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警务建设

| 结构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结构师考试】

如何推进社区警务建设
社区警务建设 第一篇

如何推进社区警务建设

社区警务作为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一环,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在社会结构变化、利益格局变动、社区居民数量猛增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优化我国社区警务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我国警务工作的维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警务,即警察机关以社区为基础,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的人财物等资源,实现警察、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互动、立体的社区治安秩序维护体系。社区警务把坚持依法执法、坚持群众路线以及坚持打击与防范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等作为基本工作原则,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警察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做法,强调以警察为主导、以社区和民众为主体,通过对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蕴藏在社区居民中的治安防范力量。当前,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坚持科技强警,推动社区警务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推动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就是改变过去粗放式的社区警务模式,通过强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运用,加强对社会资源和信息的统一指挥、控制和协调,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警务资源的集约化警务模式,最终实现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同时,在“大治安”的背景下,社区警务建设还应注重网络化建设,不仅要以社区作为立足基础,而且应有置身于大社区的大局观。为此,既要加强社区警务室和社区组织建设,又要加强社区警察机关和社区组织的联系沟通,形成纵深立体的信息

交换网络。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信息化有利于网络化,网络化能加强信息化。只有将信息化和网络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社区的警务力量、组织资源、民众热情转化为社区治安防范的现实能力。

转变思维方式,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和形式。转变思维方式,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将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社区警察机关及社区组织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努力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和形式。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由打击到防范的转变。这包括:创新社区警察机关及社区组织设置,使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创新社区警察机关及社区组织的管理方式,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形成合理的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完善科学的队伍管理监督体制等;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满足日益丰富和多元的社会需要、群众需求;等等。只有根据时间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地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创新社区警务的工作方法和形式,才能推动我国社区警务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强化警民合作关系。社区居民是社区警务建设的主体。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警务建设的积极性,直接关乎社区警务建设的成效。这就需要警察机关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统筹协调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警民关系。一是统筹协调好基层警务室与社区居民的关系。社区居民中蕴含着强大的社会治安力

量。只有保持和谐的警民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统筹协调好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社区警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不同的机关、部门、企业、组织等。只有统筹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各方面统一行动,高效推进社区警务建设。三是统筹协调好区域间的关系。推进社区警务建设,不仅要注重各个社区间的平衡,而且要注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各部门、各区域优势互补、相互促相互带动,共同推进社区警务建设的生动局面。

社区警务室建设现状分析
社区警务建设 第二篇

社区警务室建设现状分析

警务室建设是我市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一项特色举措,为贯彻落实好这一工作,我街道成立了由书记为组长,主任及主管副职为副组长的社区警务室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后,与所辖派出所主要领导进行了积极沟通,在各社区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为警务室腾出办公用房,并按要求配备了办公桌椅、档案柜等设施,相关制度已上墙,目前我街道辖区共有社区警室务6个。

存在问题

社区警务室成立后,在调解矛盾纠纷、人口管理、社区治安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社区警务室在工作和管理规范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在下步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警务室作用发挥不明显。当前一些警务室建设仅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一间房子、一个牌子、一张桌子、一本台帐、填报一些数据、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没有真正地发挥职能作用。

2、“有室无警”的现象依然存在。当前虽然大多数社区均建立了警务室,并确定了驻社区民警,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驻社区民警没有真正地深入到警务区开展工作,而是被分配到所辖

派出所内工作,一些警务室经常空无一人,形同虚设。

3、社区警务室的管理需进一步明确。社区警务室驻社区民警直接隶属于派出所管理,开支渠道也归属于人事局及公安分局拨付,与街道和社区没有任何联系,致使街道及社区对警务室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和约束力。

工作建议

1、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警务室民警考核、考评制度。紧紧围绕警务室民警所承担的职责任务,以社区警务室民警要严格落实的各项任务为主要内容,制定相应的考评考核机制,进行定期考核。

2、大力加强警务室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在警务室用房建设、硬件设施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争取得到大力支持,及时解决社区警务室建设中的重大疑难问题,为深入推进警务建设提供支撑,增添后劲。

3、加大街道社区对警务室的管理权。将社区警务人员的考核及工资发放部分纳入到街道和社区中来,使街道和社区对社区警务室建设真正拥有“发言权”。【社区警务建设】

XXX街道办事处

2012年X月X日

武汉市社区警务室建设规范
社区警务建设 第三篇

武汉市社区警务室建设规范 (武公[2002]48号文附件一)

一、社区警务室的设置

每个社区设置一个警务室,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与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的应有单独办公用房。

二、警务室室外设施

1、警务室标志牌。统一在警务室大门口上方安装标志牌,可用防雨材料制作,设置为灯箱或用射灯照明。规格为长方形,颜色为蓝底白字,左边印制警徽图案,右边印制“社区警务室”(上方为宋体中文,下方为英文字样)。房屋结构特殊的,可灵活这支警务室标志牌。

2、标识牌。统一安排在警务室大门口的侧面,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上面印制“XX区公安分局XX派出所XX社区警务室”;中间设置可更换的社区民警姓名、警衔、彩色登记照片、联系方式和可移动(或插入)的去向牌(内容为“在社区、在所、外出、休息”等);下面印制每周民警具体接待时间。

3、警民联系、举报箱。统一安装在警务室大门口一侧,供居民群众投递举报信、联系信函。

三、警务室室内设施

1、办公设施。警务室配备社区民警办公使用的桌椅、资料柜等,有条件的可配备电话、电脑。

2、便民设施。设置接待群众的座椅及有关事须知、指南

等便民资料。

3、留言记事板。可张贴留言条和书写警务工作记事,便于办事群众与民警联系,以及社区民警、治保成员、安保队员相互之间工作联系,并告示有关警务工作事项。

4、警务公开栏。(1)、社区平面示意图;(2)警务室工作职责(内容附后);(3)社区治保群防组织,内容为:治保主任、委员名单,安保队员名单,暂口协管员名单;(4)办证办照规定及收费标准(科选择主要项目上墙)。另社区警务室有二间或较大用房的,可将治保会、安保队工作职责上墙。

四、警务室资料台帐

1、报警登记簿。

2、群总来访(求助、申请)登记簿。

3、社区民警工作日志。

4、治保会工作台帐。

5、安保队工作台帐。

6、出租户、暂住人口工作台帐。

7、其他工作台帐(由各社区确定)。

洛王社区警务室的建设和开展工作情况
社区警务建设 第四篇

警务室的建设和开展工作情况

一、洛王警务室的建设情况

20106年在岳阳市公安局楼区公安分局三基一化办的具体指导和洛王街道办事处、洛王社区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建成了一个标准化的社区警务室。现有办公面积20m,安装了防盗门、防盗网,室内装有空调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脑一台、饮水机一台、电话一部、办公桌椅柜一套、文件盒一套。

