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春节】
释志南作者简介篇一
《春》
9. 春
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祖国秀丽的自然风景时那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2.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地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造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奋发努力的崇高理想。
3. 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象,以表现季节特征的写作特点。
4. 体会本文构思精巧、结构严谨的特色。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弄清全文的段落结构,精讲“春花图”。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分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理清每幅图画内部描写景物的层次,继续体会用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分析课文第三部分,继续体会散文语言的特点,总结全文,讨论练习。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 ——3课时。
二、 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
(板书出字词)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亮润泽。朗润—湿润:都有“润泽”的意思,前者还有“明朗”的意思,
课文中指山形清晰,山色润泽;后者有潮湿的意思,表明事物的干湿程度。 水涨zhǎng起来:涨: 水位升高。
赶趟tàng儿 :凑热闹。
散sǎn在草丛 :零碎的; 散(sàn 分散)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吹在脸上,没有一丝寒意。语出南宋释志南和尚《绝
句》,全诗是“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
不寒杨柳风”, 杨柳风:春风。
酝yùn酿niàng: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巢:鸟搭的窝。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
卖弄nîng :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宛wǎn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写作:婉转。
应yìng和hâ 应: 呼应。
嘹liáo亮:亦作“ 嘹喨 ”。声音清脆响亮。
薄báo烟 薄(báo 厚度小):“薄”是个多音字。它有三种读音:báo、bï、bî。 读bî的,只有一个,即薄荷的“薄”。
读bï的,或表示量少(如“薄礼”)体弱(如“单薄”);或表示态度不庄重、不厚道(如“刻薄”),瞧不起、看得轻(如“鄙薄”“厚今薄古”),或表示迫近、靠近(如“薄暮”“日薄西山”);还有人的姓(如“薄一波)。
读báo的,或专指扁平的东西,上下两面距离很小的(如“薄被”“薄冰”);或指感情冷淡(如“薄情”);或指贫瘠、不肥沃(如“薄田”)。
由此可见,句中的“薄烟”的“薄”,正确的读音是báo。
黄晕yùn :昏黄不明亮。
烘托:hōng 衬托:
披着蓑suō :指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批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戴着笠lì :用竹或草做成的帽子。可以遮雨,遮阳光。
静默:宁静沉默;不发出声音。
抖擞sǒu:振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见注释⒀。语出萧绎的《纂要》其中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工夫—功夫:都是名词,常互换使用;表时间多用“工夫”,表本领、能力多用
“功夫”
盼望—期望—希望:都可做动词,“盼望、期望”含有殷切等待的意思,语意较重,只能对别人涌对自己,“希望”只是一般的想想,语意较轻,对别人,对自己都可以用,“盼望”只作动词,后两都还兼做名词。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三、 课文朗读:
四、 课文导语:(采用2)
1、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板书课题、作者)
2:春天是一屡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阵阵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的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是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希望、梦幻和理想„„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憧憬和欣喜,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吧!
五、 常识(分发)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
佩弦。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他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类散文,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抗战胜利后,参与爱国民主运动,在身患重病时,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
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死于贫病交迫之中,被誉为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
六、 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
1、理清作者思路,分析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描绘了五幅春天的图画:)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特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
请你为上题中的几个特写镜头配上相应的古诗——可不讲
春草图: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春花图: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绝句》 杜甫) 春风图: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春雨图: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水槛kǎn遣心》 杜甫)
春勤图:乡村年久竞农务,秋歛春耕恐失时。(《鸡犬》宋.陆游 歛liǎn,聚集)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第一部分(第1段)
1课文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盼望着”?
反复,表达期盼春天心情的急切。朗读时要上扬。
2“近”和“盼”有什么关系?
“近”准确地表达出春天还没有到来,照应了“盼”字。
3 体会两个“着”、两个“了”的作用。
明确:给人以非常亲切、柔和的感觉,两个“了”中又充满了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第2~7段)
1 第2段和第3至7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写春景,宏观勾勒;第3段至第7段是分写,微观描绘。
2 这一部分是怎样安排写景的层次的?
