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春节】
科技人员座谈会讲话篇一:在全市科技工作者迎春座谈会上的致辞
在全市科技工作者迎春座谈会上的致辞
2010年2月2日
同志们、朋友们:
“虎跃瑞霭照中华,丽日春光映彩霞”。
今天,非常高兴和市科技界的各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迎新春佳节,共同就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繁荣科学事业、为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在此,我代表广东省科协,向本次会议的隆重召开和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过去一年是市科协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市科协在肇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桥梁纽带职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很多工作走在全省科协系统前列,创造了很多很好的工作经验,成为全省科协系统的排头兵。
一是服务经济发展工作亮点多。市科协率先在全省科协系统开展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奖”工作,这是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群众进行科研、应用和普及科学技术,服务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也为广东省科协系统创造了这方面的工作经验。积极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连续几年均有几个项目获得中国科协、财政部和省科协、财政厅的表
彰,同时成为我省第二个实行市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地市科协,对全省科协系统“科普惠农计划”的实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科学普及工作实效好。科协抓住重点,突出主题,围绕四大人群,深入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技咨询、科普影视、祠堂科普等科普活动,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加大了科普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参与科普动漫制作,创作选送了优秀作品参加广东省第三届科普作品创新大赛;利用《广东科技报》平台,开办了《端砚文化》专版,进行《端砚文化》系列报道,创新了科普宣传的途径,丰富了科普宣传的内容,为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促进文化强市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是学术交流工作影响大。创办了“科协论坛”,论坛水平较高,影响较大,成为了全市科协工作的新品牌。加强广佛肇合作与对接,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贯彻实施,成功举办了“2009肇-佛科协工作交流座谈会”、“2009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巡讲”活动,与珠三角城市科协共同签署《珠三角科技团体交流合作协议》,为促进肇庆市科协与珠三角及港澳台科技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新形势新任务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肇庆各级科协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认清形势,牢记使命,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科技兴市、
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发展科技事业和科普事业,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积极为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一要围绕衷心,服务大局,在促进肇庆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下功夫。肇庆市纳入珠三角发展规划以后,对肇庆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科技工作者和各级科协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最近考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为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上来。
二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下功夫。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要求,切实加强科普工作,推进科普工作法制化。要以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总揽科普工作全局,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科普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科技宣传、教育、培训和普及,大力强化科普服务,全面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三要全面建设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在做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工作上下功夫。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各级科协要按照“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要求,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把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努力拓宽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提高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抓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
同志们、朋友们,新的起点孕育新的希望,新的征程呼唤新的作为。我深信,在肇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一定能为肇庆市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此,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胜意!
谢谢大家!
科技人员座谈会讲话篇二:青年科技人员座谈会
青年科技人员座谈会——秦总为初入职场者指引方向在当今这样一个房价、物价都急飚不下的社会状况下,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都怀揣一个职场快速提升的梦,以缓解经济、人脉等各方面给自己造成的压力;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下,我们这些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有幸得到秦总指点迷津,在追求速成与稳步提升之间维持平衡状态,走一条正确的职业发展路径。人的一生所做的事情大抵可以分为两件:第一件是做一直重复的事情,第二件是探索未知的事情。秦总把我们每天的工作归纳为一直重复做的事情,而对于这一事情,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做到将工作上的每一件小事都圆满完成。能够做到较好的完成了这人生的第一件事,则可成为替公司生产价值的员工。此外,秦总将我们在工作中碰到的新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等,归纳为努力探索未知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并且要积极主动去现场观察,多思考勤琢磨,在这一环节中,虽然发现问题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只有解决了问题才能真正为公司创造有用价值。只有充分做好人生的第二件事,你的人生道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利。合理借鉴当前国内外的优秀科技成果,消化吸收,研究创新提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秦总举例国外机车的转向架可以不经退火直接投入应用,而目前我们国内生产的转向架必须经过退火工艺才能达到使用要求,此过程耗时、耗力、耗资,建议引进吸收这种先进的工艺技术——低应力焊接技术,以生产出不需退火即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转向架。当谈到这个项目的难度时,秦总只是淡然地跟大家讲了220的故事,220其实是现在大家常用消毒碘酒的一个接地气的名字,因为在实验这种消毒碘酒时,总共经历了220次的失败才获得成功,因此碘酒得有此名。秦总跟大家分享这个故事,意在告诉我们这些年轻人,不能被当今浮躁的社会所同化,要静下心来,不惧失败;前期所经历的失败并不等同于不成功,它们恰恰证明了这种方式行不通,这就为成功减少了一种失败的可能,也即离成功更进了一步。秦总以一种通俗易懂的经验交流的方式,向我们广大青年科技工作人员传达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途径: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探寻未知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惧失败,如此则能逐步实现人生价值。
科技人员座谈会讲话篇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实践锻炼座谈会发言稿
赴xx实践锻炼座谈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叫XXX,是XX配电运检工区运检班副班长,本人有幸代表XX公司配电专业,参加此次XX公司组织的赴XX实践锻炼交流学习,并从中感受到了XX供电局配电管理、班组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三个月的交流学习,亲眼目睹了XX供电公司为适应“三集五大”改革发展的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变革,切实体会到他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超越的魄力和勇气,也强烈感受到这里的每名员工重执行、抓落实、谋实效的良好作风,通过对这些理念、方法、成果的学习领会和思考,体会到我们和XX局在各方面的巨大差距。作为一名班组长,在交流学习后,倍感压力剧增,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此次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