二、警务室的经费来源

一是警务室的建设,洛王办事处资助了5000元; 二是警务室的开支,洛王社区每年资助了4000元(水电费2000元,宣传标语、资料打印等费2000元)。

三、警务室开展工作情况

洛王警务室配有一名干警,张振亚,一名协警,邓东明,每周一、三、五到警务室接待群众和下社区走访群众,处理相关事宜。平时还利用节假日下社区和群众拉家常、谈心。

1、情报信息工作。

一是物建了五名得力的情报信息员;二是聘请了10名老住户、老党员、老先进担任情报信息员;三是向社区居民发送了300多张警民联系卡。这样在社区建成了多层次的情报信息网络,社区内发生的大小事件张振亚等人做到了第一时间内心中有数。

2

【社区警务建设】

2、实有人口的管理工作。

洛王社区是洛王街道办事处所辖6个社区中最大的一个社区,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社区内有10个居民小组,30余家大小企业,实有人口14000万余人。该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是2003年改制成立的新社区。辖区内道路狭窄、弯曲,住房布局杂乱无章,居住人口混杂,治安隐患多。社区内有六多现象:一是人户分离人员多;二是有房无户人员多;三是有户无房人员多;四是无业人员多;五是特困户多;六是参与法轮功邪教练习人员多,因此工作难度相当大。该社区现有工作对象73人,重点人口48人。重点对象的管理都落实了“两对一”的责任制。今年来,对辖区内的常住户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上门走访。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开展了多次工作讨论会,组织20余人对流动人口和房屋出租户进行了摸排登记。

【社区警务建设】

3、开展社区的安全防范工作。

洛王社区每月召开一次群防群治治保工作会,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一是组建了一支思想觉悟高、年青力壮以退伍军人为骨干的治安巡逻队伍(6人);二是组建了一支以各小组的行政组长或党小组长为主的义务巡逻队伍(10人);三是向社区居民进行了多次的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在社区张贴防盗、防抢宣传标语150份(三次,每次50份)。

4、严格社区治安管理。

近两年来,洛王社区旧房改建、水改、电改的情况比较多,

因此引发的矛盾纠纷也多,以前的房子小,楼层低,改建后房子的占地面积扩大,楼层增高,因而采光、通风的问题引起周边住户意见大,时常引起扯皮。仅2007年至现在,因此类问题引发的纠纷就有50余起,社区内因一些小事引起的家庭纠纷也时有发生。张振亚等人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对社区所发生的纠纷一一进行了圆满调处,没有一起民转刑的案件发生。今年来,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发案率比往年下降了100%多,现在社区治安环境明显好转,人民群众能安居乐业。

5、加强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安全检查,对辖区重点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另外节假日和重大事件前必须进行一次安全检查,以防万无一失。

6、热情为民服务

洛王社区现有抗美援朝、77、78、79、86年对越参战老兵10余人,特困户64家。今年来张振亚等人逐户进行了访问,他们有了困难张振亚等人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今年来,张振亚走访社区居民400余户,制作了12类便民服务卡,发放便民服务卡400余张,警民联系卡300余张,同局领导、所领导一起看望慰问特困家庭8户。张振亚等人已成了洛王社区居民中的普通一员,社区十之八九的居民都认识他,大家有了烦心事,有了困难事都喜欢向他诉说。

7、工作主动,勤学习,勤汇报。

一是每月向辖区人大、政协代表汇报一次工作,认真听取

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每月向所领导汇报一次工作,争取业务上的指导;三是每月向社区领导汇报一次社区治安现状。从而逐步丰富、充实了社区基础知识,增强了工作能力。他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总结了“四心”工作法,即精心维护平安、细心管理人口、耐心调处纠纷、热心扶贫帮困。面对错宗复杂的社区实情,他牢记服务宗旨,及时化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积极解民忧、帮民困。

十年风雨路,脚印万千重。为了确保社区一方平安,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创建平安稳定的和谐社区,张振亚将继续加倍努力的工作,认真履行好社区民警的神圣职责。

201110月25日

论社区警务和犯罪控制
社区警务建设 第五篇

论社区警务和犯罪控制

沈洁

【摘要】社区警务是警方与社区密切结合,共同努力,通过防范和解决诱发、导致违法犯罪的“问题”,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从而建设安全的社区环境和良好的社区秩序。实施社区警务是增进警民联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决策,实施社区警务的终极目的就是控制犯罪。正确处理好社区警务与犯罪控制之间的关系,是促进社区警务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社区警务 犯罪控制 辩证关系

社区警务是社会居民在警察带领,指导,支持下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方式,充分研究社区问题,开采社区资源,改造社区环境,强化自卫互助,以全面系统,长效维持社区公共安全的思想,活动和方式方法体系的统称。其实质就是要求警察立足于社区,积极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动员和组织社区群众,实行警民合作,通过警察的服务,密切警民关系,不断增强社区民众参与社区各项治安管理、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可见,社区警务就是通过密切警民关系来达到控制犯罪和预防其他严重社会问题发生的目的。它的立足点在于社会是产生违法犯罪的根源,因而预防和减少乃至根治违法犯罪也必须依靠社会。

社区警务从警务活动的本质上来看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社区性。即这一警务所有活动均围绕着社区或者说是在社区内开展的。2.服务性。即这一警务的管理模式是服务式的,是通过警方向社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增进警民感情,改善警民关系,增强警民互动。3.全民参与的防御性。社区警务控制犯罪更注重于防御性,增强社会和谐程度,增加犯罪成本,来减少犯罪的发生。传统警务中也有防御,但传统警务的防御是被动的、警方单一的防御,而社区警务防御是广泛吸收群众和社会力量的防御,是全民的、全面的、积极的防御。

社区警务是适应当代社会控制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警务改革的结果,各地在犯罪控制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着社区警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亟待完善和解决。这

些不足与缺陷主要集中体现在社区警务与犯罪控制的关系不是很明确,本文将就社区警务和犯罪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一定的阐述。

一、社区警务与犯罪控制的辩证关系

犯罪是最严重的治安问题,也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社区警务是以解决社区治安问题为导向的警务,因而社区警务与犯罪控制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辩证统一。

