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距离肥料视频

| 安全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安全师考试】

篇一 磷距离肥料视频
污水处理,污泥变肥料

  污泥变肥料(2009.6.25)  

  (主持人)咱们今天的话题要从城市污水处理说起。这城市污水处理和农业生产能扯上啥关系呢?其实,城市污水经过净化后产生出的副产品,也就是污泥,那可是做成有机肥的上好材料。可关键是,怎么才能把又脏又臭的污泥变成安全的肥料,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

  这污泥呢,是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后产生出的副产品,但是用污泥做肥料,这说法乍听起来有点玄,难道用泥巴也能做成肥料吗?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咱先得给污泥验明正身,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才行。

  (采访)广东省东莞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师张雪芬:污泥不是泥,污泥像泥的样子,但其实是很多微生物的集合体。

 

  如果用显微镜看,其实是一些原生动物,微生物类的东西。

  原来,污泥和土地里面的泥巴不是一回事,它们含有的成分是完全不同的。泥巴呢是我们平常种花种菜的泥土,它的主要成分是土壤,而污泥的主要成分则是微生物,而且,这污泥的出身也和泥土一点都不沾边,污泥来自生活污水。那么,污泥里的微生物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城市里的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后,是怎么除掉污染的。这个过程,主要就是在污水中输入氧气,在氧气的作用下,污水中大量的好氧微生物把污染物统统吃掉,水里的污染物被除掉了,经过净化的水就可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去了。而立下功劳的好氧微生物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不断地生长、繁殖、死亡,最终都聚集到一起沉淀下来,变成了污泥。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生活污水源源不断的流进污水处理厂,大量的污泥也就不可避免的被沉淀出来。这些污泥又脏又臭污染环境,如果能够做成肥料,当然是变废为宝的大好事!可是,污泥到底是不是那块料呢?

  早在18世纪的时候,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在他的著作《悲惨世界》中有过这么一段话,意思是说当时每一个中国农民进到城里的时候,都忘不了用扁担挑两桶满满的粪尿带回去,干什么呢?做成肥料用来种庄稼。把城镇中的人粪尿挑回农村用在田里当肥料,这个做法一直沿袭了很久。但是,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这个情景了,因为,如今城市里的生活污水都被集中送到了污水处理厂。不过,沉淀出来的污泥,主要还是来自人粪尿,所以,从污泥的成分来看,是完全具备做成有机肥的条件的。

  (采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季:污泥的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养分含量,很多时候和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基本是一个水平,有时候污泥的有机质比牛粪还要高,所以它是一个很好的养分资源。

  有机质含量高,污泥作肥料的确具有很大的优势,不过,用在植物上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得让它到土地里去试试!农业专家们用污泥做成的肥料分别在苗木、大田作物和果树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就是要看看这污泥的实战效果如何。

  广东省东莞市林科所的专家在苗木上做了一个对比试验,把污泥按不同的比例和普通的泥土进行混合,装在袋子里,来培育同一种苗木。一共是五组,第一组没有加任何污泥,后面的几组分别加了10%,20%,30%和40%的污泥。一年以后再观察五组试验的树苗,长势出现了明显的差别。

  (采访)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生态林业研究室主任刘颂颂:没有用污泥或者用的比较少的,它生长没有后劲,如果加了污泥以后,生长后劲明显提高。加了40%污泥这个树苗生长有1.3米,1.4米这么高,加了30%污泥的树苗1.25米,加了20%污泥的树苗一米都不到,加10%污泥的这个只有45厘米。几乎没怎么长

  只用普通的泥土种,苗子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如果把污泥当作有机肥来用,能出好苗子吗?您看,用了污泥的苗子成活率高,长势旺盛,特别是污泥达到一定量的时候,苗木生长又快又结实。

  污泥肥料用在苗木上,效果不错,那我们再去大田里看看。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们从2002年开始就做了一系列的试验,是用污泥和其它不同的肥料施在小麦和玉米地里,来进行对比。

  (采访)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高级农艺师杨合法:从2002年开始,每年种植一茬小麦一茬玉米,从产量来说,我们总结了一下,小麦和玉米每年的总产,平均下来,得出结论,污泥肥料对作物的产量贡献最大,产量最高。

  其实,在作物生长的头一两年,污泥的优势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但随着年头的增加,这污泥的后劲就上来了。

  (采访)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段英旗:2003、2004年两年用化肥的产量比较高,从2005到2008年底啊表现,污泥肥料表现最好。

  为什么污泥能够后来居上,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呢?因为它发挥的是一种综合效益,不但肥效长,能给作物长时间提供充足的营养,最关键的是,污泥肥料带来的大量的有机质,在滋养作物的同时,还能改良土壤,是从根本上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达到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作物的收成自然一年比一年好。

  污泥制成的有机肥料用在苗木和大田作物上,都显示了很好的肥效。而在果树上的试验也很成功。

  (采访)荔枝农户:去年我们放那些有机肥,进来那些游客说,今年荔枝好像甜一点,皮比较光滑一点,大个一点。

  把污泥做成的有机肥用到土壤中,植物个头儿长得高,果子也甜,而且还有个更大的意义,那就是帮助土壤完成了一个生态循环。

  (采访)李季:污泥,这些人粪尿最初都是从农田、食品来的,从农业里面来说,是碳的循环,你把碳从土地拿走,你就要归还回去,我们把可利用的污泥进行处理做成肥料归还给农田。

  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里吸收走了氮磷钾、微量元素等等各种养分,然后我们吃掉了作物的果实,吸收了营养,再排泄出来,最后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产生的副产品——污泥又带着各种养分回到土地,这不正好是一个循环嘛。

  (采访)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蔡永平:如果你不把这块再还回土壤去,包括动物也是,不排回去,那土壤就缺这块,慢慢的土壤缺这块,它就贫瘠了,就形成一个断链了,这个链条一断就不能再提供了,就像光挤奶,不给吃草一样。

  把污泥做成的肥料再用回土地,正好能把这个生态循环的链条闭合起来,有了完整的链条,大地才能生生不息的循环发展下去。

  (主持人)把污泥做成有机肥确实不错,可是这些臭烘烘、黏呼呼的污泥该怎么用呢?是不是我们现在推个车子去污水处理厂,拉上满满一车污泥,回来上到自家的园子里就行了呢?

  目前,在不少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污泥还只是被当作废料堆放着,所以,有些种植户听说污泥可以作肥料,觉得这实在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有机肥,于是就兴冲冲地把污泥从污水处理厂买回来,想让它们在自家的地里好好发挥作用。可买回来后才发现,根本没法用。

  (采访)广东省东莞市周世明:只有一车,一车就把我们都吓跑了,不敢动了,太臭,而且也像海棉一样,都从来没见过的物体,软软黏黏的,半年的时间都不能变化。

  您看,这种果冻状的污泥,如果不经过专业的发酵处理,就算是放上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也不会有任何变化,依然是粘乎乎臭烘烘的污泥,这一车污泥可是好几吨呢,把空地占了个满满当当,闻起来就更闹心,臭气熏天的,别说拿来种花,人根本都靠近不了。这么一大堆臭哄哄的东西,时间长了还会污染环境。所以啊,直接从污水处理厂拿来的污泥,是不能就这么直接用到地里的,而且啊,咱们普通的种植户根本处理不了,必须到专业机构,用科学的方法来给污泥进行发酵,才能让污泥“变身”成为可用的肥料。咱们来看看,在专业化的处理下,污泥是怎么一步步地变身的。

  

[1] [2] 下一页

篇二 磷距离肥料视频
甲壳素肥料:作用很大的农作物营养专家

  山东电视台 [农资超市]作物营养专家——甲壳素肥料

  甲壳素肥料知识普及:

  1、甲壳素是什么:

