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春节】
新诗关于朋友篇一
《新诗鉴赏》
感觉
--顾城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赏析:感觉是如此重要,对于诗的受者,顾城的《感觉》,捕捉感觉入诗。事实上,诗可以有主题,也可无主题。一种意念,一种感受(包括感觉),一种情愫,一种趣味,都可以单.独.织就诗。正如朱自清所说的:“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香气,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为此他强调指出:“发现这些未发现的诗,第一步得靠敏锐的感觉,诗人的触角得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的底子里去。”诗裁为两节,每节四行,格式齐整。首节驱灰色天地扑入读者眼帘:天、路、楼、雨是灰色的——这是铺垫,在色彩上是欲扬先抑;
第二节别见洞天,豁然开朗,在一片灰色的世界里,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诗人从调色盘里,仅撷取灰、红、绿三种颜色,却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多么精彩的印象派画景!平淡质朴、朴曝无华的语言组织成的诗的画面,之所以能散发出诱人的芬芳,其奥秘诚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的,诗人把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变成诗人的“第一印象”,使之在计中淹没一切,使其它特征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并且把“事物的特征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这正是诗人必须持有的“独特的感觉”。顾城成功地将这独特的感觉铭刻在了诗内。世界是由颜色构成的。顾城却独独拈出三种(其间“雨是灰色的”更是诗人的主观印象),而弃其它于不顾;这些感觉是未经理性过滤的感觉,仅徘徊于感性认识的门口就被诗人敏锐地逮住,带有强烈的直观感。《感觉》有意回避对具象的栩栩如生的描摹,仅仅冻结感官摄取的直觉,如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所说:“我的愿望是再现我听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宁要感觉而放弃情节的课题”。当读者步入诗人所描绘的灰色天地,又陡然领略鲜红和淡绿的明丽色调,突兀感、新鲜感、舒畅感不是象通电一样摇撼心湖吗? 读者从《感觉》一诗中获得的决非仅仅是纯感官刺激。换言之,诗人仅捕捉瞬间感觉入诗,读者从中却可收获知性的认识。那从灰色天地的樊笼里挣脱出来的鲜红和嫩绿,不也是对亮色,抑或是对青春和力的赞美吗?即便是“走过两个孩子”这一细节,细细揣摸,亦有深意可究。它表现的不正是诗人对童心的酷爱吗!顾城是以童心为诗的生命的呵!诗的画面仿佛告诉人们,在一片灰蒙蒙的天地间,“鲜红”的孩子和“淡绿”的孩子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赏析:诗人以那棵悬崖边的树自喻,充满韧性地进行自我的审视,并保持着内心的自由,还要争取“展翅飞翔”。初读,一幅空旷而孤寂的画面就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空旷的平原了无人烟,茫茫望去,却兀地发现在临近深谷的悬崖边上还有一棵孤独的树,为了抵挡风的肆虐,它改变了原有的姿态却依旧保持着高昂的姿态,傲然挺立着,就算是知道或许会跌入谷底也要选择“展翅飞翔”。整首诗没有刻意地渲染,只是简简单单地几个意象的描写,却清晰地将这奇异的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诗的开篇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氛围,孤独的树已经到了平原的尽头,绝望、孤独而又无助,好似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接下来用“森林的喧哗”“小溪的歌唱”来烘托对比树被世界所遗弃的寂寞。课这棵树又是倔强的,所以我们看到他倔强的性格并未消沉,尽管时光、现实在它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留下了风的形状”,而那树依旧以昂扬向上的姿态选择“展翅飞翔”,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给人带来了希望。 从诗的意象来讲,本首诗的主题意象就是一棵树,一颗悬崖边的树。通过对危险环境的描写,诗人塑造了一个有沉重时代感的形象。这棵树承受着被遗弃的命运,承担着被摧残的苦难,可它却从没有放弃希望与爱,保持向上的姿态。这种树的形象不仅是诗人内心情感和生活信念的写照寄托,也是像诗人这一类的众多知识分子的缩影和写照,还是人类不去革命者的象征。
从艺术手法上讲,诗人很好找到切入点,恶劣的外部环境和树的抗争性格两大矛盾,展现出一种阳刚之美。慷慨悲壮之美。诗歌托物言志,树的“展翅飞翔”,就是诗人在面对困难时积极向上的态度,抒发了不被困难压倒的豪情壮志。
综观全诗,作者似乎并没有大悲大喜,写景抒情都是平平淡淡,娓娓道来,但是读起来十分清新自然,似乎悟出了一些生命的真谛。
阳光在远处
————艾青
阳光在沙漠的远处,
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
暗的风,
暗的沙土,
暗的
旅客的心啊。
——阳光嘻笑地
射在沙漠的远处。
赏析:明与暗的对比。诗的第一句喷泻而出。也许这一句是写实的。诗人在船上看到了“阳光在沙漠的远处”的真实情景。很自然、很贴切地写出了这一画面,突出的是阳光。单看这句诗,似乎很平,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和后面的诗句连起来看,便可看出这句诗的份量。这句诗不仅是写实,而且具有了象征意义。
“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
这第二句诗似乎也是写实,但已和第一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阳光在沙漠的远处”是静,“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是动。阳光在沙漠的远处是明亮的,而船则是暗云遮着的。这一静一动、一明一暗,形成了很大反差。
