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中国观后感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篇一:《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

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令我们赞扬的人。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舞台,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事迹。在这个简单,而又充满意义的舞台上,闪耀的不是明星,而是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他们单薄的力量,却能迸发出如此令人敬佩的光芒,实在令人震惊。

在这些人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张纪清;为了能让失聪的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儿子同桌16年的母亲陶艳波;打击暴恐分子嚣张气焰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对麻风病人不离不弃,守望麻风村数十年的医生肖卿福;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4年逝世的科学家师昌绪;接力帮助残疾邻居、创建美丽家园的居民大院陇海大院。

在这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位为了让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他同桌6年的母亲。“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做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这是她的颁奖词。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她则被亲切地称为“同桌妈妈”。这是多深沉的母爱,才能有12年的陪伴苦读。每天从早到晚,她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他一起学习,做他的老师、陪读,十二年如一日。我被这位伟大的母亲深深感动。

收看完这期节目后,内心随之涌上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无法言喻的人性的震撼。愿中国能有更多的平凡普通的好人好事,愿有更多的人能感动中国。

篇二:《感恩大会观后感》

感恩大会观后感

九年级六班 陈晓颖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随着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呼唤,家长们将自己的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感动的泪水在家长们和孩子们的脸上流淌着,爱的洪流在他们心间交融着,并流向身体的角角落落,也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听众,个个眼泪汪汪、心潮澎湃。

这是2014年3月7日下午由“感恩中国”巡回报告讲师团的张兰老师在我校以“传递感恩”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报告会上的一个动人场面,场面之感人,教育之深刻,是任何一个报告会所不能比拟的。

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辛福生活,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中太阳,溺爱几乎每天在各自的家庭中上演着,但在孩子们身上便滋生出越来越多的不练习惯,在他们看来,一切幸福生活似乎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理所应当,不知恩便不懂得感恩!

我们的感恩会唤醒了每一个孩子心中沉睡的良知,更浇醒了每一位溺爱孩子的父母。张兰老师引导孩子们重温儿时成长的往事,感念父母师长的恩情,那一句句深情的话语,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诠释了“感恩”的深情内涵,生动的语言,真实感人的故事打动着每一位在场的听众,激动的泪水一次次地溢满在座者的眼眶,流淌在真诚的面庞上。

在师生互动环节中,孩子们在前台一声声呼唤“老师,你们辛苦感恩中国观后感

了,我感谢你们!”一声声呼喊此起彼伏,感恩的话语在校园上空回荡。学生们将各自班主任团团围住,老师伸出臂膀似乎要将所有的孩子楼主,将师爱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感恩教育正好把我唤醒,让我想起,我对爸爸妈妈做的种种错事,那些事错的一塌糊涂。回想起来真是很后悔,我实在是太让爸爸妈妈伤心了,感恩教育让我们彻底悔悟,爸爸妈妈:对不起!你们能原谅我吗?原谅我好吗?

我懂得了感恩,同时我也懂得了爱!爱,就要大声的喊出来!爱,就要勇敢地说出来!爱,就要真诚的做出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篇三:《2014“感动中国”观后感》

三川中心小学 四一班 朱佳宁 辅导老师:杨云波 我观看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在数位人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朱敏才。

朱敏才是小学教师退休的。退休后,他和妻子去山区教书。一百多名学生只有朱敏才一个老师,但只要是朱敏才给他的学生讲过的题,学生们都会经久不忘。

2005年,朱敏才得了脑溢血。他在病床上躺着时,还坚持画了画,来表达自己对女儿和学生们的思念。当自己的身体刚一恢复,就又回到山区里面教书。

刚一讲到这儿,我就想起在我们学校,有比山区好十倍的教学楼,还有好多优秀的教师。尤其是教我们班语文的杨老师,不知为了我们班39个同学的成绩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对得起那么多优秀教师流下来的汗水呢。感恩中国观后感

再跟他们的山区一比,我们的教室中有多媒体电脑,冬天有火炉,又新安装了空调,我们现在的日子可真是冬暧夏凉,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我们学校还有少年宫,少年宫里有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等„„所以我们一定要像山区的孩子一样,好好学习。把以前的那些不良习惯改掉,上课不做小动作,教师讲课认真听,思想不跑题,这样就可以考个好成绩,也能为老师、家长争光。

四一班 王若彤 辅导教师:杨云波

今天下午,我们去看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我看了这个节目后,真是百感交集。我被里面人物的先进事迹所感动

