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设备监理师】
一、稻田养泥鳅的好处:1、稻田养泥鳅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每亩稻田不但水稻可保持原产量,还可收获泥鳅70-100kg,直接提高经济效益。
2、泥鳅可直接吃掉水中的部分有害昆虫,起到生物防治病虫害的部分功能,省用农药,减少了粮食污染。
3、泥鳅在稻田中的生命活动可起到疏松土壤,促进肥料分解,水稻发棵,谷粒饱满,达到稻鳅双丰收的目的。
4、节约饵料,降低养殖成本。泥鳅生长的适应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23-27℃,水温高于32℃则钻入淤泥中栖息,水温低于7℃潜入泥中冬眠。稻田不但提供泥鳅水域环境,水稻还能为泥鳅提供遮蔽、躲藏的场所,并能提供部分食料。
二、泥鳅稻田中的养殖技术要点
1、稻田选择。选择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粘性土。
2、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选作养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000m2左右。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没网拦,田埂高50cm,底宽50cm,顶宽40cm,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挖深30cm,宽20cm的环沟,插秧后对环沟进行修整。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
3、稻田施肥。耕田与施肥同时进行。耕田时可将稻田在中间隔开。先耕半边并施肥,重施基肥,巧施追肥,追肥只能用尿素。插秧前重施底肥,每亩施鸡、猪粪250Kg,繁殖天然饵料,促进泥鳅生长。水稻插秧结束后,稻田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每亩25kg,直到8月中旬结束。
4、泥鳅放养。泥鳅放养时间以水稻栽插初次耘田后为宜,在放养时间上要坚持一个“早”字。要求做到“早插秧、早放鱼”。泥鳅苗种主要来源是收购野生鱼。放种前3-4d在坑、沟内施入腐熟的畜肥40kg/100,培肥水质,然后每667m2放3-4cm的鳅种2万-2.5万尾。
5、科学施药。稻田出现病虫害时,宜选用对症高效低毒的农药,不能任意加大用药量。粉剂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施,水剂在露水干后使用。施药时喷嘴要斜向稻叶或朝上。尽量将药嗔在稻口十上。下雨前不要施农药。施农药最佳时间是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养鱼稻田除草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如:草克星、农思它。
6、饲养管理。养殖管理技术要领:主要管理内容是日常的投饵和巡视田块、水质管理、检查摄食状况、成鳅病防治及防止逃逸等。
(1)水质管理。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苗种放养后,稻田水深度保持在5cm以上,养殖中期伏约7月中旬),此时正是高温季节,田水深度应保持在10cm以上。养殖期间3-5天换水一次。在日常巡查中,如发现泥鳅浮头、受惊或日出后仍不下沉,应立即换水。
(2)饵料管理。稻田养殖泥鳅要想取得高产,除施底肥和追肥外,还应每天进行投饵。泥鳅为杂食性鱼类,人工喂养饲料有米糠、麦麸和少量鱼粉、加适量甘薯淀粉粘合团块状饲料,或蚯蚓、蝇蛆等鲜活饲料。
前期投饵按鱼体重的1-1.5%,中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后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主要投喂植物性饵料,如:麦麸、米糠等(
(3)日常管理。坚持经常巡田,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有损坏,特别在雨天要对进、排水孔及堤坝进行严格检查。
7、泥鳅的病害防治
(1)水霉病。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鳅种下田前用孔雀石绿或食盐浸洗消毒;泥鳅感染此病时,各用0.04%的小苏打和食盐配成混合液后,全田泼洒。
(2)烂鳍病.用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或0.1g/m3呋喃唑酮全池泼洒;用每毫升含10-50微克的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1-2天即可见效,5天痊愈。
(3)打印病。用量为每立方水1克的漂白粉化水后全田泼洒,或用2%浓度碳酸或漂白粉干粉直接涂抹患处。
(4)寄生虫病。鳅池在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田消毒;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两者比例为5:2)合剂全田泼洒。
(5)气泡病。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水,用食盐4-6kg/667m2全池泼洒;及时清除池中腐败物,不施用未发酵的肥料。
7、运输。泥鳅多为鲜活销售,如运输不当易导致死亡,造成损失。可用竹箩运输,每只竹箩装泥鳅25kg,装运时在竹箩底部铺上塑料薄膜,加水2-2.5kg,然后放入活泥鳅;运输途中,每隔1.5h加1次水,可确保泥鳅鲜活。
1 稻田选择
