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精神的诗句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献身精神的诗句篇一
《诗歌赏析与大学生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

诗歌赏析与大学生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

作者:孙 晨

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对金钱的占有,不是对享乐的贪求,也不是对名利的追逐,而是对社会的贡献。歌德说过:“你若要珍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应该给世界创造价值。”[1](26)爱因斯坦说:“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1](26)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要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居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你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2](777)诸葛亮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所以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盛赞的高风亮节,也正是因为它显现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确实,一个只为自己活着的人,他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他活着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他活着也等于死了。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没有了这个‘我’,那他就无法生存了。他的前面一片黑暗,只有利己主义和注定的悲哀。”

[2](802)

在当今商品化的大潮中,如果抵御不了物质的诱惑,很容易迷失人生的价值,走向一味追求金钱和享乐的利己主义的悲哀道路。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大学生作为我们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应当树立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就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而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一种具体体现。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效途径。所谓“以理服人”,是以平等的态度,正确的道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循循善诱,互动交流。真理只有一个,只有正确的道理才能征服人心,只有善于引导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所谓“以情感人”,是要拨动心灵的琴弦,漾起感情的波澜,通过感情的交流,给人以熏陶和激发。在深情和感动中使心灵得到净化,得到提升。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曾经写到:“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养。老实说,是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这种工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3](206)

梁启超还认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

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3](207)而在文学这个法宝中,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法宝。诗歌以抒情为主,在“以情感人”上它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诗国,历来重视“诗教”。《诗经·毛诗序》中说:“是故正得失,动天地,感神鬼,莫近于诗。”[4](63)在中国璀璨的诗歌长河中,有不少思想高尚,格调高远的诗篇。它们表现了为国为民的坚定信念,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像化雨的春风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哺育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献身理想,献身事业,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仁人志士,构成“中国的脊梁”。[5](118)这些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教材。发挥这些优秀诗歌在启迪思想、陶冶情操,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通过诗歌教学,诗歌鉴赏培养高尚的情操是十分重要的。

梁启超曾以亲身经历谈到他读孔尚任的杂剧《桃花扇》所受到的激励和影响:

那《沉江》一出,写清兵破了扬州,史可法从围城里跑出,要到南京,听见福王已经投降,哀痛到极,迸出来几句话:“抛下俺断蓬船,撇下俺无家犬!呼天叫地千百遍,归无路进又难前!„„累死英雄,到此日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唱完了这一段,就跳下水里死了。跟着有一位志士赶来,已经救他不及,便唱道:“„„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这几段,我小时候读他,不知淌了几多眼泪。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对于满清的革命思想,最少也有一部分受这类文学的影响。他感人最深处,是一个个字,都带着鲜红的血呕出来。[3](212)

梁启超的这段话说明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在影响人的思想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影响更是不能低估的。正如16世纪英国诗人锡德尼所说:“诗人的怡情妙手确是比任何别的技艺更能有效地吸引心灵。„„由于德行是一切人间学问的目的所在,所以诗,由于它在传授德行方面是最通俗的,在吸引人向往德行方面是无与伦比的,确是最卓越的工作中的最卓越的人。”[6](240)据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充分利用诗教这种形式,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教育。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繁荣、自由和解放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外敌的侵略,各族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战斗。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主义诗篇表现了千百爱国志士为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它们是民族文化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载驰》一诗就塑造了一位具有爱国热情和坚强性格的妇女——许穆夫人的形象。许穆夫人是卫国国君卫懿公的小女儿,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狄人破灭,卫懿公战死,卫国遗民在漕邑安顿下来,许穆夫人的兄长卫文公即位。许穆夫人听说国破父亡,急忙从许国奔赴漕邑吊唁,并计划向大国求援抗狄复国。但是,她奔赴国难的行动受到许国君臣的反对和阻挠。许穆夫人顶住重重压力,坚定地实施复国行动。后来,齐国响应了许穆夫人的呼吁,派兵援救,赶走狄人,卫国复兴。这首诗表现了许穆夫人热爱故国、复兴故国的深情和决心,以及对阻挠她行动的许国大夫的愤懑。

