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比拟是那句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比拟是那句篇一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比拟是那句篇二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比拟是那句篇三
《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比拟是那句篇四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比拟是那句篇五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比拟是那句篇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细读》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细读

湖北省仙桃市陈场镇姚嘴中学 余利琴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幅对联说的就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她以卓尔不群的气质,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我是李清照的铁杆粉丝,这根粉丝有多长?近乎千年,千年的粉丝成了根。如今我又一次地细读了她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这首词,让我再一次地感受到了她那忧伤和孤寂的愁情。

一.第一次细读:五种愁情,欲说还休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越具有情感独特性和艺术表达独特性的作品,越具感染力和征 服力。李清照在词中表达的正是她自己的独特情感。词中围绕“愁”字五次来诉说自己的心绪。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风住尘香”只用四字来表明这一场灾难的后果,狂风摧花,落红满地。这四字不断含蓄,而且扩大了容量,让人从中体会到词人的愁绪,这种愁情变得更为丰富。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可春光竞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无为不堪了。 接下来由含蓄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的由来是“物是人非”。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流落到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流落他乡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无依无靠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因而词情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国破、家亡、夫死、物散,漂泊,五种情愁,使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境,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她的悲愁是不可触摸的,不但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就会泪如雨下。

上片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所以下片便宕开一笔,从远处说起,想抛开这些恼人的愁思。因为我们的这位女词人是最喜欢游山玩水的,她既然有游览的喜好,又可以借游览来排遣心中的凄凉愁绪,而双溪又是金华的风景区,因此自然而然地有泛舟双溪的想法。但事实上她的痛苦太大了,哀愁太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的。“春尚好”反承“花已尽”,“泛轻舟”是意念上的偶一闪光。然而今非昔比,昔欢今愁,自有天壤之别。因此人未成行心绪又转。“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又担心双溪的船小,载不动这心中如此重的愁,那就只有闭门负愁,独自销魂罢了。

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活泼热爱生活的才女成为了“满纸愁怨语,行行辛酸泪”的这样一位妇人呢?

作为一个文人,李清照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作为一个女性,她又处于封建社会的最底层。巨大的落差,多舛的命运,世人的冷言嘲讽注定了她一生忍受着这份矿世的孤独,满腹愁绪。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但文学又不能仅仅属于自己。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定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与表达方式的作家,但她的自我中一定包含着博大的“大我”情怀,唯有含有“大我”情怀的“自我”,才有可能吸引读者的情感共鸣,才具有

生命力。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词是包含着“大我”的优秀作品。李清照在抒发自我孤寂、痛苦、哀愁时不仅仅是儿女情长,她是把词的创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作。在她早期的词作中,像《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多美的情!武陵人当指赵明诚,应是想当日二人一处,共做武陵人,深醉。令人羡慕!因这美丽的相知,愁也是美丽的!这个阶段李清照的相思之愁,我们读到的是淡淡的幸福,苦中带着深深的甜。面对国破家亡、夫死、物散,漂泊流离,李清照的愁有令人窒息的沉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再也不是那样轻柔的“闲愁”了,深深的忧伤与孤寂跃然纸上,清冷、寂寥、忧伤,浓重得让人心生凄凉意。

二.第二次细读:扫处即生,意新语新

在中国文化里,在文学家们的笔下,愁它承载了太多太丰厚的文化内含。在古老的《诗经》中就能寻找得到:忧人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这是戍边战士强烈的思乡之愁;在诗仙李白的笔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诗人满怀忧国的愁绪无法排遣;“暗香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是远离故乡的游子由于思念家乡而黯然神伤,只有靠梦回来排遣乡愁。

可以说,愁在中国文人笔下集中了太多的情感,成为中国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学意象。李清照是一个气节高尚、性格刚毅、洒脱不羁的爱国女性,在经历了五种愁情的打击后,词人心中的愁是“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渲染出了悲凉凄婉的气氛。

“ 愁”原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但词人们为增其可感性,通常不断创新,将无形变有形。李煜的“问群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时的愁在后主那比水之多,将愁思既写得形象化又抽象化;“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同是婉约派的北宋词人秦观的愁此时已经物化,变为可以放在江水里随水流尽的东西了。而我们的女主人则是把愁又进一步地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就有了重量,不但可以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由此可以看出最有意味的当数我们的女中第一词人李清照了。在这里,李清照的创新,在于“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它本身可以因人而异,具有不同的重量,以致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这种以舟轻愁重的新喻,意新语新,夸张奇特,想像惊人。李清照的这一写法,扫处即生,形象笔致,将愁物质化了。抒情诗词因受着篇幅的限制,只能反映出有代表性的一个点或一个侧面。而李清照的这首词,就好比我们去看一个多幕剧,到得晚了一点,走进剧场,一幕很热闹的戏刚刚看了一点就拉幕了,却不知道下面一幕内容如何,等到再看下去,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赶上了全剧中最精彩的高潮部分。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出人意表”。这种写法,能够把省略的部分当作背景,以反衬正文,从而出人意料地加强了正文的感染力量。

