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栽培技术

| 质量工程师 |

【www.guakaob.com--质量工程师】

篇一 芝麻栽培技术
芝麻栽培技术 一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芝麻需求量逐年扩大,对商品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我国芝麻生产的现状来看,由于良种推广普及率低,种植的品种多、乱、杂,生产管理粗放,造成我国芝麻的产量低而不稳,商品质量差,导致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降低了农民的收入,严重制约着芝麻生产的发展。为了推广芝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国内芝麻的产量和商品品质,增强我国芝麻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为此本节目特邀请了河南省农科院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卫双玲老师,请她谈谈芝麻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在卫老师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卫老师,您好! 专家:艳红,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1.主持人:我国芝麻生产地域分布广泛,遍及全国各地。但芝麻常年平均亩产仅四五十公斤,遇到灾害亩产降到十几公斤,甚至大面积绝收,始终无法摆脱产量低而不稳、效益低的局面。那么,卫老师,造成芝麻低产的原因是什么呢? 专家:其根本原因除了自然灾害之外,主要原因是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投入少。在栽培技术上,主要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 (1)晚:夏芝麻的播种期大多在6月中下旬。由于播种偏晚,缩短了夏芝麻的有效生育时期,更为严重的是因晚播带来夏芝麻生育期相应延迟,使各个生育期都处于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其结果是芝麻株高下降,结蒴部位增高,蒴稀且小,黄稍尖长,子粒秕,产量低。 (2)薄:我国芝麻产区大部分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其土地瘠薄,土壤本身缺磷少钾,再加上农民不愿意增加生产投资,使施肥水平低甚至不施肥。即使有时施一些肥料,也因氮磷钾配比不合理或施肥方法不科学,而不能发挥其增产作用,甚至导致不良效果。 (3)涝、旱:芝麻产区旱涝灾害,频繁交替。多数年份由于芝麻生长季节降雨集中,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造成芝麻受渍而生长不良,严重减产甚至大面积绝收。有的年份又因持续干旱,影响播种质量,造成生长停滞、落花落蒴、提前封顶终花而大幅度减产。 (4)病:由于芝麻产区种植面积大,轮作倒茬不合理,土壤中病原菌长年积累,茎点枯病、枯萎病发生严重;种植密度大,后期叶病也影响了芝麻的高产。此外,雨涝灾害频繁,更加速了病害的传播流行。 (5)杂: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由于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新品种布局不合理,推广应用速度缓慢,使用的品种多乱杂,造成生产上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种性低劣,不能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也降低了芝麻的商品品质。 (6)粗:播种粗糙,管理粗放。许多地方仍保留着芝麻撒播习惯,种植密度过大或偏稀,使得群体优势无法正常发挥。管理失时,间苗、定苗晚、草荒严重、打芝麻叶等,也是造成芝麻减产的原因。 2.主持人:刚才卫老师分析了造成芝麻低产的原因,农民朋友们肯定也有所了解了。卫老师,刚才您也讲到了造成芝麻低产的原因之一就是品种杂,那么,种植芝麻应该如何选用品种呢? 专家:选用芝麻品种应根据播种地区、播种时间、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等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品种,才能发挥芝麻品种的增产潜力。对于东北地区,生育期较短,应选择早熟品种,如冀芝系列、豫芝4号、豫芝11号等;黄淮地区应选与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如豫芝系列、中芝系列、驻芝系列、鄂芝系列等,江淮地区应选择豫芝系列、中芝系列、赣芝系列等芝麻品种。对于春播或地膜覆盖、或水肥充足的地块,应选择丰产潜力大的晚熟品种,如豫芝5号、杂交种郑杂芝H03;麦套芝麻种植方式,应选择中晚熟品种,如豫芝8号;夏播或秋播、丘陵瘠薄地的栽培条件下,应选用早熟品种,如豫芝4号、豫芝11号、冀芝4号等品种为宜。 3.主持人:卫老师,种植芝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土壤最适宜呢? 专家:首先芝麻种植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第二,盐碱地和酸性强的土壤不宜种植芝麻。第三,芝麻是一种油料作物,在油份形成时,需要大量的磷、钾,因此,不仅要给芝麻施入氮肥、还要重施磷、钾肥,才能满足芝麻的生长。第四,芝麻种植的土壤应该是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土壤肥沃,富含磷、钾和和其它营养元素,保水保肥,水肥协调,排灌方便。 4.主持人:农谚说,“芝麻怕重茬,十有九年瞎”和“倒茬如上肥” 可见,芝麻最忌重茬种植。 专家:是这样的。轮作倒茬是芝麻增产的重要措施。 5.主持人:那么,芝麻应该怎样进行轮作倒茬呢? 专家:芝麻不仅对重茬敏感,而且对上年不同夏播作物的反应也不同。一般间隔2~3年种一次芝麻,一年夏播的大豆、红薯的田块,种植芝麻最好,其次为玉米、棉花再次之。而上一年种植瓜茬地,一般不宜种芝麻。 其轮作的基本模式为:芝麻-小麦-大豆(红薯、玉米、棉花等)-小麦-大豆(红薯、玉米、棉花等)-小麦-芝麻-……-芝麻。 6.主持人:卫老师,芝麻根据播种时间不同,可以分为春芝麻和夏芝麻,是这样的吗? 专家:是的。在冬闲地春季播种的或者油菜、大蒜、大麦等一些早茬地播种的芝麻,称为春芝麻。夏芝麻是一年两熟耕作制中,在秋播越冬作物如小麦、豌豆、蚕豆和一些越冬蔬菜之后播种的。 7.主持人:那么春芝麻和夏芝麻的适宜播种期都是什么时间呢? 专家:芝麻是喜温作物,其发芽、出苗要求稳定的适宜温度。芝麻发芽出苗要求的最低临界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18~24℃。所以春芝麻在地下3~4厘米土壤温度稳定在18~20℃时即可播种。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在5月中旬播种。山东省、河南省以南春芝麻以5月上旬或4月下旬播种。 对于夏芝麻,由于5月中旬后,已进入芝麻的最佳播种时间,影响夏芝麻播种期的因子不是温度,而是前茬作物收获的早晚,所以夏芝麻的播种期是越早越好。 8.主持人:好,卫老师,我们刚才说了春芝麻和夏芝麻的适宜播种期。那么,春芝麻和夏芝麻如何整地播种呢? 专家:春芝麻应采取种“犁垡”的方法。所谓“犁垡”就是前茬作物收获后,先经过施肥、耕翻、耙耱以后再播种芝麻。“犁垡”