许穆夫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以自己的安逸而忘记祖国的危难。在许国君臣的一片反对声中,不顾一切地急赴国难,以实际行动助祖国复兴。这种爱国的热忱、坚毅勇敢的行动,表现了一种高尚的品格,具有感人的力量。这样的诗句介绍给我们的学生吟诵、学习,同样能起到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一生都在为祖国(楚国)的富强和独立而奔走,而奋斗。他坚持改革,主张联合六国共摈强秦,与对秦采取妥协投降政策的旧贵族腐朽势力展开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他屡遭群小的诬陷、排挤和迫害,数次被放逐。在长期流放中,他时刻心忧人民,不忘国事。他以诗歌抒发了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忧愤感情,揭露、指斥了群小违法乱纪、壅君误国之罪,最后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九歌》中的《国殇》,是一首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诗篇: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卫国壮士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表现了这些为国捐躯者英勇献身的豪迈气概。

这些震撼人心的诗篇对大学生情感的陶冶,培养他们以爱国为荣、无私奉献的荣辱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忠勇报国的壮士之所以成为历代不少诗歌着力刻画,着力歌颂的对象,是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公而忘私,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品德。建安时期著名诗人曹植的《白马篇》就描写和赞颂了这样一位壮士的形象: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诗中的这位壮士不仅武艺高强,久经沙场,而且忠勇爱国,肝胆照人。当国家遭到外敌的侵略,他割舍一切私情私利,离别父母、妻子、儿女,义无反顾地为国赴难。这是何等令人赞叹的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情怀。“视死忽如归”一句,更是掷地有声,是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面对危难,面对牺牲时的共同心声。

阮籍的《咏怀》(三十九)也写了一位临难受命、舍生忘死,争战沙场的壮士,与曹植的《白马篇》可谓异工同曲:

壮士何慷慨,志欲吞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同样的慷慨赴难,同样的奋不顾身,阮籍歌颂的同样是忠勇献身的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英雄品格中,为国为民,赴汤蹈火,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是一个重要内涵。汉代名将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铮铮誓言,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岳飞《满江红》表现了抗敌卫国的激烈壮志;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表示了至死不变的抗清决心。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取之。”彰显了无私无畏,磊落坦荡的胸怀。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道出了为民族解放,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伟大抱负和情怀。

文天祥在元都燕京的牢中还曾创作了光耀千古的《正气歌》。诗中列举并赞扬了“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先贤: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文天祥所列举的这些历史人物,或坚持真理和正义,舍生忘死,坚贞不屈;或宁折不弯,杀身成仁,气贯长虹;或鞠躬尽瘁,公而忘私,光耀日月。在他们身上无不体现着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和气节。正是这种奉献,使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名垂青史。读着这些诗篇,沉浸在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境界中,大学生一定会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感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诗歌是我们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必须汲取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在中国历代诗歌中,有不少托物咏志诗。这些诗借物以寓性情。在对“物”的描写中,寄寓了诗人的思想情操、理想追求和人生哲理。

屈原的《桔颂》就是一首咏物的杰作。特别是其中的这些诗句:“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歌颂了桔树志趣坚定,心胸开阔,谦和谨慎,至诚无私,没有庸俗的追求,不随波逐流的美德。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有两首咏物诗:《石灰吟》和《咏煤炭》,将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高尚品德的典型概括。且看《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中国古典诗歌中以石灰象征人格的高洁是很少见的。诗中首先着眼于石灰历经磨难“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写出了不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严酷考验,始终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死亡不足惧的品格。一句“粉骨碎身”更是写出了石灰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清白”则是石灰高风亮节的集中概括。《石灰吟》是于谦心理意向的象征,表现了诗人的人生观。

《咏煤炭》是另一首表现于谦人生理想的佳作: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煤炭同样是一个蕴含丰富的意向。煤炭来自远古,蕴含着巨大的热力。它的燃烧会给大地带来温暖,给暗夜带来光明。诗中说它的前身是死去的铁石,但它造福人类的爱心却始终如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煤炭高尚品德的写照,也是诗人坚定的人生理想、

人生态度的抒发。这首诗通过对煤炭品格的吟咏,高扬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人格,赞颂了为人类造福而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无论是石灰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还是煤炭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凝聚着高尚的思想品质和伟大的道德风范。在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历史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在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终身的共产主义战士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在为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计名利,不讲报酬,默默奉献的普通群众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汶川大地震中,在义无反顾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身上,在支援灾区的无数志愿者身上,在灾区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身上,在无私无畏救助他人的灾区教师、学生、干部、群众身上,在慷慨解囊向灾区捐钱、捐物的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身上,我们也都可以看到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这是响彻古今,唱遍大地的无私奉献之歌。人生的意义在这种无私奉献中得到体现,人生的价值在这种无私奉献中得到升华。大学生应是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发扬广大者,让我们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美的诗歌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校园中唱响实现人生价值的无私奉献之歌!

