知觉出的对象数目

影响因素: (1)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2)与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

(3)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经验和知识

2.注意的稳定性: 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征

影响因素: 注意对象的特点;有无坚定的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

注意的起伏(动摇):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的现象

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离开了当前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3。注意的分配: 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条件: (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时已经熟练(自动化)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经熟练(自动化)

(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4。注意的转移: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二.感觉与知觉

1.感觉 :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受阈限:能够引起人们感受的刺激范围

两者在数值上呈反比关系

(3)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偿;联觉:一种能够感觉建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红-热

2.知觉

概念: 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种类: (1)空间直觉----空间特征 eg形状、大小、深度、方位【山香元的功效与作用】

(2)时间知觉----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顺序性

(3)运动知觉----空间位置移动

----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客观因素(1)刺激物的绝对强度(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山香元的功效与作用】

(3)对象的活动性(4)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主观因素(1)知觉有无无目的性(2)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3)个人的需要、动机、情趣、定势、与情绪状态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 统一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观察: 含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型、敏锐性

观察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性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观察、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

(3)加强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汇报观察成果,提高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3.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 (1)实物直观 (2)模像直观(3)言语直观

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山香元的功效与作用】

(2)运用知觉的组织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参与直观过程

三.记忆 1.记忆概述 概念: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品质: (1)敏捷性----速度和效率特征,首先明确识记的目的性,其次集中注意

(2)持久性----保持特征,首先善于把实际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其次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3)准确性----正确和精确特征,首先认真的识记,其次相似的材料经常比较 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去分开

(4)准备性----提取和应用特征

2.记忆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 识记 概念 记忆的第一个基本环节,具有选择性

分类 (1)据有无目的性 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

(2)材料性质和实际方法 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

影响因素 (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 (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

(3)活动任务属性(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2)保持与遗忘 保持的概念:已获得的知识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

遗忘: (1)概念 :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规律: (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教育学》名词解释(山香版,完整)
山香元的功效与作用 第三篇

《教育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教育和教育学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身心(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第二章 教育目的与功能

9、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与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10、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

11、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1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3、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山香元的功效与作用】

14、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15、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6、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7、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18、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第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

19、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以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和修学年限及相互关系。

20、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

管理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学校:是一种古老、广泛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是现代社会最常见、最普通的组织形式。

2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在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2、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23、教师:广义来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

侠义上来讲,教师是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4、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25、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26、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第五章 课程

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8、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29、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30、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31、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32、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33、学校课程:是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优势、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34、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35、教学计划:现称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他: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36、教学大纲:现称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37、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38、教科书: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的主要信息

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39、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40、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41、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实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中的各种要素,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

42、课程实施:是指通过一些列的教学活动,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43、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第六章 教学

44、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一种活动。

45、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

46、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47、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48、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49、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50、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

51、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5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54、教学组织:是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的策略。

55、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56、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照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进行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

57、个别教学:是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58、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59、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60、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61、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6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63、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6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65、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66、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67、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第七章 学校德育

68、学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践行,形成所需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69、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70、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7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72、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73、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74、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75、榜样人物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的方法。

76、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第八章 班主任工作

77、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78、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和直接性人

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79、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80、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81、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82、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83、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84、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85、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马莲的功效与作用
山香元的功效与作用 第四篇

马莲的功效与作用:马莲又叫马兰花,马莲花,马兰。马莲的花、种子、根均可入药。花晒干服用可利尿通便,种子和根除温热、解毒。种子有退烧、解毒、驱虫的功效。马莲的功效与作用。可以治月经过多、小便不通、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咽喉

马莲的功效:
马莲又叫马兰花,马莲花,马兰。马莲的花、种子、根均可入药。花晒干服用可利尿通便,种子和根除温热、解毒。种子有退烧、解毒、驱虫的功效。可以治月经过多、小便不通、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咽喉肿痛等疾病。