最令人感慨的是下面几句:
“暗的风,/暗的沙土,/暗的/旅客的心啊。/”
本来第二句诗就出人意料地好,而紧接着的这几个短句,则更是精妙。诗人紧紧抓住第二句中的“暗”字,在下面的句中连着用了三个“暗”字,成为这一首诗的脊梁。这几个“暗”字,一次比一次重,直至落到“暗的旅客的心啊”,似已有千钧之力。前面的“暗云”、“暗的风”、“暗的沙土”,都是为“暗的旅客的心啊”服务的,使人一步步走入旅客的心,而这颗心暗得使人透不过气来。
“阳光嘻笑地/射在沙漠的远处。”
这是最后一句诗。和第一句呼应,并加强了效果。特别是一个“射”字,传神地写出了阳光的神态。
总的来看,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巧妙地利用了对比。阳光,是一种象征,象征光明,象征温暖。而却“射在沙漠的远处”,且是“嘻笑地”。而船上“旅客的心”却是“暗”的,这个暗字,把“旅客的心”中种种积淤完全概括了,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索余地。一明一暗形成震撼人心的对比。而阳光只射在沙漠的远处,怎么不投射到船上,投射到“旅客的心”上,去驱散这种“暗”呢?诗人心中的愁苦,诗人的向往,极好地表达出来。
诗很短,就这么几句,却很完整。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去写“暗的旅客的心”里,究竟是怎么回事,更没有直接展开去写。这不仅省了许多笔墨,使全诗纯净,而且赋予了这首短诗更广阔的想象余地。
诗人是怎样构思了这首诗呢?是由什么契机引发了诗人的灵感呢?这我们不得而知。但似可揣测一下:
诗人心中的积淤早就有了,怎样表达出这种情绪呢?诗人可能想了很多。而在船上,突然看到远处的阳光,诗人的灵感震动了„„这几个“暗”字,也可能是客观环境给了诗人以启示,船在河上航行的时候,那暗云真的遮着„„
新诗关于朋友篇二
《整理的有关友情的古诗文》
有关朋友结交的古诗词文(不包括离别的)整理如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出自《论语·学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喜悦,高兴吗? 讲的是有学习乐趣,而且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出自《论语.颜渊》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选自《孔子家语》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 交友对人品性的影响和作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出自《列子·力命》(管鲍之交,典故问度娘)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出自《列子·汤问》(高山流水,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兰亭集序》王羲之 只摘录部分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移居》陶渊明 最后两句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作者描写了搬家到南村以后和知心朋友朝夕欢叙的情景:邻居老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移居》陶渊明 前四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句,却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友人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乐数晨夕”的图画。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赋诗。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聚集在一起谈
谈笑笑没有厌足的时候。●《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诗人与几位好朋友一起登游岘山的所感。主要是发生在我的老家襄阳岘山,所以特别喜爱。●《少年行》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诗人精心选择了高楼纵饮这一典型场景。写出了少年游侠重意气,重然诺,而这种性格又总是和“使酒”密不可分,所谓“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把饮酒的场景写活,少年游侠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第三句“相逢意气为君饮”,对侠少们来说,无须经过长期交往,只要相逢片刻,攀谈数语,就可以彼此倾心,一见如故。这就是所谓“相逢意气”。路逢知己,彼此都感到要为对方干上一杯,所以说“为君饮”,这三个字宛然侠少声口。不过是平常的相逢论交,在诗人笔下,被描绘得多么有声有色,多么富于动作性、戏剧性!●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这首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流露了诗人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的感情。斛斯山人,是一个复姓斛斯的隐士,山人是对隐者的称呼。傍晚时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一路跟着我归来。回头望望刚才走过的山间小路,苍苍茫茫笼罩在一片青翠中。与斛斯山人携手到他的田家,孩童出来打开柴门。走进绿竹掩映的幽静小路,青萝的枝叶时时拂着我们的衣裳。欢言笑谈中得到了真正放松休息,畅饮着美酒,宾主频频举杯。放声高歌松风曲,歌罢银河的星星已经稀少。我喝醉了但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得忘了人间的奸诈心机。●《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我醉欲眠卿且去”,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的双方是“忘形到尔汝”的知交。尽管颓然醉倒,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