此次XX之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XX配电运检工区领导对配电日常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从“三集五大”改革伊始,XX局配电运检工区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配电专业管理建设专题会,部署制定配电管理规章制度,在广泛征求班组意见的基础上,以安全为主,从细节着手,层层落实,制定了详细的生产管理制度,并要求班组制定详细的班组管理考核制度,为日常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要求从“做实、做好”两方面开展班组管理建设工作。在规章制度制定初期,工区领导每天上班都要到班组走一走,看一看,了解班组对各类管理制度的意见,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为下
一步工作掌握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足见工区对制度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
其次,XX配电运检工区将日常生产管理按辖区分配到每个专责头上,各专责分区包干,每天一个推进会,专责负责收集班组每天的工作信息,在推进会上汇报班组昨天作了哪些工作,今天要做哪些工作,需要工区层面解决哪些问题,有效地发挥了专责在生产管理方面的巨大作用。每个专责分工安排班组生产工作,并对班组每月的工作作出评价,工区结合每月工作完成情况对班组和专责进行综合考核,班组再根据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和表现对班员进行绩效考核,在整个工区形成了班组和管理层的闭环考核管理体系。XX配电运检工区通过有效地制度建设后员工都感到工作顺畅了,资料规范了,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提高了优质服务能力和团队凝聚力,班组员工个人有了发展动力,有了上进心,有了压力,员工之间互相比拼,提高业务技能,形成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XX配电运检工区培训工作扎实有效,从工区成立开始就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制定了详细的培训学习实施方案,根据工作实际,对要学习的内容按实际需求进行分类,细化到各基层班组,拟定了学习计划,合理安排了学习时间和地点,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措施,以制度学习和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努力营造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学习成为了员工实现自我发展的自觉需求,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在配电运检工区,职工处理每一项工作认真负责,都会想尽办法高效率的完成每一项工作,避免重复工作。一个企业的
良性发展,需要一个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企业团队,需要一支充满活力、勇于奉献、忠诚企业的员工队伍,在这里团队精神已经成为这个企业永恒的主题了。
与XX相比,XX公司是一个配电网基础较为薄弱,配电专业管理较落后的地区,配电专业管理还未能从思想上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配电管理制度仍不够完善,日常管理未能形成制度化管理模式,导致某些岗位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没有能充分调动起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造成配电专业管理水平滞后,加之历史原因造成的配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等原因,严重制约着xx的配电网发展。
今后xx配电工作努力方向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是要解放思想,加快专业制度建设,以科学可行的规章制度促进xx配电工作的发展,建立以管理制度为核心,专业技术规范化管理为目标的配电管理模式,逐步树立职工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意识,使各项工作做到有人负责、有章可循、有案可查、有人监督。
良好的团队精神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凝心聚力,努力培养职工间的亲和力,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职工超前思维意识、主动工作意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起“忠诚、敬业、责任”观念,做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扎实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切实注重培训效果,使得学习成为员工自我发展的自觉要求。在员工培训教育上要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培训工作,注重培训的针对性,抓好结合点,把规
章制度学习和技术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使每一名员工都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达到本专业岗位工作能力要求。
通过此次实践锻炼,我一方面系统的了解了xx配电运检工区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同时通过现场实践学习,在参与现场工作中,提高了个人专业技术综合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充分运用到这些知识更好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推动xx配电专业不断发展。
科技人员座谈会讲话篇四:A市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X市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
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次科技和人才座谈会,围绕科技和人才工作集思广益,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把人才和科技放在一起来研究。人才和科技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我们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是为了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进步和创新源自于大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所以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问题,今天我们之所以取得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一系列的突出成绩,与我们多年以来坚持推动科技进步和人才强势战略是分不开的。我们集中研究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标志着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对济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规律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一个具体行动。
结合大家谈的这个意见和这段时间的调研和思考,从下面几个方面谈一下看法,以供参考。
第一,要深化认识,切实做好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的计划。 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这
些重要论断大家应该说都不陌生,这三个第一有根据性和战略性,又具有紧迫性和建设性,特别是我市正处在蓄势转型、跨越崛起的关键阶段,处在应对危机保增长的特殊时期,关键时候必须抓关键问题,针对我市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已经到了全面突破科技和人才工作的时刻,我们提出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总基调,最根本的支撑和动力的源泉在于科技和人才,大做区域发展新高地,这个高地首先要成为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分析济宁的发展有很多瓶颈,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总量超过2千亿的地级经济大市,面临着周边激励的区域竞争,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的优势和劣势来分析,我们有两大瓶颈:
硬件的瓶颈是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规模和城市的承载能力,城市具体要素(具体发展能力)以及我们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备程度,从硬件上来讲是一个制约我们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一大瓶颈。我们拥有很多的资源优势,包括人力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这些优势要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创新的优势,必须要有相对完备的城市和基础设施做硬件的支撑。随着城市规划的修编和完善,随着一系列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配套和完善,相信在两三年的时间内,济宁城市和重点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会有一个大的飞跃和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通过大框架工程的实施,高速路网的完善,高铁的建设,机场和相关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以及城市功能和商务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城市和基础设施这个瓶颈在两三年之内应该有一个大的突破。
另外的一个瓶颈是人才瓶颈。我市一方面是人口大市,人力资源相对丰富;但同时我们又是一个人才小市,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
不优,特别是工程技术类人才与我们产业发展的需要相比很不适应,人才短腿现象越来越突出。在城市布局和相关设施相继展开的情况下,回头认真研究人才和科技创新瓶颈如何突破的问题,才能保证真正走上转型发展的道路。
实现济宁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要强调突破科技人才工作。突破就不是一般性和常规性的,而是工作力度、工作方法、政策措施、工作成效等方面要实现一个实质性的提升,这是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决定的,刚才张市长也已经把形势分析的很透彻。我对某些方面再强调一下,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是“四个从来没有”:
一是科技和人才的作用从来没有显得如此重要。当今时代,传统的生产要素在发展中的作用呈递减趋势,科技和人才日趋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谁拥有了高素质人才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谁就能赢得发展的话语权。近年来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样一个总基调,明确了以经济战略转型为主线的发展思路,确立了经济发展新高地、南北竞争合作新支点、淮北经济区排头兵三大目标定位。实现这些目标任务,依靠科技和人才,我们提出跨越发展,最重要的是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层次的跨越,实现经济转型。在我们这样的资源型地区,不转型没有出路,但是转型的路径和支撑条件是什么?转型的引擎和动力就是科技和人才,如果找不到正确的路径和方法,找不到关键矛盾,转型也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多次讲并不是由挖煤、发电转为其他方式的制造业就是实现转型,转型不仅是一个产业的转型,包括产业层次,包括创新能力,包括持续发展的能力,这都是转型的首要命题。打区域发展新高地,如果不能成为人才发展高地和创新高
地,就只能跟在别人的后边以低端产品搞规划,发展高地也就无从谈起。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一些行业过剩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很严厉的措施,十个部委发的文件,对于煤化工、水泥、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高晶硅、供电装备等行业从土地政策、信贷政策、审批立项、法律法规和纪检监察等方面出台了一系统严厉措施。现在我们要抢占发展先机,抢抓机遇,这个机遇过去是抢资源、抢市场,现在要抢政策空间。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产业是一哄而上,很快就会过剩,很快国家就会限制。两年之前国家还鼓励引导煤化工建设,风电两三年之前还是一个新兴事物,离大型的规模化、产业化离得还很远,现在风电装机已经过剩了,高晶硅现在也过剩了,所以抢抓机遇不仅是一个抢资源、抢市场的问题,还有政策空间问题。有些项目论证三五年下来了,等论证明白了,又过剩了,比如煤化工和突出的几个项目,千方百计去争取,如兖矿的项目,去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拖来拖去,国家政策一调整,就不好办了,很多事情去做了,做了就做了,就要做下去,如果慢半拍,慢慢腾腾,最后只会门槛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高,由国家鼓励支持变为限制。这些问题使我们不敢懈怠,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这些新问题,不去提升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去培植新的增长点,那么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边跑。对我们来讲,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只是低端的给别人搞配套,永远是跟在别人屁股后边。
二是科技和人才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显得如此突出。从区域综合竞争力来分析,从制约济宁发展的瓶颈要素来分析,科技和人才问题都显得尤为突出。张市长对兄弟市的人才数量、高新技术企业、高
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以及平台的建设都做了些量化的分析。不比不知道,自己和自己比,每年都有新进步,每年都有新发展,如果放到一个和我们经济总量差不多的市去比较,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差距在哪儿。科技和人才滞后及产生的副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倍发展,如果不能尽快突破,会严重影响当前的发展,而且会成为以后长远的致命伤。
三是科技和人才突破从来没有像今天显得如此紧迫。历史的经验证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过后,都催生一次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波澜,经济危机的复苏,根本还是靠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推动。最近温家宝同志到外地视察,也突出讲这个问题,战胜金融危机,实现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更好增长,根本还是靠科技和人才。目前以低碳和新能源为标志的科技新技术浪潮已现端倪,围绕相关战略产业展开的人才和技术争夺也愈演愈烈。温家宝总理考察中关村科技园时指出,知识和科技是国家和经济最具安全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终战胜经济危机还是要靠科技突破,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这样,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如此。这次危机中,我们有好多企业逆市上扬,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形成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很好的增长,根本上还是归结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意、新风光、鲁抗辰欣、博特丝杠等科技型企业之所以能逆市上扬,最根本的还是有自己创新的东西。突破科技和人才工作,既是我市的发展长远之计,也是当务之急。
四是科技和人才机遇从来没有像今天显得如此难得。当前正是突破人才和科技工作的最佳时间。一方面,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新兴
科技人员座谈会讲话篇五:科技特派员座谈会讲话
在科技特派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科技特派员座谈会。县政府 同志,县政协 同志应邀出席,对他们的到来,让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自2004年6月开展以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几年来,我们立足莘县实际,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与自我创新结合起来,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取得了较好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县科技特派员总数已达262名,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5处、科技示范基地35处、专业技术协会10个、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站5处,先后引进各类农业新技术、新成果85项,推广农业新品种96个,推广示范面积5.5万亩,带动科技示范户2.8万户,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600余期,发放技术资料5万余份,直接培训农民10万人次,科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46.5%,带动全县农民增收达
2.14亿元。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有了技术方面的困难,能够就近到特派员工作站、科技示范基地、专业技术协会或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站咨询,解答生产技术难题,实现了农村科技“零距离服务”。整体来看,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科技特派员选派范围面广。按照“自愿报名、组织推荐、双向选择、利益共享”的原则,主要从农、林、水、牧等涉农部门和乡镇优秀农业技术人员、具有技术专长的乡土人才、村“两委”干部中选派科技特派员。选派初期,我们对涉农科技人才、
乡土人才,以及农村对科技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详细调查,全面掌握了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服务意向,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达到了科技人才与农村、农业、农户的最佳组合。目前,县直涉农部门科技特派员有158名,乡镇科技特派员有129名,农民科技特派员有35名,外聘科技特派员有30名,村干部特派员10名。
二、科技特派员政策优惠。优惠的政策是确保科技特派员在生产一线踏心工作的重要保证。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使特派员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实施特派员工程的意见》和《莘县科技特派员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科技特派员下派期间,对其原有职务、待遇、编制给予保留,并优先评定技术职称;对科技特派员申报的科研项目,优先予以扶持;单独列出优秀人员评选指标,对特派员进行单独评选;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科技特派员,优先提拔重用等,如闫怀芹、翟凤锁两位同志就是因为工作干得好得到提拔的。
三、示范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围绕支柱产业的发展,在农作物品种改良、瓜菜菌果新品种引进推广、畜禽规模养殖和疫病综合防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开展了特派员示范基地建设,注重发挥特派员技术精湛、组织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优势,给足用足优惠政策,使示范基地迅速成长壮大,示范带动效果十分明显,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科技服务模式得到创新。广大科技特派员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中,紧密结合莘县农业、农村实际,逐步探索出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新模式。一是科学技术入股,体现科技价值。科
技特派员以自身拥有的技术作为股份,与农民或农业产业化企业合作,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全程参与生产管理,提供生产技术服务无缝隙覆盖,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这样,不但实现了农民、企业增收,社会增效,而且科技特派员也从中获益,实现了双赢。二是资金项目入股,实现互利共赢。科技特派员带资金、带项目与农户、企业入股合作,利用对方劳动力充裕、基础设施完备的优势,合作开办企业,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三是创办经济实体,发挥示范效应。科技特派员独资或以合伙人、股份制等形式,出资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科技园区或示范基地,以公司、经济实体的方式面向农村开展示范带动、示范推广,提供优质技术服务,收到较好效果。四是土地先租后转,辐射带动农户。科技特派员租用农民或公司土地,投资种植业或养殖业,然后再转包给农民,给予农民统一的技术指导,提高了生产效益。五是签订营销合同,免费技术服务。科技特派员以独家提供种植养殖新品种或包销产品为目的,与农户、企业签订营销合同,开展订单经济,为他们免费提供种养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运用市场营销手段,从产品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实现技术服务的固有价值。