参考文献:

[1]胡清等编.青春赠言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2]张念宏、徐永利等编.教师手册[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

[3]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A].沈阳: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6]锡德尼.为诗一辩.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7]李洪普、刘洪英.试析高等院校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7).

对于青少年来说,能够成为志愿者参与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奥运会是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欢聚一堂的体育盛会,志愿者在很短时间内能够体验世界多元文化,对于形成全球视野、跨文化视角是一次良好的机会;志愿者以自己的真诚和踏实的行动为奥运会服务,能够在奥林匹克盛典中得到精神的升华;举办奥运会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参与到这样庞大的工作系统中,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责任感、创新能力、沟通技巧、合作精神;奥运会也是青少年展示自我的舞台,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人格和能力将在其中得到检验。在悉尼奥运会结束以后,组委会的相关部门对志愿者进行的业务评价,成为志愿者的宝贵资历。

怎样才能成为奥运会志愿者

奥运会的志愿者应具有怎样的素质呢?一般来说,对他们有以下4方面的要求:

献身精神的诗句篇二
《诗歌赏析与大学生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

诗歌赏析与大学生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

孙 晨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摘 要:文学作品对影响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诗歌作为一种优美而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大学生非常爱读。可以利用诗歌所蕴含的无私奉献精神,教育大学生从中国优秀的诗歌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关键词:诗歌赏析;无私奉献;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08)06-0140-04

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对金钱的占有,不是对享乐的贪求,也不是对名利的追逐,而是对社会的贡献。歌德说过:“你若要珍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应该给世界创造价值。”[1](26)爱因斯坦说:“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1](26)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要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居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你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2](777)诸葛亮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所以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盛赞的高风亮节,也正是因为它显现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确实,一个只为自己活着的人,他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他活着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他活着也等于死了。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没有了这个‘我’,那他就无法生存了。他的前面一片黑暗,只有利己主义和注定的悲哀。”[2](802)

在当今商品化的大潮中,如果抵御不了物质的诱惑,很容易迷失人生的价值,走向一味追求金钱和享乐的利己主义的悲哀道路。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大学生作为我们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应当树立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就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而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一种具体体现。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效途径。所谓“以理服人”,是以平等的态度,正确的道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循循善诱,互动交流。真理只有一个,只有正确的道理才能征服人心,只有善于引导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所谓“以情

收稿日期:2008-07-29

作者简介:孙 晨(1944-),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D/2006/01/001)阶段性成果 -140-

过感情的交流,给人以熏陶和激发。在深情和感动中使心灵得到净化,得到提升。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曾经写到:“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养。老实说,是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这种工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3](206)

梁启超还认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3](207)而在文学这个法宝中,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法宝。诗歌以抒情为主,在“以情感人”上它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诗国,历来重视“诗教”。《诗经·毛诗序》中说:“是故正得失,动天地,感神鬼,莫近于诗。”[4](63)在中国璀璨的诗歌长河中,有不少思想高尚,格调高远的诗篇。它们表现了为国为民的坚定信念,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像化雨的春风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哺育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献身理想,献身事业,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仁人志士,构成“中国的脊梁”。[5](118)这些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教材。发挥这些优秀诗歌在启迪思想、陶冶情操,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通过诗歌教学,诗歌鉴赏培养高尚的情操是十分重要的。

梁启超曾以亲身经历谈到他读孔尚任的杂剧《桃花扇》所受到的激励和影响:

那《沉江》一出,写清兵破了扬州,史可法从围城里跑出,要到南京,听见福王已经投降,哀痛到极,迸出来几句话:“抛下俺断蓬船,撇下俺无家犬!呼天叫地千百遍,归无路进又难前!……累死英雄,到此日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唱完了这一段,就跳下水里死了。跟着有一位志士赶来,已经救他不及,便唱道:“……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这几段,我小时候读他,不知淌了几多眼泪。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对于满清的革命思想,最少也有一部分受这类文学的影响。他感人最深处,是一个个字,都带着鲜红的血呕出来。

[3](212)

