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宝物 阅读答案

| 母亲节 |

【www.guakaob.com--母亲节】

母亲的宝物 阅读答案篇一
《母亲的宝物》

母亲的宝物

文/余显斌

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常抱个铁盒,她答应了去养老院却依然抱紧它,晚上儿子悄悄打开,才发现并非金银…

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问她说什么,她遥遥头说;什么也没说。妻子说:“这太瘆人了”。

尤其有一夜,妻子去洗手间,跑出来看到客厅中坐着一个黑影,吓着他一声尖叫。他也醒了。跑出来拉开灯,只见母亲正端坐在客厅中一言不发。他问:“妈,你怎么坐在这儿啊?”母亲站起来,摇摇头,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到客厅的。

两人回到房中,妻子生气地道:“这日子怎么过啊?”说完就劝他:“还是把妈送养老院吧,那儿老人很多,还有个伴儿。我们呢,一个星期去看一次,也不会冷落老人。”

他摇着头,叹了口气,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他很小就死了父亲,母亲守着他,单门独户。那时,有很多人上门说亲。让母亲再嫁一个,也有个帮手,可都被母亲坚决的拒绝了。她怕再嫁人后儿子受委屈。

母亲一个人带着他。靠卖菜为生,一路含辛茹苦。艰难走来,送他上大学,教他做人成才。现在,自己在小城中打拼出一番事业,母亲还没享几天福,就送去养老院,那怎么行?妻子很生气,转过身睡了。

第二天做饭时,母亲又出错了。本来米饭已经做好,母亲又打着煤气灶,结果,一锅饭全糊了。妻子看着满锅的饭,埋怨说:“妈,你怎么又开了煤气啊?”

憋了半天,母亲回答:“我忘了”。

另一次,母亲出去了。回来时竟然进错了家,去了另一层楼,幸亏人家送了过来。

这样的事情多次发生后,他的思想开始动摇了,便想: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住下看看吧,兴许对她有好处,那儿老人多,避免孤单吗。那天,趁母亲精神好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人,并说:“如果你老人家不想去,就不去。”

母亲坐在那儿。一言不发。

妻子在旁边,忙说:“妈,你去了,如果住不惯,我们在接你回来好吗?”

母亲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想收拾一点东西。她收拾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她常摸索的那个小铁盒。铁盒上上着锁,母亲把他紧紧的抱着 。妻子说:“妈,这个盒子就放在家里吧”。

母亲很坚决的摇摇头:“不”他说:”就让妈带走吧”。

得病之后,母亲什么都忘记了,可就是没忘记这个铁盒,一直带着她,从未忘记。妻子拉过他,点着他的额头骂到:“你傻啊”?你知道盒子里是什么?“他摇摇头。一直以来,母亲把那盒子看的像宝物一样,他怎么知道。

妻子说:“上一辈人总有一些宝物或银货放在手边,妈的盒子里很有可能是这总东西。”他一听,也心动了。他知道,母亲的娘家过去是大地主 ,如果盒子里有什么宝物,拿去养老院丢了,或着遭了小偷,就太不值 了。

所以,他伸出手道:妈,把盒子给我看看好吗?

母亲摇摇头,抱得紧紧的,不给他。

妻子见了,忙在耳边叽咕了几句。那天他们没送母亲去养老院。当晚母亲睡熟时,他们悄悄拿出那盒子轻轻打开,一时,他眼泪直流。第二天,两人没送母亲去养老院,以后也没送母亲去养老院。

铁盒中藏着不是金,也不是银,是一缕胎发和几颗乳牙。里面有一张发黄的纸条,上面写着字,记着他换牙的时间,还有第一次剃发的时间。他们那儿有个风俗,孩子的乳牙和胎发要保存好,不能丢失。不然,孩子会夭折的。

母亲的宝物 阅读答案篇二
《2013年七年上语文9月考试卷》

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姓名

亲爱的同学,相信你一定能够在这张试卷上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

验,在表达时要正确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个要扣0.5分。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名句或语句。(书写1分,第1—5题每句

1分,第6—8题每题2分9题2分)

1.秋风萧瑟,

2.

4.

。(曹操《观沧海》)

3.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6. 《次北固山下》中借“雁足传书”的典故来寄托思乡之情,成为流传千古名句的句

子是:

7.《钱塘湖春行》写早莺新燕报春,拉开西湖春色的帷幕的诗句是:

8. 暑期刚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要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需要有一个调整

的过程,因这一阶段绝大多数学生节日喜庆未尽,安全知识淡漠,安全意识减弱,自

护能力较低,稍有不慎,极易出现不安全事故。开学初班主任要召开主题班会,请你

根据上联拟下联。

上联:生命在安全中孕育 下联:

9、在公交车上,乘务员见一年过七旬的老奶奶上车后没有座位,她便动员乘客让座。请以乘务员的身份发出呼吁。(注意:表达要简明,适合语境,措辞得体.)

二.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0.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

之一。(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 ..

(3)诲女知之乎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2.请用现代汉语表达“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句话的意思。(2

分)

13.通过学习本文以及你的阅读积累,说说你眼中的孔子的形象。(2分)

14. 学习本文后,请你就感受最深的一则,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体会?(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

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

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

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

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1分)

(1) 此谓何器也? 此:____________ .

(2):满则覆。 覆 : ..16. 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意思是什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17.孔子要“使子路取水试之”,即想要验证宥座器的特点 ,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

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母亲的宝物

余显斌

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问她说什么,她摇摇头说;什么也没说。妻子说:“这太瘆人了”。

尤其有一夜,妻子去洗手间,跑出来看到客厅中坐着一个黑影,吓得她一声尖叫。他也醒了。跑出来拉开灯,只见母亲正端坐在客厅中一言不发。他问:“妈,你怎么坐在这儿啊?”母亲站起来,摇摇头,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到客厅的。

两人回到房中,妻子生气道:“这日子怎么过啊?”说完就劝他:“还是把妈送养老院吧,那儿老人很多,还有个伴儿。我们呢,一个星期去看一次,也不会冷落老人。”

他摇着头,叹了口气,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他很小就死了父亲,母亲守着他,单门独户。那时,有很多人上门说亲。让母亲再嫁一个,也有个帮手,可都被母亲坚决的拒绝了。她怕再嫁人后儿子受委屈。 母亲一个人带着他。靠卖菜为生,一路含辛茹苦,艰难走来,送他上大学,教他做人成才。现在,自己在小城中打拼出一番事业,母亲还没享几天福,就送去养老院,那怎么行?妻子很生气,转过身睡了。

第二天做饭时,母亲又出错了。本来米饭已经做好,母亲又打着煤气灶,结果,一锅饭全糊了。妻子看着满锅的饭,埋怨说:“妈,你怎么又开了煤气啊?”

憋了半天,母亲回答:“我忘了”。

另一次,母亲出去了。回来时竟然进错了家,去了另一层楼,幸亏人家送了过来。 这样的事情多次发生后,他的思想开始动摇了,便想: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住下看看吧,兴许对她有好处,那儿老人多,避免孤单吗。那天,趁母亲精神好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人,并说:“如果你老人家不想去,就不去。”

母亲坐在那儿。一言不发。

妻子在旁边,忙说:“妈,你去了,如果住不惯,我们再接您回来好吗?” 母亲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想收拾一点东西。她收拾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她常摸索的那个小铁盒。铁盒上上着锁,母亲把他紧紧的抱着 。妻子说:“妈,这个盒子就放在家里吧”。母亲很坚决的摇摇头:“不”他说:”就让妈带走吧”。

得病之后,母亲什么都忘记了,可就是没忘记这个铁盒,一直带着她,从未忘记。妻子拉过他,点着他的额头骂到:“你傻啊?你知道盒子里是什么?”他摇摇头。一直以来,母亲把那盒子看的像宝物一样,他怎么知道。

妻子说:“上一辈人总有一些宝物或银货放在手边,妈的盒子里很有可能是这些东西。”他一听,也心动了。他知道,母亲的娘家过去是大地主 ,如果盒子里有什么宝物,拿去养老院丢了,或者遭了小偷,就太不值了。

所以,他伸出手道:“妈,把盒子给我看看好吗?”

母亲摇摇头,抱得紧紧的,不给他。

妻子见了,忙在耳边嘀咕了几句。那天他们没送母亲去养老院。当晚母亲睡熟时,他们悄悄拿出那盒子轻轻打开,一时,他眼泪直流。第二天,两人没送母亲去养老院,

以后也没送母亲去养老院。

铁盒中藏着不是金,也不是银,是一缕胎发和几颗乳牙。里面还有一张发黄的纸条,上面写着字,记着他换牙的时间,还有第一次剃发的时间。他们那儿有个风俗,孩子的乳牙和胎发要保存好,不能丢失。不然,孩子会夭折的。

18.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⑴一缕( ) ⑵憋了半天( ) ⑶太瘆人( ) ⑷埋怨( ) ....

19.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2分)

⑴她收拾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她常摸索的那个小铁盒。 ...

⑵当晚母亲睡熟时,他们悄悄拿出那盒子轻轻打开,一时,他眼泪直流。 ....

20.文章记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2分)

21、文章通过哪几件事凸显了母亲“老年痴呆症的病态”?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22.从结构上看,“他很小就死了父亲,母亲守着他,单门独户„„”“母亲还没享几天

福,就送去养老院,那怎么行?”这两段,并不影响文章的完整性,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4分)

23.文章以“母亲的宝物”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24. 文中通过一个很普通的场景,表现了慈母的一片舐犊之情。母爱就是在日常生活

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的,她不需要什么感人的言语。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一件生活中最感人的母爱。(4分)

母亲的宝物 阅读答案篇三
《母亲的宝物》

母亲的宝物 阅读答案篇四
《语文课外阅读题精选(附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题精选—附答案

一、春(16分)

①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她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____(A、绊 B、伴 C、拌)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____

(A、嘹 B、缭 C、燎)亮地响着。

1、请给①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 (2分)

2、解释②段中加点的词。(2分)

(l)卖弄: (2)宛转:

3、在②段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方格内,它们分别是( )( )(填序号)(2分)

4。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a、句:

b、句:

5、“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中的“杨柳风”指的是什么? (2分)

6、②段用这诗句开头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从那个角度写出了风的特点?(4分)

答:

二、金盒子(节选)(10分)

弟弟十岁那年,我要离家外出,临别时,我将他的玩具都埋在他的小屉中,自己带了这只金盒子在身边,因为金盒子对于我不仅是一种纪念,而且是骨肉情爱之所系了。

做客他乡,一连就是五年,小弟弟的来信,是我唯一的安慰。他告诉我他已经念了很多书,并且会画图画了。他又告诉我说自己的身体不好,时常咳嗽发烧,说每当病在床上时,是多么寂寞,多么盼我回家,坐在他身边给他讲香烟片上《封神榜》的故事。可是为了战时交通不便,又为了求学不能请假,我竟一直不曾回家看看他。

恍惚又是一场噩梦,一个电报告诉我弟弟突然患肠热病,只两天就不省人事,在一个凄清的七月十五深夜,他去世了!在临死时,他忽然清醒起来,问姐姐可曾回家。我不能不怨恨残忍的天心,在十年前夺去了我的哥哥,十年后竟又要夺去我的弟弟,我不忍回想这接二连三的不幸事件,我是连眼泪也枯干了。

哥哥与弟弟就这样地离开了我,留下的这一只金盒子,给与我的惨痛该是多么深?但正为它给与我如此惨痛的回忆,使我可以捧着它尽情一哭,总觉得要比什么都不留下好得多吧!