五、社会效应比较显著。由于我县科技特派员工程工作扎实,富有成效,社会效应比较显著,科技特派员工作已经成为我县的又一张宣传“名片”。08年 月市委办公室以“莘县科技特派员工程助推农民增收”为题在全市介绍了我县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2009年11月8日县委工作简报《莘县信息》以“我县科技特派员领创科技服务新模式”为题报道了特派员工作,国家《科技日报》对翟合生科技特派员进行了报道,山西晋城科技局、陕
西榆林科技局、2009年11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考察团在市科技局的陪同下来我县参观科技特派员工作。这些报道和考察活动是上级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鞭策。
在看到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是:1、科技特派员的发展不够平衡,高专业水平特派员相对偏少;2、有的特派员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中有畏难情绪,强调客观原因多,没有通过发挥自己特长去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致使工作成效不够明显;3、受经济条件限制,对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4、科技特派员工作宣传力度还不够大,没有形成好的工作氛围和社会影响,一些部门和干部群众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不够深,表现出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
对上述问题和不足,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一是进一步抓好科技特派员的选派。重点选拔技术精、管理强,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科技人才,组织用人单位与下派人选见面沟通,签订服务协议,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科技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确保今年新选派30名特派员的任务圆满完成。同时,筛选2-3个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我县的法人科技特派员,加大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全县农业科技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定期召开工作情况通报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及时掌握科技特派员工作情
况,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稳步有序发展;采取派出单位与特派员办公室双重管理、联合考核的办法,对科技特派员进行跟踪服务、跟踪管理;建立县、乡和派驻地三级联合工作机制,共同协作,共同服务,形成层层重视、层层推动的整体发展格局。
三是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使特派员下得去、留得住,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注重提高特派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骨干科技特派员订阅技术报刊,组织优秀科技特派员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聘请有关专家对科技特派员进行集中业务培训。筹集资金,改善重点特派员工作站和示范点的办公条件,配备微机等先进设备,实现信息技术的网上查询和发布。帮助特派员筛选、申报、设计和完成科技项目,努力实现技术突破。
四是进一步拓宽特派员工作融资渠道。继续加大投入,专项列支特派员工程经费和特派员项目引导经费,积极开拓社会化、市场化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深入实施提供保障。
五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简报等宣传媒介,广泛深入地宣传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派员典型,进一步深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认识,使他们更加关心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
科技人员座谈会讲话篇六:人才工作座谈会发言稿
陈家沟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座谈会发言稿
党群工作部政工师 贾正东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1992年参加工作的,已经有19年工龄了,从参加工作起,先后从事过工人、质检员、销售员、劳资主管、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等工作,2002年调入陈矿后,先后在办公室秘书、副主任等岗位工作。2006年被评为政工师职称,当年考取了经济师职称,2008年调入党群工作部担任部长职务,目前被聘任为党群工作部政工师。
根据这次会议安排,我作为一名政工专业人员的代表,在此发言,感到很荣幸。接到矿上安排后,我在广大政工人员当中作了一定调查,自己也有一定的思考,做了一定的准备,现在就结合我们政工工作性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怎样当一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19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边工作边学习,先是自学取得了大专文凭,后来转了干,成为一名管理人员,调入陈矿后,通过自学煤炭开采工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积极借鉴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各方面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踏踏实实,靠坚强的毅力和好学的精神鞭策自己,不断适应
工作需要,适应个人发展需要,在2006年通过了经济系列人力资源专业中级职称考试,同一年还获得了政工师任职资格。在陈矿工作的9年间,我连续6年获得“双文明”先进个人,连续3年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5次被评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先后有5篇论文获得全国性经济理论成果奖,有14篇论文获得各级思想政治优秀研究成果,有20多篇专业论文公开发表并获得科技创新方面的奖励,参与的3项党建研究成果获得上级奖励,在经济专业和政工专业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课题成果,用我自己的努力为总结和推广我矿建设、发展和管理创新经验,提高矿井社会知名度,为煤炭行业经济理论建设添砖加瓦。与此同时,我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在本职岗位上认真贯彻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体基层党群工作者,紧紧围绕矿井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加强职工政治理论教育,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完善党组织建设与党员管理工作,加强新闻宣传、普法统战等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矿井管理创新,促进政工人员队伍和部门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群共建等各项活动,做出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贡献。
从自身走过的路来看,我个人觉得,要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一要忠于企业,忠诚做人,忠诚做事。忠于企业,首先是要有主人翁意识,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明白个人利益和自身发展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珍惜矿井的每一点发展成果,带着对矿
井的感情去工作,一切工作、一切思维就能从矿井利益出发,做出对企业有利的贡献;其次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性,要从心眼里对我们的矿山、我们的职工抱着感情去工作,才能对工作始终充满热情,在工作中切实负起责任;第三就是要服从组织,服从工作需要,贯彻好上级工作部署,当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见解与他人见解发生冲突时,少计较个人得失,多考虑全局利益,坚决执行上级决策和集体决定,这样才能行的端,走的正,才能得到最大多数人的认可和帮助。
二要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迎接工作挑战。敬业就是尊重劳动,既尊重自己的劳动,又尊重他人的劳动。既尊重前人创下的基础,又尊重共同奋斗的同事。有了敬业精神,就能对自己所做的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力求完善;有了敬业精神,就能积极迎接挑战性的工作,主动地承担起新的工作使命,为单位、为所在的集体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为协作的同事减轻一份负担、创造一份条件;有了敬业精神,就能把公家的事看得比个人的事重要,把自己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使自己的工作尽可能达到最好最优、经得起广泛的考验。
三要把学习作为职业生涯的第一要务。学习就是充电,一个人就像一个积蓄能量的电池,充满电不放电,电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流失,不做功,这样的员工不能为企业提供劳动价值;而只放电不充电,就会很快失去后发动力,无法为企业提供创新价值和有效劳动,这就需要经常充电。学习就是充电,当前
社会发展和企业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每天都在面临新的工作任务,接受新的事物,没有知识结构的更新换代,就无法完成企业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近年来我们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创新工程、党建创新工程,每一项工作都反映了这个道理。
