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 一级建造师 |

【www.guakaob.com--一级建造师】

第三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第一篇

造价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会计证 | 建筑师 | 安全工程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税务师 | 银行从业 | 证券从业 | 期货从业 | 经济师 | 报关员 | 外销员 | 执业药师 | 卫生职称 | 助理医师 | 职称英语 | 职称日语 | 职称计算机 | 雅思 | 公共英语 | 自考英语 | 新概念 | BEC | 托福 | 公务员 | 人力资源师 | 高考 | 中考 | 司法考试 | 更多

【例题6:07年单选】按照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中央固定收入。

A.铁路运输部缴纳的房产税收入

B.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缴纳的营业税收入

C.国家邮政局上缴的利润

D.省属企业缴纳的消费税收入

【答案】A

【例题7:08年单选】下列税种中,从2002年1月1日起成为我国中央地方共享税的是()

A增值税

B所得税

C证券交易印花税

D资源税

【答案】B

【例题8:09年单选】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是()。

A.增值税

B.营业税

C.资源税

D.消费税

【答案】D

【例题9:2011年单选】2010年某省征收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为500亿元,按照现行所得税中

央与地方分享比例,该省应分享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为()亿元。

A.125

B.250

C.200

D.300

造价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会计证 | 建筑师 | 安全工程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税务师 | 银行从业 | 证券从业 | 期货从业 | 经济师 | 报关员 | 外销员 | 执业药师 | 卫生职称 | 助理医师 | 职称英语 | 职称日语 | 职称计算机 | 雅思 | 公共英语 | 自考英语 | 新概念 | BEC | 托福 | 公务员 | 人力资源师 | 高考 | 中考 | 司法考试 | 更多

【答案】C

【例题10:2012年单选】国务院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规定到

2003年以后中央与地方对所得税收入增量分享的比例分别是()。

A.60%和40%

B.75%和25%

C.50%和50%

D.25%和75%

【答案】A

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1.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2.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3.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四、“十二五”规划关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规定

(1)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

系,完善分税制。

(2)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3)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

共服务的财力保障。

(4)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制度。

第三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本节考点】

(1)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及特点

(2)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分类

(3)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本节内容】

一、财政转移支付及其特点

造价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会计证 | 建筑师 | 安全工程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税务师 | 银行从业 | 证券从业 | 期货从业 | 经济师 | 报关员 | 外销员 | 执业药师 | 卫生职称 | 助理医师 | 职称英语 | 职称日语 | 职称计算机 | 雅思 | 公共英语 | 自考英语 | 新概念 | BEC | 托福 | 公务员 | 人力资源师 | 高考 | 中考 | 司法考试 | 更多

(一).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及作用

1.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时,协调上下级财政之间关系的一项

重要制度。 1928年出版的《财政学研究》中第一次使

用这一概念。

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1财政关系的纵向平衡。

(2

(3对地方的财政支出项

目进行调节,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

【例题11:单选】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

A.庇古

B.凯恩斯

c.亚当·斯密

D.费里德曼

【答案】A

(二).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

(1)完整性。

(2)对称性。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的财力,与能够满足该级政府承担、履行的事权职责

需求相对应。

(3)科学性。

(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5)法制性。

【例题12:多选】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有()。

A.完整性

B.科学性

造价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会计证 | 建筑师 | 安全工程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税务师 | 银行从业 | 证券从业 | 期货从业 | 经济师 | 报关员 | 外销员 | 执业药师 | 卫生职称 | 助理医师 | 职称英语 | 职称日语 | 职称计算机 | 雅思 | 公共英语 | 自考英语 | 新概念 | BEC | 托福 | 公务员 | 人力资源师 | 高考 | 中考 | 司法考试 | 更多

C.非对称性

D.统一性

E.对称性

【答案】ABDE

二、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转移支付的具体形式有很多种,但一般都可以归结为均衡拨款与专项拨款两大类。

通常情况下,对于地方事权范围的支出项目,中央政府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实施财力匹配与均衡;

专项转移支付严格限于中央委托事务、共同事权事务、效益外溢事务和符合中央政策导向事务。

(二).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组成。

1、一般性转移支付:

(1)含义: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

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

(2)类别: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等具体项目。

【注】均衡性转移支付,是指按照公平、公正、循序渐进原则,主要参照各地标准财政收入和标

准财政支出的差额及可用于转移支付的资金规模等客观因素,按统一公式计算确定的转移支付。

2、专项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对委托地方政府代

理的一些事务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

(三).税收返还制度

目前,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包括分税制体制改革后的“两税返还”(即增值税、消费税返还)、所

得税基数返还(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享改革后的基数返还)和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税收返还。

三、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合理使用转移支付方式

(1)属于地方政府的事务,其自有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求时,中央财政原则上通过一般转移支【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造价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会计证 | 建筑师 | 安全工程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税务师 | 银行从业 | 证券从业 | 期货从业 | 经济师 | 报关员 | 外销员 | 执业药师 | 卫生职称 | 助理医师 | 职称英语 | 职称日语 | 职称计算机 | 雅思 | 公共英语 | 自考英语 | 新概念 | BEC | 托福 | 公务员 | 人力资源师 | 高考 | 中考 | 司法考试 | 更多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内容、问题及完善
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第二篇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内容、问题及完善

13法硕 刘军SA13216913

内容摘要:所谓财政转移支付制度(Financial Transfer Payment System),是指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关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制度安排。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随着制度的不断发展,转移支付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总额增长很快,1994年为2389.09亿元,2008年增长到2.294561万亿元。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最关键主要的第一位目标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亦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所以影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公共服务应优先提供,影响人们起点公平的公共服务应达到较高水平。另外,转移支付方式要根据转移支付目标而定,我国应建立以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模式。

最后,由于受到一些因素影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目前转移支付效果不太理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必须立足长远,循序渐进地对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以研究与进行规范。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 一般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 基本公共服务

一.研究背景及现象

(一)在所有的国家都存多级政府,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已经吸引了许许多多经济学家的注意。他们的许多讨论集中在如何判断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人们提出了三个主要的理由。首先,人均收入低、

人均需求高的地区可能接受那些与之情况相反的地区的转移支付以平衡他们的财政能力。如果集体行动问题阻碍了管辖区内部的自愿转移支付,就存在强烈的期望中央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的伦理基础,原因在于一个国家应当平等对待她的公民,无论他们恰好住在什么地区。其次,事实上中央政府总是有自己支配的更大的税基,因而资源有限又负有必要开支责任的下级政府就会要求中央给予财政转移支付以平衡矛盾。第三,由于存在诸如环保和教育之类由地区财政支持但有跨区溢出效应的业务,政府间转移支付应当为之做出补偿。

尽管这种规范的考虑在设计一种公平有效的转移支付系统时是有用的,但真实世界绝少是按照抽象的伦理原则运作的。事实上,政府间转移支付常常被用于获取平衡地区间财政资源和产出之外的其他目的。换句话说,在决策者分配财政转移支付时所考虑的因素中,政治因素或许与伦理和经济因素同样甚或更为重要。由此,简单的问“应该是什么”远远不够。相反,我们应当问的是,“究竟事实是怎样”。更确切的说,我们的真正挑战是去彻底探究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潜在政治逻辑到底是什么。当然,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并非无时无地不同。在常规情况,中央政府的政治家们或许会运用转移支付犒赏自己的支持者或是“收买”那些易于受诱惑而支持他们的人,而地方当政者则会为获得尽可能多的中央补助而努力游说。在国家统一受到威胁的时候,受到威胁的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似乎就常常履行着不同的功能,为平抑分裂的力量之一。【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二)基于以上之分析,我们知晓,所谓财政转移支付,也称政府转移支付、预算转移支付或预算补助,是指在多级政府分税体制下,一级政府为实现某种目的,将一部分预算资金及其使用权无偿转移给其他政府的制度。而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分税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套由税收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三部分构成的、以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为主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转移支付制度。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随着制度的不断发展,转移支付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这些年来,这一体系对确保困难地区政府正常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遏制地区间财力差距的扩大趋势和国家重大政策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前所述,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向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物品与服务,不仅是现代国家主权在民理念的重要体现,而且是国家政权及其财政合法性的基础和来源。在具体实践中,自1995年到2005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从21亿元增加到1121多亿元。专项转移支付从1993年的36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517亿元。2005年,除税收返还和体制性补助4144亿元外,中央财政安排各类转移支付补助达到7330亿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因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稳定器的功能,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关系、实现各地财力均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制度安排。

(三)2010年,我国财政收支总体上基本相抵,但是如果把中央收支和地方收支分开来看,地方本级财政收入40,610亿元,仅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8.9%,而地方本级财政支出73,602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2.2%,地方收支严重失衡。如果把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加上从中央获取的税收返还5,000亿元和转移支付收入27,349亿元,地方本级财政收入达到72,959亿元,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87.8%,地方财政收支基本相抵。由此可以看出,转移支付制度在我国财政体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直接影响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执行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转移支付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更加不能忽视。

二.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 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既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财政转移支付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一是,按隶属关系,分为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二是,按补助内容,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三是,按资金使用目标,分为政策性专项和项目性专项补助;四是,按补助的条件,分为有条件补助和无条件补助。

(二)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可分为三大类:

其一,税收返还。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中央的税收返还制度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转

移支付,是年年都有的经常性收入返还。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按照1993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情况,合理确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并以此作为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基数,保证1993年地方既得财力。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即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每增长1%,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增长0.3%。中央财政按核定的各地所得税基数,对地方净上划中央收入实行基数返还。国家对人民的税收返还。我国的政策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虽然不能直接归还给每个具体的纳税人,但具有整体的返还性。

其二,是财力性转移支付。此类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由接受拨款的政府自主使用,所以又称一般性转移支付或无条件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部分中央不规定具体用途,由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财力性转移支付又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乡财政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年终结算财力补助。

其三,专项转移支付。 此类转移支付有附加条件规定资金的使用范围,因此又称有条件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是以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为依据,对承办应由上级政府承担的事务的政府给予一定的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为了实施其宏观政策目标,以及对地方政府代行一些中央政府职能进行补偿设立的补助地方的专项资

财政转移支付研究
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第三篇

财政转移支付研究

纪晓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 20112330010

摘要: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主要是指上下级预算主体之间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从2009年起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简化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两类。在此期间,我国在财政转移支付的改革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产生了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探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体制的发展历程和改革中产生的问题出发,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 税收返还 财力性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

一、财政转移支付概念

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主要是指上下级预算主体之间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分级预算管理体制,上下级预算主体间、同级预算主体间的收支规模是不对称,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均衡各级预算主体间收支规模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二是横向转移,三是纵向与横向转移的混合。 财政转移支付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目前我国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及体制补助四种方式。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又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乡财政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方式。

二、我国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向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物品与服务, 不仅是现代国家主权在民理念的重要体现,而且是国家政权及其财政合法性的基础和来源。因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稳定器的功能,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关系、实现各地财力均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制度安排。

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按照性质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和结算补助,这几部分是1994 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质是维护既得利益,是旧体制的延续,不具有均等化功能。

(2)一般性转移支付,是在支付过程中按规范和均等化的原则进行,这是国际上通常称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

(3)专项转移支付,服务于中央宏观政策目标,用于增加农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扶贫等方面的专项拨款,目前这些重点项目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但其核定并不规范,加之往往被层层截留和被挤占、挪用,其性质属于非均等化转移支付。

(4)其他转移支付,包括上述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三奖一补”转移支付等,其性质属于专项转移支付,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均等化的性质。

现阶段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总量持续增长。1995年中央的各类转移支付额为2530亿元,到2005年已增长到11483亿元,为1995年的4.5倍。二是结构趋于优化。从转移支付的结构看,体制性转移支付的比重下降,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上升,整个中央转移支付的格局已由体制性转移支付占绝对优势,调整为各占三分之一左右,这标志着我国的转移支付结构向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三是作用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弥补了地方财力的不足;支持了重大经济改革;促进了地方相对均衡发展。

三、我国目前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国家可控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将全部公共服务纳入均等化范围的条件还不具备,所以,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范围应该有所限制,并且不同的公共服务项目均等化程度应该有所差异。当前我国真正意义上以均等化为目标的只有一般性转移支付,因此,我们可以从《2008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找出我国在实践中执行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均等化程度。在计算标准支出时,该《办法》选取的项目主要有:行政、公检法、教育、文体广、卫生、农业、林业、城市维护、基本建设、离退休、村级管理和其它支出,这可理解为均等化目标下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在计算每个项目支出标准时,采用的是全国平均支出水平标准,这正是均等化目标下的均等化程度。笔者认为,我国实践中的做法虽然简便易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将林业、离退休作为单独项目列出,但环保、社会保障和科技等重要项目却未单独列出;所有项目都采用全国平均水平标准,没有根据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项目确定等。

2、我国转移支付模式和方式的选择问题

我国现有转移支付形式中真正以均等化为目标的只有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由于需要地方配套和中央管理能力问题而具有逆向均等化效果;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有违均等化本意;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三奖一补”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是不确定的。另外,中央政府对省级政府的一般转移支付也不能保证地方政府用于提供本辖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所以有学者指出,转移支付的重点对象应是管辖乡村行政的县乡政府和生活在乡村的低收入人群;均等化转移支付的对象应该明确规定为县级辖区,至少应该主要针对县级辖区,尤其是贫困县。

3、 均衡性转移支付体制均等化财力效果不显著

(1)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区域财力差距缩小有一定作用,但力度较小,效果甚微。2002年至今,转移支付规模急剧增加,具有极大的区域均衡效果,但由于总体制度在结构上的不合理,使得不同构成的均衡效果相互抵消,降低了发展趋向应有的均衡效率。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很快,但力度小,受益面广,使得均衡效果甚微,难以校正地区差距。

(2)在中央与地方的纵向平衡方面作用显著,地区间横向均衡缺乏成效。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着形式多,不够规范等问题。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中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数额,实际上仍采用“基数法”作为主要确定依据,专项转移支付种类过多。谢旭人部长报告说,在2008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占38.1%,可是专项转移支付却占了43.3%,而且专项转移支付是9个方面。专项转移支付块头太大、项目太多,这就必然增加成本,减少了地方的主动性,影响了效益的发挥。均等转移支付部分力度有限,这一缺陷限制了均衡性转移支付的作用,使其仅有政府间纵向财力均衡的功能,未能发挥地区间财力调节作用,更没有形成横向财力均衡机制。要进一步发挥其区域均衡效应,必须进行转移支付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3)政府事权和财权范围界定不够清晰。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依据是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目前,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对财权的划分比较明确,但对事权却没有清晰的界定。因此,在具体事务上,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经常会存在事权不清、职能交叉和职能滞后的现象,经常因财权与事权不统一造成部分财政支出不清和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矛盾,很难进行绩效审计和考核及快速明确地界定当事人责任分配,由此导致财政支出整体效益不高。 四、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若干建议

1、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增强分配的规范性、公平性和透明度。

一是对现有的专款要认真进行清理,对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名不副实的专款和无法体现政策作用的专款应当坚决予以清理。清理出的资金原则上应用于一般性转移支付。今后设立新的专款应限于中央事权事

项或虽不属于中央事权但带有全局性以及外部溢出效应的事项。二是整合重复交叉的专款项目。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加强各部委之间的联系沟通,统筹安排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避免各自为政。三是以规划为引导,以因素法为主规范专款分配。四是增强专款分配的透明度,对于采用因素法分配的,应公开分配资金至各省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对于按项目分配的,应公开确定项目的标准,分配的结果也应向各省公开。

2、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主要是1993年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和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等。上述决定和办法属于行政规章的层次,立法层次较低,缺乏权威性,制约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参考文献:

[1] 张恒龙.陈宪.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与财政均等的影响[J].2007

[2] 寇铁军.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若干思考[J].财贸经济.2004(5)

[3] 郭平.廖群锋.湖南省分税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5(9)

[4] 马昊.当代中国县级公共财政制度研究[J].2008

[5] 苏明.王常松.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中国经济时报.2007(12)

[6]卢中原.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间事权财权关系研究[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7]邱益中.上海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经济研究,2009(10)

[8]洪晔演,蔡念东.财政转移支付与公共服务均等化[J].团结,2009(4)

[9]龙朝晖,邓建新.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问题及政策建议[J].改革,2005(7)

[10]宫晓霞.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若干思考[J].山东经济,2005(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第四篇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研究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构成、弊端及其建议

【摘要】: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制度是我国财政法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之间的无偿转移。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普遍推行的财政管理方式,其目的在于解决一个国家各级政府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结构性失衡。该制度自实施以来也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制度至今仍存在着很多缺陷。正确认识,评价该制度,有利于我们将税收等国家财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关键词】: 财政 转移支付 制度

一、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它是最主要的区域补偿政策,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践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它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上能够转移和调节区域收入,从而直接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状况。转移支付是政府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以便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二、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构成

1.税收返还。其计算公式为:Tt=Tt-1(1+0.3R)。其中T为第T年的税收返还额,R为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增长率。中央政府以1993年为基期年,以地方净上划收入额,即消费税的100%加上增值税的75%减去中央下划收入,作为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基数,以确保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低于1993年的收入水平。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各地增值税和消费税平均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即“两税”每增长1%,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增长0.3%.并以环比方式逐年递增,也就是在新增“两税”收入中,中央政府分享70%,地方政府分享30%.如果地方上划中央收入达不到核定基数,中央按实际收入数返还。

2.体制补助和上解。分税制改革后规定,原财政包干体制下中央政府对部分省、自治区的定额补助和部分省市向中央上解收入的办法继续实行。接受中央补助的地区继续获得补助,上解中央的地区,继续实行定额上解。体制补助和上解是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双向财力转移。

3.专项补助。指不包含在地方财政体制规定的正常支出范围内,根据地方特殊情况,由中央财政拨付给地方。按规定用途使用的资金。专项补助范围较大,除包括防治自然灾害支出外,还有支援农业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资金支出等,而且拨款额呈不断上升趋势。

4.一般转移支付。作为分税制改革的配套措施,1995年开始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即从中央财政收入增量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转移支付,缓解地方财政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体现对民族地区适度倾斜的政策,拨款金额和调节的范围和力度都有限。2002年进行所得税分享改革后,过渡期转移支付改称一般转移支付。中央财政把所得税分享改革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一般转移支付,使其转移支付额大大增加。目前接受一般转移支付的省已达25个。一般转移支付额主要按照各地标准财政收入和标准财政支出差额以及转移支付系数计算确定,凡标准财政收入大于或等于标准财政支出的地区,不纳入转移支付范围,转移支付系数参照当年中央对地方一般转移支付总额、各地区标准收支差额以及各地区财政困难程度确定。

5.年终结算补助或上解。中央财政在每个财政年度终了后要与地方财政就上一个财政年度在财政体制之外发生的某些事项进行结算,如企事业单位隶属关系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改变、中央实施某项宏观调控政策对地方财政收支带来影响,都需要对由此产生的差额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既有中央对地方的补助又有地方对中央的上解,它也是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双向财力转移。

【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三、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弊端

(一)政府财权、事权划分不对称

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灶吃饭”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对财权的划分还比较明确,而对事权的划分界定不清晰。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直接导致了各级政府之间对事权和财权支出范围的随意和盲目划分,拨付出去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运用随意性很大,产生上下级政府对同一项公共服务重复提供或对某些地区急需的公共服务因上下级政府推诿责任而无人提供的现象,而且事权划分的模糊和财政支出范围划分的混乱导致许多政府机关人浮于事,也很难对其进行绩效审计和考核,很难快速和明确地界定当事人之间的责任分配,由此导致财政支出整体效益的低下。

(二)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尚小

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政府一级的财政收入有将近30%—40%来源于联邦和州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有的基层组织如美国的学区有近60%来源于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现阶段,我国的中央财政仍十分困难,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充足的财力支持。1993年,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2%,到2003年已上升为54.6%.如果计入预算外收入部分,这一比例约45%.税收返还是中央政府的法定义务,其目的不是为了扶危济困,更不是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把税收返还看作是地方对共享税收入的分享。如果把税收返还约4000亿元计入地方收入,中央财政占财政收入的真实比重应该在30%左右。和国际水平相比这一比例是明显偏低的。

(三)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构成中,用于税收返还及补助的数额偏大,而用于缩小地区差距的数额又偏小。如2003年中央财政总支出预算为15138亿元,中央本级支出7201亿元,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补助支出7937亿元。其中,税收返还3404亿元,体制性补助326亿元,对地方的其他财政转移支付4207亿元。税收返还占中央对地方全部财政转移支付的43%.而税收返还是以保证地方既得利益为依据的,实际上是对收入能力强的地区倾斜,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毫无联系,致使西部许多地区由于财政均等能力不足长期无法实现财政平衡。税收返还延续和固化了原有的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逐步拉大了地区差距。财政补助由于缺乏科学依据,透明度不高,随意性很大,常常出现上下级政府讨价还价的问题,明显有失公平。专项拨款也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依据和有效监督,运作不规范,经常成为地方政府平衡地方财政的工具。

(四)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缺乏监督

长期以来人们对财政部门只管拨款。不问资金使用方向的现象已是见怪不怪了。我国较大比例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在拨付到各部门之后就进入失控状态。目前屡有项目重复设置、多头审批、利用职权对本系统资金安排予以“照顾”的案例。这些违规做法使财政资金难以统筹安排、合理配置,甚至还滋长了政府中狭隘小团体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毒瘤,严重违背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拨付的目标和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五)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随意性大

在分税制国家里,有条件拨款(专项补助)的范围一般都限定在具有明显的外溢性、需要两级或多级政府共同分摊其成本费用的某些基础性项目和公益事业项目内,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使用一般都有基础设施建设法规或单项事业发展法规作依据。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

专项拨款范围太宽,几乎覆盖了所有的预算支出科目,并且补助对象涉及到各行各业,到处“撤胡椒粉”:同时,不少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缺乏事权依据,亦无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法规和单项事业法规可依,费用分摊标准和专项资金在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方法都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随意性大,客观性差,难免出现资金使用的分散、浪费和低效率。

(六)财政转移支付标准不规范

在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形式中,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善的计算公式和测算方法,资金的分配缺乏科学的依据。目前,仍然坚持“存量不动。增量调节”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基数法”计算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数额。另外还有一些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干脆就根据拨付者的主观判断,而不是根据一套规范的计算程序和公式来分配,这样势必造成财政转移支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财政转移支付演变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博弈行为,影响公正性,降低了转移支付的效率。这样的财政转移支付标准不仅不能适当的解决我国严重的地区间财政收入上的差异,而且加剧了这些地区间的公共服务水平上的差异。

