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春节】
欲知北京先读老舍篇一
《老舍与北京》
欲知北京先读老舍篇二
《老舍与北京城》
老舍与北京城
虽然几乎从打有了作家老舍起,人们就在议论他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但是,这个话题好像至今仍然没有谈透。或者我们也可以说,随着历史的推进,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伸展,“老舍与北京”这个题目是很难彻底作完的。
老舍与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我看来,要讨论“老舍”与“北京”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概念——“满族”。老舍与北京的关系,并不是一般的北京人与北京城的关系,他跟北京这座城市有一种先天注定的、生死相托的不解情缘。
我们知道,老舍一家在他出生之前许多代,就早已隶属于满洲八旗之一的正红旗下。因为尚没有任何资料证实他们这一家族在清朝定鼎北京之后有过怎样的调动迁徙,所以,只能假定他们是自17世纪“从龙入关”后,始终归属在京城里的正红旗麾下。
1644年,由满族贵族主持的清政权,进入了中原,取明王朝的中央政权而代之。史籍记载,为了集中自身能够调动的全部力量来应对新的异常繁复的政治和军事局面,完成一统天下的大帝国梦想,他们曾经要求原来居住在从白山黑水之间到辽沈地区的几乎全部满洲人,倾巢出动。当时,对于那些“故土难离”的旗下将士,甚至于不惜动用了将旧有田园付之一炬、焚为焦土的策略,才将其所属的几十万族众悉数驱使入关。他们进入中原后的第一个落脚点,便是已经被确定为新政权首都的燕京(即北京)城。把燕京定为首都后,他们随即推行了另一项与历史上各个朝代均不同的措施:在京城内实施旗、民分城居住。大约相当于今日东城、西城的内城,只许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的官兵及其家眷居住,而将原来住在内城的汉、回等其他民族的百姓,全部迁移至京师外城——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崇文、宣武两区。内城的中心是皇城,围绕皇城,三个八旗严格地被分置于四方八隅。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黄旗驻德胜门内,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镶红旗驻阜成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镶蓝旗驻宣武门内,正蓝旗驻崇文门内。这种畛域严整的格局,直到清中期以后,才逐渐有了些许的突破,因为旗人们也得过日子,不可能与外界完全隔绝,他们得随时向商贾们购买生活所需,至于旗人贵族更须观览世风、消遣娱乐,也免不了要跟外民族成员们打交道。这样,少量原先住在外城的 “民人”[①],通过种种关系,也便搬进了内城,而内城的王公贵族也有破例获准去到外城辟地设府的了;再后来,受到日益严重的“八旗生计”[②]逼迫,有一些城里的贫苦旗兵典出了自家的居舍,离开最初的本旗指定居住地域,向着附近——包括各个城门之外的关厢地区——得以容身之所搬迁。不过,即便有了这种种的变化,八旗在内城的基本居住及驻防区划,却一直到清朝灭亡以前,都没有出现大的变异。在京城的八旗区划内,始终分别设立着八旗都统衙门,这些个衙门,不但掌管着京城旗人由军事到户籍的一切事务,还把随着军事与政治需要而分别派驻到全国各地几十处的驻防旗人们,也都统辖起来。从道理上讲,遍布全国各地的八旗驻防旗兵,都是从京城这个“大本营”派出去的,他们一旦战死在疆场,其遗骸都应当被送回京师“奉安”。这种方式,是与清初最高当局将本民族的中心由祖国东北地区彻底移到北京的整体部署一致的。这就像雍正皇帝说过的:“驻防不过出差之所,京师乃其乡土。”[③]
老舍出生的时候,已是清代末年。他的家住在京师内城西北部的小羊圈胡同。这个胡同,就是由西四北大街往北走,过了护国寺街口,再往前的东边第一条胡同。老舍的父亲永寿是当时京师正红旗下的一名护军士兵,小羊圈胡同距离由正红旗所分工驻守的西直门,也就只
有三五里地。看来,进关之后,舒氏家族世代始终没有离开他们驻防的这片“热土”太远。随着时光的流逝,世居京师二百多年的旗人们,对祖国东北的“发祥地”,记忆已经变得模糊起来,至多也不过是在满足忆旧情感需要的时候,才笼统地提一提祖籍“长白”的传统说法。一代又一代的旗族人氏,越来越分明地将北京认作了自己的家乡,把北京作为乡土来亲近和爱戴,“京师即故乡”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他们,已然成了北京城里地道的“土著”。老舍一家人也不例外。
可是,当我们去查阅清代京城的八旗区划地图,又会多少有点儿意外:老舍一家居住的小羊圈胡同,偏偏已经脱离了正红旗的居住区域,它已经属于正黄旗的范围。由此可以想见,老舍的父亲永寿或者是他的前辈,也有过因故做短距离搬迁的经历。好在,他家并没有走远,也不可能走远。小羊圈胡同南面的护国寺街以南,以及出了这条胡同西口的西四北大街以西,都是正红旗的地盘。也就是说,从他们家向南或者向西,都只要经过几十米,便可以进入正红旗原先的居住地。关切这一居住地点的人们,在释去上述那点小小的意外之后,会随后接触到感兴趣的另一点,就是:正黄旗,乃是老舍的母亲——舒马氏娘家所隶属的那个旗。 我以为,对这个坐标点的捕捉和省视,大概暗含着两点意义:
第一点,是具有象征意味的。日后的老舍,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主要是姓氏与血脉,还有他那为国尽忠的高尚精神,这很重要。而老舍从母亲那里继承的,却不但有血脉,更包括着一生用之不竭的性情和品质,以及绝不轻易改变的做人方式,这想必更为重要;
