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一法师

| 资料员 |

【www.guakaob.com--资料员】

弘一法师
宏一法师 第一篇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2014-07-01 10:29:12)

转载

标签:

佛学

弘一法师轶事

弘一法师语录

▼ 分类: 实用资料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启明按:弘一法师的一些经典语录,和大家分享。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5.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7.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8.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9.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0.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1.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12.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13.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14.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5.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16.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17.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18.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19.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20.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21.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22.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3.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4.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5.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26.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27.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28.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宏一法师】

29.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30.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1.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32.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33.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34.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35.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36.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37.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37.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39.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40.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41.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42.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43.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44.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45.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46.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47.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48.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宽。

49.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50.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52.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53.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

54.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55.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56.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57.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终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功夫得力处。"

58.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59.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60.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德育,天地万物皆归我春风和气之中;情养,乖戾妖孽皆消于光天化日之下;然后以之自成,则为净满自尊;以之成物,则为慈力悲仰。仅一念瞋起,百万不过积恚所招;世局土崩,皆无远虑所致;士生斯世,宜如何努力以障狂澜也。

61.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勉强敷衍。

62.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所谓正直心、柔轻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63.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64.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65.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66.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67.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方满最初宏誓愿。视人之恶,犹己之恶。视己之恶,犹人之恶。猛省力除,无令愧怍。法界众生三毒除,彼我同归无上觉。视人之乐,犹已之乐。视已之乐,犹人之乐。所欲与共,嫉妒永却。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寻略约。

68.善恶性具,善恶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风。默持机咸,妙应无穷。大圆镜智照不疲,岂似权乘作意通。(《四无量心铭》)

一、杀生--短命多病

二、偷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

三、邪淫--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

四、妄言--多被诽谤,为他所诳

五、两舌--眷属乖离,亲族弊恶【宏一法师】

六、恶口--常闻恶声,言多诤讼

七、绮语--言无人受,语不明了

八、悭贪--心不知足,多欲无厌

九、嗔恚--常被他人责长短,恒被他所恼害

十、邪见--生邪见者,其心谄曲。

以上为十恶业。反之,则为十善。

因是观之,吾人欲得诸事顺遂身心乐业之果报者,应先力修善业,以种善因;若唯一心求好果报而决不肯种少许善因,是为大误。譬如农夫欲得米谷而不种田,人皆其为愚也。故吾人欲诸事顺遂身心安乐者,须努力培植善因。将来或迟或早必得良好的果报。古人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是此意。

余五十年改过迁善之事,今且举十条为常人所不注意者,先与诸君言之:

一、虚心。二、慎独。三、宽厚。四、吃亏。五、寡言。六、不说人过。七、不文已过。八、不覆己过。九、闻谤不辩。十、不瞋。

瞋习最不易除。古人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

附:木心《圆光》讲弘一法师轶事的节选

稍老一辈的中国文人,皆知弘一法师其人其事。李叔同先生博涉文学、音乐、绘画,尤擅书法。早年縯剧,反串“茶花女”。他东渡日本留学,翩翩浊世佳公子,称得上一代风流的了。想必出国前已成家室,所以归国之日,携一日本女子回府,原配夫人闹得个烟尘陡乱。据说李先生就是因为调停乏术,万念俱灰,快速看破红尘。孑身潜往杭州灵隐寺剃度受戒。两个妻子赴到飞来峰下,丈夫已经坐关了。坐关是自愿的禁闭,由当家和尚亲手在斗室的门上贴好封条,到期方可启封出关,饭盂水罐从一小窗口递进递出。当时李家两位夫人在“关”前双双

跪地嚎啕,苦求夫君回心转意„„一天一夜,里面寂然不答半句话——此心已决,誓不回头,弘一的坚定彻底是值得钦敬的。

世伯赵翁,是弘一法师的好友。某年我去叩贺赵太伕人的华诞,看到弘一法师手抄的一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特地奉赠给赵翁萱堂的。我实在佩服他自始至终的一笔不苟,不扬不萎,墨色也不饱不渴。佛经中多的是相同的字,写得宛如独模所铸——书道根柢之深,倒是另一囬事,内心安谧的程度,真是超凡入圣。这种纯粹的境界,我是望而生畏的。俯首端详这部手抄的经典,说不出的欢喜赞叹,看得不敢再看了。