(七)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不完善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的支撑和保障,法律约束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如下四方面:一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滞后,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主要是政府规章,还没有专门的或者相关的规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缺乏法律权威性和统一性,客观上降低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决策和运作的民主性和规范性。二是没有专门机构对财政转移支付进行统一安排和管理,使来自于不同口径不同名目的财政转移支付之间目标不统一,标准不合理,政策功能相互冲突,政策目标实现难以保证。三是财政转移支付的决定与支付缺乏明确的程序规范。使支付对象、资金数额、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方面都带有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四是对财政转移支付违规违法行为责任的认定和处罚缺少全面、明确的规定,很多违法行为都以“内部处理”了事,造成了一些单位和个人对财政转移支付的有关规定视而不见。影响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权威性。另外,审计部门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也监督不够。

四、完善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权的范围

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应当以事权和财权的明确合理划分为基础。我国宪法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权进行了规定。政府间的事权划分应当以成本效益分析为标准,将政府间相互交叉的事权彻底分开,明确各级政府的开支责任,对政府间的共同事务,应当按照支出责任和收益程度的大小确定负担的比例,并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将资金归集到具体事务的承担政府。

(二)进一步提高两个比重,扩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

纵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无一不是以中央拥有较大财力为基础的。如美国联邦政府掌握了全国财力的60%,日本中央政府集中了63%: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掌握了70%,加拿大和德国中央政府也集中了约50%的财力。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名义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0%以上,但由于大量的税收返还,中央财政实际可支配财力增量打了折扣。如果把税收返还约计人地方收入,中央财政占财政收入的真实比重应该在30%左右。和国际水平相比这一比例是明显偏低的。另外,我国财政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虽有所上升,但总体上还是偏低。所以,提高“两个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另外。我国国土辽阔,地区差异大,并且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快速城市化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政府更需要拥有较为雄厚的财力。惟有如此,才能有效控制

社会秩序,有序解决社会矛盾,平稳推进社会转型。当前。许多问题(如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医疗和养老保障等)的有效解决,也都有政府财力不足的制约。

(三)大力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

世界各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大都采取复合型,即多种转移支付手法综合地运用。一般说来,这些形式大致可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分类转移支付三类。一般性转移支付是不附带使用条件或无指定用途的转移支付,其目标是重点解决各级政府之间财政收入能力与支出责任的不对称问题,使接受转移支付的地区能有足够的财力履行政府的基本职能,提供与其他地区大致相等的公共服务。专项转移支付大多带有定向支援、定向加强和委托办理的性质和特点。分类转移支付,一般只是指定转移资金的大的使用方向,而不规定具体的使用项目,接受此种转移支付的政府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在选择新的转移支付形式时,上述三种当然都应加以考虑。但就我国近中期的实际情况看,当转移支付的模式确定后,似应建立一种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重点,以专项转移支付相配合,以特殊性转移支付作补充的复合型形态为宜。

(四)减少财政转移支付中间环节,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对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主要体现在:第一。加强法律上关于财政转移支付法律责任的规定;第二,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来达到监督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这些制度包括,对项目实行执行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和对该项项目实行审计制度等:第三,加强和完善对财政转移支付行为的审计监督。西方发达国家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审计监督相当发达,我们应当借鉴;第四,强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事后监督,特别对专项项目拨付,应当跟进后续的监督。使整个财政转移支付在法制轨道中运行。

(五)成立专门的财政转移支付机构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机构建设可借鉴澳大利亚模式——政府机构加咨询委员会型,一是联邦国库部,二是联邦拨款委员会。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可以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方案的确定和支付资金的拨付,具有一定的行政职能而非纯粹的咨询机构。该机构还可负责对财政转移支付的最终效果进行调查、追踪、反馈、监督和考评,使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可能统一,不断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用“因素法”代替“基数法”计算财政转移支付数额

因素法的基本特征是,选取一些不易受到人为控制的、能反映各地收入能力和支出需要的客观性因素,如人口数量、城市化程度、人口密度等。可以在《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计出一套科学的公式,对各地的标准化收入能力和标准化支出需要进行测算,以此确定转移支付的数额。在因素的选择上,应全面、客观,用税制因素、人口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实力因素、社会发展因素和特殊因素等确定各地的需求水平。既要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财政能力的强弱,又要考虑到各地公共商品和服务支出成本的差异。改革过程中,可以先选取一些最主要的和数据取得相对容易的因素,逐步扩大采用“因素法”核定的范围,完善评估体系和公式设计。

(七)加强财政立法,制定中央级《财政转移支付法》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纷纷用法律来约束财政转移支付行为。在德国,财政转移支付的系数要由立法机构讨论确定,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范围等也被写入法律,据以计算均等化拨款的税收能力和标准税收需求。其他一些技术性的比例,也用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在日本,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收支划分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的三种形式都有相应的立法:美国的主要专项拨款由国会法案确定等。他们对财政转移支付中的若干内容,包括政府支出责任、收入划分、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结算办法等,均以法的形式加以规定。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借鉴发达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经验。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容、具体用途、监督形式、处罚规则等,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下来。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_0
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第五篇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994年1月我国进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构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实现财力均衡的基本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财政体制的效率与公平。

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的问题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与不断完善,不仅改善了地区间的横向财力分布结构,加快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程,而且更新了理财观念,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但是,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政府间事权划分不清,职能交叉和职能滞后现象比较突出。事权是指各级政府基于其自身的地位和职能所享有的提供公共物品、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财权是各级政府所享有的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权力。分税制体制改革主要划分了中央和省一级的财权,但在事权方面只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职责范围确立了一个大框架,不够明晰和规范,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交叉。财权和事权不统一。事权划分的模糊和财政支出范围划分的混乱致使政府机关人浮于事,很难对其进行绩效审计和考核,导致财政支出整体效益低下。

(二)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不规范,各地不平衡状况难以解决。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留了原有体制资金双向转移模式,即仍然存在资金由下级财政向上级流动现象,不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大财政部门的工作量,也不利于中央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现行财政转移支付中虽有少量按照均等化公式计算,但绝大多数资金是采用税收返还、增量返还、体制补助、结算补助等形式分配,基本上起不到均等化作用。

(三)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不规范,随意性大。在国外许多国家,有条件拨款(专项补助)的范围一般都限定在具有明显的外溢性、需要两级或多级政府共同分摊其成本费用的某些基础性项目和公益事业项目内,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使用一般都有基础设施建设法规或单项事业发展法规作依据。而我国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多,几乎覆盖了所有的预算支出科目,并且补助对象涉及到各行各业。专项补助的管理存在诸多漏洞,申报审批管理工作薄弱,专项补助资金的目标用途不明确,且由于资金分配缺乏透明度而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四)转移支付的政策导向不明确,调节功能微弱。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在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对各地区的财政能力和财政需要之间的

2016财政工作总结范文
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第六篇

范文一:财政局工作总结

20XX年,财政局坚决贯彻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在上级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协调引导全区财税系统,按照“提效破局”、推动新区开发建设实质性突破的总体工作目标,坚持“保民生、保重点、促建设、促发展”,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突出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20XX年我区实现可支配财力208、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9%,其中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88亿元,同比增收10、3亿元,增幅19、59%,增幅位列全市各区、县级市第一,超额完成年初预算13%的增长目标。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20XX年完成各项财政支出177、15亿元,比上年同增长11、31%。其中区级公共财政支出为90、25亿元,同比增支32、37亿元,增幅55、93%,完成年度计划的86、53%。

二、20XX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筹措资金,保障新区建设“提效破局”

1、加强收入组织,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围绕着财政收入目标,我局通过多种措施确保财政收入增长:一是通过加强与税务、发改、国土、经贸、土地开发中心等部门的协调,健全财税联动机制,分解收入任务等措施,确保应收尽收,2016年实现税收收入45、69亿元。二是积极组织非税收入入库,加强非税系统的宣传推广,2016年区非税系统上线单位达到了223家,通过非税系统上缴财政的非税收入金额70、54亿元,南方电网委托工程款1、3亿元、番禺支付大岗产业基地安置区建设款4、98亿元均上缴区财政。

2、积极协调加强对接,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一是继续积极与中央省市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衔接,主动协调省、市财政部门赴财政部争取扶持南沙新区的政策,重点争取设立自贸区、开展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二是会同区国税部门积极争取上级给予我区增加的免抵调库指标,2016年实际争取到免抵调库指标为16亿元,增加区库收入3、13亿元。三是向省财政厅申请自2016年起,每年给予南沙新区15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推动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2016年争取到省政府转贷债券10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5亿元。

3、积极调整策略,进一步扩大筹资渠道。在抓收入、争政策的同时,在国家对政府融资平台新增贷款控制日益严格的情况下,我局积极调整策略,继续在争取新增贷款、调整存量贷款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根据新修订的《预算法》的规定,为保证今后开发建设资金供给,审时度势,在严控债务总量和债务率的前提下,从建设银行和农商行借款9、7亿元;二是为减轻今后一段时期还贷压力,腾出资金投入开发,积极沟通各金融机构,争取调整还款期限,2016年共调整延缓6亿元的债务还款期限。

(二)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1、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2016年财政集中资金共79、73亿元,保障统筹投资项目建设。其中:投入43、99亿元支持明珠湾起步区、蕉门河城市中心区建设,投入17、45亿元打造航运物流、汽车产业、电子信息、国际教育和健康医疗服务合作区等产业平台,投入9、11亿元建设地铁4号线南延段等一批轨道交通、市政道路项目。

2、保障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始终将招商引资,增资扩产放在关键位置,重点保障相关工作经费,2016年共投入各类招商引资经费672万元,并根据招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拨付资金,为我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进一步促进南沙新区经济发展。2016年对区城投公司增资2、86亿元,支持其与大型企业合作,解决资产经营公司口岸大厦历史遗留问题,共同推进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另外,拨付财政资金4、76亿元用于支持我区总部经济、科技平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培育等工作,有力地夯实了我区经济发展基础。

(三)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

20XX年全区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支出87、4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3、26%,其中分别投入省、市、区十件民生实事资金3、56亿元、1、03亿元、5、73亿元。

1、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全年投入教育支出1、17亿元,新增学位3150个,落实了“区属公办中小学校12年免费教育”政策,保障教师工资福利、提高义务教育补助标准,支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新建及改扩建学校,建设少年宫,落实校园校车安全所需资金,为全区各类学校学生免费配齐教科书等。

2、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强化财力保障,巩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医改工作成绩名列全市第二。落实了区镇医院、119个村卫生站、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二期工程等改造和建设资金,确保区镇村医护人员工资福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各类疫情防控、计划生育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区120中心投入运行,实现了对村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免费等工作。

3、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今年投入社会保障支出3、32亿元,惠及我区在册低保对象2353户、5895人、五保供养对象206人;农村五保月供养标准从2016年7月开始由1235元提高到1596元;资助我区11557人次的困难群众、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免费参加居民医保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大力促进“三农”发展。全年投入农林水支出7、74亿元,落实种粮直补、农机购置、柴油补贴等支农惠农资金,保障468公里机耕路硬底化和6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支持水产越冬棚建设,加强森林资源、园林绿化保护力度,全面启动村居环境完善和提升工程,大力支持第二批美丽乡村48个项目、3镇1村的名镇名村创建工作。

5、村居环境建设不断加快。根据《南沙新区村居环境完善和提升工程工作方案(试行)》和《南沙新区村居环境完善和提升工程竞争项目审核实施细则(试行)》(穗南开管办〔2016〕8号),投入资金1、19亿元,通过加大首期拨付资金比例,加快资金拨付程序等多项办法,加快村居环境完善和提升工程建设进度。

6、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加强。全年投入公共安全支出5、39亿元,重点保障区道路交通监控管理系统、区第二期电子警察项目、高清视频监控升级改造、广州市南沙区公安视频监控系统运维管理中心及监控室改造项目、广州市南沙区社会治安与城市管理智能化高清视频监控(4G)等项目有效推进了我区治安防控体系及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四)加强财政基础管理,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1、优化镇街财政体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在2016年4月制定了《2016年-2016年区对镇(街)财政管理体制的方案》,提高了各镇街财政保障能力,加强了镇街在南沙新区发展中的作用,发挥镇街发展经济培植税源的积极性,建立了比较合理的、财权与事权相对一致的财政管理体制。为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改革,从2016年起三年内每年对黄阁镇、横沥镇等6个镇各给予一般性转移支付1000万元,调强了镇街履行职责的能力。

2、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一是在对区级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清理整合区级财政专项资金有关情况的报告》报区委常委会;以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名义印发了《广州南沙开发区(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广州市南沙本级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我区财政预算执行管理。二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把部门经费预算关,在确保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加强对经费开支的审核,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2016年全区会议费及“三公”经费下降28%。加大政府性债务清理力度,制订了《南沙区2016-2016年存量债务化解及举借规划的工作实施方案》、《广州南沙开发区(区)2016年政府性债务举债和偿还计划》、《2016年下半年~2016年南沙区存量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督办方案》,妥善安排偿债资金化解到期债务。2016年底按照全市统计口径一般债务率为20、51%,专项债务率为51、3%,均低于警戒线。

3、加强政府债务的管理。

4、加强政府采购管理。20XX年共受理政府采购1273项,采购预算金额超8亿元,节约7200万元。同时在广州市政府采购平台上审核采购方式、委托代理机构、预算金额等,并审批改变政府采购方式申请项目37宗。全年共收到政府采购投诉6宗,根据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经调查取证,受理并处理政府采购投诉6宗,年内未收到投诉我局的投诉案。

5、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一是按照《南沙区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审批程序,共审核处理全区62项资产报废和30项资产调拨;按照《广州市财政局关于开展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与发证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及时完成产权登记工作。二是根据市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要求,组织全区各单位在完成前阶段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查清产核资和自查评估工作是否存在缺、漏、错事项,确保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成果的完整性,并将结果上报市清产办。三是根据《广州市财政局转发关于对我省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清理工作开展调研的通知》(穗财资〔2016〕154号)文件要求,对我区各单位办公用房及领导干部办公用房展开了清理自查工作,并将结果上报市财局。

6、加强会计事务管理。全年共办理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核发、变更、调转等事项共824宗,组织各类会计考试五场,参考人数2161人,比2016年增加了419人;全面完成全区128个行政村第六届村委会换届审计工作,同时完成农村财务人员业务年度培训工作和农村财务监控平台的建设。

7、认真完成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工作。为提高我区对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统筹协调的能力,规范各单位信息公开行为,制定了《关于成立南沙开发区(区)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协调领导小组的方案》及《南沙开发区(区)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规程》,建立了信息公开协调机制,认真指导监督区直各单位及街镇做好“三公”公开工作,实现所有公开事项均在统一时间以统一格式在区政府网站公布。

(五)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提升财政资金绩效

1、加强支出进度管理。继续推进对预算单位的项目支出进度每月通报制度,切实加大对重点部门和单位、重点项目的督促检查力度,促使预算部门加快资金拨付和项目实施。随时了解和掌握支出进度,加强与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共同研究和解决支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经统计,2016年全区49个部门项目支出(含土地开发资金)预算支出进度为83、61%。

2、加强财政规范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2016年开展了大岗镇、榄核镇、东涌镇2016年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及预算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黄阁镇、万顷沙镇、横沥镇、龙穴街、南沙街、珠江街2016年转移支付资金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区2016年土地开发资金专项检查、东涌中学、区交管总站、榄核医院3个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一系列财政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相关建议,并督促单位落实整改工作。

3、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财经纪律。一是制订出台并实施《南沙开发区(区)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工作方案》、《南沙开发区(区)严格公务接待标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南沙区关于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和严格公车经费支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区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方案和规范,为我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组织开展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根据省、市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检查治理工作,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三是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以及中央、省和市公务用车管理的规定,组织全区各单位对本单位公务用车基本信息进行自查,重点清查整治超标配备公车,着力查处整治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经费等方面,并将结果上报市财局。四是和区纪委联合开展了全区隐蔽违规公款消费专项治理工作,通过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区内存在的若干违规公款消费情况。

4、财政评审业务工作上新台阶。一是为进一步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委托业务管理工作,健全委托评审业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保证评审工作质量,对《广州南沙(开发)区财政投资评审委托业务管理办法》、《南沙(开发)区财政投资评审委托业务分配操作规程》和《南沙(开发)区财政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评审考核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建立了对社会中介机构的奖罚机制,提高评审工作质量。二是优先安排、压缩评审时限,全力推进评审工作。对于明珠湾区起步区、农村水改、美丽乡村等我区重点开发建设及涉及民生的建设项目,收件受理实行优先安排、随送随审,全力加快评审进度。2016年,累计完成工程概、预、结算评审411项,送审金额为109、71亿元,审定金额97、55亿元,核减金额12、16亿元(同比2016年5、6亿元,增长117%),核减率11、08%。

5、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2016年继续加大我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力度,共开展20个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涉及金额1、39亿元,其中10个重点评价项目和10个单位自评项目,通过绩效评价项目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同时为下一年预算提供相关信息和参考。

6、逐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认真贯彻《广州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规定,出台了《南沙开发区(区)2016年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选取10个部门预算单位作为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单位,优先选择重点专项资金、重点民生支出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项目实施,逐步推进我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六)加强内部规范与管理,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1、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作风建设。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解决“四风”问题,顺利完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个环节的具体活动,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取信于民、惠及群众,有力推动了财政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把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作为深入践行群众路线的“重头戏”,制订并印发了《南沙(开发)区财政局发文处理流程规范》、《南沙(开发)区财政局督办工作制度》、《南沙(开发)区财政局公章使用管理办法》、《南沙开发区(区)财政(国资)局会议制度》、《南沙开发区(区)财政(国资)局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南沙开发区(区)财政局资金支付审批流程与权限规范(试行)》,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杜绝财政业务办理和内部事务管理的随意性。

3、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自觉接受区纪检派驻组长的监督指导,纪检组长作为局领导班子成员参与全局重大事项决策;二是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将党风廉政、机关作风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三是举办“广州市南沙区财政投资评审2016年度业务培训暨纪律教育会”,提高了区评审办及各社会中介机构防腐拒贪、廉洁高效的意识;四是对新任职的公务员进行集体廉政谈话。五是按要求做好市、区的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暨廉洁广州建设检查考核。

4、有效推进财政业务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工作效能和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办公自动化(OA)系统,对公文模板、办文模块、文件流程等多次修改,并于2016年1月1日在全内正式推行使用。同时,完成了“南沙区财政局财政法律法规信息管理系统”上线工作,实现了财务结算中心财务软件与财政局财政管理软件的顺利对接,为2016全区财政信息化大平台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加强作风建设,打造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

1、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2016年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组织全局的科级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工作,5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走了领导岗位,极大地激发了全局干部工作积极性;同时,完成了财务结算中心4名公务员的选调、局机关及财务结算中心4名雇员的招聘工作,使我局人员极度紧缺的情况有所缓解。

2、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将“工作严谨、勤奋敬业、团结协助,健康向上”的财政文化建设的内容渗透到每个财政干部的一言一行中,使干部职工在工作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打造一支有社会责任感,形象良好的财政干部队伍。

3、加强财政干部队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2016年,组织召开了全区报账员培训会议、南沙区农村财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班及财政投资评审业务培训会等,大大地提高了各级财政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到顺德深入学习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业务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到萝岗进行《新预算法》的专项调研与解读。

20XX年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一是2016年公共预算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非税收入存在一次性增收因素,随着国家、省、市不断落实一系列结构性税费减免政策,我区公共预算收入增收压力日益增加,而社会民生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仍将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二是政治理论学习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南沙新区、自贸区开发建设的战略研究还不够深入;三是财政信息化建设仍有待于加强。对此,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和改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新区开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2016年工作思路

2016年,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和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委、区政府对财政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南沙新区实际,围绕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继续先行先试,做好我区财政工作,保障推进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自贸区片区建设等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组织财政收入方面

1、确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持续增长。一是从年初开始抓收入进度,建立定期工作例会制度,与税务、经贸、工商等部门以及非税执收单位共同研究分析收入情况;二是鼓励镇街加大协税护税力度,积极协助税务部门加强重点税源的监管,强化小税种征管;三是提升综合治税平台运作效能,构建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平台,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四是继续争取上级国税部门给予我区更多的免抵调库指标;五是挖掘非税收入的潜力,逐步理顺虎门渡口过渡费和污水处理费征缴等问题,促进非税收入增长。

2、继续创新投融资模式,提升资金保障能力。结合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计划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重点争取省财政厅落实每年给予我区一定额度的地方政府债券,力争更大的债券额度。二是支持经贸部门、区国企探索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创业引导资金,举办科技支行,引导社会资本设立相关投资基金。三是加大对区属国有企业扶持力度,通过租赁企业资产,财政注资等方式,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支持区属国企发行企业债券、上市筹集社会资金。四是支持区属国有企业与大型央企合作,通过注资、增资等手段,增强区国企实力,夯实合作基础,发挥大型央企的融资优势,共同推进南沙开发和经济发展。五是继续与金融机构协商调整还款期限工作。

3、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对南沙新区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继续协助开展争取国家给予南沙新区财税优惠政策的工作,密切跟踪争取政策的每个环节,主动与中央、省市财政部门联系,重点放在争取中央财政每年给予我区开发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省财政每年给予一定规模地方政府债券、并通过部际联席会议提出我们的政策需求,争取国家支持。

(二)发挥财政政策方面

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改革的通知》(国发[2016]62)的要求,结合我区发展规划,会同其它经济发展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经济扶持政策,运用各种财政手段,支持招商引资、支持引进总部型企业、大型投资项目和孵化型企业,支持产业集聚和发展,鼓励进驻企业及早投产,提高企业增产增税的积极性。

(三)安排财政支出方面

统筹安排财力,以适应开发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在切实保障南沙新区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压缩行政经费,将财政资金重点用于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上。继续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节能减排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环节的投入力度,构建开发建设成果共享机制。

(四)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方面

一是完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进一步简化区对镇街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审批流程,提高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效率,采取“年初通知、年初预拨、次年清算”的拨付核算方式,使镇街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及时得到资金保障;二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2016年开始在我区启动预算绩效管理,选取10个左右预算单位作为试点,实行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改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模式,推动预算编制方式向绩效预算的转型。三是扎实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依法依规核减财政投资项目资金,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部分项目的财政投资评审业务下放镇街。四是强化财经纪律的监督,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加强对土地开发资金、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和区对镇街专项资金的检查工作,继续强化预算执行监督。

