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什么有关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素质什么有关篇一
《关于_素质教育是什么_的_三思_》

・・・・・・・・・・・・・・・・・・・・・・・・・・・・・・・・・・・・・・

一、问题的提出

已经走过的"##$年,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领域里,可以说是再次将素质教育推向社会瞩目的重要地位的一年。这在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文件及相关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清晰:

义务教"##$年$月"%日颁布的新《育法》第一次将“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作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以法律形式作出了规定。

同年&#月&&日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与教育相关的部分再次强调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的要求。

同年&&月根据中央领导指示,由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组织开展的长达一年多的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所形成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以《共同的关注》为名结集出版。该报告集可看作是对已经提出了素质教育”,在实践领域多层面开"#年的“

展状态的回顾与总结,且把重点放在问题的分析、对今后如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各种策略或政策性的建议上。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总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然任重道远,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值得高度重视”。这种直面问题的精神在以往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调查报告中是不多见的,然而却是令人充满信心和希望的。

一系列来自最高决策层传递的重要信息,足以让我们得出这样的判断: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基础教育领域里的改革深化,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对于教育实践工作者而言,不能满足于对上述判断的认同,更重要的是需要对以下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当今何以依然强调素质教育?在以往素质教育推进中存在什么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等等。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对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

进一步有效的策划;才有可能成为自觉、

积极、创造性的行动者,而不是表面的响应者、盲目的执行者、简单的跟风者,或者固步自封者。然而,在上述一系列问题之上,还有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的、实质性的问题,那就是素质教育是什么’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什么”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它已经存在了"#年,人们对它的回答和态度各不相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更要指出的是,这些不同的认识和态度,已不是只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字存在,而且是在教育实践中各不相同的实际存在。不对这些不同的实存状态作进一步的梳理与辨识,连“当今素质教育究竟要推进什么”的认识都难以清晰,怎么谈得上“全面实施”?因此,在我看来,在进一步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完全有必要就“素质教育是什么”这一素质教育问题领域中的第一问题作再认识。

二、梳理与辨识

“在当代中国,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已有“答案”,主要在两个层面上由不同的主体以不同的形态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一个是政府决策层面,由政府决策系统承担,以文件、决定、计划、法律等方式作出回答;一个是教育实践层面,由广大教育工

作者承担,以实践和经验总结等方式作出回答。这两个层面的回答有相关性,但并不完全一致。就影响力而言,主要沿着由上而下的路线行进。这是我们对已有答案首先作出的划层清理。除此以外,还有这两个系统之外的成员的回答,如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相关言论,由出版商组织或赶形势、或为利润出版的各类书籍等。但由于教育理论研究者各自的取向不一和我国长期以来不重视教育理论的惯习,故在以行政方式推进的素质教育中,除部分为行政要求落实服务,并以行政部门特聘专家的身份工作的专家外,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言论在形成当前素质教育大格局中的影响力,有限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而出版商为宣传或利润所“制作的书籍,大多也存放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泡沫破“碎”水分蒸发”以后所剩也就无几了。故这两方面我们都没有列入到梳理的范围。

首先要梳理的是第一层面的“答案”。素质教育在我国是由政府明确提出,且具有行政指令、当今已上升到法律规定、代表国家意志的特征。尽管达到当前的高度有一个形成过程,但可以说,政府是素质教育的“原创者”和强力推进者。因此,要理解素质教育指的是什么,就不能不对政府一系列相关的决策性文件进行梳理与辨识。

纵观!"年来有关素质教育论述的相关文件,我们可以看到保持一贯性的和存在区别的两大类不同的表达。

第一,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是决策层对素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教育的一贯表达。#$%&年发表的《

)(是我国改革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放以来第一个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在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此后,提高民族素质一直被当作基础教育的根本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目的。如#$$’年中共中央、

()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第一次以中$’纲要”央文件的方式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关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年原国家教委下达《于目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第一次对素质教育作了规范性$(意见”的表达,其中的第一句话就是“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此后有关素质教育的展开式表述出现区别,但关于“宗旨”的提法却一直持续至今。然而,我们在讨论素质教育问题时,忽视了对这个一贯性表述的关注,不是首先在作为教育宗旨的层面上来认识“素质教育”,却把重心放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峙以及政府文件中有关素质教育的更为具体的表述上。这可能是造成认识上、实践中出现误区的重要原因。

第二,实施素质教育的范围、要求、重点随形势和认识的变化而有不同表述。

中明确从范围的角度看,素质教育在“$’纲要”限于中小学,而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中,素质教育已经扩大为各级各类$$决定”学校都要推行,涵盖了教育的全部时空和内容。自此以后,素质教育成为一个泛用词运用至今。究竟在什么意义上,素质教育才具有普遍性,这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从素质教育推进的重点放在哪里的角度看,政府“)到教育现代化、文件经历了从体制改革(%&决定”