平时多次在富家豪门的壁上,见到弘一法师所书的屏条。字,当然是写得一派静气。然而我有反感,以为出家人何必与此辈结墨缘,就算理解为大乘超度普救众生,我也还是觉得其中可能有讨好施主的因素在。借此而募化,总也不是清凉滋味——我发觉自己很为难,同情出家人的苦衷比同情俗人的苦衷更不容易。

赵老伯是着名学者,大雅闳达,卓尔不群,自称居士,释儒圆通,境界也高得可以。某日相随出游,品茗闲谈,谈到了弘一法师示寂前不久,曾与他同上雁荡山,幷立岩巅,天风浩然,都不言语。自然是澄心滤怀,一片空灵。而人的思绪往往有迹象流露在脸上,赵老伯发现弘一的眼中的微茫变化,不禁启问:

【宏一法师】

“似有所思?” “有思。”弘一答。 “何所思?” “人间事,家中事。”

赵老伯讲完这段故事,便感慨到:“你看,象弘一那样高超的道行,尚且到最后还不断尘念,何况我等凡夫俗子,营营扰扰。”

当时我是个不满二十岁的青年,却也深有触动,所以至今记忆犹新。赵老伯素来恭谨,从不臧否人物,皆因父辈至交,才会在世姪面前说此一段往事,恐怕除了那天纯出偶然地对我谈过之后,从此不复为外人道,因此值得追记。我视之为舍利子。

赵老伯敏于感,勇于问。弘一法师率乎性,笃乎情;如若他答以“无所思”。或以梵谛玄旨作敷衍,那是多么可怕,虚伪是卑污的。而弘一法师就能坦呈直出,这是了不起的,是永远的灵犀之光,比那装饰性的炫光,比那如圈似盘的钝光,更使我难忘。我对弘一法师的任何良与不良的印象都可以取消,就只保存他这句示寂前不久吐露的真声。多少严闭的门,无风而自开,搏动的心,都是带血的。

记得我没有问赵老伯当时听到弘一法师如是回答的刹那间,弘一头上有无出现圆光,因为我知道必是有的——幷非世伯和世姪的感想不尽相同,而是完全不同,这样的“代沟”,有比没有好。

弘一法师谈心经
宏一法师 第二篇

自今日始,讲三日,先说此次讲经之方法。《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讲非数日,一二月,至少须一年。今讲三日,岂能尽。仅说简略大意,及用通俗的浅显讲法。(无深文奥义,不释名相,一解大科。)

(弘一大师于戊壬三月在温陵大开元寺,为信众讲解心经)

△ 效果:

一、令粗解法者及未学法者,皆稍得利益。

二、又对常人(已信佛法)仅谓心经为空者,加以纠正。

三、又对常人(未信佛法)谓佛法为消极者,加以辨正。

(先经题,后经文。)

【宏一法师】

△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前七字为别题,后一字为总题。

“般若”,梵语也,译为智慧。

┌常人之小智小慧┐

├学者之俗智俗慧┼非

├二乘之空智空慧┘

└照见五蕴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之大智大慧。

┌小智慧 小聪明┬亦云有智慧,与佛法相远。

│ 小巧—┘

├俗智慧 研学问,上等人甚好,亦云有智慧,但与佛法无涉。

└空智慧 小乘人。

“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就一事之圆满成功言)

若以渡河为喻:

动身处„„„„„„此岸

欲到处„„„„„„彼岸

以舟渡河竟„„„„到彼岸

约法言之:

此岸„„„轮回生死 须依般若舟,乃能渡到彼岸。

彼岸„„„圆满佛果 而离苦得乐。

“心”,有数释。一释心乃比喻之辞,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之心。

(心为一身之必要,此经为般若之精要。)

┌《大般若经》云:余经犹如枝叶,般若犹如树根。

引证├又云:不学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

└又云: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诸佛,是诸佛母。

案《般若部》,于佛法中甚为重要。佛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者二十二年。而所说《大般若经》六百卷,亦为《藏经》中最大之部。《心经》虽二百余字,能包六百卷《大般若》义,毫无遗漏,故曰“心”也。

“经”,梵语“修多”罗,此翻“契经”。“契”为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

“经”者,织物之直线也。与横线之“纬”对。

此外尚有种种解释。

此经有数译,(七译)今常诵者,为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

已略释经题竟。

于讲正文之前,先应注意者。

研习心经者最应注意不可着空见。因常人闻说空义,误以为着空之见。此乃大误,且极危险。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因起有见者,著有而修善业,犹报在人天。若着空见者,拨无因果则直趣泥犁。故断不可着空见也。