(一)社区警务是犯罪控制的重要措施

当代犯罪学的研究成果较为一致认为,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犯罪的根源在于社会自身,犯罪的多少,犯罪率的高低,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政治、文化、道德意识等多种因素影响,警察的有效打击仅仅是制约犯罪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且警察的有效打击必须依赖于有效的犯罪情报及准确的打击手段和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和打击犯罪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和社会资源的整合,这些都需要警察与群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协作关系。这种警民间的良好的互动协作关系的平台,就是社区警务。通过不断完善社区警务,警察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并在主动参与社区经济、文化等活动中,逐步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警察主导的群防群治机制,有效获取犯罪情报,进而实现有效打击和控制犯罪。【社区警务建设】

(二)犯罪控制水平及成效是检验社区警务建设的重要标准

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是社区警务建设的重要保障,如何科学地考核社区警务建设绩效,我认为社区犯罪控制的水平及成效是根本,是关键。能有效地控制社区犯罪,降低发案率,群众安全感上升,则社区警务建设就有成效。社区犯罪控制得越好,则成效越显著,反之社区其他工作做得再好,社区警务制度再多、社区犯罪未能有效控制,则社区警务建设就是没有成效或成效不显著。必须明确的是警察参与社区的其他一切活动,最终的目的都只能是围绕着社区犯罪控制服务的,如果不围绕这一根本目的,则警察在社区的活动就无异于其他社会公众。

二、当前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不利于提高犯罪控制水平的因素

社区警务在犯罪控制中的作用发挥受社区警务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就是说社区警务建设越完善,其在犯罪控制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中的作用就会越强,反之社区警务建设越不完善,则其在犯罪控制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中的作用就会越弱。

因此,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不利于犯罪控制的因素主要是指其自身建设中的不完善地方,从实际看这些不完善的地方或不利于犯罪控制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不到位

一是对社区建设认识不够。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缺乏科学发展观指导,往往重企业、重项目,对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更多的是应付上级考核,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去认识社区警务建设的重要性了。二是对社区警务的任务、方法、性质等认识不到位。不少基层民警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将社区警务等同于以往的其他警务,结果是新瓶装旧酒,未体现出社区警务的特殊性。三是对犯罪控制在社区警务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一些民警认为打击才是公安机关真正的主业,社区警务是以预防为主的,是公安机关的副业。实际上这种认识问题的根子在于对打击与防范的辩证关系认识不够,是重打击轻防范的表现之一。四是指导思想不到位,受任期限制。一些领导往往更重视能在短期内出政绩的工程,而社区警务是一项长期的犯罪预防控制措施,短期内无法见大成效,因而一些领导往往以应付的态度对待社区警务,不愿下真工夫。

(二)警力保障不到位

虽然各地均从人口、发案、场所特业等综合考虑划分责任区,但社区民警管辖的实有人口普遍过多,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地区,社区民警人均管辖的实有人口往往超过万人。管辖的实有人口过多,民警力不从心,很多社区警务活动就无法很好地开展起来。因社区民警目前多数要参加派出所内的值班,参加派出所内的各种行动,社区民警进社区的时间无法保证,加大了社区警力紧张状况。民警是社区警务的主导,是社区警务最重要的主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警力保障不到位,社区警务在犯罪控制中想有作为也难以实现。造成社区警务警力保障不到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安机关内设机构越来越多,且县、市、区间不一样,市级以上公安领导机关也不一样,内设机构一多,难免要分散警力去支撑,尽管开展三基建设以来有所好转,但派出所警力占总警力40%的标准恐怕是纸上完成得多,实际达标得少,因为机构精简要上下联动,才能解决问题,光靠下级精简是无法办到的。

(三)情报信息不到位

导致信息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社情民意了解、掌握不够,跟群众的感情不深,群众不愿将想法及掌握的情况、信息告诉民警;二是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重点对象、危险物品等掌握、了解不够,导致对可能发生的违法犯罪缺乏预见性。社区警务是问题导向型警务,也是情报主导型警务,情报信息不灵直接影响了社区警务在控制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中作用的发挥。社区民警的精力不保证、社区民警的群众基础不牢、群众工作能力不高、社区的影响力向心力不强等,都会影响制约犯罪情报信息的收集与传递,进而影响和制约社区警务在犯罪控制中作用的发挥。

(四)资源整合不到位

社区警务能否发挥在控制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仅靠公安机关是不行的,更多的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而目前这方面尚有欠缺。一是社区资源底数不清。基层公安机关对社区内可利用来控制犯罪的资源往往不是很清楚,哪些人可以参加预防犯罪的治安巡逻,哪些单位可以为犯罪控制提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帮助,心中无底。二是社区犯罪控制资源整合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即便是对社区内可利用资源较全面地掌握,但缺乏一定的运行机制,也无法为我所用,机制欠缺如整合的机构问题,有无机构及与其他机构、单位间的关系,制度的保障问题,有无制度及制度是否健全,这些都会影响运行是否正常。

(五)建设规划不到位

规划是中、长期的,有五年规划,也有十年规划,有了社区警务建设的规划,就不会出现社区警务建设的盲目性。不仅要有社区警务建设的规划,而且需要将社区警务建设规划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去,这样一来社区警务建设的规划才能具有科学性。然而实践中不仅是缺乏社区警务建设的规划,导致社区警务建设随意性大,而且未能将社区警务建设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去,从总体上通盘考虑。

(六)群众工作不到位

群众工作包括群众意识、群众观念、宣传和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群众工作方法等。群众工作是社区警务中最基础的工作,是龙头,是关键,群众工作做好了其他工作相对就好办得多。群众工作不到位包括以上方面的不到位。有的地方是一个方面的不到位,有的地方是几个方面的不到位。上述几个方面相互间也存

在着联系,也就是一个方面的缺陷可能导致其他方面的不足。

三、加强和改进社区警务建设,提高社区犯罪控制水平的几点对策

(一)提高对社区警务及其在犯罪控制中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正确的思想认识是社区警务在控制犯罪中发挥作用的基础。为此,不仅要提高公安机关对社区警务及其在犯罪控制中重要性的认识,而且要提高全社会对社区警务及其在犯罪控制中重要性的认识。要提高普通民警、普通群众对社区警务及其在犯罪控制中重要性的认识,尤其要提高公安机关领导及党委、政府领导对社区警务及其在犯罪控制中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把社区警务建设看成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区警务建设看成平安社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区警务建设看成提高社区犯罪控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有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思想动力。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教育宣传,使广大基层民警、广大基层群众都对社区警务的性质、任务、工作方法等有进一步清醒的认识,进而使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有更强的针对性。