)“等方面,再到以培养加强德育、减轻负担($’纲要”新人为核心,在基础教育领域里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化(,新世纪发表的第一个相关文件$$决定”(《以下简称“!""’—!""(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又出现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进行与课程改革相关的考试改革、探索现代学校制度等新要求。这些实际上是政府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通常被称作“抓手”,它随改革的重心而变。但由于缺乏对重心与系统、过程及宗旨的关系的认识与分析,重心就可能变成一个个“点”被强化,甚至把某些“点”或者是“线”“块”的改革就当作是素质教育的全部。

从素质教育由总体指向民族素质到对学生素质要求的角度看,政府文件的表述也有变化。“$’纲要”的提法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技、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其中“科技”身体心理素质”与以往一贯对学生的要求在提法上有不同的方面。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意见”的表述在点明了“

“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之后,紧接着强调: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段话可以说是至今为止,政府文件中对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与“基本特征”相对清晰、完整的表达,它突出了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体”和要求“全面”提高其“基本”素质;突出了““(基本”之所指是学生的“态度”、能力”接下去的文字又将“基本”展开表述为“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审美”;突出了“基本特征”,进而还强调了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为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的性质。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一文件中,素质教育的价值和着力点在于人的长远发展、在于基本素质、在于奠定基础。因此在具体要求上显得比“$’纲要”更为概括和强调人的发展的根本方面。“与前面的区别,一是强调“以培养学生$$决定”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二是对受教育者如“何达到目标,提出了坚持“四个统一”: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这“四个统一”就内容而言无可非议,但“四个坚

持”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与素质教育宗旨的特殊关系都不甚明了,很容易停留在一般论说的水平上,也很难在实践中得到贯彻。以上两个区别是与当时社会发展的水平与需要相关的,但对“素质教育是什么”的认识而言,我认为,与“比并无原则意义上的重!"意见”“要突破。因此,可以说,中关于“素质教育”!"意见”的论述,可以作为我们认识政府决策部门对“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基本和重要依据。

当前需要梳理的有关“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另一个重要层面是中小学的实存状态。与政府层面相比,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存状态更为复杂,影响其实施的因素也更为多元。但是就总体而言,中小学的相关实践是随着行政指令而变化的。由于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实践主体的认识差异以及各地区、各学校的基础状态的不同,具体实践所呈现的状态与行政要求、期望有很大距离与偏差,或者将行政指令中原本存在的偏差作了更为夸张的放大、更为多样的表达。尽管#$年素质教育的推进使学校教育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总体而言,政府提出素质教育所要力图改变的状态,并未取得显著变化。这也是为何#$$%年政府会再度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因之一。

概括地说,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对“素质教育是什么”的认识误区和主要偏差,可概括为如下三点:

&’对素质教育的宗旨缺乏深入认识,往往将其当作一种运动式的口号,或是一种不同于以往教育模式的新的可以操作的模式去实践。对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涉及到学校整体和全体师生的深刻变革,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改革的目标流于表面化、肤浅化和短期化,模糊、抽象、一般化是其主要的表现特征。

#’对学校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批判简单化、狭窄化。正因为仅把“应试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来看,素质教育能否实施反而成了外部的问题,而不是学校内部的需要。一系列认为学校不能实施素质教育的理由大量出现,诸如:高考不改,学校无法改;社会、家长不可能不要求学校的高升学率,素质教育难以被社会接受;教育行政部门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最看得见的是升学率,此项标准不变学校无法动,等等。推进素质教育“条件论”盛行,使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主体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而“条件论”的出现,与将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对峙而息息相关,把应试教育当作是对以往教育否定的理解也招来对素质教育的反对与抵触。

(’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局部化与孤立化,也是影响素质教育推进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最初,相当一部分的实践工作者,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加强学生的课外活动,与改革开放早期教育改革中提出的“第二课堂”“第二渠道”联系在一起。出现了“素质教育”唱唱跳“(跳、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指主课教学)扎扎实实、寸时必争的双重局面。而后,又出现将课程改革,甚至只将社会实践、活动课、综合课、校本课程等新课程体系中的某些课程,看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部,忽视学校教育系统整体变革。这些点状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出发而形成的行为方式,同样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真实效应。

除此以外,从素质教育推进策略的角度来看,主要通过行政贯彻、自上而下的方式,也是造成实践工作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作为改革主体的意识和能力的原因之一。

三、四点再认识

上述对素质教育存在状态的梳理与辨识,是一种清思与反思,为我们当前对素质教育的再认识提供了基础,但它还不是再认识本身,更不是再认识的结论。再认识的完成,要通过再思来实现。

再思首先指向已经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这一提法的合理性与针对性。如前所述,这正是前一阶段尚未充分展开、尚未引起重视的,然而却是政府对素质教育最基本内涵的规定。