(五)提高内部效能方面

按照《南沙区财政局提高行政效能改革工作方案(2016-2016)》要求,继续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谋划并逐步启动财政基础数据平台建设等工作;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不懈地推进作风建设,提高财政服务群众的能力,为切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贯彻落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提供坚强保证。

范文二:乡镇财政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我所全体成员在XX所长的领导下,在县财政局的指导下,团结协作,完满地完成年度任务的70%,取得不俗的成绩。我们协助镇政府做好镇的财政统筹,为我镇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学习实践,强化法律意识

1、上半年以来,XX财政所认真按照县财政规定的各项学习计划,组织全体同志认真学习,以学习到领悟,以领悟到实践,将理论联系到实际中去,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

2、组织纪律方面,上半年以来,XX财政所全体同志在认真完成各自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乡财政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严以律己,秉公办事,时刻铭记作为一名乡财政干部的工作准则,并定期进行自查自纠活动。

二、狠抓制度建设,加强财务监督

上半年以来,XX财政所对所有涉及单位进行财务监督检查,保证资金的规范、安全运行,保证机构正常运转。以加大非税收入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盘活政府性可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狠抓惠农政策,落实惠农资金发放

上半年以来,XX财政所认真做好XX年粮食及农资直补、综补发放工作,严格按照“一折通”的发放制度发放完毕。

四、认真做好汽车、摩托车下乡及家电下乡补贴的发放工作

上半年以来,我所安排2人及时回访,及时审核录入信息,兑现补贴资金,认真监督核查,加大家电下乡的审核力度,加强宣传,扩大覆盖,加大对“家电下乡”工作进程的管理和调控,严厉打击骗补行为,进一步优化农村家电市场秩序,确保农民群众都能就近买到物美价廉、性能可靠、质量有保证、售后服务有保障的家电产品,将家电下乡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五、认真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上半年,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上,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在镇政府五楼会议室召开了两次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宣传动员大会,在各村(社区)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广大农民积极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进行顺利。

六、扎扎实实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拥护,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所指导员王龙同志具体负责,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动员,培训业务人员,组织村民民主议事,开展项目报批并精心组织实施,建成了一批农村公益事业项目,使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受到了农民群众欢迎,有效的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七、确保征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结合我镇征地拆迁的实际情况,我所安排资金专款会计李鸿、姜华、翟新华、王翠侠、黄伟等到五个办事处发放征迁专项资金。上半年加大了对征迁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事前对预、拨付专项资金进行联合审批,事中对重点专项资金实行追踪审批、巡查,事后进行绩效审核,有效促进了征迁资金的安全运行。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牢记“两个务必”,转变观念,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发扬“团结务实齐奋进,艰苦拼搏创一流”的精神,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创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新局面。

范文三:财政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狠抓收入,多措并举优化支出,全力保障民生改善和重点建设支出需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市财政收入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财政收支运行总体良好,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将2016年全市财政工作开展情况及2016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XX年全市财政运行情况

1-10月份,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8、54亿元,为年预算的84、8%,同比增长3、1%。1-10月份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218、51亿元,为预算的59、3%,同比增长4、4%。

今年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全市财税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迎难而上,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在促进经济止缓回稳促增,确保财政预算平稳运行,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财政引导和调节作用,助推全市经济止缓回稳促增。全面贯彻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扎实推进营改增扩面改革。全面开展涉煤收费清理规范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取消煤炭稽查管理费,取缔一切涉煤不合理收费,降低部分涉煤收费和基金的征收标准,严格按政策规范执行保留的涉煤收费项目,最大限度地减轻煤炭企业负担,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拨付5300万元,支持现代农业十大主题产业园和设施蔬菜建设。积极落实园区企业税收返还等财税政策措施,支持园区经济发展壮大;安排下达科技专项资金4300万元,用于支持江铃重汽、锅炉集团、市民基础数据平台建设、院士工作站等科技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支柱产业发展。认真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拨付风险补偿铺地资金3600万元,帮助144户企业获得贷款6、08亿元,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二是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1-10月份下达资金1、32亿元,支持推进五中、十二中等22所新校区建设。下达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9、51亿元,支持企业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50元和22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人均提高40元;公益性岗位人员岗位补贴每人每月提高160元,全市社会保障标准普遍提高,城乡社会保障基础进一步夯实。继续安排拨付社区惠民专项资金4520万元,积极支持社区开展惠民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基层社区为民办事解难能力。拨付公交运营补贴8、35亿元,支持公共交通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继续安排2500万元,支持省城“每日四种蔬菜一元钱”惠民活动。拨付5327万元支持“百院兴医”项目及重点公立医院建设。下达11、6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九院小区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环保资金4、96亿元,全力推进省城环境综合治理。下达1659万元资金,支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平台建设和重大安全隐患举报奖励,保障全市安全生产工作。

三是加大统筹资金力度,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大力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已开工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所需资金及时到位。截至目前,市财政累计向城建投融资公司下达各类支持资金65、8亿元,直接安排还本付息及项目建设资金15、85亿元,确保了城建投融资公司的良好运转和各项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四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序开展。今年3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我局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不能少,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同时精心安排“自选动作”,体现财政部门特色。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深入查找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围绕问题整改落实,使财政系统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初步形成了一批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明确了28项具体整改任务,27项专项整治措施,收集梳理116项制度规定,继续执行108项,废止4项,拟修订完善4项,拟新建制度37项。制定出台了《太原市“三公”经费管理和公开规定》、《市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和《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用制度规范“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执行年初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定额,强化预算执行刚性,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围绕“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目标,今年预算安排中又对市直部门2016年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进行压减,较上年预算数减少5239万元,下降23、5%,较上年决算数减少513、44万元,下降2、9%。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在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过程中,要求所有项目预算都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对300万元以上项目的绩效目标进行重点审核,并将绩效目标作为财政资金分配和2016年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选取142个单位163个财政投资项目22、2亿元资金开展以单位为主体的绩效自评工作,强化了各单位的支出责任意识,预算绩效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牵头组织开展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在财政系统组织开展了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专项检查,对3亿余元民生项目资金开展专门跟踪检查,对81户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在各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依法依纪给予了处理。制定权力清单,推进简政放权。牵头完成了全市行政征收类、给付类、奖励类权力清单的梳理、汇总、审核工作,发挥财政源头治理职能,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对政府投资、民生项目资金的投资评审,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五是加快推进财税改革,服务率先转型跨越发展。按照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和市委部署,积极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年初人代会上汇报的政府预算报告中,增加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内容,首次进行了全口径预算汇报。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人代会批准后,市级所有117个非涉密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并公开到了款级科目,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三农、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支出公开到项级科目。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制定了《太原市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方案及应对预案》,起草了《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讨论稿)和《太原市本级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和防范管理办法》(讨论稿),对债务资金的举借、使用、偿还及风险控制等各方面予以明确规定,同时加强了对融资公司的监管,要求融资公司按月报送资金运行情况。结合2016年的财政收支预计情况,对2016年市级新增融资规模进行了测算,合理确定了2016年融资规模。

总体看,全市财政系统基本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2016年,全市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财政形势不容乐观。一是财政收入形势依然严峻。能源、原材料行业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短期内不会逆转,煤炭需求及价格回暖不易,以及结构性减税等政策性减收,都将影响财政收入,实现全年公共财政收入增长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二是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全市重点工程和项目的深入推进,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社区事务、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不断加大,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收支平衡难度加大。三是预算执行力有待增强。一些部门和单位预算观念不强,缺乏资金使用时效性和均衡性,有些单位不能及时向市政府申报项目,或者项目和资金不匹配,致使专项资金下达迟缓,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二、20XX年财政工作打算

20XX年,我们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以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坚定不移加快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坚持不懈推动全市实现“六个表率”,确保圆满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一)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按照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好全年的改革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统筹力度。深入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细化公开内容和范围。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开展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基金项目。继续推进营改增试点,加快煤炭资源税改革。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

(二)着力健全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体系,进一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提质增效

扎实推进“五个一批”项目建设。对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生态建设、城乡统筹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优先保障,确保重大项目财政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落实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统筹使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各项专项资金,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支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整合财政科技专项,完善创新驱动政策环境。改进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加大科技风险投资支持力度。推进财政科技经费优化整合,建立各类科技资金的绩效评估、动态调整机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抵扣、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等方式,大力支持科技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支柱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做强现代服务业、总部和楼宇经济。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重点支持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专业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和园区经济发展。从政策和财力上大力支持开发区加快园区扩区提质进程,提升其辐射力和带动力。

(三)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大民生投入,切实解决好“五有”等基本民生的保障问题。一是加大教育投入,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高,区分教育的公共性层次,完善针对不同教育类型的财政支持政策。继续支持推进22所新校区建设;全面落实国家资助贫困学生政策,支持解决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职业教育,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全覆盖,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落实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支持农民多渠道增收。切实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大力支持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三是提高保障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新农保和城居保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继续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继续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挂钩的联动机制。四是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偿机制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继续支持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院新院建设。五是强化就业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全民创业。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继续深化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税费减免等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加强农民工和转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支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问题。六是支持文化体育事业产业发展。用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落实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支持推进以基地和园区为抓手,扶植壮大文化产业集群;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做好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七是积极支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全力维护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继续深化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逐步提高政法经费补助水平。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保障,切实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继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支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八是积极推进“城中村”整治工作,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支持“城中村”专项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省会城市基本形象。支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支持公交场站建设、更新公交车辆、扩大公共自行车覆盖面、公交专用道路建设等项目,对公交公司政策性亏损给予财政补贴。强力推进省城环境综合整治。继续融资放大中央和省、市环保专项资金,用于集中供热改造,重点污染企业关停和城市河道截污清洁工程,实现省城环境质量改善明显见效。

(四)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研究出台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统一制度框架。探索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限额控制,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完善政府性债务统计报告和信息公开制度。

(五)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有效

加强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政府所有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依法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监控和国库资金管理,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完善政府采购流程,提高采购的规范性和绩效。继续清理财政结转结余资金。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完善以收定支和据实结算项目支出方式,建立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推动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并及时公开评价结果,扩大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的覆盖面。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强化对政府投资、民生项目资金的投资评审,提高财政资金效益。规范理财行为,严肃财经纪律,坚决纠正和查处在“三公”经费、政府采购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规范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强化预算约束,坚决清理整治奢华浪费建设。

范文四:财政监督工作总结

2016年,全县财政监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财政局、财监办的关怀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的总体要求,加强日常监督,强化专项检查,服务财政管理,形成了对财政运行进行监控、保障和规范功能的财经监督机制,有力促进了依法理财和源头治理工作,为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年来,我们围绕《2016年陇南市财政监督工作要点》和市县财政、财监工作重点,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全省财政监督工作会议精神,树立财政“大监督”理念,创新财政监督机制体制,按照“收支并重、内外并举、监管结合”总体思路,努力实现财经监督检查职能转变,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一)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形成了涵盖财政收支、寓监督服务于财政管理的财政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财政监督长效机制,树立财政“大监督”理念,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需要,也是财政监督自身全面协调发展,提高财政监管能力的需要,因此,我们把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形成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紧密融合,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一是加强了预算编制监督审查。进一步完善了县直部门“零基预算”管理办法,编制综合财政支出预算,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强化了预算监督力度。对15个乡镇和县直11个部门推行“部门预算”管理,单位所有收支都进了财政笼子,增强了单位自主理财的积极性,规范了财政预算分配程序。二是对部分重点项目资金专项审批。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车辆购置保险费、丧葬抚恤金以及扶贫救灾、农业开发、社会保障、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重点项目资金,通过专项审批和跟踪问效,确保其专款专用。建立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教育危房改造资金、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和惠农补贴资金财政专户,推行财政专项资金县级报帐制,对这些项目资金实行封闭运行,提高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严格财政资金拨款程序。按照核定的预算指标,坚持用款单位按用途申请、财政业务股室按预算审查、主管领导按进度掌握核批、临时性项目报政府研究“一支笔”审批的财政性资金拨付制度,把预算内外资金捆在一起使用,有效克服了资金调度上的随意性,进一步规范了财政性资金分配程序。四是健全财政票据核销制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票据实行“验旧领新、限额控制、票款同行”管理办法,确保了政府非税收入的足额入库。对执法罚没和农税专用票证实行“交旧领新、报查核销”办法,彻底堵住了执罚执收单位截留、挪用财政预算收入的源头。五是注重发挥财政监督员职能作用。财监办4名专职监督员日常工作在财政预算管理、农业项目资金、乡财县管核算和预算外资金管理等重要职能机构,对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的收纳、划解、核算、指标分配、资金拨付、以及用款单位使用和报账情况实施日常全程监督,推进了各项财政业务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

(二)开展重点项目财政专项检查,有针对性地解决财经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服务财政改革,强化财政职能的原则,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查纠各类违规违纪问题,进一步规范了财经秩序。

一是对乡镇落实惠农政策资金情况进行督查。年初,县局抽调4名人员,参加全县涉农惠农政策资金专项检查。对乡镇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抗震救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村级经费、教育“两免一补”、扶贫资金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各项补资金按时足额兑现农户。全县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启动以后,县局抽调3名业务骨干,由分管副局长带队,对全县各乡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改革实施情况和补贴项目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巡回督查,指导乡镇做好惠农财政补贴对象的审核公示、信息录入、资料报送、档案管理以及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各项惠农补贴公平、公正地发到农户手中。家电下乡政策推行以后,县局抽调人员,由分管领导带队,会同商务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对乡镇和定点经营商家贯彻落实家电和汽车下乡财政补贴政策情况进行督查检查,确保补贴政策资金兑现到位。

二是组织开展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从7月至10月份期间,采取单位自查和组织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0日期间的银行账户和现金管理情况、会计基础工作情况、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收支两条线管理执行情况、抗震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业务招待费管理使用情况以及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进想了全面检查。自查面达到了100%,重点抽查面达到了20%。对检查发现的财务工作基础薄弱,工作质量不高;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违规操作现象;超范围超标准支出,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财务管理不到位,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坚持边查边改的原则,责成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督促缴存非税收入108万元,结清往来款项36万元,回收职工欠款5、6万元,指导被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业务处理难点,由财监办在全县会计再教育培训班上进行了通报和专题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其遵守和执行财经纪律的自觉性,从而提升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严肃了财经纪律。

三是扎实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意见和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这次专项治理,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从6月中旬起至年底期间,分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集中处理整改建制4个阶段进行。在全县160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组织自查自纠的基础上,从成员单位抽调16个业务骨干,分成四个检查小组,对20个县直部门和4个乡镇集中突击检查,重点检查面达到纳入治理范围总数的15%。对“小金库”治理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研究“小金库”发生的主客观原因,认真解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经费不足等问题,探索建立预防产生“小金库”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监管水平,努力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

四是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一是根据县政府安排,财监办牵头,抽调3人组成检查组,以会计信息质量为重点,于7月下旬,对陇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徽县管理部2016年度住房公积金管理情况进行了财政检查。审查范围为徽县285个单位6463名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归集、缴存、支取、个贷等业务管理工作,检查资金总量3900万元,对检查发现的徽县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相对偏窄,应该履行住房公积金缴存义务的企业大都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或存在断缴现象,乡镇政府代扣所属单位职工个人缴交住房公积金划转进度不平衡,全县住房公积金财政补贴部分没有实现与个人缴交部分同步划转,影响职工个人公积金权益和公积金制度发展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检查建议,要求单位继续扩大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增加资金积累,努力营造职工住房保障社会公平;健全归集协作机制,针对收缴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缴交措施,确保公积金缴交足额到位;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保障住房公积金运作安全,发放优质贷款。通过整改落实,促进管理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全县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增值。二是按照市财监办统一安排,财监办抽调2人组成检查组,于7月下旬,对徽县燎原会计师事务所、正达税务师事务所的会计执业质量进行检查,重点审查其遵守独立审计会计准则、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职业道德规范、业务收费管理办法以及业务开展基本情况等内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单位会计内控制度不严密、财务会计核算信息数据存在差异和会计执业程序和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责成单位进行整改,促进了会计中介机构规范运作,维护了《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条例》的严肃性。

五是组织开展重点建设项目财政绩效监督检查。按照县政府安排,从县财政局、审计局、发改委抽调6人,组成2个联合工作组,由财监办牵头,于11月18日至30日期间,对县直12个部门127个建设项目会计帐薄、收支凭证和财务报表资料,进行了调阅审查,对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审计,内容涉及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国债投资基金、扩大内需专项资金、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资金以及县列一批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等方面,对检查发现的项目会计核算信息不能全面反映项目资金运行全过程、项目管理和财务财务管理衔接不严密、会计账面暂付款科目发生频繁且数额过大以及项目建设资金财务进度考评和财政绩效评价基础资料不全面等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促进项目资金规范管理和发挥最大财政绩效起到了一定作用。

六是完成省市财政、财监部门安排的专项检查调研工作。对全县贯彻落实农机具财政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补贴、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国土整治专项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调研,为上级完善政策措施提供详实的依据资料。

七是配合省市财政、财监部门和县纪检监察、发改、民政等部门对重大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多次监督检查,促进各项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强化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确保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全发放。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抗震救灾政策,完善制度措施,加强资金管理,规范分配环节,及时拨付资金,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了抗震救灾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全发放,有力推动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日常监管合力,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接收发放全过程进行监督,形成了一张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网络,实现了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全覆盖。二是建立完善各项机制制度,确保了监督工作规范运行。为了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监管,灾情发生以来,县上及时转发了上级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的一系列文件,并先后制定下发了相关配套制度规定,出台了《徽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办法》,对重建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监督等事项作出了详细规定,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使重建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依法、有效、规范运行。三是突出监管重点,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公开透明。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监督管理,救灾资金物资实行“三归口”即资金监管归财政、物资监管归民政、项目监管归发改委,救灾资金物资发放切实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接收,统一集中,统一安排,统一分配,统一发放。一年来,先后5次抽调人员,分赴各乡镇和有关单位针对救灾款物发放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从会计账务管理、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恢复重建政策落实、农村居民住房重建验收和考核等不同角度,对乡镇和有关部门执行灾后重建政策进行全面的稽查和审核,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纠正,通过重点巡查和定点监督相结合方式,对资金物资收发台帐不健全、发放不透明、登记不准确、公示不及时和个别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乡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这方面工作。同时,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对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却保抗震救灾款物及时发放到灾区和受灾群众手中。

(四)大力强化内部监督,促进财政系统文明执法和依法理财。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财政监督条例》和《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的有关规定,把对外专项检查和对内执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财政监督工作关口前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加强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领导。成立“财政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保障机制等3个方面做出了19条具体规定,是财政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面落实财政执法责任制、推进财政执法监察工作上水平的行动纲领。二是完善局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定了《徽县财政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把财政部门实施的25个法律法规按业务分类归口,确定具体实施部门和股室,并层层签订执法责任书,实行执法过错追究,强化执法责任,明确了依法理财的职责。财监办统一印制了财政监督检查执法文书,加强日常督导,促进了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三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不断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印制《财政局机关制度汇编》,确定分管领导负责抓好监督落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统一到制度的约束之下,从制度上保证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四是推行政务公开和首问责任制。我们就今后一段时期全县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措施予以公布,并就如何抓好落实和优质服务向社会公开承诺,并开辟专栏予以公示。设立监督牌,机关干部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乡镇财政所推行异地交流制度,增强了乡财政干部廉洁理财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五是切实加强对乡镇财政所的日常监督管理。认真贯彻《关于在乡财政所推行政务公开的通知》,促使乡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勤政务实。将乡财政所经费纳入县会计中心集中管理核算,对财政所职工工资、县外差旅费、接待费、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等支出项目,实行专项审批核销办法,有效规范了财政所内部财务开支行为,预防了违纪问题的发生。六是实行局领导联系乡镇包抓落实制度。对乡镇财政工作和重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帮助乡镇建立健全有了关规章制度。同时,加强财政内部监督稽核工作,促进了县乡财政规范运行。

(五)认真履行财政源头治理职责,努力完成县委、政府分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按照县委、政府《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表》分配给财政部门的工作项目、任务和要求,把深化财政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财务管理作为财政部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点工作抓实抓好。一是继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县乡分税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巩固部门预算试点成果,细化预算项目,严格预算执行。县直部门预算单位和各乡镇细化预算工作规范运行,增强了单位增收节支的自我约束力,规范了财政预算分配秩序,总体节支率达到8、6%。县乡干部工资统发程序得到完善,实行统发工资数据库维护专管员制度,编制、人事、财政、银行部门分工负责、互相协作,确保了职工工资及时准确发放。二是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完善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编制非税收入计划,加大了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由非税局牵头,组成3个工作组,对全县政府非税收入项目标准和资金缴存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和规范,督促入库非税收入208、56万元,通过新闻媒体对规范后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执收单位进行公示,促进了非税收入征管改革体系的建设,有效规范了单位收费行为,政府非税收入实现了足额入库。三是强化会计监督。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设立业务稽核岗位,选配业务稽核员,在部分单位试行“柜组式核算,流水线作业”集中核算新模式,规范集中核算程序,完善了会管中心监督制约机制。今年以来,退回不规范会计凭证189张,金额达68、5万元,制止和纠正超标报销302笔,涉及金额82、51万元。会计中心还配合税务部门开展发票稽查,对建筑按行业实行就地结算缴交税款,清查大头小尾发票,补缴税款12、5万元。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有效堵塞了支出中的漏洞,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单位财会违纪行为。四是着力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机制。按照“预算共编、收入上划、帐户统设、收支平衡”的模式,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稳定。全面推行财政惠农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将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纳入“一册明、一折统”管理,减少发放层次,规范发放流程,保证了补贴资金及时准确兑现到户。五是扩展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加大了《政府采购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力度,规范了公务用车购置审批程序,完善了统一保险制度,建立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扩大政府集中采购范围和规模,对财政性工程建设项目和专项物资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加强对部门分散采购项目的监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实现政府集中采购与部门分散采购的有机结合。积极参与城建材料、交通工程以及整村推进教学楼项目建设等招标投标活动,对相关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监督,政府采购制度逐步落实。六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落实产权交易制度。拟定了《徽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清理,重新核发使用证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监督力度,对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报告实行审查备案,对粮贸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有效防止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企业改制规范运行。

