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春节】
形容高山流水的感觉篇一
《形容高山流水的说说:春天使大地焕然一新》
形容高山流水的感觉篇二
《听《高山流水》的感受》
形容高山流水的感觉篇三
《听《高山流水》的感受》
听《高山流水》的感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随着一阵古色古香的古琴声,把我带入了乐曲《高山流水》之中。 听着听着,我仿佛进入了幻境之中。战线在我眼前的是一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一样风景如画的美景:只见连绵起伏的青山挺立出一座座高耸入云、如刀削斧劈的危山。气势磅礴的山中万木葱茏,使人一看就赏心悦目。 就在这深山幽谷中,流着一溪活水,山中泉水“丁冬”,溪流随着山势时而窄,时而缓,有如涓涓细流;清莹澄澈的一条清水,时而宽,时而急,有如喧腾飞泻的水流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撞击岸边,浪花飞溅,喷珠如玉。 我仿佛乘一叶扁舟顺流直下,时而快,两岸群山奔赴;时而慢,两岸风景尽收眼底。就在这美丽的音乐之中,我不仅想起了伯牙鼓琴、子期评琴的动人传说。是呀,俞伯牙有如大自然,让鸟兽鱼虫尽情欢唱;而钟子期有如录像机,录下了这美丽绝伦的景色。 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们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的,在你忧伤时,只要听一段音乐,忧伤便烟消云散了。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把我国古琴推向令一个高潮。
形容高山流水的感觉篇四
《26高山流水》
26 《高山流水》
一.课文解析
《高山流水》是一篇文言文,在《吕氏春秋·本味篇》和《列子·汤问》中均有记载。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琴,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回味。行文简洁、流畅,虽不足百字,但反映的内容却令人动容。它是学生学习中华古典文化,感受文言文语言魅力,树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佳作。
同时,作为本组课文的首篇,它也担负着单元训练的重要任务。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文本中伯牙弹琴、子期听琴的内容成为复述训练的好题材。
在学习这篇古文之前,学生曾有过学习古文的经历(如上学期的《古文二则》和本学期的《蝴蝶泉》)。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朗读存在的难度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对文言文中的语句如何释义有了一些浅显的办法。基于以上学情,教师可让学生先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而后通过朗读、交流、结合书中的注释疏通文义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内涵。
本课行文简洁、流畅,虽不足百字,但反映的内容却令人动容,人间真挚的情谊需要学生好好体会。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深、读透、读中悟情;同时,适当地通过情景再现、补充资料,感悟两人的深情厚谊。
本课学习中,还要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复述本身对学习困难生来说有难度,更何况是创造性复述。所以,在教学中既要设置好相关练习,又要能够体现层次性、广泛性,让学生的“口”充分动起来。
二.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能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学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4、明白“高山流水”的含义,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三.训练重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四.教学设计
预习作业:
1、读通课文,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并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下列字词:
(1)鼓—— (2) 方—— (3)志—— (4)善哉—— (5)巍巍——
(6)少选—— (7)洋洋—— (8)破琴—— (9)绝弦—— (10)复——
2、收集有关朋友、友谊方面的诗句、名言
3、有条件的查找收集有关钟子期、俞伯牙的资料、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读“知音”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大人有大朋友,小孩有小朋友,请你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学生交流)
2、“朋友”这两个字虽然普通。但它在孔子眼里是“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李白的笔下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王勃的心中则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以当两个人成为志同道合、互相欣赏的朋友时,“朋友”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知音”(板书)
3、说起“知音”的来历,有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板书 26、高山流水
二、疏通课文,初识“知音”
1、学习古文首先要读准、读顺,自己先读读看,试着读出节奏来。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再读: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
琴 !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回顾疏通古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每一句;联系译文矫正自己对古文的理解;同学交流讨论。
4、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轮讲、补充)
5、班级交流
6、师生合作读。(教师读译文,学生读相关古文)
7、提问: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板书:伯牙、钟子期)
简介: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
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钟子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
斗笠、披蓑衣、挑担子、拿板斧的樵夫。
三、探究文本,感受“知音”之喜
1、一个是晋国赫赫有名的琴师,一个是楚国山野砍柴的樵夫,是什么东西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知音呢?(交流:音乐)
2、用~~~线画出两人弹琴、听琴的句子。(学生交流、板书)
志在高山 巍巍乎若泰山
志在流水 洋洋乎若江河
3、想像乐曲内容:伯牙弹琴除了想到“高山”、“流水”之外,他还会弹奏哪些景色呢?