  甲壳素,又名壳聚糖,是天然高分子物质。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甲壳动物和昆虫体表,也是真细菌外壁和细胞壁的组成部分。目前多利用虾壳、蟹壳提取,其特点是无毒、无害,十分环保,其毒性比白糖还低,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在农业生产中,甲壳素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甲壳素肥料的作用:

  甲克素肥料在兼顾杀虫剂、杀菌剂的同时以有机肥料混合使用,充分发挥其生物可降解性和相容性的特点,对农药和化学肥料具有增效作用。特殊的生化方法使甲克素中的有机大分子变成易于植物吸收的小分子,多种有机养分协同发挥作用。独特的螯合技术使其十分稳定,对促进植物体对氮、磷、钾的吸收,强壮植物机体,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增强植物抗病能力均有显著效果,明显提高植物的品质和产量,大大加强了果实中的营养物质。是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的首选佳品。

  甲壳素可迅速活化细胞,具有“植物疫苗”的作用,强化果树对不良自然环境(旱、涝、冻、药害等)的抗性,诱导产生对轮纹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霜霉病、白粉病、流胶病、花叶病毒病、锰中毒等病害的抵抗因子,降低病害发生率,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首选。

  甲壳素具有显著的整体调节作用。提高开花和座果质量。

  甲壳素能够提高果树对各种养分的吸收利用,叶片光合速调弱(树)控旺(树),促进短枝发育,调整树势均衡,促进花芽分化、芽体充实。 率提高60-80%,,幼果膨大迅速、均衡,果实色泽艳丽, 成熟早,显著提升果实表光,糖度、VC含量明显提高,口感更好,优质果率显著提高。

  甲壳素肥料具有极强的叶面附着功能,可迅速被植物吸收利用,叶色浓绿润泽,延缓叶片衰老,连续使用3-5次,产量增加20-50%。

  3、甲壳素的实际应用:

  甲壳素有广谱抗菌性。研究表明,甲壳素诱导作物产生多种抗性物质,对由病毒、真菌、细菌等引起的病害的防治都有效。尤其重要的是,对病毒病的防治过去往往是植保的难题,而用甲壳素农药防治效果却十分理想。应用甲壳素对作物炭疽、疫病、枯黄萎、根腐等病害均可预防并直接控制。

  研究发现,经常使用甲壳素的作物还较少发生虫害。在昆虫刚孵化成幼虫时用甲壳素农药效果最好。甲壳素对各种蚜虫均有明显的触杀作用,蚜虫触药后4~12小时即死亡。

  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在保护地施用甲壳素、石灰氮等具有药用功能的肥料,对线虫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连续施用药肥防治线虫病害,第一年可以减轻发病率40%,产量增加45%,品质明显改善;第二年可减轻发病率60%,产量增加32%,作物根部微生物区系明显改善。

  甲壳素可作为药物缓释剂,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和减少用药量;还可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半透膜,阻止有害生物的入侵。因此,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可作粮食、蔬菜作物等种子的处理剂,激发种子提前发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病能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甲壳素肥料进入土壤后可以大大促使有益细菌如固氮菌、纤维分解菌、乳酸菌、放线菌的增生;抑制有害细菌如霉菌、丝状菌的生长。甲壳素可生物降解转化成优质的有机肥料,供作物吸收利用,同时可有效的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有效改良土壤,改善作物的生存环境,是一种多功能的土壤改良剂。

  甲壳素在果实表面形成薄膜,对病菌的侵害起阻隔作用,而且这层膜有良好的保湿作用和选择性透气作用,因此甲壳素可以成为果蔬保鲜剂的最好原料。

  甲壳素诱导作物产生的多种抗性物质中,有些具有预防、减轻或修复逆境对植物细胞的伤害的作用,因此施用甲壳素可提高作物的抗寒冷、抗高温、抗旱涝、抗盐碱、抗肥害、抗气害、抗营养失衡等抗逆性。

篇三 磷距离肥料视频
肥料常用知识问答

《肥料常用知识问答》

1、什么叫做肥料?

凡是施于土中或喷洒于作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良土壤性状,培肥地力的物质,都叫肥料。直接供给作物必需营养的那些肥料称为直接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和复合肥料都属于这一类。而另一些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的肥料称为间接肥料,如石灰、石膏和细菌肥料等就属于这一类。

2、肥料有哪些种类?

按肥料的化学性质分:碱性肥料、酸性肥料、中性肥料;

3、什么是化学肥料??

按肥料物理状况分:固体肥料、液体肥料、气体肥料;? 按肥效作用方式分:速效肥料、缓效肥料;? 按养分分:单质肥料、复混(合)肥料(多养分肥料);? 按化学成分:有机肥料、无机肥料、有机无机肥料;?

从狭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从广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工业生产的一切无机肥及缓效肥。所以一些人只把氮肥叫做化肥是不全面的,化肥是氮、磷、钾、复合肥的总称。

4、什么叫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是农村利用各种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或人畜排泄物等有机物料,就地积制或直接耕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习惯上也称作农家肥料。

5、有机肥料分为多少类?

有机肥料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类:(1)粪尿肥:包括人畜粪尿及厩肥、禽粪、海鸟粪以及蚕沙等。(2)堆沤肥:包括堆肥、沤肥、秸秆以及沼气肥料。(3)绿肥:包括栽培绿肥和野生绿肥。(4)杂肥:包括泥炭及腐殖酸类肥料、油粕类、泥土类肥料以及海肥等。

6、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有什么差别?

(1)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作用;化学肥料只能提供作物无机养分,长期施用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使土壤“越种越馋”。 (2)有机肥料含有多种养分,所含养分全面平衡;而化肥所含养分种类单一,长期施用容易造成土壤和食品中的养分不平衡。 (3)有机肥料养分含量低,需要大量施用,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施用量少。 (4)有机肥料肥效时间长;化学肥料肥效期短而猛,容易造成养分流失,污染环境。 (5)有机肥料来源于自然,肥料中没有任何化学合成物质,长期施用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化学肥料属纯化学合成物质,施用不当能降低农产品品质。

(6)有机肥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处理,施用后便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长期施用化肥,由于降低了植物的免疫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化学农药维持作物生长,容易造成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 (7)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中的生物转化过程,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长期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导致土壤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

7、什么是BB肥?

BB肥名称来源于英文Bulk Blending Fertilizer,又称掺混肥,它是把单质肥料(或多元肥料)按一定比例掺混而成。

8、BB肥特点是什么?

BB肥特点是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比例容易调整,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生产出各种规格的专用肥,比较适合测土配方施肥的需要。

9、常用的氮肥品种分为哪几类?

常用的氮肥品种大至分为铵态、硝态、铵态硝态和酰胺态氮肥四种类型。近20年来又研制出长效氮肥(或缓效氮肥)新品种。长效氮肥包括全成有机氮肥和包膜氮肥两类。

10、氮肥主要有哪些品种?

各类氮肥主要品种如下:

(1)铵态氮肥: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

(2)硝态氮肥:有硝酸纳、硝酸钙;

(3) 铵态硝态氮肥:有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

(4)酰胺态氮肥:有尿素、氰氨化钙(石灰氮)。

11、常用的磷肥品种分为哪几类?

(1)水溶性磷肥。主要有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和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2)混溶性磷肥。指硝酸磷肥,也是一种氮磷二元复合肥料。(3)拘溶性磷肥。包括钙镁磷肥、磷酸氢钙、沉淀磷肥和钢渣磷肥等。

(4)难溶性磷肥。如磷矿粉、骨粉和磷质海鸟粪等,只溶于强酸,不溶于水。

12、常用的磷肥品种特性如何?