这个节目讲的是有孝心又伟大的人物。其中,最令我感动是一位的村干部“赵久富”,他为我国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为赵久富要到别的地方工作,所以他要离开自己的父母。但是赵久富也不想让她的父母知道,因为如果赵久富的母亲知道了会舍不得他,可是他的母亲已经知道了。年迈的母亲手拿拐杖来送他,他们都不由自主的哭了出来。该上车了,赵久富让自己邻居把他的母亲带走,但是母亲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赵久富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等新家安顿好后接自己的父母过去住。感恩中国观后感

终于,2011年赵久富坐着班车回到家,他回去后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了。虽然赵久富的父亲已经去世,但父亲的遗嘱早已深深的印在赵久富的脑海里。他的母亲也因他父亲的死而住进了医院,赵久富得知后,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医院探望自己的母亲。

我看到这里,鼻子感到酸酸的。因为平时自己的母亲生病时,我们连看都不看一眼,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惭愧。主持人在采访中问赵久富,什么时候是你最想回家的时候。他回答:“父亲的生日、忌日都是我最想回家的时候。”感恩中国观后感

赵久富的孝心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以后我要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的事情,听父母话,做什么事情先问父母,得到父母的同意后再去做。替他们分担苦恼,争取做一个有孝心对社会有用的人,身为长知识长身体的我,今后一定用优秀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教育之恩。

“感动中国”观后感

四一班 谢舒企 辅导老师:杨云波

今天下午,老师带领我们来到少年宫观看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

在这个节目中看到有一对夫妻令我敬佩——朱敏才、孙丽娜。朱敏才以前是一名外交官,也是一名教授,他的妻子是一名小学教师。当他们退休以后,人们想着朱敏才会和他的妻子孙丽娜在家里过日子,他们其实确实到了一个很贫穷的地方的一个学校。那个学校里有100多个学生,却只有一个代课老师。于是,朱敏才和孙丽娜就在那里教学。他们在那里住的是学校厕所旁边,夏天一开窗户就有一股臭味进到屋里。就这样他们也坚持在那里。就在2005年朱敏才得了脑梗塞,就在他快死的前几分钟,他用那双温暖的手给学生们写了一封信,最终他去世了。现在只有孙丽娜还在那里坚持教学。有一天晚上,有一个学生忽然走到她窗前说:“老师我给你送菜来了。”

看了这个节目,我明白了,虽然老师经常教训我们,但是老师也是为我们好。有的时候老师说:“你们不好好学习,实在骗你们自己,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老师.”我们的老师有时候他们感冒了都不请假,仍然来教室给我们上课,唯恐影响我们的前途。如果我们以后成才的话,我们一定要记住是老师给我们创造的今天,我们一定要记住老师的教育之恩。

同桌的你

——《感动中国》观后感

四二班 董钰硕 辅导教师:史雪丽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个世界有爱才转动,有爱才永恒。当我看完2014年感动中国上陶艳波的感动事迹后,我感动得泪如泉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陶艳波的儿子杨乃彬8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踏上了一条无比寻常的路。看到这里,我觉得非常难过,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刷刷的直往下掉。孩子是天下每个父母的希望,陶艳波每天都以泪洗面,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爱,而是自己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的训练儿子,整整三年,当那一句含糊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蹦出来时,陶艳波和丈夫已经泪流满面。这让我觉得陶艳波非常的伟大,终于把一个聋哑的儿子训练会说话了。也让我感受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我以后一定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儿子7岁那一年,她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陶艳波成了杨乃斌的“同桌”,小学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只好坐在一张矮矮的凳子上,一天下来,累的她腰酸背痛,可是他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了下来。陶艳波每天奔波于两个地方学校和家庭。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又一次,我的外语只考了70多分,妈妈看到成绩后帮我查找原因,每天晚上妈妈都陪我读外语,在妈妈辛苦的辅导下,我的外语成绩提高了很多。我想对妈妈说:“妈妈,谢谢你,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他的心被爱水完全淹没,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也是他的耳朵,让他听见了无声的爱。

“感动中国”观后感

四二班 耿如意 辅导老师:史雪丽

她是一位诗人,却总是为家里的柴米油盐所发愁„„

她就是十几年来全心全意照顾父亲的朱晓辉。因为她的爸爸得了一场重病,为了给爸爸治病,她把房子卖了,所以她们只能住在用车库改造的房子里,她们的居住面积仅仅只有十八平方米。家里没有什么家具,她们这间屋子包括了卧室、厕所和厨房。她的爸爸话说不清,所以她每次都细心地听。而且每天帮爸爸擦背和胳膊,帮爸爸换屎换尿,十几年来,她的父亲都没生过痔疮,她就这样辛勤地照顾着爸爸„„

到了夏天,她会背着爸爸出去走走,让爸爸开心。

爸爸好了,她就是快乐的!