第二点,则应当说是可以在老舍毕生的多种成就中不难得到印证的,即他的呼吸、他的经历、他的气质、他的感情„„都是从这里开始生成、放射与升华的,在这里,深扎着他的人生之根、人文之本。舒乙先生发现:“从分布上看,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地名大多集中于北京的西北角。西北角对老城来说是指阜成门——西四——西安门大街——景山——后门——鼓楼——北城根——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这么个范围。约占老北京的六分之一。城外则应包括阜成门以北,德胜门以西的西北郊外。老舍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这里。”[1](p
87)而这个发现,支持着的,应当是如下的一种思考:这片作家一生写也写不倦的老城西北角,刚好相当于是清末(也即老舍儿时)的正红旗驻地和正黄旗驻地。清代的八旗制度对旗人们的命运和行动是有严格限制的,他们不仅一生一世要被束缚在当兵吃饷的人生轨道上,而且连日常居住和出行的自由也被剥夺了。他们只可以居住在本旗驻防地域之内,即使是因贫困等原因要典出原来的住所,也不许可离开本旗驻地太远;至于每日里的外出也只是允许按规定的路线上岗下岗,在没有获得准许的情况下假如擅离本旗驻防地较远,便会以“逃旗”的罪名,受到严厉制裁:妻小财产会被充公,本人甚至要被流放到边疆做苦役。
老舍成为作家的时候,清朝已经灭亡,八旗制度也早已废止。没有谁再来约束他的写作范畴必须如何。然而,我们却意外地发现,早年间对旗人世世代代产生控制作用的旧制度,此时,竟对清朝解体后若干年才问世的老舍作品,产生着某种潜在的精神制约。这不能不让人多少有点儿诧异。我们几乎很难想象,北京老城的西北角,在这片浸润着老舍父精母血的旗籍“热土”中,所萌发出来的文化心理意识,对作家的终身,居然产生了如此深刻的潜在影响!
老舍与北京城的不解情缘,还由于他有着一位为了保卫这座城池而壮烈捐躯的旗兵父亲永寿。永寿在八旗军队中的身份,用满语讲叫作“巴亚喇”,用汉语说就是“护军”。清代
的护军,是“拱卫京师”诸兵种中的一支,它的任务,是专门负责捍卫整个京师的安宁。许多年来社会上曾经人云亦云地传布八旗子弟全都是些堕落人物的流言,其实很不确切。有清一代,满民族为我们祖国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付出的牺牲也是巨大的。虽然到了清代中晚期,官场上的腐败风气日盛,但这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个民族。直至清末,在八旗下层官兵的心间,旧日形成的为爱国护民而不惜奉献一切的精神,“不得捐躯国事死于窗下为耻”的观念,依然是相当牢固的。迟至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及其之后几十年间,八旗将士前仆后继、浴血抗敌的事迹,仍然在各类史书上记载良多。以至于远在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也曾撰文高度赞扬八旗官兵誓死保卫国家的壮烈之举。在当时的京师八旗营房中,贫穷尚武的旗籍士兵们,在家徒四壁的情况下,还是要按照八旗制度的规定,自购兵器战马,不忘国家重托,他们嘴上常常挂着的口头禅,还是那么一句掷地有声的硬话:“旗兵的全部家当,就是打仗用的家伙和浑身的疙瘩肉!”[④]他们一贯地忠勇可敬,贫苦困顿从未折损了世代相袭的拳拳报国之心。[2](p4)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即庚子年,为反抗八国联军的疯狂入侵,八旗军人们为护卫祖国的首都而蹀血奋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老舍的父亲永寿就是在这一战斗中尽忠殉国的。对于这片撒下过父兄们一腔热血的土地,作家老舍会持有怎样的情感,我们是不难想见的。
老舍在心理上有浓重的恋京情结。他1936年发表的《想北平》[3](p62),文章不长,拢共不到2000字,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其真挚、深沉程度,却是异乎寻常的。作者不是泛泛地历数北平(北京)历史文化或者风光习俗的诸多可供思怀之处,从一落笔,便向属于几乎是私密式的的情感深井中开凿:
„„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青蜓一直到我梦里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个小的事件里有一个我,我的每一思念里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来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里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说而说不出”,是老舍意欲书写自己与北平之间那份特殊情感时,一再使用的说法。一位本来是多么擅长于语言表达的优秀作家,写到此处,竟然几乎到了喑哑失语的地步,足见其动情之切和伤情之彻。北平,对老舍来讲,早已不简单地是一座古城和一方一般意义上的故土,早已不是寻常人们那种“枝枝节节”的记忆,那是他一生都将叠印在心头的、亲人般亲切可感的深刻形象,那是与作家自我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在这段历史上面,深深地镌刻着满民族先人们为国家和民众慷慨付出、在国家和民众的危难关头奋战到底以身相殉的事实。然而,这段依然留存着父兄们斑斑血痕的、由烈火和生命写就的历史,却在民国年间,因为到处风行着大汉族主义的民族歧视[⑤],而教作家老舍牢牢铭记心头却又只能是
