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女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生活

| 建筑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建筑师考试】

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
实拍女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生活 第一篇

《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

工作单位:机制084班

实 践 人:赵明辉

实践地点:天津滨海新区建筑工地

实践时间:20101年7月18日至2010年8月18日

摘要:农民工是一个庞大而又弱势的群体,在城市的边缘挣扎,拼命的挣钱却还是贫困交加。他们没有文化没有技术,他们吃的是最差的干的却是最脏最累最底下的活。他们得不到作为工人该有的保障和权益,他们的孩子上不起学,他们的老人得不到福利保障,他们的生活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高,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份理解和一份尊重。他们不怕艰难困苦,他们不怕危险重重,他们任劳任怨,是他们挺着他们的脊背用他们的双手盖起了高楼大厦,建设了城市的美好家园······

关键词:工地 农民工 艰难 城市 权益

正文:

我,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即将入党的预备党员,为了响应学校及党委的关于大学生参加暑假社会实践调查的相关文件,我毅然决定加入暑期工的行列。在2010年这个特殊的夏天,我流的汗超过了以往的那些夏天,但我的收获不比汗少。过去两年的暑假假

期工都是在厂房里工作,即使没有空调也有大型落地

扇祛暑,并且活也不重,觉得挣钱太容易了,事实上,

没有经历过磨难始终无法深刻地感受生活的艰辛与不

易。经历就是财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暑期工一般情况下最多只能干两个月的活,很多地方公司不乐意使用暑期工,若是含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就更不会用像我这样的临时工了。因此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了在建筑工地打工——天津滨海新区建筑工地,这样不仅

仅是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

神,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学生预

备党员我更应该切身的关注

农民工,关注他们的待遇,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

这就是我的初衷。

和往年暑假一样,带着对打工生活的憧憬,

我戴上安全帽快步来

到天津市滨海新区建筑工地。这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机器隆隆响,人来人往,各自忙着手中的活,

我的工作就是和其他的农民工一

起,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到工

地后,包工头给我安排的工作—

—铲泥沙——这也是我这次暑期

工的第一天工作。工友们很吃惊,问我为什么来这里找活干。我面带微笑地告诉他们只是想锻炼一下。“想要锻炼也行,只是不应该选在今天开始啊!今天是打混凝土,是泥工中最累的活。”(工地上的活都是一些杂活,比如和水泥,搬砖头,架檩条等等,在之后的时间里我都干了一遍。另外这也是我之所以能够在工地上找到工作的原因) 。

没退路可选,我拿起了铁铲„„

焦阳似火,空气温度在三十七度左右,地表温度在四十度以上,1个小时过去了,还得干,腰有些酸;2个小时后,汗流浃背,手臂痛了,手上也磨出了几个水泡;3个小时后,全身酸痛,腿脚僵硬。我有些支撑不住,不过还是咬牙挺到了12∶00。期间我共喝了近12瓶纯净水,但是全都被汗出来了,没上过一

趟厕所。午饭时间到了,终于可以休息1个

小时了。午餐,是包工头在工地外买的,只

有馒头和凉拌菜(在工地上,这算是正常的

午餐,有的小规模私人工地连凉拌菜也没有

只有咸菜可吃)

,大家围在一起吃。坐在施工场地(住房建筑工地休

息时还可以找到阴凉地方。如果是道路修建工地,一般都在荒郊野外,连个休息的地方也找不到),吃着难以下咽的菜看着工友们还是狼吞虎咽的抢着吃,我心里极不平静,耳濡目染民工们的生活,我开始思考:工友们农民工大多没有文化,只能出卖自己的廉价体力,只能干又脏又累的活,即便饭菜再怎么难吃他们也得抢着吃饱肚子,不然接下来就绝对干不了这么重的力气活。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了解了农民工友们的一些情况,倾听了他们满腹的苦水与无奈。建筑工地上,农民工们忙碌地搭建脚手架搬运建筑材料;货运仓库,紧张的搬运着沉重的物品;大街小巷,他们回收生活废品。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艰苦劳作的农民工,他们来自偏远而贫困的农村,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从农村走进城市,艰难的生存在城市的边缘。

我的一个工友今年25岁了,在农村25岁在婚姻方面已经算是高龄的了,但是他还没结婚,原因归咎于一点就是他所说的“肚子里没墨水”,“手上没技术”“家里孩子多,父母都是农民,没有钱结婚”,听着这话我的心里酸酸的。

还有一个工友,我叫他张叔,今年45岁了,家里有三个孩子都在上学,父母也老了身体不好了不能干活了,高

昂的学费和为老人看病的医疗费全都在他的工资

上,他每天白天干完活吼,晚上还要去人力市场

找零活挣钱。如果干到很重很重的活他会帮我干,

他说他也有个和我大小差不多孩子也在上学,看

着我干着这活他心疼。他说,他每个月能拿到1000元的工资,300块给上大学的儿子寄去,200块给上高中的女儿寄去,200块交房租和电费,200块寄回家,剩下的100块就是自己的生活费用。他说,他最怕生病,在外不像家里,感冒发烧只需几块钱就能治好,每次生病至少花100多块······

尽管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但他们还

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月底能否拿到工

资,这个工程完工吼能否再找到谋生的

工作,明天是否会被解雇,能否让自己

的孩子上得起学,能否积攒下回家过年的钱„„

建筑工地上的这些卖苦力的劳动人群,平均年龄大都在40岁以上,因为这个年龄的人群,都上有老人要供养,下有孩子要上学,在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情况下只能干这些既脏又累工资又低的最低级的苦力,他们的手粗糙的和搬的砖头一样,他们的背、他们的脸晒的“和黑人似的”。

然而,农民工所处的职业地位比较低下,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并且还要受到各种世俗的白眼和窝囊气,但他们别无选择,因为家人正

在焦急的指望着他们微薄的收入

来养活。农民工王某说:“我们拼

命干活,但走在大街上,公共汽车

上,城里人总是翻白眼,嫌我们

脏。

”他们身上弥漫着习惯城市人疏远的气息,城管对他们更是威严

建筑工地农民工工作、生活现状调查
实拍女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生活 第二篇

2011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一班

樊济才

2011 -08-09 10

社会实践报告

———建筑工地农民工工作、生活现状调查

调查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城、村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

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也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社会创

造了大量财富。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在为国家建设着

城市的同时,自己却依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他们干的是

工人的活,却还是“享受”着农民的身份待遇。他们经常

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工作环境恶略,食宿

状况堪忧。于是趁着这个暑假的空余时间,我对农民工的

工作、生活状况做了个初步调查。为了更好地展现其真实

性,我进行了亲身体验,切实地做了次农民工。

调查时间:2011-07-07——07-26

调查对象:农民工工作、生活现状

调查方式:1、亲身体验

2、交谈

3、网上搜索

调查地点:天津市东丽开发区四合庄村(建筑工地)

