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吴淞江阅读答案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泛吴淞江阅读答案篇一:2013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庄子曰:“修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

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

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1)是: (2)固: (3)全:

(1)这 (2)本来 (3)确定是(完全,肯定的)(每个 1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11题。

(一)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6.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7.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14—21题。

(一)送客诗

严维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注释:严维:唐代诗人,浙江绍兴人,年轻时曾在金华安正书院习文。

14.诗中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写出了金华哪两处名胜?(2分)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金华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一)14.婺江(双溪) 八咏楼 15. 赞美、热爱以及留恋之情。

(三)

(五)诗词鉴赏

中秋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26.这首诗写法上由 入 ,抒发了作者 之情。(2分)

27.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优美意境。(2分)

26.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不得和亲人团聚的相思27.晚霞渐渐消逝,深秋的寒气笼罩夜晚,袭人肌体,天上的星斗随着夜色加深逐渐旋转,银盘似的圆月也无声的移动。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6—9题。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8. (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2分)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0分)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①。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②。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③,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④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

注:①跂圣:向圣人看齐。②蟊螣、蜂虿:害虫、毒虫。③恤:担心、忧虑。④攸:所。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过而能知,可以为明 过: .

(2)己过不改则累德 累: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人非上智,其孰无过 ①惰慢则骄,孝敬衰焉 ..

A B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

①以善小而忽之不为 ①戒于小恶,终无大庚 ..

C D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2.这段选文的主旨十分明显,你还能记起一些与之相关的名句吗?请写出两条。(2分)

8. (1)前两句描绘出了水天一色、广阔渺远的山水远景,后两句描绘出了水势浩大、波澜起伏的眼前景象。(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三、(10分)

9. (1)过:有过错(或犯错误)。(2)累:连累,损害。(2分。每词1分)

10.C(2分。A①副词,表反问;②代词,他。B①连词,表因果,就;②连词,表转折,却。C均为连词,因为。D①介词,指明对象;②介词,比)

11. (1)如果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一定象(除掉)蟊螣一样去掉它,象(远离)蜂虿一样远离它。(2分。“或”“远”各0.5分;状语后置1分。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

(2)现在(我)即使死在捕蛇上,与我乡邻们的死相比也已经算晚了,又怎么敢仇恨呢?(2分,“虽”“乎”“安”“毒”各0.5分。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

12.示例: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2分。每句1分,凡与“改过”“向善”有关的名句皆可)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5~22小题。

(一)(4分)

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15.诗中 (1) 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2) 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分)

16.“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分)

(三)(7分)

不责僮婢(节选)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向取白衫且止 .

(2)潜觉其故 .

(3)奴以米易酒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终不扬其过也。

22.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2分)

15.(1)斜阳 (2)半日(2分,每空1分)

16.“我意”指的是诗人孤寂、苦闷的心境。(2分,意对即可)

(二)(9分)

(三)(7分)

20.(1)先前,原先(刚才) (2)暗中 (3)交换(3分,每词1分)

21.(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2分,意对即可)

22.示例1: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善于待下,这是一种美德。示例2: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再次犯错。(2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 ①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4、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作的诗。人们认为诗中虽然流露出了漂泊思归之苦,但诗人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作答。(13分)

永有某氏者,畏日①,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撒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①古人迷信,相信日子有吉凶,怕犯日讳而不敢随意举动,称为畏日。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生岁直子 ( ) 室无完器 ( )

假五六猫 ( ) 购僮罗捕之 ( )

6、用“/ ” 为下面一个句子标出停顿。(2分)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2) 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8、本文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写的寓言讽刺小品《三戒》中的一篇小寓言。你认为本文寓意何在?(3分)

4、① 同意。从“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一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积极用世的精神。上文已写到了月景,可见落日乃是诗人自比,表现了自己虽已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尾联也借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虽已年老,并非毫无用处,再次表现出老当益壮渴望报国的热情。(能找出一处理由即可)②不同意。诗歌中的片云、孤月、落日、秋风、老马等意象传达出的是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诗的结尾两句更流露出一种报国无门的怨愤。(老马尚能识途,我竟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 (4分)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各1分)

生岁直子 ( 通“值”,正当 ) 室无完器 (家具 )

假五六猫 ( 借 ) 购僮罗捕之 ( 悬赏,奖励 )

6、用“/ ” 为下面一个句子标出停顿。(2分,每处0.5分)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7、 (1) 粮仓和厨房里,都任凭老鼠肆虐而不去过问。(仓廪,庖厨,恣)

(2) 它们以为那种饱食终日,无灾无难的日子是可以长久的呢!(以,恒)(各2分)

8、 借写永某氏家的鼠仗势欺人,因其所依仗的外力消失,最后落得可悲下场的故事 (1分),讽刺中唐时代的反动官僚擅作威服,虚有其表,结局必将同鼠一样。(2分)。 (三

(四) 如梦令(6分)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2.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2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毕业前夕,班上开展“师恩难忘”的感恩活动。请你把这次活动的内容、收获制作成手抄报,作为毕业时送给老师的特殊礼物。

24.为手抄报设计报名和栏目。仿照下面示例,写出报名和四个栏目名称。(6分)

例:报名 园丁颂 栏目 课堂内外

① 报名

② 栏目A. B. C. D.

25.为手抄报写一段“编者的话”,说明这期为手抄报的主题。(4分)

(四) 如梦令

22. (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23.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24.①(2分) 要求:主题突出,简洁明了。②(4分) 示例:园丁之歌、老师的一天、悄悄话、校园内外、爱心故事等(每个栏目1分。要求:符合主题,简明扼要,内容不重复)

25.(4分) (说明主题,语言通顺即可。)

(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乎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又安敢毒耶?”

19.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 ②而乡邻之生日蹙( )

③又安敢毒耶( )

20.翻译下面的句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泛吴淞江阅读答案篇二: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张振芳 张春梅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8分)

⑴客之美我者,________________。⑵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成语“辗转反侧”出自《关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一句。

(5)曹刿认为“取信于民”的具体事情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字形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狼藉(jí) 畸形(qí) 提防(dī) 悄无声息(qiǎo) ....

B.参差(cī) 挑剔(tī) 诸位(zhū) 拈轻怕重(zhān) ....