响人的思想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影响更是不能低估的。正如16世纪英国诗人锡德尼所说:“诗人的怡情妙手确是比任何别的技艺更能有效地吸引心灵。……由于德行是一切人间学问的目的所在,所以诗,由于它在传授德行方面是最通俗的,在吸引人向往德行方面是无与伦比的,确是最卓越的工作中的最卓越的人。”[6](240)据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充分利用诗教这种形式,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教育。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繁荣、自由和解放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外敌的侵略,各族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战斗。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主义诗篇表现了千百爱国志士为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它们是民族文化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载驰》一诗就塑造了一位具有爱国热情和坚强性格的妇女——许穆夫人的形象。许穆夫人是卫国国君卫懿公的小女儿,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狄人破灭,卫懿公战死,卫国遗民在漕邑安顿下来,许穆夫人的兄长卫文公即位。许穆夫人听说国破父亡,急忙从许国奔赴漕邑吊唁,并计划向大国求援抗狄复国。但是,她奔赴国难的行动受到许国君臣的反对和阻挠。许穆夫人顶住重重压力,坚定地实施复国行动。后来,齐国响应了许穆夫人的呼吁,派兵援救,赶走狄人,卫国复兴。这首诗表现了许穆夫人热爱故国、复兴故国的深情和决心,以及对阻挠她行动的许国大夫的愤懑。

许穆夫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以自己的安逸而忘记祖国的危难。在许国君臣的一片反对声中,不顾一切地急赴国难,以实际行动助祖国复兴。这种爱国的热忱、坚毅勇敢的行动,表现了一种高尚的品格,具有感人的力量。这样的诗句介绍给我们的学生吟诵、学习,同样能起到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一生都在为祖国(楚国)的富强和独立而奔走,而奋斗。他坚持改革,主张联合六国共摈强秦,与对秦采取妥协投降政策的旧贵族腐朽势力展开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他屡遭群小的诬陷、排挤和迫害,数次被放逐。在长期流放中,他时刻心忧人民,不

-141-

理想的忧愤感情,揭露、指斥了群小违法乱纪、壅君误国之罪,最后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九歌》中的《国殇》,是一首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诗篇: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卫国壮士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表现了这些为国捐躯者英勇献身的豪迈气概。

这些震撼人心的诗篇对大学生情感的陶冶,培养他们以爱国为荣、无私奉献的荣辱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忠勇报国的壮士之所以成为历代不少诗歌着力刻画,着力歌颂的对象,是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公而忘私,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品德。建安时期著名诗人曹植的《白马篇》就描写和赞颂了这样一位壮士的形象: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侠。少小侠侠侠,扬侠侠侠侠。侠侠侠侠弓,侠侠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的同样是忠勇献身的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英雄品格中,为国为民,赴汤蹈火,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是一个重要内涵。汉代名将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铮铮誓言,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岳飞《满江红》表现了抗敌卫国的激烈壮志;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表示了至死不变的抗清决心。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取之。”彰显了无私无畏,磊落坦荡的胸怀。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道出了为民族解放,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伟大抱负和情怀。

文天祥在元都燕京的牢中还曾创作了光耀千古的《正气歌》。诗中列举并赞扬了“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先贤: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侠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诗中的这位壮士不仅武艺高强,久经沙场,而且忠勇爱国,肝胆照人。当国家遭到外敌的侵略,他割舍一切私情私利,离别父母、妻子、儿女,义无反顾地为国赴难。这是何等令人赞叹的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情怀。“视死忽如归”一句,更是掷地有声,是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面对危难,面对牺牲时的共同心声。

阮籍的《咏怀》(三十九)也写了一位临难受命、舍生忘死,争战沙场的壮士,与曹植的《白马篇》可谓异工同曲:

壮士何慷慨,志欲吞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侠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侠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142-

文天祥所列举的这些历史人物,或坚持真理和正义,舍生忘死,坚贞不屈;或宁折不弯,杀身成仁,气贯长虹;或鞠躬尽瘁,公而忘私,光耀日月。在他们身上无不体现着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和气节。正是这种奉献,使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名垂青史。读着这些诗篇,沉浸在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境界中,大学生一定会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感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诗歌是我们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必须汲取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在中国历代诗歌中,有不少托物咏志诗。这些诗借物以寓性情。在对“物”的描写中,寄寓了诗人的思想情操、理想追求和人生哲理。

屈原的《桔颂》就是一首咏物的杰作。特别是其中的这些诗句:“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歌颂了桔树志趣坚定,心胸开阔,谦和谨慎,至诚无私,没有庸俗的追求,不随波逐流的美德。