分类:钢筋工、水泥工、砌砖工、木工、电工、水工(我个人是以水

工的名义搭的建筑班)、粉刷工

来源:河南、河北、山东、湖南、湖北、四川、陕西

工资状况:就工人来源来说,来自河南和山东的农民工的工资较低,

来自湖南和四川的农民工的工资较高;就工作种类来说,

钢筋工、砌砖工、木工的工资较高,电工、水工的工资较

低。且很多情况下包工头的许诺预兑现不符,甚至拖欠工

资。

工作环境:各种粉尘、废渣、废料到处都是(尤其是带钉的木板,一

个不留神你就挂彩了),工作环境很脏。安全系数不高,

很多都是高空作业(如果有人从十几层楼上掉下来,这很

正常的。 没有说有那个工地到完工是不死一个人的),即

使是地面作业其安全措施也不容乐观,一次的亲身经历让

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那次我是去提水泥沙灰,正走到

距洗好的管道孔不到一步距离时,忽地从上面那孔里掉出

来一块砖,砰地一声摔地上成了好几半。心想,当时如果

我走得哪怕在快那么一秒或是半秒,我现在就不知要到哪

了)。热,这是指得夏天,哪怕是刚下过雨;而据他们所

说,冬天则是又冷又干,“要不了两天手啊口啊就开始干

裂了”。还有就是夏秋季节蚊子特别多,吸气时都能吸到

鼻孔里了(尤其是晚上)。春天还勉强可以。

伙食状况:不同的小建筑班有不同的的伙食条件。如果建筑班不自己

立火做饭它会给农民工每天一定的生活费让农民工自己

买饭吃,有的是给15/d有的是10/d。但工头为了省钱,

大多数的建筑班都是自己立火做饭。就拿我所在的这个建

筑班来说吧:

早饭(6:00之前要吃完),每天都是咸菜馒头加大米汤,

我为什么说是大米汤呢,因为这米汤里几乎都没米简直就

是清水,而我我所在的这个建筑班一共有四十位农民工

(其中有相当的一部分为此而不吃早饭); 午饭(11:30开饭),有时候是面条,有时候是炒菜加馒头

(值得一提的是菜几乎没有煮熟过,之所以说是煮因为他

只放很少很少的油),偶尔能吃上一顿蒸大米或包子;

晚饭(7:30开饭),馒头、大米汤、炒菜(跟中午差不

多)有时候也会拌一些凉菜。

工作时间: 6:00——11:30 2:00——7:30

住宿状况:不同的建筑班不同的建筑工地都不一样,随机性很大。有

可能住的是学生宿舍,有可能住的是活动板房,有可能住

的是白领公寓,有可能住的是帐篷,当然也有可能住的是

刚建好的楼的主体框架甚至连个床都没有!这次我住的就

是刚建好的楼(门、窗、床、水、电都没有,墙壁没粉刷,

地面没修整),我临时弄了几块砖然后在上面棚了块木板

就算是我的床了。

权益问题:农民工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仅为看电视、打牌、下棋、

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然而不仅是物质财富

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应得

到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应该积极营造一个适合农民工消费

的文化娱乐环境。据网上了解,近四成农民工未和企业签

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一半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

57%得不到工伤补偿,80%的不能带薪休假,80%的女农

民工无法享受带薪产假,12%的农民工根本不清楚,不能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有一些农民工只要有活干,

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在他们看来根本无所谓,非常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就此看来,目前农民工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不容小觑。国家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切实做好农民工问题的解决。这不仅关系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更维系到国家的安定民族的富强一致共同理想的实现。

注:由于时间和人力的限制,本调查据有一定的局限性性,虽然不能代表所有的农民工工作、生活现状,但这也足以说明至少有相一部分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现状大体就是如此。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实拍女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生活 第三篇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

实践参与人 生物技术专业1003班

实践时间:2011年7月25日——26日

实践地点:河南省安阳市东区

调查目的: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城市进步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仍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近几年来,党中央加大了对农民工问题的关注力度,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颁布与落实了多项惠及农民工的政策与法规,社会各界随之响应,不断加大对农民工的关心与帮助,媒体也纷纷聚焦农民工,报道他们生活与思想的变化,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现在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到底怎样呢?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对工地农民工的生活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种种问题。

【实拍女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生活】

调查对象:“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或者无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实拍女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生活】

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区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此次调查的农民工是指广义的农民工,主要是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即外地来安阳建筑工地打工的和安阳本地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年龄在16-60周岁,户籍在农村。 调查内容:

1.农民工离乡打工的原因

2.农民工的工作时间

3.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4.农民工吃住情况

5.农民工的空闲消遣

6.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

7.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8.新生代农民工的情况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是和建筑工地的参观及农民工的生活体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在自身的体会与感受,因此我们采用了和农民工同吃住、相交谈为主要方式,查看工地管理人员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查阅报纸和新闻,网上查询相关资料为辅助方式的调查方法进行的。 调查结果:

(一)建筑业农民工的总体情况

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队伍约4000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30%以上,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90%以上。主要来自我国建筑业大省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年龄一般在18~50岁之间,其中30岁左右的年

轻人占60%以上;具有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约占60%以上。目前房地产建筑业的过热对城市来说是高楼和高不可及的房价,但对广大的农民工来说,是就业机会,是他们进入城市的最主要的方式。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低、组织程度差,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其合法权益非常容易受到侵害。近几年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的不断曝光,农民工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农民工权益受侵害,另一方面农民工成为城市不安定的罪魁祸首。不仅如此,在城市里农民工到处受歧视。城市人根本不正眼瞧农民工,他们被认为是素质低,肮脏和罪恶的群体,农民工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环境中。

(二)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1.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原因

外出务工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首选。农村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农民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另外随着广大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加深很多农村劳动力从农田里解放出来,农民有了更多的闲余时间,所也有多数人选择在农闲时,进入城市务工。在我们的调查中,在被调查的建筑业农民工中,绝大部分人选择“为多挣钱改善生活”,还有少数人,选择“出来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学技术”等。

2.关于农民工的居住情况

相关材料表明,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

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在城郊之间。近40%的农民工长期在工棚或集体宿舍,这些地方既狭窄又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没有其他娱乐用品。近年来由于城区拓展、改造,市区一般楼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电、暖气费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农民工都住在城乡结合处,有的几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间里,生活空间狭小,环境极差,交通不便,安全没有保障。

