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斑点落叶病

| 安全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安全师考试】

篇一 苹果斑点落叶病
甘肃天水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及综合防治

  摘要 2007-2009年连续3年对甘肃省天水市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流行规律,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果园管理等农业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并试验筛选出了2%武夷菌素水剂等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特点的新农药。

  关键词 苹果 苹果斑点落叶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0.2℃,无霜期140—200天,平均年降水量480~610mm,年平均光照时数2114.3小时,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资源优势孕育了驰名中外的“花牛”苹果,是我国苹果最适宜栽植区之一。苹果是天水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市已建成优质苹果园6.7万hm2,挂果面积5.5万hm2,年产量100多万t。但作为苹果主产区,各种病虫害频繁发生,其中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mariamallRobe,s)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果品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尤其对我市著名品牌“花牛”苹果等元帅系苹果危害严重。为了有效控制其发生为害,从2007年开始,我们对全市五县二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流行情况进行了连续3年的调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 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规律

  1.1发生情况

  据调查,天水市苹果斑点落叶病年发生面积2.6万~3.5万hm2,占苹果种植面积的38.8%~52.2%,该病在各县区苹果栽植区历年均普遍发生。从连续3年在麦积区花牛、元龙、伯阳、马跑泉,秦州区皂郊、太京、中梁、藉口,秦安县西川、兴国、魏店、叶堡,清水县永清、上邦、红堡、金集4县区16乡镇选点调查结果看,该病主要有以下发生特点。

  (1)发病面积大,危害重我市是“花牛”苹果的故乡,最早的“花牛”苹果是原天水县二十铺公社花牛大队生产的红元帅,因此,“花牛”苹果一直是我市主要生产的果品。发展到现在,尽管品种经过了多次更新换代,但仍然是新红星、首红、天汪1号等元帅系苹果,面积占苹果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这些品种都不同程度地感苹果斑点落叶病,加之我市是国内最早栽培苹果的地区之一,老果园较多,所以全市苹果斑点落叶病总发病面积较大。一般减产5%~15%,部分发生严重、防治不及时的果园减产在25%以上,且果品的质量和商品性明显下降,经济损失在50%以上。

  (2)显病时间较迟,但扩散速度快我市历年春季降雨稀少,春旱严重,2-4月累计降雨量一般不到50mm,且刮风天气较多,因此,苹果斑点落叶病显病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较全国其他苹果种植区晚10~15天。进入6月以后,降雨趋于正常,气温迅速回升,病害开始迅速扩散蔓延,7月上中旬为春梢危害高峰期。秋季我市降雨集中,连阴雨天气多,果园湿度大,苹果斑点落叶病流行危害也非常严重。

  (3)品种、树龄、管理水平与发病程度有密切关系据调查,“花牛”苹果(元帅系)平均病株率比富士系高11.6%,病叶率高23.2%~31.5%;不同树龄的“花牛”苹果,以10年生左右的盛果期树发病最轻,病叶率平均为16.1%,5年生以下的幼树病叶率平均为27.6%,15年生以上的老树发病最重,病叶率平均为57.5%;管理水平高(水肥充足、修剪合理、管理精细)的果园发病较轻,平均病叶率为15.8%,管理水平中等(水肥中等、修剪合理、管理一般)的果园平均病叶率为29.7%;管理水平低(水肥不足、修剪较差或不修剪、管理粗糙甚至放弃管理)的果园发病严重,平均病叶率46.4%~71.5%。

  (4)抗药性强据试验观察,苹果斑点落叶病对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等广谱性杀菌剂都有抗药性,尤其是波尔多液,虽然对以苹果褐斑病为代表的早期落叶病有明显的防效,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几乎没有效果。

  1.2发病症状

  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为害叶片,尤其是展叶20天内的嫩叶,还为害叶柄、1年生枝条和果实。叶片受害先在嫩叶上产生褐色至深褐色圆形斑点,直径2—3mm,病斑周围常有紫色晕圈,边缘清晰。随着气温上升,病斑可扩大到5-6mm,呈深褐色,有时数个病斑融合,造成不规则形状。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绿色至暗黑褐色霉状物。秋梢嫩叶发病最重,许多病斑连在一起,呈云朵状,叶尖干枯,病斑常被其他真菌二次寄生,中央呈灰白色,并长出小黑点,有的病斑脱落,叶片穿孔,幼叶发病严重时,往往扭曲变形,全叶焦枯脱落。叶柄受害,产生圆形至长椭圆形病斑,直径3—5mm,褐色,稍凹陷,叶柄易折断,造成落叶。果实受害,果面上以果点为中心产生直径2~5mm的褐色斑点,表面略凹陷,病斑周围有红晕,一般仅局限在果实表皮,附近果肉变褐木栓化,贮藏期易被二次寄生或其他病菌侵染,造成腐烂。枝条受害,产生直径2—6mm的病斑,褐色至灰褐色,稍凹陷,边缘常有裂缝,轻度感病时,仅是皮孔稍隆起。

  1.3发生规律

  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以菌丝在病叶、枝条病斑等部位越冬,翌春苹果展叶期开始大量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叶片在展叶后20天极易受侵染,落花后15~20天病叶开始增多。我市5月中下旬田间开始传播病菌孢子,出现新病斑,6月上中旬重病园病叶率20%左右,每叶平均有病斑1—2个,发病进入急增期,7月上中旬是春梢为害高峰期,病叶上大量产生孢子,进入发病盛期,重病园病叶率在50%以上,每叶平均有病斑5个以上,并开始出现落叶,同期病菌孢子反复进行再侵染,8月仍处于发病盛期,9月上中旬进入秋梢为害高峰期,10月中下旬发病基本停止。病害的发生与叶龄、降雨、空气相对湿度密切相关,病原菌容易侵染嫩叶,30天以上的老叶一般不再被侵染。春季苹果展叶后,雨水多、降雨早、雨日多、空气相对湿度大,则田间发病早,病叶率增长快。密植、树冠郁闭、杂草多、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果园发病重,反之则轻。

  2 综合防治技术

  2.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我市的苹果产业还在发展,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今后在大力推广富士系等市场前景好且抗病品种的同时,为了做大做强“花牛”苹果品牌,应在元帅系中尽量选择首红、天汪1号等相对抗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品种。

  (2)加强果园管理要根据果树不同生长时期,科学进行水肥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改善田间通风条件,降低空气相对湿度;6-7月结合夏剪,剪除病枝、病果以及过密枝、内膛徒长枝,减少菌源,增强通风;落花后30~40天进行果实套袋,阻止病菌孢子侵染果实;9-10月果实采收以后,及时进行秋剪,剪除染病小枝,锯掉多余大枝,降低果树郁闭度;果树落叶后,人工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冬季及时进行冬剪,合理调整树体结构,确保翌年树冠通风透光,并将剪下来的枝条深埋,或远离树体存放,以减少越冬菌源。