先总写,从大处勾画春的轮廓;后分写,依次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
3 课文第2段。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一切”是总写,山、水、太阳是扣住“睡醒”,从大处落笔分写。由面到点
4 体会“刚”字的作用。
“刚”照应“春天的脚步近了”的“近”。“近”是说靠近而未到,“刚”是说已到,才到。
5 引导学生想象山“朗润”、水“涨”、太阳的脸“红”的情境。
山“睡醒”的情态用“朗润”描绘,这时林木抽芽,山川变绿,使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由枯干转为润泽;水“睡醒”的情态用“涨”描绘,再现了冰消雪化后春水涣涣的样子;太阳 “睡醒”的情态用“红”描绘,表现出春日融融的暖意。
6 体会三个“起来了”的作用。
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
7、 本段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刚睡醒的样子”“张开了眼”生动地表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欣欣然”的意思是欢欢喜喜地,赋予大自然的万物以人的感情,不仅人们喜欢春天,大自然的万物也喜欢春天。太阳的“脸红”则更使人感到春日的可爱。
1. 学习“春草图”。
1、第3段共四个句子,各是从什么角度描绘春草的?
明确:第1句是从“点”上描绘,第2句是从“面”上描绘,第3句写孩子们的游戏,侧面写春草带给人的欢乐,第4句以风衬草,从感受的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由点到面,由近及远,从正面到侧面。)
2 体会“钻”所表现的内容,弄清“偷偷地”在文中的意思。
“钻”表现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儿,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这里的“偷偷地”是悄悄地、不知不觉的意思。
可启发学生联系白居易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去体会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3 体会“嫩嫩的”“绿绿的”和“嫩的”“绿的”有什么不同。
“嫩嫩的”比“嫩的”更嫩,“绿绿的”比“绿的”更绿,准确地表现了春草“新”的特点。
4 体会“一大片一大片”给人的感觉。
使人似乎看到春草遍地萌发的旺盛长势,感到春草的勃勃 生机。
5 作者用了哪些动词写孩子们在草地上的游戏?这和写春草有什么关系? 用了“坐”“躺”“打滚”“踢”“赛跑”“捉迷藏”等动词。侧面表现春草带给人的欢乐。
2. 学习“春花图”。
(由上而下、由实到虚、由正面到侧面。)
1 讨论作者是按什么层次描写春花的。
作者是按“树上”“花下”“遍地”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的。 2 如果不写“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些句子以拟人的方法描绘出各种花竞相开放,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情景,非常形象,把树写活了,不写这些句子,就显得平淡、呆板,缺少生气。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不能颠倒。因为这三种颜色是和上句桃树、杏树、梨树的花的色彩一一对应的。 4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树上”的花的?
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5“闹”改为“飞”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闹”字中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景象;如果用“飞”字,则无声无息,只能表现飞时的形态,而不能表现声响和景象。 6写“花下”只写了蜜蜂和蝴蝶,这与写花有什么关系?
写“花下”的蜂闹蝶舞是侧面表现花儿的多、艳、甜。
7 “遍地”和“杂样儿”从什么角度写野花?
“遍地”写野花的数量多,“杂样儿”写野花的种类丰富。
8 体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的妙处。
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这里没有明写阳光和风,但已寓于描写之中了。因为有阳光,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风轻悄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真把野花写活了。
3. 学习“春风图”。
1春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的?
借助其他事物,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写春风。
▲六种感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视觉、感觉
2、 引用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有什么作用?
引用是一种修辞。“吹面不寒”写春风的温暖;“杨柳风”(拂动杨柳的风)写春风的柔和。
3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个比喻给人的感觉。
温暖和柔情。
4、 春风本身是无味的,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春风的味儿的呢?