[1] [2] [3] 下一页

篇二 芝麻栽培技术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芝麻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分布面积较广,经济价值高,副产品可做饲料、肥料,也可进一步加工成多种产品。下面就芝麻栽培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良种良种是高产的前提。近年来表现良好的白芝麻品种有汉芝98-8、鄂芝3号等,黑芝麻有禾盛黑芝麻1号、襄黑芝2078等。它们综合性状好,产量均可达到每667平方米150千克以上,而且适应性强,地域性广。

  2.轮作换茬芝麻连作会加重病害,连作1年,大田发病率达50%以上,连作2年高达80%。因此,最好与玉米、红薯、大豆、高粱、棉花等作物实行3~4年的轮作。

  3.整地施肥芝麻种子小,顶土力弱,且不耐渍涝要求耕层深厚,整地须达到精耕细耙,采用深沟窄厢。一般厢宽1.5~2米,厢沟宽30厘米左右,沟深应深于耕层。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撒施腐熟优质农家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尿素5千克作基肥浅施。

  4.合理密植一般单秆型品种,植株高大、耐肥水,成熟较晚,应比分枝型种得密些;耐瘠薄而适应广的品种,植株矮小,成熟性早的也应适当密植;春播应比夏播稀些。合理密度,单秆型品种,行距40~44厘米,每667平方米平地留苗1.2万株,坡地留苗1.5万株。分枝型品种,行距42~44厘米,每667平方米平地留苗1万株,坡地留苗1.2万株。

  5.栽培管理①合理间苗。芝麻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在第1对真叶时第1次间苗,拔除过密苗,以叶不搭叶为度;到3~4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以促进芝麻幼苗的均衡健壮生长。间苗时及时带土移苗补缺。②适时打顶。芝麻主茎由于存在较强顶端优势,会使茎部上端后期形成的花、蒴果得不到养分而发育不良,形成无效果实。打顶可减少消耗,促进蒴果生长充实,减少花器脱落,增加实粒数和粒重提高产量。一般在盛果期后,当主茎顶端叶节簇生,近乎停止生长时,选晴天上午摘除顶芽3厘米。③适时追肥。开花结蒴期是芝麻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需肥高峰期,吸收养分占总量的70%左右,须增施花肥。实践证明,追施花肥可增产30%以上。追肥方式是土壤施氮肥和根外喷施磷、钾和硼肥。于初花期,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铵10~15千克或尿素7.5~10千克,同时,用0.4%的磷酸二氢钾与0.2%的硼砂混合液叶面喷施,5天左右1次,连喷2次。

  6.病虫防治芝麻主要病害有茎点枯病、枯萎病、立枯病、炭疽病、青枯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蚜虫、盲蝽象等。这些病虫害发生,会对芝麻产量和品质产生较大影响,必须加强防治,特别是在始发期,及时选用对路药物,控制病虫害。

  7.适时收获一般以大部分叶片发黄,部分叶片脱落,茎顶4~6厘米呈青黄色,最下部4~6厘米蒴果已经开裂时,为适宜的收获期。收获过早或过迟产量损失都较大。■(武汉庆发禾盛种业有限公司陈耀东电话027-87385918)