几年后,年迈的双亲,都相继去世了,暗淡的人间,茫茫的世路,就只丢下我踽踽独行。如今我又打开这修补过的小锁,抚摸着里面一件

件宝物,贴补烂泥兵脚的美丽画纸,已减退了往日的光彩,小信封上的铅笔字,也已逐渐模糊得不能辨认了。可是我痛悼哥哥与幼弟的心,却是与日俱增,因为这些暗淡的事物,正告诉我他们离开我是一天比一天远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2分)

不省人事( ) 与日俱增( )

2、选文第一段的末句中“纪念”具体指 ,“骨肉情爱”具体指 。(2分)

3如何理解第四段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4、文章最后一段的第一句中“踽踽独行”能否换成“孤苦伶仃”,为什么?(提示:踽踽:独自走路孤零零的样子)(2分)

5、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2分)

三、母亲•儿子(13分)

满仓娘是个瞎子,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他娘将他唤床前摸了又摸,然后满仓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

满仓出事那晚,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那是在抢修线路时,水泥柱突然倒塌,压在满仓身上。据后来查看,那根柱子被汽车撞过。在抬往连队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头来,丝丝缕缕地说道:“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说罢头一歪,去了。 满仓去后不久,连队掀起了学习满仓字体的热潮。满仓档案上填的是

初中毕业。其实初中就上过一年。兵们比练庞中华的字帖还要投入地练着满仓的字。满仓家里有哪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猪,兵们了解的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旯里,信首都称娘。

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的,请人念完后还要摸一摸,好像那就是满仓的脸。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已经永远回来了。就在村口的东山坡上,满仓是他们指导员和政治部组织科一位干事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一个人,满仓娘。

过年前,满仓说要回来看娘。过年的气氛很浓了,空气散发着炮仗的火药香味儿,满仓又来信说,有任务,回不来了,同时寄回了一张照片,还有些药品、营养品。其实那照片,只是个和满仓穿一样衣服的兵。满仓娘把照片贴在胸口,直唤满儿。

又是一年,梧桐树叶落完了,满仓还没有回来。满仓娘收到好多好多的信、药物、营养品,还有76张照片。满仓生前的连队那时正有76个兵。

满仓已是超期服役了。初冬的一天,满仓娘突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黄昏时,醒过来了,她把满仓的姐姐唤到床前吩咐:“我见不到满儿了,我死了,千万不要让他晓得,他会伤心的,影响他干大事业„„”说完,满仓娘干枯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一叠厚厚的、盖着红色三角邮戳的信,忽然听住不动了。

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

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1分)

2、小说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语言是母亲、儿子各自临死前几乎相同的语言,这是因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满仓去世后,满仓连队为何学习满仓的字?这一情节连同本节的其他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小说中最为奇特但又真实可信的情节应是哪个情节?它为什么又奇特又真实可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表现了人物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复杂情感。(2分)

6、“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中“哭开了”形象地表现出战士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2分)

母亲的宝物 阅读答案篇五
《答案》

《新课程自主学习资源》八年级(上)《语文》参考答案

2004.8.31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

1.Jiān kuì jìnɡ xiá xiù 荻 芜 塞 2.已经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阻止 3.安庆至芜湖 20日夜至21日夜 30万 突破防线,占领长江南岸 九江至安庆 21日17时至22日22时 35万 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南京至江阴 21日17时至22日22时 35万 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4.⑴消灭 ⑵打得狼狈逃散 5.(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如渡江区域、战役的全局。 6. 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7.反应迅速如:电头中注明的时间及各路大军的渡江时间;语言准确如“不含”、“歼灭”与“击溃”等。8.略 9.参考标题:非典新疫苗成功完成鼠类试验10.第一句 11.是朝开发出对人体有效的非典疫苗迈出的关键一步 12.语言准确,不夸大其词 13.略

2《芦花荡》

1.⑴dī ⑵jìn ⑶ɡāo ⑷diàn ⑸zâ ⑹cuān 2.⑴浅水湖;⑵《荷花淀》。3.老头子 过于自信和自尊。 4.略 5.属于景物描写,写出了天气炎热,为下文鬼子们从小火轮上爬下来洗澡提供了依据。6.动作 神态;突出了老头子的智勇双全。7.这段优美的景物描写,反映了老英雄报仇之后轻松、愉悦的心情。8.比喻 形象地表现了老头子对侵略者的仇恨。9.①烘托水生嫂勤劳、温顺、善良的形象。②赞美家乡之美,为主人公拿起枪杆保家卫国铺垫思想基础。③衬托水生嫂热爱丈夫的温柔情感。④交代水生嫂从一个家庭妇女成长为游击战士的起点。(只要答出其中之一就可)10.它照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11.水生本想把参军的事告诉妻子,又怕过早地触动她的心。 12.有区别。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心情的急切,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

13.可从以下角度分析:(1)是对丈夫抗日爱国热情的赞许。(2)是对丈夫离家的依恋。(3)是对丈夫没有和自己商量、自作主张的轻微责备。

3《蜡烛》

1.lì púfú mú jū 窖 颤 拂 迫 2.记叙了二战期间,在德国法西斯侵略南斯拉夫的一次战斗中,一位南斯拉夫老母亲埋葬一名苏联红军士兵,并将她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坟头的故事。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3.略 4.略 5.说明老妇人年老体弱,从而突出她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同时也表现了红军战士对老妇人的体贴关心。6.可抓住关键词。如分析为什么老妇人要“对他们深深一鞠躬”,那是因为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渴望解放与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和感激之情。7.黑色给人庄重肃穆的感觉。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衬托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8.这火焰既象征着红军士兵的英勇不屈,也象征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这种精神和友谊是永存的。9.参考标题:母爱 10.如将母爱比作炭,说明母爱是实实在在的,将孩子比作白雪覆盖的种子,说明母爱的力量。11.略 12.略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法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2.⑴“潦”改“缭” ⑵“废”改“费”⑶“栽”改“裁”⑷“脏”改“赃” 3.⑴是反语,以此深刻揭露侵略者强盗罪行的实质正是毁灭人类文

明的野蛮行径 ⑵也是反语,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讽刺意味。 4.法兰西 英吉利 火烧圆明园 劫掠珍奇宝物。5.即“是亚洲文明的杰作”

6.先作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⑴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⑵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⑶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7.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8.略 9.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还有一些西洋风格的建筑群,所以被誉为“万园之园”。10.以此来突出侵略者的野蛮残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11.闭关锁国必然导致全面落后,国不强必受外人欺侮。12.言之成理即可。

5《亲爱的爸爸妈妈》

1.lù dào luǒ chōngjǐng miù hē xiāo huǎnghū 2.⑴大屠杀惨绝人寰,历史是沉重的,记忆是沉重的。但同时,面对屠杀,塞尔维亚人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方面的记忆又是美丽的。⑵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能牢记历史,这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同时,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⑶虽然人应该宽容,但人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不再有战争和屠杀。3.⑴比喻,突出大屠杀的惨状,揭露纳粹的灭绝人性。⑵排比,表现孩子们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4.指人们怀着虔诚的心情来悼念这些被法西斯杀害的亡灵。5.说明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人非常多,像潮水一般。6.这是孩子们在被杀前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集中体现了孩子们对生命的渴望,也使读者更深切地感受残杀者的凶残。7.略

8.集中营里的孩子们随时受着饥饿、霜冻、蛆虫甚至死亡的威胁,他们就像生活在风暴之中。9.健康、力量、神经、思想、心灵、精神的火、泪水、忍耐。 因为“我需要它们很长、很长的时间。”

10.讲的都是孩子们的故事,他们在死去之前的一刻还在歌唱着生活,憧憬着未来。11.参考思路:我们是否该想想如何面对这些歌唱,我们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是“幸存者”,我们将怎样讲述“他们”的故事„„

第二单元

6 《阿长与〈山海经〉》

⒈ huánɡ zhuō ǎi yì ⒉ 悚 疮 孀 雳 ⒊ ⑴ 谋杀。⑵ 絮絮叨叨地说。⑶ 即“顺顺溜溜”,顺当。 ⑷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略。 ⒋ 略。⒌ 选文写了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这件事。 ⒍“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表现了“我”听到后的极度震惊:别人都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⒎ 因为作者儿时念念不忘《山海经》,却一直求之而不可得,而没有文化的阿长竟想方设法去买来了《山海经》,因此,作者把它视作“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⒏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她那样知“我”心,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而这个不识字的阿长却居然给“我”弄来最想要而又最难弄的《山海经》,所以,在儿童眼中,长妈妈似乎有“伟大的神力”。⒐ 只要想象合理即可。⒑ 这隐鼠是“我”从蛇口中救出来的,我很珍惜。这隐鼠的行为让“我”很惊喜,“我”把它当成了墨猴。没有了隐鼠,“我”感到寂寞。长妈妈一脚踩死了隐鼠,居然还骗“我”是被猫所害。 ⒒ “数钱”指“咋!咋咋咋咋!”地绝望而惊恐地哀叫、呼救。“没有第二步办法”指除了死路一条,别无逃命之法。⒓ 此题为开放题。目的引导学生有独特的体验。正如鲁迅写猫主要是为了隐射社会中的某一类人一样。 ⒔ 此题意在启发学生由文本走进生活,学习鲁迅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如实描述人物,进行仿写训练。

⒈ chāi 藉 sù 踌躇 zhà tuí xiâ 蹒跚 ⒉ ⑴ 襟怀 壮怀 正中下怀 胸怀广阔。⑵ 赞叹不已 感动不已 激动不已 兴奋不已 ⒊ 主要写了父亲失业,家境惨淡,回家奔丧,南京勾留,浦口送行,接读父信等事。送行时写了细心照顾、车站买橘、车门话别。 关于“哪一件最能打动你的心?为什么?”要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感受。一般来说会集中在父亲买橘一段,因为在此段表现出深厚的父爱。 ⒋ 略。 ⒌ 父亲失业,而养家重担还压在父亲一人身上,但在急于谋事与为子送行之间,他选择了亲自送行,惟恐孩子有什么闪失。在送行中他忙着照看行李,忙着和脚夫讲价钱,给我拣定座位,嘱我路上小心,夜里惊醒些,他既照顾到儿子的眼前又为儿子的一路着想,即使力不胜任也要执意去买橘子。自己一身布衣,给儿子的是紫毛大衣。总之,能为儿子尽心尽力,他就会感到满足、舒心。这种为儿子心甘情愿而勉为其难的形象,正是中国慈父的代表形象。⒍房子是有价的,但家是无价的;财富是有价的,但爱是无价的。(符合要求即可)⒎ 动作描写。 作者十分精细地刻画攀爬月台的起始动作,使“背影”成为焦点,强烈地烘托出自己的感情。⒏⑴ 父亲惦念“我”的旅途平安。⑵ 父亲依依不舍,嘱咐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⒐可信。这是感念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真正理解了父亲的行动时发自内心的感动。⒑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联想符合题意即可。⒒略。⒓ 父亲其实很爱我。这从“他只是微笑”“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等语句中可以感受得到。⒔ 选文写了那么多母爱是为了将其与父爱作对比,从而更鲜明地表现父爱的不同特点。 ⒕母亲的爱,方式直显、温和,体现了柔情的一面,给儿女身体的呵护较多;父亲的爱,含蓄、理智,略显生硬,但突出了对人生的能力培养。究竟你更喜欢哪种方式,可尽情发表意见。⒖文中的父亲,行事的确有些生硬,使人觉得缺乏人情味,但是,应当允许个人有缺点,分析一下,父亲在教育我时,往往在严厉的外表之下隐含着冷静的理智,正是由于这种理智,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使我受用终生。⒗不能去掉,因为去掉就成了父亲对表达爱真的不懂,真的完全不知道,不符合文章的原意。⒘结尾一句话点明文章主旨。含蓄地点明父亲对儿女有着深沉的爱,作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委婉地表达了希望父亲改进爱的方式的愿望。

8《台阶》

⒈ dànɡ chī kāi nián ɡān nuï xián qiào ⒉ ⑴言外之意 :话外的意思。⑵微不足道: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⑶大庭广众 :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⑷若有所失: 好象有所失落。⒊ 言外之意 言为心声 言听计从 言传身教 言不由衷 言归正传 言简意赅 言近旨远 言必有中 言过其实 言归于好。 ⒋父亲非常要强,很有志气,吃苦耐劳,又老实厚道,希望受人尊重,不甘人后。⒌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⒍ 父亲的美德和美好愿望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对父亲无限敬仰,对父亲怀有深深的爱。⒎ 动作描写,表现父亲愿望实现的迫切和兴奋的心情。⒏ 父亲不习惯新台阶的限制,更不习惯居高临下地看别人,所以处处感到“不对劲”。 ⒐ 如:《背影》主要描写“父亲”的动作及简洁朴实的语言,《台阶》主要抓住“父亲”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⒑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有着沉重的责任感,淳朴,忠厚,惯于吃苦耐劳,总愿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标的人,他以自己坚实的臂膀扛起生活的大梁,值得我们敬重和爱戴。⒒ “熟悉”是对父亲的身影、性格等一般情况的了解;“陌生”是指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⒓ 子女给父母的关心一般没有父母给儿女的关心多(或儿女们对父母付出的还不够)。⒔ “读不懂父亲”指不能真正理解父亲的感情。 标题“认识父亲”指正确理解父亲对子女的感情。 ⒕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两个事例,旨在说明父亲对儿女们的感情之深,付出之多。