“明朝有意抱琴来”。此诗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狂士与“幽人”间的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人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出环境清幽僻静,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第三句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第四句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整首诗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醉时歌》杜甫 其中两句得钱即相觅, 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 痛饮真吾师。他们推心置腹、共叙怀抱,开怀畅饮,聊以解愁。得钱就买酒,不考虑其他生活问题。郑虔还有些钱,沽酒相邀,一起喝两盅,喝到忘记你我(尔汝)的区别,称兄道弟。哎,郑老师,您的酒量还
真是我的老师。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友郑虔的。郑虔是当时有名的学者。他的诗、书、画被玄宗评为“三绝”。天宝初,被人密告“私修国史”,远谪十年。回长安后,任广文馆博士。性旷放绝俗,又喜喝酒。杜甫很敬爱他。两人尽管年龄相差很远(杜甫初遇郑虔,年三十九岁,郑虔估计已近六十),但过从很密。虔既抑塞,甫亦沉沦,更有知己之感。从此诗既可以感到他们肝胆相照的情谊,又可以感到那种抱负远大而又沉沦不遇的焦灼苦闷和感慨愤懑。今天读来,还使人感到“字向纸上皆轩昂”,生气满纸。江南逢李龟年●《问刘十九》白居易 我最喜欢的小令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三个意象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有情有意的图画,其间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 ●《致酒行》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诗人运用擅长的象征手法,以“雄鸡一声天下白”写主人的开导生出奇效,使他的心胸豁然开朗。这“雄鸡一声”是一鸣惊人,而“天下白”的景象更是光明璀璨。这一景象激起了诗人的豪情,于是末二句写道:“少年正该壮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颇具兴发感动的力量,使全诗具有积极的思想色彩。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是寄给友人的(也可能是寄给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何时你我重新聚首, 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
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首词是作者贬官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作的。快哉亭,在黄州的江边,张怀民修建。怀民名梦得,又字偓佺,当时也贬官在黄州,与苏轼的心境相同,二人交往密切。作者不仅欣赏江边的优美风景,而更加钦佩张的气度。所以他为张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新诗关于朋友篇三
《中国现代新诗》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教案
1
2
3
4
5
新诗关于朋友篇四
《如何阅读新诗》
如何阅读新诗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新诗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儿,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总的说来,一种讲究格律,谓之格律诗,一种比较自由,即自由诗。
自由诗形式自由,诗行可长可短,行数可多可少,可以押韵也可不押韵,可用标点也可不用标点;格律诗在格律方面比较讲究,但不是像旧诗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大体说来,诗行要求有比较整齐和谐的节拍,双数诗行的末一字要求押大致相同的韵;有的诗不分节,有的诗分为若干节,分节的诗,各节的行数要大致相等。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最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进而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分析其多种艺术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说,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二)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三)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直抒胸臆:呼告、排比、反复、对偶(重语言形式)
借景(物、境)抒情:比喻、拟人、暗示、象征、对比、省略、变形、反讽(重语言效果)
如《大堰河》排比、反复的运用,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段的整体内容,有利于联想的顺利开展。《致橡树》比喻、象征、对比、排比的运用,使语言整齐的同时也突出了借物抒情的效果。对现代派诗歌中暗示、变形、反讽等难度较大的技巧,学生虽无运用的必要,但了解一点,对阅读诗歌不无益处,我就借海子的一句诗“起风了/太阳的音乐 太阳的马”进行了分析例示,强调现代派诗歌的体验性、独异性和综合性更强,指出此句诗采用了省略、比喻、拟人、暗示等技巧,如把“风吹起来有声音、有速度”这个道理省略去了,而这声音是太阳吹奏的,风在天空运动好像马儿奔跑……学生感到分析现当代诗歌既有难度又有思路可循。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技巧是从诗人自己的经验中领悟出来、创造出来的,如艾青本来是一个画家,在《大堰河》中就凭借画家的眼光观察事物,体现在诗歌中就善于运用色彩、善于捕捉瞬间的动态,对这种出自自身经验的技巧,如果学用一致,将给学生莫大的收益。