四要立足现实,创先争优。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各项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最可宝贵的人力资源,我们要打造“百亿华煤、百年基业”,这么宏伟的发展蓝图,仅仅靠几句口号是吹不出来的,如果没有创先争优、勇争第一的劲头,要在甘肃这片贫瘠落后的土地上创出百年基业,是难以想象的,仅仅依靠我们一两代企业员工要实现这一愿景,也是难以想象的。在煤炭行业、在华能系统,大家都在力争上游、加快发展,我们的企业发展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岗位,从事哪个专业,都要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去对待每一项工作,要通过我们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辛勤、细致、力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形成我们陈矿的优良作风、华煤的优良作风,逐步逐步缩小我们在全国煤炭行业、整个华能系统中的差距,一步步去接近我们企业的宏伟愿景。
总之,以上几点其实都是围绕“德”来实现的。现在我党大力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说明干事业作贡献,德是第一位的,还有一句话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所以我们要成为企业的人才,就必须从“德”出发,以德促学,以德修身,以德从
业,以德养廉,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我是这样认识的,同时也在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讲出来与大家共勉。
二、对我矿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对策建议
集团公司加入华能集团以来,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提出了“人才是先进生产力”、“企业发展、人才先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人人是才,培训育才,岗位成才,绩效论才”、“人才以用为本”等科学的人才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华能煤炭和煤化工人才培养输出基地的要求,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出台了一系列选拔、培养和使用政策,在全集团营造了越来越浓厚的人才强企氛围,工作导向是十分正确的。我们陈家沟煤矿人才工作素来有着优良的传统和骄人的业绩,近几年,在集团公司的大力倡导下,矿党政更加重视人才工作,紧紧抓住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保持了专业队伍不断强化、职工素质整体提升、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的可喜局面。
对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我个人觉得还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
第一,在矿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应该在矿一级建立班子成员轮流研修培训机制。领导班子是全矿工作的司令部,班子成员的学习提高、知识更新比任何员工都迫切和重要,目前集团公司对处级以上干部也在实行轮训,但300名处级干部,一年最多也就派出去10来人,轮到我们基层矿井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照这样计算,即使人人都能安排上,30年才能轮一圈,确实是杯水车薪。
科技人员座谈会讲话篇七:在新录用专业技术人员见面会议上的讲话
在新录用专业技术人员见面会议上的讲话
区委副书记 黄大生
(2011年2月25日)
同志们:
利用今天上午时间,组织录用单位的领导和新录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召开这次见面会。今天见面的各位新同志是我们娄星区首次使用专项事业编制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录的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大家的身上承载着区领导和全区群众的期望,你们的到来为娄星区注入了新鲜血液。在这里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对你们加入娄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的这个会议,既是一个总结会,也是一个谈心会。我讲三个方面的意思:
一、对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小结
目前,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现有区直部门的工作人员,无论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都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我区工作势在必行。为此,区委、政府果断决策,决定实施“5525”人才工程。这次公开招考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实施“5525”人才工程的具体举措,整个过程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取得了圆满成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引进方式创新。在制定招聘计划环节上,因招聘单位计划编制没有空缺,我区首次设立专项事业编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实行单独管理,这是我区引进人才方式的一个新举措;在面试环节上,在全区乃至全市率先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方式,对考生之间横向比较、优劣判断更加准确、公正,在社会各界和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
反响。
二是考录组织严密。在对全区人才现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招录单位人才队伍的结构和需求,制订了详细的人才引进计划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公开招考实施方案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操作,严把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录用“六关”,整个过程做到了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没有出现违规和泄密等情况。
三是过程操作阳光。公开招考实施方案确定后,我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并通过网站、报纸、电视、公告栏等形式向社会公布了招考工作的进展情况。招考过程中,我们在娄星在线网站及时公布了考试的每一个环节和考生的成绩;考察结束后,对拟录用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了公示,广泛接收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和举报,整个招考过程真正做到了“阳光操作”。
今后像这样的招录工作还要继续进行,逐步建立起全区人才引进、培养的长效机制,使我区的干部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各项事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对招录单位提两点要求
一是新录用专业技术人才必须聘用到招考时所规定的岗位,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不得以任何名义改聘或借用其从事其他工作。
二是要加强对新录用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考核。要在试用期间多关心、多培养、多考察,定期进行谈话,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要建立新录用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奖惩机制,使他们能经常总结自己的得失,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对新录用专业技术人才提几点希望
大家刚刚步入新的工作岗位,面对的是崭新的环境,全新的事业,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工作、追求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这一切都摆在了大家面前。为使大家尽快适应娄
星、热爱娄星、更好的建设娄星、奉献娄星,在娄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为此,我送大家“六句话、十二字”,与你们共勉。
坚定 革命战争年代,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对延安抗大校训时讲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我们这次录用的专业技术人员首先要讲政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念,不断地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为自己从理论上的成熟向政治上的成熟过渡奠定坚实基础,让自己在政治上更加坚定,为自己的人生坐标指明方向。过去,毛主席曾号召广大知识青年做到“又红又专”,“红”,是指政治立场坚定,“专”,是指业务能力过硬。政治坚定要求我们在青年时期对党的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充满热爱、充满激情。理论的成熟是政治坚定的基础,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等,通过学习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梗概,把握其理论精髓,为学习其他知识奠定基础。
勤奋 勤奋出真知,勤奋出天才,勤奋出业绩。古往今来,无论是有一番成就的政治巨匠还是科学泰斗的共同特点就是“勤奋”。大家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毛主席曾对留苏学生讲到: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就你们的,你们就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坐的同志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勤奋工作之余更要勤奋学习,为自己加油充电。坦率讲,大家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还远远不够,需要到社会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中砥砺意志、磨练品格、完善人生。没有勤奋,先天禀赋再好也会一事无成。
敬业 习近平同志在任河北正定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发表过题为《知之深,爱之切》的文章,告诉我们敬业就要熟悉、热爱自己的事业。现今大家来到娄星区这片热土,首先要了