欲言又止!老舍一提起北平(北京),当然会本能地产生出子规泣血样的心理冲动。作家心底里深积着的这份难以言明的情感,正是他启动许多创作活动的最初燃点。
人们还会记得,在老舍的诸多叙事作品中,借人物思想表达这种满人恋京情结的,不胜枚举。《骆驼祥子》里面的祥子[⑥],本来只是一个来自“乡间”(有可能是清代八旗兵驻防在京郊之“外三营”的青年),却那样执著地把古城北平当成“他的唯一的朋友”,一度被抓到远郊去,仍“渴想”着这座“没有父母兄弟,没有本家亲戚”的故都,认定“全个城都是他的家”。每逢在城里困厄到了极点,他也总是反复叮咛自己:“再分能在北平,还是在北平!”以至“他不能走,他愿死在这儿。”从当时故都北京旗族人们的心理和文化(虽然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太高的文化)上讲,他们中间的每个人,都具有着一份命定是属于这座古城的归属感。
作家老舍最擅长写的是旧北京的下层市民生活。这也和他的满族出身直接相关。随着清朝的覆灭,北京城的下层旗人失去了“铁杆庄稼”,又一时难以学到较多的谋生手段,为饥寒逼迫,大批涌入城市贫民的生活行列。他们当中,洋车夫、巡警、艺人、工匠、小商贩,都大有人在,就是沦落风尘成了妓女的,也不乏其人。青少年时代的老舍,贫寒至极,与这些苦同胞们在命运上是休戚与共的;他在成了作家以后,继续一往情深地关注着这群苦同胞的遭遇。于是,这类含有北京城满族血统的生活原型,便络绎不绝地被作家引进了他那些不朽的作品中,成了我国文学画廊上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典型。
老舍自幼生活在北京的满族社区,从他的精神世界到他的艺术根基,不可避免地被打下了种种京城旗人文化的烙印。
清代后期,京城满族成了一个相当艺术化的群体。清初确立“八旗制度”以来,下层的旗人们从婴儿一出世,便被八旗衙门记去了姓名,统治者用少得可怜的“铁杆庄稼”(即所谓“旱涝保收”的钱粮)买走了他们的终生自由,当兵成了旗人们活在世上的唯一前程,日子过得多么惨,也不许从事任何经济活动,不许擅离驻地,人要像鸟儿一样被关在笼子里一辈子。这显然是人生的大悲剧。为了找到心灵上的平衡与慰藉,艺术成了他们调节生活的重要途径,渐渐养成了整个民族的艺术志好。旗人们在吹拉弹唱、戏曲曲艺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形成了很强的实力。全民族艺术化的倾向,后来愈演愈烈,竟一直体现到:以“撇京腔”来寻求动听的语感享受,用诙谐幽默的生活情趣来排遣光阴,甚至于还把日常的礼节礼貌都安排得充满艺术性„„老舍,正是落生在这么一个艺术化了的民族。虽然他家和许多旗人家庭一样,穷困潦倒。但是,境况的贫苦和文化的“阔绰”,却是这样一类京城下层旗人们的生活现实。生计上艰难的家庭,艺术上富有的民族——是老舍出身其间的相悖相辅的社会环境。日后成了大作家的老舍,从他早年间耳濡目染的民族文化习养里面,获益匪浅。 北京话是老舍生来便享有的一笔文化财富。满族人自清初定都北京起近 300年间,先是基本放弃了满语,随即对京城流行的汉语,进行了极具耐心和极大程度的改造,京腔京韵是经过了一代代视语言为艺术的满人们的把玩、锤炼,才变成了后来这么清爽悦耳、富有表现力的。青少年时代的老舍,对“京腔京韵”跟旗人社区的特殊关系颇有感受。得力于这样的语言熏陶,加上后天的努力切磋,老舍终于成了现代作家中运用北京大白话写作的一代宗师。他能在创作中运斤如风地驱遣调动北京话,将北京话的内在美感准确地捕捉住,再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胡适说过:“旗人最会说话,前有《红楼梦》,后有《儿女英雄传》,都是绝好的记录,都是绝好的京语教科书。”[4](p542)周作人也曾指出:“中国用白话写
小说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由言文一致渐进而未纯净的语体,在清朝后半成功的两部大作可为代表,即《红楼梦》与《儿女英雄传》。现代小说的意思尽管翻新,用语有可凭藉,仍向着这一路进行,至老舍出,更加重北京话的分子,故其著作正可与《红楼》、《儿女》相比,其情形正同,非是偶然也。”[5]
老舍创作风格之一是“笑中有泪,泪中有笑”。他的代表作悲剧居多,可这些悲剧又往往以独创的幽默特色著称。用幽默笔法写悲剧,是老舍的专长。老舍的这一风格,也源起于满民族的历史悲剧以及北京旗族的精神气质。清末,生活在“笼子”里的旗人们,痛苦郁闷,为了稍获解脱而不能不着意练就愁里寻欢、苦中作乐的本事,在压抑的社会阴影里彼此戏谑调侃;到了民国初年,他们的社会地位又下滑了一大截,本已很有艺术感觉的下层满人们,更是得在插科打诨间,讨得暂时而且可怜的心理快慰。久而久之,满族人普遍养成了夹杂着几分玩事不恭的幽默天性,而这一点尤以京城旗人为甚。老舍就是在这种融汇着复杂生活情调的现实中泡大的,也被浓重地染上了倾向幽默的思维习性。这种习性,从一开始,就自然地被注入他的创作活动中,后来这条路越走越宽,从而达到了悲剧主题的严肃性与艺术风格的幽默感的水乳整合。可以说,老舍式的幽默格调,亦出于作家对京城满族文化的包容和提升。