  2.2化学防治

  要选好农药,并掌握好防治时期。3月果树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除越冬的病原菌;果树生长期应从落花后10~15天开始,根据病情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的农药有2%武夷菌素水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农抗120水剂(果树专用型)600~800倍液等。生产上特别要注意交替轮换用药,以减轻抗药性。

  其中山东潍坊万胜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武夷菌素水剂,我们从2007年引进并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了连续3年的药剂防治试验,具体为:试验区使用2%武夷菌素水剂1000倍液,常规防治区交替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空白对照区从试验开始到苹果采摘不喷施任何杀菌剂。供试苹果品种为新红星,树龄13年生。全年共喷药6次,5月中旬(落花后7~10天)、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中旬、果实采收前20天各喷药1次。结果表明,最后1次喷.药后调查,春梢期2%武夷菌素水剂1000倍液试验区和常规防治区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95.81%、81.33%,秋梢期试验区和常规防治区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93.26%、79.91%,试验区防效明显高于常规防治区,且差异显著。同时,用2%武夷菌素水剂1000倍液喷雾,对苹果生长安全,且未发现苹果斑点落叶病对其产生抗药性,该药剂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等特点,可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

篇二 苹果斑点落叶病
北京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果实、新梢、叶柄、果柄。目前,苹果斑点落叶病在北京地区是苹果树叶片的主要病害,发病严重时,落叶近90%,造成当年果个小,严重影响树势和次年的产量;受害苹果树8月份出现二次发芽、开花,使树势极度削弱,诱发腐烂病等枝干病害加重,给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通过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因素的调查研究和药剂防治试验,明确了该病在北京地区的发生规律,并形成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1、危害症状

  叶片的典型症状为红褐色斑,长径5~6 mm,短径2~3 mm,叶片上有多个病斑。嫩叶受害产生黑色坏死病斑,病斑处生长停止,常致叶片扭曲、畸形。被害叶柄部出现黑色斑。幼果被害后,果面及果柄产生褐色小斑点。病菌侵染果心,果心长灰褐至黑褐色霉。新梢被侵染后产生较大长形黑色斑。

  2、侵染循环

  该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病枝梢及芽鳞片上越冬。在北京地区,越冬病菌于次年4月中下旬繁殖产生分生孢子.为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通过气流传播。田间孢子捕捉数量从4月下旬至5丹上升快,7—8月最多。病菌从嫩叶、幼果、新梢表面直接侵入,微小伤口更易侵入(d。北京地区一般年份有两次发病高峰,第1次在5月初至5月底6月初,此时正值苹果树春梢生长期;第2次在6月底至7月中旬,此时为苹果树秋梢生长初期,此次发病延续至8月份。当年被害叶片长出的分生孢子可进行新的传播、侵染,1年中有多次再侵染。

  3、发病条件

  ①降雨。4—5月份降雨早晚、次数及降雨量决定病菌繁殖数量及侵染春梢叶片的多少;6月底至8月份降雨次数、降雨量决定秋梢叶片病害轻重。②品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红星元帅系、青香蕉、印度等品种高度感病,富士、金帅系各品种感病。③树势。树势强壮发生较轻;速效氮肥施用量多发生较重。④风、光。果园郁闭,湿度较大,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病原菌繁殖侵染,发病重。

  4、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做好夏季修剪,改善通风透光;雨季注意排水,降低果园湿度,可减轻病害发生。秋末冬初剪除病枝,清理残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

  4.2 药剂防治

  4.2.1 用药时期 在北京地区,一般年份在5月初和5月20—25日各喷药1次,保护春梢叶片;6月底至7月10日前喷药1次,保护秋梢生长初期叶片。如遇到花前多雨年份,加喷1次花前药,也可当见到零星病斑时喷药1次。

  4.2.2 药剂选择 吉林延边农药厂生产的1.5%多抗霉素150~300倍液,效果好且不易产生抗药性;60%百泰1 500倍液、10%世高2000倍液、40%福星4 000倍液防效都好,能兼治粉红聚端孢所致的果面黑点病害;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易产生抗性,建议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山德生、大生等鳌合态代森锰锌、百菌清也都有较好防效,可与多抗霉素等交替使用。

篇三 苹果斑点落叶病
8种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试验

中国果树China

Fruits

2007(2)

2007年3月

8种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试验

吴玉星

李美娜

周宗山

仇贵生

金纪艳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sloo)

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alternata

£8p.mali)是我国苹果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辽西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为害较重,它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条和果实,许多苹果园病叶率在90%以上,落叶率为20%一80%,造成品质和产量下降。2005年我们用8种杀菌剂分别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旨在筛选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50%异菌脲悬浮剂,德国拜耳公司生产;

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生产;25%戊唑醇乳油,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5%己唑醇悬浮剂,烟台绿云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西安秦林农药厂生产;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山东信邦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西安近代农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地及供试品种

试验在辽宁省兴城市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苹果园进行,平地,沙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o%左右,有灌溉条件,管理一般,行间问作大豆。试验树为11年生新红星品种,树势中庸,行株距3

m×2

m,供试单株间树

势及发病情况较相近,以往发病较重,前几年因连年干旱,发病减轻。2004年和2005年雨水增多,发病有所回升。

28

万 

方数据1.3试验方法1.3.1试验设计及施药方法

试验设9个处理:50%异菌脲悬浮剂

5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l000倍

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25%戊唑醇乳油2000倍液、5%己唑醇悬浮剂1000倍液、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7

000

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及空白对照(喷清水),2株树1个小区,4次重复,小区面积12m2,小区随机排列。

试验于春梢期即2005年6月11、22日、

7月6Et喷药3次,秋梢期即7月16、26日、

8月7日喷药3次,共喷药6次。6次喷药当天晴或多云,最高气温23.3—30.5℃,风速

O.8—4.0

m/s。用利农手压背负式喷雾器均匀

喷洒,喷头孔径1.2mm,用药量3.5L/株。1.3.2试验期间气象及管理条件

2005年辽宁省兴城地区春季降水较多,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平均气温14.8~20.8℃,较多的降水及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越冬菌源形成孢子,开始初侵染。6月10日左右供试园个别叶片发病,6月中下旬及7月上旬降水13次,降水量81.2mm,平均气温20.4—27.5℃,有利于病菌侵入,因此春梢期发病较重。春梢叶片病斑上形成的菌源发生再侵染较多,所以秋梢期发病也较重。试验期间土壤较湿润,没有浇水,全年没有追肥。

本文于2006—12—29收到。吴玉星电话:(0429)5152247

中国果树China

1.3.3

Fruits

2007(2)