解娄星区,憧憬未来,对娄星区有个全新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对娄星区充满真情与热爱,这是敬业的基础,爱岗才会敬业。目前,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辩证的看,娄星的后发优势相当明显,当前我们正在实施后发赶超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特别是项目建设可以用“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来形容,经济社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各项事业仍处于爬坡阶段。“九牛爬坡,一齐使劲”,大家要尽快了解情况,进入角色,戮力同心,为娄星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奉献青春。
务实 娄星区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但不需要“大学者”、“科学家”,需要的是无私奉献的实干家。务实就要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干好自己的工作。同志们都很年轻,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优良作风的养成,高尚品德的锤炼就在20-30岁之间。毛主席曾说“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光阴荏苒,一个人在艰苦的地方有工作经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勤恳干事,实在做人,希望大家写好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篇日记,画出完美的人生轨迹。
创新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少年如初升之朝阳”,充满生机与活力,希望同志们在工作中不要亦步亦趋,按部就班,要注重学习,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领导学,向同志学,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提升本领,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与水平。要认真思考,在准确把握各类文件、政策精神实质基础上,搞好创新。我们的十位新同志,一人一个小创新,将会有十项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娄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清贫 与市直机关和其他兄弟县市相比,娄星区的工作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我和小勇部长还有各招录单位的领导都十分关注大家,将尽力为你们提供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但也希望你们能够耐得住“清贫”。孟子讲“天降大任
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方志敏在狱中撰写的《清贫》中提到“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年轻的同志要到农村、到基层,到工作艰苦、情况复杂的地方去,艰苦的条件能够砥砺意志,磨炼品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守得住清贫,可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娄星区正处于中兴时期,你们的到来,为全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补充了有生力量,使全区的队伍更加富有生机、富有活力、富有朝气。希望你们铭记“坚定、勤奋、敬业、务实、创新、清贫”这十二字,通过几年的努力,成为推进娄星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栋梁。
科技人员座谈会讲话篇八:2015年科技工作会议讲话
主动适应新常态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
推动十二师科技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
这次科技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兵团科技工作会议、兵团科协三届四次全委会议、师党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科技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重点工作。
一、2014年主要工作与成效
2014年师党委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在兵团科技局指导下,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十二师党委 十二师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完成了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科技局确定了以“强化意识改作风,立足全局转职能、科技创新促发展”为实践载体,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订了《十二师科技局制度》、《十二师科技政策》等制度和政策汇编,科技局“两方案一计划”,整改措施31项,通过活动开展在作风转变和服务群众上取得明显成效,增强了部门党员干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密切了与基层、科技人员的联系,达到了转作风、促发展的目标。
(二)加强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不断提升全师科技进步水平 师党委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工作,根据新兵党办《关于做好2012—2013年各师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了兵
团对师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加强对团场、集团公司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通过考核改善了师科技进步环境,促进了全师的科技进步工作。师连续第4次被评为兵团科技进步先进师。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出台了《十二师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若干意见》、《十二师科技中小企业统贷“四台一会”机制建设管理办法》和《十二师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偿债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十二师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政策措施4项。成立了十二师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会,开展了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工作。2014年希望电子从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获得首笔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2000万元,新疆天恒基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获得国家开发银行9年期项目贷款1.5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四)加强科技项目质量管理,提升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围绕十二师产业发展,认真组织实施了一批有特色的科技项目,全年争取国家、兵团科技项目20项,验收鉴定科技成果43项,评审师科技进步奖12项。建立了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全年争取科技经费1347万元,其中师本级科技投入781万元,获得科技贷款1.7亿元,带动全师科技经费投入2.37亿元,预计占GDP达到1.8%(考核指标
1.7%)。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
(五)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为企业创新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组织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态研究所、江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大学、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展科技合作项目8项,其中国际科技合作2项。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师企业参加考察交流和各类展会,组织620人参加
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举办了“知识产权管理”、“科技项目申报”专题培训班,提升了企业和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
(六)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天润乳业建立了兵团乳业产业创新技术联盟,建立了活性乳酸菌饮品中试线;希望电子建立新疆节能电子产品中试与监测平台,新疆节能电子产品技术研发服务中心,产品荣获新疆著名商标;新疆九鼎农产品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了兵团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2014年师建立了4个省级企业科技创新平台,认定自治区新产品2项,制订了自治区地方标准1项,5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天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刚荣获“兵团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家”称号。
(七)加强农业科技示范,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通过科技项目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助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围绕草莓、设施蔬菜、食用菌、葡萄等区域特色产业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引进新品种35个,建立了草莓脱毒苗种苗三级繁育体系,2014年5项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设立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制定了《十二师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全年选派了32名师级科技特派员分赴相关单位开展技术服务,建立了18个科技示范连,361个科技示范户。师农科所科技特派员汪泉荣获兵团(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
