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瑞典留学项目
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第一篇

瑞典皇家工学院硕士生项目

一、项目简介

瑞典皇家工学院(Kungliga Tekniska h?gskolan,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于1827年,是瑞典最大、最古老的公立理工类高等学校,也是一所国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与世界上多所大学和学院建立了研究和教育关系。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与瑞典皇家工学院(KTH)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共同设立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瑞典皇家工学院联合奖学金项目。该项目将选派我国优秀人员赴瑞典皇家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二、选派计划

1.选派规模

硕士研究生:5人/年

2.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硕士研究生:留学期限至多24个月

3.选派学科、专业领域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经济重点领域、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重点领域、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

三、资助内容

瑞典皇家工学院将为被录取人员免除学费及研究费用;在瑞典留学期间的生活费(含海外学生健康保险)、一次性往返国际旅费由国家留学基金提供。皇家工学院还将帮助被录取人员预订当地住房。

四、申请条件

1.关于申请人

申请人应符合申请人应符合《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简章》规定的申请条件。

2.其他条件

申请人必须达到瑞典皇家工学院硕士学位课程在学术和英语水平方面的一般选拔标准,获得瑞典皇家工学院的正式录取通知并向对方提出申请CSC-KTH奖学金项目。该校入学英语水平要求为:托福PBT总分不低于575(写作不低于

4.5),托福iBT总分不低于90(写作不低于20);雅思仅限学术类考试,总分不低于6.5(各项不低于5.5)。

五、申请办法

1.选拔办法

本项目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选拔方式进行选拔。所有符合本项目申请要求的中国公民均可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

2.申请准备

2012年3月1日前,申请人应按项目要求对外联系,提交对外申请材料并取得校方正式邀请函。具体要求、申请程序和截止日期以皇家工学院公布的信息为准。 申请人应在对外申请材料首页注明申请“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oint Program”。 请将外方申请材料寄送至:

Yingfang He

International Office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TH

Drottning Kristinas v?g 6

SE 100 44 Stockholm

Phone: +46 8 790 6818

Fax: +46 8 790 8192

E-mail: yingfang@kth.se

3.申请时间及方式

申请人经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于2012年3月1日至3月20日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

4.申请受理方式

留学基金委委托各受理机构统一受理本地区(单位、部门)的申请。受理机构负责接受咨询、受理、审核申请材料;留学基金委不直接受理个人申请。受理机构自2011年11月1日起提供咨询。

5.申请材料

① 请按照《关于准备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申请材料的说明(学生类)》准备书面申请材料。

② 瑞典皇家工学院正式邀请函复印件(一式一份)。

③ 向瑞典皇家工学院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复印件(一式一份)。

以上材料请按顺序整理并单独装订(每份材料首页附材料清单)。

六、评审、录取办法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并确定拟选派人员名单。

七、对外联系及派出管理

录取人请自行对外联系入学报到等事宜。被录取人员派出时间一般为当年9月,具体时间以校方邀请函为准。

留学人员派出前须在国内与留学基金委签订《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并办理公证、交存保证金和办理《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教育部出国人员上海集训部或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办理派出手续。凭《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资格证书》、《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报到证明》到留学目

的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报到后方可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留学人员在国外留学期间,应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的有关规定及《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的有关约定,自觉接受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管理,学成后应履行回国服务义务。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琳 联系电话:010-66093934

E-mail: chenlin@csc.edu.cn 传 真:010-66093929

地 址:北京市车公庄大街9号A3楼13层(邮编:100044)

九、申请及选派程序

瑞典皇家工学院硕士生项目
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第二篇

瑞典皇家工学院硕士生项目

一、项目简介

180多年来,瑞典皇家工学院(Kungliga Tekniska h?gskolan, KTH)因其开创性的研究、创造的工程天才以及边缘科学的突破而赢得了巨大声誉。作为瑞典最大、历史最悠久、最具国际多样性的工科大学,KTH也是最受尊敬、最具学术声望的瑞典一流工科大学,也是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的工科大学之一(时代高等教育增刊,2007)。KTH的学院提供了从工程学到建筑学涵盖范围广泛的多种课程,包括大量的英语授课课程和硕士培养计划。大学具有很好的国际化意识,招收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美丽的主校区就位于斯德哥尔摩市区,步行即可达城市提供的一切服务。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合作协议(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KTH - The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oint Program),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10年拟选派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赴瑞典皇家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二、选派计划

1.选派学科、专业领域

优先支持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信息等关键领域及生命、空间、海洋、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详见国家留学网“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科、专业领域”)。

2.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硕士研究生:留学期限至多24个月

3.选派规模: 至多5名

三、资助内容

皇家工学院将为被录取人员免除学费及研究费。国家留学基金将提供被录取人员在瑞典留学期间的生活费(含海外学生健康保险)和一次性往返国际旅费。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期限至多24个月。

四、申请条件

1. 关于申请人

申请人应符合《2010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简章》规定的申请条件。

2. 其他条件

申请人必须达到皇家工学院硕士课程在学术和英语水平方面的一般选拔标准,并获得皇家工学院的正式录取通知(录取通知须注明校方将免除留学人员在

校期间的学费或研究费)。

五、申请办法

1.选拔办法

本项目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选拔方式进行选拔。所有符合本项目申请要求的中国公民,均可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

2.申请准备

2009年10月—2010年2月20日,申请人应按项目要求对外联系,提交对外申请材料并取得校方正式录取通知。具体要求、申请程序和截止日期以皇家工学院公布的信息为准。申请人应在校方申请表首页上方注明申请“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KTH - The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oint Program”。

3. 申请时间及方式

申请人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应于2010年2月20日至3月20日登录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网上报名系统apply.csc.edu.cn进行网上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网上报名时,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参与院校申请人请在“申报项目名称”栏选择“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其他申请人请选择“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项目”;“可利用合作项目名称”栏请选择本项目名称,“计划留学院校”栏中填写皇家工学院英文官方全称(KTH - The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并严格按照校方正式录取函上所注留学期限填写“资助期限”栏。

4. 申请受理方式

“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由所在学校受理申请。其他人员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委托有关国家留学基金申请受理机构(以下简称受理机构)受理申请。学校及受理机构负责接受咨询、审核、受理申请材料并于2010年3月25日前将申请材料统一提交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不直接受理个人申请。学校及受理机构自2009年11月17日起提供咨询。

5. 申请材料

【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①请按照《关于准备2010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申请材料的说明(学生类申请人用)》准备书面申请材料;