例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解析:答案D。此题考查的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包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对表达技
巧的体味和分析。A、B、C三项着眼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均正确。D项是考最后一节,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这点题的诗句已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这里的“我”绝不能再指喻体“鸟”,而是抒情主人公自己了。
诗歌鉴赏的三个层面
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诗歌鉴赏也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语言层面 毫无疑问,诗有很强的直觉性。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正是这种跳跃性,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构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这种语言艺术特点的形成,多半依靠具象词与抽象词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将抽象词与具象词搭配,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从而给读者提供追寻诗人个体感受的信息。新修订的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在阅读练习中选取了诗人卞之琳的诗《断章》。卞之琳的诗向以含蓄睿智为读者所喜爱,他常常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世界,以象征的形象暗喻人生哲理,既有丰富生动的艺术感,又蕴含对世界的体验。《断章》这首诗,其语言就生动体现了这种特点:“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的表面平淡无奇:桥上有风景,于是你在看;你也构成了风景,于是别人也在看你。在无奇中,让人体会到了画面所蕴含的丰富的生与死、知与不知的宇宙人生的相对性哲理。“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装饰”的是梦,这一语言的搭配极为巧妙,巧就巧在具象词与抽象词的组合,打破了语义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种诗意的逻辑,从而大大扩充了诗歌语言的弹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内涵,又扩展了诗的表现范围,加深了诗的理意。类似的还有“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胧”(《记录》)、“呕出一个乳白色的„唉‟”(《黄昏》)等。因此,欣赏诗歌,只有抓住诗歌语言的这种特性反复吟唱,才能深刻领会诗家语高度凝练的特点,从而拎出诗歌中浓缩着的内涵。
意象层面 意象与美育有着不解之缘,具有美的意象的诗,才能给读者以美感。能否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美的意象,是衡量诗歌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意象的形成主要用赋、比、兴这三种方法,但只有用那些表面极不相关而实际又有联系的事物的意象或比喻,才能准确、有效地表现自己,根据这个原则产生的意象才能有惊人的离奇、新鲜和惊人的准确。这也就涉及诗歌所选定的意象与它所象征的意义之间的融合问题。意象与意义常常不可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之所以催人泪下,是与诗人成功运用暗喻及通感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一组组含义深刻的意象分不开的:“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视觉“老水车”与听觉“疲惫的歌”相连,诗人用这种苍凉的意象开头,一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极佳的诗歌欣赏状态,地老天荒之中去感受那份震撼,那份深厚,数百年的历史沉寂一下跳到了读者面前,开阔而雄浑,苍茫而深沉。“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又将具体意象与抽象意象融为一体,在时空的急剧转捩、对比中,完成了诗人主观情志的表达。而“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这些意象,让我们在最初的震撼过后,又恍然于它们所代表的强烈思想感情的复杂意义之中,从而使我们从艺术的视角感悟到了这首诗独具的审美情趣,使我们感到诗人内在的精神与诗的意象的一致性。因此,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像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必先读懂意象。
意蕴层面 伴随着意象在脑海的形成和语音节奏感的刺激,读者已经产生了初步的美感,但是如何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的意象内蕴即诗的意蕴,是诗歌鉴赏成败的关键。诗的意蕴一般包括审美意蕴和智性意蕴。