马莲的作用:
1、马莲治月经过多:马莲三钱,马莲花三钱,石榴皮四钱。共为细末,一日分三次服。马莲的功效与作用。(<新疆中草药手册>)
2、马莲治喉痹肿热痛闷:川升麻一两,马莲二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蜜水调下一钱。(<圣惠方>升麻散)
3、马莲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马莲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4、马莲治水痢:马莲、干姜、黄连。上三味为散。熟煮汤,取一合许,和二方寸匕,入腹即断。冷热皆治。(<随身备急方>马莲散)
5、马莲治咽喉肿痛:马莲二钱,牛蒡子三钱,大青叶一两。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6、马莲治咽喉闭不通:马莲一两,蔓荆子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暖水调下一钱。(<圣惠方>)
7、马莲治面及鼻病酒皶:马莲子,杵,敷之。(<肘后方>)
8、马莲治偏坠疝气:马莲二两(萝白子同炒),川楝子一两五钱(橘核同炒),吴茱一两(浸酒,炒),木香二钱(不见火)。为末,每服一、二钱,用好酒调,空心服。(<本草述>)
9、马莲治小便不通:马莲(炒)、茴香(炒)、葶苈(炒)。为末,每酒服二钱。(<十便良方>)
10、马莲治痈肿疮疖:马莲二钱,马齿苋一两,蒲公英一两。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11、马莲治鼻衄、吐血:马莲二钱,白茅根一两,仙鹤草五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葫芦的功效与作用
山香元的功效与作用 第五篇

葫芦的功效与作用:葫芦为葫芦科葫芦属植物葫芦,葫芦别名有葫芦壳、抽葫芦、壶芦、蒲芦,葫芦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效,脾胃虚寒者,不宜服食葫芦。

葫芦的功效:
葫芦科葫芦属植物葫芦,以果皮及种子入药。葫芦花味甘,性平,无毒,可做解毒之药,对各种瘘疮尤为有效。蔓、须药性与花相同,可治麻疮。葫芦的功效与作用。葫芦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
别名:葫芦壳、抽葫芦、壶芦、蒲芦
来源:葫芦科葫芦属植物葫芦,以果皮及种子入药。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散结。葫芦的功效与作用。用于水肿,腹水,颈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0。5-1两。
用于面目浮肿、大腹水肿等症,常与猪苓、茯苓、泽泻等药同用。还可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形成腹水的病症。
1、葫芦汁:鲜葫芦1个,捣烂,绞取汁液。每次用1小碗,加入适量蜂蜜调服。
单用鲜葫芦汁,可充分发挥其清热利水或润肺的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或肺燥咳嗽等。
2、葫芦虫笋汤:葫芦60g,切片,虫笋30g,切段。加水煎汤服。
葫芦、虫笋皆长于利水,二者合用,能明显增强利尿行水作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较有效验。

葫芦的作用:
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瓠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从瓠瓜中能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胡萝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较多,食后可阻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食疗作用
葫芦瓜性寒、味甘,入肺、胃、肾经。
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能。
主治水肿腹水、烦热口喝、疮毒、黄疸、淋病、痈肿等病症。
可用于辅助治疗水肿腹胀、烦热、口渴、黄疸、疮毒以及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另有润肌肤的优点,能抗病毒并防癌。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癌症患者多食。
制作指导
1、葫芦栽培时因土壤或光照等原因,可能含有醣苷结构化合物,食后容易中毒,烹饪前可舔尝,如有苦味,应弃而不用。
2、葫芦瓜的食用法有炒、烩、做汤、制馅等,如辣炒葫芦条、葫芦烧肉块、葫芦汤等等。
3、烹调时不宜煮复太烂,否则营养损失多。
4、苦葫芦因含有过量的葫芦甙等苦素有毒物质,食后易出现呕吐、腹泻和痉挛等症状,应在烹饪之前先尝出来而弃之不要。

葫芦食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不宜服食葫芦。据有的报道指出,葫芦有毒,含葫芦素b,某些变种的果肉有致泻作用。

金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山香元的功效与作用 第六篇

金蝉花的功效与作用:金蝉花也称蝉菌蝉蛹草,金蝉花又叫蝉花、虫花、冠蝉、蝘花,金蝉花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名贵中药材金蝉花配伍用药材、滋补药膳或作为保健品,治外感风热、发热、头昏、咽痛。

金蝉花的功效:
金蝉花也称蝉菌蝉蛹草,金蝉花又叫蝉花、虫花、冠蝉、蝘花,金蝉花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名贵中药材金蝉花配伍用药材、滋补药膳或作为保健品,治外感风热、发热、头昏、咽痛。