以上两次文本细读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挖掘李清照词中“愁”这一意象的丰富内涵。前一次通过五种情愁,融合了个人生命体验,重在剖析李清照细腻复杂的内心世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后一次从布局上、写法上出新奇,给人们全新的感觉。任何作品所能反映的社会人生都只能是某个侧面,而李清照的这首词,化虚为实,语意出新,把愁思描摹到绝妙之境了。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比拟是那句篇七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荣瑞平》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教 学 设 计

(详案)

备课人: 荣 瑞 平

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

2011年11月于哈尔滨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教 学 设 计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 荣瑞平

课 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师寄语:“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

另一只眼晴看到纸的背面。”歌德的名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教材分析

《武陵春》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中的一首。该词是李清照南渡

以后的词作,真实反映了她晚年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情感。词人通过通过

新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生动地再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了解词人

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词人前后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引导学生反复朗诵、

指导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诗词知识储备;并且学生在八年级时已学习过李清照

的小词《如梦令》,对李清照的身世,早期优越的生活和思想、创作风格,有所了解,

这些为学习《武陵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李清照的晚年凄惨的生活知之甚少,

因此学生学习该词的主要障碍是对词人内心浓重的“愁”的理解。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词人生平、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

2、了解词的基本知识;

3、掌握吟诵词的技巧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2、指导学生结合词的背景来阅读理解词的内容;

3、指导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词的情感与思想;

2、认识古人对时世变化和身世变化所持的态度,在感悟中同古人心灵交融,多

份情感经历。

学习重点:

1、掌握吟诵该词的技巧与方法;

2、指导学生结合词的背景阅读理解词的内容及品析词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

趣。

学习难点:

1、在词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

2、“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学习思路:

1、口语训练,导语激趣,启趣入文

2、检查预习,朗读背默,初步感知

2、研读该词,关注内容,再次感知

3、掌握方法,赏析词句,加深理解

4、知识链接,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教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及相关设备。

预习指导:

1、读《武陵春》,解决生字生词

2、搜集作者情况

学习过程:

一、学生课首三分钟说话训练

二、情境导入:

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是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河百代,众浪

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聪明的

同学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

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

古典文学的阆苑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拾起从她衣袖中飘落的

一瓣春花,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板书课题、作者)。

三、检查预习,朗读背默,初步感知

1、如果你是李清照纪念馆的一名导游,请根据你的预习,用30—50字介绍李清照。

(生介绍。 师总结要点:南宋 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婉约派女词人)

2、一读诗词:师生齐读

读背的第一要求是: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请读准加线字的字音。

也拟 泛轻舟 舴艋舟

3、二读诗词:学生演读

读背的第二要求是:读出重音和节奏。请在文中用红笔标出你认为的重音和节奏划

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三读诗词:学生悟读

读背的第三要求是:读懂内容。

请结合课下注释,译出该词大意,不懂的和同学老师商量。注意“日晚”、“物是人

非”、“欲语”、“尚好”、“也拟”“舴艋”等词的含义。

(生质疑,师生解疑。学生说出该词大意。)

5、四读诗词:学生品读

读背的第四要求是:读出变化和感情。请小组讨论该词中:

(1)哪一句应该读得最缓慢;(2)哪一句应读得最浓重;(3)哪一句应该读得最深情;

6、五读诗词:学生诵读

读背的第五要求是:讲究技巧和方法。请尝试用下面的方法,左右分部,轮流背一

句检测(更欢迎用自己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背诵该词。

(1)情景再现法; (2)角色替代法; (3)提纲缩扩法;

(4)线索引导法; (5)对比背诵法 ; (6)句段篇递进法

7、请用最漂亮的字迹默写该词。写完后同桌互改,把错字再次标出来。

二、研读该词,关注内容,再次感知)

以上几位同学动情的朗读,一下拉近了我们和李清照的距离,仿佛悲伤感怀,愁怨深重的词人就在我们面前。

1、你能否概述这首词的大意呢?(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示例: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2、请你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首词。

恼人的风雨总算停歇了,枝头上美丽的花朵也凋零尽了,只有沾花的泥土还散发着缕缕花的余香。太阳虽然升的很高、很高了,可我仍无心梳妆打扮。春去了,明年还会回来,花谢了,明年春天还会盛开,惟独那牵挂的人、伤心的事一直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开口说话,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洒落。听人说,双溪那个地方的春色还不错,我计划着到那里去划划船、泛一泛舟,以排遣心中无尽的忧愁!可是,我真担心那双溪上的舴猛舟般的小船太小了,恐怕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哀愁啊!”