(1)水溶性磷肥适合于各种土壤、各种作物,但最好用于中性和石灰性土壤。其中磷酸铵是氮磷二元复合肥料,且磷含量高,为氮的3~4倍,在施用时,除豆科作物外,大多数作物直接施用必须配施氮肥,调整氮、磷比例,否则,会造成浪费或由于氮磷施用比例不当引起减产。(2)混溶性磷肥最适宜在旱地施用,在水田和酸性土壤施用易引起脱氮损失。(3)拘溶性磷肥不溶于水,但在土壤中能被弱酸溶解,进而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在石灰性碱性土壤中,与土壤中的钙结合,向难溶性磷酸方向转化,降低磷的有效性,因此,适用于在酸性土壤中施用。(4)难溶性磷肥施入土壤后,主要靠土壤的酸使它慢慢溶解,变成作物能利用的形态,肥效很慢,但后效很长。适用于酸性土壤,用作基肥,也可与有机肥料堆腐或与化学酸性、生理酸性肥料配合施用,效果较好。

13、什么是缓效肥料?

养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状态,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分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效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分的释放速率。

14、什么是包膜肥料?

为改善肥料功效和(或)性能,在其颗粒表面涂以其他物质薄层制成的肥料。

15、什么是肥料品位? 以百分数表示的肥料养分含量。

16、什么是单一肥料?

氮、磷、钾三种养分中,仅具有一种养分标明量的氮肥、磷肥或钾肥的通称。

17、什么是复合肥?

在一种化学肥料中,同时含有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含两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二元复合肥料,含三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三元复合肥料,含三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叫多元复合肥料。

18、复合肥的养分含量如何表示?

复合肥料习惯上用N-P2O5-K2O相应的百分含量来表示其成分。若某种复合肥料中含N10%,含P2O520%,含K2O10%,则该复合肥料表示为10-20-10。有的在K2O含量数后还标有S,如12-24-12(S),即表示其中含有K2SO4。

三元复合肥料中每种养分最低不少于4%,一般总含量在25%~60%范围内。总含量在25%~30%的为低浓度复合肥,30%~40%的为中浓度复合肥,大于40%的为高浓度复合肥。

19、复混肥与复合肥的区别

(1)执行标准不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法律规定,生产复混肥执行的标准是《复混肥料》强制性国家标准。而生产复合肥执行的都是由生产企业起草完成后送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的企业标准。

(2)生产工艺不同:复混肥的生产工艺比较简单,通常是将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通过机械混匀加工,一般不需要利用昂贵化学生产设备。而复合肥却是生产过程中利用化学反应制成的,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复杂的技术和价值昂贵的化工设备。

(3)监督管理形式不同:由于生产复混肥一般无须昂贵的化工设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相对容易。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监督管理。而复合肥生产无须此证。

20.复合肥料有哪些特点?

复合肥料的优点:有效成分高,养分种类多;副成分少,对土壤不良影响小;生产成本低;物理性状好。

复合肥料的缺点:养分比例固定,很难适于各种土壤和各种作物的不同需要,常要用单质肥料补充调节。

21、什么是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是指用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的具有活性微生物的制剂。它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通过特定微生物的生命活力能增加植物的营养或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22、作物必需哪些营养元素?

凡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叫做必需营养元素。现在在植物体中已发现了70种以上的元素,但并不都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根据研究,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是:碳(C)、氢(H)、氧(O)、氮(N)、钾(K)、磷(P)、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硼(B)、钼(Mo)、铜(Cu)、氯(Cl)。

23、哪些营养元素叫做大量元素?

植物生长发育必需上述16种元素,但对其需要量有很大差别,习惯上把碳、氢、氧、氮、磷、钾称为大量元素。

24、哪些营养元素叫做中量元素?

植物生长发育必需上述16种元素中,把需要量中等的钙、镁、硫称做中量元素。

25、哪些营养元素叫做微量元素?

把需要量少的,含量在0.01%以下的其余7种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26、哪些营养元素叫做“肥料三要素”?

植物对氮、磷、钾需要较多,而土壤又往往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经常要通过施肥来供应作物的需要,故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

27、什么是生物肥

以有机溶液或草木灰等有机物为载体接种有益微生物而形成的一类肥料。主要功能成分为微生物菌。国际要求生物数量不低于2亿个/克。它本身不能直接作为肥料提供养分。

28、生物肥的类型有哪些?

按作用机理分两大类:一类是微生物菌施入土壤后,在土壤环境中大量繁殖,成为作物根区优势菌株,增加土壤矿物养分的分解、释放,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另一类是微生物施入土壤后,通过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或分泌物的影响,改变作物根区环境,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作物吸收利用养分能力。

29、什么是生物有机肥?

在有机肥上接种有益微生物而成的肥料。兼具精制有机肥和生物肥的特点。

30、什么是精制有机肥?

一般由农作物秸秆或禽畜粪便经腐熟、发酵、灭菌、混拌、粉碎等工艺加工而成。原料多来自于农业废弃物。主要功能成分为有机物,含量多在50%以上。

31、什么是有机无机复合肥?

在充分腐熟、发酵好的有机物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化肥,充分混匀并经工艺造粒而成的复混肥料。主要功能成分为有机物、氮、磷、钾养分。一般有机物含量20%以上,氮、磷、钾总养分20%以上。

32、什么是叶面肥?

在作物生长期间施于作物叶面的肥料。一般分为大量元素叶面肥、微量元素叶面肥、腐殖酸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

33、叶面肥有那些特点?

叶面直接吸收见效快、养分利用率高、能迅速改善作物养分供应状况。腐殖酸类、氨基酸类叶面肥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明显改善产品品质。

34、什么是绿肥和绿肥作物?主要的绿肥作物有那些?

凡以植物的绿色部分翻入土中作为肥料的均称绿肥。作为肥料而栽培的作物,叫绿肥作物。

主要的绿肥作物有:紫云英,苕子,紫花苜蓿,草木樨,萝卜菜,田菁,绿萍,水花生等。

35、绿肥的特点有哪些?

(1)经济易得。绿肥可利用休闲地、空隙地以及不同茬口进行间种、套种,生产成本低。还可适当减少化肥用量。

(2)施用方便。绿肥就地种植,就地施用,无需调运。对于改良边、远低产田地,提高作物产量有着特殊的意义。

(3)供作饲料。绿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各种营养元素,是家畜的优良饲料。绿肥先作饲料,然后以厩肥施入地里,一举两得。

36、什么是控释肥?

控释肥是施入土壤中养分释放速度较常规化肥大大减慢,肥效期延长的一类肥料。“控释”是指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养分释放按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时间和释放率)与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相一致。

37、什么是有益元素?

有些元素虽然是必需元素,但它们对植物有一定的营养作用,这些元素被称为有益元素,如钴(Co),它是非必需元素,但它是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时必需的元素,因此它对豆科的生长有良好的影响。钠(Na)、硅(Si)、碘(I)、硒(Se)、锶(Sr)镍(Ni)、钒(V)等也是有益元素。

38、什么是超微量元素?

超微量元素是指那些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很少的(在十万分之几以下)非必需元素,其中有些是有益元素,如硒、镉、汞等元素。

39、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从哪里来?

植物所需的碳、氢、氧来自空气和水,氮素主要来自空气,经过根瘤菌的固定作用进入土壤,其余元素来自土壤。所以除了碳、氢、氧外,植物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这些养分。

40、作物主要从土壤中吸收什么形态的养分?

作物主要是吸收土壤中的无机态离子,如:K+、NH4+、NO3-、Ca2+等等;但也能吸收某些可溶性有机物,如尿素、氨基酸、酰胺、核酸和磷酸甘油酸等。化肥主要供给无机态离子养分,容易溶在水中的,肥效就快;有机肥既能供给离子态养分(分解后)又能供给部分有机态养分。

41、什么叫做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就是要求施肥能达到下列三方面的目的:

①施肥能使植物获得高产和优质;

②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③改善土壤条件为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基础,即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42、合理施肥主要依据是什么?