② 瑞典皇家工学院正式录取通知复印件(一式一份);

③ 向瑞典皇家工学院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复印件(一式一份);

以上材料请按顺序整理并单独装订(每份材料首页附材料清单)。

六、评审、录取办法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并确定拟选派人员名单。

七、对外联系及派出

录取人请自行对外联系入学报到等事宜。被录取人员派出时间一般为当年9月,具体时间以校方录取通知为准。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楠 联系电话:010-66093934

传真:010-66093929 E-mail:nwu@csc.edu.cn

地址:北京市车公庄大街9号A3楼13层(邮编:100044)

瑞典皇家工学院博士生项目
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第三篇

瑞典皇家工学院博士生项目

一、项目简介

瑞典皇家工学院(Kungliga Tekniska h?gskolan,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于1827年,是瑞典最大、最古老的公立理工类高等学校,也是一所国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与世界上多所大学和学院建立了研究和教育关系。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与瑞典皇家工学院(KTH)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共同设立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瑞典皇家工学院联合奖学金项目。该项目将选派我国优秀人员赴瑞典皇家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二、选派计划

1.选派规模

博士研究生:50人/年

2.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博士研究生:留学期限至多48个月

3.选派学科、专业领域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经济重点领域、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重点领域、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

三、资助内容

瑞典皇家工学院将为被录取人员免除学费及研究费用;在瑞典留学期间的生活费(含海外学生健康保险)、一次性往返国际旅费由国家留学基金提供。皇家工学院还将帮助被录取人员预订当地住房。

四、申请条件

1.关于申请人

申请人应符合申请人应符合《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选派办法(2012年)》规定的申请条件。

2.其他条件

申请人必须达到瑞典皇家工学院博士学位课程在学术和英语水平方面的一般选拔标准,获得瑞典皇家工学院的正式录取通知并向对方提出申请CSC-KTH奖学金项目。该校入学英语水平要求为:托福PBT总分不低于575(写作不低于

4.5),托福iBT总分不低于90(写作不低于20);雅思仅限学术类考试,总分不低于6.5(各项不低于5.5)。

五、申请办法

1.选拔办法

本项目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选拔方式进行选拔。所有符合本项目申请要求的中国公民均可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

2.申请准备

2012年3月1日前,申请人应按项目要求对外联系,提交对外申请材料并取得校方正式邀请函。具体要求、申请程序和截止日期以皇家工学院公布的信息为准。 申请人应在对外申请材料首页注明申请“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oint Program”。 请将外方申请材料寄送至:

Yingfang He

International Office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TH

Drottning Kristinas v?g 6

SE 100 44 Stockholm

Phone: +46 8 790 6818

Fax: +46 8 790 8192

E-mail: yingfang@kth.se

注:KTH只接受通过本项目申请该校的国家公派研究生奖学金候选人,向基金委申请时请注明申报“瑞典皇家工学院博士生项目”而非“所在单位或个人合作项目)。

3.申请时间及方式

申请人经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于2012年3月1日至3月20日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

4.申请受理方式

留学基金委委托各受理机构统一受理本地区(单位、部门)的申请。受理机构负责接受咨询、受理、审核申请材料;留学基金委不直接受理个人申请。受理机构自2011年11月1日起提供咨询。

5.申请材料

【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① 请按照《关于准备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申请材料的说明(学生类)》准备书面申请材料。

② 瑞典皇家工学院正式邀请函复印件(一式一份)。

③ 向瑞典皇家工学院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复印件(一式一份)。

以上材料请按顺序整理并单独装订(每份材料首页附材料清单)。

六、评审、录取办法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并确定拟选派人员名单。

七、对外联系及派出管理

录取人请自行对外联系入学报到等事宜。被录取人员派出时间一般为当年9月,具体时间以校方邀请函为准。

留学人员派出前须在国内与留学基金委签订《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并办理公证、交存保证金和办理《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教育部出国人员上海集训部或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办理派出手续。凭《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资格证书》、《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报到证明》到留学目的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报到后方可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留学人员在国外留学期间,应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的有关规定及《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的有关约定,自觉接受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管理,学成后应履行回国服务义务。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琳 联系电话:010-66093934

E-mail: chenlin@csc.edu.cn 传 真:010-66093929

地 址:北京市车公庄大街9号A3楼13层(邮编:100044)