试验稻田地处山区,环境条件符合GB/T18407.4—2001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田埂坚实,黏性土壤,不漏水。水源来自东津河上游溪流,常年流水,水量充沛,排灌方便,水质符合GB11607—89标准。设置矩形稻田1块,东西长30 m,南北宽20 m,面积600 m2。
2 养殖准备
一是加高、加宽、夯实田埂。垄面距埂顶60 cm,埂顶宽50 cm,埂底宽80 cm。二是开挖鱼沟、鱼溜。距东侧田埂6 m,筑一子埂,挖出120 m2的鱼溜,铲除溜内50 cm厚田泥。在子堤西侧田块撒施牛粪500 kg后,机耕平田,再在田中央开挖“十”字鱼沟,沟宽150 cm、深40 cm。用廉价的毛竹内层篾片编制挡泥板,固定于鱼沟两侧。溜、沟面积180 m2,占稻田整体面积的30%[1-2]。可种稻面积约400 m2。沟、溜相连,结合部建闸门。三是安装防逃设施。田埂顶部用密眼聚乙烯网片做防逃墙,网脚入土20 cm,网布地上高40 cm。安装进、排水管[3]。管材为耐用的PP-R管,DN63型,管上装塑料球阀控制流量,管口扎牢双层密眼网防敌害、防逃逸。鱼溜、稻田进、排水系统各自独立。
3 水稻种植
3.1 水稻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为皖稻119,其叶片挺立、株形紧凑、抗病、抗虫和抗倒伏。
3.2 育秧
软盘育秧,栽前施用防叶瘟药,带药移栽,减少田间施药次数。
3.3 栽秧
5月26日手工插秧,栽苗约0.9万株。插秧前用长手柄泥钯耙平、耙松田泥,兼顾除草。
3.4 水位管理
插秧后,烤田期除外,垄面以上水位保持5~20 cm。高温期加深水位。
3.5 追施化肥
栽秧5 d后,秧苗开始生根,追施尿素4 kg。
3.6 病虫防治
针对水稻危害最大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选用物理防治法和药物防治法进行防治。物理防治:人工采摘虫卵,拔除枯心团,并在鱼溜中央安装、使用1只频振式杀虫灯。该灯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黄色外壳,引诱害虫,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害虫扑灯后落水,大多被泥鳅摄食。杀虫灯于6月2日安装,9月底撤除。药物防治:7—8月,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处于危害最大的四(2)代及五(3)代,施用噻嗪酮加井冈霉素加三环唑组方药物,防治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兼治稻瘟病。仅施药2次达到防治效果。施药技术上做到足量对水,均匀喷雾。
稻田泥鳅的养殖技术
作者:张春波【稻田泥鳅鱼养殖技术】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1期
摘要: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国际市场称泥鳅鱼为“水中人参”。泥鳅对水体的适应性强,繁殖较容易,成活率高,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较好,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泥鳅养殖可分为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稻田养泥鳅可以作为稻田生态渔业的一个组成部份,本文着重介绍下稻田泥鳅的养殖技术。
关健词:稻田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稻田养殖泥鳅主要适用于连片稻田,一般不挖鱼沟和鱼溜,放养前,加高加固田埂,搞好进排水口等拦鱼设备,待水稻插秧返青后,放养鳅种,每亩放鳅种3000-4000尾。
一、稻田养泥鳅的好处:1、稻田养泥鳅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每亩稻田不但水稻可保持原产量,还可收获泥鳅70-100kg,直接提高经济效益。
2、泥鳅可直接吃掉水中的部分有害昆虫,起到生物防治病虫害的部分功能,省用农药,减少了粮食污染。
3、泥鳅在稻田中的生命活动可起到疏松土壤,促进肥料分解,水稻发棵,谷粒饱满,达到稻鳅双丰收的目的。
4、节约饵料,降低养殖成本。泥鳅生长的适应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23-27℃,水温高于32℃则钻入淤泥中栖息,水温低于7℃潜入泥中冬眠。稻田不但提供泥鳅水域环境,水稻还能为泥鳅提供遮蔽、躲藏的场所,并能提供部分食料。
二、泥鳅稻田中的养殖技术要点
1、稻田选择。选择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粘性土。
2、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选作养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000m2左右。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没网拦,田埂高50cm,底宽50cm,顶宽40cm,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挖深30cm,宽20cm的环沟,插秧后对环沟进行修整。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
3、稻田施肥。耕田与施肥同时进行。耕田时可将稻田在中间隔开。先耕半边并施肥,重施基肥,巧施追肥,追肥只能用尿素。插秧前重施底肥,每亩施鸡、猪粪250Kg,繁殖天然饵料,促进泥鳅生长。水稻插秧结束后,稻田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每亩25kg,直到8月中旬结束。