首先,要考虑作物的营养特性。不同作物或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及其比例都有不同的要求。

其次,施肥必须根据土壤性质来进行,其中,着重要考虑的是土壤中各养分的含量、保肥供肥能力和是否存在障碍因子等情况。 再次,就是考虑气候与施肥的关系。气候影响施肥效果,施肥影响作物对气候条件的适应与利用。 此外,施肥必须考虑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的配合。

43、什么叫做作物营养临界期、临界值和营养最大效率期?

营养临界期是指作物在某一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虽然数量不多,但如果缺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显著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对大多数作物来说,临界期一般出现在生长初期,磷的临界期出现较早,氮次之,钾较晚。

临界值是作物体内养分低于某一浓度时,它的生长量或产量显著下降,并表现出养分缺乏症状,此时的养分浓度称为“营养临界”值。

在不同时期所施用的肥料对增产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有一个时期肥料的营养效果好,这个时期称为营养最大效率期。

44、什么叫做肥料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肥料中该种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利用率可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学分析,按下列公式求得:

在目前栽培技术管理水平下,化肥的利用率大致在以下范围:氮肥为30—50%,磷肥10—15%,钾肥40—70%。

45、什么叫做最小养分律?

最小养分率是德国化学家李比西提出来的。他曾说过:如果土壤中某一种必需养分不足,或者缺乏的时候,即使其他养分都存在,这种土壤仍将成为不毛之地。也就是说,在某种土壤中限制产量的因子是其中最为不足的一种养分。最小养分律提醒我们,在施肥时应找出最影响作物产量的缺乏养分,以及各种必须养分之间的适当比例的关系。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解决了某种最小养分之后,另外某种养分可能上升为最小养分。

肥料购买、储藏和真假鉴别

46、购买肥料产品时应注意些什么?

(1)包装材料:外袋为塑料编织袋,内袋为薄膜袋,也可用二合一复膜袋,碳铵不用复合袋包装。凡包装材料不符上述要求都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2)包装袋上的标志:包装袋上应标明有肥料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净重、执行标准号、生产厂名、厂址、质量合格证,有的还应有肥料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号等。如果上述标志没有或不完整,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3)养分含量:养分含量主要指氮、磷、钾含量,如果产品中添加中量元素(硫、钙、镁、钠)或微量元素(铜、锌、铁、锰、钼、硼),应分别单独标明各个中量元素的含量及总含量、各个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总含量。不能出现氮+磷+钾+硫+钙+镁+钠+铜+锌+铁+锰+钼+硼≥58%、85%等标法。

(4)产品中有添加物时,必须与原物料混合均匀,不能以小包装形式放入包装袋中。

(5)应注意保留购肥凭证,购肥凭证是发票或小票,票中应注明所购肥料的名称、数量、

篇四 磷距离肥料视频
机播小麦种子与肥料适宜间隔距离研究

机播小麦种子与肥料适宜间隔距离研究

薛少平,朱瑞祥,姚万生,韩思明,杨有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杨凌 712100)

【磷距离肥料视频】

摘 要:为了确定机播小麦种子和肥料的适宜间隔距离,进行了种肥间距试验。结果表明,肥料与种子混施,特别是在中、高肥条件下,会使种子严重受损,而影响苗全、苗齐、苗壮;在下位、侧位施肥各处理中,肥料距种子越近,对小麦的萌发、出苗、生长和产量影响越大;下位施肥,以肥料施于种子下6 cm最好,侧位施肥,肥料施于种子侧4~6 cm为宜。

关键词:机械播种;保护性耕作;旱地小麦;种肥间距

中图分类号:S23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08)-1-0147-05

薛少平,朱瑞祥,姚万生,等.机播小麦种子与肥料适宜间隔距离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47-151.

Xue Shaoping, Zhu Ruixiang, Yao Wansheng, et al. Suitable distance between wheat seeds and fertilizer during mechanical sowing[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8,24(1)147-15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 引 言

不同国家小麦的种植制度不同,国外旱作农业多为

顷施尿素225 kg、磷酸二铵270 kg;高肥每公顷施尿素

300 kg、磷酸二铵360 kg,两种肥料混合施。种肥间距,设种肥混施、下位施和侧位施3个处理。种肥混合,肥

一年一熟制,对产量要求不高[1,2],而且种肥混施较常 料混于种子之中,随播种施于种子附近;下位施,肥料见[3-5]。国内在小麦种肥分施技术方面研究较多,特别是施于种子下方,分别距种子2、4、6、8和10 cm;侧位在施肥深度[6-8]、适宜的种肥种类和施用量方面研究较深 入

[9-10]

施,肥料施于种子的侧旁,分别距种子侧2、4、6、8和

,但是,肥料与种子是“混合施”、“侧位施”,还

10 cm。

田间排列采用裂区设计,以下位施、侧位施为主区,施肥量为副区,种、肥间距为副副区。即下位施和侧位施各分低、中、高3种施肥量,每一施肥量下,以不施间距4 cm、间距6 cm、肥为对照,设种肥混合,间距2 cm、间距8 cm和间距10 cm 7个处理,共42个处理组合。 1.3 试验方法

按试验设计要求,采取人工开沟施肥、播种;每处行长1.5 m,行距30 cm,小区面积1.5 m×0.9 m,理种3行,

顺序排列,重复2次,总计84个小区;每行播112粒,折合每公顷250万粒,播种深度5~6 cm。 1.4 观测项目

小麦生育期,观测小麦出苗状况,冬前幼苗生长状况,春季幼苗生长状况;成熟期取样考种,每处理除1行做为生育期取样观测外,其余2行全部拔回,统计成穗数、考种并脱粒计产。结果与分析部分所用资料均为两重复平均值。

是“下位施”;混合施,施多少对种子有伤害;侧位施和下位施,距种子多大间距较合适等,国内外的研究给出了一个较大的范围[11-15]。鉴此,2004~2005小麦生产年度,进行了机播小麦种子与肥料适宜间隔距离研究,旨在为小麦施肥播种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杨陵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园。试验地为垆土,前茬夏玉米,肥力中等。供试小麦品种西农510;试验用肥:尿素(含N 46%)和磷酸二铵。前茬夏玉米生育期灌水一次,(含N 17%,P2O5 43%)

小麦2004年10月13日播种,播时耕层土壤含水率18%左右,播种后第二天下雨,小麦全生育期未灌水。 1.2 试验设计

施肥量,设不施肥、低肥、中肥和高肥4个处理。低肥每公顷施尿素150 kg、磷酸二铵180 kg;中肥每公

收稿日期:2007-04-16 修订日期:2007-07-24

基金项目:陕西省农机专项“杨凌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 作者简介:薛少平(1953-),男,陕西省靖边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研究。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712100 ※通讯作者:杨有刚(1961-),男,陕西西安人,副教授。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712100。Email:yayogang@yahoo.com.cn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出苗的影响

小麦出苗后,调查不同施肥处理的出苗情况,其结果见图1、图2。

148 农业工程学报 2008年

在肥料与种子混施的各处理中,以低肥的出苗率最高,中肥的次之,高肥的最低,即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出苗率越来越低。

在下位施肥各处理(见图1)中,不同施肥量对出苗率的影响,即随施肥量的增加,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而且不同施肥量,在不同肥料与种子间距条件下的影响趋势也基本一致。种、肥间距对小麦出苗率的影响是,肥料距种子越近,对小麦的发芽出苗影响越大,其中以肥料施于种下2 cm和4 cm对出苗率影响最大,6 cm以下

图1 下位施肥不同处理小麦出苗率比较

Fig.1 Comparison of germination rate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underside fertilization