⒈ pì zhì huánɡ zuàn yǔ qiàn kū lïu yì ⒉ 破败 将就 闲谈 惭愧 禁止。⒊ 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⒋ 课文先以逻辑顺序,写了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⑴ 老王的谋生手段——踏三轮;⑵ 老王谋生的困难——有眼疾;⑶ 老王居住条件差。接着以时间为顺序,写了老王的工作和为人方面的四个片段:⑴老王主动为“我”家送冰,冰大一倍,冰价相等;⑵文革时,老王送钱先生看病,不肯收钱;⑶载客三轮被取缔,老王的生计越来越难,并得了病;⑷老王离开世界前一天,还给“我”送来香油、鸡蛋表示感谢。全文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来组织材料。 ⒌ 老王心地善良、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虽生活清贫,但从不向钱看。他虽有微残,孤苦伶仃,生活艰难,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是一个善良的好人。⒍ 从老王的老实,不欺负主顾,虽然自己生活困难,却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从不多要钱,甚至有时不要钱,常给别人送东西等方面,能看出老王的善良。⒎夸张 作用是更鲜明地突出了老王步履艰难,身体僵直的形态。 ⒏ 因为作者觉得在老王生前,自己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还很不够。⒐ 作者是一位善良,有爱心,对不幸者充满同情和关心的人。⒑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爱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对像老王这样生活困难,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多给予关爱,以善良去体悟他们的善良,以关爱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在整个社会建立互助互爱,相互尊重的新型人际关系。⒒ 她是出于回报社会,回报这个给予她喜悦与幸福的世界的目的而这样做的。 ⒓ 心理描写 揭示了她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⒔ 是因为觉得自己享有了那么多的喜悦和幸福而欠了心债。 ⒕ 她热切地感受到那些美丽树木的旺盛的生命力,这也真是为什么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救起那位年轻人的思想感情。⒖“最伟大的礼物”指安妮救起的那个年轻人。⒗ 如:从安妮的行为中,我们认识到一个人要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那就要像安妮一样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必要时要勇于作出牺牲。

10《信客》

⒈ àn tà hàn xī zhuï 髦 噩 厥 晦 济 跋 绉绉 ⒉ 潦 零 祸 啕 顺 沛 故 连 旅 豫 ⒊ ⑴ 外出到城里谋生。 ⑵ 不正当的手段。 ⑶ 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⒋作者褒扬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这些品质都是难能可贵的,正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大大提倡的。⒌ 繁忙、肩负重任、任劳任怨等。 ⒍ 信客如同最敏感的神经一样,将人们最渴求获得的消息迅速、及时地传递给需要的人们。这一比喻,精辟畅达,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信客竭诚为人民服务的品质。 ⒎ 突出了信客真诚、善良、宽容、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⒏ 这位信客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竭诚为乡亲服务,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为人们排忧解难,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不放在心上,是一位值得信任的信客。⒐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⒑ 拥有事业,睥睨商界,春风得意,娶得美妻。⒒ 因为不诚信,大搞欺诈行为,商品以次充好,承包建筑全是豆腐渣工程,甚至用骗来的钱去走私和贩毒豪赌,终于失去一切,锒铛入狱。⒓ 诚信。 ⒔ 信客能诚信无私,这位年轻人抛弃诚信,所以结局不同,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讲诚信,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⒕ 略。

第三单元

11《中国石拱桥》

1.⑴hú;⑵xiáo;⑶gǒng;⑷dǒu;⑸chân;⑹níng;⑺xiào;⑻ zhuï。2.⑴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⑵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⑶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⑷均匀,比例和谐。3.C

4.⑴茅以升;⑵事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独;联。5.不能删去。因为这两个词语限定了时间范围,说明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但以后还出现了更长的石拱。6.不能换。因为“不但”后面的内容 是桥给人的印象,是感性认识,“而且”后面的 内容是对桥进一步的认识,是理性认识。他们之间是递进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7.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列数字,打比方,引材料。8.说明赵州桥构造奇特,形式优美。9.答案略。10.以赵州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11.推测 探测 探测。12.文学描述、科学观察、飞船探测、着落器勘察。13.太阳系内其他行星上是否存在类似蛋白质、单细胞生物等低等生命形式尚无定论。

14.(例)氧和水、光和热、漫长的进化等。15.(略)。

12《桥之美》

1.⑴shā;⑵yí;⑶zhù;⑷pù;⑸zhān;⑹xiān。2.⑴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⑵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⑶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⑷停止脚步。⑸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毫、厘,计量的小单位。3.⑴园—圆;⑵消—销;⑶那—哪;⑷辍—缀。4.⑴固然;⑵必然;⑶忽然。5.引用短语恰当,通顺即可。6.先要明白句子形式。然后用这一句式造句。7.用俗语开头,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并引起下文。8.①段说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特点作用。③段介绍直线桥。9.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10.举例子、作描摹、列数字。举例略。11.可换用“差不多”、“大都”等。12.第④段最末一句。13.总结全文并点题。14.提示:文中桥的美在于曲线,在于直线,但给人的感觉是桥的美在于自然,作者是在用画家的眼光描绘人生阅历:美在于人生。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多数人的人生之路是崎岖不平的,而正是由于这崎岖不平的人生风景线,才使得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15.C 16.⑷⑴⑶⑵⑸ 17.建筑结构特点。18.⑴下定义:揭示风雨桥的特征;⑵举例子:有点有面,既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⑶列数字:使读者通过具体的数字对说明对象有准确的了解,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能说出三种说明方法并能简析其作用即可得分)19.风雨桥;程阳风雨桥。20.略。

13《苏州园林》

1.⑴C;⑵A;⑶C;⑷B;⑸A;⑹B。 2.⑴C;⑵B;⑶A。3.C。4.⑴强调都是这样,无一例外。⑵强调再小的地方也是一样。⑶突出匠师们的细心、匠心。5.⑴说明;⑵描写;⑶描写、议论;⑷议论。6.⑴举例子; ⑵作比较;⑶作比较、打比方。7.⑴整体;局部;主;次。⑵叶圣陶。8.用词恰当,通顺即可。9.总分关系;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10.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11.他们指“设计者和匠师们”;愿望: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12.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的道旁树;追求自然之美;藤萝开花。13.因为作者无法也没有必要去调查所有设计者和匠师,只能凭猜测,而删去后变为肯定语气,不符合实际。不好,因为“败笔”与苏州园林具有的“图画美”这一总体特征相呼应,而“有毛病的地方”则扣得不紧。14.描写: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议论: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目的: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同时阐明这种栽种的的艺术效果,作画龙点情的评价。15.第一句;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作描述)、举例子。16.它兼有北方之雄、南方之秀,在中国园林中魅力独到。17.说明了其形成、河面形态、湖上建筑等几个方面的特征。18.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作描摹等说明方法。举例略。19.略。 14《故宫博物院》

母亲的宝物 阅读答案篇六
《答案》

语文资源与评价六下参考答案

一 长江之歌

1.dí ɡài āi 磅礴 气概 源泉

2.(1)洗涤 (2)气势盛大

3.(1)春潮是你的丰采 惊涛是你的气概 (2)你是无穷的源泉 你有母亲的情

怀

(3)例: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一 10 东 6300 180

5. 你从高山走来,海鸥是你的同伴;你向天边奔去,滔滔江水是你的风采。 你用母亲般的情怀,哺育我们长大;你用父亲般的憨厚,使我们更加坚强。 你从贫穷走来,自信是你的丰采; 你向繁荣奔去,探索是你的气概。

你用丰富的物产,哺育大江南北; 你用宏伟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6.澜 礴 望 涌 泻 源 砥 推

7.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8. “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9.“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0. ①( C ) ②( B ) ③( A )

11.qiánɡlǔ zūn lèi

12.C (樯橹借指曹操的水军)

13. D (“羽扇”句是对周瑜的描写。)

14.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中国共产党1——4次反围剿战役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6. 【例文】

班级之歌

你从昨天走来, 自信是你的丰采;

你向明天奔去, 和谐是你的情怀。

你用进取的精神, 激励班级发展;

你把团结的故事, 传到五湖四海。

我们关注六三, 你是我们的家园;

我们热爱班级, 你是我们成长的平台。

海之歌

你从远古走来, 宽广是你的丰采;

你向远方奔去, 汹涌是你的气概。

你用可口的海鲜,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宽大无比的手掌, 托起一艘艘轮船。

我们赞美大海, 你那广阔无垠的面积;

我们热爱大海, 你拥有无穷的宝物。

二 三亚落日

1.洋溢 逊色 收敛 摇曳

2.xūn méiɡuī xiè zhǎn

3.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硕大无朋:大得无与伦比。朋,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4.(1)抖落 溅 (2)收敛 悬 (3)颤动 跳水员 悄然无声 水波不惊

5.(1)拟人 (2)比喻 (3)引用 (4)排比

6. 大海就像一位画家,用绚丽的色彩涂抹出一幅幅风景画;大海就像一位乐师,用愉快的旋律拨动出一道道海浪线。 漫步沙滩浴海风,驾起小舟涉海浪。

7.猪八戒 猪八戒 孙悟空

8.像孩童,像红灯笼,像跳水员。

9.红扑扑、抖落、溅出等,这样写鲜明生动的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10.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11.B句用了比喻的方法,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12.欲识庐山真面目,领悟人生的真谛妙心

13.有云的时间多(云多),云的变化大。

14. “美”指“舒逸如仙女天使”,“不妖”指“淡泊如隐士逸人”。

15. “八面风”“人间的兴衰、毁誉、苦乐”,“天边月”比喻“一个人的真正意志”。

16.无拘无束,任意挥洒,达到忘我境界。

17. 【例文】

朝 霞

天还没亮,可恶的闹钟将熟睡的我吵醒。坐在饭桌前,一缕缕温和的阳光照在饭

桌上,晃着我的眼睛,快要睁不开了。于是,我爬上了楼顶,看美丽的朝霞……

天边已经露出了粉红色的曙光,颜色也渐渐加深,由橘黄色变成了浅红色,浅红

色又渐渐加深,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一会儿半紫半黄,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还有些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朝霞的形状变化无穷,有的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一条红领巾在空中飞舞。

突然,来了一条长长的龙,它十分凶猛,两对大爪子张开,一个很大的龙头,

可没过一分钟,龙爪不见了,身子也不见了。天空真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太阳就快出来了,这个时候,天空完全是红的,仿佛天空拉上了一道红色的天

幕。我目不转睛的盯着东边最红的地方。这时,一个亮闪闪的红点从东方跳了出来,我连忙叫道:“太阳终于出来了......”一瞬间,半个太阳从山顶涌出来,犹如半个火球在大盘里滚动。又过了一会儿,整个红日从东方缓缓地升上了蓝天。它是那么圆,那么大,那么亮,那么可爱。照得天和地都红了。

太阳徐徐上升,人们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朝霞,带给了人们无尽的温暖与幸福。

三 烟台的海

1.zhàn lǜ 凝重 máo 惬 呢喃 凳 tián

2.凶-汹 契-锲 尉-蔚 祟-崇 吃-痴 附-赴 越-跃 义-议

3.(1)恬静 温柔

(2)凝重 轻盈 浪漫 充实 忙碌

(3)一幅画 广阔的背景 壮丽的舞台 威武雄壮的活剧

4.C(A、“而且”改成“所以”,B、“遥远的”放到“地平线”的前面,C、“季节”改成“地方”或把“冬天的烟台”改成“烟台的冬天”)

5.(1)例: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

(2)涌浪扑向堤岸,溅起浪花,发出轰响。

(3)例: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是一座充满悬念的地下宝藏。成千上万个成语是镶嵌在这里的最璀璨夺目的明珠。

(4)有时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被涌浪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6.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冬天,经常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气势汹汹的掠过这片海域,形成小山似的浪涌,溅起数丈高的浪花,这蔚为壮观的景象吸引了不少烟台人和外地游客。

7.凝重、蔚为壮观

8. 这样比喻多方位多角度,形象逼真地表现了浪头之多、声音之响、速度之快、来势之猛、力量之巨,令人惊心动魄、深受震撼!冬天烟台的海还像一匹难以驯服的骏马,用生命书写气势磅礴的壮美,用壮美绘制伟大恢宏的人生。

9.烟台人和外地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巨浪作背景拍照留念。体现了游人对壮丽大海的欣赏和热爱。

10.第一句的“扑”字让人感觉到烟台海的壮观景象;后一句是浪花“扑上来”,“像顽皮的孩子”“扑”字展现的是“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

