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形象

| 父亲节 |

【www.guakaob.com--父亲节】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形象篇一
《父亲的半瓶酒》

记叙文阅读训练

父亲的半瓶酒 贾平凹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

②去年,父亲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没来,只是每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我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③但是,没过多久,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孩子搭车来了。

④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着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⑤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一到晚上,家里来了很多人,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⑥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着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

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也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⑦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了。

⑧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看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节选自《语文世界》,有删改)

17.文中的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6分)

18.第④—⑦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 “ 慌恐 ” →“ ① ” →“ ② ” → 感动 的变化过程(4分)

19.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6分)

(1)“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分)

(2)从第五段对小女儿的不同态度中,分析“我”和父亲的不同性格。(4分)

20. 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父亲的半瓶酒”具体含义和作用。(6分)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形象篇二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形象篇三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形象篇四
《7分题》

记叙文阅读指导——作品鉴赏

一、课标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学习目标:

1.对于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3.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学习流程:

(一)《考试说明》中样题

1.《老北京的小胡同》(目标3,评价作者情感)06年

示例一:表达了作者对胡同生活的难以割舍的深切情怀。

示例二:对城市建设中盲目拆除胡同的做法表示遗憾。

示例三: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应当保留它的文化传统。

2.《鞋》(目标1,人物形象分析)11年

3.《白梅无价》(目标2,领悟作品内涵)12年

归纳方法:

(二)审题训练:思考所给题目要求,明确应该怎样答题。

1.情感类:

(1)《洞茶》13年

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和⑫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2)《最美人瑞这样走来》14西城期末

这篇文章在写杨绛老人时,笔墨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⑤段和第⑩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相关题目:

2.写法类:

(1)《忆冼星海》10年

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描写得生动而感人的。(不超过150个字)(6分)

(2)《良心》14房山期末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的。(不超过150字)(7分)

相关题目:

3.理解题目:

(1)《父亲的半瓶酒》13二模顺义

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文章以“父亲的半瓶酒”为题的用意。(6分)

(2)《善良的心》13二模门头沟

结合全文,从老板和大学生两方面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以及本文带给你的启示。(限150字以内)

(3)《琴证》14海淀期末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以“琴证”为题有何妙处。(不超过150字)(7分)

(4)《致大海》13海淀一模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致大海”的理解。(不超过150字)(7分)

相关题目:

4.人物形象:

(1)《一点一横长》13一模丰台

阅读文章②-⑧段,简要分析达老师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不超过150字)(7分)

(2)《父亲的村庄》13一模西城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父亲的村庄里的人们有怎样的特点,给予作者怎样的影响。(不超过150字)(7分)

相关题目:

5.其它

(1)《爆米花》14期末丰台

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那是一种幸福的味道”的理解。(不超过150字)(分7)

(2)《种菊小记》13二模房山

对盆栽菊花和妻子买回来的土栽菊花的描述,有详有略。请结合内容,谈谈你对这样安排的理解。(7分)

相关题目:

参考答案:

1.情感类:

(1)《洞茶》13年(从语言特点上)

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和⑫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答:第⑦段运用排比,强调作者对于茶的繁文缛节、高贵和价格的昂贵的讨厌,体现了“我”的迷惘困惑,又用排比将四个反问句联系在一起,从侧面表达自己对茶砖的思念之情。第⑿段“我终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你温润如旧”直抒胸臆,运用拟人和第二人称的写作手法,从味觉方面描写出再次与茶砖重逢时的那种思念和感动。

(2)《最美人瑞这样走来》14西城期末

这篇文章在写杨绛老人时,笔墨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⑤段和第⑩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答:第⑤段作者将杨绛先生在文革时,公然反抗造反派批斗,与别人的服服帖帖作对比,突出了她敢于维护自己尊严的勇气,写出了作者的钦佩之情。第⑩段作者将听到杨绛先生的回话与问候比作如夏天喝了冰水那样畅快,表现出先生为人的美,写出了作者在得到这种关怀时的愉悦之情。又如,作者最后联想到再没有“锺书同候”了,暗指可敬的两位老人如今只剩先生一人,表达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7分。对第⑤段的分析3分,对第⑩段的分析3分,其中内容写法、作用深意、情感各1分,语言表达1分)

2.写作特点分析类:

(1)《忆冼星海》10年

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描写得生动而感人的。(不超过150个字)(6分)

答: 作者先写听《黄河大合唱》和看《冼星海作曲图》,从侧面表现出冼星海的气魄和神韵;然后再正面写与冼星海的见面,通过对他滔滔不绝谈吐的描述以及“要写,还得会中国来”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热情开朗的性格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冼星海这一形象生动而感人。