我们交谈的时候农民工在休息,不过可以看到他们的安全帽等安全防护工具,可见工地上的安全和保护措施还是不错的。至于生活方面则比较的随便,关于民工的住宿问题建筑单位没有过多干预,一切交给工头,工人们在工地搭建蓝色的临时工棚,旁边是饭棚。虽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是他们的生活条件之简陋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看着农民工的偶尔的笑脸会让你相信如果没有攀比,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对生活的不满。但是有一点让我们感到非常不满意的是他们的卫生条件,没有卫生间,有时在房子外面的公厕,有时甚至就在工地上没有人的地方解决。这样的条件很容易造成流行病的传播,这也是造成好多城市人瞧不起农民工的重要原因,不注意个人卫生。这是需要建筑单位和政府解决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把罪都推到民工身上

3.农民工饮食情况

在建筑工地食堂顿顿饭是面条馒头,菜是炒白菜、萝卜、土豆,偶尔有点肥肉,用大锅连炒带炖,油水不多,盐放不少。农民工饮食总体状况则可以概括为吃得饱但吃得不好。表示"能吃饱"的为100%。但食物质量和就餐环境质量水准很低。

多年来,我国对农民工弱势群体生活质量的关注和监管长期处于盲区。各地建筑工地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农民工饮食质量低劣、就餐环境差,他们对食品安全和饮食营养的自觉水平很低,已经构成社会一大隐患。近两年,我国加强了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食品安全的监控,卫生部、建设部曾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但全社会对农民工的食品安全、饮食健康、营养状况的关注、教育、管理和消费引导力度仍显不足,其保障体系存在法律缺失。

农民工饮食健康、膳食摄入现状同样令人担忧。"农民工饮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民工的饮食健康和营养摄入存在较大隐患和诸多问题。农民工的膳食状况问题与我国第四次营养与健康调查中的城市居民情况类似。农民工的膳食状况正在向城市居民靠拢,其饮食状况保留了一些我国传统饮食的优点,比如谷类食物较多,较符合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的摄入量,但肉类食品摄入量偏高,水果蔬菜特别是水果摄入总量过少,奶及奶制品消费太少,这些饮食问题会直接影响农民工的健康状况。中国营养学会呼吁,对农民工的膳食状况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应考虑将其纳入我国目前实施的营养改善行动项目

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
实拍女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生活 第四篇

建筑工地上我与农民工在一起

丽水学院机电建工学院 土木081 徐丹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现就读于丽水学院机电建工学院土木工程,准确说现在已经是个预备党员。在2010年的这个特殊的暑假里,天气炎热的可以让人喘不过气来。虽然说我在这个夏天流的汗超过了以往的那些夏天,但值得高兴的是我也学会很多东西。过去的假期我似乎总是在家里无聊的度过,认为现在去实习未免太早,以后有的是时间去挣钱,再说我们以后挣钱总没问题,那么我想经过这次实习我发现自己错了,让我了解到没有经历过磨难始终无法深刻地感受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经历就是财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因此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了在建筑工地打工实习,这不仅仅是适合我自己的专业——土木工程,更是为了能够找个机会好好的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毕竟我们是社会的未来接班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学生预备党员我们更应该切身的关注农民工,关注他们的待遇,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等等,这就是我的初衷。

带着对实习生活的美好憧憬,于是我就在别人的介绍下来到了上海的一个建筑工地上,一开始我被安排在了一个有着空调的资料室里,舒适的过了几天,知道了一些关于资料员所应该做的事情,也分清楚了资料中所谓的A册,B册,C册,D册。后来我得知另外一个技术科有一个鲁班软件,这让我感到很兴奋,因为我刚刚在学校有学过两人,但不是很熟,现在正好有机会好好的练练。由于只有我一个人在工地上根本就没几个人认识,所以得看人的脸色行事,且求人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我只好在她们不用电脑的时候我才能过去练习,而且还要被人说被人背后议论。不过我要学会忍耐,随你们如何刁难我只要能学到知识,毕竟知识学在脑子里没人能够抢得走,至于她们要怎么议论那是她们的事情了,所谓的狗眼看人低,哎,当农民工是生活又苦,而且还要承受言语的摧残,给他们无比大的压力。后来等我练习的差不多很熟练以后,我就向工地上的带领人提出去工地上走走。于是我戴上安全帽来到了工地。这里呈现的是一派繁忙景象,在烈日的照射下,人来人往,各自忙着手中的活。我被安排在钢筋工作中,让我绑扎。工友们很吃惊,问我为什么来这里。我面带微笑地告诉他们只是想锻炼一下。

由于房子面积很大,捆绑要很长时间,于是汗就不断地往外冒。于是我跟旁边的农民工聊开了,说了说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不谈还好,谈了让我感觉我们的生活似他们口中的神仙生活。他们早上基本上5点钟就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晚上5点钟,有时候如果工作忙,可能会晚上也做到12点。算一下他们相当于只睡了不到4个小时。而且他们干得都是那种体力活,夏天热死,冬天冷死。不仅这样,他们说如果遇到不好的老板,还会不断地进行语言攻击,恶语相向,让人无地自容,甚至可能会被开除,给他们心理上很大的压力。不知不觉的在太阳下页就麻痹了,11点午饭时间到了,终于可以休息了。午餐中我看到他们的只吃蔬菜,仅有的肉是几乎让人看不出来的那么一小点。耳濡目染民工们的生活,我开始思考:农民工大多数是没有文化的,只能下体力,只能干又脏又累的活。接下来的休息时间我又了解了农民工友们的一些情况,倾听了他们满腹的苦水与无奈。建筑工地上,农民工们忙碌地搭建脚手架搬运建筑材料;货运仓库,紧张的搬运着沉重的物品;这些农民工他们来自偏远而贫困的农村,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从农村走进城市,艰难的生存在城市的边缘。

尽管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但他们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明天能否找到谋生的工作、月底能否拿到工资,明天是否会被解雇,能否积攒下回家过年的钱等等。

农民工所处的职业地位比较低下,工作环境比较艰苦,但还要受到各种世俗的白眼和窝囊气,但他们别无选择,因为家人正在焦急的指望着他们微薄的收入来养活。比如说为了做事,需要拿到一份标准,而一些上头的人看不起他们,你推我,我推你,都说不知道,让农民工跑来跑去,那么酷热的天再加上心理压力和奔跑真够他们受的了。只要是到头来还是没人给他资料。我有时候在想你们有必要这样子为难一个农民工吗?至少我们中华民族是一家啊,我们是一家人啊。只不过你可能是富有一点,但你也没必要那么高傲啊,有什么了不起的啊,说不定以后别人比你还好呢,只不过现在被人落难了而已。人是靠自己做的,你给人以温暖,别人也会雪中送炭。

