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一)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新教材)

2013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进度表

1

2013-9-3

2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二)
八年级上册教材

解读《八年级上册》

新课改,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

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

一、说课标

(一)课程总目标:

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生物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是动物,什么是植物等等,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 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

展: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内容标准

具体内容标准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所达到的基本的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涵盖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两个一级主题。其具体内容标准如下:

1、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2、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5、举例说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6、概述两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描述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

7、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8、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育。

9、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收集和交流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资料等信息。 收集和交流近亲结婚危害的资料。

二、 说教材

(一) 教材特点

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为济南版初中生物,与传统的教材相比较,其特点如下:

1.教材编排,符合认知规律

传统教材都是直接呈现章节题目,然后是内容呈现,而且往往都以文字为主,甚至全是文字,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新教材在编排内容和设计活动方面,仍是以章节为主要组织形式,但每章开始有题图、引言,章后有总结和检测;每节有正文(往往穿插活动)和练习等内容。知识呈现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出发,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

2、阅读资料丰富.教材内容富有弹性

在每一章、节的前言介绍有关的科学发展历程,或是在教材的正文部分以“相关链接”、“小资料”、“网站与书库”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史.或是在“课外读”中提供材料。拓展学生对有关生物史的关注面等。除重视学生对科学史的学习外,各版本教材还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料,可读性强,既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内容也注重和日常生活相联系。

3、教材内容,注重探究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

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教材内容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例如,对于“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这个难点问题,教材就利用了一个探究活动,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分析的特点。

4、呈现方式,生动活泼

我们所使用的济南版生物教材,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做到图文并茂,提高可读性。传统的观点总认为教材中文字部分是最重要的,其实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生动而逼真的图片。适当采取以图代文的方式,会使教材版面活泼,形式新颖,简洁明快,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5、人文科学,巧妙结合

“赏生物之美。悟学习之道”,突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念的结合

几套教材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我国非常丰富的传统诗词文化来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教材用与所述内容相关的诗词歌赋、俗语作为导语,使文字更加活泼、生动、富有想象力和人文品味。如在“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一节中。导入设计非常巧妙,选用了齐白石的名画“蛙声十里出清泉”来引导学生学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欣赏了世界名画,陶冶了情操。

(二)、编写体例

在济南版教材中,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将十个一级主题编排在了七个单元中,每个单元起始都设计了一幅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图片和引人入胜的前言,单元由若干章组成,每章又分为章前言及图片、节、回顾与总结、课外阅读四部分,节由前言及图片、正文、思考与练习、应用与实践四部分组成。

章节序言: 大多数章节的引言都可以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出发,从学生以前认为平淡无奇的现象中,找到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惊讶、迷惑的切入点。比如,在《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中利用几幅鸟类的筑巢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鸟类的繁殖行为有哪些?。在《生物的变异》中利用俗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来引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这种引言不仅点明了本章或本节的主旨,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在每章的后面都设有“回顾与总结”。该栏目是对本章内容的概括总结和提升,意在帮助学生梳理本章所学内容,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在每一节的正文部分,都设有一些辅助栏目“。

实验和演示实验

“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安排“演示实验”,一般是由于受时间(如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材料、安全等因素所限,不能让每个学生都亲手做的实验,或考虑到在同一章节中避免学生活动安排得过多等,有些实验由教师进行演示。

网站与书库

“网站与书库”是为方便学生查找资料而设的。该栏目的设置,不仅减少了学生查找资料所用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指导学生正确地利用互联网和图书等信息资源,使他们体验到互联网等公共信息资料的

巨大作用。

应用与实践

“应用与实践”是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完成基本活动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和延伸的观察、调查、探究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知识和实践能力,以期有所创新,同时具有进一步的检测功能。

“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主要是各种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让学生经过观察或阅读,分析、比较和概括并通过讨论交流,从而获得基本概念或结论等,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

探究活动”是在学生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运用实验手段,探究未知的生命现象或原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解释、分析,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相关链接”和“课外阅读”等栏目给学生提供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但又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补充知识,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需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

在本册教材中共出现了25个观察与思考、17相关链接和9个网站与书库等辅助栏目。

教材所设置的这些特色栏目通过真实的情景、鲜活的实例,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在模拟、调查、思考、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中,让学生亲历生物学习的探究与发现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