和《咏煤炭》,将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高尚品德的典型概括。且看《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中国古典诗歌中以石灰象征人格的高洁是很少见的。诗中首先着眼于石灰历经磨难“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写出了不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严酷考验,始终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死亡不足惧的品格。一句“粉骨碎身”更是写出了石灰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清白”则是石灰高风亮节的集中概括。《石灰吟》是于谦心理意向的象征,表现了诗人的人生观。

《咏煤炭》是另一首表现于谦人生理想的佳作: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煤炭同样是一个蕴含丰富的意向。煤炭来自远古,蕴含着巨大的热力。它的燃烧会给大地带来温暖,给暗夜带来光明。诗中说它的前身是死去的铁石,但它造福人类的爱心却始终如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煤炭高尚品德的写照,也是诗人坚定的人生理想、人生态度的抒发。这首诗通过对煤炭品格的吟咏,高扬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人格,赞颂了为人类造福而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无论是石灰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还是煤炭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凝聚着高尚的思想品质和伟大的道德风范。在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历史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在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终身的共产主义战士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

福,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计名利,不讲报酬,默默奉献的普通群众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汶川大地震中,在义无反顾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身上,在支援灾区的无数志愿者身上,在灾区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身上,在无私无畏救助他人的灾区教师、学生、干部、群众身上,在慷慨解囊向灾区捐钱、捐物的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身上,我们也都可以看到这种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这是响彻古今,唱遍大地的无私奉献之歌。人生的意义在这种无私奉献中得到体现,人生的价值在这种无私奉献中得到升华。大学生应是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发扬广大者,让我们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美的诗歌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校园中唱响实现人生价值的无私奉献之歌!

参考文献:

[1]胡清等编.青春赠言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2]张念宏、徐永利等编.教师手册[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

[3]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A].沈阳: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6]锡德尼.为诗一辩.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7]李洪普、刘洪英.试析高等院校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7).

(责任编辑:郑宗荣)

On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elfless Dedication Spirit and Poem Appreciation

SUN Chen

(School of Literature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China)

Abstract: Literary works influence people’s thought. Poems, beautiful literary works with great passion, are preferred by university students. They will be well nourished by excellent Chinese poetry and their selfless dedication spirit can be cultivated through appreciation of poetry.

Key words: poem appreciation; unselfish devo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143-

献身精神的诗句篇三
《有关于默默奉献的名言诗句》

有关于默默奉献的名言诗句,表现奉献精神的古诗句

时间:2013-01-23 22:31 来源:人生格言 点击: 13928次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 ——秋谨

6、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

7、不管好不好,这是我的祖国。 ——狄卡杜尔

8、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杰弗逊

9、磨刀石牺牲自己,把锋利赠给宝剑。 ——佚名

10、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肖伯纳

11、当你服务他人的时候,人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 ——葛登纳

12、绿叶丝毫不嫉妒花朵,而且为花朵的美丽勤垦地工作着。 ——佚名

13、给予比接受更为有福。 ——《新约全书》

14、一个人不论赋有什么样的棋,他如果不知道自己有这种棋,并且不形成适合于自己棋的计划,那种棋对他便完全无用。 ——休谟

15、以身许国,何时不可为? ——岳飞

16、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唯有辛劳、泪水和血汗。 ——丘吉尔

17、有的人觉得能够舍身,能够用牺牲来对人类表示深切而毫无私心的同情,是一种快乐。 ——罗曼·罗兰

18、只要你曾经尽可能地贡献出来,就已经值得感激了。 ——屠格涅夫

19、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孙中山

20、你自己和你所有的一切,倘不拿出来贡献于人世,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 ——莎士比亚

21、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茅盾

22、我不配做一盏灯,那么就让我做一块木柴吧! ——巴金

23、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24、一个人无论禀有着什么奇才异能,倘然不把那种才能传达到别人的身上,他就等于一无所有。 ——莎士比亚

25、人们赞美流星,是因为它燃烧着走完自己的全部路程。 ——凌光

26、要找出来我值多少,那是别人的事情,主要的是能够献出自己。 ——屠格涅夫

27、你们在开始一天生活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去爱他人,应该努力去发现世间美好的事物,那么,从外界的反映中,你将发现一个可爱的自我。假如在你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紧紧握住你的手,这说明你在一生中未曾伸出友爱之手去帮助他人。 ——巴斯凯利亚