篇三 芝麻栽培技术
芝麻的栽培技术

芝麻的栽培技术 一、整地   芝麻种子小,根系弱,幼苗生长缓慢,精细整地是一播全苗、壮苗的重要措施之一。芝麻怕渍水,在低洼多雨地区,应在耕翻整地基础上,开沟做畦,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天津市区春季雨雪少,春播芝麻,应冬耕耙耱保墒,早春顶凌耙地。夏播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浅耕灭茬,精细整地,便土壤细碎疏松,表面平整,口墒好,以利播种全苗。   二、施肥   芝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千克的种子,需氮9千克,磷酸2千克,氧化钾9千克。施足基肥,施好种肥,分期追肥,适时增施钾肥,是芝麻增产的有效措施。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芝麻根层分布浅,浅施基肥增产效果好。据试验,每亩施有机肥1500千克,浅施15~18厘米比深施24 厘米增产 11.7%。种肥用量少,效应高,可满足苗期对养分的需要。施种肥可与种子混播,也可以于播种沟或穴中撤施,而后播种。播种量不宜过多。一般亩施5~8千克饼肥,或施硫酸镀3~4千克或土杂肥300~400千克。芝麻在幼苗期、蕾期和盛花期应分期追肥,增产效果明显。开花前追肥可以充分满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旺盛时期对养分的需要。在开花期间喷施磷、钾肥,能增蒴、增粒重,提高含油量。一般用磷酸二氢钾0.4%溶液,在晴朗天气下午喷施。隔5~6天喷一次,连喷2~3次,每次肥液50~60千克。喷后遇雨应重喷。   三、播种   播种是芝麻生产的一项重要环节。“芝麻娇嫩,一毁三不收”。只有种足、种好,实现一播全苗,才能达到稳产高产。“立夏芝麻,小满谷”。春播芝麻以5月上旬播种为宜。芝麻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点播,以条播为好。条播下籽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便于匀苗密植和田间管理,但必须防止播量过大,出苗拥挤。每亩播量0.5千克左右为宜。芝麻宜浅播,播种深度以3厘米左右为宜,墒情不足时,可适当深些或深播浅覆土。播后要及时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有利于种子吸水萌发出苗。   四、合理密植   芝麻进行合理密植,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栋数,扩大叶面积,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之间的矛盾,使其生产更多的有机物质,是提高产量和含油量的一项有效措施。确定密度应根据品种特点、栽培条件、种植方式等综合考虑。一般单杆型品种,植株高大、耐肥水,成熟较晚,应比分枝型密些;耐瘠薄而适应广的品种,植株矮小,成熟性早的应适当密些;春播应比夏播芝麻稀些。芝麻种植的合理密度,分枝型品种每亩6000~7000株,单秆型品种8000~10000株。   五【芝麻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芝麻种子小,出苗数大于留苗数十几倍以上,由于幼苗生长缓慢,苗期易受苗荒和草荒。因此,加强苗期管理,保证全苗、壮苗是增产的关键。播后遇雨土壤板结,必须及时破除土壳,以利出苗。出苗后及时浅锄灭草、间苗,防止荒苗。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出现4片真叶时就可定苗。病虫严重时可适当推迟定苗,定苗时按计划留苗,去弱苗、留壮苗、均匀留苗。芝麻开花前,一般应中耕三、四次。幼苗长出第l对真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宜浅不宜深,以除草保墒为主,防止过深伤根。第二次中耕,是在芝麻长出2~3对真叶时进行,深度5~6厘米为宜。第三次中耕宜在5对真叶时进行,深度可加深到8~10厘米。芝麻开始开花时,结合培土进行第四次中耕,有利于保墒、防倒和排水防涝。芝麻虽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在幼苗期和开花期,如果土壤干旱应进行浇水。芝麻开花后最怕水渍,如果土壤水分过多,会使蕾花大量脱落,严重时发生烂根枯死。因此,雨季来临之前,应做好田间排水工作,保证雨停田干,不受涝害。芝麻花期长,下部萌果已近成熟,上部尚在陆续开花结果,成熟很不一致。为使芝麻成熟较一致,使养分集中供给已结的蒴果,达到子粒饱满,早熟增产,应采取适时打顶尖的措施。摘顶心的时间,单秆型品种应在生长停止前,茎秆顶端刚冒尖时进行。摘早了,影响开花结蒴数,打晚了,起不到摘心作用。分枝型品种摘心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适当提早将主茎顶心打去,保分支生长。第二次分枝生长停止前,顶端冒尖时, 摘去分枝的顶尖。摘心宜在晴天进行,摘小顶,以3厘米左右为宜。此外,应注意苗期防治地下害虫,生育中期防治蚜虫和芝麻天蛾等害虫。   六、芝麻留种和收获   1.留种   芝麻留种主要是在田间进行。选种标准是植株健壮无病,性状一致,成熟整齐,结蒴部位低,蒴果紧密长大,抗病力强等丰产性状。选株后进行单割、单打,并去掉上部和下部的蒴果。分枝型品种留主茎上的蒴果,而后单晒、单打,以第一次汀下的子粒作种用。   2.收获   芝麻葫果成熟很不一致,未成熟的蒴果在植株上能很好地进行后熟作用。若等全株成熟才收割,则下部蒴果早巳开裂,种子散失,丰产不能丰收。一般芝麻基部叶子枯黄、脱落,上部蒴果转黄,中下部萌果内的子粒呈现该品种的固有颜色时,为适宜的收获期。过早收获,不仅产量低,而且油分也不高。芝麻约在9月上旬,夏芝麻约在9月中下旬。及时收获要抢时间。力争短时间内完成,以早晨收割好。 驻马店市