若再进而言之,空见既不可着,有见亦非尽善。应(一)不著有,(二)亦不着空,乃为宜也。

(一)若著有者,执人我皆实有。既分人我,则有彼此。不能大公无私,不能有无我之伟大精神,故不可著有。须忘人我,乃能成就利生之大事业。

(二)若着空,如前所说拨无因果且不谈。即二乘人仅得空慧而着偏空者,亦不能作利生事业也。

┌真空(非偏空、偏空不真。)

故佛经云┤

└妙有(非实有、实有不妙。)

“真空”者,即有之空,虽不妨假说有人我,但不执着其相。

“妙有”者,即空之有,虽不执着其相,亦不妨假说有人我。

如是终日度生,实无所度。虽无所度,而又决非弃舍不为。若解此意,则常人所谓利益众生者,能力薄弱、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不薄弱,范围大者,须学佛法。了解真空妙有之理,精进修行,如此乃能完成利生之大事业也。 或疑《心经》少说有,多说空者,因常人多着于有,对症下药,故多说空。虽说空,乃即有之空,是“真空”也。若见此真空,即真空不空。因有此空,将来作利生事业乃成十分圆满。

合前(三)非消极者,是积极,当可了然。世人之积极,不过积极于暂时,佛法乃永久。

般若法门具有“空”与“不空”二义,“以无所得故”已前之经文,皆从般若之“空”一方面说。依此空义,于常人所执着之妄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使破坏至于彻底。“菩提萨埵”已下,是从般若“不空”方面说,复依此不空义,而炽然上求佛法,下化众生,以完成其圆满之建设。

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世有谓佛法唯是消极者,皆由不知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精神所在,故有此误解也。 今讲正文,讲时分科。今唯略举大科,不细分。

△大科:

《心经》大科┬初、显了般若—┬初、经家叙引

└二秘密般若 └二正说般若

△由序:

再就说法之由序言,此译本不详。按宋施护译本,先云,世尊在灵鹫山中入三摩提。(三昧、译言“正定”等)。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而观自在菩萨遂说此经云云。

△正文:

“观自在菩萨”

┌约智 观理事无碍之境,自利之妙用 ┐

观自在 │ 而了达自在。 ├智悲双运、自利利他、 (即观 │ │故得观自在之名。 世音) └约悲 观一切众生之机,„利他之妙用┘

而化度自在。

“菩萨”,‘菩提萨埵’之省文,是梵语。

┌菩提——觉„„„„„以智上求佛法。

└萨埵——有情(即众生)„以悲下化众生。

此外有多释。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浅„„人空般若——二乘人入。(人空者、人体为五蕴之假和合、 深│ 其中无有真实之我体。)

└深„„法空般若——菩萨入。(法空者、五蕴亦空、如后所明。) “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即旧译之“五阴”也。世间万法无尽。欲研高深哲理及正当人生观。应先于万法有整个之认识,有统一之概念。佛法既含有高深之哲理及正当人生观,应知亦尔。

此五蕴,即佛教用以总括世间万法者。故仅研五蕴,与研究一切万法无异。“蕴”者,蕴藏积聚也。“五蕴”亦称为“五法聚”,亦即“五类”之义。乃将一切精神物质之法归纳于此五类中也。

┌色蕴„障碍义 即一切相障有碍之处境。 ——┐

│ 与物质之义相似而较广。 ——┴境处

├受蕴„领纳义 即对于外境或苦,或乐及不苦不乐等之感受。┐

五 │ 此与今时人所习用之“感情”一词(即是随官│ │ 感印象而生之官感感情)甚合, 若作了别解│ │ 之“感觉”释之则非,因了别乃属识蕴 ├内心 蕴 │ 也。 │

├想蕴„取像义 即取着感受之印象而思想。 │

├行蕴„造作义 即对外境之动作。 │

└识蕴„了别义 即了别外境,变出外境之本体。———┘

┌由外境色„„„„而感着种种受 轮转

├由种种受„„„„而引起种种想 生死

├由种种想„„„„而发起种种行

├由种种行„„„„而薰习内心之识 循环

└由内心之识„„„而变成外境之色 不绝

“空”,此空之真理及境界,须行深般若时,乃能亲见实证。今且就可能之范围略说。

五蕴中最难了解其为空者,即色蕴。因有物质、有阻碍、似非空也。凡夫迷之,认为实有,起诸分别。其实乃空。且举二义。

(一)无常 若色真实不虚者,应常恒不变,但外境之色蕴,乃息息变动。山河大地因有沧海桑田之感,即我自身,今年去年,今月上月,今日昨日,所谓“我”者亦不相同。即我鼻中出入息,此一息我,非前一息我。后一息我,非此一息我。因于此一息中,我身已起无数变化。最显者,我全身之血,因此一呼吸遂变其性质成分,位置及工作也。若进言之,匪惟一息有此变化,即刹那刹那中亦悉尔也。既常常变化,故知是空。