28、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孙中山

29、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 ——薛文清

30、为伟大的事业献身的人,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 ——佚名

31、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耀得暗室象白昼一般呢,但至少有些用处,可以使暗室中的人认识到一点周围的真正情形。 ——恽代英

32、你要记得,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高尔基

33、要重返生活就须有所奉献。 ——高尔基

34、纤弱的东西捆到一起就刚强。 ——英国谚语

35、生的人远比死的人更须要慈善。 ——阿诺德

36、燃烧自己!这样,即使你化为灰烬,人们也会从火光中找到你。 ——佚名

37、我惟一的希望是能够多做贡献。 ——白求恩

38、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鲁迅

39、当你在大树下安祥地乘凉时,可曾想到大树在坚强地承受酷热? ——顾吹文

40、给予是能使人产生优越感的。 ——雨果

41、我更需要的是给与,不是收受。因为爱是一个流浪者他能使他的花朵在道旁的泥土里蓬勃焕发,却不容易叫它们在会客室的水晶瓶里尽情开放。 ——泰戈尔

42、贪婪的心像沙漠中的不毛之地,吸收一切雨水,却不滋生草木以方便他人。——欧洲谚语

43、人当活在真理和自我奉献里。 ——庞陀彼丹

44、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爱因斯坦

45、经验显示,成功多因于赤忱,而少出于能力。胜利者就是把自己身体和灵魂都献给工作的人。 ——查尔斯·巴克斯顿

46、土地是以它的肥沃和收获而被估价的;才能也是土地,不过它生产的不是粮食,而是真理。如果只能滋生瞑想和幻想的话,即使再大的才能也只是砂地或盐池,那上面连小草也长不出来的。——别林斯基

47、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马克思

48、在人生的黄昏时,一代不幸的人在摸索徘徊:一些人在斗争中死去;一些人堕入深渊;种种机缘,希望和仇恨冲击着那些被偏见束缚着的人;在那黑暗泥泞的道路上同样也走着那些给人点亮灯光的人,每一个头上举着火种的人尽管没有人承认他的价值,但他总是默默地生活着、劳动着,然后像影子一样消失。——普鲁斯

49、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

50、自己脑子里只装满着自己,这种人正是那种最空虚的人。 ——莱蒙托夫

51、一个人总得慷慨一点,才配受人感谢。 ——托马斯·哈代

52、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狄更斯

53、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职。 ——李纲

献身精神的诗句篇四
《赞美老师的诗句》

赞美老师的诗句

春蚕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春蚕”是广大教师感到无比荣耀的称谓。著名教育家朱光潜说:“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

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春蚕这些优秀的品质,只有光荣的人民教师才无愧于这样的称谓。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蜡烛

源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人们歌颂蜡烛,是因为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说起蜡烛这种品质,人们就联想到敬爱的老师,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这种为“他人照亮道路,让他人看见光明,燃尽自己耀人间”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正是对人民教师的最生动的比喻吗?“如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似春蚕无怨,请保留此标记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这幅老师自勉的对联正是对“蜡烛”称谓的认可和自豪。

孺子牛

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而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人们之所以把老师称作孺子牛,认为这是当之无愧最贴切的比喻。我国历来有师生“亲如父子”的传统美德,老师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就像 孺子牛一样辛勤地耕耘,为把孺子培养成才心甘情愿地作出奉献、鞠躬尽瘁,不图回报。获得“孺子牛奖”的全国优秀教师刘让贤扎根青海高原乡村几十年如一日,像牛一样兢兢业业地工作,把自己的爱无私奉献给孩子,刘让贤是广大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孺子牛”精神的生动体现。“孺子牛”精神表现为“深怀爱心,默默耕耘、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些优秀品质都集中体现在我国广大教师身上。因此把老师称作“儒子牛”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褒奖。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献身精神的诗句篇五
《必背古诗词默写》

献身精神的诗句篇六
《古诗词练习》

一、根据上句(或下句)填写

1、大漠孤烟直,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2、头上倭堕髻,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

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6、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7、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

8、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9、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0、天苍苍,野茫茫, 。(北朝民歌《敕勒川》)

11、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

1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3、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5、越明年, ,百废俱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16、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7、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六则)

19、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0、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1、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2、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3、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4、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25、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6、野火烧不尽,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8、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9、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0、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31、长风万里送秋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2、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33、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5、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6、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7、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3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40、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二章)