影响较小。

在侧位施肥各处理(见图2)中,肥料距离种子越远,对种子的发芽出苗影响就越小,一般是距种子4 cm,就对种子发芽和出苗无多大影响;而不同施肥量对出苗率的影响,即不论是肥料距种子远,还是距种子近,也均有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有越来越重的趋势。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2.2.1 冬前幼苗期

冬前幼苗期取样观测不同施肥处理小麦幼苗的生长状况见表1。

从表1看出,在试验各处理中,以肥料与种子混施的对小麦幼苗生长影响最大,幸存活下来的,幼苗矮小,根部被烧坏,次生根和分蘖也最少,且有随施肥量增加,

图2 侧位施肥不同处理小麦出苗率比较

Fid.2 Comparison of germination rate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lateral fertilization

幼苗受害程度有越来越重的趋势。

在下位施肥各处理中,肥料距种子越近对小麦幼苗生长状况影响越大,其中以肥料施于种子下2 cm和4 cm对幼苗生长影响最大,且有随施肥量增加,幼苗受害程度有越来越重的趋势。而肥料施于种子下6 cm或6 cm以下时,影响则较小或无大的影响,且随施肥量增加,幼苗生长状况有越来越好的趋势。

从图1、图2可看出,3种施肥处理的出苗率,以侧位施肥的最高,下位施肥的次之,肥料与种子混施的最低。

表1 冬前不同施肥处理小麦幼苗生长状况比较(2004年11月20日调查) Table 1 Seedling growth of wheat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ing treatments before the winter

低 肥

处 理

苗高 /cm 12 15 16 17 18 17 16 10 16 17 17 17 16 16

种子根 颜色 褐 褐 褐 白 白 白 白 褐 黄 白 白 白 白 白

每株次生 根/条

每株分蘖数/个

苗高/cm

中 肥 种子根颜色

每株次生根/条

每株分蘖数/个【磷距离肥料视频】

苗高 /cm

高 肥 种子根 颜色

每株次生每株分蘖根/条 数/个

0 0 0 0 1.3 0 1.7 0 1.9 1.5 1.8 1.4 1.6 1.0 0 0 1.3 0.6 1.6 1.3 1.9 1.6 2.0 1.9 1.9 1.7 1.7 1.0

混施

下 位 施 肥

2 cm 4 cm 6 cm 8 cm 10 cm 不施 混施

侧 位 施 肥

2 cm 4 cm 6 cm 8 cm 10 cm 不施

1.3 0.3 10 褐 1.5 0.5 14 褐 1.7 0.6 15 褐 1.8 0.8 17 白 1.8 1.0 18 白 1.7 1.0 17 白 1.7 1.0 17 白 1.2 0.3 9 褐 1.6 0.8 15 黄 1.7 0.8 16 白 1.8 1.0 17 白 1.9 1.0 18 白 1.6 1.0 17 白 1.7 1.0 16 白

0 0 8 褐 1.4 0 13 褐 1.5 0.3 14 褐 1.8 0.6 16 黄 1.9 1.3 19 白 1.8 1.2 18 白 1.7 1.1 17 白 0 0 8 褐 1.5 0.7 14 黄 1.7 1.1 16 黄 1.8 1.3 18 白 1.9 1.4 18 白 1.8 1.3 17 白 1.6 1.0 17 白

第1期 薛少平等:机播小麦种子与肥料适宜间隔距离研究 149

在侧位施肥各处理中,也是以肥料与种子间距小的对小麦幼苗生长影响越大,其中以肥料距种子2 cm的处理对幼苗生长影响最大,且有随肥量增加幼苗受害程度越来越重的趋势。而肥料施于种子侧4 cm及4 cm以外时,影响则较小或无大的影响,且随施肥量增加,幼苗生长

状况有越来越好的趋势。

2.2.2 春季幼苗期

春季拔节期取样观测不同施肥处理小麦幼苗生长状况见表2。

表2 拔节期不同施肥处理小麦幼苗生长状况比较(2005年4月4日调查)

【磷距离肥料视频】

Table 2 Comparison of seedling growth of wheat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ing treatments at the jointing stage

低 肥

处 理

苗高 /cm

每株次生根/条

每株分蘖 每株大蘖数/个 数/个

苗高

/cm

中 肥

每株次生每株分蘖每株大蘖根/条 数/个 数/个

苗高

/cm

高 肥

每株次生 每株分蘖每株大蘖根/条 数/个 数/个

混施 2 cm

位 施 肥

4 cm 6 cm 8 cm 10 cm 不施 混施 2 cm

侧 位 施 肥

4 cm 6 cm 8 cm 10 cm 不施

40 16 3.7 2.6 42 47 49 50 48

17 18 21 22 21

2.7 3.0 3.5 3.6 3.5

2.4 2.3 2.2 2.1 2.0

38 19 4.5 3.8 37 20 5.4 4.6 40 46 49 51 49

20 21 23 25 22

2.8 3.0 3.6 3.8 3.6

2.6 2.5 2.4 2.4 2.3

40 45 50 52 49

22 23 25 26 24

3.6 3.4 4.1 4.0 3.8

2.8 2.7 2.6 2.6 2.5

37 15 3.0 1.9 41 15 3.7 2.5 42 47 49 48 47

17 18 20 21 21

2.7 2.9 3.4 3.5 3.4

2.4 2.3 2.1 2.0 2.0

38 16 2.9 2.0 37 15 3.0 1.8 38 18 4.5 3.7 37 21 5.3 4.5 40 45 47 49 48

19 21 23 22 22

2.8 3.0 3.5 3.6 3.5

2.6 2.5 2.4 2.3 2.2

40 45 50 51 48

22 23 25 24 23

3.5 3.4 4.0 4.0 3.7

2.8 2.7 2.6 2.5 2.5

38 16 3.0 1.8 37 15 2.9 2.0 37 17 2.9 1.9

由表2看出,在小麦拔节期试验各处理中,肥料与种子混施,苗高和每株次生根数与其他各处理相比较差,而单株分蘖数和大蘖数与其他各处理相比则是最高的,且有随施肥量的增加,单株分蘖数和大蘖数呈现增高趋势,这与单位面积株数多少有关。

在下位施肥各处理中,仍以肥料施于种子下2 cm和

幼苗生长相对较差,但也是大蘖数相对较多,并有随肥量的增加,幼苗生长状况呈现越来越好的趋势。而肥料施于种子侧4 cm及4 cm以下各处理拔节期幼苗生长正常,并有随施肥量增加,幼苗生长状况呈现越来越好的趋势。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小麦成熟后取样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其结果见图3、图4。

从图3、图4看出,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是显著的,直至最后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4 cm的幼苗生长状况相对较差,且随施肥量的增加,幼苗生长状况有越来越好的趋势。而肥料施于种子下6 cm及6 cm以下各处理,拔节期幼苗生长正常,且有随施肥量的增加,幼苗生长状况呈现越来越好的趋势。

在侧位施肥各处理中,仍以肥料施于种子侧2 cm的

图3 下位施肥不同处理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Fig.3 Factor comparison of wheat yield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underside fertilization

150 农业工程学报 2008年

图4 侧位施肥不同处理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Fig.4 Factor comparison of wheat yield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lateral fertilization

从不同施肥处理单位面积的成穗数来看,以肥料与种子混施的成穗数最少,且有随施肥量增加,呈显著减少趋势。

在下位施肥各处理中,肥料距种子越近的单位面积成穗数越少,其中以肥料施于种子下2 cm的成穗数最少,并有随施肥量增加呈一定减少趋势;其次是肥料施于种子下4 cm的成穗数也较少,但随施肥量增加却呈一定增单加趋势。而肥料施于种子下6 cm及6 cm以下各处理,位面积成穗数显著增多,其中又以肥料施于种子下8 cm的最高,到10 cm时成穗数又有所减少,这与肥料距种子较远即影响幼苗生长有关。