世界大学500强
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第四篇

哈佛大学 USA 100.00

2 UNIV TEXAS

德克萨斯大学 USA 87.49

3 UNIV WASHINGTON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USA 72.39

4 STANFORD UNIV

斯坦福大学 USA 71.91

5 JOHNS HOPKINS UNIV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USA 71.45

6 UNIV CALIF 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SA 70.76

7 UNIV CALIF LOS ANGELES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SA 70.38

8 UNIV TOKYO

东京大学 Japan 69.19

9 UNIV MICHIGAN

密歇根大学 USA 69.11

10 MIT

麻省理工学院 USA 68.62

11 UNIV TORONTO

多伦多大学 Canada 66.90

12 UNIV WISCONSIN

威斯康星大学 USA 64.83

13 COLUMBIA UNIV

哥伦比亚大学 USA 64.71

14 UNIV CALIF SAN DIEGO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SA 64.54

15 UNIV PENN

宾夕法尼亚大学 USA 64.42

16 UNIV ILLINOIS

伊利诺伊大学 USA 63.12

17 UNIV CAMBRIDGE

剑桥大学 UK 62.93

18 UNIV MINNESOTA

明尼苏达大学 USA 62.80

19 YALE UNIV

耶鲁大学 USA 62.20

20 CORNELL UNIV

康奈尔大学 USA 62.19

21 UNIV CALIF SAN FRANCISCO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USA 61.52

22 DUKE UNIV

杜克大学 USA 60.60

京都大学 Japan 59.88

24 UNIV OXFORD

牛津大学 UK 59.78

25 UNIV COLORADO

科罗拉多大学 USA 58.36

26 UNIV N CAROLINA

北卡罗来那大学 USA 58.15

27 UNIV MARYLAND

马里兰大学 USA 58.02

28 PENN STATE UNIV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USA 56.85

29 UNIV PITTSBURGH

匹兹堡大学 USA 56.10

30 WASHINGTON UNIV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 USA 56.05

31 OSAKA UNIV

大阪大学 Japan 55.72【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32 CALTECH

加州理工学院 USA 55.43

33 UNIV CALIF DAVIS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SA 54.94

34 OHIO STATE UNIV

俄亥俄州立大学 USA 54.26

35 UNIV CHICAGO

芝加哥大学 USA 53.91

36 UNIV COLL LONDON

伦敦大学学院 UK 53.88

37 UNIV FLORIDA

佛罗里达大学 USA 53.83

38 NORTHWESTERN UNIV

西北大学 USA 53.57

39 UNIV LONDON IMPERIAL COLL SCI TECHNOL & MED 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 UK 52.96

40 MCGILL UNIV

麦克吉尔大学 Canada 52.55

41 UNIV BRITISH COLUMBIA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Canada 51.98

42 TOHOKU UNIV

东北大学 Japan 51.86

43 UNIV ARIZONA

亚利桑那大学 USA 51.74

44 PRINCETON UNIV

普林斯顿大学 USA 50.83

45 UNIV HELSINKI

赫尔辛基大学 Finland 49.54 46 NEW YORK UNIV

纽约大学 USA 49.42

47 UNIV MUNICH

慕尼黑大学 Germany 48.92

48 UNIV IOWA

伊阿华大学 USA 48.85

49 UNIV SO CALIF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USA 48.75 50 VANDERBILT UNIV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 USA 48.56 51 TEXAS A&M UNIV

德克萨斯农机大学 USA 48.48 52 BOSTON UNIV

波士顿大学 USA 48.41

53 UNIV UTRECHT

乌得勒支大学 Netherlands 48.40 54 INDIANA UNIV

印第安那大学 USA 48.39

55 UNIV MASSACHUSETTS

麻州大学 USA 48.37

56 UNIV ALABAMA

阿拉巴马大学 USA 48.22

57 EMORY UNIV

艾莫利大学 USA 47.28

58 HEBREW UNIV JERUSALEM

希伯莱大学 Israel 47.04

59 UNIV LUND

兰德大学 Sweden 47.00

60 ETH ZURICH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Switzerland 46.95 61 UNIV CALIF IRVINE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USA 46.82 62 UNIV CALIF SANTA BARBARA

加州大学圣特巴巴拉分校 USA 46.38 63 UNIV ALBERTA

阿尔伯塔大学 Canada 46.29

64 RUTGERS STATE UNIV【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罗特格斯州立大学 USA 46.25

2007-8-28 19:43 回复

一起仰望星星

2楼

65 UNIV EDINBURGH

爱丁堡大学 UK 46.15

66 UNIV VIRGINIA

弗吉尼亚大学 USA 45.75

67 UNIV UTAH

犹他大学 USA 45.57

68 KAROLINSKA INST

卡罗林斯卡学院 Sweden 45.47 69 UNIV MANCHESTER

曼彻斯特大学 UK 45.27

70 MICHIGAN STATE UNIV

密歇根州立大学 USA 45.07

71 UNIV SYDNEY

悉尼大学 Australia 44.94

72 NAGOYA UNIV

名古屋大学 Japan 44.93

73 UNIV MILAN

米兰大学 Italy 44.89

74 UNIV HEIDELBERG

海德堡大学 Germany 44.78

75 SEOUL NATL UNIV

国立首尔大学 South Korea 44.65 76 PURDUE UNIV

普渡大学 USA 44.64

77 UNIV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大学 Netherlands 44.60 78 UNIV UPPSALA

乌普萨拉大学 Sweden 44.53

79 UNIV ROMA LA SAPIENZA

罗马第一大学 Italy 44.53

80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

凯斯西保留地大学 USA 44.46 81 KYUSHU UNIV

九州大学 Japan 44.22

82 BAYLOR COLL MED

贝勒医学院 USA 44.17

83 UNIV SAO PAULO

圣保罗大学 Brazil 44.16

84 UNIV PARIS 6

【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巴黎第六大学 France 44.08

85 SUNY STONY BROOK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USA 44.05 86 UNIV ZURICH

苏黎世大学 Switzerland 43.92 87 TEL AVIV UNIV

特拉维夫大学 Israel 43.79

88 UNIV BRISTOL

布里斯托尔大学 UK 43.69

89 UNIV TENNESSEE

田纳西大学 USA 43.65

90 UNIV MELBOURNE

墨尔本大学 Australia 43.40 91 UNIV ROCHESTER

罗切斯特大学 USA 43.37

92 UNIV VIENNA

维也纳大学 Austria 43.23

93 LEIDEN UNIV

莱顿大学 Netherlands 42.95 94 UNIV MISSOURI

密苏里大学 USA 42.94

95 MCMASTER UNIV

麦克马斯特大学 Canada 42.44 96 TECH UNIV MUNICH

慕尼黑理工大学 Germany 42.41 97 CATHOLIC UNIV LEUVEN

天主教勒芬大学(荷语校) Belgium 42.37 98 UNIV GLASGOW

格拉斯哥大学 UK 42.06

99 UNIV COPENHAGEN

哥本哈根大学 Denmark 42.04 100 LOUISIANA STATE UNIV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 USA 41.88 101 HOKKAIDO UNIV

北海道大学 Japan 41.63

102 UNIV PARIS 11

巴黎第11大学 France 41.55 103 UNIV QUEENSLAND

昆士兰大学 Australia 41.50 104 UNIV BIRMINGHAM

伯明翰大学 UK 41.41

105 TUFTS UNIV

塔夫茨大学 USA 41.36

106 UNIV MIAMI【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迈阿密大学 USA 41.16

107 UNIV GRONINGEN

格罗宁根大学 Netherlands 41.01 108 UNIV CONNECTICUT

2016传媒 邀请函
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第五篇

传媒 邀请函

各出版社、各文化公司:

本公司拟投入大笔广告费,开展图书媒体宣传月征订活动,请贵社(公司)将有关图书名称、内容简介、定价(每本控制在50字之内)发到本公司(库存滞销书勿发),本公司经过筛选,即分门别类,实行捆-绑式媒体宣传活动大促销,即将经过严格筛选、市场看好的图书征订信息广告一天发遍全国。运作方式:在软媒体《中国电视报》(对像为老百姓综合群)、《参考消息》(对像为党政军团体机关学校群)发广告进行征订;2、电子群发邮件4亿广告征订;3、手机短信群发3亿广告征信息;4、群发qq图书征订信息。如此而行,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然后将征订到的图书,以四五折将款打入出版社、文化公司帐号,并通知收款单位以特快专递方式将书邮发至读者。

联系电话:0738·5231983;

电子邮箱1:#url#

电子邮箱2:#url#

电子邮箱3:#url#

电子邮箱4:#url#

传媒 邀请函 [篇2]

尊敬的易经理:

您好! 金色十月,秋风送爽。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节目资源推介会如期而至。“一台知天下,登台天下知”。携手cctv,是大品牌决战中国市场的必经之路!品牌传播至高点的裂变效应,不断成就新经典!大品牌,登台天下知!