11.(1)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又显的那么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2)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烟台的海北面临海,冬天经常有寒流掠过海域,与众不同。

12.“我”观钱塘潮;表达了作者要在社会动荡的急流中永做屹立潮头的弄潮儿的愿望。

13.(1)隐隐约约…………细细振响 (2)一条雪白的哈达……横江而来。(3)潮头如一座…………广袤雪原。

14.压倒一切 惊天动地或排天挞地

15.示例:日晕云奔 潮声如雷贯耳 寒气扑面

16.B C

17.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18.【例文】

那天,我终于见到了海。

广阔博大,恬静温柔。

再也不是文字中无边的畅想,再也不是凭空与别人思想的共鸣。仿佛圆了记忆中一个遥远而触不可及的梦。

那便是眼前这一片真真切切,浩翰无垠的蓝色了。

是的,满视野的蓝色。无暇、透明,纯洁、安静,足以融掉自己的一种颜色,那是自然唯一赋予海的颜色。

然而海拥有的,不仅仅是一种色彩,它所拥有的是一种精神,是生命。

所以,我面对的是海博大的胸膛。

海风是它的呼吸,海浪是它的心跳。

我走进海,走入海,我用手轻抚着海水,随波浪感觉海的心跳。一个浪涌过来,

你只需平视,便觉得面前竖起一座无声的高墙。很快,它占据你的视线,直到遮住了整个天空。然而无论你是谁,都会被它托的老高,推的老远。

然而,一阵忙乱后再来,你便体会到了其中的节奏,那便是平静的海的心跳了。 随浪涌动是一种情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感觉,你需要感受的是实实在在,生命的跳动,是一种即使平静也如此博大,强烈的心跳。

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绽放出无数纷飞的礼花。曾一直以为,这就是大海沉吟的音源了。我走过去聆听,于是,朝雾似的,幕烟似的,幕际细雨的飞沫飞溅到眼中。飞溅到嘴里……一种苦涩,远比泪水浓重的多。

然而这时候,竟不自觉地产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清爽。定是海风在吹干身上的海水了。我于是迎着它张开双臂,海风便心领神会的过来轻抚着我得全身。那是一种世俗所无法领略的清晰。这微微润湿还稍带些咸味的空气,只深深地吸上一口,便似乎要驱散体内所有污浊的热浪,就连大脑也变得一片空白,因为额头上那一点点淡淡的哀愁,也早被它吹得烟消云散了。

这似乎是梦寐以求的欢畅,这一点点难得的大自然赋予人的愉悦,便全在海带来的已平静的呼吸中了。

有色、有味、有呼吸、有心跳,这是真真切切的生命。

四 记金华的双龙洞

1.杜鹃 蜿蜒 明艳

2.wù cù qī sǔn

3.(1)叶圣陶 文学 教育 出版 叶绍钧 《倪焕之》 《稻草人》 《潘先生在难中》

(2)仰卧 贴 移动 昏暗 挤压 抬起 撞破 擦伤

4. 浪漫主义 花果山水帘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5.B

6.月 日 山 水 雨 雪 雷 霜 雾 风 虹 海

7. 浙江金华北山的双龙洞 4月14日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8.(1)沿途景色已如此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2)沿途美景成了双龙洞奇特景象的衬托;(3)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途中所见抒发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

9.洞口外的景色 很有气势 洞口 像桥洞、宽 外洞 大

10.窄小 ①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②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绳子,船就

出来 ③仰卧在小船里,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一处不贴着船底 ④眼前昏暗了,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1.黑 大 奇 奇

12.①欲扬先抑,使文章波澜起伏; ②突出壶口给人的惊喜。

13.A.长鲸饮涧 B.彩桥飞架 C.花团锦簇 D.扑朔迷离

14.先声夺人。

15.壶口的气势和风采等,黄河漫长的历史和它丰富的内涵。

母亲的宝物 阅读答案篇七
小学苏教版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长的山脉之一,长约1700公里,最高海拔约2000米。林区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年产木材300多万立方米,是我国四大木材生产基地之首。

大兴安岭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气候较寒冷。许多树木不宜在这里生存,所以树种比较单纯。但这里夏季多雨,日照时间长。在大兴安岭的峰(蛮 峦)沟壑(hè)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松构成的林海。在茫茫林海中还生长着针叶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杨、水曲柳、红柳等树木。

大兴安岭的落叶松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它的木质坚硬,耐腐,可以用于建筑、桥(梁 粱)、矿山、铁路等建设上。它的树皮还可以提取烤胶。

在林区众多的植物中,杜香、蔷薇、榛子、山丁都是人造板的好原料。黄芪、柴胡、沙参都是极好的药(才 材)。各种野花遍布山岭。

大兴安岭的动物种类也是繁多的 大型的珍贵动物有 黑熊 棕熊 驼鹿 梅花鹿 珍贵的毛皮动物有水獭(tǎ) 紫貂 雪兔 鸟类有一百多种 其中飞龙是珍禽中的佼佼者。

大兴安岭地下的矿藏也相当丰富。已探明的有:黄金、铅、锌、铍等。

茫茫大兴安岭,满山遍野都是宝。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多么令人向往和自(豪 毫)啊!

1、给短文的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3、大兴安岭林区主要有哪些树木?

4、短文写出了大兴安岭的哪几类动物?

5、填空。短文通过介绍大兴安岭的植物、( )和( ) ,说明大兴安岭( ),表达了作者( ) 。

《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参考答案:

1、(。 : 、 、 、 , : 、 、 , , 。)

2、(略)

3、落叶松、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水曲柳、红柳。

4、大型的珍贵动物、珍贵的毛皮动物、鸟类。

5、动物、矿藏,富饶美丽,对大兴安岭的喜爱、赞美和向往之情。

小蚂蚁明白了

为了觅食,小蚂蚁找遍了大树附近的坑坑洼洼,直到傍(pánɡ bànɡ)晚,才在一片绿叶上发现了一条小青虫。他正想招呼伙伴们分享“美味”,不料来了一只公鸡,抢先把虫吃了。疲惫不堪的小蚂蚁愤怒的望着神气活现的公鸡,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们蚂蚁寻找食物可真难啊!听说树上住的这只蜘蛛,单靠一张网,得到的食物可多呢,我得去跟他学本领。”

小蚂蚁沿着树干往上爬,他看见蜘蛛正伸开八只脚,舒舒服服地趴在蛛网上,风一吹,晃晃(huànɡ huǎnɡ )荡荡,高兴极了。小蚂蚁看见一只苍蝇刚被粘(zhān nián )在蛛网上,没一会儿,又一只蚊子“不请自来。”小蚂蚁羡慕极了,央求道:“蜘蛛姐姐,把你的本领交给我吧!让我像你一样,织一张网,网上一躺,一辈子不饿肚子,一劳永逸该多好啊!”

“一劳永逸?”蜘蛛感到奇怪,“在我们的生活里,不存在一劳永逸啊!”蜘蛛想了一会儿说:“小蚂蚁,你最好在这里过一夜,看看我们是怎样生活的,行吗?”“行,我留下来。”

夜幕降临了。月光下,蜘蛛闪着银色的光芒。小蚂蚁又饿又累,打起瞌睡来了。然而蜘蛛却忙碌起来,在网上爬来爬去,把网上的丝一根根吃进肚里,好好的一张网给拆了。小蚂蚁睁开朦胧的双眼,疑惑地看着这一切。蜘蛛把丝吃掉后,一刻也不停歇,重新把丝从腹部的喷丝口喷出来,又开始织网。就这样他从天黑忙到天亮,才把网织好。

小蚂蚁问蜘蛛:“你为什么要把网拆了重织?”蜘蛛答道:“如果不把干了的丝吃进肚子,重新织网,网就没有粘性,第二天就粘不住飞虫,我就要挨饿。”小蚂蚁又问:“你每夜都要这样干活?”蜘蛛说:“是的,为了生存,我不得不通宵达旦的干活,从不敢间(jiānjiàn )断。我的网总是拆了织,织了拆,不过我总是在夜里工作。”

小蚂蚁再没问什么,默默的沿着树干朝下爬去。他一边爬一边想。他明白了……

1、把括号里不正确的拼音划掉。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回答问题。

(1)疲惫不堪____________,小蚂蚁疲惫不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通宵达旦____________,蜘蛛通宵达旦地在____________。

3、“小蚂蚁羡慕极了”,他羡慕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收获和体会。

《小蚂蚁明白了》 参考答案:

1、( pánɡ)( huǎnɡ )( nián)( jiān )

2、原因是他找了很久,一直到傍晚;通宵达旦在拆网、织网。

3、4只要说的符合文章大意即可。

心田上的百合花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④a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c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

2、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句话应放在第④段a、b、c哪个位置?

3、第③段运用了______ _____ _______的修辞方法,展示了“百合”__________的形象。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5、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

6、百合花长出花苞,野草为何还嘲笑它?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该怎样做? 《心田上的百合花》答案:

1、“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花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著的特点;“默默”表现了百合花不张扬的品质

2、C

3、排比、拟人、反复 展示了百合信念坚定,追求执著的形象

4、线索:百合的成长过程 写作手法:象征

5、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露出赞美之情

6、嫉妒、诋毁、心胸狭窄 言之有理即可

守住信念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战场上群雄逐鹿,铁血纷飞。儿子被征人伍。父子生离死别,泪湿衣襟。 临别时,父亲拿出一把刀交给儿子说;“这是一把宝刀,见血封喉,是我家代代相传的宝物。带之可避邪,免遭杀身之祸。只是千万不能将刀拔出,否则灵气便会逃走,宝刀便会成为一块废铁。”

儿子身佩宝刀四处征战,居然英勇非凡,连打胜仗,敌军视之如虎。又一场大战临近,已当将军的儿子立在阵头,英姿勃发。他突然好奇心起,取下身上所佩的宝刀,拔出一看,大吃一惊:这只不过是一把十分普通的刀!英勇的将军竟然面如土色,大战一开始,就被敌军斩于马下。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本文来自精灵妈妈网):

有一个地质勘探小组在原始森林里迷路了,而经验丰富的老队长又不幸被蛇咬伤。弥留之际,老队长取出一块圆形的石头,对队员们说,这块石头就是我们要找的矿石,价值非凡。你们一定要设法走出森林,把这块矿石拿回去作最后的鉴定。

队员们十分小心地护着这块石头,历尽艰难,终于走出了森林。但化验结果表明,那块石头根本不是有价值的矿石,而是一块十分普通的石英石。队员们终于知道了老队长的良苦用心,相拥而泣。

生活中确实有太多的恐惧和诱惑,它无时无刻不在消磨人的意志,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被那张可怕的网轻易捕获,一切靠信念建立的自信和光辉就会訇然倒塌。一个人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生活,但不能缺少生存和成功的信念,它可以使你在生命的困厄中看到希望的光芒,在绝境中找到生存的机会。

1、读第四自然段,解释“稳操胜券”一词的含义和作用。

2、第四自然段中有一处用词不当,请找出这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3、第七自然段中说“队员们终于知道了老队长的良苦用心”,老队长的“良苦用心”是什么?请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出他的心理。(100字以内)

4、第八自然段中“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被那张可怕的网轻易捕获”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那张可怕的网”是指

5、从文章中心的角度看,文章所叙述的两个故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6、作者所言“守住信念”,他认为最应该守住什么信念?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守住信念》答案:

1、有把握取得胜利

它形象地写出已成为将军的“儿子”满怀必胜信念的心理。

2、连打败仗

因为此处所写从起因上看“儿子”身佩宝刀,怀有胜利信心,英勇非凡;从结果上看“敌军视之如虎”,因此他应该是“连打胜仗”。

3、我不能带你们走出原始森林了,这时你们不能沉湎在悲痛之中,万万不可丧失走出去的信念啊。这样吧,就让我手中的普通的石英石作一回“价值非凡的矿石”,用来激发你们的使命感和坚定信念。

4、比喻 是指生活中的“恐惧和诱惑”

5、都表现出“信念”对于人的极端重要性

前者侧重从反面写失去信念带来的不良后果。后者侧重于从正面写守住信念带来的良好结局。

6. 作者认为最应该守住的是“生存和成功的信念”