教材对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设立了相应的情景,并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探究与交流,以使学生经历“做科学”的过程。这样的编排方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创新与发展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一致的,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四)内容结构

八年级上册共一个单元,包括四个章节。

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主要阐述了“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繁殖过程和“种子,幼苗,根茎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无性生殖三部分核心内容,并按线索设置了以下七节内容。

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昆虫的生殖发育,主要介绍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特点,并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第二节介绍了两栖动物的受精特点和变态发育的过程。第三节进一步介绍了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特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重要性,辩证的认识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进一步体会教材编写以人与生物圈为核心的理念。

学习动植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以及遗传育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人类的生殖和发育,包括婴儿的诞生,青春期的发育,计划生育三节内容。其中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婴儿是如何诞生的;第二是青春期发育有哪些突出特征。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包括遗传的物质基础,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性状的遗传,生物的变异,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五节内容。本章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阐述了遗传和变异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晰。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个人层次描述了遗传物质的结构、成分和作用。第二节从染色体层次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及性别控制的机理,第三节性状的遗传从基因水平阐述了遗传物质的作用机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四节生物的变异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指出了遗传物质的改变——变异的现象和类型,第五节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介绍了人类遗传物质的不利变异——遗传病的成因、危害及优生优育措施和遗传物质的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计划

(五)、知识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横向联系:

无论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生物圈中的任何一种生物都具有产生后代的能力。在各种生物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物种的遗传信息代代相传,从而实现了物种的延续。本册首先介绍了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绿色开花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较容易接受此部分内容知识。本章将花的结构、种子的结构,以及根和芽等营养器官的结构与植物的生殖发育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不仅理解了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还可以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体各器官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所发生的变化规律和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赵占良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供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第一学期使用。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本册教材,现将本册教材的编写情况作以下说明。

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

同七年级上、下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写遵循了这套书共同的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

1.编写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编写原则

(1)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

(2)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3)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4)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5)渗透STS教育思想。

(6)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7)加强启发性和可读性。

(8)具有弹性。

知识体系的构建

本册包括两个单元: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总体框架

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与本册相对应的内容涉及三个一级主题:

“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在教材中列为第五单元第二章。

“八、生物的多样性”中,细菌、真菌、动物的类群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安排在第五单元;生物的分类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等,安排在第六单元。

“九、生物技术”中,“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 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安排在第五单元第五章。

在“生物的多样性”这个一级主题中,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概述植物(如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已经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内容将安排在八年级下册。“九、生物技术”中“现代生物技术”的内容,在七年级上册和本册有多处提及,在八年级下册还将有更为详细的介绍。

由此可见,教材内容的选择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但是,将这些内容组织成有序的体系,则与课程标准中具体内容标准的排列顺序有明显差别。之所以这样处理,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认识规律,即力求“实现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逻辑的统一”(见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 )。比如,课程标准中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较多,包括生物的各大类群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这些内容如果集中在教材的某一个单元,势必十分庞杂,将各大类群的内容罗列铺陈,就又回到传统教材的老路上,学生很可能不厌其烦,这是其一;将各类群内容集中介绍,只能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关于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则难以展开,因而不能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这是其二;如果这样做的话,“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等单元则只能讲各类群的共性,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以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等,而对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不做介绍,不符合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这是其三。考虑到以上原因,教材在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分别安排了绿色植物的类群、动物的类群、细菌、真菌等内容,包括这些类群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通过前五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界的概貌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各类群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安排第六单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动物以及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类群的特征,这就为学习生物的分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对生物种类及生境的多样性已经有不少感性认识,但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重要意义及人类应当采取的对策,尚需进一步抽象、概括和深入探讨。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呢?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而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生物的遗传、变异的特性与环境的选择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些内容将安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中。

2.具体内容的处理

第五单元包括动物和细菌、真菌。关于动物部分,教材改变了长期以来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讲述各类群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做法,而是与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处理思路一脉相承,先探讨生物圈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哪些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再探讨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图1)。为了便于学生探究动物的主要类群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强化动物与环境紧密联系的认识,同时避免按门纲罗列介绍的做法,教材安排了“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和“空中飞行的动物”三节。“水中生活的动物”重点探究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陆上生活的动物”重点探究蚯蚓和家兔适应陆上生活的特