天元芝麻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的门户网站,为从事电子交易双方提供了一个安全完善的电子交易平台。天元芝麻是现货投资中比较老的市场,市场一直很稳定并在河南官网上通过的现货市场文件中有名单。现货投资低门槛、低投入、高回报,操作简单是大宗热爱的投资产口之一,与股票、股脂、期货相似但对比优势更胜一筹。市场品种多,交易时间长。 特色:电子现货的门槛低,适合大众投资者;收益快,是较为适宜的理财产品,不像黄金和期货,风险大,门槛高适合高端人群。

篇四 芝麻栽培技术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芝麻是集油料、蔬菜、药用于一体的名贵作物,经济价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根据阳江地区气候环境条件,介绍了芝麻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芝麻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芝麻;选地整地;合理密植;肥水管理

芝麻别名胡麻、脂麻、油麻,有黑白2种。芝麻既可食用,又可作油料,更有药用功效,其经济价值很高。芝麻对土壤适应性广,不论在肥沃的土壤或是瘦瘠的土地都能生长。但要获得高产,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现将芝麻高

产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1选地整地

芝麻地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不渍水的旱地或旱坡地为宜,并要求非重茬地种植,以减少病害发生。土地要深翻15~20cm,并要起畦种植,宽畦宽3m,窄畦宽2m,畦高15~20cm,为了便于排灌水,畦长最好控制在30m以内。基肥施农家肥

7.5~15.0t/hm2混过磷酸钙450~600kg/hm2堆沤腐熟后均匀撒施;若缺少农家肥,可用尿素135kg/hm2、氯化钾150kg/hm2、过磷酸钙450~600kg/hm2作全层肥替代,然后耙匀起畦播种。

【芝麻栽培技术】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芝麻为喜温作物,因此一般春播在3~4月,秋播在7~8月为宜。芝麻播种时,土壤湿度要适中,以用手抓起泥压住能成团,放开时用手指轻压会散开为宜。芝麻的种植方法,有撒播、条播、穴播,也可以采取育苗移栽。撒播用种量约4.5kg/hm2,因芝麻种子细小,为了便于播种,可将种子混合细泥撒于畦面,播后轻压。条播一般采用单杆型品种,用种量约6kg/hm2;播种规格为行距26~33cm,可将种子混入细泥土300kg/hm2播下,播后盖细泥并轻压实。穴播用种量3kg/hm2;行距33cm,穴距20cm,播种约10粒/穴;播后盖细泥,稍压实。移栽用种3kg/hm2,约提前20d播种,培育好芝麻苗,约有3对真叶时带土移栽;移栽规格为(16.5~20.0)cm×(20.0~26.0)cm,于阴天或傍晚移栽,植后淋足定根水,以确保成活率

篇五 芝麻栽培技术
芝麻栽培技术

芝麻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出口商品,也是主要经济作物,随着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全国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1]。项城市是白芝麻的原产地,常年种植芝麻逾1.3万hm2,为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改变芝麻种植分散、品种老化、栽培技术落后、效益极低的局面,加快芝麻品种的更新换代,保障芝麻高产,现将芝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用良种

适宜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豫芝4、10、12号,豫芝38等品种。【芝麻栽培技术】

2播种

根据“春芝麻播种要晚,夏芝麻播种要早,早茬芝麻播种宜适中”的原则及历年种植的生产实践,早茬芝麻适宜播期选择在4月底至5月上中旬,最迟不超过6月15日。播前晒种1 d,提高活力;播种前可用2.5%适乐时种衣剂5 g兑水15 g与0.5 kg种子拌匀待播;芝麻种子细小,为做到匀播,播时要拌草木灰或蔬菜地微湿细泥土;直播用种7.5 kg/hm2,适宜密度为15万~18万株/hm2,株距16.65 cm,宽窄行种植,宽行60 cm,窄行150 cm。播种深度不超过3 cm,播后适当镇压。