(六)认真办理群众信访案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监督检查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受理的群众来访和电话投诉的主要内容是涉及惠民补贴政策落实和有关抗震救灾款物发放的有关事宜。我们针对不同问题,深入村社调查了解,查找根源,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释政策,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分析研究,严格按照办理规则,逐件逐代表进行了答复,满意率为100%。我们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内容涉及扶贫、社保、计生、教育、民政、退耕还林、粮食补贴等多项资金,对存在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予以整改,帮助单位建立健全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政专项资金的运做程序,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我县财政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的发展和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财经监督检查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适应当前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的总体要求,财政监督还存在着“缺位”现象;二是财政执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财经领域内违纪问题仍然存在,“小金库”还未彻底铲除,可能还存在着财会做假行为;三是财政监督检查力量薄弱,对预算收入征管质量、财政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专项监督检查乏力;四是财监机构与税务、审计、监察以及政法等部门联合执法配合不够,财经监督的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加以改进和克服,进一步发挥为财政改革保驾护航的职能作用,促进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三、2016年财政监督工作要点

2016年,全县财政监督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富庶、魅力、和谐新徽县的基本要求,坚持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财政工作大局之中,贯穿于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总体设计之中,贯穿于财政管理工作运行全过程之中;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加强对重大财税政策执行和民生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加强会计行业、企业和财政内部监督,促进提高财政部门内控水平;更新监督理念,改进监督方式,拓展监管事项,优化监管结构,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促进建立财政预算、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

按照这一思路,财政监督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五适应、五促进”:要适应加强财政调控和支持县域经济的形势,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适应推进县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促进深化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要适应加强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适应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方向,促进建立透明财政和源头治腐的惩防体系;要适应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促进建立高效有序的县级公共财政运行机制。

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抓好“两个条例”的贯彻落实,逐步实现财政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甘肃省财政监督条例》,切实履行两个《条例》赋予财监机构的职责,加大财政执法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继续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财政系统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关工作的通知》,积极探索和建立科学的财政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严格预算管理、加强增收节支、保障政策执行、维护财经秩序、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财政法规的学习教育,制定切合实际的财政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规范监督检查执法行为。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财政监督质量和财政执法水平。

(二)抓好日常财政监管,努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保证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规范和有效是财政监督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要围绕财政管理工作重点,对税收征管质量、政府非税收入征缴、政府采购行为、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及财政票据的领报缴销等情况实施日常监督。对财政预算的执行实行跟踪反馈制度,落实财监机构对有关财政拨款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年度审核制度。加强对近年来县财政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促进财政管理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抓好财政专项检查,着力解决财经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要安排对一些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质量、重要非税收入缴纳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以强化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为重点,实现对救灾资金的全程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组织对“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继续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建立健全“小金库”专项治理长效机制。深入贯彻《会计法》,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严厉打击会计造假行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重点查纠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薄弱、随意处置国有资产、账外资产以及资产流失的问题。开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严肃查处截流、坐支、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等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适时开展重大项目资金跟踪问效和财政绩效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职能,严肃财经纪律。

(四)抓好财政内部监督,正确履行财政源头治理和反腐败工作职责。贯彻落实《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过程中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完善乡镇财政考核督察和会计集中核算业务稽核制度,加强财政系统内部纪检监察工作,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推行政务公开,落实首问责任制,建立健全财政部门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实施办法,保持财政干部廉洁从政、依法理财。积极完成县委、政府分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正确履行财政源头治理工作职责,深入推进财政制度改革,大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五)抓好财政督查和调研,为财政改革和发展做好参谋和服务。主动参与部门预算试点、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管理和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监督各项财政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全面落实。围绕财税管理和财政经济运行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加强监督检查过程中的的宣传和调研,及时反映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建议,为规范财政管理提供参考。督促有关部门和乡镇落实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各项管理配套措施,保证全县恢复重建工作整体向纵深推进。

(六)抓好举报案件的核查,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本着“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实”的原则,认真核查群众举报案件,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建立财政违法行为举报激励机制,对有价值举报行为给予奖励,使社会各界关注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对重大财政违法违纪案例依法公告,提高财政监督的社会影响力。注重财经监督检查信息交流,与纪检、监察、税务、审计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配合有关部门查处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形成联合执法机制,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努力做好县委、政府和市财监部门安排的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范文五:乡镇财政工作总结

20xx年以来,财政所在县财政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帮助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努力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树立为党委、政府当家理财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强化资金管理,做好节支增收工作;并与各部门通力合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全面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搞好各项财政财务工作。继续搞好“零户统管”工作,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努力搞好内部制度和环境卫生建设,加强对《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纪律、政策、廉洁从政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学习新《党章》,严格执行《预算法》、《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乡党委、政府做出的关于财政财务的有关批示和决定,搞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等。现从三方面对20xx年的工作情况如下:

一、一年来所做的工作

(一)、认真制定了20xx年财政工作计划。

(二)、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会计法》和相关的财经纪律制度。

(三)、节支增收,努力保工资发放、保机构正常运转。

(四)、按照所内学习、办公制度的规定,根据“三个代表”的要求和乡党委、政府关于开展效能建设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召开办公会议,并作好记录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争当“服务明星”和各项工作的基本准则;逐步增强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以“九零服务、九带头”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五)、干好本职工作,服从领导安排。

按照乡党委、政府的“以中心工作为主,部门业务工作为辅,两相兼顾”的工作原则,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和各部门搞好全乡的中心工作。如下乡突击计划生育手续任务、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台帐和催收社会抚养费工作和村道公路的硬化等。全所同志服从安排,任劳任怨,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

(六)、按照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认真干好各项工作,搞好财政财务管理和所内环境卫生、安全等工作。紧紧围绕全乡发展经济、节支增收这个主题,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财政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有机结合起来。以“九零服务、九带头”为各项工作和学习的总体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学习,强化理财观念,全面推进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实干型集体、服务型队伍,成为顾全大局、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廉政务实、公道正派的先锋。

(七)、抽出空余时间,对以前年度的有关会计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认真搞好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工作。

【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八)搞好各项财政财务工作。在财政资金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领导争取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经济、社会和发展各项建设事业的资金需要,并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程序操作,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会计工作应对照《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逐步完善。

(二)集体学习办公不够,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应多组织学习,共同探讨解决现行财政财务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平时安排的零星支出不及时打发票安排入账。

(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对当今的基本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理论的学习和更新,熟悉现阶段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要向那些干得好的老同志、老党员学习,不耻下问;二是要加强党性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一切以“三个代表”和坚持“九零服务”争当“服务明星”的要求为各项工作的准绳;三是要认真制定计划和部门年初工作计划和草案,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九是要转变作风、观念,克服难情绪,树立端正的工作态度;

总之,当前的财政形式仍然十分严峻,我们应踏踏实实干好各项工作,认认真真的完成县级财政局和乡党委政府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坚守岗位;清正廉洁,自律律人;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服从安排,努力搞好节支增收各项工作;严肃纪律,努力缩小与其他各部门的差距,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原则,秉公执纪;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贯彻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不断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水平,经受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多向领导请示和汇报;认真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内强素质、外树形像,逐步把我乡的财政财务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范文六:乡镇财政所工作总结

根据2016年工作责任目标的总体要求,XXX财税所在县局党委直接领导下,经过财税所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1-5月份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严格责任,圆满完成粮食直补工作

为切实做好20XX年的粮食直补工作,我们认真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24小时值班制的要求,严格工作程序,切实做到“七不准、四到户”,群众对此非常满意,直补期间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今年共发放补贴资金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万元,综合直补万元。

二、财政收入情况

今年县财政局年初安排税收任务万元,其中:国税万元,地税万元,截止到5月底税收已完成万元,占全年任务的%。其中国税:万元,地税:万元。今后一段时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抽出人员,协同国地税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广植税源,深挖税源,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严防“跑、冒、滴、漏”,确保全年财政收入圆满完成。

三、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收入支出的平衡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搞好现金调度,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保证各项支出预算的正常执行。逐步减少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开支,重点控制临时性预算支出,确保收支平衡。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坚持反对铺张浪费。要加大对社会保障、农业科技等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认真落实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对农村中小学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构建和谐社会。

四、加强财务管理,逐步规范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制

1、执行《会计法》、《预算法》,按照其规定的内容和管理要求,合理配置会计工作岗位,优化配置结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一是按照《鄢陵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施办法》,完善并创新了财政管理体制。二是强化会计监督与管理,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上报数据及时、准确,规范全镇的会计工作。并接受上级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管。三是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扩大预算外资金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围,实行财政统筹政策,扩大政府统筹范围。

2、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做到单位购置交通工具、办公用品等按规定符合立固定资产的一律经政府采购统一购买,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在采购环节上节约了不少费用,也为采购单位提供方便。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虽然,我们在上一段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不足,正视差距,制定出强有力的举措,拿出超常规的努力,努力圆满完成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目标任务。

2016财政局工作总结
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第七篇

范文一:县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以邓**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县制定的各项有关政策,加强财源建设,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积极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各项财政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财政收入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4474万元(不含基金收入),完成年初预算12651万元的114、41%,同比增收1795万元,增长12、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63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8198万元的117、9%,同比增收1402万元,增长14、56%。上划两税收入484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453万元的108、74%。同比增收393万元,增长8、83%。财政支出完成13976万元(不含基金支出),完成预算调整数13976万元的100%,同比减支出1036万元,下降6、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283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12837万元的100%,同比减支1402万元,下降9、79%;上解支出1139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1139万元的100%同比增支97万元,增长9、31%。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队伍建设,为完成各项财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年来,本局党政领导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及财政队伍建设摆在与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造就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工作需要的干部队伍,为各项财政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财政队伍的政治素质。为使财政工作顺利开展,更好地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局党政领导狠抓了思想政治教育。制定了全年学习计划和每周集中学习制度,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邓**理论、党中央有关文件、宪法和法律法规、及《新时代风纪》为主的党刊党报刊登的重要文章、江总书记关?quot;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及在为《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题写书名时的重要批语,学习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支部书记韦耀坤同志和全国劳模郭之龙同志的先进事迹。利用胡长清、成克杰等重大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三讲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争先创优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开展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上与党中央一致,从而推动了财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培训和知识更新力度,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需要,我局狠抓了干部职工的知识更新。根据当前财政工作的特点,采取了办班培训,以会代训,函授和自学等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重点学习新理论、新制度、新法规、新政策,先后对干部职工进行了《公务员计算机知识》岗位培训、新《会计法》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参加?quot;三五普法考试,动员和支持年青干部参加《公务员外语》考试和县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的考试。9月29日在全局举行了一次《财经写作测评》考试。同时还鼓励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函授学习,大专以上在读的有10名,今年大专以上毕业4人。通过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了财政队伍的业务素质,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工作创造了条件。

(三)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廉政建设。为进一步加强我局机关作风建设,实现三高一满意的目标,建立和完善了干部管理制度,明确了各股室岗位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将各业务股室的工作职责、工作守则、职业道德规范、业务办理程序流程图公布上墙,将廉政监督岗、工作人员去向牌等局务公开栏挂在办公楼明显的位置。还先后制定了首问责任制、办事时限制、学习制、请假销假制、上班签到制、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车辆使用管理规定等十多个内部管理制度和规定。建立内部监督机制、设立了监督股、加强了自我约束,规范行为,各项业务实行阳光操作,机关作风和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建造了一支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

(四)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增加干部职工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拼搏的凝聚力。今年的元旦、五一、五四、七一和国庆等节日以及每周五下午下班后,均组织干部职工举行篮球、乒乓球、投球接力、拔河、丢圈、扑克赛等文体活动,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的活动中,开展了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论述和党的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中,寓教于乐、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狠抓财源建设,提高生财、聚财能力。

财源建设是财政增收的关键。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经济是县乡财源的基础,是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是我县实现农业强县的基础措施。在财源建设上,一是狠抓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今年上半年主要进行古砦万亩优质稻基地建设和种子产业化工程的实施。两项目总投资690万元。万亩优质稻基地工程建设,共完成了衬砌渠道6、5公里,9米宽向阳机耕道1、82公里,4条支机耕路1、48公里。使项目区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树成行、旱可灌、涝可排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为高产优质稻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实施好以上两个项目的同时,还积极做好XX年农发项目《大龙-黄冲万亩田优质稻良种良法示范基地》和《安乐水库灌区万亩优质稻高产增效示范基地》的编制和申报工作。经努力争取,该两项目已获国家、区农发办批复,两项目总投资601万元,目前上级资金基本到位,项目区工程勘测设计已完成,正在进行委托招标工作。二是加强农业事业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开辟支农资金来源渠道,积极争取区市对我县支农资金的投入,今年共争取上级支农资金907万元,并加大了支农资金的管理力度。有效地保证了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去年我县甘蔗受霜冻灾害,部分蔗农需外购蔗种,但资金缺乏。我局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共协调甘蔗调种贷款834万元,并发放到14个乡镇,确保了全县甘蔗的种植面积,从而使今年的财政支柱-原料蔗的税源有所增长。三是管好用好扶贫资金,认真做好扶贫工作。XX年是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最后一年,上级下达我县扶贫资金计划155、8万元,已到位115、8万元。为管好扶贫资金,实行了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专人管理、封闭运行,并及时拨付到位,还进行跟踪检查监督。四是加强防洪保安费的征收管理,确保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利渠道硬化任务的完成。

三、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支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今年我县实行划分收支、核定基数、定额上解(或定额补助)超收按比例分成、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自求平衡、一定三年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和完善了我县乡(镇)级税种的划分和调整财力的分配关系。依据《预算法》认真做好XX年度财政预算编制工作,并及时把各项预算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认真执行财政预算方案,深挖潜力组织收入,成立组织抓收入小组,分别到各乡镇、糖业集团、厂、场等单位组织收入。还积极配合县有关部门,为设立乡(镇)金库做了大量的调查、论证等前期工作,当好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参谋,使全县14个乡镇从6月1日起顺利地设立了乡镇级金库,调动了乡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各乡镇领导、财税干部深入村屯从税收的最源头积极组织收入。在预算支出方面,坚持做到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严格贯彻适度从紧,先保吃饭、后搞建设的财政管理原则。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妥善安排和合理调度财政资金,重点支出。强化工资发放管理,较好地保证了工资发放和县级机关的正常运转。为进一步加强人员编制管理和经费管理,控制人员不合理增长,净化单位经费支出内容,规范财政分配秩序,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发放,从10月份开始,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工资。

四、狠抓农业“四税”的征管工作。

农业“四税”的征收管理是财政工作的重要职责。一年来具体抓了如下几项具体工作:

(一)积极追收税款,缓解财政资金调度。我局在追收税款方面,认真分析研究、制订措施,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经常深入涉农企业如柳州凤山糖业集团、露塘糖厂、六塘糖厂、桂中糖厂进行追收税款。对农林场应交税款也积极追收入库。还经常深入各乡镇进行农税征收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在夏粮入库时,我局还制定了十四个股室与十四个乡镇分别挂钩完成农业税收的工作责任制,乡镇的农业税收完成情况直接作为股室的年终岗位责任考核的依据。由于采取的措施得力,使今年粮食入库的任务完成比较快。在农业税减免方面,严格执行农税减免政策。认真抓好农税减免申报工作,对申报减免的对象认真核实,严把手续关。

(二)狠抓农业税法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为完成全年税收目标任务,加大了农业税法的宣传力度,尽管财政困难,还是安排了几万元作宣传经费,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税法宣传活动,举行税法知识抢答赛,写宣传标语1000多条,出墙报板报30多版,培训协税护税员160人次,给中小学生上税法知识课,听课学生700多人,发放宣传资料1600多份。在6月份,委托县文工团排练农税专题节目到各乡镇巡回演出,共演出十七场次。通过税收政策、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纳税意识,为税收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三)完善农税征管制度,确保四税任务完成。针对农业税的分布广,分散难收的状况,通过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从6月份开始实行了农税村级网络征收,形成了农税工作县、乡(镇)、村级网络征收,形成了农税工作县、乡(镇)、村三级齐抓共管,使税源控制在源头上,减少流失。

(四)坚持依法税收,处罚抗粮抗税钉子户。社冲乡东盘龙屯全××户,多年欠交公粮累计429、5公斤,征收人员多次到他家催缴并下达限期纳税通知书,仍拒交,9月7日我局会同有关执法部门组成农税执法组,对该抗税钉子户依法进行清缴和处罚。并通过大幅标语、广播电台、柳城报等进行宣传,促进了夏粮入库的完成。如马山琵琶屯兰××,肯洛村念屯韦××十多年不交公粮,通过以上事例的宣传后,就即时交纳完成任务数。

五、进一步加强了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在四月份,配合县纪委、监察、人行、物价、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小组,对县直各有关执收执罚单位在银行开户情况进行检查清理,并按规定保留或取消执收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资金帐户,共清理检查县直单位221个帐户,原有帐户416个,按有关规定保留140个单位225个帐户,取消了191个帐户。在清理了银行帐户的同时,加强了票据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票据使用中央和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购置票据时,必须验旧换新。当月收入缴入财政专户及政府调剂基金户,使我县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其他预算外资金纳入专户管理。提高了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专户储存率,有较地缓解了县财政预算内资金调度困难、有力地支持我县经济建设。【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六、加强财政监督,加大财务稽查力度。

根据柳城政发[XX]3号《关于彻底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文精神,重点对5个单位进行检查,共查出违纪金额670万元,实际入库614万元,追缴以前年度违纪金额入库11万元。还对我县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检查,对4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共查出违纪金额31、2万元,其中坐支预算外资金29、4万元,截留预算外资金1、8万元,已追缴入专户31、2万元。

七、认真抓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完成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产权登记年检工作,并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占用费的统计和收取工作。核实得国有资产租赁月收入共13万元,收取非转经占用费4万元。抓好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处置(包括无偿转让、出售、报废、报损等)工作,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积极配合我县的企业改制工作,做好国有资产的评估立项、确认工作。

八、认真抓好全县会计基础管理工作。

加强对企业财务和会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不断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做了全县持证会计人员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和财会人员职称考试;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验收。修订后的《会计法》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从4月至7月,对全县财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进行分期分批轮训,培训会计人员1065人、单位负责人216人,从而使修订后的《会计法》在我县顺利施行。

九、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经济是以种蔗产糖为主,财政结构单一,财源基础脆弱,抗风险能力较差。由于财政历年赤字、财政负债仍居高不下。财政可用财力偏低,财政资金运作较困难,供需矛盾表面化,事业发展与吃饭问题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新的县乡财政体制,对各乡镇积极组织收入,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当家理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运行中也出现一些问题:

1、县、乡财政收入范围划得大,乡固定收入太少,不利于调动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

2、机糖税不直接入乡镇金库、不能及时反映各乡镇财政的实际收入数,不利于各乡镇自主使用本级财政资金。

3、乡镇虽设立金库,但本级财政资金的使用还是由县财政局预算统一调拨,资金使用没有多大自主权,不利于调动乡镇一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三)财政周转金到期回收率低。财政周转金用于扶持和培育财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诸多的因素影响,造成资金沉淀。虽然今年以来加大了催收力度,也运用了法律手段,但回收率还是不大,将造成极大的财政风险。

(四)预算外资金管理上,由于实行了财政专户储存,资金回拨的手续繁杂,回拨速度慢,影响了单位的积极性。

(五)农税村级网络征收的实行,利于从源头上控制税源,但各乡镇所聘用的协税员不致相同,有的是原财政所助征员、有的是村干部担任协税员,更由于在文化、业务素差不齐,税收收业务培训时间较少。因此开展税收业务不是很理想。

(六)财政信息和课题研究工作抓得不够扎实,各股室没有选出信息员,因而今年没有完成上级下达的信息稿件。财政课题研究由于缺乏深入调查了解、细致的分析,因而没有达到要求。

十、XX年工作计划要点:

XX年踏入新世纪的伊始之年,是实施xx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年,因此做好财政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将我县财政工作推上新的台阶,XX年的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以邓**理论为指导,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及财政工作会议的精神,拓开思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强化税收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监督,坚决落实比例适当,集散有度,收支合理,使用得?quot;的十六字方针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框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此,今年财政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主动参与和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全县经济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县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作为政府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财政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主动为县委、县政府出点子,想办法,支持经济结构的调整。立足于农民和财政双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切实加强财政扶贫工作。

(二)切实加强收支管理

1、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继续认真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十六字方针,严格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切实做到应收尽收。

(2)进一步完善农业税收征管办法,完善农业税县村乡征收网络,加强村级协税员的业务培训。

(3)加强防洪保安费的征收管理。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

2、严格控制支出规模,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实现收支平衡。一是服务大局、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保稳定、保重点。重点保证工资发放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政党运转,保证农业、教育、科技支出按法定的比例增长;二是按照公共财政原理,调整支出结构;三是严格支出管理,勤俭办一切事业。

(三)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框架。

1、改革预算编制方法,进一步细化财政预算编制,实现零基预算和部门预算。把各部门的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安排中,统一管理,实行综合预算。

2、试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强化收入和支出的管理。

3、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加快税费改革步伐,做好农村税费改革的前期工作。

5、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规范财政运行秩序。

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对收入征收机关、执法部门、金融机构等的监督,逐步健全企业财务监督社会化体系;加强预算资金使用的监督,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审计部门相互制约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二是要认真贯彻《会计法》,完善会计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严厉打击假凭证、假帐、假审计等违法行为。三是要建立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四是进一步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在内部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相分离、寓监督于预算管理全过程的预算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内部监督检查的经常化、规范化。

(五)继续加强财政周转金的回收清理工作。

(六)切实加强财政信息和课题研究工作。

(七)深入开展三讲活动,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作风正派、业务素质高的财政干部队伍。

一年来,财政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和完善。为打开新世纪的好头,在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和指导下,我们财政干部将齐心协力,团结拼搏,严格依法治税、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开创新世纪财政新局面。

范文二:财政局工作总结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国家结构性减税和调控政策力度加大、刚性支出增加的客观形势,积极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转变理财观念,拓宽理财视野,创新理财思路,科学把握财政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一)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2016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0、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9、1%,下降13%。其中:税收收入121、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0、4%,下降11、7%;非税收入39、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5、6%,下降16、6%,其中财政部门组织的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2、5%,完成了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2016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1%,下降9、2%。其中:农业支出15、4亿元,下降10、1%;科技支出3、9亿元,增长2、7%;教育支出26、8亿元,下降10、1%。全市农业、科技、教育支出增幅均超过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达到法定增长要求。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继续位居全省第4位。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财税征管,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是严格依法征税,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大在建项目的税收征缴工作,实施有效监控,全面掌握税源,及时清理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控制税收减免缓;平稳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对小微企业结构性减税的各项政策。二是各级财税部门协调配合,科学研判收入增减趋势,及早研究应对措施,采取合理调整税收定额标准和搭建综合治税平台等措施加强税收征管,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将各项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提高非税收入统筹力度,增加政府可用财力。