当然,优秀诗歌都具有审美性。读诗伊始,读者便开始产生某种精神体验,感到精神的愉悦。但这还不算是审美鉴赏。这次教材修改,选入了20世纪40年代著名诗人穆旦的一首诗《赞美》。当时,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三四十年代的一些现代派诗人彷徨、迷茫,如同迷失在茫茫黑夜中,作品多囿于一己的“小我”,表达的也多是彷徨无助。但穆旦有所不同。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中给所塑造的形象以黑暗与光明的哲理,《赞美》这首诗就集中代表了诗人的这种艺术创作风格。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是作为抒情主体的诗人自我,一是“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的农夫。抒情主体在荒凉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在忧郁的森林中,对着在天际爬行的“不移的灰色行列”,诉说自己的“沉默的爱情”,“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阴雨的天气”、“要以带雪的手”和“佝偻的人民拥抱”;这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情的形象。而农夫,这“许多孩子的父亲”,“多少朝代在他身边升起而又降落”,“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路是无限的悠长”,而他却放下了“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的古代的锄头,坚定地“看着自己”融进了死亡。一个劳动者守望着自己的贫穷、劳苦,然后抛开妻儿老母,抛开一切,一去不回头。这是一个什么形象?他的内质是什么?是什么使得“我”也在为他的离去而痛哭?不言而喻,这两组意象,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农夫与我猝然相遇在诗中,各自理解着自己的使命,当芸芸众生昏昏于自我意识的丧失时,我和农夫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着清醒,传达出一种与昏聩的世界格格不入、为寻找光明而粉身碎骨的精神。到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意象的解剖,挖出了诗歌的某些内涵,对作品有了初步的审美体验;然而进一步去体味:在这一荒凉而饥饿的画面里,农夫形象的精神之光开始活跃起来,浮动起来,扩展起来,从而传达出农夫的个性品格——在自身充满动乱、矛盾、苦难和愚昧时,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牺牲自己、改造自己,寻求走向光明的出路,也正因此,“一个民族才能起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农夫这一形象,实际承载着民族历史的内涵,代表着先行者的特定品质,闪耀着民族性格的不朽光华。而我是新生农夫的象征,我与农夫的血肉联系,共同筑就了民族之魂。这正是《赞美》这首诗给我们带来的崇高的美学意蕴,鉴赏到此,才算真正进入到诗歌意蕴层的把握之中,也即进入到诗歌的“智性”意蕴中。
新诗关于朋友篇五
《中国新诗》
新诗关于朋友篇六
《中国新诗派》
新诗关于朋友篇七
《新诗与文人》
新诗关于朋友篇八
《一看就知道怎样写新诗》
新诗关于朋友篇九
《新诗流变》
新诗的流变与传承
------------------大致勾勒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间的传承关系
信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姓名:王小彪 学号:201118041057
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然而,文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又存在着紧密的传承关系,所谓古典与现代,新与旧,难于做一切的划分。事实上,文学革命的爆发却有其历史背景,并在相当程度上利用了晚清以来文学变革的态势与思想资源。早在19世纪末,在维新运动的直接促助下,就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虽然由于历史条件尚未成熟,这由社会变革的热情扇起的文学革新的尝试,只开出过眩目的花,未结出实在的果,然而其文学因时而变的信念和关注社会变革的使命感,其向传统文学观念与手法挑战的激进的精神,都为后起的文学革命所直接传承。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入手。————这正是总结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诗界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的战略
选择。
梁启超在设想“诗界革命”时,提出:要有“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但在实际操作中,他却把“诗界革命”的目标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却拒绝引入“新语句”,对传统格律与语法进行任何变革。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正是选择了梁启超后退之处,作为理论出发点与进攻方向。胡适在纲领性的《谈新诗》里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概括为“作诗如作文”,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胡适们“作诗如作文”的主张背后,蕴含着时代所要求的诗歌观念的深刻变化。他们在提倡“诗体的解放”的同时,还提出了“诗的经验主义”,其核心就是他所说的“言之有物”,也即“有我”与“有人”。
在发展初期,新诗主要发表在《新青年》、《新潮》、《觉悟》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上;第一批白话诗人如胡适,刘半农,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连李大钊,陈独秀,鲁迅也都写过新诗,这都说明了新诗与“五四”思想革命的密切联系。