(二)所见不同 若色真实不空者,应何时何人所见悉同。但我等外境之色蕴,乃依时依人而异。

┌鱼龙认为窟宅—┐

如恒河水┼天众认为琉璃 ├皆依其识、而所见不同

【宏一法师】

├人间认为波流 │

└饿鬼认为猛焰—┘

故外境之色,唯是我识妄认,非有真实。

有如喜时,觉天地皆春。忧时,觉景物愁惨。于同一境中,一喜一忧所见各异。 既所见不同,故知是空。

上略举二义,未能详尽。

既知色空,其他无物质无阻碍之受想行识,谓为是空,可无疑矣。

照见者非肉眼所见,明见也。

“度一切苦厄”

“苦”,生死苦果。

“厄”,烦恼苦因。能厄缚众生。

此二皆由五蕴不空而起。由妄认五蕴不空,即生贪嗔痴等烦恼。由有烦恼,即种苦因,由种苦因,即有苦果。

“度”,若照见五蕴皆空,自能解脱一切苦厄。解脱者,超出也。

以上为结经家叙引,以下乃正说般若。皆观自在菩萨所说,故先呼舍利子名。 “舍利子”

是佛之大弟子,“舍利”此云百舌鸟。其母辩才聪利,以此鸟为名。舍利子又依母为名,故名舍利子。以上皆依《法华玄赞》释。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即前云“五蕴皆空”之真理,以“五蕴”与“空”对观,显明空义。

能知“色不异空”,无声色货利可贪,无五欲尘劳可恋。即出凡夫境界。能知“空不异色”,不入二乘涅盘,而化度众生。即出二乘境界。如是乃菩萨之行也。 故应于“不异”与“即是”二义详研,不得仅观“空”之一边,乃善学般若者也。 不异——粗浅色与空互较不异。仍是二事。

即是——深密色与空相即。空依色、色依空、非空外色、非色外空。乃是一事。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

└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

依上所云“不异”、“即是”二者观之。五蕴乃根本空,彻底空。

┌断灭空———————┐

├偏 空 │

├离有之空 ├非

又由此应知前云之空┼与有对立之空————┘

├即有即空——————┐

├不空而空之空 ├是

└离空有二边之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诸法”,前言“五蕴”,此言“诸法”,无有异也。

“空相”,此“相”字宜注意,上段说诸法空性,此处说诸法空相。所谓“空”者,非是“但空”,是诸法之“有”上所显之“空”,是离空、有二边之“空”。最宜注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出生—┬体

├消灭—┘

世间诸法,由凡夫观├垢染—┬相

之(五蕴不空)有 ├清净—┘←

├增加—┬用

└减少—┘

菩萨依般若之妙用,既照见五蕴皆空,则无生灭诸相。故云“不生”等也。 五蕴不空→执着我见→起分别心→生灭等相。

五蕴空→不执着我见→不起分别心→诸法空相、不生不灭等。

由此可知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众生即佛,而不厌离生死,怖畏烦恼,舍弃众生。乃能证不生等境界。如此乃是菩萨,乃是般若,乃是自在。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以下广说 ┌(一)空凡夫法(经文:是故空中无色(乃至)无意识界。) 五蕴皆空┌┼(二)空二乘法(经文:无无明,乃至无苦集灭道。)

之义 ┘└(三)空大乘法(经文: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分为三段:

┌五蕴——如上所明,为迷心重者说五蕴。

│ ┌眼处 ┌眼界

│ ├耳处 ├耳界

│ ├鼻处 ┌六根界 ├鼻界

│ 亦云十二入├舌处 │ ├舌界【宏一法师】

├ 十二处 ,入者根尘 ├身处 │ ├身界

│(六根六 互相涉入之 ├意处 │ └意界

│ 尘名十 义,为迷色 ┼色处 │ ┌**

│ 二处) 重者说十二 ├声处 │ ├声界

│ 处。 ├香处 ├六尘界 ├香界

│ ├味处 │ ├味界

│ ├触处 │ ├触界

│ └法处 │ └法界

└十八界 界者区分为 │ ┌眼识界

义。十八种作用 │ ├耳识界

不同故。为色心————┤ ├鼻识界

俱迷者说十八界 └六识界 ├舌识界

├身识界

└意识界

虽分三科,皆总括一切法而说。因学者根器不同,而开合有异耳。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蕴、处、界三科经文—┼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此乃空二乘法,上四句约缘觉言,下一句约声闻言。