C.洗涤(dí) 校正(jiào) 创伤(chuāng) 潜移默化(qián) ....

D.污秽(huì) 粗糙(zào) 模样(mú) 弄巧成拙(zhuō) ....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

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③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⑤②④①③ B.①⑤②④③ C.⑤④③①② D.①④②③⑤

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分)

“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而过。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与惆怅,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毕业在即的你,请参与以下活动,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①、【成长的日记】请你列举自己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的一次典型的成功事例,并对取得成功

的原因作简要的自我点评。 (2分) ②、【挥不去的记忆】在三年的时光里,你不仅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足迹,更见证了整个中华

民族在自然灾害面前所展现的勇敢、坚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某校九(1)班同学自发组织了一次“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捐赠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认真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1)在本次捐赠活动开始前,请你在班级黑板上写一句有鼓动性的宣传标语。(2分)

你写的是:

(2)作为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把全班的2198元捐款以大写方式填入汇款单的汇款栏内,

汇往灾区。人民币(大写)

整 (2分)

③、【临别赠言】即将告别三年来一如父母的老师,某同学眼含热泪地在给老师的留言中深

情写道:

“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你呢?我们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们整个春天;我们原想 , ;” 请你仿照原句的格式将语段补充完整。(2分);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5.诗中 ________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________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分)

6.“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强项令

范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 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 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勅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7、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分)

宣于夏门亭候之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因匿主家 (2)流血被面 (3)使宣叩头谢主 ...

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2分)

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10.“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11.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母亲的三句话

周华诚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有删改)

12.阅读文题,联系全文,想想看,你从文题中得到了什么?(回答两点即可,3分)

13.通观全文,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由三件事分别引出三句话,每句话蕴含一个生活道理。(4分)

第一件事写的是拔白菜,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 第二件事写的是 ,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 第三件事写的是 ,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遇到不顺要乐观。

14.语言品味

(1)“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该如何理解?(3分)

(2)开头交代“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何在?(3分)

15.读了本文后,“我”觉得: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请仿照划线例句再续写一句话,表达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3分)

(二) 小议传统读书教育

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就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一直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就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资治通鉴》等。

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学习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

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孩童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章学诚先生深知记诵之重要,把寄送比作“学问之舟车”。 ⑤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

⑥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得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⑦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选自《作家报》,有删改)

16、阅读全文,将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7、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等。(2分)

18、第③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内容?(2分)

19、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就文章内容的某一方面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写作

20,以“心灵的阳光”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40分)

参考答案

一、1、略2、C 3 A

4①所述内容必须是初中三年里出现的,而且是一件积极的、有益的事例(1分);自我点评:(2分)(能围绕上述事例进行适当点评,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②、示例:①地震无情,人间有爱; ②情系四川,我为灾区重建尽一份力;⑵贰仟壹佰玖拾捌圆③示例一:捧起一簇浪花,您却给了我们整个大海 示例二:撷取一片枫叶 您却给了我们整个枫林。

二、(一) 5.(1)斜阳 (2)半日6.“我意”指的是诗人孤寂、苦闷的心境。(2分,意对即可)(二)7、宣于夏门亭候之8(1)躲藏(藏,藏匿) (2)覆盖 (3)道歉(谢罪,认错) 9.董宣两手撑地,一直(终究)不肯低头。10.“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

11、不畏权势 执法公正 清正廉洁

三、(一)12.中心内容:围绕母亲三句话写 叙事线索:母亲的三句话 文体特点: 记叙文 主要人物:母亲 目的意义:暗示母亲的三句话对“我”影响大

13.遇到困难要坚强(执著) 牵牛 遇到压力要放松(坦然) 吵架

14.(1)(一语双关) 既指现实的冬季,又指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为母亲的话作铺垫 表明母亲的话很平常、很朴实 源于生活经验的总结

15.略(句式一致1分,运用比喻揭示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1分,共2分)

16.略(简述经历或谈感悟均可,要求文从字顺,表意清楚,真实可感,3分)

(二)16、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17、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18、在孩童时代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 19、示例:我在读书过程中,当遇到重点或难点时,也会熟读至成诵,并且往往会有新的体会与收获,所以我认为作者强调的传统读书重记诵和朗读,是值得提倡的。

四、略。

泛吴淞江阅读答案篇三:独家!2013学年第二学期预初(六年级)语文期末检验卷附答案

中国领先的高端教育连锁集团

2011学年第二学期预初语文期末检验卷

第一部分:文化常识(48分)

一、默写(15分)

1. 野径云俱黑,_________________。 (《春夜喜雨》)

2.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3.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春》)

4. 少年辛苦终身事,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弟侄书堂》)

5. _______________,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十三首》)

6. 我自横刀向天笑,_____________________。(《狱中题壁》)

7. 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

8. 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夜静春山空。

10. 但使主人能醉客,____________________11. ________________

12. 游人不管春将老,13. 不畏浮云遮望眼,

14. _______________ 15. 唯有鹭鸶知我意,

黄鹤楼

16. _______________(姓名)。(2分)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作者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4分)

18. 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描写晚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 全诗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中国领先的高端教育连锁集团

三、阅读下列古文,回答问题。(15分)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20. 本文选自《_________》一书,作者________(人名)是_______”。(4分)

21. 本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22. 翻译句子。(3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3分)

A.

B. C.

D.

24. _________思想。(2

黄琬聪慧

2)。太后诏(3)

4)。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

【注释】①魏郡:地名 ②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京城里看不到日食而黄琼把日食的情况报告朝廷,让他们知道 ③诏:皇上的文书 ④未知所况:不知道如何来描述。

25. 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黄琬幼而慧 ( ) (2)而深奇爱之 ( ) ..