她知道,自己不能闭上眼睛,要是闭上了,就会失去两条生命,要是父亲不在了,自己也没有勇气活下去了。

春节即将来临,她想让父亲过一个快乐的春节,她把仅有的杂志卖了几十元钱,买了一些鱼和一些蔬菜。回到家后,朱晓辉做起了菜,给父亲做了带鱼,为了填饱肚子,自己又做了白菜和土豆。看到现在的苦难,但为了亲人,她会努力坚持下去的。

虽然生活贫苦,但有亲人的陪伴,自己不会感到劳累,感到辛苦,因为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篇四:《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一:<感动中国>读后感]

平凡的生活中,总有一种爱让人感动,岁月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感动让人为之震撼,就像风的力量,那种感动足以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无须张扬铺排,却能让人铭记于心;无须渲染夸张,却能使人感动不已。扛起一份责任,献出一份爱心去诠释和谐、诠释人类的理性、诠释2008的感动。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看完节目后深受感动,那十三个农民兄弟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千钧一发,四面危机之时,彰显出经大忠心系百姓、忠于职守,临危不惧的共产党人的本色,给养母做饭;帮养母做健身运动……她用自己弱小的身躯谱写了一支动人的歌,她也被大家称赞为“孝女当家”。

我总在想:“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这种不屈不挠,永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又是多么值得我们当今青少年学习啊!

这两小时的<2011感动中国>令我思绪万千。它告诉我这个世界有着许多触及人心令人感动的事情,我们应该歌颂,更应该发扬,在被别人感动的同时,也能感动别人。

[篇四:<感动中国>读后感]

<感动中国>这本书以"双百"人物的英雄事迹、感人细节为教育元素,以学生学习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教育主题,两者有机结合。读了这本书我感受至深。

叶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翻开历史,2003年那一页,一场令国人诚惶诚恐的非典至今记忆犹新。叶欣,一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护士长,她对那职业的孜孜追求和感人的事迹,同样被载入史册。2003年2月24日,叶欣在抢救患者时,被"非典"病毒闯进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多天的身体,3月4日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被隔离。在隔离期间,她甚至询问自己科室的覃医生,看看还有没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她在病床上完成。但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有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3月25日凌晨1时30分,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她真是一名忠于职守的好护士呀!

她,生活在无声世界里,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以快乐和感恩的心面对身体的不圆满,以顽强的意志追求自己所热爱的舞蹈艺术,为世人奉献着自己的美与爱。她,就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邰丽华2岁时意外失去听力,但她爱上了舞蹈。虽然老师不看重她,但经过不懈努力,她从开始的转几个圈到后来的几百个,这种质的飞跃让老师和师妹们敬佩不已!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在残奥会上震撼世界,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感动国人。她将美的震撼奉献给世界,她是人间的天使。

"双百"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心目中的道德榜样。<感动中国>就是帮助我们学习先进道德榜样的好书。

[篇五:<感动中国>读后感]

许多成功人士走过的道路,都十分坎坷。但他们却带着自己伟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虽然他们仍旧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但却还是再一次带着惊人的毅力,勇敢地走了下去!

刘翔,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他逾越了中国以前无人可越过的障碍,造就了他一生的辉煌。可就在这巨大的成功背后,又何尝不是无数的艰辛与汗水!在训练中,刘翔付出了比别人多许多倍的努力,任何疼痛他都强忍,也从来没有放弃过。真所谓“努力铸就真强者!”正如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被誉为“美与人性的使者”的邰丽华,一场大病使她在很小的时候就丧失了听力,也失去了语言能力。但她没有放弃对舞蹈的喜爱,虽然听不见,邰丽华却根据震动的节拍,努力记住舞蹈的节奏和内容,经常练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稍有松懈,她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能停下!”。终于在2005年,由她领舞的<千手观音>登上了春节联欢晚会,在全球华人中引起轰动。正是不懈的努力铸就她成为了生活中的真强者!