雨天的记忆

①如烟的往事有许多,大都被我淡忘了,然而,独有那件雨天里发生的小事,却长久地印在我的心中,时时撞击着我的心,使我清醒,催我奋进。

②三年前的一个夏日,刚才还是蓝天,却忽然哗哗地下起了雨来了。我赶忙去给妈妈送伞,真不巧,她没在,我又扫兴地往回跑。路上的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雨淋得直跑。我虽然打着伞,可风夹着雨点还是往脸上扫,雨不小呢!我慌忙地跑到单元门口时,不小心差点和一辆装满脏物的手推车撞上。我忙一抬头,哟,这小小单元门边的房檐下,竟站着好几个人呢,里头还有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她好像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在看我,我什么也没顾,就从她身边一擦而过,上了楼。

③我感到身上一阵冷,急忙换下被淋湿的衣服。雨越下越大,我赶忙去关窗户。透过雾气蒙蒙的雨帘,我漫不经心地朝下一望,突然,我的目光惊呆了,我又看到了那几个在房檐下的避雨人:那个往日默默扫地的老妈妈正来回地挪动着脚步,她的旁边站着一位抱小孩的母亲,孩子正在蹬着腿脚,不用说他在大哭,母亲已经脱下了外衣包在孩子身上,还有······我不敢再往下看了,我觉得他们会向我搞投来锋利的目光,那是热切的目光的落空。我颓然地向后退,窗户关上了,窗外的雨好像在冲刷我心灵的污点,我的思绪纷繁。

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学会助人;戴上了红领巾,我意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佩戴金色团徽的那天晚上,我抄录了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快乐······”一丝甜蜜的回忆被哗哗的雨声打断了。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发誓,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给人留下鲜花和思想?我责问自己。透过窗外的雨帘,我看到了自己的心灵深处自私的污点……我猛然抓起雨伞,冲出了家门。 ⑤然而,在雨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了——他们不知在谁的帮助下走了。我转回身,呆立着,任凭雨点猛烈地砸在伞上,砸在我心上······

⑥三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并没有过去,它总是闪现在我的眼前。让那些猛烈的雨点永远冲刷我人生道路上的污渍吧!

1、文章地①段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加点词语突出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2、文章第③段写“我不敢再往下看了”,这是为什么?下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下边的场面太令人害怕了,那些人会看不起“我”、责骂“我”

B、因为下边有热切期望而又极为失望的目光,使“我”无地自容,使“我”自责。

C、因为下边有人会批评“我”,指责“我”,使“我”难堪,使“我”抬不起头。

3、从全文看,文章第④段回忆内容的叙述顺序是(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4、文章第④中划线的语句,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这段中的加点词语“猛然抓起”、“冲出”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5、简要回答短文的最后一段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雨天的记忆》答案:

1、议论 突出了一件小事对“我”的重要,以及一件小事给“我”的鲜明而深刻印象。

2、B

3、C

4、心理 动作 表现了“我”的悔悟,以及改正缺点的决心和行动。

5、结尾段突出了这件小事给“我”的深刻印象和巨大影响,点明中心。

母亲的宝物 阅读答案篇八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带答案》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青睐(lài) .

B.孝悌(dì) .

C.粗犷(guǎng) .

D.笃信(dǔ) . 箴言(jiān) . 奇葩(pā) . 针砭(biān) . 睿智(ruì) . 擎天柱(qíng) . 口头禅(chán) . 独角戏(jiǎo) .打擂台(1âi) . 返璞归真(pú) .转弯抹角(mǒ) .咎由自取(jiǔ) . 纵横捭阖(bǎi)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劝诫 修缮 风向标 闻过饰非

B.脉博 绮丽 和事老 众志成城

C.装潢 装帧 耍花腔 源远流长

D.悖论 冒失 荧火虫 真知灼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上级已经下达了命令,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必须 为之。

(2)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增加供给减少需求,才能 房价上涨。

(3)新疆交通运输厅表示,春节高速公路免费只让少部分有车人士受益,涉嫌福利歧视。这种

说法_______有些荒诞。

A.勉励 遏制 不免 B.勉力 遏止 不免

C.勉力 遏制 未免 D.勉励 遏止 未免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

真可谓处心积虑。 ....

B. 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

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C. 在山东济南举办的齐鲁春季汽车展示交易会上,众多明星捧场助兴,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令人目不暇接。 ....

D. 武僧一龙是拳坛新秀,也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师承少林大师,拳力惊人,穿云裂石,令....

人惊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渐增多的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雾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

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B.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主要以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艺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

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

C.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时间的深深自责

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

D.疾控部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这是一起由饮用不洁桶装水引起的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

染性腹泻疾病。

二、(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敦煌文化与华夏文明的传播

刘再聪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多达5万多件,保留有汉文、粟特文、突厥文、吐蕃文、梵文、于阗文、回鹘文、西夏文、叙利亚文、八思巴文等多种民族古文字资料,内容涉及中古社会的各个方面,被誉为中古时期的‚百科图书馆‛。以敦煌为中心形成的敦煌文化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缩影,敦煌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传播华夏文明的有效途径。

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因中国丝绸大量输往西方而得名,成为中华民族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集中反映。敦煌的得名与丝路交通的开通有关。东汉应劭言:‚敦,大也;煌,盛也。‛唐人李吉甫亦言:‚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南朝人刘昭称敦煌为‚华戎所交一都会‛,隋朝人裴矩称敦煌是西域门户‚咽喉之地‛。位于敦煌东南2 5公里的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一处光辉的历史遗迹。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文化艺术圣地。被誉为‚东方世界艺术博物馆‛‚世界艺术宝库‛。其洞窟数量、壁画面积和保存现状是世界上其他著名石窟如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印度健陀罗石窟等石窟文化无法比拟的。姜亮夫在《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论述的观点认为:敦煌文化包罗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精神,也包罗了中西文化接触后所发的光辉,是中国伟大传统的最高标准,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发扬。季羡林在《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敦煌和新疆地区是世界上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等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

18世纪后期,近代考古学诞生。在地理大发现浪潮的推动下,敦煌、新疆及中亚地区吸引了各国考古学家的目光。据不完全统计,从1893年至1935年,来中国西北的考察团多达24批。其中1906年就有德国格伦威德尔、瑞典斯文赫定、俄国科卡诺夫斯基、俄国别列佐夫斯基、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芬兰曼妮尔海姆等七支考察队。这些考察团中,仅1935年的中瑞西北

科学考察团有中国学者参加。形形色色的探险家来中国的起因和身份不同,但到了中国后,都做过同样的勾当——窃取文物。这些‚考古学上的贼‛将盗取的宝物捆载回国后,一夜成名。由于各国探险家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被誉为探险家的‚黄金世纪‛。在这一时期,中国西北成为西方探险家的乐园,而敦煌成为乐园中的‚极乐世界‛。

(选自2013年4月11日《光明日

报》)

6.下列关于敦煌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敦煌为中心形成的敦煌文化,走向了世界,有效地传播了华夏文明,成了世界古代文明

的缩影。

B.其中的莫高窟洞窟被誉为“东方世界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仅有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

的文化圣地。

C.敦煌文化中的莫高窟洞窟数量、壁画面积和保存现状,是世界上其它石窟所呈现的石窟文

化无法比拟的。

D.有观点认为,敦煌文化包罗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与中西文化接触后所发的光辉,是人

类精神的最高发扬。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书保留有多种民族古文字资料,内容涉及中古社会的各个方面,被誉

为中古时期的“百科图书馆”。

B.敦煌的得名与丝路交通的开通有关。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一处光

辉的历史遗迹。

C.河两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丝绸之路”成为世界文明推动中华民族文

化进程的集中反映。

D.季羡林曾撰文认为,敦煌和新疆地区是世界上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等四个文化体系

汇流的地方。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敦煌藏经洞保留有汉文、突厥文、吐蕃文、梵文、于阗文、回鹘文、西夏文、叙利亚文等

多种民族古文字资料。

B.地理大发现的浪潮,使得敦煌、新疆及中亚地区吸引了各国考古学家的目光,来中国西北

的考察团一度达24批。

C.不同身份的探险家到中国窃取文物,成了“考古学上的贼”,而敦煌也一度成为探险家乐园中的“极乐世界”。

D.各国探险家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许多重大发现,使得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被誉为

探险家的“黄金世纪”。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人。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大定①十九年中词赋科第一,除应奉.

翰林文字。丁母忧,杜门读书。服除复任。章宗②即位,摄太常博士,累迁礼部郎中。司天台刘

道用改进新历,行简奏乞复校测验,俟将来月食无差,然后赐名。诏翰林侍讲学士党怀英等复校,道用新历不可用,道用当徒一年收赎。

章宗将下诏以示四方,行简奏曰:‚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

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自此以后,饥岁流离道路,人不肯收养,肆为捐瘠,饿死沟中。伏见近代御灾诏书,皆曰‘以后不得复取’今乞依此施行。‛上韪其言,诏书中行之。行.

简乞于太常博士之下臵检阅官二员,通礼学资浅者使为之,积资乃迁博士。

泰和③二年,为宋主生日副使。上召生日使完颜瑭戒之曰:‚卿过界勿饮酒,每事听于行简。‛.

谓行简曰:‚宋人行礼,好事末节,苟有非是,皆须正之。‛上复曰:‚颇闻前奉使者过淮,每至中流,即以分界争渡船,此殊非礼。卿自戒,且语宋使曰‘两国和好久矣,不宜争细故伤大体。’.

丁宁谕之,使悉此意也。‛四年,诏曰:‚每奏事之际,须令张行简常在左右。‛ .

五年,群臣复请上尊号,上不许,诏行简作批答,因问行简宋范祖禹作《唐鉴》论尊号事。行简对曰:‚司马光亦尝谏尊号事,不若祖禹之词深至,以谓臣子生谥君父,颇似惨切。‛上曰:‚卿用祖禹意答之。‛其文深雅,甚得代言之体。改顺天军节度使。上谓行简曰:‚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之何?‛对曰:‚臣奉行法令,不敢违失,狱讼之事,以情察之,钤制公吏,禁抑豪猾,以镇静为务。‛上曰:‚在任一年,所得利害上之。‛

贞祐④初,上书论议和事,其略曰:‚东海郡候尝遣约和,较计细故,迁延不决。今选忠实辨捷之人,往与议之,庶几有成,可以纾患。‛三年七月,朝廷备防秋兵械,令内外职官不以丁.

忧、致仕,皆纳弓箭。行简上书曰:‚弓箭非通有之物,其清贫之家、丁忧、致仕,安有所谓如法军器。今绳以军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猝制造何以异哉?‛是议也,丁忧、致仕竟得免。是岁,卒,赠金紫荣禄大夫,谥文正。行简端悫慎密,为人所知。自初入翰林,至太常、.

礼部,典贡举终身,缙绅以为荣。

《金吏卷l06·列传第四十四·张行简》

【注】①大定,是金世宗完颜雍年号。②章宗,金主完颜璟。③泰和,是金章宗完颜璟的年号。④贞祐,是金宣宗完颜珣年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颖悟力学,淹贯经史 淹:沉浸,停留 .

B.上韪其言,诏书中行之 韪:认为„„对 .

C.丁宁谕之,使悉此意也 悉:详悉,熟知 .

D.庶几有成,可以纾患 纾:解除,排除 .

lO.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将下诏以示四方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

B.①卿过界勿饮酒,每事听于行简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

C.①卿自戒,且语宋使曰 ②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

D. ①行简端悫慎密,为人所知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

11.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张行简“慎密”的一组是

①俟将来月食无差,然后赐名 ②通礼学资浅者使为之,积资乃迁博士

③不宜争细故伤大体 ④臣奉行法令,不敢违失

⑤其文深雅,甚得代言之体 ⑥朝廷备防秋兵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行简聪颖好学,在为母亲守丧期间闭门读书。他为章宗推辞劝进尊号代写的批答受到认可。

B. 张行简虑事很谨慎。司天台刘道用修改进献新历法,张行简奏请等校验没差错后再赐名施用。

C.张行简治民有方。章宗问如何治理保州,他汇报了任职一年中调查实情、安民为要的成功做法。

D.张行简敢于建言。贞祐三年朝廷征缴弓箭时,他的建议使部分难以完成的人员免除了缴纳弓箭。

第II卷(非选择题 114分)

四、(24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饥岁流离道路,人不肯收养,肆为捐瘠,饿死沟中。(4分)

(2)宋人行礼,好事末节,苟有非是,皆须正之。(3分)

(3)东海郡侯尝遣约和,较计细故,迁延不决。(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 ②襄水,古属楚国。③《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1)本诗题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分析。(4分)

(2)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任选一联赏析。(4分)

③②①

母亲的宝物 阅读答案篇九
初中文言文读本答案》

初中文言文读本答案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

2.神童庄有恭

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

3.曹植聪慧

1.①只②都③带领④众⑤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4.略。

4.鲍子难客

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约。3.责难、驳斥。

5.曹绍夔捉“怪”

1.①停②友好③一会儿④发出⑤丰盛的菜肴⑥希望⑦备办⑧完毕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

6.杨亿巧对

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缙敏对

1.①回答②同“悦”③正当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经⑦思维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话来刁难解缙。

3.生儿子。

(二)学习

8.承宫樵薪苦学

1.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

9.桓荣勤学不倦

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

10.宋太宗学书

1.①好②专心③临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极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好不好)③(书法)本已经很好了。3.王羲之。

11.催景俘拜师

1.①已经②学生③追随2.①我惭愧地拒绝,但对方不同意②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3.①作为②成为③写④做

12.为人大须学问

1.①早先②空闲③近④全国2.①亲自参加战争②不是空话③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3.莅事惟烦。

13.读书五失

1.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2.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基础。

14.颜回好学

1.①极悲伤②回答③同“无”2.①学生更加亲近(我)②(你的)学生中谁是最爱好学习的?