4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岭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

43、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4、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45、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梦江南》)

二、理解性默写

1、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 , 。”两句表达了自己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

“ ? 。” ,这两句是: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 。”

4、《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埋趣的两句诗是: , 。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是 , 。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 。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8、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 。

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一句是: 。

10、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作得想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 。

11、唐代陆龟蒙《别离》一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句子。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 , 。

12、《蒹葭》写清秋萧瑟景象的诗句是: , 。

13、《五柳先生传》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表现陶渊明安贫乐道的磊落胸怀的语句

是: , 。

14、杜甫《望岳》中通过想象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15、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两句话是: , 。

16、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相似的两句诗是: , 。

17、秋天总给人凄凉悲伤之感,而刘禹锡的《秋词》两句却正相反:“ , 。”

18、《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 , 。

19、《泊船瓜州》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

20、顾炎武的名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也有一句直接表达这种情怀的诗句,它是: 。

21、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 , 。”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2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中: ,

2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直接抒写人忧国思乡的情感的句子是: , 。

24、《黄鹤楼》一诗中的颈联描写了诗人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 ,

25、透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手拄拐杖,仰天长叹曰:“呜呼! , 。”

26、曹操《龟虽寿》一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

是: , 。

27、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对读书问题发表的独到见解是: , 。

2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流传最广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

29、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

30、《出师表》里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

31、《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

32、李白《行路难》一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的名句是 , 。

3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 。

34、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两句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它们是: , 。

35、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舍生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也体现了这种追求的两句诗是: , 。

3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代落花立言 ,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 。

37、《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作者在大自然美景中超然忘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 。

38、《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 。

三、运用性默写

献身精神的诗句篇七
《语文版八上古诗词默写》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词中考默写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词中考默写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中,写出诗人从沉思中振着起来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作者舍己为人、至死不渝、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表达了一个美好的祝愿(或表现作者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的语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心系天下是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后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忧国忧民情思的名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6、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杜甫有

“ , ”的愿望。(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过故人庄

1、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写优美田园风光的句

子: , 。

2、、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表现友人盛情款待,突出农家朴实真挚友情的句子: ,

3、《过故人庄》中描写把酒闲话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运用借代手法的句子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向往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两个诗句是:___,__。

2、陶渊明《饮酒》于田园,享受着“采菊东篱下, ”的闲适;陆游《游山西村》,感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的哲理。

3、《游山西村》中不仅写出山村山环水绕的美景,而且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诗中表达积极乐观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

5、①《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写景又富含哲理)

是: , 。

②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热情好客)的句子

是: ,

6、五月,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家园顷刻被毁,生命遭受劫难。危难面前,英雄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灾区人民在绝望中重见希望之光,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 。

7、《游山西村》一诗中的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今天常用来比喻人在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8、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我们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 , 。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1、《渔家傲》中总写“塞下秋来风景”的特点的字眼是:“异” ,有关诗句: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渔家傲》中写出当时战争形势的诗句:四面边声连角起。

3、《渔家傲》中写出将士们生活艰苦而又思乡心切惆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

4、《渔家傲》中透出归家无期的悲伤,而又饱含为国戍边的责任感的诗句:燕然未勒归无计。

5、《渔家傲》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心里矛盾。

7、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

句 ,

8、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9、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0、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11、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12、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而功业未成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1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这首词中用来表达征人归心切、思乡迫,破敌功未成,把酒难释怀之意的句子是: , 。 浣溪沙 苏轼

1、季羡林先生九十多岁仍笔耕不辍,他的学生既赞美他这种创作精神,又担忧他年老体弱。对此,季老引用苏轼《浣溪沙》中

“ ! ”的词句作答。

2、苏轼在《浣溪沙》中劝阻人们不要徒自哀老伤悲,表现了诗人旷达乐观的豪迈之情的句

子: , 。

3、文天祥被俘后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直抒胸臆,表达其崇高的生死观;苏轼身处逆境,也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表达他积极豁达的人生观。

4、《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默写训练

1.生活中总会遇到坎坷和困难,但只要你不气馁,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

说 , 。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 , 。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一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是: , 。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由己推人,忧国忧民之情的句子是: , , 。

3.杜牧《赤壁》中,诗人吊古抒怀,抒怀的句子

是: , 。

4.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 , 。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203130.html

    上一篇:育女感言

    下一篇:教学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