(2)《良心》14房山期末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的。(不超过150字)(7分)

答:签字时,大哥焦急、紧张;我却漠然、不耐烦。大哥辍学替代父亲,生活滋润;我大学毕业历尽辛酸毫无着落。对比中写出了我对父亲当年做法的不解、怨恨。得知真相后,父亲爱的博大与我的狭隘形成对比。我震惊羞愧、知恩图报,与前文怨恨父亲形成对比。运用对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有力的揭示了小说主题:做一个读懂如山父爱的有良心的人。

评分:本题共7分。找出对比3分;结合内容2分;明确主题1分;语言表达1分。

3.理解题目:

(1)《父亲的半瓶酒》13二模顺义

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文章以“父亲的半瓶酒”为题的用意。(6分) 答:内容上的作用:因为“半瓶酒”是父亲担心“我”思想压力过大,主动为“我”买来消解烦闷并陪“我”一起喝剩下的,寄予了浓浓的父爱。父亲的半瓶酒让“我”从中获得鼓励,不再沉沦,感受到亲情的慰藉。父亲的那一席话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得失,“我”也学会了怎样做人。

结构上作用:以“半瓶酒”为题,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酒”是文章线索,父亲一开始劝“我”戒酒,后来买酒陪“我”喝,喝剩下的半瓶酒激励着“我”,结尾处画龙点睛,暗示“父爱”的中心。评分:本题共6分。内容4分;结构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善良的心》13二模门头沟

结合全文,从老板和大学生两方面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以及本文带给你的启示。(限150字以内)

答:在不知根底的大学生急需一笔钱给母亲治病时,老板能够预支工资并无条件地借钱给他,因此他带着全家回来帮助老板。在元宵节风暴潮来临时,他和弟弟拼死保住了老板的养殖大棚,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并且别人要高价挖走他,他也不去,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善举和爱,可以循环,无论投入多少,冥冥之中总会有回报。评分标准:大学生2分,老板2分,启示2分,语言表达1分。

(3)《琴证》14海淀期末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以“琴证”为题有何妙处。(不超过150字)(7分) 答:题目的妙处是它不仅是文章的线索,而且还建立了小说情节、人物、主题之间的联系,引发读者的思考。“琴证”这个题目,表明了文章以胡琴为线索,见证了故事情节发展;见证了蓟良真对自己的职业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做人的良知;还见证了“文革”这个特定的历史年代,更见证了现代人们对于历史的反思态度。(共7分。三个“见证”各2分,语言表达1分)

(4)《致大海》13海淀一模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致大海”的理解。(不超过150字)(7分) 答:“致”表达了作者对冰心的感激、敬仰之情。“大海”象征了冰心博大的爱和宽广的胸怀。文章中冰心在与作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率真、亲切,对晚辈的关爱和祝福,以及对作者敢说真话、善待苦难的教导,都表现了她的智慧、仁爱、胆识、乐观,是她“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的高尚人格的体现。

(共7分。“致大海”的理解,2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扣住内容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形象篇五
《父爱如酒》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形象篇六
《步步高 练习答案》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形象篇七
《感恩父母》

迎河中心学校“感恩父母”活动方案

迎河中心学校“农村少先队培养少年儿童感恩意识与行为形成的研究》课题组 2014年5月

迎河中心学校“感恩父母”活动方案

迎河中心学校“农村少先队培养少年儿童感恩意识与行为形成的研究》课题组 为了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会父母的无私亲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探索一条感恩父母教育的有效方法,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制定迎河中心学校“感恩父母”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4年5月——2014年9月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刚

执行组长:桑士旭 张兆进

组员:周平、杨玲、王敏、朱珠、张丹及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懂得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养育之恩、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道德准则。

2.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并学会感恩。

3.征集优秀作品,开发我校“感恩教育”校本教材。

4.增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德育效果。

四、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领导直接参与本项活动,加强对该项活动的领导,保证课内课外两大德育渠道畅通无阻。

2.加强项目研发。学校将集中德育科研骨干力量,整合网络、图书、社会及其他教育资源,为本校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与措施,为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3.健全保障体系。时间保障:学校将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班队会、思想品德课和综合实践课时间,进行专题性或渗透性的“感恩父母教育”;制度保障:学校将结合校情,制定好校本活动计划,明确任务目标,落实人员分工,科学安排时间,规范活动要求。要对活动过程中的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给予表彰。