2、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稳增长、调结构的工作要求,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推进港口、机场、道路等重大工程建设。二是大力支持产业升级。筹集资金2、6亿元,重点支持工业4、0、两化融合、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投入2亿元,支持新兴产业技术改造,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三是大力支持发展服务业。争取国家、省现代服务业试点市资金1亿元,支持服务业发展项目25个,完善服务业发展转移支付奖补办法,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四是大力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投入0、97亿元,支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产业化经营等现代农业项目,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投入2、3亿元,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和防洪抗旱体系建设;发放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6亿元,鼓励粮食生产;投入1、7亿元,支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宜居乡村建设工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夯实基层财政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工作。五是大力支持“蓝天、碧水、青山”工程建设。筹集和争取环保专项资金,落实节能减排财税政策,支持污水处理厂等减排重点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等项目建设。

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投入3084万元,推进扶困助学体系建设;投入近4000万元支持营口理工学院及市直学校教育设施建设;继续提供银行贷款贴息243万元,保障市一高中新校区建设顺利完工。二是加大文化体育事业投入力度。投入529万元,支持辽河大剧院实施维修改造;投入800万元,助力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投入1222万元,支持文物保护工作;继续拨付贴息资金500万元,缓解广播电视台债务压力。三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投入4、5亿元,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人均标准由280元提高至320元;投入8100万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人均标准由2016年的30元提高至35元;投入3000万元,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四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拨付52、5亿元,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提高184元,并确保全市24、8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投入2、7亿元,落实国家和省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投入2、7亿元,将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0%和11%,保障全市15万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投入1、3亿元,支持全市农村敬老院、社会福利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启动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工程,落实优抚安置等涉军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五是侧重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投入3、9亿元,重点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逐步消化农村危房;发放燃油补贴2、6亿元,减轻渔业、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等行业及从业人员的负担;投入2100万元,解决特殊疑难信访案件和涉法涉诉案件;争取银行小额担保贷款5972万元,贴息595万元,重点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妇女、青年创业。六是保障城建项目切实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投入6000余万元,支持外环路动迁改造工程;投入2700万元,改造主城区集中供热工程;投入1、15亿元,支持老城区环境提升工程;投入2380万元,支持城市公交系统提升工程;投入7200万元,支持回迁安置工程,城区回迁工作基本完成。

4、强化财政监督,支出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按照“零基预算”编制原则,优先保障工资运转、民生支出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二是严格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在预算执行中除国家、省和市明确的重大事项以及少数急需特殊支出外,一律不追加新的支出。三是加强财政监督审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年审核政府投资工程项目229项,审定工程预决算17、4亿元,核减支出2、69亿元,核减率13、4%;完成政府采购预算3亿元,节约资金0、2亿元,节支率6、8%;支出离休干部医疗费5200万元,节支850万元,节支率15%。四是从严控制一般性开支,坚决压缩“三公”经费等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压缩年初预算不合理经费5400万元,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五是规范资产管理,盘活财政资源。依据我市《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通过资产整合、调剂、出租等方式,实现政府资产资源的节约与集约统筹管理,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房屋资产清查,变政府资产为有效资源配置,提高政府资产利用率。六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检查,清理清退超标车辆,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开展市本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查处违纪资金36万元;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查处违规违纪资金73、65万元。

5、深化财政改革,依法理财行为进一步规范。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快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细化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深入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二是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国库“零余额”支付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公务卡消费改革,全面实施非税收入收缴分离改革,有效启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改革,努力完成结余结转资金压缩20%的目标任务,财政资金的安全与效率进一步提高。三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使绩效评价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支出超过100万元的项目全部编制绩效预算,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确保财政资金的正确投向。四是积极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对市本级财政、81个市直部门及“三公”经费的2016年预算信息和2016年决算信息进行了全面公开。五是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全面清理国库挂账资金,减少结余结转资金规模,确保各项资金需求。

6、规范融资行为,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降低。健全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机制,实行分类管理和限额控制,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优化政府债务预警监控机制,对当年到期债务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各县区政府按月向市政府报送债务预警报告,逐步建立政府债务管理平台。完善偿债准备金制度,对新增债务提取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确保按期偿还到期债务。建立债务项目绩效评价和问责机制,加大对各县区政府的考核力度,将各县区政府债务的偿还工作纳入我市“园区建设年”考核目标,督促县区规范债务管理。

7、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市财政局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紧扣“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严格落实“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和“三严三实”的要求,狠抓关键环节,积极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干部政治纪律观念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二是通过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进一步加强,宗旨观念进一步树立;三是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机关作风进一步改进;四是通过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和“支部社区结对子”活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五是通过深入查摆问题,深挖问题根源,恢复和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严肃了党内政治生活,收到了统一思想、共同提高、增进团结的良好效果;六是通过建章立制,干部人事制度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回顾全年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管理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源基础薄弱,收入出现了负增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涉土税收40%以上,非税收入居高不下,收入质量有待提高;各项增支因素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压力加大;到期债务本息增加,债务负担沉重;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范文三:财政局工作总结

2016年,若羌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与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及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州委九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及县第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奋力实现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抓项目、快增长,强产业、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全县地方财政收支运行状况良好,金融运行平稳,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我局2016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2016年工作计划总结上报如下:

一、财政收支运行情况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截止11月底,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2999万元,完成预算的77、67%,增收4265万元,增长7、26%;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320万元,完成预算的110、6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14086万元,完成预算的104、19%,增支19900万元,增长21、36%。主要支出为教育支出34166万元,主要是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要求;科学技术支出3343万元,主要为科技三项费达标支出;农林水支出22991万元,主要为拨付年初春季植树造林款及专项支出;城乡社区支出8211万元。2016年预计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0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2亿元。

(二)重点企业税源结构情况及税收增长点

若羌县重点税源主要是矿业缴纳资源税及企业所得税,从近三年税收结构分析,若羌县主体税源主要为企业所得税、资源税、营业税、城建税这四大税种。非税收入中主要是国投罗钾教育费附加收入及公安罚没收入。增值税所占比例较小。国投罗钾缴纳各项税费占税收收入的80%。

二、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情况

(一)加大综合治税力度,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

为进一步加强税源控管力度,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2016年,我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完善综合治税各项工作,一是按照《在矿区推行应用矿业安全和税收远程监控系统的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广应用税收远程监控系统建设;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全方位掌控税源,及时通报社会综合治税进展情况,通过联席会议协调处理各类重大问题,深入研究经济发展形势和财税政策,保障地方税收收入;三是健全联动机制,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涉税信息综合资料库,完善信息共享及报告制度,实现涉税信息的互通共享。四是制定若羌县特殊区域矿产资源税收征管办法。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县域内矿产资源(侧重特殊区域矿产资源:罗布泊地区、拉配泉及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税收征管工作,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使用单位和个人的纳税秩序,防止税款流失,增加财政收入。

为加强综合治税工作,我局已完善了矿业企业安装运程监控系统的方案,预计近期将在2个矿山企业安装监控;为建立综合治信息共享,建议上级部门统一采购综合治税信息系统,充分发挥综合治税成员单位职能作用,确保综合治税工作更全面、深入,使各项数据得到有效利用。

(二)积极推行公务卡改革,加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改革力度

为促进公务卡改革,我局于2016年3月将财政零余额账户和121个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全部迁入中国银行若羌县支行,并于2016年12月全面实施了公务卡改革,目前全县73个一级预算单位(含乡镇)已办理公务卡241张,并协调金融机构在县域内各种场所安装POS机90多部,但由于公务卡改革属新生事物,预算单位用卡积极性不高,截止目前,在系统上报销的公务卡支出259笔,合计336312元。

(三)全面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

2016年部门预算经若羌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批准后,在2016年4月份全面开展财政预算公开工作。在财政局网页上公开了《2016年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明细表》、《三公经费安排表》、《2016年预算单位支出安排表》、《2016年若羌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表》、《2016年若羌县地方财政支出预算表》。此次财政预算公开范围最广,公开内容最全,公开资金额度最高,公开资金占部门预算总资金额度的97%。参照自治州本级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我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各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正有序进行。

(三)以财政大平台建设为契机,推进财政各项改革步入轨道

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财政平台按期稳步运行。截止目前,已完成平台中门户系统、FOA系统、邮件系统、指标系统、计划、支付、政府采购、工资、动态监控、非税、项目管理各模块的操作实施工作。部门预算、财政供养、资产管理、账务等各模块按上报时间运行。

(四)逐步开展财政资金项目绩效考核工作

根据2016年财政工作任务安排,对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为开展并完成此项工作任务,成立若羌县财政局财政资金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对财政部门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和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结合起来。经财政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议定,对2016年预算安排的五个民生建设项目开展绩效评价,目前此项工作有序开展,在进行项目绩效总结报告阶段。

(五)加强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

为切实推进财政管理基础工作水平,2016年,我局重点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和岗位责任制度,对财政各业务股室近两年来的业务工作档案进行检查考核。检查对上级下达的资金文件和资金管理文件是否进行归档,财政部门是否及时将资金文件转发下达给预算单位,项目资金台账资料是否完善等相关工作进行考核,规范和强化内部制约机制,切实堵塞管理漏洞,进一步保障财政整体工作的科学规范、监督制衡、高效运行。

1、完善修订各项制度。按岗责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创优制度、业务流程、内控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软件操作使用制度等,将所有制度汇编成册,并针对各岗位工作内容的不同及每年度业务变化编制修订“一岗一册”,做到各个岗位各项工作均有制度可依,建立每年度财政法规制度汇编,使每个工作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完善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保障机制。完善内部稽核、内部制衡和相互纠错机制,按照规范的业务流程配备满足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需要的岗位和人员。严格实行分工负责制,明确岗位职责与分工。加强印鉴和票据管理。坚持“分人分印”保管,所有财政票据由专人管理、专人传递,并严格实行领用核销制度。建立健全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国库、商业银行之间的定期对账机制。

3、夯实财政基础工作。加强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基础工作管理,加大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并不断加强各预算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财务知识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全县会计信息质量,有效杜绝各部门违规发放津补贴、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将国有资产处置等收入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财政局各业务口详细掌握各自分管单位的基本情况,做好部门机构、人员、编制、资产、经费等部门基础信息,以及预算单位人员、工资和津贴补贴、收费项目和标准、财政供养人员、非税收入、县乡财政、享受各类补贴人口等财政业务基本数据收集整理工作。

4、加强基层财政所建设。近年来,我县对8个乡镇财政所进行了全面建设,其中:新建6个,已完工5个,依吞布拉克镇中心财政所正在建设。2016年乡镇机构改革后,财政所划归乡(镇)政府进行管理,业务工作受县乡财局指导。若羌镇、铁干里克乡、吾塔木乡、瓦石峡镇、依吞布拉克镇(祁曼塔格乡财政所、铁木里克乡财政所由依吞布拉克镇财政所统一管理)、罗布泊镇均设置财政所,正股级,核定全额预算管理事业编制共33名,在册人员23人,在岗人员20人。财政所人员增加,现有办公用房满足不了工作需要,2016年重建瓦石峡乡财政所,建筑面积230平方。目前我县8个乡(镇)财政所已全部配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基本办公设备。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做好乡镇基层财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政府融资平台建设情况

若羌县金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已成为若羌县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服务平台,发挥了担保公司中小企业发展的“启动器”、企业融资信用的“孵化器”、银行贷款的“减压器”功能,助推若羌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2016年金信融资担保公司资产总额为8366、28万元,公司收取担保费收入合计为112、14万元,委托贷款利息收入35、2万元,利息收入84、9万元;上交税金27、62万元,总费用为142、15万元,其中计提两金104、56万元;净利润为66、35万元。两年来,共办理担保贷款25笔,担保贷款金额7450万元,在保余额7280万元;办理委托贷款业务4笔,金额1600万元,在保余额1430万元。

四、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情况

我县有国有企业22户,三户企业为投资入股企业,其中:米兰水利水电公司投入1925万元、占35%的股份,巴州奇兰酒店有限公司投入10万元、占10%股份,若羌县罗布泊盐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入100万元、占40%股份。2016年我县汇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支出情况,只有四户盈利企业,大部分为经营亏损企业。18户企业上报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表,没有收入的企业4户。

2016年下半年,我县成立调研组到国有企业进行专项调研,调研主要围绕国有企业审计报告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整改措施)、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下半年企业的经营计划等。全县国有企业国有总资产66974万元,注册资本金为16417万元,职工人数为312人;今年上半年全县企业总收入为3612、68万元,其中盈利企业6户,净利润总额357、42万元;亏损企业有9户,亏损总额966万元;无收入的企业3户。通过调研,摸清了企业家底,为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我县四乡一镇中19个村委会和1个国营牧场申报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若羌镇、依吞布拉克镇行政区划中无行政村、罗布泊镇因无户籍人口,无法申报“一事一议”项目。我县年初部门预算安排“一事一议”资金2800万元,截止目前,各乡镇“一事一议”均已完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总投资2517、96万元,其中:村民筹资50、83万元,筹劳折资435、5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739、35万元,村集体积累投入49、11万元,拟申请财政奖补资金243、17万元。各乡镇居民点文化广场建设、路面硬化、绿化带、路灯、健身设施、防渗渠、村内居民葡萄长廊活动场所、垃圾收集点和村内房屋立面改造等工程正在建设中。同时我县做好“一事一议”政策宣传工作,在吾塔木乡、铁干里克乡、瓦石峡镇主街道旁悬挂了5个宣传牌,在村内居民墙面悬挂60条宣传标语,在村内路灯杆上安置了187个宣传牌,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一事一议政策深入人心。

(二)化解乡村债务工作开展情况

1、化解村级办公场所债务工作情况

4月州综改办下达我县化解村级办公场所建设债务奖补中央及自治区补助资金50000元,我县配套化解村内办公场所建设债务资金201679元。全县锁定债务实际余额总计250779元,其中:瓦石峡镇有一项债务,债务总额1215元;吾塔木乡有八项债务,债务总额249564元。于4月15日将锁定的债务250779元全部兑付至债权人账户中。

2、化解乡镇政权机构建设债务工作情况

9月州综改办下达我县化解乡镇政权机构建设债务奖补中央及自治区补助资金225万元、奖励资金507万元。全县锁定债务实际余额总计722万元,其中:瓦石峡镇有十一项债务,债务总额194万元;铁干里克乡有八项债务,债务总额25万元;祁曼塔格乡有一项债务,债务总额12万元;铁木里克乡有一项债务,债务总额46万元;依吞布拉克镇有一项债务,债务总额444万元。于9月24日将全县乡镇政权机构建设债务全部兑付至债权人账户中。

(三)国有农牧场农村税费改革资金使用情况

今年我县到位国有农牧场税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和新增因素补助资金共48万元,已拨付至铁木里克国营牧场,用于国有农牧园艺场在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及国有农牧场面临的非生产性的特殊困难补助。我县不定期到铁木里克国营牧场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

(四)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

2016年安排乡村级转移支付资金242、87万元,其中: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43万元全部安排到村级,县级财政新增村级补助29、87万元。根据巴党组通字〔2016〕28号文件精神,2016年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提高到8万元以上。在州财政拨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资金31万元的基础上,我县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县级财政又配套资金23万元,村委会承担18万,确保了全县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均达到8万元以上。截至目前,乡村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已下达各乡镇。

六、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

受全国各地经济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我县税收收入增幅较慢,受诸多因素制约,经济形势依然严峻,2016年财政收入任务完成困难。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矿产品价格低靡,加上贷款困难,使企业资金严重短缺,我县很多矿产品加工企业一生产就赔钱,我县部分矿产品加工企业处在被迫停产的状态。二是水、电问题已成为制约资源开发的重大瓶颈,制约了我县矿业经济的发展。因水资源匮乏、电量供应不足问题,我县部分企业不能正常生产,给我县的经济建设带来重大影响。

(二)2016年工作计划

针对2016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我县2016年财政工作重点完成以下工作:

1、千方百计抓收入。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收入目标任务;加快完善综合治税大格局,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建立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机制,强化收入组织的均衡性、及时性;积极培育财源,支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加快发展,优化财政收入结构,不断提高收入质量,稳步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016年预计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36亿元。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资金向民生项目“倾斜”,做到‘三保三控’,即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年内各部门一般性支出压缩5%,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预算追加,以节约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改善民生上,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的支持力度,确保教育、农业、科技支出增长达到法定要求。

3、积极深化财政改革。一是扩大公务卡改革,推进金融生态环境,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提高商户普及率,加大POS机具的布放力度,提高各部门公务卡的用卡率;加强与纪检监察、人民银行等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公务卡改革形成推动合力。二是完善我县财政应用支撑平台系统中各财政软件运行,并择时启动其它应用软件,加大平台利用率,建立建全财政大平台相关制约制度,合理制定流程。三是完善对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日常动态管理,结合动态监控系统,探索建立将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纳入监控范围的办法。四是加快推进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对2016部门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和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结合起来,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和质量。

2016年的经济目标任务繁重,我们有信心,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坚定信心,团结进取,凝聚力量,始终鼓足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的工作劲头,合力推进若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范文四:财政局工作总结

201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较好地实现了保收入、保工资、保运转、保平衡的目标,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2016年区财政总收入43、5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150、97%,同比增长17、22%,其中:本级公共财政收入130,72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7%,同比增长10、77%,增幅居全市第三位。

确保社会重点事业的支出,支持社会各项改革,促进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2016年财政总支出36、44亿元,同比增长5、19%,其中:公共财政支出270,00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9、34%,同比增长2%。全区和区本级连续23年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盈余。一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发展放缓、结构性减税政策等不利影响,我们通过科学谋划工作思路,精心组织收入安排,积极落实保障机制,确保了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一是抓收入调度。多次组织召开财税部门协调会议,明确收入目标,分解征收责任,解决征管问题。二是抓税源监控。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情况的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税源数据,配合税务部门有的放矢开展税收专项清查,堵塞征管漏洞。三是抓联动协调。进一步完善部门间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提高财税征管效率。

(二)民生投入保障较好。始终将民生事业放在财政保障的首要位置,坚持把财力优先向民生领域倾斜。2016年,全区共完成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支出203,684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5、44%。一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积极贯彻落实2016年《区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十件民生实事”工程相关工作。完成教育支出69,885万元,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发展中等职业免费教育,推进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完成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330万元,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和城乡居民低保标准,积极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扩大社会救济范围,加大对失地农民和城区重度残疾人生活的保障力度。完成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4,189万元,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水平,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完成住房保障支出1741、32万元,确保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二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区完成节能环保支出97万元,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支持“两型”社会建设;安排4726万元整治中心城区的市容环境,完善中山南路和飞水56号区市政道路路网建设,进一步改善广大市民休闲活动场所环境及城区范围内停车难问题,改造建设松林体育公园、清泉体育公园等7个体育公园,以及松林体育公园地下停车场等3个停车场。三是扶持三农发展。完成农林水事务支出36,043万元,积极推进一事一议农村公益项目,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发展;投入8495余万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维护;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双季稻补贴等补贴资金5052、48万元,其中,种粮补贴资金4305、48万元。四是抓好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投入63个贫困村29449万元,落实帮扶到村项目950个,落实帮扶到户项目30876个。

(三)服务发展积极有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支持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各项工作。一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306万元,确保了重点工程项目的资金需求;通过股权抵押等形式安排政府投融资公司资金4000万元,大力支持各投融资公司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城区基础设施。二是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积极落实支持园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并认真落实园区企业税收返还等财税政策措施,支持园区经济发展壮大;设立科技创新引导资金230万元,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区财政预算安排政银保担保资金1000万元,比上年增加500万元。同时,新增安排鼓励全民创业和扶持民营经济专项资金3000万元,向上级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044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全年共办理“政银保”合作贷款4312万元,支付保险金39、12万元,其中,农业贷款38笔,合计1152万元,支付保险金11、52万元,小微企贷款贷款12笔,合计3160万元,支付保险金27、60万元。

(四)财税改革有序推进。按照中央和省、区的部署,加快探索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做好区级财政资金拨付管理,明确责任,保证财政资金安全支付,今年开始结合资金拨付审批程序,对区级财政专户的管理进行规范,推进中央、省特设专户指标预算统一下达;二是继续推进财务核算集中监管改革工作。在镇级全面实施的基础上,结合修订后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新增发改局、经信局等5个单位上线运行;三是积极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主动做好支农资金整合的基础性工作,努力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从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归还、风险预警等方面加以规范,并实行全过程监管,防范债务风险,提升债务管理水平。五是制定了《清新区财政非税收入收支脱钩改革方案》,计划用一至二年的时间在区直单位全面推进收支脱钩管理的综合财政预算改革,通过建立和完善收入收缴管理制度,将政府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统筹安排,财政相应统筹安排支出,加快全区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调控监管能力。

(五)财政监管力度加大。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开展专项整治。依据中央、省里已出台的各项制度规定,出台了《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办法的通知》;并结合单位财务管理实际需要,开展公务接待、误餐、伙食补助等经费控制标准的调研,出台了《清远市清新区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专项行动》用制度规范“三公”经费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联合区纪委开展《整治小金库、违规使用专项资金专项行动方案》,完善和健全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二是严格资金管理。积极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建设,探索政府集中采购经营机制改革,完善政府采购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了政府采购管理效率,2016年全区共完成政府采购预算资金:27,896、9万元,成交金额:25,860、7万元(协议采购除外),节约资金:2,036、2万元,资金节约率7、3%;积极推进委托评审业务开展,加强重点项目审查,在保证评审工作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财政投资评审效率。全年共完成预算备案项目163宗,预算审核项目44宗,结算审核项目185宗(三项共计392宗)。预结算送审共计4、47亿元,定审4、24亿元,核减2,300万元,核减率为12、13%。三是提升资金使用绩效。严格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审核,规范绩效目标审核程序和审核职责,今年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专项资金总额达6534万元,占预算总支出的1、7%。四是严格“约法三章”的规定,认真履行财政职能,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做好会议费及“三公”经费控制压缩工作,“三公”经费比上年减少1059、12万元,比上年减少23、64%。

(六)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区委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折不扣完成规定动作,并结合财政实际:比务实作风,看服务质量,力戒形式主义,赛基础工作好不好、查群众意见多不多;比群众观念,看服务态度,力戒官僚主义,组织全局干部开展“下基层、惠民生”活动;比进取精神,看工作激情,力戒享乐主义;比清廉意识,看自身要求,力戒奢靡之风,抓制度完善,让人不能奢靡。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局党组本着“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要求,认真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深刻查找“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二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各股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与局党组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责任)承诺书》,并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强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干部到清新监狱参观,增强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