而农民工除了忍气吞声,也没有办法!有多少城里人不歧视我们这些“乡下佬”?又有多少城里人能理解尊重我们?离家千里出来打工,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血汗,还有我们的人格!除了那点可能还没有保障的工资,我们还会得到的是什么?是歧视,是白眼,是呵斥还是侮辱?也许只有我们自己才清楚,没

有感同身受的人,是无法了解的!其实这个称呼问题,我想大多数农民工并不是太在意,一个符号而已,即使改了称呼,而不改变歧视的态度又有什么意义?我们需要的,是对我们的一份理解,一份尊重,不要动不动就拿我们说事给我们白眼就感激不尽了!不要指责农民工素质太低,不懂得依法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要给农民工提供一个法制有序的良好环境,还农民工平等的社会地位。

这个经历给了我苦难,也带给了我沉重的思考。浩浩荡荡的民工潮,为了微薄的收入,艰难的生存在城市边缘,他们进退两难。回家去,微薄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在城市面临着生存的威胁,忍受世俗的白眼,他们以自己的生存方式艰难地奋斗在这座城市,在辛劳和汗水中追逐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尽管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仅仅把农民工作为困难的弱势群体加以保护,给予关心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政策上对他们平等相待,给予切实的生活保障。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子女上学、住房等问题,反映了农民工对改进和完善有关政策的渴望。农民工大多没有文化,只能下体力。我们应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同时也给了我新的希望,让我深刻体味到知识的重要性,有知识才有可能找到好工作,饭才能吃得更轻松。参加工作后,只要有机会,我将立志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和条件,还农民工一个平等的社会地位。 实践,就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通过这次暑假社会实践经历,把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运用在我的实践中。使我学到和懂得了许多,我懂得赚钱的艰辛,我想我以后花钱肯定会很俭省的;我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正确对待不公正待遇,我想这对于我未来直

面不公很有帮助.总之, 这次难忘的暑假社会实践经历使我获益良多,对我将来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建筑业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实拍女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生活 第五篇

北京建筑业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

赵世强 苏绩伟 连春琦

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和现场采访,在北京地区采集了与建筑建筑业农民工生活状况相关的信息,共收回有效问卷223份。并运用SPSS软件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总结出建筑业农民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两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发现了造成建筑业农民工生活现状的主要的问题是现行的二元经济结构不适合当今的社会发展,它所造成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子女教育问题突出,同时还引发了其他的一些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户籍限制,让建筑业农民工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待遇。要坚持依法维权,发挥工会作用。提高建筑业农民工素质,强化政府职能等一些有利于改善农民工生活现状的意见。

关键字:建筑业农民工 生活现状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 子女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和转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同时推动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根据中国统计网-2006年北京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全市建筑业农民工总数已达68.7万人 。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却一直不容乐观。近年来,和建筑业农民工有关的拖欠工资、劳动权利保障、安全生产以及生活条件等问题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地方各级政府、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国家还专门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建筑业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建筑业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建筑业农民工群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建筑业农民工目前在生活居住、培训就业、劳动条件、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并且与城镇居民的生活状况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虽然这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对于建筑业农民工的政策,建筑业农民工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对于建筑业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水平?有何特点?趋势怎样?哪些因素决定了建筑业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水平?本次调研就是要通过我们实地的走访调查来弄清楚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又助于我们大学生了解建筑业农民工的生活,也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能够带动更多的人来关心建筑业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呼吁政府和建筑企业改善建筑业农民工的生活。

1

为了认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的生产和生活现状,2007年6月本人随机访问北京市8个区县的不同类型的建筑工地,通过问卷调研,现场座谈采访,实地观察等方法采集大概200名建筑工地上建筑业农民工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①工人基本情况;②劳动现状与领取报酬情况;③就业保障与劳动技能情况;④子女教育情况;⑤业余生活状况。【实拍女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生活】

同时随机抽取几个建筑业农民工进行深入的采访,内容涉及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从建筑业农民工的吃、穿、住、行这几个方面,其中还涉及到精神生活方面的调查。

第三章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3.1建筑业农民工基本情况

3.1.1 建筑业农民工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

通过交谈,他们很多家乡还有耕地,因此在农忙时就要回家帮助收割,以及耕种。还有很多是常年在外打工的;临时出来务工的,分别占被调查的三成半,一半和一成半。由于在聊天过程中了解到在家乡的收入基本上不高,很多都是家乡收入低,称农闲务工挣些钱或是多挣钱改善生活。

在调查的223名建筑业农民工中,男性建筑业农民工居多,女性建筑业农民工非常少,分别占97.76%和2.24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有146人,未婚的有65人。从年龄上看,20岁以下的建筑业农民工有15人,20-35岁的建筑业农民工有125人,35-45岁的建筑业农民工有54人,45岁以上的建筑业农民工有26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建筑业农民工数的。从文化程度上看,小学文化程度的建筑业农民工有3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建筑业农民工有149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建筑业农民工有30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建筑业农民工有13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建筑业1-1:

表1 建筑业农民工婚姻、年龄、文化程度分析表

建筑业农民工由于居住集中、相对封闭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在25岁到50岁之间,已婚、有子女,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由于“上有老、下有小”,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到收入相对更高的城市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由于文化技能水平低下,这种劳动力是极为廉价的。 3.2 建筑业农民工劳动就业 3.2.1 主要就业渠道和就业状况

建筑业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许多建筑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据调查,由包工头、老板招募的占21.03%,由同样在外务工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76.35%。另外,还有部分建筑业农民工是通过招工广告,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找到工作,占12.62%。 3.2.2从事的主要工作和劳动强度

建筑业农民工在工地主要是壮工为主,因为建筑工地上大部分是体力劳动,技术工作主要是钢筋工、木工、电焊工、粉刷工等。其中电焊工由于技术含量比较高,所以大都有等级证书,每月的工资相对于其他工种的工资要高500左右。收入最低的是壮工,他们在工地主要从事搬用,土方等粗重的活。

工人们普遍感觉工作很疲劳,工作时间过长。特别是从事壮工的建筑业农民工,由于都是重体力劳动,而且休息时间很少,居住条件和饮食都不好所以普遍都感觉疲劳。从事木工和电焊工由于是技术工种相对于其他工作要轻松许多。具体的数据分析见表1-2

表1-2 主要工种、日常工作强度分析表【实拍女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生活】

3

3.2.3 工作时间

建筑业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调查结果显示,在城里务工的建筑业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11.21小时。从每天工作时间看,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的占0.9%。每天工作9-10小时的占3.1%,每天工作11-12小时的占30.0%。有25.1%的建筑业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从每周工作时间上看,73.36%的建筑业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25.18%的建筑业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6天。