10月16日(周四),“中央电视台2016节目资源推介会”将举行。本次推介会将由中央电视台领导亲手为您开启,央视金牌主持人、演艺明星与您同聚一堂,更有全新编排的重点节目资源集体亮相;届时,2016年广告招标预售产品资源和政策也将首次发布。中央电视台将倾力为您呈现一场无与伦比的资源盛宴。我们欢迎新朋旧友齐集一堂,汇聚你我力量,成就品牌传奇!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中央电视台的支持与关注!诚挚邀请您的参与!期待您的光临! 会议时间:2016年10月16日

联系电话:010-58696948

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

北京秀业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16年9月

确认回执

为方便我公司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请您填写以下信息,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给予的理解和大力支持!请传真回执至:010-58696378

传媒 邀请函 [篇3]

尊敬的女士/先生:

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是世界传媒经济研究领域最权威的国际学术组织。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传媒经济学者的广泛参与,它已成为全球传媒经济学界最盛大的学术会议。

定于2016年5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是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第一次在亚洲以及发展中国家举行,它对促进亚洲地区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媒经济学研究和传媒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显示了世界传媒经济学界对中国传媒经济学研究及传媒业发展的关注。

为更好地借助国际会议促进我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推动我国传媒业界、学界与世界各国同行的交流合作,提升我国传媒经济以及传媒经济学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促进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经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研究决定:于2016年5月13日至15日在国际会议召开之前举办中国专场。

目前,国际会议的论文征集已经结束,组委会总共收到了来自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篇论文,所有论文经过国际会议学术委员会的通讯评审,录取了大约60篇大会报告的论文。

中国专场的论文征集正在进行中,凡欲参加中国专场的学界、业界同仁,请在2016年3月31日以前,将参会论文提交给组委会学术委员会(提交方式见后)。

本次会议将汇聚世界以及我国传媒经济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和业界精英,共同研讨世界以及我国传媒经济发展与传媒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本届会议组委会将以最大的热忱和百倍的努力,争取把本届会议办成一次世界传媒经济学界的盛会,并搭建起我国业界、学界与世界传媒经济学术界之间广泛沟通与合作的桥梁。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在百忙之中拨冗莅会,并赐论文!

同时,也诚挚欢迎各新闻单位、传媒机构以各种方式参与会议,充分利用这次国际传媒界盛会,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传媒业改革开放的形象,并吸取丰富的理论营养!

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

2016年2月20日

会 议 简 介

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world media economics conference,wmec),世界著名传媒经济学家罗伯特皮卡特(robert g. picard)教授等创办,致力于研究当前世界传媒经济发展中的经验、问题和发展趋势。会议行动委员会成员一般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皮卡特、艾尔布兰(alan b.albarran)、阿方索(alfonso sanchez-tabernero)、玛丽艾丽丝(mary alice shaver)等世界知名学者。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通常由大学承办。

1994年,第一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在波罗的海上举办。十几位来自欧洲、北美洲的学者在往返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芬兰赫尔辛基的游轮上,讨论了“欧洲传媒经济学研究”。从此发轫,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的规模越来越大,知名度越来越高,先后在瑞士苏黎世、英国伦敦、西班牙潘普洛纳、芬兰土尔库、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第2届到第6届会议。会期一般3天,会议规模一般在260人左右。

作为会议传统项目,将由世界传媒经济界顶级刊物《传媒经济学杂志》主编颁发传媒经济学终身成就奖。迄今为止,已有5个国家的5位学者获得此项殊荣。他们是:法国的德木林(nadine toussaint desmoulins)教授、西班牙的雷托(alfonso nieto)教授、时在芬兰的皮卡特(robert g.picard)教授、美国的康鹏(benjamin #url#paine)、加拿大的麦克费得因(stuart mcfadeyn)教授。

2016年5月,在蒙特利尔的会议上,由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周鸿铎教授、清华大学崔保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麦莉娟教授、中国教育报刊社陈中原等共同组成的中国申办团,通过陈述、答辩和会下沟通,成功地获得了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的主办权。这是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第一次在亚洲举行,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

2016年6月15日,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会议讨论确定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的主题为:“传媒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

2016年12月5日,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成立并举行了第三次筹备工作会议,会议决定于2016年5月国际会议召开期间,同期举办中国专场。中国专场主题为“全球化产业化多样化”。

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中国教育报刊社

承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

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传播学院

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中心

组织委员会

主 席: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副主席:周鸿铎,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

崔保国,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麦莉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传播学院副院长

陈中原,中国教育报刊社高级记者

委 员:名单待定

执行主席:麦莉娟(兼)、陈中原(兼)

秘书处秘书长:陈中原(兼)

学术委员会主任:周鸿铎(兼)

会议地点和日程安排

会议地点:北京复兴门内大街51号北京民族饭店

联系电话:010-66014466

地理位置:距首都国际机场37公里,距北京火车西客站5公里,距北京火车站7公里,距天-安-门广场3公里。

周围景观:向东步行10分钟到西单商业街,向南步行15分钟到新华社、20分钟到琉璃厂,向西步行10分钟到金融街、中国教育电视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北步行5分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交通路线:从北京国际机场乘航空大巴到西单民航大厦下车;从北京火车站可乘坐公交车10路、北京西站可乘坐公交车52路,或乘坐地铁或出租车到宾馆。

会议日程(可能变化,以会议期间实际执行为准):

5月13日(星期六) 中国专场代表报到、注册

5月14日(星期日) 上午:中国专场会议开幕;特邀报告

下午:三场报告

5月15日(星期一) 上午:三场报告

下午:两场报告;中国专场闭幕式

5月15日(星期一) 国际会议代表报到

5月16日(星期二) 上午:国际会议开幕式;特邀报告

(中国专场代表可免费参加国际会议开幕式)

下午:三场报告

5月17日(星期三) 上午:两场报告;一场特邀报告

下午:三场报告

5月18日(星期四) 上午:两场报告;一场特邀报告

下午:三场报告

5月19日(星期五) 上午:两场报告;颁奖;闭幕式

下午:参观故宫

参 会 事 宜

1、国际会议以及中国专场均只对缴纳会务费并正式注册的代表开放,所有代表需凭代表证方可进入会场。

2、国际会议使用语言:英文;中国专场使用语言:中文。

考虑到绝大多数国际会议代表均用英语进行沟通,为提高会议效率,国际会议现场不提供同步翻译服务。组织委员会欢迎国内代表参加国际会议,但请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酌情考虑。