26. 翻译句子。(2分)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领先的高端教育连锁集团

27. “琼大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2分)

28.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黄琬是一个___________的孩子。(2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3分)

五、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6分)

①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

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29. 石拱桥总的特征是(4)

30. )(2)

A、由本质到现象、由原因到结果

31. ?为什么?(3(2分)

A D、作比较

33. 第三段""一句中“几乎”一词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第四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7分)

秘密花园

⑴一个星期前,卡罗琳打电话过来,说山顶上有人种了水仙,执意要我去看看。此刻我正在途中,勉勉强强赶着那两个小时的路程。

⑵通往山顶的路上不但刮着风,而且还被雾封锁着,我小心翼翼,慢慢地将车开到卡罗琳的家中。 ⑶“我是一步也不肯走了!”我宣布,“我留在这儿吃饭,只等雾一散开,马上打道回府。”

⑷“可我需要你帮忙,将我捎到车库里,让我把车弄出来好吗?”卡罗琳说, ⑸“离这儿多远?”我谨慎地问。

⑹“3分钟左右,”她回答我,“我来开车吧,我已经习惯了。”

⑺103⑻她咧嘴笑了:“我们绕了点弯路。”

一些,透出灰白而带着湿气的阳光。

是一片紫色的风信子,

⒄第一个回答是:一位妇女——两只手、两只脚和一点点想法。第二个回答是:一点点时间。第三个回答是:开始于1958年。

⒅回家的途中,我沉默不语。我震撼于刚刚所见的一切,几乎无法说话。“她改变了世界。”最后,我说道,“她几乎在40年前就开始了,这些年里每天只做一点点。因为她每天一点点不停地努力,这个世界便永远地变美丽了。想象一下,如果我以前早有一个理想,只需要在过去每年里每天做一点点,那我现在可以达到怎样的一个目标呢?”

⒆女儿卡罗琳在我身旁看着,笑了:“明天就开始吧。当然,今天开始最好不过。”

35. 从全文看。“我”的思想感情在不断变化。请在空格中填上恰当的表达情感的词语。4分

泛吴淞江阅读答案篇四:200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丽水市卷)

语 文

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温馨提醒:

1.全卷共五大题,23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座位号并在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3.本卷答案必须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水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卷面书写(共3分)

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评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给你记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春日的秧苗yùn(1)育着农人的希望。收获的季节,丰收的人家踏实地享受着秋日的kuì(2)赠,闲聊着春夏那些辛勤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间透着一种惬意。而倦懒耕耘的人们则àn (3)然神伤地敲打着生锈的犁耙,面对歉收,懊悔那些huānɡ(4)废的岁月。看来,在拥有希望的同时,还要努力地付出汗水。

2.古诗文默写。(7分)

(1)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2)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3)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 ▲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5) ▲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6)现已74岁高龄的钟南山,曾在抗击非典中主动请缨,无私奉献。今年,当甲型H1N1流感来袭时,他又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我们可以用“ ▲ , ▲ ”这样的古诗句来赞颂他。

3.名著阅读。(3分)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1)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 ▲ 》。(1分)

(2)联系选段前的情节,简述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2分)

4.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为迎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2009年6月13日,班级开展了“走近丽水古建筑”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 播放专题短片

【解说词(节选)】我市古建筑遗产丰富,有布局合理、工艺精细、造型各异的缙云河阳古民居、松阳石仓村落古宅、庆元大济明清古民居,还有历史悠久的处州府古城墙、大猷街„„但城乡改建、风雨侵蚀、火灾所殃、疯狂偷盗等原因使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不同程度地遭到损坏。如历史上颇雄伟的处州府古城墙,现在能看到的仅几十米。 活动二 展评人物事迹 武巧莲,普通市民,她风雨无阻地在老街巡查,满腔热忱地投入文物保护工作。当听说一老屋的木雕窗户被盗走时,她迅速赶到现场,追回文物交到了丽水市博物馆;当得知一个已列入保护的抱鼓石被人抬走时,她带病寻找了3天才找回。人们说她是这个城市的良心,她却不以为然地说:“我就是想为这个城市留下一点记忆。”

毛传书,古稀老人,多年来不辞劳苦,致力于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他最先奔走呼吁保护处州府古老城墙,曾联名提案,挽救了被埋没的部分古城墙遗址;在丽阳门古城墙遭遇漠视,即将被拆除时,他多次直言力谏并发表《爱惜无价之宝》等文章,促成了保留古城墙的决议尘埃落定。他说,做这件事是出于一种责任,古城墙毁掉容易,后悔时就无法挽回了。

活动三 步入市民中间

活动小组步入市民中间,宣传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时,听到一位中年市民这么说:“旧街旧巷、古民居古城墙破旧落伍,与现在的洋房高楼不协调,影响现代文明形象,应该拆除。”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专题短片解说词的内容。(2分)

(2)今年,毛传书老人将参加“第二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请你仿照示例的句式为他写一则推荐语。(2分)

[示例]

武巧莲,老街文物的巡查者,她满腔热忱、风雨无阻,抒写了保护建筑文物的动人诗篇。

(3)“活动三”中,当听到这位市民的话后,你会对他说些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7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5~14小题。

(一)(14分)

外婆的小河

谢志强

①“前边有一条小河。”外婆肯定地说。

②外婆昨天从乡下来到我们这里。她几次捎口信,说要到城里来,可乡下家里那一摊子又放不下,不放心哟。其实她无非是替晚辈操持零碎家务。养鸡养鸭,烧饭炒菜,都是她做

媳妇起就忙乎着的事情,她却像头一回做那样新鲜、认真。我知道,农村那个院落门前淌过一条小河,她常在小小的河埠头洗菜、淘米、浆衣。

③“这是在城里,哪里有小河?”我懒懒地说。我猜她幻觉中仍惦记着乡村那条伴随着她生活的小河。我现在的住宅小区坐落在近郊,据说早先是一片菜畦。近几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已辨别不出本来的面目了,像宣纸上滴落了一团颜料,迅速地浸润开来。

④外婆坚持道:“没错,是有条小河。”我笑了,说:“外婆,我已在这住了四年了,还没发现什么小河。何况,也不需要什么河,用水,拧开自来水龙头,水就会出来。” ⑤外婆走到阳台,似乎真看见了那条小河。可是,她面前耸立着楼房,楼房前边露出另一幢楼房的墙影,但她仍说:“是有条小河。”我不再跟她争辩,我每天出入这片新村,再熟悉不过了,我说:“大概„„该有条小河吧。”