3.3 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障 3.3.1劳动合同方面的状况

少数的建筑业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在调查的223名建筑业农民工中,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有91人,超过半数的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据调查,签订过合同的农民对合同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很清楚所签合同详细内容的建筑业农民工占了7.6%,比较清楚合同内容的占了13.2%,一般了解合同内容的占了30.5%,不大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只占15.7%和16.1% 。 3.3.2 保险方面的状况

建筑业农民工购买保险比重较低。据调查,建筑业农民工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居多,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建筑业农民工分别占被调查建筑业农民工总数73.37% ,73.77% ,84.65% ,67.46 % 。四险由单位购买的比例分别为11.89%,12.61%,8.41%和23.09%,由建筑业农民工个人自己购买的比例分别为6.56%,7.23%,2.55%和4.62%,由农民个人和单位共同购买的比例分别为8.18%,6.39%,4.39 %和4.83 %。 3.3.3 安全措施和防暑降温措施的状况

多数单位能够为建筑业农民工提供基本安全防护措施,但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单位却很少。调查结果显示,建筑业农民工中,10.93%的建筑业农民工有非常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23.74%的农民上有较为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51.47%的建筑业农民工有一些劳动安全防护措施,13.86%的建筑业农民工没有劳动安全防护措施。调查结果还表明,在高温下作业,由单位给农民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占20.39%,由建筑业农民工自己花钱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占19.77%,还有59.88%的建筑业农民工未采取任何防暑降温措施。 3.4 建筑业农民工生活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进城就业的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收入比较低,生活质量比较差,居住、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休闲方式比较单调,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子女教育问题比较突出。 3.4.1建筑业农民工收支状况

(1)建筑业农民工获取工资的主要方式是按年领取

4

按年领取工资的建筑业农民工占被调查建筑业农民工的79.65%,其次是干完即领取,占6.64%,其中有14.12%建筑业农民工是工程完工后领取。

(2)建筑业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1178元

调查数据显示,进城务工的建筑业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1430元,一半以上的农民1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其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7.67%,月收入在1500-2000元的占了被调查建筑业农民工总数的63.66%,只有一成建筑业农民工的月收入超过了3000元。其中收入最低的是壮工,收入普遍在1500-2000元,收入最高的是电焊工,收入在2500元以上。收入与工种的对比图见图1-1

元,用于文化娱乐的支出平均为47元。有一半左右的建筑业农民工每月支出占月收入的比重30%以上,他们普遍认为城市消费太高承受不了。

(4)建筑业农民工寄(带)回家乡的钱数年均为7914元

据调查,2005年建筑业农民工平均寄(带)回家乡的钱为7914元,其中,18.78%的建筑业农民工没有寄(带)钱回家,12.90%的建筑业农民工寄(带) 回家乡的钱为4000-5000元,10.88的建筑业农民工寄(带)回家乡的钱为2000-3000元,10.41%的建筑业农民工寄(带)回家乡的钱为1000-2000元。从建筑业农民工寄(带)回家的钱数占总收入的比重看,有一半的建筑业农民工把自己收入的一半以上寄(带)回了家乡。其中,有9.96%的建筑业农民工把收入的30-40%寄(带)回了家乡,有15.33%建筑业农民工把收入的40-50%寄(带)回了家乡,有11.16%的建筑业农民工把收入的50-60%寄(带)回了家乡,有12.47的建筑业农民工把收入的60-70%寄(带)回了家乡,有9.16%的建筑业农民工把收入的70-80%都寄(带)回了家乡。

1.00表示1000元 2.00表示2000元 3.0表示3000元

图1-1 工人工种和收入对比图 3.4.2 建筑业农民工居住和饮食条件

建筑业农民工在工地打工大多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据调查,建筑业农民工全部居住在集体宿舍里, 6.45%的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68.95%的人居住在可移动式的建筑工棚,24.6%的人居住在

5

(3)建筑业农民工月生活支出占月收入的42.75%

调查显示,建筑业农民工每月个人的平均支出为463元。其中,用于食品费用的平均支出为235

2015农民工工作自查报告
实拍女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生活 第六篇

农民工工作自查报告

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年,我区农民工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紧紧抓住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就业创业、执法维权、权益保障为重点,积极稳妥地采取有力措施,较好地完成了任务目标,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我们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作的各项制度,按照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各职能部门全力配合,有重点、有计划、有措施、有目标地开展工作。自8月上旬起,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对全区5个涉农街道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的调查(我区劳动年龄段内的**户籍农村劳动力共有43910人,占全区乡村户籍人口7.3万人的60.2%。其中,本市务工30931人、外出务工429人、自主创业260人),进一步理清了开展工作的基础数据。为扎扎实实给农民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筹抓好就业创业,探索农民工招用工新机制。

一是结合"春风行动",做好招聘用工工作。今年,结合年初开展的"春风行动",我们积极抓好农民工就业,先后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和八卦洲、尧化、迈皋桥等街道举办规格不同的招聘会18场,免费为农民工发放岗位信息宣传单、各类政策法规宣传资料2000多份、"春风卡"1000余张,进场招聘企业921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8854个次。二是完善创业政策,做好服务。我们加大对八卦洲农民创业园、**创业一条街、栏江桥创业园、石埠桥新型工业创业园等农民创业基地的建设,对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进行资金和项目扶持,符合条件的,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审核表》,经复核和调查后签署推荐意见。今年,共发放小额创业贷款62笔,总计2395万。三是设立服务窗口,开展援助。我们设立了农民工就业服务窗口,做好求职登记,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据统计,今年农民工求职登记3185人,达成就业意向的1584人。同时,以困难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开展多样化援助服务。在金港科创中心开展"服务保障进园区"宣讲活动;以"关爱女农民工健康"为主题,开展送温暖活动,为全区已成立工会组织的物业公司的203名女会员和497名环卫工人赠送女职工**互助保险。

(二)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工就业水平。

一是科学统筹,整合资源。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我们把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纳入到全区劳动力培训之中,科学整合培训资源,形成以区培训中心为龙头、各街道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培训网络。先后在**、**、**、八卦洲等街道开展育婴师、电焊工、厂内机动车驾驶、(