作者写了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再“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就化无味为有味了,而这些味道都是春天所特有的。
5、 这些味儿和前文的“春草图”“春花图”有没有关系?
“青草味儿”照应了“春草图”,各种花的香照应了“春花图”。 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总的是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
6、春风“轻悄悄的”,本身也没有什么声响,作者是怎样化无声为有声的?
释志南作者简介篇二
《春》
中小学“班班通”教学应用大赛
《春》教学设计
释志南作者简介篇三
《《柳叶儿》》
释志南作者简介篇四
《我们家的男子汉》
我们家的男子汉(练习)
(碧江中学语文科组)
巩固和训练: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
嘴馋风靡恍惚倔强胆怯嘱咐沮丧打量济济轮廓
二、《我们家的男子汉》的第1——3段,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把“他却珍惜起那两条腿儿”改为“他却偷懒起来”好不好?为什么?
2、小男孩由抱到牵着走,再到“要抱”的过程,你有没有经历过?自己“能走”,为什么却“时常要”抱?
3、“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这句话富有哲理吗?想想它给你有什么启迪,简要把体会写下来。
4、说一说第三段中“男子汉”和“男人”在含义上有什么区别?
三、阅读课文《他对食物的兴趣》的内容,完成下列练习。
1、解释词语。
(1)风靡(2)恍惚(3)乱真
2、归纳本部分的内容。
3、如何理解“‘不吃青菜会死的。’他便吃了,吃得很多。”?
4、用“„„是„„,而不是„„,甚至不是„„”造句。
四、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1、“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这句话有何作用?
2、“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对“文学”和“艺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文学”意思相同,两个“艺术”意思不同。
B、两个“文学”意思相同,两个“艺术”意思也相同。
C、两个“文学”意思不相同,两个“艺术”意思相同。
D、两个“文学”意思不相同,两个“艺术”意思也不相同。
2、用“既不„„也不„„”造句。
3、怎样理解“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地长吧!”?
参考答案:
一、(答案略。)
二、1、意思相同,但原文用语好,因为它幽默风趣。这种明褒实贬的话耐人寻味,令人忍俊不禁,比直说他“偷懒”要含蓄有趣。
2、自己虽“能走”,但因脚力不大,让人抱着既不用自己费力,又舒服。
3、作者从小男孩由抱到要走再要抱的经历中,感到事物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向前的,而是曲折的,这就像小男孩能走后并不就从此永远自己走,还“时常要抱”一样。人类前行的历史也是曲折的,但向前的趋势是永恒的,就像小男孩最终还是要自己走一样。
4、“男孩子”侧重的是“孩子”,“男人”侧重的是“男子汉”的刚强性格。
三、1、(1)文中指风行或流行。(2)精神不集中。(3)模仿得很像,使人不辨真伪。
2、主要介绍他对各种食物的兴趣。
3、相信成年人的话是真实的,反映了儿童纯洁天真的心理。
四、1、总结上文,点题。
2、D
3、尊重个性,让儿童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柳叶儿》导学案
作者: 加入日期:11-12-28
执笔人审核人 2010年3月日
课
题柳叶儿课型讲读课课时 1
学
习
目
标 1.学习在生动的描写中寄寓丰富的感情的写法;运用摘记的方法分类摘抄文中含感情的句子。
2.熟悉课文内容,深入探讨文章主旨,感受作者的情感。
3.了解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憧憬美好未来。
课
前
预
习学
法
指
导 1.诵读文章时,要在脑海里想像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2.带着学习任务读书的意识和作批注的习惯。
3.学习发现、研究、解决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知
识
构
建(一)阅读方法:倾听、浏览、概括、判断、品析、表达。
(二)、写作方法:首尾呼应、苦乐相衬、描写细腻。
(三)、思维方法:品味、体验、领悟、探究、哲思。
相
关
链
接一.作者简介
