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全诗的意思

| 校园 |

【www.guakaob.com--校园】

篇一:《春晓》

春晓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春姑娘已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走在马路边、公园里、校园内,你看到了什么?(指名3人)

2、让我们走进春天,感受这美好的春光吧!(播放春天风景图)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春天?(指名3人)

3、古往今来,许多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描写春天,谁能给我们背诵一首或一句关于春天的诗?(指名5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描写春天的诗《春晓》(板书)

二、初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意

1、指名读:谁来给我们朗读一下这首诗?

2、学习生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用定位阅读的方法自学生字,还有难认的字请举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生字学习。预设(1)觉:提醒这是个多音字,口头组词;(2)啼:就是动物的叫声,你能有什么方法记住它吗?

3、齐读:让我们把生字放回诗中再读一读吧

4、简介作者:你知道作者是谁吗?谁来补充一下孟浩然的资料。

5、默读古诗,交流收获:(1)孟浩然的这首《春晓》脍炙人口,让我们来静静地默读这首诗,看看诗中告诉我们什么?(2)指名交流,适时提问:你是从诗中哪个词知道的?适时指出:古诗为了整齐押韵,便于吟唱,会省略一些词语,有时还颠倒次序(如啼鸟),使意思变得曲折、跳跃。

6、质疑: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书了。再看看字里行间,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需要我们帮你解决的吗?

7、同桌互学,指名汇报:谁帮你解决了哪个问题?

三、创设情景,品味诗境

过渡: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解决了更多的困惑。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长河,走到大诗人孟浩然的身边,倾听古人的吟诵。

1、(播放《春晓》吟诵音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1)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就是这两行诗的意思,四人小组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2)谁能把它连起来说一说。(3)感情朗读:身处在这样的春景中,你的心情怎样?来,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并说说你的心情。(指名读)

3、学习第二句:引出诗句--(1)听着婉转的鸟叫声,孟浩然想起了什么?(指名说)(2)是呀,孟浩然想起了夜里那听到阵阵风雨的声音。你听(播放风雨声),这就是风雨声。诗人仅仅是想起了风雨声吗?他还想起了什么?(指名说)(3)出示诗句,指名读,齐读。感悟诗人情感--(4)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诗人,你的心情会怎样?(指名说)(5)全班吟诵:风雨敲打后的落花,是这样的让人感慨,美好的春光终究会流逝,唯有倍加珍惜呀!让我们当一回大诗人,通过吟诵来表达这种爱春、惜春的情怀吧。

四,总结,拓展。

预设:1、让我们再来吟诵这首诗,把春天留在心中。(齐诵)

2、有这样一首诗,也写出了诗人惜春情怀(出示王安石《惜春》。满城风雨满城尘,盖紫藏红漫惜春。春去自应无觅处,可怜多少惜花人。

于谦《惜春》无计留春住,从教去复来。明年花更好,只是老相催。

篇二:《一年级语文下册《春晓》--二小冷亮亮》

《春晓》

------古市镇第二中心小学 冷亮亮

【教材分析】

《春晓》这首古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孟浩然,是作者春晨即兴之作。它描写的主要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鸟雀到处鸣叫,经过一夜的风雨,地上到处是落花。可以说字里行间都流荡着春晨的浓浓气息,流露着作者爱春、惜春的春恋之情,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晓图,尤其是鸟雀的啼叫,风雨的声响,更为人们创设了鲜明的听觉形象。

【学情分析】

这首古诗,好多孩子学前就已经会背了。如果我们再一味注重读背,那就如我们所说的:学生只是在数白嘴、背天书,毫无意义。试问,这样的课学生趣从何来?这无非是在浪费时间。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必须把握一点: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以趣乐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晓、眠、觉、闻、啼”5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结合

诗句讲解其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拼音朗读古诗。

(2)借助课件插图,了解古诗的意思。

(3)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感悟诗中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春晓