(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我们主动与驻区企业联系和沟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企业座谈,让参保单位、职工了解养老保险的参保政策,主动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化解矛盾隐患,每年都将组织力量,深入重点街道和建筑工地开展农民工工资发放专项检查;对全区企业,尤其对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采取定期上门登记或电话联系等方式,全面排查,确保按时为农民工缴纳社保。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区接到农民工欠薪投诉多达407起,为有效解决矛盾,我们要求公安、人社与住建部门联合办公,积极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截至11月底,已为3000多位农民工追讨工资3835万元。另外,还主动做好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及时受理**恒基混凝土有限公司、**精研磁性技术(科技)有限公司拖欠职工工资及社保案,确保涉案农民工利益得到维护。为加强职业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招工行为的监督,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我们组织人社、公安、工商等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共检查各类招工单位50余户,纠正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48起,责令退赔劳动者中介服务费、押金或其他费用20余件,共计费用0.56万元。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团、妇联维权服务中心等维权机制的作用,主动为农村留守妇女和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开展维权培训、讲座、广场宣传活动10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

(四)加强公共服务,确保农民工平等享受各类资源。

一是做好上门服务,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我们对全区人口状况、学校招生规模等进行专项调研,合理划分施教区,为农民工子女就学提供帮助;开设"绿色通道",对农民工子女就学及时登记,最大限度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据统计,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6189人,其中小学接纳5114人,初中接纳1075人,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随迁子女100%在公办学校就读。同时,为维护广大考生合法升学权益,根据省市招生文件,认真做好农民工子女报名参加市中考、全国高考等工作,全区没有发生一例中考、高考报名受到干涉和阻止的情况。二是拓展服务内涵,确保农民工享受基本医疗和计划生育服务。我们将计生工作融入到"新**人服务中心"。10月25日,联合市计生委、市住建委计生协会在燕子矶新城保障房建设工地开展计生药具发放、健康检查、安全防范等综合服务,深受农民工欢迎。同时,完成马群等六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计免门诊和"健康小屋"建设,方便农民工看病就医。今年,开展一类疫苗免费接种11.7万人次,其中农民工的儿童免费接种6.9万人次,接种率均达98%以上。三是落实服务政策,解决农民工城镇落户、住房等问题。我们深入工地,社区,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开设农民工落户绿色窗口,并按照规定,对在本市获得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见义勇为先进"等荣誉称号以及获得其他全国性荣誉称号的外来人员,在宁有合法固定住所,允许其本人、配偶、未成年或未婚子女户口来宁落户,并优先办理。同时,对本区住房困难的农民工留守困难家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他们的实际住房困难。

(五)加强群体人文关怀,推动农民工尽快融入社会。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保障基本政治权利。建立社区农民工日常管理制度,把农民工纳入社区日常服务和管理范围,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均可参加社区居(村)民委员会选举。同时,将发展农民工入会列为重点,保障享有基本政治权利。在八卦洲街道成立全区首家劳务公司工会联合会,涵盖9家劳务公司,输出劳务派遣工3000多人,不仅起到带动示范作用,而且为维护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二是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我们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各类文化服务,组织书画作者到社区、村为农民工送春联;组织文化惠民文艺小分队演出20场,在时间、场地和内容上均以农民工文化需求为主,让他们融入其中;在全区30个村全部建成农家书屋,并设立农民工专用书架,深受他们欢迎。三是关怀农民工子女、留守妇女和老人。组织"文化惠民"小分队到明光金都子弟学校、宁燕民工子弟学校开展文艺演出,并建立"爱心阳光书屋";积极做好农民工家庭孕产妇保健及产后访视等服务,全年共为农民工等群体孕产妇建卡937人,产后访视930人次;开展对7岁以下农民工等群体子女健康管理8771人,新生儿疾病筛查99.03%,有效保障了留守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组织巾帼志愿者走访慰问农村留守妇女和儿童,为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今年春节专门拿出25.1万元资金,走访慰问我区210名农村留守女性及单亲贫困家庭女性,解决他们生活困难。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农民工工作方面我们做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民工培训工作需继续加强。农民工文化水平低,许多技术课难以听懂,使培训难以有效开展。二是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率有待提高。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建筑施工企业季节性强,致使一些岗位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三是建筑领域工程违法转包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建筑施工单位将工程的部分项目违法层层转包、分包,使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调查处理非常困难。四是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有的用工单位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经常推诿或拖延为农民工参保。五是农民工的生活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住宿、饮食、饮水等环境以及卫生安全、疾病防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明年工作思路

针对存在问题和困难,2015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宣传,更新就业创业观念。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尤其是年轻农民工择业观念的宣传教育,采取有效形式大力宣传自主创业致富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农民工树立自力更生、创业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自觉投身创业大潮。

二是明确责任,健全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创业就业帮扶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将工作具体到岗到人,确保各成员单位立足部门职能,各负其责又通力协作,切实解决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子女教育、合法权益等贴身利益问题。

三是加强管理,探索培训长效机制。坚持培训与产业结构、企业需求相结合,实行"企业订单、农民工选单、政府买单"的培训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鼓励农民工自觉参加服务型、技能型、基础型实用技术培训。以区政府提出的"三千三万"为目标,将培训开展到厂矿车间、田间地头,不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四是延伸服务,畅通维权渠道。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主动掌握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有关信息和情况,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动态监管目标。同时,人社、公安、信访、工会等部门要形成信息互动,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化解纠纷,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处处有人管,时时有回音,件件能落实。

以上是我区2015年农民工工作开展情况,虽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我们有信心按计划、按步骤的推进农民工工作的开展,力争做到农民工"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工资有保障、伤病有保险、维权有渠道、环境有改善",为建设美丽幸福**做出新贡献!

**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12月10日

2016农民工调查报告
实拍女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生活 第七篇

农民工调查报告(一)

所谓城市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在城镇中务工的具有农村户口身份或非城镇非农村户口的劳动者(即因企事业单位或政府办公占地所产生的农转非农民工)。他们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处境却相当地困难,游离在城市和农村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现在,在许多城市,为了改变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提出尊重农民工,把农民工改称为"新市民",从地位上把农民工与市民同等起来。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值得重视和探讨。笔者就目前农民工情况做一调查,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来源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的劳动力,自**年以来,大量农民拥入城市,在不同行业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但工资却最低,同时分布在建筑业,工厂,一些服务业当中,从此,农民工遍布了大江南北。建筑工地的工人、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农村,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达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打工的。

二、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状况

1、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入极困难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2、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免费的书。

3、民工中,绝大多数没签用工合同。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希望组织对你提供哪些帮助"时,有30.1%的务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据了解,外来务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稳定,56%的人未签劳动合同,52%的人加班后没劳动报酬。

4、务工青年法制观念和知识也很薄弱。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务工青年通常与用工单位口头协商工资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签订了用工合同。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33.2%的人感到孤立无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妇、组织。

5、由于工作不稳定,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也成了大问题,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打游击,很多务工青年子女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既无法跟城市学校相比,又无法跟他们家乡的学校相比。

