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的句子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关于消费的句子篇一
《消费时代女性话语的困境》

消费时代女性话语的困境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陈冬梅 张建秋 时间:2009-12-17 Tag: 点

击:

15

【摘 要】著名女作家王海瓴在《中国式离婚》中,过分渲染了女性的弱势和非理性,表现了强烈的男优女劣,男强女弱的思想。体现了消费时代女性话语的困境。

【关键词】女性话语权 缺失 女权主义

一、世界女权运动和中国女性主义

世界范围内女权主义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的高潮,即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旨在论证女性和男性是平等的,认为男人和女人在道德、理性、智慧上并无二致。

欧美国家出现第一次女权主义高潮时,中国正处于清朝末年,国内外局势动荡不安,国家孤立无援,内外交困。为了唤醒女性起来为国家振兴而斗争,我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发起了中国的女权主义运动。主要做法是兴女学,把教育提到了“保国”、“保种”、“保教”的高度。然而,中国的妇女是在男性思想家的启蒙下走上政治舞台的,她们把在父权制下一直处于优势地位的男子当作理想的化身,希望挣脱封建枷锁,做一个像男子那样生活的人。这使得中国近代女权运动从一开始就以女性的“失语”而反证了“男性化”庇护下“男强女弱”文化传统的“合理性”。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世界上出现了第二次女权运动高潮,以男女同工同酬法律颁布为标志,以宣扬女强男弱理论为主导的激进主义女权主义运动。

与此同时,中国因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大量需要劳动力,为了实现女性全员参加生产劳动的政治目的,而开展了提高妇女地位的政治运动。女性在一夜间被提到了跟男性相同的地位。毛泽东时代的“男女都一样”政策,以及鼓励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与西方国家提倡女性投身社会实践争取各种权力,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吻合之处,以致于法国著名女权主义理论家克里斯蒂娃在《关于中国妇女》中把中国妇女几乎描述为女性解放的典范。中国妇女的地位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附带被提高起来的,自身没有太多自觉的意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出现了以提倡和谐关怀女性的后现代女权主义。 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消费时代的到来,原来促进妇女地位提高的政治氛围消失了,主观上从来没有自觉为提高自身生存地位而斗争过的中国女性,陷入了迷惘之中。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和残酷的社会角逐,在男权社会下对女性进行性别关怀的同时,是否承认男强女弱,如何解决女性弱势状况,是大肆渲染从而寻求照顾,还是正视差距,以期弥合,陷入了话语困境。即使是女性作家,她们同样表现出了文本的困境。

可以说任何时期对性别问题的透视,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展现出如此丰富、复杂而矛盾的内涵,

折射出如此暧昧、诡秘而生动的时代与文学特征。对“女权主义”多重困境与变异表达的关注显然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女性话语表达。

二、肖莉,一个自立得不够彻底的女人

肖莉是一个离异的单身母亲,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她有良好的教育,在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医院做医生,有富裕的生活和体面的工作,然而,肖莉在经济上却依赖于前夫的支持。

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标准上,肖莉是要找个依靠,“他是那种事业成功的男人,这是我当初被他吸引的原因,男人追求事业成功,女人追求事业成功的男人,谁也不能免俗,可惜,他既然能吸引我就能吸引别人,而他偏偏又是博爱的男人„„”(《中国式离婚》王海瓴。)

女人要找事业成功的男人,希望可以跟这个男人分享他成功的果实,把婚姻建立在功利上,是因为女人获得成功的机会比较少。肖莉做到了,但是,肖莉也失去了,更多的女人为分享肖莉丈夫和他的成功果实,不惜委身于有妇之夫的肖莉丈夫,从而导致了肖莉的离异。

肖莉开的车是前夫为了肖莉接送他女儿方便送给肖莉的。孩子就读于价格昂贵的私立学校,也是由前夫出资的。离异的女人也同样离不开男人的支持。这是典型的男权话语。

在获取社会地位的能力上,作为女人的肖莉也是不自立的。她需要评职称,按照正规渠道,她没有能力,因而只能去求宋建平,一个强大的男权代表,论文是宋建平花了三个小时给修改的,神来之笔,把原本“很平”的一篇学术论文变得出色和与众不同。

在评审的时候又上演了苦肉计,做个人简介时声音哽咽,得到大家同情,给予性别关怀。在作者的眼里,女人在追求自己社会地位,实现自我价值时,不耍手腕,不依靠男人就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女性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获得很高的社会地位的比比皆是,即使作为作者自己,也是单身母亲独自抚养儿子成长,成为了著名的作家,比很多男性更加成功。

三、林小枫,放弃自己阵地的战士注定遭遇失败

林小枫是一所实验中学的语文老师,受过高等教育,有做外科医生的丈夫和聪明可爱的儿子,林小枫的家庭具有幸福家庭所具备的一切要素。

表面上林小枫是个新时代的女性,要求丈夫按照自己的安排去生活和工作。她脾气暴躁,在具体的事情上不依不饶,频频以回娘家甚至离婚相威胁,但是,实际上,从林小枫对待婚姻家庭夫妻分工上就可以看出,林小枫是彻头彻尾的传统女性,在内心是依附于丈夫的。

林小枫的内心有很顽固的传统分工,男主外,在家里,她总觉得丈夫才是一家之主,家务应该是自己的工作。看到丈夫宋建平做饭,她就不高兴,“她喜欢丈夫做的菜,但是,不喜欢做饭的是自己的丈夫……,一个男人,一家之主,是不是应该有更高一点的志向和追求,给家人带来更多一点的实惠和利益?”(《中国式离婚》王海瓴)。小说通篇表达了这个观点:“唉……这女人呀,干的好不如嫁的好,长的好”,“嫁错了人也白搭,属于资源浪费”。(王海瓴,《中国式离婚》

第一章5)

于是,林小枫把宝都押到丈夫身上,为了自己的家庭在整个社会中朝着更高层次发展,而不惜辞去中学教师的职务,使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降低为他者,从家庭经济的支撑者降格为完全的消费者,丧失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失去工作的女人是不能实现真正自我的。波夫娃说:“只有属

于女人自己的独立工作,才可以保证她真正的独立”。恩格斯指出:“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因此,恩格斯提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辞职成为一个家庭主妇,做全职太太又加深了她的依附性,造成了她失去社会地位的苦闷彷徨,她变得更加焦躁不安,害怕失去丈夫而充满了恐惧。她在自己挖的陷阱里挣扎,越挣扎陷得越深,最终以家庭解体而告终。

只有妇女对男子经济依赖的消失,才会允许两性关系建立在平等和“真正的”爱情基础之上。经过了毛泽东时代,被解放了的林小枫们,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自愿放弃了自由,重新回归家庭,丧失自己的经济地位。林小枫作为后女权时代的女性,在文中频频发言,抢夺话语权,可惜,她是个放弃阵地的斗士,在事业和家庭上,她成为了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四、林母,一个天使般的人物

林母跟林父是结发夫妻,早年林父“一人在外,一时冲动,一时糊涂”,有了外遇,并且生了一个孩子林小枫,林母像天使一样,不但不计前嫌,不追究林父的背叛和对她情感上造成的伤害,而且,主动承担了抚养林父和第三者所生的孩子的责任。

在男性霸权话语下,女人就应该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女性被强大的男性霸权思想所侵蚀,自觉把它内化为自己的标准,林母就是典型的一例,林母的形象是男权社会所倡导的天使形象,内敛、顺从、无私,符合男权思想对女性的期待,而在作品中,这也是作者推崇的对象,是唯一获得婚姻生活稳定幸福的一个案例。

总之,进入了21世纪,中国的女性主义出现了新的现象,从追求自身的地位提高和改善生存境况,到要求性别关怀,即使是女作家也会为了迎合消费需要,而过分夸大女性的弱势与依附性。打破现有的话语困境,真正做到唤醒女性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意识,对女性做到性别关怀,才能使社会达到真正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孙兰英.近代科学文化教育是中国女权运动推动力[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9.

[2]孙桂荣.“女权主义”与女性意识的文本表达[J].小说评论,2006,(3).

[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62.72.

关于消费的句子篇二
《电视消费话语与大众的身份认同_包鹏程》

 传播文化 包鹏程 严三九:电视消费话语与大众的身份认同

电视消费话语与大众的身份认同

□ 包鹏程 严三九

【内容摘要】 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社会是一个“公开展示的社会”,也是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电视新闻、娱乐、电视剧、广告等话语形态在为社会消费提供展示的“舞台”的同时,电视话语也成为各种消费社会的“代言者”。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自身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动态的评估或判定,电视话语作为一种控制性的力量,观众在“消费”电视话语的同时,也建构了一个作为消费者个体和群体的归属感,同时这种感觉也成为他们评估和判定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标准,也正是在这样的建构与互动过程中强化了观众作为消费者应有的身份认同。【关键词】 话语;消费话语;身份认同

  传统意义上的消费,通常是指人们为了生存以及在此基础上满足一定的生活舒适度与活动便利性而产生的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的需求,但随着生产性过剩的出现,为了生产与再生产,社会需要不断地刺激消费,使大规模消费成为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其社会价值核心被称为消费主义。电视视觉化的传播方式、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和24小时不间断播出方式,使得电视在向社会传播着消费“福音”的同时,也为商品重复、有效地展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电视与明星、广告与商品和电视独特的编码方式相结合进而形成了消费话语系统。“话语既是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个行为形式,以这种形式,人们有可能对这个世界产生作用,特别是与这个世界彼此产生作用。”①因此,电视消费话语作为编码形式是建构性的,话语通过特定的力量控制或者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也进一步强化了作为个体或者群体消费者的身份。本文主要讨论消费主义的语境下电视文本话语消费文化表征以及电视消费话语对观众(也作为消费者)消费身份认同的影响。

“因此,生产这一环节,既需要有物质工具———即它的`手段',

也需要有它自己的一套社会(生产)关系

———也就是媒介内部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结合。”④电视节目是由记者、编辑等通过对电视画面、声音、语言进行必要的加工而成的,但电视节目作为话语,是通过编码完成的一个意义结构,而且受到技术、生产关系、知识框架的限制,或者说,技术、生产关系和知识框架也会通过编码而内化成为电视话语内容的一个部分,