在集体的努力中,早期白话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实际也是中国现代新诗的最初形态。胡适说过“诗必须要用具体的做法,不可用抽象的说法”是这一时期诗人在艺术上的共同追求。所谓“具体的做法”,一是“白描”,二是“比喻”、“象征”。这样,早期白话诗九自然分为两类。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实摹写具体生活场景或自然场景,显示出客观写实的倾向。另一类则是通过托物寄兴,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与思索,这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并不多见的。
在新诗的形式上,早期白话诗主要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而另一些早期是人则热衷于向民间歌谣传统的吸收与借鉴。这对传统诗歌的人文化、贵族化倾向的反驳,与“五四”文化的“平民化”的思潮是相一致的:这样的努力也是开拓了新诗的一个方面的传统。
创造新诗的试验,从一开始就遭到了仍占主导地位的诗词传统与读者中的习惯势力的压迫与抵制,早在白话诗人俞平伯就谈到“从新诗出世以来,就我个人所听见的和朋友所听见的社会各方面的批评,大约表示同感的人少怀疑的人多”。 但新诗仍然在“四面八方的反对声中”站住了脚跟:从1918年《新青年》发表新诗到,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新诗的讨论时期,渐渐的过去了”。
1921年,当新诗基本上站住了脚跟,又面临着新的内部危机与新的突破的内在要求。周作人在《新诗》一文中,指出“现在的新诗坛”的“消沉”现象后,又恳切地提出“诗的改造,到现在实在只能说到了一半,语体诗的真正长处,还不曾有人将他完全地表示出来,因此根基并不十分稳固”,他的结论是“革新的人非有十分坚持的力,不能到底胜利”。这一关系到新诗发展前途的战略性任务,得到了一批青年诗人的响应。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早期白话诗当作批评的目标。如果说胡适一代新诗的创建者对旧诗的批判是一次整体性的摧毁,这一次艺术的反叛,却是对新诗的内部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中国新诗也从此走上了一条通过自身的艺术否定向前发展的道路。
郭沫若和冯至是这一时期是人的代表。
《女神》出版于1921年,它在新诗发展上的主要贡献是:他一方面把“五四”新诗运动的“诗体解放”推向极致;一方面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这样,不仅“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在新诗里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而且诗人更加重视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在这两个意义上,《女神》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
冯至是当时诗坛上重要的抒情诗人,他自称受到郭沫若的《女神》的影响从事现代抒情诗的创作的,但他也有自己的独特创造与贡献。他的诗,如《蛇》、《雨夜》不仅情调充满感伤苦闷,而诗的节奏舒缓,音韵柔美,形成了“五四”新诗中独具一格的幽婉风格。其叙事诗,也是对新诗的一个重要贡献。他的《帷幔》、《蚕马》及《吹箫人的故事》,抒情
与叙事融为一体,艺术表现十分精致,把现代叙事诗的创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在郭沫若的《女神》为新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后,就迫切需要出现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可供学习、足资范例的新诗作品,确立新的艺术形式与美学原则,使新诗走向“规范化”的道路。前期新月派担负起了这样的历史使命。
此时,新月派举起了“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旗帜,中国的新诗创作于是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在这面旗帜下,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为了实现这一美学原则,新月派诗人做了有益的尝试:一是客观抒情的创造,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一是加强诗歌中的叙事成分。以上两个方面的努力,减弱了早期白话诗里开始显露、在郭沫若《女神》等诗作里充分展现的诗人主体形象与主观意志,并显示出“非个人化”的倾向。
同时,新月派明确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闻一多进一步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当然,新月派的新诗格律化,绝非梁启超式的格律化。新月派诗人也用了很大的力气来进行西方格律诗的转借,其中有得也有失。总的来说,新诗格律化得倡导,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炼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此后格律化的新诗与自由体的新诗一直成为新诗两种主要诗体,互相竞争,又互相渗透,对新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月派诗人尽管有着大体相同的追求,但更为重视的却是个人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并涌现出了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具有鲜明个人风格,自觉进行新诗试验的诗人,这本身即是新月派对新诗发展的一大贡献。
如果说新月派诗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与实践是对早期白话诗的“非格律化”的一次历