在侧位施肥各处理中,以肥料施于种子侧2 cm的成穗数较少,4 cm的显著增加,6 cm的达到最高,8 cm和

图5 下位施肥各处理小麦产量比较

Fig.5 Comparison of wheat yield among different

【磷距离肥料视频】

treatments of underside fertilization

10 cm两处理则有所下降,这与肥料距种子较远而影响幼苗生长有关。而且,侧位施肥各处理单位面积成穗数,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

同时,从图3、图4看出,6 cm及6 cm以后各处理的单位面积成穗数,侧位施肥较低于下位施肥,这与侧位施肥,肥料施得比较浅,而影响肥料有效利用有关。

从不同施肥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来看,均以不施肥的最低。下位施肥与侧位施肥比较,大的趋势基本一致,均以肥料与种子混施的最高,此后各处理均呈下降趋势,这与不同施肥处理单位面积的成穗数多少有关。而且下位施肥各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又均较高于侧位施肥各处理,这与侧位施肥,肥料施得比较浅,影响肥料有效利用有关。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小麦成熟后,每小区收2行脱粒计产,其结果见图5、图6。

从图5、图6看出,在3种施肥处理中,以肥料与种子混施的小麦产量相对最低,且有随施肥增加单位面积小麦产量呈逐渐降低趋势。

图6 侧位施肥各处理小麦产量比较

Fig.6 Comparison of wheat yield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lateral fertilization

在下位施肥各处理中,以肥料施于种子下2 cm的小麦产量最低,4 cm的次之,6 cm的最高,到8 cm、10 cm小麦产量呈下降趋势;但是,各施肥处理小麦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则呈逐渐增高趋势。在侧位施肥各处理中,各处理小麦产量的大趋势与下位施肥各处理基本一致,而有所不同的是,也是肥料施于种子侧6 cm的产量最高。

侧位施肥不同施肥量2 cm和4 cm的小麦产量高于下位施这与侧位施肥不同施肥量肥不同施肥量2 cm和4 cm的,

这两个处理幼苗受害较轻有关;然而侧位施肥不同施肥量6 cm、8 cm和10 cm的小麦产量却均较低于下位施肥【磷距离肥料视频】

第1期 薛少平等:机播小麦种子与肥料适宜间隔距离研究 151

不同施肥量6 cm、8 cm和10 cm的,这与侧位施肥,肥料施得比较浅而使肥料利用率不高有关。

3 结论与讨论

1)在3种施肥方法中,小麦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状况,以侧位施肥的效果最好,下位施肥的次之,混施的最差。在肥料与种子混施各处理中,低肥好于中肥,中肥好于高肥。即随施肥量的增加,种子及幼苗根受害程度越来越重,出苗率越来越低,分蘖和次生根数越来越少,小麦产量也越来越低,故在播种时,种子和肥料不能混施,特别是施肥量达到中、高肥时,更不能混施。

2)在下位施肥各处理中,肥料距种子越近,对小麦的发芽出苗和生长影响越大,其中以肥料施于种子下2

summary “national crop residue management survey” [Z].

1995.

[3] Chaudhuri 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furrow openers on seed drills—a review[J]. J Agric Eng Res, 2001, 79(2): 125-137.

[4] Tice E M, Hendrick J G. Disk coulter force: evalu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J]. ASAE, 1991,34(6): 2291-2298. [5] Vamerali T, Bertocco M, Sartori L. Effects of a new

wide-sweep opener for no-till planter on seed zone properties and root establishment in maize(Zea mays, L.): A comparison with double-disk opener[J].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06, 89: 196-209.

[6] Gyles W R. Fertilizer placement methods[J]. Crops and Soils.

1986,(6):17-22. [7] 石 岩,于振文. 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

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 18(1):38-42.

cm和4 cm的对小麦影响最大,6 cm以下影响就较小,同时,随施肥量的增加其影响越来越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随施肥量的增加呈逐渐增高趋势;不同施肥处理的小麦产量,以肥料施于种子下6 cm的最高,高于或低于6 cm的小麦产量下降较多,因此,在小麦施肥播种机设计时,肥料最好施于种子下6 cm的地方。

[8] Johnston A M,Lafond G P,Hultgreen G E. Spring wheat and canola response to nitrogen placement with no-till sideband openers[J].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2001,81

(1):191-198.

[9] 王玉堂. 小麦种肥及其施用方法[J]. 山东农机化,2002

(16):31.

3)在侧位施肥各处理中,肥料距离种子越远对种子发芽、出苗和生长影响越小,一般是距种子4 cm就对小麦根系下扎和幼苗生长无大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的小麦产量,也是以肥料施于种子侧6 cm的产量最高,但与肥料施于种子侧4 cm的相比较,产量差异很小。所以,考虑到小麦施肥播种机设计制造时的尺寸误差和施肥播

[10] 王树文. 小麦种肥的施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1997(1):8.

[11] 张先婉. 土壤肥力研究进展[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1:7-13.

[12] 钟建明. 种肥安全有效的使用方法[J]. 云南农业,1998

(4):22.

[13] 胡玺贤,王爱军,薛少平,等. 保护性耕作技术[M]. 西安:

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种作业的实际,肥料施于种子侧4~6 cm的地方较合适。

[14] 薛少平,朱瑞祥,杨 青,等. 旱地冬小麦自然降水机械

[参 考 文 献]

化高效生产技术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8.

[1] 姚宗路,王晓燕,高焕文,等.小麦免耕播种机种肥分施机

构的改进与应用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120-124.【磷距离肥料视频】

[15] 李生秀. 陕西省农业发展中水肥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A].

增进农业发展能力,再创陕西省农业辉煌[C].杨凌:西北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 .Executive

Suitable distance between wheat seeds and fertilizer

during mechanical sowing

Xue Shaoping, Zhu Ruixiang, Yao Wansheng, Han Siming, Yang Youga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 China)

Abstract: To determine the suitable distance between wheat seeds and fertilizer during mechanical sowing, the seed-fertilizer distanc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heat seeds that were mixed with medium and high amount fertilizer were injured seriously and germination rate, seedling growth and wheat yield were also influenced. In the case of under-fertilization and lateral fertilization, with the distance getting nearer, the germination rate, seedling growth and wheat yield were mo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In conclusion, the suitable distance is 6 cm in the underside fertilization and it is 4~6 cm in the lateral fertilization.

Key words: mechanical sowing; conservation tillage;dry land wheat;seed-fertilizer distance

篇五 磷距离肥料视频
肥料的发展方向

篇六 磷距离肥料视频
磷酸铵类肥料技术讲座第1讲概述

—70—              磷肥与复肥          1999年第2期

技术讲座

磷酸铵类肥料技术讲座

罗澄源1,林 乐2,钟本和1,张允湘1

(1.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2.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北京 100011)

第一讲 概述

  [摘要]这一讲简要介绍国内外磷铵工业的发展,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磷酸铵;湿法磷酸;聚磷酸铵;原料;[中图分类号]TQ442.14  [文献标识码]A  [6220()1 磷铵工业的发展

磷铵类肥料主要指磷酸一铵(Monium

iammPhosphate,简称MAP)Phosphate,简称,酸铵(lypsp,简称APP)。其次

MAP的工艺演变

DAP是1954年,其流程与生产MAP差不多,在3个中和槽中,第一个中和槽的加氨量相当于MAP所需或稍多一点,第二中和槽加氨到DAP所需的80%,在第三中和槽中最终完成氨化,但后来又改在造粒机中加氨完成。生产DAP与生产MAP不同之点是前者在造粒和干燥过程中的氨逸出要大得多,需要用酸及高效吸收设备进行氨回收,同时还需采用较低的干燥温度。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TennesseeValleyAu2thority(以下简称TVA)研制出了转鼓氨化造粒机,