“电视在节目里的

确通过故事、体裁和修辞把商品文化的逻辑与日常生活的利害、价值和意义融成一个整体”。⑤在消费社会语境中,“原来的商品(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牛仔裤)变成了一个文本,一种具有潜在意义和快感的话语结构,

这一话语结

构形成了大众文化的重要资源”。在消费社会中的文本话语,表现为一个结构,是一个意义结构,这个意义更多地表现出消费文化的特征。

新闻节目中的“他者”景观。新闻对时效性的追求、对意识形态的关切、新闻特定的文体特征,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和消费文化相去甚远。但随着市场化的深入,

电视新

闻节目也开始融入“市场”的元素,迎合大众的口味,对社会消费的关注成为新闻报道的新趋向。如,

电视新闻对

“生活方式报道”的青睐,对大众的需求、消费意向、消费品的价格、品牌、功能、质量等津津乐道,对时尚、娱乐、绯闻的倾力报道,这些都是对“正宗”的新闻理念和新闻操作实践的挑战。在消费逻辑的支配下,

电视乐此不

疲地寻找和生产各种话题,把大众吸引到电视所营造的话语圈里。⑦这些议题或者是长期困扰老百姓生活的消费问题,如食品安全、手机漫游费、银行业停收跨行查询费等;或在某个时期突发性的消费问题。在季节性消费中,电视媒体也是以议题设置充当先锋,如黄金周前的旅游话题,情人节前的“浪漫”话题等,而时尚议题更是常设常新。为了促进消费,电视新闻也被按照可“消费”方式组织起来,新闻被软化,也被娱乐化了。名人趣事、煽情、刺激故事、对犯罪现场的描述,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

电视文本中的消费话语

未经加工的事件就是交流,只有被工业流水线、被大众传媒过滤、切分、重新制作,

变成成品、变成与工业生

产的制成物品同质的———制成且组合的符号材料后,才变

得“可以消费”的产品。霍尔在《电视话语的编码和解

码》中,根据马克思商品生产原则,把电视话语的生产称为编码,并且认为编码过程包括话语形成的框架、话语的生产过程以及话语的表现形态,其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表

③现如下:

 24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年第6期(总第161期)

包鹏程 严三九:电视消费话语与大众的身份认同

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对当事人状况的采访等新闻,将家长里短展现在电视上成为电视新闻表现的常态。这些新闻形式更多在于制造话语快感而不在于反映“真实”。在有关文体、娱乐新闻中,我们实际上很难分清到底是新闻还是故事,抑或是广告。

娱乐节目中的符码狂欢。消费文化说到底就是一种娱乐文化,游戏、互动与体验成为娱乐话语中最常用的“语态”。赫伊津哈认为,人”,因而,

人是“理性的人”,

也是“游戏的

“游戏”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的本质之一。

它们通过对文艺表

 传播文化 

他们代言的产品。而“随着以消遣、娱乐、休闲为时尚的大众文化的全面飙升,历史已经成为一种抢手的文化商品。纵观近年来以古代和近代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大多将历史当作一种消费品,

使历史剧变成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文化消

费。”⑩对历史的表现无论是对历史中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人物,还是一些普通的人物,无论是是历史的真实演绎,还是戏说,电视所能提供的仅仅是对于过去的某些模仿。这些“模仿”完全来自于屏幕上的那些光鲜、艳丽的画面,这些视听表象,例如宫殿、古老的街道、老式的家具、幽怨的古乐、独坐月下的相思等,这些古老的意向就好像能指符号,统一指向某一个过去的时态。于是过去的历史在电视中成为一个消费的所指意象。也就是说大众(即观众)对历史消费只是表象。于是当人们坐在家中舒适的沙发上观看一部怀旧电视作品时,我们所“消费”的就不能称其为历史,是对历史进行模仿的表象而已。

广告中的符号消费。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广告就是提供有关商品的生产和供给的信息,广告只是对商品信息加以简单的解释。但在生产日益丰盛的时代,

不同产品和

人们“游戏”是为了身心愉快,因而“游戏”与“娱乐”

共生共存。电视娱乐节目主打游戏,

演,明星的模仿或者对某个专业领域竞技规则的戏拟,对日常社会的模拟以达到游戏的效果;一些博彩和智力性的游戏中通过特定的环节或者幽默的语言达到游戏的目的;也有的生活类的娱乐节目,

将日常生活中的购物、装修、

猜价格演化成为游戏;而在节目空间、色彩、语言和情节设计上也突出了游戏的意味。与游戏共生的是观众参与的互动和体验,打开电视你会发现娱乐节目中充满互动、体验。如,观众直接进入演播室,会调动现场情绪,

担当角色或者参加节目的

主持人或者演员不时

各种竞猜,也有一些演出式的节目,

同类产品之间产生相互竞争,广告变成了梦境一般美妙的容器:许多广告几乎不提供任何信息,而是用形象化的描述来代替对产品的功能和其他方面的介绍。在被广告包装的商品中时包含着两个思想:一是“万物好比东流水,一去再也不复回”,这是一种灭亡的旋律;二是“劝君花开及时摘,莫待花落空折枝”,这是一种受惩罚的旋律。商

1

品便处于这两个主题所构成的空间。 同时,广告是将生产

将台上、台下连接在一起;没有参与节

目的观众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站间投票等方式间接参与节目。而一些真人秀节目更是将互动、体验发挥到了极致,电视观众几乎全程参与到节目中,

从选手的“海选”,选

手的淘汰、最好的结果都和观众有关系。互动、体验彻底改变了传统传播中双方对立的固定模式,变为平等地互动交流、向对方拓展。互动和体验不仅缩小了空间距离,更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视的狂欢中来,娱乐节目里充满节日气氛的、与真实世界没有联系的、强调肉体快感的甚至有些失范的狂欢盛会。

“电视已经或正在成为一种消费文化,化是一种快感文化,

而当今消费文

电视节目正充分发掘具有快感意义的

的产品(即商品)转化成为消费者可以感知的一种信息,因此广告得以借用特定时代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这样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也传达了消费社会的社会价值和生活方式,广告使得消费社会符号化了。

从节目的整体安排上看,电视中的节目似乎是按照新闻、电视剧等节目形态的播出节奏来结构节目的,的一些节目板块只是为“广告充当背景”,无章的电视栏目结构,

而其中

这样看似杂乱

资源。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生理欲望成为他们选择素材的直接依据。”⑨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游戏、娱乐因素迎合了大众的心理,是其争夺收视率的有力武器。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到今天,已经从“仪式化的欣赏”发展到了“大众狂欢”。电视媒介事实上通过调动人们的感官、本能来赢得收视率和换取商业利润,特别是娱乐节目将商业逻辑运作深入到了人的本能、欲望的层次,借人的快感满足电视的价值增值。

电视剧中的消费隐喻。尽管电视剧是国家意识形态、市场中的经济力量、大众需求和知识分子的理性的角力场,但电视剧仍然是最受大众欢迎的节目形态,它一直占据着电视收视率的榜首。电视剧最吸引人的是它的故事,电视剧的故事涉及现实、历史等各个方面,那些被历史和现实淹没的事件或人物一旦被编进了电视剧,也就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成为消费的隐喻了。如,青春偶像剧,就是以现代都市为底色的浪漫故事,那些飘浮、华丽的情节,不明就里的人物和莫名人物的冲动,加上鲜艳的包装,使得这类电视剧充满着浓郁的消费主义气息,我们在消费了这些电视剧的内容同时,还需要消费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剧中演员的产品以及

“其有条不紊的轮换强制性地造成

21了唯一的接受模式,即消费模式” 这样的编码效果更加微

妙:即通过信息有条不紊地造成了历史与社会新闻、事件与演出、消息与广告在符号层次上的等同,真正的消费效应恰恰在于各种内容的混同,而不是在于直接的广告话语之中。在现代技术条件下,通过各种编辑各种不同东西的

31组合和并置是十分方便的。

电视通过电视新闻、电视剧、电视广告等节目传送着各种信息,电视正是将这些信息汇集成图像、声音等,电视中的“物”和“商品”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体系”:电视新闻、广告、娱乐节目也是商品展示的舞台,从时尚秀到生活方式都会在节目中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并通过

电波被密集地、源源不断地送到了观众的面前,但电视给我们带来信息、娱乐的同时,也通过各种编码把消费的信息“塞”给我们,电视在多种符号空间里编织着不同的消费话语,也会逐步改变着观众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认同。

电视话语的社会实践与消费认同

福柯认为人类的各种知识都是由话语构成的,

“话语

 25

6期(总第161

 传播文化 包鹏程 严三九:电视消费话语与大众的身份认同

—知识”不仅是人的思想载体、实践活动,而且是和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实践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且这些活动控制着整个话语的“意指过程”,

话语成为这些

“力量”的“代言者”。“大众文化的符号和媒介的形象逐渐控制着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控制着人们对自我和世界的观照,这就使自我和社会的认同受制于互相矛盾的多

41

重因素的决定以及语境上的种种限制。” 电视话语是通过

设计协会与全球时尚频道(FASHIONTV)合作,成为“全球华语时尚媒体平台”。广告更是将时尚的内容诉诸于符号,将时尚的信息带进普通观众的日常生活。电视与时尚的结合成为商业时代最强势的消费逻辑,也在向观众诉说着作为一个消费者应有的品格和修养。

时尚往往是和品牌联系在一起的,品牌的自然也被认为是时尚的。在电视视觉化话语体系中品牌已经成为物品—符号系统,而且这些品牌与衣服、食品、汽车等一些物品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物品系统”。品牌的符号告诉电视观众产品或商品不单具有使用价值,

而且具

有交换价值,品牌上还刻写着丰富的社会意义,有时后者甚至更重要。处于“系统”中的物品负载着风格、品位、财富、成功、地位、权力等丰富的意义,它陈述着这样一种事实———消费者购买的与其说是商品,不如说是品牌;被消费的与其说是物品本身,不如说是物品在系统中的意