(学生交流:鸟语花香、清风明月、森林大海等)
A、 师生合作,分角色表演(出示内容)
老师: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学生: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老师:伯牙鼓琴,志在细雨。 学生:善哉乎鼓琴!绵绵乎若( )。
老师:伯牙鼓琴,志在炊烟。 学生:善哉乎鼓琴!( )乎若( )。
B、同桌对说
出示参考词语:依依杨柳、皎皎明月、淙淙流水、萋萋芳草、皑皑白雪„„
4、想像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时的心理活动。
伯牙与钟子期本不认识,他们在江边是偶然相遇,所以——(出示)
当伯牙的手指熟练地拨弄着琴弦时,钟子期暗暗赞叹: 当钟子期听出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伯牙暗暗惊讶: 当钟子期听出伯牙弹琴志在流水时,伯牙暗暗欣喜:
5、根据刚才的练习,自己完整地想像当时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时的情景。
(提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弹、怎样听、各自想什么等)
(1)同桌对讲
(2)全班交流抽1~2个复述,其他点评
四、拓展深入,感受“知音”之痛
1、一次巧遇,两人一见如故,成了音乐上的知音。他们约定来年再相会。第二年,当伯牙如期来到汉阳江口时,得到的是钟子期病故的噩耗。钟子期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把坟墓修在江边,他要好好地听先生的琴声。,这是一种何等凄美的相会呀!
2、伯牙来到墓前,此时秋风瑟瑟,万木萧萧,更增添了伯牙心中的哀伤。(出示)
(伯牙)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抚琴:弹琴]一操[一操:一曲]。
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铿锵: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鼓掌大笑而散。
3、伯牙见到众人听琴的摸样,心里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呀?
(交流:愤恨、痛苦、哀伤、觉得世上再无知音等)
4、唯一的知音已去,世上再无懂琴之人。于是——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出示并齐读)
“士为知己者死”, 伯牙为知己者绝琴。这是一种何等深厚的情谊!
五、情感升华,珍惜“知音”之谊
1、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后人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叫《高山流水》,想听吗?(播放《高山流水》)
伴着这曲动人的《高山流水》,我们再来齐读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2、千百年来,“高山流水”已成为“知音” 的代名词了。此时此刻,你对知音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了呢?(出示)
知音是 知音是 知音是 (可以用自己积累的诵咏知音、朋友、深厚友谊的诗句、名言来表达自己对知音的理解,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同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数量)
3、总结: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当我们有朝一日遇到了知音,一定要好好珍惜。
课后作业:
一、比较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
A、方鼓琴而志在高山。 ( ) .
B、李林和王勇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 ) .
A、终生不复鼓琴。 ( ) .
B、奶奶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 ( ) .
A、善哉乎鼓琴! ( ) .
B、在同伴的鼓动下,我走上了讲台。( ) .
二、成语积累
例: 莫逆之交 之交 之交 之交
三、给下列关于友谊的名言连线,自己再写上1-2句
1、相逢何必曾相识。 李白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高适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白居易
4、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勃 板书:
26 高山流水
知音
伯牙 ———— 钟子期
志在高山 巍巍乎若泰山 志在流水 洋洋乎若江河
形容高山流水的感觉篇五
《形容高山流水的说说: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
形容高山流水的感觉篇六
《高山流水》
26、高山流水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对照译文,读懂课文,并能正确理解“鼓”“琴”“方”“志”“善哉”“巍巍”“乎若”“少选”“曰”“洋洋”“破琴”“复”“无足”。
2、能正确区分古今字义的不同用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4、了解“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故事的来历,明白知音难得,要珍惜友情。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听一段乐曲。(媒体出示录像)师引语:我们听到的乐曲,就是著名的古曲——高山流水。它是由著名的古代音乐大师 俞伯牙创作的。(媒体出示)当年,俞伯牙来到了汉阳江口,琴兴大发弹曲,突然琴弦断了一根。此时有人大声说:“先生,我是个打柴的,您的琴声绝妙!”俞伯牙问:“你既懂琴,请说说刚才我弹的是何首曲子?” 那打柴人笑答:“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可惜,弹到第四句时,琴弦断了。” 俞伯牙忙请他上船来细谈。打柴人看到俞伯牙的琴,便说:“这是瑶琴!”他还说了瑶琴的来历,(媒体出示)更让伯牙佩服。于是,俞伯牙又弹曲,钟子期在一旁听之,他们因此而相知相交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补充板书:26)(媒体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这个故事又常被后人称为《伯牙绝弦(板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文?谁能说说学习古文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了解古文大意。
1、 “读文”:
(1)自由、大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看着屏幕,再次朗读课文。
2、“解意”:
(1)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
(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3)质疑
3、师:再读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地
方不懂,呆会儿一起交流。
三、研读课文,体会友情的珍贵。
(媒体出示)课文,理解重点字词。
1、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伯牙弹(瑶)琴的时候,钟子期在一旁听 (——听什么?——听伯牙弹琴——这就是“之”的意思)
2、方鼓琴而志在高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结合课后练习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古今字义的不同用法)
3、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1)理解“曰”、“善哉乎”“巍巍”“洋洋”,比较“巍峨”“洋洋洒洒”, 结合课后练习的句子让学生自己体会古今字义的同异)
(2)“善哉乎”“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谁来读读这两句话?(指名、齐读)
(3)伯牙是音乐家,那么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
景色?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媒体出示词语)
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答„„)
(4)(媒体出示)听着钟子期的赞美,俞伯牙心里会想: (交流)(板书:知音。)
师: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可以想象,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巍巍乎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洋洋乎若江河。)终于遇到了真正的知音,伯牙的心情怎样?