老舍与满族与北京这座城市以及北京文化的关系,实在是说不完的。今天我们在议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也许可以将它扩展为一些更进一步的思考。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北京这座古城已经再次成为了让世界瞩目的地方。北京城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最优秀的组成部分之一,越来越被人们广泛重视。发掘北京文化的宝藏,阐释北京文化意蕴,展现北京文化的价值,弘扬北京文化的精神,都已成了今日北京文化界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当然应当站得更高些看得更透彻些。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文化从来就是生活在这片国土上的各个兄弟民族共同缔造的。北京城作为辽、金、元、明、清历代国都,早就叠积、浸润着不同民族多重的文化营养。现在,我们要发掘、阐释、展现和弘扬北京文化,当然应当怀着一种包容起多元文化的胸襟。就拿老舍先生出身其间的满族来说,几百年来,在与中原文化交流会通的过程中,曾经多有作为,多有贡献。今天人们在说起北京文化的时候,差不多都要提到京戏和老舍,而人们却往往不大能够注意到京戏这一项集体性的辉煌艺术成就和老舍文学这一项个人性的辉煌艺术成就,都与满族有着非常直接的关联。当然,满族对北京文化的贡献还有许多,例如评书、相声、单弦、北京琴书甚至曲剧等曲艺、戏曲样式的诞生与繁荣,例如北京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餐饮文化的蓬勃发展,再例如融入了北京人血液里头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采气质、审美尺度等等,也都受到过满族传统的极大影响。
2008,北京将要作为缤纷中国的一面橱窗向当代世界充分敞开。届时,如若我们能够将作家老舍及其文学世界,作为北京城的一种全息的文化图像,呈现给五洲四海的宾客,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效。当然,如果把老舍身后丰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也一同阐释出来,想必我们的客人们会更有兴趣。
--------------------------------------------------------------------------------
[①] 在清代,“民人”是与“旗人”相对应的称呼,指的是除旗人而外的所有人和所有民族。
欲知北京先读老舍篇三
《老舍与北京》
老舍与北京
摘要 老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跨越式的人物,一座伟大的文学丰碑。说起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民文学家,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和他人生紧密相联的一座城市——北京。老舍与北京的情缘连结了他一生的岁月坎坷,他发自内心的对北京的眷恋和热爱是不同于一般市民的。在老舍和北京之间有两座桥梁,一座是“满清”,另一座则是“京味小说”。老舍作为满洲正红旗人,对有清一代的首都北京之情感不可谓不复杂。他作为一个以北京题材见长的文学家,所创作的文学创作都是植根于北京这片土地的,北京见证了老舍文学创作的辉煌,也目睹了老舍生命的结束。本文将从老舍的人生经历、文学创作、心路历程等方面,全面地分析老舍和北京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
关键字 老舍;北京;文学;京味
Lao She and Beijing
Abstract
Lao She,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one can not span type character, a great literary monument. Speaking about the legendary people's literature, we have to mention and his life closely linked to a city -- Beijing. Lao She and Beijing love connects his years of ups and downs, from his heart to Beijing. And love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public. In Lao She and Beijing between two bridges, one is" Qing", another is" the king s". Lao She Manchuria as the red flag, the capital of Beijing 's emotion is not complicated. He as a Beijing theme good literature, all his literary creations are rooted in the land of Beijing, Beijing witnessed Lao She's literary creation is brilliant, also witnessed the end of Lao She's life. This article from the Lao She's experience of life, literature, history and other aspec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Lao She and Beijing that cut ceaseless, manage to return chaos.