从宗旨的意义上理解的素质教育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它意味着素质教育处于一切教育活动之魂的地位,而不是一个规定化的教育活动的模式。学校具体地开展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活动,是一个从“魂”到“体”,从“一”到“多”,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生动,从规定到创造的艰难的转化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抛弃素质教育有单一操作模式,或者企图通过对操作模式的规定来推进素质教育的企求。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宗旨的实现,要通过广大教育实践和理论工作者的创造来完成,要充分重视学校自身状态、承担任务和环境的差异性。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在“宗旨”这个最为一般的意义上是合理的。

从宗旨的意义上理解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已转向重视教育内在规定性的表现。因为“素质”是属于人的。这里所言“素质”之主体是由人组成的民族和每一个学生。以提高民族和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

正是体现了教育作为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之内在规定性,是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社会以人为本,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宗旨,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表明了素质教育的进步性、合理性和应向教育内在规定性回归而具有的科学性。

与此相关,研究这一规定性,也让我们有可能重新思考:作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的针对性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它是针对忽视教育内在规定性,以“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为代表的其他教育宗旨。这一类宗旨在中国并不陌生,如将教育仅视作阶级斗争的工具,视作发展经济的工具;使教育服务于眼前的、可见的、实惠的功利的获取,等等。

应试教育只是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一种表现,它还不足以成为在宗旨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对峙者。当然,应试教育的存在和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提出素质教育的直接原因之一,这种现象需要改变和克服,但必须找到“根”。作为应试教育之根,教育上的工具主义、功利主义藏在更深处。今天它以“应试教育”的方式表现,明天则可能以另一种或多种方式表现,而且在不同的层面上还有不同的表现。实际上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取向已经向青少年学生渗透。考试作弊现象的严重化、选择专业的惟功利倾向,对自身基本素质发展重要性的缺乏自觉,为获取眼前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等现象,都是具体表现。一个“应试教育”如何能够担当得起如此多的形态?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峙,实际上依然是没有在宗旨意义上理解素质教育内涵的表现。

今后“素质教育”的推进,要从与“应试教育”的简单纠缠中走出,这不是说不要否定仅以应试为目的之教育,而是要以素质教育的建设性的推进,以其真实的成效来取代应试教育。光靠批判解决不了应试教育的问题,只有变革的实践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力量。

其次,素质教育具有时代性。素质教育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因时代而变化,呈现多样性和发展性。这是再思考形成的第二个认识。

不难听到这样的议论:教育应提高人的素质,这是早已有之的认识,素质教育没有什么新意。难道我们过去的教育都对人的素质提高没有作用?难道过去培养出来的人的素质都不高?这里且不说这种认识没有意识到当今在宗旨的意义上提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针对性,更需要指出的是在这样的认识中,对“素质”的理解是凝固的,是生理、心理式的抽象。而在“素

质教育”中所指的“素质”,是当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在当前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明确转型的方向与不可逆转性,认识这一转型的发展价值,研究社会转型对人的素质新的要求与变化,是理解素质教育内涵的实质性任务。这是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的问题,不是古已有之、早已明白的问题。然而以往在这方面总体来看研究不足。正是这些不足,才会使我们缺乏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基于时代分析的清晰认识;才会出现跟各种风走、或简单按文件规定办的局面;才会认为素质教育的要求没有什么意义。

与素质教育时代性相关的,还有两个方面的可能性:一是社会、环境等教育内外条件的可能性;二是教育对象的发展可能性。对两种不同可能性的把握,是为了将对人的素质的时代性普遍要求,具体、恰当地、有根据地转化为不同类型和各个具体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方针;是使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保证。我们强“调可能性与强调“条件论”的区别在于,可能性”作为认识的一个维度,所关注的不只是对时代性在普遍向特殊转化中的不可或缺性,同时也强调可能是潜在的、是可变的、是指向未来的、是在落实素质教育时需要开发和拓展的方面,因此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取向。认识这一点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尤其重要。提出素质教育时代性与可能性的统一,是我们再思所得的第三个认识。

最后要强调的是,素质教育的性质要求教育实践作整体的转型性变革。在宏观层面上不仅要求教育系统内部的整体变革,还要求社会相关领域、制度的变革。社会与教育系统的关系不是相互索取,而是相互支持,形成大系统与小系统、母系统与子系统间的良性循环。这里的前提性要求是作为大系统的社会,要关注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需要,要认识和尊重教育系统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在学校层面上,同样也需要作系统的转型性变革,而不是停留在点状的改革设计上。这不是说不要进行具体分项的改革,而是要在形成整体变革设计的前提下,开展局部的、点上的改革,并关注局部、点与整体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在实施作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意义上的一致性。素质教育内在结构的系统特质,是我们对素质教育再思的第四点认识。

“思而后行,随行辨思,以思促行,思行互成”,这是素质教育推进中认识与实践发展的思行关系。只有形成一支爱思且爱行的积极投身于中国教育改革的队伍,中国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全面、有效地实施。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素质什么有关篇二
《关于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通用素质模型

胜任力(competency)也称核心能力,它是一系列能够使工作成功的独特及相关行为,这行为是由个人深层的特性(例如性格、行为、驱动力、价值观及技术)所引起。根据胜任力的定义,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性格、能力、推动力、价值观、知识和技术等个人的深层特性,将导致这个人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个人显示出来,但它可以被旁观者观察到),好的行为将导致成功的工作表现。每一个职业都有它区别于其他职业的胜任力,具体到HR,他们的胜任力是什么呢?