(二)切实推行公安机构改革

精简机构,将警力真正下沉,充实到派出所,保障社区警务对警力的需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警力的保障是社区警务推广的重要基础。解决警力不足问题要两手抓,一手抓扩充,使警力增长适应社会治安的需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手抓机构改革,走内部挖潜的道路,短期内不可能将希望都放在扩充警力上,更主要的是放在内部挖潜上。为此,短期内机构精简是下沉警力,充实派出所的最重要、最紧迫的措施。一提机构改革,由于部门既得利益的原因,都说自己部门重要,都不愿精简,关键在于领导的认识问题,关键在于依法精简机构。如果各级领导都能充分认识基层基础的重要性,能真正认识基层基础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就不会下不了决心,上面机构臃肿直接制约了基层基础的活力,也影响和制约整个公安机关的活力。上面什么时候真正消除机构臃肿,基层基础就可以松绑,增加活力,就可以真正下沉警力,真正实施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的战略。

(三)结合实际制定社区警务规划

确定中、长期社区警务建设的目标,要建立社区警务建设的领导机构,保障社区警务规划的落实和推进。要将 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的战略的决

2016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社区警务建设 第六篇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14号)、《XX区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治安根本好转大行动实施方案》(XX办电〔2016〕83号)、《印发XX区“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XX办发〔2016〕7号)、《关于印发〈XX区平安村(社区)建设2016年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X综治委〔2016〕7号)的文件精神,为深入推进我镇平安建设工作,构建平安和谐XX,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理念,以服务群众为工作主线,以提升村(社区)人防物防技防等防范手段为关键点,全面推进“平安村(社区)”建设,进一步夯实综治工作基层基础,健全综治工作机制,推动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为XX镇“超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城市化带动区域发展”的目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全镇利用一年时间,通过开展“平安村(社区)”建设,使所有村(社区)综治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及其工作更加完善,村(社区)管理基本实现智能化、规范化、科学化,村(社区)治安打防管控能力得到提高,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群众治安满意率大幅提升。

(二)具体目标:

1.刑事案件得到有效控制,刑事案件发案绝对数同比持平或下降;辖区内入室盗窃、入室抢劫案件数同比持平或下降;无涉黑恶势力犯罪(以公安机关立案为准)。

2.有效治安报警数同比下降;辖区内没有发生“黄、赌、毒”案件(以公安机关立案为准)。

3.推进封闭式安全文明小区建设,全封闭或半封闭式小区达到社区总面积30%。

4.建立和完善治安防控网络,刑事治安案件高发隐患部位及社区(各小区)出入口都建立使用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监控覆盖区域占社区的75%以上。

5.综治工作站规范化建设达到要求。

6.落实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专职治安队伍,有完善的治安队伍管理制度,并发挥治安防控作用;治安队员、保安队员协助公安机关破获案件数比例同比上升。

7.流动人口及出租屋纳管率达到上级考核要求;流动人员和出租屋内无造假贩假现象,无“黄、赌、毒”窝点,无黑网吧及传销窝点。

8.深入开展禁毒宣传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社区戒毒康复制度,并认真做好吸毒人员一人一档工作;吸毒人员跟踪帮教率达100%;戒毒出所人员签订社区康复协议率达100%。

9.各种民间帮教组织健全,预防工作落实,服刑(劳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儿童、不良习性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能够得到监护、心理矫正和帮教,跟踪帮教率达100%;没有脱控人员,没有引发违法犯罪的发生;对智障群体及其家庭帮扶率达80%以上。

10.积极开展社区法律法规宣传或法律进家庭活动,特别是社区管理人员,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没有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低于2%。

11.社区落实好消防安全责任制,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签订消防责任书,没有发生影响大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12.居民群众对辖区的治安状况满意率达85%以上。

13.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如涉及多个村(社区)的,按参与该事件人数最多的村(社区)来界定权责)。

14.没有发生50人以上到镇集体上访,没有发生30人以上到市、省上访。

三、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原则。要以村(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村(居)民的参与为动力,以村(居)民的满意程度为准则,让村(居)民在村(社区)发展中得到实惠,在参与平安村(社区)建设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围绕大局、着眼发展原则。要有利于村(社区)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基层社会的创造力,为XX的发展和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三)有序改革、逐步推进原则。平安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类指导,逐步推进。

(四)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原则。要充分调动村(社区)的机关、学校、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平安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村(社区)资源的共有和共享。

(五)注重公平、相互兼顾原则。要在村(社区)内部营造竞争互利的良好环境,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同舟共济,让村(居)民在良性氛围中得到提高。

(六)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原则。民主是村(社区)生存的重要源泉,作为村(居)民自治组织,在依法的前提下,关键在于通过民主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四、工作任务

(一)强化村(社区)社会管理,保障民生,消除隐患。村(社区)要承担对群众生活保障的关护功能,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杜绝因损害群众利益而引发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完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法律援助等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便利,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要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的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和帮助,确保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扶助。

(二)完善村(社区)事务公开制度,推动村(社区)民主建设。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经村(居)民大会或者村(居)民代表大会集体决议制度,完善村(社区)事务听证会和通报制度,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建立有效的维稳风险评估制度,在出台重大事项决策进行必要的评估,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立健全民意反馈机制,进一步畅通民意反馈渠道,积极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在村(社区)广泛宣传《信访条例》,明确信访联络员,加强上下沟通,积极引导村(居)民以理性、有序、合法的信访秩序反映自身利益诉求。

(三)建立矛盾纠纷信息排查制度,及时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村(社区)稳定。建立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定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提高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强化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将人民调解网络向辖区企业单位、特定群体延伸,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村(社区),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全面推进封闭式社区建设,采取物理设施封闭与技术设施封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村(社区)地理条件允许的,全面实行物理设施封闭,条件不允许的,采取增加治安视频监控点,提高监控覆盖面的形式实现全封闭。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完善主要街道商业繁华区、重点要害部位、治安复杂场所和重点单位的技术防范建设。有条件的村(社区)要积极推进警务E超市建设,在出入口安装电子出入门禁系统,提高村(社区)的治安防控能力。积极宣传发动,鼓励村(居)民安装家庭防盗报警系统,提高居民自防自助能力。