Key words Lao She Beijing local literature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一、绪论
一说起华盛顿城,人们不由自主地就会联想到乔治·华盛顿;一说起中山市,我们就会想到国父孙中山先生;一谈起圣地亚哥城,我们也会很快想到当年为西班牙军队祈福的传教士圣地亚哥。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为了纪念这些人的伟大功绩,城市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但是北京从来没有用老舍的名字命名过,为什么在文学方面,一提及北京,我们首先就会想到老舍呢?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在现代文学历史中有一个“京派”的文学流派,沈从文、朱光潜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就在京津。不过从文学的选材、内容和语音来看,他们的文学创作和北京,真得是没有什么关系。然而老舍则不同,他虽然不是“京派”的作家成员,但是从现代角度上说,他却是写北京写得最深刻的、最真挚的,真真是达到了一种入木三分的境界了,他笔下的北京市民形象也是最饱满的“球形”人物。
“那辆车是他(祥子)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老舍就是用这样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拼命挣钱,梦想拥有一辆黄包车的车夫祥子形象。
“真是家贼难防呀!看好东西眼馋是不是?眼馋自个儿挣去呀!卖嗓子,卖脸子,你还卖身呢你!”老舍还可以用这样的泼辣语言赋予一个旧时代的投敌卖友、鱼肉乡里的女恶棍“大赤包”形象以无限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老舍还塑造了一批经典的人物形象,如圆滑干练的王利发,实业救国的秦二爷,老实本分的祁瑞宣,泼辣霸道的虎妞,阴险恶毒的冠晓荷等等,这些人物形象和老舍本人一样,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在形象、语言、行为等各个方面都打上了深深的“北京”烙印。
不得不说,大概是从老舍一出道,人们就开始讨论他和北京这座老城的内在契合了。但是也许是时间太过久远了,到现在人们也不能很好地来全面分析老舍和北京的关系。不过,随着“老舍与北京”这一话题的不断深入开掘,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前进,这一话题的内蕴和意义也一定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二、生活和北京
我们要研究一个人物和一座城市之间关系,一般选择最原始的东西作为突破口。这个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从这个人的原始出身和成长环境出发,去探求他和城市的关系。因此,我认为研究“老舍与北京”,当然也应该是如此。更何况,众所周知,老舍出生、成长和北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源于先天的。
(一)生活在北京
老舍,1899年生于北京的一个叫做“小羊圈儿”的胡同,幼年时就同母亲相依为命。自幼在北京四合院中成长的老舍,对车夫、娼妓、戏子、农民、小商贩这类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了如指掌,每日听着大杂院里的女人们嬉笑怒骂、看着男人们在外头疲于奔命,挣几吊养家的小钱,使得老舍从小就极其喜欢通俗的
民间文学和市井艺术,而他在日后的文学创作中也秉承了这样的风格。
老舍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民文学家,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北京人民,他创作的素材来自现实生活,他创作的思想源于平民意识。而他在创作文学作品之前,十几年的文化积淀也恰恰也是汲取自不起眼的北京市井生活。
老舍自幼在北京成长,他的求学之路也大体是围着北京城转的。老舍九岁时,还目不识丁,但是偶遇宗月大师的经历,却从此改变了老舍的命运。正是在宗月大师的资助下,老舍踏出了自己求学之路的第一步。老舍在其文《宗月大师》中提到:
没有他(宗月大师),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我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受到过他的好处,现在我希望他真得成了佛,盼望他以佛心来指引我向善,正像他三十五年前,拉着我去私塾那样。
1913年,老舍考入北京师范学校。五年之后,成为了北京第十七小学的校长,开始投身到社会工作之中,并在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中,为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老舍一生最主要的成就,不是早年去英国讲学;也不是汇入洪流,投身抗战;而是用他手中的笔,描摹了一幅又一幅北京下层人民的生活画卷,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歌颂了新时代的光明,给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以希望的曙光。
老舍的文学作品是他一生光辉的代表。《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和《龙须沟》等作品代表着他在小说和戏剧方面的最高成就。而这些作品之所以那样深入人心,塑造的人物那样栩栩如生,情节那样的曲折完整,原因就在于全部的作品原型,都来源于老舍笔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北京生活。
我们在品读老舍的作品时,就仿佛是置身于北京城中,看着市井中跑来跑去的黄包车夫,听着店里小二招客的京腔吆喝声,吃着北京特产的糖炒板栗,欣赏着北京这座古都,千年的文化积淀„„正是这些植根于北京现实生活的作品,为老舍赢得了极高的赞誉和社会地位。因此说老舍是因写北京而成名的,恐怕也不为过。
(二)思想和北京
1、热爱北京的民族情节