培养人才

培养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具备的最关键的素质之一。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成为“教练员”,就必须能够制定并宣讲人力资源的政策和制度,帮助各级主管承担激发下属潜能,培养人才和贯彻执行人力资源制度的责任;同时面向员工的时候,则成为“咨询师”,为员工答疑解惑。

影响力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胜任“教练员”的角色,还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就像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 与“营销员”,同样需要具备影响力一样,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与员工建立彼此信任并达成共识的基础,成为员工利益的代言人;同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家,依赖专业权威性影响与推动企业的变革,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运营实践的支持作用等方面。 人际理解力

人际理解力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之一。试想,如果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无法敏感地倾听与理解员工的需求,无法基于企业与员工的需要提供人力资源的产品与服务,那么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如何体现?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所承担的一系列角色,包括变革推动者、战略合作伙伴等,又该如何落实?影响力和培养人才的素质又该如何发挥作用?

关系建立

关系建立更多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及运营之间达成某种契合与一致,从而驱动员工绩效与企业目标业绩之间实现良性循环的和谐状态,这实际上就是在素质意义上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对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理解。

客户服务

客户服务素质是建立在人际理解力基础上的,具体表现在倾听并积极响应客户(包括内部员工与外部客户)提出的问题与需求,并就此提供一系列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从而获得客户的满意。

专业知识与技能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知识与技能,特别是在必要时,还要掌握一套严密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从而打破任何人都能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观念,在一定的程度上强化专业素养对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与意义。

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

这实际上是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雨季能的过程。在帮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发现问题,找到瓶颈,总结经验与优势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团队合作

团队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可以看成一种培养与开发人才的有效方式。同时为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履行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支持,以及员工价值管理的职责,团队合作提供了沟通、分享与支持的平台。

自控能力

当面对员工的抱怨与投诉,面对不满和企业内部各自为政的抵制情绪等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与事。

监控能力

正视问题的存在,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必要时说“不”,告诉员工何时该做什么等等。

基于素质模型的行为事件面试及实例剖析

行为事件面试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应聘人员的真实素质,通过其过去的行为预测其未来可能的表现。行为事件面试方法的优势是传统的面试方法所不能比的。这种面试方法是让应聘人员在指定的范围内描述出非常具体的工作事件,并以具体的问题进一步追问,从而了解应聘人员的真实情况。

基于此原理,在应用行为事件面试方法时,首先要了解本企业是否已经建立了素质模型;如果没有建立,至少要清楚适合本企业的一些通用的素质要求。否则就算是对行为事件面试方法比较熟悉,也仍难以从应聘人员所描述的行为事件中判断应聘人员的素质。

行为事件面试方法的优点

与传统的招聘面谈相比,行为事件面试方法有以下优点:

客观性:行为事件面试是面试人员基于己有的素质模型和各种素质的行为描述对应聘人员的回答做出分析和判断的过程,这大大提高了招聘面谈的客观性。而在传统的招聘面谈中,面试人员心目中没有客观、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如果有也仅是代表个人的,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针对性:在行为事件面试过程中,面试人员可根据该岗位的特点,要求应聘人员针对性地说出自己过去的工作事件,并且要描述这些工作事件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面试人员通过应聘人员陈述的事件预测他未来在该方面的行为表现,这便大大增加了招聘面谈的针对性。传统的招聘面谈只让应聘者讲述过去的经验和曾从事的活动,应聘者的许多报告只是泛泛而谈,面试人员对于其工作业绩的好坏不得而知。

准确性:行为事件面试方法关注应聘者在过去的事件中做出的具体行为,面试人员很容易判断应聘人员素质的高低。而在传统招聘面谈中,应聘人员自己评价自己,如描述的优缺点、爱好、理想、态度以及人生哲学等,这些方面并不能说明个人的实际行为表现。

真实性:在行为事件面试过程中,由于应聘人员被要求讲述具体的事件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表现,而非想象其会怎么做,一般应聘人员很难杜撰出一件事来。由于市场上流行许多帮助应聘人员在面谈时如何表现和回答问题的书,使用传统的招聘面谈方法时,应聘人员很容易虚构或讲出容易取悦于面试人员的话。而且由于不少应聘人员受过应付招聘面谈方面的培训,他们倾向于作出模式化的回答,这使得招聘面谈没有区分度。而行为事件面试方法由于针对个人的工作行为,能够挖掘每个应聘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加强了招聘面谈的真实度。

行为事件面试技巧

行为事件面试法中也需要使用技巧,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好的事件开始询问:让应聘人员先非常简单地描叙关键事件的概要,在应聘人员详细讲完一个工作事件之前,不要让其转到别的事件上。