(五)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辖区企业内部保卫组织,充分调动辖区企业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落实企业各项自防自保措施。要完善治保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治安联防队伍、保安队伍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确保治安联防队员、保安队员协助公安机关破获案件数比例同比上升。充分发挥村(社区)治安积极分子的作用,将义务巡逻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形成以村(社区)民警为主要力量,治保会、治安联防队员、保安队员为辅助力量,村(社区)党团员、民兵、义工、离退休人员等治安积极分子为补充力量的社会治安防范大格局。

(六)深入推进重点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对异地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狠抓制度落实、机制完善、保障到位。加强对出租屋的管理,严格落实“三色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巡查密度,确保出租屋内无造假贩假现象,无“黄、赌、毒”窝点,无黑网吧及传销窝点。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加强对特种行业管理,加大对辖区内网吧、娱乐场所的整治和管理力度,有效净化社会风气。积极配合职能部门深入开展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进一步强化禁毒基层基础工作,努力做好吸毒人员的跟踪帮教安置工作,全面落实社区戒毒(康复)各项衔接制度。完善民间帮教体系,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等重点群体的跟踪帮教。落实好消防安全责任制,做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巡查工作,确保辖区没有发生影响大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七)加强法律宣传工作,提升群众法制意识,有效预防各类犯罪。全面落实村(社区)普法工作,广泛开展法制进村(社区)活动,全面提升辖区群众法制意识,促进依法办事。依照村规民约,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在村(社区)内形成维护社会治安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加大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力度,扎实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有效遏制村(社区)内青少年犯罪,确保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低于2%。扎实做好服刑人员子女、流浪儿童、闲散未成年人等群体的工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加强对缺乏监护、具有不良习性的青少年等重点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八)全面加强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建设。要切实加强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建设,将村(社区)综治工作站作为统筹平安村(社区)建设的协调部门,进一步强化领导架构,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四、组织架构

为加强全镇“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XX镇“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副书记李满连任组长,镇委委员、综治信访维稳办主任李达恒和镇委委员、派出所所长劳广行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镇纪委、组织工作办、社会工作局、财政局等单位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综治信访维稳办,办公室主任由综治信访维稳办常务副主任周伟雄担任。各村(社区)相应成立“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

五、工作步骤

根据镇委、镇政府的部署,2016年—2016年为我镇全面开展“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攻坚阶段,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阶段(从现在开始至4月15日)。

制定镇“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方案,确定评选标准及奖励、扶持办法,落实经费来源;各村(社区)“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本方案的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一村一策”的工作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同时,对辖区内村(社区)进行调研摸底,确定一个村(社区)作为试点村,全力开展建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好沟通联系,争取共识。

(二)全面建设阶段(2016年4月16日至8月31日)。

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进“平安村(社区)”建设。根据“平安村(社区)”的评选标准,检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前一阶段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不断总结完善,全面铺开“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力争全镇60%的村(社区)完成“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并达到考评标准。

(三)冲刺总结阶段(2016年9月1日至11月30日)。

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经验,逐步规范完善“平安村(社区)”建设的工作机制。在11月底前,全镇100%的村(社区)完成“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并达到考评标准。对“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组织检查验收。大力巩固工作成果,进一步规范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四)复评巩固阶段(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区、镇两级的“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对获评“平安村(社区)”称号的村(社区)进行一年一次的复评工作。全面总结我镇“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经验和存在不足,采取多种工作措施在三年内综合提升我镇法制治安环境,大力巩固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规范平安村(社区)各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力促我镇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工作措施及补贴扶持

(一)落实领导责任制。各村(社区)要将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主动,狠抓落实,村(社区)一把手是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总负责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要将“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逾期没有完成任务的,镇委、镇政府将启动问责制度,由各村(社区)主要领导向镇委、镇政府说明原因。对工作中态度不端正、认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效果不明显、马虎应付的,要依照有关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二)建立工作督导挂钩制度。镇委、镇政府建立挂钩督导制度,镇驻村部门挂钩督导所驻的村(社区),充分利用可利用资源,指导、监督、帮助基层村(社区)开展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挂钩共建情况以及所挂钩村(社区)的建设情况将作为各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同考核,同验收。

(三)实行分类管理,资金扶持。为确保平安村(社区)建设XX利推进,区委、区政府拨出专项经费,对各村(社区)建设工作进行适当的补贴。补贴分为四个档次,档次按照总人口数(含流动人口数)和总面积数所占的比重进行计分分类,总分以100分制计,总人口数占60分,其中15000人以上的得60分,10000~14999人的得50分,5000~9999人得40分,4999人以下的得30分;总面积数占40分,其中4平方公里以上的得40分,2~3.99平方公里的得30分,1~1.99平方公里的得20分,0.99平方公里以下的得10分;最终得分为总人口数和总面积数得分累加;总得分为100分的为一类村(社区),90~99分的为二类村(社区),70~89分的为三类村(社区),69分以下的为四类村(社区)。镇委、镇政府也将参照区的标准,对村(社区)进行适当的资金扶持,由镇综治信访维稳办根据村(社区)的建设进度划拨给村(社区)。

(四)做到严格考核,常抓不懈。为巩固和扩大“平安村(社区)”建设的工作成果,确保“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长期发挥成效,实现村(社区)长治久安,由镇“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的“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加强对我镇“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督促和监管工作。区、镇将对获得“平安村(社区)”称号的村(社区)进行一年一次的抽查复评,对复评不达标的村(社区),取消“平安村(社区)”称号,并通报摘牌。具体复评标准另行规定。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动员部署,讲究实效。各村(社区)要深刻认识“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对构建平安和谐XX的重要意义,主要领导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靠前指挥。镇“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力推进本次行动的深入开展;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实例促宣教,取得群众认可,真正取到实效。

(二)加大调研力度,摸清情况,科学规划。各村(社区)要对本辖区内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研摸底,理清思路。对居民居住区较为分散的村(社区),可进行合理划分,作为建设“平安村(社区)”的若干基本单位,有的放矢地开展建设工作。对一些居民居住较为集中,出入口少的村(社区),则可进行全封闭管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符合社区自身特点的角度进行认真细致的规划,做到底数清,任务明。镇“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调研摸底出来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相关工作措施。

(三)抓好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铺开。为确保“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能够切实取得实效,各村(社区)要集中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建设工作,以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建设具有XX特色的现代化新型社区。在建设工作中,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配合好开展社区建设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经验总结,及时推广,找出适合我镇“平安村(社区)”建设的新路子、新模式,为建设“平安村(社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总结验收和复评工作。各村(社区)于11月30日前将“平安村(社区)”建设情况总结及验收资料以书面形式报镇“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经镇验收后,由镇“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参选“平安村(社区)”的名单及有关验收材料报区“平安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验收。