⑥外婆的目光仿佛要穿越楼群,她没回头,说:“一定有条小河,早晨,一个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头去了呢。”我倒是对断水特别敏感,关心的是一旦停水,楼内便陷入瘫痪,自来水已成了城市的血液,偶尔停水,会弄得我们束手无策,怨声载道。我想,这是城市的脆弱之处。我便说:“那位老太太的家大概没有自来水,她到邻家去洗衣服。”外婆回过头,像是讨厌一个孩子无知的固执——我儿时常领教外婆这种神情,说:“可老太太就住在旁边这栋楼里,我看见她走出走进。”

⑦我心不在焉地说:“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外婆长长地叹了口气。外婆是位威严却又不失随和的老人,她不再使用昔日的权威了,这大概与她初入城市的不适应有关吧! ⑧晚餐后,外婆要我陪她出去走走。是呀,我怎么忘了,一个闲不住的老人,整天待在混凝土建筑物里,到底憋闷得慌。外婆指指前边,说往那走走。我说:“那边是郊区,我也不大去。”外婆先走两步,停下来。于是,我想到了外婆提起的那条河——一条杜撰的河。我想,没错,人老了,更像老小孩,那好奇、执著,就似我孩提时要偷偷地去小河里玩耍。 ⑨走过七幢楼房,面前展现出开阔的视野,一片片菜畦,绿油油的,十分醒目。果然,楼群尽头显出一条蜿蜒的小河,两岸的树丛草丛将河面遮挡得时隐时现,窄窄的河面还漂浮着水葫芦之类的植物。可是,小河就在我们眼前,静静地流淌,无声无息。

⑩外婆乐了,说:“是哦!”我疑惑了:“这么多日子,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它的存在呢?”外婆慈爱地笑了。我好像重新回到童年的天地,她颇有权威地向我介绍这个世界。这时我疑心自己陡然衰退了,我那天真、我那好奇、我那敏感,似乎都消磨在固定的生活程式之中。

11我惊愕了,原来真有这样的一条小河。而我,曾一直那么自信。 ○

(选自《精美微型小说读本》,有改动)

5.第①节中,外婆为什么“肯定地说”前边有一条小河?请联系下文回答。(2分)

6.对于外婆说的那条小河,“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7.从第⑤、⑩节画线的句子中选择一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3分) ....

(1)“大概„„该有条小河吧。”

(2)“是哦!”

8.第⑨节对楼群尽头那条小河的描写,有什么用意?(3分)

9.这篇小说具有象征意味。根据对“小河”的理解,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3分)

(二)(13分)

鸟儿为什么歌唱

从玉华

①英国大提琴演奏家哈里森每天都会在小树林练琴,有一天,一只夜莺突然飞来,与她的琴声合奏,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夜莺加入其中。1924年,BBC录下这些人与鸟的二重奏,在广播里播放,80多年过去了,这段录音成为珍贵的历史研究资料。如今,人们把自然界的鸟儿组成一个交响乐团——键盘手乌鹊,背景音乐红尾雀,鼓手啄木鸟,电吉他苍头燕雀,歌手夜莺„„

②鸟儿为什么歌唱?它们的大脑构造如此小巧,却将如此庞大的一部分用于音乐。让我们进入奇妙的探索之旅。

③一只澳大利亚琴鸟唱歌前通常要花好几个星期搭建它的舞台——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土堆。园丁雄鸟要花费数个星期建造精巧复杂如同艺术品的窝,而且一定要用蓝色的物品来装饰爱巢,如果找不到蓝色花瓣,它会从数公里外的餐桌上带回蓝色的塑料汤匙。这些举动,其实都是为了最美妙音乐的来临。按照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鸟男们”如此特殊的歌舞只有一个解释——取悦雌性。因为澳大利亚的这片丛林,是个“男多女少”的卖方市场,琴鸟姑娘每年仅产卵一枚,受荷尔蒙困扰的小伙子们竞争格外激烈。

④这一学说得到了科学的印证。科学家研究了从38000只日本鹌鹑身上提取的大脑样本,然后将其分别放在光线下接受时间长短不一的照射。他们发现,当春天来临时,鸟儿就开始唱歌是因为春天日照时间比冬天长,在鸟类特殊的大脑细胞与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其体内便开始分泌荷尔蒙。它们用唱歌来吸引异性。

⑤然而,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另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指出,鸟儿歌唱是为保卫自己的领地。理论上,这叫“波盖斯提假说”,这个名字出自著名的同名电影,它讲述了一个法国士兵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通过模仿许多士兵的说话声,使得敌人相信堡垒里驻满了军团而不是只有一个人,他靠自己的力量保卫了一个堡垒。鸟儿正是用这种方式保卫自己的领地,他们通过模仿其他生物的尖叫有效地赶跑敌人。

⑥还有更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快乐说”:鸟儿唱歌就是为了快乐。尽管这一观点还缺乏许多论据——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计算快乐的地步。

⑦理论越来越陷入无序,五花八门。甚至有科学家用诗歌来解释。他分析云雀歌唱的发音、节奏、韵律,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一首捷克斯洛伐克诗歌。结局不难想象:这个鸟类研究学家最后真的成了诗人。

⑧当然,人们往往更加相信拿着手术刀的科学家。在鸟儿热情的歌唱开始之后,它的大脑被取出,在干冰中冻结,用机器将大脑组织切成只有10微米厚的切片。“一曲未终”的鸟儿换来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只有在鸟儿歌唱的时候才能进行蛋白合成。当一只成年金丝雀

学习一首新歌的时候,它大脑的顶部会出现新的脑细胞,这跟人类18岁开始脑细胞将一个接一个地衰老死去的古老教条全然不同。

⑨全世界有近100个实验室在研究鸟类的大脑。有的实验室每年要杀死大约2000只鸟儿。“它低着头唱歌,脑袋就掉下来了。”鸟类没有签发同意手术的表格,所以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他们更愿意信奉:动物就是机器。

⑩如今很多动物保护者质疑这种科学实验伦理。或许正如有人所说:鸟儿是森林的喉舌,它们能告诉我们的比我们所知的更多。鸟儿为何歌唱?与我们人类歌唱的理由一样——因为我们能够歌唱。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10.对于“鸟儿为什么歌唱”,文中提出了哪几种解释?(3分)

11.第①节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2.第③节中“这些举动”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2分)

13.第④、⑨节中的数据,有什么作用?(3分)

14.“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如果是你,会用“牺牲”还是“杀死”来描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分) ......