一、欣赏春景,激趣导入,走进“春晓”。

(播放伴有音乐的春光美景图片,让学生观看,然后用学过的词语或句子说一说。)

1、欣赏画面:认真的孩子请看大屏幕,想想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引导学生欣赏画面。)谁能用一个词语或几句话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预设:生1:春回大地、柳绿花红、鸟语花香、、、

生2:我看到花红了,燕子飞回来了,草绿了,春姑娘回来了。

2、揭题:是啊,春天多美呀,有人说春天是一首歌,有人说春天是一幅画,其实春天还是一首优美的古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中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题目叫《春晓》,请孩子们齐读课题。【板书课题】--《春晓》 孟浩然(生齐读课题)

3、解题:从课题中你读出了什么呢?

预设:生1:我从课题中的“春”知道了写的是春天、、

生2:“晓”是“日”字旁,我想这首诗说的是早晨的时候。

4、师导:你能根据字形理解字的意思真了不起。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呢? 预设:生3:那“春晓”的意思就是讲春天的早晨,是吗?

5、过渡:是呀,你真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孩子。春天的早晨,那一定很美吧?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

【设计意图】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特点,老师先让孩子们欣赏春天美景的图片,并伴以音乐进行渲染,让孩子们一下子陶醉于春天的美景中,然后利用学过的词语或者是句子描述看到的美景,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高涨,这样既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又激发了孩子口头表达的愿望,培养了口头表达的能力。再加上老师对春天美景的生动描述,让孩子不知不觉在情境中走近文本,产生阅读愿望,形成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游戏识字,观察记忆,初读“春晓”。

第一关:摘苹果--认读苹果树上带拼音的字宝宝,并说说自己识记这些生字宝宝的窍门。

1、过渡:听说我们一( 2)班的孩子个个都是识字小能手,现在我们采用比赛闯关的办法来认读诗中的生字宝宝,聪明的孩子们有信心吗?

预设:生齐:有

2、注意第一关开始了:认读苹果树上的生字宝宝,(生开火车认读生字苹果。)(见ppt)

3、师导:每个字音都读的很正确,就连翘舌音也读得非常准确, 真了不起!鼓励一下自己吧!--棒棒,我最棒!

第二关:小猴过河--认读不带拼音的字并组词。

1、师导:一只小猴子要过河,可是要认准这些生字宝宝,并给他们找个词语朋友才能过河,谁来帮帮它呢?(见ppt)

预设:生1:眠、睡眠。处、处处。

生2:闻、新闻、、、

2、师小结:谢谢聪明的孩子们帮小猴子过河。二关你们都顺利闯过,真不愧是识字小能手,鼓励一下自己吧!

3、教师示范--生齐:棒棒,我最棒!

4、师:现在把生字宝宝放进古诗中自由的读一读,要注意读正确、读流畅、读准古诗的节奏。春晓全诗的意思

(生自读古诗、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设计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激发识字兴趣,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途径。而且,新课标在低学段阶段目标中第一条也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都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性。遵循课标要求,我在识字这一板块儿,变“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为“游戏闯关快乐识字”。

三、图文解意,诵读悟情,品读“春晓”。

1.指导读一句。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古诗描写的画面好像就在眼前一样。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看大屏幕,边看、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春天早晨鸟儿歌唱的景象)

(1)师导:你们真是火眼金睛,观察的真仔细,那诗中哪两行在描写画面中的情景呢?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根据回答板书:诗句前两行。)

(2)师示范: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生齐读这两句古诗。

(4)师:是啊,春天的早晨,小鸟在树枝上飞来跳去,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让我们感受到小鸟此时心情是多么高兴啊!诗人看到小鸟如此高兴,诗人的心情也会怎样呢?

(5)师:你们真是诗人的朋友啊!(生大笑)谁能把诗人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呢?

(6)师:听着你的朗读,我好像看到了诗人孟浩然高兴的笑脸,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诗人高兴的心情,好吗?