药名:金蝉花
别名:虫花、冠蝉、蝘花
性味:甘;寒;无毒
主治:外感风热;发热;头昏;咽痛;单板机疹初期;疹出不畅;小儿惊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夜啼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药材基源:金蝉花为麦角菌科真菌蝉棒束孢菌的孢梗束、大蝉草的子座及共所寄生的虫体。金蝉花的功效与作用。蝉花也称蝉菌蝉蛹草。

金蝉花的作用:
金蝉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保肾、改善、睡眠、抗肿瘤、保肝、抗辐射和明目等多重作用,是神奇的古老中药。人工培养的蝉花含甘露醇2.18%、多糖21.73%,氨基酸19。76%,虫草素0。005%,腺苷0。05%,这与天然冬虫夏草相似,但砷、汞、铅等有毒重金属没有检出,这比天然冬虫夏草安全。因此,

金蝉花蒸鹌鹑
功效:补气血,益肺肾,止咳嗽。用于妇女保健。
材料:金蝉花3-6个,鹌鹑8只,生姜10克,葱白10克,胡椒粉2克,盐5克,鸡汤300克。
做法:
1、将金蝉花洗净,用酒浸泡,洗净;鹌鹑宰杀后,沥净血,用温水(70℃)烫透,去毛、内脏及爪(由背部刨开掏去内脏),再放入沸水内略焯1分钟后,捞出晾冷;葱切断;姜切片。
2、将每只鹌鹑的腹内放入金蝉花3-6个。然后逐只用线缠紧放入盅子内,鸡汤用盐和胡椒粉调好味,灌入盅子内,用湿绵纸封口,上笼蒸40分钟即成。

金蝉花炖乳鸽
功效:补益气血,养颜嫩肤,用于病后体虚、头目眩晕等,是女性滋补养颜食谱
材料:金蝉花4-6个,乳鸽1只,花胶30克,(花胶又名鱼肚,是从鱼腹中取出鱼鳔,切开晒干后而成。)生姜1片。
做法:乳鸽去毛,洗净,金蝉花、生姜洗净,花胶浸发,切丝洗净,全部用料放炖入容器,加适量开水,少许酒,加盖,隔水炖3小时,调味供用。

金蝉花炖鸭
功效:补虚助阳。适用于久病体虚、贫血、肢冷自汗、盗汗、阳痿遗精等症。
材料:雄鸭1只,金蝉花3-6个,葱姜食盐各适量。
做法:雄鸭去毛及内脏,洗净后,放在砂锅或铝锅内;再放入金蝉花和食盐、姜、葱等调料,加水,以小火煨炖,熟烂即可(或将金蝉花放入鸭腹内,置瓦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服食)。
用法:佐餐食。

金蝉花木耳炖乌龟
功效:此炖品有健脾开胃、滋养肝肾、去瘀散结的作用。适合滋补强壮身体,汤水滋而不腻,补而不燥,最宜一家大小佐膳饮用。也适用于骨肿瘤病人。
材料:金蝉花5-10个,白背木耳20克,淮山16克,枸杞子16克,细盐少许,生姜1片, 红枣2粒,乌龟1只, 瘦猪肉120克。
做法:
1、拣选一只活的 乌龟,降其放入盆中,加入热水,使其排尽尿液,剖洗干净,淮山和枸杞子用清水浸透,洗干净,备用。
2、白背木耳用清水浸透,使之发开,洗干净,备用。
3、生姜、红枣分别用清水洗干净,生姜刮去姜皮,切一片;红枣去核,备用。
4、瘦猪肉用清水洗干净,连同以上材料全部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冻开水,盖上炖盅盖,放入锅内,隔水炖4小时左右,以少许细盐调味,即可食用。

金蝉花酒
做法:金蝉花以酒浸泡,每次饮1小杯。
功效:用于元气不足,肾虚阳痿。

熟地金蝉花猪肝汤
材料:金蝉花20克、熟地黄25克、红枣4个、猪肝200克、生姜2片。
做法:
1、金蝉花、熟地黄、红枣洗净,猪肝洗净,切为薄片,用少许生抽、生粉、生油拌腌片刻。
2、药材与红枣、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中火煲约2个小时,放入猪肝滚熟后,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功效:中药蝉花、熟地黄滚猪肝汤具有滋阴明目的功效。同时常服用可辅助治疗白内障疾患,还可以为中年人预防飞蚊症。蝉花性寒味甘,具宣肺定痉之功效,主治目赤等;熟地黄性平味甘,入心、肝、肾经,能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68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