(三)仁爱

15.张孝基仁爱

1. ①不成材②将③同情的样子④渐渐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 ①他的儿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3.靠近;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

16.陈实与“梁上君子”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②严肃地教育子孙。3.小俞。

17.赵简子元日放生

1.①同“于”;在②争着③对的2.①表示(对飞禽)有恩德②恩德补偿不了罪过。3.鸠4.担当、胜任。

18.3邓攸弃儿保侄

1.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还不如⑦听从2.①抱着弃民逃跑②我们还年轻。3.①死②逃跑③死

19张之万马

1.①养②派③坚持④不多时⑤问⑥大概2.①张之万对这事感到奇怪②刚骑,就被马掀下来③一连换了好几个人。

20.王安石辞妾

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钱全部赏赐给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人着想。

21.宋仁宗忍饿

1.①赶身②睡着③宫中④实在⑤每⑥饥饿2.而开了宰杀无数羊的风气。3.①近来②匹配、比较③近④到处4.梦寐以求。

22.范仲淹罢宴

1.①做太守②死③出丧④备办⑤泪2.①空闲的日子带领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他们③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23.顾荣施炙

1.①讥笑②遭③后来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②于是放下自己的烤肉,而送给(他吃)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

24.逆旅主人无情

1.①交给②别的③洗④有人⑤就⑥连2.①然而每月租舍要好几千铜钱②要是不缴中租金必然被责骂直到打官司③不是旅店老板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3.①放下一张床(作动词用)②房间低矮。

(四)诚信

25.陆元方卖宅

1.①同“值”,钱财②只③立刻④拒绝2.①子侄们以此怒怨陆少保②不这样,这是欺骗别人了。3.邀请,没邀请而自己上门的客人。

26.岑鼎

1.①把②损坏③保全④为难2.①鲁侯想献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请求和齐国友好②如果柳季说它是岑鼎,那么我们接受它。3.①相信②诚信4.因为若献出岑鼎,那就将国家最珍贵的宝物丢失了;若不献出岑鼎,而以其他的鼎假冒,那就损害了柳季诚信的品格。

27.杨万里与“诚斋”

1.①贬官②命名2.①关起门来谢绝来客②张浚用端正良心诚意待人的学问勉励自己。

28.和氏壁

1.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于⑤泪⑥那2.①楚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②你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3.因为发现它的人叫“卞和”。

29.幽王击鼓

1.①筑②曾③便2.①于是多次击鼓②被天下人嘲笑。3.失信于诸侯。

(五)品性

30许生端方

1.①很②几乎③跳入④拿着⑤背着2.①平时行为端正不随意说话②已躲过了火灾,为什么还要投河?3.衣服。

31.王安石待客

1.①第二天②食物③才④备⑤一会儿⑥罢了⑦吃⑧回去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3.胡饼的四傍。

32.范文正正直

1.①交往②方法③因为④成家立业2.①适逢那个有道术的人病重②不值得交给他③放在范仲淹怀里(内,同“纳”)。3.之当以[之]还汝。4.不自私,不贪利,为人正直。

33.王安国直言

1.①同“耳”,罢了②立刻③表情严肃2.①难道他的事业仅仅停留在这上面吗?②何况自己干这种事呢?③还不如远离花言巧语的人④吕惠卿认为在批评他自己,从此尤其与平甫不和睦。

34.海瑞清廉

1.①死②做官③只有④罢了2.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论吗?3.①4.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35.吕蒙正不记人过

1.①过失②这③假装④立刻⑤还是⑥再2.懊悔没有彻底追问。3.①吕蒙正②朝士③这件事④同列⑤朝士的姓名。

36.梁鸿尚节

1.①猪②别的③常、一般的④批评2.①只等候元军到达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3.①指代“我”②同“现”③拜见④指代“我”。4.假的,伪态;先一日出城迎拜(北军)矣。

(六)文艺

38.米芾索帖

1.①到②交换③抓住④立刻2。①蔡攸思想上对这事感到为难②如果不听从我,我不想活了“见,我”。3。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文徵明等,选取其中三位即可。

39.赵孟过扬州

1.①到②他,指代赵子昂③提④说、道2。①大多是不满意;②把酒器全部撤下并把它们赠送给赵子昂。

40.欧阳修不喜释氏

1.①有人②用、把③同“服”,佩服④同“辩”2。①一定板着脸看对方②却为什么用“和尚”给儿子命名呢?③因为鄙贱它。

41.唐伯虎识破术士

1.①我②看过③只④省悟2。①为什么不自已干②没有像你这样的③烁出(金银)后各得一半④每天到家来3。意为在河边挑了水当场要卖给人,比喻玩弄把戏。

42.朱文公爱骗

1.①重②直接③发④严重⑤立刻⑥没有人⑦拿2。①好几年依靠细竹竿着我(行走)②我不想惩罚他,只想追讨那首诗。

43.章亨书绝壁

1.①到②古代八尺为一仞③拍④往后2。①章子厚要求苏轼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写大字(留念)②用毛笔蘸墨在石壁上写了几个大字。3。动;踩。

44.李白之死辨误

1.①弯下身子②编③也④写⑤死⑥大概2。①因为喝醉了酒乘船在长江里行驶②李白的病很危急③让我给它作序3。①4。杜甫。

(七)政事

45.隽不疑之母

1.①总是②同“无”2.①因②做、担任3。①让几个人“因平反”而活命了?②说话跟平时不一样4.①平反出狱②平反冤狱。

46.徐有功秉公执法

1.①不久②有人③坚持2.①呈报(皇上)构成他的罪状②他早先要陷害你置你于死地③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脱(罪行)④怎么可以因为私人的恩怨去危害公法呢?

47.王翱秉公

1.①设备②禀报③几案④最终2.①女婿坚持不放走②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母亲③况且调动我轻易得如同振落枝叶④十天后才回家。

48.私恩与公法

1.①荤菜②你③第二天④逮捕2.双方述说着从前相交友好的情况,很快乐。3.①给、替②是。4.察觉灾难要临头了。5州;郡。

49.晋平公游于河

1.①回答②罢了③句首助词,无义④因为⑤大概、恐怕。2.①怎么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并跟他共享这欢乐?②不要担忧没有人才。3.①承接②承接③转折④转折4.对的。有才能的人到处都有,关键在于统治者是否要真心获得他们。

50.子产不毁乡校

1.①于之,在那里②减少③发2.①来议论朝廷要员的好坏②他们所认为厌恶的,我就改掉它③怎么能废掉它呢?④我听到这些言论就把它当作良药。

51.董阏于法无赦

1.①回答②发疯③赦免2.①山沟极深,陡得如同墙壁②人就没有谁敢触犯它③为何不能治理好呢!3.宽恕;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八)奇闻

52.商陵君养“龙”

1.①一下子②假装③奔④等候⑤不多久2.①商陵君养它并使它温顺②就跟着商陵君认为它是神③夜里穿透墙壁逃走了④痛惜不停

53.钱货入瓶

1.①只②点头③似④惊讶2.①人们对此感到奇怪②整个市场上的人都感到惊讶。3.掩盖;更加;分明。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后而更加显露出来(指坏事)。

54.田真兄弟

1.①只有②众③枯黄的样子④控制⑤分开2.①树木是同一株②这是人不如树③走向;不久将走进棺材,意为不久将死。

55.樵夫毁山神

1.①发出②求③答应④等候⑤庙⑥迎上去⑦是的⑧将⑨回合⑩逃跑⑾跟上去⑿慰劳⒀骂、

斥责⒁最终2.①靠打柴为生②就头也不回地走了。3.之;因告[之]以夜所闻见。4.①狼狈为奸②一丘之貉③沆瀣一气(选择其中两个填入)

56.奇鹰

1.①锋利②咬③竟④掉下⑤幼禽2.①跟普通的鹰很不相同②设置的网像云一样布满,火烧的烟盖住天空。3.须臾。

57.雉鸟报复

1.①不多时②配偶2.①有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②都抓住便完了;③又因为被官司牵连而倾家荡产④鸟也是这样的⑤而雉鸟的报复后果更惨了。3.放着;没有;放在一旁如同没有看见听见的样子。

58.桑中生李

1.①苗②离开③回头④是⑤隔2.①于是(把它)种在那里②有个眼痛的人在李树下休息③眼瞎的人能复明。3.马跑得远;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远的目标。

59.县令捕蝗

1.①适逢②却③欺骗④说⑤不久⑥责问⑦大概⑧公文,此指发送公文⑨没才能2.①(泰兴)县官无话可说②就在对方公文的未了(写了首诗)回复他。3.都不负责任。

60.天敌

1.①老人②追③死④原来⑤只⑥尿2.①过了一段时间出来②动物害怕它的天敌竟有如此奇妙的事。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1、班昭续《汉书》

1.①终②总是2。①汉和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就,到,踵,继续)②像跟老师一样向她学习。

2、蔡文姬求情

1.①拜见②赤足③马棚④勇敢的士卒2.①表露的思想极悲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了脸色②确实同情你(相,你)③救助将要处死的人3.被动句。

3、炳烛而学

1。①迟、晚②怎么敢③好2.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②点燃蜡烛照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个好呢?3.下面一段话。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

4、薛奎识范镇

1.①使②更加③退让④到、前往⑤超过2.①薛奎在蜀地做郡太守②等到薛奎回京城,便带着他一同走,③必然凭文学出名。

5、芮伯献马贾祸

1.①同“率”②抛弃③满足④最终⑤赶走2.①以[之]献于王②使[人]求焉。3.①你没什么用来对付他们②这会招致灾难的③就在周厉王前诬陷他④你明知周厉王贪财却开了口,这是芮伯的过错。

6、及之而后知

1.①哪②翻阅2.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3.①走了之后才知道艰难②通晓各种佳肴的菜谱,还不如厨师的尝一口。4.实践第一。

7、管仲破厚葬

1.①没有什么用来„„②回答③作为、行动2.①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②用什么办法禁止?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3.①句首语气词,无义②那,4.非名之则利之也。

8、董叔攀附权贵

母亲的宝物 阅读答案篇十
《九年级记叙文阅读训练题》

九年级记叙文阅读训练题

阅读(一)《母亲的宝物》

①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

②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问她说什么,她遥遥头说:“什么也没说。”

③妻子说:“这太瘆人了”。

④尤其有一夜,妻子去洗手间,跑出来看到客厅中坐着一个黑影,吓着他一声尖叫。他也醒了。跑出来拉开灯,只见母亲正端坐在客厅中一言不发。他问:“妈,你怎么坐在这儿啊?”母亲站起来,摇摇头,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到客厅的。 ⑤两人回到房中,妻子生气地道:“这日子怎么过啊?”说完就劝他:“还是把妈送养老院吧,那儿老人很多,还有个伴儿。我们呢,一个星期去看一次,也不会冷落老人。” 抚摸着柔软的麦苗,心里充溢着甜美和温暖。

②我是守望着乡村的麦田长大的。童年的记忆中,臂膊上挎着小小的竹篮,随着大人们在刚刚收割完的麦茬地里小心翼翼地捡拾着麦穗。收获一个麦穗,就获得一份希望;满满一篮麦穗,还会得到父亲的奖赏和母亲温柔的眼光。伴着播种和收获,我的青春顺着麦垅疯长。