02

义。这才是真正的消费、纯粹的消费、未曾有过的消费。

文字、图像和声音各种“知识”进行重新“构型”,形成了多媒体化的视觉“话语”,观众在消费视觉话语的同时也一并“消费”了话语中的各种“关系”和“力量”,消费对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建构作用,

51

它也有助于改变社会”。

“它有助于再造社

会本身(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格拉瑟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进入了认同社会,

“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自身角色以及

61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动态的评估或判定。” 在消费社会,当

阶级和群体逐步让渡给消费,阶级和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也在逐步消褪,而当“特定的经济阶级和社会地位群体的成员资格,不能再给我们提供认同感、归属感和确定感,于是我们只能通过消费建立自我与客体、集体和世界之间的

71关系,从而获得身份和建构意义。”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年

用一句流行的广告词说,就是“我买了,从而我就是什

12

也可以简化成为,我拥有了么”(Ishop,thereforeIam)。

所以我就是什么,这就是“我”。而且这些商品的品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

电视通过消费在告诉消费者是谁的同时,也在诉说着,我们的消费要在一定消费框架以内,或是获得戈夫曼所说的“污名”,

否则就会受到处罚,受众的消费行为除了受

代,消费与认同的关系十分密切,消费与认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我'就是我所消费的东西和我

所采取的消费的方式;另一面是`我'消费什么和怎样消费,是由`我'对`我是谁'的看法所决定的。可见,人们从事消费,

实质上不过是创造、维持或改变自己的认

81

同。” 大众与电视除了存在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外,电视

到个人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外,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知识架构。这里所说的认同框架是指不同的年龄、性别、民族和阶级,常常有不同的角色规范,接受了某种认同,就是接受了某些特定的角色规范和认同秩序,

并以此

指导和规定自己的消费行为。由于人们遵循了认同秩序,并在认同框架的范围内活动,其消费活动也就有了活动的范围。这些由认同决定的角色规范,便构成了创造和维护认同所依赖的认同框架。

在波德里亚看来,消费系统的功能来自于符号的“编码机制”,商品成了一种“符号”,对商品的消费就是对商品的符号消费。人们对电视文化不仅仅是“消化和吸收”,对电视文化的消费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的消费过程。女性主义学者拉德威就主张,文化作为一个系统,人们的生活方式并赋予其意义,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

2

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话语对大众的认同具有建构作用,电视通过特定的话语告诉我们,在消费社会,

“我”、我的群体特征应该是一个什

么样子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自己和各种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就涉及个人认同和群体认同中的问题。

个人认同也可称“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身的判定,或说是个体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认同的内在化,

它与个体

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扮演的角色紧密相联。简单说来,自我认同的实质就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不仅如此,也是在认同时作为社会的本质和作为个体的本质的情

91况下,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 在消费时代,电

决定着

而大众文化是“体现于象

视通过大力宣扬时尚、品味、品牌等代表个体的身份、地位的东西来告诉消费者“我们是时尚的、有品位的、有身份的、有地位的人”。

有人将电视称之为“时尚电视”,

电视是时尚信息最

早的发布者,电视娱乐新闻、娱乐节目、青春偶像类的电视剧都是以“时尚”做为主调。有的电视台以时尚为节目的核心,如早在1994年广东电视台就模仿日本的《朝日放送》推出了———《时尚放送》,

他们还以时尚栏目为基础

成功地承办、协办、报道各项大型时装节和模特大赛,并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随后,国内时尚类节目风潮突起,比较有代表性的时尚节目有凤凰卫视的《完全时尚手册》、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尚》、北京卫视的《时尚装苑》等。随着频道的细化,上海文广创办了ChanelYoung,湖南电广建立自己的NextTV,而唐龙国际传媒集团联合中国服装 26

……人们以此来沟通、延存、发展

人们在社会互动、交往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家庭、邻里、同事、血缘、亲缘、人际、群体,组织关系等。“消费者不仅是一个社会人,而且是一个具有特定的社会位置和群体归属的人。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必然要对人的群体归属进行划分,而且每个人自己也通

32

常会为自己找到一个群体归属。” 消费者作为社会群体中

的人,他们需要有群体归属和认同,只有在群体的相似性和“他者”的差异性当中才能真正安全,也才能找到自己的消费位置,群体认同本质在于对“我们”与“他者”的界定。电视通过各种叙事表现各种社会关系,

也表现消费

过程中的“我们”与“他们”,电视对消费群体的特征的认定和强化也有决定性的作用,从电视的现实表现来看,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年第6期(总第161期)

包鹏程 严三九:电视消费话语与大众的身份认同

人们在对群体认同的追求过程中,

“有时是性别因素被推

 传播文化 

视对中产阶级的消费关注有加,从生活质量、追求精神、服务消费、饮食、服装再到投资几乎没有一点遗漏,这为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建立和认同的对象化提供了可以直接参照的视觉形象。

在大众传播的语境下,

民族文化认同的消费成为电视

对历史庆典

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对民族神话,

到前台,有时是阶级因素,有时是性活动的因素,有时是意识形态的因素,有时甚至是物种因素———这是由语境和

42具体事务所决定的”。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性别、社

会阶层、种族对认同的影响更加巨大。

性别规范是社会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认同秩序,它也是最为明显的关系的认同。现代社会的男人和女人是被大众传媒按照性别角色的文化陈规塑造出来的,性别群体的认同集中表现在“形象”方面,形象的认同既是社会分类的结果,又是自我认同的产物;同时,性别群体的形象认同也是男女双方互动的结果。在这些方面,电视塑造了“女性形象”、“男性形象”的每一个部分,社会中的重要角色都被

52 看作是电视等文化塑造的对象。在电视中,女人作为消费

的反复吟诵成为电视中最为常见的话语“景观”,而有关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被分解成为一个个十分动人的故事,这些慢慢化为民族历史记忆中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形象。电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或者“怀旧”是对民族文化传统视觉化的连接,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自觉延伸,

“怀旧”也成为

这个民族的“乡愁”,这是对“过去”的一种情感,一种责任感或失落感,它更是一种文化态度,是对民族认同的维持和传承意识。

个人认同是个人人生经历的综合,它并不排除社会认同,社会认同存在于某一群具有个人认同的个体当中,社会认同是一群具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同属性的个人之间的集体认同。实际上,个人认同融合了个人的各种社会认同成分(如性别、年龄、民族和阶级等),是各种社会认同要

62

素在个人身上的独特的结合。 也正是在这样的相互确认和

群体,通常被描绘成“女人化”或“女人味”以及“性感的”。在形象上,电视用故事、用各种隐喻性的话语叙说着,女性的美不仅仅是自然的,而且是需要后天的保护和修饰的,女性的每一个部位都需要仔细雕琢,从头到脚的每一个部分,如面部的嘴巴、眼睛、眼睫毛、牙齿、嘴唇、眉毛,最细微的手指、指甲、脚趾甲都无一例外。将女性生活的浪漫“物品化”、消费活动的“诗意化”和“快乐化”也是消费话语的一种策略。与女性消费话语的叙述不同,电视话语中的男性消费者,应该阳刚、有“男人味”,男性应该是驾着豪华的汽车、喝着名贵的酒、穿着名牌的衣服,成天出入各种消费场所,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永远是不竭的活力和消费能力等等。电视不断地向性别群体提供时时变化的参考群体,促使性别群体通过电视所灌输的理念来塑造认同。

在社会内部由于占有的经济、政治、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不同,人在社会中所处阶层也不同,人的社会阶层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不同阶层的消费概念一方面来自于特有的群体,另外是来自于电视等传媒。电视通过不同阶层消费场所、消费水平和不同的消费通过视觉化描述,电

注释:

相互融合中,逐步确立的自己的社会身份。

结语

电视给大众的消费生活带来极大的转变,

它创造了一

群新的消费者,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消费需求;电视也带来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追求个性化消费的和个性化的风格。电视通过节目中的叙事、符号等话语形式,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赋予话语以消费的内涵,进而使得符号、叙事成为大众相互认同的外显标记。随着消费性的话语在大众个体、群体和异质族群间传播,身份认同将成为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的现象。

① 5 [英]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0页。1② 2 13 参阅[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135页。1③④ 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7页,第424页。⑤ [英]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⑥ [美]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⑦ 蔡敏著:《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的转型》,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⑧ [荷]赫伊津哈著:《游戏的人》,中央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⑨⑩ 徐瑞青:《电视文化在消费社会中的新形态和新走向》,《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126页,第124页。1 [日]堤清二著:《消费社会批判》,朱绍文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4 1 6 19 15 孙英春著:《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第101页,第102页,第196页。27 1 1 姚放著:《消费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第109页。2

8 1 3 26 王宁著:《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第52页,第57页。20 梅琼林:《符号消费构建消费文化—2 ——浅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学术论坛》,2006年第2期。2 参阅[美]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4 [美]凯尔纳著:《媒体奇观》,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2

(作者包鹏程系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严三九系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国涛】

6期(总第161 27

关于消费的句子篇三
《消费时代传媒话语的语言学分析》

关于消费的句子篇四
《消费者价值观测试语句》

1、 质量

追求可衡量的质量表现

追求可靠性、有效性、耐用性

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2、 定制化

寻求个性化和独特性

喜欢灵活性和多样性

追求最大程度的个人介入

3、 新潮/酷

标新立异,喜爱新鲜事物

寻求变化和新的刺激

追求反叛,与众不同

前卫、激进

4、 简约

追求简约化

低调

反对浪费、奢侈,寻求耐久性

5、 美誉

相信成功的经验、规则和传统

追求最大的可靠性、安全性、严谨性

重视对品牌历史的美好联想

相信有科学实验的保证

6、 亲和力

寻求归属感、温暖,希望被群体接受

寻求团结、友谊和团队精神

喜欢与朋友和家庭共度时光

7、 刺激/乐趣

寻求兴奋和冒险

追求对个人的挑战,寻求极限体验

喜欢叛逆性地突破常规

刺激、挑战胆量,在冒险中寻求乐趣和证明自我

8、 自然

提倡高环保标准,与自然界的和谐,反对“剥削”大自然

愿意为自然牺牲自我

相信自然界的力量,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9、 服务

寻求有效而可行的建议

喜欢简单明确的信息

希望被关注和尊重

渴望令人感到温暖的交往

10、自由自在

易满足、轻松、快乐

无忧无虑

积极、乐观

不喜欢受约束,希望多样化的娱乐

11、激情

希望引人注目

渴望爱与被爱

拥有深刻、复杂的情感

喜爱消费

表现欲强,自我陶醉

12、高尚

高道德标准

反对贫富不均,反对奢侈

愿意为人类的利益牺牲自我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13、科技

科技导向,寻求快速、方便地获取大量信息的方法

追求最佳表现

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最求全球同一标准

人际交往“电子化”、“虚拟化”