三、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问题

(一)从失业保障方面看,城市居民在失业期间有失业补助,而农民工却没有。

农民工靠的是熟人"拉线",为他们提供岗位;靠运气,不要因生大病、受重伤而失去工作。他们在失业期间多是靠积蓄,或向他人借钱,或是贷款、卖血,也有一部分人不得不回农村老家,重操旧业。从医疗方面看,很多农民工失业以后仗着年轻,身体好,硬挺着而不去医院看病,遇到重病、大病,绝大部分是自费,用工单位通常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只垫付很小一部分费用。从住房方面看,农民工是无法享受福利分房或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情形下买商品经济房的。有些农民工合伙租住于城乡结合部的农居点,一间房住二三十人,房租每人每月平摊几块钱,铺地铺,雇佣某家属做饭,在公共食堂吃饭;有些建筑工人住在工地附近的工棚里,拥挤不堪,采光和通风条件差,卫生情况不言而论。在保险方面,据了解,很多工厂对农民工只有工伤保险,但有年龄限制,如18岁以下50岁以上的农民工没有工伤保险,即指童工和超龄老龄农民工不在保险范围内。童工和超龄工的工资比其他农民工工资低,而他们却干着同样的活,建筑承包公司等以更廉价的方式剥取他们的劳动力。这使得农民工也分了层次,童工与超龄工的处境更是困难,他们属于非法用工,更不在法律的保护之内,但他们又不得不在外打工维持家里的生活。特别是50岁以上的农民工,从50年代经历过来的人,家里几乎有两三个孩子,至少有一个孩子在上学,上有老,下有小,只有在外打工钱来得快,像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就更不必提及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目前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近乎缺失的。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原因。

据了解是多方面的,通过对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士的访谈以及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1、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在城镇的边缘性这个特殊社会地位,户口是关键。虽然政府已经取消了原来旧的户籍制度,但太多利益户口仍在发挥着作用。没有城镇户口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是正式城镇职工只是临时的工人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这种过渡性的结构状态还没有相应的保障制度实施保障,这便使得农民工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没有相应明文规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条例的出现,农民工就难以享受社会保障权益。

2、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许多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基金没有得到落实。通过我对市人才市场的调查与观察,没有一家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人才市场,严格地说,是没有一个为农民工提供合法程序,签署正式雇佣关系的契约机构。只有农民工自发形成的"农民工市场"在公路旁边,在小卖摊旁边等待雇主,随时还要遭受城管的驱赶,据说是因为他们影响了市容,给争创文明城市抹黑。同时,部分用人单位对法律保障缺乏正确的认识,隐瞒企业受保人员的真实情况,更有甚者拖欠农民工工资,强行对农民工实施暴力,危害他们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3、农民工自身社会保障意识较差,增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我曾问过一位农民工,为什么不去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他说大学生太天真,太学生气了,社会很复杂,能有工作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农民工团体意识较差,带有浓厚的小农意识色彩,怕"闹事",眼光短浅,只要用人单位给某些领头农民工一点好处,利益诱惑,其他人便不了了之。

四、调查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任重而道远,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非常重大。十七大的召开,将给我们更高的启示,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方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关注农民工的疾苦,为解决他们的问题献言献策。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加强农民工教育,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大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力度。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用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

5、政府应当鼓励并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农村的扶持。只有将农村建设成城市,才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带离边缘化,让他们重新正常的轨道上。

农民工调查报告(二)

一、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一方面锻炼了我们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使我们走出了书斋,走出了校门,担当起了一个青少年应该承担的职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了解人民疾苦,尽我们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二、调查内容:

时下正值酷寒的严冬季节,当大多数市民呆在暖乎乎的被窝里时,而那些民工兄弟却饱受严寒的在冰冷冷的工地上干工,境况类似这样的年轻民工数不胜数。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建筑工地的工人,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外地,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5.7%,(

他们在城市中是怎样生活的呢?

在书上看到一篇报导,跟5个老乡租住在xx一带的小李今年20岁,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学了点裁缝手艺,跟随家乡某私营老板来到xx做服装。常常是每天干14个小时才拿15元钱,饭菜每天几乎都一样,小李干了一年实在觉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个体小饭店。这里跟服装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点钟工作,晚上11点左右睡觉。不过,收入稍高点,每月能拿到600元,这样,小李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小李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给弟弟上学外,自己只有150元生活费,交了80元的房租后,可以自由花费的只有70元。因此,她很少买衣服。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入极困难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免费的书。

民工中,绝大多数没签用工合同。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希望组织对你提供哪些帮助”时,有30.1%的务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据了解,外来务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稳定,56%的人未签劳动合同,52%的人加班后没劳动报酬。

而且,务工青年法制观念和知识也很薄弱。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务工青年通常与用工单位口头协商工资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签订了用工合同。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33.2%的人感到孤立无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妇、组织。

由于工作不稳定,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也成了大问题,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打游击,很多务工青年子女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既无法跟城市学校相比,又无法跟他们家乡的学校相比。

三、调查建议: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其次,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调查总结:

要关注一件事,你必须亲身实践去接近它,不要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农民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中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农民工调查报告(三)

中国网4月27日讯 国家统计局网站27日公布20**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

一、农民工总体规模

(一)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总量达25278万人

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2584万人,比上年增加320万人,增长2.6%;举家外出农民工3279万人,增加208万人,增长6.8%。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加527万人,增长5.9%。

(二)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农民工10790万人,比上年增加323万人,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42.7%;中部地区农民工7942万人,比上年增加323万人,增长4.2%,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31.4%;西部地区农民工6546万人,比上年增加409万人,增长6.7%,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25.9%。

二、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

(一)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长较快,中西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农民工的就业地区来看,20**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16537万人,比上年增加324万人,增长2.0%,占农民工总量的65.4%,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438万人,比上年增加334万人,增长8.1%,占农民工总量的17.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215万人,比上年增加370万人,增长9.6%,占农民工总量的16.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分省看,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这4个省吸纳的农民工占到全国农民工总数的近一半。

(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比重继续下降

在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5828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增长0.3%,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5072万人,比上年增加7.4万人,增长0.1%,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数量和增幅均明显低于上年水平。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分别占全国农民工的23.1%和20.1%,分别比上年下降0.9和0.8个百分点。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趋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

(三)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农民工以跨省外出为主的格局改变

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8390万人,比上年增加772万人,增长10.1%,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2.9%;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7473万人,比上年减少244万人,下降3.2%,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47.1%。在省内务工的比重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20**年,去省外务工人数减少,改变了多年来跨省外出农民工比重大于省内务工比重的格局。