4、师小结: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钟子期真正地懂得
俞伯牙的琴声,是音乐让两人心灵相通!
5、俞伯牙当时真是惊喜万分,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此时伯牙的心情又怎样?
(1)创设情景背诵:
师: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可再也没有人赞他——(生齐读句子:善哉,峨哦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再也没有人赞他——(生齐读: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于是,伯牙(师引读: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读读译文,注意带点字的意思,理解伯牙为何这样做吗?
师:伯牙在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生再读最后一句。)(自由练习——交流汇报朗读——男女生读——全班一起读)
四、课堂小结,加深感悟。
1、俞伯牙破琴绝弦,其实是断了自己的艺术前程,断了自己的心弦,断了自己再觅知音的希望。因为他认为钟子期是他唯一的(知音)。让我们带着敬意,跟着高山流水的音乐,有感情地读读整篇文章。
2、让我们牢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传说,老师和大家一起看着板书背诵全文。
3、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4、我们也将永远记住(齐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五、拓展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文。
2、收集并积累有关友情深厚的古诗以及名言,制作一张送给好友的真情交流卡。
附板书:
26 高山流水
伯牙
志在高山
志在流水
知音 ———— 钟子期 巍巍乎若泰山 洋洋乎若江河
形容高山流水的感觉篇七
《高山流水》
形容高山流水的感觉篇八
《26高山流水》
形容高山流水的感觉篇九
《26 高山流水》
第十册第六单元
26 高山流水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能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部分字词古今词义的区别。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学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4、明白“高山流水”的含义,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
老师:相应的课件、《高山流水》乐曲。
学生:
1、 读通课文,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并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下列字词:
(1)鼓—— (2) 方—— (3)志—— (4)善哉—— (5)巍巍——
(6)少选—— (7)洋洋—— (8)破琴—— (9)绝弦—— (10)复——
2、 收集有关朋友、友谊方面的诗句、名言
3、有条件的查找收集有关钟子期、俞伯牙的资料、故事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解读“知音”
1、“朋友”这两个字虽然普通。但它在孔子眼里是“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李白的笔下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王勃的心中则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以当两个人成为志同道合、互相欣赏的朋友时,“朋友”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知音”(板书)
2、说起“知音”的来历,有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板书 26、高山流水
二、疏通课文,初识“知音”
1、学习古文首先要读准、读顺,自己根据分隔符号读一读。(文言文的朗读讲究节奏美,试着读出节奏来。)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再读: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回顾疏通古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每一句;联系译文矫正自己对古文的理解;同学交流讨论。
4、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轮讲、补充)
5、班级交流
6、师生合作读。(教师读译文,学生读相关古文)
7、提问: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板书:伯牙、钟子期)
简介: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是当时著名
的琴师。
钟子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
衣、挑担子、拿板斧的樵夫。
三、探究文本,感受“知音”之喜
1、一个是晋国赫赫有名的琴师,一个是楚国山野砍柴的樵夫,是什么东西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知音呢?(交流:音乐)
2、用~~~线画出两人弹琴、听琴的句子。(学生交流、板书)
志在高山 巍巍乎若泰山
志在流水 洋洋乎若江河
3、 想像乐曲内容:伯牙弹琴除了想到“高山”、“流水”之外,他还会弹奏哪些景色呢?