4.突出典型事例。在这次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要面上抓普及、点上抓典型,努力形成活动亮点,演绎精彩故事。要将活动的图文资料积极宣传,扩大影响,巩固成果。

五、活动计划与措施

(一)加强宣传发动,营造活动氛围

1.通过周一国旗下演讲,进行全员发动,并公布我校“感恩父母”活动方案。以“感恩父母”为主题布置宣传橱窗,课间播放感恩歌曲,结合音乐课,学唱《感恩的心》等歌曲,做到人人会唱;班级出一期感恩父母教育专题板报,推荐名人感恩父母名言,创设浓郁的校园感恩父母教育氛围。

2.召开《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养育之恩,使学生认识到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开展四项活动,增强育人实效

1.开好一次主题班会。

通过主题班队会,让学生估算一笔养育帐(经济付出),讲述一件关爱事(感情付出),牢记四个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的生日),设计一项感恩作业(为父亲捶捶背、为母亲洗洗头、给父母一个拥抱等)。

2.唱好一组感恩父母歌曲。

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和音乐课,教唱感恩父母的歌曲,做到熟背歌词,熟记旋律,演唱时感情充沛。

推荐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童年的小摇车》、《白发亲娘》、《感恩的心》、《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满文军的《懂你》、刘和刚的《父亲》、阎维文的《母亲》等。

3.阅读一组亲情文章。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选择一组亲情文章,认真开展亲情阅读,为丰富其情感内涵,积淀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推荐篇目: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巴金《怀念萧珊》、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梁晓声的《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贾平凹的《父亲的半瓶酒》,朱自清的《背影》、《儿女》、孙梨《母亲的回忆》、史铁生《合欢树》、钱里群《哦,你是我的父亲》、儿童绘本《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等。

推荐书目:《天下父母——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 》、《傅雷家书》、冰心《寄小读者》、印度泰戈尔《新月集》、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王小波、李银河《爱你就象你自己》。

4.完成一套感恩作业

(1)走读生开展“每天一件家务事”活动,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整理房间、为父母盛饭等。

(2)留守儿童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活动,汇报学习成长情况,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3)小学生开展一次感恩卡制作活动:自制一张送给父母的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送一句祝福语。

(4)小学高年级组织一次“我为父母献首诗”诗文朗诵会。

(5)中高年级开展一次以“学会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三)展示活动成果,总结表彰先进

1.举办一次“感恩父母”诗文朗诵会。

2.组织一次 “感恩父母”征文评比活动。

(四)评选“感恩父母教育活动”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若干名

在活动中树立典型,作出表彰,树立良好形象,提升学校办学品味,为师生的成长奠基。对在活动中评选出的优秀教师与优秀学生进行广泛宣传,使我校的感恩父母教育推向全县及广泛的社会。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形象篇八
《父爱主题导学案》

语文导学案

课题:《温暖心灵的歌》——父爱 备课组:八年级

学习目标:

1、品味精彩语言,感受父爱的深沉、无言。

2、用心体会回顾,书写父爱的含蓄、细腻。

学习重点:品味精彩语言,感受父爱的深沉、无言。

学习难点:用心体会回顾,书写父爱的含蓄、细腻。

预习导学:

1、熟读《背影》中描写父亲的文字

2、阅读附页中的文章,找出描写父亲的精彩语句,认真品读。

自主学习:品味精彩语言,读懂父爱的深沉、无言

一、回顾《背影》中关于父亲的人物描写,让学生再次明确品读父爱要从细节入手。

二、推荐品读与父亲有关的文章,李翔的《麦黄黄 杏黄黄》、贾平凹的《父亲的半瓶酒》、舒乙的《父子情》、余杰的《父亲的自行车》、叶倾城的《永不缩回双手的父亲》、苏童的《父亲》,李森祥的《台阶》。

要求:边读边圈划出最能打动人的、描写父亲的语段并做好旁批;

合作探究:用心体会回顾,抒发父爱的含蓄、细腻。

一、小组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收获,并推荐、朗读出父爱形象。

句式:我喜欢 (句段),这一处用 的方法,写出了 。

二、作家苏童说:“读写人的文章不能忽略作者寄托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写父亲的文章,不仅要读出父爱的真谛,还要读出作者在回忆父亲时,心中涌起的,除了对父亲的爱之外,还有的一份难言的感情。请结合文中的语句,谈出你的体会。

句式: (句段),这一处除了对父亲的爱之外,还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 (理解,愧疚 心酸,感动,感恩)。

拓展延伸:难忘父爱

一、在你的记忆中中,你自认为的严厉的父亲又做了哪些看起来是微不足道却又饱含深情、饱含父爱的小事呢?