2015社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社区警务建设 第七篇

文章标题:社区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社区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社区位于罗庄城区中心,其前身为※※村,随着※※新区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5年由村改为社区。现有居民702户,1860人,辖区内有行政事业单位10个,民营企业15家,个体工商户760户。近年来,我们以经济发展多元化、基础设施标准化、村庄面貌城市化、民主管理制度化、群众文化多样化为目标,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多次荣获市级“五个好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社区”、全区“新农村建设标兵村居”等荣誉称号。现将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和下步打算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夯基础,围绕增加居民收入,多元化发展社区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基础。多年来,我们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坚持产业规划立足于“实”,项目质量立足于“高”的思路,狠抓民营经济发展,努力增强自身实力。

一是产业规划立足于“实”。我们社区地处※※城区,耕地已全部被新区建设占用,根据这一实际,我们制定了“突出工业、提升三产”的经济发展思路,并对辖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整个辖区规划为“一园、两片、三区、四条线”:“一园”即纺织工业园,位于社区北部,现已落户纺织企业4家;“两片”即化工、热电工业片和建陶工业片,分别位于社区西部和南部,已落户企业11家;“三区”即龙潭居民区、中心商住区和荷园小区;“四条线”即龙潭路商业街、宝泉路商业街、文化路商业街和罗五路商业街。

二是项目质量立足于“高”。在产业发展上,我们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突出招商引资、借力发展,注重项目建设,提高经营收入与质量,目前已初步形成纺织、建陶、热电、化工、商贸、餐饮服务、运输等七大支柱产业。新光纺织有限公司已发展为国家大二档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顺达纺织有限公司为※※区重点出口企业,年出口创汇100万美元,冠龙建陶有限公司、罗庄热电厂、沂州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都是罗庄区重点工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的发展,为我们社区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不仅解决了社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商业贸易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居民收入,同时还为社区建设、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几年来,这些企业为社区道路建设等事业捐款累计达到500多万元。在第三产业发展上,我们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先后引进上海华联超市、济南国美手机超市等国内知名企业,为社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集聚了人气,目前全社区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760户,形成了“工业经济重点突破、第三产业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社区居民收入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年达到5660元,社区集体也通过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增加了收入,2015年社区集体收入达到85万元,增强了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社区警务建设】

(二)展新貌,围绕提升社区形象,高标准搞好社区建设

搞好社区建设,优化居住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几年来,我们以“建设一流宜居家园”为目标,从“快”、“细”两个字上做文章,立足实际,精心建设,严细管理,较好地改善了社区面貌,提升了社区形象。

一是社区建设突出四个“快”字。加快道路建设。几年来,累计投资近千万元,先后对龙潭路、宝泉路、文化路、罗五路、罗六路、中心街、百亿路等七条主干道进行了硬化,形成了“四纵三横”的网格化道路交通格局,同时对社区内所有背街小巷全部进行了硬化,有效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加快旧村改造步伐。我们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旧村改造工程,2015年投资800万元,完成了旧村改造一期工程,建设居民楼4幢,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解决了120户居民住房问题,有效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几年来,我们在完善服务功能上狠下功夫,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公共设施,社区主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亮化率达到100,完成了自来水户户通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2015年我们又投资30万元,建成了群众文化大院,增添了健身、娱乐设施,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加快实施环境美化工程。2015年,我们以争创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家园”活动,采取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立体治绿等措施,全年新增绿地面积1000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800余株,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投资5万元余元,对小黑河、罗六路排水系统、荷园小区下水道等排水系统进行了清淤和改造,社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是社区管理突出两个“细”字。管理措施严细。严格控制建设管理程序,社区内各类建设项目严格实施“一书两证”和《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制度,坚决杜绝滥搭滥建、乱圈乱占。2015年,我们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工

作,深入开展了治理滥搭滥建、乱圈乱占、清理占道经营活动,较好地维护了全社区建设秩序。卫生保洁精细。成立了环卫队,配备了垃圾清运车,设置垃圾箱40余个,负责社区日常卫生保洁,同时与道路两侧的沿街门头签定了“门前五包”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细致管理,真正实现了卫生保洁全覆盖,确保了社区环境的净化、美化,为居民创造了一个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

(三)树新风,围绕建设和谐社区,全方位促进协调发展

我们坚持走和谐发展之路,高度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努力营造和谐文明的村风民风,全面促进了社区的协调发展。

一是全力打造平安社区。积极开展了“治安保险”,投资20万元,建起了社区警务室,在社区重要部位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常年坚持夜间站岗巡逻,完善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范体系,多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群众安全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二是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建立健全了社区劳动力培训和就业服务平台,几年来累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200人次,增强了剩余劳动力再就业能力。积极改善居民福利待遇,每年社区集体都拿出近30万元,用于解决居民福利待遇。建立了帮抚困难家庭的长效机制,及时掌握困难群众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抚。努力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事业,2015年社区集体拿出3万余元资金,为群众垫付了保费,居民参合率达到100。

三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居民素质。我们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积极倡导良好的村风民风,通过举办远程教育夜校、发放资料等形式,对居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认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组织开展“送温暖”、“讲文明树新风”、“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等主题活动,同时,注意宣传本社区先进的人和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居民,大力倡导文明新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下步打算和存在的困难

下一步,我们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组织有力、发展加快、村容美化、村风文明、社会稳定、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发展社区经济,促进居民增收。到2015年,力争生产总值达到3亿元,居民人均收入实现10000元,初步实现现代化。社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改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持续协调发展,初步建成区域内富足平安、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创业家园。

一是提升经济产业品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品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逐步实施“退二进三”计划,进一步做大做强第三产业,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提高社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二是全力推进旧村改造。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努力完成旧村改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到2015年前完成东片区域的开发和建设,楼房配套设施全部达到公寓化。2015年,旧村改造基本完成,全社区总建筑面积达到20.9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8.22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2.7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8,所有街道全部实现亮化,社区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

三是促进民主法治进步,倡导文明新风。完善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居务运作科学化、居务决策民主化,搞好居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加强法制教育,居民知法懂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无赌博、盗窃、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社会安定有序,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团结,村民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社区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来源于网,欢迎阅读社区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g3V