3、代表注册程序:

(1)缴纳会务费,会务费标准为:

国际会议:260美元/人(包括国际会议资料费、午餐及晚餐费用、招待宴费用、茶点费);

国内代表参加国际会议,也可按当日美元与人民币兑率支付人民币。

中国专场:1250元人民币/人(包括中国专场会议资料费、中餐及晚餐费用、茶点费)。

为促进我国传媒业界和学界更多人士与外国同行的深入交流并建立更加广泛的联系,组织委员会决定:凡参加中国专场的国内代表,可免费参加国际会议的开幕式;如同时参加国际会议,可享受优惠价格:2800元人民币/人。

(2)填写代表注册登记表(见表1)并寄给组织委员会秘书处,登记表内容(含代表个人照片)将免费刊登在全彩色印刷的会议会刊中。

(3)秘书处将在收到代表会务费(或与会人员回执缴纳会务费确认函,见表2)和注册登记表后,寄发会议正式邀请函。

(4)代表凭会议正式邀请函于5月13日报到。

4、会务费缴纳方式

可以在5月13日报到、注册时以现金或支票方式交付,也可在注册日之前以银行转账方式汇至以下账户。

为提高效率,并避免出现报到、注册时的拥挤,我们更欢迎您选择银行转账方式。

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文慧园支行

户 名:中国教育报刊社

账 号:805206700908091001

组织委员会的任何成员均不会接受也不该接受任何与会代表直接交付的会务费。

5、与会者的差旅费,会议期间的住宿费用、早餐费用自理。

6、经组织委员会与北京民族饭店(四星级饭店)的协商,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可享受以下包含单人早餐的优惠价格:

标准间:520元/日;豪华标准间:640元/日;单人间:720元/日。

组织委员会公务联系方式

1、组织委员会及秘书处、合作、会务事宜:

电话/传真:010-62244041,62257722-338

通讯地址:100088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中国教育报刊社 陈中原、柴葳收。

2、组织委员会及秘书处、会刊、合作、会务事宜:

电话/传真:010-62512715,62513020

通讯地址:100872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郑保卫、唐远清收。

3、学术委员会、中国专场论文事宜:

电话/传真:10-65403085,65779096

通讯地址:100024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7号院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55# 周鸿铎、刘婧一收。

4、指导委员会事宜:

电话/传真:010-62773856,62772388

通讯地址:100084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 崔保国、詹正茂收。

5、国际会议论文事宜:

电话/传真:0756-6126798,6126559

通讯地址:519085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金凤路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传播学院 麦莉娟、黄廓收。

组织委员会公用电子邮箱

组委会及秘书处、合作、会务事宜:[emailprotected]

组委会及秘书处、会刊、合作、会务事宜:[emailprotected]

中国专场论文事宜:[emailprotected]

国际会议论文事宜:[emailprotected]

组织委员会及秘书处成员联系电话及邮箱

郑保卫 010-62512715;[emailprotected]

周鸿铎 010-65779096;[emailprotected]

崔保国 010-62773856;[emailprotected]

麦莉娟 0756-6126798;[emailprotected]

陈中原 010-62244041;[emailprotected]

唐远清 010-62513020;[emailprotected]

刘婧一 010-65403085;[emailprotected]

詹正茂 010-62772388;[emailprotected]

黄 廓 0756-6126559;[emailprotected]

柴 葳 010-62257722-274;[emailprotected]

段凤华 010-62257722-231;[emailprotected]

会议期间现场会务服务、热线电话和现场服务人员名单将在会刊中公布。

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中国专场论文征稿函

一、中国专场主题:全球化产业化多样化

二、拟设分会场(建议议题)

1、集团化建设、都市报二次创业与报业改革;

2、民营传媒、外资传媒、合资传媒及传媒资本运营;

3、国有电视台改革、广播电视转型;

4、数字传媒、网络与多媒体。

三、论文要求

1、围绕会议主题和建议议题,体现学术创新,倡导实证研究。

2、论文必须为首次发表,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参照教育部教社政函【2016】34号文件《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执行)。

3、论文字数在5000~10000字为宜。

4、论文要符合学术论文体例,具体格式要求如下:

(1)文件标识:请使用word文档格式,右上角以页眉方式注明“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中国专场暨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北京-2016)”,宋体五号。

(2)封面:论文中英文题目、个人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学位、职称、职务、通信地址、电子邮箱、电话、传真或其他联系方式等)。

(3)正文中请勿显示上述个人信息。正文依次为标题、摘要、引言、假设、方法、数据、结论、参考文献等。

(4)论文标题:宋体三号,加黑,居中。

(5)内容摘要:请提供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500字左右,楷体五号;英文摘要500词内,times new roman,五号。

(6)关键词:不超过5个,黑体五号。

(7)正文:宋体五号。

(8)注释:统一使用脚注,宋体小五号,著录格式如下:

①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②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a].编著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⑤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9)参考文献:楷体五号。格式参考注释格式,不必标注页码。

(10)页码:居中。

(11)纸型:a4纸。

四、论文评审

所有提交论文均由会议学术委员会进行匿名、通讯评审,评审结果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大会报告”、“入选论文集”、“会刊摘要”、“没有通过”四种。评审结果是确定是否受邀做大会报告和主题演讲的依据。

评审结果与是否成为与会代表没有关系。

五、论文提交截止日期:2016年3月31日。

六、秘书处将在收到论文并经评审后,于2016年4月15日前寄发正式参会邀请函,并通知相关事宜。

七、优秀论文将由组委会编辑成册,正式出版。

八、论文直接提交给中国专场学术处:

邮政编码:100024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7号院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55#

联系人: 刘婧一 崔兰

电子邮箱:[emailprotected]

电 话:8610-65403085,65779096

传 真:8610-65779096

附件:

表1、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代表注册登记表;

表2、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中国专场与会人员回执及缴纳会务费确认函。

表1、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

代表注册登记表

组委会联络人:

编号:

参加会议类型(划“√”确认)

中国专场

国际会议

贴照片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民族

最后学历

单位及职务

通讯地址

邮编传真

电子邮箱

电话手机

个人简历(400字内)