2007年3月

药效调查

在第1次喷药前只有个别叶片发病,只将病叶摘去,没有记录基数。喷第3次药后第9天(7月15日)调查春梢期防效,喷最后1次药后第10天(8月17日)调查秋梢期防效。每小区2株树均调查,从树冠的东、西、南、北、中分别取2个新梢(春梢和秋梢),调查该梢全部叶片病斑数,分级标准:0级,叶片上无病斑;1级,叶片上有1—2个病斑;3级。叶片上有3—4个病斑;5级,叶片上有5—6个病斑;7级,叶片上有7—10个病斑;9级,叶片上有10个以上病斑,记录总叶数及各级病叶数。根据调查结果,计算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对各小区防效数据经反正弦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应用DMRT法进行显著性测定。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

查总叶数×9]×100

结果与分析

春梢期第3次施药后第9天调查,空白对

照区病情指数达3.15,试验药剂中50%异菌脲悬浮剂1500倍液防效最佳,防治效果达85.03%。经显著性狈4定,50%异菌脲悬浮剂

500倍液防效显著好于其他各处理,10%苯

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l5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效果也较好。

秋梢期由于是在春梢期基础上施药,各处理防效比春梢期明显提高,以50%异菌脲悬浮剂1500倍液防效最好,防治效果达93.45%,其次为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0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

倍液,防效分别为92.30%和91.22%,这3种药剂防效显著好于对照或好于其它药剂处理。因供试园多年使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病害,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所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效较低,仅为78.12%。试验中,各药剂处理均无药害发生,对作物和有益生物无不良影响(表1)。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药后病情指数一

喷药处理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药后病情指数]

×100

裹18种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试验结果

3小结与讨论

在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分别喷施50%异菌脲悬浮剂15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在苹

万方数据 

果斑点落叶病严重发生地区或流行时期使用。25%戊唑醇乳油2000倍液、5%己唑醇悬浮剂1000倍液、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7

000

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也较好,可在苹果斑点落叶病常发地区使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已经在生产上应用多

29

中国果树China

Fruits

2007(2)2007年3月

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建议和其他有效药剂交替使用。

以往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使用二甲亚酰胺类杀菌剂扑海因、抗菌素类杀菌剂多抗霉素、有机硫类杀菌剂代森锰锌等。近些年的试验表明,三唑类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等对苹

果斑点落叶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而拓宽了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农药种类和范围,有利于药剂的合理交替使用,减缓病原菌抗药性的发展。生产上提倡内吸治疗药剂和保护药剂交替喷施,确保有效控制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和流行。

福星和尿素对梨黑星病病菌假囊壳形成的影响

李保华

董向丽

李宝笃

(莱阳农学院植保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苹果斑点落叶病】

梨黑星病是我国梨树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且危害严重。梨黑星病病菌能以不同的形式越冬,病芽梢一直被认为是主要初侵染来

源¨qJ,但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梨黑星病病

节正常喷施杀菌剂,9月停药,落叶时病叶率约为50%。供试药剂为40%福星乳油(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和尿素(山东阿斯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2试验方法

(1)落叶前处理本试验共设3个处理:40%福星乳油8000倍液;尿素20倍液;以清水作对照。单株小区,3次重复,每重复取30个病叶。2005年10月在梨园内选择发病较重、尚未落叶的3株梨树,每树选取6个大枝,分别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尿素20倍液和清水按常规施药方式喷药处理叶片,使每个叶片正反面都有药液滴下,当叶片药液快干时再喷1次药,每种药剂在每株树上处理2个大枝,3株树共处理6个大枝。喷药15天后,随机摘取药剂处理的30个病叶,装入网兜内,置于梨园地面上诱导假囊壳产生,每个叶片上的病斑面积约占叶片面积的30%~70%。翌年4月中旬,将全部病叶取回,在实体显微镜下检查病叶上有无假囊壳及其数量,计算产生假囊壳的病叶率和每叶产生假囊壳的数量。

本文于2006—10—14收到。

李保华为通讯作者,电话:(0532)88030480

菌有性生殖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假囊壳和子囊孢子在我国北方地区梨园内的越冬病叶上都能形成,子囊孢子是梨黑星病的另一重要初侵染来源,对于某些梨园来说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初侵染菌源‘4J。因此,有效控制子囊孢子形成,降低初侵染菌源量,对于控制梨黑星病的发生与流行有重要作用。

福星是目前防治梨黑星病的有效药剂,尿素能有效地抑制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

qualis)和柑桔球腔菌(Mycosphaerellacitri)假囊壳的形成∞J,秋季喷施尿素直接杀死病菌或改变叶片的营养使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抑制假囊壳的形成”山J。本研究通过秋季梨树落叶前后施药,研究福星和尿素对梨黑星病病菌子囊孢子形成的抑制效果,为有效控制梨黑星病探讨有效的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及供试药剂

梨黑星病病叶取自山东省莱阳市水沐头村的慈梨园,树龄约为50年生。该梨园生长季

30

万方数据 

8种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试验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吴玉星, 李美娜, 周宗山, 仇贵生, 金纪艳, 乔壮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中国果树CHINA FRUITS2007(2)5次

引证文献(5条)

1.赵云和.仵继刚.郎兆光.张子丰.刘霆.张冬明.曹克强 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几种苹果主要病害的防治[期刊论文]-农药 2010(12)

2.司乃国.刘君丽.杨瑞秀.林文忠 新杀菌剂烯肟菌胺(SYP-1620)对苹果病害的防治效果[期刊论文]-农药 2008(8)3.段俊飞.赵绪生.胡同乐.杨毅清.李阳.曹克强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及轮纹病的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期刊论文]-中国果树 2012(4)

4.杨书宇.苏淑钗.樊桂敏.何敬房.冷平生 阿月浑子褐斑病防治药剂筛选[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11(12)

5.段俊飞.赵绪生.胡同乐.王树桐.王亚南.杨军玉.曹克强 几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期刊论文]-中国植保导刊 2012(8)

引用本文格式:吴玉星.李美娜.周宗山.仇贵生.金纪艳.乔壮 8种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试验[期刊论文]-中国果树 2007(2)

篇四 苹果斑点落叶病
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

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

王乐陶1,孙晓飞2

(1.辽宁省朝阳市植物保护站,辽宁 朝阳 122000;2.辽宁省朝阳县植物保护站,辽宁 朝阳 122000) 

摘 要:为筛选出比较好的防治药剂,我们进行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药剂对比筛选试验,通过试验证明,使用10%苯谜甲环唑WP 800倍液,在8月份开始间隔15 d进行2次喷雾防治,防效达到91.58%,建议在防治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苹果斑点落叶病;药剂筛选;药效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朝阳市苹果园主要病害之一,当地果农主要使用波尔多液进行防治,效果较差。为筛选出比较好的防治药剂,我们进行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药剂对比筛选试验,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位于朝阳县北四家子镇苹果园,苹果品种为‘国光’,树龄20年生。试验药剂及处理如表1所示。防治时间为苹果斑点落叶病始发期,8月7日第1次喷雾防治,间隔15 d后进行第2次防治。每处理小区5株树,每处理重复4次,以清水作空白对照(CK),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表1 试验药剂及处理