四、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5~22小题。

(一)(4分)

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15.诗中 (1) 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2) 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分)

16.“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分)

(二)(9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泛吴淞江阅读答案篇五:初中新课标阅读文言文课外拓展训练

初中新课标阅读文言文课外拓展训练

(七年级)

目录

第一周

1.仁之方

2.复恩

第二周

3.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4.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第三周

5.治国之道

6.仁者无敌

第四周

7.以俭持家

8.崇尚俭朴

第五周

9.诚意

10.以我身代友命

第六周

11.裴光德大公无私

12.私心

第七周

13.舍利取义

14.晏子辞千金

第八周

15.义犬救主

16.越人遇狗

第九周

17.孺子驱鸡

18.躁急自败

第十周

19.猫犬

20.“鸠”还李氏

第十一周

21.许金不酬

22.言而有信见利思义

第十二周

23.奴子傅显

24.打蚊

第十三周

25.赵襄主学御

26.三上

第十四周

27.板桥诵书

28.学无早晚

第十五周

29.人之为学

30.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

第十六周

31.柳宗元治柳州

32.晏子治东阿

第十七周

33.南歧之见

34.粤人食芝

第十八周

35.商汤重人才

36.周人不遇

第十九周

37.荆人涉漉

38.知其一,不知其

第二十周

39.与四弟书

40.与长子受之

第二十一周

41.正午牡丹

42.鸣机夜课图记

第二十二周

43.陨石

44.观月

第二十三周

45.善呼者

46.苟变食卵

第二十四周

47.山宾卖牛

48.卖羊

第二十五周

49.坎井之蛙

50.申屠献鼎

第二十六周

51.何易于挽舟

52.纪晓岚智解“老头子

第二十七周

53.黄仙裳

54.石崇与王恺争豪

第二十八周

55.废弃向学

56.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第二十九周

57.患难见知交

58.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三十周

59.湖之鱼

60.养鸟有道

第三十一周

61.孙权重用吕范

62.用臣不疑

第三十二周

63.景公出游

64.西湖七月半

第三十三周

65.《陋室铭》与《陆游筑书巢》

66.《爱莲说》与《芙蕖》

第三十四周

67.《核舟记》与《士人画鼠》

68.《记承天寺夜游》与《游虎丘小记》 第三十五周

69.《五柳先生传》与《五斗先生传》

70.《马说》与《宋人御马》

第三十六周

71.《送东阳马生序》与《黄生借书说》

72.《小石潭记》与《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课外古诗词鉴赏

1.渡汉江

2.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3.移家别湖上亭

4.惜牡丹花

5.江南春

6.秋江

7.客中初夏

8.菊花

9.海棠

10.东栏梨花

11.画眉鸟

12.送友人

13.秋夜曲

14.送杜十四之江南

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6.五月十九日大雨

17.题菊花

18.惠崇《春江晓景》

19.月夜

20.泛吴淞江 参考答案及译文

泛吴淞江阅读答案篇六:中考语文诗词赏析及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赏析及答案

一、(湖北恩施州)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1.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二(荆州)

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各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①(2分)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 ,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②(2分)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

三、(泸州)

阅读下列宋词,按要求答题。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 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2分)

答:

2. 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

四、(湖北孝感)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_______和_________融于一体。(2分)

2.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五、(襄樊)

阅读古诗《望岳》,完成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

切断了一样,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2分)

2.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理解。(2分)

六、(扬州)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题。(6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

的是 时的景物。(2分)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

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修辞手法:拟人、 (1分)

表达效果: (3分)

七、(河南)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4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分)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

分)

八、(陕西)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4分)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九、(娄底)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2分)

答: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十、(内江)

读《望江南》,回答下列问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 写

到 ;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 、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 以至最后的 。(6分)

2.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

字内)。(4分)

十一、(温州)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

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分)

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十二、(丽水)

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①

1.诗中(2分)

2.“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分)

十三、(江西)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8题。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1.下列可作为这首诗标题的一项是( )(2分)

A.晚春 B.初夏 C.晚秋 D.初冬

2.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2分)

十四、(资阳)

过零丁洋(4分)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

比喻

,以“雨打萍”比喻 (2分) 2.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2

分)

十五、(河南)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2分)

2、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这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十六、(黄石)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2、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泛吴淞江阅读答案篇七: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8分)

⑴客之美我者,________________。⑵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成语“辗转反侧”出自《关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一句。

(5)曹刿认为“取信于民”的具体事情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字形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狼藉(jí) 畸形(qí) 提防(dī) 悄无声息(qiǎo) ....

B.参差(cī) 挑剔(tī) 诸位(zhū) 拈轻怕重(zhān) ....

C.洗涤(dí) 校正(jiào) 创伤(chuāng) 潜移默化(qián) ....

D.污秽(huì) 粗糙(zào) 模样(mú) 弄巧成拙(zhuō) ....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

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③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⑤②④①③ B.①⑤②④③ C.⑤④③①② D.①④②③⑤

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分)

“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而过。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与惆怅,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毕业在即的你,请参与以下活动,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①、【成长的日记】请你列举自己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的一次典型的成功事例,并对取得成功

的原因作简要的自我点评。 (2分) ②、【挥不去的记忆】在三年的时光里,你不仅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足迹,更见证了整个中华

民族在自然灾害面前所展现的勇敢、坚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某校九(1)班同学自发组织了一次“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捐赠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认真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1)在本次捐赠活动开始前,请你在班级黑板上写一句有鼓动性的宣传标语。(2分)

你写的是:

(2)作为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把全班的2198元捐款以大写方式填入汇款单的汇款栏内,

汇往灾区。人民币(大写)

整 (2分)

③、【临别赠言】即将告别三年来一如父母的老师,某同学眼含热泪地在给老师的留言中深

情写道:

“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你呢?我们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们整个春天;我们原想 , ;” 请你仿照原句的格式将语段补充完整。(2分);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5.诗中 ________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________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分)

6.“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强项令

范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 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 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勅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7、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分)

宣于夏门亭候之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因匿主家 (2)流血被面 (3)使宣叩头谢主 ...