作,深入开展了治理滥搭滥建、乱圈乱占、清理占道经营活动,较好地维护了全社区建设秩序。卫生保洁精细。成立了环卫队,配备了垃圾清运车,设置垃圾箱40余个,负责社区日常卫生保洁,同时与道路两侧的沿街门头签定了“门前五包”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细致管理,真正实现了卫生保洁全覆盖,确保了社区环境的净化、美化,为居民创造了一个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

(三)树新风,围绕建设和谐社区,全方位促进协调发展

我们坚持走和谐发展之路,高度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努力营造和谐文明的村风民风,全面促进了社区的协调发展。

一是全力打造平安社区。积极开展了“治安保险”,投资20万元,建起了社区警务室,在社区重要部位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常年坚持夜间站岗巡逻,完善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范体系,多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群众安全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二是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建立健全了社区劳动力培训和就业服务平台,几年来累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200人次,增强了剩余劳动力再就业能力。积极改善居民福利待遇,每年社区集体都拿出近30万元,用于解决居民福利待遇。建立了帮抚困难家庭的长效机制,及时掌握困难群众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抚。努力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事业,2015年社区集体拿出3万余元资金,为群众垫付了保费,居民参合率达到100。

三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居民素质。我们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积极倡导良好的村风民风,通过举办远程教育夜校、发放资料等形式,对居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认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组织开展“送温暖”、“讲文明树新风”、“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等主题活动,同时,注意宣传本社区先进的人和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居民,大力倡导文明新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下步打算和存在的困难

下一步,我们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组织有力、发展加快、村容美化、村风文明、社会稳定、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发展社区经济,促进居民增收。到2015年,力争生产总值达到3亿元,居民人均收入实现10000元,初步实现现代化。社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改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持续协调发展,初步建成区域内富足平安、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创业家园。

一是提升经济产业品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品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逐步实施“退二进三”计划,进一步做大做强第三产业,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提高社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二是全力推进旧村改造。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努力完成旧村改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到2015年前完成东片区域的开发和建设,楼房配套设施全部达到公寓化。2015年,旧村改造基本完成,全社区总建筑面积达到20.9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8.22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2.7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8,所有街道全部实现亮化,社区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

三是促进民主法治进步,倡导文明新风。完善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居务运作科学化、居务决策民主化,搞好居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加强法制教育,居民知法懂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无赌博、盗窃、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社会安定有序,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团结,村民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社区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来源于网,欢迎阅读社区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g3V

2016社区自治和网格化管理方案
社区警务建设 第八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创新社会管理,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本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本原则,以网格化管理模式推进社会自治工作。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社区意识、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共同建成一个和谐、文明、平安的社区。

二、工作目标

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平台,稳步推进社区自治。遵循“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居民自治”的原则,积极探索社区自治工作,把治安环境差、管理凌乱小区打造成规范有序、安全卫生、和谐文明的新型社区,开创社区管理工作新格局。

三、工作措施

我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社区自治和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六个社区开展社区自治工作,六个社区均成立社区自治理事会和社区自治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帮助各个小社区开展社区自治工作,并重点做好自建小区的社区自治和网格化管理工作。

1、明确目标、分布实施。我镇社区大体上有两类,第一类为有物业的小区,包括单位家属楼和商业开发楼盘,第二类是无物业的自建房小区,包括有条件封闭的小区和无条件封闭的小区。经调查摸底,将由原来开放式、无专人管理状态,整合成一个相对封闭、有专人管理,既便于政府集中提供服务、又便于居民自我管理的社区化、网格化小区。整合方式为:建队伍、增设施、网格化,封闭式小区达到“十有”建设标准,即:有理事会、有楼栋长、有保安、有卫生保洁员、有值班室、有路灯、有监控系统、有绿化、有宣传栏、有管理制度;不能封闭的小区达到“四有”建设标准,即:有理事会、有楼栋长、有巡防员、有卫生保洁员,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镇在各社区建立5个自治社区,落实网格化管理。

2、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为确保整合工作取得实效,遵循“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居民自治”的原则,明确了民政、城管、城建、财政、公安等部门根据部门职能,各负其责,保证了小区公益性岗位的配备、治安巡防知道、违章建筑清理、公共基础设施的维护。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发放《致居民群众的一封信》和《征求意见函》,取得居民群众的支持,积极动员有实力的住户捐助,从而形成社区自治工作合力。

3、组建队伍、实现自治。通过选举成立了居民代表组成的小区理事会,组建了党小组长、志愿者、楼栋长、义务巡防员、纠纷调解员、保安员、保洁员队伍、形成了社区两委→小区理事会→楼栋长三级纵向管理网络,以社区支部委员会为一个中心,以小区理事会为居民自治主体机构,以党小组长、楼栋长、保安员、保洁员、义务巡防员、纠纷调解员、驻片民警和志愿者等8支队伍为主体的服务工作队。明确了理事会、楼栋长、义务巡防员、保安员、保洁员等工作职责,制定了小区文明卫生等管理制度和公约,在纠纷调解、治安守护、卫生管理、花木管护等各个环节实现了“有人管”的目标,以制度管人,以制约居民的行为,初步建立了社区长效自治管理机制。通过开展“和谐幸福家庭”创评和社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美化家园,增强城市意识,使居民素质逐步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四、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3月1日—4月30日)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召开部署动员大会。

2、入户调查阶段:(2016年5月1日—6月30日)按工作方案要求,各社区干部入户调查社区有关情况,划分社区网格管理区,选定社区自治理事会人员,培训自治人员工作。

3、实施推进阶段:(2016年7月1日—9月30日)开展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选举社区自治理事会,宣传社区自治意义、目的,赢得居民支持,开展卫生整治,流动人口管理,矛盾纠纷调处,社区服务等自治工作。

4、总结提高阶段:(2016年10月1日—11月30日)对各社区自治工作进行考核总结工作。对好的经验总结推广,对不够的进行整改完善,提高社区自治工作水平。

五、工作职责

1、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对流动人口较多的村(居)建立工作分站,配备协管员;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城镇落户基本条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加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工地工棚信息采集,建立台帐,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日常更新、维护工作;建立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管理协作机制,推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服务管理模式,落实出租房屋、用工单位治安承诺责任。

2、加强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成立社区矫正监管站,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措施,推进监管与社会“无缝”对接,探索完善多种形式的过渡性安置载体,建立社区干部、政法干警“二帮一”结对帮扶教育,切实解决该类人员的生活、就学、就业、创业问题。