引导应聘人员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报告:一旦发现应聘人员的报告中有跳跃,就提出问题请其提供详细的资料。

让应聘人员讲叙过去发生的事件,而非假定的事情或抽象的思想观点。如果应聘人员讲的是抽象的观点,立即让其举例予以说明,从而达到探求细节、刨根问底的目的。例如,如果应聘人员回答到:"我们大家都很能吃苦",则面试人员需要就这句话进行追问:"能否举出一件最近的实例,表明你本人在工作中很能吃苦的情况"。

尽量使用简单的问话引导应聘人员讲出事件的细节,而且要让应聘人员讲过去而非现在的看法或行为。

如果应聘人员在叙述中提及"我们",一定要问清楚"我们"是指谁,目的在于了解应聘人员在当时的情景中做了什么从而可以追问应聘人员行为背后的思想。如:"您是如何作出那个决定的?"或"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如果应聘人员在面谈中变得很情绪化,就要暂时停止发问直到其平静下来为止。这样的例子在实际面试工作是会碰见的。记得2001年我在成都招聘时就遇到过这样的事。当时我问的是一个有关坚韧性方面的问题,结果这位应聘人员在描述其过去的行为时,不知不觉眼泪就流出来,并对面试工作产生影响。

如果面试人员不能想到任何具体事件,你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举例,向其描叙一个完整的事件,或让其思考和回忆以前的经历。 不要过多地重复应聘人员的话,一来得不到新的信息,二来很可能被应聘人员理解为一种引导性的问题。

不要给应聘人员过多地限定报告的范围,不要给应聘人员提供过多建议。如果应聘人员向你咨询意见,可顺势将问题返还。 通过关键工作事件了解应聘人员素质:事件包括背景、个人的行动以及后果;了解应聘人员在特定工作情境中的思想、感受和愿望,尤其是其在当时情景中究竟是如何做的;尽可能让应聘人员详细而具体地描述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而不要依赖他们自己的总结。

行为事件面试方法实例剖析:

以下是行为事件面试方法的一个具体案例,也是我一次具体面试工作的记录。

面试素质:团队合作

面试问题:请告诉我一件你最近在工作中与其他人共同解决问题的事件。

行为面试要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与你一起工作的是什么人(进一步了解其合作的动机?),你当时承担什么样的职责?你们采取什么方式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你们对问题的看法有没有不同(深层次的了解)?任务完成后,你的合作者如何评价你? 应聘者陈述:"还是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当时我和我的一个同事在编写一个应用软件时,发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应该说是在一个算法的实现上应该怎么做,我们两个意见不一样,当时时间特别紧,应该还是大概还剩十天的时间就要给结果了。但是就因为那个问题,我们吵了三天,就是什么事也不干,就吵,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做。吵了三天,吵了没有结果的时个,就在我们那个学校里面,环境也比较好,就兜一圈,再回来就接着吵。我觉的象这种做事情肯定会有意见不一致的,而且争论也是有必要的,争论的结果是可以找到最好的办法。最后好象不是我们两个原始的意见,最后好象还去过图书馆,还看过一点东西,可以说最后还是一起做出来的吧?quot;

案例分析:团队合作这一素质模型共有四级,其中最高一级的解释是:积极寻求并尊重他人的观点,促进群体的合作气氛。在承认群体成员因观点不同而存在分歧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方法解决分歧,从而较好地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成员观点不一致时,能够理解彼此的思想,求同存异;调动群体中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提高群体的凝聚力;设法解决群体成员的困难,使其愿意保留在群体当中。

以上实例分析,该应聘人员是符合上诉对团队合作第四级的解释的,因而做为一个面试考官,我们可以基本判定,该应聘人员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一素质。

行为事件面试谨防非行为事件描述

当然,我们在面试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非行为面试的描述语句,还是上面的面试问题,在面试过程中,会经常碰到如下的回答:

"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我基本上都是和同事一起完成工作的。我这个人不会和同事发生争执,基本上都是大家一起做,也没有什么矛盾。有时我们也会加班,其实大家在一起都还是比较愉快的„„"

上面的回答,根本无法让我判断他的合作性问题,尽管我也尽可能多的引导他回到举实际的事件上来,但这位应聘人员始终回避问题,绕圈子。所以,我只能判断他的思维能力不强,还有就是在过去的工作中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业绩,因而这样的人我一般是不会录用他的。

非行为事件的描述中,较多的会使用理论性意见词语:应该、我会、我想、可能等。含糊而不精确的词语:经常、有时、常常等。角色不清楚的词语:我们、每个人、大家等。

当遇到这样的描述词语时,做为面试人员要进行引导,如果引导不成功,那就要结束你的面试了,否则是在浪费时间。

胜任素质模型的运用分析

胜任素质模型介绍

让HR资源触手可及!