老舍是满族人,也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对北京的热爱是应该说是先祖遗传的。昔日,满清入关,面对与自身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原文明,并没有采取敌视和消灭的态度,反而把几乎所有生长在白山黑水的满族人都迁到了北京。随着二百多年时光的推移,八旗子弟早已忘却了先祖生活的白山黑水,把北京看作是自己真正的故乡,因此对北京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老舍一家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在老舍后来的文学作品中,所写故事几乎全部都是围绕着北京开展的。
2、发自内心的恋京情怀
从老舍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方面看,我们知道了老舍与北京的关系是非比寻常的。但是,真正把他“束缚”在北京这片土地上的还应该是他发自内心的“恋
欲知北京先读老舍篇四
《老舍与北京》
欲知北京先读老舍篇五
《老舍与北京城》
老舍与北京城
作者:谢鹏程
来源:《文化产业》2015年第04期
摘 要:老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一生六十七年中在北京度过四十二年。老舍的文学创作是围绕北京城展开的,他的《茶馆》取材于北京的市民生活,描写了三个时代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北京话构成了老舍小说世界的主要媒介,描写北京市民平常人生时,融入了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老舍笔下的北京是真实的,山水、名胜、胡同、店铺都是现实中的存在。正是北京城孕育了人民作家老舍,正是老舍笔下的文学作品为北京城增添了无穷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北京;京味语言;文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2
老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六十七年中在北京度过四十二年,最后在北京去世。老舍与北京城的关系较为显著地表现在他的小说中,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全部是写北京的。老舍用富有北京地域特色的语言讲述北京的故事、描写北京千姿百态的人物,因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因此探究老舍与北京城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老舍的文学世界、探究文学创作和地域的深层关系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1]。
一、老舍与北京城的人——《茶馆》
老舍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他的《茶馆》取材于北京的市民生活,描写了三个时代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个人像展览式的“浮世绘”。老舍选取“茶馆”作为剧本的场景,笔触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老舍在《茶馆》中主要描写了两类富有代表性的人物,表达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一)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赞美
《茶馆》中以“裕泰大茶馆”的掌柜王利发贯穿全剧,塑造了王利发典型的北京小市民的人物形象。王利发身世凄苦,父亲死得早,二十多岁就独立应付生活,在复杂的生活磨砺中学会了逆来顺受和圆滑世故,按着老辈儿留下来的老办法,天天堆着笑脸去逢迎每一个来到他茶馆的人,即便是面对特务甚至地痞流氓的滋扰,他也是笑脸相迎,在温顺本分中讨生活,常劝茶客们“莫谈国事”[2]。王利发是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中老北京普通市民的典型代表,老实本分又带着世故圆滑,为了生存想尽各种办法,费劲磨难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二)对民族资本家和没落贵族的同情和批判
《茶馆》中的秦仲义是落魄的民族资本家阶层的代表,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戊戌变法又因为旧势力的反对而被迫失败之后,自己怀着报国的热情,变卖了家产,期望实业救国,自己确实也做出了一番事迹,但是在抗日战争之后,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这份家产,却被当地的国民政府给没收了,没收之后,这份产业却又被一群无能的败类给变卖了。面对这一切,秦二爷面对这一现象只能是痛心疾首,对于这个世道也是充满了彻底的悲观和失望“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老舍在戏剧中对秦仲义的失意人生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同时又对他的沉沦进行了批判。他有实力改变中国,但是其不愿意联合底层人民,最终只能失败。
常四爷是《茶馆》中一个没落旗人贵族的典型形象。他虽然经济潦倒却能自食其力,忠肝义胆关心国事,瞧不起“吃洋教”的马五爷,瞧不起崇洋媚外的国人“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意儿”,因为说出“我看哪,大清国要完!”而被被抓去坐了一年多大牢[3]。出狱又参加了义和团运动,用自己的力量维护国家的尊严。最后在最困难的时候靠担筐贩菜、挎篮子卖花生米,依然坚强地生活着。老舍在戏剧中热情歌颂了常四爷的一身正气和不服输的精神,对这位满族的平民硬汉叫好。
二、老舍与北京城的话——《 四世同堂》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从走上文坛开始,他就致力于追求语言民族性、艺术性和独创性的高度统一。他在《老舍的北京》中说:“小说是要绘声绘色地写出来,故必须生动。” 老舍作品中的代表之一《四世同堂》最引人注目的特色就是浓郁的 “京味”语言,生动形象,准确精练,质朴自然,通俗明白。