14、活力

追求身心健康,有活力

喜欢运动

寻求健康,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主动、活跃、积极、自由

15、追求

不安于现状,需要获得更大的成功

对未来个人发展有清晰目标

不懈努力

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16、明智购物

积极砍价

系统地寻找物美价廉的商品

节省

17、个人效率

希望最好地利用个人时间

希望最高效率

寻求日常生活中的方便和舒适

对灵活性要求高,备用方案多

18、古典

最求永久的魅力和风格

崇尚美丽

追求高雅情调

推崇贵族身份,精英思维

19、安逸

寻求平静和放松

希望放慢速度,缓解压力,继续充电

期望和谐,寻求内心平衡

喜欢独处

20、全面成本

单纯地由成本决定

极端理性化

仔细计算每一分钱

请您评价如下描述同您时机状况的符合程度,0为完全不符合,5为完全相同

1. 追求可衡量的质量表现

0 1 2 3 4 5

2. 追求可靠性、有效性、耐用性

0 1 2 3 4 5

3. 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0 1 2 3 4 5

4. 寻求个性化和独特性

0 1 2 3 4 5

5. 喜欢灵活性和多样性

0 1 2 3 4 5

6. 追求最大程度的个人介入

0 1 2 3 4 5

7. 标新立异,喜爱新鲜事物

0 1 2 3 4 5

8. 寻求变化和新的刺激

0 1 2 3 4 5

9. 追求反叛,与众不同

0 1 2 3 4 5

10. 前卫、激进

0 1 2 3 4 5

11. 追求简约化

0 1 2 3 4 5

12. 低调

0 1 2 3 4 5

13. 反对浪费、奢侈,寻求耐久性

0 1 2 3 4 5

14. 相信成功的经验、规则和传统

0 1 2 3 4 5

15. 追求最大的可靠性、安全性、严谨性

0 1 2 3 4 5

16. 重视对品牌历史的美好联想

0 1 2 3 4 5

17. 相信有科学实验的保证

0 1 2 3 4 5

18. 寻求归属感、温暖,希望被群体接受

0 1 2 3 4 5

19. 寻求团结、友谊和团队精神

0 1 2 3 4 5

20. 喜欢与朋友和家庭共度时光

0 1 2 3 4 5

21. 寻求兴奋和冒险

0 1 2 3 4 5

22. 追求对个人的挑战,寻求极限体验

0 1 2 3 4 5

23. 喜欢叛逆性地突破常规

0 1 2 3 4 5

24. 刺激、挑战胆量,在冒险中寻求乐趣和证明自我

0 1 2 3 4 5

25. 提倡高环保标准,与自然界的和谐,反对“剥削”大自然

0 1 2 3 4 5

26. 愿意为自然牺牲自我

0 1 2 3 4 5

27. 相信自然界的力量,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0 1 2 3 4 5

28. 寻求有效而可行的建议

0 1 2 3 4 5

29. 喜欢简单明确的信息

0 1 2 3 4 5

30. 希望被关注和尊重

0 1 2 3 4 5

31. 渴望令人感到温暖的交往

0 1 2 3 4 5

32. 易满足、轻松、快乐

0 1 2 3 4 5

33. 无忧无虑

0 1 2 3 4 5

34. 积极、乐观

0 1 2 3 4 5

35. 不喜欢受约束,希望多样化的娱乐

0 1 2 3 4 5

36. 希望引人注目

0 1 2 3 4 5

37. 渴望爱与被爱

0 1 2 3 4 5

38. 拥有深刻、复杂的情感

0 1 2 3 4 5

39. 喜爱消费

0 1 2 3 4 5

40. 表现欲强,自我陶醉

0 1 2 3 4 5

41. 高道德标准

关于消费的句子篇五
《全球化消费主义中的传媒话语》

全球化消费主义中的传媒话语

在"公共性"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热点的今天,在文化艺术界的世俗化转型中,西方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日益与中国文化中世俗化东西互渗,而成为中国90年代特有的文化景观。文学界出现的调侃文学、后新潮小说已然成为消解中心话语以后的新中心;影视文化在广告传媒和文化经纪人的操纵下日益以产品的市场需求取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如果说,在现代社会出现了生产拜物教和消费拜物教,那么后现代社会就出现了"传媒拜物教"。当代传媒以跨国资本的方式形成全球性的消费意识,其文化霸权话语渐渐进入国家民族的神经之中。于是,在倡导多元价值多元社会的文化语境中,大众在多元主体之间将个体差异性推到极端,甚至以个人的绝对差异性为由,割裂个人与他人的同一性,使当代传媒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话语权力形式。

一 公共传媒空间中的身体资本

20世纪思想史上一流的思想家,大都注重对现代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内在关系加以研究,因为这是对大众媒体产生的心理文化根源必要的洞悉。就综合性反思身心关系、个人社会关系、文化自然等关系而言,可以说从西美尔、梅洛-庞蒂以来,有很多思想家对其加以关注。尤其是当代思想家布迪尔对"身体"视域的深度分析,打开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关注世界人生的新路径。如他对身体的塑型和挤压做出深刻揭示,对文化资本的积累和文化控制进行阐释,对人的性情、心性、趣味和能力的习性获得加以描述,并在更新社会的基本价值尺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论述,而他关于"身体资本"相对于其它资本是一种"刚性存在",以及身体资本合法化与制度化的问题,更值得深加关注。

从身体性入手审视"自我"问题,可以说是20世纪的一个基本学术角度。但是仅仅研究"自我"是不行的,因为"自我"和"他者"之间有着非此不可的关系,只有从二者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弄清"自我"和"他者"的多重复杂关系,才能看到真正的问题之所在。 一,身体感与现代城市处境。

对"精神理性"的关注日渐让位于对"感性肉身"的关注,"生命"变成了一个本体论的重要范畴。从世纪之初的尼采、狄尔泰、西美尔、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到以后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福科和拉康哲学,都将生命作为理性化本质飘散以后的意义空白的填充物,于是,现代性标明这样一个事实:感性肉体取代了理性逻各斯,肉体的解放成为"现代性运动"中重大母题。 在西美尔看来,现代人深深陷入一个飞速发展而不可知的世界中,处在多种文化元素交错的语境中,这些文化元素对他而言并非没有意义,但也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意义。文化元素挤压着人,因为人不可能完全清理和吸收它们,同时,人又不可能完全地对抗它们,因为它是人类文化发展所无法摆脱的境遇,也是人自己处身的周遭环境。现代人失去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传统式的内在和谐,而进入一种"自我"本质的重新定位。人具有自己的"处身性",人的本质不再是一些抽象的形式原则,而是充满肉体欲望和现代感觉的"生命"。

人体中的面部是内部统一最表面的尺度,同时也是在精神上获得完整的整体美的关键。因为从面部最丰富的精神性表现中,可以看出人的心灵变化。面部结构不可能脱离精神,因为它就是精神的直观表现。人的形象是心灵和生理冲动合力所造成,那种忽略面部的精神性而只注重肉体的表现性,将是心灵和肉体的双重衰退。面容是精神的体现,也是个性的象征,它与躯体有着明显的区别。面部很容易表现出柔情、胆怯、微笑、憎恨诸感情谱系,它是"观察内心世界的几何图",是心性所能臻达的最高的表现域,也是艺术最具有审美特性的地方。而身体相对于面部,尤其相对于眼睛而言,却居于较次要的地位,尽管它也可以通过动作和造型来表达情感,如手的造型等,但仍然是不足以与面部相比拟的。因为面部与躯体就

犹如心灵和现象、隐秘和暴露那样存在着的本质的差异。

但是,今天的现代或后现代艺术已经从"面容之美"表现走向了"躯体之力"的表现,从精神意象的呈现走向了欲望肉体的展示。身体成为肉体性、享受性和存在性的证明,脸逐渐被肉体所取代。也许,这一切早被西美尔在世纪之初就言中了。

"身体距离"在现代人中日益强调,甚至有"加大人与其对象的距离"的倾向。人在现代生活的距离感中渴望获取一份相对独立的空间,这种强调距离使现代人害怕过分接触"他者",而出现一种"畏触感"。这种身体的"畏触感",正表现出心灵的"畏触感"。身体的距离感,使人在社会生活中穿上了厚厚的铠甲而将孤独变成了自己的身份证。这种现代心理特征,与其说是人与客观对象之间的距离扩大,不如说是在精神、在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方面出现了最明显的离心形式。身体的痛苦和走向死亡的"震撼",使得一切神话话语在现代人的神经的高度敏感和麻木无感情的两极间很难再度兴奋起来,心灵由于金钱的强势牵扯,已经很难能对真正的精神价值作出切实的判断。"现代感觉"终于在金钱经济支配的大城市生活中树立起来,它在推动现代人去涉猎私人权力和私人空间当中,却开始挤压了公共空间和公共权力,随着这种身体空间感和生命时间感的进一步加固,由身体状态的审视所引发的现代文化的"悲剧性",已经在世纪的人的旋律中发出了不合谐音。

二,身体资本与文化资本。

在现代性社会,人们的思想、哲学和诗学对身体的关注,日渐为一些空洞的逻辑性话语所掩盖,因此,身体视域的隐没和回归,就已然成为现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尔(Pierre Bourdieu)的工作平台。