是尿磷铵、,后三者属于磷铵与尿素、硫铵或硝铵的复合肥料,这里不作介绍。

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养分含量高、物理性质和农化性质优良,既可作肥料直接施用,也是复混肥和液体肥料的重要磷源。聚磷酸铵养分含量更高,因其对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故在土壤中不易退化,它既可作微量元素肥料的载体,也是液体肥料优良原料。尿磷铵和硝磷铵是高浓度氮磷复合肥,所含尿素氮和硝态氮各具独特的农化性质。硫磷铵物性好,不吸潮,含有植物需要的硫养分,对缺硫土壤特别适用。

早在1920年,美国氰胺公司(AmericanCya到20世纪30年namidCompany)即开始生产MAP。

代初期,在加拿大的一家Dorr公司管理的工厂进行了MAP的生产。从1940年到1955年在美国和欧洲相继建立了许多类似的工厂,它们一般有3个氨中和

槽,将w(P2O5)36%~38%的磷酸加到第一中和槽,通氨完成约80%的中和反应,其余的氨加入第二中和槽,只有少量的氨加入第三中和槽。当需提高产品氮含量时,可在第一中和槽加硫酸。将中和料浆加入双轴造粒机中用8~12倍的返料进行造粒后在转筒干燥机中干燥。干燥后的颗粒进行筛分,合格粒子作产品,粗粒粉碎后与粉粒一道作返料。

[作者简介]罗澄源,男,70岁,教授。

首先用于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的氨化与造粒,并于1956年获准专利。这种造粒机既简单,又耐用,从过磷酸钙到MAP、DAP和NPK三元复合肥均可用它进行造粒,这在化肥工业上算是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从此,预中和—转鼓氨化造粒便成为生产磷铵和颗粒复合肥的通用流程。但这种流程的缺点是预中和设备庞大和只能用P2O5质量分数小于40%的

磷酸进行氨中和(为避免料浆过稠不便操作和输送),因而干燥产品要耗较多燃料。

1947~1955年间已出现很多关于管式反应器的

专利,但直到1965年仍很少见到工业化装置。美国TVA对管式反应器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之后,才于20世纪70年代初建立起中试装置,用管式反应器代

替预中和槽,将磷酸和氨同时通入反应管中,剧烈的中和反应后生成的料浆借自身压力直接喷洒在造粒机返料上进行造粒。在磷酸浓度足够高的条件下,利用反应热可以除去酸中大量水分,甚至可不必进行产品干燥。管式反应器的开发成功,是化肥工业又一

1999年第2期     罗澄源等   磷酸铵类肥料技术讲座 第一讲概述     —71—

重大技术进步。

20世纪70~80年代,磷铵生产技术改革的重点是降低能耗、提高设备生产能力、降低原料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在采用了管式反应器和高效的氨回收设备之后,有的生产流程已经实现不用干燥操作,氨回收率达到99%以上,设备生产能力较前提高20%~40%。本讲座将重点介绍已经开发出的各种有代表性的生产流程。

用上述方法生产磷铵通常都以P2O5质量分数50%~54%的湿法磷酸为原料。这种磷酸一般都是由二水物流程生产的湿法磷酸浓缩而来。但用含杂质太高的湿法磷酸生产浓缩磷酸则会遇到困难。

世界上的磷矿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逐渐趋于贫化,优质磷矿明显减少。前苏联两大磷矿之一的卡拉—塔乌磷矿是含铁、铝、镁等杂质较高的磷矿,问题未很好解决,。他们在20世纪60~70作,,1969年建成了第。在此基础上先后建成了单系列规模为13万吨P2O5 年的5个料浆法磷铵厂,总生产能力约占前苏联磷铵总产量的1 3。

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磷肥厂于1966年建成了第一套3万吨 年磷铵的工业装置。20世纪70年代又相继在安徽、江西、云南、广东等地建成了12~24万吨 年磷铵的工厂。它们均采用浓缩磷酸为原料。

为了充分利用中国储量丰富、杂质含量较高的磷矿,四川银山磷肥厂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借鉴国外经验,于1983年成功开发了中和料浆浓缩法制磷铵工艺,并在1984年和1987年先后完成了喷雾干燥制粉状磷铵和喷浆造粒制粒状磷铵两种流程的中试。1988年又在银山磷肥厂完成了料浆浓缩、喷浆造粒—干燥,3万吨 年磷铵的工业性试验。在此基础上由南化公司设计院完成了3万吨 年磷铵的通用设计,并在全国推广。1996年四川硫酸厂与原成都科技大学合作建成了6万吨 年磷铵的工业装置,并计划在中国第9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15万吨 年磷铵的新型料浆法磷铵生产厂。

为加快我国磷复肥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20世纪80~90年代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多项先进的磷酸和磷铵生产技术。在磷铵方面主要有美国DAVY-McKEE管式反应—转鼓氨化造粒制MAP、DAP

和NPK复合肥技术(大连、南京、云南),法国AZF

双管反应器制DAP技术(秦皇岛),西班牙ERT-ESPIND单管反应一次氨化制MAP和DAP技术(鹿寨)等。这批大型工厂的建成,对加速我国磷复肥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起了促进作用。2 磷铵的性质

正磷酸铵盐的主要性质见表1。

表1 磷酸铵盐的性质

项  目

wwm

NH4H2PO4(NH4)2HPO4(NH4)3PO4

结晶形态(N) %(P2O5) %(N) m(P2O5(m-3)密度(19℃)

(kg 1 K-1)热容(℃)

熔融温度(kJl1, 298

(kJ -1),(kJ mol-1),f

%(30℃)正方晶系

12.2

61.81 5..514511635.691.6单斜晶系

.25381 2.510.1821

斜方晶系

28.648.31 1.7-0.2301

分解

-157414-82.5分解

-1673---2 1 磷酸一铵

磷酸一铵热稳定性好,不易吸潮,在水中溶解度大。即使磷酸一铵加热到100℃,也难察觉分解放出氮。大约要在200℃左右才会有NH3和H2O气放出:

200~400℃-H2O,-NH3

(NH4)n-xHxPnO3n+1

nNH4H2PO4-

          -H2O(部分脱水)

℃以上

    (NH4PO3)n 

固体磷酸一铵的氨和水蒸气平衡压力见表2,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磷酸一铵在低于125℃进行干燥作业时,氨损失是非常小的。

表2 固体磷酸一铵的氨和水气平衡压力〔1〕

温度 ℃

125.135.144.150.160.170.179.199.219.199.1099701055PNH3 Pa

PH2O Pa

9.515.740.299.316413501823551768031.82×1044

2.1.1.60.0537617100010235138909305×10493×10470×1044

  磷酸一铵在水中的溶解度见图1。可以看出磷酸一铵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大。磷酸一铵水溶液的氨平衡分压却很低(见图16)。

磷酸一铵的热分析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在

—72—              磷肥与复肥          1999年第2期

表3 固体磷酸二铵的平衡氨分压〔1〕

温度 ℃

5060708090

PNH3 Pa

温度 ℃

100110120124130

PNH3 Pa

26.766.7147307760

12002139366745106360

图1 磷铵在水中的溶解度

差热分析(DTA)曲线的起始温度180℃,峰值温度

198℃处出现一吸热效应,始分解。从热失重(TG),过20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2 2,其平衡氨分压见表3。可以预计,磷酸二铵如果在高于80℃进行干燥作业氨逸出量就会明显增大。

  磷酸二铵水溶液比它的固体有更高的蒸气压

图3 磷酸二铵热分析图〔1〕

例如50℃时磷酸二铵饱和溶液的平衡氨分压是1000Pa,它是相同温度下干盐氨分压的37倍〔n(N) n(P)=2.0时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氨分可从图16查得〕。