(一)浓郁的京城生活气息
老舍作品的“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展示了浓郁的京城生活气息。老舍的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老北京生活画卷。《四世同堂》的语言炉火纯青,将北京生活中的普通语言加以组合却营造出耐人寻味的生活韵味,在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具体事物时,不停止于形象生动上,他还善于把自己的感情融合进去,表现自己鲜明的态度,爱情的感情,使是非、好恶清楚明白地溢于言表,读来是一幅幅的场景展现,显示着浓郁的民众气息。老舍在《四世同堂》小说开篇写到无论战事如何紧张,祁家人也不能不为祁老人祝寿:“别管天下怎么乱,咱们北平人绝不能忘了礼节。”,“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4]。”用老年人常见的心态来展示时代的意义,祁老太爷最为封建家族制的大家长,是传统宗法制的拥护者,庆八十大寿便成为他四世同堂的理想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北京“礼节”折射出了富有皇城气息的生活情趣和“老北京”的性格懦弱、苟且偷安的心态展露无遗。
(二)含蓄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老舍先生运用比喻不仅生动形象面明含义深刻。他常常通过比喻进行开掘解剖,使比喻发掘出新人耳目的含义,成为有隽永哲理意味的箴言和警句,他的比喻为句富有深邃的艺术魅力。如:我们必须像一座山,既满生着芳草香花,又有极坚硬的石头。在目睹了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无畏后,“一号的日本老婆子反倒把她的两扇大门敞开了。门一开,她独自微笑起来,像是在说:„要报仇的就来吧。我们欺压了你们八年,这一下轮到你们来复仇了。这才算公平
[5]。‟”小说通过日本老婆子的深邃言辞来表现了日本战败自己不觉愉快也不羞耻的复杂心情。她对日本的侵略本来就不赞同,对自己国家的失败也颇觉坦然,只有面对中国人抗争的举动后才认识到了战争的冷酷,那些战争中死去的千千万万的人牵动了她的心,通过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日本人“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真理,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同人群的生活思想和抗争。
(三)鲜活纯熟的市井语言
老舍的语言艺术得力于他对北京市民语言及民间文艺的热爱和熟悉,他一贯坚持用北京的口语、俗语进行创作。在他的作品中,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更是纯正的北京口语,个性化色彩极强。例如,《四世同堂》中为了更形象地塑造被鞭挞的对象大赤包的卖友投敌和不知羞耻,作者在大赤包当上了“妓女检查所所长”之后,刻意用市侩的语言描写了她的得意忘形,“气派之大已使女儿不敢叫妈,丈夫不敢叫太太,而都须叫所长。”连丈夫冠晓荷巴结地“报告太太”的称呼也并不使她满意,她要求说成:“所长太太!不!干脆就是所长!”。通过白描式的语言展示了京城市民原滋原味的市井语言,塑造了人物鲜明的形象。
三、老舍与北京城的地
北京是老舍笔下的展示的舞台,老舍笔下的北京是相当真实的,山水、名胜、胡同、店铺基本上用是现实中的存在。研究者对老舍笔下的地名进行了统计,发现有二百四十多个北京真实的山名、水名、胡同名、铺店名,如此庞大的数字构成了和现实中的北京城遥相呼应的文学北京城。现实的北京城是小说故事开展的背景,在老舍的小说中按地名的泛指和专指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代表性的泛指地名,另一类是存在于现实中的专指地名。
(一)作品中具有象征性的泛指地名
老舍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有时并不把作品的主人公们直接安排到这类地方去活动,而是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象征性泛指地名来作为故事的地点背景。老舍写这类地名有时是为了给北京城描绘一些地理特征,似乎随时随地在强调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北京的,有时是为了讲述北京的风土人情,有时是为了介绍主人翁的某些爱嗜和欲望。这类地名有的是老北京的角角落落如“城东南角的老宅院”、“西单牌楼的一家满汉饽饽铺”、“西单牌楼的一家公寓”、“西单牌楼的一家剧场”、“往南路东打酒,对面猪肉铺”、“顺城街路北的小庙”、 “南边的小铺”、“西边冰窖”等,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老北京的一草一木,感知人物生活的场景。
(二)北京城现实中的店铺和胡同
老舍在作品中还描写了北京城现实中的大量的店铺和胡同,占绝大多数,把各个作品中的汇集在一起,共有二百四十多个。老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作品的主人公多是描写的社会下层人民,因此场景的展示一般以中小胡同居多,属于这类的地名有:小羊圈胡同、大院胡同、砖塔胡同、兵马司胡同、丰盛胡同、堂子胡同、板子胡同、旧鼓楼大街、救世军、蒋养房、护国寺街、土城、西安门大街、南苑、北长街、毛家湾、定侯胡同、东交民巷、龙须沟等等。例如《赵子曰》就以旧鼓楼大街为故事的主要发生地点,《离婚》是以以砖塔胡同为故事背景。在这些老北京的大街胡同中演绎着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欢离合,增强了小说故事真实感。
四、结论
综上所述,老舍与北京城有着紧密的联系,老舍的文学创作是围绕北京城展开的,北京城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故事的背景,彰显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他的《茶馆》取材于北京的市民生活,描写了三个时代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个人像展览式的“浮世绘”。北京话构成了老舍小说世界的主要媒介,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平常人生时,融入了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北京是老舍笔下的展示的舞台,老舍笔下的北京是相当真实的,山水、名胜、胡同、店铺基本上用是现实中的存在。正是北京城孕育了伟大的人民作家老舍,正是老舍笔下的文学作品为北京城增添了无穷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谢昭新.论《骆驼祥子》“说”与“写”的民间叙事艺术[J]. 民族文学研究. 2013(05)
