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英语差异教学的运用 倪恩兰 因材施教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案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文档频道与你分享!

  探析小学英语差异教学的运用

  单位: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学校

  邮编:215021

  作者姓名:倪恩兰

  内容摘要:差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一种教学策略,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差异教学的价值在于它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新课标指出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了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探讨差异教学就尤为重要了。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从差异教学运用的缘由和原则两方面,强调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

  关键词:差异教学 因材施教教育公平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明显特点之一是:教师面对整个班级使用统一教案,采取统一的教学评价,要求学生“齐步走,一刀切”。这种教学和评价的模式在最初有着一定的进步性和合理性,但随着时代要求的变化和教育内涵的不断丰富,其弊端也表现得逐渐明显: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千人一面的特征,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里,这种传统的教学法很难为我国当下多元一体的社会培养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差异教学”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新增长点。“差异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承认学生中有差别,不承认学生中有差生,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具体地说就是指“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1]这种教学方法在本质上与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2]和“分层教育法”[3]有着一脉相承的教学理念。只是,“差异教学”与时俱进地汲取众多诸如生理学、遗传学和心理学等他类学科的营养元素,在其内涵和外延上更多地注入了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经济基础、遗传因素等众多元素的养分,以更适应新时代的先进教育。

  在资料的收集和研读中,笔者发现,“差异教学”的火花虽已散见于各种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及其实践中,但其中大多数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涉猎到了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的问题,却因其操作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无法真正实施。笔者在个人教学实践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以小学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差异教学”理论试图从真正意义上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自工作以来曾教授过小学一、二、三年级的英语课程,并担任过班主任工作,在结合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工作实践基础上,笔者认为“差异教学”的重心是将学生的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核心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和成果,并通过众多教师的言传身教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整体质量、使每个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尽可能地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应该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关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性。

  一、“差异教学”运用的缘由:承认学生有差别,不承认有差生。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小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忽视意志的锤炼和价值观的形成,即便是英语成绩很好的“优生”,也存在着“家长叫我好好学”“老师让我好好学”的外在因素,而没有对学生自小开始对自觉学习、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内在学习因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到。笔者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班级授课仍将是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我们仍应在班级授课中有意注入“面向全体,注重个体”的差异教学法,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使“不同的小学生学到不同的英语”。

  1、性格差异。学校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就决定了教育学把个体当作一个复杂的整体来研究。[4]个体之间由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时空因素等等作用在个体上的不同,因而个体不同的智力与能力因素、知识结构与水平、人格因素等相交织,构成个性不同的个体。在小学生中,性格差异可谓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小学生上课频频举手发言,这些学生更多地属于外向型性格;而有的同学一节课不说一句话,这样的学生则较多地偏向于内向型性格。这两种性格并没有绝对的谁优谁劣,都需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到。对于教师而言都应该发现其长处并加以充分的调教。内向型的同学,心比较细,他们善于思考,分析,能够把自己置身学习的全过程中。外向型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自信,更有利于语言的学习。由于“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5]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们性格上的差异,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使他们因性格差异而造成的英语学习偏差降到最低点。

  2、基础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受性格差异的影响之外,还与学生基础差异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不同基础的学生接受英语教学的效果不一样,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现,这些差异主要与小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语言环境、父母遗传因素等环节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上述环节之间的关系导致了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存在着智力与能力方面的基础差异。个体的智力受个体遗传基因和教育、生活环境的共同影响,遗传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范围,外部环境则决定了个体的智力落在这个范围某个点上。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并非一元,而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肌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反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八种智能,每个人在各种智能水平上存在着差异。他还强调,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智力组合,多元智能理论真正体现了全员、全面、个性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观,为学生获得成功搭建了立体交叉的通道。[6]美国学者戴安·赫克斯在《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一书中指出:“实施差异教学意指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7]因此,小学生在智力与能力方面的个别差异,既包括现有水平的差异,也包括潜在水平的差异。即使是两个同样年龄的小学生,即使他们的现有发展水平是相同的,但从最近的发展可能性的观点来看,他们可以有极大的差别。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如果教学要符合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教学如何走在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前面,就要实施差异教学。