二、连词成段

• 布置作业:

• 1、从附文中自选五句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并抄写到积累本上。

• 2、写一首以《父爱》为题的诗歌

• 3、写一篇以“父爱”为主题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

明白了 。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形象篇九
《语文主题阅读试卷打印》

麦黄黄 杏黄黄

李翔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 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

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 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上。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妹妹。

⑨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正要回家,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⑩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 (摘自《散文百家》2009年第1期,有删改)

13.第⑦段中,“父亲”为什么“苦涩地笑”,又“淡淡地说”?(4分)

14.第⑧段中,“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4分)

15.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完成15~18题。(15分)

父亲的半瓶酒

贾平凹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他每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我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②没过多久,我惹出一些事来,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着孩子搭车来了。

③一见面,我有点惶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头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又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④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一到晚上,家里来人很多,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

⑤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着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拉着小女儿跑,后来,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受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

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⑥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了。 ⑦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着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15.第①段写“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联系下文看,在内容和行文上有什么作用?(4分)

16.第②段“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处境和心情?(4分)

17.第⑦段中写到作者“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其原因是什么? (4分)

18.本文多处写到小女儿的事情,看似可有可无,你怎样看待?谈谈你的看法。(4分)

21.【文学常识】(2分)C

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12分)

①周末下午 偕 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方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 ),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吗?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鲍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④一 刹 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 ),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对她说:"________!"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

甸的鱼网„„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偕( ) 刹( )

2.请你根据"树老根多"为第②段( )处填写合适内容,限4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在第⑥段( )处为母亲作一句准确的形象描写。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我"对"母亲"说什么呢?请你设计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在第⑦段省略号处再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写了两次牵手的情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

:::::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形象篇十
《乡色酒阅读理解答案》

乡间酒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

②去年,父亲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

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没来,只是每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我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③但是,没过多久,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 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孩子搭车来了。

④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着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⑤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一到晚上,家里来了很多人,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 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 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⑥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着孩子到东边 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也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⑦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 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了。

⑧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看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17.文中的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6分)

18.第④—⑦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 “ 慌恐 ” →“ ① ” →“ ② ” → 感动 的变化过程(4分)

19.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6分)

(1)“父亲在那里悄悄 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分)

(2)从第五段对小女儿的不同态度中,分析“我”和父亲的不同性格。(4分)

20. 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父亲的半瓶酒”具体含义和作用。(6分)

21.选出与本文主题不同类的一项(2分)

A.《背影》 B. 《傅雷家书》 C. 《再塑生命》 D.《爸爸的花儿落了》 参考答案:

17.【内容概括】(6分)

①父亲写信叮咛“我”好好写作,劝“我”不要喝酒。

②父亲带小女儿进城,为“我”暗自担忧。

③父亲陪“我”喝酒,并鼓励“我”。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18. 【内容理解】(4分)

①难受 ②纳闷 [4分。每点2分。]

19.【内容分析、人物分析】(6分)

(1)【内容分析】(2分)

动作(细节)描写,“悄悄流泪”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暗自担忧,“装着眼花”“揉”表现了他不愿意让儿子看到自己的担心,以免儿子难过。

[2分。动作(细节)描写1分;对儿子的暗自担忧或以免儿子难过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人物分析】(4分)

小女儿吵闹时,“我”的态度是:忍不住斥责,并动手去打屁股,体现“我”的粗暴,遇事不顺就迁怒孩子的性格;父亲的态度是:不能打孩子,走过来抱孩子哄着出去了,衬托父亲的慈爱,遇事镇定。

[4分。“我”和“父亲”的态度各1分;“我”和“父亲”的性格各1分。仅答“我”和父亲对小女儿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给分。]

20.【内涵探究、作品鉴赏】(6分)

含义:①因为“半瓶酒”是父亲担心“我”思想压力过大,主动为“我”买来消解烦闷并陪“我”一起喝剩下的。②父亲的半瓶酒让“我”从中获得鼓励,不再沉沦,感受到亲情的慰藉。③父亲的那一席话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得失,“我”也学会了怎样做人。④父亲的半瓶酒更寄予了浓浓的父爱。

作用:①以“半瓶酒”为题,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结尾处画龙点睛,暗示“父爱”的中心。③“酒”是文章线索(父亲一开始劝“我”戒酒,后来买酒陪“我”喝,喝剩下的半瓶酒激励着“我”)

[6分。含义3分;作用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1.【文学常识】(2分)C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168719.html

    上一篇:父亲对女儿寄语

    下一篇:留下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