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父亲节】
父亲曾经是老师阅读答案篇一
《父亲曾经是老师》
父亲曾经是老师
打我记事起,父亲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农忙时,他在麦田与打麦场之间穿梭,农闲时,或是帮乡里乡亲的盖盖房子,当当泥瓦匠,或是和村上的人结伴去城里打打短工。可是,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有一天,母亲却告诉我,父亲曾经是老师。
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的下午,我患感冒在家休息,我斜依在床上念课文,母亲就坐在我的床边。忽然母亲就说了一句:“你爸爸以前也是老师!”母亲的话就像一记重槌敲击在我的心上,把我一下子给震住了,我的脑海里也忽地一下蹦出好多疑问。我问母亲:“父亲当过老师,我怎么不知道啊?他现在怎么又不当了呢?你过去咋就没提过呢?”
母亲起身从里屋里搬出一个小木箱,把它放在我床边的椅子上,箱子打开,我看到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一摞子书本,母亲一本本的拿出来,有小学语文课本、有教参,还有教案和笔记本等。那一刻,我仿佛忘记了冬日的寒冷,忘记了我正患感冒,我轻轻地翻看着那些微微泛黄的书本,仔细地端详着书本上工工整整的父亲的名子,静静的聆听着母亲的讲述。
我还没出生的时候,父亲就是我们这个村里小学的语文老师了。父亲是一个痴迷于学校、痴迷于讲台的人,他的课讲得很精彩,连校长都喜欢在空闲时间旁听他的课,校长鼓励全校的老师都去听父亲的课。而且,父亲教的班,每次学校、乡里考试一直都是第一。学校的老师学生都很喜欢他。只有一次,一个家长要把他的孩子从同年级的另一个班转到父亲的班里,被父亲婉言谢绝后,心里不爽,便恨恨地扔下一句话说,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个民办教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下岗了呢。那之后不到一年时间,暑假里的一天,校长果然就找父亲谈了话,父亲从此便离开了他怎么也舍不得的学校。
父亲离开学校的最初一段日子里,整天就呆在家里哪也不去,一如从前地来回的翻看课本,一如从前一地备课写教案。母亲流着泪告诉我,那时真是担心你父亲挺不过去,会有个三长二短什么的。最后,母亲一再的叮嘱我,千万不要在父亲面前提及他当老师的事,母亲说那会让父亲有揭伤疤的痛。我想,母亲也一定是因为这个,才一直没告诉我这一切。
父亲当老师的事对我感触很大,这之后我努力学习,相继顺利地进入了乡中、县高读书。然而,参加高考那几天,我由于严重感冒,勉强坚持参加完了考试,高考成绩当然是十分的不理想。分数下来,我只够上本地区师范学校的分数线。而那个时候,父亲却是异常地高兴,他悄悄地去学校帮我填报了自愿,之后又一天天地盼望着录取通知书的到来。那段时间,我一直赌气不跟父亲说话,我决心一定作好了复读的准备,可父亲却一直忙里忙外的,只管帮我准备上学的用品。
临报到的那天的早上,我端坐在我平时写作业的桌前,我不吃饭也不说话,母亲一遍遍劝我。母亲说:“父亲早上亲自把家里那只三黄母鸡给宰了,打算午饭后送你去学校报到;母亲还说,父亲知道你容易患感冒,把治感冒的药都替你买好了„„。”中午饭时,,母亲把一大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鸡肉端上来,顺手推开我桌前的窗子,那一刻,父亲正好就站在窗外,父亲望着我,我望着父亲,四目相对,我猛然发现,父亲瘦了,老了,头发白了„„我再也控制不了自己,忽地一下哭出声来。我双手棒起那碗鸡肉,任凭泪珠噗噗嗒嗒地落在碗里。
三年师范生活一晃就过去了,我毕业那时正赶上乡村教师奇缺,我本可以留在县城小学或乡小,可是我毅然决然地回了到村里的小学,做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和母亲都看出来的,在我回村教书以后,父亲明显比以前扬眉吐气了许多。父亲常常像一个盼着吃糖的孩子一样,每天都渴望我有改不完的试卷带回家来。这样他就可以带上老花眼镜细细地帮我批阅。那时我渐渐地理解了父亲的这种心情,不但经常带卷子、带学生的作文回来让父亲批阅,而且我还不断地请父亲去学校听我的课,课间偶尔还让他给学生讲一些感悟。