胜任素质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直到1973年,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认为,从第一手材料直接发掘的、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就是胜任素质。美国心理学家斯班瑟在1993年给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即胜任素质模型是指能和参照效标(优秀的绩效或合格绩效)有因果关系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这一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深层次特征、因果关系和效标参考。深层次特征是指个体潜在的特征能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并能预示个体在不同情况和工作任务中的行为或思考方式,其基本层面为深层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浅层的知识和技能。因果关系指胜任素质能引起或预测行为或绩效,一般说来,动机、特质、自我概念和社会角色等胜任素质能够预测行为反应方式,而行为反应方式又会影响工作绩效,可表述为意图-行为-结果。效标参考是指胜任素质能够按照某一标准,预测效标群体的工作优劣,效标参考是胜任素质定义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一种胜任素质如果不能预测有意义的差异,与参考的效标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则不能称之为胜任素质。

一个企业运用胜任素质模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必须遵照以下基本程序:确定绩效标准(销售量、利润、管理风格、客户满意度);建立标准样本(一般经理、优秀经理);收集数据信息BEI、问卷调查、评价中心、专家评议组);分析数据信息(访谈结果编码、调查问卷分析);建立胜任素质模型(确定Competency项目、确定等级、描述等级);验证胜任素质模型(BEI问卷调查、评价中心、专家评议组)。

胜任素质模型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要解决职位与人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这也衍生出了基于职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两条思路。前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路径,到目前为止己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方法与流程,包括信息收集方法、数据处理工具、职位说明书生成等,但由于传统方法过分关注工作本身,使工作分析、人员选拔、绩效考核、团队激励等难以有机整合。而随着人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对人的内在素质,包括知识、技能、行为、个性趋向、内驱力等因素与工作绩效之间的联系的研究日益深入,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及实践界的关注。可以说,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多方面都优于基于职位分析的人力资源管理,从方法上对基于职位分析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构成一定的威胁。

胜任素质模型运用条件

组织战略的指导

胜任素质模型是在组织的使命、目标明确条件下,进行探索、设计和运用的。这就要求企业在确定某一职位的胜任素质模型时,必须从上往下进行分解,即由“企业使命”确定“企业核心战略胜任素质”;由“企业核心战略胜任素质”确定“企业业务发展需要的胜任素质”;由“企业业务发展需要的胜任素质”确定“职位需要的胜任素质”,将胜任素质概念置于“人员—职位—组织”匹配的框架中。根据特定职位需要的胜任素质,招聘、选拔符合职位要求的人员,确定该职位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培训主题、职业生涯发展等。

组织文化的包容性

市场经济环境快速变化,同一岗位对人的胜任素质要求也随之变化,即一方面构成职位胜任素质模型的要素变化了;另一方面,构成胜任素质模型的内涵也将变化。比如,对某些东西过去属于负面评价,而现在变成正面评价;有些东西过去非常注重,现在已经是一般基础构成,不需要特别强调。而且在企业实践中,很多胜任素质特征往往是具有一定的矛盾的,每个人往往都是一种矛盾的结合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很多心理特征因素之间存在负向联系,例如协调说服胜任素质与诚实踏实、坚持胜任素质和工作效率、敢于迎接挑战和组织忠诚度之间等,如何取舍取决于公司的文化导向。如果组织文化没有适度的包容性,胜任素质模型就难以真正实施。

素质什么有关篇三
《关于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注:

关于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一、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主要包括理论基础、专业技能。那么我们部门培训方向就有两个,一是知识类的培训,二是岗位技能类的培训,两类培训都将紧紧围绕岗位要求展开。

二、职业素养

1、职业素养的概念

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专业加上敬业和道德,体现在职场上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就是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所以,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

2、职业素养包括六个方面:

(1)职业资质

职业资质就是从事本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是能够胜任本职业的基本标准,是对职业在必备知识和专业经验方面的基本要求。资质是能力被社会认同的证明,如MBA、注册会计师、注册医师,注册律师等就是一种资质。获得一定的资质是具有一定职业标准能力的外在证明。

(2)职业意识

通过意识,我们分析因果关系,想象现时不存在的情景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用我们预期的目标来指引行为。职业意识表现为职业敏感、职业直觉,甚至是职业本能的思维过程。

要成为职业人,你需要具备的职业意识主要有:角色意识、目的意识、问题意识、行动意识、变革意识、计划意识、短板意识、客户意识、成本意识、利润意识、市场意识、营销意识、经营意识、战略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完美意识、细节意识、舍弃意识、系统意识、健康意识、危机意识、人才意识„„

(3)、职业心态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对事对物的态度,这种差异往往造成人生结果的巨大差异,是成功还是失败。个人事业能否成功,不在乎你的才华,最重要的是您的态度。态度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想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从改变自己的态度开始。什么样的心态将决定我们什么样的生活。唯有心态解决了,你才会感觉到生活与工作的快乐。