史的反驳;随着新诗自身的发展,胡适“作诗如作文”的理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其实,疑惑是早就产生了的;正面向胡适提出挑战的,是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谭诗----寄郭沫若的一封信》这篇文章。他于是进而要求“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创作“纯粹的诗歌”。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其次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另一位同为早期象征派诗人的王独清在与穆木天的讨论中,又突出了“感觉”的因素,强调“色”“音”感觉的交错,主张“作者须要为感觉而作,读者须要为感觉而读”。可以看出,早期象征派诗人所提出的“纯诗”的概念,在更深层面上,是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变化。在这一时期,早期象征派诗人,明确提出了将东西方诗歌“沟通”的理想。
无论是“纯诗”概念,还是“沟通”理想的提出,都只是一种理论的提倡———理论倡导在先,创作实践在后,这正是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特点。因此,在新诗发展史上,早期象征派的理论价值是超过了其创作实践的。但早期象征派诗人的试验仍然为新诗艺术提供了新的东西。同时期的小说家、散文家也在试验采用文言词语以增加文章的“涩味”,与李金发等在新诗语言上的努力表现了同一趋向。李金发之外的早期象征派的艺术讨论也各有得失。穆木天的《旅心》为了增加诗的朦胧性与暗示性,做了废除诗的标点的试验,并采用叠字、叠句式回环复沓的办法来强化诗的律动;冯乃超的《红纱灯》加强了诗的色彩感,王独清的《圣母像前》有更多的异域情调与病态感情的渲染,虽没有李金发那样艰涩,格局都太小,感情世界也过于狭窄:象征派诗歌的发展也要经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斗争形式的发展,党在理论上明确提出:新诗必须自觉充当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民主革命的“工具”的号召。无产阶级诗歌把“五四”新诗“平民化”的趋向发展到极端,纳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轨道。和早期象征派的“内倾于诗人感觉世界”不同,它强调直接从外部世界,即大时代里的人民革命斗争中吸取诗情。无产阶级诗学的一个重要
新诗关于朋友篇十
《新诗鉴赏》
新诗鉴赏试题复习指南
一、考纲要求
鉴赏现代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二、知识结构
1.现代诗歌的范畴、类别。
2.现代诗歌的鉴赏要点。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新诗是“五四”新文学运 动的产儿,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的 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总的说来,一种讲究格律,谓之格律诗,一种比较自由,即自由诗。
自由诗形式自由,诗行可长可短,行数可多可少,可以押韵也可不押韵,可用标点也可不用 标点;格律诗在格律方面比较讲究,但不是像旧诗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大体说来,诗行要求 有比较整齐和谐的节拍,双数诗行的末一字要求押大致相同的韵;有的诗不分节,有的诗分 为若干节,分节的诗,各节的行数要大致相等。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最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进而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 含义,品味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分析其多种艺术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 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 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 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说,新诗 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 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二)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 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三)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 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 ,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 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例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 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包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对表达技巧的体味和分析。A、B、C三项着眼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均正确。D项是考最后一节,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这点题的诗句已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这里的“我”绝不能再指喻体“鸟”,而是抒情主人公自己了。
例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雷
杜运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着,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
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
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泊,他们来了!