后来,我成了家,到了接近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日子。有一天,我依在父亲身后,像小时候一样,搂着父亲的脖子,我轻轻地对他耳语道:“爸,我给校长说好了,我坐月子这一段,我班上的课就由你来带我上„„。”我想,我的这个消息一定会让父亲非常开心,
可是那一刻,我却明显地感到了父亲身体的一阵颤栗。停了一会儿,父亲说:“我给你唱首歌吧。”于是,父亲唱了一首歌,是一首很欢快的曲子。但我却知道,父亲哭了。因为,他的泪水,已将我的手臂打湿。
父亲曾经是老师阅读答案篇二
《父亲曾经是老师》
父亲曾经是老师
作者:安 宁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0年第02期
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父亲便开始在附近的中学里做语文老师。他是一个痴迷于讲台的人,即便是无需加班的周末,饭后散步的时候,也常常东拐西拐就到了学校。哪怕只是看一眼校园里的花草,听一听那些住校孩子们的读书声,他这一天,才算没有白过。
我那时候还不知道父亲不过是一名民办教师,随时都会被学校辞去。因为他被那么多学生喜欢着,又被包括校长在内的老师们尊崇着,而且,他教的班,成绩也永远都是第一,所以学校有什么理由,将他撵出校门?况且,能够听父亲激情飞扬地讲一节课,一直都是外校许多老师们的梦想呢。只有一次,一个家长想要雇父亲给她的孩子做家教,被父亲婉言谢绝后,心里不爽,便扔下一句话说,有什么好清高的,不过是个民办老师,指不定何时就失了业呢。父亲在身后听了,没说什么,我却有些微微的难过,扭头去看时,却发现父亲原来也是一脸的忧伤。
我高中毕业那一年,校长终于找父亲谈了话。父亲低头默默听校长断断续续地说完,停了许久,才说:好的,我这就回去收拾东西。父亲用了一天的时间,给他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地写了留言。每写一个,他的心,便会痛一次。他曾那样热爱着这些孩子,他熟悉他们稚嫩的字体,熟悉他们的单纯和任性,熟悉他们甜美的笑容,可是而今,他再怎么不舍,也终于要走了。
这之后,父亲开始在小城里做各种工作。他跟母亲卖过糕点和咸菜,也自己开过三轮给人运货;在无事可做的时候,甚至跟在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后面,扛过大包。有一次我去找他,看见他正红着脸,跟一个老板模样的人,推让着什么。走近了才知,原来那个老板认出父亲是自己的老师,执意要多付给他一倍的工钱。或许这个学生,是为了感激当年的一分师恩,但他却不知道,自己的好意,是多么深地伤害了父亲的自尊。一个当年被所有学生爱戴着的老师,如今,却要为了生活,给自己的学生扛包。回去的路上,我像小时候那样,坐在后车座上,脸紧贴着父亲的后背,双手环着他的腰。父亲亦开始在阳光里,大声唱歌给我听。很欢快的一首曲子,但我却知道,父亲哭了。因为,他的泪水,已将我的手臂打湿。
在我读大学的四年里,父亲很少提及“老师”这两个字。我和母亲,亦是小心翼翼地不去碰触他内心的伤疤。我们以为他在琐碎无边的日子里,会将那些尴尬的往昔,慢慢地淡忘。可是,他还是那样倔强地在附近学校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突然放下手中的活,怔怔地走到书房里去,看那一摞摞的教案和课本;他还是那样固执地不去走经过学校大门的柏油路,而改走远离校门的崎岖小道……
这样的习惯,在我大学毕业后,终于开始改变。那时我在小城的高中里做语文老师,像一个盼着糖吃的孩子,父亲每天都渴盼我有改不完的试卷带回家来。这样他就可以带上老花镜,在灯下细细帮我批阅。起初我并没有理解他的这分迫切,反而因此觉得麻烦,不愿将厚厚的试卷塞到书
包里去。他知道了竟是隔三岔五地跑到学校里来找我,看我埋头于作业本里,便微笑着坐在旁边,一本本地帮我翻开放在一旁。偶尔我请教他一个词的用法,他立刻就一脸的欢喜和雀跃。 我以为这是因为父亲老了,所以才越来越像孩子一样的天真和单纯。直到有一天,我请父亲听我的课,中间让他给学生们讲一些感悟,他竟又回复到当初的神采飞扬。我坐在台下,看着身边学生纯真的神情,忽然又想起了那些我曾经无限崇拜着父亲的往昔。原来,老的不是父亲,而是时光;它走得如此之快,以至跟在它身后的我们,再也想不起像父亲一样,被中途撵下车去的一代。 一个阳光温暖的周末,我闲着无事,又帮父亲数头上的白发,数着数着,我突然说,爸爸,为什么你的白发总也数不清呢?爸爸便笑,说,傻丫头,那是因为爸爸老了啊。
第一次,我站在父亲的身后,背着他哭了许久。
父亲曾经是老师阅读答案篇三
《记叙文阅读训练》
父亲曾经是老师阅读答案篇四