成为职业人,你需要具备的职业心态主要有:积极的心态、主动的心态、空杯的心态、双赢的心态、包容的心态、自信的心态、给予的心态、行动的心态、学习的心态、老板的心态、羞耻的心态、奉献的心态、服从的心态、竞争的心态、专注的心态、感恩的心态„„

(4)、职业道德

人类脱离的动物界,人就有了道德。早期原始社会,便生产了道德的萌芽。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做人和做事,都必须受到道德的监督和约束。所谓道德,就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人的信念的力量去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简单地说,道德就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职业人必备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

(5)、职业行为

行为是指机体种种外显动作和活动的总和,具体来说是指一个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和想了什么。根据社会伦理和组织所要求的行为规范,每个人的行为都可以分为正确的行为和错误的行为。职业行为就是成为职业人要坚守的正确行事规范。

职业行为包含职业人对工作、对企业、对老板、对同事、对客户、对自己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坚守这些职业行为,就是你职业化素质的成熟表现。

(6)、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工作岗位对工作者专业技能的要求,职业化必备职业技能主要

有:角色认知、正确工作观与企业观、科学工作方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专业形象与商务礼仪、高效沟通技巧、高效时间管理、商务写作技巧、团队建设与团队精神、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商务谈判技巧、演讲技巧、会议管理技巧、客户服务技巧、情绪控制技巧、压力管理技巧、高效学习技巧、激励能力提升、执行能力……

3、职业素养的获得

职业素养包含的六项内容,前四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行为、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将二者的比例以6.5/3.5进行划分。

前四项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而后两项,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而成专家。

可企业更认同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

所以,用大树理论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比较直接。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表象。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

4、针对职业素养的培训方向

职业素养包括六个主要内容,我们公司培训主要围绕第二、第三、第四、第

五、第六内容展开。第一职业资质是公司鼓励的,主要通过员工自主学习完成。

素质什么有关篇四
《关于素质的PPT》

素质什么有关篇五
《什么是综合素养》

什么是综合素养 综合素质是指个人在特定的时期,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道德素养、社会修为能力,以及对社会生活、工作、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和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它比单纯的知识水平重要的多。

综合素质"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尤其是当前人类即将迈入知识经济社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为迫切

2、综合素质是指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在体育、文艺、美术、音乐、舞蹈、语言、等方面的特长

3、综合素质是指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的总称.它大体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五大块

4、关于综合素质的理解所谓综合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认识、分析、处理事物的潜能,通常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

5、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两方面,其中综合素质是指为人处事、逻辑思维、开拓创新等方面的素质

6、这种综合素质是指业务能力、外语能力、电脑操作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公关能力等等

7、这里的综合素质是指思想品德、业务、人文、科学、心理和身体等方面的素质.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但切不可忽视全面发展

8、这里的综合素质是指学识、技能、品格、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对这些素质平时要加以磨练,应聘前要将它进行提炼与升华。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

可以概括为大学生在身心和心理两大方面的基

本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

其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

业务技术素质。

文化审美素质和心

理生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或即我们通常而言的德、智、体、美等要素及品质;对于大学生的

发展而言,

综合素质的各个构成是各有侧重的,

各个要素之间又是一个相互关系、

协调发展

的有机整体。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个体而言代表了其

人才含金量

关系到他的学习和就业的竞争力;

对整体而言代表了祖国未来一代建设者的质量和水平。 1

、品德。

品德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

性和倾向,是大学生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它体现了一个人是否

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否有较高的责任感等等。 2

、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在哲学上属于世界观、人生观的范畴。一个人

的价值观,

主要受制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特别是家庭传统与教育的影响,

同时,

也受制于一个人

个性、能力

\

情绪等心理因素。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价值观属于动力因素,它对于确定一个

人的行为方向,

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在科学价值观的调节下,

可以提

高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一个人获得更多的知识,

生活得更充实,

为人类和社会做出更

大的贡献,使人生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3

、性格。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

来的人性心理特征。

性格是个性心理及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部分。

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性质和

方向,人与人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心理学家在确定性格的概念时有不同的理解,

人们通常把性格理解为: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

征的总和。

性格会影响人的能力,

能力的发展受性格的制约,

即人的事业心、

勤奋、

责任感、

坚持性、

自信与自制力等性格特征影响着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性格特征往往能补偿能力的缺陷。

中国

古代就有人提出

勤能补拙

,也就是这个道理。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

TERMAN

对)

50

名有

成就的治理优秀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智力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智力本身,也和性格特征有关。

4

、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对需要的情绪表现。兴趣也属于动力

因素。

它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

该认识倾向总是使个体以特定活动、

事物以及

人的特性为对象时,

所产生的情绪紧张状态,

素质什么有关篇六
《什么是素质教育》

1、什么是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国家强制的,平等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学校教育活动。一般而言,素质教育应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基本特征包括强制性、平等性、全面性、社会性、未来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合格素质的公民的必经途径,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无论从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素质教育都应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学教育的主导方向。

2、创新教育的内容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技能的培养。 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3、基础教育的目的和目标