为着撕人心肺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
1948年于新加坡
A.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 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2000年春季高考题(京·皖卷)]
[答案]C。
[分析]此题是一道综合考查题,包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表达技巧的分析。A、B、D三项 考 查的是诗歌中的形象,形象所包含的寓意,正确。而C项中“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 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因为“雷”在诗歌中已赋予了更深层的含 义,它成了一种力量的象征,破的是那个黑暗的社会,第二、三节显然就是那个社会的反映。
四、能力训练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 遥 望
曾 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感慨的诗作,真实地写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态。
B.第二节换韵,但“回头”与第一节联韵,这样,两节的韵等于勾连起来。如此押韵,与诗的内容相适应。
C.“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中的“故乡”写实,具体写诗人的家乡。
D.诗的两节,分别写年轻、年老时的“遥望”,更确切地讲,是前瞻与回望,二者组合
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2.请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春 水
冰心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A.“墙角的花!”这是一个称呼语,好像有人用一种温和的语调叫着花儿的名字,但绝不是单纯的枯燥空洞的称呼,而是蕴含着一种温情,一种希冀。
B.“墙角”一词在全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点明了花的生长环境,暗示了花“孤芳自赏” 的客观原因,为后面对花的温婉劝诫作了铺垫。
C.“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句话形象地展示了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的自然和心理两种空间。自然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任意改变,而心理空间能依据感情载体的不同心理感受而变化。
D.作者对于花草怀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既借小花以自伤,又借小花来述理,达到了刘勰所说的“喻巧而理至”的艺术境界。
3.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礁 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A.“礁石”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更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B.作者把“礁石”当作人来描写,集中,凝炼,形象感非常强,像是一尊“诗雕塑”,形成 一种“美的凝聚”。
C.这首诗语言朴素而洗炼,韵律感也比较强。
D.作者对“礁石”做的是纯客观的描述。
4.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一座桥比她更平常/人群中也许不能引来目光的瀑布/没有一座桥比她更神奇/通过后 ,你才能破译/世界与人生的许多秘密/
A.这首诗以“桥”这一意象喻指人民教师,准确形象。
B.这首诗以物喻人,赞美了一种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
C.这首诗托物言志,想象丰富,构思新奇。
D.这首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无穷。“平常”与“神奇”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5.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甲)
①这首诗的最后一小节赋予了“乡愁”特定而广阔深刻的内容,(甲)处最恰当的一节是:
A.而现在/乡愁是一泓蓝蓝的海水/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
B.而现在/乡愁是一杯清清的海水/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C.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D.而现在/乡愁是一道深深的海峡/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
②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诗以纪实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抒写了作者自己“少小离家”到“老大难归”的思乡情愫 。
B.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的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D.诗歌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有叠词、有变换的量词,加强了诗歌的音韵之美。
6.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 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
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
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
参考答案:
1.C(“故乡”是比喻的说法,把青年时代比作“故乡”,亲切,贴切)
2.D(咏的是花草,比喻的是人事,并非以此自伤)
3.D(“礁石”在这里是一种象征,融进了作者的情感)
4.C(非托物言志)
5.①C ②A(非纪实手法)
6.C(赞叹的非树,而是人)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2000年高考全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