(八)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做好知识产权示范工作
大力提高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专利申请方面的能力。以 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利活动周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举办了知识产权专项培训班。全师2014年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达到44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明显提高。新疆天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优质酵母菌及其奶啤的制备》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九)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工作,提升干部职工科学文化素质 大力开展科普“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与中国科协、师电视台联办“科普大篷车”栏目,与师相关部门在三坪农场社区举办主题为“科技生活,创新圆梦”的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科技之冬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培训职工人数达4.8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3万余份,建设科普活动室2个。104团西城北社区获得“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称号。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35项作品在兵团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1项作品获得国家创新大赛二等奖。
一年来,在师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师科技工作得到了各单位、各部门和全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师科技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师科技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高层次科技人才不足,创新条件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科技服务业体系不够健全,需进一步完善发展政策、培育科技服务示范企业,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二、2015年工作思路与重点工作
2015年是十二师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关键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
转向新的增长点,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师科技工作积极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按照“改革、创新、建设和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努力为师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一)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好“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一是按照师统一部署,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和经费,明确任务和时间节点。二是全面总结“十二五”科技发展成就,组织开展十二师重大科技需求调研和师“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产业研究。三是针对师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区域特色,争取凝练一批重大的科技创新项目,列入“十三五”规划。
(二)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一是认真实施职工“创新创业”工程,与相关部门研究确定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设立创新创业基金,搭建网上服务平台,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职工群众创新创业活力。二是成立师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科技力量为企业服务,从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促进企业科技进步,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R&D)占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2.0%。四是继续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完善科技金融结合的模式和有效途径,提高服务效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需求。
(三)加强团场科技进步考核,不断提升科技进步水平
一是加大团场科技进步工作力度,依托国家、兵团重点农业科
科技人员座谈会讲话篇九: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努力创新,打造特色,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在江西蓝天学院第二次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志锋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院第二次科技工作会议今天开幕了,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我院首次科技工作会议以来的科技工作,进一步强化全院师生的科技意识,规范科研管理,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我院科技工作,为打造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教育一流品牌而努力奋斗。下面我就学院近二年来的科技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并就今后科技工作发展思路讲几点意见,供大家讨论。
一、首次科技工作会议以来我院科技工作的回顾
两年来,在院董事会和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院的科技工作无论是在机构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学术交流方面,还是在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管理平台逐步建立
2006年首次科技工作会议以来,依照本科院校的办学要求和我院实际,适时调整了学院学术委员会。2001年成立的院学术委员会,在学院课题评审和重要学术问题咨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学院的发展,根据发展应用性学科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从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对学术委员会成员先后进行了几次必要调整。近期,我们又修订了《江西蓝天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现已颁布实施,依照新章程的规定和要求,遴选出了新一届的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在学院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职责明确、分类管理”的原则,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所,以利加强对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机构的改革和完善,为规划、组织、协调全院科技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按照2006年颁布的《江西蓝天学院科研工作管理条例(试行)》,形成了科技工作的学院、教学部和系(所、中心)三级管理体系,并通过加强对两个教学部专职科研秘书,各系(所、中心)兼职科研秘书的培训指导,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同时,在总结自身经验,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先后修改、制定了《江西蓝天学院科研工作管理办法》、《江西蓝天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暂行规定》、《江西蓝天学院著作出版基金管理规定(试行)》、《江西蓝天学院院级立项科研项目结题及成果鉴定管理办法》等十几项科研管理文件。同时,为调动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各级科研管理机构和科研管理工作实行政策倾斜和激励措施,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效能,更好地为科研和教学工作服务。
科研处和教科所为加强科技信息的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建立了门户网站,为广大教师及时提供科技信息,也提高了我院科技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科研氛围日渐浓厚
为了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加强院内外学术交流,2006-2008年间,共举办学术讲座(报告)18场次,两个校区还先后成功地组织了科研活动周等大型学术活动。这些活动在全院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拓展了我院学术交流的新渠道。通过学术交流,切实提升广大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科研处和教科所为了提高课题申报和研究水平,采取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研讨等多种形式,从课题选题、资料收集、申报、研究方案制订与实施、研究方法、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的撰写、成果整理、结题(鉴定)、奖励申报等各个环节,分期分批、分层次进行系统培训。通过这些工作,成效是显著的,学院课题申报的成功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作为学院科研“窗口” 的《江西蓝天学院学报》的定期出版,大大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为广大教师创建了一块学术交流的园地,《学报》在推动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了导向作用,在加快培养科研新秀步伐的过程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正日益成为展示学院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