[2]尚炜,王新萍.抗战时期老舍笔下的襄阳[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06)
[3]余洪涛.试析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3)
[4]陈红旗.都市体验、革命叙事与老舍的文化选择[J]. 民族文学研究. 2012(06)
[5]王志红.老舍作品中的北京情结[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欲知北京先读老舍篇六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阅读答案》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阅读答案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22分)
①我从高中时代起,就读老舍先生的著作,什么《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我都读过。到了大学以后,以及离开大学以后,只要他有新作出版,我一定先睹为快,什么《离婚》、《驼骆样子》等等,我都认真读过。最初,由于水平的限制,他的著作我不敢说全都理解。可是我总觉得,他同别的作家不一样。他的语言生动幽默,是地道的北京话,间或也夹上一点儿山东俗语。他没有许多作家那种忸怩作态让人读了感到浑身难受的非常别扭的文体,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动在字里行间。他的幽默也同林语堂之流的那种着意为之的幽默不同。总之,老舍先生成了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②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儿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儿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③以后是激烈动荡的几十年。又见了老舍先生,上距第一次见面已经有20多年了。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起50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爷”。他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
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1987年10月1日晨
5.本文写了老舍先生哪几件事?你认为老舍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
6.老舍先生的大事很多,季老为什么全写了些“芝麻绿豆的小事” ?(4分)
7.作者认为与别的作家相比,老舍先生的作品主要有什么特点?(4分)
8.有人说:文章的题目是“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单是第①段却写作者对老舍先 作品的迷恋,跑题了,应该删除。你同意这个观点马吗?请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9.文中有两处画线句,请选择其中的一处做赏析(4分)
(提示:可以从词语使用、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入手)
参考答案:
5.暑假陪老舍先生吃饭;老舍先生请大家吃饭;理发时老舍先生悄悄地为我付钱。(3分)
人物形象,不摆架子、和蔼可亲、热情大方、细心体贴人。(3分)
6. 小处更能表现人的品行,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以小见大来表现老舍先生蔼然可亲、深入百姓、细心体贴等优良品质。
【俗语:大人物看细节,小人物看气节。】
【季羡林先生语: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7. 一是语言生动、幽默;二是老舍的作品有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跃在字里行间。
8.示例:我不同意这个观点(1分)文章第1段写作者对老舍先生的迷恋正好表现了老舍先生虽然名气极大,却没有架子极为平易近人的文章主旨。(3分)
9.略(能从某一角度来赏析,言之成理即可)
欲知北京先读老舍篇七
《老舍与北京》
欲知北京先读老舍篇八
《春风老舍 阅读答案》
春风 老舍 阅读答案
1.请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认识。
3.请仔细阅读第④节,看看济南与青岛两地的春风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4.作者在文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两地的春天都多风,两地的秋天都长而晴美 不同点:夏天,济南很热,青岛是避暑胜地;冬天,济南冷,青岛温暖。
2.写济南、青岛两地秋天的美丽,是为了反衬春风的粗猛和寒冷,突出两地春风的令人不快。
3.两地的春风给作者以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感受
4.示例:“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秋天小山的色彩美。
欲知北京先读老舍篇九
《六年级语文下册 草原 (老舍)课件 北京版》
上一篇:描写景色的词语30个
下一篇:猫,狗拟人句,各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