宋学孟,生于1953年,山东昌邑人,当代作家。毕业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和北大作家之班。著有长篇小说《深秋的颜色》,短篇小说集《十九岁的微笑》,中篇小说集《马汉王外传》等。
二.背景资料
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我国处在困难时期。由于刚建国家不久,国力薄弱,再加上外国的经济封锁,国内政治上的浮夸风,及旱涝等自然灾害,致使全国人民面临极端困难的生活,停业应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吃,加上农民消耗的体力大,所以只好吃一些树叶、野草等充饥,本文所写的正是这一时期的生活。
三.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知
识
预
习 1.注音。
嚼(jiáo)着捋(luō)叶子逞(chěng)能噌噌(cēng)兀(wù)地勺(sháo)子找茬(chá)苦涩(sâ)猴(hóu)子风飕飕(sōu)攥(zuàn)紧
2.解释。
(1)舒展:不卷缩;不皱。
(2)品尝:仔细辨别;尝试(滋味)。
(3)淘气:形容小孩顽皮捣蛋。
(5)逞能:显示自己能干。
(6)得意洋洋: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7)噌噌:拟声词。
(8)攥:握。
(9)赞赏:赞美赏识。
3.向长辈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
4.试着尝尝过去人们吃的食物,诸如野菜、柳叶儿等等。
课
堂
探
究导入:
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南方北方,山谷河畔,田间地头,到处都可
见柳的身影。同学们,你对柳的感受是怎样的呢?说说看。
(柳是报春的使者;柳是美的化身;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可是,当代作家宋学孟对柳的感受与我们大家都不同,他说“柳是我的救命恩人”。这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柳叶儿》。
课堂讨论:
1.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在饥荒年代里,“我”与三叔抢柳叶儿的故事。
2.作者围绕“柳叶儿”的那几个方面来讲的?试在“柳叶儿”前面加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来概括。
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咏柳叶儿
3、作者当时想吃点柳叶容易吗?
五处“抢”字上。“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柳叶儿,是要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光了”、“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的时候,就去抢树叶儿的”、“近处的抢完了,就往远处”。作者的童年岂是一个“乐”字所能包容的?
4、童年的“我”为什么感到“最乐”呢?
文章明在写品“柳叶儿”之乐,实质不断点染生活之苦。也许没有这种苦,反倒体会不出其中的乐。正因为生活极苦,才有了尝柳叶儿之乐,苦乐相依,折射出作者对“乐”的辩证思考,即审苦与审乐完美结合。而以苦写乐,正是我们常见的衬托手法。
5、吃柳叶时,哪些描写浸透着苦涩?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能让你对此有更深刻的了解? 菜糊糊粥”的过程中品尝到了苦涩。“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可见,柳叶不经一番精心处理是难以下咽的。那些“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等侧面描写又使大家感到了饥荒之严重。
从开头的悬念和结尾对比的手法里,体会到作者对柳叶的特殊感情,认识到一“嚼”一“品”中透出的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的不只是柳叶,更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丰富内涵。到此,全文苦中带涩的感情基调就水到渠成般地被“攥”了出来。
品读课文: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读出节奏、感情。
2、互读互评。
3、说出喜欢的原因
你可以试着这样说:
我最喜欢文中的,因为它
我觉得文中的词用得好,好在
分成四人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描写优秀或精彩的句、段,先动情地读一读,再赏一赏,最后说说它“好”在何处?