点,“空中飞行的动物”重点探究鸟和昆虫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这样似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关于动物的类群重点阐述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要求。关于其他动物的类群,教材则在相应的节中简单介绍。考虑到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已在第四单元讲述,本单元关于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简化,以避免重复。

将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并安排在第五单元第二章,主要是出于三点考虑:一是在第一章已经介绍了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及其适应意义,这为介绍运动的结构基础和行为都奠定了基础;二是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三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这一章可以为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打基础。

关于细菌和真菌,教材内容既包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

“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又包括课程标准中“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内容。说到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必然要说到发酵食品的制作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物技术,因此,将课程标准中这两项内容合在一起,应当说是顺理成章的。此外,本单元第四章标题定为“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作为第一节,还安排了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内容,这些内容尽管与具体内容标准并非一一对应,却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四)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测试

八年级科学第一章

考生须知:本卷可能用到的数据:g=10牛/千克

一、选择题

1、今年国家颁布新的校车安全标准.为了更好的保护学生,德清县教育局从美国购买了“大鼻子”校车,为防止车身变形挤压学生,车身的制作材料应选择( )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绝缘性好

2、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 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 ① ② B.① ② ③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3、用右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

C.b试管中收集到的是氧气 D.a、b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4:1

4、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下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F1 B.F2 C.F3 D.F4

5、对于上图(左容器中放纯水,右容器中放海水)中a、b、c、d四个位

置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处的压强相等 B.b处压强比c处压强大

C.a处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D.b处压强比d处压强小

6、图甲为蔗糖的溶解度曲线。现将剩有蔗糖固体的饱和溶液降温,则烧

杯底部的蔗糖固体质量将 (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7、2012年9月25日,中国制造航母“辽宁号”交付使用,圆了无数中国人

的梦想。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 )

A.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 B.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增大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

C.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D.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

8、2012年6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km级海试.“蛟龙号”采用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实现下沉,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蛟龙号”下沉、上浮的原理是( )

A.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B.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C.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D.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9、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 )

A.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B.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份的蒸发而增大

C.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 D.其它原因

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就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C.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11、轮船从江河驶人大海后,所受的浮力将 (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A、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13、如右图,浸没在水中一定深度的木块,从开始上浮到最后静止在水面上一段时间。这一过程浮力的变化是( )

A、先减少,后不变 B、先不变,后减少,再保持不变

C、先不变,后减少 D、先不变,后增大,再保持不变

14、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

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

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C.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15、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16、如图,对于水中正在上升的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D.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17、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

A.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溶剂质量增多 C.海水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多 18、70℃时的m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 )

二、填空题

19、看图回答:(1)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_水,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写出图中③代表环节的名称_________.

(2)、右上图是电解水装置,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千克/米3,实验时会发现两个电极上都有气体产生,这一过程可用表达式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飞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气囊,在里面装着__________比空气小的气体,当飞艇受到的重力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力时就能升空。

21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

、将少量的①植物油,②面粉,③味精,④白糖,⑤泥土,⑥洗涤液,分别加入水

中,充分振荡后,其中_________形成悬浊液,_________形成乳浊液,_________形成溶液。(填编号)

22、如图所示,重为3×108牛的飞艇静止在空中,飞艇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______。

2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受到的重力,物体就上浮,如果浮力__________重力,物体就下沉,如果浮力__________重力,物体就可以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深度的地方(呈悬浮状态)。

24、质地均匀的小球漂浮于水面,切掉小球露出水面的部分,小球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小球剩余部分浸没于水中,松手后它将_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5、根据下图所示的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的物质是_________。

(2)现有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2℃降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6、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A、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分析图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的重力是_______________N。

(4)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_N。

27、下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漏斗中的液面应 _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3). 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 ( )

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 C、溶解、过滤、冷却 D、溶解、过滤、蒸发

28、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

________、_________、量筒。

(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

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②、图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____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_______的量筒(填序号

①10mL②50mL③100mL)。(水的密度为1g/cm3)

四、分析计算题

29、体积为100厘米3的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有1/5露出水面。求:

(1)木块排开水的体积;(2)木块浮漂时受到的浮力;

30、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300克,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若将此溶液稀释成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31、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的标签上的部分内容,阅读后计算:

(1)该硫酸未开启前质量为_________克 (盛装的瓶子除外);其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克。

(2)欲配制6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硫酸多少毫升?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52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