4、泥鳅放养。泥鳅放养时间以水稻栽插初次耘田后为宜,在放养时间上要坚持一个“早”字。要求做到“早插秧、早放鱼”。泥鳅苗种主要来源是收购野生鱼。放种前3-4d在坑、沟内施入腐熟的畜肥40kg/100,培肥水质,然后每667m2放3-4cm的鳅种2万-2.5万尾。
5、科学施药。稻田出现病虫害时,宜选用对症高效低毒的农药,不能任意加大用药量。粉剂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施,水剂在露水干后使用。施药时喷嘴要斜向稻叶或朝上。尽量将药嗔在稻口十上。下雨前不要施农药。施农药最佳时间是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养鱼稻田除草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如:草克星、农思它。
6、饲养管理。养殖管理技术要领:主要管理内容是日常的投饵和巡视田块、水质管理、检查摄食状况、成鳅病防治及防止逃逸等。
(1)水质管理。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苗种放养后,稻田水深度保持在5cm以上,养殖中期伏约7月中旬),此时正是高温季节,田水深度应保持在10cm以上。养殖期间3-5天换水一次。在日常巡查中,如发现泥鳅浮头、受惊或日出后仍不下沉,应立即换水。
(2)饵料管理。稻田养殖泥鳅要想取得高产,除施底肥和追肥外,还应每天进行投饵。泥鳅为杂食性鱼类,人工喂养饲料有米糠、麦麸和少量鱼粉、加适量甘薯淀粉粘合团块状饲料,或蚯蚓、蝇蛆等鲜活饲料。
前期投饵按鱼体重的1-1.5%,中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后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主要投喂植物性饵料,如:麦麸、米糠等。投饲量一般按泥鳅总体重的3%-5%计算,也可按实际泥鳅的吃食情况而定,每次投喂的吃食时间以3小时为标准。日投喂2次,上午8-9时、下午4-5时。阴天和气压低的天气应减少投饵量。
(3)日常管理。坚持经常巡田,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有损坏,特别在雨天要对进、排水孔及堤坝进行严格检查。
7、泥鳅的病害防治
(1)水霉病。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鳅种下田前用孔雀石绿或食盐浸洗消毒;泥鳅感染此病时,各用0.04%的小苏打和食盐配成混合液后,全田泼洒。
(2)烂鳍病.用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或0.1g/m3呋喃唑酮全池泼洒;用每毫升含10-50微克的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1-2天即可见效,5天痊愈。
一、技术要点
1.养鱼稻田的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便利,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连结必然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粘性土质。
2.构筑田间工程及防逃举措措施: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50cm,底宽50cm,顶宽40cm, 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举措措施,膜或网超出跨越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挖深30cm、宽 20cm的环沟,插秧后对环沟进行修整。 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
3.稻田施肥:插秧前重施底肥, 每亩施鸡、 猪粪250Kg,繁殖天然饵料,促进泥鳅发展。水稻插秧竣事后,稻田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每亩25kg,直到8月中旬竣事。
4.科学施药:施农药最佳时间是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养鱼稻田除草利用低毒高效农药, 如:草克星、农思它。
5.泥鳅放养:泥鳅苗种主要来历是收购野生鱼。放养规格为5―20cm,平均亩放鱼15kg,为了更好地掌握泥鳅的最洼放养规格,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做了放养5―8cm和15―20cm两种规格泥鳅的对比尝试。
病害防治
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它生物敌害等。主要防治方式如下:
1、微生物引起的疾病防治赤鳍病:此病对泥鳅风险大、发病率高,由杆菌引起。症状为,先是鱼鳍或体表部门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肌肉开始腐臭,肛门部位发红,继而在这些部位呈现血斑,并逐渐变为深红色,严重时呈现鳍条脱落,不摄食,直至灭亡。主要风行于夏季。防治方式:应避免鱼体受伤,苗种放养前应用 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发病时,可在饲料中拌入氯霉素投喂。
水霉病:鳅卵防治用每立方米水放食盐400克加小苏打400克的溶液洗浴1小时。病鳅可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