4、学生合作查找,品析后交流。(生本、生生对话)。
答案要点:(1)第8段中,写爬高的一连串动词:“甩、飞、爬、抱、摇、摆、溜”写出“我”的陶气,也为了下文爬高摘柳叶打下基础。
(2)第10段中用“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四个词展现周围环境的静谧,富有诗情画意,为抢摘柳叶增添乐趣。而“冰凉、咯嘣嘣、凉飕飕、滴进、阴凉”等词则写出了抢摘柳叶了的苦涩滋味。
(3)第10段中,把一个太阳比作“一个大樱桃,去年鲜红鲜红的。”写出极端饥饿,流露出苦涩之味。
释志南作者简介篇五
《习作8》
释志南作者简介篇六
《2013年下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3年下期期中统一检测试卷
七年级 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总分:100分 考试形式:闭卷
命题:陈红英 审阅:周春华
亲爱的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意味着你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知你是否给自已定一个学习目标。半个学期又过去了,相信这次测试能检验你的学习,同时也能发现你存在的不足。
一、 积累与运用( 27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作答。
新田县位于湖南省永州市东部,地处我国季风湿润气候区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湖南四.大“温室县”。优良的生态环镜,独特的硒锶资源,“中华孝德文化之乡”的人文低蕴,促使新田.走上了“打硒锶品牌、走高端之路,建养生之地”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经过近年的努力,已培育出了享誉粤港澳的“秀峰”富硒蔬菜、“回香”高蛋白富硒大豆、“湘将硒”富硒有机大米、“南有新田”富硒云耳、“金波胡”富硒鹅熟食系列等一大批富硒农产品品牌,新田富硒农产品已小有名气。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硒锶( ) 沛( )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改为 (3)第一个句子是一个病句,请加以修改。(2分)
2入( )的内容。 (3分)
A柳枝在春分里染绿 B春风把柳枝吹绿了 C柳枝被春风吹绿了 D春风吹绿了柳枝
3、诗文默写(8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 。 (2) ,可以为师矣。
(3)表示学思辩证关系的《论语》名句: , 。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5) ,江春入旧年。 (6)山光悦鸟性, 。
4、找出你最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一本书,做一张图书卡片,然后在班上向大家做推介。(6分) 书名: 作者:
内容简介: 推介理由: 5、口语交际(4分)
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和谐美好家园,需要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学校也积极行
动,开展了“创卫,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的主题活动。在操场上,看到有同学在随手乱扔纸张。请你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劝说。(不超过50字)
二、阅读和理解( 33分)
(一)阅读《咏雪》,回答1~4题。(11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 朝代的 (姓名)组织编写的。(2分) 2、解释下面加粗字的意思。(2分)
⑴寒雪日内集 ⑵撒盐空中差可拟
4、《咏雪》一文用 、 、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地家庭气氛。(3分)
5、《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是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分) (二)阅读《春》选段,回答问题。(10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作者是南宋的,《春》的作者则是散文家 (2分) 2、第一段写春风,突出它的和第二段写春雨,突出它的和特点。 (4分)
3、选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找出一例句,指出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4分)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2分)
〔美〕艾尔玛·邦贝克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作者叙述了和父亲之间的八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其中的四件。(4分)
2、通过上述事件,说明父亲的爱具有特点。(2分)
3、文章写的是父爱的爱,而文中为什么写那么多母爱的表现?(2分)
4、给文章加一个适当的标题,不多于五个字。 标题: (2分)
5、请写出两句表达父爱或者母爱的名言警句。(2分)
三、作文40分
任选一题,补充完整题目,完成作文。文体规范,有真情实感。 1、“那一次,我真的了”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释志南作者简介篇七
《中考语文》
语 文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准考证号 姓名 座位号
注意事项:
1.全卷四个部分,六大题,18小题,试卷共6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满分:6分)
一、完成第1题(6分)
1.根据对话情境,回答问题(6分)
式。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
甲学生
乙学生 老弟,你的耳朵也太缺乏美感了!声单调刺耳,是该换换了。
丙学生 议校长聘请专人来敲钟呢? 丁学生 课前准备,快上课了。”
甲学生
乙学生 (哼唱)“鼓浪
(1)同学们议论的话题是什么?(2 A.优美音乐 B C.后山钟亭
(2)2分)
A
B C
(3)(2分)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满分:39分)
39分)
213分)
(1)。(《关雎》)(1分)
(2),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2分)
(3)子曰:“岁寒,”(《论语》)形象地阐述了身处浊世更显君子风范的哲理。(1分)
(4)一代雄才曹操的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例如《观沧海》气势恢宏、包容天地万象,“,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2分)
(5)词体大略有二,一婉约,一豪放。婉约词含蓄婉转,如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豪放词率直粗犷,如辛弃疾的“ ,弓如霹雳弦惊。 ,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2分)
(6)古诗词中,化用前人诗文的妙例很多。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化用了“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苏轼《水调歌头》的“但愿人长久, ”,是从“隔千里兮共明月”脱化而来的。(3分)
(7)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南宋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描写的雨景最接近?(2分)
A.巴山夜雨涨秋池 B.春潮带雨晚来急
C.萧萧暗雨打窗声 D.天街小雨润如酥 3.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6分)
站立着,我们当像一棵树。
铁一般坚强的树干,是我们伟岸的身躯。风雨中A遨ào然挺,任狂风呼啸、霹雳惊天、暴雨...tǐn立.