(7)师生:齐读一二句。

2.指导读第二句。

过渡:那落在地上的花瓣又是怎么回事呢?请看大屏幕,边看、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呢?(播放花落的景象)

(1)师:是啊,昨天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把花儿都给吹落了。谁来说说诗中哪两行在描写画面中的情景呢?

生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根据回答板书:诗句后两行。)

(2)师: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吧。(生齐读3、4两句。)

(3)师:如果你是诗人孟浩然,看到如此娇嫩美丽的花朵被昨夜的风雨打落在地上,你的心里感到怎么样呢?

预设:生1:我会伤心。生2:我会难过

(4)师:是啊,诗人为打落在地上的鲜花感到伤心和惋惜,谁能带着惋惜的心情来读这两句诗呢?

(5)师:听着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诗人伤心、惋惜的心情!谁来说说他是怎样读出这种伤心惋惜的心情来?(生读三四两句)

3、朗读升华。

过渡:你真是小小朗读家,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诗人伤心、惋惜的情感吧! 生齐读。(动画配乐情景再现朗读全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中吧。

篇三:《古诗《春晓》教案》春晓全诗的意思

4.春晓

一、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们觉得春天怎么样?能用四个字的成语说说吗?(如:百花齐放、万物复苏)

2.师:是啊,古人也很喜欢春天,写了好多好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播放孟浩然的图片,是啊,这首诗就是由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

3.板书课题:春晓,指名学生读,并让学生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从而进行解题,“晓”是早晨的意思,因此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早晨。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春晓全诗的意思

1.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这首古诗了,现在老

师就来检查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了?

①指名学生读。

②全班齐读。

2.师:现在老师把课文当中的生字宝宝请到黑板上了,我们一起去跟它们打招呼吧。课件出示“我会认”的字。

①指名学生读生字。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③进行词语认读游戏:出示“睡眠、到处、新闻、闻见”等词语让全班同学进行认读。

④全班再次齐读古诗。

(三)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1.师:同学们春天百花齐放,鸟儿飞来飞去,诗人睡得可香啦,连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他叫醒的呢?原来是小鸟,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他突然记起昨天晚上听到的刮风下雨的声音。花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风吹了一晚上了,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师边读边指导学生看图。春晓全诗的意思

2.师:那么诗人是怎样来写这么一幅画的呢,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1)学习一、二两句诗。

① 学生自由读这两句诗。

② 师:春天的早晨,睡得多么舒服,一醒来就听到美丽 的鸟叫声,心情真舒畅啊!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两句

诗。

③ 学生试着高兴地读这两句,接着再指名读,齐读。

(2)学习三、四句。

①师范读,学生再跟读。

②师:我们的作者想起花瓣掉了不少,心里就觉得很可 可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④ 学生试读,再全班齐读。

(3)学生试背全诗。

3.导背

①看图试背,指名背。

②全班齐背。

4.配乐朗读古诗。

(四)指导书写“古、声、多”

1.出示三个生字,学生认读,并对生字进行组词。

2.学生观察生字,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

3.老师范写,学生描红并书写两个生字。

4.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春晓》。

2.古、声、多各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

4.春晓

鸟啼

雨后的早晨 美丽的春景图

花落

篇四:《古诗春晓的意思》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晓:早晨,天亮。
2、闻:听见。古诗春晓的意思
3、啼鸟:鸟鸣。

译文:

春天酣睡,醒来时不觉已经天亮了,
处处都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鸟的鸣叫声。
夜里沙沙的风声雨声,不知花儿吹落了多少。

赏析:

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

篇五:《古诗春晓的意思_春晓翻译赏析_作者孟浩然》

<春晓>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词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前言]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古诗春晓的意思_春晓翻译赏析_作者孟浩然。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注释]
⑴晓:早晨,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古诗春晓的意思_春晓翻译赏析_作者孟浩然
[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334815.html

    上一篇:有关父亲

    下一篇:描写杨柳的段落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