缘觉者,常观十二因缘而悟道。

声闻者(闻佛声教),观四谛而悟道。

┌无明———┐

├行————┴过去所作之因

禅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整理版
宏一法师 第三篇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

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谿刻当矫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根做人。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弘一法师名言
宏一法师 第四篇

1、意粗性燥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2、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弘一法师名言

5、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6、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7、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闻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8、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9、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10、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11、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弘一法师名言

12、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13、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14、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祝。

15、处逆境心需用开拓法,16、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天然的宝玉总带斑点,只有人造的才会洁白无暇。

17、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8、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19、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20、自责之外无胜人之处,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21、总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较,越比越会感觉不顺眼,越不顺眼越会感觉上火。

22、隐忍别人的缺点。

23、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24、多以自己之长善补别人之短,多看别人的长处,越看越会顺眼,越处越会融洽。

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
宏一法师 第五篇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花时背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就、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的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惨叫着冲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重,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致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敬畏生命>这篇文章,我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篇文章使我深刻明白了,我们只有对生命拥有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他的无限生机,我们人类也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在这个星球上,拥有生命神性光辉的也不仅仅只有人类,包括其他一切生物也是如此,比如勤劳的蚂蚁,自由自在的小鸟,高原精灵藏羚羊和海上救生员鲸等,甚至还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及参天的古树,都无不丰富地蕴涵着生命世界的底蕴。在浩瀚的生物海洋里,有益于人类的生物我们姑且不论,即使是一只害虫,它虽然在人们的厌恶、唾弃和捕杀中生存,但它无意中也为自己的天敌(益虫)提供了食物,从而能保证益虫更好的生存,维系着整个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确实,我们应该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延续地球的生物链遭到破坏,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记得去年的夏天,我走在放学的路上,忽然看到有一个小男孩捉住一只蝴蝶后肆意摧残,蝴蝶在惊恐、怯懦和无奈中瑟瑟发抖,小男孩玩儿够了,就任意撕毁那衬托蝴蝶美丽的地方----翅膀,我急忙上前制止他,可还是晚了一步,他已经把蝴蝶重重的扔在地上,我拣起来一看,被玩弄的奄奄一息的蝴蝶在我手中挣扎了几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只蝴蝶往日那舒展着美丽翅膀自由自在飞翔的一幕,而那一刻,一切将成为一个美丽的回忆……这件事使我至今不能忘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约束着我。

有一首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人类只有敬畏生命,崇尚科学,热爱大自然,都怀着一颗慈爱的心,那么我们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才将会变的更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幸福。就让我们共同呼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托起美好的明天吧!


张晓风敬畏生命读后感(三)

阿尔贝特·史怀泽是一位法国学者,更是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假如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四周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他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去强调世界和平、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

<敬畏生命>读后,给人一种震撼,一种对生命的震撼!世界给予我们无限生机,塑造了生命的高贵、美丽和富饶。人类自诩为自然之最,更应该理解和尊重生命,感受自然之趣,感受生命之美。

书中写到:史怀泽在非洲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与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生出,并且成为他此后所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这也让我想起村上春树在<边境边景>中写到的:我与朋友(名字记不得了)在岛上过夜,水漫过了帐篷,我无心睡眠,起身看见海蟹游走,林中蝉鸣不停,偶尔鸟下觅食……只是静静看着,便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想必,村上当时的心境正同于史怀泽吧。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也有着不同的意义。但是,即使相隔不同时空,可是人对生命的敬畏却是相同的。也许,感受生命并不需要你有太多在意;也许,那只是瞬间,生命的奇迹便能浸入人心……看花开,看叶落,听蝉鸣,听鸟语,点点滴滴……我庆幸,我也曾有过看鱼而神游的心境,那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感觉。你只是单单看着,就有种与鱼同游的感受,灵动而清晰。

感受生命,是一种心境。没有谁可以教会你,只能靠自己在生活中去慢慢摸索、探寻。直到有一天,你能读懂一花一叶中的情语,能欣赏到虫鱼鸟兽的抚媚。倾听生命的美好,感受自然的神奇。想起高中时的一篇文章,也叫<敬畏生命>,作者是张晓风,文章讲述作者在印第安纳州夏天下午河畔看柳絮飘飞时对生命的感叹。或许我们都只是大自然的匆匆过客,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生命却让原本平淡无奇的世界,充盈着色彩,也正是生命缔造世界的神奇。