肆虐。
披拂摇曳,是我们挥舞的手臂。和风吹过,树叶沙沙,那是我们真诚的致意——向湛蓝的天空,向B炽.zhǐ热.lè的太阳,向C广袤..mào无垠..yín的大地。
粗壮的树根,是我们有力的双足。深深踏入土壤,与脚下的土地有同样执著的坚持,不论是D润.lùn如油高ɡāo的田圃,还是瘠薄干瘦的荒野。 ...
站立着,我们当像一棵树——一棵( )的参天大树!
(1)加点的词语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处是(2分) ....
(2)为括号处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2分) A.玲珑剔透 B.器宇轩昂 C D.抑扬顿挫 (3)划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写出来。
4.名著阅读(10分)
(1)帮他找出该回目的下句。(2分)
《水浒》第十七回
A.黑旋风沂岭杀四虎.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C.及时雨会神行太保.小李广梁山射雁
(2):
只小海豚。是用绳纰pī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在哪里?(2分) ....
事来解决他的生活难题?(概述两个事例)(2分) ......
(3)“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你认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谈谈你的理由。(4分) ......
5.探究性学习(10分)
风筝(亦称“鸢”),浸染古典诗意,装扮现代天空。为筹办新一届厦门国际风筝节,主办单位拟组织“鹭岛竞飞鸢”宣传活动,同学们准备以志愿者身份积极参与„„
(1)拟写“鸢节欢迎辞”(3分)
刘悦负责拟写“鸢节欢迎辞”。为凸显放风筝的魅力,他特地找来几则参考材料:
【材料一】古代诗文对放风筝的快乐情景多有描述,如宋代《武林旧事》记载“清明时节,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又如清代高鼎《村居》描绘“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材料二】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百子图》都有放风筝的生动画面。现代画家李可染也有一幅名画《牛背放风筝》(见右图),寄寓平步青云之意,表达美好祝愿。
【材料三】扶摇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悬得多高呢/细细一线,却想与整座天空拔河/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见了/沿著河堤,我开始拉着天空奔跑(轶)
【材料四】放风筝时,手牵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仿佛自己也跟风飞起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梁实秋《放风筝》)
写在下面横线上,帮刘悦把“鸢节欢迎辞”拟写完整:
来吧,来吧,放飞五彩风筝,放飞 ,放飞 心相约,心相约,相约鹭岛鸢节,不论咫尺天涯。
(2)为“鹭岛鸢联”配画(3分)
展开想像,将对联所体现的画面生动地描绘出来。
(3)
三、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③心窃乐之 ④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
7.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林壑尤/美 B.作亭/者谁 C.饮少辄/醉 D.昨/游江上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读懂山水(5分)
(1))(2分)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3分) ...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
等国家的白
“鹭,水鸟也。洁白如雪,颈细而长,”郭沫若《白鹭》一文,对白鹭外形有独到的评价:色的脚,增”
。行走时,白鹭颈部收缩成 S形,步履轻盈稳健,悠闲S形,两脚向后伸直,缓缓地鼓动宽大的翅膀,直冲云天,却又从容不迫。
,“草长平湖白鹭飞”等生动描绘。白鹭栖息最密集的当属江苏涟水的白鹭岛,每年夏季有上万只白鹭在岛上筑巢繁衍,有时百千白鹭齐飞,场面蔚为壮观。
白鹭“林栖而水食”。捕食时,白鹭迈动长腿涉水漫步,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里的小动物,然后突然伸出长颈,用又长又尖的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准确地把食物叼住。有时也“久立潺潺石”,伺机捕食过往的鱼虾。傍晚,白鹭归巢,栖身于近岸的山林,在树丛、竹丛或苇草堆里过夜。
有趣的是,富有灵性的白鹭擅长“择优而栖”。当所栖息的环境恶化时,白鹭常会不辞而别;而当环境得到改善时,白鹭又会悄然飞回。因此,诗人讴歌的“翩翩白鹭下夕阳”等景象,在环境学家们看来,
其意义远不止于诗情画意,它还意味着环境的优化,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白鹭是著名的文化鸟类,它是吉祥、高雅、奋进的象征。从古到今,许多诗词歌赋、绘画刺绣、音乐舞蹈和艺术雕塑等,都常以白鹭为题材。《诗经》早就有“振鹭于飞”的诗句。我国传统花鸟画中的“鹭莲图”,常被人们作为赠品,寄寓“一路(鹭)连(莲)升”的美好愿望。生活中,人们还喜欢借白鹭为各种事物命名。单以地名为例,福建、浙江、江苏、贵州、新疆等省份都有取名为“白鹭岛”、“白鹭洲”的生态旅游景点。