《阅读(9)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小时候父亲曾让我猜过一个谜语:“生出来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我怎么也猜不出来。父亲哈哈大笑„„现在,我成了大人,虽然知道了谜底,父亲却以柱上了拐杖。
我写信给兄弟姐妹,告诉他们:“年迈的父亲走路需要拐杖了。”不知是我没写清楚还是他们没读懂,每人都邮来一根拐杖。
母亲过世早,父亲又当爹又当妈,扛起双重责任,省吃俭用,含辛茹苦,把爱心全部倾注到自己的儿女身上,父亲老了。
为了生计我四处奔波,稍有空(kòng kōng)闲困守案头,我何曾注意过父亲的心情?父亲常走进我的房间,在我身边静静地坐上一会儿,之后又回到自己的屋中。从里面传出电视机反反复复的开关声„„
那一天,我问父亲:“您是不是生病了?”他含着泪说:“你就是再忙,也该与我说说话呀。”父亲的话令我慌恐。我捧(bàng pěng)起父亲那双日渐枯槁、布满青筋的手失声痛哭,那(已经 曾经)是一双多么有力的手啊!而今,拐杖限制了他的自由,水泥墙使他(软弱 脆弱)孤独。我要让年迈的父亲得到儿子时时送来的温暖。
傍晚,我搀扶着父亲去河边散步,仰望那静谧的星空,我把心中的喧嚣沉淀下来,留了一片宁静和真情去陪伴步履蹒跚的父亲。“我要永远陪伴着您。”“不要这样讲,孩子„„”父亲又落泪,不过,我知道,这次父亲的泪水是甜的,不是咸的。我写信给像种子一样散步在各地的兄弟姐妹。信中告诉他们:“不要再邮寄拐杖了,因为父亲身边有我。”
1、给文章拟个恰当的题目: (2分)
2、文中“”这个词是经受艰难困苦的意思。(1分)
3、在文中的括号里用“——”选择正确的拼音和词语。(4分)
4、文中写了父亲两次落泪,第一次落泪是因为;第二次落泪是因为被儿子的关爱感动了而落泪。(4分)
5、把文中画“——”的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变其原意。(2分) 我不曾注意过父亲的心情。
6、“从里面传出电视机反反复复的开关声”中想象一下,父亲这时在想:他却不理我。(我老了,不中用了,成了孩子们的累赘了。)(2分)
7、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文章主要写因为子女忙于生计,忽略了年迈父亲的心灵需要,让父亲倍感孤独和难受,得知父亲的需要后,“我”用另一种方式关心父亲,让父亲感到幸福。
8、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2分)
(静谧)—(喧嚣) (静谧)—(宁静)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个小女孩因为长得又矮又瘦而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
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她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难道我真的唱得很难听吗?
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低声唱了起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为止。
“唱得真好!”这时传来说话的声音,“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小姑娘惊呆了!
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说完后站起来独自走了。
小女孩第二天再去时,那老人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满脸慈祥地看着她微笑。
小女孩于是又唱起来,老人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副陶醉其中的表情。最后他大声喝彩,说:“谢谢你,小姑娘,你唱得太棒了!”说完,他仍自顾自走了。
这样过去了7天。
许多年后,小女孩成了大女孩,成了大女孩的她长得美丽窈窕,而且是小城里有名的歌星。但她忘不了公园靠椅上那个和蔼的老人。一个冬日的下午,她(特别 特意√ 特殊)去公园找老人。她失望了,那儿只有一张小小的孤单的靠椅。后来才知道,老人早就死了。
“他是聋子,都聋了20年哩。”一个知情人告诉她。
那个天天屏声静气聚精会神听一个小女孩唱歌并热情赞美她的老人,(果然 突然 竟然√)是个聋子!小姑娘惊呆了!