处理试验药剂剂型及浓度生产单位

处理110%苯谜甲环唑WP 800倍瑞士欣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处理280%波尔多液WP 1 000倍江苏省通州正大农药有限公司处理350%多菌灵WP 800倍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处理4

75%百菌清WP 600倍

郑州德化新陆农药有限公司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每小区调查30片叶,每株树调查6片叶,按东、南、西、北、中上、中下各调查1片叶。按苹果斑点落叶病病斑分级标准确定各叶发病级数,计算各处理小区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苹果斑点落叶病叶部病情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1%~4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41%以上。计算公式为:

第一作者简介:王乐陶(1989-),女,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作物病虫测报与防治工作。

-48-

病情指数增长率(%)=(pt1病指数-pt0病指数)/pt1病指数×100;

防治效果(%)=(1-CK0病指数×pt1病指数/CK1病指数×pt0病指数)×100;

发病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pt0:处理区施药前;pt1:处理区施药后;CK0:对照区施药前;CK1:对照区施药后。)

试验结束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防治效果、推荐剂量、施药日期、方法、施药次数及间隔期、安全性评价、注意事项等。

2 结果与分析

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调查原始数据如表2所示,各处理平均值见表3。第1次药后调查防效:10%苯谜甲环唑WP 800倍、80%波尔多液WP 1 000倍、50%多菌灵WP 800倍、75%百菌清WP 600倍防效分别达到70.74%、63.66%、63.84%、60.01%。以10%苯谜甲环唑WP 800倍防效最高,达到75%以上,通过方差分析(见表4),证明与其他3种药剂防效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他3种药剂防治效果全部在65%以下,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见表5)。

第2次药后调查,10%苯谜甲环唑WP 800倍、80%波尔多液WP 1 000倍、50%多菌灵WP 800倍、75%百菌清WP 600倍防效分别达到91.58%、78.06%、74.79%、68.25%(见表3)。仍以10%苯谜甲环唑WP 800倍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0%以上,通过方差分析(见表6),证明与其他3种药剂防效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他3种药剂防治效果全部在80%以下,80%波尔多液WP 1 000倍与50%多菌灵WP 800倍之间差异不显著,这两种药剂与75%百菌清WP 600倍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见表7)。调查中没有发现药害现象,各药剂对苹果树生长没有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两次药后防效调查数据的分析,证明10%苯谜甲环唑WP 800倍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建议在防治中推广使用。在8月上旬开始防治,间隔15 d后防治第2次,可有效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

中国园艺文摘 2014年第6期

表2 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原始数据

8月7日

处理

重复

药前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

10%苯谜甲环唑WP 800倍

ⅠⅡⅢⅣ

80%波尔多液WP 1 000倍

ⅠⅡⅢⅣ

50%多菌灵WP 800倍

ⅠⅡⅢⅣ

75%百菌清WP 600倍

ⅠⅡⅢⅣ

CK

ⅠⅡⅢⅣ

0.41 0.45 0.41 0.46 0.51 0.52 0.48 0.41 0.49 0.52 0.53 0.48 0.45 0.46 0.51 0.47 0.51 0.53 0.51 0.50

0.28 0.32 0.41 0.39 0.45 0.60 0.49 0.39 0.48 0.59 0.46 0.49 0.51 0.61 0.58 0.49 1.29 1.68 1.45 1.25

防效(%)73.00 77.57 64.83 66.09 65.12 63.60 64.09 61.95 61.27 64.21 69.47 59.17 55.19 58.17 60.00 58.30 ————

病情指数 0.98 0.88 0.74 0.68 2.13 2.41 2.36 2.58 3.11 2.56 2.74 3.05 3.87 3.54 3.62 3.12 11.54 12.10 11.52 10.98

防效(%)89.44 91.43 92.01 93.27 81.54 79.70 78.23 71.34 71.95 78.44 77.11 71.06 61.99 66.29 68.58 69.77 ————

8月22日

表3 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各处理平均值

8月7日

处理

药前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

10%苯谜甲环唑WP 800倍80%波尔多液WP 1 000倍50%多菌灵WP 800倍75%百菌清WP 600倍CK

0.43 0.48 0.51 0.50 0.51

0.35 0.48 0.51 0.55 1.42

防效(%)70.7463.6663.8460.01—

病情指数 0.82 2.37 2.87 3.5411.54

防效(%)91.5878.0674.7968.25—

8月22日

(下转148页)

-49-

枝干是坚硬的还是粗糙的。此外,触觉设计越来越人性化,增加对弱势群体的无障碍设计,除普及城市盲人道,还有盲文识别指示牌和语音系统,从而体现景观面前人人平等。

感官。视觉是所有感官的主导,它给人们传达着最直观的环境信息。只有当我们用眼睛来观察世界时,这个世界才充满五彩斑斓的美丽。【苹果斑点落叶病】

视觉设计一直在景观设计中占绝大多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视觉效果是运用物体的色彩、形状等因素形成视觉冲击,经过中枢有关部分进行加工分析后获得的主观感觉。从婴幼儿时期我们在无数次体验中形成对物体的物理特征的记忆,大多数是来源于视觉。在居民区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借景”的方式将好的景色放到观赏视线中来,也可以通过“抑景”将不希望被看到的景观遮蔽。比如海边的小区,可以将大海充分展露在人们的眼前。

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还是以视觉设计为主,视觉设计使居住区整体景观丰富,为居民提供多种休闲娱乐空间;居住区内的服务设施较为完善。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道路虽然能够引导人群到达指定的区域,但是过于单一;休息设施的私密性和安全感不够等。

3 嗅觉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嗅觉在景观中的表现是无形的,各个环境空间都有其

特有的味道:花园的芳香味、森林的清新味、工厂的尘土味等。因此,环境中的嗅觉景观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1)对人身体无害的、人们喜欢去闻的味道,比如花园里花朵盛开的花香、草坪上的青草香。最常见的芳香植物有玉兰、桂花、梅花、荷花、郁金香等,如图2江西-庐山国际浓郁的花香引来人们争相拍照。对于嗅觉的设计,应注意环境中所添加的气味的类型、方位、风向等,使之成为设计中的主题。当然,这种设计也可以采用人工气味替代自然气味进行气味弥补,在一定的区位内定时释放气味。(2)环境中不和谐、令人不快的气味。比如工厂的尘土味以及下水道的臭味等,对于这种气味我们可采用空气净化、植物吸收和过滤等方式去除,或利用植物、墙体或空间屏障等,进行局部隔离,亦或加入第3

种气味,从而达到隔离原有气味的目的。【苹果斑点落叶病】

5 结语

感觉原理在景观环境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为了给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五感设计已然成为全世界设计师努力探索的方向。在以视觉设计为主导的景观环境中,我们会忽视很多东西,使我们失去感受自然的机会。笔者提出的观点是:从听觉、触觉、嗅觉和视觉等不同角度详细阐述每种感官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表现和影响,改变以往的单一模式,全方面的感受居住区景观设计给我们带来的居住品质的提升。参考文献:

[1] 周梦佳.五感设计在景观中的研究与应用[D].苏州:苏州大学,

2011.