③我的眼前时时浮现着一波又一波舞动着的麦浪。在沉沉的暗夜,我把梦做到故乡的田间,看到了父亲手把手教我犁地的身影。耕作是一件颇为辛苦的活计,当初条件艰苦,为了把麦子种到地里,父亲硬是领着我们兄妹用铁锨翻出一片片希望的田野。和着执着的梦想,把种子播撒在黑黝黝的泥土里,吞咽着咸涩的汗水,望眼欲穿地盼望着麦子的丰收。在麦子诗意的生长中,我学会了犁地、耙地和耩地。晨风习习,我们把肥料耩在成畦的麦田间。那些在麦田的无数岁月,令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始终觉得自己是喝着大地的乳汗长大成人的,与土地注定有着千年的因缘。

④夏风吹拂的夜晚,我悠然地睡在宽阔的麦场上,闻着诱人的麦香,数着天上的流星,做着青春的幻梦。在麦收季节,父亲教我如何使用镰刀,如何又快又好收割麦子。尽管手上磨出过厚厚的一层硬茧,但我还是炼就了割麦的本领。朝阳初升, ⑥他摇着头,叹了口气,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⑦他很小就死了父亲,母亲守着他,单门独户。那时,有很多人上门说亲。让母亲再嫁一个,也有个帮手,可都被母亲坚决的拒绝了。她怕再嫁人后儿子受委屈。

⑧母亲一个人带着他。靠卖菜为生,一路含辛茹苦。艰难走来,送他上大学,教他做人成才。现在,自己在小城中打拼出一番事业,母亲还没享几天福,就送去养老院,那怎么行?妻子很生气,转过身睡了。 ⑨第二天做饭时,母亲又出错了。本来米饭已经做好,母亲又打着煤气灶,结果,一锅 饭全糊了。妻子看着满锅的饭,埋怨说:“妈,你怎么又开了煤气啊? ⑽ 憋了半天,母亲回答:“我忘了。

⑾另一次,母亲出去了。回来时竟然进错了家,去了另一层楼,幸亏人家送了过来

⑿这样的事情多次发生后,他的思想开始动摇了,便想: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住下看看吧,兴许对她有好处,那儿老人多,避免孤单吗。那天,趁母亲精神好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人,并说:“如果你老人家不想去,就不去。” ⒀母亲坐在那儿。一言不发。

⒁妻子在旁边,忙说:“妈,你去了,如果住不惯,我们在接你回来好吗?”

⒂母亲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想收拾一点东西。她收拾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她常摸索的那个小铁盒。铁盒上上着锁,母亲把他紧紧的抱着 。妻子说:“妈,这个盒子就放在家里吧”。母亲很坚决的摇摇头:“不”他说:”就让妈带走吧”。 ⒃ 得病之后,母亲什么都忘记了,可就是没忘记这个铁盒,一直带着她,从未忘记。妻子拉过他,点着他的额头骂到:“你傻啊”?你知道盒子里是什么?“他摇摇头。一直以来,母亲把那盒子看的像宝物一样,他怎么知道。

⒄妻子说:“上一辈人总有一些宝物或银货放在手边,妈的盒子里很有可能是这总东西。”他一听,也心动了。他知道,母亲的娘家过去是大地主 ,如果盒子里有什么宝物,拿去养老院丢了,或着遭了小偷,就太不值 了。 ⒅所以,他伸出手道:妈,把盒子给我看看好吗? ⒆母亲摇摇头,抱得紧紧的,不给他。

⒇妻子见了,忙在耳边叽咕了几句。那天他们没送母亲去养老院。当晚母亲睡熟时,他们悄悄拿出那盒子轻轻打开,一时,他眼泪直流。第二天,两人没送母亲去养老院,以后也没送母亲去养老院。

(21)铁盒中藏着不是金,也不是银,是一缕胎发和几颗乳牙。里面有一张发黄的纸条,上面写着字,记着他换牙的时间,还有第一次剃发的时间。他们那儿有个风俗,孩子的乳牙和胎发要保存好,不能丢失。不然,孩子会夭折的。 (阿紫摘自《新课程报.语文导刊》2012年6月26日

17.阅读本文后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分)

。 18.文章以“母亲的宝物”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9.文中⑦⑧两段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 20. 请简析小说构思的精妙之处。

21.阅读本文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2分)

阅读(二)麦田的守望 孙守名

①一个阒寂无人的夜晚,我独自立于麦田的埂脊上。繁星璀璨,一望无际的麦田显得苍苍茫茫。我弯下腰身,用手轻轻父亲带着我们兄妹顺着麦垅挥舞着镰刀,一排排麦子瞬间成了倒地的战俘。当我渐渐窜到所有人的前面时,心情像飞翔在天空的布谷鸟,一路放声高歌,唱出心中的幸福和快乐,哪里还有生活的艰苦和劳累呢?在机器隆隆声中,我跟父亲学会了打麦和扬场。成袋成袋的麦子码放在麦场时,我长长地舒了口气。望着远处忙碌的父亲,心中涌出无限的感动。

⑤父亲是在那年麦子收割后去世的。长年的劳累没有压垮他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却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那时,我已经参加工作,每周都会骑上自行车回到父亲身边。坐在田间地头,看父亲忙东忙西,心里有些隐隐作痛。我不断劝说父亲,让他轻闲一些,养养身体,少做田里的农活。可父亲是忙不住的身子,时光铸就了他耐劳的品格。他爱田地里的庄稼,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怕麦田焦渴,怕麦苗缺少养分,怕大风会吹倒成熟的麦秆„„一年四季,他虔诚地守护着田地,直至倒在麦子收割的季节。

⑥我无数次蹲坐在田埂上,想着父亲和那些与父亲有着相同命运的人。父亲会做木工活,几块木料在他手上只要半天工夫就可以成为精巧的板凳或木箱。在当时,他的名气很大,十里八乡只要谁家婚丧嫁娶都要叫上父亲。父亲一生收了四位徒弟,个个学得一手好手艺。其实,他有心要将这项活计传授给我们兄弟,只是我们个个都远走他乡外出求学。看着这项计划落空,惆怅之中父亲才开始收授徒弟。现在想想,那时父亲该有多么失落啊!

⑦父亲热爱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温情的性格令人备感亲近。父亲给人做木工活从来不收取任何钱物,这在那个年代该是怎样的一种品格啊!可世事难料,父亲看麦场那阵子,不知何故,麦子少了一袋。有人中伤父亲,到处播扬,说父亲偷了那袋不翼而飞的麦子。这对父亲的打击可想而知!在那些日子里,父亲明显削瘦,夜深人静时常常泪流满面。母亲用惊人的毅力捍卫着父亲的尊严,不停地劝慰父亲,可父亲的确蒙受了奇耻大辱,他的苦痛隔了好多年才逐渐平息。那位诬陷父亲的乡邻恰恰在父亲心情稍为好转时离开了人世,这真是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个人走了,可棺木没有着落,当他的孩子跪在父亲身前苦苦哀求,母亲的愤怒骤然暴发。但父亲什么话也没说,带上工具就去跟着人家打做棺木。远近乡邻听说此事,无不惊叹。

⑧而今往事历历,令人悲哽。嗅着泥土的气息,抚慰着葱郁的麦苗,又回到了那段悠长而萦怀的岁月。在这无边无际的麦田地,父亲忙碌的身影已经淡去,化为轻烟浮尘。只有我,还坐着暗夜的田埂上,守望着这沁人心脾的麦香,一如我深爱着的父亲。 (本文节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17.文章以“我弯下腰身,用手轻轻抚摸着柔软的麦苗,心里充溢着甜美和温暖”开篇,有什么作用?(4分) 18.说说你对下面句子在文中含义的理解。(3分)

我始终觉得自己是喝着大地的乳汗长大成人的,与土地注定有着千年的因缘。

19.仿照下面句子写一句话。(2分)

例句:收获一个麦穗,就获得一份希望。

仿写:

20.文章以“麦田的守望”为题,却用了很多篇幅写“父亲”,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4分)

21.结尾处写到“只有我,还坐在暗夜的田埂上,守望着这沁入心脾的麦香,一如我深爱着的父亲”,为什么“守望着这沁人心脾的麦香,一如我深爱着的父亲”?(3分)

阅读(三)一个天性笨拙者的胜利

1.我天性笨拙,这一点在我大学毕业时我的导师威尔先生对我早有评价,他说我是一个勤奋的人。威尔先生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勤能补拙”。他评价一个人勤奋往往就暗示了这个人的一种补偿。我相信我就是得到上帝这种补偿最多的人。

2.就在大学毕业这一年,我接受威尔先生的推荐到安东律师事务所应试。这是伦敦最著名的一家律师事务所,许多著名的律师都是在这家事务所里接受起初的训练而走上成功之路的。这里的工作以严格、准确和讲求效率而著称。

3.临出门前,母亲很正式地告诫我要学得聪明些,不要呆头呆脑让人看作是个傻瓜。母亲申明这也是父亲的想法。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发现父亲对母亲的话投以赞同的微笑和点头。平日他们总要为哪怕一个词的细微差别辩论上半天。我吻了吻母亲的前额,轻声说:“我会做好的,请放心吧。”心里还是一片茫然:怎样做才算聪明呢?

4.来应试的人很多,他们个个看起来都很精明。我努力让自己面带微笑,用眼睛去捕捉监考人员的眼神。无疑,给他们留下机灵的印象,对我的录用会大有帮助。但这一切都毫无用处,他们个个表情严肃,忙着把一大堆资料分发给我们,甚至不多说一句话。

5.分给我们的资料是很多庞杂的原始记录和相关案例及法规,要求我们在适当的时间里整理出一份尽可能详尽的案情报告,其中包括对原始记录的分析,对相关案例的有效引证,以及对相关法规的解释和运用。这是一种很枯燥的工作,需要耐心和细致。威尔先生曾经为我们详细讲解过从事这种工作所需的规则,并且指出,这种工作是一个优秀律师必须出色完成的。 6.我周围的人看起来都很自信,他们很快就投入到起草报告的工作中去了;我却在翻阅这些材料时陷了进去。在我看来,原始记录一片混乱,并且与某些案例和法规毫无关联,需要我首先把它们一一甄别,然后才能正式起草报告。时间在一分钟一分钟地流逝,我的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我不知道要求中所说的“适当的时间”到底指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我发现如果让我完成报告可能至少需要一个紧张的晚上。可是周围已有人完成报告交卷了,他们与监考人员轻声的交谈。越多的人交卷了,他们聚集在门外,等待所有的人都完成考试后听取事务所方面关于下一步考试的安排,当时我也认为安东事务所的考试不会只有这一项。他们一起议论考试的嗡嗡声促使屋子里剩下的人都加快了速度。只有我,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母亲的忠告:要学得聪明些。可我怎么才能聪明些?我干不下去了。

7.终于,屋子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在面对着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报告发呆。一个秃顶男人走进来,拿起我的报告看了一会儿,然后告诉我:你可以把材料抱回家去完成。

8.安东事务所的考试只有这一项,这一点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母亲对我通宵工作没有表示过分的惊讶,她可能认为我肯定会接受她的忠告。我赶了一个通宵完成了报告,并在第二天送到事务所去。

9.事务所里一片忙碌。秃顶男人接待了我,他自我介绍说是尼克·安东事务所的主持人。他仔细翻阅了我的报告,然后又询问了我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这段时间里,我窘迫得不知所措。最后,秃顶男人说:“祝贺你,年轻人,你是惟一被录取的人,我们不需要聪明的提纲,我们要的是尽可能详细的报告。”

10.我兴奋得快晕倒了,我想回家去告诉母亲,我成功了,但我并没有学会聪明。 17、请用简洁语言概括本文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的导师威尔先生评价“我”“是一个勤奋的人”,真正的含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录取考试中,作者描写其他应试人的用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谈谈标题“一个天性笨拙者的胜利”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最后一个完成报告,并且在主持人的面试下,“我”表现得非常不佳,但“我”却成为“惟一被录取的人”,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什么启发?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四)《杀手锏》

1.在实验中学教毕业班的老师,人人都有自己的杀手锏。正因为这样,才任教两三年的姚老师,就调到毕业班任课并兼班主任。

2..这天,全市的语文老师都来听姚老师的公开课。上课时同学们反应热烈,积极参与,一个个踊跃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可以说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示范课。但是,就在这时,姚老师发现我们班的王小路正低着头往抽屉里看什么,看得很专心,一时间似乎把这节语文课都忘了。于是,她沉着地点名:“王小路,请你站起来。”

3.王小路毫不在乎地站起来,手中竟然还拿着一本本子,那分明是一本代数作业本。 4.姚老师说:“小路,你对老师这一节课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5.我们都很惊讶,一般的老师是不会这样问的,这好像在暗示学生来挑老师的毛病。小路要是真说对你的课不满意,你不是给自己制造麻烦吗?