1、用“√”标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2分)
2、给短文拟个恰当的标题:(2分)
3、小女孩因为长得,被老师排出在合唱团之外,后来因为老人的而成为了有名的歌星。(2分)
4、文章两次写出“小姑娘惊呆了”是因为什么?请在文中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回答。(2分)
5、老人为什么两次说完话后“顾自走了”。(2分) 因为他是聋子,他怕小女孩和他对话后发现他是个聋子,那么他的赞美就不起作用了。
6、用“~~~~~”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2分) 我真的唱得不难听。
7、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本文主要写了一个因为被合唱团排除在外而伤心的小女孩在一位耳聋老人的热情赞美下终于成为了有名的歌星。
8、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说说。(3分) 要赞美人,就要发自内心,真诚赞美。赞美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学习中、生活中,我们真诚地欣赏和赞美别人,我们能收友谊、能激起人的奋斗兴趣,会改变我们的人生。
父亲曾经是老师阅读答案篇五
《2011考前阅读辅导》
2010年考前文学作品阅读汇总(典型示例) 目录 1、2009年(金华卷)《那盆水仙花》 2、2008年金华中考语文试卷 《母亲,我心中的灯》 3、2007年(金华卷)中考 《鸟语》 黄明山 4、六校联考6.5试卷 《民工父亲的“幸福”》(14分) 5、金东区三模5.21《三十六封信》 6、东阳市模拟考5.9 《向生命鞠躬》 7、金华五中5月试卷 《再活一次看看》 8、吴宁一中3月月考卷 《年轻的国旗》 9、吴宁一中5月月考卷 《一位母亲的危机处理》 选自《读者》2010.9 10、外国语初中5月试卷(一)父亲曾经是老师(13分) 11、金华南苑中学独立作业三 《用爱倾听》(14分) 12、聚仁学校5.17仿真试卷 《牛羚卡拉的悲哀》(14分) 13、浦江县2010年语文调研考试题卷《只是一个普通人》(2010年4月) 14、金华四中5月试卷 《长大的细节》(14分) 1、2009年(金华卷)《那盆水仙花》 5.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4分) 5.老头送水仙 老头救人牺牲 6.小说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老头,一个是杨老师(“我”),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3分) 6.我欣赏老头。他虽然穷,但他有穷人的风骨,他有尊严,他懂得感恩。他明知不谙水性却纵身跃入水中。孩子得救了,他却牺牲了。这是多么值得尊敬的老人啊。 我欣赏杨老师。面对生活中的一个弱者,杨老师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对他嗤之以鼻,恶语相加,甚至拳打脚踢。杨老师给了弱者以尊严,改变了一个人对生活仇视,这是一个何等伟大的教育者啊。(以上二选一,言之成理即可) 7.下列句子任选一句,请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1)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 7.(1)“攥”字准确地写出了老人随时准备反抗的心理,正是这个捏紧拳头的动作,说明了以往老人得到的都是伤害。“攥”既是给自己造势,又是自卫心理的体现。 (2)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2)“缩”字形象地写出了老人见到曾经帮助过他的“我”时难为情的样子,这是老人懂得感恩心态的一种表现。(以上二选一,言之成理即可) 8.文中划线句写到杨老师帮老头捡饮料瓶,此时老头心里会想些什么?请联系语境,描写老头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3分) 8.