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2分)

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10.“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11.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母亲的三句话

周华诚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有删改)

12.阅读文题,联系全文,想想看,你从文题中得到了什么?(回答两点即可,3分)

13.通观全文,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由三件事分别引出三句话,每句话蕴含一个生活道理。(4分)

第一件事写的是拔白菜,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 第二件事写的是 ,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 第三件事写的是 ,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遇到不顺要乐观。

14.语言品味

(1)“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该如何理解?(3分)

(2)开头交代“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何在?(3分)

15.读了本文后,“我”觉得: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请仿照划线例句再续写一句话,表达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3分)

(二) 小议传统读书教育

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就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一直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就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资治通鉴》等。

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学习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

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孩童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章学诚先生深知记诵之重要,把寄送比作“学问之舟车”。 ⑤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

⑥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得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⑦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选自《作家报》,有删改)

16、阅读全文,将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7、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等。(2分)

18、第③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内容?(2分)

19、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就文章内容的某一方面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写作

20,以“心灵的阳光”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40分)

参考答案

一、1、略2、C 3 A

4①所述内容必须是初中三年里出现的,而且是一件积极的、有益的事例(1分);自我点评:(2分)(能围绕上述事例进行适当点评,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②、示例:①地震无情,人间有爱; ②情系四川,我为灾区重建尽一份力;⑵贰仟壹佰玖拾捌圆③示例一:捧起一簇浪花,您却给了我们整个大海 示例二:撷取一片枫叶 您却给了我们整个枫林。

二、(一) 5.(1)斜阳 (2)半日6.“我意”指的是诗人孤寂、苦闷的心境。(2分,意对即可)(二)7、宣于夏门亭候之8(1)躲藏(藏,藏匿) (2)覆盖 (3)道歉(谢罪,认错) 9.董宣两手撑地,一直(终究)不肯低头。10.“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

11、不畏权势 执法公正 清正廉洁

三、(一)12.中心内容:围绕母亲三句话写 叙事线索:母亲的三句话 文体特点: 记叙文 主要人物:母亲 目的意义:暗示母亲的三句话对“我”影响大

13.遇到困难要坚强(执著) 牵牛 遇到压力要放松(坦然) 吵架

14.(1)(一语双关) 既指现实的冬季,又指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为母亲的话作铺垫 表明母亲的话很平常、很朴实 源于生活经验的总结

15.略(句式一致1分,运用比喻揭示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1分,共2分)

16.略(简述经历或谈感悟均可,要求文从字顺,表意清楚,真实可感,3分)

(二)16、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17、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18、在孩童时代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 19、示例:我在读书过程中,当遇到重点或难点时,也会熟读至成诵,并且往往会有新的体会与收获,所以我认为作者强调的传统读书重记诵和朗读,是值得提倡的。

四、略。

泛吴淞江阅读答案篇八: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训练

(七年级)

目录

第一周

1.仁之方

2.复恩

第二周

3.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4.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第三周

5.治国之道

6.仁者无敌

第四周

7.以俭持家

8.崇尚俭朴

第五周

9.诚意

10.以我身代友命

第六周

11.裴光德大公无私

12.私心

第七周

13.舍利取义

14.晏子辞千金

第八周

15.义犬救主

16.越人遇狗

第九周

17.孺子驱鸡

18.躁急自败

第十周

19.猫犬

20.“鸠”还李氏

第十一周

21.许金不酬

22.言而有信见利思义

第十二周

23.奴子傅显

24.打蚊

第十三周

25.赵襄主学御

26.三上

第十四周

27.板桥诵书

28.学无早晚

第十五周

29.人之为学

30.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

第十六周

31.柳宗元治柳州

32.晏子治东阿

第十七周

33.南歧之见

34.粤人食芝

第十八周

35.商汤重人才

36.周人不遇

第十九周

37.荆人涉漉

38.知其一,不知其

第二十周

39.与四弟书

40.与长子受之

第二十一周

41.正午牡丹

42.鸣机夜课图记

第二十二周

43.陨石

44.观月

第二十三周

45.善呼者

46.苟变食卵

第二十四周

47.山宾卖牛

48.卖羊

第二十五周

49.坎井之蛙

50.申屠献鼎

第二十六周

51.何易于挽舟

52.纪晓岚智解“老头子

第二十七周

53.黄仙裳

54.石崇与王恺争豪

第二十八周

55.废弃向学

56.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第二十九周

57.患难见知交

58.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三十周

59.湖之鱼

60.养鸟有道

第三十一周

61.孙权重用吕范

62.用臣不疑

第三十二周

63.景公出游

64.西湖七月半

第三十三周

65.《陋室铭》与《陆游筑书巢》

66.《爱莲说》与《芙蕖》

第三十四周

67.《核舟记》与《士人画鼠》

68.《记承天寺夜游》与《游虎丘小记》 第三十五周

69.《五柳先生传》与《五斗先生传》

70.《马说》与《宋人御马》

第三十六周

71.《送东阳马生序》与《黄生借书说》

72.《小石潭记》与《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课外古诗词鉴赏

1.渡汉江

2.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3.移家别湖上亭

4.惜牡丹花

5.江南春

6.秋江

7.客中初夏

8.菊花

9.海棠

10.东栏梨花

11.画眉鸟

12.送友人

13.秋夜曲

14.送杜十四之江南

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6.五月十九日大雨

17.题菊花

18.惠崇《春江晓景》

19.月夜

20.泛吴淞江 参考答案及译文

泛吴淞江阅读答案篇九: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一16 题。(4 分)

春日

(宋)晃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 桃花。

【注释】 ① 阴阴:草木阴阴。② 趁:追逐。

巧.这首诗通过描绘 、细雨翻萍、 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2 分)

16 .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15.(共2 分,各1 分)小溪阴阴鹅鸭戏水(意思对即可)16 . (共2 分)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流露了作者爱春(或惜春)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2009浙江省绍兴市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0、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分)

1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

10、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 11、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2009年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2)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2009年浙江省嘉兴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5-22题。

(一)(4分)

晓过鸳湖 查慎行①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②岸欲干。

长水塘③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④城。

[注释]①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②芜:丛生的草。③长水塘: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④秀州:即嘉兴。

15.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2分)