(四)外出农民工仍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从外出农民工就业的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占10.3%,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占20.5%,在地级市务工的占33.9%,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状况

(一)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年长农民工比重逐年增加

分性别看,男性农民工占65.9%,女性占34.1%;分年龄段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6.3%,21-30岁占32.7%,31-40岁占22.7%,41-50岁占24.0%,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4.3%。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30.0%上升到20**年的38.3%,三年中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6岁。尽管每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主要会加入到农民工的行列中,但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变化,也说明农民工的“无限供给”状况在改变。

(二)年龄和家庭对农民工的空间流动有很大的影响

农民工中已婚者占73.4%,其中,本地农民工已婚者占90.2%,远高于外出农民工已婚者58.2%的比例,这主要是由于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高出外出农民工12岁,本地农民工中40岁以上的占60.4%,而外出农民工40岁以上仅占18.2%。这反映了已婚、年纪较大的农民工更倾向于就近就地转移,大龄农民工不仅外出缺少竞争力,而且需要照顾家庭,这使得他们的外出积极性减弱。

(三)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4%,初中文化程度占61.1%,高中文化程度占13.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8%。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88.4%和93.8%。外出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本地农民工,青年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最高,也是最具潜力的农民工群体。

(四)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多数,青年农民工更倾向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

在农民工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5%,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6.2%,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68.8%。青年农民工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要高于年长的农民工;与此相反,年长的农民工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青年农民工,年龄层次越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也越低,这说明青年农民工正逐渐丧失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

四、农民工就业情况

(一)农民工从业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从事建筑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在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6.0%,其次是建筑业占17.7%,服务业占12.2%,批发零售业占1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住宿餐饮业占5.3%。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变化较明显的是建筑业,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重在逐年递增,从2016年的13.8%上升到17.7%,从事制造业的比重则趋于下降。

(二)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制造业为主,但比重下降

从农民工的从业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占44.8%,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比重分别为23.0%和15.4%,比上年上升0.6和0.4个百分点。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就业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化。

(三)受雇人员的增长快于自营人员的增长,自营比重下降

在外出农民工中,受雇人员占94.8%,自营人员占5.2%;在本地农民工中,受雇人员占71.9%,自营人员占28.1%。自营人员主要从事批发零售业,占39.2%;其次是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占17.8%。近几年,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中自营人员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20**年,本地受雇人员和外出受雇人员分别比上年增长9.4%和4.4%,本地自营和外出自营分别比上年减少2.1%和11.8%。

(四)农民工就业稳定性随年龄增长逐步提高

在外出农民工中,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龄为26.7岁。从事现职的平均时间为2.7年,从事现职累计不满1年的占22.7%,1-2年的占43.1%,3-5年的占20.9%,5年以上的占13.3%。从不同年龄组来看,16-20岁年龄组中从事现职5年以上的占1.3%,21-30岁的占7.6%,31-40岁的占22.3%,41-50岁的占24.5%,50岁以上的占21.9%,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的稳定性也提高。从从事的工作种类看,企业管理人员、个体经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现职累计时间在5年以上的比重要明显高于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2015农民工业余学校创建工作方案
实拍女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生活 第八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把农民工学知识、学技术、学文化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着重在提高素质、维护权益、丰富生活三个方面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服务,打造一支有理想、讲文明、守纪律、懂技术、会操作的新型农民工队伍。通过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学习,使农民工掌握安全生产操作知识,提高安全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增强法制观念,为创建标准化安全文明工地、建精品工程、树企业形象创造有利条件,使农民工成为推进城市建设进程的合格建设者和建设行业的生力军。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县城城区范围内单体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和300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工地,必须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

(二)达到上述建校要求的新建项目,开工前,必须建成农民工业余学校,在建项目,于2015年4月底前全部建成。

(三)县内总承包一级企业农民工学校不少于2个,二级企业不少于1个。

(三)申报“结构优良工程“和“创建省标准化文明工地”的工程,均应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

(四)2015年1月底前,组建农民工业余学校2~3家,以好的作为样板,向其他工地推广。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创建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农民工业余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四、教学要求

(一)培训场所。农民工业余学校要做到“五个一”即一块牌子、一项制度、一套光盘、一名校长、一本名册。教学及活动场地主要依托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可设在建筑工地的食堂、会议室或活动室。教学场所必须安全可靠,使用面积不得小于40平方米,同时应配置课桌椅、黑板、电视、DVD播放机等必要的教学设施。教室门口悬挂“公司项目农民工业余学校”校牌,规格为60CM40CM。建立起教学管理制度,四周墙上要张贴业余学校章程、学员守则、教学计划等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培训师资。各工地项目经理为农民工业余学校为校长,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高技能工长为主,同时积极邀请建设、劳动、安全、教育、卫生、公安、文化等相关部门的专家授课。

(三)培训内容、形式。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结合工程进度和工人工作、生活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安排课程。要充分利用雨雪等天气,与施工安全交底、技术交底、班前会等结合起来,保障教学培训效果,每月集中授课总时间应不少于6个学时,每次集中授课到课率应不低于80%。

(四)考勤制度。做好学习培训记录,包括授课时间、听课人员、授课内容及教师、工人反馈意见等。注意留存有关教学影像资料,建立详细的教学档案,包括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制度、计划、师资、课程表、教材(包括教师教案、音像资料等)、听课工人花名册、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签名表等。

(五)培训经费。各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建设费用主要由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承担,可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费中安排。各办学单位要积极筹措办学资金,确保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正常运行。建设单位要对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建设予以大力支持,努力解决办学中的实际问题。

五、工作要求

(一)各建筑施工企业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农民工业余学校将纳入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安全标准化考核评价体系,农民工业余学校创建工作将作为企业资质考核、企业升级、优质工程、安全文明工地的必备条件。凡符合创建条件的建筑工程项目,都必须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并作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检查、工程质量验收等重要内容。

(二)加强监督检查。局属各股室(站)要建立定期工作会商机制,研究落实促进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对区域内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工作进行日常检查、监督指导,对检查中不按要求创建的和创建了但不按要求开展培训工作的工地,予以通报批评。

(三)实行激励约束机制。领导小组把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的有效运行与责任主体的评优、评先紧密结合,相互联动。从2015年5月起,对全县在建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分“优秀”、“达标”、“不达标”三类,定期公布考核情况。凡考评结果“不达标”的工地要记入企业信用档案,限制进鄱从事建筑活动。

(四)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及时掌握典型线索,深入挖掘典型内涵,做好总结提炼推广,积极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民工,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以工程项目为依托,以文化学习、教育培训,服务理念为切入点,广泛开展健康活泼、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满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业余文化生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73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