图2 江西-庐山国际

[2] 徐珊珊.园林植物的听觉景观设计初探[D].长沙:中南林业科

技大学,2011.

[3] 叶茂乐.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9.[4] 陈李波.城市的非视觉景观[J].华中建筑,2008,(3):169-171.

4 视觉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人对于环境认知的85%来自于视觉,10%来自于听觉

(上接49页)

表4 第1次药后防效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区组间处理间误差总变异

平方和 43.450 2311.569 4141.406 6496.426 2

自由度33915

均方 14.483 4103.856 5 15.711 8

F值 0.9226.61

P值0.468 70.011 8

变异来源区组间处理间误差总变异

表6 第2 次药后防效方差分析

平方和 28.737 31 291.038 4 114.272 41 434.048 1

自由度33315

均方 9.579 1430.346 1 12.696 9

F值 0.75433.894

P值0.547 10.000 1

表5 第1次防效Duncan新复极差多重比较分析

处理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

均值70.3763.6963.5357.91

5%显著水平

abbb

1%显著水平

AABABB

表7 第2 次防效Duncan新复极差多重比较分析

处理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

均值91.5477.7074.6466.66

5%显著水平

abbc

1%显著水平

ABBCC

-148-

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

作者:

【苹果斑点落叶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乐陶, 孙晓飞

王乐陶(辽宁省朝阳市植物保护站,辽宁 朝阳,122000), 孙晓飞(辽宁省朝阳县植物保护站,辽宁 朝阳,122000)

中国园艺文摘

ZHONGGUO YUANYI WENZHAI2014(6)

引用本文格式:王乐陶.孙晓飞 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期刊论文]-中国园艺文摘 2014(6)

篇五 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苹果斑点落叶病在我国苹果主产区普遍发生,成为影响苹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有效地防治并使它危害程度降低,是所有研究者共同的目标。本文就目前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部分的研究,进行简要的介绍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抗感基因分子标记的挖掘研究等。以期了解研究的动态,有效制定研究计划。

关键词:苹果斑点落叶病;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感基因分子标记 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blotch of apple)是由链格孢(Alternaira altemata)属苹果专化型真菌侵染,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气传病害。苹果斑点落叶病首次发现于日本(1956年),也是目前日本苹果主要病害之一。7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有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报道,80年代在渤海湾、黄河故道、江淮等地普遍发生,成为目前我国苹果主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束怀瑞,1999;王金友等,1992;)。在病害发生严重的果园,7-8月问病叶率可达90%以上,落叶率为20%~80%,削弱树势、降低产量,甚至会影响下一年的果实。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危害叶片,特别是新生嫩叶容易感病,也危害新稍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圆形斑点,然后逐渐扩大,形成5mm左右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两面长出墨绿色或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中后期多个斑点融合成不规则大斑,叶片穿孔或破碎,生长停止。病害严重时,幼叶生长受阻,扭曲变形,全叶于枯,提早脱落。叶柄、1年生枝和内膛的徒长枝容易染病。染病枝条皮孔突起,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褐色至灰褐色凹陷病斑,多为椭圆形,边缘常开裂。幼果至成熟果,均可遭受侵染。感病果实发生于皮孔,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近圆形褐色斑点,直径2~5mm,周围有红晕。病斑下果肉数层细胞变褐,呈木栓化干腐状。贮藏期病果在低温下病斑扩大,遇高温时,易受一次寄生菌侵染导致果实腐烂(北岛博,王焕玉,1992)。

链格孢菌苹果专化型(Altemaria alternate Apple Pathotype)属于半知菌哑门真菌,交链孢属,是轮斑病菌强毒株系(李壮等,2011)。病原菌分生孢子一般不能越冬,而以菌丝体在落叶、1年生枝病斑组织、皮孔以及体眠芽内越冬。翌年春季,越冬部位产生分生孢器,释放出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春季苹果树发芽前后,约从4月下旬起,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从叶片气孔侵入发生初侵染。5月上旬到中旬开花前后,叶片开始发病出现病斑,20天后即开始产生分生孢子,这些孢子可再次侵染。6月下旬发病激增,7、8月进入发病盛期,发病严重的病叶率可达80%~90%,并大量落叶。8月下旬至9月上旬北方天气渐凉, 大部分叶片老化, 病害星明显的下降趋势(薛军等,2006;王英姿等,2011)。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危害叶片,并危害枝梢和果实。近年来在许多果产区呈偏重趋势,造成苹果落叶、落果、二次发芽、开花。严重削弱树势。降低苹果的产量和质量。从人们认识到这种病害时,就摸索出一系列防治方法来降低其危害。本文就防治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增加对目前防治的认识和了解。 1 物理防治

在早期,田间管理很重要,有时即使是抗病的品种,管理不善也会发病。故:

①加强土肥水等综合管理,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②苹果发芽前,清除苹果园内的落叶、剪除病枝并烧毁和深埋。③根据实际情况,果园起垄覆草,汛期注意排水,避免果园土壤和空气湿度过大,可显著减轻斑点落叶病的发生。④搞好夏剪。生长季节及时剪除无用枝条,改善苹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原基数。(郭雅斌,2007)

2 化学防治

药剂具有见效快,收益高的好处,目前还仍是主要的防治方法。药剂防治重点是保护幼叶、立足于防。初次用药时期是防病的关键。第一遍药应在5月中旬,7天后喷第二遍药。6、7、8月中旬再各喷一遍药。目前生产常用杀菌剂主要有扑海因、多氧霉素、70%乙(乙磷铝)锰(代森锰锌)合剂、70%代森锰锌、波尔多液等,对防治病菌均有较好效果(Sawamura K,1990;杨勇,2004;吴玉星等,2007)。而且相关的复合药剂和降低对环境危害的药剂都在研制阶段,测试其对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效果的室内研究和田间试验也在不断地进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各报刊杂志。