旋律时隐时现,飘忽不定,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泼的节奏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情澎湃时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鸟语花香、清风明月、森林大海等)
A、 师生合作,分角色表演(出示内容)
老师: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学生: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老师:伯牙鼓琴,志在细雨。 学生:善哉乎鼓琴!绵绵乎若( )。
老师:伯牙鼓琴,志在炊烟。 学生:善哉乎鼓琴!( )乎若( )。
B、同桌对说
出示参考词语:依依杨柳、皎皎明月、淙淙流水、萋萋芳草、皑皑白雪„„
4、想像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时的心理活动。
伯牙与钟子期本不认识,他们在江边是偶然相遇,所以——(出示)
当伯牙的手指熟练地拨弄着琴弦时,钟子期暗暗赞叹: 当钟子期听出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伯牙暗暗惊讶: 当钟子期听出伯牙弹琴志在流水时,伯牙暗暗欣喜:
5、根据刚才的练习,自己完整地想像当时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时的情景。
(提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弹、怎样听、各自想什么等)
(1)同桌对讲
(2)全班交流抽1~2个复述,其他点评
四、拓展深入,感受“知音”之痛
1、一次巧遇,两人一见如故,成了音乐上的知音。他们约定来年再相会。第二年,当伯牙如期来到汉阳江口时,得到的是钟子期病故的噩耗。钟子期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把坟墓修在江边,他要好好地听先生的琴声。,这是一种何等凄美的相会呀!
2、伯牙来到墓前,此时秋风瑟瑟,万木萧萧,更增添了伯牙心中的哀伤。(出示)
(伯牙)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抚琴:弹琴]一操[一操:一曲]。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铿锵: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鼓掌大笑而散。
3、伯牙见到众人听琴的摸样,心里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呀?
(交流:愤恨、痛苦、哀伤、觉得世上再无知音等)
4、唯一的知音已去,世上再无懂琴之人。于是——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出示并齐读)
“士为知己者死”, 伯牙为知己者绝琴。这是一种何等深厚的情谊!
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痛苦绝望的悲凉心情,体会人生中得一知己的珍贵。
五、情感升华,珍惜“知音”之谊
1、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后人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叫《高山流水》,想听吗?(播放《高山流水》)
伴着这曲动人的《高山流水》,我们再来齐读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2、千百年来,“高山流水”已成为“知音” 的代名词了。此时此刻,你对知音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了呢?(出示)
知音是
知音是
知音是
1、朋友,可以把快乐加倍,把悲伤减半。
3、真正亲近的人,不需要言语,即使多年不见,再见面的时候,友情也会一日往昔。
地感到高兴,当朋友遭受痛苦的时候,会守在朋友的身边,鼓励他,支持他。
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李白送别 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可以用自己积累的诵咏知音、朋友、深厚友谊的诗句、名言来表达自己对知音的理解,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同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数量)
3、总结: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当我们有朝一日遇到了知音,一定要好好珍惜。 在感悟全文的基础上,理解“高山流水”的含义,懂得“知音难觅”,要珍惜友谊。另外,通过让学生说说对“知音”的理解,再次提升情感及认识。
附板书
26 高山流水
知音
伯牙 ———— 钟子期
志在高山 巍巍乎若泰山
志在流水 洋洋乎若江河
[课文链接]
伯牙摔琴谢知音
——选自《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
锺公(钟子期父亲)策杖引路,伯牙随后,小童跟定,复进谷口。果见一丘新土,在于路左。伯牙整衣下拜:“贤弟在世为人聪明,死后为神灵应。愚兄此一拜,诚永别矣!”拜罢,放声又哭。惊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黎民百姓,不问行的住的,远的近的,闻得朝中大臣来祭锺子期,回绕坟前,争先观看。伯牙却不曾摆得祭礼,无以为情,命童子把瑶琴取出囊来,放于祭石台上,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一操。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鼓掌大笑而散。伯牙问:“老伯,下官抚琴,吊令郎贤弟,悲不能已,众人为何而笑?”锺公道:“乡野之人,不知音律,闻琴声以为取乐之具,故此长笑。”伯牙道:“原来如此。老伯可知所奏何曲?”锺公道:“老夫幼年也颇习。如今年迈,五官半废,模糊不懂久矣。”伯牙道:“这就是下官随心应手一曲短歌,以吊令郎者,口诵于老伯听之。”锺公道:“老夫愿闻。”
伯牙诵云:“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伯牙于衣夹间取出解手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轸抛残,金徽零乱。锺公大惊,问道:“先生为何摔碎此琴?”伯牙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锺公道:“原来如此,可怜!可怜!”
关于训练材料
一、比较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
A、方鼓琴而志在高山。 ( ) .
B、李林和王勇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 ) .
A、终生不复鼓琴。 ( ) .
B、奶奶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 ( ) .
A、善哉乎鼓琴! ( ) .