磷酸二铵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很大(见图1)。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比较

(1) MAP的密度较DAP大,故对包装、储存和运输均较为有利。

(2) MAP的稳定性和临界相对湿度较DAP高,故MAP可散装储运。

(3) MAP的氨蒸气压很低,故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氨损失较DAP小得多。

(4) DAP与过磷酸钙混合时因生成磷酸二钙而结块,并使P2O5水溶率降低。MAP与过磷酸钙相混则退化程度较小。

图2 磷酸—铵热分析图〔1〕

1999年第2期     罗澄源等   磷酸铵类肥料技术讲座 第一讲概述     (5) 用杂质(主要指金属离子)含量高的磷酸生

—73—

产DAP时,难于制得符合18-46-0规格的产品;生产MAP对磷酸质量要求不高,磷酸不必预澄清。

(6) MAP的P2O5质量分数可达52%,对缺磷不缺氮的地区购置MAP比较合算。

(7) 作为复混肥或掺混肥的磷原料,MAP的适应范围较DAP广。用MAP作磷源生产悬浮肥料时只需补充加氨即可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氮磷比〔,用DAP时则需补加磷酸,这对n(N) n(P)=1.4〕

一般液体肥料厂来说会增加麻烦。

(8) MAP在土壤中溶解后pH在4.4左右,有利于磷被作物吸收利用;DAP溶解后pH在8.0左右,如果是碱性土壤就可能释放出氨,使种子或幼苗受到伤害。用MAP与尿素混合作基肥时,由于其略带酸性能减少尿素的氨挥发损失。

(9) DAP含氮量较MAP高,到合算。

(10)MAP时,氨损失少,设备生产能力高,可做到不需进行产品干燥。如果用预热过的浓磷酸还可获得含10%~25%聚磷酸铵的产品,后者可用于制造浓度高、稳定性好的悬浮肥料。

由于生产DAP对原料磷酸质量要求较高,在目前优质磷矿日渐匮乏的情况下,利用中品位磷矿生产MAP已逐渐得到广泛重视。2 3 聚磷酸铵

%w(P2O5)

  聚磷酸铵是由聚磷酸或浓磷酸在较高温度和压

力下氨化脱水而得。其组成不定,随聚合度和n(NH3) n(P2O5)而异。聚磷酸铵的通式可表示为:(NH4)n+2PnO3n+1,属直链型聚合物。用作肥料的聚磷酸铵多为低聚合度产物,其中主要含焦磷酸铵、三聚磷酸铵和四聚磷酸铵,它们在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故适于作液体肥料。

聚磷酸铵的组成与原料成分和制备条件关系很大。表4举例说明用湿法磷酸在给定温度下氨化脱水的产物组成。

聚磷酸铵易吸潮,)与中和度()有关。随

,4所示。

图4 聚磷酸铵吸湿点及中和度的关系

  聚磷酸铵的粘度随P2O5含量的增加而增高。当P2O5质量分数达64%时,由于聚合度的增大而使粘

表4 湿法磷酸氨化脱水产物组成〔2〕

()

×100

m(P2O5总)

氨中和温度

200220240w(N)

%

60.

60.61.543正

56.32.10.898焦

3.726.527.5三聚

-114.3四聚

--8.7m(N) m(P2O5)

%

6.146.782.512.12.11.3990.0.0.202119度急剧升高。不同温度下聚磷酸铵粘度与P2O5含量的关系见图5。

原料中的杂质对粘度也有影响,当Al2O3质量分数超过2%和Fe2O3质量分数超过3%时,会析出铁铝的复杂磷酸盐沉淀而使粘度增大。

聚磷酸铵在水溶液中会水解,最后生成正磷酸盐。影响水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pH。水解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随pH值的升高而减慢。金属离子也会起催化作用加速水解。

固体聚磷酸铵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也会产生

局部水解。

聚磷酸盐可螯合金属离子,用它作微量元素肥料的载体可减少土壤对微肥的固定作用。由于聚磷酸铵溶解度高,因而用它可制得高浓度液肥。磷酸中的金属杂质与聚磷酸铵螯合后不再析出沉淀,能保持液体肥料质量均匀,流动状况良好。3 磷铵生产所需原料3 1 正磷酸和聚磷酸

—74—              磷肥与复肥          1999年第2期

图6图5 不同温度下聚磷酸铵的粘度与P2O5

质量分数的关系

H34

H24PO4

2---H24  K1=1.1×10+2--+HPO4  K2=1.2×10+3--+PO4  K3=1.8×10

2712

  生产磷铵的主要原料是湿法磷酸

。90%,是得到w(P2O5)一代磷酸是弱酸,当pH=4.5时才是稳定的;二代磷酸已呈弱碱性了,在pH=9.5时才稳定;三代磷

酸只能在强碱性溶液中,pH≈14时才是稳定的,由于磷酸是个多元弱酸,故其溶液有较大的缓冲性,常用不同比例的混合磷酸盐配制pH缓冲溶液。

湿法磷酸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它们是铁、铝、镁、钾、钠和钙等金属离子,也有硫酸根、氟硅酸、氟和氯等阴离子。其含量取决于磷矿原料成分和加工流程。铁、铝和镁等含量高会使磷酸浓缩过程因粘度过大和加热管壁结垢而产生困难。

磷酸中的杂质含量高时会使产品N和P2O5含量下降。这种影响一方面是来自酸中惰性物质和杂质化合物的结合水的稀释作用,另一方面是磷酸中的钙、铁、铝和镁等离子同氮和磷之一或二者反应,生成了所不希望的枸不溶磷化合物,从而降低了肥料的有效养分。美国国家肥料开发中心通过实验研究〔5〕,作出了磷铵中杂质总量(Al2O3+Fe2O3+MgO+CaO+S+F)与产品N和P2O5含量的关系曲线如图7和图8所示。可以看出,当杂质总量超过8%时,就难于获得合格的18-46-0DAP产品。文献〔6〕中指出,要想生产出规格为18-46-0的DAP产品,磷酸中的杂质含量比:应

w(P2O5)%小于0.10;固体悬浮物应小于2%。当比值较高时可加入含氮高的尿素;但如比值在0.135~0.155则只能生产规格为16-48-0的产品。

。如果稀酸杂质含量不高,w(P2O5)40%~54%的磷酸,。

可以把磷酸看成是一种P2O5与H2O反应得到的化合物;水量充分时可得到分子式为H3PO4的所谓正磷酸;如果水量不足或正磷酸脱水,可以生成结合水更少的其它形式的磷酸:

焦磷酸 2H3PO4-H2O4P2O7

三聚磷酸 3H3PO4-2H2O5P3O10四聚磷酸 4H3PO4-3H2O6P4O13或以下列通式表示:nH3PO4-(n-1)H2On+2PnO3n+1磷酸继续脱水还可生成偏磷酸:

(HPO3)nnH3PO4-nH2O

磷酸中各组分的含量随磷酸浓度而变,其相互

关系如图6所示。例如w(H3PO4)100%的磷酸中约有12.7%是以焦磷酸形式存在,在P2O5质量分数不超过69%[w(H3PO495%]的磷酸水溶液中基本上全以正磷酸形式存在。在w(P2O5)76%[w(H3PO4)105%]的磷酸中大约含42%焦磷酸、8%三聚磷酸、1%四聚磷酸和49%正磷酸。当P2O5质量分数达78%时,则聚磷酸量将占总P2O5的73%。

正磷酸是三元酸,可生成三种不同取代的磷酸盐,即一代磷酸盐(XH2PO4),二代磷酸盐(X2HPO4)和三代磷酸盐(X3PO4)。正磷酸的三个离解常数是:

篇七 磷距离肥料视频
化肥知识培训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5909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