打印病:病灶一般呈卵形,圆形,浮肿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风行于7 8月份。可用1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或2~4克/立方米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2、寄生虫引起的病害防治车轮虫病:寄生于鳃部和体表。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灭亡,风行于5~8月份。预防法子是用生石灰清塘;防治方式为按池水每立方米用晶体敌百虫0.7克全池泼洒。
舌杯虫病:寄生于泥鳅的皮肤或鳃上,平时摄取周围水中的食物作营养,对泥鳅没有多大影响。但若大量寄生在鳅苗上,会造成呼吸坚苦,严重时导致鳅苗灭亡。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5~8月份较为广泛。预防主要是在鳅种放养前用8克/立方米水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发病后治疗则用0.7克/立方米水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泥鳅之稻田养殖技术【稻田泥鳅鱼养殖技术】
泥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温水性底层小型鱼类,具有适温范围广、耐低氧和杂食性等特点。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国际市场称泥鳅鱼为水中人参。 小编采访了《无基础泥鳅养殖技术》的官方中心技术指导介绍了泥鳅养殖技术的几个要点内容,给广大养殖户以参考:
一、泥鳅养殖技术要点:【稻田泥鳅鱼养殖技术】
1.养鱼稻田的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粘性土质。
2.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1250px,底宽1250px,顶宽1000px, 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500px,埋入地下250px。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1250px处挖深750px、宽 500px的环沟,插秧后对环沟进行修整。 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
3.稻田施肥:插秧前重施底肥, 每亩施鸡、 猪粪250Kg,繁殖天然饵料,促进泥鳅生长。水稻插秧结束后,稻田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每亩25kg,直到8月中旬结束。
4.科学施药:施农药最佳时间是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养鱼稻田除草使用低毒高效农药, 如:草克星、农思它。
5.泥鳅放养:泥鳅苗种主要来源是收购野生鱼。放养规格为5―500px,平均亩放鱼15kg,为了更好地掌握泥鳅的最洼放养规格,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做了放养5―200px和15―500px两种规格泥鳅的对比实验。
6.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苗种放养后,稻田水深度保持在125px以上,养殖中期(大约7月中旬), 此时正是高温季节, 田水深度应保持在250px以上。养殖期间3―5天换水一次。 在日常巡查中,如发现泥鳅浮头、受惊或日出后仍不下沉,应立即换水。
(2)饵料管理:稻田养殖泥鳅要想取得高产,除施底肥和追肥外,还应每天进行投饵。 前期投饵按鱼体重的1―1.5%,中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 后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主要投喂植物性饵料, 如:麦麸、米糠等。投饵一般在傍晚进行,一次投足。 阴天和气压低的天气应减少投饵量。
(3)日常管理:坚持经常巡田,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有损坏,特别在雨天要对进、 排水孔及堤坝进行严格检查。
二、泥鳅养殖技术经验小结:
1.摸清了泥鳅最佳放养规格。
放养5―200px的泥鳅是以自身增重为目的;放养15 ―500px的泥鳅是以自繁增重为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放养5―200px的泥鳅收获效果较好,基本上百分之百达到成鳅规格。
2.泥鳅养殖技术-回捕技术。
(1)收捕提早进行,捕大留小。我们在8 月初开始下篓收捕大规格泥鳅, 这是因为:①大规格泥鳅摄食能力强,易被诱饵迷惑而钻篓; ②泥鳅长到一定时期其增重变缓;③改善了泥鳅在稻田里的生存环境, 有利于提高小鱼的生长速度。
(2)捕龟诱饵。下鱼篓捕获泥鳅时,捕鱼前期,在鱼篓中放入泥鳅的饵料,如麦麸、糠、土豆、 动物内脏等。捕鱼中、后期,不断改善诱饵质量, 使其更适合泥鳅的口味。我们采取在诱饵中加入香油、 用烤香的红蚯蚓或葵花籽饼拌韭菜、炒香的麦麸、米糠等方法
诱捕。
(3)捕鱼最低水温。在收捕前经常测温,通过二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北方地区泥鳅的收捕温度应在15 ℃以上,而不是一些技术资料公认的10℃左右。
通过实施上述几种回捕技术, 取得了较好的收捕效果,回捕率达70%以上。
3.泥鳅养殖技术-防逃技术。
在养殖过程中总结试验了“台阶”防逃方法, 效果很好。就是在田埂内侧边上再修一个台阶。宽500px, 比田埂低375px,泥鳅蹿至台阶上,很难再蹿上田埂, 从而达到防逃目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36388.html
上一篇:开蒸菜馆需要什么设备
下一篇:怎样开好茶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