  二、差异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差异教学”不仅承认差异,更重视利用和照顾差异。它立足于我国学生众多的这一国情,重点解决在班级课堂教学条件下,如何针对学生差异实施教学的问题。将学生差异看作教学资源,并将其列入教学组成部分,而不是相反,把学生差异看作是必须加以克服的消极因素和教学负担。教师如何利用学生资源,照顾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发展,是差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8]在教学实践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差异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主要集中于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因人而异,爱的公平。社会呼吁教育公平,而“教育公平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物质利益的表现,是社会生产关系在教育中的反映,它在不同时代、同一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表现。”[9]客观上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优劣,产生发展的起始点、方向、水平、速度不同的学生。主观上人们对于差异认识的不足、社会价值取向的偏见导致教育价值取向与评价机制的偏见。教师应该对待个性不同、智力、学科成绩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爱护,老师不能以自己的情绪上的喜好,不公正地对待学生,而是有针对小学生个体的具体差异地把教师的爱有针对性地表达出来,其底线是“爱的公平”。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所处的环境、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耐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使尖子生、中等生、后进生各得其所,都能愉快地接受知识。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人们,期望和爱对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是多么的大。个体心目中占重要地位人物的激励,促进作用比一般人要大。一般来说,教师在中学生的心目中占有较重的位置,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激励方法,使学生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其内在动机,激励就会对学生产生促进作用。[10]只要学生在不断进步、发展,教师就应该肯定与表扬,使每个学生觉察到自己在进步。笔者认为一位善用表扬、鼓励之词的教师往往深受学生喜爱,其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我们马上给予评定。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答对或者“后进生”答对一半,甚至答对其中一点,我就用“Good,very good,Not bad!”等词来鼓励他们,使学生有很强的成就感。尤其是优等生回答出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时我还会有一些特别的奖励。而“后进生”回答出一个问题不仅能得到我的表扬还有班级其他同学的一致认可,久而久之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兴趣,求知欲也越来越强。

  2、因材施教,“保底不封顶”。差异教学“并非假借学生间的差异,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降低标准,实施传统意义上的照顾优才、放弃差生的淘汰制分化教育”[11]而是坚持“导优补差”的原则,即发掘学生优势,给每个学生提供其所能达到的最佳学习目标,并使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极大发展。“一般认为,思维的发散性随着儿童思维水平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加强,常常表现出较强的丰富性、灵活性和独创性。”[12]因此,教师在课程安排上,要按照小学生的智力、能力等现实基础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让学生选择,以不断拓宽他们的学习空间。在此过程中,我们认为应该坚持以“保底不封顶”的教育评价目标对学生实行多种形式、多种水平的评估。

  教育的目的是要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希望。“鼓励型的教育者知道,挖苦与嘲讽不能改善学生的学业状况。”[13]对于英语学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给予肯定的前提下要提出更高的标准,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明确的目标;对于处于中间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是,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教师要特别关注的是英语学习中表现差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分析差的原因所在,拟定适合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法,鼓励、支持他们,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能够跟上班级的主流,不自卑,不气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有信心,再次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成就他们的学习动机。

  当然,“差异教学”并不能够一蹴而就地解决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必然产生优质的教学质量。作为诸多教学方法的一种,“差异教学”应该与其他教学方法灵活地结合,方可取得令家长、学生和教师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优势,促进每个教育对象的发展,保存和丰富个性的多样性,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能促进学生最佳发展的多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更加去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在教育要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在使学生能够得到均衡发展的条件下,更好地认识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个别差异,更好地处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该文在苏州大学学报2008教育研究专辑发表)

  注释:

  [1]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2]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与当时的教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孔子的年代里,其教育形式主要是个别教育,作为有一定组织和规模的学习只是处于萌芽状态。而本文所论述的“差异教学”则主要是作为班级的集体教学,也就是在集体教学中关注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这与孔子所述的因材施教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本文所论述的是在集体的活动中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因时代的局限,孔子心目中的“材”是天赋的品德才能。因此,他主张的因材施教含有浓重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色彩,其焦点依然在“以教为中心”。而本文所强调的“差异教学”则是“教”如何更好地为“学”服务,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3] “分层教学”对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分层教学”同样存在着相应不足:其一,分层教学,特别是校际间和校内间分层,客观上造成了标签效应,伤害了一些后进学生,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在我国教育资源很不均衡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教育的不公平。其二,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的发挥需要一定时机和条件,过早“分层”不仅会埋没人才,而且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其三,“分层教学”主要是从认知层面,依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业成绩将学生分层。实际上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情感、态度、习惯、知识准备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方面的差异用“分层教学”是难以解释的。其四,“分层教学”只是从教学的方法策略角度来照顾学生的差异,而“差异教学”认为仅仅从教学方法策略来解决照顾学生差异问题的力度是不够的。“差异教学”力图采用全方位的整体策略,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差异问题,从而克服“分层教学”原有的不足,进一步改进“分层教学”。参见:华国栋,《差异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朱小蔓编,《教育研究者的足迹》,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23页。

  [4] 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8页。

  [5] 【美】Tomlinson C A:《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刘颂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6] 李祥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差异教学》,《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7] 【美】D 赫克斯:《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杨希洁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8] 姜智、华国栋:《“差异教学”实质刍议》,《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4期。

  [9] 朱永新、许庆豫主编:《教育问题的哲学探索》,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10] 李祥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差异教学》,《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1] 中央教科所教育史研究室编:《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74页。

  [12] 王灿明:《儿童创造心理发展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13]【美】Carolyn Orange著,吴海玲译:《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4477.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