今年以来,财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结构不优。受经济增长趋缓的影响,组织财政收入面临“稳增长”和“优结构”的双重挑战。二是支出需求大,收支矛盾突出。在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各种刚性需求继续攀升,如人员保障经费的增加,最低生活保障、一次性抚恤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新农合新农保等社保项目的提标等,造成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三是在财政监管、资金使用效益、政府债务管理方面仍有不足。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监管的现象仍然存在;债务规模较大,蕴含着一定的债务风险。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范文五:财政局工作总结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各项决议,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在推动闽西加快崛起中发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一、切实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局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一)狠抓思想理论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充分发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带头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加强形势教育、政策教育、党章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带动各党支部和广大财政干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密结合财政职能,开展了以“联挂帮”、“创先争优”、打造“红土先锋岗”和“五个好”党支部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边学边改边提高。坚持贴近财政实际,立足提升素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统筹安排干部参加各级党校、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职称培训以及在职研究生进修等,激励干部职工重视学习、认真学习、善于学习,努力转变思维方式,主动适应新环境,积极应对新挑战。

(二)狠抓班子和队伍建设,形成团结民主奋进的良好氛围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做到集体领导抓大事,分工负责抓落实。坚持分工不分家,建立了AB岗制度,在工作中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有话摆到桌面上,碰到问题互相协商、互相支持、通力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局党组会、局务会、局领导与干部职工座谈会等制度。会前班子成员之间先通气协商,会上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统一认识,会后坚决贯彻执行,不打折扣。对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和涉及全局性的重要工作,如财政预算安排和追加、干部调整和任免,重大开支、评优评先、事关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始终坚持党组集体议事和民主决策制度。充分发扬团结和民主,对各自分管的工作敢于负责,对集体重大事项敢于决策,形成班子共事的合力。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及时协调办理落实;对来我局办事的单位和个人,坚持首问负责制,热情接待,文明服务。

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加强对财政干部的培养、使用和推荐。着眼于财政未来发展的大局,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并,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向组织推荐处级后备干部人选。

2016年,我局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被省财政厅评为优秀奖,1名同志被评选为龙岩市“敬业奉献好科长”。

(三)狠抓执行力建设,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局党组十分重视提高班子成员和科以上干部的执行能力,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局干部职工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整体观念,始终把财政工作放在推动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高度去考虑和谋划。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主动作为,主动站位,积极履行财政职能,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提供资金保障,自觉服从、服务于加快闽西崛起大局。

(四)狠抓廉政建设,树立财政机关正气清风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要警钟长鸣。全局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大力宣传廉洁从政、廉洁自律等先进典型,营造廉洁奉公的浓厚氛围。局领导率先垂范,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带头落实“八项规定”,带头过健康、文明、俭朴的节日。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职工廉政风险心理评估,加强心理防范,教育党员干部要耐得住清贫,顶得住寂寞,经受得住诱惑,牢记警示“手莫伸,伸手必被抓”。

二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用制度管好态度,用规章促进规范,用程序保障秩序,使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召开2次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把党风廉政建设与财政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产生腐败现象的深层次问题的要求,围绕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公务卡改革和政府采购改革等,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管好“钱袋子”,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当好闽西人民的财政“管家”,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五)狠抓党建和文明创建,促进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

一是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完善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开展“联挂帮”、“争创红土先锋岗”、“四下基层”、“三促”等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健全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员理论学习、民主评议等制度,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围绕“五个好”目标,在全系统扎实开展“三级联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争创“五个好”党支部、实施“1463”机关党建工作机制、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党员先锋岗等活动。2016年,我局被市委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在职三个党支部也均被市直机关党工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荣誉称号。

二是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创建贵在坚持,永无止境”。我局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抓手,充分发挥工、青、妇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开展连心帮扶、解困助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社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传播先进文化等活动,以此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推动财政各项工作的落实。1998年以来,我局连续五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三是深入基层心系群众。局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与企业共同探讨改革发展之路,帮助农村和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016年,我局为挂钩乡(镇)村落实帮扶资金共1100万,为挂钩村的37户困难户送去慰问资金5、5万元,被授予“连心帮扶先进单位”、“扶残助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定期组织本单位在职干部和离退休老同志健康体检,干部职工生病住院,局工会都能及时看望慰问;定期召开干部职工座谈会,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诚心实意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积极发挥财政统筹协调职能,推动闽西加快崛起

(一)攻坚克难稳增长

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宗商品价格下调等多重因素影响,卷烟、煤炭、黄金等主体税源税收持续低幅增长,机械等“1+2”主导产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税收增量有限,财政增收十分困难。

一是千方百计促增收。加强财税部门协调,及时出台了鼓励金融机构放贷、激励征管部门和县(市、区)组织收入等一系列稳增长、促增收的具体政策;财政部门努力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国地税部门通过科技管理增加收入,各县(市、区)和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站位全局,主动挖掘增收潜力,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圆满完成年度收入目标任务。

二是积极主动争政策。加强政策研究,发挥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共建中国老区财政科研龙岩基地作用,配合开展《加强生态保护的财税政策研究》、《汀江水资源保护的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等课题调研,争取上级对闽西原中央苏区更大政策支持;主动对接有关部委,争取到位上下游生态补偿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等专项资金。

(二)统筹兼顾保重点

全市财政克服地方财力十分紧张等困难,积极筹措资金,科学合理调度,较好地保障了市委、市政府各项发展战略支出。

一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统筹安排使用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政策性贷款等各项资金,优先保障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投入27、66亿元支持城市重点道路项目征拆及古武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确保关键性的重大项目及时开工建设;集中财力支持一批事关长远发展、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累计拨付支持机械等“1+2”主导产业资金5、89亿元,其中:用于支持汽车产业园基础设施1、5亿元,支持漳平特钢铸造项目(金大鑫项目)建设资金4、05亿元。

二是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支出城建项目资金44、14亿元,支持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其中:支出30、05亿元,支持龙岩大道三期、双永高速龙岩北互通连接等路网建设;支出1、53亿元,加快石锣鼓湿地公园、中央苏区公园等园林绿化项目建设;统筹资金2200万元,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条件;统筹资金8400万元,推动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统筹融资安排片区开发资金38、9亿元,推进六大片区改造征迁工作。

三是服务新区园区发展。市县联动共同支持新区各项建设,累计拨付新区园区建设资金9、1亿元,对永丰、龙雁新区给予贷款25亿元的贴息支持,对龙雁新区实行市级分成全额返还政策,完善《古蛟、永丰、龙雁三个新区财税管理暂行办法》,促进新区加快发展。

四是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筹措资金6、32亿元,支持“生态建设年”活动,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加强养殖业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支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支持水资源综合整治,关闭落后产能企业,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三)政策激励促发展

一是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全市支出1、71亿元,实施“营改增”、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即征即奖”等结构性减税政策,扶持企业加快发展;落实促进工业加快发展各项扶持政策措施,拨付企业奖励和帮扶资金7059万元;兑付资金2062万元支持我市扩大外贸出口,建立外贸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共担资金,帮助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引进重大外资项目的力度。

二是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安排2038万元,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关于扶持陆地港保税物流中心运营发展的政策意见》,通过贷款贴息、专项扶持等方式,支持龙岩陆地港、龙岩展览城、中国(龙岩)农产品物流交易城等总投资20亿元以上的商贸物流项目加快建设,继续加大对创意、动漫等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三是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安排科技专项2248万元,重点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基础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等,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安排科技创新资金338万元,扶持奖励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个,落实专利奖励政策,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及时拨付人才住房奖励450万元,吸引集聚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岩创业和工作。

(四)加大投入惠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居、乐业、保障为重点,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全市民生支出140亿元。

一是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市筹集资金28、8亿元,保障2016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实施。多渠道筹集资金1686万元用于稳定食品价格,支持菜篮子工程建设,强化食品市场监管和物价调控,做好粮油储备工作;全市拨付就业专项资金9700万元,支持完善就业援助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办法,落实财政贴息、社保补助、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促进就业带动创业,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投放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1、59亿元,建立多层次、多方位覆盖的新型保障房体系。

二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市教育支出33、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22%,支持实施全市中小学扩容建设,继续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实施中职教育全面免学费政策,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和教学条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作业本。

三是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全市支出1、3亿元,继续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每月70元调至85元,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家庭年人均收入1800元提升至1900元;拨付自然灾害补助资金2165万元,帮助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及生活困难救助;安排残疾人就业保障金950万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继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建设。

四是增加卫生事业投入。市级医疗卫生支出1、95亿元,支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调整城乡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240元/人。年提至280元/人。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年人均25元提至30元。

五是加大“三农”投入。全市“三农”支出50、68亿元,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保障三农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扩面,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村人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兑付种粮农户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9亿元、订单粮食直接补贴资金1961万元。

(五)创新融资出成效

一是突破融资瓶颈。深入研究国家金融动态,创新政府融资机制。汇金公司牵头设立了首期注册资本5亿元的龙盛担保公司,为市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发行企业债券提供10亿元担保,全年新增融资25亿元,其中:成功发行11亿元债券。继续深挖银行项目贷款潜力,积极开拓信托、租赁等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破解城市建设筹资难题。积极推动土地资源资本化,通过抵押融资等方式转化土地资本,充分发挥土地收储效益,通过公开出让,千方百计实现出让地价值最大化,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

二是创新投资方式。精心策划金融股权类投资项目,组织参与设立古田小城镇发展基金、原中央苏区生态产业基金等基金项目,参股我市六家村镇银行,合作参与排污权交易中心建设;有效策划资产投资项目,合作参与市区一级土地开发和天然气项目,支持新区园区建设。

(六)加强监管促规范

一是强化财政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扩面工作;加大结余结转资金统筹使用,盘活存量资金,整合归并市级部门预算项目100项,清理37项,调整优化专项资金结构;推动各县(市、区)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逐步提高国库直接支付比例;市本级119家单位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通过收缴系统缴入金库和财政专户的非税收入5、56亿元,比上年增加1、42亿元。

二是加强财政监督。动态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开展专项资金使用、县(市、区)财政运行质量和重大财税优惠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覆盖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继续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规范会计秩序;全面开展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2016年完成工程预结算审核项目564个,送审金额49、92亿元,审定金额44、92亿元,审减金额5亿元,审减率10、02%;强化政府采购管理,2016年全市完成政府采购预算金额10、99亿元,实际采购金额10、11亿元,节约财政资金0、88亿元,节约率8%。

三是认真落实人大决议。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和审议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016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7件、政协委员提案29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重特大项目少,传统财源结构凸显瓶颈制约,预期财源具有不确定性;二是支出需求刚性增长,超过财力增幅,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三是政府性债务较重,还本付息压力大,新上项目融资难;四是财政支出结构要继续优化,支出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财政队伍现状与财政面临的繁重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四、2016年工作思路

(一)千方百计组织收入

一是健全收入考核机制,将组织收入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二是挖掘增收潜力,实施税收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确保应收尽收。三是拓展政策空间,争取部、省新的支持。四是积极应对财税体制改革,加强研判,未雨稠穋。

(二)多措并举培植财源

一是支持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支持三大新区、新罗区发展,支持“1+2”主导产业。二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放大财政扶持政策效应。三是支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一是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支持推进城镇化进程,构建“大龙岩”框架。三是支持县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加快建设生态龙岩

一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推进生态示范市创建步伐。二是支持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三是推进水土流失治理,重现青山绿水。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二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的实现。三是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四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五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六是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条件。七是支持社会管理创新,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

(六)务实创新财政管理

一是深化财政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框架。二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和财政资源配置的透明度。

(七)努力锻造财政团队

一是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工作的实际成效。二是加大财政干部的培养和推荐使用力度,形成梯级干部队伍结构,实现财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快教育实践活动征集意见的整改,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财政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范文六:财政局工作总结

2016年,我局紧紧围绕“县两代会”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按照全县经济工作总体部署,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全面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督,强化收入征管,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了重点支出需要,财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做大财政蛋糕,优化支出结构,财政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201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84,167万元,同比增长15、82%。公共财政收入完成42,357万元,同比增长26、15%,增加8,780万元。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23、83%。

(二)财政支出情况。2016年全县公共财政支出328,926万元,增长18、17%。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一般公共服务29,992万元,下降17、50%;教育支出84,906万元,增长15、5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360万元,增长23、62%;医疗卫生支出39,810万元,增长22、96%;农林水支出60,454万元,增长22、77%;住房保障支出41,444万元,增长69、96%。

(三)财力争取情况。在依法组织收入的同时,坚持“向政策要资金、向管理要效益”理念,深入研究财政政策特别是财税体制机制,突出省对下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和财政资金投向等政策研究,全力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提升财政保障水平。2016年全县财力达317,721万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98、4%,增加157,580万元。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收入275,364万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91、26%,增加131387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54,081万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03、98%,增加73,446万元,实现了翻番;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30,012万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79、69%,增加57,659万元。

(四)财政管理工作。省财政厅对2016年度全省县级财政管理绩效进行了综合试评价,涉及重点支出保障程度、财政供养人员控制、收入质量、预算编制、债务风险管控、财政管理水平六个方面,我县综合试评价排名19,全市排名第一,其中:重点支出保障程度和财政管理水平两项指标排名均进入全省前10名,分别排第6和第9名。2016年12月,获得奖励资金800万元。

二、民生项目高效实施,基础设施稳步提升

(一)2016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三个。一是思南县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项目区建设在张家寨镇现代生态茶产业示范园核心区域,总投资521万元,完成新建蓄水池3口,配套拦水沟2、15Km,沉沙池3个,新建高标准机耕道2条8、65Km;新建主生产便道7条5、22Km,次生产便道12条8、01Km。二是思南县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2个,分别是思南县凉都益农绿业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思南县常青种养专业合作社。两个项目总投资392万元,财政补助196万元,企业自筹196万元,新建茶园0、25万亩、改造茶园0、2万亩,新建生产便道6Km,新建蓄水池900m3,新建沼气池200m3,开展技术培训400人次,购置设备345台(把)。9月28日市财政局代表省对农开项目进行了省级验收。

(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小康寨项目)。2016年,思南县美丽乡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08个,其中:一事一议普惠制项目131个、6个示范村建设子项目77个,总投资4262、84万元,其中:上级财政奖补资金3179万元。项目涉及26个乡镇180个自然村寨,2、32万人受益。硬化通组路111、66公里、人行便道97、99公里,建人行便桥2座,安装路灯1298盏,新建村级活动场所7个,卫生净化、环境美化类项目32个,小型水利及其他项目10个。项目于10月底全部完工,在县级验收中9成以上项目达到优质工程。

三、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科学理财水平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我局严格按照《2016年市委下达思南县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思党办发〔2016〕111号)、《思南县2016年深化改革工作方案》(思委〔2016〕23号)要求,切实采取措施,稳步推进各项改革。

(一)财税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1、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制度。结合全县经济运行走势,合理安排财政收支。一是合理测算可用财力。把上级相对固定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纳入年初预算。同时,还预列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补助。二是细化部门预算支出。人员经费预算以人事部门核定的实有人数编制。公用经费预算分档定额编制,其中“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分项预算,且负增长。住房公积金、城镇职工医保财政负担部分预算到单位。三是着力保障民生支出。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分别比上年预算增长88%、383%、448%、216%、874%。四是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约束力。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严格执行预算,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严禁虚列支出、转移或者套取预算资金。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会议费等支出。从10月份,把专项资金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对新设立的思唐、关中坝、双塘3个街道办事处的财政资金全部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2、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以思府发〔2016〕8号文件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县对乡镇实行“工资统发,运转定额,专项单列,协税奖励”的“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对人员经费、运转经费、村级投入、专项补助和协税奖励等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明确。3、进一步完善债务风险防控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逐步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设立了专门的政府性债务管理机构,成立了全县债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思南县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健全“借、用、还”制度,对政府性债务实行分类管理和限额控制,对不同类别的债务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认真落实省财政厅政府存量债务清理甄别工作会议精神,按时完成全县政府存量债务清理甄别工作,初步锁定并上报债务余额56、85亿元。今年以来,全县债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防范了债务风险,财政负债率、财政债务率、财政偿债率分别控制到警戒线以内。

(二)深化投融资体系改革。切实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抓好项目融资工作,缓解财政支出压力,促进经济发展。一是整合县域改制企业,增强五峰公司集团经营实力。完成万胜种业公司经营机制的转换、白鹭湖旅行社和思南乌江旅游运输公司组建;建成贵州康达医药物流园;贵州乌江石林旅游发展公司开展实质性地经营活动。二是整合全县国有资源和资产,做大公司资产总量,促进公司市场化经营管理,增加公司自身的造血功能,提高公司的融资偿债能力。五峰公司归集土地11宗,共计43万㎡,缴纳土地出让金21,313万元。三是切实做好项目融资。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通过不同融资品种的组合,加大与各家银行的协调力度,以确保融资任务完成。五峰、中天2个平台公司共取得融资项目18个,融资金额22、15亿元,已到位资金8、668亿元,有力地推进了县城河东棚户区改造、思南中学新校区建设、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康达医药物流园项目、城北二期土地整治项目、农民集中建房、双塘新区土地整治等重大项目建设和抗洪救灾损毁公路修复,支持了农业产业发展。其中:向省国开行申请抗洪救灾应急贷款1600万元,用于抗洪救灾损毁公路修复;申请扶贫小额贷款800万元,支持我县茶叶、中药材产业发展。

(三)推进公共服务外包改革。代拟了《思南县人民政府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制定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第一批)》。明确了2016—2020年的阶段目标:2016年工作启动,主要完成方案、目录制定等基础工作;2016年主要是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交易平台建设,并选择部分项目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试点;2016—2019年逐步扩大范围;到2020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效合理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体系和供给体系。

(四)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廉洁”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对政府采购工作的新要求,加强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协调配合,不断规范政府采购操作程序,不断强化和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机制。全年共完成审批政府采购申请328批次,采购预算8,321万元,实际成交7,395万元,节约采购资金926万元,资金节约率11%。

四、加强财政监管,促进资金高效运转

(一)加大财政绩效评价。今年我县财政安排项目资金为27,450万元,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资金数为11,528万元,占财政安排项目资金规模的41、99%,涉及社保、医疗、教育、农业、工业、交通等领域,涵盖6个预算单位6个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完成了县教育局助学金、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县交通客运管理局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配合市财政局完成了2016年第一批危房改造、2016年县教育局三项突破工程、2016年度的价格调节基金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

(二)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继续开展会计监督质量检测和收支两条线检查,按照《会计法》、《会计监督办法》、《财政检查工作办法》等有关要求,27个财政分局开展了财经纪律检查自查,县财政局对财经纪律自查工作抽查了6个分局。对9个财政分局和4个县直部门开展了财务检查和收支两条线检查。

(三)坚持厉行节约,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做到“四查对一通过”,查对发票与附件是否相符、查对发票与用途是否相符、查对金额额度是否与规定相符、查对资金用途是否符合文件规定,只有四项均相符才予以审核通过。2016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5,210万元,同比压缩23、24%,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2,432万元,同比压缩32、96%。

五、绩效目标推进,促进机关高效运转

(一)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情况。年初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组织了5次党风廉政警示教育专题讲座。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工作制度,在各股室张贴了《县财政局机关作风纪律建设五项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结合我县工作实际,代拟了《思南县党政机关和使用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思南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并以(思党办发〔2016〕132号)文件印发实施。加强财政监管,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

(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不断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扎实开展主题活动,认真编制党务政务公开项目目录,邀请人大、政协代表作为信息公开监督员,自觉接受监督。全年共制作党务、政务公开专栏4期,发布信息230篇,国家级媒体采用6篇,省级以上媒体采用信息43篇,市级媒体采用36篇,县级媒体采用155篇。我局“三公”经费预算在县政府网站进行了公开,让财政运作情况置于“阳光”下,防止了“暗箱”操作等问题。

(三)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际活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加强对党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作风方面的政策的学习,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深入开展交心谈心活动,深挖单位、局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共查摆问题115个。认真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相互批评动真格,相互批评意见达393条,真正让民主生活会变辣。对存在的问题整改落实不敷衍,建立规章制度,确保作风建设始终在路上。

(四)落实综治成员职责,做好资金保障。我局将综治维稳等工作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与干部职工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暨信访维稳、禁毒工作》、《禁赌工作》责任书。把维稳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资金作为财政预算支出保障的重点资金之一。年初在财政预算盘子十分吃紧的情况下,仍安排专项资金173万元作为综治工作经费,确保了全县社会政治安定和治安大局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资金保证。局机关在工作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极力压缩“三公”经费,确保综治工作经费的投入。全年投入经费3万多元为支付局和基财局聘请了1名安全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

(五)党建顺民意,帮扶暖民心。局党支部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从严治党,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大力实施以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为主要内容的强基工程。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严格党员发展,2016年3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培养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全体党员按月足额交纳党费。党内统计年报准确、及时、全面。深入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全年共为10个帮扶村向上级部门争取了20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项目总投资405、73万元,多渠道争取和筹措100万元资金扶持帮扶村发展烤烟和生态茶产业;争取新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170万元发展食用菌大棚生产基地和加工厂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搭建干群连心桥。结对帮扶25户计划生育贫困户和20户贫困党员户,发放慰问金3、5万元。积极协助帮扶村抓好灾后重建工作。先后筹措18万元资金对10个联系村的人畜饮水供水管道断裂、通组公路损毁、村民房屋倒塌进行了维修。

(六)积极推进民族事业发展。将民族宗教事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支持全县民族团结创建工作,2016年预算民族宗教事务经费299、6万元,共争取到上级少数民族专项资金256万元,安排70万元用于支持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工作,安排8万元开展“6、19”大型宗教活动,保障了全县民族事业的发展。

总之,一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目标任务,切实采取措施,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

2016新农村法制体系调研报告
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第八篇

按照省人大、市人大关于开展新农村建设法制支撑体系专题调研文件精神,我委积极深入乡镇、村庄切实有效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情况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办法。

一、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要求,我委参与了全县的新农村建设村庄布点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强制性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受到了广大村民的好评。今年我们将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协助各乡镇人民政府将村庄规划编制好,实施好,切实保护好群众利益。

2016年,我县除已委托省第一测绘院完成了全县22个乡镇(城关镇除外)政府所在地的1:2000地形图的补测工作以外,还委托建苑规划设计院、阜阳规划设计院和规划设计院、合肥规划设计院等完成了等11个镇的总体规划和张村镇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此外,我们还完成了90个村庄建设规划。