B、在同伴的鼓动下,我走上了讲台。( ) .
二、成语积累
例: 莫逆之交 之交 之交 之交
(参考:管(仲)鲍(叔牙)之交、 刎颈之交、 忘年之交、患难之交等)
形容高山流水的感觉篇十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第六单元
导语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老师和朋友。本单元将向你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良师益友,读了课文,你会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朋友谊。虽然,他们朴素自然,但正是这毫不华丽的情感能滋养、培育我们的情操。
请你继续练习创造性复述课文,在改变复述的顺序,人称或补充情节等基础上,还可以展开适当、合理的想象,进行复述。
26 高山流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①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zāi)乎鼓琴!巍巍②乎若泰山。”少选③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④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⑤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注释】
①方:正当;在„„时候。②巍巍:山高大的样子。 ③ 少选:不久,过了一会儿。 ④ 洋洋:水大的样子。 ⑤破琴:把琴摔破。
【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聆听。刚开始,琴声似在赞美着巍峨的高山。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仿佛见到了高耸入云的泰山。”过了一会儿,琴声又似表现出奔腾澎湃的波涛,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宽广浩荡,波涛滚滚如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一辈子不再弹琴了,他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奏了。
【三行式练习】
26 高山流水
伯牙 鼓 琴, 钟子期 听 之,
( )( )( ) ( )( )( )
[ ]
方 鼓 琴 而
( )( )( ) ( )(
[ ]
钟子期 曰: “善 哉乎 鼓 琴!( )( )( )( ) ( )( )
[ ]
巍巍 乎 若 泰山。”
( )( )( )( ) (
[ ]
{ 方 鼓 琴 而
( )( )( ) ( )(
[ ]
志 在 高山, )( )( ) 少选 之 间, )( )( ) 志 在 流水, )( )( )
钟子期 曰: “善哉 乎 鼓 琴!
( )( ( )( ) ( )( )
[ ]
洋洋 乎 若 江河。”钟子期 死,
( ) ( )( ) ( )( )( )
[ ]
伯牙 破琴 绝弦, 终身 不 复 鼓 琴,
( )( )( )( )( )( )( )( )
[ ],
以为 世 无 足 复 为 {之} 鼓 琴 者。
( )( )( )( )( )( ){ }( )( )( )
[ ]
阅读新体验
1 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人们把钟子期称为俞伯牙的“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是“知音”?
2 查查字典,辨别下面3组句子中带点字词的的意思是不是同同。
(1) 方鼓琴而志在高山。 .
李林和王勇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
(2) 洋洋乎若江河。 ..
爸爸写的一篇论文,洋洋洒洒竟有5万字。 ..
(3)终身不复鼓琴。 .
奶奶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 .
3 朗读并背诵课文。
说写双通道
展开想像,把“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说具体些。
26 高山流水[答案]
伯牙 鼓 琴, 钟子期 听 之,
(春秋时楚国人,善弹琴)(弹奏)(琴) (春秋时楚国人)(聆听)(代伯牙弹琴,虚化,不译)
[伯牙弹琴,钟子期聆听。]
方 鼓 琴 而 志 在 高山,
(在„„时候)(弹奏)(琴) (连词,不译)(心里想着)(在)(高山方面)
[在弹琴的时候, 心里想着高山方面。]
钟子期 曰: “善 哉乎 鼓 琴!
(钟子期)(赞美说)(真好)(啊) (弹奏)(琴)
[钟子期赞美说:“弹得真好啊!]
巍巍 乎 若 泰山。” 少选 之 间,
(山高大得高耸入云 )(语气词)(像)(泰山) (一会儿)(的)(间隔)
[山高大得像泰山一样高耸入云”过了一会儿,]
{ 方 鼓 琴} 而 志 在 流水, (在„„时候)(弹奏)(琴) (连词,不译)(心里想着)(在)(流水方面)
[在弹琴的时候, 心里想着流水方面,]
钟子期 曰: “善哉 乎 鼓 琴!
(钟子期)(赞美说) (真好)(啊) (弹奏)(琴)
[钟子期又赞美说:“弹得真好啊!]
洋洋 乎 若 江河。”钟子期 死,
(水大的样子) (语气词)(像) (长江黄河)(钟子期)(去世)
[水大的样子像长江黄河。”钟子期去世后,]
伯牙 破琴 绝弦, 终身 不 复 鼓 琴,
(伯牙)(把琴摔破)(把弦割断)(一辈子)(不)(再)(弹)(琴)
[伯牙把琴摔破,把弦割断,一辈子不再弹琴了],
上一篇:愉快的心情说说2015
下一篇:描写春天下雨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