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观后感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芈月传》观后感

  《芈月传》中的威后和芈姝,都曾取得了短暂的成功,可却都因为不争气的儿子而一败涂地。

  所以说,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在教育孩子上的失败!与其等他长大后,你悔不当初,倒不如从现在起学习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

  其实,成就自我和教育好孩子并不矛盾,虽然教养孩子没有现成公式可循,但只要平时注意言传身教和方式方法,总不会把孩子教育坏的!

  没有智慧的人才会去“斗”

  芈月不争不抢,却一切都是自己的,芈姝费尽心力然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是为何?

  因为有智慧的人只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却从不屑于与他人争一时之长短。自己长了别人也就短了,与其费尽心思地扳倒别人,倒不如不断地挑战自我,成就自我。

  现实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很多家长总是热衷于拿自己的孩子跟身边的孩子比较,甚至拿别人孩子的长处哀叹自家孩子的短处。

  为人父母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没有必要事事与别人比较,最终孩子是要跟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去竞争的,赢了你身边的人说明不了什么!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芈姝从怀上嬴荡开始,就一心想扶自己的孩儿登上王位宝座,她的眼里只盯着所谓的“成功”,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

  若是芈姝能把眼光着眼于好好教养自己的孩子上,发扬其果敢与勇武的天性,适时引导并去除其身上的戾气,恐怕嬴荡也不会走到举鼎而死的地步。

  所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功只是成长中的一部分,而若是能关注孩子成长,成功则水到渠成。

  一味袒护不是真爱反是祸害

  当樊长使祈求芈姝,让嬴荡放过自己孩子时,芈姝却指责人家一味宠溺自己的孩子,小题大做!还口口声声坚信自己的儿子不会欺负兄弟,还说荡儿一向爱护手足。

  芈姝在教育嬴荡时,不仅一次次因爱而让步,由着自家孩子的性子,还容不得别人说她孩儿的不是。结果嬴荡就变得是非不分,骄横野蛮!

  现实中这样护犊子的家长确实不少,自己家的孩子总是没错的,要错,那也是别人家孩子的不是!

  这样一味袒护只能让孩子是非不分,受不得一点点的指责,嬴荡身为太子,有人畏其权势尚且能忍气吞声。可若是我们如此这般袒护自己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有人愿意忍让着他吗?

  让孩子自己去成长方能真正进步

  当秦惠文王让嬴荡和赢稷说说攻韩还是伐蜀的想法时,王后赶紧让儿子去问王叔与甘茂。芈月却是带赢稷去了四方馆,让他听听策士们的辩论,然后总结自己的看法。

  最终嬴荡就人云亦云,投了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一注。而赢稷却反其道而行,认为大家都知道的未必就正确。

  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没错,但不能把我们的想法强加于他,毕竟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可以做引导者,却不能做替代者。不然孩子永远没有自己的主见,永远是你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仁德乃做人根本

  《弟子规》有云,“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说,人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生活中言语谨慎,讲信用。和大家相处时做到博爱众人,并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然后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学习其他学问。

  他们的母亲不同,嬴荡的母后,自视甚高,把所有的人都当敌人,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大人的是非。而芈月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先做个好人,然后再谈其他。

  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你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是你的镜子。

  做人当得起仁德二字,肯定能广结人脉,有甘于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团队,最终取得成功。若不仁又无德,恐怕很难有人愿意接近吧?还谈什么成功?

  连老祖宗都知道教养孩子的先后顺序,最重要的是先有好的家教,然后学会正确与人相处,最后才是学习文化知识。而我们现代人却总是注重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最终培养出很多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孩子。

  教育好下一代不仅是我们为人父母的义务,更是对社会的责任!前六年,多花费点精力在孩子身上,则会省心一辈子。若在孩子还是一张白纸时就随意涂抹,那恐怕就要操心一辈子了!

  与其悔不当初,不如从当下开始学会做个好父母!

  请谨记: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在教育孩子上的失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9889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