3、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管控。完善定期排查收治机制,摸清底数,建立台帐,逐人制定救治、服务、监护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省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管理实施办法》(赣综治办[2016]11号)和《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管理实施细则》(赣市综治办[2016]6号),落实综治、公安、民政、财政及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所在村居及监护人责任。

4、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健全共青团、民政、司法、人保、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青少年群体帮扶机制;加大对社会闲散青少年就学就业扶助力度,对重点青少年建立由当地村干部、政法干警组成的帮扶小组;适时组织专项整治行动,对游荡街头、寻衅滋事的青少年进行教育警示、转化挽救,深挖打击操纵未成年人犯罪的幕后黑手。

5、加强“社会人”和“两新”组织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把“社会人”纳入社区管理中,防止出现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的“自由人”。建立登记机关、主管部门、属地党政齐抓共管,建立综治维稳组织、党团工会组织,落实内部安全稳定法人代表责任制,加强重点指导,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各项管理,消除治安管理盲区。

6、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社区警务战略,全面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把警务工作延伸到最基层;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和警务室、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增强基层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六、工作要求

1、消除管理盲区。加强组织领导,各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对县城各居民区,本着“科学合理、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网格化管理要求,重新划分居民社区,重点做好居民自建房小区划分,从而消除社会管理的盲区,使县城社区管理服务的全覆盖、常态化。

2、健全分类组织。以居委会党支部为核心,逐步健全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社团组织,指导帮助各社区成立社区自治理事会等文体协会。

3、加强培训工作。①做好社区自治工作的宣传工作,②做好社区自治理事会成员的培训,③做好社区自治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4、加大经费投入。每年对社区自治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进行2000元至5000元的奖励。

2015和谐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社区警务建设 第九篇

和谐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XX社区成立于2015年12月,2015年9月XX市区域优化调整时,又与XX村合并组成新的XX社区,区域范围**复兴路,南至南环二路,西至下塘河,北至华兴路,面积5.18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6748人,流动人口2800多人,在区企事业单位115家,人均纯收入16800多元。社区现有住宅小区9个,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156名,社区现有办公用房3000平方米,活动用房800平方米,近20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服务站。

近年来,我们XX社区始终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宗旨,把创建五星级和谐社区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拓宽工作领域,提升工作水平,积极打造"益群工作室"、"青少年之家"、"社区居家养老日托服务站"等一批为民服务品牌,有力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江苏省文明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卫生村、省农家书屋法制文化建设示范点、省军区先进基层单位、省示范妇女儿童之家、**市双拥模范单位等50多项荣誉称号。

现在,将我们社区的主要做法向各级领导汇报,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以党建促社建

社区两委一班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理念带领全体党员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引导和教育党员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不断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把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和增强服务群众能力统一起来,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意识,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开展一次党员谈心,走访慰问一些困难老党员、老干部,进行一次党风廉政教育,过好一次民主生活会,真正做到民思我想、民需我做、民求我应、民困我帮。在社区管理服务站建立了党务、村务接待日制度,所有人员挂牌上岗,每天有人值班接待党员、群众的交办事项,做到首问负责制,帮助他们办理日常事务和处理矛盾纠纷,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发放社区民情民意联系卡2000余张,卡上注明每个人的姓名、工作职务、联系方式等,真正服务于民。

二、创新管理,以制度促进步

为进一步促进社区自治功能,让社区居民有权决定社区内的重大事宜。首先,社区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据章程制订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等各项工作制度,全面规范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加强网格管理,全社区共分三大网格10大片区,社区书记、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干部为片区负责人,居民小组长为网格负责人,负责排查和调处社区的矛盾纠纷,帮办居民急需办理的各种事项,做到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居民小区,矛盾不上交,使社区安定和谐局面有序发展。三是发挥社区警务室1+T功能,全方位管理服务居民,社区警务室在各小区主要出入口全部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以警务室为中心,成立了水电服务队,代办事项服务队,流动人员管理组,矛盾纠纷调解处,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近500余次,确保社区无刑事案件、偷盗案件的发生。

三、诚心服务,以活动促和谐

社区充分发挥卫生服务站功能,建立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286份,每年为老人体检一次,义务为社区居民量血压,真正做到"小病不出门,常见病不出区"。

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和社区居民学校,5000多册图书、电教化设施,开展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片,开展好一次讲座活动,在寒暑假和节假日组织社区青少年儿童开展有益活动。近年来,社区组织了"文明上网,健康成长"、"庆祝建党90周年"、"法制进社区"、"出彩中国梦,放飞我的梦"等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社区"五老志愿者"队伍功能,对社区青少年开展"五帮""五参与"活动,即(帮德、帮学、帮教、帮困、帮富和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村里公益事业建设、参与科技文化活动、参与民事调解、参与敬老爱幼活动),使社区青少年做到了"五无"即(无失学辍学、无刑事犯罪、无忤逆不孝、无游手好闲、无奇贫特困),使他们学会尊重,学会爱,照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做好失业人员登记,免费培训和发证工作。利用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为社区1700多名失地保障居民进社保工作搞好服务,做到应保尽保,保障了他们的基本养老生活。

社区分门别类关爱弱势群体,低保对象应保尽保,重残对象全部纳入重残补助,边缘困难家庭实行临时救济,因病致贫实行结对帮困,大病特困实行慈善救助,天灾人祸实行众人捐助,我社区精神二级残疾对象陶小玲,由于家庭无人呵护,整天疯疯癫癫,社区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和市二院联系,花费一万多元,把陶小玲送去医疗,目前已基本康复,完成变了一个人,讲话做事无理有节。每年社区都拿出近3万元利用社区慈善超市对五保户、困难户、低保家庭进行走访慰问,(

社区积极组建舞蹈队、信鸽协会、金不换之家等14支志愿者队伍,广泛活跃社区文化,每当早晨和黄昏,舞蹈队都在居民休闲广场翩翩起舞,和平鸽环绕社区遨游天空,即丰富了群众生活,又陶冶了群众情操。

社区积极组织联系市委组织部、政府办、地税局、**市职高等结对共建单位开展活动,充分利用"益群"工作室,把社区市人大、市政协代表和党员开展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活动,听取社区党员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解难题,做好事。为了宣传廉政建设,社区还和**市职高开展了廉政文化作文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表彰,优秀文章在社区宣传栏里进行宣传,营造社区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为共建活动增添新的活力。

我们社区与先进社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有些工作还没有全部到位,与上级的要求和居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紧紧围绕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重点,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把我们XX社区建设成为居民幸福的家园。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73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