"身体"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有其不可分的关系,对身体的运用和塑型,恰好显示了这种身体背后的权力压迫和文化资本的隐蔽性存在。身体是一种资本,而且是一种作为价值承载者的资本,积聚着社会的权力和社会不平等的差异性。或许,正是在身体成为资本的这种现代性图景中,身体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也可以转化为一种文化资本。在这个意义上,身体是资本,也是象征的符号;身体是工具,也是自身控制和被控制被支配的"他者"(other),身体还是一种话语的形式,在现代性的状况之中,在身体和社会之间,具有多种的不平等权力关系。身体的延伸和成长是通过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习性和场域所形成的文化圈而体现出其阶层的痕迹的。习性被场域所塑型,而场域的一些特性又在身体上体现出来。身体往往可以置换成经济资本,因为他通过购买、传递和交换等,可以使谦恭或倨傲的身体因习性、地位和品位不同,体现出不同的身体和身体姿态。这正好成了当今"文化研究"的关注点,即经济资本与身体形态、吃、喝、广告与大众文化等,都无不与身体紧密相关。今天的文化艺术无一不与经济资本和身体形态发生紧密地联系,而体现了社会支配关系。

应该说,身体在现代社会当中,空前地遭遇到时间和空间的分裂、遭遇到欲望的冲击和现实社会权力的压抑、感受到边缘化情绪性体验。因此,个人身心与制度的断裂,理性与社会的错位,造成了现代人身体的多种流动变化。于是,重生命感觉性,重灵肉分离性,重精神游戏性,成为当代审美文化和媒体的中心。尤其是大众传媒直接刺激和消费身体性的东西,使得远距离的身体控制成为可能。因而,大众文艺节目、体育盛典和政治狂欢等大众化的节日,成为今日现代高度发展时期的身体欲望话语的再生产。这样,身体与自我问题,身体与他者问题,变成今日的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问题。肉体已取代了灵魂,灵魂在肉体中沉睡,已然成为今日艺术所关注的救赎与解放的话题。

以上思想家的看法,尽管侧重点不同,入思的角度有异,但其共同点在于,强调身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将身体的存在与精神性存在的界限清晰地画出来。但,具体到当代大众传媒的文化解释和正负面价值判断上,并真正有独到见解的当数布希亚德、斯克莱尔、德里克等当代学者。

二 全球消费主义中的第三世界媒体 就现代而言,进入大众传媒就进入了公共空间。如何在这公共空间中获得自己的合法性,成为一个当代性症结。如果说,在"印刷资本主义"风靡之时,文化就走出了贵族的城堡,进入到大众生活之中,大众文学作为一种新型权力话语进入世界逻辑中,并有效地排除了人与人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的需要,从而使得文化传播成为一种世俗性的便捷方式。伴随着数码复制的新传媒方式的出现,一种新的大众生活交流方式已然来临,同时也将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90年代文化研究对"身体"的私人空间前所未有的重视,对过去那种唯理性的否定感性生命的做法,确有纠偏作用。但是,这种"跟着欲望走",又使90年代的人比80年代少了一份沉重,少了一种社会价值的内在焦虑感。

一,超真实的符号生产和媒体谎言。

法国思想家布希亚德(Jean-Baudrillard)注意到当代人缺乏交流、闭锁心灵和充满误解误读的现状,使其将思考的焦点放在后现代信息传播的主渠道--电视的研究上,从而为当代信息播撒和心灵整合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重视的文化视点。布希亚德声称,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类象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媒体、自动控制系统以及按照类象符码和模型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已经取代了生产的地位,成为社会的组织原则。在他看来,后现代时期的商品价值已不再取决于商品本身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或具有交换价值,而是取决于交换体系中作为文化功能的符码。后现代的类象时代是一个由模型、符码和控制论所支配的信息与符号时代。任何商品化消费(包括文化艺术),都成为消费者社会心理实现和标示其社会地位、文化品味、区别生活水准高下的文化符号。在人类进入后现代大众传媒(甚至数码传媒)时期,大众媒体重新界定着传播,并打破了表层与深层的二元对立的深度模式。传媒以一种"真实的内爆"使出现于屏幕的内容等同于在场的真实,这种"超真实"使人停留在画面的切换上。面对信息的无休无止的狂轰滥炸,面对各种意图使人们去购买、消费、工作、选举、填写意见或参加社会活动持续不断的鼓动和教唆,大众逐渐滋生一种对立情绪。于是,冷漠的大众变成了忧郁沉默的一群,一切意义、信息和教唆均内爆于其中,就好像被黑洞吞噬了一样--社会也因此消失了,各个阶级、各种意识形态、各种文化形式之间,以及媒体的符号制造术与真实本身之间的各种界限均已经"内爆"。镜头代替了任何批判理论模式,因为符号已不再指涉外在的真实世界,而仅仅指涉符号本身的真实性和产生符号体系本身的真实性。 当然,就积极意义而言,传媒在促进人们彼此间的信息交流方面,提供了快捷多样的形式。我以为,拒绝传媒是愚蠢的,然而又必须看到,大众传播行使自己的权力时,又在不断地造成信息发出、传递、接受三维间的"中断"。传媒"炒"文化的负效应,使人们跟着影视的诱导和广告的诱惑去确立自身的行为方式,传媒的全能性介入中断了人的独处内省和人我间的交谈。大众传播的播出的单向度属性,是一种"无回应"缺乏反馈的话语输出,但是其自由选择模式掩盖了这种"无回应话语"的不平等话语权力实质。同时,媒体具有"敞开"(呈现)和"遮蔽"(误导)二重性,当今世界通过镜头组接以后的弥天大谎层出不穷,电脑特技制造的真实的谎言或虚假的真实比比皆是。于是,媒体不断地造成各种"热点"和"事端",媒体成为当代价值的命名者和人生指南--在制造虚假和谎言的同时,不断地塞给人们虚假的幸福感和存在感。人们通过媒体看到的是,媒体与其它媒体之间不断参照、传译、转录、拼接而成的"超真实""超文本"的媒体语境,一个"模拟"组合的"数码复制"的世界。这种复制和再复制使得世界走向我们时变得主观而疏离,尤其是在多媒体电脑加工的文化品,更日益成为成为沟通中的"绝缘体"。传媒在多频道全天候的持续播出中,人不断接受储存很多芜杂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却无法处理,并因超负荷的信息填塞而导致信息膨胀焦虑症和信息紊乱综合症。 电视终于将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人,连结在传媒系统中,并在多重传播

与接受过程中,将不同人的思想、价值认同都整合为同一观念模式和同一价值认同。这种传媒介入所造成的私人空间公众化和世界"类象化"有家庭化,导致了传媒的全球化倾向。从此,"超美学"成为后现代时代的审美原则,即美学已渗透到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因而丧失了其自主性和特殊性。导致艺术判断的丧失和艺术市场标准的丧失--漫天要价使得价格不再代表作品的相对价值,而只是表现了一种"价值的疯狂"。

在我看来,布希亚德已经洞悉后现代传媒在社会心理和个体心性的健全方面所造成的威胁,并进而对传媒在"文化工业"生产中消蚀意义的功能加以清算,是颇具独到眼光的。尤其是他对后现代传媒的审理,进入到后现代理论本身的审理,认为其理论模式已经被"后现代化",理论不再是反思和划定边界,而是为了迎合当今时代的快速、时髦、肤浅和片断化特征。理论在这种自我蒸发中变成了一种"超级商品",成为无思时代兜售和宣扬最时髦消费意识和人生态度的一种谎言工具。

二,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

莱斯理·斯克莱尔在近来发表的《文化帝国主义与在第三世界的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中认为:广告这种消费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渠道,常常将自己装扮成教育的、至少是提供信息的正面行为。

对第三世界大众媒体以及其与广告的关系的研究,与研究消费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的运行方式相关。这一研究是在文化和媒体帝国主义的理论框架之内进行的。广告的类型在国家和国家之间尽管有些微差别,在每日出版和定期出版的媒体、电台、电视以及露天宣传栏广告之间也有些差异,但是商品和服务广告的绝大数都是与消费相关的,而无关于生产。媒体帝国主义在逻辑上是由文化帝国主义所导出的。美国或者西方对文化的控制是通过对大众媒体的控制来达到,因为它制造了使人服从于"霸权文化"的条件,并且限制了对它进行有效抵抗的可能性。

对文化和媒体帝国主义理论的审理主要有几种层面。即认为通常被当作是"美国文化和媒体帝国主义"的东西事实上只是一种高级的专业活动;认为它在不同的国家有非常不同的发展过程,在国家间模式的差异要比全球的模式要更重要;认为所有国家都有自身的文化和媒体力量,它抵消了美国的文化商品的外部影响;认为美国的媒体既可以阻碍国家的独立也可以促进国家的独立。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身的同义语。这样,资本主义的重构,就是资本主义的美国化,消费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正是它的基本逻辑。但是把文化媒体帝国主义与美国甚或美帝国主义等同起来,是一种神秘化误区,因为这意味着如果美国的影响能被屏蔽,那么文化和媒体帝国主义就会终结。这些看法无非说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对全球传媒运作和控制,在当代具有了文化的形式。事实上,资本主义的全球文化扩张已经失控,全球化已然成为一种蔓延之势。因而,文化媒体帝国主义正在制造当今世界新的一元话语--全球化话语。

全球资本主义化中的跨国媒体问题,说明全球资本主义即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已经迅速扩张。一般而言,跨国公司生产信息,地方媒体负责传播信息,但是从根本上说是跨国控制着整个系统,它通过操纵金融领域,主要是广告业,给地方媒体系统强加上一个"生产-财经"的"钳形攻势",尽管这也容易导致民族主义和公众力量的有敌意的反弹。新的传媒技术加速"跨国化"的过程,但也使得其他新的传媒形式产生,这些只能以跨国化的对立面,即民族主义/大众特色这一极来定义。以通讯自身来定义它们(如规模、技术、政治)是偏颇的,因为它们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都很少能战胜大众媒体。它们的真实意义是:找到传媒的"反霸权空间"。在世界各地,一直都有少数人批评本土版本的消费主义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识形态,但是只是在最近,消费主义才被理解为一个全球问题。在我看来,这样提出问题,已经不再是对消费主义本身的直接抨击,而是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对上文所述的文化和媒体帝国主义的抗议。这样做的结果之一就是呼唤一个新的世界信息秩序。