论文题目

论文评审结果(划“√”确认)(组织委员会填写)

大会报告

入选论文集

会刊摘要

没有通过

说明:

1、如参加中国专场,本表请用中文填写;参加国际会议,请用英文填写;如中国专场和国际

会议均参加,请用中、英文各填写一份。

2、照片最好直接粘贴电子版数码彩色照片。如不是一寸免冠证件照,请选择头像较大的照片。

3、个人简历不超过400字,从大学阶段写起,重点介绍学术经历和代表性论著。

4、填写好后请最迟于3月31日前寄给组织委员会秘书处:

电子邮箱:[emailprotected]电话:010-62513020 邮政编码:100872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唐远清收

表2、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中国专场

与会人员回执及缴纳会务费确认函

组委会联络人:

编号:

姓名

单位及职务/职称

性别

电话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论文中英文题目、关键词、中英文摘要(400字内)

如没有论文,请填写“无”

缴纳会务费确认

本人确认,将于5月13日注册、报到时以现金或支票方式或在此前以银行转帐方式交付会务费 元。

代表签字: 日期:

(公章)

如此笔费用将由代表所在单位支付,请在代表签字处加盖单位公章。

说明:填写好后请最迟于3月31日前寄给组织委员会秘书处:

电子邮箱:[emailprotected]

电话/传真:010-62244041 邮政编码:100088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中国教育报刊社陈中原收

传媒 邀请函 [篇4] 魏喜德##老师:

为了响应党的十八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按照中央及文化部的指示精神,2016年要大力开展文化行业的改革活动。为此中国书画艺术传媒中心将联合40多家大型网络媒体,运用网络媒体的集中、快速、全方位、全球无界限的优势,展示书画名家的优秀作品及德艺风采。打造书画艺术盛宴,传承祖国博大文化之脉。用他们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思想和经典作品,紧随时代脉搏,为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留下精彩一笔。

一##.## ##意义

1.展示艺术家风采和优秀作品,是响应党的号召,大力打造文化盛宴,提升中华民-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提升艺术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引发社会共鸣,缔造艺术先驱。是引起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事件,在此期间宣传,点击率和关注度都将有成倍增长。

2.此次活动邀请的是在艺术领域和社会活动中有代表性的知名书画家,展示平台也是大型的网络媒体,是一份难得的荣誉和展示机会。

3.网络媒体宣传突破传统途径,拥有全新的展示形式。他不仅具有报纸、杂志的文字报道形式,电视电台的影响生动活跃;同时他还具备即时性、持久性、灵活性和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尤其参与此次报道的网络媒体都是高端的大型门户网站和艺术类高等平台,对艺术家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价值也是一次升华。

二.服务说明

1.建立永久艺术档案,向画廊、拍卖会、收藏家及经纪人独立推荐其艺术作品。

2.1—1000幅作品展示、推广、宣传于一体的综合市场服务、全国展会拍卖,加入艺术机构推荐服务。

3.艺术家获得国际艺术展厅席位及交易席位、新闻资讯播报。画廊、拍卖会、艺术机构联盟推广。

4.中国书画艺术传媒中心是大型艺术类门户网站,是以展示推广、新闻资讯、书画交易为一体的艺术综合网站。弘扬艺术经典作品,全力打造中国巅峰文化艺术、为艺术家量身定做的展示平台。官方网站:#url#

三##.##报道对象及申报材料

1.由各省市自治区文联、美协、书协及相关文化单位推荐的艺术家及文化团体。

2.当代书画界知名度高,艺术造诣精深,具有发展潜力并取得一定成就的艺术家,得到普遍赞誉的艺术家,专业院校教授。

3.申报材料:提供个人艺术简介,名家点评资料及生活照一张最具代表性照片光面图片,艺术年表等,稿件材料须真实准确。

四##.##收费标准

1.权威报道:以下每家400元/长期(全国40余家大型网络媒体新浪网、中国日报、人民网、央视网等同步报道)

以下中国大型门户网络媒体(选择)

中华网口 央视网 新浪网口中国网口凤凰网口 雅虎网口 新华网口 腾讯网口 中国广播网口 搜狐网口网易口 中国日报口

tom口中国今日网口环球资讯网口中国新闻网口 国际新闻快讯社口 朝闻天下口 中华视窗口文化中国网口 商汇网口

和讯网口千龙网口新民网口资讯中国口雅昌艺术网口中国文物网口中国国家艺术网口等及各地方门户网站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大同路南首66号新华大厦6f

邮编:273100邮箱:#url#

电话:0537—3305931传真:0537—3305153

尊敬的魏老师您作为我国艺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家之一。我们诚挚邀请您的加入。具体事项看附件

2016国际研讨会邀请函
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第六篇

国际研讨会邀请函

尊敬的女士/先生:

诚邀阁下莅临由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和北京农学院文法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商事仲裁新发展研讨会。

出席会议的有司-法-部律政司及全国律协有关领导、北京市司法局有关领导、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农学院校领导、北京市律协国际贸易与投资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其他重要嘉宾。

本次研讨会的议题将包括: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与国际商事仲裁的新发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与国际商事仲裁的新发展、中国仲裁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与国际商事仲裁、中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仲裁等。

承办单位:

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

北京农学院文法学院

会议时间:

2016年11月20日

会议地点:

北京农学院图书馆303会议厅

具体议程:

14:20-14:30 签到

14:30-14:50 领导致辞

主持人:佟占军 北京农学院文法学院 院长

致辞嘉宾:

周院生 司-法-部律政司副司长(正司级),全国律协秘书长

王慧敏 北京农学院 校长

李公田 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

14:50-15:00 合影

15:00-16:00 嘉宾发言

主持人:佟占军 北京农学院文法学院 院长

主题发言嘉宾:

annette magnusson 女士,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秘书长

冷海东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

谢国旺 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高级合伙人 、北京律协国际投资与贸易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6:00-16:10 茶歇tea break

16:10-17:00 嘉宾发言

主持人:靳友成 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 主任

主题发言嘉宾:

赵秀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andré andersson先生, 斯德哥尔摩 曼斯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史西岗,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charlotta falkman女士, 斯德哥尔摩 曼斯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17:00-17:15 提问

解答问题:各发言嘉宾及北京市律协国际贸易与投资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等

17:30 晚宴

地点:北农酒店

国际研讨会邀请函 [篇2] 主题: 推进风电产业发展 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 目的:

(一)搭建各方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二)展示和交流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