(三)科研投入逐年增加
学院领导尤其是董事长对科研工作十分重视,不仅在全院的科技会议上反复强调搞好科研对于我院发展的积极意义,鼓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科学研究,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加科研经费投人,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他多次提出科研经费基数保持每年200万元,只要能争取到立项,上不封顶。2007年,我们实际用于配套省级课题的专项科研经费22万元,2008年增至40万元。信息研究所胡剑锋博士的脑机接口项目,学校批准立项300万元,现在第一期项目已经结题,正在准备由省教育厅组织进行成果鉴定。同时,对获得各类优秀科研成果奖、在全国各类核心刊物发表科研论文、以及以蓝天的名义出版教材的奖励力度也不断提高。2007年年终学校拿出18万元用于全校获有科研成果的教师,2008年奖励幅度可增加到近30万元,调动了教职工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四)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根据“培养、引进、稳定、提高”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使我院教学科研队伍的学历、职称和学历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了确保我院本科教育的质量,学院实施了“四大人才工程”建设项目,即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工程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两年来,学院不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到目前为止,已引进博士9人,硕士32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百余人。学院对于以上各层次人才在科研经费、住房等工作和生活待遇方面给予了
重点支持,其中,博士科研启动经费30万元/人。同时,学院还致力于营造“事业引人、待遇留人、感情暖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由于上述措施的到位,我院教师学历层次明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明显得以改善,为我院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才、智力保障与基础。目前,全院共有高级职称专职教师330人,其中教授49人,副教授187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现在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科研队伍已初步形成。
为了组建科研队伍,我们采取了“以研究所为突击队,带动全院科研工作开展”的策略组建科研团队,通过发挥集体的力量,联合争取项目、开展科研攻关。现已组建了研究所6个:信息技术研究所、机械电子工程设计研究所、材料研究与应用研究所、复杂生命动力学研究所、汽车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高学历,老、中、青三结合的,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科研人员,在我院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方面正在发挥骨干和核心作用。
(五)科技成果显著增加
2006-2008年的两年里,学院用于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启动、科研项目配套、科研成果奖励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专项科研经费等投入明显提高,这为我院整体科研水平的逐步提升提供了最有力的经费支持。两年来,我院教师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3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被SCI、EI、ISTP、CSSCI收录的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市厅级的各类科研奖励20余项;出版学术论著和教材100余部;先后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38项,总共获批科研经费近300万元。汽车向前移位装臵等2项专利和11项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研究项目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我院的社会声誉。可以说,近两年是我院科研工作实现新突破的两年,它使我院社会声誉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六)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明显提高
两年来,围绕首次科技工作会议提出的教育科学研究有关应用型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和自考助学的三个侧重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直接推动了我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两年来,我院共主持承担了45项省级教改研究项目和12项省教育规划项目,特别是学院今年推进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六项工程,教学改革研究工程自2008年3月5日启动以来,各级教学管理单位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申报院级课题69项,获立项60项;申报省级教改课题107项,获立项27项,其中重点课题1项;申报省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8项,获立项7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无论从申报人数,还是从立项课题数来看,都创下了历史的新高,教育教学研究经费投入近20万元。郑坚副教授主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计算机中心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第四批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硕果累累。
在过去的两年里,是学院科技工作不断推进的两年,基本完成了首次科技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志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我们的工作还刚刚起步,整体科研实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同省内外同类院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校的服务社会的要求也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优势特色学科方向尚未明确;具有竞争优势的科研团队尚未形成;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高层次的科研项目、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还比较少;产学研结合,院、企结合,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
二、转变观念,认清形势,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大学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研究实力正逐步成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要使我院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迅速崛起、站稳脚跟、
科技人员座谈会讲话篇十:座谈会上的致辞
在贯彻落实全省宽带业务发展片区
座谈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省公司领导林总,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新乡电信公司对贯彻落实全省宽带业务发展片区座谈会在新乡召开表示真挚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新乡市地处中原腹地,太行山脉以东,黄河以北,紧邻省会郑州,总面积8249平方公里,总人口565万,市区面积42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10万,辖两市(卫辉市、辉县市)、六县(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八区(卫滨区、红旗区、牧野区、凤泉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乡西工区、新乡工业园区、平原新区),共有122乡镇和24个街道办事处。
全市拥有各类自然景观数百处,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国家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国家级名胜风景区6处,省级名胜风景区5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历史文化名城一处,历史文化名镇一处。号称“天下美景在太行,太行美景在新乡”,建国前为平原省省会。
今天,省公司在新乡召开我省宽带业务发展工作片区座谈会,我在深感荣幸的同时,也备感压力与责任。2011年上半年,新乡公司宽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全省倒数第四。
在严峻的形式面前,期盼省公司领导、各位同仁对新乡公司的宽带业务发展给予指导和建议,希望兄弟公司把好的经验、做法分享给我们,新乡公司一定不辜负省公司领导的期望。座谈会后,新乡公司一定深入贯彻落实座谈会精神,在省公司的指导下,新乡电信人化压力为动力,变困难为机遇。在发展中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坚定信念,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扎实工作,以苦干实干的实际行动推动新乡电信的发展。为我省宽带业务更好、更快的发展贡献力量!
由于条件有限,会务人员接待能力及经验不足。如有招待不周之处,请大家多多谅解,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预祝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工作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上一篇:庆元旦的诗歌
下一篇:作者描写富春江水势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