但随着化学农药使用出现的种种弊端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防治药剂仍在不断地开发,而植物源农药作为生物合理性农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王进忠等,2000)。植物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天然宝库,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超过40万种(Swain T,1977)目前人们已经从植物、微生物中提取到多类抗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杀虫、除草的活性物质(王利国,2000)。从植物中探寻新的活性先导化合物或新的农药靶标,通过类推合成或生物合理设计新利用的开发已成为当今农药化学和农药毒理学研究的热点(徐苏酩,1994);如王进忠等利用苦参、百部、黄柏丝、蛇床子四种中草药中的提取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苹果树皮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梨黑星病菌、桃穿孔病菌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得出它们对菌丝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有的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中蛇床子和百部等中草药对果树病原菌的抑菌作用较高(王进忠,2004)。冯俊涛等仅采用丙酮对茎叶进行了粗提,发现蕃茄有抑菌活性,杨从军则采用6种溶剂对蕃茄茎叶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平行提取,并选取了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实验结果发现,抑菌效果很好。并对其抑菌活性作更全面的分析,为从番茄茎叶中研制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菌剂提供试验依据。 2 生物防治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病原菌存在生理分化现象,化学药品多次使用会使某些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孟润杰,2009)使防治效果下降;近些年来,由于化学药剂长期使用,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防治成本加大,国外已有人报道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扑海因、多氧霉素、敌菌丹、百菌清和灭菌丹等许多杀菌剂出现了耐药或抗药性问题(Lee C U等,1986; Kim K H等,1987;张华,2008)。但国内尚未见任何该方面的报道。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保护及绿色食品日益重视,化学药剂带来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以及破坏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和相互平衡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使人们开始将药剂开发重点转向环保型药剂(印立梅等,2006;Swain T,1977)。所以近年来生物防治正日益成为斑点落叶病控制中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也将是 21 世纪绿色食品生产中病害防治

的主攻方向(刘长令,1995;吴新安等,2002)。

2.1 生防菌防治

有关芽胞杆菌的研究很多,但是其对斑点落叶病的防治研究还很少。严志农等(1995)从 1989 年开始进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生物防治研究,从苹果树分离到芽孢杆菌(Bacillus spp.),1991-1993 年进行田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病效果;苏静(2007)从苹果分离得到2株叶部内生细菌 B86 和 B91,室内生测试验表明其对斑点落叶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中国农业大学的王程亮等(2008)通过室内和室外生测试验,筛选出一株对斑点落叶病有较好防效的枯草芽胞杆菌TS-01;新疆大学的赵国玉(赵国玉,2009)从准噶尔乌头的根茎中分离出1株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XJAS-ZB-14,其主要生理生化指标与短小芽孢杆菌相符。傅学池等,从苹果树中分离出B-319、B-9108、B-9121三株芽孢杆菌,用菌体和其代谢产物制成混合菌剂应用于田间,增加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宽度,叶色浓绿,能显著降低发病率,取得较好的防病效果(傅学池等,1997))。张园等(2012),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的发酵液和上清液对病原菌如苹果轮纹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苹果黑斑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苹果灰霉病菌等供试菌种茵丝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及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发酵液致使苹果腐烂病原茵菌丝形态异常;浓度为50和25 mL/L的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对供试苹果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98%以上。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对苹果病原真菌的茵丝和孢子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2.2 诱导抗性

沤肥浸渍液含有有益微生物、代谢物质及营养成分,用于植物体时往往具有营养树体,诱导抗病性作用。高芬等利用马粪、牛粪、羊粪、猪粪沤肥浸渍液喷施果树,与清水对照相比,所用沤肥浸渍液对防治叶片病斑和抑制孢子萌发方面有很好的效果(高芬等,2000)。 苹果发酵液(Apple fermentation broth,AFB)是用生理落果、人工疏果和采前落果等无商品价值的果实,经快速发酵制成的植物源营养制剂.苹果脱乙酰几丁质发酵液是在发酵前将脱乙酰几丁质加入粉碎的苹果果实中,共同发酵制成。王荣娟等(2012)以2年生宫藤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kudowu’)幼树为试材,以喷施苹果发酵液(AFB)、苹果脱乙酰几丁质,发酵液(ACFB)和脱乙酰几丁质制备液(CHN)为处理,喷清水为对照.测定接种斑点落叶病原菌后,苹果叶片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同时测定活性氧、木质素、交联蛋白的沉积状况、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来探讨苹果脱乙酰几丁质发酵液诱导的苹果叶片对斑点落叶病(Alternaira alternate f.sp.mali)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喷施苹果脱乙酰几丁质发酵液,可有效诱导苹果叶片对斑点落叶病的抗性,其诱导反应可能与侵染早期叶片活性氧迸发及抗氧化代谢有关.

王文娟(2008)用苯并噻二唑(BTH)诱导抗性结果表明,BTH能提高苹果对苹果斑点落叶病产生抗性。钟小刚(2013)用水杨酸和壳聚糖诱导苹果叶片对斑点落叶病产生抗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诱导后,POD和PAL酶的活性都明显高于对照。李敏等(2013)为研究生长期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对果树抗性作用

的影响,以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梨黑星病为防治对象进行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硒叶面肥对2种病害的防治效果可达50%左右,虽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但能明显提高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与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mg/kg、40%氟硅唑乳油50mg/kg混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高于单独使用杀菌剂防效的80%左右,且不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能有效降低杀菌剂的使用量和富硒果品农药残留,减少对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4 抗感基因分子标记的挖掘

目前,国内外都依靠化学防治控制该病,杀菌剂的频繁使用导致了一些抗(耐)药性菌株的出现,这也增大了对其防治的难度。为了控制该病的危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确苹果早期落叶病的遗传规律。关于苹果抗病性遗传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报道,但是对于早期落叶病的遗传分析报道甚少。赵磊(2008)利用秦冠、富士及其杂交F1代遗传群体对早期落叶病的抗性表现进行研究,探索苹果对早期落叶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和特点,以期为苹果的抗性改良育种和抗病性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认为苹果对斑点病的抗性是由2对主效基因控制,且非等位基因间存在积加效应。与Sato等(2001)认为苹果对斑点病的抗性是由隐性单基因控制。土屋七郎认为有3个性质相同的加性位点控制斑点病的抗性,有贡献基因3个以上则抗病。张坤等(2007)认为抗早期落叶病的基因可能为数量性状控制,且含有主效基因等的观点有所不同。

苹果本身存在遗传背景复杂、杂和度高、生命周期长、同期长、自交亲和性差、杂交繁殖模式复杂等问题,给遗传育种研究带来了很多障碍。但随着苹果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不断进步和发展,为苹果的遗传分析和育种工作提供了更加得力的辅助工具。Heo Seong等(2006)use a total of 256 primer combinations of 16 EcoRI primers and 16 MseI primers to screen 4r DNA samples (Sekaiichi, Jeongseon, resistant bulk, and susceptible bulk) and individuals. The results inducate that two putative linked AFLP markers were observed, which appeared in Sekaiichi and the susceptible bulk, but neither in Jeongseon nor in the resistant bulk.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oducts of EaggMcct-312 and EaggMcct-531 cloned into pGEM-T Easy Vector were sequenced, but 3 EaggMcct-312 fragments were directly sequenced.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of EacgMect-531 showed homology with MIF4G (middle domain of eIF4G)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nd Oryza sativa to some degree by the lowest E-value。赵磊(2008)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到了一个与苹果斑点落叶病抗病基因连锁的S428-854标记;李莹(2013)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到了一个与苹果斑点落叶病感病基因连锁的CH05g07-163标记;Moriya.S等(2013)use DR033892 which is an expressed sequence tag (EST)-derived marker transferred from the linkage map of the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s located at the top of LG 11 (Gardiner et al., 2007; Chagne et al., 2008) as the comparative genomic approach. DR033892 was converted to a usable marker by designing primers generating a unique PCR product of 429 bp from the Alt-coupled allele. All of the eight susceptible cultivars tested inherited the Alt-coupled allele of DR033892, suggesting that DR033892 can be used in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 with crosses between susceptible cultivars that generate a 429-bp

fragment and resistant cultivars that do not generate the same 429-bp fragment.