著名文学家鲁迅曾说过:“其实很多伟大的成就都是从点滴做起的,不断的坚持,一且就皆有可能。”曾记得,在我刚转入学军小学的时候,因为没怎么好好锻炼身体,连体育都不达标。那时,我仰卧起坐一分钟只能做二十几个,一分钟跳绳连80个都跳不到!当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天天努力锻炼身体,加强体育锻炼。在那一个假期里,我天天都进行跳绳训练。一开始,跳绳我主要练习连续跳绳,尽量不间断,因为一旦断开,就要耗费许多时间。经过一个月的刻苦训练,我可以做到很少断掉了,甚至可以跳五百个都不中断了,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大跨越”。

跳绳的稳定性有了,就只剩下“速度”问题了。我以前“一蹦、一跳”的肯定不行。这使我焦急万分,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因为纵使稳定性高了,速度上不去,那也是白搭。这时,我想起外婆曾对我说过她小时候跳绳跳得很好,我就急忙向她请教。经过外婆的一番指点,我发现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把“两蹦”之间的“一跳”去掉,速度就会提高很多。有了这个法宝,我又满怀信心的开始练习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到了假期结束,我一分钟能跳一百四十个了。在四年级上学期的一次跳绳测试中,我跳到了一分钟一百六十四个的好成绩,这个进步使我欣喜若狂。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依然天天坚持练习跳绳,终于在四年级下学期突破了一百八十个大关。直到现在,我的最高纪录是一百九十七个,这个进步,一直使我和高兴,因为这都是我坚持不懈锻炼得来的!我想,只要我一直努力,就会更强!

我相信,努力,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他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汗水,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阶梯,他引导这我努力攀登;毅力,是人生道路中前进的动力,有了他,我们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愿我们不要害怕失败,带着毅力勇敢地走下去,因为努力铸就生活真强者!

[篇六:<感动中国>读后感]

翻阅<教师感动中国>被其中每一位教师的事迹所感动。书中的他们,虽是一个个普通的乡村教师,但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毅然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真正含义;他们感动着中国,感动着全人类。

掩卷沉思,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我眼前浮现……

地震发生了,51岁的谭千秋老师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弓着身子,张开双臂趴在讲台上,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护住4个学生,自己却没能再醒来。这个平时在学生眼里不苟言笑,一向威严的教导主任,危难时刻义无反顾、张开双臂,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用自己的身体守护了四个年少的生命,当搜救人员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被网友称为“美丽公主”的女教师袁文婷,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们的伤亡,她一次又一次地冲进教室,用她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教学楼轰然倒塌,水泥板压住了她柔弱的身躯,她的青春永远定格在26岁。

地震发生时,吴忠洪老师正在四楼第一间教室上课,面对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在生死关头,他选择留下,去营救逃生掉队的学生,而他,却被无情地埋在了废墟之下……像这样用生命守护学生的老师,在地震中又何止这些。当我获悉老师们的这些英雄壮举时,就会感叹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如此光辉灿烂,而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就像那夜空中耀眼的流星,完美地划出一道道弧线后,转瞬间又消失了。他们的故事是那么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很多人会问,是什么原因促使老师们做出这样的壮举?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在剧烈的晃动中,尽管他们都明白等待着自己的是可怕的危险,尽管他们已隐约感觉到死神正无情地拽住他们的手。可他们没有走,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无怨无悔,这是为什么?为救20多位小学生,头、颅、脸严重受伤,缝合9针的王敏老师是这么说的:“我和孩子们相处十分和谐,关键时刻冲上去救他们是我应该做的!我也只是尽了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哦,我赫然明白,因为他们是老师,保护孩子是老师的职责。地震发生后,很多老师都是这样,在与家人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尽管内心倍受煎熬,却仍全力投入营救学生。他们坚守岗位,不停地鼓励学生;不停地用手刨砖块;不停地用塑料盆往外边运沙土,他们没有被失去亲人的伤痛击倒,反而是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营救学生的工作。灾难面前,他们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

在这场可怕的灾难中,无数师生倒下了,无数生命不在了,但我越发清晰地感觉到,有一种东西,一种平凡日子里似乎感觉不明显的东西,一种灵魂深处的东西,一种刻骨铭心的东西,正在我们人民教师的心中顽强地、蓬勃地生长着,那就是“师爱”,沉甸甸的师爱,就像学校里奇迹般屹立着迎风招展的红旗一样,大灾中巍然挺立,大灾中更显亮丽!

灾难无情地夺走了英雄教师们爱人的权利,相比之下,我是多么幸运,亲爱的老师们,当你有机会爱你的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表达你的“爱”。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在孩子看来,那都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幸福。是的,师爱的付出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其实就是如此的简单,但对于孩子、对于家长,师爱就像沙漠里的一泓清泉、就像寒冬里的一束阳光,温暖着孩子,净化着我们自己,让我们无悔地付出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28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