其实,也只有我们怀揣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游的鱼儿……这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内涵。正因为这些,我们才能在时时处处的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顿悟与喜悦。所以每每听到有关生命的故事,无论温馨或者惊心,我们都会有丝丝触动。

以前看过一个报道:一辆车以很快的速度撞到了正飞快过马路的一只狗,狗被撞飞到了很远的距离,但又立刻爬了起来,嘴里衔着的骨头还没掉落,然后继续跑着。它在一个墙角停了下来,那里是一只母狗和几只小狗。那只被撞的狗把骨头放下,用头蹭了蹭母狗的头就倒下,就这样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无论这个故事真实与否,我选择相信它是真的!不需任何多余的话语去解释,它以足以证明生命的可贵、坚强,还有些许无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逝去,因为爱而赞美;离别,因为情而感动。有太多未知我们无法揣测,唯一可做的,只是珍惜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里不断找寻我们需要的东西,找寻我们追求的东西。可是结果与我们预期的总会有偏差,我们会迷茫,会无所适从……有的人选择放弃,有的人却不断追寻。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我们始终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诠释。蚊子无时无刻都在找寻目标,好让自己饱餐一顿,这也许就是它生命的意义。但是一个巴掌拍过去,短暂的生命就此完结。飞蛾也许不知道自己飞向烛光便是终结,()它飞向了自己编造的梦。也许生命的意义对于它们来说就是一时的饱腹或者一瞬间的辉煌。这些我们都无法理解,或许有朝一日我们可以直接与它们沟通,那时我们也许会理解生命对于它们的意义。

“不论何时何种方式,我的生命对于另外一个生命贡献出他自身,我的生命意识都经过了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融合的愿望,在这个愿望里生命是一个整体。”奉献对于任何生命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为了另外的生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有的人会觉得愚蠢,可是有的人则会毫不犹豫,为什么?对于生命的看重难道不一样吗?答案是对于自己生命价值的看待不同。我们总是希望在自己危难的时候,有人能挺身而出,可是在我们看到其他生命有危险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呢?看到桌上的鱼翅,看到跳动的猴脑,看到满桌的野味……我们到底作何感想!也许我们会理所当然的吃下去。可是我们难道就没有反思,假如自己是那一盘端上餐桌的美味会怎么样?也许我们永远就笑不出来了。同样是生命,为何不能平等对待,心生敬畏?自然所赋予的本应称赞,绝非屠戮。

史怀泽说:“敬畏生命的伦理就是促使任何人关怀他周围的其他生命。”可是我们如何在整个世界中找到一个平衡呢?佛教戒杀生,主食素;还有什么众生平等。难道这就是对于生命的关怀吗?曾经想过这样的问题:难道花花草草就不是生命吗?吃荤与吃素有本质的区别吗?其实我们每一种生命为了活下去,都会去夺取其他生命,但是那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对生命抱有敬畏的态度。我们一直都希望能和谐共处,希望爱在人间。可是这份爱怎么才能传递出去?这是一个问题。

自然已经在向人类施加惩戒!风沙侵蚀,水土流失,生态多样性丧失……难道这些种种教训还不够,难道非得等到面临自己的绝灭才会想到治理!是该清醒的时候了,沉睡只会灭亡。

“危及我们休戚与共的能力和意志的是日益强加于人的这种考虑:这无济于事!你为防止或减缓痛苦、保存生命所做的和能做的一切,和那些发生在世界上和你周围,你又对之无能为力的一切比较起来,是无足轻重的。的确,在许多方面,我们是多么的软弱无力,我们本身也给其他生物带来了多少伤害,而不能停止。想到这一点,真是令人害怕。”亦如书中所说,我们对大局可能无能为力,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尊重生命,凝聚的力量是巨大的。打鱼投放小鱼苗,伐木注意再生产的能力,不要随意抛弃猫狗等宠物……这些都是举手之劳。

每次看<动物世界>,无论听多少次,心灵都会受到震撼:“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段传奇,每一段传奇都有动人的故事。尊重生命就是珍惜身边的他人。”

敬畏生命,也是珍惜。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点点残忍之心以后扩大开来。

心生怜悯,心存感激。所以,敬畏生命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70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