16.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

你的理由。(2分)

15.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嘉兴城外春风和畅、春水荡漾、春草繁茂的景象。16."香"、"过",写出了菜花之茂盛,香气之浓郁。(或"菜花",用最寻常的菜花写出了诗人朴实的内心。)

2009浙江省金华 送客诗

严维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注释:严维:唐代诗人,浙江绍兴人,年轻时曾在金华安正书院习文。

14.诗中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写出了金华哪两处名胜?(2分)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金华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4.婺江(双溪) 八咏楼 15. 赞美、热爱以及留恋之情。

2009浙江省丽水市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5~22小题。

(一)(4分)

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15.诗中 (1) 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2) 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分)

16."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分)

15.(1)斜阳 (2)半日(2分,每空1分)16."我意"指的是诗人孤寂、苦闷的心境。(2分,意对即可)

2009年台州市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17--25题。

(一)(4分)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7.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分) 答: ▲

18.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

17."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18.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2009年浙江省温州市

《除夜①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

15、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分)

16、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5、凄清(孤寂、凄凉、清冷) 16、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

2009浙江义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钟山①即事②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山名。②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③相对:对着山。

⑴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⑵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1)"无声"(或"涧水无声")、"不鸣"(或"一鸟不鸣")(2分,写出一点给1分)(2)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2分,"悠闲平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各给1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泛吴淞江阅读答案篇十:200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浙江省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丽水市卷)

语 文

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温馨提醒:

1.全卷共五大题,23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座位号并在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3.本卷答案必须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水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卷面书写(共3分)

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评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给你记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春日的秧苗yùn(1)育着农人的希望。收获的季节,丰收的人家踏实地享受着秋日的kuì(2)赠,闲聊着春夏那些辛勤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间透着一种惬意。而倦懒耕耘的人们则àn (3)然神伤地敲打着生锈的犁耙,面对歉收,懊悔那些huānɡ(4)废的岁月。看来,在拥有希望的同时,还要努力地付出汗水。

2.古诗文默写。(7分)

(1)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2)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3)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 ▲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5) ▲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6)现已74岁高龄的钟南山,曾在抗击非典中主动请缨,无私奉献。今年,当甲型H1N1流感来袭时,他又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我们可以用“ ▲ , ▲ ”这样的古诗句来赞颂他。

3.名著阅读。(3分)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1)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 ▲ 》。(1分)

(2)联系选段前的情节,简述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2分)

4.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为迎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2009年6月13日,班级开展了“走近丽水古建筑”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 播放专题短片

【解说词(节选)】我市古建筑遗产丰富,有布局合理、工艺精细、造型各异的缙云河阳古民居、松阳石仓村落古宅、庆元大济明清古民居,还有历史悠久的处州府古城墙、大猷街„„但城乡改建、风雨侵蚀、火灾所殃、疯狂偷盗等原因使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不同程度地遭到损坏。如历史上颇雄伟的处州府古城墙,现在能看到的仅几十米。

活动二 展评人物事迹 武巧莲,普通市民,她风雨无阻地在老街巡查,满腔热忱地投入文物保护工作。当听说一老屋的木雕窗户被盗走时,她迅速赶到现场,追回文物交到了丽水市博物馆;当得知一个已列入保护的抱鼓石被人抬走时,她带病寻找了3天才找回。人们说她是这个城市的良心,她却不以为然地说:“我就是想为这个城市留下一点记忆。”

毛传书,古稀老人,多年来不辞劳苦,致力于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他最先奔走呼吁保护处州府古老城墙,曾联名提案,挽救了被埋没的部分古城墙遗址;在丽阳门古城墙遭遇漠视,即将被拆除时,他多次直言力谏并发表《爱惜无价之宝》等文章,促成了保留古城墙的决议尘埃落定。他说,做这件事是出于一种责任,古城墙毁掉容易,后悔时就无法挽回了。

活动三 步入市民中间

活动小组步入市民中间,宣传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时,听到一位中年市民这么说:“旧街旧巷、古民居古城墙破旧落伍,与现在的洋房高楼不协调,影响现代文明形象,应该拆除。”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专题短片解说词的内容。(2分)

(2)今年,毛传书老人将参加“第二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请你仿照示例的句式为他写一则推荐语。(2分)

[示例]

武巧莲,老街文物的巡查者,她满腔热忱、风雨无阻,抒写了保护建筑文物的动人诗篇。

(3)“活动三”中,当听到这位市民的话后,你会对他说些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7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5~14小题。

(一)(14分)

外婆的小河

谢志强

①“前边有一条小河。”外婆肯定地说。

②外婆昨天从乡下来到我们这里。她几次捎口信,说要到城里来,可乡下家里那一摊子又放不下,不放心哟。其实她无非是替晚辈操持零碎家务。养鸡养鸭,烧饭炒菜,都是她做

媳妇起就忙乎着的事情,她却像头一回做那样新鲜、认真。我知道,农村那个院落门前淌过一条小河,她常在小小的河埠头洗菜、淘米、浆衣。

③“这是在城里,哪里有小河?”我懒懒地说。我猜她幻觉中仍惦记着乡村那条伴随着她生活的小河。我现在的住宅小区坐落在近郊,据说早先是一片菜畦。近几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已辨别不出本来的面目了,像宣纸上滴落了一团颜料,迅速地浸润开来。

④外婆坚持道:“没错,是有条小河。”我笑了,说:“外婆,我已在这住了四年了,还没发现什么小河。何况,也不需要什么河,用水,拧开自来水龙头,水就会出来。”

⑤外婆走到阳台,似乎真看见了那条小河。可是,她面前耸立着楼房,楼房前边露出另一幢楼房的墙影,但她仍说:“是有条小河。”我不再跟她争辩,我每天出入这片新村,再熟悉不过了,我说:“大概„„该有条小河吧。”

⑥外婆的目光仿佛要穿越楼群,她没回头,说:“一定有条小河,早晨,一个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头去了呢。”我倒是对断水特别敏感,关心的是一旦停水,楼内便陷入瘫痪,自来水已成了城市的血液,偶尔停水,会弄得我们束手无策,怨声载道。我想,这是城市的脆弱之处。我便说:“那位老太太的家大概没有自来水,她到邻家去洗衣服。”外婆回过头,像是讨厌一个孩子无知的固执——我儿时常领教外婆这种神情,说:“可老太太就住在旁边这栋楼里,我看见她走出走进。”

⑦我心不在焉地说:“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外婆长长地叹了口气。外婆是位威严却又不失随和的老人,她不再使用昔日的权威了,这大概与她初入城市的不适应有关吧!