这些分子标记的产生显示了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的斑点落叶病的抗性或易感性繁殖种群的早期选择成为可能,加快了抗病育种的进程。并且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为进行种子资源评价提供了简洁、可靠、灵敏的研究手段,可以进行早期的抗性筛选,为研究抗病机理和找出抗感性基因做好准备。

5 栽种抗病品种

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对毒素的敏感程度相差很大,在1万倍以上。斑点落叶病抗性性状由一个单隐性基因控制且果树是高度杂合体,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筛选的方法很难在感病品种的后代获得抗性植株。因此在病情严重地区应引种斑点落叶病抗性强的品种。生产中栽培品种对斑点落叶病的抗感情况大致如下:印度、元帅、红星、王玲、红冠等品种感病严重;富士、金冠、国光、津轻感病次之;祝、旭、鸡冠、乔纳金等品种较抗病;红玉苹果抗病性最强(Sawamura K,1990)。

6 展望

这些年来,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方法样式变化多样,但实质仍就这几个方面。而且化学药剂的使用仍占主导地位。无论是新的药剂的使用还是有几种药剂混合或轮流使用,都不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求助于生物防治,但见效慢而且不稳定,受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大,很多利用其他物质诱导苹果对斑点落叶病产生抗性的研究也只在实验室里进行操作,实验结果也没有在试验田里得到可靠的数据和结论。追求根源,还是利用抗病的栽培品种进行生产最好,寻求能稳定遗传的抗病品种或通过基因工程进行改造得到抗病品种,是育种工作者和果树抗性研究者的共同目标。苹果其他病害的抗病基因也或多或少的开发出来,但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抗感基因仍然是空白,进而苹果抗感病机制也不能得到精细的研究,这些都将是研究者们力攻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北岛博,王焕玉.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研究和防治[J].国外农学,1992(4):34-35

[2] 傅学池,严志农,徐伟敏等.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果实轮纹病生物防治研究[J].中国果树,

1997(3):7-10

【苹果斑点落叶病】

[3] 高芬,武英鹏,马利平等.沤肥浸渍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

2000,28(2): 53-55

[4] 郭雅斌.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与化学防治试验[J].北方果树,2007(3):47-49

[5] 晶盈, 陈维信, 刘爱媛. 植物内生菌及其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06, 26(7): 2395- 2401.

[6] 刘长令. 用于植物保护的天然产物[J]. 农药译丛, 1995, 17(3): 15- 20.

[7]李敏,厉恩茂,李壮等. 氨基酸硒叶面肥提高果树抗病性作用研究[J]. 树,2013,42(5)

[8] 李壮, 李敏, 徐凯, 厉恩茂, 徐启贺, 程存刚。苹果斑点落叶病研究进展[J].中国果树, 2011,331-336

[9] 孟润杰. 4 种制剂化新化合物对温室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 农药, 2009(2): 22-24.

篇六 苹果斑点落叶病
几种农药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几种农药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摘要:对几种农药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月10日至8月20日,每隔10天喷药1次,共喷8次430g/L戊唑醇水悬浮剂30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8月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达87.13%和85.80%,防治效果好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20%多菌灵·异菌脲悬浮剂400倍液。

关键词:苹果;斑点落叶病;药剂;防治效果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轮纹病和炭疽病等几种病害发生较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新红星和元帅品种的斑点落叶病危害尤为严重。笔者于2007年对几种农药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前办事处黄山头村的果园进行。试验园面积1000m2。供试品种新红星,树龄12年生,株行距4m×6m。土壤为壤土,pH为值6~7,有机质含量为2%~3%。该试验园内苹果斑点落叶病常年发病较重。

1.2 供试药剂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河北天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430g/L戊唑醇水悬浮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20%多菌灵-异菌脲悬浮剂(河北涿州市华太精细化工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处理:①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②430g/L戊唑醇水悬浮剂3000倍液;③20%多菌灵·异菌脲悬浮剂400倍液;④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⑤空白对照。每个处理设2株树,重复4次,各小区随机排列。

2007年6月10日到8月20日,每隔10天喷药1次,共喷8次。每次喷药均选无风或微风的晴天上午9:00~11:30进行。用WS—16型(山东卫士植保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喷雾器均匀喷雾。

参照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于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调查2个新梢(春梢和秋梢),共20个,调查记载新