3精细整地,合理施肥

芝麻要精细整地,达到土碎地平,并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施腐熟有机肥22.5~30.0 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375~450 kg/hm2,硼、锌各15 kg/hm2即可。均匀撒施,为防治地下害虫,整地时用5%甲拌磷颗粒剂22.5 kg/hm2或40%毒死蜱3 kg/hm2对水450~750 kg/hm2喷于地表后立即翻挖细欠,土肥融合,精细平整土面[2]。

4田间管理

4.1及时间定苗【芝麻栽培技术】

出苗后要进行“一疏二间三定苗”。即小十字叶时掐去疙瘩苗,第2对真叶时间苗,3~4对真叶时定苗。

篇六 芝麻栽培技术
芝麻种植栽培

【芝麻栽培技术】

芝麻种植栽培

1.种植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制中,一般种春芝麻;一年两熟制中,也可在夏熟作物收获之后,种夏芝麻。长江以南稻区,在早稻之后,则可种秋芝麻。芝麻是许多作物的良好前作,但芝麻木身极忌重茬。重茬地病虫害严重,即使隔一年再种(“迎茬”),病害仍然较重,土壤瘠薄的病害更重,最好隔2年或更长时间再种。芝麻可与甘薯、花生、绿豆、大豆等蔓生或矮秆作物以及棉花等间作。目前,麦田套播芝麻较多,张定选( 1997)研究表明,小麦带宽0.45 -0.60m套种芝麻带宽0.40 - 0.55m;小麦选用矮秆、早熟高产品种;芝麻选用中熟或中晚熟品种,采取一次足施底肥、一次全苗等技术措施,可获得小麦、芝麻双丰收。

2.整地 芝麻种子细小,不能深播,故要求表土层保墒良好,平整细碎。适当深耕可以促进根系生长,有利于土壤养分转化,减轻病害。开沟作畦有利于排水,是减轻渍害的有效措施。视地势畦宽为2- 3m,并开好畦沟、腰沟及围沟。

3.播种 适时早播可延长生育期。夏芝麻适宜播期约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迟播芝麻生育前期处于高温下,幼苗生长快,营养生长期短,进入开花时温度逐渐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结蒴少,造成减产。麦套芝麻套种适期一般在麦收前l0-20d.小麦生长差的可适当早播。秋芝麻宜在7月上中旬播种。芝麻种子小,顶土力弱,播深3cm左右为宜,忌深播。播种方式有条播、穴播、撒播3种。条播,单秆型品种行距0.3-0.4m,分枝型品种行距0.4-0.5m,株距按所需密度确定。

4.施肥 芝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对氨、磷、钾的吸收比例N:P20:K20为1:0.31:1.25。据钟乃等(1987)、张桂兰等( 1990)研究,每100kg产量的大致需肥量为N 6.24 -8.13kg、Pz05 2.19-3 .28kg、Kz0 6.24- 10.19kg。吸收矿质营养的高峰期为初花至盛花期,磷稍偏晚,钾稍偏早。

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左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据魏林根(1999)报道,施肥方式以基肥深施入10cm的土层效果较好。由于初花至盛花是芝麻一生中的需肥高峰期。在初花期前后追施速效氮肥,增产效果显著。地力薄、植株长势弱时,要适当早追肥,可施速效氮70kg/h㎡。分枝型品种可提早到分枝期追肥。另外,在始花至盛花期,一般用0.4%磷酸二氢钾,选晴天下午喷施,能增加蒴果和粒重,提高含油量。土壤缺硼的地区,施用硼肥有良好的效果。

5.种植密度 芝麻的适宜密度取决于品种的分枝型、熟期、播种早晚、土壤肥力和降雨多少。目前夏芝麻单秆型品种适宜密度为12×104 -15×104株/h㎡,分枝型品种9×104-12×104株/h㎡;秋芝麻单秆型品种15×104 -22.5×104株/h㎡,分枝型品种12×104~15×104株/h㎡。肥力低或施肥少,迟播种时还可再密。