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的劳动者。

4、教育当前急需改革的内容

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能力教育,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和品德培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5、现代教学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

会学。

6、教学改革要实现哪五个转变:

(1) 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

(2) 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

(3) 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4) 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5) 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7、现代教学改革应具备五观念:

(1) 新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丰富教学思想;

(2) 要有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念,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3) 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 要有重视实践的观念,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5)要有教书育人的观念,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

8、成功的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

9、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关系: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导是为了主体的确立,而不能削弱、代替或否定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要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水平来衡量。教师的善教应该体现在学生的乐学善学上。

10、衡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准则

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准则

十五、教学方法改革的导向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导向。

11、教学改革的目的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的目的。

12、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3、成功的真正秘诀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14、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凡是先进的教学模式,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

创造能力。

15、课堂结构设计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 既要克服教师为中心,又要避免学生为中心; (2) 既要重视知识学习,更要注意能力培养; (3) 既要重视教法,又要重视学法;

(4) 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5) 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16、知识与智力的关系

知识是智力的基础,但仅有知识,智力不会自发地发展,必须通过训练操作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引导自学是发展智能的有效途径。

17、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寓于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18、教师的作用

不单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创造思维。有了创造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这样的学生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

学生。教知识总是有限,教思维是根本。教师应当是手握创造思维金钥匙的指导者。

19、世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发展,请指出其中的两个。 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德国根舍范例教学法,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自治教学法,保加利亚洛扎诺夫快乐教学法。

20、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民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群体性原则和社会性原则等。这些原则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变化,对搞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1、如何帮教教育学生

1、优化环境,增强校园魅力。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3、批评学生要注意适度。

4、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育

22、如何教育双重性格学生

1、正视学生所犯的错误,耐心加以引导

2、学生不分优劣、一视同仁

3、生从思想上净化,在集体中熏陶

4、以身作则,以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

23、怎样表扬孩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1、表扬应针对事,而不应针对人。

素质什么有关篇七
《什么是综合素质》

附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品德 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公私观;信用;诚实;善良

价值观 成就型;自由型;自我完善型;支配型;实惠型

性格 乐观性;独立性;挑战性;敢为性;合作性;坚持性;进取心

智力 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等

技术能力(语言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

能力 社会能力(语言能力、说服能力、协商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开拓能力、决策能力、组织领导能力;)

兴趣 技术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经营型;常规型

体能 (生理及医学指标)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大学生在身心和心理两大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其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或即我们通常而言的德、智、体、美等要素及品质;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而言,综合素质的各个构成是各有侧重的,各个要素之间又是一个相互关系、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个体而言代表了其“人才含金量”,关系到他的学习和就业的竞争力;对整体而言代表了祖国未来一代建设者的质量和水平。

1、品德。 品德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和倾向,是大学生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它体现了一个人是否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否有较高的责任感等等。

2、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在哲学上属于世界观、人生观的范畴。一个人的价值观,主要受制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家庭传统与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受制于一个人个性、能力\情绪等心理因素。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价值观属于动力因素,它对于确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向,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在科学价值观的调节下,可以提高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一个人获得更多的知识,生活得更充实,为人类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人生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3、性格。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心理特征。性格是个性心理及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性质和方向,人与人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心理学家在确定性格的概念时有不同的理解,人们通常把性格理解为:“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性格会影响人的能力,能力的发展受性格的制约,即人的事业心、勤奋、责任感、坚持性、自信与自制力等性格特征影响着能力的发展。良好的性格特征往往能补偿能力的缺陷。中国古代就有人提出“勤能补拙”,也就是这个道理。美国心理学家推孟( TERMAN)对50名有成就的治理优秀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智力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智力本身,也和性格特征有关。

4、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对需要的情绪表现。兴趣也属于动力因素。它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该认识倾向总是使个体以特定活动、事物以及人的特性为对象时,所产生的情绪紧张状态,及满意的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由于兴趣规定了个人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因而为认知和行动提供了动力,使其对感兴趣的事物优先注意,反映出独特的向往意识。因此,一个人如对某种事物感兴趣,便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力,对该事物感知敏锐、思维活跃、记忆牢固、情感深切、意志坚强。所以,兴趣具有探究性、情感性、专注性等特征。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只要是人感兴趣的事物必然直接或间接地符合人们的需要,兴趣上得到满足,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兴趣可使人的生活充满热情和情趣,使人增长求知的欲望和培养契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创造、发明和智慧的结晶都是从兴趣开始的。

5、智力与能力。 智力是一个人有目的的行动、合理的思维和有效地应付环境的整体或综合的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

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顺利地、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质量、效率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能力包含多方面内容,即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各种能力彼此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且,各种能力表现在个体间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正如列宁指出的“期望社会主义的人们在力气和才能上平等是愚蠢”。

6、体能。 体能概括了一个人的体质和身体活动能力的基本情况。对于大学生来说,健康的体质和必要的身体活动能力是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24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