(三)指导和协助企业开展科研工作并推荐和协助企业申报国家科技课题;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科技成果转化协作工作委员会

支持单位: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中国风能协会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协办单位:招募中

二、拟邀出席嘉宾:

石定寰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 原国务院参事

周孝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 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董永生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科技成果转化委员会 秘书长

鲍亦和 美国工程院美国浮海风电公司董事长

贺德馨 世界风能协会轮值主席中国风能协会理事长

王伟胜 中国电科院新能源所所长

许洪华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

姚建国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王仲颖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领 导 国家科学技术部

领 导 国家工信部

三、会议交流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风力发电发展情况及相关政策

1、国家新能源、风电产业“十三五”前景

2、我国风力发电总体情况、发展趋势、存在问题

3、国家风力发电管理、规划、与地方政策协调

4、国家科技课题申报与扶持政策分析与前瞻

(二)风电研究及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

1、我国风电技术研发方向及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

2、风电场选址、风资源评估及项目立项与筹划

3、风电项目整体规划、工程设计与设备选型

4、风力发电机组管理、运行优化与控制技术

5、大型风电并网运行技术及智能电网研究

6、风电设备研究、创新及产品介绍、推广、应用

7、风力发电机、叶片等关键设备研究及应用

8、电能质量监测、风机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及技术

9、其他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研究在风力发电中应用

四、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9月20日-22日(20日全天报到)

地点:兰州市(具体开会地点会前十天统一通知)

五、参加人员

各级能源及风电主管部门负责人;学校、科研院所从事风能(电)、电网研究人员;风资源监测评估单位相关负责人,气象单位研究人员;能源投资公司、风电业主单位主管人员;各电网研究及经营企业的负责人;风电咨询、评估人员;风电场管理和维护维修人员;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研发及产品推广负责人;其它相关风电相关人员。

六、会议费用

2600元/人(含会议费、资料费等),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七、论文征集

1、本次研讨会面向全行业征集与主题相关的学术报告、论文、科研成果,择优选用安排会议发言,首稿推荐核心期刊发表。

2.会前将编印会刊(论文集)作为会议资料,请撰稿人尽快将论文题目和摘要提交给会务组,并于9月8日前将电子版论文全文发#url#信箱。

八、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刘素波 电 话/传 真:010-52706087

手机:13910609227 电子邮箱:#url#

国际研讨会邀请函 [篇3]

农民权益保护是关系到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大课题。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已经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的重大课题。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于百忙中抽出时间出席我院于2016年7月31日-8月1日(周四-周五)在海口召开的“##中国农民权益保护”##国际研讨会。

一、会议拟讨论的主要议题

1、农民财产权的法律确立与农民权益保护

2、农民组织的建立与农民权益保护

3、乡级政府改革与农民权益保护

4、农民法律援助机制与农民权益保护

5、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权益保护

6、统一城乡税制的时机与条件

7、从“非典”看-中-国农民权益保护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7月31日-8月1日(星期四至星期五)

地点:海口,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三、注意事项

1、如您接受邀请,请将会议回执(附件)于2016年4月30日之前传真(寄)至我院会议秘书组,以便我们进一步寄送有关背景材料和通知。

2、请您参考会议议题准备论文,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在会前传至会务组,或亲自携带参会并请保留磁盘,以便会议印制和会后的编辑出版。

3、正式代表在会议期间的食宿将由会议主办单位统一安排。

4、其他未尽事宜,请与我院会议秘书处或北京代表处联系。

四、联系方式

1、会议秘书处(中改院农村转型发展研究所)

联系人:叶秋霞赫成尧电子信箱:#url#

电话:0898—66189098传真:0898—66258777

地址:海口市人民大道57号邮编:570208

2、中改院北京代表处

联系人:沈小敏电子信箱:#url#

电话:010-68536688转7002

电话/传真:010-68519175

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19号燕京饭店7002室邮编:100045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农村转型发展研究所

二○○三年五月十五日

2016关于环保三分钟演讲稿
斯德哥尔摩大学CSC 第七篇

关于环保三分钟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指点壮丽河山;

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让我们聆听春风喧闹;

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享受清波荡漾。

美丽的自然带来美丽的心境,美丽的心境必然带来美丽的生活。是啊,谁不希望能有如此天然的一幅画面呢?但是,现在我们却距离它越来越远了。

雨果曾经说过:“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千百年来,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恶果。人为地破坏环境,致使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泥石流、特大沙尘暴、动物绝迹、水源污染等一连串的灾害接二连三。这都是我们人类随心所欲的后果。

有关统计数字更是让人毛骨悚然。据报道分析,2016年室外空气污染在中国导致120万人过早死亡,以及超过2500万的人健康受到损失。2016年20%的肺癌是由于空气污染引起的。目前,全国700余条河流中46.5%受到污染,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3.6亿农民喝不上干净水……

就拿我们身边的温瑞塘河为例:温瑞塘河初成于晋,北宋时,沿塘河遍植莲藕,有“八十里荷塘”之美称。现如今,许多河段是又黑又臭,快称做“黑龙江”了。真不知,环保局长何时能够带头下河游泳?

简单的数字是枯燥的,鲜明的例子是刺眼的。它们都告诉了我们一个残酷的现实。大自然与人类已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人类对大自然无限度的索取和破坏,大自然也通过环境灾难的方式,报复人类。

我们,难道一直熟视无睹下去吗?难道就一直袖手旁观下去吗?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美丽永远消失吗?显然,不能,也不行。朋友们!现在,已经到了需要我们人人动手行动起来的时候了。

记得,2016年11月25日新闻报道,一位名叫曾月英的环卫女工在车站大道清扫道路时,因孩子没人带,又怕走丢了,于是在腰间绑一红绳,连着身后的小童车,童车上是她3岁的儿子。看了那张新闻照片,我的感受挺复杂的,“感动、同情,还有一点点心酸。”但是,我举这个例子想说的是,面对母-子清扫出来的干净路面。亲,你还会随手乱扔垃圾,破坏环境吗?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最后,请我们现在就去爱我们的地球,爱我们的大自然,爱我们的生命,不要等环境恶劣了,美丽不再了,健康失去

了,才觉得可惜,才感到后悔。 谢谢!