6.王小路看看四周,低下头不说话。

7.“没关系,大胆说出来,只要你讲真心话,其它一切都无所谓。” 8.“我对这一节课非常满意,姚老师。”

9.姚老师感到意外:“那你上课怎么还做小动作呢?”

10.王小路说:“我没有做小动作,我是在做数学作业。”说完还扬了扬数学作业本。 11.“为什么要在语文课上做数学作业呢?”姚老师问。

12.“老师,我不是每节语文课都做数学作业的。这一次我做数学作业,是因为昨天上数学课我妈有病,我请假耽搁了。” 13.姚老师想了想,让王小路到讲台上,给了他两段粉笔,说:“你左手在黑板上画个方框,右手在黑板上画个圆形。注意,两只手要同时动作——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14.听课的老师发出了细微的议论声。我们发现本校校长、教导主任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15.王小路走到黑板前,两只手同时动作,一手画方,一手画圆,居然同时画完,没有一点破绽!我们都睁大眼睛,一会儿看看王小路,一会儿看看姚老师。在下边听课的老师也发出了窃窃私语声。

16.姚老师灿烂地笑了。她说:“小路,那么你是说,这节语文课你也完全掌握了?”

17.王小路站了起来,他把这节课的时代背景、重点词语、佳句赏析、意境感悟都说了一遍,简练而又全面。 18.姚老师得意地走下讲台,来到王小路的课桌前,拉着他的手高兴地说:“好,好!小路,你有特殊的才能!对你就应该用特殊的教学方法。同学们,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具有某种才能,一定要珍惜,千万不要放过!但是,如果你不能一手画圆一手画方,那么,还是要专心致志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19.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7、读完全文,请你说说姚老师的杀手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以“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结束,请说说“热烈的掌声”所包含的具体意思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王小路看看四周,低下头不说话”,请你揣摩当时王小路的心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仿照下例所示,结合上下文,给下边的语句做批注。(2分)

例:说完还扬了扬数学作业本。批注:细节描写,“扬了扬”表明他未说谎。 姚老师灿烂地笑了。批注:

21、读了本文,你一定会喜欢姚老师的,请你谈谈对她的评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五)卖豆浆的孩子

1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

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

⑤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⑦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⑧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合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选自《少年大世界》有删改)

17.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

18.根据“我”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态度变化,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填空。(2分)

19.结合语境,理解第③段“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一句中“熟练”一词的含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⑥段划线句“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卖豆浆孩子的经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什么启示?(3分)

阅读(六)《我长大了》,完成17—21题。(13分)

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7、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2分)

18、 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9、 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七)《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车》,完成17-21题。(13分)

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车

古保祥

①有位哲人说过:生命原本是一个不断受伤又复原复原的过程。因此,每想起往事,我的心中总会充满莫名的感概,许多回忆像微笑一样,带着一份阳光般的温暖扣感伤,让人难以忘怀。

②18岁那年,我没能冲上那座梦想了几千十日日夜夜的独木桥,望着桥上那些意气风发的同窗好友,我的心剧烈地疼痛着。

③有一个星期,我始终活在高考失的阴影下,索性关了门,谢绝竹有的人,包括我的父母亲,一个人躲在自已的小屋里暗自垂泪。那时候,我觉得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冲过了最后的防线,而比他们优秀的我却跌倒在战场上?一向自信的我,从来没有受过如此的打击,难道命运是如此捉弄人,注定我终究走不出这生我养我却囿人视线的村落?

④一天下午,父隶可能怕我闷环了,要我去外面走走,我很不情愿地答应了。这么多天来,父亲从来没有责备过我,也没有像母亲那样苦口婆心地劝我。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

⑦女孩到蛋糕店,为自己订了一个蛋糕,剩下来的时间里,她到地摊上,买了一套衣服,很便宜,但她穿上它后,整个人焕然一新,然后她开始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那一天,女孩感到前所未有 的快乐。

⑧晚上,女孩提着蛋糕和一袋零食回到宿舍。当她把蛋糕摆在桌上时,舍友惊呼:“今天是你的生日?”女孩微笑着点点头,于是大家都围拢过来,祝福她生日快乐,因为没有一个人记起她的生日,因此没有一个人准备礼物,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女孩在摇曳的烛光中许愿,祝福自己勇敢、快乐并坚韧不拔。

⑨从那以后,大家发现女孩似乎变了一个人,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人也变得越来越美丽。女孩开始参加学校的各种大赛,获得了许多的奖项,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后来,爱好文学的她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再后来,女孩成为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梦想慢慢实现,即将踏上人生的另一个旅途时,女孩终于牢记二十岁生日那天对自己说的话: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

⑩而这个女孩就是我。如今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写下这段文字,感谢生活,感谢生活,更感谢自己,因为自己给了自己勇气⑤我们走在林边的小路上,父亲不说一句话,刹那间,我注意到父亲似乎苍老了许多。路边,一群小孩子拿着风车,这种纸做的迎风转动的玩意儿是我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由于没有风,我看见他们一个个哭丧着脸。父亲走到他们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玩风车?”“没有风,风车不会转。”一个小孩稚嫩的声音。“我告诉你们,如果想要风车转动起来,你们不能在这儿等风,风是不会说来就来的,你们必须跑动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转动得越快„”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同时回过头看了我一眼。那几个孩子举着风车跑了起来,而那风车,由于受了外力的影哨,越来越快,并伴着孩子的欢声笑语渐行渐远。

⑥我忽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用一个其平常的道理告诉我:我不该这样沉沦下去。整日生活在失致的阴影下,只会裹足不前。我需要敢的是跑起来,启动生命的风车,让它转动起来,这样,我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⑦原来,希望本身就是一只美丽的风车,而如果想让风车转动起采,必须依靠风。但风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它就像人生的机遇,稍纵即逝。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要让风车转动起来,惟一的办法就是跑起来,跑得越快,你就越能接近成功的彼岸。

⑧从那天起,我从迷惘中苏醒过来,重新拾起书本,走上了自考的道路。两年后,我拿到了自考的大专毕业证,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⑨现在,我在舒适整洁的办公室里.想起父亲的话仍会感慨万千: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采,你跑得越快,凤车就会转得越快! (选自《经典美文》206年第2期,有改动)

17作者开篇引用哲人的话总领全文,结合全文看.“受伤”指的是______________,“复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反映“我”从“受伤”到“复原”这一过程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 →很不情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阅读②③④段,想一想:父亲为什幺“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父亲良苦用心的开导下,“我“明白了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多次出现“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会转得越快”这句话,请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生命原本是—个不断受伤又不断复原的过程”,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八)《为自己祝福》,完成17-21题。(10分) 为自己祝福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那年,女孩刚上大学,她住在有六个人的宿舍。另外五个女孩家里的条件都非常好。而女孩家里很穷。她的穿着非常朴素,人长得瘦小而且有点儿黑,除了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女孩跟打扮漂亮的舍友比起来,就像是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③正因为这样,女孩很自卑,脸上总是挂着忧郁的神情。她尽管努力,但成绩平平。

④女孩的舍友陆续地过生日,她们在高档的卡拉OK厅或充满浪漫情调的酒吧开生日Party。女孩参加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或祝福一齐拥向幸福的寿星。

⑤而女孩的生日总是被人忘记,因为她自己也常常遗忘了它。女孩偶尔也会想起的时候,她不奢望开一个生日Party,但她希望有一天,有一个人忽然记起了她的生日,送给她一张贺卡,对她说“生日快乐”,女孩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从没有一个人为她这样做。有一次,她的生日过去很久很久了,她的舍友忽然想起,问她:“你的生日是不是已经过了?”女孩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的生日的确早已过了。于是大家淡淡地笑笑,不了了之。

⑥在大三上学期的一天,女孩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认真地看书。那天,外面的阳光灿烂而明媚,透过玻璃照在了她身上。女孩因这阳光而心情明朗起来,她转头望着窗户,只见阴密的小树林,有叶子飘飘柔柔地落下,铺满了草地,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碎成点点金斑,随秋风起舞。南国的晚秋总是这样的华丽而富有生气。女孩突然想起,今天就是自己的生日,二十年前的今天,有一个小生命哭泣着降临,而二十年的生命历程,更是一首美好的乐章。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发觉这种美丽。女孩杀那间醒悟,当自己一个人跋涉时,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生命的旅途常常会有挫折,会有苦难,这时候许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鼓励。 和希望。

17.女孩从成绩平平到成绩直线上升,从自卑到自信,她是如何实现这个转变的?请你简单概括。(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你揣摩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并按要求完成问题。(2分) ①“于是大家淡淡地笑了笑,不了了之”句中加点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说说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你就自己祝福自己”这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六自然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完全文,女孩的故事使我们联想到“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战辉,从他身上,你读懂了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九)《儿子的鱼》完成17-21题。(13分)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十四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抖,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的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地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

不远外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D)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的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7、整体感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括号里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2分)

拉锯战——( )——与鱼周旋——( )——捕鱼成功

18、品析语言:在“儿子”与鲑鱼搏斗的过程中,文章对父亲进行了多次精彩的描写,请从文章ABCD四处中任选两处,并结合语境作点赏析。(3分)

我来赏析( )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赏析( )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问题探究:

(1)小说以“儿子的鱼”作标题有什么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小说中的儿子是一位怎样的男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生活体验:生活中,你捕到过自己的“鱼”吗?请写出你“捕鱼”后的经历和感受。(4分) 我的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十)《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车》,完成17-21题。(13分)

①有位哲人说过:生命原本是一个不断受伤又不断复原的过程。因此,每想起往事,我的心中总会充满莫名的感慨,许多回忆像微笑一样,带着一份阳光般的温暖和感伤,让人难以忘怀。

②18岁那年,我没能冲上那座梦想了几千十日日夜夜的独木桥,望着桥上那些意气风发的同窗好友,我的心剧烈地疼痛着。 ③有一个星期,我始终活在高考失败的阴影下,索性关了门,谢绝所有的人,包括我的父母亲,一个人躲在自已的小屋里暗自垂泪。那时候,我觉得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冲过了最后的防线,而比他们优秀的我却跌倒在战场上?一向自信的我,从来没有受过如此的打击,难道命运是如此捉弄人,注定我终究走不出这生我养我却囿人视线的村落? ④一天下午,父隶可能怕我闷环了,要我去外面走走,我很不情愿地答应了。这么多天来,父亲从来没有责备过我,也没有像母亲那样苦口婆心地劝我。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

⑤我们走在林边的小路上,父亲不说一句话,刹那间,我注意到父亲似乎苍老了许多。路边,一群小孩子拿着风车,这种纸做的迎风转动的玩意儿是我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由于没有风,我看见他们一个个哭丧着脸。父亲走到他们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玩风车?”“没有风,风车不会转。”一个小孩稚嫩的声音。“我告诉你们,如果想要风车转动起来,你们不能在这儿等风,风是不会说来就来的,你们必须跑动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转动得越快„”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同时回过头看了我一眼。那几个孩子举着风车跑了起来,而那风车,由于受了外力的影哨,越来越快,并伴着孩子的欢声笑语渐行渐远。

⑥我忽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用一个极其平常的道理告诉我:我不该这样沉沦下去。整日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下,只会裹足不前。我需要做的是跑起来,启动生命的风车,让它转动起来,这样,我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⑦原来,希望本身就是一只美丽的风车,而如果想让风车转动起来,必须依靠风。但风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它就像人生的机遇,稍纵即逝。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要让风车转动起来,惟一的办法就是跑起来,跑得越快,你就越能接近成功的彼岸。 ⑧从那天起,我从迷惘中苏醒过来,重新拾起书本,走上了自考的道路。两年后,我拿到了自考的大专毕业证,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⑨现在,我在舒适整洁的办公室里.想起父亲的话仍会感慨万千: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会转得越快!

17、作者开篇引用哲人的话总领全文,结合全文看.“受伤”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文中反映“我”从“受伤”到“复原”这一过程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很不情愿→_____________→ 。(4分) 18、.阅读②③④段,想一想:父亲为什幺“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父亲良苦用心的开导下,“我“明白了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多次出现“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会转得越快”这句话,请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生命原本是—个不断受伤又不断复原的过程”,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16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