⑧晚餐后,外婆要我陪她出去走走。是呀,我怎么忘了,一个闲不住的老人,整天待在混凝土建筑物里,到底憋闷得慌。外婆指指前边,说往那走走。我说:“那边是郊区,我也不大去。”外婆先走两步,停下来。于是,我想到了外婆提起的那条河——一条杜撰的河。我想,没错,人老了,更像老小孩,那好奇、执著,就似我孩提时要偷偷地去小河里玩耍。

⑨走过七幢楼房,面前展现出开阔的视野,一片片菜畦,绿油油的,十分醒目。果然,楼群尽头显出一条蜿蜒的小河,两岸的树丛草丛将河面遮挡得时隐时现,窄窄的河面还漂浮着水葫芦之类的植物。可是,小河就在我们眼前,静静地流淌,无声无息。

⑩外婆乐了,说:“是哦!”我疑惑了:“这么多日子,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它的存在呢?”外婆慈爱地笑了。我好像重新回到童年的天地,她颇有权威地向我介绍这个世界。这时我疑心自己陡然衰退了,我那天真、我那好奇、我那敏感,似乎都消磨在固定的生活程式之中。

11我惊愕了,原来真有这样的一条小河。而我,曾一直那么自信。 ○

(选自《精美微型小说读本》,有改动)

5.第①节中,外婆为什么“肯定地说”前边有一条小河?请联系下文回答。(2分)

6.对于外婆说的那条小河,“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7.从第⑤、⑩节画线的句子中选择一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3分) ....

(1)“大概„„该有条小河吧。”

(2)“是哦!”

8.第⑨节对楼群尽头那条小河的描写,有什么用意?(3分)

9.这篇小说具有象征意味。根据对“小河”的理解,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3分)

(二)(13分)

鸟儿为什么歌唱

从玉华

①英国大提琴演奏家哈里森每天都会在小树林练琴,有一天,一只夜莺突然飞来,与她的琴声合奏,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夜莺加入其中。1924年,BBC录下这些人与鸟的二重奏,在广播里播放,80多年过去了,这段录音成为珍贵的历史研究资料。如今,人们把自然界的鸟儿组成一个交响乐团——键盘手乌鹊,背景音乐红尾雀,鼓手啄木鸟,电吉他苍头燕雀,歌手夜莺„„

②鸟儿为什么歌唱?它们的大脑构造如此小巧,却将如此庞大的一部分用于音乐。让我们进入奇妙的探索之旅。

③一只澳大利亚琴鸟唱歌前通常要花好几个星期搭建它的舞台——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土堆。园丁雄鸟要花费数个星期建造精巧复杂如同艺术品的窝,而且一定要用蓝色的物品来装饰爱巢,如果找不到蓝色花瓣,它会从数公里外的餐桌上带回蓝色的塑料汤匙。这些举动,其实都是为了最美妙音乐的来临。按照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鸟男们”如此特殊的歌舞只有一个解释——取悦雌性。因为澳大利亚的这片丛林,是个“男多女少”的卖方市场,琴鸟姑娘每年仅产卵一枚,受荷尔蒙困扰的小伙子们竞争格外激烈。

④这一学说得到了科学的印证。科学家研究了从38000只日本鹌鹑身上提取的大脑样本,然后将其分别放在光线下接受时间长短不一的照射。他们发现,当春天来临时,鸟儿就开始唱歌是因为春天日照时间比冬天长,在鸟类特殊的大脑细胞与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其体内便开始分泌荷尔蒙。它们用唱歌来吸引异性。

⑤然而,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另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指出,鸟儿歌唱是为保卫自己的领地。理论上,这叫“波盖斯提假说”,这个名字出自著名的同名电影,它讲述了一个法国士兵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通过模仿许多士兵的说话声,使得敌人相信堡垒里驻满了军团而不是只有一个人,他靠自己的力量保卫了一个堡垒。鸟儿正是用这种方式保卫自己的领地,他们通过模仿其他生物的尖叫有效地赶跑敌人。

⑥还有更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快乐说”:鸟儿唱歌就是为了快乐。尽管这一观点还缺乏许多论据——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计算快乐的地步。

⑦理论越来越陷入无序,五花八门。甚至有科学家用诗歌来解释。他分析云雀歌唱的发音、节奏、韵律,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一首捷克斯洛伐克诗歌。结局不难想象:这个鸟类研究学家最后真的成了诗人。

⑧当然,人们往往更加相信拿着手术刀的科学家。在鸟儿热情的歌唱开始之后,它的大脑被取出,在干冰中冻结,用机器将大脑组织切成只有10微米厚的切片。“一曲未终”的鸟儿换来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只有在鸟儿歌唱的时候才能进行蛋白合成。当一只成年金丝雀

学习一首新歌的时候,它大脑的顶部会出现新的脑细胞,这跟人类18岁开始脑细胞将一个接一个地衰老死去的古老教条全然不同。

⑨全世界有近100个实验室在研究鸟类的大脑。有的实验室每年要杀死大约2000只鸟儿。“它低着头唱歌,脑袋就掉下来了。”鸟类没有签发同意手术的表格,所以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他们更愿意信奉:动物就是机器。

⑩如今很多动物保护者质疑这种科学实验伦理。或许正如有人所说:鸟儿是森林的喉舌,它们能告诉我们的比我们所知的更多。鸟儿为何歌唱?与我们人类歌唱的理由一样——因为我们能够歌唱。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10.对于“鸟儿为什么歌唱”,文中提出了哪几种解释?(3分)

11.第①节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2.第③节中“这些举动”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2分)

13.第④、⑨节中的数据,有什么作用?(3分)

14.“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如果是你,会用“牺牲”还是“杀死”来描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分) ......

四、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5~22小题。

(一)(4分)

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15.诗中 (1) 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2) 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分)

16.“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分)

(二)(9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121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