教师小结:通过现代散文的描述,我们更了解了这首词。如果让你提炼一个关键字,你会提炼哪个字?我想这个字一定是——愁。

三、掌握方法,赏析词句,加深理解。

赏析方法指导:

1、用什么方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切入点)

2、写什么内容(包括事件、感情、情境等)

3、写得怎样(比如:比喻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对比的作用是强调突出某一方。)

(一)请从本词中自选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做赏析,品悟“愁”情。(生赏析3分钟后展示。)

1、词中哪一句最直接、最强烈地让你感受到这种愁情?

(展示词人生平的资料,学生思考,回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词人愁思的来源。)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词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词人的愁?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比拟是那句篇八
《李清照:武陵春_风住尘香花已尽》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比拟是那句篇九
《4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赏析精华版2016年中考)》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己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评析]:写这首词时,词人已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等不幸遭遇,她的处境异常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就是当时词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本词极言作者内心的沉重哀愁,词中用"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语,欲抑先扬,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理婉曲地表尽。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两句,把不可见的"愁"具体化,形象化,以船都载不动来渲染出忧愁之深重。夸张奇特,语句新异,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

在词中,作者通过两个外在的行为:"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来表达了自己内心浓重的哀愁。哀愁如此之重,使她无心梳妆打扮,重到一提便泪如雨下。

【名句赏析】 风住尘香花已尽:这句用笔极为细腻:其意不过是说风吹花落,却不从正面着笔,而落墨于“风住”、“花已尽”的结局。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花遍地,而这又反照出风之狂暴。一句中有三层曲折,确是匠心独运。

这句诗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内心沉重的哀愁。

7、“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感情的变化过程,请赏析。

“闻说”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也拟”作者也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从而去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作者转而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上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事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作者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10、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作者只恐怕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的沉重的哀愁。化抽象为具体,化实为虚(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突出了女主人内心哀愁的沉重。

1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说说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侧重抒发愁之重,无法承载。第二句侧重抒发愁之多,绵长无尽。

12、比较阅读 (一)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武陵春(略)

(1)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

“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13、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前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1分);后一首:悲伤、愁苦、孤单寂寞(1分)。

1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比拟是那句篇十
《2014年遂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遂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24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庖代(páo) 喑哑( yīn) 愧怍 (zuî) 莽莽榛榛(zhēn) .....B.哂笑(shài) 锃亮(zâng) 慰籍(jí) 怒不可遏(jiã) ....C.荫庇(yīn) 匀称(chân) 砭骨(biān) 锐不可挡(dǎng) ....D. 绰号(chuō) 稽首(jī) 旁鹜(wù) 强聒不舍 (guō)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竦峙(对峙) 周道如砥(细的磨刀石) 屠乃奔倚其下(副词,竟然) ...B.家醅(泛指酒) 日薄西山(迫近、靠近) 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C.触目伤怀(心) 涕泗横流(眼泪) 夕日欲颓(颓废) ...

D.啮齿(咬) 相得益彰(好处) 至若春和景明(景致,风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一见如故。 ....

B.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

C.冯伟的这篇作文,经过吴老师的修改,文采斐然,情真意切,大家无不赞叹吴老师妙手..回春的文学功底。 ..

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那烟雨迷蒙的涪江,恰如一副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这次送温暖活动中,遂宁市社会各界给贫困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D.继遂宁国际水上运动邀请赛后,在今年又迎来了四川省十二届运动会。 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我们说,“做题前一定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D. 自从创建省卫生城市后,我市攀折花木,毁坏草坪,乱排污水等现象已难见踪影,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我们也不能退缩。 ⑤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 ④②①③⑤ B. ③⑤④②① C. ③⑤①④② D. ①④②⑤③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初中三年,我们学过的小说有:《社戏》《芦花荡》《孤独之旅》等。

B.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都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C.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其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过故人庄》等,这些作品充满了回归自然的情趣。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理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8.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云长。

B.高尔基的《童年》讲述的是小主人公阿寥沙三岁到十一岁时期的童年生活。阿寥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

C.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其中,贝多芬饱受耳聋折磨。

D.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册,就是《傅雷家书》。同时,傅雷还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翻译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的大部分作品。

第Ⅱ卷(126分)

(二)按要求作答(26分)

9.请按要求规范、工整地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10分) (1)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 ▲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4) 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 (5)乐府民歌《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将士快速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 , ▲ ”。