2016年,按照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村镇规划编制工作要求,我委拟协助各相关乡镇编制完成11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和228个村庄建设规划。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2016年3月上旬发布招标文件,4月上旬前完成这次规划的招标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已完成。2、2016年9月底前完成这11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和228个村庄建设规划的专家评审稿。3、2016年10月底前召开专家评审会。4、2016年12月底前完成这11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和228个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存在的问题

1、村级规划建设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的状态,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有的虽然有了规划,但过于简单,或是适用性不强,难以指导建设;或是有了规划不按规划建设,存在乱搭乱建、建设水平低、杂乱无章、重复建设现象,并且大多农民受封建迷信等陋习的影响,不靠科学规划,而是依靠风水先生选址定向,严重阻碍了村庄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也增加了农村管理的难度。

2、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由于农民的环境自律意识差,农村大部分村庄普遍存在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苍蝇乱飞、污水乱流、摊点乱摆、牲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废水处理等问题较为严重,同是,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不正当使用化肥、农药等,也造成农村环境不同程度受污染。

3、农民思想观念落后。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但部分农村居民封建思想、宗族观念及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小农意识浓厚,只看重眼前利益及局部利益,法律知识贫乏、法制意识淡薄,违法违纪行为仍有出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村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农村建设资金匮乏。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巨大,县乡村财力薄弱,尤其是在农村“三减免二取消”后,镇、村二级只能够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根本没有财力投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几点建议:

1、加大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力度。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大量资金的投入作为物质保证,逐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并向农村倾斜。一方面要加大中央、省、地级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农村改水、改厕、改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确保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各项资金投入。

2、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大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做好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加大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可降解地膜的力度,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排污情况的监督管理,减少农业自身导致的污染。

3、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当前,大多农民素质不高,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对建设新农村缺乏足够认识,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不少地方存在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农民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农村居民知足长乐、固步自封、怕冒风险、不讲效率的生活生产态度,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4、要细化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标准和基本内容。要细化和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内容,如何建、怎样建,建些什么、建成什么样才算是新农村,结合各地实际,要有一个指导性标准。同时,要强化示范,实行打造亮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不能急于求成,要建立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和旧村庄改造

我县在新农村建设和旧村庄改造同步进行,着眼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富裕和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狠抓工作落实。

在新农建设中我县结合实际,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见,考虑区位、地形、生态、环境、耕地等因素,编制和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有针对性地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我县的新农村建设,注重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如,我委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16年—2016年我委共完成1800户的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任务,今年计划危房改造1200户很大程度解决农村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困难家庭的居住安全问题。

存在问题:近日我们在农户家中调查中,在与农民的交谈中发现,农村建房中原有的一些问题表现突出。

1、规划管理缺位,村庄建设较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民有了钱就想建房,建起房来,依旧是各占各的地,各占各的山头,许多村庄“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屋,不见新貌”。不少农民建房只顾自己喜好,自行零散建设,无序建设。不少农民建房喜欢建在公路两侧或向村外延伸,往往呈“线性扩张”、“环状扩张”或向“村外村扩张”,农民建新又不肯拆旧,旧房子、破房子、空置房不断增多,“空心村”现象比较普遍。

2、基础设施缺乏,配套建设滞后。村庄内路面泥泞不堪、管道乱埋、电线乱拉、污水乱排、垃圾乱倒,居住环境脏、乱、差。

3、违章建房现象多,依法处置难度大。由于有关部门疏于监管,农民建房随意性强,农村普遍存在未批先建、少批多占、一户多宅、擅自加层,乱占耕地等违章建房情况突出。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增加了今后征地拆迁难度。

4、无图纸施工,农房质量欠佳。农民建房一般没有设计图,用材不讲质量,施工无合同。施工队多是临时拼凑起来的,缺乏施工技术,又无资质,仅凭经验“口头设计”,或模仿他人住宅建造。这种建房,不仅外观“千奇百怪”,而且内部构造也存在设计缺陷,施工的质量难以保证。建筑人员不仅自我保护能力差,建房施工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民建房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新一轮农民建房热潮中,应当予以重视并迫切需要正确引导和加以解决。

几点建议:要尽快成立专门的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和人员,防止私房建设管理失控,未批先建、私搭滥建现象。优化执法环境恶劣,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我委已向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建议抓紧出台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为依法依规履行村镇建设管理职责提供依据。同时健全巡查网络,加大违章建筑查处力度,对城镇和村庄各类违章建筑物进行集中整治。凡违反城乡规划,影响居住、市容、交通,损害公共利益的,坚决依法予以拆除,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我委2016年完成6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环卫车辆各1-2台,力争使这6个乡镇的卫生环境有一个大提高,推动农村清洁工程又好又快发展。

2015审计报告模板
转移支付,财政评审 第九篇

第1篇:审计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

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我在审计部经理的岗位上,带领审计部的全体同仁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审计计划,紧紧围绕公司提出的“加大核查、审核、监管力度,确保各项制度深入落实”这一工作目标,积极主动地在公司内部开展了审计工作。经过全体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1、从公司内审工作的开展上实现了由原来的浅层次、窄领域的简单审计向多方位、宽领域的综合审计的转变,实现了从创建到各项工作得以健康发展的良性过渡。2、从个人的工作能力发面,实现了从最初的不了解、不熟悉,工作过分谨慎小心,甚至有些领域不敢介入,到现在能大胆的、全面的开展工作的转变。可以说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现在已经全部融入到了这个充满活力、朝气的大家庭中,但这与领导对我的期望和要求还存有较大的差距。不过我相信有公司领导的信任,有在座的各位部门经理的大力支持,再加上我们全体审计人员的勤奋工作,公司的内审工作一定能一年会比一年有起色。同时也会能得到公司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及。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汇报工作:

一、20XX年的主要工作

1、严格审计的纪律和制度

审计部是一个新设部室,领导寄予我们厚望,同志们也关注着我们的发展,我深知责任重大。为了使内部审计工作在公司管理中得以顺利开展,审计部在成立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就根据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并结合内部人员的具体业务能力,本着既要明确各自岗位职责,还要坚持分工不分家的原则,进行了内部分工。并从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形象和工作结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基础工作的进行,为我们全年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积极开展对驻外分公司财务管理的监督和评价

临沂狮玛公司是我公司至今唯一一家对外独立开展经营业务的驻外分公司,年生产各种复合肥近40000吨,加上销售总公司的肥料,2015年销售收入已经突破了一亿元,公司的资产总额也达到了1000多万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公司一直没有建立起完整、严密的内部核算管理制度,从而使会计信息的反映带有很大的不真实性,也给总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性。根据公司领导的要求,我们在对其会计核算进行检查审核的同时,先后分两个阶段对该公司的财务管理进行规范、核查。第一阶段是参照总公司的相关制度,帮助该公司制定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仓库管理的工作流程,健全会计核算的账簿体系,规范会计核算程序,建立严格的、定期的会计报告制度。第二阶段,对规范后的会计核算制度,实施正常的审计检查,通过这一系列工作,规范了该公司核算制度的同时,也教育了会计人员,增强了他们做好工作的责任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严格费用报销规定,严格费用审核

今年是我公司各种费用报销新规定出台的第一年,旧的报销程序和标准对审计工作影响很大,突出反映在人们的认识上。审计是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前沿,审计人员就是把这个关口的,将不符合规定的支出堵在这个关口之外,是我们审计人员的责任。我们从一开始的单纯的业务费用审核逐步扩大到后勤的费用审核、生产车间工资的审核、装卸费的审核、车间修理费的审核等,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支出。为了保证这一工作的质量,我们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时间,组织学习公司出台发布的新规定,新同志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技能,主动请教老同志,并对要点及时做好笔记,所作的这一切都为做好这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年以来,尽管我们对费用的审核量上不断增大,但基本上没有出现有问题的审核,从而有效的配合了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

4、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为领导提供市场监管信息

根据公司领导的安排,今年,我先后到河南和省内的几个市场。针对市场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核查,并结合核查进行了市场调研,这也是审计部2015年工作计划的一项基本内容。核查中,我们昼夜兼程,为了把问题核查清楚,把市场调研准确,每到一处都积极地与客户沟通,多方收集市场信息资料,这一切都为我们后期报告的撰写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先后两次的市场走访,形成了近万字的报告,把问题找准了,建议提对了,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和客户、业务人员的好评。

5、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的结算工作已接近尾声

根据工作计划,并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组织了对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施工单位报价的核对及园区设备计价等工作。园区项目建设跨度长、项目多、投资大、施工单位多、资料零散,我们通过努力一一克服了这些困难,截止到10月底这项工作已基本结束。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既较好的维护了我们金正大公司的对外形象,也为公司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6、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进展顺利

按照工作计划,组织了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为了使这项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在公司财务部的通力配合下,首先对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之前的应收账款进行了梳理,并根据内部的落实情况编制了账龄分析表。本着先清没有问题的客户这一原则,组织实施了清查、清收工作。截止到今年10月底,共清收账款176390元,较好的维护了公司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审计工作还存在盲点,如对经济合同的审查。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经济合同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有效的经济合同审核也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早在审计部成立之初就制定出了要建立有效的的合同管理机制的工作计划,提出了要全程参与施工合同、大型设备及物资采购合同的拟定、评审乃至签订的建议和目标,并要求与有关科室、部门共同配合对合同的主要条款和要素进行评审、会签,以达到签订的所有合同都满足可行性、合法性、效益性的要求,并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我自身的努力不够,这项工作至今也没有开展起来,形成了审计工作的一个盲点。(今年我向公司提出了要成立合同管理领导小组的建议)

2、审计工作还不够深入、细致;

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内部审计工作当中,既要本部门积极主动,也需要其他科室部门的合作,更需要按公司计划进行。但是一年来可能由于我对公司要求的理解

方面还存在差距,导致了我们工作中经常表现出依赖性大、主动性差和开拓性不高的弱点。针对工作中反映出的三性,我又详细的找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二十个问题(见附表)

3、审计的职能有待加强

回顾一年来我们的审计工作,往往理顺性、规范性的成分多,审计评价的成分少。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我的思想认识有关,更与我开拓意识不强有关。我一直认为这只是刚开始,一切还不规范,审计工作头绪比较乱,等理顺好了以后的审计工作也就好开展了。正是这种思想的存在,使我们在工作中无形的淡化了审计的职能。

4、本部门的人员对公司开展的各项活动参与不够积极

审计部成立之初,从对公司内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项目存在不确定性及为公司节约人力资源的角度考虑,组架不大。可这样一来,在保证正常的费用审核和工资审核的前提下,再应对其他活动时,人员就显得紧张了。特别是下半年园区建设工程结算核对工作开展以来,审计部内每名成员的工作都无形中加重了,再参加公司举行的活动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所以对公司下半年特别是进入三季度后组织的活动,我表现得不是很积极,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整体的活动效果。

三、20XX年的工作计划

20XX年审计部的总体工作目标是:在20XX年审计工作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取得了重大突破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开展企业的效益审计,加强对公司财务管理及会计资料的审计,评价其真实性、合规性及效益性。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评价职能和管理控制职能。在具体的工作中,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重点是要把审计工作的重心前移,将事后审计同事前、事中审计并重,努力使审计的批判性、保护性和建设性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公司的二次创业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具体的工作有以下六个方面:

1、继续做好费用及工资的审核

这项工作做好了,就体现了审计是企业经济卫士的作用。20XX年由于我们非常注重与财务部的交流与沟通,这项工作开展得还是比较顺利的。特别是对车间及装卸队工资的审核结果上墙制度,既体现了审计的公正、公开、公平,也从某种程度上对管理者起到了警示作用。

2、重点对公司基建项目进行审计

企业的基建工程既是一个投资大的地方,也是一个容易出问题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地方。参照20XX三季度以来我们进行的工业园区基建项目的工程验收、施工单位报价核对的工作,虽然过程很顺利,也维护了公司的合法权益,但是这只是浅层次、简单的、事后的审核,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内部审计对投资项目的管理监督的作用。2015年我们要保证不仅从形式上,还要在内容上对基建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整体监督审计,积极争取总公司及相关部室的配合,努力做到从项目立项、工程投标、施工队伍选择及具体施工合同的签订、施工过程中项目的变更签证、建筑材料的选定和价格的确定,直至竣工决算的全过程参与,为审计工作能深入细致的开展打下基础,绝不只做最后收方工作的随从者。

3、积极开展对公司财务信息的核查与审计

20XX年制定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已经明确规定了要定期开展对公司财务活动的审核任务。但由于我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这项工作上,所以很难对公司的财务管理作出正确的评价,也没能为公司领导提供过有效的管理信息。2015年我们审计部将每季度对公司的财务收支凭证审计一次,重点监督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会计处理情况。全年分两次对总公司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的审计,评价其真实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努力为公司决策层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状况和公司经营管理情况的信息。

20XX年我们还要加强对生产一线成本核算的监管,全年计划对每一个生产车间进行一次全面的成本核算管理的核查,以帮助生产车间严格成本核算制度,减少浪费、增加收入。(1)审查产品的生产是否是按计划生产的,是否有审批手续。(2)原材料的耗用数量是否是真正的耗用,有无出库单,出库单的办理是否严格按手续,程序是否合规,包装物的耗用是否与产量一致。(3)生产产品的成本计算是否正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动力等是否有依据手续,并要与计划消耗数量相比较,找出节、超原因(4)设备的保养保护。

4、继续做好对驻外分公司的制度执行和经济效益的审计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这项工作我们开展得比较顺利,20XX年我们要在这个良好开端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这项工作,每季度对驻外分公司的财务收支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全面反映其现金流转及经济效益情况。

5、继续做好应收账款的清收工作

组织应收账款的清收工作仍然是2015年审计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每两个月一次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评价,努力争取在04年清收工作的基础上再有大的突破。(我已在建议中提出了要成立应收账款清收小组)

6、积极配合销售公司,加强对市场营销的监督检查。

全年计划安排两次对公司的市场营销情况进行核查,重点从业务人员执行公司价格规定、营销政策、是否存在挪用客户货款窜户发货、返利和广告费的发放、质检费用的报销、货款的回收、销售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客户满意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检查,以此评价其市场驾驭能力并为公司对业务人员的考核提供尽可能详细的资料依据。今年计划还要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业务部的费用报销进行专项核查,以规范业务部人员执行公司财务规定的自觉性。(我提出了公司要出台一个处理市场遗留问题的办法的建议)

总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发展的卫士,审计部作为公司后勤的重要一环,明年的工作依然是艰巨的,我要戒骄戒躁,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及处理问题,切忌主观、武断。为公司的二次创业作出最大限度的贡献!

第2篇:财务审计整改报告

为认真贯彻全国公安审计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支队“审计整改年”活动要求,切实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进一步加大审计整改力度,我大队自3月开展“审计整改年”活动以来。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将我大队“审计整改年”活动自查自评情况总结如下:

一、“审计整改年”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

在支队党委和财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大队全体官兵的倾力配合下,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审计整改观念全面更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紧紧围绕支队党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切实做到了“三个转变”:由事后惩处向事前防范转变、由处理处罚向积极建议转变、由被动监督向主动服务转变,改变了以前认为“审计工作就是找麻烦、整人”的错误观念。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确保审计整改年活动有的放矢。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大队财经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经济活动违纪违规问题得到有效处理,经济活动“免疫系统”建设得到有效推进,涉案财物管理逐步规范,经费物资监管更加有力,保障能力更加高效有力,从源头上遏制和杜绝各种违反财经法规纪律等问题的发生,为消防部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二)审计整改工作成效明显。2015年支队对我大队2015年以来的财务开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我大队有4张凭证存在要素不全;暂付款中有支队购车款30000元没有发票以及一笔不明款6402、39元;固定资产帐帐之间相差3098359元。为了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切实得到整改。根据实际情况,我大队仔细梳理,针对以上四项不同的问题,按照问题的属性逐个进行了汇总归类并整改到位。分别采取自查自纠和审计问题整改回头

看的形式,对已整改到位的问题进行再检查再核实,现阶段已整改到位3个问题。由于我大队营房重建,到现在还未进行验收决算,导致固定资产帐帐不符,我大队将尽快和有关部门协商,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争取将所有问题逐步整改到位。

(三)机制制度逐步健全。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大队党委召集官兵学习有关财经法规以及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完善内部制度。坚持目标科学、责任明确的原则,先后制定了《大队财务管理办法》、《财务监督责任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

(四)宣传力度强,为确保审计整改年活动取得实效,为使全体官兵充分认识和重视审计整改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大队从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多次召开大队党委会议,及时传达“审计整改年活动”的精神和工作要求;并通过支队内网的形式发布工作情况。整个活动期间,大队在支队内网上刊登了3篇关于“审计整改年”活动的新闻报道。

二、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审计整改工作有待加强,整改工作手段不新。目前的工作开展,大多仍停留在以前的老方法,不能创造出新的、更好的方法。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对问题的实质欠深层次挖掘和分析,信息专报的针对性和建设性不强,整改措施过于粗糙,可操作性差,促使强化内部管理的效果不明显,督促整改力度不大。个别问题“屡审屡犯、屡犯屡审”。

(三)专业技能亟须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任务重、培训机会少,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三、认真落实整改提高的各项措施

(一)把握角色定位,树立服务大局的财务管理理念。以开展工作评议为契机,用开放的意识、比较的思维、创新的理念、改革的精神,重新审视和研判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坚持围绕支队党委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安排项目计划开支和开展工作,从机制、体制层面建言献策,强化财务管理服务大局功能。深入分析查出问题的症结,从加强内部管理层面提出有真效、有实效、有长效的工作建议。

(二)开展作风整顿,塑造文明高效的财务工作行风。将作风整顿与学习新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相结合、与开展审计业务相结合、与建立健全“刚性”管理制度相结合,以优良高效的工作体现良好的工作作风。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顿措施,坚决杜绝“两张皮”和“走过场”。

(三)搞好业务培训,培养技艺精湛的财务人员。以“摸得清家底、查得出问题、提得出建议、经得起检验”为基本要求,加强财务人员培训。以“请进来教”为基本途径,邀请专家,进行电算化、法律、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以“送出去学”为首选方式,将财务人员送到上级审计机关和大专院校强化培训,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培养财务管理“精兵”。

(四)加强廉政建设,塑造廉洁透明的形象。严格执行廉洁从业。以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建设为抓手,要求财务人员用高于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严于别人的标准监督自己,严格执行财经法规等制度,探索实行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切实维护财务人员的廉洁形象。利用会议通报、宣传栏等形式定期公开大队财务收支情况。

第3篇:乡镇审计整改报告

XXX人民政府:

自收到山亭区审计局对我镇《**同志任**镇党委书记期间经济责任审计的报告》后,主要领导和财务人员认真检讨了我镇在日常财务管理上存在的的问题。虽然我镇在执行财经法规方面是严格的,但在“预(决)算执行、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部门收费”方面还存在未按财经法规去做的现象。镇主要领导和财政所对这次经济责任审计非常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针对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自审并以积极的态度加以整改,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于在预(决)算执行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坚决予以纠正。虚列的财政收支、空转税收已经调整了有关预算科目;挤占截留的村级转移支付已列明计划,并逐步按计划拨付到位;通过镇经委向纳税人支付的扶持款,今后不在支付;对专项资金已单独核算,今后不在挤占挪用或直接弥补经费的不足;对农业税收的征缴,今后按税法规定的科目,按时足额上缴。

二、对于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也已作了全面的整改。已加强了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把以私人名义的存款已转入单位的银行存款帐户;对库存白条进行了清理清查,公务借款,基本收回,并以做了帐务处理,个人借款以下了催款通知书,限期收回;对业务费已建立了开支制度,今后业务费严格执行开支制度,特别是从严掌握业务招待费的开支;固定资产已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健全了固定资产帐簿,并把已有的固定资产登记入帐;加强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杜绝不合理开支;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足额补缴入库。

三、对部门收费存在的问题,镇民政办已把违规收费所得全部上缴镇财政,并加强了对部门收费的管理,坚决杜绝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四、对停收租金的水泥厂,我镇经过调查核实,经党委会研究决定,制定了租金征收办法,保证了集体资产的增殖和收益,不断增加镇财力。

在积极整改的同时,认真自我反省,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财务队伍建设。组织财会人员学习《财会基础知识》,学习相关专业技术,抓好业务技能培训,强化思想训练,提高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二是加强预(决)算执行。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编制乡镇预算,坚决杜绝虚列财政收入和支出。对村级的转移支付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不挤占、挪用,确保惠农政策执行不走样。

三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建立健全财务内部管理制度,按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进行帐务处理。1、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对专项资金,注重资金使用效益,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不挤占挪用;对村级的转移支付确保按时足额拨付到位。2、加强支出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支出管理有关制度,深挖节支潜力,紧缩乡镇财政支出,建立和完善费用报销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从严控制购置费、招待费、车辆费用、奖金补贴等开支,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对不真实()、不合理、不合法的票据,不予报销入帐。3、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对镇政府和镇直部门的固定资产清查评估,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相关帐簿,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4、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基础管理和增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根据《会计法》规定,结合本镇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现状,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债权、债务清理制度;审核、制单、复核、记账等岗位交叉安排等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治理对策。

四是加强对镇直部门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镇财政加强对预算外收费票证的管理,建立、健全预算外收费票证领、销、存和登记、报告制度。收取算外资金时,必须使用省级财政机关统一印制或监制的票据,收取的算外资金,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项目、范围、标准和程序执行,坚决禁止乱收费,同时也避免了预算外资金的体外循环。

第4篇:审计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XX。2、16—20XX。3、6

实习单位:朔州诚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实习岗位:审计员

实习目的: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在进行了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理论》的学习,可以说对所有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为了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我希望通过实习,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检验自己、吸收知识、弥补不足。真正的了解什么是现型社会所需要的财会人员,我需要实习。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我希望通过实习,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检验自己、吸收知识、弥补不足。充分了解什么是现型社会所需要的财会人员,为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公司概况:朔州诚信会计师事务所,是原隶属于朔州市国家税务局的会计师事务所,xx年6月份改制成为朔州诚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公司住址位于朔州市建设局招待所一楼,现有执业注册会计师17名,是朔州地区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中注册会计师人数最多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另有助理专业人员16名,从业人员共计36名,而且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学历者占80%,组建成一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成为朔州地区在经营规模、人才实力、业务质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实力和优势的会计师事务所,在职业道德、执业质量、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等方面,该所专业人员每年都要不定期地参加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国家会计学院的专题培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全面承揽国内各种法定业务。在承办业务时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法规制度,始终坚持独立、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守商业密秘,获得了很多企业的一致赞扬。在历年的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检查考评中,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并被评为先进单位。从未因执业质量和执业道德受到任何处分和处罚。经营范围主要有:审验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表;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办理法律法规的其他业务,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担任企业财会顾问;提供会计及其它管理咨询,业务涉及到了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和领域。