关于环保三分钟演讲稿 [篇2]

你们好!今天我的演讲的内容是有关环保的。

提起环保,大家可能会想起我们伟大无私的地球妈妈,因为地球妈妈正因人类的不环保而日益衰老,还得了重病。你们说认为人类是个大孝子吗?不,不是,因为他们亲手让自己的母亲得重病,而且日益衰老,但是人类还不认错,不过,还有一些人类知错就改并且到处宣传,使地球妈妈早点康复。在这里我向大家提几条环保建议,也顺便也说说对环境的看法:

(建议)1、既然是环境保护,当然要先搞绿化了。希望全世界每个人争取每年种植一棵树,多搞一些退耕还林的宣传活动。

2、减少战争,减少核污染,因为核武器有非常强的核辐射,会致人严重疾病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力争2016年底,所有的汽车全部更换成太阳能汽车,以减少汽车的尾气。

4、把工厂排出的污水进行净化,再流向庄稼或河流,并且不乱排废气,以减少污染。

5、开播一个专门的环保教育频道,对全世界的地球居民进行环保教育。

6、不要无节制的大肆开采资源,以导致资源枯竭。

(看法)1、环保,人人从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要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

2、向自己身边的人宣传环保教育。

3、组织一个环保队,向小弟弟和小妹妹们进行环保教育等。

关于环保三分钟演讲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学:

众所周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对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有着永远摆脱不完的依赖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断地提供植物和动物的食物,需要有足够厚度的大气层,来保护人类不受过高或过低气温,以及过量紫外线的伤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够量的水和氧气来维持生命的存在,我们都是在依赖这个给了我们一切的地球,我们一直在索取,我们难道不应该为她做点什么吗?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性的十大环境问题,即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等,这其中就有9项是因为我们不断制造垃圾导致污染从而引发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到了让我们触目惊心的地步。以前,我们许多人都以为污染主要是工业生产造成的,与自身没有太大关系。实际上研究表明,工业污染只占生活总污染源的41%,而每个家庭中所产生的污染却占到了59%。据数据统计,一个人一天平均要制造1千克的垃圾、5个不可分解的塑料袋,2-3个一次性饭盒;一个人因洗头、洗澡、洗衣服等等,一天平均可以制造出200升的废水在污染着河流、大海和土壤;并且一个人每天平均在用20g的化学用品污染着整个大环境。你们知道吗?一节五号电池能污染1平方米土地50—150年,一个电子表电池会污染6000立方米水源。想想这些,是不是觉得有点危难当头了呢?虽然,这些污染在短的时期还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可是请为我们的后代生活的这片土地这个空间,为我们人类的未来多做一些吧!

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35%。每年有大量肥份流入水体,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农药一旦进入环境,其毒性、高残留性会发生反应,造成严重的大气、水体及土壤的污染,这些就是我们在农业生产中造成的污染,它要比工业污染等其它的污染更难防范,更难治理。试想我们的土地已经板结,水源已经枯竭,土地再也长不出粮食,谁还能养活我们13亿的人口,连温饱我们都解决不了,如何谈到社会进步!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在我们眼中蔚蓝的天,广阔的海,就要被这些污然给完全破坏掉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呀!难道我们非要让这样的悲剧一次又一次的上演吗?

我们坚信,人类的本事能够力挽狂澜于既倒 , 扶大厦之将倾,但是,常言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要防患于未然。我们怎么能够等到头上见不到日月星辰,满目酸雨纷纷,脚下洪浪滔天,汪洋肆虐,人间无处不飞沙,等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才悔不当初呢?

我们欣喜地看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纳入了我国的政府行为,我国已颁布了 10 多部环境保护-法, 200 多项环境标准,虽然有这些政策法规为我们保驾护航,可是他们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日常生活的些许小事当中,我们也应该努力做到未雨绸缪!

所以请从我做起吧!从你的脚下捡起一个塑料袋,从你的手中节省一张纸,从你的家人少用一度电,少扔掉一节旧电池.......... 从现在开始,如果每一位有车的朋友一星期可以少开一、两次车,每个让家长用车接送的同学一周能主动让家长少接送一两趟而改乘公车或骑自行车,我们就会有拥有更多的蓝天。如果我们不想选择坐以待毙,那么就该觉醒过来,自觉的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蓝天、白云和绿草地就会这里安家。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滔滔江海,片片绿叶能够造就莽莽森林。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拿起手中的环保之笔,在我们所处的街头巷尾,在这幅美丽而古老的画卷添上自己的一抹绿色,就能使我们的家园掩映在绿色健康的海洋中。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我们集体的力量来打赢这场环保之赛,还地球一份美丽,让我们这块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地更加的洁净,给人类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

关于环保三分钟演讲稿 [篇4]

从浩瀚的太空中遥望地球,地球像一个百里无垠的境域,完美至极;进看,蔚蓝的天空,褐色的大地,闪烁着绿色光芒的森林和草原,波光粼粼的海洋,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如痴如醉。

地球是一副壮观而又轻柔的画面,她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其所拥有的碧水蓝天,更在于她用几十亿年孕育着绿色的生命。迄今为止,地球是科学家们发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因生命而更加美丽,生命却使地球变得更加孤独。

21世纪可谓挑战与机遇同在,希望与困难共存。它在我们带来许多美好憧憬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难题,其中首要的就是环境问题。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报为密切,息息相关。很久以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引起了许多有 士的极大关注。1972年6月5日,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开幕,会上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以年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我们的生命历程里,应该天天都是环境日。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们该如何应对环境污染 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向污染宣战呢?我们要做的就是支持核电建设,减少环境污 。

核能发电是大势所趋。在全世界范围内,核电由于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和供应能力强等特点,成为三大电力支柱一。随着国际能源供应日趋紧张,核能发电次被提到议事议程。

在我国,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煤灰和化石能源,这些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 氧化物等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环境中,

引发了‘‘水路空’’的一系列污染。相比文下,核能是清洁的,在核电生产过程中,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为0,不会引起酸雨雾 的形成。比起传统的化石能源,核电为环境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同时它的清洁性也为以核减污奠定了基础。

核辐射一直是 受关注的问题,大多民众因恐惧核辐射而对核电站心存芥蒂。科学证明只要不是核泄露就不会对人类及周围环境产生危害。所以,核电是安全的,并不像想象那样的危害,大家无需因惧怕核辐射而拒绝核电。

我国的核电技术正一步步走向成熟。我国坚持引进加自主的方针,经过多年核电发展建设,已基本具备中外结合,以我为主发展核电的能力。并加强管理改进技术,不会让美国~前苏联~日本的核悲剧在中国发生。

核电是我国未来能源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清洁~安全 而且潜力无穷。让我们利用清洁能源,反对环境污染,手 手~肩并肩~心连心地 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 ,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785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