(6)“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为增其可感性,历代诗人喻愁方法多种多样。李清照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将抽象的、难以触摸的愁绪写得富有重量、具体可感的语句是“ ▲ ,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 , ▲ ”愁绵绵,刀砍砍不断,酒浇浇不完,这是

绵绵的愁。

1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作答。(6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 (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4分)

▲ 11.2014年7月10日,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将在遂宁市正式开赛,为了更好体现四川高度,展示遂宁特色,学校团委将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该图是省十二运会的会徽标识,请说明设计意图。 (60字以内)(3分)

(2)为了更好地服务此次盛会,组委会招募组建了志愿者团队,并提出了志愿者口号。假如你所在的学校要组织一支志愿者队伍,请参照示例,拟写一个口号。(2分) 示例:我奉献,我快乐!

▲ (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据悉,某市一所小学举办运动会,入场式开始不久,有的孩子就脸色苍白,到入场式结束时,居然有二十来个孩子快晕倒了。此事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有人批评运动会入场式时间过长,更多的人则对目前孩子的体质太差深表忧虑。

以下是网友的评论:

网友甲:如今的家长,大多数宁愿自己含辛茹苦,也“再苦不能苦孩子”,以至于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百般呵护的环境中。而温室里长大的孩子连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体能都成问题,又有什么本钱去经历人生的风浪呢?

网友乙:学校忽视体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应试教育让学校把所谓“主科”当重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为防止学生在校受伤被家长追究责任,有的学校取消了一些被认为“危险性很高”的体育项目,甚至还有学校推出“校园限速”令。 ①请根据两位网友的评论,概括学生体质差的原因。(3分)

▲ ②你所在的学校为搞好“阳光体育”活动,就体育活动的形式与措施等征集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给学校提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2分)

▲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装修心灵之所》,完成12—15题。(13分)

装修心灵之所 杨海亮

①时下,许多人都在为成千上万元才买得一平方米的房子劳碌奔波,以至于成了所谓的“房奴”。尽管房子不代表家,不意味归宿,但终究是人物质上的必需,有总比没有好。只是,繁忙之余,似乎也该将自己的心灵之所好好装修一番。

②装修心灵之所需要善良。哲学家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是的,如果没有了善良,人也就成了一具躯壳,失去了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的意义。试想,一个满脑子阴谋诡计的人,满肚子恶毒心肠的人,是多么可怕、可鄙;而我们与之相处,又是多么可怜、可悲。相反,善良的人,不自欺,不欺人,送真诚,给关爱,让人际和谐,让社会温暖,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是多么美妙。一个善良的人,才无愧于人的称号,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拥有善良,心灵之所才显得质朴,才有纯净的营养为心灵供给。

③装修心灵之所需要宽容。宽容,就是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心灵之所实际上是一个容器,而且是一个没有固定容量的容器。换言之,心灵之所可大可小,大到可以容纳整个宇宙,小到容不下一粒细沙。容量有多大,取决于心有多大。如果能容人之长,容人之功,

容人之得,容人之仇,容难容之人、之事、之物,那必是心比天大。心怀宽容,心灵之所才显得敞亮,才有足够的空间任心灵翱翔。

④装修心灵之所需要知足。人常常有嫉妒,有愤怒,有怨恨,主要缘由就是没能突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种种。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而是说不要被这些东西乱了心智。一旦被迷住,就会驰骋追逐于其中,不能止步,不能自拔,最后往往一无所获,还害人害己。古往今来,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惨痛而深刻。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知足常乐。有了知足的心态,有了超然的心态,自然能在眼花缭乱、光怪陆离的世态百相中凝神静气、心灵空明。这时,看山山青,看水水秀,看树树朴,看星星明……懂知足,心灵之所才显得宁静,才有舒适的氛围供心灵享受。

⑤装修心灵之所需要期待。人和动物的一个区别是,动物只是自然地生长,而人能够设想明天的到来。虽然很难说清存在与活着的目的、意义,但我们能够期待,有所期待,便是我们继续人生的动力。期待父母健康,期待家庭和睦,期待子女成长,期待人类和平……总之,生活永远值得我们期待。能期待,心灵之所才显得灵动,才有清新的空气保心灵鲜活。

⑥当然,装修心灵之所还需要……只要你认真思考,用玉液琼浆巧妙点缀,你的心灵之所就一定能成为心灵最好的去处。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2.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13.第③段和第⑤段的画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第③段画线句: ▲ 第⑤段画线句: ▲ 14.本文说理透彻,生动形象,但是缺少典型的事实论据。请你为第②段的分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

15.结合全文,请在第⑥段省略处填出一个合适的词语,并说出你的理由。(60字以内)(4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16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