“怎么可能呢?其他老师都是大声嚷嚷赶我走的,他不但不赶我走,还帮我捡瓶子?” 9.许多小说往往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如《孔乙己》、《斑羚飞度》、《我的叔叔于勒》……本文也是如此,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2分) 9.(1)增强小说的真实感。(2)便于作者叙述故事,抒发情感。 2、2008年金华中考语文试卷 《母亲,我心中的灯》 4、文章主体部分依次写了母亲哪三方面内容?(4分) ①→ ②→③母亲对我的牵挂、依恋和爱抚 4、母亲重视文化教育 母亲教我怎样做人做事 5、文中说“母亲伸出枯槁的手,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指横放在她的嘴里,用牙齿轻轻咬动。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说说母亲此时想对“我”说些什么。(3分) 5、例:孩子,你们都有出息了,我也可以放心地走了。 6、请从下面两个细节中选择一个,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2分) (1)我在翻译普希金的诗,俄文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皮,上边印着黑色的普希金侧影,她以为我把书弄脏了,便不声不响地把书拿到盥洗间去擦拭,结果把书皮擦得一塌糊涂。 6(1)对母亲重视文化教育的赞美之情。 (2)她年老时即使眼睛看不清,手发抖,也很少让别人帮助她修剪脚指甲,指甲都长进缠着的小脚心里去了,她自己常常把脚抠得血淋淋的。 (2)赞美母亲的好强品格。 7、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说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3分) 7、热爱文化教育;重视子女教育;做事精益求精,有始有终等。 8、结尾说“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母亲(或父亲)在某一方面对你的影响。(3分) 8、略 3、2007年(金华卷)中考 《鸟语》 黄明山 8.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射出”如果改为“飞出”好不好?为什么?(3分) 初夏时节,小麦抽穗,劳作后稍事休息的牛儿正摇着尾巴,悠闲地吃着农民从麦田里扯起的燕麦或从沟垄边割来的青草,这时就有云雀从草丛中“嗖”地射出,像鸣镝,直冲云霄。 (一)8.不好。“射出”写出了云雀的机灵、轻捷,突出了鸟儿飞出速度之快的特点。 9.下面这个句子非常优美,富有韵味,请你作点赏析。(3分) 云雀的叫声里,溢满了小麦灌浆的醇香。 9.略。如:初夏时节,云雀的叫声满天荡漾,田野上小麦抽穗扬花,呈现出一片丰收在望
的景象。 10.“有鸟语引路,我的面前打开了一片记忆的天空。”在这片记忆的天空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三件事?(3分) 10.(1)听乡村云雀和麻雀的叫声。(2)赏刘天华的《空山鸟语》。(3)游武汉东湖边的鸟语林。 11.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鸟语如歌,一只鸟就是一个歌手,一个大彻大悟的歌手。 鸟语 11.略。如:鸟语如诗,一只鸟就是一个诗人,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12.作者写鸟语旨在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3分) 12.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13.阅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一点感悟。(4分) 【相关链接】 材料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材料二:1962年,蕾切尔?卡逊在其醒世之作《寂静的春天》中指出,人类滥用化学农药、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环境,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的寂静的春天。——选自周娜等《鸟类——农林业的绿色使者》 材料三:1986年5月,23岁的徐秀娟大学毕业后,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事业的梦想,只身来到刚起步不久的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承担起丹顶鹤的繁殖与驯化工作。1987年9月16日,为了寻找前一天迷失的天鹅,她消失在滔滔的流水中…… ——选自《大自然?黄海湿地》 13.如:鸟语是大自然的天籁,曾经抚慰我们祖先的灵魂,滋养我们的心灵,美化我们的生活,如今鸟鸣声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有义务保护自然环境,让鸟声继续荡漾。 4、六校联考6.5试卷 《民工父亲的“幸福”》(14分) 5.上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5.一位民工父亲请求我让他乡下来的孩子看看他盖的房子,得到我的应许后,带孩子参观了房子,感到很幸福。 6.文中对人物的神态有多处细致的描写,仔细品味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结合语境分析人物心理。(任选一句)(2分) ① 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一脸焦灼和企盼。 6.①孩子马上要来了,想让他看看他爸爸盖的房子,可是一连问了好几家,都不成,所以“焦灼”;见“我”态度平和,没有那种见惯的冷漠,所以心生希望,盼望我能答应他的请求。 ②这位民工的脸上一片喜悦,洋溢着一种明媚。 ②终于有人答应了他的请求,儿子可以看到他父亲盖的