6.田间管理 芝麻出苗数常为所需株数的10倍左右,需及时间苗、定苗。幼苗一对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至3-4对真叶时,再按所需株数定苗。在间苗、定苗的同时,进行1- 2次中耕,定苗后初花前再耕1-2次。中耕深度要浅,避免伤苗伤根,最后一次中耕可结合培土,以利排水防渍。

芝麻最适土壤水分,出苗至初花为田间持水量的60% -75%;初花至盛花期是耗水最多的时期,适宜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 -85%;盛花至成熟为田间持水量的65%一75%如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即应浇水防旱。大于田间持水量的90%时,应及叫排水防渍。

芝麻适时打项可调节养分分配,有利于上部蒴果发育,增加产量。打项时期以开花末期,茎出现“黄梢尖”时为佳。孙梅英等( 1999)报道,5月上旬播种的芝麻,以初花后30d打顶产量最高,5月下旬播种则以初花后20d打顶为佳,6月下旬播种的以初花后l0d打顶增产

最多。

篇七 芝麻栽培技术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了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芝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芝麻;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

芝麻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芝麻种子含油量高达54%左右,最高的超过60%,一般出油率为48%左右。芝麻油中含油酸36%~53%,亚油酸33%~ 48%,并含有芝麻脂素、芝麻酚林等特殊成分,具有浓郁的特殊香味,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其品质好,芳香可口,营养丰富,榨油后的油粕含蛋白质36%、碳水化合物24%,既是优质饲料,又是优质肥料;同时芝麻也是优良的蜜源作物。各地因气候及栽培制度不同,芝麻生育期差异较大。如东北一年一熟制地区,芝麻生育期为120 d左右,江淮一年两熟制地区,夏播芝麻为90~100 d,江西三熟制中的晚芝麻及海南岛两熟制中的芝麻只有70~80 d。芝麻产量差异也较大,最低只有150~225 kg/hm2,最高可达2 250 kg/hm2以上,增产潜力很大[1]。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地整地

芝麻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在土壤微酸至微碱性(pH值6~8)的黏土或砂土上均可种植。但以地力均匀、灌溉和排涝条件良好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合。芝麻怕重茬,因此所选地块上年不能种植芝麻。芝麻种子细小,出苗时顶土力弱,应精细整地,以保证出苗,并防除杂草。套种时,在前作收获后应中耕松土,以保证幼苗生长。做到耕翻及时,翻压彻底,旋耕时破除明、暗坷垃,拉平土壤表面,将施入土壤中的肥料混拌均匀。对于旋耕不到的地边,要结合人工翻地,将其平整。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冬春干旱,风多雨雪少,土壤需蓄水保墒;江淮地区夏播时气温高,雨量少,地面蒸发量大,也需蓄水保墒。在多雨地区应开沟做畦,防止在芝麻开花结蒴至成熟前(7—8月)受渍而患病和倒伏。

2播种

选用耐渍性和抗病性强的芝麻品种。播种期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品种生育期确定,地表5~7 cm地温稳定在16~18 ℃时播种为宜。黄河以北地区多为春芝麻,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黄河、长江之间多为夏芝麻,5月下旬播种;长江以南多为秋芝麻,在7月上中旬播种。播种时要掌握好天气情况,最好雨后播种,播后下雨易产生硬壳。播种有撒播、条播和点播等方法。单杆型品种采用窄行等距条播,行距23~33 cm、株距13~16 cm。分枝型品种行距50 cm,株距18~23 cm。点播穴距33~60 cm,每穴2~3株。芝麻种子小,1 kg有32万~40万粒。撒播5.25 kg/hm2,条播为6 kg/hm2,点播为3.75 kg/hm2左右。在土壤干旱、整地粗放时,适当增加播种量。播种深度以2~3 cm为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4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