二、实习内容

(一)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

1、组织机构设置:

2、人员设置:

(1)主任会计师(所长):全面负责事务所各项工作。

(2)业务一部经理:负责执行上级分派的工作和受托审计业务;协助撰写审计业务综合分析评价报告。审议是否接受委托审计业务,确认企业有接受服务的意愿,寻找到业务来源后,应积极到企业收集相关信息和记录企业的要求,汇总成一份资料,提交主任会计师,并共同审议是否接受委托;审批通过的,主任会计师对该项业务负有最终责任,并报办公室记录;审批未能通过的,业务一部经理应说明理由,并口头或书面通知委托方。接受受托审计相关的业务后,成立专项小组,确定工作流程和运用方法、审计程序等,每次完成业务后撰写工作分析和评价报告。

(3)业务二部经理:负责执行上级分派的工作和审计业务外的其它受托业务,主要负责事务所受托代理记账和相关咨询等工作。接受业务后确定工作方案,每次完成业务后撰写工作分析和评价报告。

(4)财务部主管:记账并期末编制报表,审批各项目资金支出、费用报销等,如金额较大,提交上级领导审批;其他工作安排。

(5)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直接管理事务所内务,承担本所的宣传、外联、资料管理和公司博客资料的上传、文员工作、员工考勤、员工工作记录、绩效考核等日常工作;兼任财务部出纳,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出纳工作,不得“坐支”,未经批准或出示领导批条,不得随意挪用资金;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6)其他安排:由于人员有限,会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临时作出岗位调整或额外工作安排,务必随时接受安排。

(二)实习的具体内容:

实习期间按照要求和公司安排主要完成以下实习任务:

1、了解会计师事物所机构组成,人员职责,基本业务。

2、分别熟悉事物所各种会计业务的操作流程,行业规范,协助会计师完成各类业务。

3、配合工作人员完成各种办公室日常工作。我被分司审计部,第一天早上很早就正式到公司报道,随后由负责审计业务的主任会计师给我介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情况,主要从公司发展历史,机构人员设置,经营业务范围以及目前经营状况等方面做了说明,最后,明确了我们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任务,并提出了相关要求和期望,鼓励大家在新的环境里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实习期间有所收获。由于是第一天去我并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看着公司的其他员工忙的不可开交,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因为我没有业务可以做,也只有在那里看别的公司送来的一些资料,开始我觉得公司的凭证和账本有什麽好看的,可是我看进去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的,以前觉得课本上的都见过,其实对于实际的凭证资料我完全不知道。

一切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陌生。因此我就利用这些空闲时间翻阅一些会计的相关政策、法规。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法律法规,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是我获得了行业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在事务所内跟随李老师熟悉情况,并帮忙完成各项办公室日常事物。第二天,办公室主任李老师带领我进行了一些档案整理工作,我被带到档案室,吓我一跳,那么多档案啊,我正发愁怎么找呢,老师把我领到一个角,我定睛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有顺序的,很快我们就将过去两三年的档案重新码放整齐,并按序号做以说明,在这期间进行了不少的体力劳动。另外,老师还手把手的教我们文档的装订方法,几个人一同练习,从排序,打孔,穿线一直到最后的粘贴,编号,最终能够将一落零散的报告底稿整理成完整的报告文件并排放整齐。就是这些看似简单不经意的工作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要是不经过锻炼是没有办法做好的,而这些工作也正式以后从业中最最基本的。在此期间,我们也有机会看到了大量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工作底稿等等一手的文字材料,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了事务所的具体工作,那一本本厚重的档案就是这些工作的最好见证。

然后,进入审计业务的实际练习操作阶段,主要是在注册会计师老师的指导下做一些测试工作,协助完成工作底稿,起初,比较生疏,就先自己翻看客户提供的各种资料,包括凭证,总分账,明细账,固定资产明细表等等。然后开始进入抽查凭证工作,抽查凭证工作是审计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程序,很多问题都是在抽凭时发现和暴露出来的。在我们逐渐熟悉抽查凭证的原则和方法后,便独立完成抽查工作,决定抽查的项目并签署审计抽查意见。由于我们接触的业务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没有特别复杂的审计过程,在完成底稿后,我们又参与资产负债表和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核对过程,将各项数据综合统一后与客户提供的报表相对照,这些都是在事务所里协助老师做的比较零散的工作,但是的确学到了不少东西,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有时自己都会遇到麻烦,在此解决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4、我和老师出外勤,上午十点多到达了今天要审计的单位,是一家出租汽车公司,派我们事务所来审计。公司资金都是很大的,光是上几百辆出租车这固定资产价值就已经上千万,另外市区的一些房租等琐碎的也多,算是大企业。这是我第一次自己接触底稿,新鲜极了。虽然前两天在办公室里看多了底稿,不过总不是自己弄的,没有太多感觉。今天我就坐在老师边上,老师最开始填写的是现金和银行存款审定表,边写边告诉我,哪个空格填什么,需要问出纳拿什么,怎么写。然后老师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待摊费用等审定表,我在边上看着他计算,大致的过程了解了。对于一些金额颇大的我们持怀疑态度,需要抽查记帐凭证,我给老师打下手。出租车公司和其他企业有着很大不同的地方,就是营运执照,对于他们来说,车顶多2、3万,可是营运执照值10几万,所以我们部门领导也来了。

他让我抄那些司机和公司签订的协议,花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开始有忙的感觉了,开心,明天还是要去那家公司审计,希望可以很快搞定。不过可惜,后来需要复印太多,我跑了很多趟复印室,没仔细看老师做事的过程了。完成年度审计业务,我们在事务所协助完成昨天现场工作的后续工作,整理完成工作底稿,完成审计报告的编写,并装订成册。之后两天,事务所多数老师都出外勤了,恰好又有两个业务需要很快完成,据我老师说,自上次的集装箱车公司那复杂的帐目后,这家出租车公司也算是复杂。其实出租行业主要是收入和营运证这个无形资产的确认,只要这两块弄清楚了就没问题了。我填写了无形资产和预提费用的审定表,以及一些琐碎的抽凭工作,纳税申报表的复印等等。这样我在师事务所为期三周的实习就结束了,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让我受益很深。

(三)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1、审计本身就是比较烦琐的工作,面对那么多的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时常会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错漏百出,而愈错愈烦,愈烦愈错,必须调整好心态,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

2、事务所内部职员分工不明确,导致办事效率低,需要严格明确职责,节约时间。本来事务所人员就不是很多,再加上工作量每次都很大,要求注意的细节又很多,每个小问题都不能忽视,如果不合理安排劳动力,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而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使得公司办事效率低下,信誉受损那就得不偿失了。

3、被审计单位人员态度不同,导致审计工作无法进行,需要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要有个要有个良好的沟通能力。

三、实习体会:

短短的三周实习是我对会计这个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通过这次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使我在即将毕业前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课本上没有而工作以后又必须具备的东西。明白事务所工作的主要职责范围,机构构成,学到了一些必备的办公室事物处理,了解了最近的会计政策法规,并逐渐熟悉了审计业务的流程以及关键步骤,体会到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外部审计职责的重要性,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企业生存,完善的财务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而作为会计师事务所,肩负着外部审计这一重任。而作为事务所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同时应具备较好的业务能力和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很好的适应并胜任这一重要的工作。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应该具备的业务能力和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这样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作为事务所的实习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看到了很多账本账册,也同样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对每一笔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每一笔帐的记录都要有依据,而且按时间顺序排列下来,每一个程序都要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提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对于登帐: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计入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填写明细帐。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失算平衡表,最后哦登记入总帐,急转其成本利润,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登其他的会计报表,这只是一般的流程,现在都在使用计算机记账,但是我们实习的公司特意要求我们手工记账,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更清楚知道怎么样去结转成本利润,而不是依靠计算机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也是在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

第二、对于这次实习,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实习的时间太短,还有很多要我吗去学习的东西没有学到,对审计业务的了解也是浅尝辄止,也没有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业务类型;再加上已经很久没有看书了,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业务处理对哦有些不知所措,之外关系最大的一点是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需要理论知识地推动,两者相辅相成,可能会影响实习吧。总之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大学两年中难以学习到的东西。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也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

第三、在这几个星期的工作中,我基本上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审计过程。从中,我发现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经过大量的计算和核对的工作的。审计的同事是抱有怀疑,独立的态度工作,对客户三大报表的数目都会一一计算,当发现我们审计的数与客户提供的数有差异,或者今年与去年相比,数目的变化比较大的时候,审计的同事就会抓住客户问个不停,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为止。这其中需要的不仅仅是审计同事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技能。

实习,虽然就此告一段落了,总之,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学到了不少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是我明白其实只要用功没有什么做不好的事,因为在这里实习我的能力得到了认可。这次实习经历对于我以后的工作真的是受益匪浅!再过不久,我就要跟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走向会计岗位了。想到自己大学两年的学习,想到实习期间的所学所感,我觉得我能学有所用,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成为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优秀的会计专业人员!

第5篇:财务审计整改报告

***政府:

年初,***审计局对我县社会保障资金的归集、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针对财务管理及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对审计整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和落实,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整改工作责任。

市审计局反馈意见后,县政府及时召开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财政、地税、民政、社保中心、残联等部门关于整改任务情况的工作汇报,再次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县长李丽同志进一步重申了审计整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把抓审计整改、促落实工作与县委开展的“治慢”工程结合起来。同时,为确保审计整改工作的成效,成立了由政府办公室牵头,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配合的整改工作督查组,具体督查审计整改落实的全部工作。

二、强化措施,抓好整改。

在县政府作出专门安排部署后,各部门、各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非常重视,立即着手落实,并把“抓落实、促发展、干到位”的工作总原则融入审计整改工作的全过程。整改详情如下:

1、针对欠缴社会保险基金的问题,一是县地税局建立了欠费单位信息档案和欠费登记台帐,逐户了解欠缴企业经营状况;二是督促欠缴企业拟定了清欠计划,并跟踪督促清缴;三是实行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四项社保基金的统查统算制度,力求做到杜绝新欠,清理陈欠,应收尽收,以更好地保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四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利用税法宣传月、法制宣传日、税企座谈会、税法培训会以及到企业进行税费检查等时机,广泛宣传社保基金征缴政策,并以办税大厅电子显示屏、税务公告栏、广播电视、地税网站等媒体多渠道、多层面进行宣传,籍以增强企业的参保意识和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止目前,县地税局已清缴欠费7万余元,其余欠缴部分已经列出清欠计划,正在加大力度清收。

2、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未按规定比例核征养老保险基金的问题,上半年我县已制定补征计划,现正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年底前补齐上年欠征部分,确保今年的养老保险基金审核征收到位。

3、针对“两金”未全额缴入财政专户的问题,审计结束后,县财政局已将“过渡账户”内的“两金”全部转入财政专户。同时撤消了“两金”过渡专户,修订了管理该项资金股室的工作职责,完善了相关的监管措施和办法。

4、针对社保存量资金保值增值的事项,县财政局按照财政制度的规定,对存量资金重新考虑设定了增值计划,使职工的养命钱稳步、快速增值。

5、针对县民政局将公益金支出赞助费4500元的问题,审计结束后,已冲减了相关账务,归还了公益金。

6、针对低保对象管理方面出现的情况,县民政部门又对全县的低保对象重新进行了核查登记,对个别不完全符合标准的低保对象已全部清退,对低保对象实行了“个案化”管理,规范了低保对象的档案管理工作,整个整改工作现已全部结束。同时明确了今后将坚持“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原则,管好、用好社保资金。

7、对县残联未足额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问题,今年,我县已改由地税部门征收,极大地提高了该项资金的征收率。止目前共收缴残疾人保障金近9万元,较上年增长近5倍。

三、规范资金运行,建立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规范社保等民生资金的安全运行及保值增值,保证少出或不出问题,我县将把审计整改意见的落实、纠正工作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把民生资金管好、用好,把民生问题解决好。今后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一是坚持社保资金“收得齐、管得住、用得好”的工作总要求,全面完善社保资金征管机制及体系建设工作,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抓好清欠工作,遏制旧欠未缴、新欠又累现象的发生,确保社保资金链的安全运行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足额收缴。

二是把解决民生问题列入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城乡低保、再就业、医保、合作医疗等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确保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投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年递增。

三是严格执行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制度和规定,全面落实社会保障财务制度。按照社会保障财务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监管体系,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和再就业资金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把日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作为规范社保资金运行的有效手段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第6篇:财务审计整改报告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XX次会议报告20XX年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了《关于2015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作出了《关于加强对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问题整改监督的决定》。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各部门单位强化审计整改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纠正审计查出的问题。同时,要求突出长效机制建设,完善制度、强化措施、硬化手段、规范管理,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各相关责任单位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成立审计整改工作机构,制定审计整改工作方案,明确审计整改工作责任,落实审计整改工作措施,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认真研究,深刻剖析,逐条整改,对暂时不能整改到位的,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

截至10月底,《审计报告》中反映应整改的问题27个,已整改到位21个,涉及单位26个,正在整改的问题6个,涉及单位5个。家电摩托车补贴资金违规共立案调查23家,刑事拘留16人,取保候审12人,批捕1人。追回家电摩托车补贴资金733、27万元,取得了较好的整改效果。

二、审计整改落实情况

(一)关于年初预算编制不够完整和细化问题。20XX年市本级已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预算编制不够完整问题已整改到位。

年初预算不够细化问题,主要是预算编制时间与部分专项工作任务确定时间存在差异造成的。我市部门预算编制时间较早,一般于每年9月份开始编制下年预算,而一些专项资金如教育费附加和城市维护费等支出,具体安排项目在预算编制时无法确定,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调研论证,在次年5、6月份才能落实到项目,项目安排情况已单独向人大汇报。今年将督促有关部门提前做好专项资金项目准备工作,争取2015年相关支出与部门预算同步向人大汇报。

(二)关于部分用地单位至今年5月拖欠国土出让收入41593、94万元问题。今年以来,市政府对国土出让收入清欠工作抓得紧、谋划早,多措并举进行清缴。一是召开清欠动员大会和每月的工作调度会,研究部署清欠工作任务,调度清欠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清欠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加强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下达催缴通知书,组织人员上门催缴;三是强化清欠工作措施,对欠缴单位采取停办一切手续、不准参加新的土地招拍挂等措施。对无任何理由长期拖欠国土出让收入的单位,由国土部门提请仲裁,再通过司法程序进行强制收缴。在今年5月份以前收回4、11亿元的基础上,至10月20日,又收回国土出让收入欠款2451、57万元。

目前仍欠缴国土出让收入39142、37万元,其中:2015年以前欠缴20294、37万元,欠缴单位12个,2015年度欠缴18848万元,欠缴单位2个。14个欠缴单位中有两个欠缴大户:即小埠投资开发集团公司欠缴10200万元,占欠缴总额的26%;湖南中宁置业有限公司欠缴16650万元,占欠缴总额的43%。10月8日和10月17日,市政府分别专门召开国土出让收入欠款清缴调度会,要求欠款单位尽快缴清所欠国土出让收入,逾期未缴的收取一定滞纳金,小埠投资开发集团公司和湖南中宁置业有限公司均已承诺11月底前缴清欠款。

(三)关于国土出让收入XX3749、96万元未及时清算缴入国库作政府性基金收入,资金存放在市乡镇财政管理局和市非税收入管理局问题。2015年前,市级国土出让收入由市乡镇财政管理局负责设立专户统一征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直接征收、专户核算、收入分解、净收入上缴国库”征管模式。从2015年起,市级国土出让收入征收职能进行了调整,实行由市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委托市乡镇财政管理局征收模式,国土出让收入直接缴入市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资金结算后由市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缴入国库纳入基金预算管理。

至20XX年12月,存放在市乡镇财政管理局“暂存款”的108305、49万元,主要是2015年前发生的未结算支付的预付款和保证金,以及部分项目未及时办理相关结算手续暂不宜确认为国土出让收入的款项,因此未及时缴入国库作政府性基金收入。今年以来,加大了这部分资金的清理力度,1-9月,已结算转入政府性基金收入39274万元,从20XX年10月起,市级国土出让收入将纳入市财政国库管理局财政专户管理,市乡镇财政管理局国土出让收入账户将予以撤销,今后类似问题将不会出现。

至20XX年12月,存放在市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待查收入”账上余额36272万元,主要是因开发商竟得地块的土地出让金未全额缴清,暂未办理相关手续而未到市乡镇财政管理局开具一般缴款书,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无法进行收入确认而影响了及时上缴。以上“待查收入”已于20XX年6月底前完成收入确认并全额上缴国库作政府性基金收入,已整改落实到位。

(四)关于国库集中支付指标结余挂账23856、9万元问题。主要是特设专户项目进度及上级指标下达过缓造成指标结余较大。这部分结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程在建、项目未完工或已完工但未办理结算形成的结余;二是特设专户项目进度过慢形成的结余;三是零星指标未及时清理使用形成的结余;四是待付的往来资金或代管资金结余;五是非税收入结余;六是项目完工结算后形成的专项净结余;七是正常经费结余。

今年7至8月,按照市人大及市财经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市财政局多次召集会议、制订方案,对市直集中支付单位指标结余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清查,认真查找原因,提出了处理意见和建议。一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二是及时清理零星指标;三是加强往来资金清算;四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五是统筹安排结余资金。同时,拟在编制2015年部门预算时,将20XX年结余指标纳入部门预算,部分结余资金由市财政收回统筹安排。对已完工结算项目产生的净结余,由市财政收回,统筹安排用于下年度新增项目;对纳入预算管理,实行以收定支方式拨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确定拨付比例时综合考虑上年度指标结余情况,对拨付后至下一年度7月1日仍有结余的指标,由市财政收回;有正常经费结余的单位,原则上不考虑追加工作经费,对拨付后至下一年度7月1日仍有结余的指标,由市财政收回。

(五)关于财政专户归口管理不彻底问题。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清理整顿地方财政专户的整改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户管理意见的通知》和《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专户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高度重视财政专户管理工作。一是狠抓财政专户清理整改;二是狠抓财政专户归并、撤销;三是狠抓财政专户归口国库管理。印发了相关文件,明确了工作职责,分工协作,逐步推进。同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建立健全财政专户管理长效机制,结合上级审计和同级审计提出的整改意见,出台相关管理制度,明确管理部门工作职责,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建立不相容岗位严格分离制度,完善财政专户信息管理系统,确保财政专户资金安全高效运行。至10月底止,除根据《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保留“郴州市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并更名为“郴州市财政局非税收入专户”,加盖国库部门印章外,审计报告中所指定期存单55张已按相关规定归并到36张,9个非税收入专户已实现非税与国库共管,8个土地出让收入支出账户撤并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本月可完成,市本级财政专户归口管理已整改到位。

这项工作得到了上级财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在今年9月全省财政专户整改工作通报中,两个市受到省厅的表扬,郴州市是其中之一。

(六)关于部分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不合理,低于规定用途的比例问题。一是根据有关政策精神和要求,从2015年起,散装水泥办、墙改办作为参公单位编制预算,所有工作经费将列入公共财政预算,不再从基金预算中列支;二是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取消部分非税收入项目省级分成的通知》(湘财综20XX17号)规定,自20XX年7月1日起取消“两项基金”上缴省级部分。今后将进一步规范项目申报程序,积极开展项目调研活动,加大对相关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严格执行《郴州市本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机制。一是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坚持绩效优先理念,强化部门预算支出主体责任。从2015年起凡是向市本级财政申报5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同步申报绩效目标。预算批复时同步批复绩效目标,预算执行时同步跟踪绩效目标。对没有按时完成绩效目标,工作不规范,评价结果差的,下年度不予安排或调减预算。二是建立资产配置预算审核制度,加强政府采购方式审批,实行基本建设计划申报,促进预算编制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机结合。三是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加强政府采购方式审批,在批复政府采购预算时一并批复政府采购方式。四是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合理设定专项资金,逐步淡化专项资金“基数”的观念,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安排,形成合力,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财政精细化管理。一是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科学研判,密切关注财税政策的调整,切实将研判结果及财税政策变更对我市财政的影响纳入到财政收入管理中。同时,积极跟踪“营改增”改革后续政策,实时掌握该项改革对财税、企业的影响及改革成效,确保财政收入全面、真实、合理,努力做到财政收入管理精细化、科学化。二是做好预算基础业务管理,加强预算指标管理。依法按时批复年度市级部门预算,及时将部门预算指标导入指标管理系统,严把资金审核关,严格按资金支付审批程序拨款。三是强化专项资金监管,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作为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的重中之重,综合运用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专项检查等监管手段,对专项资金使用实行全过程控制监督,不断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四是积极推进财政监督转型,从2015年起财政监督检查机构全程参与部门预算编制执行,推动财政监督由注重事后监督向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全过程监督转变,由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向日常性、常态化检查转变,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监管。一是严格预算评审。严格执行财政、审计和建设三家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工程预算控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郴财办〔20XX〕12号),明确预算控制价的约束作用,对不执行预算控制价管理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工程,财政部门不拨付建设资金、招标主管部门不予招标备案,审计机关依据有关规定予以核减。二是加强重点环节监管。严把招投标关、变更关和监理关,明确投资概算调整的审批程序,严格控制项目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对重点项目实行审计全程跟踪审计,控制建设成本。三是建立投资项目资金绩效和风险评价制度。由市财政局牵头,组织专家和中介机构成立资金绩效和风险评价小组,对项目资金概算、预算执行、财务管理、债务风险等进行评审,为项目建设决策提供依据。四是建立投资项目资金监督检查制度。由市审计局牵头,抽调专家组成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项目建设进行跟踪监督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违法违规事项。

(四)进一步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审计整改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审计整改的第一责任人,也是问责和责任追究的重点对象,问责的主要内容要在整改措施和整改效果等方面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二是建立审计整改结果报告制度。被审计单位要在一定时间内,向政府、人大报告整改落实情况,并逐步公告被审单位审计整改结果,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予以曝光。三是建立审计整改跟踪检查机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跟踪检查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采用审计报告意见与建议以及处理审计移送事项的结果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结论落实反馈制度和审计回访制度,确保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以落实,发现的问题得以整改。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763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