三,全球话语中的传播网络。

阿里夫·德里克《在世界体系分析和全球资本主义》 中强调:在文化上,随着"技术理性"占据支配地位,反启蒙的宗教价值开始复兴,同时还伴随着成为"时尚"的"消费拜物教"。就其社会和生态后果来说,技术理性似乎也并不那么合理,哪怕技术理性和人类福祗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作为现代化理论核心的目的论已经过时,并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不再意味着自发地接受欧美社会的价值或把欧美式的现代化作为自己的榜样。因此,全球资本主义传播网络具有显著的特征。首先是"无中心化"即将任何国家或地区作为全球资本主义的中心变得日益困难,"高技术联盟"使全球化成为世界性播撒式的;其次,联系这个网络的媒介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已经取代国家市场而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再次,生产的跨国化不仅是全球前所未有地统一的根源,也是全球前所未有地分散化的根源。全球在经济上、社会上和文化上的同质化,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个平行的分散化过程;最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历史上真正成为全球的抽象模式,而脱离其特定的欧洲历史渊源或地域模式。与经济和政策的分散化一致,文化也分散化,进入"多元文化主义"时期。

在《后殖民气息: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 中,德里克进一步指出,后殖民的抱负在于实现文化话语的真正全球化,其策略在于:把中心地带的欧美文化批评的那些问题和思想取向扩展到全球范围;把以往处于政治和意识形态殖民主义边缘的声音和主体性引进到欧美文化批评中来,使其能够在中心听到自己的声音。事实上,后殖民的宗旨是取消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所有那些被认为是殖民(主义)思维方式之遗产的"二元主义",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揭示出各个社会复杂的异质性和偶然性。如果说后殖民话语的语言标志着它的意识形态取向,杂交性所产生的矛盾则表现为后殖民知识分子在第一世界学术体制内的定位,不管后殖民知识分子如何强调定位的杂交性和可置换性,不同的位置在权力结构中并非全都处于平等地位。在后殖民话语中,当前的全球状态仅仅表现为第三世界出身的第一世界知识分子的主体性与认识论策略,即按照后殖民知识分子的自我形象来构造世界。而在这种新的权力关系中,利用当代传媒应当说是后殖民知识分子扩展自己的话语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综上所言,我们可以理解当代传媒所面对的全球化语境的"类象化空间"、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全球话语中的传媒权力播撒化等困扰思想者的当代前沿学术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公共空间"中"自我处身性"问题。对此,应该承认:"高度现代化下的自我并非是一个小小的自我,在广大的安全领域中,它是有时以微妙,有时以赤裸裸的激荡方式与泛化的焦虑交织在一起的那种经验。躁动、预期和失望的情感,可能会与对一定形式的社会和技术机构的可靠性信任一起,混在个体的经验中"。 可以说,自我、身体、感觉、私人性等当今热门话题,与全球化中的后现代传媒有着重要联系,甚至直接就是其结果或表征。这无疑使得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更加复杂更加需要细心清理。

三 多元价值的媒体神话反省

思想者的传媒剖析,为我们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使我们有可能从文化的表层进入一种有深度意义的发掘之中。停留在传媒批判的"世界一体化"和"欲望膨胀化"分析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更进一层分析传媒与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的内在关系,分析当代传媒在消解理想而张扬消费主义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并进而剥离大众传媒在消解政治、文化神话的同时所塑形的金钱神话的实质,使人生意义失落的真相显现出来。

后现代性信息社会,具有现代社会和前现代社会所不具有的一些特点:价值的多元相

关于消费的句子篇六
《消费社会下现代广告的话语模式》

关于消费的句子篇七
《引导美容消费短句 10.23》

赞美 关怀 祝福,拜年 引导消费观点话术

1, 每天打扮的优雅从容 出门,给自己带上不同的笑容

2, 女子25岁后,要学会保养自己的皮肤。

3, 学会化精致淡雅的妆容。懂得出现在什么场合着什么服装。

4, 你可以去爱一个男人,但是不要把自己的全部都赔进去。没有男人值得你用生命去讨好。你若不爱自

己,怎么能让别人爱你?

5, 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不愿意用时间来装扮自己的女人,请不要对其他的美丽女人心生嫉妒不满。 6, 隔期清理居室和身心。多余的物品送给有需要的人,心里的不痛快记得及时清除。别 让生活的忙碌

和郁闷消磨了美丽容颜。

7, 爱护你的手,它是你的第二张脸

8, 找专人做色彩搭配建议。不要整天灰头灰脸,让自己灿烂点,别浪费青春和娇美身材。

做个睿智的女子。学会从容面对生活。积极面对生活 ,生活定会如你所愿,如同明早,太阳依旧会如时升起

9, 二十岁以前长得不漂亮,不是自己的过错;二十岁以后长得不漂亮,就是自己的错。

10,行走在智慧中的女人最美丽,而要得到智慧的要走入人群中学习。

11,要做千面女人,不要做铅面女人

12,女人一成不变,男人一定会变

13,美丽不是十八岁少女专利,也是所有女人的权力

14,二十一世纪三丽女人:美丽+能力+魅力

15,女人答卷在脸上,男人答卷在事业上

16,我们千万别做三心女人:在家里放心,想起来伤心,看着恶心

17,三立女人:经济独立.思想独立.能力独立

18,我们不要当三瓶女人:年轻时当花瓶.中年时当醋瓶.老年时当药瓶

19,三养女人:修养.涵养和保养

20,女人:20岁比脸蛋.30岁比身段.40岁比韵味.50岁比健康.60岁比财富

21,岁月是女人的天敌,爱美是女人的天性

22,女人要美得自然,而绝不是自然就是美

23,漂亮女人象宝石,智慧女人象宝藏。

24,女人因为有气质才会千种风情,万种浪漫。

25,让别人给你美,美一回,自己学会美,美一辈子。

26,潮流是短暂的,趋势是永恒的。

27,脸上用的是品牌,胜过服装名牌。

28,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29,扮靓自己,美化市容。

30,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自己爱自己。

31,男人靠捧,女人靠哄。

32,三转女人:围着锅台转,围着先生转,围着孩子转

33,亿万财富买不到一个好的观念;好的观念却能让你赚到亿万财富。

34,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先改变自己的观念;要想改变自己的观念,先要加强学习。

35,我们可以长得不漂亮,但绝对不能让自己的人生不漂亮。

激励的短句:

1,不做额外的工作,得不到额外的报酬。

2,最重要的不是瞻望前景,而是埋头苦干。

3,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绪化的敬神明,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的价值。众诚*王勇刚美容培训机构

4,好的思想尽管得到上帝的赞赏,然而若不付诸行动,无外乎痴人说梦。

5,天不助懒人。

6,那些卓有成就的人,往往毕其一生之力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因为有所作为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7,最有智慧的人和最无智慧的人一样被贬为愚蠢,只有平庸为人称道。这便是大众的口味,任何越雷池一步的举动都会受到指责。

8,平庸,是平庸者眼中的杰出。

9,快乐可以使旅途轻松,可以卸去重负,可以佛去心头的阴影。

10,我宁愿让傻子逗我开心,也不要让精明的人惹我悲伤。

11,一天中最大的损失,是没有笑过一声。

12,在任何市场上,一声笑抵过一百声呻吟。

13,优秀的人从不空等机会,而是扑捉机会,征服机会,让他们为自己效劳。

14,聪明的人制造出来的机会,比他想象得还多。

15,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16,要想成功,必须自己创造机会。等待那把我们送往彼岸的海浪,海浪永远不会来。愚蠢的人,坐在路边,等者有人来邀请他分享成功。

17,生和死都是无法逃避的。我们生活在生与死的空隙中。在死之黑暗背景衬托下,生命的色彩是如此温柔而纯洁。

18,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畏。

19,对于那些深思熟滤稳步向前的人,道路并不漫长;对于那些卧薪尝胆坚忍不拔的人,荣誉并不遥远。 20,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在别人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

21,爱别人是我们的义务,即使是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

22,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爱是创造奇迹的力量源泉。

23,爱永远不会失落。即使没有回报,它也会流回你的心田,温暖净化你的心灵。

24,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25,想干总有办法的,不想干总是有理由的。

侃点 :

1, 恭维是最容易使人失去理智的蒙汗药。

2, 自我欲望越来越大,自知自明会越来越小。

3, 控制金钱,可以得到财富;控制餐饮,可以得到健康;控制情绪,可以得到快乐;控制感情,可以得

到幸福。学会控制可以得到更多。

4, 连咖啡豆都得经历高温的痛苦,才能产生香味,何况是人呢?