房子了,令人高兴。 7.“(他)激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民工父亲为什么感到幸福呢?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中“幸福”含义的理解。(3分) 7.为这个城市盖了许多漂亮的房子; 儿子看到了自己盖的房子并为此骄傲自豪; “我”这个城里人对自己尊重理解;感受到自己劳动的价值意义等) 8. 请你简要评析文中的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8.关心疼爱儿子,勤劳朴实,默默奉献却无奢求,工作细心负责等 9. 读了上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出你最深的一点感受。(3分) 9.扣住父爱,用上修辞,言之成理即可。 5、金东区三模5.21《三十六封信》 5.文章围绕“他(山里唯一的邮递员)”主要写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3分) (1)在山里做邮递员整整二十年。 (2)给山里的孩子们讲动人的故事。 (3)给“老太太”送“信”(百元大钞)、读“信”。 (4)从外地赶回来送别“老太太”。 (3分,每点1分,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 6.结合上下文,选择下列句子中的一句,品味其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2分) (1)他一面抗起背包,一面亮着嗓门喊着:“大娘,别急,我就来了,就来了,有你的信件呐!” (1)“亮着嗓门”形象地写出了他对老太太的体念,体现了他的热情周到,也体现了他善良淳朴的品质。 (2分,三点中写出两点即给2分,意思符合即可。) (2)只要是他来了,她总是第一个能听出来。 (2)“第一个”听出邮递员的声音,一方面表现了“老太太”念子心切的心情,同时也说明了“他”在“老太太”的心目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2分,三点中写出两点即给2分,意思符合即可。) 7.文章第(16)段写“村里人问他来信的地址,他不说;问他在什么取的信件,他也照旧不说”,请结合上下文,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不超60字)(3分) 示例:本来,我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老太太”,不想让村民们有什么感动和赞许,现在,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向村民们述说。 (3分,写出自己的初衷给1分,写出此刻的心情给2分,合乎情理即可。) 8.小说最后才说出‘‘人们取出的是三十六张一模一样的白纸”,这是个精心的构思。作者在这之前已作了必要的铺垫。请你找出文中的一处铺垫,并说说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3分) 8.示例:她的孩子真是忙啊,每次写
的内容和问候都是一样。小说的结局,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在前文中已作了充分的铺垫,暗示邮递员念的并不是老太太儿子写的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增加情节的波澜。 (3分,铺垫1分,分析2分) 9.请选择小说中让你感动的一个细节(描写)进行赏析。(3分) 9. 示例:“屋里,是一位双眼失明的老太太。明晃晃的太阳照在她的身上,但她却丝毫感受不到光明。”这个细节生动地写出了“老太太”的悲苦和寂寞,她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也感受不到自然给予的温暖;正由于这样,“他”的所作所为才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3分,细节1分,合理赏析2分,言之成理 6、东阳市模拟考5.9 《向生命鞠躬》 1. 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要详细地描绘初冬时山上的景象? (1)交代时间背景,突出蚂蚱的倔强。(2)为下文我们发现蚂蚱的不屈举动而感到惊讶做铺垫。 2. 选文结尾说:“儿子大概永远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请你联系标题,读写一两句结尾语,表达我的意思。 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3.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词只有一字之差,说说你的理解。 (1)我的心被着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 (2)原来他早已如我一样,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震撼”指“我”被蚂蚱生命力的顽强而受到强烈的触动,真实地写出了成年的“我”内心的感触;“震惊”指“我”儿子对蚂蚱的这个举动感到惊讶,形象地写出了一个两岁半小孩内心真实的感受。 4. 结合选文,联系冰心的《谈生命》,谈谈你对生命的新感悟。 如(1)生命无所谓高贵与卑微,其本质上是平等的。(2)尊重生命,就要给生命自由,让它自然而然地活动,不要扼杀生命。(3)要敬重生命,让每一个生命活出他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来。 7、金华五中5月试卷 《再活一次看看》 1.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引出下文。 2.商人是因为经营不善,多年的奋斗一夜间化为乌有而痛苦万分,终于决定自杀。 “终于”表达了商人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也表现了他内心的痛苦。 3.姑娘把商人当作了来劝自己的人,愤愤地回头瞪他一眼:“我就知道你们会找到这里,你们谁也不要拦我,我今天一定得去死.” “瞪”字生动地传达出姑娘对劝她的人的生气和怨恨。 4.文章最后说:“人,有时像是把路走死了,眼前全是绝境,只有跳出来,你才能发现,一切并非向你认为