10
1112的生活体验具体谈谈。(至少谈两点)(4分)
五、精读下文,完成13—17题(18分)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
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说得好!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也许……”
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
释志南作者简介篇八
《11春》
释志南作者简介篇九
《脚本》
屏幕显示 说明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说明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说明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说明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1. 引子 采用艺术字效果 2
春日美景,四张图片拼接
简要说明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春日美景
3
春天的四张图片拼接
4
1. 文字及图片显示 引用雪莱的名言 5
内容标题及作者
6
1. 作者图片
2.作者文字叙述简介
7
1. 文字显示 2. 录音
8
1. 文字显示 字体字号为Aprial28, 9
文字显示与插入文档 字体字号为仿宋24, 10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文章结构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词语解释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生词字音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课文内容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作者简介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课件封面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导语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春日物象
1.文字显示,采用网状结构将文章结构展现给学生
屏幕显示 说明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说明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说明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说明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模块序号
1.文字显示
简要说明
主要讲解盼春图中的反复和拟人修辞手法 12
1. 文字显示
13
1. 文字显示
14 1.文字显示
详解作者如何通过触觉嗅觉听觉描写春风的和煦美好 15
1.文字显示
16 1.文字显示
17
1. 文字显示
引用了志南和尚的古诗绝句一首 18 文字显示
19
1. 与春相关的图片 2.教学内容
引用了与春相关的古诗一首,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20 文字显示
21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美文欣赏-许地山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古人咏春-苏舜卿
简要说明
古人咏春-崔护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成语拓展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课文延伸志南和尚的绝句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赞春图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绘春图—春雨图讲解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绘春图—春风图讲解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绘春图—春花图讲解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绘春图—春草图讲解
屏幕显示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说明 模块序号 屏幕显示 模块序号 说明
1. 文字显示
22
2. 文字显示
引用了张晓风的文章—《春之怀古》 23
1. 文字显示
24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封底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课堂总结
页面内容 简要说明
美文欣赏-张晓风
释志南作者简介篇十
《春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