5,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酒一样的情怀,也需要小桥流水一般的感情渗透、默默的心灵沟通。 6, 投机靠的是运气,竞争则靠的是勇气加智慧。

7,

关于消费的句子篇八
《消费时代中间阶层的话语与身份想象》

为顺便提及的内容出现。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农民工的问题是由长期的体制束缚造成的,一时半会儿难以解决,几篇报道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让记者逐渐失去了报道的热情和兴趣;另一方面,可能是这些与农民工相关的话题并非社会的主流话题,媒体出于对商业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对这方面内容的关注。但我们必须注意媒体的社会功能,一个优秀的媒体往往承担着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文化氛围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媒体代表了城市文化,只有当农民工在媒体上有了一席之地,融入了媒介话语氛围,他们才有可能融入城市的话语环境和文化氛围,实现对其“边缘感”的去除。

4、平衡报道内容。为农民工群体去妖魔化

在这方面,可以学习人民网的做法。人民网在维护农民工形象、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农民工群体方面为其他媒体做出了表率。人民网尽量避免了报道那些容易扭曲农民工群体形象的新闻讯息,在人民网上将农民工和色情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一篇报道《三农民工办色情大学生俱乐部被惩处>,与整个网络媒体的操作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在人民网关于农民工的四个专题中⑥,几乎涉及了农民工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中央精神到各地举措,从农民工欠薪问题到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从聚焦民工荒到解读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的民主含义,在人民网上几乎可以找到任何有新闻价值的与农民工相关的信息。这一方面可以反应出人民网强大的信息汇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成功的专题策划。

新闻专题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它通常围绕某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社会上存在的某种现象,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运用消息、特写、背景资料、分析、评论、新闻调查等多种新闻体裁,运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并结合互联网技术等交互手段,通过特定的页面编排与栏目制作进行连续、全方位和深入的报道。在内容覆盖面、信息量、手段多样性等方面都有着传统媒体新闻专题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正是因为进行了农民工专题的策划组织,才确保了人民网上报道角度的客观、全面,因为在策划组织任何专题时记者们都会注意到观点和事实之间的全面和平衡。也就是说,通过专题新闻的策划,能帮助一个媒体平衡自己的报道,避免使自己成为妖魔化农民工群体的加害者。

综上所述,只有当媒体将农民工和普通市民同等看待,真正树立起为这一群体服务乃至排忧解难的意识时,农民工的媒介话语状况才有望得到根本改善。

匿j嬲

①杨思远:《中国农民工政治的政治经济学考察》,【M】.中

国经济出版社2005

②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M】.中央编译出版,1996,P96

③刘文瑾:《一个话语的语言——市场逻辑与90年代中国

大众传媒话语空间的构造》,Ⅱ】《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2④此数据截止2008年5月17日上午11时

⑤林江:《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创新成就未来》,[M】.《社会科学文献》20r)7

⑥分别为《关注农民工维护农民工权益》,《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的民主含义》,《民工进入“用脚投票”的时代?》,《国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纪实》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求南彳孳挂2008年第7期(总第47期)

73

王允

消费时代中间阶层的话语与身份想象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

社会转型期“中间阶层”在中国发展现状的描述.分析了“中间阶层”对自身话语和品味的想象性认同.以及媒体对“中间阶层话语”的积极意义和缺失。同时也注意到,中国的中间阶层目前只是少数人群,媒体对中间阶层话语的强化,对应的是对其他阶层如农民、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话语的弱化。这都是媒体和社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中间阶层”

话语

身份想象

1、“中问阶层”在中国的

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些学者和机构在提到“中间阶层”(middJecIass)或“中产阶层”、“中间层”等概念时,都抱着乐观的态度。但是,在中国到底有多大比例的人口可以被归类为中间阶层,专家学者们却莫衷一是,他们对归类指标的认识也差异极

大。

2001年底到2002年,中国社科院对中国的“中产状况”进行了缜密的调查,该调查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

究”项目组具体操作。此次在对中产阶层做调查时,课题组成员综合考虑了衡量中产的各种意见。最后确定了四个方面的标准:一是职业标准,二是收入标准,三是消费及生活

方式的标准,四是主观认同的a

根据这四个标准,可以描摹出中国现代社会的“中产”范畴——中产阶层成员应该业的人,即非力劳动者)相对应;经济收入等收入水平或更高水平,经济条件比较宽

标准。是从事”白领”职体力劳动者,与蓝领工人《体应该保持在中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

ONGNANC}{UA黝80

主题专栏

——传媒与和谐

裕;代表着现代社会主导价值所推崇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其消费习惯、审美品味和一整套生活方式构成了中产阶层文化(这也许是中产阶层最为标志性的特征);具有共同的身份认同,比如,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层,或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处于中等或更高等级,同时,他们的社会政治态度趋向温和的改良主义和道德的相对主义,通常不会支持极端的、激进的政治运动《如革命、暴力、造反等),而是主张渐进的改革方式,对新生事物和新变化采取开放的、宽容的、相对主义

“中产阶级”的身份向往,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未被道出的最大时尚。

第四。“身体消费”——想象性的社会地位的能指

中间

阶层的符号性消费,不仅体现在“物”的消费上,也体现在对自身身体的“消费”上。“身体消费”是“中间阶层话语”的另一种隐秘形式。在这里,形成了男人以“体魄”为中心、女人以“美”为中心的文化信仰。在媒体的“中间阶层话语”中,健身、美容是长盛不衰、被津津乐道的话题。健身不只是为了体魄的强健,同时它更包含着“瘦身“的内容。“瘦身”之所以成为中间阶层的时尚,保罗

福塞尔在《格调》中所引用的一则广

告词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您的体重就是您的社会等级的宣言。一百年前,肥胖是成功的标志。但那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肥胖是中下阶级的标志。与中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相比,中下阶级是前者的四倍。叼鲍德里亚在分析“身体”时揭示了隐含其间的最大隐秘:身体之所以被重新占有,依据的并不是主体的自主目标,而是一种娱乐及享乐主义效益的标准化原则、一种直接与一个生产及指导性消费的社会编码规则及标;隹相联系的工具约束。换句话说,人们管理自己的身体,把它当作一种遗产来照料,是因为把它当作社会地位能指之一来操纵的。口

3、身份想象的背后

我们该如何看待媒体和受众“合谋”的这场愈演愈烈的身份想象7一方面,媒体的“中间阶层话语”是中间阶层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需要,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表达场域,将有利于对这一阶层的培育,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平衡;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媒体的“中间阶层话语”存在诸多缺失,比如媒体片面强调中间阶层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缺少对其精神生活的关注,片面强化“中间阶层话语”而忽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利于营造健康的社会消费模式和平衡有序的话语空间。

(1)媒体“中间阶层话语”的积极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呈现底部大的“金字塔”型,即下层人群所占比例很大,超过80%。而现代社会的合理阶层机构应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所谓“两头小”是指拥有较多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处于最高和较高社会等级的阶层规模小,而拥有的各种资源最少甚至没有任何资源,处于较低和最低社会等级的阶层规模也小:所谓“中间大”是指社会绝大部分成员处于社会的中间等级位置,属于中间阶层。这种结构具有公平性、开放型和合理性的本质特征,所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每一个社会位置都不会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永远占据,保证人们通过自己努力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能够增强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阶层等级地位的认同,进而有效地化解因资源稀缺和利益分化而产生的社会紧张与冲突。因此,我国目前急需培育中间阶层,为社会流动和群体/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扩大中间阶层的规模。

除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外,良好的媒介环境也是培育中间阶层的一个重要

面。目前,我国媒体积极营造中间阶层话

语空间,有利于为中间阶层的发展壮大培育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平衡。

的态度——因此,中产阶层的社会政治倾向被认为是社会稳

定及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按照社科院的这项调查,中国的“中间阶层”,也就是调查中所说的“中产阶层”仅占适龄人口的41%。面对数量如此之少的实际意义上的“中产”,我们不得不承认,“中产”在数量上似乎还很难称之为一个阶层,而他们创造的特殊的消费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态度,也仅仅具有中产阶层文化的雏形,在某种程度上,它最多只能算是一种精英文化。然而,这并不能否认对当下社会的重要影响。虽然“中产人士”的数量很少,但由于他们大部分都集中在发达城市的政府、媒体及新兴产业等重要部门,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公众。

2、中间阶层:对自身话语和品味的想象性认同

由于中国社会的中间阶层尚处于初兴阶段,中间阶层作为一个阶层并未真正形成明确的阶层文化,因此,中间阶层的群体身份认同、共同利益维护和话语扩张,都体现在媒体“中间阶层话语”之中。一方面,媒体出于市场目的保持对这一阶层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中间阶层对自己社会身份定位、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对生活品味和时尚的追求,往往借助媒体来完成,而且,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中间阶层对自身身份和品味的想象性认同。分析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有关中间阶层的文本,可以发现,“中间阶层话语”大致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第一。直呼“中产阶级”或“小资”如《三联生活周刊》明确的“中产阶级”定位,广告用语特别是一些楼盘、汽车和高档商品广告,也直指“中产阶级”,意欲通过自己的媒介平台传递“中产阶级”的声音,吸引“中产”消费者。媒体的“中产阶级”这一称呼成了中国的中间阶层和西方“中产阶级”接轨的载体,部分满足了他们对身份和品味的追求与渴望。

第二,维护群体利益

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趣味和利益

取向,一个阶层走上舞台,就会要求符合自身利益的话语空间,以提升自己的“社会音量”,维护整体的阶层利益。尤其当这~阶层利益与社会其他阶层利益产生冲突时,这种情况表现得更为明显。中间阶层一方面需要媒体提供的知识含量更高、时尚感更强和品味更高的信息产品,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传媒提供话语空间来维护阶层的群体利益。

第三,刺激“物”的消费欲望

如楼盘广告语:“静之湖休

闲山庄,生活在这里,尽享雍容”;“北京玫瑰园大人物,大别墅,重新定义私家别墅品位的尊贵豪宅”。中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在全球资本主义化的覆盖和影响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产阶级”的文化趣味已经有了标准的中国版,而

74

2。。8年第7期(总第47期)

I求南l毒穰

“中间阶层话语”刺激了人们对物的消费欲望,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中间阶层的消费品味,营造健康的社会消费模式,另一方面,也能刺激较低阶层人群的向上欲望,在某种程度“上为他们树立了一个向上的“目标”,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积极向上发展。

(2)媒体“中间阶层话语”的缺失

媒体“中间阶层话语”的建立和扩张,强化了急于奔“小康”人们的贫困感和焦虑感。媒体在渲染中间阶层优越感的同时,也速蔽了他们疲于奔命的事实。中间阶层的人们在享受制度化、格式化的物资生活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精神代价。而这一切,在它们的话语空间中是从未得到表述的。

保罗

福塞尔在其著名的《格调》一书中描绘美国中间阶

+层生活时说:“他们对于别人如何看他们感到恐惧,并且一心希望将每件事都做得无可挑剔。”4中国的中间阶层同样整日惶惶不安,惟恐一不小心就滑落到阶级的圈子之外,在别人一,眼里变得不“中产”起来。事实上,中国中间阶层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整天生活在“歌舞升平”之中。患得患失的心态,‘使一些中间阶层尤其是下层中间阶层每天生活在焦急彷徨之中。中间阶层大多数都是打工族,大多数都靠薪俸为生,所以,老板的印象和老板的心情就成了一些中间阶层生死攸关的事情。幸福全然维系于老板的一念之间,香甜的奶酪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端走。中间阶层的焦虑与精神压力可想而,知。从1999年以来的互联网业、从2002年以来的证券行业,都出现了很多由“中产”而瞬间新贫的案例。