篇七 苹果斑点落叶病
农病-苹果叶部病害

苹果叶部病害 2【苹果斑点落叶病】农业植物病理学 理 苹果叶部病害 ► 叶部病害:褐斑病、斑点落叶病、锈病、黑星病、 叶部病害 褐斑病 斑点落叶病 锈病 黑星病 ─果树病害 白粉病、花叶病、银叶病;小叶病、黄叶病 主讲 李保华 Email: baohuali@qau.edu.cn @q Tel: 0532-88030480 褐斑病 斑点落叶病 白粉病 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苹果叶部病害 3 苹果叶部病害 4 分布与危害 ► 褐斑病:绿缘褐斑病,各苹果产区都有发生,引起 苹果早期大量落叶 削弱树势 果实不能正常成熟 苹果早期大量落叶,削弱树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 对花芽形成和果品产量、质量都有明显影响。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苹果叶部病害 5 苹果叶部病害 6 分布与危害 ► 斑点落叶病:1956年在日本岩手县南部首次发现, 症状—褐斑病 ► 初期为褐色小点,扩展为0.5-3.0cm的褐色大斑, 我国于70年代后期发现;80年代以来在渤海湾、 年代以来在渤海湾 黄河故道等地普遍发生,是目前苹果的主要病害; 落叶率为20%-80% ► 苹果白粉病:世界各苹果产区均有分布,我国发 苹果白粉病 世界各苹果产区均有分布 我国发 边缘绿色,不整齐,故称为绿缘褐斑病;表面有黑 边缘绿色 不整齐 故称为绿缘褐斑病 表面有黑 色小粒点和灰白色菌索;受害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 ► 病斑分为3种类型,共同特点是后期叶片变黄,病斑 周围保持绿色,病叶易早期脱落 生普遍,西部地区危害严重,部分品种,如红玉、 倭锦 乔纳金等感病 病梢率为30%-50%,高 倭锦、乔纳金等感病,病梢率为 高 达80%以上 ► 梨白粉:危害叶片,导致提前落叶,影响果实产 量与品质;随黄金梨大量栽培,近年有加重趋势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苹果叶部病害 7 苹果叶部病害 8 症状—褐斑病 ► 同心轮纹型:病斑中心为 症状—褐斑病 ► 混合型:病斑大,暗褐色, 暗褐色 四周黄色 外有 暗褐色,四周黄色,外有 绿色晕圈;病斑中央是呈 同心轮纹排列的小点 ► 针芒型: 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小黑点 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小黑点 不呈明显的同心轮纹状排列, 有时边缘呈针芒状 ► 果实病斑: 病斑针芒放射状 向外扩展,无固定的形状, 边缘不定,暗褐色或深褐 暗 色,上散生小黑点。病斑 小,数量多 ,常遍布叶片 初为淡褐色小点, 初为淡褐色小点 扩大为近圆形病斑,褐色, 稍下陷,边缘清晰,直径6- 12mm,散生黑色小点。病 斑下果肉变褐,坏死组织不 深 呈海绵状干腐 深,呈海绵状干腐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苹果叶部病害 9 苹果叶部病害 10 症状—斑点落叶病 ► 发病初期为极小的褐色 症状—斑点落叶病 ► 果实受害,以果点为中 小点,扩大为直径3- 6mm的红褐色病斑,边 的红褐色病斑 边 缘紫褐色,病斑中心有1 个深色小点或呈同心轮 纹状;天气潮湿时病部 正反面均可见墨绿色霉 状物;在高温多雨季节 病斑扩展迅速,常使叶 片焦枯脱落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心,形成近圆形褐色斑 心 形成近圆形褐色斑 点,直径2-5mm,周围 有红晕;病斑下果肉数 层细胞变褐 层细胞变褐,呈木栓化 木栓化 干腐状 ► 徒长枝易染病,染病枝 徒长枝易染病 染病枝 条皮孔突起,以皮孔为 中心产生褐色凹陷斑, 多为椭圆形,边缘常开 裂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苹果叶部病害 11 苹果叶部病害 12 症状—苹果白粉病 ► 新梢发病,病梢瘦弱,节间缩短,叶片细长,变硬 症状—苹果白粉病 ► 叶片受害,叶背面产生一层白色粉状物,叶正面 变脆,叶缘上卷,表面布满白色粉状物;后期逐渐 变脆 叶缘上卷 表面布满白色粉状物 后期逐渐 变为褐色,在叶背的主脉、叶柄及新梢上产生成堆 小黑点(闭囊壳),严重的整个新梢枯死 颜色浓淡不均,叶片凹凸不平,严重时叶片干枯 脱落 ► 芽受害,呈灰褐色或暗褐色,瘦长尖细,鳞片松 散,上部张开不能合拢,病芽表面绒毛少,受害 散 上部张 不能合拢 病芽表面绒毛少 受害 严重的芽干枯死亡 ► 幼果受害,在萼片或梗洼处产生白色粉斑,病部 变硬,果实长大后白粉脱落,形成网状锈斑。变 变硬 果实长大后白粉脱落 形成网状锈斑 变 硬的组织后期形成裂口或裂纹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苹果叶部病害 13 苹果叶部病害 14 症状—梨白粉病 ►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受害,背面产生一层白色粉 状物,叶正面颜色变淡,后期病斑上产生大量小 黑星,严重时叶片提前脱落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苹果叶部病害 15 苹果叶部病害 16 病原—苹果褐斑病 ► 有性态:子囊菌亚门,双壳属,苹果双壳 病原—苹果褐斑病 ► 无性态:苹果盘二孢 Marssonina coronaria ,异名为 Diplocarpon mali Harada et Sawamura ► 子囊盘:肉质,杯状,淡褐色,大小为120-130um Marssonina mali ► 菌索:无性态产生菌索,多分枝,粗20-40um,深 × 100-150um;侧丝1-2个分隔,与子囊等高,宽 为2-3um顶部稍宽 ► 子囊:阔棍棒状,大小为55-58um 褐色 穿行于表皮下 交叉点上方着生分生孢子盘 褐色,穿行于表皮下,交叉点上方着生分生孢子盘 × 14-18um, 有囊盖 内含8个子囊孢子 有囊盖,内含 ► 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香蕉形,直或稍弯曲,通常有 香蕉形 直或稍弯曲 通常有1个分隔 个分隔, 有的在分隔处稍溢缩,子囊孢子顶端圆或尖,大小 为24-30um × 5-6um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苹果叶部病害 17 苹果叶部病害 18 病原—苹果褐斑病 ► 分生孢子盘:初期埋生,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直 病原—斑点落叶病 ► 病原:Alternaria 径为100-200um ► 分生孢子:梗栅状排列,单孢,无色,棍棒状,15 alternata f.sp.mali,属半知菌亚门 链格孢属,链格孢苹果专化型,异名有 A. mali 胞大小为16.8-65.0um×4.8-5.2um -20um 20 ×3-4um 4 ► 分生孢子:无色,双孢,上胞大且圆,下胞窄且尖 ► 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束状,暗褐色,弯曲多 ,分隔处溢缩,内含2-4个油球,20-24um ×7- 9um ► 生物学:菌丝适温为20-25 ► 分生孢子:顶生,5-13个串生,形状变化大,倒棍 个 变 倒 ℃ ;分生孢子萌发温度 为0-35 ℃,最适 ℃ 最适18-25 ℃, ℃ 10%叶片浸出液及1% 葡萄糖有利于孢子萌发,琼脂促进萌发的效果好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棒状、纺锤形、卵圆形、椭圆形或近圆形,有的分 生孢子先端有喙;分生孢子暗褐色,有1-7个横隔 ,0-5个纵隔;大小变化大, 个纵隔;大小变化大 5.0 5 0-20.0um 20 0um×10.5 10 5- 60.0um,表面光滑或有小突起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 病菌还可侵染沙果、海棠、山定子等 苹果叶部病害 19 苹果叶部病害 20 病原—斑点落叶病 ► 菌丝生长温度5-35 ℃ ,适温28-30 ℃ ;分生孢子 在清水中于15-30 ℃均可萌发,以24-28 ℃萌发率 最高,苹果组织液对孢子萌发具有激发作用 理分化现象,胶东地区,斑点落叶病发现有 理分化现象 胶东地区 斑点落叶病发现有2个不同 菌系,标记为A1和A2;两者形态无显著差异,但在 PDA培养基上,A1菌落墨绿色,气生菌丝少,大量 产孢;A2菌落灰白色,气生菌丝旺盛,产孢少。孢 子悬浮液接种红富士、金帅、新红星3个品种的叶片 ,发现 发现A2的致病性显著强于A2,且比较稳定 且比较稳定 ► 病原菌生理分化:链格孢苹果专化型中可能存在生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保华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5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