中间阶层的焦虑,不但来自自身社会地位的不稳定,同时也来自社会下层人群经常性的斜睨眼光,承担着许多本来与之无关的误会与责任,这使他们的心灵饱受煎熬。他们往往与轿车、名表、名酒、化妆品、时装、保龄球、高尔夫球、酒。吧、精品屋、舞厅、美容院、白领杂志为伴,甚至刻意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区别。百姓喝青岛啤酒,他们就唱×O:百姓逛百货店,他们就进精品屋;百姓听卡带,他们就听CD……他们貌似高雅,实则庸俗,毫无激情,而且放弃与社会之间的任何对抗,热衷于玩弄所谓“时尚竞赛”之类的新式游戏。这就是一些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中间阶层的形象。在当前的传播实践中,中间阶层的这些焦虑与精神困惑,很少得到表达。

同时,中间阶层目前在社会人口中只占少数,大部分人还远离这一阶层,媒体对“中间阶层话语”的强调,对应的是对其他阶层特别是如农民、流动人口、因疾病而受歧视的人.群等弱势群体话语的弱化。由于社会弱势群体购买力有限,不为广告主看重,媒体如不能很好地协调好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势必造成社会话语分配的失衡,当前愈演愈烈的“中间阶层话语”,如不注意传播度的把握,可能会引起社会现实的速蔽和社会群体之间信息鸿沟的加深,置多数入群于传媒空间的边缘地带,对一个社会来说,这是危险的。目前各种媒体都不遗余力地争夺“白领”、“中产阶级”受众,使这一群体享有的媒介资源越来越多,而其他弱势群体享有的传媒资源比例则越来越少,“马太效应”在逐渐显现。现代社会媒介资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在享受媒介资源

面社会各个

群体差距的扩大,必然使强势群体更强,弱势群体更弱,产生

复杂的社会问题。

4、结语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社会阶层分化,代表着社会稳定力量和较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中间阶层开始崛起,媒体的“中间阶层话语”也随之逐步建立和扩张,在“消费”这一关键词的主导下,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建构出中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小资”和“城市中间人群”等社会身份。这不仅与官方对社会阶层的界定有所出入,而且也与这一话语所指的现实社会中间阶层的实际状态有较大差异。在当今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它更多的似乎是媒体与受众“合谋”的一场身份想象,体现了终于从贫穷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对西方“新富人”优雅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体现了新兴的尚显模糊的中国中间阶层的话语要求和身份认同,同时也体现了处于较低社会阶层的人们对幸福富足生活和较高社会地位的向上心理投射。

但这种身份想象不仅仅止于想象,它刚刚开始,远未结束。它开始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走向大发展的时代,人民的普遍受益、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这种想象的坚硬基石:依目前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势头和政府大力培育社会中间阶层的决心而言,它也并不会仅仅止于想象。

无论如何,中间阶层作为未来中国社会有影响的阶层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在其形成初期就能培育起一个健康有效的表达场域,将有助于推动公共领域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媒体积极营造“中间阶层话语”是有必要的。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中国的中间阶层目前只是少数人群,媒体对中间阶层话语的强化,对应的是对其他阶层如农民、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话语的弱化,话语分配的失衡不仅会造成信息鸿沟的加深,而且可能引起社会现实的遮蔽,置社会多数人群于传媒空间的边缘地带,容易引起较低阶层的仇富心理和焦躁情绪,这都是媒体和社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注

释:

①李径宇:《中产泡沫》,《新闻周刊》,2f)04年总第165期②④【美】保罗福塞尔著,梁丽真译:《格调》,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84

③【法】渡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3参考文献:1、【英】迈克

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

主义》,译林出版社,2(Joo

2、【英】奥利佛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汪

凯、刘晓江译:《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j(J4

3、段若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J()2

4、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在社会学的视野里》,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2rJ03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东南锫档2008年第7期(总第47期)

75

关于消费的句子篇九
《时尚生活类报纸中的消费主义话语——以《今报》为例》

关于消费的句子篇十
《句子那么长,人生如此短我们实在消费不起特色学问》

十一、结语

句子那么长,人生如此短。我们实在消费不起特色学问。 ——作者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在反抗权威主义和天启主义的斗争中共同诞生的。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他们各自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尤其是战后大批出现的新兴学科,发展到今天,它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都染上了人文主义色彩。它比早先更有人情味,更自觉地关心社会问题,人本身的问题。同时,决定论的解释受到挑战。不过,在方法论上,它仍是彻彻底底的理性主义。演绎主义随着现代物理学革命,名正言顺地登台掌印。归纳主义靠着经典物理学名义上统治科学界三百年之后,经历了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熔炉中的脱胎换骨,并开始在新兴的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扩大发言权。这是世界范围内科学进程的普遍潮流。现代语言学的方向和方法并不是个别人心血来潮的标新立异。放在历史背景中其考察,它只不过顺应了潮流,成为众多易帜学科中的一个。在科学潮流面前,西方人有下面前两种选择,而我们有三种:

1. 做弄潮儿;

2. 对抗潮流,想着创造下一代新潮;

3. 置身于任何潮流之外,以不变应万变,永远保留批判权,永远满足于旁观者清,永远耽迷于特色学问。

参考文献

柏廷顿《化学简史》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贝泰罗《化学》

查尔莫斯1982。《科学究竟是什么?》查汝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A.F. Chalmers 1978.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 An assessment of the nature and status of science and its methods.]

丹齐克1985。《数,科学的语言》苏仲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Tobias Dantzig 1938. Number: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杜威《人的问题》

费耶尔本德《反对方法: 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

古多尔《黑猩猩在召唤》

海森伯 〈从现代物理学看歌德和牛顿的颜色学〉

海森伯〈在科学进步中思想结构的变革〉

霍夫曼《物理学简史》

柯日布斯基《普通语义学》

科恩﹐ J. 《培根传统˙真理近似度˙自然规律近似度》

克罗齐《历史》

库恩〈发现的逻辑还是研究的心理学?〉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拉卡多斯《证伪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莱斯特《化学的历史背景》

莱欣巴赫 《科学哲学的兴起》

路威《文明与野蛮》(1929),吕叔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马赫《感觉的分析》

玛吉﹐B《思想家:同十五位世界最重要哲学家的谈话》

培根《新工具》

坦普尔《中国:发现和发明之国》

维纳《人与机器》

扎德《模糊集合、语言变量及模糊逻辑》

金岳霖《知识论》

马丁内《音位学是功能的语音学》

霍凯特《语言学教程》

裘斯(Matin Joose)主编 Readings in Linguistics. Indiana: American Learned Society.

纽美耶(F Newmeyer)〈语言学中发生过“乔姆斯基革命”吗?〉﹐Language 1986﹐ 86.1. 葛里高利、卡洛尔《语言和环境》,徐家桢译,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索绪尔《一般语言学教程》

徐光启〈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

阮元〈续畴人传序〉

阮元《经籍纂诂》

钱大昕〈古无轻唇音〉《十驾斋养心录》

章炳麟〈娘日归泥〉

曾运乾〈喻四归定〉

黄侃《音略》

胡适〈历史与比较〉

顾颉刚(主编)《古史辨》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

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

张东荪《知识与文化》

丁文江〈拿证据来〉

杨振宁《人生》

刘天一〈漫谈指南车〉,台湾《科学月刊》1981,1。

敖小平〈古无重唇音〉

范继淹〈无定NP主语句〉,《中国语文》1985,。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1915-1926。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1943。

胡坦、瞿霭堂〈藏语实验研究〉

李荣1988 〈赵元任〉﹐《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上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陆志韦《古音说略》

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王力〈再论日母的音值〉,《中国语文》1983,1。

王士元(William Wang)﹐ Competing Change as a cause of residue﹐ Language 1969. 王士元(William Wang)编﹐ Language Change. Mouton﹐ 1977.

俞敏〈五四运动与新文化〉,《中国语文》1979,。

张世禄、杨剑桥〈古无轻唇音〉

赵元任(Yuen Ren Chao)﹐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北京:清华大学,1928。

赵元任《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朱德熙《语法讲义》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一本一分,1932。

朱晓农1982。〈关于普通话日母的音值〉。《中国语文通讯》3:19-22。

朱晓农1983。〈读‘论汉语普通话的区别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语言研究》。总第5期:249-254。 朱晓农1986。〈语言学的方法论基础〉。首届青年语言学会议论文,武汉。

朱晓农1986。〈普通话的语法在哪里?〉,上海《现代语言学》(油印本)。

朱晓农1987。〈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温州师院学报》第1期。

朱晓农1987。〈音标选用和术语定义的变通性〉。《语文导报》3:55-58。

朱晓农1987。〈科学主义:中国语言学的必由之路〉﹐《语文导报》11:56-58。

朱晓农1988。〈句法研究中的假设演绎法:从主语的有定无定说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4:59-6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卷》1988,10:115-122转载。)

朱晓农1988。〈语言分类两原则〉。《语文论集》第3辑:133-136。

朱晓农1989。〈古音学始末〉。Trends in Chinese Linguistics,58-90。北京:光明日报 出版社。最早发表于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编《争鸣与探索》1986。

朱晓农学术简历:

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读本科,一年后转为汉语史研究生,1982年毕业,获 硕士学位。硕士论文《北宋中原韵辙考》于1989年出版,是第一部以数理统计方法研 究古代押韵材料的著作。1983-1989年任职于国家语委。1990年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语言学系学习,1995年获博士学位。1996-

2000年作为澳大利亚研究院(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资助的研究员在澳大

利亚国立大学工作。曾两次任教于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现任教于香港科技 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部。专业特长是汉语历史音韵学、汉语方言学。学术特点是注重 科学的研究方法。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176515.html

    上一篇:小学生熟知的对联

    下一篇:友谊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